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偏头痛(共8篇)
神经源性偏头痛 篇1
颈源性头痛指由颈枕部或及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所致的以同侧头疼为主的一组综合征。此前有多项国内研究表明, 采取星状神经节阻滞伴颈椎旁神经或耳颞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1]。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颈源性头痛患者40例, 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评分情况,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颈源性头痛患者40例, 纳入标准: (1) 不同程度的头痛, 活动时、按压肩部及颈部疼痛加重; (2) 颈部活动受限; (3) 同侧颈肩部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经影像学检查示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椎间盘退行性变, 符合Sjaastad[2]提出的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40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22例, 年龄18~57岁, 平均年龄 (47.6±5.8) 岁, 平均病程 (5.9±1.2) 年。其中21例后枕部头痛, 14例半侧偏头痛, 5例前额部疼痛, 伴有听力减退5例, 视物模糊3例, 上肢麻木16例, 失眠5例。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针对并发顶枕部疼痛的患者配合颈椎旁神经阻滞, 针对并发颞部疼痛的患者配合耳颞神经阻滞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以C6横突前结节为进针点, 注射药物2%利多卡因3 m L+0.9%氯化钠注射液4 m L, 每次抽取7 m L用注射器垂直进针至C6横突结节部位, 回抽无血无气无液体后注入, 5 min后出现阻滞侧Horner综合征即为注射成功。1次/d, 左右交替, 12次为1个疗程。颈椎旁神经阻滞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以颈2横突结节为进针点, 注射药物2%利多卡因3 m 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500μg,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 L, 每次抽取10 m L药物用注射器垂直进针至C2横突结节部位, 回抽无血无气无液体后注入, 1周1次, 4次为1个疗程。耳颞神经阻滞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头向健侧, 以耳屏前颧弓起始部上缘为进针点, 触及动脉搏动处, 注射药物2%利多卡因2 m L+醋酸泼尼松龙25 mg,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 L, 每次抽取5 m L左右药物用注射器垂直进针, 回抽无血无气无液体后注入。
疗效评价标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断标准采用:VAS评分。 (1) 评分0分为治愈; (2) 评分1~3分为好转; (3) 评分4~6分为有效; (4) 评分7~10分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 (总病例数-无效病例数) /总病例数×100%。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每周头痛发作次数, 每次发作时间。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完成。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评分及其他指标对比:治疗前患者VAS评分 (8.24±1.47)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34±1.12) 次, 每次疼痛时间 (8.11±5.38) h;治疗后患者VAS评分 (2.05±0.62)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0.61±0.24) 次, 每次疼痛时间 (0.47±0.31) h。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患者治疗效果:1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 40例患者中痊愈13例, 好转21例, 有效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2.5%。
讨论
颈源性头痛临床多表现为上颈部疼痛, 同时伴有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3], 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研究显示其病因为神经压迫或者无菌性炎症所致。人体头面部感觉是由三叉神经及部分颈神经所支配, 解剖学发现上部颈神经与三叉神经之间相互联系, 因此颈神经在头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星状神经阻滞通过在神经节部位注射药物使神经所支配的血管、肌肉运动及感觉传导发生阻滞, 促进炎性介质的吸收, 从而改善患者疼痛感觉。颈椎旁神经阻滞以C2横突结节为进针点注射药物, 使患者神经根水肿, 阻止痛觉传入, 缓解肌肉痉挛, 改善患者顶枕部疼痛症状。耳颞神经阻滞能减缓对三叉神经的刺激, 抑制血管壁内炎症, 消除疼痛, 改善患者颞部疼痛症状。此前国内有多项研究显示星状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显著。龙慧等、单红卫等研究发现,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肯定, 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5,6]。
本研究给予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配合颈椎旁神经或耳颞神经阻滞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 治疗前患者VAS评分 (8.24±1.47)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34±1.12) 次, 每次疼痛时间 (8.11±5.38) h;治疗后患者VAS评分 (2.05±0.62)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0.61±0.24) 次, 每次疼痛时间 (0.47±0.31) h。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 40例患者中痊愈13例, 好转21例, 有效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2.5%。
综上所述,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减少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颈源性头痛患者40例, 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配合颈椎旁神经或耳颞神经阻滞治疗。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VAS评分 (8.24±1.47)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34±1.12) 次, 每次疼痛时间 (8.11±5.38) h;治疗后患者VAS评分 (2.05±0.62)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0.61±0.24) 次, 每次疼痛时间 (0.47±0.31) h。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痊愈13例, 好转21例, 有效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2.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减少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神经节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耳颞神经阻滞
参考文献
[1]石丽宏, 邓海峰.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3) :287.
[2]Sjaastad O, Fredriksen T A, Pfaffenrath V.Cervicogenic headache:diagnostic criteria.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J].Headache, 1998, 386.
[3]陈彦青, 郑春英, 戴双波.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 (11) :955-956.
[4]冯金升, 李义凯, 郭建荣, 等.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1, 11 (1) :45.
[5]龙慧, 何云武, 邹聪, 等.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3) :70-71.
[6]单红卫, 虞和忠, 许钢红.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86例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 2014, (4) :40-41.
