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眩晕

2024-05-13

周围性眩晕(共5篇)

周围性眩晕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特征,为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枢性眩晕和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分别采取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或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滴,山莨菪碱注射液肌注的治疗方法,观察中枢性眩晕患和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初始临床体征,并进行用药后的疗效对比。结果 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在眩晕程度、眩晕类型、前庭特征、耳部症状、意识状态、眼震、持续时间、头位影响、前庭神经症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经药物治疗后,中枢性眩晕组和周围性眩晕组的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91.7%vs 90.0%),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治疗对两者的疗效相近。结论 两者的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鉴别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

关键词: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鉴别,诊断

眩晕是头晕症状的一个亚类,由前庭器官功能障碍引起,临床诊治涉及内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1]。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均不同,为探讨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枢性眩晕和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枢性眩晕和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中枢性眩晕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1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2.9)岁,病程在3个月-4.9年之间,平均病程(2.3±0.8)年;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在17-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6±2.5)岁,病程在4个月-5.1年之间,平均病程(2.4±0.4)年。两类疾病患者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1.2.1 中枢性眩晕的临床表现

患者症状较轻,但晕眩感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会加重;植物神经反应的程度和眩晕症状表现不协调;部分患者伴随其他脑神经或小脑症状,甚至出现意识障碍;自发性眼震粗大,垂直性或斜行性摆动;各种前庭反应出现分离现象,伴随前庭减震现象。

1.2.2 周围性眩晕的临床表现

大多患者为突发性、旋转性的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缓解或恢复正常;眩晕时伴随波动性耳鸣、面色苍白、浑身无力、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症状,并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晕眩发病初期眼震与眩晕方向一致;各种前庭反应比较协调。

1.3 治疗方法

根据本组120例患者的患病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利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灯盏花素注射液行静脉输注,每次输注量在50mg,一日1次即可;(2)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利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5%碳酸氢钠注射液20~30ml行静滴,同时山莨菪碱注射液肌注,每次肌注量10mg,一日1-2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中枢性眩晕患者和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初始临床体征,并进行用药后的疗效对比,根据治疗后患者眩晕的缓解程度,将药物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变换头位时无晃动或视物旋转,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头部静止时无晃动或视物旋转,但变换头位时会出现上述症状,其他症状得到缓解但并未完全消除;无效:晕眩症状均未得到缓解甚至加重,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的初始临床体征对比

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在眩晕程度、眩晕类型、前庭特征、耳部症状、意识状态、眼震、持续时间、头位影响、前庭神经症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见表1。

2.2 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用药后的疗效对比

经药物治疗后,中枢性眩晕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周围性眩晕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在疗效总有效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眩晕分类

眩晕是大脑神经的一种运动错觉,不经外界刺激即可自行发作,眩晕发作时产生的旋转、颠簸感为真性眩晕,一般与病理性刺激和前庭系统的生理性病变有关[2]。眩晕本身并不是某一类独立的疾病,其致病原因也比较复发。分类标准不同,眩晕类型也就不同,按照诱发眩晕的病变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按照眩晕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一般是由脑组织或脑神经的病变引起的,如脑血管病变或神经瘤,周围性眩晕一般由机体免疫反应、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所致。

3.2 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特征

中枢性眩晕是前庭神经颅内段的前庭代表区病变所导致的,一般眩晕程度较轻,眩晕类型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可伴随前庭减震现象,无明显的耳鸣、耳聋等耳部功能障碍,眩晕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眼震粗大,垂直或斜行,持续时间较长,眩晕发作与头位变化无关,前庭反应分离。中枢性眩晕是颞叶癫间的先兆。临床上所指的中枢性眩晕一般指真性眩晕,假性眩晕的其他症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可能会伴随头痛或神经压迫感,假性眩晕与真性眩晕的发病原因也不同,假性眩晕一般与严重贫血、肺气肿等其他疾病有关,疾病类型不同,眩晕表现也不同,如严重贫血者的眩晕症状为头位改变会导致疲劳、乏力,而肺气肿患者则会在咳嗽时因回心血量的减少发生眩晕甚至晕厥[3]。

