针灸理论

2024-05-14

针灸理论(精选4篇)

针灸理论 篇1

《针灸甲乙经》也被称为《皇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著作于魏晋时期[1], 是我国关于针灸理论的最早著作。其不仅具备了《内经》等著作内容, 同时作者根据临床经验, 提出了自身较为独特的理论见解, 临床应用价值高。本文分析《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

1 《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理论框架体系的影响

《针灸甲乙经》中关于针灸理论框架基本构成内容包括腧穴、针法、经络、配穴和针灸治疗等, 《针灸甲乙经》尚未出现时, 主要根据《皇帝内经》及《素问》中部分针灸学内容进行针灸, 而《针灸甲乙经》的出现, 结合了《皇帝内经》《素问》 等前人著作中关于针灸理论的内容, 也结合了作者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关于针灸的经验, 从而形成了《针灸甲乙经》, 使 《针灸甲乙经》成为以后针灸学的理论体系框架。而且《针灸甲乙经》的应用, 全面整理、编排了魏晋以前关于针灸的原始资料, 将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使针灸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2 《针灸甲乙经》中腧穴分析

《针灸甲乙经》阐述了关于腧穴的知识, 包括各种穴位名称、定位方法、针刺深度及累及经脉等内容, 其关于穴位理论知识较为完善, 对腧穴理论体系框架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1) 郄穴。《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16个郄穴名称, 并确定了各个郄穴位置及临床治病内容。《针灸甲乙经》详细阐述了郄穴的针灸方法、针刺深度及施灸数目, 还详细记述了郄穴的治病规律及主治病症[2]。《针灸甲乙经》的出现, 为后世关于阳经郄穴、阴经郄穴主治病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即为阳经郄穴主治病症、急症, 阴经郄穴主治血证。

(2) 募穴。《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11个募穴, 均在人体胸腹部, 在人体脏腑附近位置, 是脏腑之气聚集部位。在 《针灸甲乙经》卷三中记载了11个募穴分别为:中府、巨阙、 中脘、石门、关元、中极、天枢、期门、日月、章门及京门等穴, 各募穴所对应的脏腑也各不相同。

(3) 背俞穴。《内经》《脉经》及《难经》等著作的出现, 提出了大多数背俞穴的名称、位置及主治病证, 《针灸甲乙经》 的出现, 不仅具有关于上述著作中的大多数背俞穴的知识, 也补充了三焦俞的知识。同时《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背俞穴的位置、针刺方法、主治规律[3], 并为其他穴位配合治疗, 如原穴、募穴, 提供了必要参考依据, 促使背俞穴理论框架得以形成。

3经络位置理论框架的形成

《针灸甲乙经》中对经络知识的记载较为独特, 经络是针灸理论中关键内容,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经络知识不包括以前使用的十二经脉部穴内容, 其记载的经络内容则为独特的分布划线部穴法, 该法的出现, 为后世经络位置提供了独特路径, 便于以后临床穴位的确定以及选择, 促进了经络部穴理论的发展。《针灸甲乙经》中创建的分布划线部穴法, 主要是将人体体表部位划分为35条线路[4], 且每条线路中所经过的穴位都注明了名称、位置、与经脉关系, 通过任一穴位, 可覆盖到整个脏腑, 与整体联系密切。

4针刺手法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较多且各具特色的针刺手法, 不仅具有《皇帝内经》中针刺手法, 也发展了自身独特的针刺手法。

(1) 以月死生。《针灸甲乙经》中关于针刺手法内容的记载,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其中以月死生的针刺手法最为明显。以月死生主要是根据月亮盈缺天数确定针刺次数[5], 通常月生至月满时, 人体气血由微至盛, 此时可逐渐增加针刺次数。月满至月空时, 人体气血由盛至微, 此时可逐渐减少针刺次数。通过以月死生的针刺手法, 人体气血与月亮圆缺相结合, 具有因时制宜的理论。

(2) 缪刺与巨刺。《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缪刺与巨刺在临床中使用广泛, 缪刺多是调整人体气血, 促使脏腑经络气血恢复正常, 对痿证类疾病及偏枯类疾病起到显著效果。 巨刺对治疗疼痛性疾病及中风病起到显著效果。《针灸甲乙经》还阐述了在应用缪刺与巨刺时, 需区分经病与络病, 确保临床应用准确性。

