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2024-06-10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通用10篇)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1

1病历摘要

患者, 男, 51岁, 已婚。因缓起脾气暴躁、记忆力差7年, 伴伤人、眠差3月, 于2012年6月入院。患者于1998年外出打工, 2004年开始出现记忆力越来越差, 经常走失, 脾气暴躁, 不通人情, 有时自言自语, 乱说, 无中生有说同事杀人了、有人要害他。2004年10月曾在本院住院治疗一周, 查头部CT示“脑萎缩”, 诊断为“器质性精神障碍”, 给予“氯丙嗪”治疗, 精神症状好转后出院。2010年因出现尿失禁、抽搐现象,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梅毒”, 给予“青霉素”治疗, 病情好转。2012年3月, 又出现无故打人, 外跑不知回家, 说家人是假的, 不停乱搞, 晚上睡眠差, 遂再次入住本院。体格检查:BP120/80 mm Hg, 心肺无异常, 全身多处皮肤溃烂。神经系统检查: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 计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差, 瞳孔小而不规则, 对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正常 (即阿-罗瞳孔) , 四肢见不自主震颤。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肝功能正常。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正常, 血清梅毒螺旋体 (+) 。腰穿:脑压正常, 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 脑脊液TPHA (+) 。其妻子有梅毒病史。诊断:神经梅毒麻痹性疾呆。给予青霉素1040万U, 2次/d, 静脉注射10 d, 皮肤溃疡每日换药。经治疗皮肤溃疡愈合, 痴呆症状无明显好转, 遂转上级医院治疗。

2讨论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侵犯脑膜和 (或) 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而麻痹性痴呆则是神经梅毒最常见的类型, 是晚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早期以抑郁、失眠为主, 继而出现记忆力和智力障碍, 因脑额叶损害可表现为情感易变、人格改变, 片段且不固定的妄想等, 临床体征包括舌、面部或手抖动 (震颤) 而致书写困难、言语口齿不清、特征性瞳孔改变及腱反射降低, 晚期可出现癫痫发作、双侧下肢痉挛性瘫痪、营养障碍、不能行走或卧床不起, 直至死亡。

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患者几乎可以“治愈”, 经规范化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认知功能、震颤、抽搐、小便失禁等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各期梅毒均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目前推荐使用水剂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 大部分患者可好转, 但并不能逆转既往的神经损害。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对患者病情、病程及预后均有裨益。本例患者出现麻痹性痴呆的症状明显, 影像检查有明显脑萎缩, 说明梅毒螺旋体已直接浸润神经组织并破坏脑结构, 致使大脑广泛性萎缩, 已发展为“梅毒性脑病”, 所以临床疗效并不佳。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发展, 梅毒发病率亦呈升高趋势, 但麻痹性痴呆仍属神经系统少见疾病, 临床医师不十分了解, 误诊率也很高, 所以加强临床医师对麻痹性痴呆相关知识的认识, 尤为重要, 至少可避免或减少神经梅毒出现。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2

⑵面神经炎验方:独活30g,白芷30g,薄荷30g。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日3丸,口含服。

(3)贝尔散: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白芷、防风各40g,甘草、香附、乌药、青皮、陈皮、明天麻、天南星、全蝎、白附子、僵蚕、蜈蚣、广地龙、白花蛇、制附子、肉桂、麻黄、苏叶、细辛、木瓜、汉防己、黄芩、桔梗各24g,共为粗末备用。每日取贝尔散80g,纱布包,加水300毫升,煎沸后,文火再煎15分钟,滤液后加水200毫升,煎沸后10

分钟滤液,两次药液兑在一起,均分两份,早、晚各温服一份。用药渣热敷患侧面部,每日数次,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服用,直至痊愈。

⑷蜈蚣朱砂散:蜈蚣18条,朱砂9g。将上2味共为细末,分18包,每次1包,每日3次。每次均以防风15g煎汤送服,小儿量酌减。6天为一疗程。

⑸面瘫散:白附子、川芎、当归、钩藤、浙贝母、防风各10g,全蝎、羌活、蝉蜕、甘草、地龙各6g,天麻12g,蜈蚣5条。将上药研成细末,每次5g,日三服,开水冲服。

(6)面瘫丸:白附子30g,僵蚕30g,钩藤30g,蝉蜕30g,海风藤30g,防风30g,川芎27g,制马钱子9g。上述八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日三次,每次1~2丸,温开水或黄酒送服。每10~15天为一疗程,间隔一周,再进行下一疗程。

