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

2024-09-28

颈性眩晕(共10篇)

颈性眩晕 篇1

颈性眩晕,在诸多眩晕中占一定的比例,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及颈动脉硬化等原因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所致。以发作性眩晕伴呕吐,视物昏花或视物旋转或晕厥为主要症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对眩晕的治疗药物颇多,但停药后易出现反复。本研究用眩晕宁治疗该病60例,临床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我院于2008年4月~2009年10月共诊治颈性眩晕患者1 1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2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8.2±8)岁,对照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1.3±8)岁,两组患者均有典型的眩晕症状,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入选标准

1.2.1 有眩晕主诉,并符合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2.2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

1.3 实验方法

治疗组给予眩晕宁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应用倍他司汀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观察期限为30天。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眩晕及伴随的症状消失,在观察期内无眩晕发作,TCD的血流速度、血脂、血流变学等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效:眩晕症状缓解,TCD的血流稍有改善,但仍时有头部昏沉不适感,恶心呕吐,视物旋转感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椎动脉血流速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学结果比较

3 讨论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伴随许多疾病而出现,其病因亦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其病理因素不外风、火、痰、瘀四端。早在很久之前中医学对眩晕病已有深刻认识,《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作的原因之一;张景岳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痰火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中医前贤对眩晕的病因病机有较深的认识,认为虚证、痰证在眩晕症中所占比例较大,且眩晕易反复发作,久病则易致瘀,久虚易致瘀,瘀血阻于经脉,清阳不升则发为本病。眩晕宁方在此理论基础上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针对本病的病理特点用茯苓、白术益气健脾为主药,脾胃后天之本,脾喜燥恶湿,脾气盛,则运化水湿功能旺盛,脾气盛则气血旺,气血充足则血行流畅。且《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的功能在气血运行与生成方面起到十分重要作用;配以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泽泻渗湿泄浊,以上五药合用而达到痰消瘀去之目的,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肝肾,菊花平肝、清热而利头目;牛膝补肝肾,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而达到养五脏、调阴阳、益肝肾、痰瘀并去而治疗眩晕之功。

摘要:目的:评价眩晕宁片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纳入60例采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倍他司汀片治疗,于治疗前后应用TCD测定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并检查血脂、血流变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血脂,血流变学测定,眩晕宁组总有效率96.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8%(P<0.01)。结论:眩晕宁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流,降低血脂。

关键词:眩晕宁,颈性眩晕,血液流变学,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4~25

颈性眩晕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602-04

中图分类号:R 274.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54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严重者可发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其发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近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青壮年颈性眩晕的发病也逐年增高。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既往文献亦鲜见关于本病病因和治疗的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就颈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发病机制

1.机械压迫学说 椎动脉压迫学说认为:骨性及非骨性因素都可以压迫椎动脉引起症状。传统观点认为颈椎骨质增生造成椎动脉压迫,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发病机制,骨赘累及横突孔及周围而导致骨性狭窄,直接压迫椎动脉。王平[1]总结48例颈性眩晕的CT资料,显示每例至少有一个横突孔短径明显小于5 mm,狭窄横突孔短径平均为2.3 mm,当骨赘占据横突孔内径超过1/3时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刘巍[2]对14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双侧椎动脉的形态、走向与周围骨、肌肉、神经的关系,认为椎动脉第二段走行于骨、肌肉、神经所围成的管道中,颈椎间盘及关节突的退变、增生压迫椎动脉是颈性眩晕的又一重要原因。同时,椎周软组织水肿、痉挛、牵拉也可以造成椎动脉第二段被压迫。瞿东滨等[3]认为椎动脉外膜周围的纤维组织相连限制椎动脉,在颈椎活动或不稳时,椎动脉易受波及而出现供血不足,这称之为椎动脉牵系机制,其在椎动脉供血不足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2.神经刺激及神经体液致病学说 1926年Barre 和Lieou就描述了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眩晕、耳鸣、眼花、行走不稳、出汗异常等一系列症状。近年来,颈交感神经因素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椎动脉缺血症状与骨刺大小未必成正比,大的骨刺不一定产生明显症状,小的骨刺甚至无骨刺也可以出现明显症状,说明骨性压迫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中不是唯一因素。有报道术中误伤椎动脉结扎后,患者并未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说明机械压迫以外的因素可能是造成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交感神经是伴随椎动脉的神经组成中的重要成分,其起源于星状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颈交感神经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不仅在椎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而且随椎动脉进入颅内随迷路动脉分布到内耳[4]。于腾波等[5]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椎动脉壁上存在着大量的交感神经纤维,呈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使椎动脉极易受颈椎骨赘及颈部软组织病变的刺激,并通过实验发现在刺激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时椎动脉血流减少。张清等[6]用电刺激猫颈交感神经,以测定椎动脉血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电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与血流量减少,停止刺激血流量恢复正常。交感神经对血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化学递质与血管壁内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作用而实现的,病理因素对椎动脉的刺激比对椎动脉的压迫更能引起椎动脉痉挛及血流障碍[7]。最近国内外学者特别关注颈性眩晕患者ET含量,研究发现颈性眩晕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倍,行椎动脉减压术后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低于术前,认为ET可能是颈性眩晕发病中重要体液因素之一。魏佳军等[8]研究发现颈性眩晕患者血浆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升高,认为ET、CGRP可能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两者失衡对颈性眩晕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异常 颈性眩晕往往多见于老年患者,而该类患者在生理上处于机能退化期,动脉管壁硬化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等都容易并发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颈椎退变所致椎动脉走行弯曲仅是病变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椎动脉弹性下降和血管本身的粥样硬化就难以发病,即并非所有颈椎退变都会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管腔硬化及弹性减退和神经调节机制紊乱引起椎动脉血流量减少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基础[9]。瞿东滨等[3]认为,增生的骨性结构反复刺激造成椎动脉内膜的微创伤,椎动脉内膜损伤可以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并纤维化,这是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中栓塞机制的主要原因。当一侧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血流供应通过对侧的椎动脉代偿可以不出现明确症状,而当一侧椎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狭窄和闭塞以及两侧椎动脉先天性畸形,就丧失了代偿功能,则出现症状。但并非所有椎动脉狭窄均会导致椎动脉供血不全。有学者对血管内血液流变学进行研究,发现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存在相关性。陈健等[10]通过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认为颈性眩晕是由于血液本身的黏稠度增加,灌流量减少所致。

4.颈椎失稳因素 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正常人体颈椎的稳定性由两大部分来维持。一是内源稳定,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及韧带结构;二是外源性稳定,主要为颈部肌肉的调节与控制,它是颈椎运动的原始动力。前者称静力性平衡,后者称动力性平衡,颈椎动静力的平衡失调则加速了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11]。当钩椎关节增生松动或颈椎轴向或侧向位移时,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造成椎动脉血流障碍。白晓东等[12]对74例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发病机制是寰椎侧移和向前或后旋转。韦坚等[13]认为颈曲异常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呈相关性,当颈曲失去应有弧度,改变椎动脉血管内血流途径,甚至形成湍流。因椎动脉周围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且与纤维样组织相连并相对固定,颈椎失稳颈曲的改变使得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及血流障碍[3]。孙树椿[14]统计一组颈性眩晕病例颈椎X线发现椎体的位移阳性率较高,并根据White对于颈椎失稳的诊断标准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椎体水平位移和椎体角度位移的测量,发现颈性眩晕患者颈3、4、5椎的位移和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颈椎的运动及不同姿势的维持需要颈部肌群的外源性支持。神经与肌肉的共同协调不仅提供了颈椎的生理活动,而且维持着颈椎的稳定。一切影响肌肉改变的因素均可导致颈椎动力平衡失调而引起颈椎失稳。长时间的累积作用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也可刺激椎基底动脉出现痉挛缺血征象并产生累加效应[15]。冷辉等[16]认为颈椎失稳及颈部的创伤性炎症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椎动脉痉挛收缩引起短暂缺血。

