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静脉

2024-10-24

周围静脉(精选9篇)

周围静脉 篇1

周围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老年患者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静脉穿刺失败不仅增加患者痛苦, 也影响护患关系, 甚至可能影响临床治疗和抢救工作, 是困扰临床工作的一个实际问题。笔者分析老年患者周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并探讨对策, 现报道如下。

1原因

有关资料调查显示, 血管充盈差、弹性差、易滑动、管径细小、斜插入针、连续输液次数增加、夜间操作是影响周围静脉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笔者发现随着上述各因素程度的增加, 其穿刺失败率明显高于血管充盈较好、弹性较好、不易滑动、连续输液次数较少者。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处于退行性变态, 同时存在多种疾病, 周围静脉条件差, 易出现穿刺失败。

2对策

2.1 重视个体静脉条件, 合理选择穿刺静脉

应重视老年患者的个体静脉条件,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管硬化主要表现在大、中血管, 而远心端的表浅小血管受损较少, 故应选择手足小静脉;对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 若血管过细、过短, 回血往往未到达可视部位就已凝固, 易致针头堵塞, 造成穿刺失败, 应选择较直而粗的静脉, 其血流量相对较大, 不易过早凝血, 可提高成功率。

2.2 优化护理行为, 适应患者静脉条件

患者静脉条件虽无法改变, 但护理行为可灵活调整。有研究显示, 不同穿刺方法明显影响穿刺成功率。如直接进针较斜插入进针成功率高, 因直刺血管力度较大, 血管不易滑脱, 但对于位置表浅、脆性较高的血管, 则应保持较低角度, 持针进入1/3时, 再进入血管, 见回血后不宜继续进针, 以防刺破血管, 导致穿刺失败。夜间操作也是影响穿刺成功率的一项重要因素, 除了夜间治疗、抢救时操作必须安排在夜间外, 尽可能在白天操作, 若必须进行夜间操作时, 应在照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2.3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因素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不可忽视。心理压力多来自患者、领导及护士本身, 当护士面对亲友、职位较高或对护理质量要求高的患者时, 常会导致其情绪不稳定, 或急于成功, 或缺乏自信、顾虑重重, 从而影响穿刺成功率。因此, 静脉穿刺时应保持心态平和, 争取患者的信任, 冷静观察、分析患者的客观条件,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 护理人员, 应有高度责任心爱心耐心同情心理解患者的心情, 以宽厚接纳的态度对待患者的挑剔抱怨和迁怒, 多与老年患者沟通, 做好健康教育, 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 职业情操和心理素质,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分析、探讨, 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关键词:周围静脉,穿刺失败,患者, 老年,原因,对策

周围静脉 篇2

一 发热反应

预防及处理

1.加强责任心,严格检查药物及用具;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是否过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处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色、沉淀、杂质及澄明度的改变。输液器及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管,按有效期先后使用。输液器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包装袋有无破损,用手轻轻挤压塑料袋看有无漏气现象。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输液器具。

2.改进安瓿的割据与消毒。采用安瓿锯痕后用消毒棉签消毒一次后折断,能达到无菌目的,且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3.改进加药的习惯进针方法。将加药时习惯的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瓶塞成75°角刺入,并轻轻向针头斜面的反方向用力,可减少胶塞碎屑和其他杂质落入瓶中的机会;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避免使用大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插入瓶塞固定使用一个针头,抽吸药液时用另一个针头,可减少瓶塞穿刺次数,以减少瓶塞微粒污染。据报告,已有研究者将加药针头进行改进,将传统的针尖做成封闭的圆锥形,方形的针孔开在针头的侧面,以减少穿刺瓶塞产生的微粒污染。

4.加强加药注射器使用的管理,加药注射器药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5.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静脉输液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瓶塞、皮肤穿刺部位消毒要彻底。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

6.过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可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的污染。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可避免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的热原反应。

7.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溶液分类输入。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配制后要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配制粉剂药品药充分振摇,使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药液配制好后检查无可见微粒方可加入液体中。液体现用现配可避免毒性反应及溶液污染。

8.对于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配合针刺合谷、内关等穴位。9.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10.对严重发热反应者应停止输液。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查。11.如仍需继续输液,则应重新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针头,重新更换注射部位。

二 急性肺水肿

预防及处理

1.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尤其对老年、小儿、心脏病患者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2.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

3.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使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高浓度给氧,最好用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减低泡沫表面张力,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酌情给予强心剂、利尿剂。

三 静脉炎 预防及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格或针头被污染。加强基本功训练,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穿刺后针头要固定牢固,以防针头摆动引起静脉损伤而诱发静脉炎,对长期静脉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注意保护静脉。

2.一般情况下,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输液最好选用上肢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而易产生血栓和炎症,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尽量选用粗血管。3.输入非生理pH值药液时,适当加入缓冲剂,使pH尽量接近7.4为宜,输注氨基酸类或其他高渗药液时,应与其他液体混合输入,而且输入速度要慢,使其有充分稀释过程。4.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液速度。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要适宜,且输注的速度要均匀而缓慢,因药物浓度过高或输液速度过快都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5.在输液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输液微粒进入血管。6.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每瓶药液联合用药,以不超过2~3种为宜。

7.在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期间,每日用TDP灯照射穿刺肢体2次,每次30min。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每2h一次,每次20min,热疗改善了血液循环,加快了静脉回流,增强了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

8.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

9.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另外,如果是手术时留置在下肢静脉的留置针,24h后应更换至上肢。10.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针眼周围皮肤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后针眼处再盖以酒精棉球和无菌纱布予以保护。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

11.一旦发生静脉炎,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根据情况局部进行处理:

