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2024-09-17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精选10篇)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篇1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心脏重塑以及心房和(或)心室腔内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血栓栓塞等心血管事件[1]。房颤复律及维持窦律可使左房有效收缩,改善心功能,减少栓塞的发生。

1 房颤的临床评价原则和治疗原则

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的最大进展是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然后进行不同的治疗。对任何一种心律失常,首先需要评价的不是心律失常本身,而是它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对于房颤患者,首先要评价患者的房颤是否产生了不可接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例如:晕厥、休克、诱发了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上述这些情况常见于心肌梗死急性期新出现的房颤,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伴室性心律失常,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突然发生房颤等。对这些情况,没有时间进行仔细评价,也没有机会使用药物,如果不进行立即电复律转复治疗突然发生房颤,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首先要通过病史、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了解患者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特别要注意是否伴有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然后判断房颤与疾病加重之间的关系。房颤的治疗原则,如果房颤只是伴随的因素,而主要情况是疾病本身,首先是基础心脏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然后是房颤的治疗。如果患者以往没有心衰或心衰不重,此次为新发生的房颤,也许后者就是前者的原因,首先就要更加积极地治疗房颤。房颤的治疗原则包括:治疗基础心脏疾病和诱发因素;控制快速的心室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

2 房颤的节律控制(转复)和室率控制

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心肺复苏指南中规定,房颤的治疗原则有两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应该以控制心室率为主,转复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要以控制心室率为主,首先,这是因为部分患者是阵发性房颤,一般会自行转复,控制了心室率,虽然不能达到自行转复的目的,但可以减轻症状,同时使疾病向好的方向演变,有利于自行转复。其次,如果房颤患者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在没有得到相应的治疗而急于转复,有时结果会适得其反,出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反应,造成新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但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特别是发生了不可接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房颤,药物转复或电复律转复治疗是必要的。在药物使用方面,静脉普罗帕酮、胺碘酮,同时具有转复和控制心室率的作用,而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主要用于心室率的控制。

3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由于快速的心房激动可以通过旁路下传,造成快速室率,甚至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而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药物,还没有一种可以像终止室上速那样可以十分有效地终止房颤,等待时间越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现在主张,可以试用一种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转复,但不要对药物终止房颤寄托太大希望,应该考虑同步电复律,既安全又有效。

4 房颤的抗凝治疗

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可使各年龄段的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5倍,由非瓣膜病性房颤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占15%~20%。由于老年人房颤发病率增加,使房颤引起脑卒中成为老年人发生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尤其重要。除非患者为孤立性房颤或存在禁忌证,所有房颤患者,均应进行抗凝治疗。房颤患者选择抗凝治疗方案之前应进行房颤患者卒中危险因素分层。目前通常采用2006年ACC/AHA/ESC更新的房颤指南中制定的分层标准,对于低危险因素或有抗凝禁忌证的房颤患者可采用80~325 mg的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存在1项以上中危险因素或任何一项高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使用华法林。口服华法林的有效时间窗是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0~3.0,INR<2.0时抗凝不足,>3.0时又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75岁、收缩压>160 mm Hg、血肌酐升高、INR>3.0。如伴有肾功能异常应严密监测。华法林的起始剂量为2.5~3.0 mg/d,起效时间2~3 d,达峰时间5~7 d。在开始治疗时应隔天监测INR,直到INR连续两次在目标范围内,然后每周监测2次,稳定后每月复查1次[1]。抗凝治疗是降低房颤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5 讨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提高[2],成人房颤发病率为0.3%~0.4%,60岁以上达到2.0%~4.0%,70岁以上达到8.0%~11.0%。常见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甲亢,另有6%~15%为孤立性房颤,无明确的病因。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但多源折返、局灶起源异常导致心房肌电重构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多数房颤患者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症状,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栓栓塞,从而增加致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朱俊.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505-506.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7.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篇2

【关键词】 老年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06-02

房颤患者易于并发血栓栓塞,易于导致重度并发症,引发脑卒中的发病,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1]。临床中,持续性心律失常会引发严重生命威胁,而房颤作为其中最为多见的一种,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其身体机能相较青壮年时期出现退化,脏器功能不健全,房颤极易引起严重后果。目前,针对老年心房颤动,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是阿司匹林与华法林,这两种治疗手段的疗效差异还不清晰。同时,临床已经证实,选取华法林治疗老年房颤尤其是合并血栓栓塞的患者,疗效较好。为进一步研究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份到2010年4月份收治的68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含34例。针对对照组,提供阿司匹林治疗,针对观察组提供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21例并发高血压,35例患有冠心病,8例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患有肺心病,13例患有风心病。风心病患者中,1例为生物瓣置换手术后并发,2例为二尖金属瓣置换术后并发。对照组共34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62-76岁,平均年龄:69.3岁;平均病史4.5年;观察组共34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63-75岁,平均年龄:70.2岁;平均病史4.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病程等方面的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针对所有68例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控制患者血糖、血压与心率,纠正心肌缺血症状,严格防控心力衰竭。随后依据分组的不同提供相应的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每天晚饭之后进行口服,剂量为3.0mg,每七日进行一次INP测定,准确记录数值。观察组接受华法林治疗,起初同样是每日口服3.0mg,但其剂量需随着患者INP水平的变化而调整。在INP<2.0时,要求患者每隔3-5天便进行一次剂量加大,加大量为0.5mg;在INP>2.5时,即日起减少剂量,减少量为0.5mg,直至患者达到正常标准[2]。在INP标准达到预期水平之后,需定期测定,观察用药的达标剂量、达标耗时、维持剂量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选取卡方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病程等方面的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终点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属于持续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且发病率高,十分常见。医学研究证实,房颤的发病率会伴随人们年纪的增加而上升。心律失常患者中,合并房颤的患者面临的生命威胁更高,而且,房颤患者易于并发栓塞,严重时引发患者伤残,甚至死亡,对其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因而,在房颤患者的治疗中,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医学实践发现,华法林治疗老年心房颤动具有积极的效果,为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疗效,本文选取68例老年房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对比试验:向对照组提供基础治疗与阿司匹林治疗,向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之外,进行华法林治疗。进行定期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68例患者中,高血压与冠心病是最多见的合并症。针对68例患者,在治疗后统计分析疗效终点事件,结果显示,在不良反应率上,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疗效终点上,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34例患者中共发生12例疗效终点事件,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4例。因而得出本次的研究结论: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方法,能够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在应用这种治疗手段之前,需评估患者病情,筛选可以接受该疗法的患者,并在治疗中需控制华法林的用药剂量,严格防控风险,确保积极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鄣艺芳.BAFTA研究揭晓——华法林预防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卒中事件优于阿司匹林[J].中国医药导刊,2009(05):120-124.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篇3