神经源性偏头痛 篇2
放松疗法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是通过主观想象和客观措施,使人达到肌肉松弛精神安定减轻焦虑的治疗方法。放松疗法作为一种减轻焦虑的心理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明显的缓解精神因素造成的各种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大家知道,精神焦虑、神经兴奋等因素可引起的头皮及颈背部肌肉痉。
患者处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的躺在沙发或床上,安静休息10—15分钟,排除杂念,身心保持松弛状态,每次训练30分钟,每日1—2次,最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睡眠前,做完放松训练后很自然就进入完全放松的睡眠状态,醒来头脑清晰,精力充沛。一般15—20次为一疗程,只要坚持训练必将收到良好的疗效。
(二)食物疗法
1 饮水:一个人的身体每日起码需要饮十杯水,令其体能的发挥达到顶峰,而脱水是造成头痛的一个普遍原因。
2 食物:吃正餐与小食之间相隔的时间不应超过五个小时,在每次进食之间,一个人的血糖会下降,导致血管扩张。
3 注意饮咖啡及饮茶的数量:太多或太少咖啡因都会引致头痛。
4 记下你所吃的东西:巧克力、醋、冻肉及其他很多食物都含有酪胺和硝酸盐等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导致容易过敏的人士感到头痛,因此,如果你出现头痛的毛病,应留意一下你吃了些什么东西。
5 减少饮酒:饮酒可导致脱水,红酒和白兰地像芝士、巧克力一样,含有可导致头痛的酪胺。
(三)神经性头痛“综合物理疗法”
“综合物理治疗”包括电针灸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经络导平治疗以及按摩推拿治疗等,治疗是按疗程的,一般病例一个月一个疗程,住院综合治疗一个月后回家继续服药治疗。许多慢性病例,病程10-20余年,住院治疗时间需要适当延长,可以连续治疗2-3个月,多数病人可以康复。住院治疗除了上述综合治疗措施外,最主要的是心理调整,因为这种疾病属于神经心理疾病,配合心理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 电针灸治疗
2 电兴奋治疗
3 三、经络导平治疗
4 按摩推拿治疗
5 刮痧、拔火罐疗法
神经源性偏头痛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218例, 随机选取其中120例, 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及意愿,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7例, 其中女39例, 男28例。年龄23~49岁, 平均 (30.6±5.9) 岁, 病程6个月~26年, 平均 (10.4±0.5) 年;对照组53例, 其中女30例, 男23例。年龄24~50岁, 平均 (29.3±4.7) 岁, 病程6个月~24年, 平均 (10.3±0.5) 年。所有患者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脑部病变、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治疗部位外伤及感染, 参加此次术后疗效分析的患者均为自愿, 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疾病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坐位, 头前屈, 依据头痛部位, 检查颅骨上项线区域的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投影区域及上颈部等。同时对照健侧查找到最为敏感的压痛点, 按压压痛点多可引起患者头痛, 多在C2棘突旁开3~4 cm近C2横突椎板外缘、枕外隆突外侧2.5 cm左右、乳突后缘。行神经阻滞主要阻滞于C2~3颈神经后支周围、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寻找到压痛点后要做好标记、消毒, 使用7号短针垂直进针, 感到触及骨质时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 再在各个压痛点注射事先配置好的除痛液 (维生素B121 ml+2%的利多卡因3 ml+生理盐水6 ml+曲安奈德5 mg) 2 ml;之后用4号小针刀, 在平后正中线垂直进针。当针触及骨前变硬的软组织或者颈枕后筋膜时, 会感到行针费力、夹针感。然后沿肌肉或组织纹理切5~10下, 可听见或感觉到硬性软组织被割裂的特殊声音或震动。感觉到肌肉或软组织变软后, 慢慢拔出小针刀, 用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止血, 做好无菌包扎。在行神经阻滞和小针刀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操作, 注意无菌处理。去痛药物切不可进入血液或脑脊液;小针刀行针时不可进入骨组织, 尤其在椎旁不可过深, 以免伤及椎动脉、枕动脉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治疗1次/周, 共行3次治疗。在治疗期间停用一切抗凝血药物、止痛药物等。每位患者的治疗过程均由同一个医师完成[3]。对照组: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操作步骤同上神经阻滞。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 所有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颈椎影像学检查, 同时依据2006年国际头痛学会头痛分类标准, 对患者头痛的分类标准或疼痛部位性质、类型进行分类,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每次治疗后、3次治疗后及3个月后的疼痛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法评分法 (VAS) 。并要注意在治疗结束后的1~3个月期间随访患者的远期疗效和患者满意程度。参照VAS标准, 疼痛标准分为优、良、差三个级别, 优:评分0~2分, 疼痛完全消失;良:评分3~4分, 疼痛明显缓解, 能耐受的痛;差:评分5~10分, 疼痛稍缓解但难以忍受。两组患者均按照此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总优良率= (优例数+良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每次及3次治疗后头痛均有明显缓解,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记录显示, 患者的远期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总体远期疗效经评定, 优35例, 良27例, 差5例, 总优良率92.54%;对照组的总体疗效经评定, 优12例, 良10例, 差31例, 总优良率41.5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 非常满意32例, 满意28例, 不满意7例, 总满意率为89.5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 非常满意9例, 满意11例, 不满意33例, 总满意率为37.74%。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头痛性质均无明显差异, 无脑补器质性病变和神经精神疾病,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观察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和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与颈部神经受刺激或颈部软组织受损引起的头痛,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 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僵硬、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2) 单侧头痛、眩晕; (3) 活动颈部或触及枕部、颞部、额部和眼眶时会诱发头痛; (4) 疼痛多为钝痛、持续时间长, 病情易反复, 病程长, 也可间歇性发作; (5) 疼痛多发于颈部, 然后逐步波及到颜面和枕后部, 可伴有同侧上肢痛。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较普通头痛更为复杂, 且持续时间更长, 治疗更加困难, 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4]。
