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共12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篇1
内耳眩晕病 (又名美尼尔氏综合症) , 是指眩晕、耳鸣、耳聋和耳部发胀或头部压迫感等临床表现。病人多为中年人, 每次发作一般无明显的诱因, 病人发作时往往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 脉搏或快或慢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严重的可出现休克等。其诊断要点为: (1) 反复突然发作的剧烈眩晕, 听力减退或耳鸣及局部发胀, 随时伴恶心、呕吐。 (2) 发作期间出现规律性、水平性眼球震颤。 (3) 有明显的缓解期。 (4) 患者前庭功能试验减弱或迟钝。 (5)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此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可能与内耳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 引起内耳膜迷路积水, 内淋巴系统肿胀, 压力升高, 致使内耳末梢器缺氧和变性。
1 中医的病因病机
此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眩晕的范畴。早在《内经》中就记载:“上气不足……目为之眩。”它的病因病机大致可以从风、痰、虚3个方面来讨论。
风:在《素问·玄机病原式》中有“风火皆属于阳, 多为兼化, 阳主乎动, 两动相博则为之旋转”的记载。认为此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所致。在临床上患者素体阳盛, 肝阳上亢则发眩晕;或长期忧郁恼怒, 气郁化火, 使肝阴阳耗, 风火长动, 上扰清空而发为眩晕。
痰:患者恣食肥甘厚味或劳倦太过, 伤于脾胃, 使其运化功能失调, 导致水谷不化精微, 聚湿生痰, 痰湿中阻, 则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而发为眩晕。在《丹溪心法·头眩》中也有“头眩, 痰挟气虚并火, 治痰为主, 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 痰因火动, 又有湿痰者, 有火痰者”的论述。
虚:患者久病不愈, 耗伤气血或失血以后虚而不复, 或脾胃虚弱, 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 从而致气血2虚, 气虚则清阳不展, 血虚则脑失所养, 发为眩晕。正如《灵枢·口问》篇所载“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眩。”在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先天不足, 肾阴不充, 或年老肾亏或房劳过度, 均使肾精亏耗。而肾乃先天之本, 藏精生髓, 脑又为髓海, 髓海不足则上下俱虚, 而发为眩晕。在《灵枢·海论》篇就有这方面的记载“脑为髓之海,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2 中医疗法
根据此病的病因病机和多年的临床实践, 认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能治风化痰, 息风定眩, 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其组方如下:法夏20g、陈皮10g、茯苓15g、白术12g、天麻20g、泽泻50g, 加减: (1) 呕吐较甚者加旋复花, 代赭石以降逆止呕。 (2) 对于耳鸣耳用明显者可加泽泻至60~90g, 以减轻膜迷路积水。 (3) 伴有头部昏痛较甚, 可加夏枯草, 菊花, 石决明等。 (4) 头昏不能言语者加石菖蒲, 胆南星等醒神开窍之品。 (5) 伴头部刺痛者, 加丹参, 葛根, 刺蒺藜, 黄芪等补气活血之品。 (6) 烦燥不安、睡眠欠佳者可选加酸枣仁, 夜交藤等养血安神之品。
3 西医治疗
本病从西医方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发作期卧床休息, 注意高蛋白, 高维生素, 低脂肪, 低盐饮食。 (2) 患者如有烦燥, 可选用镇静剂如:安定, 异丙嗪, 苯海拉明等。 (3) 可选用血管扩张药如:地巴唑, 山茛菪碱等药以改善微循环。 (4) 如呕吐比较剧烈可用50%葡萄糖针加用山茛菪碱针5~10mg静脉缓慢推注, 可迅速缓解症状。 (5) 可适当应用利尿脱水药以减轻迷路积水。
4 典型病例
陈某某, 女, 48岁, 居民, 2004年5月12日就诊, 患者诉突发性眩晕伴呕吐3h入院。患者入院前有耳部闭塞感, 头部昏重, 以为是感冒, 自服感冒药后不缓解。2d后发生眩晕, 入院时不能站立, 如坐舟车, 伴有冷汗及脸色苍白, 血压90/55mm Hg。急诊入院后, 查体见双眼水平性眼震, 行CT头颅检查无异常, 诊断为内耳眩晕病, 予以山茛菪碱5mg加入50%葡萄糖静脉缓慢推注, 患者眩晕及呕吐缓解, 后继续予以生脉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以及能量合剂等治疗。病情控制后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每日1剂, 5d后痊愈出院。随访5年未见复发。
5 体会
内耳眩晕病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在治疗时同时应嘱病人充分休息, 不能过于激动和忧伤。上面讨论的是内耳眩晕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于中枢性眩晕和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均不适合以上方法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篇2
猪感光过敏病又称为光能效应植物中毒,是由于猪食用了含特异性感光物质的植物后,经日光照射而使皮肤发生红斑、疹块、溃疡乃至坏死、脱落等的疾病.本病虽不会造成猪只大批死亡,但不及时治疗,病猪会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引起死亡,并且治愈后也生长发育不良,易成为僵猪,给猪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猪感光过敏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 者:项海水 连晓梅 任文杰 罗来建 作者单位:项海水,连晓梅(浙江龙泉市畜牧兽医局,浙江龙泉,323700)任文杰(丽水市畜牧兽医局)
辨病和辩证结合治疗眩晕例析 篇3
【关键词】辨病;辩证;眩晕
眩晕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中医临床多发病。眩即目眩,眼前昏花缭乱;晕为头晕,谓头部运转不定之感觉。轻者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突然发作,昏仆倒地而危及生命。眩晕亦有称为眩远、眩冒、头旋者,历代医籍记载颇多。《济生方》云:“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临床上多种疾病皆可导致眩晕的发作,如西医学中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脉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病,均可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因此借助现代医学先进的诊断方法判断眩晕发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采用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有机结合,是对辨证论治的进一步发展。
1高血压所致之眩晕
高血压所致之眩晕,其症状特点:眩晕,头痛且胀,耳鸣,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弦细数。在静息状态下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全身性疾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高血压所致之眩晕往往属于本虚标实,肝阳上亢所致,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若患者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是肝火上炎,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若肝火扰动心神,失眠、烦躁者,加磁石、龙齿、珍珠母、琥珀,清肝热且安神。肝火化风,肝风内动,肢体麻木、颤震,欲发中风者,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2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所致之眩晕