1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

1.1 控制心室率

一般房颤急性发作时心室率多在110~130次/min[4],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患者, 不论持续时间长短, 均宜控制心室率, 即将较快的心室率减慢至100次/min以下, 满意心室率控制标准是在安静.静息状态下心室率70~90次/min, 这样可以缓解症状, 保护心脏功能。

常用的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包括:

1.1.1 β-受体阻滞剂

是房颤时控制心室率的一线药物, 可以很好地控制静息和活动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效果要优于钙拮抗剂。与地高辛合用是控制心室率最好的选择[5]。注意要点是合用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时应注意避免发生缓慢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 对于这类患者可使用钙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中常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和艾司洛尔, 美托洛尔一般用量为4mg (国产制剂4mg/支) 或5mg (进口制剂5mg/支) 静脉注射, 间隔5min后重复, 总量可达到12~15mg。艾司洛尔的负荷剂量为0.5mg/kg, 静脉注射1~2min, 继以0.05mg/ (kg.min) 静脉注射4~5min, 如无效, 可重复负荷剂量并继以0.1~0.3mg/ (kg.min) 静脉注射4~5min或以0.05~0.2mg/ (kg.min) 静脉滴注.由于艾司洛尔半衰期极短, 用于控制心室率时需持续静脉用药, 且价格昂贵, 故一般不作为首选, 但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仍可应用。静脉用β-受体阻滞剂可迅速地产生控制心室率的作用, 一般在10min起效, 最长起效时间在30~60min。

1.1.2 洋地黄类药物

因为有更有效的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目前已经不作为控制快速房颤的一线药物, 除非患者有心力衰竭或体力活动很少。地高辛可以降低静息时患者心室率4~21次/min, 但是不能降低活动时心室率, 静脉应用控制心室率的洋地黄制剂主要为毛花苷丙, 首次剂量0.4~0.8mg缓慢静脉注射, 主要减慢休息状态下的心率, 至少60min才能发挥其治疗作用, 且疗效持续时间小于6h。毛花苷丙可以和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应用。

1.1.3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是目前惟一证明有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作用的药物。对于支气管痉挛或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而言, 其控制心室率效果优于β-受体阻滞剂。因有负性肌力作用, 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一定要慎重, 最常用的药物有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以给予10~20mg缓慢静脉注射, 15min后可以重复1次, 心室率控制后可5~15mg/h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静脉应用维拉帕米对心肌的负性肌力作用较强, 可引起低血压, 临床上对潜在心功能受损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慎用, 但可用于孤立性和特发性房颤患者, 维拉帕米首次可给予5~10mg缓慢静脉注射, 15~30min后可再给予5mg静脉注射。也可以5mg/h的速度静脉滴注, 每日总量不超过50~100mg。

1.2 转复窦性心律[6]

临床试验表明, 心房颤动可导致心房的解剖重构[7.8], 而心房重构又加重了心电生理紊乱。所以, 对于房颤患者的长期治疗, 控制心室率和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两种临床策略一直存在争议, RACE试验和AFFIRM试验均未发现转复窦性心律优于控制心室率, 并且维持时间越长的房颤患者, 维持窦性心律越困难。但对于新发生的房颤或阵发性房颤发作期以及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急性处理, 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这两种策略的优劣, 至少其中一些患者可以尝试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尤其是年轻的孤立性房颤患者;发作时症状严重的患者;伴有明显心力衰竭的患者;存在抗凝禁忌证的患者和控制心室率失败的患者。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如果症状不严重, 则应根据房颤发作的时间, 患者的年龄及以前转复的情况决定。对于房颤持续时间<24h的患者到达急诊后, 可以先控制心室率观察一段时间, 部分患者可以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对于>24h的患者, 复律应更积极一些, 因为房颤自动转复的可能性明显减少, 房颤一旦持续>48h, 可经食管超声检查排除心房血栓后进行复律或进行常规抗凝3~4周后转复窦性心律。复律前最好有临时体外起搏备用。

复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和直流电同步电复律,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药物复律不需要麻醉和镇静, 但会使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有一定延迟, 并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见, 尤其是有致心律失常风险 (3%-5%) 复律后需要心电监护至少12h以上, 以期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药物复律成功率约在50%~80%。而电复律成功率约90%, 成功率高, 但需要镇静或麻醉。

