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头痛眩晕

2024-05-24

颈性头痛眩晕(共10篇)

颈性头痛眩晕 篇1

颈性头痛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近年来发病率极高,且反复发作,治疗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05年2月~2008年5月期间,采用自拟化瘀潜阳饮加减治疗颈性头痛眩晕100例,效果可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近3年来的门诊患者,经CT、MRI等检查排除头部器质性病变,又经颈部拍片结合临床体征,确诊为颈椎病,治疗前均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18~82岁,平均53岁;病程15 d~22年,平均9年。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5岁,平均51岁;病程2个月~23年,平均8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

(1)符合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TCD显示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排除癫痫、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紧张性头痛、头面部神经痛等所致的头痛眩晕,排除眼、耳、鼻、喉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眩晕。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1)治疗组:自拟化瘀潜阳饮加减。基本方:天麻15 g,钩藤30 g,生石决明(先煎)30 g,生地15 g,红花10 g,赤芍15 g,防风10 g,当归15 g,枳壳20 g,柴胡10 g,川芎30 g,桔梗6 g,川牛膝15 g,怀牛膝15 g,制首乌15 g,白蒺藜30 g,炙甘草6 g。加减:伴恶心者加半夏10 g,竹茹6 g;头痛严重者加菊花10 g;失眠多梦者加远志15 g,夜交藤3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两次空腹服。(2)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商品名: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003)5 mg,每晚1次,睡前服用。

1.3.2 观察方法

两组均保持普通饮食习惯,治疗期间禁止饮酒,避风寒,勿劳累,避免精神刺激,停用其他药物。4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头痛眩晕及相关症状与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TCD数值正常;显效:头痛眩晕基本消失,偶因疲劳后在颈部活动时出现短暂的头痛或眩晕,遗留较少的相关症状与体征,不影响日常生活,TCD值接近正常;好转:头痛眩晕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遗留部分相关症状与体征,对日常生活稍有影响,TCD值好转;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TCD值均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100例,痊愈39例,显效38,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50例,痊愈12例,显效15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头痛眩晕多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其病理表现为颈部软组织和骨性组织形态结构的异常及功能性改变,刺激椎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及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头痛眩晕症状。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之精华,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本病常受风寒之邪和精神刺激所诱发。风寒之邪侵袭经络,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气血凝滞,阻遏经络,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日久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致风痰上扰清窍,瘀阻髓海脑络,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或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头痛眩晕。所以本病的基本病机为寒凝血瘀,阳亢风动。根据这一病机特点,认为化瘀散寒,潜阳熄风为治疗颈性头痛眩晕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方中天麻熄风止痉,平抑肝阳,活血通络,有较强的熄风逐瘀作用;钩藤、石决明、白蒺藜平肝疏风,熄风止痉,与天麻合用加强熄风潜阳之力。川芎、当归、川牛膝、红花、赤芍为活血通络药物,其中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具有活血通脉、祛风止痛之功效,当归活血补血,瘀血去则新血生,祛邪而不伤正,五药相配,活血通脉功效显著。方中根据中医学理论中“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的理论,配以柴胡、枳壳、桔梗疏肝解郁,通络止痛;制首乌、怀牛膝补益精血;防风发表散寒,胜湿止痛,祛风通络,对风邪所致脉络瘀阻引起的头痛眩晕起到了治本作用;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化瘀散寒,潜阳熄风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天麻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流惯性,减轻脑缺血作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可调整血管的稳定性,促进脑血管弹性和脑血流供应平衡,从而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

本临床观察表明,化瘀潜阳饮在改善头痛眩晕症状方面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又能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化瘀潜阳饮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给予自拟化瘀潜阳饮,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两次空腹服。对照组50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每晚1次,睡前服用。结果 治疗组100例,痊愈39例,显效38,好转18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50例,痊愈12例,显效15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78%。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化瘀潜阳饮在改善头痛眩晕症状方面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瘀潜阳饮,颈性头痛眩晕,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篇2

【关键词】颈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68-0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患病年龄呈逐步降低趋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采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10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按患者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奇数日入观察组,偶数日入对照组,观察组50例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30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半年,平均2-3年,对照组50例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半年,平均2-3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2]拟定一下标准: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

(2)非婚姻或哺乳期妇女。

(3)保证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1)颈椎病的其他类型。

(2)脑源性、耳源性、外傷性、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癌引起的眩晕疾病。

(3)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其他严重性疾病、糖尿病患者。

(4)未按试验计划完成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

取穴:风池 颈椎夹脊穴、天柱、玉枕(均为双侧)。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局部消毒后,取华佗牌30号1.5寸针灸进行针刺,风池穴向鼻尖方向针刺1寸,其他穴针刺1寸,得气后使用常HHKWD-8081脉冲针灸治疗仪,50次/分频率、连续波,电流量以患者耐受为宜,设定25分钟/次,每日1次,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定疗效。

1.5.2 对照组:采用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倍他泀汀注射液,静脉滴注,使用500mL 5%糖水或0.9%生理盐水500mL+20mg倍他泀汀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1疗程,休息3天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定疗效。

2.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眩晕、头痛、恶心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诊半年无复发。