结合血色素和血球容積比检查可诊断貧血;成人的肱动脉血压低于12KPa(90mmHg)/8kPa(60mmHg)即可诊断低血压;低血糖的标准通常为:男<50mg/dl(<2.78mmol/L) ,女<40mg/dl(2.5mmol/L)。低血压、低血糖、贫血均可导致眩晕。该类眩晕的症状特点为: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即《灵枢•卫气》所言之“上虚则眩”;《灵枢•海论》所言之“髓海不足”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亦认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其病机为气血亏虚,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方药:归脾汤。若气虚卫阳不固,自汗时出,重用黄芪,加防风、浮小麦益气固表敛汗;气虚湿盛,泄泻或例溏者,加薏苡仁、泽泻、炒扁豆,当归炒用;兼见畏寒肢冷,腹中隐痛等阳虚症状,加桂枝、干姜;心悸怔忡、不寐者,加柏子仁、朱砂等;血虚较甚,面色晄白无华,加熟地、阿胶、紫河车粉(冲服)等。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表现眩晕兼见气短乏力,纳差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3脉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之眩晕
脉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之眩晕,其症状特点常表现为: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辱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辅助检查:血脂测定,胆固醇>200~250mg%,甘油三脂>130mg%,β脂蛋白>450~600mg%;脑血流图,包括药物试验。脑血流图有上升时间延长,重搏波减弱或消失,主峰夹角变钝,波幅下降表现。脑电图,包括压颈诱发试验。必要时作脑血管造影。颅脑CT常有程度不等的脑萎缩和大小、数量不等的梗塞灶。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从而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等症其病机为瘀血阻窍,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方药:通窍活血汤。方中用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祛瘀通络;麝香开窍散结止痛,老葱散结通阳,二者共具开窍通阳之功;黄酒辛窜,以助血行;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配合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开窍之品,以防耗伤气血。全方共具祛瘀生新,通窍活络之功。若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气虚证者,加用黄芪,达30~60g,以补气固表,益气行血;若兼有畏寒肢冷,感寒加重者,加附子、桂枝温经活血;若天气变化加重,或当风而发,可重用川芎,加防风、白芷、荆芥穗、天麻等理气祛风之品。
4美尼尔氏综合征所致之眩晕
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机制的一种内耳疾病,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以突发性眩晕伴随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耳鸣为症状发作前之可能先兆,耳鸣为高音调,轻重不一,听力检查常表现为波动性感音性耳聋。此外还应进行前庭功能、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等全面检查,以及颈椎影像学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椎动脉彩超、必要时可做头颅CT或MRI等检查。汉代张仲景曰"无痰不作眩";张景岳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为后世医家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辩证论治治疗眩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值得后世医家借鉴和效仿。其病机特点为痰浊上蒙,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若呕吐频繁,加代赭石、竹茹和胃降逆止呕;脘闷、纳呆、腹胀者,加白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等醒脾化湿;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石菖蒲等通阳开窍。痰浊郁而化热,痰火上
犯清窍,眩晕,苔黄腻,脉弦滑,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若素体阳虚,痰从寒化,痰饮内停,上犯清窍者,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温化痰饮。发作时要静卧,戒急躁,进清淡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忌用烟、酒、茶。在间歇期要鼓励病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劳逸调度适当。
5神经衰弱所致之眩晕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56例, 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4例, 女性32例;最小年龄42岁, 最大79岁, 平均61.5岁;病程最短3天, 最长10余年, 平均6.8年。X线表现为椎体前后缘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2例, 颈椎椎间孔狭窄27例,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12例, 颈椎椎管狭窄5例, 颈椎间盘突出8例。
1.2 诊断标准[1]
其临床表现:症状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眩晕, 呈发作性, 多于变换体位、头过度旋转或伸屈时而被诱发或加重。并常伴有耳鸣, 听力下降、恶心呕吐, 头痛, 颈项拘急, 肢体麻木等症状, 甚则出现晕厥。临床体征:颈椎生理弧度变浅,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椎后缘骨质增生, 颈椎椎管狭窄, 椎小关节增生, 颈椎退行性病变。所有病例经脑血流图检查, 有脑血流供血不足的表现, 均排除耳源性、眼源性眩晕, 神经官能症及颅内肿瘤、出血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中医治疗自拟活血祛瘀方治疗, 药物组成:
桃仁10g, 红花10g, 川芎15g, 当归12g, 丹参20g, 葛根30g, 半夏15g, 桂枝10g, 石菖蒲15g, 天麻15g, 山茱萸15g, 川牛膝15g。加减:属于肝阳上亢者, 配合石决明, 钩藤;痰浊内阻, 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 竹茹;伴胸闷、心悸加瓜篓、甘草、党参。每日1剂, 水煎2次, 早晚各服1次, 10d为1疗程。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 同时配服银杏酮酯分散片 (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 0.15 Tid。
1.3.2 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同步。
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胞二磷胆碱纳注射液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10 d为1个疗程。口服氟桂利嗪5mg (厦门天舜制药有限公司) , 每晚临睡前服。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2]
显效:眩晕及其它伴随症状消失, 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 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2 治疗结果
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评定, 显效22例, 有效3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6.43%。