药物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可选用Ⅰ类及Ⅲ类药物, 如奎尼丁, 普罗帕酮, 乙吗噻嗪, 胺碘酮及索他地尔。尽管这些药物中奎尼丁转复房颤成功率较高, 而且可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奎尼丁长期应用可增加促心律失常概率和患者死亡率[9], 故奎尼丁不宜作为房颤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的首选药物。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转复窦性心律的效果差不多, 普罗帕酮适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急性房颤患者, 首次给予70mg缓慢静脉注射, 必要时可以在15~30min重复1次;或150mg/次, 3次/d, 口服。近年来主张单剂口服450~600mg, 用于≤7d的阵发性房颤病例, 对于老年人禁用单剂口服法。由于普罗帕酮可加重室内传导阻滞及有负性肌力作用, 故禁用于束支传导阻滞,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近期有心肌梗死史者。胺碘酮适用于心功能不全者, 其负性肌力作用较弱, 首先给予150mg缓慢静脉注射, 然后以1mg/mim的速度静脉滴注, 若转复窦性心律或达到6h, 可减慢滴注速度为0.5mg/mim, 24h总量在1 200~1 800mg为宜。对器质性心脏病者比普罗帕酮安全, 其不良反应为低血压, 尖端扭转性室速不多见。值得指出的是对于房颤持续时间>48h者, 由于心房内血栓形成的概率已存在, 做药物转复前要先行华法林抗凝治疗3周后才可复律, 复律成功后仍应继续华法林抗凝治疗4周。对于房颤持续时间>7d者, 一般讲药物复律成功率下降, 此类患者临床上必须要复律者, 可首选电复律, 其成功率可达90%以上。2006年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室率和节律控制中指出: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多非利特和依布利特在转复房颤及维持窦性心律作用均明显优于传统药物, 60%~70%的患者可于1年内仍能维持窦性心律。但国内资料尚少。近年研究表明[10]随着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频度和发生时间的不断延长) , 心房的有效不应期缩短, 心房肌结构也发生改变, 表现为心房扩大胶原沉着, 心房肌纤维化, 导致阵发性房颤发展成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在此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中起到一定作用, 因此, 在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治疗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T-I受体阻滞剂有助于维持窦性心律。

药物转复不成功的患者可继续应用电复律。电复律前应禁食, 尿排空, 备好急救药品。首先给予静脉注射安定, 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后进行电复律, 使用除颤电极片复律首选采用胸背位置, 起始能量选择应根据患者房颤的类型、心房大小、房颤持续的时间以及是否能够自发转复确定, 一般情况下, 双相波复律能量多为100J, 单相波复律起始能量多为200J, 如果首次电复律不成功, 可增加能量再次转律, 直到最大360J。双相波复律较单相波复律更有效, 并且所需能量较低。首次使用较高的能量可以减少放电的次数, 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如果复律后即刻房颤复发, 则不再增加能量电复律, 需要在应用药物的基础上再进行电复律。对于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进行电复律一般是安全的, 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电复律可以减少复律后的复发, 对于应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进行电复律可以增加心脏停搏的发生率[3]。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房颤

对于存在致命的临床情况 (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肺水肿, 低血压或失代偿的心力衰竭等) 或血流不稳定的急性房颤患者, 如果没有禁忌证, 应即刻予以同步直流电复律;对于永久性房颤患者或电复律未成功者, 应立即控制心室率。如果患者的心室率不快, 或已控制了心室率仍伴有循环衰竭的表现, 应意识到房颤可能不是主要原因, 对这些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价, 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评价, 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房颤合并预激综合证时, 如心室率过快 (>200次/min) , 应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如果房颤在转复前已持续24h, 紧急转复后首先应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3]。

3 急性房颤的抗栓治疗[11.12]

因为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h, 则有可能形成血栓, 所以当房颤持续时间>24h, 建议开始抗凝治疗。可给予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周的患者, 必须给予肝素治疗, 然后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3周, 排除心房血栓后才能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后, 还应抗凝治疗至少4周, 因为抗凝治疗可以使复律后栓塞发生率降至1%以下。国际预防和防止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表明, 华法林抗凝治疗非常重要, 可使脑卒中发生率减少2/3, 而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栓塞发生其疗效仅为华法林的1/2[8]。尤其是老年人房颤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明显加大, 所以, 不管老年人房颤表现形式如何, 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目前华法林的初始剂量推荐为2~3mg/d, 使INR (国际标准化比值) 维持于2.0~3.0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发挥预防脑卒中最大疗效, 也能避免出血并发症。INR值<2.0时脑卒中有所增加, INR<1.5则华法林几乎无效;INR值>3.0时出血事件增加, INR>5.0时出血事件急剧增加。华法林治疗时需定期检测INR并根据INR值调整剂量。开始时至少每周测量一次, INR值稳定后每月测量一次[13]。阿司匹林应用时应注意下述高危因素: (1) 年龄>65周岁; (2) 既往有栓塞史; (3) 有心脏瓣膜疾病; (4) 高血压; (5) 左房直径>50mm或经超声检查已有心房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应用剂量为100~325mg/d为宜[8]。值得指出的是:临床研究已表明,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 抗凝效果并不好, 而且可大大增加出血并发症发生[8]。由于华法林治疗窗较窄, 出血的风险几率大, 一些食物及药物可影响其治疗效果, 且需要密切检测INR, 以不断修正华法林治疗剂量, 目前国外研制出一种口服凝血酶抑制剂Ximelagatran (希美加群) , 具有不受食物及药物影响, 不需要INR监测, 固定剂量服用, 出血风险小等优点, 但因有明显的肝毒性, 能否普遍应用于临床有待观察。