3.3 周围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是由前庭感受器或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为突发性旋转,眩晕时可伴随前庭重震现象,多伴有耳鸣、耳聋等耳部症状,无意识障碍,眼震与眩晕方向一致,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恢复,头位变化时眩晕加重,前庭反应协调,自主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呕吐、面色苍白、盗汗等。

3.4 药物治疗疗效对比

本次研究中对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患者均采用灯盏花素和山莨菪碱的药物治疗方式,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扩张血管,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增加组织细胞供养,碳酸氢钠、山莨菪碱具有改善内耳循环、镇吐的作用,可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水肿症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剧烈运动,进而抑制前庭反应。两者对于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8%。除了这两者常用治疗药物外,盐酸丁咯地尔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盐酸丁咯地尔具有非特异性弱钙离子的拮抗作用,可扩张血管,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进而增强患者的氧分压,使用后不会出现盗血现象,可帮助缓解患者的局部缺血症状[4]。

3.5 鉴别诊断关键

临床实践表明CT诊断和彩超检查对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两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原因比较复杂,但是临床表现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中对两者进行诊断时,可结合患者的表现特征,确定眩晕类型,并制定合理的疾病诊疗模式,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

参考文献

[1]马丽涛,沈丹,孙勍,等.眩晕的发作特点、常见类型与诊治进展[J].武警医学,2010,21(4):352-353.

[2]段伟民.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疾病84例的诊治[J].临床医学,2012,32(4):62-63.

[3]蔚荣策.异丙嗪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J].临床医学,2010,30(5):15-16.

[4]孙红霞,张晓惠,白玫,等.眼震电图对992例神经性疾病的诊断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1):67-68.

周围性眩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住入院的周围性眩晕12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 男性24例, 女36例, 年龄18~75岁, 平均55岁;对照组60例, 男性25例, 女性35例, 年龄20~76岁, 平均55.5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发病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0年5月眩晕诊治专家共识[1], 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排除脑梗死及脑出血, 行颈部血管B超检查, 排除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导致的眩晕;血压>180/100 mm Hg严重高血压患者排除本研究。

1.2 病情分级:

按眩晕程度及伴随症状多少, 分为重度、中度、轻度。重度:严重眩晕伴恶心、呕吐, 耳鸣耳闭, 听力下降, 眼震, 心慌, 出冷汗3个以上伴随症状;中度:眩晕伴有2~3个合并症;轻度:仅有眩晕症状, 无伴随症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NS100 m L+天麻素10 m L静滴, 1次/天, 尼麦角林10 mg tid, 辅以调脂、控制血糖、降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S100 m L+马来酸桂派奇特160 mg静滴, 1次/天, 分别于第3日及第7日判断疗效。

1.4 疗效判断。

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 无明显伴随症状;有效:静止时无眩晕, 活动时仍有轻度眩晕发作, 伴有1~2个伴随症状;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较入院时无明显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组间对比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患者数量。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在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 分别判断疗效, 结果治疗组在第3天痊愈18例, 总有效率75%, 第7天痊愈率38例, 总有效率98%, 无效1例;对照组第3天痊愈12例, 总有效率52%, 第7天痊愈31例, 总有效率93.3%, 无效4例, 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出现心动过速, 1例面部充血, 减慢滴速后, 症状消失, 2组均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反应。见表1~表3。

