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共7篇)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篇1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针灸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治疗组A与对照组B。A组采用针灸综合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穴疗法、皮肤针疗法以及闪罐疗法;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内服强的松与牵正散。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的资料效果明显好于B组,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愈率高,疗效独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针灸综合疗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临床观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核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所致的面肌麻痹,但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多由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的面神经痉挛,致使面神经受压,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发病。主要症状有: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该病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也很多[1~3]。本研究选取本院2006~2010年三年间接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对针灸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本院2006~2010年三年间接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即分为A、B两组,各30例。此60例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从年龄分布来看,40~60周岁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高发病时期,占总人数的65%,因此处于该年龄段的人群应尤其注意;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的发病几率略高于女性,分别为58.33%与41.67%,所以该病的性别分布特征并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
A组:对治疗组进行针灸综合治疗方法,具体如下。体针疗法:取患侧阳白、太阳、颊车、四白、迎香、地仓;双侧取足三里。每次选3~5个腧穴,交替使用。急性期,面部腧穴行平补平泻手法,浅刺。恢复期,合谷、足三里行补法,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耳穴疗法:耳穴疗法选穴:神门、面颊、口、皮质下。采用王不留行籽按压穴位,以胶布固定,每周贴2次,每天自行按压3~4次,刺激以局部微痛或耳朵发热为度,10次为一疗程。皮肤针疗法:用皮肤针叩刺患侧阳白、颊车、太阳、四白、地仓,以局部微红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该方法适用于恢复期。闪罐疗法:以上治疗结束后,用小、中号玻璃罐在患侧面部行闪罐治疗,可选择额部、颊部等皮肤相对平滑的部位,闪5~10次后,玻璃罐变热,需更换。时间为5~10分钟。
B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强的松10mg/次,2次/d同时,加服中药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3g,研末黄酒冲服,2次/d。3w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达Ⅰ级,患者鼻唇沟恢复至对称且可正常闭眼与皱眉,患者鼓腮时无漏气,可正常谈笑,口眼歪斜症状消失。显效:达Ⅱ级,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皱眉略显无力,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好转:由Ⅳ~Ⅵ级经治疗后改善为Ⅲ级。无效:经1个月治疗后仍停留在Ⅳ级以上[4,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A组愈显率为100%;而B组愈显率仅为92%。经统计分析,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详见表2。
注:A、B两组比较,P<0.01
3 讨论
面神经是人体内居于骨管中最长的神经,也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神经,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就与面神经的损伤有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较为复杂,因为面神经很长,比较容易受累,其行走经络的任何病变都可导致该病的发生[6]。在很多人看来,能患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人都是年老体弱者,实际上,年轻人也可能患病。有些年轻人喜欢通宵上网有的白领则是需要工作到很晚,这时面瘫也可能找上门来。要知道,人如果承受较大的压力,劳累过度休息不足,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对于某些疾病自然就没有足够的抵抗力了。而人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患各种神经性疾病[7,8]。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头面阳明少阳脉络,使颜面一侧营卫不和、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而发病。西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一部分人因局部受风吹或着凉而起病,故通常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或因病毒感染、风湿性面神经炎、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致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进而损害面神经造成面神经麻痹。此外,部分中耳炎、腮腺炎和外伤及颅底肿瘤也可以导致周围性面瘫[9]。
中医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机理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而发。此外,风痰瘀血阻滞脉络或热毒壅结也能导致本病。而针灸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清热化痰散结、补虚泻实之功效[10]。故对面神经麻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基础研究证实:中医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能够改善面神经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使炎症渗出物得以吸收,从而改善面神经冲动传递,促进神经纤维功能的恢复。
目前,关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比较成熟,治疗方法具有系统性。早期治疗方面,目的在于设法恢复神经的功能,方法包括:针灸、减压术、神经吻合术、神经移植或神经交叉吻合术和神经搭桥术等。周围性麻痹的后期治疗,目的在于设法纠正畸形和改善功能,用于经早期治疗后,长时间随诊观察,恢复不满意,或确认恢复无望的病例。后期整形手术有静力支持和动力支持两种方法,畸形程度严重者,尚需配合辅助性手术,以增强疗效[11,12]。