这种头痛过去易经常被门诊诊断为神经血管性头痛、耳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神经源性头痛、偏头痛等。以往医学界普遍认为此种头痛是因头部的血管和神经在炎症介质、致病因素或无菌性炎症的作用下导致[5]。直到现在对于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依然还在不断探讨和研究中, 过去治疗此种头痛的主要方法是给予患者NSAID类抗炎药物, 另外还可辅助中医治疗, 包括按摩、理疗、针灸等。但在临床上最为有效和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神经阻滞。神经阻滞不但能够解除局部肌肉痉挛还能破坏疼痛传导通路, 阻断疼痛的传导[6]。但单用神经阻滞的方法缓解头痛的时间较短易复发, 作用部位也较局限, 而颈源性头痛多为牵涉性痛。所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往往要进行多次反复治疗, 即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麻醉性除痛剂,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身体痛苦, 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7]。
小针刀疗法对于陈旧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硬化、痉挛等有独特的疗效。它能够使僵硬、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变得疏松, 针对局部压痛点施针, 直达病灶, 从而长期的缓解患者的颈源性头痛。此法由朱汉章教授将中医针灸和手术治疗相结合发明的治疗软组织疾病的微创疗法, 近年来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8]。大量的临床实例表明小针刀疗法对于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可靠, 远期疗效优越, 且安全性高, 受到患者的好评,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一部分患者而言, 小针刀疗法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主要因素包括椎骨狭窄、突出、变形患者或穿刺手法不熟练、进针深度不够等。另外, 对于头痛性质的诊断也存在误差和不完整, 即有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头痛。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并且也要求医务工作者掌握更加细致的头颈部解剖知识。同时也应该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不断探索小针刀疗法的优越性。
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不但能够阻断神经的传导通路, 解除局部炎性水肿, 而且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解除局部炎性组织对于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 促进局部炎性介质和代谢产物的快速吸收。此法较单纯神经阻滞治疗具有见效快, 效果明显, 且疗效稳定的优点,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苏晖, 李加平, 熊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项背筋膜炎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 :38-39.
[2]李高桥.小针刀松解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炎7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6) :116-117.
[3]王理德.小针刀治疗肩周炎述评[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0) :184-186.
[4]周锋.丙泊酚静脉麻醉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6) :59-60.
[5]刘玉, 闫萍.硬脊膜外隙神经阻滞辅助用药致重度喉痉挛1例[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 :98.
[6]程祥庆.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颈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8) :19-20.
[7]张颖辉, 伊敬东, 冯强, 等.0.4%罗哌卡因不同定位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8) :138-139.
神经源性偏头痛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1日~2015年3月1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颈源性头痛患者56例,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18~65岁,平均42.6±6.7岁,病程0.5~12年,平均6.2±1.4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1)颈部症状和体征:①颈部活动或头部维持于异常体位、按压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部,头痛症状加重;②颈部活动范围受限;③同侧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痛,或偶有上肢根性痛。(2)诊断性神经阻滞可明确诊断。(3)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符合①即可诊断,同时符合②③项可明确诊断,仅符合②或③不足以诊断,三项同时符合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肝、肾、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病情加重,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者;近2周内接受过射频、微创等其他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辅助手法
患者端坐位,术者拇指分别着力于患者督脉、颈项夹脊,反复放松按揉;术者食指及拇指指腹捻压、牵拉患者对耳轮,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度;术者右手掌心轻摩患者颈枕部,特别是枕骨粗隆及风池,透热为度。
1.5.2 旋转定位扳法
患者低坐位,头部前屈30°,医者站其侧后方,左手拇指面桡侧顶按椎体棘突偏歪侧的后外侧缘,其余四指扶持颈部,另一手手掌托住患者下颌处,右手将其头部沿颈椎垂直轴方向旋转至“扳机点”位,再做瞬间快速的小幅度旋转牵拉动作,同时左手拇指朝相反方向用力推拨棘突,旋转过程中可听到“咔哒”响声,且症状减轻,头部转动自如,表示整复成功。
1.5.3 刃针星状神经节触激术
患者仰卧位,面向正前方,颊部前抬;术者左手拇指触及C7横突,下压时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推向外侧与气管、食管分开,动脉搏动内侧右手垂直进刃针约2.5cm,深达左手按压的横突,微动刃针体加强触激,刃针不能离开骨面滑动,不留针,迅速出针并按压1min。
1.6 疗效标准
采用VAS评分,评分0分为治愈;评分1~3分为好转;评分4~6分为有效;评分7~10分为无效。治疗前后比较患者每周头痛次数、每次发作时间,计算总有效率。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愈18例,好转3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治疗后VAS评分、每周疼痛次数及每次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1
3讨论
颈源性头痛多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引起高位颈神经痛觉传入,支配头部高位颈神经在中枢汇聚产生牵涉痛。高位颈神经是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学基础,C1神经后支富含感觉神经纤维,C2脊神经内侧支与来自C3脊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都是传导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C2横突附着颈夹肌、半棘肌等肌肉,是应力较集中的部位,寰枢椎异常可引起该部位肌肉、筋膜损伤,出现痉挛或无菌性炎症而卡压枕大神经或颈后神经丛。枕骨粗隆是许多肌肉的附着点,容易形成慢性劳损,引起局部肌肉痉挛。寰枕筋膜紧张,头下斜肌痉挛等极易造成此段神经卡压,从而引起颈交感神经卡压及头痛[3]。