好转:眩晕、头痛、恶心症状明显减轻,有复发。

无效:眩晕、头痛、恶心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未能改善,阳性体征存在。

2.2 结果(见表1)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为头部经脉气血失调,经气运行不畅,致髓海空虚,脉失所养,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是其内因,外感风寒湿邪,颈部长期劳损是其外因。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穴,为手足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针灸学者称之为“祛风要穴”,颈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能畅通督脉和太阳经气而调和阴阳,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且有上连下贯的作用,针刺既能益气升清,又可滋水涵木。诸穴合用,可调节头颈部经脉气血,畅通经气运行,填脑补髓,脑窍得其濡养则使眩晕症状缓解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因椎动脉狭窄、斑块形成,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使脑部血流减少,产生眩晕或猝倒,有研究表明,针刺风池穴可调节椎-基动脉血流速度[3]夹脊穴能促进局部血流循环[4],针刺天柱穴可降低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反射性扩张血管,上述穴位采用电针治疗,能松解相互抵抗的软组织,使血管扩张,脑供血增加,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孙宇,陈其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S]中华外科杂志,1993,13(8):472。

[3]袁晓军,郝喜书,赖钟平,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J],中医杂志,1996,37(5):285。

眩晕宁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我院于2008年4月~2009年10月共诊治颈性眩晕患者1 1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2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8.2±8)岁,对照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1.3±8)岁,两组患者均有典型的眩晕症状,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入选标准

1.2.1 有眩晕主诉,并符合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2.2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

1.3 实验方法

治疗组给予眩晕宁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应用倍他司汀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观察期限为30天。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眩晕及伴随的症状消失,在观察期内无眩晕发作,TCD的血流速度、血脂、血流变学等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效:眩晕症状缓解,TCD的血流稍有改善,但仍时有头部昏沉不适感,恶心呕吐,视物旋转感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椎动脉血流速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学结果比较

3 讨论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伴随许多疾病而出现,其病因亦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其病理因素不外风、火、痰、瘀四端。早在很久之前中医学对眩晕病已有深刻认识,《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作的原因之一;张景岳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痰火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中医前贤对眩晕的病因病机有较深的认识,认为虚证、痰证在眩晕症中所占比例较大,且眩晕易反复发作,久病则易致瘀,久虚易致瘀,瘀血阻于经脉,清阳不升则发为本病。眩晕宁方在此理论基础上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针对本病的病理特点用茯苓、白术益气健脾为主药,脾胃后天之本,脾喜燥恶湿,脾气盛,则运化水湿功能旺盛,脾气盛则气血旺,气血充足则血行流畅。且《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的功能在气血运行与生成方面起到十分重要作用;配以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泽泻渗湿泄浊,以上五药合用而达到痰消瘀去之目的,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肝肾,菊花平肝、清热而利头目;牛膝补肝肾,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而达到养五脏、调阴阳、益肝肾、痰瘀并去而治疗眩晕之功。

摘要:目的:评价眩晕宁片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纳入60例采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倍他司汀片治疗,于治疗前后应用TCD测定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并检查血脂、血流变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血脂,血流变学测定,眩晕宁组总有效率96.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8%(P<0.01)。结论:眩晕宁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流,降低血脂。

关键词:眩晕宁,颈性眩晕,血液流变学,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 篇4

关键词:眩晕;针刺;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56-01

笔者近3年来采用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并与血塞通治疗该病比较,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 35 例,男 20 例,女15例;年龄 25~70岁,平均 43.3 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8 a。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 例;年龄22~ 73岁,平均43.1 岁;病程最短 1 周,最长6年。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拟定[1]。(1)以眩晕头痛为主症,伴有颈项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可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甚至猝倒。(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示不同程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摄片示颈椎退行性病变,并可见颈椎正常生理弧度消失,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必要时进行CT、MRI检查。(3)排除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及脑干小脑部非缺血性疾病。

1.3 临床表现 (1)因颈部病变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时,可产生反射性脑血管痉挛而出现眩晕 头痛 恶心呕吐,甚者“猝倒”,无意识障碍[2]。(2)当头颈部扭转或后屈时出现眩晕 恶心欲呕 耳鸣耳聋 视物不清等症状,而停止头颈部扭转,症状即可消失或明显好转。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针刺治疗。取穴:百会、神庭、印堂、太阳(双)、合谷(双);气血不足型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痰湿阻络型加尺泽、足三里、丰隆;肝气瘀滞型加太冲。患者取仰卧位,选用华佗牌针具,规格 0.30 mm×25 mm及0.30 mm×40 mm。常规消毒后,取百会穴向前平刺0.5寸,并以每分钟120次的频率捻转,平补平泻,以头顶酸胀并扩散至四神聪穴处为度;神庭穴平刺0.5寸,捻转得气,平补平泻;印堂穴提捏进针,平补平泻;太阳穴直刺0.5寸~0.8寸,捻转得气,平补平泻;予体穴均为直刺0.8~1.2寸,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每日1次,2周1疗程,

2.2 对照组 予血塞通注射液,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血塞通注射液0.4 g×1支,静脉输液,每天1次。疗程同上。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临床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能参加一般性活动;有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时仍复发,生活和工作受一定影响;无效:眩晕等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4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及强度也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颈椎不适甚至颈椎病,从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之扭曲或变窄,或刺激椎动脉旁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引起椎动脉痉挛,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以眩晕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眩晕症多因脾气虚弱,导致气血亏虚,脾失健运,水湿分布失司,聚湿成痰,痰拙上扰,蒙闭清窍;或久病及肾,肾阳不足,寒水上攻;或肾阴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或肝风挟痰上扰,均可引起本病。本研究选取百会、神庭、印堂、太阳、合谷等穴,百会位于人之颠顶,为督脉要穴,具有升清降浊、调气和血、使阳经气血上荣于脑、以濡养髓海而止眩;神庭为督脉之穴,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故针此穴可宁神醒脑;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可清头明目;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宣通气血之功。并根据不同的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能疏通经络气血,安神止眩。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张葆樽,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7.

