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减压术

2024-05-27

面神经减压术(共10篇)

面神经减压术 篇1

摘要:目的 研究面神经桥脑小脑池段及其毗邻神经血管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总结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MVD) 技术要点, 以期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显微解剖9例18侧成人尸头标本, 对面神经桥脑小脑池段及其毗邻神经血管等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回顾性分析128例面神经MVD手术资料。结果 尸头解剖:面神经桥脑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发生压迫或接触6侧 (6/18) , 其中:小脑前下动脉 (AICA) 4侧, 小脑后下动脉 (PICA) 1侧, 椎动脉 (VA) 1侧;手术资料: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几乎均位于桥脑延髓沟, 其中AICA78例 (60.94%) ;PICA38例 (29.67%) ;椎-基底动脉4例 (3.13%) ;多支血管8例 (6.25%) 。结论 对桥脑延髓沟的充分探查以及对责任血管的合理处理是面神经MVD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小脑桥脑角池,微血管减压术,半侧面肌痉挛

半侧面肌痉挛 (HFS) 患者的MVD治疗效果较早期有明显提高, 但仍存在部分术后效果不理想和相关合并症的病例。本文回顾性分析128例面神经MVD手术资料, 并和尸体解剖相结合, 研究面神经及其毗邻神经血管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 总结手术技术要点, 以期提高面神经MVD手术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 动脉灌注红色乳胶, 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9例18侧 (男性6例, 女性3例) 。

(2) 2001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28例面神经MVD术病例。其中男56例, 女72例;年龄22~58岁 (平均43.6岁) , 病程6个月~16年 (平均6.5年) ;HFS位于左侧者69例, 右侧59例。随访5个月~5年 (平均26个月) 。经CT和/或MRI检查及术中探查发现颅内占位者均排除在外。

1.2 研究方法

1.2.1 尸头解剖[1]

截去颅顶, 切去大脑和相应的脑膜, 保留脑干, 切除部分小脑组织, 原位显示Ⅴ、Ⅵ、Ⅶ、Ⅷ、Ⅸ、Ⅹ颅神经及毗邻动静脉血管, 观测和测量其相互关系。所得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 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1.2.2 临床资料

128例面神经MVD术病例资料。手术简要经过:健侧卧位, 全麻下。取耳后横切口5~7cm, 在显微镜下探查CPA区, 逐步打开舌咽、迷走、面听神经根部蛛网膜。探查面神经根部, 在责任血管与面神经根部及其下脑干部垫入Teflon棉垫, 多角度观察责任血管已与面神经根部及其下脑干部确切分离, 动脉无成角。常规关颅。

2 结果

2.1 尸头解剖

2.1.1 面神经与毗邻神经

面神经自桥脑延髓沟外侧出脑干, 位于位听神经与脑干连接处之前。在CPA池内, 面神经走行在位听神经前上方。在脑干端, 位听神经与面神经之间的间距最大, 越近内耳道其间距越小。

2.1.2 面神经的毗邻血管

本组资料参照张奎启[2]等人的神经与血管关系分型方法, 将解剖所见归纳如下:面神经根受邻近血管压迫1侧, 接触5侧, 合计6侧。压迫或接触面神经根的血管主要是动脉:A I C A 4侧;P I C A 1侧;V A 1侧。

(1) AICA:AICA在桥脑前池向后外下方走行, 在CPA池近内耳门处, 至小脑绒球的外上方弯向下内侧, 形成一个凸向外的血管袢, 随后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分布于小脑下面的前外侧部, 还发出分支供应脑桥、延髓及第Ⅵ、Ⅶ、Ⅷ对颅神经根。

(2) PICA:PICA自VA发出后, 在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的前方向上外走行, 到达脑桥下缘后绕至舌咽、迷走神经的后方, 沿第四脑室外侧缘下降, 至小脑延髓裂隙分为内外两支。PICA向上外的弯曲可至面神经腹侧, 有时对面神经产生接触与压迫。

(3) VA:VA自枕骨大孔入颅后, 行于延髓前外侧方至脑桥腹侧下缘, 汇合成基底动脉。

2.2 手术

2.2.1 责任血管

128病例, AICA78例 (60.94%) ;PICA38例 (29.67%) ;椎-基底动脉4例 (3.13%) ;多支动脉血管接触或压迫8例 (6.25%) 。

2.2.2 手术效果

103例 (80.47%) 术后抽搐立即消失, 25例 (19.53%) 术后有不同程度抽搐, 其中18例于术后2周内消失, 4例在1个月内消失, 2例于术后3个月消失, 1例术后无明显缓解。

2.2.3 手术并发症

5例患者术后1~16d出现不完全面瘫, 于1~2个月内恢复;2例于术后3~18d出现术侧听力障碍, 均在3个月内基本恢复。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面神经的术中辨认

面神经从脑干接近脑桥延髓沟的外侧端发出, 位于位听神经与脑干连接处之前。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时面神经与桥脑延髓沟的连接部位被位听神经从后方掩蔽。面神经在此区域有两处恒定的解剖关系, 是术中寻找面、位听神经脑干端的重要标志: (1) 面神经的发出部位在舌咽、迷走、副神经脑干端的小根之上2~3mm; (2) 舌咽、迷走神经根起始端的上方, 沿橄榄上窝解剖可达第四脑室外侧孔, 颜色苍白表面呈粗颗粒状的第四脑室脉络丛常经第四脑室外侧孔突出, 其外侧为小脑绒球, 恰好位于面、位听神经起点水平。

