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共8篇)
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篇1
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型的眩晕, 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称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多[1], 多是指因颈椎病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 可随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其主要表现是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症候群, 以眩晕为主诉, 伴有恶心、呕吐、头颈痛、肩背痛、耳鸣、视觉障碍、出汗、心悸等临床表现。临床上需要把这种眩晕与其他类型的眩晕, 如内科、神经科、耳鼻喉科等疾患引起的眩晕相区别。对该病的治疗, 尤其是手术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2,3]较少, 且存在一定的分歧。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收治此类患者74 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4 例, 按1985年全国颈椎病会议纪要中规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4], 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37 例, 有13 例经MRI证实单侧椎动脉血流明显减少;下颈椎失稳26 例;颈间盘突出症11 例。男28 例, 女46 例, 平均年龄46.5 岁 (25~65 岁) 。病程3~70个月, 平均18.3个月。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本组74 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性眩晕, 其中65 例 (87.8%) 与颈部活动有关, 56 例 (75.7%) 伴有枕、颈、肩痛, 11 例伴脊髓压迫症状, 12 例伴颈神经根受压症状;其他伴随症状:耳鸣、听力下降、耳聋28 例, 视力下降、多汗、心慌、胸闷15 例, 猝倒史3 例。旋颈试验阳性24 例 (32.4%) 。
1.3 辅助检查
全部病例均行X线 (正侧位、双斜位、伸屈侧位) 检查, X线片异常达69 例 (93.2%) , 主要包括颈椎骨质增生51 例 (68.9%) , 颈椎失稳26 例 (35.1%) , 其中有23 例可见角位移大于11°, 14 例滑移大于3.0 mm;椎间隙CT扫描36 例, 椎间盘突出25 例 (33.8%) ;颈椎MRI检查27 例, 颈脊髓受压14 例。
1.4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本组62 例, 包括颈部制动、卧床休息及颈部围颈固定、扩血管抗眩晕等药物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及颈部高位硬膜外封闭。恢复期加强颈背肌锻炼, 避免长期伏案或低头工作等;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症状严重且难以忍受者, 影像显示颈椎不稳定、高位硬膜外封闭有效的患者可以行手术治疗。本组治疗12 例。术式取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
2 结 果
治疗效果按以下标准评定[5], 优:症状全部消失;良:50%以上的症状消失;可:50%以下的症状得到改善;差:症状无改善或复发。本组治疗后3个月~3年随访结果:优49 例, 良14 例, 可8 例, 差3 例。优良率85.1%, 有效率95.9%。
3 讨 论
3.1 颈性眩晕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影响, 导致供血障碍而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常见于中老年人。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6], 过去多由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对症保守治疗, 近年来病因方面有两种学说:一是椎动脉的直接受压, 二是椎动脉丛受刺激而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后者越来越受到强调, 并为研究所证实。交感神经纤维在椎管内外, 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间盘、椎间关节、硬膜囊上均有广泛的分布与交通, 分布于椎动脉周围的椎动脉丛也发出多个分支进入椎间盘的侧缘和后纵韧带, 交感神经受刺激可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7]。本组患者均以长期反复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 其中87.8%与颈部旋转或屈伸有关, 同时伴随耳鸣、视物模糊等一系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结合临床我们将颈性眩晕的发病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 椎间不稳。因椎节失稳刺激分布于其上的交感神经和椎动脉丛引起椎动脉痉挛。b) 颈椎退变钩椎关节增生。钩椎关节在颈椎诸关节中是退变最早的部位之一, 由于横突孔这一骨性管道使椎动脉失去退缩与回旋的余地, 增生的骨赘直接压迫椎动脉, 并刺激外侧的椎动脉和交感神经丛。c) 颈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此类患者固然会出现相应的脊髓压迫症状, 同时也可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和硬膜上的交感神经, 在颈部活动时引起椎动脉痉挛而出现眩晕症状。
3.2 颈性眩晕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
3.2.1 颈椎病
颈椎病是导致老年人眩晕最常见的原因, 病理变化是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增生。一般情况下单侧椎动脉持续受压, 由于有对侧椎动脉的代偿, 多数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本组37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 13 例 (17.6%) 表现为单侧椎动脉受累而出现眩晕等症状, 其原因可能是颈部活动引起健侧椎动脉狭窄, 转颈多出现转向侧动脉压迫加重, 对侧仅扭曲、拉长。因此, 转颈时使健侧椎动脉受压而不能代偿患侧供血, 则诱发或加重眩晕症状。而关节突关节增生时, 自后方压迫椎动脉和神经根者, 颈后伸诱发眩晕症状[8]。本组33 例行颈部制动等保守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4 例采用颈前路间盘及骨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