辅助手法能消除颈部肌肉的异常应力,缓解寰枕筋膜的挛缩和神经卡压,恢复神经正常功能,进而改善头痛。捏耳刺激耳穴可增强制造内啡肽的能力,提高痛阈以减轻疼痛[4]。摩法于枕骨粗隆可松解肌肉和筋膜,减轻肌肉筋膜挛缩对神经的挤压,并通过温度和能量传导达到温经通络的作用,同时刺激颈枕部肌肉神经末梢产生冲动,与周围疼痛传导于脊髓及以上中枢水平整合,使脊髓后角板层V的本体觉激活,引起“阀门”效应而止痛[5]。
旋转定位扳法可纠正寰枢关节紊乱,松解挛缩和神经根局部粘连,改变后纵韧带和纤维环的紧张度及突出髓核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帮助受影响的神经根恢复正常的传导功能,从而解除因神经受挤压引起的头痛。李义凯等[6]研究表明,旋转定位扳法对颈椎管内解剖结构的改变如椎管矢状径、神经根袖等具有较明显作用。旋转时对侧神经根袖位移明显,有助于解除神经根袖处粘连。
星状神经节是支配头、颈、肩及上肢的主要交感神经节,由第6、7颈部神经节和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刃针触激星状神经节可抑制颈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其外周作用抑制分布区内的颈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肌肉紧张及痛觉传导,促进局部炎性渗出物和致痛物质吸收,增强其新陈代谢,加快损伤组织修复,从而有效改善头痛症状。
参考文献
[1]Sjaastad O,Saunte C,Hovdahl H,et al."Cervicogenic"headache.An hypothesis[J].Cephalalgia,1983,3(4):249-256.
[2]Sjaastad O,Fredriksen TA,Pfaffenrath V.Cervicogenic headache:diagnostic criteria.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J].Headache,1998,38(6):442-445
[3]李叉凯,徐达传.寰枕后膜挛缩症的临床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0):936-938.
[4]李万山,崔嵩生,李万瑶,等.耳穴磁贴辅助麻醉及对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4):349-352.
[5]唐占英,胡志傻,钱雪华,等.颈椎病发病研究现状及整颈三步九法作用机理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颈椎病国际学术交流会[C].2010:3.
神经源性偏头痛 篇5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治疗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指颈椎或颈部软组织为主引起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致使患者形成慢性、顽固性单侧或双侧反复头痛为主的一类疼痛综合征,口服中西药物、针灸、理疗、按摩等综合治疗,一般疗效不佳。颈椎旁神经阻滞[1]和枕神经阻滞可使患者症状缓解[2],但仍有患者疗效不佳或容易复发。笔者自2005年开始采用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C1、C2脊神经节阻滞,获得较佳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8例患者根据Sjaastad的诊断标准[2]诊断为颈源性头痛。所有患者均来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疼痛科门诊资料完整的患者。其中50~82岁老年人74例,男30例、女44例,平均年龄71岁,病史1~20年,平均10.5年;30~50岁60例,男14例、女46例,平均年龄40岁,病史6个月至18年,平均9年零3个月;15~30岁24例,男11例、女13例,平均年龄22.5岁,病史3个月至12年,平均6年零2个月。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颈椎或颈椎间盘退变,排除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病抑郁症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颈椎占位或器质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
(1)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仰卧治疗床上,颈下垫枕,使头部后仰,采用前方入路穿刺法,常规消毒后,穿刺针穿刺触及第6颈椎横突,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1%利多卡因8~10 ml,以出现霍纳综合征为阻滞成功,每天1次,左右侧交替,7~10 d为一疗程。(2)C1、C2脊神经节阻滞,患者取俯卧位于治疗床上,胸部垫枕,低头前屈位,用C臂X线张口正位和闭口侧位透照,确定C1、C2脊神经节穿刺点,穿刺点用0.5%利多卡因局麻后,用7号长80 mm穿刺针,根据C形臂透照指引,向神经节目标方向进针,沿内侧倾斜,待针尖触及骨面,调整针尖位置诱发疼痛,C1脊神经节出现枕部和顶部放散痛,C2脊神经节枕部和顶部出现放射样疼痛,与原发疼痛区一致,固定针尖位置,回抽无血及脑脊液,缓慢注入1%利多卡因、曲安奈德20 mg混合液3 ml,注射后观察30 min以上,无不适方可离院,脊神经阻滞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
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通过电话及门诊复诊方式随访。优良:头痛消失或基本消失,颈部症状基本消失、颈部体征明显改善;好转:头痛减轻,颈部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仍需间断服用止痛药;无效:头痛减轻不显著,颈部症状与体征同治疗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VAS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及C1、C2脊神经节阻滞成功,过程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有紧张、恐惧及阻滞后一过性头昏,平卧休息30 min后消失。
2.2 疗效所有患者VAS值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但58~82岁患者6个月后为(1.4±1.3)、30~50岁6个月后为(1.2±1.5)、15~30岁6个月后为(0.7±0.9);说明老年人VAS值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症状比中青年容易复发,见表1。优良92例,好转6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3讨论
颈源性头痛为临床上常见头痛,病因复杂,头痛持续时间长,治疗较为困难,以往由于颈源性头痛解剖及发病机制不清、发病因素不明,治疗多集中在全身给药或局部处理。随着对颈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在头部临床解剖学的研究,很多学者发现颈部疾病除导致头痛外,多伴颈部疼痛、压痛、僵硬、活动受限及交感神经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畏光、精神紧张等)为主的综合征,多数医生墨守传统诊治方法,对颈源性头痛这一新的概念模糊,常诊断为“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甚者诊断为“抑郁症”或精神障碍,加重患者思想负担,导致误诊、误治,疗效不佳。
颈源性疼痛是由高位颈神经传导的,高位颈神经包括C1~4脊神经,与头痛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表明,C1脊神经和C2脊神经是颈源性头痛传导的主要神经,交感神经参与了伤害感觉信息的传递过程,在炎性或慢性损伤神经破坏中,交感神经伤害神经纤维的影响更为明显。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颈部活动可导致椎体在额状轴、矢状轴、纵轴上的前倾后仰,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以及三个轴位上的不同联合改变,使颈椎及椎间盘退变,关节、关节囊、韧带、肌肉、软骨慢性损伤、肥厚、增生,瘢痕形成,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压迫脊神经,反射性引起头颈部肌肉痉挛,持续性肌肉痉挛引起组织缺血,产生肌筋炎,直接刺激挤压颈神经产生头痛,同时刺激压迫交感神经出现眩晕、恶心、心悸、心动过缓、多汗或汗闭、精神紧张、失眠。此时患者单用脊神经阻滞效果不佳,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收到较好疗效。