3.2 术中路障静脉的处理

在面神经MVD术中, 岩上静脉常是重要的路障血管。有学者认为, MVD术中岩静脉应该保留, 否则可能造成术后脑干、小脑组织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也有学者认为, 对路障静脉切断是安全的, 并无严重后果;作者认为, 岩静脉是颅后凹的回流静脉, 两侧岩静脉及其属支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交通吻合, 因此, 切断部分岩静脉或其属支是可行的。作者在本组临床资料中观察到, 对路障、明显影响术野暴露的岩静脉或其属支, 均予电凝后切断, 仅有2例病人在术后3~4d出现轻度小脑水肿, 经脱水治疗后很快缓解, 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3 责任血管的判定及合理处理

Kim等[6]解剖了52侧桥脑小脑角, 观察了第7、8脑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他报道98.1%AICA发自基底动脉, 1.9%起于椎动脉;单条的占92.3%, 双条的7.7%;AICA与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的CPA段关系密切。本组18侧桥脑小脑角解剖发现, 其责任血管主要为AICA (4/6, 66.7%) , 其次是PICA1侧和移位的VA1侧。

128个手术病例中, 126例 (98.44%) 责任血管位于桥脑延髓沟内。责任动脉形成的血管袢常被舌咽、迷走神经根及其周围蛛网膜结构掩盖。因此, 为避免遗漏责任血管, 在术中应充分打开舌咽、迷走神经根部的蛛网膜及粘连, 探查桥脑延髓沟, 显露面神经与脑干连接和移行区。同时, 应注意勿将并行的血管误认为责任血管。当面神经根部有多条血管存在时, 责任血管常位于血管丛的深面。

3.4 并发症的防治

面神经MVD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面瘫和听力障碍, 其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术中对面、前庭蜗神经的机械损伤; (2) 双极电凝对神经的直接损伤或电凝神经周围组织时的热传导损伤; (3) 面、前庭蜗神经供血血管损伤、痉挛、梗死所致神经缺血性改变; (4) 术后神经组织水肿, 变性; (5) 填充物对神经的压迫、刺激作用。作者体会到以下几点, 对于保护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结构和功能, 减少MVD术后面瘫和听力障碍的发生率, 有一定效果。 (1) 由于责任血管多位于桥脑延髓沟, 因此, 在面神经MVD术中, 优先对面神经脑干发出部予以适当、充分的暴露, 而不必探查面神经在CPA区的全部。只有在此区域未见责任血管时, 才考虑探查其它部分。在暴露面神经的过程中, 应在显微镜直视下, 锐性分离, 轻柔操作, 避免对面、位听神经的损伤; (2) 在面、位听神经及其周围组织尽量不要使用双极电凝, 即使使用, 也以小电流, 短促的点击为宜, 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降温; (3) 避免损伤内听动脉等面神经、位听神经供血血管, 术后应用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 预防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 (4) 严格止血, 冲洗水清亮, 减少血液分解产物的刺激; (5) 术中应用的填充材料应适宜, 过大可造成新的压迫。可尽量把填充材料放置于血管与脑干之间, 通过改变责任血管的走形来解除其对面神经的压迫。

参考文献

[1]李懋松.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

[2]张奎启, 王福, 张元鑫.面神经根与邻近血管的关系[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 37 (3) :203~205.

[3]刘德中, 高明, 张焕昭, 等.神经根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1999, 12 (4) :63~73.

名人的职场减压术 篇2

成功人士、高管,这些无数人羡慕并为之奋斗的称呼,让领导干部在人前尽显无限风光,可是,自家冷暖自家知——领导干部在人前,要表现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人后,也会有常人软弱的一面:工作压力大却无人分担,所有问题都要自己扛,久而久之,焦虑、孤独、苦闷乃至绝望如影相随。

最积极的减压法:坦然面对

代表人物:白岩松

记者在2009年11月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上遇到来做宣传的白岩松,作为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宣传员的白岩松在会上坦承,这个社会,压力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会有顺和不顺的时候,而且顺和不顺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不管怎么样,每个人都应积极地去面对,热爱生命应成为健康传播最重要的基石。

他早前也曾经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在人的一生中,快乐与痛苦只占5%,其余的便是平淡的生活。”即便这样,白岩松却有很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我对自己说,要学会坦然面对。状态特好的时候要有危机感,特差的时候要能够平静想想,前面还有好事等着呢。”

最实在的减压法:白水煮面条

代表人物:周迅

2009年的年度大片《风声》赢得广泛好评,但电影中压抑的氛围让人喘不过气来,而这对于演员们来说也是一样的。据《电影快报》的报道,在《风声》剧组时,“白水煮面条”是周迅的绝招儿,她特意准备了锅,可随时煮面条,“我会加入很多蔬菜,素食能帮人减压。”

亚洲影后也要食人间烟火,煮面条这种生活化的行为容易让人体验到一种现实感,“我煮故我在”,做一回真实的自己,就少了外界带来的焦虑。

最放松的减压法:看动画片

代表人物:杨澜

“我觉得挫折和压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永远无法避免的。当时觉得特别痛苦,过后再回头看其实都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最重要的是你得学会忍耐坚持下去,只要你坚持下来一定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是杨澜在2010年1月面对《精品购物指南》杂志采访时说到的。