3 讨论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骨质的退行性改变, 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或狭窄, 血液循环改变, 致大脑供血不足而成。属于中医"眩晕"范畴, 历代医家有"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及"血瘀致眩"等理论。中医认为患者素体肝肾不足, 复因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以及不良的姿势, 引起气血运行不畅, 加上平素嗜酒肥甘, 聚湿生痰, 痰饮、淤血互结, 气血营精不能上荣于头, 而引起眩晕。天麻、葛根平肝熄风, 升清通络;桂枝、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当归活血化瘀, 温通经脉;半夏、石菖蒲祛痰辟浊开窍, 山茱萸、川牛膝补肝益肾, 填精生髓。综合全方能使患者血流畅利, 脑部血供充足, 从而使症状改善或消失。根据不同并发症进行加减。氟桂利嗪、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及脑部的供血。银杏酮酯分散片系中药银杏叶提取物而成, 具有扩张动脉, 降低血液粘稠度, 提高脑血流速度, 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等作用[3];胞二磷胆碱纳注射液能增加脑血流, 促进脑代谢, 改善脑循环。如此, 中西医结合, 各展所长, 从而达到较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柳登顺, 等.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386-431.
[2]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8.271.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 篇5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弓形虫病
6月我市某养殖场存栏的`100头25kg以上的生猪在一周内有30多头先后发病,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高热稽留,呼吸困难,发病后用抗喘药物治疗无效.该猪场所有猪只都注射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后经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弓形虫病.
作 者:郭华 李猛 侯娟 马燕 作者单位:郭华,李猛(南阳市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南阳,473000)侯娟,马燕(南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南阳)
刊 名:兽医导刊 英文刊名:VETERINARY ORIENTATION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篇6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小儿 秋季腹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18
秋季腹泻是临床上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多见于每年秋冬季,临床以频繁发烧、大便次数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腹泻为蛋花样或水样特征。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但发生此病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也非常严重,一般会引起营养不良、脱水或酸中毒,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生命。2010年7月~2011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小儿秋季腹泻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2个月~1岁11例,1~2岁13例,2~3岁5例;病程3~5天;无脱水16例,轻度脱水9例,中度脱水4例。对照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2个月~1岁13例,1~2岁12例,2~3岁4例;病程3~6天;无脱水16例,轻度脱水8例,中度脱水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常规予以病毒唑10~15mg/(kg·日)抗病毒,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调整饮食,同时加用中药口服,中药口服,基本处方:葛根10g,山药10g,白术10g,茯苓10g,炒扁豆10g,乌梅10g,鸡内金6g,山楂10g,车前子10g,薏苡仁10g,藿香10g,木香3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1岁以内小儿量酌减,并以食盐(炒热)热敷脐周。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参照《儿科学》[1]中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每日数次至10多次,大便常规检查偶见少许白细胞,无黏液、红细胞及脓细胞。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具体包括粪便性状和便次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具体包括失水纠正、精神和胃纳增加时间;以及总病程及总有效率。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1993年北京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①显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消失;③无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均数间的比较和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79.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讨论
轮状病毒是西医认为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能侵犯小肠上皮细胞,导致肠绒毛破坏,使水和其他物质的吸收减少,而导致腹泻。该病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发病年龄多为2岁以下,发病群体多为婴幼儿,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发热,体温多在38~40℃。患者發病的临床表现为发病当日即可排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镜检脓细胞很少见。同时,患儿多伴有严重口渴及明显烦躁、脱水等症状。本病属中医“泄泻”范畴。泄泻是由于脾胃运化失常,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而发生腹泻。小儿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却较成人更为迫切,故易为饮食所伤;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均易引起小儿脾胃机能紊乱而致泄泻。加之夏秋季节,湿热内蕴,暑热湿困,以上均引起患儿大便暴注下迫,如水样,量多次頻,小便短赤,神疲乏力,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单用西医疗法,疗效较差;而祖国医学治疗泄泻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分别以健脾益气,补脾温肾为主。近年来,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这与本方中诸多中药成分的联合施治有关。本方中山药、炒扁豆、薏苡仁健脾化湿;白术、茯苓益气补脾;葛根生津止泻;乌梅涩肠止泻;车前子利尿止泻,所谓利小便实大便也;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藿香解表散寒,理气化湿;鸡内金、山楂消食导滞;甘草益气养阴。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之效,并配合食盐热敷脐周达到温运阳气、解除腹胀、调运气血的功效,从而达到促使胃肠功能恢复的目的。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在内外合治、标本同治方面的独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6.