3.2.2 下颈椎失稳
颈椎失稳是引起青壮年患者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颈椎在生理载荷下椎体间的位置关系异常, 使椎体随头颈部活动而前后错动, 引起椎动脉第二段牵张、扭曲, 加上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窦椎神经受刺激, 引起椎动脉痉挛。本组26 例患者多为长期伏案工作、睡眠姿势不正确的青壮年患者, 过劳、体位改变为诱发因素, 伴有颈肩部疼痛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MRI虽有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 但没有颈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和体征。大部分经颈部围颈制动星状神经节阻滞而使症状缓解, 其中有6 例经颈部高位硬膜外封闭, 有效证实为顽固眩晕者, 行颈椎植骨融合术后症状缓解。
3.2.3 颈椎间盘突出症
本组颈椎间盘显著突出且伴颈神经根和脊髓受压表现仅11 例。其发病原因可能由于颈部活动时突出间盘反复刺激硬脊膜、神经根及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所致, 同时突出的椎间盘也可直接压迫前庭脊髓束的颈髓段, 引起反射性眩晕。由于患者多伴有颈神经根和脊髓压迫症状, 因此单纯阻断交感神经作用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佳。本组2 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术后症状消失。其余9 例行颈围领制动、星状神经节封闭, 症状仍有发作。
总之, 在引起颈性眩晕的诸多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中, 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椎动脉机械压迫和交感神经受刺激,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在多数患者中后者占主导地位。因此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效果确切, 保守治疗无效应以稳定颈椎为主要目的的手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袁文.对椎动脉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认识[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 13 (4) :210-211.
[2]刘植珊, 杨瑞和, 陈永裕, 等.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华外科杂志, 1984, 22 (2) :711-713.
[3]林庆光, 赵新建, 冯宗权.颈性眩晕及其手术治疗机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8, 8 (5) :249-251.
[4]杨克勤.颈椎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50.
[5]冷辉, 王少波, 赵吉连, 等.颈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7 (3) :209-210.
[6]任先军, 王卫东, 张峡, 等.颈椎闭合性创伤合并椎动脉损伤的机制及MRI诊断[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 17 (6) :401-403.
[7]张涛, 高延征, 闫守月, 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 16 (1) :1-2.
[8]Citow JS, Macdonald RL.Posterior decompression ofthe vertebral artery narrowed by cervical osteo-phyte:case reportJ[J].Surg Neurol, 1999, 51 (5) :495-499.
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篇2
杞菊地黄汤由六昧地黄丸化裁而来,现各地方制作参照古法配制,缩减环节.以适应大批量生产。但药用效价往往因制作不当或剂量不妥而受影响。为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需要。临床医师多以本方作汤剂加减运用。本方是滋阴朴肾的主要代表方,用途甚广。本文简要介绍本人运用杞菊地黄汤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1眩晕产生的关键是肝肾亏虚
眩晕为患者主体感受自身在外界空间运动(自感眩晕)或感到外物圈绕自体运动(动感眩晕)从而失去平衡。临床上以头昏眼花为主症,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严重者可突然仆倒。祖国医学将祖国将眩晕的病机归纳为虚、痰、瘀、火、风五类,瘸位见于头之清窍,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并与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以肝肾亏虚为本。眩晕常在40岁以后发病,以中老年人为多见。中医认为40岁以后人体脏腑功能开始衰退,气血虚衰,且随年龄增加而气血虚衰愈甚,正如《灵枢·天年》中所说的“人年四十, 而阴气自半……”。此外,肾藏精,生髓充脑,脑为髓海,精足则髓充,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发为眩晕。《医学从众录·眩晕》:“肾主藏精,精虚者脑海空而头重。……乙癸同源,治肾之所以治肝,治肝及所以熄风……”明确指出眩晕症治以肝肾为本。
2杞菊地黄汤组方原理
杞菊地黄汤出自《麻疹全书》。原方的配制古代极其讲究.其法为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炒)各四钱,丹皮、泽泻、白茯苓(去皮)各三钱,枸杞子、菊花各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腹服。