“如果你觉得人生有什么‘弯’你过不去了,那是因为你趴在地面上,如果你站起来就会看到路是一直往前延伸的,所以别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环境里面。”对于减压,杨澜笑谈自己的减压方法就是体育锻炼,还有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她认为保持一颗童心其实是减压的好方法。

最形象的减压法:像打球一样做规划

代表人物:邓亚萍

在2009年12月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开幕式上,邓亚萍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共青团的工作很多,千头万绪,压力也非常大。而工作和家庭一直都是一对矛盾体,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去把握两者的关系。我从当运动员开始就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拼命工作,什么时候可以给自己放个假。现在的工作就和打乒乓球一样,都需要很好地计划一番,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都说要提高领导力,安排好工作和生活这也是领导力的一种。”

最有创意的减压法:迈开大步

代表人物:崔永元

2006年5月,患上严重抑郁症的崔永元选择了重走长征路,以此解开心里抑郁的“疙瘩”。

“今天我走了5公里,明天争取走10公里。我现在每天晚上不用吃安眠药就睡得特香。躺下就能睡着,饭量也大了,高兴死了,睡不着的人都应该出来走走。”这是2007年年初,崔永元在快要结束的长征路上说的。

心理专家说,患上了抑郁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有两点:一个是按时吃药,另一个就是“移情”——找点儿有意义的事情积极去做,渐渐就会摆脱不良情绪。比如小崔发起的重走长征路,就是典型的用“移情”的办法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别总在带给你压力的事情上“钻牛角尖”,在合适的时候换个思路,做点儿其他事情,说不定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面神经减压术 篇3

1临床资料

1.1 例1

患者, 男性, 49岁, 因从行驶的车厢上跳下致伤头部昏迷1h于2003年7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GCS 7分, 左侧瞳孔6mm、光反射消失, 右侧瞳孔3mm、光反射迟钝, 压眶反应为左侧肢体活动、能定位, 右侧肢体肌力0级, 四肢肌张力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 心肺胸腹无殊。CT检查示:左侧颞额部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 量约55ml, 中线移位15 mm。入院诊断:脑疝、急性左侧颞额部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入院治疗: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 左侧颞额顶部骨窗约10cm×12cm大小。术后左侧瞳孔缩小至正常, 因脑压高, 立即复查CT示:右侧颞额部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形成, 量约50ml, 中线移位10mm。即回手术室行右侧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脑压仍较高, 故去大骨瓣减压, 右侧颞额顶部骨窗约10cm×10cm大小。二侧切口在额前部相重叠, 矢状窦上骨桥相隔二侧骨窗, 骨桥为尖朝前的三角形。术后予止血芳酸、安洛血、氨氯西林、CDPC、纳洛酮及补液等治疗, 病人恢复顺利, 于术后第9天神志转清, 除术后3d内有高热外无明显其他并发症, 2003年9月2日出院, 出院时病人除轻度头昏外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 其妻反映和伤前的丈夫基本一样, 头颅CT复查示二侧额颞叶部分脑软化、颅骨缺损, 二侧骨窗区下塌明显。出院后服用脑复康片和脑震宁冲剂治疗, 9月26日复诊发现有易哭倾向, 加用黛安神片治疗无好转, 且逐渐出现口角流涎、进食缓慢、面部刻板、行走僵硬感, 头颅CT复查和出院时相似, 无脑软化灶扩大、脑积水及脑萎缩等。由于二侧骨窗区下塌额部头皮挤压在骨桥上, 局部溃疡形成, 病人无发热, 血象正常, 腰穿测颅内压为12cmH2O, 脑脊液常规正常, 脑脊液培养阴性, 头颅MRI检查无发现脑干等中央结构软化或梗死灶, 10月7日局麻下骨桥咬除、溃疡灶切除头皮缝合术, 骨桥咬除约3cm长, 断端约2.5cm宽。术后二侧骨窗融合、下塌更明显, 病情迅速恶化:病人强哭强笑、流涎、吞咽困难、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下降且进行性加重, 考虑为颅脑损伤术后假性球麻痹, 予鼻饲和静脉营养支持、VitB1、VitB12、CDPC及康复等治疗, 考虑有颅骨缺损所致可能, 因额部头皮愈合欠佳无法及时颅骨修补, 一直治疗至2004年1月5日病人神志清, 强哭强笑, 面容刻板, 吞咽困难、颈抵抗, 左上肢肌力3级, 右上肢肌力2级, 双下肢肌力1~2级, 四肢肌张力高, 双下肢过伸, 巴氏征 (±) 。予行颅骨修补术和胃造瘘术, 术后继续同前治疗, 病情缓慢好转, 术后3月左右好转加快, 先强哭强笑消失, 吞咽困难好转, 然后上肢活动好转, 最后下肢活动好转, 随访至术后7月病人吞咽功能基本恢复, 拔除胃造瘘管, 无强哭强笑, 面部表情活动恢复, 双上肢肌力正常, 能搀扶下行走, 右足轻度下垂和肌张力略高, 巴氏征未引出。智能无明显影响, 能打牌。