3 讨论

周围性眩晕是病变位于外周前庭系统时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常见病因有美尼尔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神经元炎, 突发性耳聋, 药物中毒引起的眩晕, 迷路炎等,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 常伴有恶心、呕吐, 耳鸣及听力减退。目前较为公认的病因是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 造成局部缺氧, 血管通透性增高, 内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 导致迷路水肿、内淋巴腔积水膨胀、压力增高, 引起内淋巴腔扩大及内尔末梢器缺氧、变性等。精神紧张、焦虑障碍均可诱发本病[2]。内科治疗一般是心理护理, 抗焦虑, 镇静及抗胆碱能止吐, 抗组胺前庭抑制药, 改善内耳循环及血循环等综合治疗。中药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作用, 对头痛眩晕有较好疗效[3]。天麻素是从中药天麻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剂及神经保护作用, 被广泛用于眩晕及高血压的治疗[4]。陈静等[5]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实验设计的方法, 评价天麻素治疗眩晕的疗效和安全性, 发现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状有效率和前庭功能下降的临床控制率均优于倍他司汀, 且临床不良反应少, 患者耐受好。马来酸桂哌奇特是一种腺苷增效剂, 尚具有弱钙通道阻滞作用, 可增加内源性腺苷的生物作用, 使磷酸肌醇酶被激活, 血管平滑肌松弛, 从而扩张脑血管缓解血管痉挛, 降低血管阻力, 改善缺血区血供, 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黏度, 改善微循环[6]。刘会卿等[7]用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取得满意疗效,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由于周围性眩晕病因复杂, 明确病因较为困难, 故治疗多无确定方案可循。本研究用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周围性眩晕, 综合了天麻素的镇静抗焦虑及神经保护作用, 同时又运用了桂哌奇特扩张血管, 缓解血管痉挛, 改善缺血区血供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治疗后第3天及第

7 天痊愈例数及总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短期疗效显著, 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不失为治疗该病的一种可靠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该科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周围性眩晕12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天麻素;治疗组则使用天麻素及马来酸桂哌奇特联合治疗, 分别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分析眩晕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第3天治疗组痊愈18例, 总有效率分别为75%, 对照组痊愈12例, 总有效率55%;第7天治疗组痊愈38例, 总有效率98%, 对照组痊愈31例, 总有效率93.3%,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P<0.05) 。结论 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周围性眩晕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周围性眩晕,天麻素,马来酸桂哌奇特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 2010, 43 (2) :370-371.

[2]翟丰.周围性眩晕与焦虑障碍相互作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 13 (5) :508.

[3]潘年松.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00.

[4]龚其海, 石京山, 杨丹莉, 等.天麻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 30 (3) :176-178.

[5]陈静, 刘世喜, 胡国华, 等.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实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 4 (12) :864.

[6]任今鹏, 孙晓江, 赵玉成.马来酸桂哌奇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0 (7) :1151.

周围性眩晕 篇3

近几年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药物治疗原则主要包括: 改善脑血液循环, 抗血小板凝集, 改善脑代谢, 保护神经细胞 , 及自主神经对血管的调节功能几个方面。长期服用西药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产生共济失调、药物依赖性、嗜睡、智力下降等毒副作用, 而且症状易反复。

眩晕是由于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 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 瘀血阻窍, 阳气虚弱, 风寒外袭等多种原因所致, 尤其以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 寒邪闭阻, 清阳不升为主。元代《丹溪心法》有“无痰不作眩之论”, 提出:头眩, 痰挟气虚并火, 治痰为主。脾主运化, 若脾胃虚弱, 或嗜酒肥甘, 饥饱劳倦伤于脾胃, 健运失司, 致水谷不化精微, 气血运行受阻, 津液不能正常布输, 凝聚为痰, 头为清阳之会, 痰阻则清阳不升, 故作眩晕。脾虚生痰, 痰浊中阻是主要病因,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清窍蒙蔽发为此病。《素问o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说明眩晕发作与肝风关系密切, 肝风易挟痰上犯, 则眩晕作矣。故在治疗上, 当益气健脾、滋肾、化痰降浊为主。

眩晕宁方药组成为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半夏 (制) 、女贞子、墨旱莲、菊花、牛膝、甘草。是将汉代《金匮要略》的“泽泻汤”, 和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有机化裁而成的纯中药制剂。 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为治痰浊眩晕要药, 具熄风化痰止眩之效。白术健脾燥湿利水, 与半夏配伍祛湿、化痰、止 眩之功亦佳; 泽泻、茯苓均有健脾除湿之效, 《用药心法》曰: “茯苓淡能利窍, 甘以助阳, 除湿之圣药也”, 湿除则痰无由而生, 眩晕无由以作矣; 泽泻、白术可治心下有痰饮, 半夏同茯苓可治湿痰; 半夏、白术、泽泻、茯苓共奏健脾除湿化痰之功, 使脾胃健运, 中焦气机畅通。女贞子滋肾水、补肝阴、益精血; 墨旱莲滋阴补肾; 菊花平肝熄风、明目; 牛膝补益肝肾、活血祛瘀、引血下行; 甘草健脾益气、化痰、调和诸药。诸药合用, 药性平和, 不燥不滞, 具有健脾利湿祛痰, 补益肝肾的功效, 适用于痰湿中阻, 肝肾不足之眩晕。