(3) 四时刺法。四时刺法是根据四时之气的位置和深浅, 而确定针刺的深度和次数, 且特别提出了春秋两季针刺深度类似, 但需注意甚者深取之, 间者浅取之。

5处方配穴

(1) 单方取穴。《针灸甲乙经》中单方取穴占据大部分, 即为一病一穴、一症一穴[6], 同时单穴处方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根据效果, 需根据临床情况确定穴位。

(2) 具体穴位。《针灸甲乙经》中针灸处方明确了具体腧穴, 但对于穴位使用针刺还是灸法, 是补法或泻法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性, 需进一步加以研究。

(3) 复方配穴。《针灸甲乙经》中关于复方配穴的记载则是最早的, 复方配穴中穴位处方多在两穴以上, 多数是特定穴相配合。

6脉诊

《针灸甲乙经》中关于脉诊的记载不仅继承了前人理论, 也融入了新的针灸理论, 是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中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甲乙经》中提出脉诊与针灸相结合, 通过脉诊确定针灸手法;同时也记载了脉理诊断与针灸关系, 人迎寸口脉象确定人体经脉脏腑病变, 以此确定疾病针灸方法。

7体质与针刺

《针灸甲乙经》中详细阐述了人体体质与针刺的关系, 肥胖者针刺较深, 常人勿失其常数, 婴儿者以毫针留针, 深度浅且疾发。同时《针灸甲乙经》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 通过患者年龄、性别、肤色、胖瘦等方面以此确定针灸次数和深度。

8针刺禁忌

《针灸甲乙经》中详细阐述了针刺禁忌与灸法禁忌, 明确指出了禁针穴位, 同时提出穴位与人体体质相结合, 应注意与人体合为一体, 综合考量。对正气方虚、气机逆乱者, 不宜针刺。针刺者需情志安定、饮食适宜。《针灸甲乙经》 中记载了24个禁灸穴, 通常禁穴的解剖学构造较为特殊, 不宜施针。在禁刺穴位中, 包括绝对禁刺穴, 如神庭、五里、 三阳络等;禁深刺穴, 包括上关、人迎、云门等穴;禁多出血穴, 如颅息、然谷等穴。

9结语

《针灸甲乙经》的问世, 作为针灸专著, 为后世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灸甲乙经》不仅具有前人的理论知识, 也根据自身实践经验, 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后世针灸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 对我国针灸学及其临床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淑贤, 姜丽莉.《针灸甲乙经》论治遗溺经验[J].河北中医, 2014, 36 (4) :596-597.

[2]范郁山, 况彦德.《针灸甲乙经》有关浅刺针法理论的研究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1) :10-11.

[3]康婧青, 张赛, 郭义, 等.《针灸甲乙经》之刺血疗法研究[J].西部中医药, 2015, 28 (4) :42-44.

[4]范郁山, 况彦德.《针灸甲乙经》浅刺针法理论研究棵析[J].江苏中医药, 2010, 42 (5) :54-55.

[5]常小荣, 赵钊, 潘思安, 等.论《针灸甲乙经》特定穴的学术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4 (7) :1-4.

[6]禹佳, 钱会南.《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框架研究[J].环球中医药, 2015, 8 (2) :180-181.

针灸理论 篇2

作为后世针灸理论的一次大的总结,《针灸大成》[2]在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中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对《黄帝内经》[3,4](以下简称《内经》)、《甲乙经》相关针灸理论都有一定的继承,同时也进行了发展。《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其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本文以《针灸大成》原文为依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甲乙经》在针灸理论框架体系形成方面的作用和《针灸大成》对其针灸理论的继承进行比对,阐发《针灸大成》对《甲乙经》针灸理论的发展,以及二者对后世针灸理论的影响。

1经络腧穴

《针灸大成》对前世针灸著作,如《灵枢》《甲乙经》的内容都有所继承,其最出众的地方莫过于对古人内容继承的同时,将这些腧穴、经络和针刺手法进行编排,使其成为歌诀方便今人的记忆与背诵。

1.1十二经脉循行

《针灸大成·卷六》罗列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针灸大成·卷七》则罗列了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分别论述了十二经脉的主治及歌诀、考正穴法。可以说,《针灸大成》在内容上继承了前两者对于经脉循行的记载与描述,但是在叙述上则另辟蹊径,对腧穴和经脉循行进行了歌诀式的整理与归纳,更方便后人记忆与临床应用。