⑺面瘫验方:防风、薄荷、秦艽各7.5g,白术4.5g,茯苓、甘草、菊花、羌活、钩藤各9

g,天麻、荆芥、黄芪、黑料豆、桂枝各6g,酸枣仁、?莶草、当归各15g,生姜3片。一付药煎服5次,第一天日2次,第二天日3次。隔2日服下帖,服药如前。

⑻二麻散:天麻、升麻各15g,当归28g,北细辛5g。共研细末,每次3g,1日3次,分7日服完,为一疗程。

⑼加味牵正散:黄芪100g,当归15g,僵蚕10g,全蝎10g,水煎,滤汁后加白酒10ml,一日分3次服完。

⑽蜈蚣矫正饮:蜈蚣1条(去头足),地龙12g,当归12g,赤芍12g,鸡血藤12g,羌活10g,防风10g,白芷10g,川芎9g,水煎服,每日一剂。

此外,治疗方法还有鳝鱼血涂抹法、蓖麻仁冰片外敷法、中医针灸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3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3-0047-02

面神经麻痹或称BeLL麻痹(BeLLpalsy)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面神经本身病变所引起,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也可由外伤、肿瘤导致,其中以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变性、麻痹最多见,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此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常急性起病,若治疗不及时,往往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笔者自2008年8月~2010年8月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来自本科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短1d,最长18d。对照组48例,其中男24例,女24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短2d,最长15d。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1]制定:(1)起病急骤,病前常有受凉、吹风或咽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期症状;(2)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眼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蹙额、皱眉、示齿、鼓颊障碍、漱口漏水、进食时食物残留齿颊之间;(3)部分患者可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少数可出现耳部疱疹。

1.3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周围性面瘫,如面神经核性面瘫、手术损伤、腮腺病变等;(2)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以及造血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疾病者;(3)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1)温针灸治疗:取穴:①风池、翳风、阳白透鱼腰、太阳、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人中、合谷;②风池、翳风、攒竹透鱼腰、颧髎、牵正、下关、地仓透颊车、承浆、合谷。2组穴位交替进行。(2)刺法:平补平泻,得气后在翳风、下关、颧髎、风池等穴的针尾上套上1.0cm长的艾卷点燃,温灸后,再用TDP照射面部20min。同时配合内服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d,再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及闪罐治疗。方法: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混合液分别注射于双侧足三里,每穴各2.5mL,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然后用最小号玻璃火罐在患侧面部及颈部行闪罐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面部保暖,避免风寒刺激以加重病情,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香燥及性寒、生风之品,并进行面部功能锻炼。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眼睑闭合完全,两侧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眼睑闭合可,其他面部表情肌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口眼斜”“口僻”“面瘫”等,最早论述见于《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其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茎乳突管部发生水肿、非脓性炎性反应,暂时失去功能,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失用,正常一侧肌肉牵拉,引起口眼歪斜,皱眉、鼓腮、闭眼功能丧失。针刺面部局部穴位直接作用于瘫痪肌肉,刺激丧失的表情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复苏,同时,针刺可以调节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浓度和分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多种基因表达,增加血养供应,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加快面神经炎性水肿的消散和吸收[2]。颊车、地仓均位于面神经颅外段各分支的重要解剖位置上,针刺此2穴位可广泛而有效地刺激患者面神经分布区,明显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损伤状态[3]。复方当归注射液有活血、改善循环的作用,维生素B1及B12注射液有营养神经的作用,足三里为胃经的穴位,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三者混合注射双侧足三里,具有补益胃气,增强体质,营养神经、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早日恢复的作用。面部闪罐可以使面部经络畅通,达到祛风通络、改善循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

[2]王斌,王建文.串针针刺配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1).47~50.

[3]孙红.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24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23):66~67.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8例, 行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 行药物治疗。观察组中男28例, 女20例;年龄20~54岁, 平均 (33.4±1.3) 岁;发病时间1~15d。对照组中男30例, 女18例, 年龄22~55岁, 平均 (34.2±1.8) 岁;发病时间1~1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治疗

主要是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主穴取地仓、合谷、颧髎、颊车、阳白、攒竹、四白[3];配穴风热证时加曲池, 风寒证时加凤池, 闭眼困难者加鱼腰、昆仑, 鼻唇沟浅者加迎香, 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 乳突部疼痛者加翳风, 味觉减退或舌麻者则加廉泉, 如为恢复期则加刺足三里穴。操作方法:急性期时面部穴位针刺时不宜过深, 且不宜过多选穴, 面部腧穴均应行平补平泻法, 然而肢体远端的腧穴则应行泻法。阳白、攒竹则均向鱼腰部行透刺法。在恢复期, 可加用灸法, 用针手法为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 而足三里穴施行补法, 其余穴位均采用泻法。

1.2.2 药物治疗

主要是控制炎性水肿, 改善局部血循环, 减少神经受压。给予口服泼尼松片20mg, 3次/d, 3d后减量为10mg/次, 后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减量;地巴唑片20mg, 1次/d;甲钴胺0.5mg/次, 3次/d,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各10mg, 3次/d;同时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20.1mg, 1次/d, 亦可酌情给予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两组患者均治疗20d。患者患侧面肌能够活动后, 嘱患者尽早开始自我功能训练, 可对着镜子做皱眉、闭眼、举额、露齿、鼓腮以及吹口哨等动作, 每次数分钟, 每日数次, 并辅助以面部肌肉按摩。患者由于不能闭眼、瞬目使角膜长期暴露, 易发生感染, 可使用眼药水润目, 夜间睡眠时可使用眼罩等对眼睛加以保护。此外还应嘱患者注意保暖, 避免风邪再次侵袭, 适当休息, 劳逸结合, 保持心情愉悦。