杞菊地黄汤重用熟地,性温味甘,归肝肾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义;山药主人脾经,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伍,肝脾肾同补,是为“三补”,但熟地用量为山萸肉和山药用量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浑利湿而泄肾浊,并能防熟地之滋腻;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泄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微寒以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配伍,称为“三泄”。六味药物合用,三补三泄,补中寓泄,以泄助補,补而不滞。以补为主,以泄为辅。枸杞子性味甘平,滋补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菊花性微寒,归肝经,宣泄肝经之热。全方共奏滋阴补肾之效。
3典型病例
杨某,男性,58岁。2012年7月22日就诊.患者自2008年起印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时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经服用扩脑血管药后,症状略有缓解,但近期服用上述药物不能控制.发作时如坐舟车之中,旋转不定,以至不能站立。四诊:面色少华,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中医诊断为眩晕(肝肾亏虚)。处方:熟地15g,山萸肉15g,淮山药20g,丹皮10g,泽泻10g,云苓15g,枸杞子15g,菊花10g,当归15g,汤剂水煎骧,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症状大减,药以中病,以原方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除。为巩固疗效,嘱其以成药杞菊地黄丸继续服用半月,观察3个月,随访1年无复发,疗效确切。
4体会
眩晕中医治疗临床体会 篇3
1 眩晕证治以虚为本的理解
眩晕证治以虚为本一方面是指脏腑功能失调, 阴阳气血亏虚是产生风、火、痰、瘀等邪气的病理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实邪阻滞, 清阳不升, 精气不能濡养脑窍, 造成所谓上虚, 从而导致眩晕的发生。其中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不足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脾胃气虚、气血亏虚等几个方面。
1.1肝肾阴虚《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作为著名的病机十九条的第一条, 历来是治疗眩晕的指导原则, 奠定了眩晕从肝风论治的基础。肝肾同源于下焦肾水, 肾气赖肾水以化生, 肝木赖肾水以滋荣, 肝肾不足, 实乃肾水阴精匮乏。肝肾亏虚, 水不涵木, 木枯风动, 肝风化火, 上扰清窍, 发为本病。正如何书田所云“精液有亏, 肝阴不足, 血燥生热, 则风阳上升, 窍络阻塞, 头目不清, 眩晕跌仆”, 因此在治疗上应注意在熄风化痰, 清利头目的同时, 配合使用滋补肝肾的药物, 正如叶天士所言“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 非沉寒可清, 滋阴熄风, 诸症力解”。由此可见, 滋阴潜阳, 平肝熄风是治疗此类眩晕的关键, 其中肝肾阴精不足是病机要点, 发病根本, 在治疗中应有充分的体现。
1.2脾胃气虚脾胃为后天之本, 主运化升清, 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亏虚, 气血生化无源, 气虚血少, 清阳不升, 脑窍失养, 则可见眩晕时作, 动则加重, 神疲乏力诸症。正如李东垣《脾胃论》中所说:“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瞑, 皆由脾胃先虚, 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若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 水液停滞体内, 化湿成痰, 即“脾为生痰之源”, 痰浊中阻,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蒙闭清窍, 造成眩晕发作,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此之谓也。因此, 治疗应注意固守中州, 健脾和胃, 使气血得生, 痰湿可化, 清窍得养而诸症自消。
1.3气血亏虚久病迁延耗伤气血, 或失血过多, 气随血耗造成气血亏虚, 气虚则清阳不振, 血虚则肝失所养, 虚风内动, 从而发生眩晕。王绍隆《医灯续焰》指出:“清阳出上窍, 而目在其中。清阳者, 气也。气不足则不能上达, 以致头目空虚, 而眩晕时作矣。”中医学认为, “气血同源”,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血生成依赖于气, 其运行靠气来推动, 气的推动功能又靠血的濡养, 互为依存, 缺一不可。上气不足, 则血无以推动, 故出现“髓海不足”“脑为之不满”, 髓海空虚, 脑失濡养, 眩晕也随之发生。虚气留滞, 气虚是产生瘀血痰浊的重要原因, 痰瘀阻滞经脉, 脑窍失养加重眩晕的症状, 同时也是造成眩晕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的主要因素。
2 临床治疗体会
眩晕产生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 涉及多个脏腑及气血津液的病变, 但归结到发病的最终原因, 可以认为本病是头目清窍失养所造成的一种症状。风、痰、瘀血诸般邪气阻滞经脉, 清阳不能濡养脑窍, 是眩晕实证的主要病机。“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本病各种邪气的产生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不足造成, 是眩晕发病的根本原因。所以, 笔者认为“本虚”是眩晕产生的根本原因。“治病必求于本”, 眩晕治疗一定要始终注意对正气扶助, 急性期实邪为主要祛邪而不伤正气, 衰其大半即止, 切不可攻伐太过, 或可采用扶正祛邪的方式, 辨明脏腑气血之虚, 适当补助。病势缓解当尽快补其不足, 养阴益气补血是主要的方法。
临床治疗眩晕应以辨证论治为主, 发作的急性期多有实邪, 当以祛邪为主, 综合症状及舌脉分清风、火、痰、瘀诸邪的主次及有无, 分别投以消解之药, 化痰以半夏天麻白术汤, 祛风以天麻钩藤饮, 活血化瘀则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
神经科的眩晕患者多为中老年发病, 病程长, 反复发作, 急性期症状基本可以上述治疗方式得到缓解, 但头晕的感觉则很长时间存在, 而且遇有情绪波动或劳倦疲乏等诱因则会反复。在治疗过程中, 一味使用活血化瘀、祛风化痰的方法病情鲜有控制者, 而配合使用益气养阴健脾等方法则效果比较明显。临床治疗宜辨明虚损恰当予以治疗。肝肾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脾胃气虚则用归脾汤健脾化湿, 升清降浊;气血亏虚则生脉散、八珍汤之类益气生血。然则, 补虚非一日之功, 不可太过, 要注意防止留邪之弊, 应坚持长期治疗, 以缓图之。所谓“王道无近功, 多用自有益”。