2 杜嗣廉,郑明新.小儿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9.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90-1299.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颈椎病分型中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诊断, 眼源性、耳源性眩晕除外。纳入标准: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表现为眩晕者。中医症状分型标准:根据张伯臾等[2]制定的标准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痰浊中阻型。
1.2 一般资料:
符合诊断标准者159例, 均为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8例, 男23例, 女65例;年龄32~78岁, 平均52.4岁;病程 (反复发作) 15 d~36个月, 平均4.5个月。对照组61例, 男18例, 女43例, 年龄35~82岁, 平均54.6岁;病程 (反复发作) 11 d~34个月, 平均4.3个月。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 一日2次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血塞通粉针0.4 g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5 d为1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同时, 加服中药, 每日1剂, 水煎服, 15 d为1个疗程, 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化裁:半夏9 g, 陈皮6 g、白术12 g, 天麻6 g, 茯苓12 g, 生姜6 g, 甘草6 g。随证加减:肝阳上亢型者减生姜, 加钩藤15 g、石决明30 g、夏枯草15 g、天麻加至10 g;气血亏虚型者加黄芪18 g、童参15 g、当归12 g、熟地12 g;肾精不足型偏阳虚者加枸杞15 g、山萸肉12 g、鹿角胶12 g、仙茅12 g、肉苁蓉15 g, 偏阴虚者加黄柏10 g、龟板30 g、麦冬10 g、天冬1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2 g;痰浊重中阻型者陈皮加至12 g、半夏加至15 g、茯苓加至15 g, 加浙贝母12 g、瓜蒌壳12 g。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制定:治愈:眩晕、行走不稳、恶心欲呕等症状及体征消失, 头颈过度伸屈或侧转无不适感 (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显效:眩晕、行走不稳、恶心欲呕等症状及体征消失, 头颈过度伸屈或侧转仍有眩晕或不适感, 但持续时间短, 可自行缓解;有效:眩晕等症状间断发作, 但程度较治疗前轻, 频率减少, 持续时间短;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 治疗效果
见表1。治疗组治愈18例, 显效41例, 有效33例, 无效6例, 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8例, 显效12例, 有效19例, 无效22例, 有效率63.9%。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注:P<0.01
3 讨论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称之为颈性眩晕, 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在颈椎退行性变及椎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椎动脉弯曲受压、病变局部出现创伤性反应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等, 以致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发作[4]。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供血、供氧为主。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 关于本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疗, 历代医籍论述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灵枢·口问》篇“髓海不足”、《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风火皆属阳, 多为兼化, 阳主乎动, 两动相搏, 则为之旋转”、《丹溪心法·头眩》“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眩运》“眩运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无虚不作眩”。本观察根据中医“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的理论, 结合兼症和舌脉, 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痰浊中阻型四型, 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 随证加减施治。该方出自《医学心悟》一书, 有祛痰熄风、健脾化湿的功能, 偏主于痰, 用于痰浊中阻型, 但通过灵活的加减配伍, 可用于其他证型。方中天麻熄风通络, 善治头晕, 《兰室秘藏》谓“眼黑头眩, 虚风内作, 非天麻不能除”, 现代药理认为天麻有降低心脑、外周血管阻力, 扩张小动脉及微血管, 增加心脑血流量的作用, 伍以钩藤、石决明等熄风定眩, 用于肝阳上亢型;伍以黄芪、童参等益气健脾, 助气血生化之源, 用于气血亏虚型;伍以枸杞、山萸肉克、龟板、鹿角胶等填精补髓, 用于肾精不足型。本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辩证分型用药结合西药常规用药治疗, 对照组仅用西药常规用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8%, 对照组63.9%。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205-206.