二、颈性眩晕的治疗进展

1.非手术治疗 纵观文献,颈性眩晕的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推拿按摩治疗、牵引治疗、针灸及理疗以及中、西医药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等。①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手法治疗分为4种,包括颈肩部软组织推拿松解手法、穴位刺激手法、颈椎徒手拔伸牵引手法及颈椎关节活动手法。临床中常几种手法配合使用。笔者认为,通过颈肩部软组织松解手法及穴位刺激手法其主要作用在于松驰颈部紧张痉挛的软组织,恢复颈椎骨性结构周围变性软组织的正常功能,改善微循环,消除骨性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及消除其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从而达到缓解眩晕症状。颈椎徒手牵引及关节活动手法能够扩大椎间孔及椎间隙,使椎间盘压力减低而解除神经激惹,再者可以使折曲的椎动脉在牵引下得到改善,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何雁玲等[17]以推拿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并通过TCD检测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系的血流变化情况,明确治疗组不但椎动脉供血改善而且具有远期疗效。周承扬等[18]通过手法治疗松解颈枕肌肉及周围筋膜的痉挛,达到降低局部椎动脉的高压环境,改善椎动脉的舒缩功能,从而到达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众多医家采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最近Susan等[19]通过回顾既往的研究发现目前缺乏足够的依据来证实手法治疗对于颈源性眩晕的有效性。②牵引治疗:枕颈牵引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常用方法,牵引可以通过脊柱机械性的拉伸效应,以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脊髓及神经根等受压;牵引也可以使劳损痉挛的颈部肌肉组织得到松解,但并不能缓解炎症介质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临床上单纯采用牵引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文献较少见,多配合中药、针灸、理疗等其他综合治疗方案,其主要原因是颈性眩晕病因复杂。③针灸和理疗:相关针灸和理疗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报道较多。通过针灸刺激相应穴位,多功能微波理疗颈背局部软组织,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运,减少炎症反应,消除局部软组织炎性水肿,减轻各种因素对交感神经的刺激,调整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加脑动脉供血而消除眩晕。朱国祥[20]通过针灸为主配合理疗治疗颈性眩晕,结果显示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液流速明显改善(P<0.01)。孙健等[21]观察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血流速度的影响,发现针刺风池、天柱、C4~6夹脊穴既可使椎基底动脉异常减慢(低流速型)的血流速度升高,又可使异常加快(高流速型)的血流速度减慢,可针对椎基底动脉的不同病理状态调节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使之趋于正常。④中西医药治疗:丹参的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等作用。临床上丹参注射液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及其他脉管疾病。张盛强[22]报道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45例总有效率达95.6%(43/45)。刺五加注射液是中药制剂,含有总黄酮、丁香甙、胡萝卜甙等,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源性氨基多糖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改善血液黏度,促进血流动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治疗颈性眩晕[23]。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有效扩张病变血管,周丕琪等[24]应用葛根素治疗本病123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王琴等[25]应用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43例,总有效率达91.0%。倍他司汀属组织胺类药,主要激动H1受体,扩张血管,尤其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有强大的血管扩张作用,另外倍他司汀还能抑制血浆凝固,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对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从而改善血液的流动性和黏滞性。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颈性眩晕近期文献逐有报道,笔者[26]曾报道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65例其总有效率达97%,甘露醇静脉滴注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从而缓解椎间软组织水肿状态。地塞米松为长效糖皮质激素,在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其抗炎比值为30,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有强大的拮抗作用,减轻炎症渗出,水肿,从而减轻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压迫与刺激。甘露醇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还可以起到自由基清除作用,能减轻病理性自由基对正常细胞的损害。⑤星状神经节阻滞:研究证实颈性眩晕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迷路血供减少密切相关。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改善因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交感迷路平衡的破坏,降低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对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加速血循环[27]。它主要通过中枢和周围两方面起作用,其周围作用是通过阻滞部位节前、节后神经纤维的功能受抑制,改善头、颈、面部的供血,从而使眩晕、头疼等症状消失,但星状神经节毗邻关系复杂,在穿刺过程中可引起多种并发症[28]。徐振宏等[29]应用该方法治疗颈性眩晕122例并随访1~2年,结果总有效率100%,优良率85.2%。

2.手术治疗 有关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文献报道较少,也存在一定的分歧。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基本原则是受压迫的椎动脉彻底减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重建病变节段的稳定。文献报道及临床观察表明,颈性眩晕症状多数不是单纯椎动脉受压引起的,多种原因所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的选择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30]。对于经X线片、CT、MRI及椎动脉造影,明确由骨性压迫为主要原发病因的,应根据压迫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术式。其术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横突孔切开减压术、横突孔切开减压加椎间植骨融合术、钩椎关节切除加植骨融合术。颈椎侧前方横突孔切开减压及钩椎关节切除术,一般需切除二到三个横突孔,并切除椎动脉周围继发性压迫物,以恢复椎动脉血供。本术式难度、风险较大,术中应注意避免误伤椎动脉。颈椎退变失稳是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因素,但颈椎失稳大多可通过骨质增生进行稳定代偿,因而有一定的自限性,大多数颈椎不稳的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或痊愈。因此对于颈椎失稳所致的颈性眩晕患者均应进行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姜建元等[31]认为:颈椎失稳患者经保守治疗1年以上,症状不好转或原有症状加重,且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的,再考虑行颈椎稳定重建术。对于上颈椎不稳需要通过寰枢椎关节融合来重建其稳定性,常用的手术方法分为前路融合或后路融合两类。前入路解剖关系复杂,暴露困难,手术难度大,术后感染率高,因此需慎重选用。主要方法有:颈动脉鞘外侧入路法(Whitesides法)、口咽入路法和颈动脉鞘内侧入路法(Murray)。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在临床中较为常用,包括传统的Gallie钢丝捆绑后路融合术、Halifax椎板夹、APOFIX椎板钩、经关节突螺钉固定融合术及寰枢椎后路侧块螺钉固定融合术等。下颈椎不稳的手术入路选择根据失稳的原因及破坏的部位决定。通常前路方法较为常用,包括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术、环钻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前路减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后路方法主要有: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及颈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等。

综上所述,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将本病归结为于骨性增生引起的机械性压迫,颈椎失稳以及颈交感神经刺激所致。但是通过临床观察以上因素只能是部分发病机理。综合探讨分析大量文献,体液因子学说、血管闭塞、栓塞学说也可能是其重要发病因素。笔者认为颈性眩晕的病因不能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因素,可以肯定的是,颈性眩晕是由于“多因素综合致病”引起。临床上应多角度综合的考虑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通过综合方法的应用来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向。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本病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且治疗手段多,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提高中医药治疗疗效。而颈性眩晕的手术治疗目的主要在于:解除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以减轻或消除交感神经的刺激。但本病病因复杂,明确本病主要发病因素,在综合保守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 平,陈永明,叶盛,等.CT观察横突孔狭窄对椎动脉颈椎病的诊断价值结果[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21):939-940.

[2]刘 巍,成红兵.成人椎动脉第二节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J].交通医学,2002,16,(3):245-246.

[3]瞿东滨,金大地,钟世镇.椎动脉V2段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解剖学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1,22(2):99.

[4]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12.

[5]于腾波,夏玉军,周秉文.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3):15.

[6]张 清,佟大伟,孙树椿.刺激椎神经对椎动脉血流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2001,14(10)599-600.

[7]张 军,齐越峰, 孙树椿.椎动脉与交感神经的解剖关系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学中意义[J].中国骨伤,2001,14(2):737-738.

[8]魏佳军,章军建,肖劲松.颈性眩晕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的临床意义[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12(1):38-39.

[9]刘明辉,周启昌,钟梅英,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27(1):46.

[10]陈 健,金钟提,周忠富,等.颈椎退变性眩晕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其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1995,3(1):4-6.