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体会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4 例, 按1985年全国颈椎病会议纪要中规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4], 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37 例, 有13 例经MRI证实单侧椎动脉血流明显减少;下颈椎失稳26 例;颈间盘突出症11 例。男28 例, 女46 例, 平均年龄46.5 岁 (25~65 岁) 。病程3~70个月, 平均18.3个月。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组74 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性眩晕, 其中65 例 (87.8%) 与颈部活动有关, 56 例 (75.7%) 伴有枕、颈、肩痛, 11 例伴脊髓压迫症状, 12 例伴颈神经根受压症状;其他伴随症状:耳鸣、听力下降、耳聋28 例, 视力下降、多汗、心慌、胸闷15 例, 猝倒史3 例。旋颈试验阳性24 例 (32.4%) 。

1.3 辅助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X线 (正侧位、双斜位、伸屈侧位) 检查, X线片异常达69 例 (93.2%) , 主要包括颈椎骨质增生51 例 (68.9%) , 颈椎失稳26 例 (35.1%) , 其中有23 例可见角位移大于11°, 14 例滑移大于3.0 mm;椎间隙CT扫描36 例, 椎间盘突出25 例 (33.8%) ;颈椎MRI检查27 例, 颈脊髓受压14 例。

1.4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本组62 例, 包括颈部制动、卧床休息及颈部围颈固定、扩血管抗眩晕等药物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及颈部高位硬膜外封闭。恢复期加强颈背肌锻炼, 避免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等;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症状严重且难以忍受者, 影像显示颈椎不稳定、高位硬膜外封闭有效的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本组治疗12 例。术式取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

2 结 果

治疗效果按以下标准评定[5], 优:症状全部消失;良:50%以上的症状消失;可:50%以下的症状得到改善;差:症状无改善或复发。本组治疗后3个月~3年随访结果:优49 例, 良14 例, 可8 例, 差3 例。优良率85.1%, 有效率95.9%。

3 讨 论

3.1 颈性眩晕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影响, 导致供血障碍而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常见于中老年人。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6], 过去多由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对症保守治疗, 近年来病因方面有两种学说:一是椎动脉的直接受压, 二是椎动脉丛受刺激而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后者越来越受到强调, 并为研究所证实。交感神经纤维在椎管内外, 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间盘、椎间关节、硬膜囊上均有广泛的分布与交通, 分布于椎动脉周围的椎动脉丛也发出多个分支进入椎间盘的侧缘和后纵韧带, 交感神经受刺激可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7]。本组患者均以长期反复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 其中87.8%与颈部旋转或屈伸有关, 同时伴随耳鸣、视物模糊等一系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结合临床我们将颈性眩晕的发病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 椎间不稳。因椎节失稳刺激分布于其上的交感神经和椎动脉丛引起椎动脉痉挛。b) 颈椎退变钩椎关节增生。钩椎关节在颈椎诸关节中是退变最早的部位之一, 由于横突孔这一骨性管道使椎动脉失去退缩与回旋的余地, 增生的骨赘直接压迫椎动脉, 并刺激外侧的椎动脉和交感神经丛。c) 颈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此类患者固然会出现相应的脊髓压迫症状, 同时也可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和硬膜上的交感神经, 在颈部活动时引起椎动脉痉挛而出现眩晕症状。

3.2 颈性眩晕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

3.2.1 颈椎病

颈椎病是导致老年人眩晕最常见的原因, 病理变化是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增生。一般情况下单侧椎动脉持续受压, 由于有对侧椎动脉的代偿, 多数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本组37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 13 例 (17.6%) 表现为单侧椎动脉受累而出现眩晕等症状, 其原因可能是颈部活动引起健侧椎动脉狭窄, 转颈多出现转向侧动脉压迫加重, 对侧仅扭曲、拉长。因此, 转颈时使健侧椎动脉受压而不能代偿患侧供血, 则诱发或加重眩晕症状。而关节突关节增生时, 自后方压迫椎动脉和神经根者, 颈后伸诱发眩晕症状[8]。本组33 例行颈部制动等保守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4 例采用颈前路间盘及骨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

3.2.2 下颈椎失稳

颈椎失稳是引起青壮年患者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颈椎在生理载荷下椎体间的位置关系异常, 使椎体随头颈部活动而前后错动, 引起椎动脉第二段牵张、扭曲, 加上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窦椎神经受刺激, 引起椎动脉痉挛。本组26 例患者多为长期伏案工作、睡眠姿势不正确的青壮年患者, 过劳、体位改变为诱发因素, 伴有颈肩部疼痛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MRI虽有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 但没有颈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和体征。大部分经颈部围颈制动星状神经节阻滞而使症状缓解, 其中有6 例经颈部高位硬膜外封闭, 有效证实为顽固眩晕者, 行颈椎植骨融合术后症状缓解。

3.2.3 颈椎间盘突出症

本组颈椎间盘显著突出且伴颈神经根和脊髓受压表现仅11 例。其发病原因可能由于颈部活动时突出间盘反复刺激硬脊膜、神经根及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所致, 同时突出的椎间盘也可直接压迫前庭脊髓束的颈髓段, 引起反射性眩晕。由于患者多伴有颈神经根和脊髓压迫症状, 因此单纯阻断交感神经作用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佳。本组2 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术后症状消失。其余9 例行颈围领制动、星状神经节封闭, 症状仍有发作。

总之, 在引起颈性眩晕的诸多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中, 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椎动脉机械压迫和交感神经受刺激,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在多数患者中后者占主导地位。因此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效果确切, 保守治疗无效应以稳定颈椎为主要目的的手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袁文.对椎动脉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认识[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 13 (4) :210-211.