①局部热敷。②用50%硫酸镁行湿热敷。③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④云南白药外敷,云南白药外敷可活血、消肿、止痛、通经化瘀,用酒精或食醋调制,可增加药物渗透性。该药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可阻止损伤部位血凝和血栓形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促进肿胀消散而达到治疗目的。⑤仙人掌外敷:仙人掌皮、刺去掉,取150g捣烂,加少许盐粒,调匀,敷在患处厚约0.5cm左右,上盖一层纱布加软薄膜,以防水分蒸发而降低疗效,每天1次,直到痊愈。⑥金果榄浸液湿敷:取金果榄100g,75%酒精500ml,共置于密封玻璃容器中浸泡7天以上,制成金果榄浸液。用无菌纱布浸透药液,覆盖于红肿处,覆盖面积应大于红肿边缘约1cm,并不断将药液洒于敷料上,以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每日3次,每次1h。⑦大黄外敷:大黄研为细粉,用时取大黄粉适量加香油调为糊状敷于患处,敷药厚度以0.2~0.4cm为宜,外裹纱布,每日换药1次,1周为一疗程。如未愈者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⑧自制复方龙石膏外敷:将煅龙骨、赤石脂、血竭、乳香、没药、黄柏、轻粉、冰片研制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备用。需要时用蓖麻油搅拌均匀,调成糊状即可(要现配现用)。使用时局部皮肤用温水洗净、擦干,将复方龙石膏搅匀,用棉签蘸取药物均匀涂于局部皮肤上,不需包扎,每天2~3次。⑨六合丹外敷:大黄93g、黄柏93g、白及53g、薄荷叶46g、白芷18g、乌梅肉46g、陈小粉155g等,上述药物研细,然后加入陈小粉拌匀,即制成六合丹,用时调蜂蜜成软糊状(或加少量清水),厚敷于患处,使用方法是敷药前先清洁患部,然后将六合丹调成糊状,均匀地涂在白纸上,纸的宽窄根据患部的面积而定,一般超过患部周围1~2cm,药的厚度约0.5cm左右,然后覆盖整个患部,包扎固定。24h后换药一次,5次为一疗程,观察一疗程。⑩四妙勇安汤加味:基本药方,银花30g、当归15g、玄参15g、生甘草6g、蒲公英30g、连翘12g、制乳香6g、制没药6g、川穹10g、秦艽12g。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加生地15g、赤芍20g、丹皮10g,清热凉血,活血散癖;血脉癖滞,条索硬肿不消者加桃仁、红花各10g、王不留行10g、炮甲片10g、夏枯草15g、软坚散结;癖滞夹湿者加粉草10g、生茨仁30g,渗湿泄热;上肢发炎加姜黄10g,下肢发炎加川牛膝10g。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5天为一疗程,另将药渣加入金黄散一袋,拌匀,用纱布包后外敷患处,一日一次。⑪七厘散外敷:取七厘散3g,加凡士林适量,调成软膏后按患处面积大小,将药膏涂敷于患处,外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⑫红归酊:红花与当归比例为3:1,洗净湿润后,浸于20倍剂量的55%乙醇中,浸泡1个月,过滤药液,检测调试加入透皮剂、防腐剂,分装为100ml/瓶备用。用法:在已发生静脉炎的血管外用红归酊湿敷1h,每日4次或定期外擦,2~4h/1次,4~7天内可治愈。⑬湿润烧伤膏:患部外涂少量湿润烧伤膏,用无菌纱布裹住术者拇指顺血管方向以螺旋式手法按摩,动作要轻柔,力度要均匀,每次15~20min,每日2次,按摩毕,再在局部涂一薄层湿润烧伤膏。⑭六神丸外敷:根据静脉炎面积的大小,取适量六神丸研成细末,醋调成稀糊状敷于患处,每日2次。⑮也可行超短波理疗。12.如合并全身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

四 空气栓塞

预防及处理

输液前注意检查输液器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动。穿刺前尽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成后及时拔针。热需加压输液,应有专人守护。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底足高位,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以免发生阻塞。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五 血栓栓塞

㈢ 预防及处理

1.避免长期大量输液。

2.为病人行静脉穿刺后,应用随车消毒液洗手,方能为第二者穿刺,以减少细菌微粒的污染。配药室采用净化工作台,它可过滤清除空气中尘粒,以达到净化空气目的,从而减少微粒污染。

3.正确切割安瓿,切忌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在开启安瓿前,以70%乙醇擦拭颈段可有效减少微粒污染。

4.正确抽吸药液,抽药操作时不能横握注射器,即“一把抓”,应采用正确的抽吸方法。抽药的注射器也不能反复多次使用,因使用次数越多微粒的数量也越多。抽吸时安剖不应倒置,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于底部抽吸时微粒最少,但针头触及底部易引起钝针,因此,主张针头应置于安剖的中部,向输液瓶内加药或注射时,应将针管垂直静止片刻。因大于50μm以上的微粒沉淀较快,可使其沉淀于针管内,再缓缓注入,同时尽量减少液体瓶的摆动,这样会使瓶内的较大微粒平稳沉积于瓶口周围,以减少微粒进入体内。

5.正确选择加药针头,加药针头型号选择9~12号侧孔针,并尽量减少针头反复穿刺橡胶瓶塞,可明显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

6.输液终端滤器可截留任何途径的输液微粒,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

7.发生血栓栓塞时,应抬高患肢,制动,并停止在患肢输液。局部热敷,做超短波理疗或TDP灯照射,每日2次,每次15~20min,严重者手术切除栓子。

六 疼痛

预防及处理

1.注意药液配制的浓度,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药液时,宜选择大血管进行穿刺,并减慢输液速度。

2.输液过程加强巡视,若发现液体漏出血管外,局部皮肤肿胀,应予拔针另选部位重新穿刺。局部予以热敷,肿胀可自行消退。

3.可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以减轻静脉给药引起的疼痛。

七 败血症

预防及处理

1.配制药液或营养液、导管护理等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采用密闭式一次性医用塑料输液器。

3.认真检查输入液体质量、透明度、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字迹是否清晰及有效期等。

4.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病人情况及输液管道有无松脱等。

5.严禁自导管取血化验,与导管相连接的输液系统24h更换一次,每日消毒并更换敷料。6.发生输液败血症后,立即弃用原补液,重新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哌拉西林、头孢曲松或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合并休克者,另建立一条静脉通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以间羟胺、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有代谢性酸中毒者,以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八 神经损伤

预防及处理

1.输注对血管、神经有刺激性的药液,先用等渗盐水行静脉穿刺,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才连接输液器,输液过程中,严密过程药液有无外漏。