本研究采用针灸综合疗法,同时,设立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以此考察与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传统药物治疗之间疗效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痊愈率、显效率方面,还是在总愈显率方面,治疗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针灸综合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有显著疗效,体现了我国中医针灸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罗祖明.神经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9~183
[2]杨万章,吴芳,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S].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86~787
[3]包大鹏,白鹏,迟旭.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6):191
[4]杨春.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6):82~84
[5]虞华,鲁厚林.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3227~3228
[6]刘锦.浅析针灸治疗周困性而瘫的取穴和治疗时机[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0):3-4
[7]丁喆.闪罐加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9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0):26
[8]许海燕.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87~90
[9]朱茗.针药并用综合治疗面神经炎80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9):56
[10]杨海峰.电针梅花针火罐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1):3-4
[11]吴晓兰,韦莉莉.针灸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42~143
[12]孙丽.针刺加康复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0):1675~1676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面神经麻痹患者123例, 均为单侧发病, 均符合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67例, 对照组56例。观察组67例中, 男47例, 女20例;年龄29~46岁, 平均 (35.10±8.14) 岁;病程3~31 d, 平均 (10.24±3.76) d;急性期39例, 恢复期19例, 后遗症期9例;左侧37例, 右侧29例。对照组56例中, 男32例, 女24例;年龄27~49岁, 平均 (36.15±7.59) 岁;病程4~32 d, 平均 (10.94±3.43) d;急性期35例, 恢复期15例, 后遗症期6例;左侧31例, 右侧25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分期、部位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d;口服阿昔洛韦800mg/次, 3次/d;肌注维生素B10.2 g+维生素B120.5 g。7d为1个疗程。 (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急性期:取穴患侧四白、阳白、攒竹、颊车、地仓, 采用泻法, 毫针刺后留针30 min。恢复期:取患侧牵正、四白、阳白、攒竹、颊车、地仓、风池, 双侧合谷、足三里, 采用平补平泻法, 毫针针刺后留针30 min。后遗症期:双侧四白、阳白透鱼腰、下关、迎香、颊车透地仓、风池, 双侧合谷、足三里, 采用补法, 毫针刺后留针30 min。1次/d, 治疗4周。
疗效判定标准: (1) 临床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 面部运动恢复正常; (2)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面部运动基本恢复正常; (3) 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 面部运动仍有障碍; (4)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两组治疗前后采用Portmann对患者抬眉、闭眼、鼓腮、噘嘴、示齿以及张大鼻孔进行评定, 分值越高恢复越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疗效评价: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愈35例, 显效17例, 有效9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91.04%;对照组临床治愈22例, 显效10例, 有效7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69.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分别为 (5.66±1.23) 分、 (16.49±6.08) 分, 对照组分别为 (5.68±1.27) 分、 (10.35±5.22) 分;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不受年龄限制。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 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2]。常见病因: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耳源性疾病, 自身免疫反应;肿瘤;神经源性;创伤性;中毒, 如酒精中毒, 长期接触有毒物;代谢障碍, 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 患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 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 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 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 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 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3]。面神经麻痹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 针灸治疗有极好的效果。
本文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阿昔洛韦、维生素B1、B12等西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分期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针灸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整体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收治面神经麻痹患者123例, 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67例, 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灸分期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升高 (P<0.05) 。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灸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整体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针灸,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冯蕾, 马文珠.不同时间针灸介入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13, 33 (12) :1085-1087.