[2]刘植珊, 杨瑞和, 陈永裕, 等.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华外科杂志, 1984, 22 (2) :711-713.

[3]林庆光, 赵新建, 冯宗权.颈性眩晕及其手术治疗机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 8 (5) :249-251.

[4]杨克勤.颈椎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50.

[5]冷辉, 王少波, 赵吉连, 等.颈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7 (3) :209-210.

[6]任先军, 王卫东, 张峡, 等.颈椎闭合性创伤合并椎动脉损伤的机制及MRI诊断[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7 (6) :401-403.

[7]张涛, 高延征, 闫守月, 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 16 (1) :1-2.

颈性眩晕诊断的研究进展 篇6

1.1 临床症状诊断

颈性眩晕诊断的重要基础就是眩晕发生于头颈部过伸或旋转时的运动过程中[5]。主要的临床症状: (1) 头颈部不适:头痛、头晕、耳鸣、耳聋、颈项部肌肉紧张等; (2) 延髓外侧综合征表现: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肢体交叉感觉障碍、眼球震颤等; (3) 神经功能紊乱: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多汗等; (4) 严重眩晕病患者可出现猝倒, 在行头部运动是随着体位的改变而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 (5) 外伤后损伤, 表现为脊髓及神经受损症状。

1.2 体格检查

位置眩晕试验是诊断颈性眩晕的重要体格检查[6], 将颈部后伸并向左、向右旋转运动, 自觉眩晕感就可诊断。颈部触诊, 颈后部相应椎体处压痛, 关节错位紊乱, 颈项背肌、斜方肌、胸大肌痉挛及压痛, 艾德森试验 (即斜角肌试验) 阳性等均为诊断标准。

1.3 辅助检查

1.3.1 X线表现

颈性眩晕临床X线表现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主。开口位X线片常见寰枢关节两侧不对称[7]。正侧位X线常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尤其具有诊断意义的为颈3、4、5椎体连线曲度的改变;椎体棘突偏歪, 椎体增生, 椎间隙变窄, 钩椎关节退变, 韧带钙化, 骨桥形成等。颈椎斜位片常见椎间孔狭窄, 上下关节突骨质增生等。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显示颈椎不稳定, 具体表现椎体后缘滑移超过3mm或椎体间成角大于11°, 郭庆新[8]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椎体失稳刺激交感神经和椎动脉丛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颈性眩晕。张明才等[9]认为常规X线容易漏诊, 应加用比值测量法, 而李曙明等则认为旋转位X线片科提高颈性眩晕检出率[10]。

1.3.2 CT检查

CT三维重建可见寰椎的侧移和旋转, CT表现寰枢关节错缝、退行性改变、椎动脉寰枢段变异都能引起眩晕[11]。CT检查能观察横突孔退变的情况, 能排除由横突孔狭窄以外的CAS症状。有关学者结合临床及CT检查提出骨质增生引起横突孔狭窄与临床发生眩晕相符率达到了88%。

1.3.3 MRI检查

MRI检查清晰地分辨颈椎退变及颈椎间盘后突出、脊髓硬膜囊受压程度, 且能清楚地分辨左右椎动脉孔改变情况;其对颈椎退变及继发性病变能多方位显示, 对引起颈性眩晕原因提供诊断依据。

1.3.4 椎动脉造影

(1) 普通血管造影 (DSA) 。普通血管造影能够将椎动脉与周围组织相区分, 精确显示椎动脉狭窄等病变情况, 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根据冯世庆[12]研究, 行普通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狭窄情况能明确颈性眩晕病因及诊断, 指导相关治疗, 对判断颈性眩晕发病、体格检查机手术后出现眩晕等情况具有很好的排查意义。但因为DSA属于有创检查, 已经逐渐被MRA、SCTA等检查逐步替代。

(2) 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 。SCTA是一种非创伤性血管显影成像技术, 是评价椎动脉血管状态较实用及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13]。SCTA通过断层扫描显示椎动脉及其附近组织, 通过三维影像成像技术显示其狭窄、畸形病变部分, 由此推断椎动脉狭窄性质及原因等[14]。祝安惠等[15]通过SCTA检查发现椎动脉因小关节骨质增生受压, 在颈椎活动时, 椎动脉收到挤压、牵拉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颈性眩晕。Seemann等[16]利用SCTA和DSA技术重新检查经TCD检查发现椎动脉有病变及异常的患者, 结果相对比后发现SCTA检查较DSA更加安全可靠,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茹选良等[17]经对患有颈性眩晕病症的患者行SCTA检查后发现神经血管因素是导致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因素。

(3) 血管磁共振 (MRA) 。MRA检查在显示软组织病变方面具有无比的优势, 对退变组织引起的病变检查运用较多。常时新等[18]应用MRI相互对比法结合流动分析软件分析认为MRI影像学对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可以准确诊断颈性眩晕。颈椎血管磁共振检查可显示椎动脉在

寰椎发生侧移或旋转时受到挤压而直径变小、血流减少, 结合颈椎MRI检查, 因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儿导致的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 颈椎间盘退变突出, 小关节骨质增生、关系紊乱等情况对椎动脉的影响。