颈椎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 , 它与血管壁受体结合导致血管收缩, 引起脑干、前庭系统、小脑缺血产生眩晕[1]泽泻、白术可以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2,3], 一氧化氮可以对抗内皮素的缩血管作用, 改善脑缺血症状。甘草可直接减少血浆内皮素的释放[4]眩晕宁治疗颈性眩晕和它扩血管、减少血浆内皮素水平有关。眩晕宁可提高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递质的含量, 维持正常精神及睡眠, 使中枢神经调节功能更加完善, 改变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 同时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降脂、钙拮抗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并具有一定调节血压的作用, 这些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都是有益的。

眩晕宁方药配伍精当, 标本兼顾, 治疗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尤其是痰浊中阻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 症状复发率低, 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 血、尿常规无异常变化, 未见过敏反应, 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Park L, Thornh ill J.H ypox ic modulation of striatal les ions in-duced by adm in istrat ion of endothelin-1[J].Bra in Res, 2000, 883 (1) :51-59.

[2]冯志杰, 翟俊霞, 孙玉峰, 等.泽泻对肝硬变大鼠主动脉的扩血管作用及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3, 11 (2) :90-92.

[3]朱金照, 张捷, 冷恩仁.中药白术对大鼠胃肌电紊乱调节作用的机制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5 (8) :698-700.

周围性眩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患者113例,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制订诊断标准[3], 其中男63例, 女50例;年龄26~65岁, 平均 (43.2±17.4) 岁。颈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患者75例, 主要临床症状为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 其次部分患者有偏盲、失语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患者38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物不清、共济失调等。5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3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25例患者合并颅内血管狭窄。113例患者治疗前均经影像学检查, 排除脑出血及脑梗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n=57) 和对照组 (n=56) ,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诱发原因、合并疾病等一般性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 (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648) 100 mg, 1次/d, 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同时使用眩晕宁片 (桂林三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0605) 3片/次, 3次/d。禁用其他药物, 尤其是有关扩血管药物、抗凝剂等。两组均以15 d为一疗程, 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李洪凤等[4]文献资料拟定疗效评价标准, 分为显效 (眩晕症状消失, 体位改变时有轻微头晕感, 合并轻微肢体不稳感) 、有效 (眩晕症状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 程度减轻) 、无效 (眩晕症状变化不明显) 、恶化 (眩晕发作次数增多, 临床症状加重) 4个等级。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例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上主要以短暂性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特点, 一旦症状出现, 同在数分钟内即可达到高峰, 大约半小时内症状可恢复, 1 d内临床表现可消失[5]。TIA好发于中老年人, 60岁以上的人数约占30%, 并且男性患者发病人数多于女性。TIA多在患者体位突然改变、过度运动、颈部过屈过伸等情况下发生, 其发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 但大多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的病因[6]。TIA的高危因素较多, 其中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C-反应蛋白水平为主。高血脂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变窄, 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组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凝集剂, 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7]。而眩晕宁片作为一种中成药, 其主要成分为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泽泻、女真子、菊花组成, 现代药理证实可明显改善左侧内耳动脉供血不足, 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等作用, 因此, 阿司匹林联用眩晕宁片一方面可以起到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发生, 另一方面, 即使症状出现, 也可迅速改善临床表现, 改善眩晕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两药联用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阿司匹林单独治疗;进一步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化可以发现, 观察组血浆粘稠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与武继涛[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 眩晕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存良.阿司匹林联合丹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 :15-16.

[2]滕秀英, 周志伟.电项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 2013, 30 (2) :80-82.

[3]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6 (6) :379.

[4]李洪凤, 石广莲.巴曲酶序贯奥扎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 2011, 31 (11) :49-51.

[5]汤继平.丹参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30) :31-32.

[6]刘书来, 董瑞国.颈动脉系统粥样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7) :157-159.

[7]孙福珍.关于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9) :143.

[8]卢志刚, 陈斌, 吕志华, 等.眩晕宁片合用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6) :78-79.