[3]孙字.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1993, 31 (8) :472-476.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篇8
关键词:眩晕症,中西医结合疗法,眩晕视觉评分 (VAS) ,头晕障碍量表 (DHI)
眩晕症 (Vertigo) 通常显示前庭病变, 以恶心呕吐、冒冷汗、耳聋、耳鸣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最为典型, 严重时会引起脑血栓、脑溢血、中风偏瘫, 甚至猝死[1]。反复发作可致脑梗死及美尼尔综合征。为治疗眩晕症, 中、西医均给出了相应治疗方案, 但从相关研究报道可知中西医结合疗法更为理想, 本文现以46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并比较单纯西医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有效性, 为临床治疗眩晕症提供安全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接受CT、MRI、TCD、颈椎像及前庭功能等相关检查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等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后接受治疗的46例眩晕症患者, 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其家属的主观意愿为参考标准。纳入标准: (1) 年龄18~85周; (2) 临床诊断与中、西医诊断标准一致者。排除标准: (1) 罹患痴呆、意识障碍等无法接受调查者; (2) 精神病症状格外明显者。其中, 对照组23例, 男8例, 女15例;年龄40~70 (53.41±12.53) 岁;病程2周~10年, 平均病程 (5.31±1.24) 年。观察组23例, 男4例, 女19例;年龄在40~70为 (55.33±10.21) 岁;病程2周~10年, 平均病程 (5.52±1.03) 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医疗法:口服敏使朗 (品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规格:6mg×30片;生产商:卫材药业有效公司) ,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1mg和地塞米松5mg。另选择前列地尔 (10μg) 静脉输液以改善微循环[2]。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 (1) 中医采用辨证疗法:按照《中医诊断学》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眩晕症候分为五大类型。第一类型为肝阳上亢, 风阳上扰型;第二类型为肝肾阴虚, 风阳翕张型;第三类型为痰浊中阻, 清窍被蒙型;第四类为瘀血内阻, 脉络闭塞型;第五类为气血亏虚, 清窍失养型。中药味如下:半夏10g、天麻10g、茯苓10g、茯神10g、炒白术10g、桃仁10g、红花10g、磁石10g (先煎) 、车前子10g、泽泻15g、夏枯草10g、石决明15g (先煎) 、合欢度10g。水煎服, 每剂200ml, 每天1剂[3]; (2) 西医疗法同对照组。2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指标: (1) 眩晕视觉评分 (VAS) :指导患者凭借对眩晕的自我感觉在纸面上划横线, 线长10cm, 一头为最低分显示无症状, 记0分, 另一头为最高分显示症状最明显, 记10分; (2) 头晕障碍量表 (DHI) :该表主要测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能力高低, 同时定量分析患者感知眩晕的程度, 即得分越高, 患者受到眩晕的影响越深。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 显效:眩晕症状显著缓解, 缓解程度在70%以上; (2) 有效:眩晕症状有所缓解, 缓解程度介于50%~70%; (3) 无效:眩晕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用“%”表示其在总病例数中所占比重, 比重越大, 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越大[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DHI评分
治疗后, 2组患者VAS、DH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且观察组治疗后相应评分较对照组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 高于对照组的78.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据研究表明, 引起前庭病变的原因主要包括周边神经疾病和中枢神经疾病。由于前庭部位处于神经解剖上极为复杂的地带, 因此不排除其他因素可能引起眩晕症。再加上眩晕症产生的同时通常合并全身性疾病, 如脑血管性眩晕、脑肿瘤性眩晕、颈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心血管性眩晕、内分泌性眩晕及神经官能性眩晕, 故在诊断与治疗上十分棘手。以血管性眩晕为例, 其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患者通常合并脑梗死、颈椎病等疾病, 以上2种疾病虽分属不同类型, 但其致病机制一致, 均将导致内耳前庭区出现缺氧、缺血等现象[5]。尤其在脑组织缺血时, 将引起脑组织β内啡肽免疫活性上升。经西医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反而出现反复发作情况。如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DHI评分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 但与观察组相比降低幅度偏小 (P<0.05或P<0.01) 。且观察组临床疗效也高于对照组 (P<0.05) 。故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
据中医理论眩晕的产生与肝脏密切相关, 如中医古籍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据《黄帝内经》记载:“髓海不足, 则脑转为耳鸣, 胫痠眩冒”, 由此可见脾肾问题也是导致眩晕症的关键因素。故肝、脾、肾等人体三大重要脏器均参与眩晕症的形成。从五大类型的分布情况来看, 肝阳上亢 (风阳上扰型) 与瘀血内阻 (脉络闭塞型) 最为常见。中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肝肾亏虚, 久病积损, 最终形成虚实夹杂症候, 导致治疗难度加大[6,7]。敏使朗专治内耳眩晕症, 但不良反应明显, 常引起恶心呕吐和过敏性皮疹;前列地尔具有改善微循环功效;中医针对第一类型采用天麻钩藤饮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治以平肝潜阳, 清火熄风, 针对第二类型采用大定风珠合杞菊地黄丸加减, 治以育阴潜阳定旋;针对第三类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治以健脾燥湿, 化痰熄风;针对第四类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治以活血化瘀, 通络定眩;针对第五类型采用归脾汤合八珍汤加减, 治以益气养血, 补益心脾。中医辩证疗法与西医疗法相结合后, 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临床总有效率可达到95.65%。
综上所述, 在治疗眩晕症问题上, 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安全性更高, 实践性更强, 临床价值更大,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邱长龙.眩晕症30例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 (21) :103-105.
[2]甘立森, 陈北森.眩晕症的病因分析与治疗进展[J].光明中医, 2014, 29 (2) :418-420.
[3]于丽景.前列地尔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4 (S1) :585-586.
[4]谢巧果, 王颖奇.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2例[J].陕西中医, 2014, 35 (6) :659-660.
[5]赵秀, 张文君, 刘顺涛, 等.前列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 (S2) :228-229.