1.2井穴主治、适应症

十二井穴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有记载,而《内经》中记载井穴最详细的则是《灵枢·本输》和《素问·缪刺论》。而到《甲乙经》时期,对井穴进行了定位上的描述,并在《内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少冲穴的位置。《针灸大成》对井穴则更为重视,其在《针灸大成·卷五》井荥输经合补泻虚实篇记载了井穴的定位及主治,并将井穴主治的范围进行了扩大,《针灸大成》中提出的十宣穴,经对比与《灵枢·本输》和《素问·缪刺论》中的井穴位置完全一致,并在治疗上,以休克、昏迷、高热、中暑、癫痫、癔病、小儿惊厥等急性疾病为主,正是对十二井穴在实践中的再发展,并扩大了其主治范围,使其更加广泛的得以利用[5]。

1.3经验效穴与奇穴

《针灸大成》对《甲乙经》中的经验效穴和奇穴也十分重视,并加以继承。如《针灸大成·卷七》中阐释了32个经外奇穴,不光记载了它们的具体位置,还介绍了其所治病症及治疗手法,对后世用经验奇穴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如内迎香治疗目热暴痛、耳尖小艾柱灸五壮治疗眼生翳膜等,其中还有一些如八邪、八风、十宣、五虎、二白等穴还是一些穴位的别称,从而扩大了这些穴位治疗病症的范围。这些经外奇穴基本都是在长期的针灸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同时也是对前世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扬,并对后世将穴位治疗一些非常见病症或局部、循经病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2针刺手法

《针灸大成》作为对前世针灸理论集大成者,临床治疗方面便是重中之重,并且独创了针刺穴位和相关配穴处方的歌诀,这种形式的出现对临床以针刺治疗疾病提供了便捷,方便记忆。同时作为一部针灸理论方面的著作,《针灸大成》在针刺原理方面对《甲乙经》和《内经》的相关内容也有所继承与发展。

2.1透穴针法

《针灸大成·卷二》收录了《玉龙歌》,在《玉龙歌》原歌只有二则透穴针法的基础上,将透穴针法增加到了十二则,透穴针法是一种毫针刺法,用毫针从一穴位进针之后,根据穴位的部位情况和治疗需要,采用“直刺深透”“斜刺平透”“横刺沿皮透”等透刺方法,有的从一个方向透刺另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单向透刺),有的在进针后向几个方向分别透刺几条经脉的几个穴位。如“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宜先补后泻,灸十一壮”“灸地仓之艾,如绿豆,针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等。

《针灸大成》中的表里经穴位透刺主要是继承了《灵枢》中“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的思想,讲究从阴引阳或从阳引阴来决定其进针穴和透刺之穴,是对前代针灸调节阴阳理论的一种继承与发扬。

2.2针刺八法与补泻手法

《针灸大成》最大的贡献莫过于针刺八法的提出,其在三衢杨氏补泻篇,详细记载了针刺八法进行补泻的手法,针刺八法主要是指“揣、爪、搓、弹、摇、扪、循、捻”八种手法。

揣:《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认为,揣法作为下手八法之首,是针刺辅助手法中应用广泛的环节,用手指揣摸、按压或循切,寻找穴位所在,了解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厚薄、孔隙大小,有无血管、肌腱及酸胀痛感等。

爪:《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指出爪即指甲,并有抓的意思,是在揣穴定位之后,用指甲在穴位上掐出甲痕,定位进针的手法。

搓:《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说明搓法即用手搓揉针柄,配合补泻的手法,使针刺的针感更容易循经传导。

弹:“弹而努之,此则先弹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先浅而后深,自外推内,补针之法也”(《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介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弹针柄的手法,通过对针柄的弹法,配合补泻。

摇:“摇而伸之,此乃先摇动针头,待气至,却退一豆许,乃先深而后浅,自内引外,泻针之法也。故曰:“针头补泻””(《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说明临床上,通过摇大或摇小针孔,来控制补泻的手法,且在摇的同时还要配合针刺的深浅。

扪:“扪而闭之。经曰:凡补必扪而出之。故补欲出针时,就扪闭其穴,不令气出,使血气不泄,乃为真补”(《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介绍扪法一般用于起针之后,扪闭穴位,使气血不致外泻,达到补益的作用。

