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

2024-09-04

颈源性头痛(共10篇)

颈源性头痛 篇1

颈源性头痛是颈椎或(和)颈部软组织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导致的慢性头痛,其发生原因主要是颈枕部组织结构异常。因为颈椎神经分布丰富、组织紧密,故难以准确辨别引发疼痛的具体位置,上、中、下颈段及肩部发生病变,均可导致颈源性头痛。通常情况下,颈部肌肉痉挛、炎性刺激或者机械刺激等因素影响交感神经或者颈神经的构成时均可引发头痛。在颈源性头痛的治疗上,临床多行药物治疗,但疗效并不确切,且药物治疗具有较强的副作用。为研究有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我院应用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12例,其中女性52例(46.43%),男性60例(53.57%),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4.54±6.3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98±0.67)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3~7分,平均评分(5.68±0.73)分。其中,颈枕部疼痛36例,颞部疼痛25例,前额疼痛29例,顶部疼痛18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依据国际头痛协会颁布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确诊。将其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疼痛部位、VAS评分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未行其他治疗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重大疾病患者;合并五官科、脑血管疾病患者;脑颅器质性病变患者;颈部骨折、肿瘤患者;特征人群(孕期、哺乳期女性,神经及精神类疾病等);依从性差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布洛芬缓释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生产企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产品规格:0.3g)0.3g/次,2次/天;盐酸氟桂利嗪(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产品规格:5mg×20s)10mg/次,2次/天,连续治疗14天。

针灸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取穴:颈夹脊穴、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天柱穴;毫针:0.25mm×40mm。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将各穴位及毫针消毒,然后依次针刺各穴。以75°角沿脊柱刺入颈夹脊穴25mm,平刺刺入百会穴20mm,向鼻尖位刺入风池穴30mm,向下颚位刺入风府穴20mm,平刺刺入天柱穴20mm。进针后快频率(90~120次/min)小幅度提插捻转毫针,待患者出现重、涨、酸、麻等感觉,然后各穴留针30min,留针时每10min以适当刺激解除患者耐受,2天1次,共治疗14天。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14d后VAS评分。0级:患者头痛完全消失;1级:患者存在轻度头痛,发作时有轻微疼痛,对生活与工作无影响,VAS评分为1~3分;2级:患者存在中度头痛,发作时头部疼痛加重,对生活与工作有轻微影响,VAS评分为4~7分;3级:患者存在重度头痛,发作时头部疼痛程度较重,对生活与工作有严重影响,VAS评分为8~10分。

1.5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源性头痛相关标准判定疗效。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对睡眠无影响,颈椎功能全部恢复至正常状态;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大部消失,睡眠尚可,颈椎功能显著改善,体位异常时有短暂性头痛;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对睡眠有一定影响,颈椎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消失或加重,难以正常入睡,颈椎功能未恢复或加重。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6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针灸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治疗7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针灸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针灸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n(%)]

3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颈源性头痛病变部位主要在颈椎,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体虚、劳损,并长期受风寒湿邪影响,引发颈部经脉闭塞,气滞血瘀,清阳难以上行故致头部疼痛。风池穴隶属足少阳经,其下为头夹脊,其中既有枕小神经的分支,又有枕动脉、枕静脉的分支;风府穴隶属督脉腧穴,其下为枕小神经交叉区;天柱穴隶属太阳膀胱经腧穴,其较深部位为头半棘肌,内有枕大神经干;百会穴隶属督脉腧穴,其下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与静脉。颈夹脊穴隶属经外奇穴,针刺颈夹脊穴可直达病所。针刺上述穴位,可有效刺激各部位神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提示药物联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较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

总之,作为顽固性疾病,颈源性头痛常带给患者较多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医者需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布洛芬缓释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针灸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14d后VAS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后针灸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针灸,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褚慧玲.齐刺颈夹脊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1):29-32.

[2]Bogduk N,Govind J.Cervicogenic headache:an assessment of the evidence on clinical diagnosis,invasive tests,and treatment[J].Lancet Neurol,2009,8(10):959-968.

[3]陈广和.原始点松筋疗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38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0):78-79.

[4]古建军,孙建民,丁永国.颈椎硬膜外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9):717-718.

[5]姚旭,周慧,林咸明.“项四穴”微调进针点为主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8):3024-3027.

[6]罗建昌.项八针配合头部阿是穴留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8):758-761.

[7]杨峰,郝传传,朱正萍,等.对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的疗效验证[J].江苏中医药,2015(7):70-71.