1.3.5 彩色多普勒

椎动脉病变前期多数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 (TCD) 检查。椎动脉血流量与动脉管径大小有着密切关系[19], 极度旋转头颈部状态下, 牵拉异常的椎动脉, 病变的动脉官腔变窄甚至闭塞, 血流量快速减缓或减少, 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同时可能刺激交感神经系统, 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椎动脉痉挛, 血流量减少[20,21]。利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可直接的观察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等血流变数据改变, 判断供血的情况。Bray等[22]将TCD和颈椎MRI血管结合检查椎-基底动脉发现, 两者相结合相对比普通血管造影能更好的发现病变位置及机制, 对临床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国内陈云[23]认为通过TCD检查能直观的表现颈部平卧静止位及颈部旋转活动是椎动脉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通过定性定量研究, 临床上可以指导医生对患者术后效果的判定。

1.3.6 血液流变学检查

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 颈性眩晕患者红细胞沉降率, 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粘稠度、血清胆固醇等血液方面检查均比正常人群高[24]。李军等[25]总结发现椎动脉受压时, 血中血浆内皮素 (ET) 含量增高, 加重血管痉挛, 引起颈性眩晕, 因此检测血中ET科帮助诊断颈性眩晕。

2 鉴别诊断

2.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外在原因导致壶腹嵴顶的耳石颗粒脱落进入半规管, 头部活动以致耳石移动, 改变内耳淋巴液压力, 刺激前庭神经, 出现短暂性眩晕和眼震、飘浮或翻转感等症状。典型特点为行头部位置试验时眩晕及眼震有延迟性、疲劳性特点, 症状持续较长, 可达数周甚至数月。颈性眩晕主要由头颈部活动而引起不适, 可因为颈部的退行性改变影响发生眩晕加重, 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不同, 在保持头部站立或者正卧位时没有明显的关系。

2.2 美尼尔氏综合征

本病易受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出现睡眠不足、劳累过度、情绪波动。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主要表现, 眩晕突然发作, 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不由颈部活动诱发, 颈项部不敢活动, 伴头痛、恶心、耳鸣、耳震等, 缓解后无任何症状。与颈性眩晕鉴别在于发病年龄相对年轻, 常有前庭功能检查异常, 发作具有规律性, 症状重, 持续时间长, 反复发作后听力下降, 无神经系统和脑干缺血征。

2.3 第四脑室占位病变

第四脑室或颅后凹占位改变刺激前庭神经核和迷走神经背核, 导致颅内压升高, 引起剧烈眩晕和呕吐, 血压升高, 患者可因转头等头部动作诱发眩晕, 与颈性眩晕的鉴别要点在于是否出现颅内压升高情况, 一般头部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2.4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指锁骨下动脉因退变或周围组织影响发生狭窄、完全或部分闭塞, 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眩晕、昏厥、上肢乏力、苍白、麻痛等, 上肢剧烈运动后导致眩晕, 一般情况下患者双上臂测量血压和脉搏不对称, 甚至在锁骨下动脉区听诊出现杂音。鉴别在于颈性眩晕不会出现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 锁骨上窝时不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等症状, 另外TCD、CDFI和CTA、MRA、DSA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2.5 颈动脉窦综合征

颈动脉窦综合征以突发耳鸣、眩晕、乏力甚至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理机制为颈动脉窦神经传导异常引起。与颈性眩晕主要鉴别在于, 颈动脉窦综合征在转头是发作, 除了出现眩晕等症状外多伴发血压改变、心动过速甚至意识丧失, 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大约5分钟以内, 伴发意识丧失时时间相对较长, 但一般不超过20分钟。较少发生惊厥, 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男性为主。

2.6 眼源性眩晕

眼科检查是眼源性眩晕与颈性眩晕相鉴别的指导检查。眼源性眩晕多因眼肌麻痹引起眩晕, 眼科检查提示屈光不正, 闭眼后症状可缓解;颈性眩晕患者发生眩晕症状并不受眼睛的睁闭而影响。

3 结语

颈性头痛眩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涉及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颈性眩晕患者, 其中男66例, 女54例, 年龄32~64岁, 平均 (45.26±2.05) 岁;病程3个月至10年, 平均 (2.05±7.89) 年。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电针仪治疗, 主要针刺穴位有双侧风池、大椎、百会、风府、颈夹脊、四神聪、双侧晕听区、双侧百劳, 且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经穴定义》[1]标准进行操作。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刺络放血治疗, 主要针刺穴位有双侧风池、风府、四神聪、百会、大椎、双侧百劳、颈夹脊、双侧晕听区, 主要放血穴位有印堂、太阳、头维、天柱、大椎、前顶、颈背部C2-C7反应点、颈椎棘突压痛点等。每次任意选择2~3处穴位进行常规消毒, 采用一次性无菌三棱针针刺治疗, 每个穴位出血3~5滴, 体质强壮且头晕严重的患者可滴血10滴左右[2], 每隔3天针刺1次, 10天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采用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并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1.4 疗效评定

以《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3]中规定的颈性眩晕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内容为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等临床症状消失, 颈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劳动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肩、颈、背等疼痛程度有所改善为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为无效。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 并计算出总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 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改变情况见表1,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见表2。

3 讨论

中医认为颈性眩晕为肝所主, 属于“眩晕”的范畴, 与血虚、髓海补充等有关, 其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虚实, 主要表现为风痰、火痰扰乱头目。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颈段的软组织损伤引起组织内压增加, 刺激大脑前庭神经核、红核等而致。刺络放血是中医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 是依据“血络之病”[4]建立的一种针刺方式, 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脉络, 迅速祛除邪气, 调整并恢复脏腑血气。

(n=120, ±s)

注: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 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n=120,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放血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该法能使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增加或减慢, 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以及临床症状改善、体征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针刺放血治疗具有疗程短、选穴少、疗效显著等优点, 易于患者耐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明凯, 刘迈兰, 高玉杰, 等.从针刺不良事件中思考针刺操作规范[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 (摘要) , 2011:109-110.