2.静脉穿刺时,尽可能选择手背静脉,熟悉手部神经与血管的解剖结构与走向,进针的深度应根据病人体型胖瘦及血管显露情况而定,尽可能一次成功。长期输液患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保护好血管。

3.注射部位发生红肿、硬结后,严禁热敷,可用冷敷每日2次;桡神经损伤后,患肢不宜过多运动,可用理疗、红外线超短波照射每日2次,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2500μg、维生素B1100mg每日一次。

九 静脉穿刺失败

预防及处理

1.同第一章第四节静脉注射的静脉穿刺失败的预防及处理措施。2.严格检查静脉留置针包装及质量,包装有破损或过期不能使用,如果外套管体脆性大、不柔软,易从外套管根部断裂,尖端不圆钝容易外翻或破损。

3.使用静脉留置针操作时要稳,进针时要快、准确,避免在皮下反复穿刺,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固定要牢固,防止术中因躁动而脱出。

4.穿刺时操作者除了观察是否有回血外,还要注意体会针尖刺入血管时的“空旷感”来判断是否进入血管,不要盲目的进针或退针。

5.穿刺见回血后要平行缓慢顺血管的方向进针约0.1~0.2cm,使外套管的尖端进入血管内,再轻轻向内推送外套管。

6.见回血后顺血管方向边退针芯边向血管内推入外套管时,不能将外套管全部送入,如果有阻力,不要硬向内推送,观察静脉是否有较大弯曲或者是有静脉瓣等,如果证实外管套确实在血管内,而且已进入静脉一部分,不一定全部推入,也可固定。

十 药液外渗性损伤

详见第一章注射法第四节静脉注射操作并发症

十一 导管阻塞

预防及处理

穿刺前要连接好输液装置,穿刺时要及时回抽,穿刺后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二 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预防及处理

1.改用一次性输液胶布,一次性输液胶带取代了以往的胶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避免了对氧化锌过敏所致皮肤损伤。

2.对于浮肿及皮肤敏感的患者,准备一条4~5cm的弹性绷带,长24~28cm,在两头各缝一与弹性绷带同宽长4~5cm的搭扣,称为输液固定带,消毒后备用。

3.在输液结束揭取胶布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一手揭取胶布,一手按住患者与胶布粘贴的皮肤,慢慢分离、揭取,以防止表皮撕脱。

周围静脉 篇3

[关键词] 门静脉周围间隙;晕;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 R816.92;R72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117-02

CT finding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LIANG Hanhuan  PENG Keyu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Gaozhou People's Hospital,Gaozhou 525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T findings of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and its related pathologies. Methods The CT images and clinical data of 16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o study the CT features, distribution pattern, related pathologies of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Results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demonstrated as hypodensity around the left and right potal vein and branches in portal phase CT images after contrast administration. It appeared as track sign in left hepatic lobe and posterior right lobe and halo sign in anterior right lobe. Sixteen patients with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in this study included 6 cases of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five cases of heart failure, two cases with trauma, one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for a stomach carcinoma in advanced stage, one patient with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nd 1 case of uremia. Conclusion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space enlargement can be found in several pathologies, and its manifesta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hav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significant sign on CT imaging.

[Key words] Periportal space; Halo; X-ray computer; Computed tomography

肝內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是指增强CT影像中门静脉左右支或其分支周围的轨道样或环形低密度区,迄今无统一命名,有门静脉周围晕、门静脉周围轨道征、门静脉周围低密度带、门静脉周围水肿等[1-2]。本研究旨在探讨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的常见基础疾病及其CT表现、分布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经肝脏CT检查表现为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1~69岁。

1.2 扫描方法

GE 8层螺旋CT(GE Light speed,美国),320 mIAs,120 kV,层厚:5 mm,层间距:5 mm,准直:33 cm,螺距:0.875∶1,X线管转速:0.5 s/圈,重建层厚:1.25 mm。所有病例均行肝脏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静脉注射对比剂25 s后行肝动脉期扫描, 60 s行门静脉期扫描,2 min后行延迟期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 (碘必乐),注射流率3.5 mL/s,总量80~120 mL。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肝右叶下缘。

2 结果

肝脏三期增强扫描中,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在门脉期显示得最为清楚,较动脉期、实质期更为明显。表现为门静脉左右支及其分支周围低密度影,肝左叶及右叶门静脉后支周围表现为“轨道征”,右叶门静脉前支周围表现为“晕环征”。如图1、2。

16例门静脉间隙增宽中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心功能不全5例,外伤2例,晚期胃癌化疗后1例,骨髓移植术后1例,尿毒症1例。

3 讨论

3.1 门静脉周围间隙

门静脉周围间隙是一个潜在的腔隙,其内有肝动脉、胆管、神经及淋巴系统等结构。门静脉本身或间隙内任何结构病变均可引起门静脉周围间隙改变,如门静脉海绵样变、胆管扩张、神经纤维瘤病、淋巴瘤等。除外上述结构病变,间隙内渗出、出血或水肿所致增强CT影像门静脉周围低密度即所谓的门静脉间隙增宽[3-4]。

3.2 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的病理基础

多数国内外学者影像与病理对照的研究显示,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主要与以下两大因素有关:①各种原因所致血管周围的淋巴回流受阻或淋巴液产生过多导致肝内淋巴淤滞;②外伤后所致格里森氏鞘(glisson sheath)周围疏松的结缔组织中存留的血液。其中肝内淋巴动力学异常被认为是门静脉间隙增宽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研究发现,增强CT所显示的门静脉周围低密度征在病理学上表现为肝小叶间汇管区血管旁的肝内淋巴管的大量增生、扩张,淋巴液明显增多,特别是在肝内门静脉各级分支和第2肝门下腔静脉周围最为明显,形成血管周围的淋巴液套。肝脏外伤血肿清除后,解除了对肝淋巴引流的阻塞,该征象可消失[5]。

肝内淋巴动力学异常改变包括肝脏淋巴液的过度生成和引流不畅两个方面。各类肝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脏,在出现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后,经过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都会因肝静脉压的异常升高,最终导致肝内淋巴液的大量产生。肝内淋巴动力学异常是肝脏血液循环发生病理性改变后肝脏本身的一种代偿性机制,试图维持肝内体液循环的平衡;相应地,肝内淋巴动力学异常在病理学上就表现为门静脉周围低密度征。