颈源性头痛 篇2

方法:运用手法松解枕后肌群以及定位旋转搬法紊乱的上颈段,以减轻枕部神经及血管所受到的刺激和压迫。

结果:对72例患者行手法治疗一次后有30例症状消失,其余明显减轻,经7次治疗后68患者治愈。

结论:手法治疗青年型颈源性头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键词:头痛 颈源性头痛 手法

【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61-01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是指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其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1983年提出,后在1990年才首次提出其诊断标准,后来才慢慢地被国内所重视,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一大难题。21世纪,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工作分工越来越细,长期伏案工作,上网和不良的娱乐方式,使颈源性头痛过早的找上了青年一代。笔者在2008—2010年临床治疗中用手法治疗青年型颈源性头痛72例有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来源及分析

1.1 病例来源系来我院2008-2010年门诊确诊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共72例,职业以学生、护士、财务工作者、教师等长期伏案工作者为主。

1.2 所有患者均行颈椎X线正侧位和寰枢椎开口位检查排除骨折、结核、肿瘤。

1.3 年龄在16岁~36岁之间。男28例,女44例。

1.4 病程在4天~2年。

1.5 主要症状。后枕部、颞侧、头顶疼痛,伴发颈部僵硬、头昏、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

1.6 体征。全部病例在颈椎头枕部均有明显压痛点,按压该点时疼痛可放射至发作部位。

1.7 所有患者均行颈椎X线正侧位和寰枢椎开口位检查,排除骨折、结核、肿瘤。其中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者20例,齿状突偏歪者8例,棘突偏歪者17例。

2 诊断标准

依据国际颈源性头痛研究会(The Cer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的诊断标准[1]:颈枕部或肩部症状和体征:①以下情况可使头痛症状加重:a.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非常规体位时;b.按压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肩部时。②颈部活动受限。③同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或偶有上臂的根性痛症状。符合①即可确诊,而仅有②或③,则不足以确诊,同时出现②和③点,则可明确诊断。若①、②、③三点同时出现,则确诊无疑。

3 治疗手法

3.1 理筋整复手法。①重点对上项线的头夹肌、斜方肌,下项线的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长肌和头下斜肌进行点按推揉;②反射调衡调理局部经络、神经的兴奋平衡:医者一手扶持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根据需要选择枕大神经、枕小神经、面神经、眶上神经等某些体表投影点以中等偏重的力度用力点按,以麻胀感向头顶传导为度,每次点按1~3秒放开,连续操作1~2分钟。

3.2 对于有齿状突偏歪、棘突偏歪者加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以右侧病变为例,患者坐矮凳上,颈部前屈35°、左偏35°、右侧旋转45°,医者立于患者身后,左手拇指触到偏歪横突固定之,余四指置于患者右侧头枕部,右手扶持左面部,在右手向右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横突轻轻推向患者左侧,常听到“咯”的一声,拇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操作时用力部位要准确,动作要轻巧,双手协同,配合默契,扳动幅度不能超出其生理活动范围,更忌强拉硬扳[2]。手法治疗隔日一次,共治疗7次。

4 疗效判断标准及治疗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采用10分法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0分为无疼痛,10分为最大程度疼痛。治愈:头痛值降为0,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头痛值较治疗前减轻程度≥30%,伴随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减轻;无效:头痛值较治疗前减轻程度<30%,伴随症状及体征无改变。

72例患者中,治愈68例,占94.4%;好转4例,占5.6%;其中手法治疗一次后有30例患者头痛症状立即消失,其余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5 讨论

颈源性头痛常因颈部软组织劳损、颈椎退行性改变而致。引起颈源性头痛的神经主要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枕大神经由C1-2神经的后支组成,经头下斜肌和头半棘肌之间,在头半棘肌附着于枕骨处穿出,然后穿过斜方肌肌腱及颈部的固有筋膜上项线下侧,与枕动脉伴行,分布于上项线以上,达颅顶。枕小神经由C2-3神经组成,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至头附近,穿出深筋膜,越过胸锁乳突肌止点的后部,在枕外粗隆外侧、头夹肌腱膜附着处分为2支,一支分布至耳后,一支分布于耳后至后正中线之间。耳大神经由C2-3神经组成,绕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上方,斜越该肌,分布于耳廓后面。上述3支神经均为颈丛神经的分支,彼此交通。颈神经前根与钩椎关节边缘紧密相贴,后根与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接近。所以任何机械性刺激及压迫均会引起症状[3]

学生、护士和财务工作人员等以青年人为主,虽然都是身强体壮,但因长期伏案工作或不良的颈部姿势,上网和不良的娱乐方式导致颈枕部的肌群及韧带处于长时间牵拉状态,从而使肌纤维产生水肿变性,造成颈部两侧肌肉紧张度不对称,出现肌肉痉挛、挛缩、粘连,终致椎枕肌与腱性组织刺激和卡压枕大、枕小神经出现头痛等症状。手法治疗能够松弛颈枕部有关肌肉和韧带,改善肌肉组织的紧张度,促使变性的肌肉逆转,恢复颈椎的外平衡;定位旋转搬法使偏歪的棘突,齿状突的旋转错位得到矫正,从而达到颈椎的内平衡,头痛症状得以根本性解决,这种方法时间短、见效快,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在枕后神经和血管所通过的骨纤维管内有2~3粒米粒大小的淋巴结,当患者出现全身性疾患,如炎症、感冒等时,体内淋巴结反应性肿大,并使其枕部骨纤维管内压增高。此时从管内所通过的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枕动脉便被压迫刺激而引起症状。这种情况所引起的头痛多为间歇性,感冒时加重。本资料中有40%的患者有此现象。