[2]杨骏, 李传富, 张庆萍, 等.合谷穴针刺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脑功能成像初步分析[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 (摘要) , 2011:198-199.

[3]闫怀士.关于针 (灸) 刺治疗效应与效益的思考[C]//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 (摘要) , 2011:106-107.

手三针对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篇8

关键词:颈性眩晕,手三针疗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疗效

颈性眩晕是一种以眩晕为主症的临床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是颈部病变影响颈椎椎间孔内的椎动脉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是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常见的临床特征包括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视物旋转或头晕伴头痛、颈部体位变化后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颈部外伤史。颈性眩晕患者会出现颈框反屈、椎间盘突出、椎体不稳等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本文选择200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手三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以评价手三针疗法的确切性与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2年5月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 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关于颈椎病 (椎动脉型) 的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本研究要求。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与手三针治疗组, 以下简称对照组与治疗组, 年龄40~70岁。其中对照组女16例, 男14例, 病程2周~10年, 平均年龄 (57.39±8.50) 岁, 治疗组女17例, 男13例, 年龄 (56.60±8.33)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等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和表2。

排除病例标准: (1) 疼痛、麻木较重的神经根型患者。 (2) 合并肝、肾、心、造血系统、内分泌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 年龄在<18岁或>70岁。 (5) 智力障碍、盲、聋、精神障碍、哑等法律规定的残疾患者。 (6) 近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7) 怀疑或确有药物滥用、酒精病史患者。

剔除病例标准:资料不全, 无法统计的患者;在治疗中非治疗因素死亡的患者;不依从设计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结果计入安全性统计, 不计入疗效统计。

终止撤出标准:因各种原因而未完成治疗的患者。

脱落病例标准:资料不全, 无法判定疗效的患者;因各种原因, 未能按规定方法及时间完成治疗的患者。脱落病例应注明脱落的原因。

病例数估算:在病例收集最后按顺序增补组内脱落患者。

方法:给予治疗组患者手三针治疗。治疗选择劳宫 (双) 、中渚 (双) 、间谷 (双) 3个腧穴。劳宫在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 握拳屈指时中指间处。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 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合谷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两穴连线的中点是间谷穴位所在。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证均是间谷穴位适应证。但其敏感度较两穴高得多。得气快, 疗效速。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的疗效甚为突出。取双侧劳宫、中渚、间谷进行针刺治疗。让患者取坐位, 保持颈项直立, 术者立于患者身后, 对间谷、中渚、劳宫三穴, 从左至右, 从上至下, 依次进行取穴、用75%酒精消毒、针刺。间谷穴直刺0.4~0.6寸深, 产生麻胀感, 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 使针感下传至指尖。中渚穴直刺0.4~0.6寸深, 产生麻胀感, 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 使针感下传至指尖。劳宫穴直刺0.4~0.6寸深, 产生麻胀感, 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 使针感下传至指尖。各穴位针刺得气后, 每隔5分钟运针1次, 3次后即出针。针刺手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三穴使用提插手法, 进针深度严禁超过0.8寸深, 以免损伤骨骼, 造成疼痛加重。每天上午治疗1次, 10 d 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 10 mg/次, 1次/d口服。10 d为1个疗程, 连续3个疗程。

注:与治疗前比较, t=6.176 4, *P<0.001;t=5.187 7, ▲P<0.01;与对照组比较, t=1.797 4, △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t=10.388, *P<0.001;t=8.8385, ▲P<0.001;与对照组比较, t=1.9044, △P<0.05。

疗效观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 评分标准见表3, 总分8分, >6分为重度, <6分为轻、中度。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无效:头晕、头痛、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2有效:头晕、头痛、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3显效:头晕、头痛、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4临床治愈:头晕、头痛、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采用[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100%表示。见表1。

统计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Ridit检验, 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比较:治疗前, 治疗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积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治疗前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 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较治疗前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 治疗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较治疗前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明2种治疗方法均可缩短眩晕持续时间。治疗后, 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差值明显低于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严重程度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眩晕严重程度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两组治疗前眩晕严重程度积分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眩晕严重程度积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 对照组治疗后眩晕严重程度积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 对照组眩晕严重程度积分差值明显小于治疗组, 有显著性差异 (t=1.9044, P<0.05) , 表明治疗眩晕发作症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效果不如手三针治疗效果。见表3。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0%, 两组经χ2检验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 P<0.01) 。表明手三针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见表4。

两组安全性观察: (1) 生命体征: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呼吸、心率、血压等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2)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依从性观察: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共发生3例病例脱失, 采取后继病例替补的办法保证了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讨论