3 典型病例
例1林某, 男性, 30岁, 头晕3个月来诊。患者3个月来持续头晕, 时有眩晕发作, 曾多处求诊, 给予静脉滴注舒血宁、灯盏花素, 口服氟桂利嗪、倍他司汀、银杏叶等药物治疗, 疗效不明显。患者神疲乏力, 失眠, 口干, 动则汗出, 心悸, 舌质淡暗, 苔薄白腻, 脉细弦。考虑患者工作繁忙, 气血暗耗, 气虚血少, 清窍失养而致眩晕发作, 治疗当以补养气血为主, 口服中药治疗。处方以当归补血汤和四君子加减, 药用当归、太子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葛根、钩藤、夜交藤、泽泻、白芍等, 治疗1周, 头晕好转, 乏力、心悸减轻, 睡眠改善, 继用前方, 治疗2周后病症明显改善, 头晕、心悸基本消失, 睡眠改善, 仍感乏力, 改用口服生脉饮、天王补心丸善后, 1个月后诸症消失。
例2马某, 女性, 61岁, 眩晕间断发作9小时来诊。入院时症见:眩晕, 视物旋转, 伴有恶心、呕吐, 口干, 汗出, 睡眠欠佳, 舌质红, 苔黄腻, 脉细弦。当时治疗予以静脉滴注桂哌齐特、天麻素、血塞通、羟乙基淀粉等药物, 诸症未减, 呕吐尤重, 饮入即吐, 汤水难进, 动则晕甚。复诊其脉, 细弦无力, 考虑正气不足, 痰浊内生, 痰浊阻滞中焦, 胃气不降, 上逆则呕吐频频, 阻遏清阳, 而致头晕。治疗仅以驱邪为务, 正气不足, 难以达邪外出, 是涂以其表, 未故根本, 故改以扶正祛邪之法, 患者口服中药困难, 以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顾护正气, 补气滋阴, 治疗2天后诸症大减, 眩晕减轻, 少进饮食, 进汤剂以四君子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 1周后眩晕消失, 病愈出院。
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本社区门诊收治的70例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53.67±11.22)岁;病程1.6~10.5个月,平均病程(5.63±2.26)个月。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51.34±10.23)岁;病程1.4~9.5个月,平均病程(5.13±2.07)个月。两组患者出现眩晕的主要原因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及脑供血不足、颈椎病、晕动病及其他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眩晕定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毫克/次,1次/天,睡前服用。治疗组患者自拟眩晕定方主要由川芎9 g、丹参14 g、地龙9 g、黄芪16 g、葛根21 g、当归9 g、三七粉6 g以及党参11 g等12味药。并且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对药材进行适量地加减,其中脘闷、腹胀以及纳呆的患者,在上述药材的基础上加入白蔻仁10 g、砂仁5 g、木香7 g;出现泄泻及便溏的患者,在上述药材的基础上加入薏苡仁29 g、泽泻9 g;出现怔忡及不寐的患者,在上述药材的基础上加入珍珠母29 g、夜交藤14 g以及酸枣仁16 g。加水对其进行煎服,1剂/天,分2次进行服用。
1.3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s)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对其进行血、尿以及便常规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变化,且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安全性检测中也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3讨论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眩晕属于一个较为独立的证,为了提高对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前对其病因及病机有充分的认识[2],在治疗的过程中将患者的病证结合,并且采用辨证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而我国临床上对于眩晕患者病因病机的论述一般为风、火、痰、虚以及瘀[3]。认为眩晕在临床上属于本虚标实,本虚在于患者的肝肾,标实则主要以风、火、痰为主。因此,治疗眩晕患者的总体思路主要在于补虚,其中对于补虚的眩晕患者来说主要以补气药为主。但根据相关的资料研究证明,目前现代人出现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在于血瘀,气虚血瘀是现代人出现眩晕的主要证型[4]。
自拟眩晕定方主要是根据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等理论,眩晕患者主要的病因病机以及出发点为气虚血瘀,笔者是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的眩晕定方[5]。自拟眩晕定方中药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川芎9 g、丹参14 g、地龙9 g、黄芪16 g、葛根21 g、当归9 g、三七粉6 g以及党参11 g等12味药。其中党参及黄芪的主要功能在于健脾益气;地龙的主要功效在于通经活络;川芎、当归、赤芍以及丹参的主要功效在于行气活血,调和气血,经脉通畅。12种中药材的联合使用能起到益气活血以及化瘀通络等功效。而现代医学认为黄芪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以及营养状况;大剂量的川芎中在临床应用上能扩张患者的血管,促进其血液循环,从而降低患者的血黏度。而葛根中的葛根素在临床应用上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细胞变形的能力,降低患者血液的黏稠度,解除其红细胞的聚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分解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并且避免患者的血小板出现凝集等状况。除此之外,还能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起到活血化瘀并且改善患者微循环的作用。