总之, 心房颤动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不同于心房颤动的长期治疗, 有不少患者需要转复窦性心律。电复律主要面临着房颤即刻复发或早期复发的问题, 药物复律的主要问题是药物的不良反应, 转复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适合转复窦性心律或转复窦性心律不成功的急性房颤患者几乎都需要控制心室率, 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 长期节律控制并不优于控制心室率加抗凝剂治疗, 这些患者可以尝试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转复前后的抗凝治疗也不容忽视。所以, 对于效果评价不充分的治疗方法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选择取向, 而医生不应该强力推荐[13]。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急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进展。方法根据血流动力学稳定与否将心房颤动急性发作期分为两类, 据此决定处置原则与流程。结果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 药物控制心室率与转复窦律, 两种策略目前尚无优劣可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房颤如无禁忌证需即刻直流电复律。两种情况复律后均需抗栓治疗。结论急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取得了长足发展。

心房颤动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篇4

(辽宁大连庄河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大连1164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66-01 心房颤动是一种较常见的阵发性或持久性的房性心动过速。其特点为心房肌完全不规则地快速地连续激动,频率为350—600次/分,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房室传导系统仅能接受部分心房兴奋的传导,房颤时心室率不快时,患者可不觉察,当心室率超过150次/分时,患者可发生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心房颤动存在较高的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应治疗原发病和诱因,控制心室率,恢复维持窦性心律,长期抗凝治疗。1、病因①绝大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和高心病多见。②约有30%患者无原因孤立性房颤。③自主神经张力异常。

2、诊断

①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致的颤动波,心室律绝对不规则。②超声心动图:用于了解心脏结构及功能,以及房颤可能伴随的器质性心脏病,对发现心房血栓有重要意义3.药物治疗3-1、控制心室率,房颤时最常见的症状,多由于快心室率和不规则心律所引起。控制心室率有助于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控制的标准是静息时心室率60-80次/次,而运动时90-115次/分。房颤时心室率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有关,因此,一般采用抑制房室结内传导和延长其不应期的药物,以减慢心室率,缓解症状和改善血流动力学,这些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等。1、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长期口服是安全的,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运动时快心室率的效果比地高辛好,而且β受体阻滞剂和地高辛合用控制心室率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2、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草,通过阻断钙通道,作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O相动作电位,减慢心室率。对无明显心力衰竭房颤疗效好,作用快。3、洋地黄:对控制静息时的心室率有效,由于洋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的作用是通过增高迷走神经张力实现的,可在伴有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使用。3-2转复为窦性心律和预防复发: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可恢复心房辅助心室充盈作用,从而增加心博量,改善心脏功能,其次可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栓塞现象,如无禁忌症可选用胺腆酮。胺碘酮为多通道阻滞剂,可延长心肌及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时程,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的功能,对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比普罗帕酮安全。3-3预防血栓栓塞:持续房颤,伴心动能不全或二尖瓣病变、心肌病患者,宜长期抗凝治疗。①阿司匹林: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房颤患者栓塞事件的预防只有中等作用,但阿司匹林对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②华法林: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的值(INR)维持在2、0-3、0之间,能安全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4、讨论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提高。60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房颤越早诊断早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和治愈机会越大,尤其使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危险性越小。适时选择药物,控制心室率,转复心率预防复发,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8月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 年龄>60岁, 基础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等伴心房颤动者共入选患者106例, 除外失访的6例, 最终纳入分析10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 病程2~9年, 对照组50例, 病程3~10年。排除慢性炎症及近期感染史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详见表1。

注:两组各项比较, P>0.05, 1mmHg=0.133kPa。

1.2 方法

两组采用常规治疗, 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及他汀调脂药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 (每粒含西洋参叶皂苷50mg,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粒/次, 3次/d, 疗程1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空腹血糖 (FBG)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休息30min后, 静息状态下数3min心率取平均数为观察心率 (HR) 及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EF) 变化及运动耐量 (6min步行试验) ;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EPI2000软件行Y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LDL-C、hs-CRP、HR及EF比较

见表2。

注: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1) P<0.05, 2)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3) 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量 (6min步行实验)

见表3。

注: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心悦胶囊主要成分是从国产西洋参茎叶中提取的活性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它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缺血心肌毛细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组织灌注;抑制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保护心脏功能;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应激损伤等作用。本文结果显示, 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后, 对老年性心房颤动的胸闷、心累及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缓解作用更加明显, 并且有显著差异性。证明了心悦胶囊的抗心肌缺血、抗炎、改善心功能作用。观察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在改善原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伴心房颤动的胸闷、心累及心前区不适等缺血性症状的同时, 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而心悦胶囊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提示心悦胶囊还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结果还显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心悦胶囊, 特别是对于改善心室重构长期预后可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周自强, 胡大一, 陈捷, 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J) .中华内科学杂志, 2004, 43 (7) :491-494.

[2]周明学, 徐浩, 潘琳, 等.活血、益气、化痰中药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 (J) .中国中医急症, 2008, 17 (4) :496-498

[3]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 (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79.