从解剖上看,C1脊神经的前后根在椎动脉下方汇合,穿出硬膜,在后根与前根汇合处的近侧端约2 mm位置。有一半粒大小的脊神经节存在即C1神经节;C2脊神根从外侧寰枢关节的内侧穿过硬膜,在关节面后下行,分前支和后支,支配寰枢关节椎体前肌和胸锁孔突肌及上颈部肌肉。毗邻大脑、脊髓、椎管等重要组织。但C1、C2神经解剖位置固定,穿刺容易,且在X线C形臂下引导,提高了精确度,注药时反复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缓慢注射,药量较少,故阻滞后几乎未见并发症,安全程度高。颈交感神经节位于颈血管鞘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每侧有三个,分别称为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其中,颈下神经节即为星状神经节或称颈胸节,星状神经节由颈交感神经和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是头颈、五官、上肢、心肺的主要支配神经节,周围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气管、食管、迷走神经、臂丛神经、颈丛神经等重要结构。生理上表现为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而产生交感神经系统反应。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起到对异常机体纠偏作用,激活机体维持恒态功能,对神经、免疫、内分泌功能产生良好影响,只要熟悉解剖、穿刺准确、熟练,用药得当,对人体几乎无任何负面影响,故星状神经节阻滞为临床提供了一项效果确切、疗效好、作用快的治疗手段。
颈源性头痛采用C1、C2脊神经节阻滞可以降低神经兴奋性,使药液在高位颈神经及病损软组织间扩散,利多卡因阻断痛觉传导,降低了神经的兴奋性,减轻颈部肌肉痉挛;曲安奈德消除无菌性炎症,促使神经功能恢复;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调整交感神经,消除了交感神经的症状,通过临床观察,联合治疗可产生显著、持久疗效,可迅速全面消除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倪家骧.颈源性头痛及其治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2,6: 116-119.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12例,其中女性52例(46.43%),男性60例(53.57%),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4.54±6.3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98±0.67)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3~7分,平均评分(5.68±0.73)分。其中,颈枕部疼痛36例,颞部疼痛25例,前额疼痛29例,顶部疼痛18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依据国际头痛协会颁布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确诊。将其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疼痛部位、VAS评分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未行其他治疗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重大疾病患者;合并五官科、脑血管疾病患者;脑颅器质性病变患者;颈部骨折、肿瘤患者;特征人群(孕期、哺乳期女性,神经及精神类疾病等);依从性差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布洛芬缓释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生产企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产品规格:0.3g)0.3g/次,2次/天;盐酸氟桂利嗪(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产品规格:5mg×20s)10mg/次,2次/天,连续治疗14天。
针灸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取穴:颈夹脊穴、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天柱穴;毫针:0.25mm×40mm。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将各穴位及毫针消毒,然后依次针刺各穴。以75°角沿脊柱刺入颈夹脊穴25mm,平刺刺入百会穴20mm,向鼻尖位刺入风池穴30mm,向下颚位刺入风府穴20mm,平刺刺入天柱穴20mm。进针后快频率(90~120次/min)小幅度提插捻转毫针,待患者出现重、涨、酸、麻等感觉,然后各穴留针30min,留针时每10min以适当刺激解除患者耐受,2天1次,共治疗14天。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14d后VAS评分。0级:患者头痛完全消失;1级:患者存在轻度头痛,发作时有轻微疼痛,对生活与工作无影响,VAS评分为1~3分;2级:患者存在中度头痛,发作时头部疼痛加重,对生活与工作有轻微影响,VAS评分为4~7分;3级:患者存在重度头痛,发作时头部疼痛程度较重,对生活与工作有严重影响,VAS评分为8~10分。
1.5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源性头痛相关标准判定疗效。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对睡眠无影响,颈椎功能全部恢复至正常状态;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大部消失,睡眠尚可,颈椎功能显著改善,体位异常时有短暂性头痛;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对睡眠有一定影响,颈椎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消失或加重,难以正常入睡,颈椎功能未恢复或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6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针灸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治疗7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针灸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针灸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n(%)]
3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颈源性头痛病变部位主要在颈椎,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体虚、劳损,并长期受风寒湿邪影响,引发颈部经脉闭塞,气滞血瘀,清阳难以上行故致头部疼痛。风池穴隶属足少阳经,其下为头夹脊,其中既有枕小神经的分支,又有枕动脉、枕静脉的分支;风府穴隶属督脉腧穴,其下为枕小神经交叉区;天柱穴隶属太阳膀胱经腧穴,其较深部位为头半棘肌,内有枕大神经干;百会穴隶属督脉腧穴,其下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与静脉。颈夹脊穴隶属经外奇穴,针刺颈夹脊穴可直达病所。针刺上述穴位,可有效刺激各部位神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提示药物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较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
总之,作为顽固性疾病,颈源性头痛常带给患者较多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医者需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布洛芬缓释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针灸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14d后VAS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后针灸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针灸,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褚慧玲.齐刺颈夹脊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1):29-32.