3.3 门静脉间隙增宽的常见疾病

许多肝脏本身或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能造成肝内淋巴动力学的异常,在CT上表现为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本研究发现其常见的基础疾病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心功能不全、外伤等,也可以出现在化疗、骨髓移植术后或尿毒症患者。

通过病理对照研究发现,重症肝炎时,肝细胞明显肿胀、坏死,呈大块状坏死和桥接坏死,坏死区网状支架塌陷;同时坏死和再生并存,在坏死边缘肝细胞呈结节样再生,再生结节间有粗大的炎性纤维间隔分割,被分割的肝細胞团呈不同程度的再生及假小叶的形成,纤维间隔包绕于假小叶周围,正常肝小叶不复存在,而原有的血液循环系统遭到破坏,肝动脉分支不经过肝血窦和中央静脉而直接进入肝静脉,造成肝静脉压升高,促使大量淋巴液的生成和肝内淋巴液的淤滞,进而出现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

肝脏外伤的CT表现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归纳描述,但只有少数学者研究过肝脏外伤时出现的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Yoon等[6]认为如果肝脏撕裂伤附近的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可能表示出血进入门静脉周围结缔组织;如果是弥漫性改变则有可能是补液过多所致中心静脉压升高、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所引起的门静脉周围淋巴管扩张。同样道理,心力衰竭患者(如心包填塞)也可造成中心静脉压升高,进而出现门静脉周围间隙增宽[7]。本组研究病例中包括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

3.4 门静脉间隙增宽的分布特点

本研究发现肝内门静脉间隙增宽在肝左叶及右叶门静脉后支周围表现为“轨道征”,而在右叶门静脉前支周围表现为“晕环征”。门静脉的解剖学基础能解释这一现象,由于肝脏左叶的门静脉左支以及肝脏右叶门静脉右支的后支在横断面上走行相对水平,而门静脉右前支多为头尾方向垂直走行,而常规CT检查为横断位扫描,如今随着多排CT的逐渐普及,各向同性扫描及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不难理解“轨道征”与“晕环征”应该是同一征象的不同侧面,可以互相转变的。

3.5 门静脉间隙增宽的临床意义

目前大多数学者均认为门静脉增宽是反映肝内淋巴动力学和血液动力学异常改变的指标,其存在可能提示肝脏或全身存在一些潜在性疾病;另外,它也可能反映肝实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和作为判断肝脏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4,7]。

[参考文献]

[1 Patrick LE, Ball TI, Atkinson GO,et al. Pediatric blunt abdominal trauma: periportal tracking at CT[J]. Radiology,1992,183:689-691.

[2] Lawson TL, Thorsen MK, Erickson SJ, et al. Periportal halo: a CT sign of liver disease[J]. Abdom Imaging,1993,18:42-46.

[3] Coakley FV, O'Reilly EM, Schwartz LH, et al. Non-Hodgkin lymphoma as a cause of intrahepatic periportal low attenuation on CT[J]. J Comput Assist Tomogr,1997,21(5):726-728.

[4] Karcaaltincaba M, Haliloglu M, Akpinar E,et al. Multidetector CT and MRI findings in periportal space pathologies[J]. Eur J Radiol,2007,61(1):3-10.

[5] 顾明. 肝脏淋巴异常动力学改变的CT研究[J].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4,17(2):68-71.

[6] Yoon W, Jeong YY, Kim JK, et al. CT in blunt liver trauma[J]. Radiographics, 2005,25(1):87-104.

[7] Huang CH, Liu CL, Chen WK. Periportal edema and ascites: computed tomographic signs of traumatic cardiac tamponade[J]. Am J Emerg Med, 2009, 27(1):1273-1274.

周围静脉 篇4

关键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周围静脉留置针,肿瘤患者

肿瘤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输入各种化疗药物、胃肠外营养液等, 因此, 建立畅通的静脉通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可为患者建立一条长期可靠的静脉通道, 现就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 针对肿瘤患者使用PICC和周围静脉留置针 (PIV) 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研究,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PICC的85例肿瘤患者 (PICC组) , 其中, 男45例, 女40例, 年龄 (58.0±1.2) 岁。同期行PIV的肿瘤患者85例 (PIV组) , 其中, 男38例, 女47例, 年龄 (55.0±2.3) 岁。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1.2 置管 (针) 方法

1.2.1 PICC导管

PICC导管和可来福接头均为美国BD公司生产。置管由PICC静脉输液小组中心成员操作。置管前对患者或家属行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置管首选双上肢肘部贵要静脉, 再依次选正中静脉及头静脉。置管时患者取平卧位, 上肢外展90°。自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 向下至第三肋间, 测量置管长度。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戴无菌手套铺灭菌治疗巾, 穿刺见回血, 松止血带, 右手轻压穿刺血管上方, 左手退出针芯, 送入导管。当导管尖端大约到达预定部位时, 嘱患者把头转向插管的上肢方向、下颚贴在肩部, 降低导管尖端误入颈内静脉的可能性。导管送至测量的长度, 撤出导丝, 拔除外鞘导管, 用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导管回抽, 见回血后注入生理盐水适量冲洗导管, 旋紧可来福接头。擦拭穿刺部位的血迹, 置管后穿刺点及导管外露部分用3M无菌透明敷料覆盖, 如穿刺点渗血较多用无菌纱块加压固定穿刺点 (防止穿刺点出血) , 此过程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常规摄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使用期间每周更换敷贴、可来福接头一次, 输液前后均用生理盐水20 ml冲管, 未输液者则每周用生理盐水冲管, 换敷贴、可来福接头一次。

1.2.2 PIV留置针

PIV亦为美国BD公司生产, 由责任护士按照有关放置周围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常规放置。PIV在以下情况下拔管:肿胀、堵管、静脉炎、穿刺点渗血或渗液等, 如导管完好则按照操作规范每72小时更换透明敷贴。