[2]钱海良, 付勇, 熊俊, 等.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 (3) :221-224.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永州市第二中医院康复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面神经麻痹患者22例, 其中男10例, 女12例, 年龄最大的78岁, 最小的3岁。治疗时间最长的30d, 最短5d。
1.2 针灸治疗
本病多因风寒犯络及气血不足引起。治则:养血疏风, 祛寒通络, 针、灸并用, 平补平泻。针灸处方:手足阳阳明经穴为主, 辅以少阳经穴。主要穴位:阳白、太阳、颧髎、下关、地仓、颊车、翳风、合谷。随证加减:头痛加风池, 眼闭不合加攒竹、睛明、瞳子髎。人中沟歪斜加水沟。操作方法:多取卧位或坐位, 面部选择0.5~1寸针具, 平补平泻, 得气后留针20~30min, 合谷用补法, 3~5d后, 温灸风门, 大椎, 肝俞, 膈俞, 每次15min。
1.3 TDP治疗
针刺得气后留针时间内, 配TDP照患侧面部, 可止痛消炎, 改善面部血液循环,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照射时间每次为30~60min。
1.4 皮肤针叩刺法
用皮肤针叩刺眼面部, 阳白、颧髎、地仓、颊车等穴交替叩刺, 以局部潮红为度, 适用于恢复期。
1.5 刺络拔罐疗法
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 尔后拔罐, 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1.6 疗效评定
治愈:口角正常, 无漏水、漏气现象, 颊颔部不藏食, 眼睑自主闭合, 无流泪, 额肌活动恢复, 面肌功能正常, 面瘫症状消失。好转:基本症状消失, 特殊表情时, 如大笑时口角有不太明显的歪斜。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 临床治愈21例, 好转1例, 治愈率95%, 有效率100%。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为患者提供安静、安全、整洁的治疗环境, 推荐可信的医生, 协助选择好正确体位, 放松心情, 治疗期间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3.2 心理护理
面神经麻痹患者因饮食、面部表情、美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心理感到比较焦急, 沮丧, 并伴有易怒及急躁的心理, 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进行疏导, 尽力消除患者焦急急躁的心理, 同时介绍病区内相同病例痊愈的患者现身说法, 让其互相交流,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积极配合医师、护师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
3.3 针灸的护理
对于初次接受针刺的患者, 应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紧张心理, 针刺半小时前进食, 不能空腹针刺, 以免晕针。面部针具选择0.5~1寸的为好, 此规格针具对面部损伤小, 不影响美观。针刺过程中加强巡视, 防止晕针、折针及滞针现象。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交叉感染, 针刺手法宜根据病情及患者体质、年龄、穴位而定, 轻重把握适度。如出现晕针, 应停止针刺, 将针全部取出, 令患者平卧, 注意保暖, 并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如出现呼吸细微, 脉搏细弱应积极配合医师采取急救措施。
3.4 皮肤针护理
针具和叩击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手握针柄后段, 食指压在针柄中段, 使用腕力进行弹刺, 使针尖垂直叩刺在皮肤上, 根据辨证施护原则, 决定用轻叩或重叩法, 即补法和泻法叩刺, 并观察叩刺部位皮肤, 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3.5 TDP治疗的护理
接受照射部位必须裸露, TDP照射患者面部时, 嘱患者戴上有色眼镜或眼罩, 保护双眼, 以免发生眼球干涩现象, 照射时, 调节好照射距离, 防止距离过近而灼伤。过远而影响疗效。照射皮肤距治疗板20~30cm, 皮肤表面温度保持在40℃。加热状态下, 严禁触碰治疗板, 转换方向照射时调整机头即可, 但小心, 以防烫伤。
3.6 饮食护理
根据辩证和脾胃功能给予相应的食物。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之食品为主。忌食肥甘厚腻、生冷辛辣之品, 寒冷食品易伤脾胃, 使脾胃衰弱, 运化失权。辛辣食品易化热、化火, 灼津成痰, 影响病情。恢复期应以健脾益气通络之气血双补食品。如红枣山药粥, 苡仁、黄芪粥等, 本病忌食竹笋、芫荽、水牛肉等发物。食品应多样化, 清洁新鲜。不可食腐烂变质及生病家畜, 以免变生新病。
3.7 健康指导
此病多因脉络空虚, 风邪入侵而起, 故平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保持愉快情绪, 饮食有节, 劳宜结合。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过劳, 以免损伤正气;也不可过逸, 长期休息可使体质下降。要注意四时气候变化, 随季节增减衣被, 风寒时节外出, 最好戴口罩、帽子。平时注意合理搭配膳食, 保证身体营养的需要。
4 讨论
面神经瘫痪病因病机是因脉络空虚, 气血不足, 风邪乘虚而入, 致使病侧肌肉运动障碍。针灸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舒筋活血、消炎止痛等作用。现代医学证明, 针灸疗法能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的管制和调节作用, 解除痉挛及治疗麻痹, 同时, 还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改善内外分泌系统失调状况。