1.2 例2

患者, 女性, 64岁, 2004年12月28日因车祸致伤头部神志不清2h入院, 入院时查体:GCS 5分, 右瞳孔6mm, 左瞳孔3mm, 光反射消失, 压眶右侧肢体无反应, 左侧肢体屈曲, 四肢肌张力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示右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急诊予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骨窗大小12cm×15cm。术后恢复顺利, 于2005年2月6日出院, 出院时除轻度头痛头昏和颅骨缺损外病人无明显其他不适, 头颅CT示右额颞叶部分脑软化灶。2005年3月3日发现病人反应迟钝、呆坐少语、厌食、行走不稳, 且进行性加重。2005年3月10日再次入院, 查体:病人表情淡漠, 面容刻板, 无语, 无遵嘱, 双眼球活动正常, 瞳孔3mm, 对光反射灵敏, 口角无歪斜, 伸舌吞咽不合作, 颈软, 右侧肌力肌张力正常, 左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略增高, 左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增高, 双侧巴氏征均未引出。头颅CT和MRI均示右额颞叶部分脑软化灶, 和出院时比较相似。3月14日上午行颅骨修补术, 次日早查房发现就能言语, 应答切题, 第2天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第4天左侧肌张力正常、下肢肌力4级, 第7天左下肢肌力正常。

2讨论

颅骨缺损早期症状往往是头昏头疼、局部不适、焦虑自卑、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等, 长久会导致局部脑萎缩、脑积水, 加重脑废损症状, 造成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所以大的颅骨缺损在伤口愈合3~6月后要行颅骨成形术[1]。本组2例在明显早于颅骨成形术常规时间前, 仅为去大骨瓣减压术后2月左右就出现了严重神经功能障碍, 提示巨大颅骨缺损严重破坏颅腔的解剖生理, 可较早地引起和加重神经功能障碍, 大骨瓣减压术后应尽早颅骨修补, 唐氏[2]等提出提早修补巨大颅骨缺损, 在首次术后6周左右颅内压正常时修补为宜。

近年来随着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推广和普及, 其严重的并发症也越来越被认识和重视, 同时对去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也提出了质疑, 何氏[4]等认为保留骨瓣和去骨瓣对预后无相关性, 江氏[3]等认为在治疗严重脑挫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疗效标准外伤大骨瓣优于常规骨瓣, 所以本文认为去大骨瓣减压术应慎重考虑, 仅在严重颅高压时使用, 建议尽量采用额顶部骨瓣回纳侧裂区颞肌下充分减压术, 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压、没有大骨瓣减压术的诸多并发症, 而且避免二次颅骨修补术[5]。

关键词:大骨瓣减压术,神经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王忠诚, 主编.神经外科学 (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377-378.

[2]唐运涛, 刘伦波, 陈宏刚, 等.提早修补巨大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估 (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 2:135-136.

[3]何国龙, 金许洪, 张钺.去骨瓣减压与保留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比分析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12:273-274.

[4]维平, 徐蔚, 等.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4, 20:37-40.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篇4

65岁的文先生患右侧面部三叉神经痛已有6年的时间,最初刷牙时右脸会有电击般剧烈疼痛,被当成牙髓炎治疗,并相继拔掉了3颗牙,但没有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剧痛发作越来越频繁,每天多达20余次,刷牙、洗脸、说话、喝水、吃饭随时都会发作。3年后,文某被当地医院确诊患有三叉神经痛,他试过了中药、西药、针灸、封闭、伽马刀等各种治疗方法,都无济于事。为了避免疼痛发作,日常生活中,文先生很少刷牙,喝水、吃饭也尽量缩短时间。来到唐都医院时,文先生看起来非常消瘦。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仔细检查后,为文先生实施了微血管减压术。在后枕部乳突部位做一长约5cm的切口,并在颅骨钻开直径约3cm的小孔,暴露出三叉神经根部和周围的血管。高倍显微镜下,王学廉教授找到了引起文先生多年剧痛的“责任血管”,在神经和血管之间放置减压材料,实现充分减压。一个半小时后,手术圆满成功。

王学廉教授介绍,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功能性脑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患者在吃饭、说话、洗脸、刷牙,甚至打呵欠时,面部会突然出现触电、针刺或烧灼似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患者痛不欲生,甚至自杀。疼痛常从三叉神经的某一支开始,逐渐扩散到其他支,疼痛多沿神经的走行分布。

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之一,手术不切断神经,保留三叉神经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专家简介:

窗体顶端

王学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从事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工作,专长于脑γ-刀、扭转痉挛、特发性震颤、精神病等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面神经减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5例, 年龄41~76岁, 平均58.3岁;病程3~45年;左侧17例, 右侧19例, Ⅰ支部位疼痛1例, Ⅱ支部位疼痛10例, Ⅲ支部位疼痛7例, Ⅰ、Ⅱ支部位疼痛5例, Ⅱ、Ⅲ支部位疼痛7例, Ⅰ、Ⅱ、Ⅲ支部位疼痛6例。所有病例面部疼痛每日几次至数十次不等频繁发作, 均经其他方法长期治疗效果不佳。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局麻下施术。患者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于患侧乳突后作“C”型或横行切口, 深达骨膜, 骨膜剥离器沿骨壁分离骨膜, 彻底止血, 同时静脉快速滴入20%甘露醇50mL加地塞米松10mg, 用颅钻于乙状窦后缘开一面积约2cm2骨窗, 彻底止血, 此时抬高头位约30°, 与皮瓣同向切开硬脑膜, 上翻固定于切口缘, 在脑棉保护下, 向后上方轻压小脑, 沿小脑幕向前, 在岩静脉与第Ⅶ、Ⅷ颅神经间剪开桥池蛛网膜, 暴露三叉神经, 从三叉神经根出桥脑处向远端探查, 明确压迫部位及压迫情况, 用微型剥离子仔细轻柔地将血管与三叉神经分开, 并在已分开的血管与神经之间放置一片大小合适的自体肌片或筋膜片。探查无明确血管压迫者, 于三叉神经根部前内方行神经根2/3切断;胆脂瘤压迫者, 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并冲洗干净;蛛网膜粘连者, 行粘连分离。嘱患者做平时易诱发疼痛的动作并触压板机点, 若无疼痛即达到手术目的。仔细检查术野, 确定无出血后, 间断缝合硬脑膜, 用1~2片明胶海绵覆盖骨窗, 逐层缝合切口, 加压包扎。

2 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面部疼痛均消失。随访3个月~7年, 无1例复发。28例行血管神经分离者, 有1例发生迟发性面瘫, 经对症治疗后治愈;行三叉神经根部分切断术者, 术后患侧面部有麻木感, 同侧痛觉消失, 治疗后未愈。其余病例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无明确原因引起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阵发性疼痛, 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众多国内外学者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各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在适应证选择上尚无统一标准, 各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也有差异[1]。

有作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多发性硬化症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家族性等原因所致[2]。孙树岩等[3]认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和三叉神经硬斑的存在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魏成忠等[2]认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引起疼痛的机制为三叉神经根长期受压, 发生变性, 从而导致神经纤维发生短路而致病。基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致痛的理论基础, 我们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目的在于从解剖上改变血管与神经的交叉压迫, 重塑血管神经解剖关系, 从而消除疼痛。

本组36例, 探查有明确血管压迫者28例, 占78%, 术后有1例发生迟发性面瘫, 可能与术中触及面神经有关;1例行神经根部前内侧切断术后患者出现患侧麻木感, 痛觉消失, 为不可逆改变。经3个月~7年随访观察, 本组无复发病例, 充分反映了该手术的良好效果, 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手术路径短、出血少、损伤小、视野好、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

由于缺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标准, 且对血管压迫情况的判断及手术方法不统一, 仍需对该手术方法进一步研究, 以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1]。

参考文献

[1]冯保会, 李世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9, 8 (3) :280-281.

[2]魏成忠, 许鸾森.乙状窦后进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报告[J].云南医药, 1998, 19 (1) :16.

面神经减压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2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8例, 男30例, 女28例, 年龄12~76岁, 平均年龄44岁;对照组54例, 男28例, 女26例, 年龄13~77岁, 平均年龄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降低颅内压力、消炎和止血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患者全麻后, 根据血肿位置行马蹄状切口, 骨窗直径5.5~7.5cm, 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 行硬脑膜扩大减张缝合术。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患者全麻后, 在颧弓上耳屏前1cm的地方作为切口位置, 经过耳廓上至顶骨正中线后至前额发际下, 采用带颞肌骨瓣或游离骨瓣, 顶端骨瓣旁打开矢状窦, 剪开硬膜, 清除血肿[2]。减压窗直径为12~16cm, 清除后止血缝合。

1.3 评价方法治疗效果通过GOS评分评价。良好:能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中残:能满足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能力;重残:有一定的活动能力, 但日常生活需要别人照顾;植物人:不具备行为能力, 需要别人照顾;死亡:生命结束。总有效=良好+中残+重残。颅内压通过患者在手术之前、手术后、手术1周后的比较。术后并发症通过手术后癫痫、脑内感染、切口疝、再出血的总发生率进行统计。

1.4统计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比较分析。对相应的数据资料, 以t或者χ2进行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4.25, P<0.05。

2.2 两组手术前、手术后、手术1 周后颅内压力比较

术前两组颅内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术后1周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1mmHg=0.133kPa。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5.91, P<0.05。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临床脑外科主要致死疾病之一, 对脑部损伤极大, 即使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仍然会出现伤残及死亡, 调查显示其治疗5 年后良好率达50% , 近半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伤残或死亡, 这也使该病的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4]。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效降低颅内压是治疗关键, 常规骨瓣减压属于局部减压, 局限与额瓣、颗顶瓣或额颗瓣, 减压效果有限[3]。常规骨瓣开颅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额颞瓣、额瓣或者颞顶瓣的局限, 可视为局部减压, 难以收到满意的减压效果[5]。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手术视野可以让医生在目测下发现出血源头, 并进行止血, 还能清除坏死的脑组织并且冲洗硬脑膜下腔, 进一步缓解颅内压力[6]。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手术视野方面更广阔, 骨窗面积更大, 能迅速减低颅内压, 减少手术过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缓解脑干压迫等功能[7]。我院对2012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2例进行分析, 通过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颅内压变化、术后并发症作比较, 可以看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疗效、术后颅内压、并发症上面都要优于常规骨瓣减压术,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青峰, 罗晟, 张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18) :141-142.