综上所述,自拟眩晕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显著地改善中医证候及患者脑循环的血流量,从而降低患者血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血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眩晕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本社区门诊收治的70例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眩晕定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以及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安全性检测中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和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 自拟眩晕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显著地改善中医证候及患者脑循环的血流量,疗效确切。
关键词:自拟眩晕定方,气虚血瘀型眩晕,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田丽君,王净净,肖磊,等.自拟眩晕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3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3):21-23.
[2]班文明,陈伟,徐兵,等.自拟汤剂辨证论治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41-1042.
[3]朱颖玲,唐晓华,潘平雷,等.自拟健脾化痰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26(2):158-159.
[4]罗海龙,李欣,姜爱英,等.定眩止晕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9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268-269.
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篇5
1 眩晕的定义
眩晕 (veftigo) 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 是一种运动幻觉或错觉。患者常感觉外界物体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 可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向、倾倒、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血压的改变,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日常生活。
2 眩晕的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 眩晕分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大多是由耳朵和神经内科的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而假性眩晕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 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 但没有明显的转动感。假性眩晕一般由内科疾病引起, 患者可选择看综合内科。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 眩晕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其中, 由脑干前庭神经核以下部位病变引起的眩晕即为周围性眩晕, 绝大部分由耳部疾患引起, 除眼震和听力障碍外, 患者一般可无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及体征。中枢性眩晕则指由脑干前提以上部位病变引起的眩晕, 与周围性眩晕不同的是, 此类患者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 体格检查可见明显的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
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非手术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 属周围性眩晕, 患者可有明确的眩晕症状激发位置, 患侧耳部一旦受到外界刺激, 则可引起明显的眩晕症状。同时, 当患者患侧耳部发生旋转时, 可有特征性的眼震出现, 尽管症状发作时间短, 一般不超过30 s, 但眩晕症状的反复发作仍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另外, 症状明显严重的患者在头部或患侧由激发位置回复到直立位置时, 也可出现明显的反向眼震或眩晕症状, 极大的加重了患者的痛苦[2]。该病治疗存在一定难度, 患者常常辗转于不同医院, 花费大量医疗费用却难以得到有效治疗, 频繁发作的眩晕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日常风险。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发病初期可无明显征兆, 一旦突然发作则可持续1 min左右, 目前临床上以体位试验阳性作为其诊断的金标准, 并以手法复位等非手术治疗为首选。手法复位的常用手法有Epley手法复位与Barbecue翻滚疗法, 有研究者认为, 两者联合应用能使疗效显著提高, 且同一复位手法多次应用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次应用, 可以使治疗周期明显缩短, 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半规管中有漂浮颗粒, 且颗粒可随头部位置变化发生位移, 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使壶腹嵴发生异常的弯曲, 由此引发眩晕发作, 即为半规管耳石症。常用的直立位Hallpike复位手法可重复性差, 反复转头操作还可引起眼震及眩晕症状加重, 故目前提倡采用耳石复位手法, 使患者于水平位接受复位治疗, 可有效减轻眼震激发率, 保障预后疗效。
患者患侧壶腹嵴中有病理颗粒附着, 头位发生改变时引起附着颗粒撞击患侧壶腹嵴, 由此导致壶腹嵴异常弯曲, 可激发眼震和眩晕等临床症状, 为嵴顶耳石症, 临床可分为粘附型和非粘附型。目前建议采用壶腹嵴释放位复位, 指导患者头部保持在Half-Hallpike位或释放位, 再施加一定的震动和重力加速度进行复位, 可有效避免激发眼震, 成功率高。