[6]徐姣.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4, 35 (25) :5549-5551.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45例。治疗组45例:男23例, 女22例, 年龄37~70岁, 平均55岁, 病程10d~6年, 平均6.01年, 其中高血压病18例, 高脂血症16例, 2型糖尿病12例。对照组45例, 男24例, 女21例;年龄38~70岁, 平均57岁;其中高血压病17例, 高脂血症15例, 2型糖尿病12例。两组性别、年龄、血脂、血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中的诊断标准, 诊断为后循环缺血并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90例患者。1眩晕:表现以突发性和间歇性的外物和 (或) 自身按一定方向的旋转、翻滚、浮沉或飘移感 (闭眼不缓解) 为主症。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 主观感受到一种客观并不存在的自身或外界在运动。2急性起病, 中老年患者, 伴有急性脑血管病的其它临床症状和体征。3治疗依从性好并同意定时复诊者。4排除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急性中耳炎、后循环出血、眩晕性癫痫、偏头痛性眩晕、颅内肿瘤以及心脏血液系统疾病等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晕。5排除头昏、头晕和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3]中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主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裹;次症:恶心呕吐、胸闷身困、心烦易怒、汗出;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即可确诊。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 (国药准字Z10960082,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4g, 每日3次, 尼莫地平片 (国药准字H10910040, 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 20mg, 每日3次, 阿司匹林肠溶片 (国药准字H20065051, 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 100mg, 每1次, 辛伐他汀片 (国药准字J20090001,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40mg, 每晚1次。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每日1次, 辛伐他汀滴丸40mg, 每晚1次。服药期间禁止使用其他与本病有关的中西药物和疗法。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分别做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TCD) 检查, 记录椎-基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Vm) 、阻力指数 (RI) 、脉动指数 (PI) 等数据;观察患者临床用药后症状的变化, 记录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用药后对血压、肝、肾等其他功能的影响。
1.5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痊愈:眩晕等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TCD检查显示正常。显效:眩晕、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 头微有昏沉, 或头晕目眩轻微, 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 无呕吐, 可正常生活及工作, TCD检查显示明显改善;有效:眩晕、呕吐等症状减轻, 仅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 虽能坚持工作, 但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TCD检查显示好转。无效:头昏、眩晕、呕吐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TCD检查显示不变。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标准差) 表示, 行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周后, 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 P<0.05) (表1) 。
2.2TCD指标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 2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Vm均有明显增加, PI和RI明显降低,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表2) 。
治疗前, 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图中t值、p值均为治疗后, 两组之间的比较。
3讨论
PCI所致的眩晕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产生的微小栓塞引起, 但也可能因血流动力学异常所诱发。临床常见且多发于老年人, 容易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 预后不良, 致残率很高。主要原因为颅脑后循环系统动脉粥样硬化后引起的动脉血管痉挛、管腔狭窄、血流速度缓慢和血小板快速聚集等原因导致后循环血流出现障碍;或者在Willis环正常时, 椎动脉、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颅脑前循环系统的动脉狭窄、不畅以及阻塞而由椎基底动脉代偿血供时, 大部分血液通过后交通动脉以及侧支循环等, 大量流向上半身、大脑前循环及其他供血区, 导致后循环出现盗血性缺血;后循环对内耳、脑干、小脑等区域供血降低, 使得对缺血敏感的前庭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出现眩晕症状[5]。尽管PCI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无论是药物、手术或血管内治疗, 在对照研究中都未被证实能改善PCI的自然病史。
PCI性眩晕属于后循环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 属中风范畴, 究其病机, 乃由风、火、痰、瘀而致痰瘀阻络, 脑窍壅塞不通, 阻碍清阳上升, 脑窍失养而致。故治疗眩晕要以通利脑窍、活血行气、疏通经脉为要[6]。养血清脑颗粒是以宋代名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四物汤”为基础, 加味并经过最新的工艺研制而成的制剂, 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此方具有“养血活血、平肝潜阳”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细辛、夏枯草、珍珠母、延胡索、鸡血藤、钩藤、决明子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 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鸡血藤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 能加快血液流速, 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缺血状态。珍珠母所含的药理成份为磷脂酰乙胺醇及夏枯草、延胡索、决明子、钩藤、细辛等所含的药用生物碱以及挥发油类物质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 且效果明显, 对改善睡眠以及缓解眩晕的症状具有明显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TCD的指标也较好, 提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药治疗PCI性眩晕的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大模, 文世全, 苏献惠.神经内科门诊眩晕的疾病分析[J].四川医学, 2008, 29 (12) :1617-1618.
[2]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9) :786-787.
[3]方药中.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4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6.
[5]MisraM, AlpM S, HierD, et al.Multidiseiplinary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J].Neurol Res, 2004, 26:67.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篇1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颈性眩晕,定眩汤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以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等最为常见,治疗以改善椎-基动脉的供血、营养神经为主要措施,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症状。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定眩汤口服,治疗颈性眩晕反复发作患者4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反复发作患者,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35~77岁,病程5~25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32~75岁,病程5~23年。入院时主要症状和体征:感到自身或周围境物有旋转或摇动感。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面色苍白、出冷汗、眼球震颤、站立不稳,同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缓慢。颈部多有活动受限,颈椎诱发试验阳性,压迫颈椎棘突时可出现头晕等症状加重,可有臂丛牵拉试验阳性;X光片可见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椎间隙变窄,或伴有后关节移位,钩椎关节增生变尖,项韧带钙化等。经颅多普勒(TCD)提示:有单或双侧椎动脉血流量减少,或合并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必需排除耳源性眩晕、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疾患引起的类似症状。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的基础疗法均为西医常规治疗,即改善脑部血循环(两组均用西其汀针250mL静脉滴注,1次/d,营养神经(生理盐水针100mL十维生素B6针0.1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定眩方口服,基本方:黄芪10~15g、丹参30g、桑枝30g、甘草5g、白芍15g;阴虚型加旱莲草15g、女贞子10g,痰浊型加法夏15g、瓜蒌皮15g;湿重型加土茯苓30g、白术10g。1d,水煎服。7d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1.3 疗效判断
疗效判定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头晕、颈项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基本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头晕、颈项不适症状减轻,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基本消失,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例(%)
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和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访半年,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3 讨论
传统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多属于中医眩晕的虚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肝肾阴虚、痰浊上扰、脾虚湿重。颈部是经脉气血的运行通道,气虚则血行不畅,经脉阻滞,致清阳不升,脑髓失于所养,发生眩晕、耳鸣等一系列症状。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多见于颈椎的椎间隙狭窄,横突间距高减小,钩椎关节增生,韧带松弛,椎间关节失稳或颈椎间盘退变等引起血管迂曲、痉挛,椎动脉管腔狭窄,椎动脉壁的压力增加,血流阻力增加,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脑内微循环障碍所致,治疗以改善血循环,营养神经为主。但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症状极易出现反复,疗程相对较长。
因此我们根据气为血帅,气行血行的理论,自拟定眩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健脾为君药,丹参活血通络,桑枝以祛风通络、除痹利关节为臣药,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滋养筋脉和肌肉为佐使。全方合用,能起补气健脾,通络除痹止眩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丹参中的丹参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拮抗TxA2的促血栓形成,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及增强耐缺氧能力作用[2],并有一定镇静安神功能。黄芪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作用[3]。在大脑中动脉阻断脑缺血模型大鼠腹腔内术前注射黄芪注射液后,其平均脑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提示黄芪有脑保护作用[4],也是我们应用黄芪的实验依据之一。
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眩晕的虚症患者按上述辨证分型后服用自拟定眩方汤剂,并结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一方面可以减少复发率,另一方面通过中药的作用,能协同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能标本同治,提高疗效,从而使本病临床治愈率提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9.