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青年型颈源性头痛多数在影像学上没多大的改变,其中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者(20/72)占28%,棘突和齿突偏歪者(25/72)占34.7%,而局部压痛症状占100%,可能与青年人肌肉的弹性好,代偿能力和可塑性强有关,且相对发病时间短,较少影响到椎体,椎间盘等组织,通过短期治疗后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由于现代人生活中,电脑操作已很频繁,伏案,久坐开车等活动不可避免,我们应在青年人群中推广颈椎操的练习,使各肌群和韧带得到锻炼和休息,并调整好工作休息时间,从而减少颈源性头痛的产生和复发。

参考文献

[1] 张志凌,李义凯.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6):55-56

[2] 韦贵康.脊柱相关疾病与手法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7

颈源性头痛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间于我科治疗的1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 B组78例患者应用C1、C2的横突注射方法治疗;A组86例应用C1、C2的横突注射方法与小针刀联合治疗。上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VAS评分、病程,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B组患者均取仰卧位, 将其头偏向健侧, 在乳突尖的下方即第一颈椎的横突, 其乳突尖下方的1.5cm是第2颈椎的横突, 在每点进行3mL复合液的注射 (包括2%的利多卡因与得宝松) 。A组患者在C1、C2的横突进行注射治疗后以小针刀在C1、C2的横突, 其刀口线同人体的纵轴平行, 其针体同颈椎横突的结节骨面垂直, 并刺入皮肤, 并缓慢进针一直到达骨面, 首先予以纵行剥离, 之后予以横行剥动, 如果骨面出现硬结以及厚钝感, 则可以多切几刀, 在整个的操作过程中, 其针刀刃需始终运动在横突结节的骨面, 在出针后需按压5min。A、B两组患者经治疗完毕后再观察30min以上, 如无何不适则可离院, 1次/周, 1个疗程为4次, 控制在2个疗程内。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分别在治疗后的第1、第3及第6个月以电话或者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 依据VAS (视觉的模拟评分) 对患者疼痛程度予以判定, 同时依据VAS的加权计算来对临床疗效做评估。百分比 (疼痛减轻) 等于 (A-B) /A, 其中A为用药前的VAS评分;B为用药后的VAS评分。 (1) 临床治愈, 患者VAS的加权值在75%以上; (2) 临床显效, 患者VAS的加权值在50%~75%之间; (3) 治疗有效, 患者VAS的加权值在25%~50%之间; (4) 治疗无效, 患者VAS的加权值在25%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 以 (珚x±s) 表示数据, 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 以χ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 对两组间的相互比较则采用q检验, 将P<0.05作为其差异标准。

2 结果

经治疗后的1个月随访, A组患者优良率较B组具有明显差异 (P<0.05) ;经3个月以及6个月的随访后, A组患者优良率较B组均具有明显差异 (P<0.05) 。详见表1。

(n)

3 讨论

目前头痛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并且分类繁多, 而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年龄大多是20~60岁年龄段之间的患者, 均有长期的低头工作史, 其男女比例约为1:4, 而其发病率则可达到20%。该病主要表现呈枕部的疼痛, 能放射到头顶与颞部以及额部等, 而头痛则可表现呈一侧或者两侧的交替性加重, 一部分患者可有眼睛干涩, 以及视物模糊和眼球发胀等症;还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耳鸣以及耳部不适等症, 还可伴有颈部的僵硬, 在转动时出现头痛加重, 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终导致其注意力无法集中, 以及认知能力的下降, 进而精神萎靡、生活质量下降等。

颈源性头痛发病的主要机制为: (1) 神经受到刺激, 引起三叉神经以及颈神经于三叉神经的脊髓核内进行会聚, 并出现颈椎的病变导致头痛; (2) 颈部软组织发生机械损伤也能够压迫刺激并牵引头部的痛觉神经导致头痛[5,6]; (3) 上颈椎组织出现炎性水肿与紧张挛缩以及粘连, 也可刺激患者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以及颈神经其后支引起头痛; (4) 颈神经根受到压迫以及炎症的侵袭, 能导致颈部肌肉出现放射性痉挛, 而持续的肌肉痉挛也可导致组织缺血, 由代谢产物的聚集导致肌筋膜炎, 最终产生疼痛。