TDP (特定电磁波) 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调整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是一种疗效高、见效快、无疼痛、无副作用的新型医疗器械、针灸配合TDP治疗可发挥其协同作用, 疗效满易, 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赵建新.针灸名家医案精选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7.
[2]朱恒燕.常见病针灸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7.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8例, 行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 行药物治疗。观察组中男28例, 女20例;年龄20~54岁, 平均 (33.4±1.3) 岁;发病时间1~15d。对照组中男30例, 女18例, 年龄22~55岁, 平均 (34.2±1.8) 岁;发病时间1~1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治疗
主要是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主穴取地仓、合谷、颧髎、颊车、阳白、攒竹、四白[3];配穴风热证时加曲池, 风寒证时加凤池, 闭眼困难者加鱼腰、昆仑, 鼻唇沟浅者加迎香, 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 乳突部疼痛者加翳风, 味觉减退或舌麻者则加廉泉, 如为恢复期则加刺足三里穴。操作方法:急性期时面部穴位针刺时不宜过深, 且不宜过多选穴, 面部腧穴均应行平补平泻法, 然而肢体远端的腧穴则应行泻法。阳白、攒竹则均向鱼腰部行透刺法。在恢复期, 可加用灸法, 用针手法为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 而足三里穴施行补法, 其余穴位均采用泻法。
1.2.2 药物治疗
主要是控制炎性水肿, 改善局部血循环, 减少神经受压。给予口服泼尼松片20mg, 3次/d, 3d后减量为10mg/次, 后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减量;地巴唑片20mg, 1次/d;甲钴胺0.5mg/次, 3次/d,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各10mg, 3次/d;同时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20.1mg, 1次/d, 亦可酌情给予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两组患者均治疗20d。患者患侧面肌能够活动后, 嘱患者尽早开始自我功能训练, 可对着镜子做皱眉、闭眼、举额、露齿、鼓腮以及吹口哨等动作, 每次数分钟, 每日数次, 并辅助以面部肌肉按摩。患者由于不能闭眼、瞬目使角膜长期暴露, 易发生感染, 可使用眼药水润目, 夜间睡眠时可使用眼罩等对眼睛加以保护。此外还应嘱患者注意保暖, 避免风邪再次侵袭, 适当休息, 劳逸结合, 保持心情愉悦。
1.3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患者面神经的运动功能全部或大部分恢复正常, 患侧和健侧肌肉对称, 眼睑闭合完整, 额纹以及两侧的鼻唇沟对称, 口眼无歪斜, 鼓腮露齿无障碍;有效:患者面神经的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静止时面部肌肉对称, 眼睑能够闭合, 额纹以及鼻唇沟基本对称, 但鼻唇沟稍浅, 微笑时出现口角歪斜, 鼓腮露齿轻度障碍;无效:患者的面部神经的运动功能无改善, 面部肌肉不对称, 闭眼及鼓腮露齿有严重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8例患者中, 显效29例, 有效1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48例患者中, 显效10例, 有效30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34, P<0.05) 。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 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 因面神经麻痹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 所以常被称为“毁容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的主要原因在现代医学中认为是由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茎乳孔内的组织发生了炎性水肿, 压迫面神经所致;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 鼻唇沟变浅, 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 口角歪向病灶对侧, 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5,6]。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 络脉空虚, 卫外不固, 风邪夹寒夹热乘虚而入, 客于颜面, 走窜阳明经脉, 气血痹阻, 肌肉弛缓不收而致;或由于平素喜饮, 偏嗜辛辣厚味, 日久损伤脾胃, 痰湿内生, 亦可因外感病邪, 内袭络脉, 气血受阻, 津液外渗, 停而为痰, 加之歪风引起, 风痰互结, 流窜经络, 上扰面部, 阳明经脉壅滞不利所发;或由于气虚血行无力, 血液淤滞于经脉, 导致面部肌肉失于气血濡养而枯槁萎缩所致。总之,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正气不足, 络脉空虚, 外邪乘虚入中经络, 导致气血痹阻, 面部经脉失养, 肌肉迟缓不收发为本病[7,8,9]。在治疗本病上应以祛风通络, 疏调经筋为基础, 更应注意扶正祛邪, 培本固元。《灵枢·经筋》有云“足之阳明, 手之太阳筋急, 则口目为噼”。