[2]Bogduk N,Govind J.Cervicogenic headache:an assessment of the evidence on clinical diagnosis,invasive tests,and treatment[J].Lancet Neurol,2009,8(10):959-968.
[3]陈广和.原始点松筋疗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38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0):78-79.
[4]古建军,孙建民,丁永国.颈椎硬膜外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9):717-718.
[5]姚旭,周慧,林咸明.“项四穴”微调进针点为主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8):3024-3027.
[6]罗建昌.项八针配合头部阿是穴留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8):758-761.
颈源性头痛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间于我科治疗的1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 B组78例患者应用C1、C2的横突注射方法治疗;A组86例应用C1、C2的横突注射方法与小针刀联合治疗。上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VAS评分、病程,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B组患者均取仰卧位, 将其头偏向健侧, 在乳突尖的下方即第一颈椎的横突, 其乳突尖下方的1.5cm是第2颈椎的横突, 在每点进行3mL复合液的注射 (包括2%的利多卡因与得宝松) 。A组患者在C1、C2的横突进行注射治疗后以小针刀在C1、C2的横突, 其刀口线同人体的纵轴平行, 其针体同颈椎横突的结节骨面垂直, 并刺入皮肤, 并缓慢进针一直到达骨面, 首先予以纵行剥离, 之后予以横行剥动, 如果骨面出现硬结以及厚钝感, 则可以多切几刀, 在整个的操作过程中, 其针刀刃需始终运动在横突结节的骨面, 在出针后需按压5min。A、B两组患者经治疗完毕后再观察30min以上, 如无何不适则可离院, 1次/周, 1个疗程为4次, 控制在2个疗程内。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分别在治疗后的第1、第3及第6个月以电话或者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 依据VAS (视觉的模拟评分) 对患者疼痛程度予以判定, 同时依据VAS的加权计算来对临床疗效做评估。百分比 (疼痛减轻) 等于 (A-B) /A, 其中A为用药前的VAS评分;B为用药后的VAS评分。 (1) 临床治愈, 患者VAS的加权值在75%以上; (2) 临床显效, 患者VAS的加权值在50%~75%之间; (3) 治疗有效, 患者VAS的加权值在25%~50%之间; (4) 治疗无效, 患者VAS的加权值在25%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 以 (珚x±s) 表示数据, 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 以χ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 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 将P<0.05作为其差异标准。
2 结果
经治疗后的1个月随访, A组患者优良率较B组具有明显差异 (P<0.05) ;经3个月以及6个月的随访后, A组患者优良率较B组均具有明显差异 (P<0.05) 。详见表1。
(n)
3 讨论
目前头痛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并且分类繁多, 而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年龄大多是20~60岁年龄段之间的患者, 均有长期的低头工作史, 其男女比例约为1:4, 而其发病率则可达到20%。该病主要表现呈枕部的疼痛, 能放射到头顶与颞部以及额部等, 而头痛则可表现呈一侧或者两侧的交替性加重, 一部分患者可有眼睛干涩, 以及视物模糊和眼球发胀等症;还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耳鸣以及耳部不适等症, 还可伴有颈部的僵硬, 在转动时出现头痛加重, 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终导致其注意力无法集中, 以及认知能力的下降, 进而精神萎靡、生活质量下降等。
颈源性头痛发病的主要机制为: (1) 神经受到刺激, 引起三叉神经以及颈神经于三叉神经的脊髓核内进行会聚, 并出现颈椎的病变导致头痛; (2) 颈部软组织发生机械损伤也能够压迫刺激并牵引头部的痛觉神经导致头痛[5,6]; (3) 上颈椎组织出现炎性水肿与紧张挛缩以及粘连, 也可刺激患者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以及颈神经其后支引起头痛; (4) 颈神经根受到压迫以及炎症的侵袭, 能导致颈部肌肉出现放射性痉挛, 而持续的肌肉痉挛也可导致组织缺血, 由代谢产物的聚集导致肌筋膜炎, 最终产生疼痛。
目前, 临床采用镇痛药口服以及牵引治疗, 其疗效往往不佳, 而我科应用C1、C2的横突注射来治疗以及C1、C2的横突注射与小针刀相配合治疗, 对比后发现, 应用C1、C2横突注射与小针刀配合治疗, 不仅效果肯定, 同时复发率也较低。应用局麻药物与激素进行C1、C2的横突注射, 能阻断神经对其疼痛的传导, 而交感神经得到阻滞后血管痉挛即解除, 从而改善患者微循环, 并减少局部的炎症物质蓄积, 同时减少对患者神经的刺激, 最终促进修复患者炎性神经, 能有效阻止患者恶性循环的疼痛。应用小针刀治疗, 从生物物理学方面来说是一类机械刺激, 能够将病灶的软组织粘连与瘢痕以及挛缩切开并松解破坏, 使机械能可以转变成热能, 让毛细血管得到扩张, 并加速患者血液循环, 进而加强其局部的病变组织所需的营养供应。综上所述, 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应用C1、C2的横突注射方法与小针刀联合治疗, 不仅安全, 而且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小平.针刺颈夹脊结合头针治疗颈源性头痛4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10, 42 (11) :60-61.