[4]丁涛, 徐惠波, 孙晓波, 等.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2, 18 (4) :14-16.

[5]殷惠军, 张颖, 蒋跃绒, 等.西洋参叶总皂苷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2 (11) :647-648.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临床资料, 55例单纯急性脑梗死接受溶栓治疗者为A组, 36例伴发心房颤动且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为B组, 30例伴发心房颤动但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为C组。A、B组患者均具有溶栓治疗标准, 排除大面积脑梗死, 近3个月内有卒中或脑外伤史, 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 伴颅内出血、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以及颅内肿瘤者, 未控制高血压患者, 近48 h服用抗凝剂或使用肝素治疗的患者。A组患者男32例, 女23例, 年龄40~85岁, 平均 (70.7±2.3) 岁。B组患者男21例, 女15例, 年龄32~88岁, 平均 (71.5±2.5) 岁。C组患者男19例, 女11例, 年龄39~81岁, 平均 (72.0±2.7) 岁。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A组与B组患者均在入院后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 溶栓治疗, 剂量为0.9mg/ (kg·d) , 最大剂量不得超过每天90 mg。其中, 10%的剂量于最初1 min内完成静脉注射, 另90%在1 h内静脉滴注, 溶栓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溶栓治疗。对于无出血征象者, 在溶栓后24 h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剂量为每次100 mg, 1次/d, 维持治疗7 d。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3 d, 然后改为华法林抗凝治疗, 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于2~3。C组患者入院后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 200 mg/次, 1次/d, 维持治疗7 d, 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 维持INR于2~3。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2]评价3 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于治疗后24 h, 评价患者的出血症状, 统计无症状性颅内出血 (ICH) 、有症状性颅内出血 (SICH) 及其他出血症状。

1.4疗效标准于治疗后90 d, 电话或门诊随访, 应用改良Tankin’s评分 (m RS) 进行临床预后评价, 总分为6分, m RS评分≤1分为预后良好, 1~5分为示预后不良, ≥5分为预后极差, 6分为死亡。

1.5统计学分析以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三组比较采用F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3 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获得显著降低, A、B组显著低于C组 (P<0.05) , A组低于B组,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患者的ICH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 (P<0.05) , 且C组显著低于B组 (P<0.05) ;A组患者的SICH发生率低于B、C组,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临床预后3 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A、B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C组 (P<0.05) , 且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静脉溶栓是临床常用溶栓疗法之一, 即通过应用溶栓药物经静脉团注一定比例后, 再予以剩余剂量静脉滴注, 溶栓药物能够控制血栓的发展, 并解除阻塞血管形成的血栓, 恢复血流通畅。用于治疗脑梗死时, 能够促进血栓形成后周围脑细胞的修复, 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此外, 溶栓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 能够维持体内血液黏稠度平衡, 从而抑制新血栓的形成[1]。临床研究认为, 急性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在具有溶栓适应证时, 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 血管再通率较高[3]。但也有学者认为, 对急性脑梗死伴心房颤动进行溶栓治疗虽然不会增加死亡率, 但会增加出血风险, 且临床预后不及无心房颤动患者[4]。

张茂信和刘书范[5]研究表明, 急性脑梗死伴心房颤动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可显著降低, m RS评分平均为 (2.59±1.06) 分, 虽然NIHSS及m RS评分改善效果均不及不伴心房颤动患者, 但是伴与不伴心房颤动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亦显示, 3 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获得显著降低, 且A、B组显著低于C组, 而A、B组间并无明显差异;A、B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C组, 预后极差率显著低于C组, 而A、B组间无显著差异。证实对于具有溶栓条件患者而言, 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疗效, 虽然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不及不伴心房颤动患者, 但是临床预后并无太大差异。此外, B组患者的ICH发生率虽然显著高于A、C组, 但是3 组患者在SICH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认为静脉溶栓治疗并不会增加SICH的发生风险, 而ICH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 安全性较好。

总之, 在具有溶栓条件的情况下,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心房颤动可获得与不伴心房颤动患者接近的疗效, 且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李凤鹏, 周中和, 王而强, 等.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性转换的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 26 (4) :11-13.

[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 简介[J].临床荟萃, 2009, 24 (8) :685-985.

[3]王世芳, 肖卫民, 吴志强, 等.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2) :12-15.

[4]景坚, 徐亮, 李军, 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伴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 (3) :227-229.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篇7

关键词:心房颤动,阵发性,效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不仅与持续性房颤具有同样的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 而且影响心功能。最近研究表明心房颤动可以成为独立的因素使患者病死率增加。近年来, 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房颤存在明显的组织重构与电重构, 并且炎症和氧化应激能引起心房结构和电生理重构, 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已知他汀类药物具有减轻血管及心肌炎症作用, 而C反应蛋白 (CRP) 是炎症标志物, 本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房颤复律后CRP的影响及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52例, 其中男70例, 女82例, 年龄32~74岁, 平均 (56.3±6.8) 岁。房颤的入院标准:房颤反复发作, 每周至少发作>1次, 每次持续30min以上, 或每日发作多次, 每次持续数分钟以上, 而每次持续时间最长不大于7d, 可自行终止、经药物及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房颤均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随机分为胺碘酮组 (以下简称对照组, 共78例) , 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组 (以下简称治疗组, 共74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左房内径、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差异均无显著性。排除标准: (1) 左心房内径≥55mm;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 电解质紊乱; (4) 瓣膜性心肌病; (5) 急性心肌炎; (6) 近期 (2个月内) 急性心肌梗死; (7) 近期心胸外科手术引起的房颤; (8) QT间期≥0.5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所有患者转复后均给予胺碘酮口服 (上海九福药业有限公司) , 对照组:胺碘酮200mg, 3次/d, l周后, 200mg, 2次/d, 用药第3周改为维持量200mg, 1次/d, 2~3个月后开始减量, 根据疗效每2~3个月减1次, 每次减量方法为每周减200mg, 一般减2~3次后, 长期维持用药;部分病例应用100mg, 1次/d, 或200mg, 隔日1次长期维持。治疗组胺碘酮用药与对照组相同, 同时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 1次/d。