因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 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 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口颊部则主要由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所主, 故针灸治疗本病选穴时应以手足太阳经和手足阳明经为主。本研究针灸治疗所选之穴, 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经络之邪气, 祛风通络;面部腧穴可活血通络, 疏调局部筋络气血;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在恢复期, 加足三里穴并用补法, 可益气补血, 濡养经筋。主穴与配穴灵活配伍使用, 疗效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比, 可以看出两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明显好于药物治疗, 且此法操作方面, 无不良反应, 可作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首选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魏巍, 杨君军.热敏点灸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J].中医杂志, 2011, 57 (7) :601-603.
[2] 李彦知, 杨建宇, 范竹雯, 等.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11) :164-166.
[3] 梁洁玲.刺络放血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14) :65-66.
[4] 李杨, 杨建宇, 许继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概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18) :177-179.
[5] 张希军, 庞向臻, 何茂玲, 等.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6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12, 20 (1) :28-29.
[6] 赖勇.针灸配合药物综合治疗面神经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 :49-50.
[7] 胡科.针刺配合中药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6) :246-247.
[8] 陈真惠.急性期重灸翳风结合电针推拿治疗面瘫3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1) :24-25.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篇5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中西医结合,疗效比较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人们常说的面瘫、歪嘴,即由中风引起的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发病不受年龄限制,表现为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无法完成,患者说话、表达表情、喝水、吃饭都可能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社交活动与生活质量。在本病的治疗上多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或手术治疗,往往效果不十分理想。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采用纯针灸治疗措施取得了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我科2013年2月—2015年8月门诊就诊经查体及头颅CT等检查排除中枢性面瘫而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36例,男74例,女62例;年龄9岁~64岁,平均年龄(45±4.3)岁;冬春季发病87例,夏秋季发病49例;病程最长者7个月,最短2 d;左侧面瘫64例,右侧面瘫72例;有明显感冒症状者56例,无任何不适表现而发病者42例,脑创伤后23例,脑瘤术后15例;合并高血压34例,高脂血症3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呆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流涎等症状。
1.2方法将13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
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针灸学原理辨证施治,本病一般因患者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所致;治法为疏风通络,疏调经气,扶正与祛邪并重。以局部取穴为主,处方:风池、翳风、阳白、太阳、颧髎、下关、地仓、颊车、合谷、太冲,根据病位每次选用部分腧穴针刺,并酌情加灸法;辨证加减:睑裂闭合欠佳选择攒竹、瞳子髎、丝竹空、鱼腰、申脉、丘墟等穴位针刺,皱额蹙眉差选择攒竹、丝竹空针刺,耸鼻不能选择迎香针刺,人中沟歪斜选择水沟针刺,露齿不能选择巨髎针刺,鼻唇沟平坦选择迎香、禾髎。每日1次或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本病一般认为是面神经的炎症、水肿,茎乳孔的阻挡使部分神经纤维传导被阻断,给予抗炎、脱水、神经营养、激素应用等治疗。应用泥尼松20~30 mg,1次/d,口服;维生素B1100 mg/次,3次/d,口服;维生素B12500μg/次,1次/d,肌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250~500 m L静滴,1次/d;20%甘露醇125 m L快速静滴,2次/d。连续治疗7 d后加用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同观察组治疗方法。