1.3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患者面神经的运动功能全部或大部分恢复正常, 患侧和健侧肌肉对称, 眼睑闭合完整, 额纹以及两侧的鼻唇沟对称, 口眼无歪斜, 鼓腮露齿无障碍;有效:患者面神经的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正常, 静止时面部肌肉对称, 眼睑能够闭合, 额纹以及鼻唇沟基本对称, 但鼻唇沟稍浅, 微笑时出现口角歪斜, 鼓腮露齿轻度障碍;无效:患者的面部神经的运动功能无改善, 面部肌肉不对称, 闭眼及鼓腮露齿有严重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8例患者中, 显效29例, 有效1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48例患者中, 显效10例, 有效30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34, P<0.05) 。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 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 因面神经麻痹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 所以常被称为“毁容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的主要原因在现代医学中认为是由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茎乳孔内的组织发生了炎性水肿, 压迫面神经所致;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 鼻唇沟变浅, 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 口角歪向病灶对侧, 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5,6]。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 络脉空虚, 卫外不固, 风邪夹寒夹热乘虚而入, 客于颜面, 走窜阳明经脉, 气血痹阻, 肌肉弛缓不收而致;或由于平素喜饮, 偏嗜辛辣厚味, 日久损伤脾胃, 痰湿内生, 亦可因外感病邪, 内袭络脉, 气血受阻, 津液外渗, 停而为痰, 加之歪风引起, 风痰互结, 流窜经络, 上扰面部, 阳明经脉壅滞不利所发;或由于气虚血行无力, 血液淤滞于经脉, 导致面部肌肉失于气血濡养而枯槁萎缩所致。总之,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正气不足, 络脉空虚, 外邪乘虚入中经络, 导致气血痹阻, 面部经脉失养, 肌肉迟缓不收发为本病[7,8,9]。在治疗本病上应以祛风通络, 疏调经筋为基础, 更应注意扶正祛邪, 培本固元。《灵枢·经筋》有云“足之阳明, 手之太阳筋急, 则口目为噼”。因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 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 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阳明和足太阳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口颊部则主要由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所主, 故针灸治疗本病选穴时应以手足太阳经和手足阳明经为主。本研究针灸治疗所选之穴, 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经络之邪气, 祛风通络;面部腧穴可活血通络, 疏调局部筋络气血;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在恢复期, 加足三里穴并用补法, 可益气补血, 濡养经筋。主穴与配穴灵活配伍使用, 疗效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比, 可以看出两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明显好于药物治疗, 且此法操作方面, 无不良反应, 可作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首选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魏巍, 杨君军.热敏点灸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J].中医杂志, 2011, 57 (7) :601-603.

[2] 李彦知, 杨建宇, 范竹雯, 等.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11) :164-166.

[3] 梁洁玲.刺络放血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14) :65-66.

[4] 李杨, 杨建宇, 许继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概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18) :177-179.

[5] 张希军, 庞向臻, 何茂玲, 等.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6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12, 20 (1) :28-29.

[6] 赖勇.针灸配合药物综合治疗面神经炎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 :49-50.

[7] 胡科.针刺配合中药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6) :246-247.

[8] 陈真惠.急性期重灸翳风结合电针推拿治疗面瘫3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1) :24-25.

高考考前应注意“麻痹性焦虑” 篇5

(黄晖/绘)

【咨询者】C女士 市区一高三学生家长

C女士的女儿小D是个勤奋要强的孩子,一直都很努力。从高一开始,她的生活里似乎就只有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

进入高三备考阶段,C女士渐渐发现,女儿的状态不对过去那个风风火火凡事讲效率的小D好像不见了。本该是高考冲刺的时候,小D反而好像一点也不紧张。回到家,小D也做作业看书,但看上去慢慢悠悠,甚至看电视的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小D是胸有成竹吗?可是考试成绩反映的结果好像并不是这样。

看到小D这个状态,C女士很着急。她有时会催正在看电视的女儿赶紧去学习,却起了反效果,越是催,女儿越是在电视前不走。C女士问过小D,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但小D只是说:“没有啊,挺好的。”

专家分析

有一种因压力过大造成的焦虑叫做麻痹性焦虑。刚开始是十分紧张,压力越来越大,演变为弥散性的,看似不紧张,其实已经紧张过度,形成自动化,它会麻痹你到让你察觉不到的地步,让你变得无动于衷。

一些学生产生麻痹性焦虑的原因,可能与担心考试结果不理想有关。在他们看来,努力了又没有得到好结果,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而如果放任自己,不再那么努力,至少可以为不理想的成绩找一个借口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没尽力。