[11]姜淑云,房 敏,左亚忠,等.颈部肌群与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6,3(27):235-238.

[12]白晓东,叶启彬 邢更彦,等.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60-161.

[13]韦 坚,韦贵康,黄 荣,等.手法对颈曲改变的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3):27.

[14]孙树椿,张 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观察与诊断[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1,9(1):28-30.

[15]何海龙,贾连顺,李家顺,等.椎动脉阻断对小脑后下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23-26.

[16]冷 辉,王少波,赵吉连,等.颈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3):209-210.

[17]何雁玲,王道金,殷镜海.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29-31.

[18]张风华.手法复位治疗颈性眩晕236例小结[J].中医正骨,2005,17(5):38.

[19]Susan SA, Rivett DA.Manual therapy treament of cervicogenic dizziness: a systematic review[J].Man Ther,2005,10(1):4-13.

[20]朱国祥,岳 红,陈华德.旁刺天柱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11):665-667.

[21]孙 健,贾 真. 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速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9):11-12.

[22]张盛强.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9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224-1225.

[23]童庆伟.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颈椎病型眩晕50例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2): 156-157.

[24]周丕琪.葛根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3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1):80-81.

[25]王 琴,卢 集.倍他司汀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0,21(9):795.

[26]谢克恭,唐毓金,陆敏安.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65例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8,36(2):178.

[27]张丽红,张秉钧.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3,24(2):79-81.

[28]Duffield JS,Forbes SJ,Constandinou CM,et al.Selective depletion of macrophayes reveals distinct, opposing roles during liver injury and repai[J].J clin Invest,2005 Jan 3,115(1):56-65.

[29]徐振宏,吕德强,赵林香,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3,24(3):134.

[30]张 涛,高延征,闫守月,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1):1-2.

[31]姜建元,马 昕,夏 军,等.退行性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2,23(9):554-557.

(收稿日期:2009-09-10 修回日期:2009-09-28)

颈性眩晕的药物治疗 篇3

颈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病症, 相关研究显示, 近年来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患者在康复科或疼痛科就诊的首要症状是头痛、颈部不适、棘旁颈肌、枕外粗隆外下方、肩胛上区有压痛、紧张、坚硬或硬结, 颈扭曲试验及颈性掩震检查可呈阳性, 劳累及受凉后症状加重。颈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颈肌损伤, 颈椎间盘突出、韧带损害、神经根炎等均可导致不同轻重的颈性眩晕症状发生。颈性眩晕是由于来自于上颈椎本体感受器的不正常冲动传入前庭核所致。对于该病传统的康复治疗有颈部牵引、电针、物理治疗、推拿按摩等, 但患者往往容易复发, 发作较频繁, 通过临床药物治疗, 对颈性眩晕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口服药物

1.1 西比灵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胶囊制剂, 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用于典型或非典型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眩晕的对症治疗。用量及方法: (1) 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起始剂量:每晚10mg (65岁以上的患者每晚5mg) 。维持治疗:如果疗效满意, 应减至每周给药五天 (剂量同上) 。 (2) 眩晕的用量应在控制症状后及时停药, 初次疗程通常小于2个月。

1.2 敏使朗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片剂, 通过内耳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消除内淋巴水肿, 有明显改善脑内血流量作用。主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症、眩晕症引起的头晕/眩晕症状。临床用于内耳眩晕症;对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头部外伤或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可用。用量及方法为每次1~2片, 6mg/片, 每日2~4次 (3次) , 饭后服用。连续用药至少15天, 总疗程不超过2个月。

2 神经阻滞药物

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1m L、生理盐水液5ml、注射用腺苷钴胺液1.5mg进行治疗。操作方法为风池、四神针、太阳、印堂、丝竹空、C2-7夹脊 (一侧或两侧压痛点) 、阿是穴。取10m L注射器, 配7号针头, 取上述药物混合液, 选5~8个穴位, 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之后, 快速刺入患者穴位皮下, 四神针、太阳、印堂、丝竹空平刺, 其它穴位缓慢直刺进针0.5~0.8寸回抽无血后慢慢注入药液1~2m L, 每日1次, l0次1个疗程, 连续2个疗程。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物, 可与神经细胞膜钠通道轴浆内侧受体相互作用, 阻断钠离子内流, 可逆性阻滞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具有作用快、弥散广、穿透力强、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的特点。腺苷钴胺为维生素类药物, 是氰钴型维生素B12的同类物, 即其CN基被腺嘌呤核苷取代成为5-脱氧腺苷钴胺, 是体内维生素B12的两种活性辅酶形式之一, 是细胞生长增殖和维持神经髓鞘完整所必须的物质。两者合用, 既能发挥利多卡因神经阻滞的功效, 又能使腺苷钴胺的营养作用渗透到痛点, 达到松解肌肉、止痛止晕的作用。

3 抗抑郁药物

盐酸阿米替林片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 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 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用于治疗头晕、头痛, 成人常用量:开始一次25mg, 睡前半小时服用1片, 3~5天, 待症状减轻、睡眠改善时, 每2日给药0.5片, 直至停药。

在临床所见的颈性眩晕患者中, 50%以上有明显焦虑或紧张状态, 头晕加重失眠, 失眠导致更加严重的头痛、头晕, 几乎形成了恶性循环。美国埃默里大学科研人员最近研究发现, 被广泛用作抗抑郁药物和止痛剂的阿米替林可直接刺激脑部神经细胞生长, 从而促进大脑发育。所以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偏头痛和由糖尿病引发的神经性疾病。

4 小结

中医称颈性眩晕为“项痹”, 意为痹阻不通。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 最突出的特点为体位性眩晕即当改变体位尤以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 严重者可发生猝倒, 不伴有意识障碍。另外, 临床上亦可见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伴有一些交感神经症状, 如汗腺分泌障碍, 局部肢体或半侧身体多汗或少汗, 消化功能障碍等症。临床根据其症状特点, 辅以X线片、CT片及颅脑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均可确诊。

颈性眩晕 篇4

【关键词】 颈性眩晕;量化针刺;牵引

近年来笔者采用量化针刺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5例,39例为住院患者,66例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月。

诊断标准为有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鸣、猝倒等症状,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至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颈部扭曲试验阳性。X线摄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椎间隙变窄、颈椎节段不稳(过伸过屈位片)、钩椎关节增生、骨赘形成、椎体前后缘增生。经颅多普勒提示椎基底动脉痉挛或供血不足。排除梅尼埃病、体位性眩晕、体位性低血压和小脑肿瘤等。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选穴:风池、完骨、天柱、颈椎夹脊穴;针刺量化手法:风池、完骨、天柱针向对侧眼角进针1-1.5寸,捻转补法1分钟,留针30分钟,颈椎夹脊平棘突直刺0.8-1寸,捻转补法,每对穴30秒,留针20分钟。

2.2 颈椎牵引:采用多功能牵引床枕颌带予以颈椎间歇牵引,牵引力量为体重的10-15%,牵引时间一共30分钟,每牵引2分钟间歇1分钟,每日一次。

2.3 疗程:十次为一疗程,休息1周后继续下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6个月未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劳累、天气变化后仍有轻度不适。好转:症状体征好转,但仍有不同程度眩晕、颈部不适等。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4 治疗结果

痊愈78例(74.3%)、显效21例(20%)、好转6例(5.7%)、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

5 讨论

眩晕是平衡系统(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类复杂症状,是平衡障碍的主观感觉、空间定位障碍的运动错觉及体位障碍的感觉,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颈性眩晕属于非前庭系统性眩晕,1984年5月,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达成共识,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都可以出现颈性眩晕。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退变压迫并刺激椎动脉及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发生眩晕,其症状有眩晕、视物旋转、一过性瘫痪意识障碍、猝倒,或伴有耳鸣、头痛、颈部不适,颈部扭曲试验阳性,X线摄片可见椎体前后缘增生、钩椎关节增生、骨赘形成、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椎间隙变窄、颈椎节段不稳(过伸过屈位片),适量的颈椎牵引能增宽椎间隙,减轻椎动脉及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的压迫刺激。本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所致。《灵枢.海论》认为本病因髓海不足所致。颈部劳损,脑髓失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风池、完骨为胆经近脑的腧穴共为少阳中枢之脉,天柱足太阳经腧穴,足太阳脉“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诸穴共奏养脑髓,通脑窍,利机关的功效,颈椎夹脊穴具有通利颈部血脉之效。笔者认为对腧穴位置,进针深度、针刺方向、施术手法时间、针刺效应、间隔时间方面进行量化界定,保证了其客观性、科学性和标准性,从而确保其疗效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申鹏飞,孔莉,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J].中国针灸,2005,25,(1):11-14.