1.3诊断标准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无脑卒中之颅内病变及肢体偏瘫等临床表现;周围性面瘫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颜面肌肉瘫痪,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时眼球上视露白呈贝尔征,瘫痪侧口角下垂可见说话时口角向健侧牵引,抬眉受限而额纹变浅或消失,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而漏水、言语含糊不清;有口干、恶风、舌质红或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面瘫原有的症状及体征消失,吃饭、表情表达、语言交流等完全恢复正常;好转:面瘫临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天气变化偶有面部呆滞表现,表情表达常不明显;无效:面瘫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原有症状或有加重。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在1个疗程(12 d)的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面神经麻痹临床比较常见,由于该疾病能够影响患者的饮食常被人们特别重视,更甚者能够影响语言表达、面部表情的传递,从而严重阻碍了患者的社会交流,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治愈疾病,使患者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现代医学在该疾病的认识及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急性非特异性面神经炎引起,面神经因急性炎症而水肿,其肿大的神经纤维在经过孔径固定的茎乳孔时会被挤压变细,使部分神经兴奋传导不能通过,从而造成其支配的同侧面肌处于瘫痪状态,引起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以晨起后发现口角歪斜而就诊,故该病的起病与颜面部受凉导致面神经病毒感染引起炎症有关,所以在治疗上多采用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硫酸酯等改善微循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或利尿剂脱水减轻神经水肿、用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营养神经等措施,再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常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由于西医液体疗法需要住院治疗,患者需要担负一定的经济费用、承担液体疗法一定的的输液痛苦和风险,我们试图采用纯针灸疗法对该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于“面瘫”或“口眼歪斜”范畴,现代认为本病多因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面部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者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太阳阳脉,邪气滞留经络,气血运行失调,筋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或由于素体阳盛,内热亢盛筋脉不收,风热之邪侵袭,与内热相合,热郁而盛;风寒之邪侵袭,寒从热化,均可致热邪浸淫面部而影响气血运行,致使筋脉肌肉弛纵不收而口眼歪斜。急性期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此时正气与病邪正处在抗争阶段,固在发展期抓住良机,祛风活络,疏调经气,扶正与袪邪并举,可以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把外邪驱除在发展阶段,防止进入静止期。在急性期进行针刺过程中,有个别患者可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这并不是针刺引起的,而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即使不针刺,这种情况仍可能出现。在急性期,面神经正处在炎症水肿期,对面神经的损害尚未停止,所以病情本身就会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正因如此,更应该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积极扭转这一趋势,控制病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面部是手足三阳经筋散布结聚之处,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故取穴多选择手足阳明经与手足太阳经穴,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选穴;取风池、翳风有疏散风邪之效,翳风还可祛风止痛;颊车、地仓平刺透穴以推经气;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穴法,合谷治头面诸疾,太冲泻法治口歪;颧髎、下关、地仓、颊车、牵正,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颌唇沟平坦加承浆等;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恢复期可加灸法。急性期,面部腧穴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并且手法宜重;静止期病情平稳,各种症状得到控制,治宜疏通经络,宜提插泻法,给足刺激量。恢复期,邪去正复,宜补气养血为主,佐以祛风通络,针刺由深变浅,宜用捻转补法,可加大刺激量,以透穴为主,并加足三里施行补法。艾灸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水肿的吸收,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总之,不外乎风邪外袭、虚风内动的辨证论治[2]。