[2]张丽艳, 任普阳, 唐梦雨, 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102例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11, 32 (2) :152-152.
[3]孙德海, 姜长林, 曲向林, 等.冲击波治疗颈源性头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 16 (4) :250-251.
[4]李仁淑, 全光石, 张广建, 等.臭氧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8) :726.
[5]王伟, 任丽, 卢俏丽, 等.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19) :3534-3536.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篇8
1 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机制
美国的发病率为0.4%~4.6%,女性多见,男女患病比率为1:4,平均发病年龄为42.9岁。依照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标准,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8%。而国内尚缺乏类似的统计学资料。不同的文献差异较大(0.4%~80%),这与研究的方法不同及所依据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综合近年来有关的文献,颈源性头痛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有4种。
1.1 解剖会聚理论
Bogduk[1]认为颈源性头痛的发生是高位颈神经所支配的结构发生病损而引起高位颈神经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传入,通过高位颈神经传入纤维之间及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传入纤维的中枢会聚,使伤害感受性输入产生紊乱而形成的一种牵涉痛。Biondi[2]解释由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神经元的有序分布,使三叉神经眼支与高位颈神经可发生最大程度的会聚,所以临床上颈源性头痛患者头面部疼痛主要集中在额、颞及眶部,其疼痛程度常常超过起源于颈枕部的疼痛。
1.2 机械刺激学说
分布在头颈部的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及高位颈神经,走行于头颈部的血管(颈动脉、椎动脉),头颈部的肌腱、筋膜、韧带、软骨等组织,构成了颅外对痛觉敏感的组织结构。研究发现在颈枕连接处的枕下组织有与硬脑膜相接的附件,机械牵拉这些组织可引起硬脑膜移动。在小部分尸体中还发现头直肌后的小肌肉及项韧带与枕下硬脑膜有精巧的直接连接[3]。颈椎病变均可造成颈神经或交感神经的机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疼痛。颈部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机械损伤也可通过刺激、压迫、牵引头部敏感软组织,椎动脉的交感神经丛或其他交感神经而引发头痛。
1.3 炎性水肿学说
Martelletti[4]在试验中发现颈源性头痛患者的血清IL-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先兆偏头痛患者和健康人,并且在颈源性头痛患者自然发作组和机械刺激诱发加重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Zicari等(2001)发现颈源性头痛患者NO途径活性高于文献中的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患者。然而,目前有关细胞因子在颈源性头痛发生中作用的文献相对较少,并且有些理论不被权威杂志所报道和承认,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与发展。
1.4 肌肉痉挛学说
国际头痛协会有关颈部疾病相关性头痛中提到肌肉因素在诊断中的应用。颈部肌肉组织、颈髓神经根特别是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而持续性的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代谢的终末产物引起肌筋膜炎,产生疼痛,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肌肉持续收缩以维持姿势,使肌肉供血减少,继发肌痉挛,并使韧带、肌筋膜易发生损伤;冗长而乏味的精神活动或体力劳动,在全身各部位中最容易引起颈部神经-肌肉的紧张,这些是青少年颈源性头痛的常见原因。于生元等[5]在对226例伴有颈椎异常的紧张型头痛患者进行研究中发现紧张型头痛患者颈肌张力增高,通过压力计测量其痛阈降低,提示紧张型头痛可能与颈部肌肉的异常收缩有关。从而也提示紧张型头痛可能包含在广泛内涵的颈源性头痛之中。
2 临床表现
颈源性头痛多偏于一侧,或双侧交替发作的单侧头痛(若颈部两侧结构同时受累,头痛偶可为双侧),极少为全头痛;头痛起于颈枕部,可沿颈枕部放射到顶颞部,少数发生在前额或眶上,以颈枕部疼痛最剧烈,颈部运动、咳嗽、劳损会加重头痛;颈部活动受限;症状发作或加重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周;初期,头痛多呈阵发性,以后则变为慢性波动性头痛;疼痛多为跳、刺、胀、烧灼痛,亦可为刀割或放射性、牵扯样痛,平时为慢性隐痛或麻木酸痛;头痛常伴耳鸣、眩晕、听力障碍、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症状,少数有眼部胀痛或眼球内陷感,瞳孔不等大,流泪、结膜充血,因而与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及紧张型头痛等原发性头痛不易区分;头痛有许多激发点,位于头夹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以及枕下诸肌(C1~3支配)。
3 概念及诊断标准
颈源性头痛[5]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是进行该综合征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学者们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激烈地争论与探讨。Van Suijlekom等[6]做了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鉴别于无先兆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的可靠性为目的的试验。Antonaci等[7]探讨了头痛的单侧性及由颈部起源向额眶部扩散这两项标准并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研究,将颈源性头痛全部诊断标准、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及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颈部疾病相关性头痛诊断标准全部纳入患者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同时符合这两项标准的A组无论诊断的敏感性还是诊断的特异性都明显高于B与C组。当前,笔者比较推荐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诊断标准。如下:(1)颈部症状和体征①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②颈部活动范围受限;③同侧的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肢根性痛。(2)诊断性麻醉阻滞可明确诊断。Van Suijlekom等[6]认为颈部可以达到确切阻滞的结构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椎小关节、颈神经干、颈椎间盘。(3)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在Ⅰ项中根据对诊断的重要程度,将诊断标准按顺序分为从A到C项,诊断颈源性头痛时一定要有其中一项或多项。符合A项即可确诊,而仅符合B项或C项则不足以诊断,同时符合B项和C项则可明确诊断,若3项同时符合则诊断确定无疑。科研工作中必须符合Ⅱ项,尽量符合Ⅲ项。