耳石堆积症患者由于颗粒堆积于半规管或壶腹嵴中, 眼震在任何位置都可存在, 在施加适当震动的情况下做前次治疗手法的相反复位手法, 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从而保障患者疗效。
尽管上述相应的手法复位已取得较好疗效, 但操作不当激发眼震, 仍可加重壶腹嵴的异常弯曲, 导致半规管平面受损, 加重眩晕症状。为使上述手法复位安全高效, 可结合Omniax系统在治疗椅上完成任意平面和位置的复位手法, 同时便于施加震动和角加速度, 相较于安慰剂手法复位疗效显著。
4 梅尼埃病的非手术治疗
作为一种内耳性疾病, 梅尼埃病可累及包括半规管和耳蜗在内的整个内耳迷路, 发病时可引起患者眩晕、耳鸣、耳胀以及波动性听力丧失等, 有时还可伴发恶心、呕吐、出汗以及面色苍白等一系列自主神经症状, 且患者平衡功能也可继发障碍。对于眩晕发作次数少、程度轻、听力损失不严重、对生活质量影响小的梅尼埃病患者, 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并予以随访等是较好的临床治疗方式。
研究表明[3], 梅尼埃病多与内淋巴积水有关, 目前随着对其病因研究的逐步深入, 中华医学会已对其临床诊断提出明确标准, 并提出以消除眩晕和保存患者听力为主要治疗目的。急性期发作时, 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避免声光刺激, 同时予以前庭神经镇静剂和抗胆碱能制剂治疗, 患者症状严重时还可予以甲基强的松龙肌内注射予以缓解, 对于出现听力下降的患者, 应及时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以保证预后。为防止间歇期患者眩晕急性发作, 应严格控制患者食盐摄入量, 避免咖啡、烟酒的刺激, 同时给予激素口服治疗。对于顽固性患者则可采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为“化学性迷路切除术”予以消除。
近年来还有研究表明, Meniett治疗可有效应用于不适合激素治疗的患者, 作为一个低压脉冲发生器, 它可编码出复杂的脉冲压力, 施加于圆窗膜, 进而促进内淋巴的循环, 改善患者症状。
综上所述, 随着对眩晕疾病探讨的不断深入, 其非手术治疗以逐步取得较好疗效, 对于其远期疗效, 仍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 眩晕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 该疾病在给患者带来不适的同时, 也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正常作息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将眩晕疾病界定为患者的自我定向感觉障碍, 现阶段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集中在手术治疗, 并已逐渐发展成熟。作者结合我国眩晕疾病非手术治疗的各方式和疗效展开讨论, 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
关键词:眩晕疾病,非手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
参考文献
[1]唐志辉, 高晗.眩晕疾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 30 (6) :736-740.
[2]张道宫, 樊兆民, 韩月臣, 等.动态平衡仪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平衡功能评价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 45 (9) :732-736.
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篇6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 其中男16例, 女14例;年龄32~70岁, 平均 (45.12±4.32) 岁;病程0.5~30年, 平均7.3年。对照30例, 其中男14例, 女16例;年龄28~70岁, 平均 (44.02±5.30) 岁;病程1~33年, 平均6.9年。以上经过统计学处理,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心脑舒通胶囊3粒tid, 口服共8周;对照组以眩晕宁冲剂6gbid, 口服共8周。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订疗效评定标准为: (1) 治愈: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及伴有的其他症状、体征消失, 并在3个月内未再发病; (2) 显效:眩晕程度、持续时间明显改善, 伴有的其他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在3个月内发病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 (3) 有效:眩晕程度减轻, 持续时间缩短, 伴有的其他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 3个月内发病次数较原来减少20%~50%; (4) 无效:各种症状及体征改善不足20%。
注: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 经检验, P<0.05, 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结果 (表1)
3 讨论
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50例, 纳入标准:符合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年龄在25~60岁;眩晕发作次数在2次以上;每次眩晕发作时间持续7 d以上;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心血管疾病性眩晕;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颈椎有骨折、脱位、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其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最小27岁, 最大58岁, 平均年龄 (46.93±1.98) 岁;病程最短2周, 最长5年, 平均病程 (1.98±0.44) 年;平均BMI为 (23.98±2.09) kg/m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 两组的BMI、病程、年龄与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法治疗, 选择揉、弹拨、滚法施术于颈部约30 min;滚肩部约5 min;按揉、拿揉颈部肌肉5~10 min;点揉风池、风府、肩井等穴约5~10 min, 每天1次, 连续治疗14 d。