1.3 资料收集与统计分析

静脉炎评价指标采用WHO对静脉炎的分级标准[1]。两组资料均由执行护士和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血管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数据收集包括一般资料 (姓名、年龄、性别) , 置管时间, 导管类型, 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 拔管原因, 置管期间的并发症 (包括导管堵塞、导管滑出、液体外渗、静脉炎和穿刺点渗血) 等, 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留置时间观察

PICC组留置时间 (50±12) d, PIV组为 (4±3) d, P<0.05。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留置针并发症比较见表1。

3 讨论

PICC与其他途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比较, 不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气胸、血栓等, 我院从使用PICC以来, 至今尚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据报道, 外周静脉血流量为1 ml/min, 化疗药物注入后不能迅速被稀释, 而造成对周围血管的损伤[2]。上腔静脉血流量250 ml/min, 化疗药物注入后迅速被稀释, 从而消除了化疗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PIV虽然以其优势已普遍应用临床, 但对肿瘤化疗患者却存在静脉炎发生率高, 发生堵管及手臂肿胀的几率亦高等缺点, 而PICC静脉炎的发生几率仅为2.6%~9.7%[3], 本研究中PICC的静脉炎发生率为4.7%, 与文献报道相符, 留置时间为10~120 d, PICC置管后患者不必限制上肢活动, 而且置管可长期保留, 随时应用, 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研究中PIV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4.7%, 与邵伟等[4]报道的44%接近, 且留置时间不超过7 d。因此, PICC在肿瘤患者的化疗、抢救和高营养治疗中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高于外周静脉留置针。需强调的是, 良好的护理对PICC导管的正常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成功的穿刺置管离不开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 否则可因各种并发症而拔管, 导致留置导管失败[5]。有研究显示, 经过半年的针对性培训, PICC堵管率由原来的29%下降到8.5%[6]。因此做好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导管的维护和护理是PICC在临床能够成功应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Miller AB, Hoogstraten B, Staquet M, et al.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treatm ent[J].Cancer, 1981, 47 (1) :207-214.

[2]石敏, 吕安安, 米堪民.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1) :698-700.

[3]郑春辉, 王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9) :700-701.

[4]邵伟, 葛玲.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及静脉炎的比较[J].现代肿瘤医学, 2008, 2 (16) :323-324.

[5]张海波, 崔玉莹, 马淑贤, 等.PICC置管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08, 11 (29) :1936-1937.

周围静脉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 男8例, 女4例;日龄10 h~7 d;其中足月儿7例, 早产儿5例;黄疸出现于24 h内10例, 2 d以上的2例。病因:ABO血型溶血病3例, Rh溶血病9例, 败血症2例, 其中合并胆红素脑病3例。换血时间为生后10 h~7 d。换血指征以《实用新生儿学》为标准[1]。患儿临床资料、胆红素水平及其他换血指征见表1。

1.2 换血前的准备

换血前禁食4 h~6 h, 准备阶段可先照蓝光, 用苯巴比妥10~15 mg/kg静注镇静, 5%碳酸氢钠3~5 ml/kg及5%人血白蛋白1 g/kg输注碱化血液, 提高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率。

1.3 血源选择和配血量

根据患儿的病因, ABO溶血用AB型血浆加O型红细胞混合血, 感染者选用与患儿同血型的血, 血源均为不超过3 d的枸橼酸钠抗凝血, 严格进行血型交配, 配血量为150~170 ml/kg。

1.4 操作方法

置患儿于开放暖台上, 取仰卧位, 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及经皮测血氧饱和度, 并观察呼吸、体温、皮肤颜色等。开放2条外周静脉, 用双通道输血, 以保证输血速度。开放一条桡动脉, 穿刺采用留置针, 动脉端外接三通管, 三通管外侧两端中, 一端接肝素盐水, 另一端接延长管至盛排出血的容器, 延长管置于输液泵上。输血速度开始100 ml/h, 以后逐渐增至150 ml/h, 静脉输入。同步动脉抽血, 出入量差不大于20 ml, 当剩余30 ml血量时停止排血。换血时间平均约150 min。换血前后均在同一动脉抽血测血糖、电解质、胆红素、血气、血常规并记录各项临床参数, 换血时常规补10%葡萄糖酸钙。

1.5 换血后处理

监测生命体征24 h, 继续进行蓝光治疗,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 d, 情况稳定换血8 h后喂奶。定时监测血常规和胆红素, 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

2 结果

换血前、后胆红素变化: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 血清总胆红素平均换出率45.82%, 与文献报道相符。换血前、后血常规、血生化变化:血清K+升高, 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血清N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升高, 但也在正常范围内。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重症溶血病患儿病情急, 其中大多数有流产、早产、死产及双胎等病史, 家属思想高度紧张, 精神负担重, 对患儿的换血治疗效果及危险很担忧。所以入院前责任护士及医生要耐心细致地対家属做好术前指导及健康教育, 采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换血的方法、优点、安全性、可靠性及疗效等, 消除紧张焦虑心理, 增强治疗信心, 主动配合治疗, 签订治疗协议书, 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3.2 术前护理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检查好使用物品、仪器及药品, 备好血源, 所换血要预温至35~37℃, 以防输入低温血导致患儿体温不升或太低出现心律不齐、心搏骤停。严格查对所用血液的量、血型、血袋号、床号、姓名、住院号等。

3.3 术中护理

加强术中监护, 严密监测T、HR、BP及经皮测血氧饱和度, 观察面色、皮肤颜色的变化, 每15 min~30 min监测1次, 并做好详细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换血过程中详细准确记录起始时间、输入血量、出血量并统计出入量。保持患儿体温稳定, 这是保证换血顺利的关键。严密观察外周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瘀血, 针头有无脱出、扭曲、渗血, 有无输血反应, 保证输入与换出血液速度同步, 出入量相等, 预防换血过程中的空气及细胞凝集块栓塞。在换血中放血不畅, 应检查套管针的位置及有无堵塞, 并注意切忌用力推注液体或血液。