我们的资料显示,对2组患者经过纯针灸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1个疗程后,2组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也就是说两种治疗方法能够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而纯针灸治疗不需住院在门诊即可得到良好的治疗,特别是在患病2 d~3 d内的早期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实践证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手足阳明经经穴针灸治疗,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加英,徐炳国,戴丽娟,等.周围性面瘫急性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杂志,2014,23(2):347.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 男19例, 女11例;年龄最小的31岁, 最大的74岁, 平均年龄57岁;右侧面瘫17例, 左侧面瘫13例;病程最长3个月, 最短5d。临床表现:病初可有麻痹侧耳后或下颌骨后疼痛, 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额纹消失, 不能皱额蹙眉, 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试闭眼时, 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 露出白色巩膜, 称贝耳现象。病变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口轮匝肌瘫痪, 鼓气或吹气时漏气;颊肌瘫痪, 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有流口水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50g, 当归、川芎、赤芍、桃仁、地龙、僵蚕各15g, 红花、蝉衣各12g。头痛者加白芷15g, 眩晕者加明天麻10g、钩藤20g。水煎服, 10d为1个疗程。 针灸:一般取穴攒竹、丝竹空、头维、四白、鱼腰、牵正、地仓、颊车、曲池、合谷、足理、太冲等。早期以祛风通络, 解毒为主。辅以艾灸, 即用艾条在面部缓慢熏患部肌肉, 拔火罐, 理疗等疗法。采用中期针灸活血通络, 后期针灸养血通络的疗法。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ZY/T001.1~001.9~94) 《中医病症疗效标准》 拟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额纹沟、鼻唇沟、面部表情、口眼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只有笑时或做鼓腮、吹口哨动作时, 口角歪向健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口眼轻度歪斜;无效:治疗2个疗程病情无改善。
2结果
治愈24例, 显效3例, 有效3例;治疗时间最短1周, 最长2个疗程。
3讨论
面神经瘫痪西医认为:骨质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 一旦缺血水肿, 则可导致面神经受压, 激发的因素可有各种方式的受凉、病毒感染 (如带状疱疹) 和自主神经不稳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 组织水肿压迫。面神经的早期病变为水肿和脱髓鞘, 严重者则有轴突变性。
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 由气血不足, 经络空虚, 外邪入中经络致气虚血淤, 络脉痹阻, 经脉失于濡养。治疗本着气虚血淤, 络脉失养的病机立法, 治以益气活血, 化淤通络, 祛风。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固本, 扶正祛邪, 且黄芪有降压, 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淤, 通调血脉, 使淤去脉畅;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化淤通络, 且川芎有提高血小板中CAMP含量, 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 还可以使已聚集血小板解聚, 是扩张血管、活血化淤之良药;僵蚕、蝉衣祛风通络, 逐邪外出。该方对改善面部血液循环障碍, 扩张血管, 增加血流量, 增强面部肌肉、神经组织的营养及神经髓鞘的修复有良好效果。
针灸有活血通络, 祛风驱邪, 扶正养血之功, 是通过针刺, 对损伤的神经周围进行刺激, 从而促进神经活性, 加快神经损伤的修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篇7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该病的发病季节多在冬春或秋冬转季期间,若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导致面神经痉挛、面瘫以及面部肌肉联带运动等并发症出现,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分析在面神经麻痹临床上采用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的效果,我院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5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73岁,平均年龄为(37.5±3.5)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为(5.5±0.5)天。