②治疗组:给予理筋通督手法推拿治疗, 按揉放松紧张痉挛的颈部肌肉3~5 min;点揉肩井、天宗、大椎、风池、百会每穴30 s;触摸棘突及椎旁隆起、饱满的肌肉软组织并实施拔伸下旋转复位法, 叩击督脉3~4次1次/天, 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 显效:颈椎X线复查颈椎曲度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体征缓解, 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颈椎X线复查颈椎曲度有进步, 症状及阳性体征有改善, 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同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颈椎X线检查, 观察颈椎曲度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数据采用χ2分析,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0.0%,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2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对比:经过观察, 两组治疗前的颈椎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组的颈椎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同时两组组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对比差异明显 (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现代社会下, 颈性眩晕的发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果长时间连续用电脑工作, 颈部负荷过大, 很容易导致颈肌劳损, 进而引起脑血管供血不畅, 造成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证明颈性眩晕的发生多是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梗化, 椎基底动脉狭窄、痉挛引起椎动脉系统发作而形成的。颈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 中医的病因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 总以虚为本。而颈椎为督脉所贯, 其要穴大椎为诸阳之会, 督脉与颈部筋脉功能失常, 则可致髓海失养, 引发眩晕[6]。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尚无可靠疗效的方法, 手术风险较大, 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好, 也容易复发。手法推拿针对颈性眩晕的病因治疗, 改善颈椎曲度具有独特的疗效。不过手法的危险在于医护人员使用不当, 这是造成损伤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7]。在治疗手法中, 本文对治疗组给予理筋通督手法推拿治疗先按揉颈部肌肉, 再点揉大椎、风池、百会、肩井、天宗, 叩击督脉三遍, 从而得到很好的预后效果。同时理筋通督手法简化了传统操作手法, 使操作时间缩短并易于掌握, 增加了手法的安全性。本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0.0%,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众所周知, 颈椎关节及肌肉、韧带等位置发生异常, 必然影响到颈椎的生理曲度, 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颈性眩晕的好转或加重。理筋通督手法推拿可以通过纠正关节错位, 使失稳的颈椎重新恢复平衡, 使椎动脉走行畅顺, 从而使颈性眩晕得以控制[8]。同时在旋转和推顶按的综合作用下, 其能纠正错位的颈椎和离位的筋脉, 恢复颈椎正常解剖位置和生理曲线, 纠正椎间失稳引起的小关节紊乱, 使骨刺和被压的椎动脉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减轻对椎动脉的刺激。本文两组治疗前的颈椎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组的颈椎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同时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差异明显 (P<0.05) 。并且理筋通督手法可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 解除对椎动脉和周围神经的刺激或压迫, 消除疼痛, 恢复颈椎内外平衡。而在辅助治疗中, 可以用电动按顺器自己按摩颈部及有关穴位;或局部应用蜡疗或热水袋热敷;如反复发作颈性眩晕, 外出时要注意, 避免攀高或做危险动作[9]。
总之, 理筋通督手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能有效改善颈椎曲度,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明, 刘志军, 常峥.针灸联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4 (3) :231-233.
[2]金坚, 赵玲丹.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2 (9) :67-69.
[3]曹晓玲, 嘉士健.颈眩平胶囊配合牵引针灸治疗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 2005, 23 (5) :34-36.
[4]陈达祥, 梁庆华.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 2013, 8 (5) :178-180.
[5]智兆军.龙氏正骨推拿治疗寰枢关节失稳引发的眩晕234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7, 7 (11) :49-51.
[6]钟立军, 廖军锋, 宁俊忠, 等.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35 (11) :45-47.
[7]陈福洪, 陈振江.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8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 (7) :99-101.
[8]宋成宪, 李舜, 王润妹, 等.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4) :56-58.