有麻痹性焦虑的学生,如果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通过心理老师的疏导是可以调整过来的,但如果进入潜意识,学生自身是意识不到的。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己综合选择的结果,同样,所有的行为都有它的功能,我们要读懂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6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中西医结合,疗效比较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人们常说的面瘫、歪嘴,即由中风引起的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发病不受年龄限制,表现为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无法完成,患者说话、表达表情、喝水、吃饭都可能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社交活动与生活质量。在本病的治疗上多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或手术治疗,往往效果不十分理想。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采用纯针灸治疗措施取得了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我科2013年2月—2015年8月门诊就诊经查体及头颅CT等检查排除中枢性面瘫而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36例,男74例,女62例;年龄9岁~64岁,平均年龄(45±4.3)岁;冬春季发病87例,夏秋季发病49例;病程最长者7个月,最短2 d;左侧面瘫64例,右侧面瘫72例;有明显感冒症状者56例,无任何不适表现而发病者42例,脑创伤后23例,脑瘤术后15例;合并高血压34例,高脂血症3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呆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流涎等症状。

1.2方法将13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

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针灸学原理辨证施治,本病一般因患者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所致;治法为疏风通络,疏调经气,扶正与祛邪并重。以局部取穴为主,处方:风池、翳风、阳白、太阳、颧髎、下关、地仓、颊车、合谷、太冲,根据病位每次选用部分腧穴针刺,并酌情加灸法;辨证加减:睑裂闭合欠佳选择攒竹、瞳子髎、丝竹空、鱼腰、申脉、丘墟等穴位针刺,皱额蹙眉差选择攒竹、丝竹空针刺,耸鼻不能选择迎香针刺,人中沟歪斜选择水沟针刺,露齿不能选择巨髎针刺,鼻唇沟平坦选择迎香、禾髎。每日1次或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本病一般认为是面神经的炎症、水肿,茎乳孔的阻挡使部分神经纤维传导被阻断,给予抗炎、脱水、神经营养、激素应用等治疗。应用泥尼松20~30 mg,1次/d,口服;维生素B1100 mg/次,3次/d,口服;维生素B12500μg/次,1次/d,肌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250~500 m L静滴,1次/d;20%甘露醇125 m L快速静滴,2次/d。连续治疗7 d后加用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同观察组治疗方法。

1.3诊断标准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无脑卒中之颅内病变及肢体偏瘫等临床表现;周围性面瘫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颜面肌肉瘫痪,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闭眼时眼球上视露白呈贝尔征,瘫痪侧口角下垂可见说话时口角向健侧牵引,抬眉受限而额纹变浅或消失,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而漏水、言语含糊不清;有口干、恶风、舌质红或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面瘫原有的症状及体征消失,吃饭、表情表达、语言交流等完全恢复正常;好转:面瘫临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天气变化偶有面部呆滞表现,表情表达常不明显;无效:面瘫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原有症状或有加重。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在1个疗程(12 d)的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面神经麻痹临床比较常见,由于该疾病能够影响患者的饮食常被人们特别重视,更甚者能够影响语言表达、面部表情的传递,从而严重阻碍了患者的社会交流,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治愈疾病,使患者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现代医学在该疾病的认识及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急性非特异性面神经炎引起,面神经因急性炎症而水肿,其肿大的神经纤维在经过孔径固定的茎乳孔时会被挤压变细,使部分神经兴奋传导不能通过,从而造成其支配的同侧面肌处于瘫痪状态,引起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以晨起后发现口角歪斜而就诊,故该病的起病与颜面部受凉导致面神经病毒感染引起炎症有关,所以在治疗上多采用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硫酸酯等改善微循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或利尿剂脱水减轻神经水肿、用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营养神经等措施,再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常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由于西医液体疗法需要住院治疗,患者需要担负一定的经济费用、承担液体疗法一定的的输液痛苦和风险,我们试图采用纯针灸疗法对该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于“面瘫”或“口眼歪斜”范畴,现代认为本病多因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面部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者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太阳阳脉,邪气滞留经络,气血运行失调,筋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或由于素体阳盛,内热亢盛筋脉不收,风热之邪侵袭,与内热相合,热郁而盛;风寒之邪侵袭,寒从热化,均可致热邪浸淫面部而影响气血运行,致使筋脉肌肉弛纵不收而口眼歪斜。急性期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此时正气与病邪正处在抗争阶段,固在发展期抓住良机,祛风活络,疏调经气,扶正与袪邪并举,可以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把外邪驱除在发展阶段,防止进入静止期。在急性期进行针刺过程中,有个别患者可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这并不是针刺引起的,而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即使不针刺,这种情况仍可能出现。在急性期,面神经正处在炎症水肿期,对面神经的损害尚未停止,所以病情本身就会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正因如此,更应该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积极扭转这一趋势,控制病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面部是手足三阳经筋散布结聚之处,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故取穴多选择手足阳明经与手足太阳经穴,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选穴;取风池、翳风有疏散风邪之效,翳风还可祛风止痛;颊车、地仓平刺透穴以推经气;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穴法,合谷治头面诸疾,太冲泻法治口歪;颧髎、下关、地仓、颊车、牵正,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颌唇沟平坦加承浆等;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恢复期可加灸法。急性期,面部腧穴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并且手法宜重;静止期病情平稳,各种症状得到控制,治宜疏通经络,宜提插泻法,给足刺激量。恢复期,邪去正复,宜补气养血为主,佐以祛风通络,针刺由深变浅,宜用捻转补法,可加大刺激量,以透穴为主,并加足三里施行补法。艾灸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水肿的吸收,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总之,不外乎风邪外袭、虚风内动的辨证论治[2]。