3.4 术后护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 注意保暖, 并做好记录。因术后使患儿体温降低, 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影响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 不利于血清胆红素的降低, 因此体温监测尤为重要, 室温宜保持在24~26℃, 避免受凉。做各种操作动作要轻柔, 尽量集中进行, 备齐抢救物品、药品, 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3.5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术后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要监测血糖, 并观察有无激惹、呼吸暂停、抽搐等症状。术后常规监测血钙, 密切观察有无心动过缓、抽搐等症状, 补钙速度不宜过快, 以免心律失常, 并防止药液外渗。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 同时记录尿量,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防止胆红素反跳, 因组织中的胆红素可再回血浆使血清中胆红素再次升高, 因此术后要继续给予光疗、白蛋白等, 监测胆红素, 密切观察黄疸程度及临床表现, 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4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急症之一, 是母婴血型不合, 母亲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 以Rh、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最常见。新生儿溶血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胆红素脑病, 导致听力、视力、智力发育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从而给患儿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 对溶血病换血可及时移去抗体和致敏的或有缺陷的红细胞, 减轻溶血, 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防止胆红素脑病, 同时可纠正贫血, 提供白蛋白, 防止心力衰竭[2]。过去换血疗法多采用脐静脉插管换血, 因此法对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较大, 影响重要脏器的灌注和功能, 血容量波动大, 易导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肠穿孔等并发症, 还存在死腔, 造成血源浪费, 增加感染机会, 此法已逐渐被新法替代。我们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后, 证实该方法优点更多、更理想。首先, 外周动静脉的开放简单, 选择的空间较大, 不受太多条件限制, 尤其是对日龄偏大的新生儿。其次,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排血和输血同步进行, 使用推注泵保证速度恒定一致, 减少了血压波动和血流动力学紊乱, 避免了对患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充分保证了换血的安全。动静脉同步换血, 动脉端的血液只出不进, 静脉端的血液只进不出, 避免了死腔存在可能, 提高了效果, 同时也减少了感染几率及人力物力的消耗[3]。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补钙; (2) 由于换血后短时间内要复查血生化情况, 有血液丢失且枸橼酸血中保养液占1/5, 血液被稀释, 加之输入的是成人红细胞, 故在最后输血剩余30 ml左右即停止抽血, 以尽可能避免术后因继发性贫血而再输血; (3) 血源应新鲜, 如用3 d以上的库存血换血, 可发生高钾血症。库存时间长, 血小板含量很低, 可造成出血。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是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53

[2]陈自励.快速同步换血抢救重症高胆红素血症[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9, 14 (2) :79

周围静脉 篇6

1.1资料:我院2012-2013年收治331名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49岁,其中男179人,女152人,胫骨平台骨折154人,股骨髁间、髁上骨折78人,髌骨骨折89人。均为闭合性骨折。

1.2方法:病人入院后常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次/日,常规应用下肢静脉泵2次/日,入院后当天或第二天常规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入院后常规检查患者血栓三项(fg降解产物,c反应蛋白,D二聚体),如发现危极值,即d二聚体高于1000,则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用量改为2次/日。并复查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所有病人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常规功能锻炼,接受下肢静脉泵2次/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如患者受伤后1周内未行手术治疗,则需复查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首次检查发现下肢静脉血栓者则增加低分子肝素用量,改为2次/日,治疗三日后复查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如复查结果仍然提示血栓存在,则行经颈内静脉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放置后可立即行手术,术后继续抗凝治疗,术后1周开始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用量为50万单位/日,1次/日,于血栓形成侧足背静脉缓慢滴入。持续时间7日。术后2周复查下肢静脉彩超。常规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2 结果

其中77人存在下肢深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其中23人增加肝素用量后复查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发现血栓消失,术后未发现血栓再次形成;术后无人血栓形成;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患者中28人经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25人溶栓后血栓存在,半年随访结果显示,无血栓脱落现象。无发生肺栓塞死亡病人。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以及骨盆骨折、手术的并发症之一,而血栓栓子脱落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发病率约为3%,多数情况下发展迅速,现有技术条件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处理。所以现阶段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针对策略以预防为主,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则需积极处理,降低其在围手术期对病人治疗的影响以及降低其致命并发症的发生。

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人群中的血栓栓子多形成于腘静脉,形成原因遵循魏尔啸的血栓形成三原则[1]:获得性的血液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以上三种情况往往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以膝关节周围骨折为例,创伤所带来的严重组织损伤,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往往存在较严重的损伤,往往会引起机体对于损伤较强烈的炎症反应,造成局部红、肿、热、痛,以及局部血流状态的改变,从初期的局部充血到淤血,以及液体从血管内渗出至组织内,引起局部水肿,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静脉回流速度减慢。而局部组织水肿同样影响静脉回流速度以及回流血量。最终导致静脉血液淤滞。而膝关节损伤手术前往往需要制动患肢,加重了静脉回流障碍。而下肢静脉泵的作用在于增加患肢的静脉回流量,降低淤滞于患侧肢体静脉的血量,减轻水肿,降低由于血液淤滞与组织水肿而导致的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2]。而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栓子,则需进行早期溶栓,如效果不明显,下腔静脉滤器则可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选项来保证围手术期各项治疗的安全进行,可有效降低手术及术后血栓栓子脱落,甚至引起肺栓塞的机率,患肢围手术期的各种操作均容易引起血栓脱落,如搬动、术中的驱血,以及术后的为避免因为患肢制动引起关节功能下降的早期功能锻炼,这点与静脉血栓形成后需避免活动形成矛盾,下腔静脉滤器则可有效避免这种矛盾,而其缺点为费用较高。而永久性滤器也同样存在其固有的一系列并发症,如继发性血栓形成等。而下腔静脉滤器放置后仍旧进行抗凝治疗,可以防止静脉血栓复发以及由下腔静脉滤器引起的继发性血栓形成。而预防以及积极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则可有效降低致死性肺栓塞所引起的死亡率。而此研究则为对此套治疗方案的初步临床研究,尚需相关数据的完善,以及对于治疗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4 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应用此系列下肢静脉血栓防治方法,可有效降低此类病人的围手术期致死率.[1]邱贵兴.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03).

[2]Rosenthal D,Wellons ED,Lai KM,et al.Retrievable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initial clinical results[J].Ann Vase Surg,2006,20:157-165.

参考文献

[1]邱贵兴.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03).