手三针疗法可以治疗颈性眩晕, 是采用针刺手段刺激劳宫穴、中渚穴、间谷穴, 仅施术于手部, 不需要特殊设备及场地, 具有见效快、取穴少的优点, 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为减轻患者的负担, 使其得到验、廉、简、便的方法治疗疾病,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挖掘中医适宜技术。采用手部穴位治疗颈肩部疾病, 是因为头面部是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的交汇处。临床上对劳宫穴、中渚穴、间谷穴研究较多。但同时针刺这三个穴位治疗颈性眩晕尚属首次。合谷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两穴连线的中点是间谷穴位所在[3,4]。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证均是间谷穴位适应证。但其敏感度较凡三间、合谷两穴高得多, 得气快, 疗效速。针刺间谷穴对缓解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症状效果突出。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5,6], 是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针刺该穴可以缓解后颈沉重感、耳鸣、目眩、肋间神经痛、站立时头昏眼花等症状。劳宫[7]属荥穴, 在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 握拳屈指时中指间处, 针刺该穴可以缓解口臭、鹅掌风、心痛、癫狂、昏迷、晕厥、口舌生疮、呕吐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 颈性眩晕患者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手三针疗法的质量控制条件下,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持续时间积分、临床综合疗效积分、严重程度积分三项组内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手三针疗法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表明手三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好。

研究结果表明, 手三针疗效显著。但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其不良反应较大, 而且服药后易导致困倦, 影响正常工作、驾驶机动车和学习。从国家适宜技术推广角度看, 手三针疗法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手三针疗法具有选穴少、见效快、价格低廉、对施术场地无特殊要求等优势, 可以成为一种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陆菁, 沈群, 陈百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2, 31 (4) :255-25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8.

[3]丁仁祥.间谷穴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2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 2001, 22 (7) :36-37.

[4]李晓瑜.间谷穴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00例[J].湖南中医杂志, 2009, 25 (6) :49-50.

[5]赵建家.针刺中渚穴在临床上应用的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 2002, 13 (12) :741-742.

[6]喻言芬, 苟勇.针刺中渚穴治疗脑源性头痛33例[J].河南中医, 2002, 22 (2) :58.

温针配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41例 篇9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52-02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颈部椎间盘变形、髓核突出、慢性劳损、外伤和炎症等因素刺激和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出现以头晕、恶心、呕吐及颈部不适为主症的一类病症。笔者采用温针配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41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41例均为近2年来本科收治住院病人。其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5 a。

1.2 诊断标准[1] ① 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②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③ X线正位摄片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示:椎间孔变小。颈椎CT示:椎间盘膨出、突出或脱出,椎管狭窄。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治疗方法

取穴:百会、大椎、风池、天柱、颈椎夹脊穴(C3~C7)。患者取坐位,选用规格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常规消毒后,取百会穴沿督脉向前斜刺0.5寸,捻转,平补平泻,以局部酸胀为度;风池穴以针尖朝向同侧目内眦,直刺l寸,提插捻转,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大椎穴直刺1寸,捻转,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C3~C7夹脊穴直刺l~1.5寸,提插捻转,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后将一段l寸长艾条套于针柄上,在接近穴位一端点燃,让艾条完全燃尽,等艾灰脱落后,在风池、天柱及夹脊穴上下两针处同侧接上6805一Ⅱ型电针仪疏密波脉冲电流,通电15 min,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1] 痊愈:眩晕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2个月随访未复发;显效:眩晕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劳累后偶有发作;好转:眩晕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有时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

3.2 治疗结果 痊愈26例,占63.41%;显效例9例,占21.95%;好转5例,占12.20%;无效1例,占0.02%。总有效率为97.56%。

4 典型病例

蒋某某,女,27岁,农民,因眩晕伴后枕部闷痛反复发作1月余于2011年5月住院治疗。症见:眩晕,头转动时加重,后枕部闷痛,欲呕,时感颈项酸痛。查:风池穴处压痛,颈肌紧张,左侧肩胛内上角压痛。叩顶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颈椎DR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左侧C3-5椎间孔变小。椎间隙未见明显变窄。入院诊断:颈性眩晕。行上述治疗3次后,症状明显减轻,行10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除,患者痊愈出院,随访3月无反复。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钩椎关节、椎体后缘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使之扭曲或变窄,或刺激椎动脉旁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引起椎动脉痉挛,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以眩晕为主的一系列症状。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主因肝肾亏虚,经脉空虚,经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而致。“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灵枢·海论》谓:“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百会、大椎为督脉要穴,督脉是沟通大脑与脊髓的主要经脉,是总督全身三阳七脉的枢纽,其中百会为巅顶之正中,别名三阳五络,故针刺百会、大椎以疏经通络,升清降浊,调气和血,使阳经气血上荣于脑,以濡养髓海而止眩。《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是祛风要穴,又为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既可调畅脑部脉络之气血运行,又能调整全身阴阳气血之平衡,使清阳之气上升入清窍。从解剖学上,风池穴浅层有枕神经与枕动、静脉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椎动脉,两动脉分支在肌层和硬脑膜处相吻合。风池穴可以通过对椎动、静脉神经丛的调节解除椎基底动脉痉挛,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2]。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颈背部,夹督脉伴足太阳经而行,能畅通督脉和膀胱经经气,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在局部解剖上每穴都有相应的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相应的动、静脉丛。因此,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针刺颈部夹脊穴,直达病所,能疏通经络、气血,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其周围组织营养,同时能通过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体液调节,促进机体内能改善,使交感神经释放缓激肽、5一羟色胺、乙酰胆碱等化学介质,从而调整血流速度和血容量,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得以加快恢复,临床症状减轻[3]。天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古称颈椎首为“天柱骨”,天柱乃擎天之柱,所以天柱穴在颈段为要穴,针刺天柱穴治疗颈椎病,疗效甚佳[4]。艾灸具有温经散寒、升阳举气之功效,使寒凝得热而散,气血得热而行,气至病所,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颈肌或血管痉挛,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纠正椎间关节紊乱等,从而恢复颈椎正常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平衡[5]。电针用疏密波可以直接兴奋局部组织而解除血管痉挛或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并且在正负电极间刺激动脉周围神经丛或神经根,消除或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痉挛,增加脑的血液供应[6]。故温针灸配合电针不失为治疗颈性眩晕的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极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高嵩,金宏柱.风池穴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43~44.