[2]梁立安,陈文,胡湘等?针刺推拿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机理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 15-18.

[3]李锋,娄思权?颈性眩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5,(3):227-228.

[4]史慧妍,王光安,溫景荣,赵晓峰,王舒,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UCH-L1表达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9,41,(6):65-66.

颈性眩晕诊断的研究进展 篇5

1.1 临床症状诊断

颈性眩晕诊断的重要基础就是眩晕发生于头颈部过伸或旋转时的运动过程中[5]。主要的临床症状: (1) 头颈部不适:头痛、头晕、耳鸣、耳聋、颈项部肌肉紧张等; (2) 延髓外侧综合征表现: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肢体交叉感觉障碍、眼球震颤等; (3) 神经功能紊乱: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多汗等; (4) 严重眩晕病患者可出现猝倒, 在行头部运动是随着体位的改变而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 (5) 外伤后损伤, 表现为脊髓及神经受损症状。

1.2 体格检查

位置眩晕试验是诊断颈性眩晕的重要体格检查[6], 将颈部后伸并向左、向右旋转运动, 自觉眩晕感就可诊断。颈部触诊, 颈后部相应椎体处压痛, 关节错位紊乱, 颈项背肌、斜方肌、胸大肌痉挛及压痛, 艾德森试验 (即斜角肌试验) 阳性等均为诊断标准。

1.3 辅助检查

1.3.1 X线表现

颈性眩晕临床X线表现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主。开口位X线片常见寰枢关节两侧不对称[7]。正侧位X线常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尤其具有诊断意义的为颈3、4、5椎体连线曲度的改变;椎体棘突偏歪, 椎体增生, 椎间隙变窄, 钩椎关节退变, 韧带钙化, 骨桥形成等。颈椎斜位片常见椎间孔狭窄, 上下关节突骨质增生等。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显示颈椎不稳定, 具体表现椎体后缘滑移超过3mm或椎体间成角大于11°, 郭庆新[8]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椎体失稳刺激交感神经和椎动脉丛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颈性眩晕。张明才等[9]认为常规X线容易漏诊, 应加用比值测量法, 而李曙明等则认为旋转位X线片科提高颈性眩晕检出率[10]。

1.3.2 CT检查

CT三维重建可见寰椎的侧移和旋转, CT表现寰枢关节错缝、退行性改变、椎动脉寰枢段变异都能引起眩晕[11]。CT检查能观察横突孔退变的情况, 能排除由横突孔狭窄以外的CAS症状。有关学者结合临床及CT检查提出骨质增生引起横突孔狭窄与临床发生眩晕相符率达到了88%。

1.3.3 MRI检查

MRI检查清晰地分辨颈椎退变及颈椎间盘后突出、脊髓硬膜囊受压程度, 且能清楚地分辨左右椎动脉孔改变情况;其对颈椎退变及继发性病变能多方位显示, 对引起颈性眩晕原因提供诊断依据。

1.3.4 椎动脉造影

(1) 普通血管造影 (DSA) 。普通血管造影能够将椎动脉与周围组织相区分, 精确显示椎动脉狭窄等病变情况, 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根据冯世庆[12]研究, 行普通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椎动脉狭窄情况能明确颈性眩晕病因及诊断, 指导相关治疗, 对判断颈性眩晕发病、体格检查机手术后出现眩晕等情况具有很好的排查意义。但因为DSA属于有创检查, 已经逐渐被MRA、SCTA等检查逐步替代。

(2) 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 。SCTA是一种非创伤性血管显影成像技术, 是评价椎动脉血管状态较实用及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13]。SCTA通过断层扫描显示椎动脉及其附近组织, 通过三维影像成像技术显示其狭窄、畸形病变部分, 由此推断椎动脉狭窄性质及原因等[14]。祝安惠等[15]通过SCTA检查发现椎动脉因小关节骨质增生受压, 在颈椎活动时, 椎动脉收到挤压、牵拉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颈性眩晕。Seemann等[16]利用SCTA和DSA技术重新检查经TCD检查发现椎动脉有病变及异常的患者, 结果相对比后发现SCTA检查较DSA更加安全可靠,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茹选良等[17]经对患有颈性眩晕病症的患者行SCTA检查后发现神经血管因素是导致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因素。

(3) 血管磁共振 (MRA) 。MRA检查在显示软组织病变方面具有无比的优势, 对退变组织引起的病变检查运用较多。常时新等[18]应用MRI相互对比法结合流动分析软件分析认为MRI影像学对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可以准确诊断颈性眩晕。颈椎血管磁共振检查可显示椎动脉在

寰椎发生侧移或旋转时受到挤压而直径变小、血流减少, 结合颈椎MRI检查, 因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儿导致的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 颈椎间盘退变突出, 小关节骨质增生、关系紊乱等情况对椎动脉的影响。

1.3.5 彩色多普勒

椎动脉病变前期多数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 (TCD) 检查。椎动脉血流量与动脉管径大小有着密切关系[19], 极度旋转头颈部状态下, 牵拉异常的椎动脉, 病变的动脉官腔变窄甚至闭塞, 血流量快速减缓或减少, 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同时可能刺激交感神经系统, 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椎动脉痉挛, 血流量减少[20,21]。利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可直接的观察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等血流变数据改变, 判断供血的情况。Bray等[22]将TCD和颈椎MRI血管结合检查椎-基底动脉发现, 两者相结合相对比普通血管造影能更好的发现病变位置及机制, 对临床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国内陈云[23]认为通过TCD检查能直观的表现颈部平卧静止位及颈部旋转活动是椎动脉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通过定性定量研究, 临床上可以指导医生对患者术后效果的判定。

1.3.6 血液流变学检查

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 颈性眩晕患者红细胞沉降率, 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粘稠度、血清胆固醇等血液方面检查均比正常人群高[24]。李军等[25]总结发现椎动脉受压时, 血中血浆内皮素 (ET) 含量增高, 加重血管痉挛, 引起颈性眩晕, 因此检测血中ET科帮助诊断颈性眩晕。

2 鉴别诊断

2.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外在原因导致壶腹嵴顶的耳石颗粒脱落进入半规管, 头部活动以致耳石移动, 改变内耳淋巴液压力, 刺激前庭神经, 出现短暂性眩晕和眼震、飘浮或翻转感等症状。典型特点为行头部位置试验时眩晕及眼震有延迟性、疲劳性特点, 症状持续较长, 可达数周甚至数月。颈性眩晕主要由头颈部活动而引起不适, 可因为颈部的退行性改变影响发生眩晕加重, 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不同, 在保持头部站立或者正卧位时没有明显的关系。

2.2 美尼尔氏综合征

本病易受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出现睡眠不足、劳累过度、情绪波动。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主要表现, 眩晕突然发作, 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不由颈部活动诱发, 颈项部不敢活动, 伴头痛、恶心、耳鸣、耳震等, 缓解后无任何症状。与颈性眩晕鉴别在于发病年龄相对年轻, 常有前庭功能检查异常, 发作具有规律性, 症状重, 持续时间长, 反复发作后听力下降, 无神经系统和脑干缺血征。