目前, 临床采用镇痛药口服以及牵引治疗, 其疗效往往不佳, 而我科应用C1、C2的横突注射来治疗以及C1、C2的横突注射与小针刀相配合治疗, 对比后发现, 应用C1、C2横突注射与小针刀配合治疗, 不仅效果肯定, 同时复发率也较低。应用局麻药物与激素进行C1、C2的横突注射, 能阻断神经对其疼痛的传导, 而交感神经得到阻滞后血管痉挛即解除, 从而改善患者微循环, 并减少局部的炎症物质蓄积, 同时减少对患者神经的刺激, 最终促进修复患者炎性神经, 能有效阻止患者恶性循环的疼痛。应用小针刀治疗, 从生物物理学方面来说是一类机械刺激, 能够将病灶的软组织粘连与瘢痕以及挛缩切开并松解破坏, 使机械能可以转变成热能, 让毛细血管得到扩张, 并加速患者血液循环, 进而加强其局部的病变组织所需的营养供应。综上所述, 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应用C1、C2的横突注射方法与小针刀联合治疗, 不仅安全, 而且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小平.针刺颈夹脊结合头针治疗颈源性头痛4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10, 42 (11) :60-61.

[2]张丽艳, 任普阳, 唐梦雨, 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102例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11, 32 (2) :152-152.

[3]孙德海, 姜长林, 曲向林, 等.冲击波治疗颈源性头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 16 (4) :250-251.

[4]李仁淑, 全光石, 张广建, 等.臭氧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8) :726.

[5]王伟, 任丽, 卢俏丽, 等.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19) :3534-3536.

颈源性头痛 篇4

摘要本临床研究以颈源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经颅多普勒(Tra nscranial Doppler,TCD)、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 EP)等检测手法,探讨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

1.颈项部按揉手法即时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Vertebasilar artrties,VBA)的收缩峰速度( Velocity peak,PK)值,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由41.36±7.28cm/s上升到45.12 ±6.51cm(P<0.05),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上升到49.92±4 .54cm/s(p<0.05)。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 ar Arteries,PINCA)由34.75±5.83cm/s上升到40.87±8.95cm/s(P< 0.01)差异显著。

2.眼眶周围抹法手法即时改善VBA系统的PK值,VA由43.52±8.98cm/s上升到47.02±9. 31cm/s(p<0.05),PINCA由37.36±10.44cm/s上升到40.20±12.94c m/s(P<0.05,差异显著。BA由49.01±10.56cm/s上升到50.43±11. 55cm/s(P>0.05)。

3.BAEP测试阳性率较低。

4.颈项部按揉组改善颈部本体觉,手法治疗后水平方向由4.58±0.90°降至3.00±0.9 5°(p<0.001),垂直方向由6.83±2.33°降至4.42±1.56°(P<0.001),差异极显著。

研究提示,颈项部按揉手法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颈部本体觉的紊乱;眼眶周围抹 法手法能部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间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检测颈源性眩晕时,TCD与B AEP宜联合使用。

关键词:眩晕,颈源性推拿治疗按揉法抹法作用研究

眩晕是空间定位觉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幻觉,即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皮层感觉 中枢的反映失真,它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占门诊内科患者的5%,耳鼻咽喉科 患者的15%,Anderson报告占老年门诊患者的81%~91%[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航海 、航天事业的发展,眩晕的患者日益增多,引起国内外医务者的重视,而在颈椎病的患者中 ,有眩晕可多达半数以上;有学者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头晕患者中约有50%为颈性眩晕,国 外有学者指出,在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中,50%以上与颈椎病有关[2]。由于颈椎病 表现复杂,分型繁多,各型症状也不尽相同,疗效评定相当困难。目前除脊髓型颈椎病有初 步的评定方法与标准外,其它各型均缺乏统一的量化评定标准与指标。文献所见评定的方法 都是根据患者症状改善与生活、工作恢复的情况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或优、良、 可 、差等级别,各家的标准也不一,可比性差,影响了研究深入与相互之间的交流[3]。

对于由于颈椎紊乱伴发的颈源性眩晕而言,目前认为其主要机制为:①椎--基底动脉(Ver tebasilar arteries,VBA)供血不足;②颈交感神经机能亢进;③颈部的本体感觉传入紊乱 引起反射性眩晕,为非缺血因素。但推拿治疗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其部位与手法的选择,重 视局部颈部的刺激因素,如颈部的旋转拔伸手法。虽然基于临床实践推拿疗法治疗颈源性眩 晕有着良好的疗效,但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尤其是在客观量化的阐述上,有待于进一步 的研究,同时,对于远离颈部的治疗部位选择,亦有深入的必要。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 d Potentials,BAEP)等检测手段,研究颈项部、眼眶周围部不同手法治疗前后的比较,阐述 手法作用机制,提高手法有效性,为临床上推拿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及非缺血性 因素引起的颈源性眩晕提供依据,提高对颈椎源性疾病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根据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治疗方法,在治疗颈源性眩晕头面部手法时,不宜采用一指禅推 法,宜采用轻揉的抹法。