[3]庄垂加,阮传亮,黄聪阳.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2,22(1):23~24.

[4]邹勇,金亚明,袁成业.风池、天柱穴位注射丹参液治疗颈性眩晕4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3):34~35.

[5]蒋振亚,李常度.杵针大榷八阵穴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2):94~96.

[6]徐先伟,孙忠人,张殿全,等.电针治疗颈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3):25~26.

颈性头痛眩晕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8例, 均为我院2002年至2010年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4例, 男57例, 女71例, 年龄40~75岁, 平均56岁。病程5d~20年。病史:有长期低头工作者87例, 头颈部外伤史11例, 明显受凉史23例, 无明显病因者3例, 有动脉硬化20例, 高血压病18例, 糖尿病8例;对照组:124例年龄41~74岁, 平均54岁。病程5d~19年。病史:有长期低头工作者81例, 头颈部外伤史8例, 明显受凉史29例, 无明显病因者6例, 高血压病20例, 糖尿病5例, 颈椎病1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1]眩晕的诊断标准:年龄4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 或颈椎病史;慢性起病逐渐加重, 或急性起病, 或反复发作;发作性、体位性眩晕, 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下肢麻痛;体征:眼球震颤、病侧肢体共济失调, 构音障碍, 病侧面部及对侧肢体痛觉减退或消失, 或眩晕与头部转动密切相关;颈椎X线摄片示:颈椎肥大性改变, 脑动脉血液动力学检测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方法: (1) 颈部制动, 重者卧床休息; (2) 局部治疗:按摩, 对颈后线、椎旁线、颈旁线行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法以及侧扳法。针灸治疗:百会、印堂、四神聪、率谷、大椎、风池、颈夹脊。气血不足以培补脾肾为主, 针用补法, 选穴为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肝阳上亢以平肝潜阳熄风为主, 针用泻法, 选穴为风池、肝俞、肾俞、行间。痰湿中阻以和中化浊为主, 针用泻法, 选穴为中脘、内关、丰隆、解溪。每次取2~3穴, 中强刺激, 留针20min, 间歇检针。以上针灸治疗每天1次, 治疗6d歇1d; (3) 静脉滴注血栓通450或者丹参粉剂800mg.重者可适量加用天麻素600mg.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 (4) 可随症状缓解逐顺次撤消消静脉给药、口服药;牵引、针灸、红外线热疗、按摩。加强颈部的保健, 避免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及外伤等。

注: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注: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对照组治疗方法:静脉滴注血栓通450mg或者丹参粉剂800mg, 重者可适量加用天麻素600mg, 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 2组患者有基础病的, 进行常规治疗。

3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2]。痊愈:眩晕及其它伴随症状消失, 有关实验室检查正常;显效:眩晕程度和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上, 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 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有效:眩晕程度和发作减少60%以下, 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 有关实验室检查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4 结果

(表1、2)

5 讨论

由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不明确, 而且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 目前尚无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我们认为颈性眩晕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引起, 除颈椎退行性病变因素外, 颈部肌肉、韧带的劳损、外伤也可以引发颈性眩晕。所以如日常的慢性劳损如睡姿不当, 枕头过高, 长期伏案低头工作;头颈部外伤, 包括交通意外、运动性损伤、头颈部的过度前屈、后仰、侧弯等;颈部炎症引发颈肌肿胀或发生痉挛;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等均可成为颈椎病的诱因, 影响了椎动脉对脑部供血, 会出现眩晕症状。颈性眩晕, 属中医“眩晕”范畴。常见中老年患者, 多因脏腑功能减退, 阴阳失调, 气血津液运行障碍, 导致痰瘀内生, 阻于脉络, 脑失所养。古人从多角度对眩晕病的发生作了阐述, 如“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上气不足”、“髓海不足”、“无虚不能作眩”、“无痰则不作眩”等经典理论。从以上发病机理可以看出, 眩晕病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阴不足, 肝阳上扰;脾虚痰湿内生, 蒙蔽清阳;肾虚精亏、髓海不足均可导致眩晕。针对这一病机, 我们采取了制动、静脉滴注天麻素, 天麻素具有镇痛、镇静及增加脑血流量, 减少脑血流阻力, 特别是能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缓解血管痉挛, 对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持续性血管痉挛有持久的抑制作用, 尤其对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明显;还有前庭抑制作用, 能增加耳蜗小动脉血流量, 改善前庭器官循环。针灸改善颈部神经紧张、肌肉痉挛, 改善椎动脉血液循环及颅脑循环。按摩通过头颈部的按摩, 刺激头皮血管感受器以及颈部软组织内感受器, 通过反射机制, 使血管扩张,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 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和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因颈椎骨性因素所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 采用坐位或卧位颈椎的牵扳法, 可以直接增宽椎间隙使变窄的椎间隙得到改善, 纠正椎间小关节错位使关节的紊乱得到调整, 合理稳重的扳法可减少VA扭曲和骨赘对VA及交感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使VA骨性通道通畅, 从而改善颈椎动脉的血供, 有利于脑血流的灌注[3]。在治疗中, 我们体会到综合疗法疗效确切可靠, 比单纯药物疗法见效快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072~1073.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579.

上一篇:虚拟PLC下一篇:乡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