2.3 第四脑室占位病变

第四脑室或颅后凹占位改变刺激前庭神经核和迷走神经背核, 导致颅内压升高, 引起剧烈眩晕和呕吐, 血压升高, 患者可因转头等头部动作诱发眩晕, 与颈性眩晕的鉴别要点在于是否出现颅内压升高情况, 一般头部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2.4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指锁骨下动脉因退变或周围组织影响发生狭窄、完全或部分闭塞, 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眩晕、昏厥、上肢乏力、苍白、麻痛等, 上肢剧烈运动后导致眩晕, 一般情况下患者双上臂测量血压和脉搏不对称, 甚至在锁骨下动脉区听诊出现杂音。鉴别在于颈性眩晕不会出现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 锁骨上窝时不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等症状, 另外TCD、CDFI和CTA、MRA、DSA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2.5 颈动脉窦综合征

颈动脉窦综合征以突发耳鸣、眩晕、乏力甚至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理机制为颈动脉窦神经传导异常引起。与颈性眩晕主要鉴别在于, 颈动脉窦综合征在转头是发作, 除了出现眩晕等症状外多伴发血压改变、心动过速甚至意识丧失, 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大约5分钟以内, 伴发意识丧失时时间相对较长, 但一般不超过20分钟。较少发生惊厥, 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男性为主。

2.6 眼源性眩晕

眼科检查是眼源性眩晕与颈性眩晕相鉴别的指导检查。眼源性眩晕多因眼肌麻痹引起眩晕, 眼科检查提示屈光不正, 闭眼后症状可缓解;颈性眩晕患者发生眩晕症状并不受眼睛的睁闭而影响。

3 结语

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 篇6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来源于本科门诊颈性眩晕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 男36例, 女24例;年龄最小24.5岁, 最大68.2岁, 平均47.2岁;病程最短0.3月, 最长22月, 平均 (11.22±1.30) 月;发病原因:生理曲度异常51例, 颈椎失衡55例, 钩椎关节增生28例, 椎间隙变窄25例, 上关节突增生26例。对照组60例, 男31例, 女29例;年龄最小28.3岁, 最大70.6岁, 平均46.45岁;病程最短0.3月, 最长20月, 平均 (10.5±0.85) 月;发病原因:生理曲度异常52例, 颈椎失衡54例, 钩椎关节增生30例 , 椎间隙变窄24例, 上关节突增生30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1]拟定: (1) 以眩晕为主诉, 常伴颈肩酸痛、头痛、耳鸣、视觉障碍、恶心欲呕等一种或几种症状, 曾有猝倒发作史。 (2) 旋颈试验阳性。 (3) 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颈椎体钩椎关节增生、生理曲度异常、椎间隙变窄、上关节突增生、颈椎失衡等表现。 (4) 所有病例均经颅多普勒 (TCD) 提示, 椎动脉供血不足、血管痉挛、狭窄、硬化、弹性减退等。主要以临床表现确诊。排除:耳源性眩晕, 高血压眩晕, 颈部肿瘤、结核、感染、骨折、急性脱位等, 治疗依从性差者。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药结合治疗, 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

2.1 针刺治疗

(1) 取穴:主穴为风池 (双) 、百会、颈夹脊穴 (双) 、大椎。配穴则根据症状不同选用四神聪, 双侧太阳、合谷、曲垣、秉风、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内关、足三里等穴。取穴方法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腧穴学》第6版。 (2) 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 取28号1.5寸毫针。风池穴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 进针0.5~1寸, 针感最好能向头部放射;颈夹脊穴向脊柱斜刺1~1.5寸:大椎穴向上约30度角斜刺, 进针1寸许, 针感能向颈肩部放射;百会穴沿督脉向后平刺0.5寸。以上诸穴位局部产生酸胀感后, 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30分钟, 每隔4~5分钟, 行针1次, 时间为1分钟左右。其余配穴可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第6版方法进行操作。在得气后, 采用G6805电针仪, 选用疏密波, 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电针刺激30分钟。主配穴每日治疗1次, 10天为1疗程, 休息2~3天, 进行下1疗程。

2.2 药物治疗

口服中药镇眩汤, 每日1剂, 水煎2次, 每次煎汤200~300ml, 早晚各服1次, 10天为1疗程, 间隔2~3天, 行下1疗程。汤剂组成:桂枝、白术、生地、炙甘草、川芎各10g, 茯苓、当归、白芍各12g, 生龙骨、生牡蛎各30g。随症加减, 共治疗2个疗程。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相关内容进行评定。

3.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下同)

3.3 两组主要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2。

4体会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引起的眩晕及一系列症状。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 多为肝、脾、肾不足、气血亏虚, 经脉失养, 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而引起眩晕。“头为诸阳之会, 脑为元神之府”, 故针刺风池、百会、颈夹脊穴、大椎为主, 以疏通经络、行气和血可升发阳经之气血, 上注于脑, 而使髓海得养, 眩晕自止。同时, 祖国医学历代有“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无虚不作眩”, “无痰不作眩”等理论。镇眩汤即针对上述理论而设。以四物汤合苓桂术甘汤加生龙骨、生牡蛎而组成的镇眩汤, 是取四物汤补血调血, 补而不滞之功, 一则固“眩晕”虚之本, 再则畅调气血, 防“瘀”之至;取苓桂术甘汤健脾渗湿之效, 脾胃健旺, 使精血生化有源, 痰湿聚集无本, 同时苓桂术甘汤又有温化痰饮之功;而生龙骨、生牡蛎有镇肝潜阳之效。故镇眩汤集诸法之大成, 具有熄风、化痰、补虚之功。一方多用, 可治因风、痰、虚所致多种眩晕。由于颈性眩晕不是一种因素导致, 而是几种因素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上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本观察显示针药结合, 内外兼治, 其效果优于单一的针刺治疗。

参考文献

[1]孙宇, 陈琪.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 1993, 31 (8) :472.

手三针对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篇7

关键词:颈性眩晕,手三针疗法,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疗效

颈性眩晕是一种以眩晕为主症的临床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是颈部病变影响颈椎椎间孔内的椎动脉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是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常见的临床特征包括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视物旋转或头晕伴头痛、颈部体位变化后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颈部外伤史。颈性眩晕患者会出现颈框反屈、椎间盘突出、椎体不稳等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本文选择200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手三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以评价手三针疗法的确切性与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2年5月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 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关于颈椎病 (椎动脉型) 的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本研究要求。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与手三针治疗组, 以下简称对照组与治疗组, 年龄40~70岁。其中对照组女16例, 男14例, 病程2周~10年, 平均年龄 (57.39±8.50) 岁, 治疗组女17例, 男13例, 年龄 (56.60±8.33)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等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和表2。

排除病例标准: (1) 疼痛、麻木较重的神经根型患者。 (2) 合并肝、肾、心、造血系统、内分泌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 年龄在<18岁或>70岁。 (5) 智力障碍、盲、聋、精神障碍、哑等法律规定的残疾患者。 (6) 近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7) 怀疑或确有药物滥用、酒精病史患者。

剔除病例标准:资料不全, 无法统计的患者;在治疗中非治疗因素死亡的患者;不依从设计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结果计入安全性统计, 不计入疗效统计。