[2]顾杨洪,张彩英,黄桂秋,等.丹参和丹参素对牛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影响[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0,10(3):208-211.
[3]胡天喜.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丹参、红藤、当归、黄芪等中药制剂的抗自由基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9:28.
中西医结合治疗山羊螨病 篇11
一、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通过羊只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畜舍、用具、人而间接传播。在我省养羊山区,冬春季节气候阴冷、潮湿,且这时羊群因草料缺乏而致体质下降、营养不良,为抵御寒冷而喜欢叠堆,这是本病大面积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症状
病始发生于皮肤柔软且少毛的部位,如嘴唇、口角、鼻面、眼圈和耳根部。病羊表现剧痒,并不时在墙壁、柱栏、石头等硬物上摩擦或用嘴啃咬患部;后期患部皮肤出现丘疹、结节,严重的形成痂皮和龟裂,干痂皮不易剥落。有的羊病变部皮肤像干涸的石灰,故有“石灰羊”之称。患病羊烦躁不安,严重影响其正常的采食和休息,日渐消瘦,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三、诊断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和流行情况不难做出诊断。确诊可用刀片刮取病羊患部边缘的皮屑,以刮到轻微出血为止,置显微镜下检查,发现螨虫即可确诊。但应注意与湿疹、秃毛癣相区别,以防误诊。山羊湿疹病没有剧烈的痒感,不受环境温度影响,且单个发生,无传播性,皮屑内检查也无虫体。山羊秃毛癣痒觉不甚明显,患部呈圆形或椭圆形,产生的干痂易剥落。
四、防治
1. 预防
养羊场和农户应经常保持羊舍清洁、干燥、通风,并定期对山羊圈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对羊舍墙壁、饲槽、走道等的消毒最好是用3%氢氧化钠溶液,但不能带羊消毒,消毒后隔一定时间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因氢氧化钠对皮肤有腐蚀性,或用20%新鲜石灰乳喷洒消毒。养羊场均要修建药浴池,饲养量不大的农户可用汽油桶制成药浴桶,每年在夏秋季节对羊群进行2~3次药浴。对新引进的羊群应隔离观察,确定无螨病后再混群饲养;对新发病的羊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杜绝造成大面积的传播与流行。
2. 治疗
①涂药疗法。适宜在寒冷的冬春季节选用,但每次对羊涂药时面积不得超过其体表的1/3,以防中毒。药物可选用0.5%溴氰菊酯溶液,每7天涂抹患部1次,连续治疗3次;或用1%敌百虫溶液,每7天涂擦患部1次,连用3次;或用0.5%辛硫磷溶液,每7天涂擦患部1次,连用3次。②药浴疗法。适宜在气候温暖的夏季进行,药液可用0.2%溴氰菊酯溶液、0.2%辛硫磷溶液等,但药浴前应让羊喝足水,以免误饮药液而发生中毒。药浴时温度应保持在35~40℃,每只羊的药浴时间保持1分钟左右,要特别注意头部等发病部位的浸洗。③注射疗法。伊维菌素400微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间隔7天再注射1次,重症的羊还应注射第三次。同时,将患病羊饲养在温暖、舒适并垫有柔软垫草的圈舍中,加强营养的供给,以增强羊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④中药疗法。方一:氯化氨基汞5克、硫黄10克、苯酚100克、氧化锌20克、淀粉20克、凡士林100克,均匀混合后涂擦洗净的患部。方二:废机油适量,加硫黄粉末50克,混合后涂擦患部。方三:用白杨树皮(刮去青色部分,用第二层皮),水煎后去渣涂擦患部,1次/天,连续进行3次,效果也很好。
五、注意事项
1. 病羊皮肤如已呈石灰样,痂皮较厚,在药浴或涂抹药液时,应先用1%~2%温盐水对皮肤进行洗涤,软化皮肤,以利去除痂皮,这样治疗效果更好。
2. 在用敌百虫液涂擦或药浴时不能用肥皂等碱性物质液,因敌百虫与肥皂等碱性物质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敌敌畏而导致羊中毒死亡。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5631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 篇12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脑血管病,眩晕,天麻温胆汤
眩晕是指人体由于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出现的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引起头晕目眩之感, 轻时闭目便可缓解, 严重时可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出汗、旋转不定甚至晕倒等症状[1]。脑血管病、药物中毒、内分泌失调疾病、贫血、尿毒症等疾病均可引起眩晕。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70例脑血管病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70例脑血管病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 女性患者18例, 年龄为38~73岁, 平均年龄 (59.4±2.2) 岁, 病程6~62 d, 平均病程 (10.4±8.4) d;脑出血致眩晕症9例, 脑梗死致眩晕症9例, 脑供血不足眩晕症17例;冠心病11例, 高血压14例, 糖尿病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 女性患者16例, 年龄为38~75岁, 平均年龄 (60.3±4.1) 岁, 病程7~62 d, 平均病程 (11.2±6.5) d;脑出血致眩晕症10例, 脑梗死致眩晕症13例, 脑供血不足眩晕症12例;冠心病10例, 高血压15例, 糖尿病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有脑血管疾病史者 (包括脑供血不足) ; (2) 眩晕症状与脑血管疾病之间相关性显著; (3) 患者突然头晕目眩, 轻时闭目便可缓解, 严重时可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出汗、旋转不定甚至晕倒等症状, 脉弦或滑[2]。