1.2.2 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CRP测定。

1.2.3 随访

服药后患者每日记录阵发心悸、胸闷的次数及持续时间, 每个月门诊复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及肾功能, 就诊时着重了解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有无不良反应, 每3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和X线胸片, 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抽血检查CRP。

1.3 观察指标

半年内心房颤动复发的病例数、治疗前后CRP的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 (x-±s) 表示, 治疗前后采用配对的t检验, 组间比较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心房颤动的复发率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组CRP参数及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见表1。

2.2 2组房颤复发率比较

治疗对照组心房颤动的复发率38例, 占48.7%, 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24.3% (χ2=3.96, P<0.05) ,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 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合用, (1) 可以降低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CRP水平; (2) 治疗6个月后, 治疗组较对照组房颤复发率低, 房颤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神经内分泌、急慢性血流动力学、代谢等多种因素都能导致心房重构, 从而促使房颤的发生、房展和持续。研究表明, 炎症和氧化应激能引起心房的结构和电生理重构, 导致心房扩张, 心房有不应期缩短, 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础[2]。临床上采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病灶和抑制电重构备受重视, 而应用药物抑制炎症反应往往被忽视。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胞的炎症反应, 减低急性期蛋白如白细胞介素-6及CRP, 抑制补体系统, 抗氧化, 增加内皮释放一氧化氮, 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抗炎机制, 从而抑制房颤引发的心房重构, 改善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还有研究表明[3], 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超氧化物的产生和增加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来达到抗氧化的作用。慢性房颤时, 氧化修饰能使心脏肌原纤维的羟基活化和亚硝基盐过氧化, 形成亚硝基酪氨酸和羟基化蛋白, 从而影响心房电生理的改变。他汀类药物能通过增强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来拮抗房性心动过速时的氧化旁路作用, 阻滞L型钙通道亚基表达的下调。所以, 他汀类药物能通过降低心房的电重构和组织重构, 降低心房的炎症反应等机制来降低房颤的发生及房颤的维持。此外, 研究发现, 辛伐他汀可以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降低, 从而减缓血管紧张素导致的心房重构。还有研究显示[4], 他汀类药物还通过抑制小分子鸟苷酸蛋白A/5- (和6) -羧基四甲基罗丹明激酶信号通路 (RhoA/ROCK) 途径减轻心房的重构。

本研究表明, 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CRP水平, 降低复发率, 值得推广, 但本研究对象偏少, 且观察时间偏短, 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Aviles RJ, Martin Do, Appemon HC, et a1.Imflamm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 2003, 108 (4) :3006~3010.

[2]Liu T, Li G, Li L, et a1.Association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and recurrence of atria1fibrillation after successful electrica1cardioversion:a mete-analysis[J].J Am Coll Cardiol, 2007, 49:1642~1648.

[3]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721.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 其中男47例, 女53例。以上患者均满足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断指标, 房颤反复发作, 持续时间超过7 d, 平均病程为 (11.8±3.5) d。心功能≤Ⅲ级, 左心房内径>40 mm。我院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63.5岁, 平均病程为 (11.7±3.5) d;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63.8岁, 平均病程 (11.7±3.5) d。

1.2 方法

以上患者在入院后全部实行常规降压、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 对照组实行口服胺碘酮的治疗, 1次/d, 0.2 g/次, 持续治疗6~12个月[2]。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厄贝沙坦的治疗, 1次/d, 150 mg/次。对以上患者随访1年, 叮嘱患者测量血压和心率, 并对房颤复发情况予以记录, 主要包括房颤复发频率、连续时间等。每3个月对心脏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复查, 并比较两组患者1年以后的左房内径[3]。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房颤复发率、发生频率、发生时间情况

经分别治疗后, 在房颤复发率上, 观察组为28%, 对照组则为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47, P<0.05) ;在房颤发生频率上, 观察组为每年 (3.1±2.8) 次, 对照组则为每年 (7.4±5.7) 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175, P<0.05) ;在房颤持续时间上, 观察组为 (16.1±9.7) h, 对照组则为 (27.9±17.7)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85, P<0.05) 。

2.2 两组左心房内径

同时, 经1年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观察组左心房内径为 (33.17±1.15) mm, 对照组则为 (36.12±1.06)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25, P<0.05) 。

3 讨论

目前, 冠心病高血压合并房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 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4]。在临床上, 房颤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 而冠心病高血压不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 也是引起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5]。对于冠心病高血压患者, 因为体循环动脉压力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状态, 左心房容量负荷增大, 压力升高, 这会引起左心室出现舒张功能障碍, 左心房形态发生变化, 心肌的质量和表面积明显增加, 心房纤维变导致心肌不应期异常不一致和传导蜿蜒曲, 促使其可以容纳较多的折返环路, 这增加微折返发生的可能性。近年来, 虽然临床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比如通过心外科手术以及射频消融来根治房颤。但是在房颤的药物治疗治疗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不理想[6]。