终止撤出标准:因各种原因而未完成治疗的患者。

脱落病例标准:资料不全, 无法判定疗效的患者;因各种原因, 未能按规定方法及时间完成治疗的患者。脱落病例应注明脱落的原因。

病例数估算:在病例收集最后按顺序增补组内脱落患者。

方法:给予治疗组患者手三针治疗。治疗选择劳宫 (双) 、中渚 (双) 、间谷 (双) 3个腧穴。劳宫在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 握拳屈指时中指间处。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 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合谷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两穴连线的中点是间谷穴位所在。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证均是间谷穴位适应证。但其敏感度较两穴高得多。得气快, 疗效速。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的疗效甚为突出。取双侧劳宫、中渚、间谷进行针刺治疗。让患者取坐位, 保持颈项直立, 术者立于患者身后, 对间谷、中渚、劳宫三穴, 从左至右, 从上至下, 依次进行取穴、用75%酒精消毒、针刺。间谷穴直刺0.4~0.6寸深, 产生麻胀感, 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 使针感下传至指尖。中渚穴直刺0.4~0.6寸深, 产生麻胀感, 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 使针感下传至指尖。劳宫穴直刺0.4~0.6寸深, 产生麻胀感, 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 使针感下传至指尖。各穴位针刺得气后, 每隔5分钟运针1次, 3次后即出针。针刺手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三穴使用提插手法, 进针深度严禁超过0.8寸深, 以免损伤骨骼, 造成疼痛加重。每天上午治疗1次, 10 d 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 10 mg/次, 1次/d口服。10 d为1个疗程, 连续3个疗程。

注:与治疗前比较, t=6.176 4, *P<0.001;t=5.187 7, ▲P<0.01;与对照组比较, t=1.797 4, △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 t=10.388, *P<0.001;t=8.8385, ▲P<0.001;与对照组比较, t=1.9044, △P<0.05。

疗效观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 评分标准见表3, 总分8分, >6分为重度, <6分为轻、中度。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无效:头晕、头痛、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2有效:头晕、头痛、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3显效:头晕、头痛、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4临床治愈:头晕、头痛、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采用[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100%表示。见表1。

统计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Ridit检验, 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比较:治疗前, 治疗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积分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治疗前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 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较治疗前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 治疗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较治疗前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明2种治疗方法均可缩短眩晕持续时间。治疗后, 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积分差值明显低于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严重程度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眩晕严重程度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两组治疗前眩晕严重程度积分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眩晕严重程度积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 对照组治疗后眩晕严重程度积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后, 对照组眩晕严重程度积分差值明显小于治疗组, 有显著性差异 (t=1.9044, P<0.05) , 表明治疗眩晕发作症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效果不如手三针治疗效果。见表3。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0%, 两组经χ2检验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 P<0.01) 。表明手三针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见表4。

两组安全性观察: (1) 生命体征: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呼吸、心率、血压等在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2)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依从性观察: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患者共发生3例病例脱失, 采取后继病例替补的办法保证了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讨论

手三针疗法可以治疗颈性眩晕, 是采用针刺手段刺激劳宫穴、中渚穴、间谷穴, 仅施术于手部, 不需要特殊设备及场地, 具有见效快、取穴少的优点, 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为减轻患者的负担, 使其得到验、廉、简、便的方法治疗疾病,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挖掘中医适宜技术。采用手部穴位治疗颈肩部疾病, 是因为头面部是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的交汇处。临床上对劳宫穴、中渚穴、间谷穴研究较多。但同时针刺这三个穴位治疗颈性眩晕尚属首次。合谷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两穴连线的中点是间谷穴位所在[3,4]。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证均是间谷穴位适应证。但其敏感度较凡三间、合谷两穴高得多, 得气快, 疗效速。针刺间谷穴对缓解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症状效果突出。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5,6], 是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针刺该穴可以缓解后颈沉重感、耳鸣、目眩、肋间神经痛、站立时头昏眼花等症状。劳宫[7]属荥穴, 在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 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 握拳屈指时中指间处, 针刺该穴可以缓解口臭、鹅掌风、心痛、癫狂、昏迷、晕厥、口舌生疮、呕吐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 颈性眩晕患者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手三针疗法的质量控制条件下,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持续时间积分、临床综合疗效积分、严重程度积分三项组内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手三针疗法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表明手三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较好。

研究结果表明, 手三针疗效显著。但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其不良反应较大, 而且服药后易导致困倦, 影响正常工作、驾驶机动车和学习。从国家适宜技术推广角度看, 手三针疗法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手三针疗法具有选穴少、见效快、价格低廉、对施术场地无特殊要求等优势, 可以成为一种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陆菁, 沈群, 陈百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2, 31 (4) :255-25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8.

[3]丁仁祥.间谷穴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2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 2001, 22 (7) :36-37.

[4]李晓瑜.间谷穴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00例[J].湖南中医杂志, 2009, 25 (6) :49-50.

[5]赵建家.针刺中渚穴在临床上应用的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 2002, 13 (12) :741-742.

[6]喻言芬, 苟勇.针刺中渚穴治疗脑源性头痛33例[J].河南中医, 2002, 22 (2) :58.

李华东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经验介绍 篇8

1955 年最先出现颈源性眩晕这一概念,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原理都存在多种学说, 而临床治疗方法也是种类繁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颈椎失稳后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是颈性眩晕发生的基础。李华东教授认为不论是改善脑供血还是阻滞神经兴奋来缓解眩晕症状, 都只能“治标”, 疗效也只是暂时的。要想“治本”, 最终需要解决的是颈椎的病变。只有从根本上改善颈椎失稳的状态, 才能找到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案。

1 治疗中注意频率、力度和方向的协同作用

中医推拿手法种类很多, 主要包括: 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等; 按手法施力的方向分为: 垂直用力、平面用力、旋转用力、用对称合力、对抗用力、屈伸运动关节等。运用推拿手法治疗疾病, 实际就是使用“力”治疗疾病, 因此力的频率、方向、力度大小等因素对于推拿手法治疗疾病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周信文[1]、曾庆云[2]、姚笑[3]等都通过实验研究证实推拿手法施力的频率、力度、方向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华东教授认为, 针对正在发作期的颈性眩晕患者, 前期治疗一般以高频短时强刺激的“点”治疗为主, 达到“醒脑开窍”的治疗效果; 待患者眩晕症状有所缓解后, 则以深透柔和的“面”治疗为主, 在维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恢复局部软组织的正常生理状态。盖因医者使用同等的力刺激“点”产生的压强必然比刺激“面”要大, 同等时间内, 高频手法做功也必然多于低频手法, 从而快速刺激患者病痛“点”, 使症状迅速缓解; 与此同时, 柔和的刺激“面”, 又能舒缓局部软组织, 间接治疗并巩固疗效。因此, 医者在临床手法治疗中需要因人制宜, 因病制宜, 选择正确的手法以及适配的力度与频率等, 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2 诊治中注重经络腧穴理论与现代解剖相结合, 注重推拿经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李华东教授认为将经络腧穴与颈椎生理结构、局部神经血管走向、肌肉韧带起止部位及生物力学相结合, 强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应有严密的诊疗过程, 仅凭“手摸心会”来“知其体相”这样的经验是不够的。在治疗之前, 若能运用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与诊断理论, 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如骨质疏松或有占位性病变等不适合推拿手法治疗的患者, 也能鉴别出梅尼埃病或耳石证等不适合单纯运用治疗颈性眩晕手法的患者。对于适合治疗手法的患者, 则可通过X线等检测手段清楚地了解颈椎曲度改变、局部肌肉软组织的紧张情况及解剖特点, 从而找到最有效的治疗部位, 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这不仅可以提高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对疾病的转归预后也能有较为清晰的判断, 是临床治疗的根本。

3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特色手法

3. 1 舒筋解痉

患者取坐位, 医者站于患者身后, 先在患者颈肩部施以尤以斜方肌分布区域为主进行放松治疗。手法操作频率要求维持在120次/分钟左右, 持续时间5分钟。沿颈椎左右两侧的夹脊穴连线、横突连线以50~80次/分钟左右的频率, 使用拿揉法从上到下依次操作, 每侧3~5分钟。为使手法的作用力渗透到深层肌群, 必须同时配合患者被动摇颈。具体操作为:施术时嘱患者颈部完全放松, 并微向施术侧侧后方伸颈, 术者一手扶于患者前额 (以下称为辅助手) , 一手拿于颈部 (以下称为操作手) 要操作的软组织, 以拇指罗纹面或指端桡侧为发力点向深层组织用力按揉, 辅助手与操作手拇指同时相对用力, 使患者颈部被动侧弯。当操作手拇指力透及骨时, 双手同时减轻用力, 使患者颈椎缓缓回复正常位, 此为一次摇颈拿揉手法操作周期。