我们的资料显示,对2组患者经过纯针灸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1个疗程后,2组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也就是说两种治疗方法能够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而纯针灸治疗不需住院在门诊即可得到良好的治疗,特别是在患病2 d~3 d内的早期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实践证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手足阳明经经穴针灸治疗,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加英,徐炳国,戴丽娟,等.周围性面瘫急性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杂志,2014,23(2):347.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7

1 临床资料

135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门诊患者, 参照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的《临床神经疾病学》中面神经损害为诊断标准, 均为单侧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 每组各45例, 全部病程均在1周以内, 各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临床上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分为3期, 发病1~7d为急性期, 8~15d为静止期, 发病>15d为恢复期。不同的病期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案。

2.1 急性期

采用强的松30~60mg/d口服, 连服1周后开始减量, 10d内减量至5mg/d;维生素B1100mg/d, 肌注;维生素B12500μg/d, 肌注;地巴唑10mg/次, 口服, 3次/d;加兰他敏注射液2.5mg/次, 肌注, 1次/d。10d为1疗程。同时进行TDP照射、高压氧、超短波透热疗法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控制炎症发展, 消除面神经水肿。

2.2 静止期

采用营养神经细胞药物、高压氧、针灸、超短波透热疗法改善神经营养, 减轻神经缺血、水肿、变性;促进炎症吸收。

2.3 恢复期

采用营养神经细胞药物、高压氧、电针、面肌训练等治疗来改善神经营养, 提高神经兴奋性, 促进神经机能恢复。

对照I组采用药物结合针灸疗法, 对照Ⅱ组采用药物结合高压氧治疗, 3组所用的药物剂量, 针灸取穴、刺激量, 高压氧的治疗压力等治疗方案均完全相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3.1.1 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House

Brackm a n n (H-B)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评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 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 面部静止时对称, 张力正常, 上额运动中等, 眼睛用力可完全闭合, 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 单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 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 挛缩和 (或) 半侧面部痉挛, 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 上额运动微弱, 眼用力时可完全闭合, 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 上额无运动, 眼不能完全闭合, 口仅有轻微运动。

3.1.2 面神经功能观察指标和计分标准[4]

观察指标:额纹深浅, 眼裂大小, 鼻唇沟变浅, 口角歪斜, 鼓腮漏气, 食渣残留, 味觉障碍, 痛觉过敏, 流泪, 眼轮匝肌反射等10项指标。

计分标准:以上各项指标正常为0分, 轻度异常 (轻度不对称) 为1分, 中度异常 (明显不对称) 为2分, 重度异常 (患侧完全丧失功能) 为3分, 总分满分3 0分。

3.2 治疗结果

治疗观察2~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各组间疗效比较见表2。

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积分比较见表3, 疗程与痊愈关系比较见表4。

例 (%)

表2数据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其它对照组 (P<0.05) , 说明观察组疗效最优, 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 5) 。

表3各组治疗前面神经功能积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 说明3组患者在治疗前病情轻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各组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说明3种治疗方法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与其它两组比较P<0.01, 说明观察组疗效最好, 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4各组疗程痊愈率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其他两组比较, P<0.01差异性显著性意义, 提示观察组见效快、疗程短。

4 讨论

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多数学者认为系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相应治疗无特殊办法, 多主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局部按摩、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等, 虽然短期内有一定疗效, 但其治法为治标不治本, 且远期效果不肯定, 使得部分患者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有碍容貌, 给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 急性期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 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因此急性期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减轻神经水肿, 防止神经的Waller变性, B族维生素促进末梢神经再生;微循环改善剂地巴唑有效改善组织的微循环, 促进末梢神经营养供给[2、3]。早期物理疗法改善血液循环, 控制炎症发展, 消除局部神经水肿[4];静止、恢复期采用电针可以激发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主动收缩, 保持肌细胞固有的收缩和舒张特性, 从而促进细胞内的新陈代谢, 保证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弹性, 改善血液循环, 减弱肌纤维变性和肌细胞的结缔组织的增生, 使损害神经段血液改善, 促进神经修复[4]。面肌运动训练能加快血液循环, 增强肌力, 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维持与恢复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防止、延缓、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 保持肌肉质量, 迎接神经再支配[5]。诸法合用可发挥各自的治疗作用, 在功效上起到互补和加强, 尽快逆转面神经功能障碍, 促进受损面神经功能恢复。

通过本课题对照研究分期综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I、对照组Ⅱ, 其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方面也明显强于其他两对照组。综上所述, 观察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 无毒副作用, 可作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一种常规疗法, 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期综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各45例, 分别采用药物、针灸结合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药物结合针灸疗法;药物结合高压氧治疗来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1.11%、对照组Ⅰ53.33%、对照组Ⅱ46.67%,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对照组 (P<0.05) 。结论分期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是目前改善预后, 缩短治疗时间,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综合治疗,分期

参考文献

[1]李世绰, 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65-268.