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 AngⅡ可能会导致心脏成纤维的增加, 并降低胶原酶的活性, 造成其心室结构重建[7];此外, AngⅡ还会加重心房肌细胞钙的承载, 促使房颤心房肌电重建。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上具有显著的作用, 也是临床上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不过在单独使用1年后, 患者窦性心律保持率将变低。厄贝沙坦作为作用较强的ARB, 对AngⅡ受体存在较高的亲和力, 可以在受体部位起到阻断AngⅡ的作用, 并且抑制RAAS系统作用的发挥。厄贝沙坦能够对AngⅡ介导的心房肌细胞内部的钙超载予以阻断, 减少了心肌有效不应期内的连续缩短, 确保正常不应期的频率调节机制, 预防了心房肌电重建的构成, 对心房肌的传导作用予以改善, 促使心房颤动发生率的降低。同时, 该药物可以降低心房压力, 有助于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 心房内压力的降低, 将会逆转心肌变厚, 控制了心肌缺血的发生。厄贝沙坦也可以对交感神经作用进行抑制, 减少了心房的有效不应期, 促使心肌纤维化逆转, 并改变心肌传导[8]。结合该研究, 在房颤复发率, 其中观察组为28%, 对照组则为52%;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率上, 其中观察组为 (16.1±9.7) h, 对照组则为 (27.9±17.7) h, 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次研究结果与李蓉梅等[8]文献报道相一致, 也证实了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在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上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能够降低患者房颤的复发率, 促进其转复成功率的提高, 有助于患者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而且安全性较高, 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一大, 孙艺红.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 10 (1) :5-7.

[2]刘金华, 蒋学俊.单纯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Ⅰ、Ⅱ水平的研究[J].疑难病杂志, 2011, 10 (7) :484.

[3]程琳, 夏豪, 胡丽丽.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 2012, 11 (4) :241.

[4]方冬平, 郭成军, 李果, 等.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氯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 2013, 12 (9) :661-663.

[5]白树鸣, 赵晓燕, 开芸.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治疗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 2012, 28 (17) :62-64.

[6]高大中, 王春彬.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88例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29 (10) :989.

[7]肖雪云, 谭锦平, 苏小杰.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相关性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 2014, 17 (12) :34.

心房颤动de抗凝治疗 篇9

坏了,他可能患上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心房颤动。

那么,何为心房颤动呢?心房颤动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心房颤动波,简称房颤。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被世界著名心脏病专家Braunwald称为21世纪心血管医师面临的最后战场。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房颤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我国房颤总患病率已达0.77%。房颤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它使脑卒中的风险提高5倍,而由房颤引发的脑卒中,其致死、致残率更高,在首次发作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50%。我国目前有800多万房颤患者正面临卒中的危险,且房颤患者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使卒中风险大大降低,口服抗凝药物则是首选的预防手段。目前已有多种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临床,如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

——老牌抗凝药物:华法林——

六十余年以来,华法林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华法林为双香豆素衍生物,本品通过与维生素K竞争羧化酶,阻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激活等机制达到抗凝作用,对已经形成的凝血因子无作用,故起效缓慢,且体外无抗凝作用。华法林的最大疗效多于连续服药4~5天后达到,停药5~7天后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

华法林有许多优点,如抗凝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合百姓人家;但却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其抗凝作用会受到一些药物、食物的干扰,需要经常抽血化验。根据凝血状态,随时调整华法令的用量,而评价的最好指标就是国际标准化比值(即INR)。INR过高(大于3.0),表明华法林的用量过大,会引起牙龈、鼻子等部位的出血,严重的还有颅内出血,甚至会危及生命;若INR过低(小于2.0),则表明用量不足,起不到抗凝的作用,发生脑血栓等的风险没有降低。因此,服用华法林抗凝还是很有讲究的。

服药方法:运用华法林治疗时应从较低剂量(如1片/天)开始。初始剂量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不达标时,可按照半片/天的幅度逐渐递增并连续检测INR,直至其达到目标值。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心力衰竭、肝脏疾病、近期曾进行手术治疗)应从更低剂量(如半片/天)开始用药。

INR的监测频度:初期至少应每3~5日检测一次INR,使之维持在2~3之间,对于高龄(≥75岁)患者,INR维持在1.6~2.5即可,达标后每4周检测一次。

华法林的禁忌证:知晓药物的禁忌证十分重要,华法林的禁忌证为围手术期(含眼科与口腔科手术)禁用,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中重度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

华法林的不良反应:服用过量的华法林可引起出血,多数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眼球结膜下出血、皮下瘀斑或者血肿、月经出血量多、镜下或肉眼血尿等。极少数可出现腹腔出血,脑出血等严重出血。根据INR的水平,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可减少甚至避免上述不良反应的出现。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用法简便、药代动力学特性稳定、不需要常规监测凝血指标、药物作用较少受食物和其他药物影响等优点。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此类新药有如下几种。

达比加群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作用于凝血酶(即IIa因子)发挥抗凝疗效。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高龄(≥75岁)、肾功能减退、体质虚弱以及存在其他出血高危因素者需减小剂量并加强监测。产自德国的达比加群酯(泰比全)已向全球推广,口号很响亮:房颤卒中预防,从此简便卓越。