周围静脉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52例, 男32例, 女20例;年龄25~70 (42.6±3.4) 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分级中A级15例, B级11例, C级26例;既往发生出血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术前经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结果表明, 患者脾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脾功能亢进、胃底静脉曲张症状, 对患者进行血象检查结果表明,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数量减少。

1.2 方法

给予患者实施全身麻醉, 取右侧斜卧位, 将患者上身抬高约15度, 术者站立在患者左侧位。分别于患者剑突下、左锁骨中线、左腋前线平脐及脐下缘部位作5mm、10mm (主操作孔) 、5mm、10mm (置镜孔) 4个穿刺孔点。并保持12mm Hg (1mm Hg=0.133k Pa) 左右的气腹压力。使用超声刀对脾肾韧带、脾结肠韧带以及脾胃韧带进行分离, 手术时应将胃短静脉保留。随后, 术者采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紧贴着脾门离断二级分支的脾静脉、动脉及胃短静脉, 再应用超声刀将脾膈韧带分离。然后使患者体位变换为仰卧位, 应用Liga Sure谨慎地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直至食管下段8cm处, 并将引流管放置在患者左膈下部位。

2 结果

5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 体温均控制在38.5℃以下, 血小板计数均保持在5×106/L以下, 均未出现肝昏迷、发热等严重并发症, 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门静脉高压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病症, 肝硬化以及某些非肝硬化因素均能使门静脉系统回流受到阻碍, 当门静脉的压力超出较为正常的范围时, 患者就会表现出静脉曲张、脾大、脾亢及腹水等临床症状, 如果发生的并发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遭到损伤而破裂出血或治疗方法应用不当, 均有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可能就是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最为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 在临床上手术治疗过程中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预防及治疗, 是应用外科手术实施治疗的主要目的。临床上治疗门静脉高压出血、脾功能亢进的主要手段就是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机体对肝脏进行供血的渠道主要是门脉系统及肝动脉系统。肠系膜上静脉、下静脉及脾静脉汇合而成门脉系统主干, 脾脏在整个门脉系统主干供血系统中供应约20%的血流。当患者患有门静脉高压症时, 机体能够保持门静脉血流向肝进行灌注的主要因素是增高门静脉压力, 而门静脉压力增高又是导致食管下段发生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可有效阻断脾脏向门静脉回流的血流, 使门静脉压力降低,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相应降低发生肝性脑病的几率。

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时应做好围术期处理, 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增强手术效果。在实施手术前, 应对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 给予出现较少血小板数量的患者适当输注血小板, 给予出现严重贫血症状的患者全血输注加以纠正, 给予低蛋白患者适量血白蛋白输注[3]。所有患者每隔30min给予1个剂量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的广谱抗生素药物, 同时可考虑联合应用甲硝唑等抗厌氧菌的感染药物。在患者实施手术后, 严密观察患者的引流液变化, 根据引流液的变化情况予以合理处理, 如引流管一旦无血性液体引出时, 则可将引流管拔除, 患者严禁服用对肝脏产生损害的药物, 及时补充白蛋白以及血浆, 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液变化, 及时纠正患者酸碱失衡。此外, 需定期对患者进行肝功能、血小板等项目的检查。

我院对5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进行治疗, 术后患者体温均控制在38.5℃以下, 血小板计数均保持在5×106/L以下, 52例患者均未出现肝昏迷、发热等严重并发症, 住院一段时间后均痊愈出院。给予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进行治疗, 其手术操作较为简便, 手术时间相对较短,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 给予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 患者在术后血流会经过胃贲门胃壁黏膜下进入食管, 进而造成食管下段出现静脉曲张再出血症状。术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在手术中应规范操作, 保证动作的精准,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及病死率。综上所述, 给予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能够有效治疗患者门静脉高血压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文波.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6) :238-239.

[2] 赵公金.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7) :22-23.

周围静脉 篇8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出血,外科手术

我院普外科于1999年3月-2008年11月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83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3例, 男72例, 女11例, 年龄37岁~89岁, 平均年龄45.2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70例, 酒精性肝硬化13例。肝功能分级:Child A级25例, Child B级56例, Child C级2例。

1.2 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75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经纤维胃镜提示有中度~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行择期手术8例。

1.3 手术方式

本组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取上腹正中切口, 若脾巨大可采取左上腹“L“、”┝“形切口或左肋缘下切口。先切除肿大的脾脏, 完全离断食管下段至少6 cm和近端胃2/3胃浆膜的全部血供。手术强调断流的完全彻底, 特别是要离断胃冠状静脉的高位食管支和异位高位食管支;同时尽可能地保留胃和食管外的门体交通支, 包括胃冠状静脉与奇静脉、食管旁静脉间的门奇交通支、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腹膜后形成的门体交通支、脐静脉交通支和腹壁静脉交通支等, 以达到精确断流。然后用细丝线缝合胃大小弯前后壁的浆膜, 使胃大小弯浆膜化。

1.4 结果

本组住院15 d~23 d, 平均住院19.5 d, 81例术后治愈出院, 均为肝功能Child A级和Child B级。2例肝功能Child C级, 其中1例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出现肝肾综合征合并肝性脑病, 放弃治疗出院。

2 讨论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常见病、多发病, 病死率高, 对其预防和治疗有深远的意义。

2.1 临床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当前断流术的手术操作已趋于规范化、正规化[1,2]。我们认为临床适应证为: (1) 诊断明确的门静脉高压症或有肝硬化病史, 如首次出血凶猛、出血量大者; (2) 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门静脉高压症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者; (3) 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合并疾患。而手术时机的把握重点在于正确评估患者的肝功能, 如果肝功能较好, 我们主张急诊手术以抢救生命。从本组病例显示, 对手术采取积极的态度, 效果是确切的。对于预防性手术应根据最佳的3个预示出血的指标:曲张静脉大小、存在红色征、肝细胞功能衰竭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3]。