3. 2 醒脑定眩

患者坐位, 医者面对患者站立, 用一手扶住患者一侧的头颞部, 另一手在患侧颞部作扫散手法。操作时将拇指屈曲, 通过小幅度摆动前臂带动手腕, 使拇指指间关节桡侧骨面沿头侧部胆经循行区域摩擦、按揉, 余四指仍以指端为着力点, 在手腕的带动下沿弧线扫散。每遍30 ~ 50 次, 左右各3 遍。医者站于患者身后, 一手扶住患者前额, 一手以掌根摩颈枕部2 分钟, 频率50 次/分钟左右, 使热透入里, 患者局部有温热感最佳。然后食指屈曲, 以罗纹面着力, 探及C6 横突处, 即人迎穴稍下方, 平环状骨 ( 相当于星状神经节处) , 施以轻缓的按揉治疗, 以得气为度。左右两侧各1 分钟, 30~ 50 次/ 分钟。

3. 3 调曲整复

患者坐位, 医者位于患者身后, 双手托住患者下颌部, 两拇指分别点按两侧风池穴、完骨穴拔伸颈椎, 每穴持续数秒, 重复3 次。再在拔伸状态下行小幅度的低头、后仰及左、右旋转运动各3 次, 活动幅度15 ~ 20°。医者站于患者一侧, 嘱患者略低头, 同时一手扶住患者头侧部, 另一手按压于患者同侧肩井处, 两手同时相反方向用力, 行压抻法, 每侧持续数秒, 重复3 次。此处应注意, 扶住头侧的手仅起辅助固定作用, 肩井处为主发力手, 切勿使用暴力、蛮力, 以免造成患者局部关节或软组织的损伤。最后, 以颈椎定位旋转扳法作为结束手法。

4 李华东教授手法特色及与同类手法的比较

推拿疗法是临床中治疗本病较为常用、疗效也十分确定的一种治疗手段。如高俊领[4]用一指禅推法、揉法、弹拨、拿法、 法作用于患者颈肩太阳经、少阳经及督脉的循行部位, 尤以上颈椎部为重点。并在棘突偏歪或有明显压痛的颈椎处行复位手法。然后, 在头顶、前额、眼眶周围行推、揉、抹、运、点、拿、梳理、扫散等手法。共治疗颈性眩晕患者56例, 治愈37 例, 占66% ; 显效14 例, 占25% ; 有效5 例, 占9% ; 无效0 例, 总有效率100% 。吕德良等[5]对36 例颈性眩晕患者均运用点、压、揉、按、推、拿、 等手法进行颈椎及颈肩背部推拿松解, 并在手法治疗后结合颈椎牵引, 以达到整复颈椎的目的, 结果总有效率为94. 4% 。陈红亮等[6]治疗时首先在需要整复的位置以一指禅放松周围软组织, 后在手法牵引状态下行颈椎整复。

李华东教授通过改进常规推拿手法的操作, 加强了手法针对病所的有效治疗量, 从而提高了整体疗效。如在放松类手法中, 将拿法、揉法与患者被动摇颈相结合, 可以确保拿揉处局部肌肉的放松, 从而加强手法渗透, 使作用力可以到达患者颈部肌肉浅层、深层乃至骨关节。在作用于患者头部颞侧的扫散法中将常规的以操作手拇指桡侧为着力面, 变为采用屈曲拇指指间关节桡侧骨面为接触点。这样变“面”为“点”, 增加了操作局部的压强, 不仅可以产生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 还能使用作用力较大的手法刺激局部神经, 有效缓解颈性眩晕引发的头痛、失眠、眼睛干涩等伴随症状, 使患者舒缓紧张, 放松心情。

除此之外, 按揉人迎穴旁更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人迎穴位于颈部, 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 当颈内、外动脉分歧处, 其解剖位置上有颈阔肌、甲状腺上动脉、颈前浅静脉、颈内静脉, 布有颈皮神经, 面神经颈支, 深层颈动脉球, 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 因此按揉人迎穴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血运, 还能减轻颈性眩晕继发的各种神经紊乱症状。而刺激点选在人迎穴稍下方一方面是避开颈动脉小球, 以防治疗不当出现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在人迎穴下方平环状软骨处分布有星状神经节。星状神经节是临床应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性眩晕常用治疗点, 由第6、7 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 胸神经节融合而成, 有时还包括了第2 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 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于C3 ~ T12节段的皮肤区域, 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椎-基底动脉是脑的重要供血动脉, 脊髓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脑桥支、小脑上动脉等均为其分支, 其中迷路动脉又名内听动脉, 起于小脑下前动脉, 行于第Ⅶ、Ⅷ脑神经之间, 是供应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耳蜗与前庭器的主要动脉。若因椎-基底动脉痉挛致使迷路动脉缺血, 可导致前庭系统血循环障碍而引起眩晕。通过按揉刺激星状神经节能缓解因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而导致的椎-基底动脉挛缩, 从而使血流量升高, 供氧增加, 迅速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

在整复类手法中, 李华东教授在使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之前, 还运用了拔伸法和压抻法。拔伸法的作用类似于牵引, 其优势在于在牵引颈椎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颈椎曲度的病理改变有目的、有指向地做小幅度的颈椎屈伸与侧弯活动, 对颈椎曲度反弓患者意义尤其重要, 而压抻法可以同时对患者颈部肌肉和颈椎小关节做出调整, 操作于扳法之前, 也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5 治疗体会

临床中, 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多以整复类手法作为核心治疗手法。但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 局部组织的放松对本病的治疗结果同样有着重大影响。李华东教授在舒筋解痉类手法中通过控制操作力度、频率和时间, 以达到对某一部位产生强“渗透”作用力的目的。而手法的“渗透性”直接保证了在治疗时“机械力”的刺激通过肌肉牵张反射抑制肌肉痉挛, 解除肌肉过度紧张和僵硬[7], 同时也能转变为动能, 提升局部组织温度, 加快血液循环。如此, 通过对“筋”针对性治疗, 不论是直接受到肌肉、筋膜挤压牵拉而引起的动脉痉挛、扭曲, 或是因肌痉挛而激惹到周围交感神造成的动脉挛缩, 都能被缓解, 使供血恢复, 眩晕症状解除[8]。邹乐明[9]依据中医传统理论和经典力学理论, 指出作用力较大的手法能刺激神经, 因而经改进后的摩法与扫散法不仅可以活血行气, 通过手法操作时产生的热效应, 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还可以直接刺激到局部神经, 有效缓解头痛、失眠、眼睛干涩等伴随症。按揉人迎穴旁则以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神经阻滞理论为基础, 直接快速改善眩晕症状, 缓解患者“神”方面的痛苦。最后的调曲整复手法属推拿中的特重手法 ( 手法作用力很大, 或使用突然的爆发力) , 可以扩大椎间隙, 松解黏连, 拉伸颈项相关肌群、经筋和骨骼系统, 解除因椎体曲度改变或错位对椎动脉的压迫和神经根的刺激, 缓解颈部血管痉挛和大脑缺血缺氧状态, 疏通经络, 调节气血, 重塑脊柱力学平衡, 从“骨”的根本上消除颈性眩晕的病理基础, 从而缓解临床症状[10]。

摘要: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 但因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诊治没有“金标准”, 使得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李华东教授在临床治疗中认识到, 只有从根本上改善颈椎失稳的状态, 解决颈椎病变, 才能更好地治疗本病。在治疗过程中李华东教授注意手法频率、力度和方向的协调作用;注重经络腧穴理论与现代解剖相结合;注重推拿经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用舒筋解痉、醒脑定眩、调曲整复的特色手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颈性眩晕,手法治疗,李华东

参考文献

[1]周信文, 金卫东, 朱梁, 等.丁氏滚法推拿不同频率、力度和作用时间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实验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 (6) :42.