[2]高静波.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大家健康, 2014, 8 (14) :171-172.

[3]刘谋君.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 (6) :134, 136.

[4]张秀卿.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12 (4) :80-81.

[5]陈小飞, 颜孝维, 尹善浪, 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21) :4846-4847.

[6]孙文栋, 刘振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控制性减压术防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9) :4731-4733.

显微血管减压术的麻醉体会 篇7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 治疗方法很多, 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为显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我科自2008年11月-2012年5月,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70例,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MVD患者70例, 男28例, 女42例;年龄25~76岁, 体质量41~87kg;病程9个月~24年;美国麻醉协会 (ASA) 分级Ⅰ~Ⅱ级;其中三叉神经痛30例, 面肌痉挛40例。术前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均无异常, 均为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药物毒副作用明显、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难治性患者。

1.2 方法

患者均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 全身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1~0.1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0.15mg/kg、舒芬太尼0.2~0.3μg/kg、丙泊酚1.5~2mg/kg, 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控呼吸。术中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 微泵输注丙泊酚, 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 据情况调整麻醉深度。术中血压升高超过基础血压30%时给予单次追加丙泊酚或乌拉地尔控制血压, 心动过速时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术中取头低侧卧位, 患侧朝上, 躯体抬高30°, 耳后小切口开颅, 显微镜辅助下行MVD。术中常规行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心电图 (ECG) 监测。

1.3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1~1.5h, 平均1.2h, 术中SpO2维持在97%~100%, PETCO2 25~35mm Hg。在分离血管过程中基础血压、心率明显增快10例, 其中应用乌拉地尔控制血压6例, 使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4例。术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后拔除气管插管。

2讨论

MVD是功能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 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颅神经疾病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具有微创、安全、疗效佳、复发率低和并发症少等特点,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既可治愈疾病, 又可完全保留颅神经功能。该类手术国内部分医院采用局部阻滞加神经安定镇痛麻醉[1], 患者保持清醒可回答术者提问, 能即时判断手术疗效。但因体位特殊不易管理呼吸道, 如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无法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手术风险较大。如患者躁动则无法进行手术, 同时也给患者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可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认为该类手术宜施行全身麻醉, 且应维持足够的深度, 一方面防止患者躁动误伤血管神经, 另一方面可保持较低血压, 减轻血管搏动对手术操作的影响。因气管导管易受压影响通气, 体位固定前后应仔细听诊双肺呼吸音, 确保气管导管位置正确, 术中持续观察PETCO2波形, 如发现异常立即寻找原因并妥善处理。因术中脑脊液流失, 部分患者清醒后仍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低颅压反应。传统观点认为开颅术后患者仅有轻微疼痛, 但近年来研究表明[2], 大多数 (72.4%) 开颅患者手术结束至术后6~12h是术后疼痛最剧烈的时期。术后疼痛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 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导致血压升高、颅内压上升、脑氧耗增加等并发症, 还可能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 可见控制此类患者术后疼痛对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具有重要作用。术前的疼痛告知宣教可有效调节围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 增强患者对手术疼痛的耐受性[3]。同时, 术中躯体抬高30°并维持血容量平衡, 术后严格遵守去枕平卧位, 能有效降低低颅压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4]。

总之,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MVD, 能减少患者痛苦,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安全性高, 并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端木建华, 段德义, 种衍军, 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5, 31 (3) :196-197.

[2]韩如泉, 李学斌, 王保国, 等.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调查[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 21 (6) :376-377.

[3]王薇, 边国伶, 程江婷.术前疼痛宣教对神经外科显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头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 2009, 25 (3) :26-27.

潜式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自2003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我科行潜式减压术的患者。其中男患23例, 女患37例。年龄43~75岁, 平均60.2岁。病程2~13年, 平均6.3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部疼痛, 多伴一侧或双下肢麻木, 其中间歇性跛行者41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36例, 腰过伸试验阳性者48例。

1.2 影像学资料

术前对所有患者行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曲位摄影、CT和 (或) MRI检查, 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退变, 无明显腰椎关节滑脱及脊柱侧弯患者。患者均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病例, 其中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椎管中央狭窄25例, 椎管周边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19例, 混合狭窄16例。

1.3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 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 取以病变节段为中心的后正中切口。剥离双侧骶棘肌, 充分显露上下棘突、棘间韧带、椎间小关节及椎板。以病变椎管为中心呈倒八字形去除上下棘突部分骨质及棘间韧带, 然后咬掉上椎板下缘、下椎板上缘和黄韧带。用神经剥离子分离并保护神经根, 充分显露椎管, 用椎板咬骨钳向周围潜行扩大, 咬除肥厚钙化的黄韧带、增生的椎体后缘、椎板的内板;若有椎间盘突出, 可摘除突出髓核;若有侧隐窝狭窄, 可咬除增生内聚的关节突内侧1/3骨质。待椎管充分减压后, 常规止血、冲洗、放置引流管, 将两侧骶棘肌缝合, 即为棘间韧带重建术。然后逐层缝合。术后1~2d待引流液消失后拔出引流管, 5d左右在床上逐步进行五点支撑和燕飞式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 7~10d可带腰围下地活动, 并佩戴3个月。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 (JOA) 腰痛手术疗效标准进行评分并计算好转率。好转率=[ (术前评分-术后评分) / (29-术前评分) ]×100%;好转率75%~100%为优, 50%~74%为良, 25%~49%为中, 0~24%或评分低于术前为差。术后腰椎稳定性评定采用White标准[3], 即L1~L5相邻椎体间成角>15°, L5S1成角>25°, 或L1~L5椎体间位移>3mm, L5S1椎体间位移>5mm即为腰椎不稳。