1临床资料

1.1观察对象

1.1.1观察对象来源:选择范围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眩晕专科门诊、推拿科门 诊与病房就诊患者,在眩晕发作的间歇期,能接受推拿手法治疗与有关检查的患者。

1.1.2纳入标准:参照美国、日本VBA系TIA诊断标准,及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 会议拟定的TIA诊断标准和姬氏标准[4、5]、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 谈会的各型颈椎病标准[6]、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者:

1.1.2.1年龄在40岁以上;

1.1.2.2以眩晕为主诉:为始发症状或目前为主要症状者,有完整病史;

1.1.2.3可突然起病,但不伴有一个脑干、小脑或大脑后部严重受累的症状与体征;

1.1.2.4颈椎X线正、侧位片提示有:①颈椎前缘或后缘有骨质增生,未见骨质破坏;②钩椎关节增生;③椎体失稳,生理曲度改 变;④一个或数个椎间隙狭窄;⑤可伴有项韧带钙化。

1.1.2.5经TCD、BEAP提示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1.3排除标准:

1.1.3.1排除眼源性眩晕:如眼外肌麻痹、屈光不正;

1.1.3.2排除耳源性眩晕:外耳及中耳病变,如外耳道耵聍,急慢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 ,鼓膜内陷等累及内耳时,内耳病变,如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如庆大霉素 、链霉素等)、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晕动病、迷路卒中、内耳外伤及耳硬化症等;

1.1.3.3心血管疾病性眩晕: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或房室 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

1.1.3.4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

1.1.3.5头部外伤后眩晕,如颅底骨折或脑震荡后遗症等。

1.1.4一般情况:在临床研究中,共收集颈源性眩晕患者2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 年龄最大85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61±10.79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2年,全部病例除 以眩晕(为主诉)首发或在一定时期内为主要症状外,兼有颈项板滞感、颈痛、恶心、紧张多 虑、睡眠差等,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以及TCD检查中血管博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收缩峰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的比值(S/D)分别见表1、表2、 表3,可排除明显动脉硬化病因。

1.2检测仪器与诊断标准

1.2.1TCD: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美国Model500M型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采用2MHz,诊断标准依据顾慎为制订的标准:[7]

血管正常范围(VPcm/s)值为:MCA80~110,PCA60~90,ACA50~90,ICA80~110,VA50~ 70,BA50~70,PI0.60~1.05,RI0.50~0.80,S/D<3

1.2.2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日本光电7210型肌电/诱 发电位仪,正常值参考标准:[8]凡PL、IPL及其ILD、I/V值大于正常X±2S者 异常:Ⅲ-ⅤIPL>Ⅰ-ⅢIPL,Ⅰ、Ⅲ、Ⅴ波消失或波形分化不良或重复性差者亦列为异 常。

1.2.3颈部本体觉:参照荆其诚等方法[9]略加改进:

①选取一平整地面与垂直墙面;

②在距离地面150.0cm高处的墙面固定与A4复印纸大小的方形白纸,使其下缘水平;

③在纸前方40.0cm的地面上划一直线,使患者两脚尖与之平齐,与两肩等宽,并嘱患者 闭眼,以排除视觉因素;

④嘱患者用直尺在纸上定出水平方位与垂直方位,用笔标定直尺下缘线,并测其水平与垂直 方位偏移的角度。

1.3预定临床测试程序将患者随机分成颈项部、眼眶周围部推拿组,分 别收集12人、10人。图示测试程序如下:

1.4推拿治疗方法

参照《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推拿学》[10]、《推拿手法图谱》[ 11]

1.4.1颈项部:用按揉法

在颈项部、双风池穴操作。

1.4.1.1在颈椎后正中线上自上而下按揉往返数遍,手法柔和沉实;

1.4.1.2在颈椎两侧用按揉法上下往返数遍;

1.4.1.3按揉双风池穴;

1.4.1.4重复上述步骤约15分钟。

1.4.2眼眶周围部:用按揉法、抹法在眼眶周围及额、印堂、攒竹、太阳、承泣穴操作 。

1.4.2.1按揉印堂、攒竹、太阳、承泣穴;

1.4.2.2抹前额、手法轻柔;

1.4.2.3抹眼眶周围;

1.4.2.4重复上述步骤约15分钟。

1.5结果统计方法为用SPSS7.5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5.1TCD检测结果颈项部手法操作前后对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改善有显著性差异,椎 动脉(Verter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P<0.05;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ies,PINCA)P<0.01。