循:《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指出,提按补泻之法,是男女补泻,左右反用说明循法是一种进针前后,用手按摩经络循行路线,或穴位上下左右,使经络之气疏通,循经而至的辅助手法,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捻:《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介绍捻针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针刺手法,通过捻针时针刺的气至感增加,且随着捻针方向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补泻之差。

以上八种针刺手法《针灸大成》均详尽介绍了其具体操作方法,有效指导了临床针灸手法,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这也是针刺八法目前已知的最早记载,直至今日都对临床针刺手法具有重大影响。

3针刺临证理论

3.1针刺治疗疾病的分门

在《针灸大成》之前便已提出辨病刺灸的相关概念,而在《甲乙经》时期,虽未明确地将针灸治疗疾病的类别进行分类,但对妇科和儿科的概念都已存在,到了《针灸大成》则将针灸治疗疾病的种类进行了分门,并将妇科和儿科单独列出,以示两者的区别。

《针灸大成》卷八到卷十都是对针灸治疗疾病的记载,尤其是在卷八,将常见的几种针灸治疗疾病分类,方便查找。在《甲乙经》成书时,还是仅将针灸治疗的疾病按病邪进行大类的归类,如五脏传病、六经受病等,并未做详细的病名记载及分科,到了《针灸大成》,对《甲乙经》治疗疾病的手法、配穴都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当时对疾病的认识将疾病按病名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甲乙经》首创将妇人病和小儿病单独列出治则治法,这一点《针灸大成》得以继承,《针灸大成》单分妇人门、小儿门并在里面记载了治疗妇人、小儿病的经验效穴,其中小儿门还在第十卷增加了针对小儿的按摩手法,足以见得针灸治疗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结合了艾灸和按摩等多种辅助手法,开始针对不同患者年龄、性别进行区分。

3.2辨病刺灸

早在《内经》《甲乙经》时期就极为重视先辨病再施以针灸手法,到了《针灸大成》对这一点更加继承与发扬光大。《针灸大成》中有大量的篇幅是记载病症的特征及如何辨别,如卷九第一篇治症总要,其中记载了一百五十一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其中有很多病症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在问答的过程中讲述了该病的成因,症状等,便于在施针之前先对病症进行辨别再施以针刺手法,明清时期的配穴理论极其丰富,配穴方法也层出不穷,有局部配穴法、邻近配穴法、局部和邻近配穴法、前后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络穴配穴法、远道配穴法、十二原穴夫妇相合配穴法、担截配穴法、八脉交会穴配穴法、对应配穴法、十二井穴交经配穴法、竹刻原络配穴法等。《针灸大成》除了上述配穴法外,还发展了透穴法,这些配穴方法既是对前面针灸著作的一种继承,同时也是《针灸大成》在刺灸方面的发展,使针灸治疗疾病更加灵活多变[6]。

4灸刺禁忌

《针灸大成》在针灸禁忌上对《甲乙经》也有所继承,《针灸大成·卷四》分别罗列了禁针歌诀和禁灸歌诀。《针灸大成》对《甲乙经》所记载的针灸禁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风府、人迎、伏兔、白环俞等的不可针灸,同时也删减和增加了一些穴位的禁针灸事宜,减少了身上四肢的禁针灸穴位,增加了头面部的禁针灸穴位,《针灸大成·禁针穴歌》列举了禁针穴35个:脑户、俿会(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青灵、云门、鸠尾、缺盆、肩井、颧髎、冲阳、海泉、鱼际、乳中,妇人禁针穴3个:合谷、三阴交、石门。作为对前世针灸著作与理论的第三次大的总结,《针灸大成》在禁针腧穴上比《甲乙经》的17个穴位又增加了18个,达到35个之多,可见后世对针刺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应用与治疗方面也更加的谨慎[7]。

5结语

针灸理论 篇3

1 初步整理浅刺腧穴

该书详考古籍, 汇集大量晋代以前的用穴经验, 共厘定腧穴348个 (其中单穴49个, 双穴299个) , 比《内经》增加189个穴位。本书所记载的腧穴中“刺入一分”的穴位有14个, 如颅息、天牖、少商、天井、中冲、少冲等;“刺入二分”的腧穴共20个, 如完骨、天柱、鱼际、阳池、蠡沟、足临泣、小海等。