[2]曾庆云.滚法作用原理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12.

[3]姚笑.不同方向推脊对家兔体温的影响——论推拿补泻与穴位功效的关系[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1:14.

[4]高俊领.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 (3) :445.

[5]吕德良, 赵卫华, 吴慧琴.推拿手法松解软组织治疗惊醒眩晕36例[J].陕西中医, 2011, 32 (4) :443.

[6]陈红亮, 王单一.一指禅整脊对惊醒眩晕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J].光明中医, 2011, 26 (12) :2486.

[7]门志涛.中医推拿舒筋作用机制研究[J].按摩与导引, 2008, 24 (3) :11-13.

[8]舒剑锋.范炳华运用三部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经验[J].浙江中医杂志, 2013, 48 (2) :81-82.

[9]邹乐明.从力学观点浅析按摩治疗软组织损伤[J].江西中医药, 1983, (6) :38.

颈性眩晕 篇9

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1~3个疗程,随访半年后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7%。

结论:西药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见效快,效果好,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性眩晕药物手法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76-02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以眩晕,头痛为主要症状.此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笔者采用口服西药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所议定的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①以发作性眩晕为特点,眩晕可因颈部转动而诱发或加重,重者伴有恶心呕吐;②多伴有头痛,耳鸣,失眠多梦,易惊等;③多有猝倒史,即患者突感四肢无力而跌倒在地,但神志清,自已可立即爬起来.多数患者能回忆起与转头有关;④多伴有颈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肩背臂麻痛;⑤棘突或其两侧多有压痛点;⑥旋颈试验阳性;⑦X线摄片:显示不同程度的颈椎椎体,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窄;颈椎曲度改变:平直,反张,滑脱,棘突偏离中线;寰枢关节张口位显示枢椎齿状向一侧偏移及寰枢关节两侧不对称,项韧带,前后纵韧带钙化;⑧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证实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2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确诊为颈性眩晕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100例,其中男38例,女62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最小27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5.5岁;病程2天-半年,平均1.5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排除标准。排除椎动脉自身病变,耳源性,高血压病,血糖因素,严重的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骨肿瘤,精神病患者,颅内占位性病变。除外椎动脉第1段(未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之椎动脉)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未按规定服药或再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影响疗效评价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5毫克,65岁以下者每天睡前口服10毫克;65岁以上者每天睡前口服5毫克。

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①采用按、揉、拿、捏、推,放松颈、项部肌群;②摸清偏歪棘突,紊乱关节,按不同的错位类型、部位、方向,采用龙氏摇、搬、推不同手法进行定点正骨复正[2];③嘱患者平躺,医者站在患者头顶侧,微俯身体,双手指交叉托于患者颈项部,沿头顶方向瞬间发力拔伸、牵拉并移动患者身体,重复三次;④点按风池、百会、印堂、太阳穴,结束手法,每天一次。

以上疗法,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随访半年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临床痊愈:眩晕、头颈背疼痛等症状和阳性体征完全消失,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偶因疲劳后旋颈时出现短暂性眩晕,不影响日常工作;有效:眩晕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存留部分相关症状与体征,对日常工作生活稍有影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随访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可知,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说明采用药物结合手法治疗该病疗效优于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由表2可知,治疗组痊愈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4讨论

目前认为,引起颈性眩晕的机理是:颈部急慢性外伤,导致颈椎周围软组织感受器兴奋,炎症性肌痉挛,反射性刺激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兴奋,或颈椎间盘损伤、退变,刺激椎动脉周围的神经丛,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痉挛,继而导致前庭神经系缺血性变,前庭功能障碍而发生眩晕;椎体、钩椎关节的增生,或钩椎关节囊壁肿胀,充血及渗出直接缩窄了横突孔的横径,使椎动脉穿行的横突孔直接或间接狭窄,刺激与压迫椎动脉及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痉挛,狭窄或曲折;或由于颈椎失稳,钩椎关节松动移位而波及上下横突孔以致出现轴位或侧位移动,使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椎动脉及其分支发生反射性痉挛,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继而出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病症。

手法治疗可解除肌痉挛,松解关节囊和韧带的挛缩,调整颈椎紊乱,复正错位的关节,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和关节稳定性,重建脊椎的力学平衡;牵引能夠牵开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增大横突孔距离,消除对交感神经的激惹,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达到了脊柱内外平衡的目的。施术时手法宜稳、准、轻、巧,刚柔相济,轻重结合,切不可使用暴力蛮力,笔者体会到手法只要运用得当,施术准确,大部分患者均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本观察表明,药物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明显优于单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药物、手法同时应用,注重血管、局部的骨性及软组织的退变,三者同时施治,能有效地扩张椎动脉,加快颈部血管的血流速度,改善脑部的血氧供给,达到消除临床症状体征的目的。本法能缩短疗程,见效快,效果好,临床上有值得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宇,陈琪.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2]魏征.脊椎病因治疗学[S].商务印书馆,1995.97

颈性眩晕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住院及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 其中男31例, 女39例;年龄最小14岁, 最大63岁, 平均46.6岁;病程最短2d, 最长6年。对照组42例, 其中男14例, 女28例;年龄最小27岁, 最大60岁, 平均49.3岁;病程最短3d, 最长4年。

1.2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与X线颈椎正、侧位片, TCD提示均符合颈椎病者; (2) 具有典型的颈性眩晕临床表现, 而X线上尚未出现异常者, 在排除其他疾患的前提下诊断为本病; (3) 临床上无主诉与体征, 而X线上出现异常者, 不诊断为本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针刺取大椎、风池、百会、太阳、颈夹脊、列缺穴为主, 头痛加上星、头维;耳鸣、耳聋配合听宫、听会。夹脊穴用40mm毫针刺入0.8~1寸, 捻转行针至穴位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 针刺夹脊穴时进针不宜太深, 以防损伤颈部血管和神经, 造成不良后果。百会平刺, 针刺方向向后, 风池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1.5寸, 余用平补平泻手法[1]。牵引采用枕颌带坐式牵引, 重量2~5kg, 每次牵引30min,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个星期。

1.3.2 对照组

牵引同治疗组。药物一般用茶普酮、芬必得、消炎痛、西比灵等扩张血管及营养脑细胞药物。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 颈部功能恢复正常, 能参加劳动和工作, 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症状减轻50%以上, 颈部功能有改善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

注:2组痊愈率分别为95.71%和66.67%, 经统计学处理χ2=11.78, Ρ<0.0001, 说明2组痊愈率有极显著差异

2.2 治疗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后, 2组疗效对比见表1。

3 讨论

颈性眩晕即椎动脉型颈椎病,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青壮年的病例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长时间伏案工作使椎体生理屈度改变, 神经、血管受到压迫和刺激所致。随着年龄增加, 椎间盘发生退变时, 出现软骨板钙化, 髓核脱水, 椎间盘变薄, 韧带、关节囊松驰, 颈椎失稳等, 临床表现为颈部不适、头晕、头痛、耳鸣、视物不清等。由于疼痛导致肌肉痉挛, 增加椎间盘内的压力, 从而加速钙化及增生, 刺激周围的神经、血管等, 使症状顽缠难愈。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经络阻塞、气血不通、不通则疼。督脉为诸阳之会, 其别络散于头部, 针刺大椎、百会能调节脑部经络气血运行, 恢复脑的正常功能。颈椎牵引能使椎间隙增宽, 椎间孔增大, 使颈部痉挛的肌肉放松, 椎关节紊乱得矫正, 并使局部血流改善, 水肿吸收, 粘连松解, 这些综合作用能缓解和消除对神经根或血管的刺激和压迫, 从而使症状逐渐消失而愈。

参考文献

上一篇:模糊层次综合评价下一篇:新闻传媒网络传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