2.2 强调该手术的完全和精确断流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效果是完全和精确断流。我们的体会是: (1) 切除淤血肿大的脾脏, 可以治疗脾功能亢进, 而且减少门静脉血流, 使肝动脉血流增加, 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2) 充分游离食管下段不少于6 cm, 完全离断胃底食管下段来自胃冠状静脉的分支, 尤其是高位食管支、异位高位食管支是断流的关键。 (3) 要紧贴食管壁和胃壁, 逐一离断“穿壁静脉”, 尽可能保留胃和食管外的门体交通支, 有意识地保留病程中自然形成、舒缓门静脉压力的分流途径, 以达到精确断流。 (4) 剥离裸露的胃大小弯侧浆膜化, 不仅可以防止创面出血和胃壁坏死致胃瘘, 而且可以预防侧支循环的建立。

2.3 掌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技术要点, 减少手术并发症

本术式技术要点: (1) 术中应仔细和熟练操作, 离断的血管要逐一结扎牢靠。切忌贪多求快和大块组织结扎, 防止线结滑脱;脾窝及后腹膜创面要注意缝扎修复, 防止术后大出血。 (2) 近端裸露的胃大小弯侧前后壁浆膜化, 防止胃壁坏死致消化道瘘。 (3) 注意勿损伤胰尾, 紧靠脾门结扎脾血管, 创面止血彻底, 左膈下引流通畅, 避免左膈下积液和脓肿形成、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2.4 临床应用评价

断流术的合理性在于离断了贲门周围的全部反常血流, 同时仍然能保持门静脉的向肝血流。断流的彻底和精确断流, 能避免损伤病程中自然形成、舒缓门静脉压力的分流途径。临床资料研究表明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合理性[4]: (1) 门静脉高压存在功能分区, 胃脾区高压是曲张静脉形成出血的原因,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针对胃脾区手术有效止血; (2) 切脾降低门静脉血流解决脾亢; (3) 阻断胃周动脉降低门静脉血容量; (4) 手术范围小, 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技术条件低, 便于推广。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针对性强、止血作用确切, 具有即时止血率高、病死率低、并发症相对少等其他术式难以比拟的优点, 适用于急诊手术和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杨镇, 冷希圣.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策略和手术适应证[J].继续医学教育, 2006, 20 (9) :22~25

[2]杨镇.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应用解剖[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 25 (11) :702~704

[3]Escorsell A, Arbol LRD, Planas R, et al.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erlipressin rersus scler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variceal bleeding[J].The Test Study, 2000, 32 (9) :471~476

周围静脉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6月在我科住院的周围循环不良患者200例, 评估上肢前臂静脉血管充盈度,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要求筛除上肢静脉血管充盈饱满的患者。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管充盈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 2组患者取平卧位, 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止血带单交叉法在被选静脉上10cm处扎止血带;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法, 具体方法为:在被选静脉穿刺上方20cm出先扎一根止血带, 待30s后, 距穿刺部位10cm再扎一根止血带, 结扎时将止血带的两端左右交叉2次后结扎, 2组均采用同厂家首次使用的乳胶止血带和22G的留置针。其余操作步骤相同。

(2) 自然状态下评估静脉血管充盈度, 结扎止血带成功后, 于60s再次观察静脉血管的充盈度, 然后放松止血带, 待2min血液循环恢复后, 再采用之前不同方法使用止血带进行浅静脉穿刺置管。

(3) 静脉充盈度的判断标准, 充盈表浅:仅可在皮肤下见到血管或用手指可触及血管;充盈明显:静脉血管凸于皮肤表面, 但静脉血管张力不足;充盈饱满:静脉血管明显的凸于皮肤表面, 其张力较大[1]。

(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学计算均在SPSS软件包中完成。

2 结果

2.1 2种止血带结扎法的一次成功率, 见表1

2.2 2种止血带结扎法对血管充盈度的影响及穿刺成功率, 见表2。

3 讨论

(1) 周围循环不良患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主要可见于天气寒冷时血液流动缓慢, 静脉血回流不及时等原因或休克、贫血造成周围血管塌陷灌注不良, 而良好的静脉血管充盈度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2]。临床上采用传统单止血带截断血流后, 血管充盈较慢, 且充盈度差, 我们采用双止血带法, 可以起到双重阻断静脉回流的作用, 使局部血流量相对集中, 血管压力增高, 充盈较快, 而且充盈明显, 从而大大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3]。

注:χ2=15.31, P<0.005

注:χ2=113, P<0.005;χ2=8.591, P<0.005

(2) 单交叉法时, 止血带会产生一种弹性回缩力, 常常导致结扎慢慢的松弛, 甚至完全的自动弹开止血带, 影响护理工作效率。采用双交叉法可有效避免此类状况的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护理操作时间。而且有研究表明, 适时延长结扎止血带时间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其静脉穿刺的成功率[4]。

(3) 当患者因各种原因出现周围循环不良时, 其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血管内与头皮针内压力差降低, 以致针头进入血管时血液不能立即回流到头皮针内, 操作者往往看不到回血就会误认为穿刺失败而破坏血管导致重新穿刺, 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耽误了患者抢救治疗时间, 同时也降低工作效率[5]。我们使用双止血带能使局部管腔饱满, 穿刺时血液回流速度快, 能迅速准确判断穿刺结果, 减少护理操作失误。

本研究表明, 在周围循环不良患者静脉穿刺置管时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法, 能更有效的增加血管充盈度, 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护理操作失误的机会, 同时避免止血带自动松弛, 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周围循环不良患者静脉穿刺置管时, 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法对静脉血管充盈度、穿刺成功率和止血带结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周围循环不良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止血带单交叉法;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法, 其余操作步骤相同。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血管充盈度、穿刺成功率和扎脉带结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双止血带双交叉法用于周围循环不良患者静脉穿刺置管, 能更有效的增加血管充盈度, 避免扎脉带自动松弛, 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

关键词:双止血带,双交叉法,周围循环不良患者,静脉穿刺置管

参考文献

[1]白丽梅, 傅常青, 郭欣欣, 等.止血带张力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10) :587~588.

[2]李春霞, 刘华琼, 叶英.双止血带结扎法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 :86~87.

[3]吕艳.浅静脉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杂志, 2003, 9 (10) :785~786.

[4]李曼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1, 15 (3) :168~169.

上一篇:RC学院下一篇:英语听力学习策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