2 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 时间为6个月~7年, 平均为4.2年。结果优为37例;良为15例;中为6例;差为2例, 手术优良率为86.7%。术后腰椎不稳患者1例, 总体治疗效果满意。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随着现代脊柱外科理论和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得以改进。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全椎板切除减压或椎板开窗减压为主, 然而不断有报道证实此方案长期易产生脊柱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近些年来, 新的手术方法涌现, 都是以既能充分减压又能保持脊柱稳定性为最终目的。

在临床中常可以看到腰椎管狭窄症伴棘间韧带是损伤的患者, 而同时治疗椎管狭窄和棘间韧带损伤的报道却少见。董清平等报道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棘间韧带损伤时进行棘间韧带重建术, 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采用的潜式减压术以病变椎管中部为中心减压, 术野清晰、视角大, 能够充分减压, 手术设计符合脊柱三柱理论, 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椎板、椎间关节突, 同时又可以重建损伤的棘间韧带, 使其接近正常生理状态, 从而能够保持和维护脊柱的稳定性, 降低了术后发生腰椎不稳、顽固性腰痛等并发症机率。

参考文献

[1]贾连顺, 杨立利.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现代外科学概念[J].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 (8) :509.

[2]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Assessnen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1984) [J].J Jpn Orthop Assoc, 1984, 58 (12) :1183~1187.

[3]White AA, Panjabi MM.Clinical biomechanics of the spine[M].2nd ed.Philadephia:lippincott, 1990:635~696.

面神经减压术 篇9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半导体激光减压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079

资料与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5月应用半导体激光汽化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共36个椎间盘,男20例,女12例,年龄25~62岁,平均40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6个月。其中单间隙28例,双间隙4例,L4~5突出24个,L5、S1间盘突出10个,L3~4间盘突出2个,以上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体征、CT及(或)MRI证实。

治疗方法:取俯卧位,腹部垫枕减少腰椎的弯曲度,X线透视下定位,在病变椎间隙水平后正中线患侧旁开8~12cm,标记穿刺进针点,L5、S1的穿刺部位:L5、S1部位的椎间盘突出,由于有的患者髂脊较高,要从常规的棘突旁8~10cm的髂脊上缘穿至椎间盘不容易,一般L5~S1的小关节内缘间距较大,多选用小关节内缘进路。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巾。穿刺针取与正矢状面约45°角进针,刺入病变椎间隙中心。X线透视正位针尖位于棘突附近,侧位针尖位于椎间隙后中1/3处。退出穿刺针芯,置入激光光纤,使光纤头裸露并超出穿刺针尖端3~5mm,并用三通管将光纤固定于正常位置穿刺针内。汽化髓核将激光器功率调至12~15周;脉冲时间1.0秒;脉冲间隔时间4.0~5.0秒,激光总能量可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和变性程度,控制在1200~2000J;髓核汽化过程中,通常汽化能量为400J左右。在汽化过程中可有稀薄的烟雾从针管冒出,术者可嗅到焦糊味。一般汽化腔直径以1cm为宜,要尽量使椎间盘后部的髓核汽化。达到治疗能量后退出光纤和穿刺针,穿刺针退出间盘达侧隐窝或椎间孔时注射5ml消炎镇痛液,包敷穿刺点部位。观察15~20分钟患者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手术后常规卧床休息1天,静脉滴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同时加用甘油果糖250ml+地塞米松5mg静滴3天,减轻局部创伤反应和神经组织水肿,术后2天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疗效标准判定:①优:症状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②良:症状大部分减轻,无需继续治疗,能做轻工作。③可:症状改善,但仍需继续治疗。④差:症状无改善。

结果

优28例,良4例,差0例,有效率为100%。

讨论

激光微创治疗:①适应证:影像学检查示椎间盘膨出或“包容型”突出,纤维环和后纵韧带无破裂,髓核未脱出纤维环,且与临床表现相符;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椎间盘造影阳性、局麻药注入椎间盘有较满意的镇痛效果;椎间盘高度≥75%。②禁忌证: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骨性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中等和严重的椎管狭窄;椎间盘退变严重,椎体明显唇样增生或间盘钙化;脊柱不稳定;椎间盘高度<75%;症状迅速进展;出现高位肌麻痹或马尾神经症状;脊柱骨折或肿瘤;出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或全身感染;有精神疾患。

参考文献

1齐强,党耕町,陈仲强,等.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实验研究.中华外科杂志,1993,31(7):407-410.

2杜凡,杜宛石,郑叶缤,等.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2):157.