[2]朱玉香.针药结合治疗面瘫疗效观察[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4, 7 (8) :11.

[3]吴锐.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9 (6) :24.

[4]张晓萌, 李秀芬.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6 (7) :34.

[5]潘华, 李守然.电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 2004, 24 (8) :531.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5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岁,平均病程6天,风寒证23例,风热证15例,气血不足证7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岁,平均病程5天,风寒证20例,风热证14例,气血不足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中医分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二版):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贝尔(Bell)氏征阳性;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急性起病。排除中枢性面瘫。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牵正散加减治疗,组方:白附子15g、全竭6g、僵蚕10g、甘草6g;辨证加减:风寒证型加荆芥9g、防风10g、桂枝5g;风热证型加银花10g、薄荷8g、生地10g、当归10g、葛根10g;气血不足证型加黄芪20g、熟地15g。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7剂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推拿治疗。针刺主穴:患侧翳风、太阳、阳白、四白、下关、承浆、颧髎、颊车,双侧合谷;随证加减: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气血不足证加足三里,皱眉困难者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急性期予提插捻转泻法,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予提插捻转补法;留钟30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再配合推拿治疗,患侧颜面为主,健侧做辅助治疗,患者仰卧位,医者一指禅推印堂,经阳白、太阳、四白、睛明、迎香、地仓、颧髎、下关至颊车,往返6遍;然后推百会,按揉牵正、承浆、翳风,每穴30s;拇、食指指面提捏患侧面部肌肉1min,医者用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大鱼际轻揉患侧面部1min;小鱼际轻擦患部,使患者有热感即可,操作时须防止擦伤面部皮肤;患者取坐位,用一指禅推法推风池及项部,然后按风池、肩井、合谷,结束治疗。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面部保暖,必要时戴口罩、眼罩,忌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1.4 疗效标准[1]

治愈:面容及面肌运动完全恢复,人中正,眼闭合正常,未留后遗症;好转:面容及面肌运动较以前有所好转,但皱额、闭目、鼓腮均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经2个月治疗后,其症状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方法

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平均疗程为18天;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平均疗程为25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2.9%(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因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发病,一般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面神经麻痹[2],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面瘫”“口眼喝斜”范畴,多因颜面经络空虚,外受风寒或风热之邪,风邪夹痰乘虚侵袭颜面阳明、少阳经络,气血运行失畅,经隧不利,筋肉失养,则弛缓不用,久病则风、痰、瘀互结,甚至伤及正气;治以祛风通络、疏调面部经气为主,扶正为辅。

针刺推拿取穴以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等阳明经穴为主,风池、阳白等少阳经穴为辅,结合局部近取和循经远取,疏调阳明经气,驱邪外出,达到激发经络之气、疏风通络、养血和营的目的,使气血通畅,脉络充盈,筋肉得以濡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调节血管,具有较好的抗炎、促进渗出吸收、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神经供血及神经因缺血缺氧所致的低迷状态或提高神经自主功能的作用[3]。推拿手法刺激的部位和穴位多分布在周围神经的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节、神经节段或神经通道上,能改善周围神经装置及传导径路,促使周围神经兴奋,加速其传导反射作用[4];推拿还能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4],对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刺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改善供氧,减轻病变部位水肿及面部神经受压,加速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可见,针刺推拿可针对病因直接作用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药治疗以牵正散为主方,白附子入阳明经而走头面,祛风化痰,尤善散头面之风为君,全竭、僵蚕祛风止痉,其中全竭长于通络,僵蚕能化痰,合用助君药祛风化痰之力,又能通络止痉。根据病情随证加减,风寒证加荆芥、防风、桂枝驱散风寒;风热证加银花、薄荷、生地、当归、葛根清热活血通络;气血不足证加黄芪、熟地补益气血。诸药合用,使风邪得散、痰浊得化,经络通畅,复正喝斜之口眼,能收到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针刺、推拿及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良好,见效快。针刺、推拿功效相近,为外治,着重治标;中药为内治,着重治本;针刺推拿与中药结合内外兼顾,标本同治,相得益彰,能更有效地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配合牵正散加减内服,对照组仅内服牵正散加减,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2.9%(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牵正散加减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推拿,牵正散加减,疗效

参考文献

[1]杨军,崔卫东,郭新月.电针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J].陕西中医,2006,27(8):990-991.