眼眶周围部手法操作前后对椎-基底动脉的VA、PINCA的血流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BA的血流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4、5。

1.5.2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共查出异常患者2人,1人为Ⅰ-Ⅲ波消失,Ⅳ、Ⅴ波延长,另 1人为左侧V波PL及Ⅰ-Ⅳ、Ⅲ-ⅤIPL延长,右侧Ⅰ-Ⅳ、IPL延长,其余患者听觉脑干诱发电 位未见明显异常。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篇5

1 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机制

美国的发病率为0.4%~4.6%,女性多见,男女患病比率为1:4,平均发病年龄为42.9岁。依照国际头痛协会的分类标准,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8%。而国内尚缺乏类似的统计学资料。不同的文献差异较大(0.4%~80%),这与研究的方法不同及所依据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综合近年来有关的文献,颈源性头痛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有4种。

1.1 解剖会聚理论

Bogduk[1]认为颈源性头痛的发生是高位颈神经所支配的结构发生病损而引起高位颈神经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传入,通过高位颈神经传入纤维之间及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传入纤维的中枢会聚,使伤害感受性输入产生紊乱而形成的一种牵涉痛。Biondi[2]解释由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神经元的有序分布,使三叉神经眼支与高位颈神经可发生最大程度的会聚,所以临床上颈源性头痛患者头面部疼痛主要集中在额、颞及眶部,其疼痛程度常常超过起源于颈枕部的疼痛。

1.2 机械刺激学说

分布在头颈部的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及高位颈神经,走行于头颈部的血管(颈动脉、椎动脉),头颈部的肌腱、筋膜、韧带、软骨等组织,构成了颅外对痛觉敏感的组织结构。研究发现在颈枕连接处的枕下组织有与硬脑膜相接的附件,机械牵拉这些组织可引起硬脑膜移动。在小部分尸体中还发现头直肌后的小肌肉及项韧带与枕下硬脑膜有精巧的直接连接[3]。颈椎病变均可造成颈神经或交感神经的机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疼痛。颈部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机械损伤也可通过刺激、压迫、牵引头部敏感软组织,椎动脉的交感神经丛或其他交感神经而引发头痛。

1.3 炎性水肿学说

Martelletti[4]在试验中发现颈源性头痛患者的血清IL-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先兆偏头痛患者和健康人,并且在颈源性头痛患者自然发作组和机械刺激诱发加重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Zicari等(2001)发现颈源性头痛患者NO途径活性高于文献中的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患者。然而,目前有关细胞因子在颈源性头痛发生中作用的文献相对较少,并且有些理论不被权威杂志所报道和承认,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与发展。

1.4 肌肉痉挛学说

国际头痛协会有关颈部疾病相关性头痛中提到肌肉因素在诊断中的应用。颈部肌肉组织、颈髓神经根特别是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而持续性的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代谢的终末产物引起肌筋膜炎,产生疼痛,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肌肉持续收缩以维持姿势,使肌肉供血减少,继发肌痉挛,并使韧带、肌筋膜易发生损伤;冗长而乏味的精神活动或体力劳动,在全身各部位中最容易引起颈部神经-肌肉的紧张,这些是青少年颈源性头痛的常见原因。于生元等[5]在对226例伴有颈椎异常的紧张型头痛患者进行研究中发现紧张型头痛患者颈肌张力增高,通过压力计测量其痛阈降低,提示紧张型头痛可能与颈部肌肉的异常收缩有关。从而也提示紧张型头痛可能包含在广泛内涵的颈源性头痛之中。

2 临床表现

颈源性头痛多偏于一侧,或双侧交替发作的单侧头痛(若颈部两侧结构同时受累,头痛偶可为双侧),极少为全头痛;头痛起于颈枕部,可沿颈枕部放射到顶颞部,少数发生在前额或眶上,以颈枕部疼痛最剧烈,颈部运动、咳嗽、劳损会加重头痛;颈部活动受限;症状发作或加重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周;初期,头痛多呈阵发性,以后则变为慢性波动性头痛;疼痛多为跳、刺、胀、烧灼痛,亦可为刀割或放射性、牵扯样痛,平时为慢性隐痛或麻木酸痛;头痛常伴耳鸣、眩晕、听力障碍、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症状,少数有眼部胀痛或眼球内陷感,瞳孔不等大,流泪、结膜充血,因而与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及紧张型头痛等原发性头痛不易区分;头痛有许多激发点,位于头夹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以及枕下诸肌(C1~3支配)。