4 治疗
颈源性头痛是由于一系列原发性疾病引发的临床表现相同或相似的有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征候群。这些原发性疾病可以是有菌或无菌性炎症、肿瘤、先天或后天畸形及外伤等。治疗上也是根据所累及的结构及病变性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1)诊断性麻醉阻滞。它不仅对颈源性头痛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重要治疗手段。在进行诊断性阻滞时,应使用小剂量局麻药以防止药物扩散到其他解剖结构而影响诊断性阻滞的精确性。同时在阻滞深部结构时,有必要在影像学监控下进行以确保阻滞的准确性和安全性。(2)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浸润是治疗此类颈源性头痛的常用方法。Silverman[8]发现部分颈源性头痛是继发于枕大神经及枕小神经在行程中受到腱性组织的损伤或神经旁的淋巴结、枕动脉的直接压迫,并通过外科手术松解枕大神经周围瘢痕、切除枕大神经旁淋巴节甚至节段切除动脉使枕大神经及其分支获得减压,成功地治疗了这类患者。也有人通过射频热凝技术[9]或局部冷冻技术毁损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导致伤害性刺激不能传入中枢而使该类头痛得到缓解,但是此类治疗可以导致枕部麻木等并发症的出现,Silverman[8]认为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失败时才可考虑使用本技术。Weiner(2000)最近报道了通过周围神经(电)刺激疗法(PNS)治疗枕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具体原理和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其他治疗方法尚有颈2神经切断术、颈2神经节切除术等[10]。(3)颈椎关节突关节。为了确保本技术的有效性,治疗前必须通过诊断性阻滞证实头痛的原发疾病是颈椎关节突关节病损及确定病变关节。McDonald等通过长期随访发现有71%的关节突关节源性头痛患者经过射频热凝后完全缓解,对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实施第二次治疗往往同样有效,但是对首次治疗无效的患者行第二次治疗同样不敏感。(4)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由于此技术可出现延髓、脊髓、椎动脉损伤及药物误入蛛网膜下隙和椎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故Silverman建议必须在影像学监视下并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5)颈部及后枕部肌肉。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盐酸曲马多、α-2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抗惊厥药可能对此类颈部肌肉源性颈源性头痛有一定的疗效(Borg-Stein,2002)。祖国医学推拿技术可使痉挛肌肉松弛,促进肌肉血液循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也有人采用肉毒素A肌筋膜扳机点注射成功地治疗了肌肉源性颈源性头痛[11]。(6)颈椎间盘。Blume[9]为此类间盘源性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2~3、3~4间盘进行多点射频热凝,取得一定的疗效。Jansen[10]通过颈2~3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愈部分顽固性颈源性头痛患者。(7)皮质类固醇激素硬膜外注射。在颈源性头痛发生中,炎症反应充当重要角色,皮质类固醇激素能抑制炎症反应而缓解疼痛。Reale等[12]认为皮质类固醇激素硬膜外注射(CESI下同)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其抗感染作用可直接阻止C纤维的痛觉传入,但Van Suijlekom等[13]却认为CESI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损伤颈髓,累及生命中枢)并缺乏选择性,不应该在诊断和治疗中常规使用。Silverman[8]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到,只有在诊断性阻滞和其他创伤相对较小且选择性强的治疗方法失败后方可考虑使用CESI,并在影像学监视和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确定针尖在硬膜外腔内后方可注药;术前应例行MRI检查以排除椎管狭窄,防止注射药物压迫颈髓。并发症概括起来有术后低颅压性头痛、高位颈髓麻醉、局部药入血、硬膜外血肿、囊肿。除外,还要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5 总结与展望
总之,颈源性头痛在人群中有相当比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头痛。今后尚需进一步加强对其的认识,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善和统一诊断标准,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颈源性头痛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临床发病率较高,但误诊率也较高。本文就多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该病病理生理学机制、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藉此对今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所参考和启示。
【神经源性偏头痛】推荐阅读:
血管神经性头痛06-23
神经性头痛的病因分析08-06
顽固性血管神经性头痛08-04
颈源性头痛09-04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11-06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论文09-12
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09-25
神经源性膀胱致尿失禁08-02
偏头痛治疗进展10-12
偏瘫性偏头痛论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