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为(38.2±3.5)岁,病程1~10天,平均病程为(5.6±0.5)天。所有患者均符合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排除颅内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等合并面神经麻痹者。其中轻度面瘫44例,重度面瘫5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给予100mg的维生素B1与100mg的维生素B12进行肌肉注射,1次/天,治疗10天后换呋喃硫胺进行口服治疗,3次/天,50mg/次,连续用药10天;同时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1次/天,30mg/次,连续用药3天;且给予地巴唑口服治疗,3次/天,10mg/次,连续服用2~4周。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安排患者坐在镜前进行患侧的表情肌肉训练,引导患者作吹口哨、闭目、挤鼻、翘口角、拉下颌、露笑容、鼓腮、吸吮及示齿等动作,对于无力的面部肌肉用手指帮助练习,当肌力达到I~Ⅲ级可自主连续,当肌力达到Ⅳ级可用手指肌肉施加一定的压力。每组肌肉每次的收缩时间为2s,连续收缩5次。训练应按照一定的节奏或频率进行,每个动作重复20~30次,2次/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配合针灸治疗,针灸以局部与远端取穴为主,取人中与患侧牵正、太阳、地仓、阳白、下关、睛明、颊车等,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等。采用30号的1寸毫针平刺0.3~1寸,治疗早期采用泻法,7天后采用补法,并加入艾条灸,留针0.5h,患者能感受到局部出现温热舒适感。针灸治疗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3天,而针灸治疗与康复功能锻炼应同步进行。
1.3疗效判定
给予House-Brackman分级量表(H-B分级),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定。(1)痊愈:患者面部各部位的功能恢复正常,H-B分级为I级;(2)显效:患者在静止时的面部对称,肌肉张力均匀对称,肌力均等,额纹对称良好,稍用力可闭合眼睛,口轻度对称较差,H-B分级为Ⅱ级;(3)有效:患者在静止时的面部对称,肌肉张力均匀对称,上额稍微运动,额纹对称较差,需用力采用闭合眼睛,口角略显下垂,H-B分级为Ⅲ级;(4)无效:患者在静止时的面部对称较差,上额无运动,肌肉张力不对称,肌力不均等,额纹对称较差,用力也无法完全闭合眼睛,口角不对称,H-B分级为Ⅳ~Ⅵ级。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研究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n(%)]
3讨论
目前,在临床对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由于该病在发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及外、耳廓疱疹等症状,因此被多数人认为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该病的早期病理为面神经水肿,也就是神经失用、神经断伤及轴突断伤等。当面神经出现受损之后,其病理改变的主要特征就是神经内压变化。孙涛认为,由于面神经内压的升高与神经水肿密切相关,因此应该对该病采取综合性的早期治疗,以将局部水肿及时消除,从而降低面神经的受损程度。该病在神经内科中,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抗病毒药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正气亏虚、外邪侵袭面部筋脉,引起面部气血阻滞,静脉缓纵难收,导致患者面部患侧出现筋脉弛缓,而健侧正常,从而出现口眼歪斜的现象。针灸经络理论表明:面部为手足阳明经循行之处,手足阳明经多气多血,而合谷、足三里分别为手足阳明经原穴、合穴,为经气隆盛之处。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疗法对其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而通过针灸治疗,能直接作用在患者的患处,能有效刺激患者面部的神经颅外段,改善患者的面神经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消除水肿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改善神经营养及促进神经组织的代谢作用,并能提高神经兴奋性与肌纤维收缩性,促进受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康复功能训练,通过对肌肉的训练,能有效促进面部神经的血液循环,而肌肉在反复运动的过程中,能有效诱发神经冲动的产生,提高面部肌纤维的收缩性与神经兴奋性,最终起到促进受损面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8%。由此可见,在面神经麻痹临床上采用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神经兴奋性与肌纤维收缩性,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涛,高静.针药并用配合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1(18):221.
[2]高瑞霞,杨喜艳.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1(4):90-93.
[3]谢辉,常小荣.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7(9):1398-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