2 鲜明总结论述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

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虽大部分取材于《素问》、《灵枢》, 但是本书将其做了系统化整理。在《卷一·十二经水第七》中论及经水应经脉, 由于远近深浅, 气血多少各不相同而如何针刺时指出:“足少阴少血多气, 刺深二分, 留三呼。足厥阴多血少气, 刺深一分, 留二呼。手之阴阳, 其受气之道近, 其气之来也疾, 其刺深皆无过二分, 其留皆无过一呼”。在论及卫气循行时引《内经》文意云:“卫气之行, 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 昼日行於阳二十五周, 夜行於阴亦二十五周, 周於五脏。是故平旦阴气尽, 阳气出於目, 目张则气行於头, 循於项, 下足太阳, 循背下至小指端。其散者, 别於目锐眦, 下手太阳, 下至手小指外侧。其散者, 别於目锐眦, 下足少阳, 注小指次指之间……”在论述卫病时卫气不循其道:“外伤於风, 内开腠理, 毛蒸理泄, 卫气走之, 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 见开而出, 故不得从其道, 名日漏泄”。在治疗时要“逢时而刺之”, 即“病在於阳分, 必先候其气之加在於阳分而刺之;病在於阴分, 必先候其气之加在於阴分而刺之”。《卷一·奇邪血络第十四》论述血络病治疗时应“刺而泻之万全”。在《卷一·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中认为“少阳之人, 多阳而少阴, 经小而络大, 血在中而气在外, 实阴而虚阳, 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 中气重不足, 病不起矣”。

关于络脉与皮部循行分布, 本书亦全部摘录于《内经》, 故在此不赘述。而论及经脉与络脉之异, 本书则指出:“经脉者, 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 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 皆络脉也。诸络脉, 皆不能经大节之间, 必行绝道而出入, 复合於皮中, 其会皆见於外”。在述及皮部络脉证治时总结《内经》文意云:“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有寒, 则手鱼际之络多青;胃中有热, 则鱼际之络赤……其青而小短者, 少气也;邪客於皮, 则腠理开, 开则邪入客於络脉, 络脉满则注於经脉, 经脉满则入舍於脉脏”, 而“诸刺络脉者, 必刺其结上, 甚血者, 虽无血结, 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在《卷六·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里论虚邪贼风伤人途径时曰:“诸所谓风者, 发屋拨树, 扬沙石, 起毫毛, 发腠理者也;风从西方来, 名曰刚风。其伤人也, 内舍於肺, 外在於皮肤, 其气主为燥”。在论述八风致病路径时, 不仅强调与四时有关, 也与日月盛衰关系密切:“因有寒暑, 寒则皮肤急, 腠理闭, 暑则皮肤缓, 腠理开……因其闭也, 其入浅以留, 其病人也徐以迟。……夫人与天地相参, 与日月相应, 故月满则海水西盛, 人血气积, 肌肉充, 皮肤致, 毛发坚, 腠理郄, 烟垢著。当是之时, 虽遇贼风, 其入浅, 亦不深”。而关于皮部五色与风邪致病, 《卷六·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云:“黄色薄皮弱肉者, 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 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者, 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者, 不胜冬之虚风”。关于如何判断皮肉血气筋骨疾病, 则曰:“色起两眉间薄泽者, 病在皮;营气濡然者, 病在血气;目色青, 黄, 赤, 白, 黑者, 病在筋”。