颈性眩晕的药物治疗 篇5

颈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病症, 相关研究显示, 近年来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患者在康复科或疼痛科就诊的首要症状是头痛、颈部不适、棘旁颈肌、枕外粗隆外下方、肩胛上区有压痛、紧张、坚硬或硬结, 颈扭曲试验及颈性掩震检查可呈阳性, 劳累及受凉后症状加重。颈椎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颈肌损伤, 颈椎间盘突出、韧带损害、神经根炎等均可导致不同轻重的颈性眩晕症状发生。颈性眩晕是由于来自于上颈椎本体感受器的不正常冲动传入前庭核所致。对于该病传统的康复治疗有颈部牵引、电针、物理治疗、推拿按摩等, 但患者往往容易复发, 发作较频繁, 通过临床药物治疗, 对颈性眩晕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口服药物

1.1 西比灵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胶囊制剂, 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用于典型或非典型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眩晕的对症治疗。用量及方法: (1) 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起始剂量:每晚10mg (65岁以上的患者每晚5mg) 。维持治疗:如果疗效满意, 应减至每周给药五天 (剂量同上) 。 (2) 眩晕的用量应在控制症状后及时停药, 初次疗程通常小于2个月。

1.2 敏使朗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片剂, 通过内耳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消除内淋巴水肿, 有明显改善脑内血流量作用。主治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症、眩晕症引起的头晕/眩晕症状。临床用于内耳眩晕症;对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头部外伤或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可用。用量及方法为每次1~2片, 6mg/片, 每日2~4次 (3次) , 饭后服用。连续用药至少15天, 总疗程不超过2个月。

2 神经阻滞药物

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1m L、生理盐水液5ml、注射用腺苷钴胺液1.5mg进行治疗。操作方法为风池、四神针、太阳、印堂、丝竹空、C2-7夹脊 (一侧或两侧压痛点) 、阿是穴。取10m L注射器, 配7号针头, 取上述药物混合液, 选5~8个穴位, 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之后, 快速刺入患者穴位皮下, 四神针、太阳、印堂、丝竹空平刺, 其它穴位缓慢直刺进针0.5~0.8寸回抽无血后慢慢注入药液1~2m L, 每日1次, l0次1个疗程, 连续2个疗程。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物, 可与神经细胞膜钠通道轴浆内侧受体相互作用, 阻断钠离子内流, 可逆性阻滞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具有作用快、弥散广、穿透力强、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的特点。腺苷钴胺为维生素类药物, 是氰钴型维生素B12的同类物, 即其CN基被腺嘌呤核苷取代成为5-脱氧腺苷钴胺, 是体内维生素B12的两种活性辅酶形式之一, 是细胞生长增殖和维持神经髓鞘完整所必须的物质。两者合用, 既能发挥利多卡因神经阻滞的功效, 又能使腺苷钴胺的营养作用渗透到痛点, 达到松解肌肉、止痛止晕的作用。

3 抗抑郁药物

盐酸阿米替林片为临床最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 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 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用于治疗头晕、头痛, 成人常用量:开始一次25mg, 睡前半小时服用1片, 3~5天, 待症状减轻、睡眠改善时, 每2日给药0.5片, 直至停药。

在临床所见的颈性眩晕患者中, 50%以上有明显焦虑或紧张状态, 头晕加重失眠, 失眠导致更加严重的头痛、头晕, 几乎形成了恶性循环。美国埃默里大学科研人员最近研究发现, 被广泛用作抗抑郁药物和止痛剂的阿米替林可直接刺激脑部神经细胞生长, 从而促进大脑发育。所以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偏头痛和由糖尿病引发的神经性疾病。

4 小结

中医称颈性眩晕为“项痹”, 意为痹阻不通。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 最突出的特点为体位性眩晕即当改变体位尤以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 严重者可发生猝倒, 不伴有意识障碍。另外, 临床上亦可见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伴有一些交感神经症状, 如汗腺分泌障碍, 局部肢体或半侧身体多汗或少汗, 消化功能障碍等症。临床根据其症状特点, 辅以X线片、CT片及颅脑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均可确诊。

上一篇: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下一篇:药物不良事件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