面神经减压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临床资料共32例, 其中男18例, 女14例;年龄13~71岁, 平均 (38±7) 岁;上颌骨膨隆者13例, 下颌骨膨隆者19例。

1.1.2 临床检查

本组所有患者的颌骨向唇、舌、颊、腭侧均有不同程度的膨隆, 触之有乒乓球样感或囊性感, 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或黄褐色液体。

1.1.3 X线表现

所有病例均拍摄口腔全景片, 病变大小为2cm×3cm~2cm×9cm, 其中单囊25例, 多囊7例。7例位于上前牙区, 6例累及上颌窦, 13例位于下颌磨牙区, 6例位于下颌前牙区。

1.1.4 病理报告

根据全景片诊断为颌骨囊肿, 入院后均采用“开窗减压术”, 术中取囊壁送病理检查。其中角化囊肿21例, 含牙囊肿11例。

1.2 开窗减压术

患者经常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后, 行局麻手术。在口内病损区域行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待麻醉显效后, 根据囊肿的部位, 用15号圆刀片在囊肿表面最膨隆最薄弱的部位作前后向切口, 切开黏膜、黏骨膜, 用骨膜剥离器在黏骨膜下向切口两侧做钝行分离, 充分暴露囊肿。用骨凿或咬骨钳将暴露的薄骨片去除, 显露囊壁, 并将切取暴露的囊壁组织送病理检查。吸出囊液后检查囊腔, 如为多囊性囊肿, 可利用血管钳伸入囊腔中去除可能存在的部分间隔[1]。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囊腔, 止血后填塞碘仿纱条引流。术后一周后去除碘仿纱条, 生理盐水冲洗囊腔。转修复科制作囊肿塞防止开窗处创口不愈合从而保持引流口通畅。患者出院前, 教会患者摘戴囊肿塞, 嘱其餐后及睡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腔。定期复诊。

2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4月, 除6例因患者术后不配合戴囊肿塞, 致使开窗口愈合而改为刮除术外, 其余26例在半年后复查全景片时均发现囊腔体积较前变小, 囊腔边界与牙根、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管等的距离均发生变化, 腔内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 在囊肿周围可见放射状骨小梁结构。

3 讨论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一种常见骨性疾病。由于其发病部位隐蔽, 病程较长, 故当患者发现颌骨囊肿时, 其骨破坏程度非常严重。应用传统的刮治手术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 而且由于术中不能完全刮除囊壁的子囊致使术后复发率较高;传统的颌骨切除术虽然能减少复发, 但因为切除范围过大、损伤颌面部重要的神经血管束、牙齿等组织、甚至造成术后病理性骨折从而导致患者外形改变及功能障碍, 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而且增大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 随着对颌骨囊肿的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 发现颌骨囊肿不断增大的因素主要有: (1) 由囊肿衬里上皮增生所致, 颌骨组织内存在残余上皮是囊肿发生的基础[2]; (2) 囊内渗透压增高, 使囊肿向周围组织膨胀性生长; (3) 囊内某些物质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1等参与邻近骨质的吸收。因此临床上只要消除或破坏上述因素就可以抑制囊肿生长, 许多学者就提出了保存治疗即开窗减压术的手术方法。

开窗减压术就是在囊肿最隆起部分去除部分囊壁, 降低囊腔内的压力, 并用囊肿塞保持引流口通畅使囊腔长期与外界大气相通, 中断颌骨囊肿的膨胀性生长机制;手术时去除囊液, 且术后长期用生理盐水冲洗, 避免囊液内前列腺素等物质对于颌骨的破坏;由于囊腔内压力的释放致使囊壁的纤维结缔组织呈向心性收缩, 在囊壁向心性收缩的牵引作用下, 成骨细胞逐渐生成修复性新骨, 囊腔逐渐缩小, 颌骨形态得以恢复。同时, 通过全身抗炎, 局部碘仿纱条填塞及生理盐水冲洗换药等措施, 起到消炎防腐的作用, 有利于囊肿的治疗。从本组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 除6例因患者术后不配合戴囊肿塞, 致使开窗口愈合改为刮除术外, 其余26例在半年后复查全景片时均发现囊腔体积较前变小, 囊腔边界与牙根、上颌窦、下牙槽神经管等的距离均发生变化, 腔内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 在囊肿周围可见放射状骨小梁结构。

开窗减压术多适应于单囊及多囊性的较大的牙源性颌骨囊肿, 一般在局麻下手术, 手术简单, 创伤小, 术后复发率低, 患者痛苦少, 经济负担轻, 尤其是保留了颌骨的完整性, 且咀嚼功能不受影响[3,4], 甚至膨隆的颌骨随疗程的延续也逐渐恢复正常,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不足之处是疗程长, 冲洗繁琐, 而且囊肿塞应用不当无法保持引流口通畅时会影响术后的疗效。总之, 开窗减压术作为治疗较大颌骨囊肿的一种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评价开窗减压术对颌骨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2例颌骨囊肿患者, 行囊肿开窗减压术, 术后随访2年。结果 通过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全景片观察发现囊腔较前缩小, 腔内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 周围可见放射状骨小梁。结论 开窗减压术在治疗较大颌骨囊肿时损伤小, 是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

关键词: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

参考文献

[1]胡永杰, 李思毅, 张陈平.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5, 15 (4) :355-356.

[2]樊明文.口腔医学新进展[M].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70.

[3]王能安, 黄继贤.大型或多发颌骨囊肿的保存治疗[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4, 1 (3) :272-275.

上一篇: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题论文下一篇: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