《卷二·经筋第六》中筋经相关论述均出自《灵枢·筋经第十三》。

3 阐明浅刺针具的选择及针刺方法

在浅刺针具选择方面, 《甲乙经》论述与《内经》相同。论及六变之病中“大、缓、滑”的针刺方法时, 引用《灵枢》原文:“刺缓者, 浅内而疾发针, 以去其热;刺大者, 微泻其气, 无出其血;刺滑者, 疾发针而浅内之, 以泻其阳气, 去其热”。《卷四·三部九候》论述了浅刺相关观点:“络病者, 治其络……其病者在奇邪, 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 节而刺之。上实下虚, 切而顺之, 索其结络脉, 刺出其血, 以通其气” (此处引自《素问·三部九候论》) 。在《卷五·针灸禁忌》引用《内经》原文, 总结阐述浅刺方法:“四时之气, 各有所在, 灸刺之道, 气穴为宝。故春刺络脉诸荥……间者浅取之;”《九卷》云:“春刺荥者正同, 於义为是……又曰:春取络脉治皮肤……又曰: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 二者义亦略同……又曰:夏取诸俞孙络, 肌肉皮肤之上……又曰:夏取盛经孙络, 取分间, 绝皮肤。又曰:夏取分腠, 治肌肉。义亦略同”。此篇还集中阐述浅刺之“刺要”:“病有在毫毛腠理者, 有在皮肤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 皮伤则内动肺, 肺动则秋病温疟, 热厥, 淅然寒栗。刺皮无伤肉, 肉伤则内动脾, 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 病腹胀烦满, 不嗜食”, 并提出不宜深刺的4个穴位, 即“云门、上关、缺盆、人迎”。在《卷五·针道终始第五》论述脉之虚实则云:“一方虚, 浅刺之, 以养其脉, 疾按其痏, 无使邪气得入……脉虚者, 浅刺之, 使精气无得出, 以养其脉, 独出其邪气”;论及人体部位不同所用刺法时又云:“病在上者, 阳也;痒者, 阳也, 浅刺之”;同时强调, 刺法的选择要“察其形气”, “躁疾者必为缪刺之, 令志在针, 浅而留之, 微而浮之, 以移其神, 气至乃休”;而论及浅刺与四时、人体关系时则强调:“春气在毫毛, 夏气在皮肤, 刺此病者, 各以其时为齐”, “瘦人者, 皮薄色少, 肉廉廉然, 薄唇轻言, 其血清, 其气滑, 易脱於气, 易损於血。刺此者, 浅而疾之。……刺壮士真骨者……劲则气滑血清, 刺此者, 浅而疾之也。……婴儿者, 其肉脆, 血少气弱, 刺此者, 以毫针, 浅刺而疾发针, 日再可也 (卷五·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

关于具体刺法, 《甲乙经》对《内经》进行总结, 形成《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和《缪刺》2篇, 集中论述了26种针刺刺法, 其中10种属于浅刺刺法, 内容均来自《内经》。

4 对浅刺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甲乙经》的临床治疗部分内容相当丰富, 几乎占据全书1/2篇幅, 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疾病。本书以病为纲, 汇集一些浅刺腧穴主治及针灸治疗处方, 如《卷七·六经受病发病寒热病第一中》:“热病七日, 八日, 脉口动, 喘而眩者, 急刺之, 汗且自出, 浅刺手大指间”。《卷七·太阳中风感於寒湿发痉第四》:“风痉身反折, 先取足太阳及腘中血络出血。痉, 取之阴跷及三毛上, 及血络出血”。《卷七·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疟脉小实急, 灸胫少阴, 刺指井;足太阳疟, 令人腰痛头重, 寒从背起, 先寒後热, 渴, 渴止汗乃出, 难已, 间日作, 刺腘中出血;诸疟如脉不见者, 刺十指间出血, 血去必已;胃疟, 令人且病寒, 善饥而不能食, 食而支满腹大, 刺足阳明, 太阴横脉出血”。《卷八·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问曰:肤胀鼓胀可刺耶?对曰:先刺其腹之血络, 后调其经, 亦刺去其血脉;水肿留饮, 胸胁支满, 刺陷谷出血, 立已。”《卷九·寒气客於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心痛卒咳逆, 曲泽主之, 出血则已;心疝暴痛, 取足太阴, 厥阴, 尽刺之血络。”《卷十一·邪气聚於脘发内痈第八》:“微按其痈, 视气所行, 先浅刺其傍, 稍四益深, 还而刺之, 无过三行, 察其浮沉以为浅深。”《卷十二·寒气客於厌发喑不能言第二》:“暴喑气哽, 刺扶突与舌本出血。”

总的来看, 《针灸甲乙经》作为一部承先启后的针灸专著, 对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及浅刺腧穴进行了归纳总结, 使浅刺相关理论第一次由散在性论述转变为集中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浅刺治疗疾病的相关论述, 充分反映了晋以前浅刺治疗各科疾病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对后世浅刺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要:整理《针灸甲乙经》中浅刺相关论述, 初步梳理出书中浅刺针法的概况。《针灸甲乙经》作为一部承先启后的针灸专著, 对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及浅刺腧穴进行归纳总结, 使浅刺相关理论第一次由散在性论述转变为集中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对后世浅刺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浅刺针法,古籍研究,针灸甲乙经