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篇8
1 临床分型
在临床颈性眩晕的患者中, 经TCD、B超、X线片、MRA、CT等检查, 可以发现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诱发眩晕的原因主要有下面3种:颈椎退行性改变——脊椎失稳、椎间盘变性突出、骨赘形成压迫椎动脉;环枢关节错位;椎动脉行程变异、痉挛、椎动脉本身病变等。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因素我们对颈性眩晕的患者进行分类[2]:上颈性眩晕——是指以上颈椎 (C1~C3) 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眩晕。表现为枕颈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 X线片可见枢椎棘突偏斜、齿侧间隙不对称等。下颈性眩晕——是指以下颈椎 (C4~C7) 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眩晕。表现为下颈部僵硬、活动不适、眩晕症状时轻时重, X线片示颈椎退变增生、生理曲度消失或反突等。我再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2 诊断治疗
2.1 对象
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 诊治颈性眩晕患者例中, 62例患者为临床颈性眩晕的确诊患者。其中男性23例, 女性39例;最大年龄73岁, 最小26岁;最长病程5年, 最短3个月。根据分类原则分成:上颈性35例, 下颈性27例。
2.2 诊断标准
根据1984年在全国第一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 统一颈椎病诊断标准, 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为[3]: (1) 曾或有猝倒发作, 并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缺血症状: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 (2) 旋颈试验阳性。 (3) X线片显示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MRA示椎动脉受压、迂曲、移位、梗阻。MRI轴位、冠状位示椎动脉受压、变细、双侧不对称。 (4) 多伴有交感神经激惹征。 (5) 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等其他性质的眩晕。
2.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愿意接受推拿治疗者。排除标准: (1) 有眩晕症状但颈椎X线片或TCD检查为正常者; (2) 眩晕发作次数2次以内者; (3) 眩晕伴严重心、肾、肝、脑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 (4) 伴有内耳、前庭神经、脑干、小脑及大脑病变者。 (5) 不合作者 (不能按规定时间治疗影响疗效者) ; (6) 孕妇、病情危重及已行颈椎手术治疗患者; (7) 个体依从性差, 不能坚持治疗无法判断治疗效果者。
3 治疗方法
3.1 上颈性眩晕。
坐位:用滚法、一指禅、拇指推法对颈椎双侧肌群进行放松, 重点放在上颈部;用拇指拨法对颈部的压痛点、结节点进行解痉松解治疗, 特别是对上颈部;使用拇指拨法对风池、哑门、肩中俞、肩外俞、颈根穴进行弹拨治疗;用拇指点按风池, 采用三向点按风池穴;端提拔伸法:双手置于颈项部, 用力向上端提, 并慢慢用力向前后左右旋转牵拉, 重复5~8次;有环枢关节错位的采用环枢关节扳法复位;用颈部拿揉结束治疗。
下颈性眩晕。坐位:用滚法、一指禅、拇指推法对颈肩部及胸椎二侧竖脊肌进行放松, 重点放在颈根部;用拇指弹拨下位颈椎之夹脊穴及压痛点;重点点按及弹拨肩中俞、肩外俞、肩井穴;纠正相应颈椎关节错位;点按拿揉风池穴;提拿舒筋法:用双手提拿颈后颈两侧及肩部的肌肉, 反复15次, 再用双手掌根部, 从头部开始, 沿项韧带、斜方肌及竖脊肌方向做分筋手法, 反复15次;仰卧位:采用手法拔伸牵引结合牵抖进行治疗;用颈部理法结束。
3.2 疗程
每次治疗大约为25min, 10次为1个疗程。
3.3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 分为: (1)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 (2)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体征明显好转, 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3)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 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 (4)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见表1。
4 讨论
颈性眩晕中医属眩晕范畴, 医有云:无虚不作眩。气血不足, 髓海失充故作眩晕[5]。现代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性眩晕的发病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正好与中医学术相吻合。所以颈性眩晕的治疗作用在于使气血畅通, 而髓海得养, 则眩晕自除。颈部的病变, 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眩晕, 在上、下节段因颈椎的结构及椎动脉的行走特征的不尽相同所以病变特征也有所差异,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特性采取分型治疗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除中医推拿治疗外, 活血化瘀药物静滴、牵引、针灸、穴位注射、小针刀、封闭、理疗等治疗方法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无论何种疗法均应指导患者及时改正日常不良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习惯, 并坚持不懈地进行颈部主动功能锻炼, 这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保证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分型论治”治疗法在临床治疗颈性眩晕上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通过笔者对2010年6月至2011年5在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就诊的62例临床颈性眩晕的确诊患者进行的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法的疗效观察进行讨论。结果 上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 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结论 “分型论治”治疗法治疗颈性眩晕, 临床疗效显著, 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保证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颈性眩晕,分型论治,拔伸牵引
参考文献
[1]周振东.颈肩部慢性疼痛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66-67.
[2]左金良, 韩建龙.颈性眩晕的分型治疗及疗效分析[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 2 (18) :1657-1658.
[3]屠永华, 王玉锦.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综合临床, 2003, 19 (7) :294-295.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87:511-512.
【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推荐阅读:
眩晕治疗08-28
老年眩晕:临床分析10-07
锁骨骨折临床治疗体会05-12
成人正畸治疗临床体会05-25
骨盆骨折临床治疗体会08-25
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体会08-09
眩晕患者06-23
周围性眩晕05-13
眩晕1方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