[2]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9.

[3]杜继萍.针药并用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临床观察[J].中医学导报,2008(9):61-62.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神经病学》[1]的诊断标准确诊, 7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单侧面瘫。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8例,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15例;年龄9~71岁, 平均 (39±11) 岁, 病程 (0.5~62.0) d, 平均 (22±13) d。对照组38例, 男性21例, 女性17例;年龄8~69岁, 平均 (42±13) 岁。病程 (0.5~63.0) d, 平均 (23±12) d。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着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单纯针灸治疗, 主要选取手足阳明经和少阳经患侧的腧穴。主穴取四白、攒竹、颊车、下关、迎香、地仓、太阳、风池、翳风、丝竹空。每次选用6~8个穴位轮流交替使用, 配穴:合谷、足三里、睛明、内庭, 太冲。手法:均取患侧穴位, 用提捏法斜刺或横刺进针。采用传统平补平泻轻刺激或中等刺激手法, 针刺深度为1.5~2.4 cm,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针刺得气后, 留针30mins, 每隔1omins行针1次, 治疗组, 针灸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中药用牵正散加味。药用:全蝎 (冲) 5 g, 僵蚕10g, 白附子6 g, 地龙6 g, 防风9 g, 黄芪20 g, 金银花12 g, 蒲公英12 g, 连翘9g, 白芷12 g, 熟地10g, 赤芍、川芎12g, 、桃仁, 、红花各、当归、甘草各6 g。1剂/d, 水煎分2次服, 1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与对照组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颜面对称, 面肌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 鼻唇沟稍有倾斜。有效:症状减轻, 面部肌肉运动部分恢复, 眼睑关闭不完全, 额纹、鼻唇沟浅, 嘴角轻度偏歪。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转为面肌痉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痊愈、显效加有效) 率为94.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着性 (P<0.05) 。

2 结果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但以青壮年多见, 春秋两季为发病高峰, 本病常因受寒着凉等突然起病, 发病时患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大不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口水外溢、鼓腮漏气、不能皱额等。现代医学认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茎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致。常见发病诱因是面部受冷风刺激侵袭, 面部的神经血管受寒受冷刺激后发生痉挛引起神经组织的缺血、水肿而出现面部神经麻痹。病理改变主要是充血水肿, 起病后病情一般14d达到高峰, 充血肿胀一般持续1~2个月后逐渐消褪。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中风-中经络”的范畴。

证因机体正气虚弱、卫气不固、颜面经络受风寒之邪侵袭, 致使风痰气血阻滞, 经筋失养, 肌肉弛缓而发病。又“头为诸阳之会”, 风为阳邪, 正如《素问·太阳阳明论》“伤于风者, 头先受之”, 故易使面部经脉痹阻而面瘫。但“风为百病之长”, 如内经《灵枢·五变篇》说:“肉不坚, 腠里疏, 则善病风”。故以风邪袭络为主。治疗上应予以疏风、通络、调气活血之法。运用针灸可调整阴阳、疏风通络、活血化瘀, 改善局部缺血水肿, 对周围面神经损伤变性具有很好的再生修复作用[2]。

针刺所选的穴位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等又都分布于面神经分支上, 通过针灸可以提高神经兴奋性, 促进神经组织代谢, 改善血液循环, 消除水肿。另一方面, 本病的发生与阳明经及少阳经联系密切, 特别是是多气多血的阳明经脉, 绕行于面额部, 故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往往以手足阳明经和少阳经腧穴为主要治疗穴位, 重点选取患侧颜面部穴位, 配合循经远端穴位。使阳明、少阳经气得以贯通, 气血运行畅通, 风寒之邪得以祛散, 经筋得以濡养, 局部组织循环得以改善, 从而使面部经络的瘀滞气血运行畅通。

面神经麻痹功能逐渐恢复, 症状得以改善。故常规取穴注重阳明、少阳经穴, 取太阳、攒竹、鱼腰、四白、地仓、颊车以疏调局部经气, 温经散寒, 濡润筋肉;疏解风寒, 循经远取能升能降、能开能宣的理气要穴合谷。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 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神经兴奋性[3],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有利于驱邪外出。方中地仓、颊车二穴相配是治疗本病的主穴, 能增强疏风通络、调气活血的作用;配穴:合谷、足三里、睛明、内庭, 太冲可补益气血、濡养筋脉。诸穴相配贯穿阴阳, 通畅气血, 搜风祛邪。牵正散全方由白僵蚕、白附子、全蝎组成, 具有祛风痰, 通经络, 止痉挛作用。

方中白附子性味辛温, 功能祛风化痰, 擅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祛风化痰, 解痉通络, 合治风痰阻络之口眼歪斜。加用防风、地龙增强其祛风化痰、通络止痉的作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养血活血, 寓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意。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 重用黄芪补气, 寓气为血帅, 气行血之行之意, 协同诸药之力, 祛痰瘀而不伤正。共凑益气固表, 活血通络, 温经散寒, 祛风化痰功效。使正气得补, 邪气得祛, 脉络得养而面瘫得愈。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牵正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差异有显着性 (P<0.05) , 做到了针药合用, 力专效着,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牵正散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把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8例采用牵正散加味联合针灸治疗, 对照组38例单纯用针灸治疗, 两组均治疗21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 (P<0.05) 。结论 牵正散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疗效好, 见效快,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牵正散,针灸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1-83.