1.3 方法:
两组患者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 口服, 75 mg/d, 同时对照组患者加以氟桂利嗪治疗, 观察组采用天麻温胆汤加减方治疗, 方剂组成:天麻15 g、半夏10 g、茯苓30 g、钩藤15 g、枳实15 g、甘草6 g、竹茹10 g、石决明10 g。对伴有气滞血瘀者, 另加地龙、川芎、红花、丹参;对伴有冠心病者, 另加薤白、瓜蒌;对伴有肢体瘫痪者, 另加蜈蚣、水蛭、全蝎[3];对伴有糖尿病者, 另加石斛、天花粉;对伴有高血压者, 另加黄芩、益母草、杜仲、桑寄生等。以水煎服, 1剂/天, 3次/天, 连续治疗1个疗程即7 d。同时, 停止服用其他药物, 疗程结束后, 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眩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年中无复发; (2) 有效:眩晕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仍存在轻微昏沉现象, 患者生活工作无大影响; (3) 无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有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P<0.05, 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论
观察组显效率60% (21/35) , 有效率28.57% (10/35) , 无效率11.43% (4/35) , 总有效率为88.57% (31/35) 。对照组治愈率37.14% (13/35) , 有效率40% (14/35) , 无效率22.86% (8/35) , 总有效率为77.14% (27/35) 。两组比较形成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眩晕是指人体由于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出现的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引起头晕目眩之感, 严重时可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出汗、旋转不定甚至晕倒等症状。西医认为, 眩晕是由诸多因素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量降低, 小脑的后下动脉、前后动脉、迷路动脉产生程度不同的脑内缺氧缺血, 进而发生眩晕[4]。
根据中医思想, 眩晕是由气血亏虚、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等所致, 其病理机制多被认为虚、火、风、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的说法, 同时清朝王清任指出“无痰不作眩”[5], 由此可看出痰蒙清窍、肝阳上亢是引起眩晕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本方中, 所配药物重在平息肝风、化痰理气、补肝益肾。方中天麻、钩藤具有平息肝风之功效;半夏辛温, 具有化痰燥湿之功效;石决明咸寒体重, 具有平肝潜阳、除热明目之功效, 联合天麻、钩藤能促进平肝熄风之力。竹茹性凉, 与半夏一凉一温, 具有化痰和胃之功效;枳实辛苦微寒, 具有化痰除痞、降气导滞之功效;陈皮辛苦性温, 具有化痰燥湿、理气行滞之功效, 与陈皮同伍能够促进化痰理气之力;茯苓具有健脾渗湿之功效, 因为脾为生痰之源, 因此茯苓能杜生痰之源;而甘草则对诸药具有调和作用。诸药同伍, 化痰燥湿、平息肝风, 只要痰、风一除, 眩晕之症自然而止。
中医认为, 治病不可一概论之, 应因人而异, 辨证而下药, 所以本组中对天麻温胆汤酌情进行加减。对伴有气滞血瘀者, 另加地龙、川芎、红花、丹参;对伴有冠心病者, 另加薤白、瓜蒌;对伴有糖尿病者, 另加石斛、天花粉;对伴有高血压者, 另加黄芩、益母草、杜仲、桑寄生等;对伴有肢体瘫痪者, 另加蜈蚣、水蛭、全蝎, 但是由于这几味药药性比较强烈, 因此需谨慎使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 对照组为77.14%, 可看出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理想, 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霆.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18 (3) :89-90.
[2]马洁琼.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 2013, 42 (1) :94-95.
[3]李兰萍.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25) :47-48.
[4]刘红梅.眩晕症的中医证候相关因素与疗效评价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推荐阅读:
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08-03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09-02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09-13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09-20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05-17
中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05-31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流感06-02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肾炎06-07
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06-09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便秘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