3 概念及诊断标准

颈源性头痛[5]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是进行该综合征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学者们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激烈地争论与探讨。Van Suijlekom等[6]做了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鉴别于无先兆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的可靠性为目的的试验。Antonaci等[7]探讨了头痛的单侧性及由颈部起源向额眶部扩散这两项标准并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研究,将颈源性头痛全部诊断标准、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及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颈部疾病相关性头痛诊断标准全部纳入患者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同时符合这两项标准的A组无论诊断的敏感性还是诊断的特异性都明显高于B与C组。当前,笔者比较推荐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诊断标准。如下:(1)颈部症状和体征①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②颈部活动范围受限;③同侧的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肢根性痛。(2)诊断性麻醉阻滞可明确诊断。Van Suijlekom等[6]认为颈部可以达到确切阻滞的结构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椎小关节、颈神经干、颈椎间盘。(3)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在Ⅰ项中根据对诊断的重要程度,将诊断标准按顺序分为从A到C项,诊断颈源性头痛时一定要有其中一项或多项。符合A项即可确诊,而仅符合B项或C项则不足以诊断,同时符合B项和C项则可明确诊断,若3项同时符合则诊断确定无疑。科研工作中必须符合Ⅱ项,尽量符合Ⅲ项。

4 治疗

颈源性头痛是由于一系列原发性疾病引发的临床表现相同或相似的有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征候群。这些原发性疾病可以是有菌或无菌性炎症、肿瘤、先天或后天畸形及外伤等。治疗上也是根据所累及的结构及病变性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1)诊断性麻醉阻滞。它不仅对颈源性头痛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重要治疗手段。在进行诊断性阻滞时,应使用小剂量局麻药以防止药物扩散到其他解剖结构而影响诊断性阻滞的精确性。同时在阻滞深部结构时,有必要在影像学监控下进行以确保阻滞的准确性和安全性。(2)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浸润是治疗此类颈源性头痛的常用方法。Silverman[8]发现部分颈源性头痛是继发于枕大神经及枕小神经在行程中受到腱性组织的损伤或神经旁的淋巴结、枕动脉的直接压迫,并通过外科手术松解枕大神经周围瘢痕、切除枕大神经旁淋巴节甚至节段切除动脉使枕大神经及其分支获得减压,成功地治疗了这类患者。也有人通过射频热凝技术[9]或局部冷冻技术毁损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导致伤害性刺激不能传入中枢而使该类头痛得到缓解,但是此类治疗可以导致枕部麻木等并发症的出现,Silverman[8]认为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失败时才可考虑使用本技术。Weiner(2000)最近报道了通过周围神经(电)刺激疗法(PNS)治疗枕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具体原理和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其他治疗方法尚有颈2神经切断术、颈2神经节切除术等[10]。(3)颈椎关节突关节。为了确保本技术的有效性,治疗前必须通过诊断性阻滞证实头痛的原发疾病是颈椎关节突关节病损及确定病变关节。McDonald等通过长期随访发现有71%的关节突关节源性头痛患者经过射频热凝后完全缓解,对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实施第二次治疗往往同样有效,但是对首次治疗无效的患者行第二次治疗同样不敏感。(4)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由于此技术可出现延髓、脊髓、椎动脉损伤及药物误入蛛网膜下隙和椎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故Silverman建议必须在影像学监视下并由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5)颈部及后枕部肌肉。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盐酸曲马多、α-2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抗惊厥药可能对此类颈部肌肉源性颈源性头痛有一定的疗效(Borg-Stein,2002)。祖国医学推拿技术可使痉挛肌肉松弛,促进肌肉血液循环,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也有人采用肉毒素A肌筋膜扳机点注射成功地治疗了肌肉源性颈源性头痛[11]。(6)颈椎间盘。Blume[9]为此类间盘源性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2~3、3~4间盘进行多点射频热凝,取得一定的疗效。Jansen[10]通过颈2~3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愈部分顽固性颈源性头痛患者。(7)皮质类固醇激素硬膜外注射。在颈源性头痛发生中,炎症反应充当重要角色,皮质类固醇激素能抑制炎症反应而缓解疼痛。Reale等[12]认为皮质类固醇激素硬膜外注射(CESI下同)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其抗感染作用可直接阻止C纤维的痛觉传入,但Van Suijlekom等[13]却认为CESI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损伤颈髓,累及生命中枢)并缺乏选择性,不应该在诊断和治疗中常规使用。Silverman[8]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到,只有在诊断性阻滞和其他创伤相对较小且选择性强的治疗方法失败后方可考虑使用CESI,并在影像学监视和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确定针尖在硬膜外腔内后方可注药;术前应例行MRI检查以排除椎管狭窄,防止注射药物压迫颈髓。并发症概括起来有术后低颅压性头痛、高位颈髓麻醉、局部药入血、硬膜外血肿、囊肿。除外,还要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5 总结与展望