参考文献

[1]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张仲景.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针灸理论 篇4

1 治疗时机

关于这个问题, 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石学敏教授作出了回答:脑出血早期病程越短, 疗效越高。203例发病在10d以内的脑出血患者, 临床治愈111例 (54.168%) , 有些病例, 肢体功能的恢复尤为明显, 避免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因为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其病理都是有中央缺血带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 治疗的关键在于可逆性的半暗带的抢救, 但再灌注时间窗只有6h, 病人很难及时得到救治。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脑血管病病情呈渐进性发展, 一般持续7~10d, CT扫描也证实在发病的7~24h, 脑水肿加重, 细胞变性坏死, 脱髓鞘改变, 1~7d脑水肿继续发展, CT显示清楚的低密度影, 轻度占位, 从第8天开始脑细胞坏死液化并逐渐吸收, 周围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所以我们把7~10d作为脑梗死的急性期。

2 针灸方案

主穴:人迎穴 (针刺及颈内动脉注射) 颈夹脊 (每次选三对) 风池穴风府穴、太阳穴、百会穴 (灸) , 结合电针。

配穴:上肢瘫痪取患侧肩曲池内关合谷, 下肢瘫痪取患侧环跳稗关阳陵泉足三里, 语言不利加廉泉, 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等。

3 理论基础分析

人迎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喉结处, 喉结即甲状软骨前角的上端, 而在甲状软骨上缘颈总动脉分出颈内动脉, 且分叉处有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可反射性的改变心率和末梢血管的口径以调节血压) 和颈动脉小球 (化学感受器, 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反射性调节呼吸频率及深度) , 针刺人迎可起扩管和调节呼吸的作用。此外李氏[1]证明电针结合颈动脉注射 (用0.9%氯化钠注射液40m L, 2%普鲁卡因6m L,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4m L, 地塞米松注射液0.5m L混匀) 能扩张脑血管, 增加脑血注量, 改善血管弹性, 从而使缺血脑组织有较充足的血氧供应, 脑组织重新复生。

颈夹脊深部有椎动脉, 脊柱两侧有脊神经后支平行伴行, 尽管此神经后支穿皮下处有高于或低于夹脊穴水平者, 但神经纤维所支配的范围覆盖了穴区部位。颈夹脊穴促进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 改善脑血流速度。同时由于脑干静脉和动脉伴行, 所以静脉回流也同时加速, 脑水循环也会加速, 因而也会减轻脑水回流受阻造成的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等。脉冲电流通过上行网状激动系统而使大脑细胞得到活化, 皮质的兴奋性增高, 因而可改善血流速度, 刺激脊神经反应, 从而改善脑血供、促进脑部血块的吸收[2]。

风池、风府穴都可用于脑血管病, 针刺方向都指向脑底动脉willis环, 促进脑血管代偿和侧枝循环的建立。太阳穴正对额、颞、蝶汇集的“翼点”是骨质最薄处, 颅内针感强。

百会穴为督脉经穴, 督脉是人体诸阳之总汇, 对整个经脉系统有统帅作用, 与脑、脊髓等系相当密切。历代医家素有“病变在脑, 首取督脉”之说。灸百会穴治疗脑中风, 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 张氏[3]研究发现, 艾灸百会穴不仅可以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 促使瘫痪肢体和语言功能的恢复, 而且可以扩张脑部血管, 改善脑部血管的弹性, 使脑部血管紧张度降低, 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脑组织供血。

这四面八方的针刺穴位对颅脑如同形一个立体的网络, 推测针刺时捻转提插的动能有效转变成了神经组织的物电能, 再转化成为推动颅脑气血流通, 加速侧枝循环的功能, 有助于恢复半暗带的血供。

摘要:针对针灸介入脑血管病时间晚, 遗留后遗症多的问题, 笔者参考文献, 提出了自己的对急性期的治疗方案, 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述。

关键词:脑血管病,急性期,针灸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江明.电针结合颈动脉注药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 2002, 12 (18) .

[2]马文燕.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脑血管意外56例[J].陕西中医, 2004, 2 (25) .

上一篇:退耕农户下一篇:结构化综合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