利伐沙班:对游离型和结合型Xa因子以及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均有强效的抑制作用,因而有显著的抗凝疗效。现有证据表明:利伐沙班在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方面的疗效不劣于、甚至优于华法林,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利伐沙班(拜瑞妥)很受关注,2年前就出了个“利伐沙班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刊发在国内权威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上,旨在帮助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合理规范使用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是一种直接Xa因子抑制剂。与调整剂量的华法林相比,阿哌沙班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卒中或体循环血栓发生率与出血事件危险性,并降低全因死亡率。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虽优点多多,可缺点也很突出,就是费用太高,高出华法林几十倍,严重影响其在普通病患者中的推广应用。

——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围手术期:正在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房颤患者在手术或介入性操作前需暂时停药,并应用肝素过渡性治疗。若非急诊手术,一般需要在术前5天左右停用华法林,使INR降低至1.5以下。若INR>1.5但患者需要及早手术,可予患者口服1~2mg维生素K,使INR尽快恢复正常。

稳定型心绞痛与外周动脉疾病:房颤患者合并上述疾病时,建议此类患者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常作为房颤患者的首发表现,且心源性卒中后的最初2周内卒中复发的风险最高,然而在卒中急性期进行抗凝治疗将会增加颅内出血或梗死后出血的风险,因此不推荐为发病2周以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抗栓治疗。发病2周以后若无禁忌证应开始抗栓治疗,其治疗原则与一般房颤患者相同。

总之,近年来房颤的住院治疗及治疗费用猛增,房颤已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房颤的抗凝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进而减轻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日益受到高度重视。虽然多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已经面世数年,即便有很多优点,目前在我国也无法取代华法林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地位,即使后者也有不少缺点。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篇10

关键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疗法,系统性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主要是因心脏电活动传导系统紊乱造成传导速度异常而致[1,2],血流动力学会发生变化导致部分脏器灌注困难,最后造成晕厥、猝死,年龄越大患者发病率越高,极易诱发栓塞性脑卒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常规药物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效果并不佳[3],相关报道指出,华法林具备抗栓及抗凝活性,能减少病死率[4,5]。近几年,应用华法林来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例子越来越多。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探讨了华法林抗凝疗法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具体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3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均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其中男32例、女31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4±5.4)岁。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2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1.7±5.6)岁,其中14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病,7例脑卒中,3例糖尿病;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61.5±5.5)岁,其中15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病,6例脑卒中,4例糖尿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用药前先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初始给予华法林(拜耳医药保健股份有限公司)剂量为2.0 mg/d;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0.5 mg/次为最小调整单位,使INR稳定在1.7~2.5;INR达到目标值后,每周测定1次,连续2周在目标值范围内,则每个月进行2次随访。若发生出血等情况会对INR水平造成影响,要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上海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150 mg、1次/d。不进行INR监测,按常规随访,直至试验结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服用华法林初期血液INR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血栓栓塞、不良反应及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服用华法林初始阶段血液INR的变化情况

服用华法林后第3天测INR值:INR<1.6有7例,INR在1.6~2.0有16例,INR在2.1~2.5有9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出血情况,1周后所有的患者INR值均>1.6。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栓栓塞发生情况

6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18个月,平均随访13月。研究组患者未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对照组患者6例发生心源性脑栓塞,其中4例为冠心病患者,1例为脑卒中患者,1例为糖尿病患者,栓塞年发生率为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1例出现牙龈出血(当时INR值为2.3),1例出现皮下出血(INR值为2.5),出血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例1例,牙龈出血1例,皮下出血1例,出血发生率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栓塞事件和出血并发症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中老年患者占大多数,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长,出现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几率呈上升趋势[6]。所以寻找一种比较安全高效的措施来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意义非常重要。一般对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治疗,常见的有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以及阿司匹林等,作用机理都是利用降低心肌氧耗达到抗缺血效果[7]。但是虽可以使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不过这种患者出现的死亡率还是很高。要想高效控制这种疾病,降低病死率,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栓塞。

目前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中比较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其虽能减轻心律失常,不过疗效较差,药效时间短,难以使病死率下降。近几年发现逐渐得到应用的华法林疗效更好,其具有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电生理作用,半衰期更长,可以有效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延长,对心房传导纤维钠离子内流发挥抑制效果,进一步减少窦房结自律性。华法林属于香豆素类抗凝药,抗凝作用十分显著,可以对维生素K合成凝血因子发挥抑制作用,大大减轻凝血酶诱导血小板反应。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对生成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使血栓栓塞减弱,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展,以免血栓脱落形成栓塞。另外,华法林还可以完善缺血细胞内能量代谢,磷脂损坏减轻,从而对细胞结构、细胞膜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采用华法林的研究组患者减少血栓栓塞效果好于使用阿司匹林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华法林疗效较佳。

综上所述,华法林抗凝疗法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是一种更理想的方案,减轻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水波,郁水华,孟锐,等.华法林预防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风险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4):268-271.

[2]Lip GY,Nieuwlaat R,Pisters R,et al.Refining clinical risk stratification for predicting stroke and thromboembolism in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a novel risk factor-based approach:the euro heart survey on atrial fibrillation.Chest,2010,137(2):263-272.

[3]黄从新,张澍.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4):246-287.

[4]张玉芝,余娟,邵珊,等.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6):443-445.

[5]苏江莲,林运,左惠娟,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知识知晓率及治疗行为调查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9,25(1):43-45.

[6]冯慧琴,黄丽霞,黄翯,等.21例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随访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78-79.

上一篇:通讯工具下一篇:坚持训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