[2]李绍琴.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瘫痪[J].职业与健康, 2001, 17 (2) :55.

坐骨神经损伤性麻痹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48例, 女性32例, 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 (4.28±0.99) 年, 年龄22岁~66岁之间, 平均年龄 (46.23±2.11) 岁,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生在左侧的患者45例, 发生在右侧的患者有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及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 所比较的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腮腺病变、肿瘤、外伤等及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继发性患者。2有精神病的患者3合并有肝肾、心血管、血液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入选标准:患者的所有临床表现均符合该病诊断标准 (例如患侧的眼睑无法完全闭合, 眼裂变大, 患侧鼻唇沟变平变浅, 嘴角歪斜) 。

1.2方法

对对照组的40例患者使用常规闪罐加红外线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观察组的40例患者在常规闪罐加红外线理疗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⑴对照组使用常规闪罐加红外线理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火罐, 以预选穴位及瘫痪部位为中心行闪罐疗法, 每日1次, 7d为一个周期。红外线理疗选用红外线治疗机, 照射患者耳后及面部行, 照射距离25cm, 时间30min, 每日1次, 7d为一个周期。

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增加使用电针治疗。使患者仰卧, 首先对其面部消毒, 使用电针对患者患侧的太阳穴、阳白穴等7处穴位进行留针30min, 每日1次, 7d为一个周期。

1.3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

1显效:患者的上额运动自如, 所有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2有效:患者上额运动减弱, 面部功能部分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3无效:患者上额无法运动, 眼睑不能碰合, 面部功能症状没有改善或更为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 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观察组患者中, 总有效39例, 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中, 总有效35例 (87.5%)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显著强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面肌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面肌功能评分 (14.55±3.12) 分, 对照组 (14.53±3.23) 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面肌功能评分 (2.75±0.44) 分, 对照组 (4.57±0.78) 分, 两组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P<0.05) 。详见表2。

3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神经科常见病, 其发生于面神经管内段, 是非化脓性急性炎症。我国该病发病率较高, 且12%的患者预后遗留轻度后遗症, 16%患者的预后不良。其发病机制未知, 临床上一般认为其与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等有关。祖国医学上说, 其属“口僻”范畴, 发病原由一般为络脉空虚、卫阳不固。传统的闪罐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然而治疗之后, 患者面部通常留有紫色斑点, 面容影响很大。红外线理疗治疗效果较好, 但持续性不强。电针疗法不仅起效快、疗效佳、疗程短, 同时具有后遗症发病率低额诸多优点。将三种方法联用, 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近些年来, 很多学者都持一种观点就是,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起病原因主要是因风湿、风寒的刺激或者感染病毒等其他因素导致茎乳孔内出现非化脓急性面部神经炎, 导致面部局部的营养神经血管发生痉挛反应, 面部神经发生水肿导致血液循环不好, 神经轴突发生脱鞘变性, 导致其所支配的表情肌僵直, 丧失运动功能。基于该原理, 很多临床医者认为在发病早期可以选用理疗为主要疗程的非刺激性辅助治疗, 帮助改善面部发病部分的血循环, 神经组织张力也可同时得到减轻, 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治神经纤维的变性。根据文献报道, 刺激的轻重也可以使血管发生不同的反应, 较重的刺激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反应, 较轻的刺激会引起血管的舒张反应, 因此面瘫的初期治疗易于使用理疗等较低刺激。而使用针刺可以对血管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因为针刺对于面部神经也有一种调节的作用, 其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的畅通, 使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得到修复与再生, 大大改善脸部神经的传导功能, 神经的支配功能得到恢复, 神经的兴奋性也得到了提高, 针刺疗法不仅可以使细胞膜上的酶活性得到保留, 同时还可以减弱并延缓缺血的神经坏死, 使缺血区的神经功能得到修复, 当与常规闪罐加红外线理疗的方法共同使用时, 两者具有协同的作用效果, 更为促进了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 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年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 (即闪罐治疗与红外线理疗相结合) 的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中, 总有效39例, 治疗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中, 总有效35例 (87.5%)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显著强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面肌功能评分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P<0.05) 。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徐正梅, 李保兰, 马素兰.红外线照射联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 2014, (3) :55, 57.

[2]陈华, 卢智, 宋书昌, 等.推拿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8例[J].光明中医, 2014, (1) :122-123.

[3]洪征, 阮春鑫, 彭力.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21) :99-101.

[4]田爱荣.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3) :189-190.

上一篇:网银风险客户下一篇:庭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