总之,颈源性头痛在人群中有相当比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头痛。今后尚需进一步加强对其的认识,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善和统一诊断标准,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颈源性头痛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临床发病率较高,但误诊率也较高。本文就多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该病病理生理学机制、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藉此对今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所参考和启示。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诱因分析及预防 篇6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发病诱因,预防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和 (或) 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疼痛性质是一组牵涉痛[1]。国际头痛协会在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大约为2.5%;头痛患者中14%为颈源性头痛, 其患病人群以30~50岁的中年人为主, 平均年龄42.9岁;男女比例为1∶4[2]。近年来人们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感染、精神紧张、局部受凉等是颈源性头痛的重要诱发因素。现回顾性分析本科头痛门诊2013年1月~2014年9月就诊的7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发病诱因, 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科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7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37例, 年龄12~79岁, 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头痛协会 (HIS) 公布的最新修订标准 (2012版) 。

2发病诱因分析

本组7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中, 有不良姿势诱因 (半靠卧看书、半靠卧看电视、久低头、久坐、玩电脑、打麻将、玩手机、织毛衣、颈肩负重) 55例, 另外过度疲劳10例, 颈肩部受凉诱因7例, 外伤1例, 其他无明显诱因2例。从职业区分:学生12例, 职员33例, 老师15例, 家庭主妇5例, 手工业者5例, 编辑5例。从年龄区分:15~40岁50例, 40~60岁15例, >60岁10例。

3讨论

3.1颈源性头痛诱因分析本组资料显示, 颈源性头痛诱因中比例最高的是由不良姿势引起, 占73.33%, 其中长时间专注地低头工作或者使用电子产品占66.67%, 表明不良的工作学习姿势, 尤其是随着电子产品不断的发展如智能手机、IPAD等过度使用, 已成为引发颈源性头痛的重要因素, 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长时间地低头, 导致颈椎长期处于过度弯曲状态中, 使其生理性前凸消失, 变成直线甚至后凸, 从而造成颈部动脉缺血, 发生颈部僵硬、头痛甚至晕厥。因此保持良好的坐姿, 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 对于预防颈源性头痛的发生大有帮助。本组中过度疲劳引发颈源性头痛占13.33%处于第三位, 提示要注意劳逸结合, 防止诱发头痛。此外, 紧张、颈肩部受凉、颈部外伤、感冒等也是颈源性头痛的发病诱因。

3.2颈源性头痛的预防

3.2.1患者工作时保持端坐位, 将后背坐直, 保持颈部平直。需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 注意休息, 劳逸结合。抬起头并向四周各方向适当地轻轻活动颈部, 不要使颈椎经常处于弯曲状态。伏案工作、看手机、电脑不宜一次持续很长时间, 2 h以上的持续低头工作, 则难以使颈椎椎间隙内的高压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恢复缓解从而加重加快颈椎的退变。

3.2.2已经有颈源性头痛症状的患者, 应当减少工作量, 适当休息。症状较重、发作频繁者, 应当停止工作, 绝对休息, 最好能够卧床休息。这样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 促使病情早日缓解, 机体早日康复。

3.2.3由于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寒冷和潮湿容易加重症状, 应当要避免空调或电风扇直接吹颈部, 或用冷水冲洗头颈部, 或在凉枕上睡眠, 冬季要注意颈肩部保暖[3]。

3.2.4发生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在于三叉神经传出支与上部颈神经传出支在解剖上的汇合[4], 所以注意自我保护和预防头颈部外伤至关重要, 平时应当注意保护颈部, 防止受伤。上肢应该避免提取重物, 当上肢提重物时, 力量可以经过悬吊上肢的肌肉传递到颈椎, 从而使颈椎受到牵拉, 增加了颈椎之间的相互压力。选择正确睡姿, 一般取低枕仰卧位。

3.2.5减轻背部压力背包重量应小于体重的1/10, 宜选择双肩背带, 并且随身高增长调整肩带长度, 书包底部不应低于腰围 (第3、4腰椎) 以下6 cm, 最重的东西应放在外层。

3.2.6心理护理颈源性头痛属于“身心疾病”范畴[5], 大多数患者在颈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活动障碍、睡眠形态紊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折磨下, 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心理变化。应注意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 根据其年龄、职业、生活与社会经历、文化层次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及时疏导, 可教会患者自我放松、自我催眠方法, 对颈源性头痛防治有确定疗效。

综上所述, 保持正确的工作及学习姿势, 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注意颈部保暖, 防止外伤, 控制稳定情绪, 劳逸结合, 则能降低颈源性头痛的发生。

参考文献

[1]Arbor A.Cervicogenic headache:mechanis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 Am Osteopath Assoc, 2000, 100 (9 Suppl) :S7-14.

[2]倪家骧.颈源性头痛及其治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0, 8 (2) :116-119.

[3]麻林, 李新洁, 王凤朝, 等.综合疗法治疗中老年颈源性头痛80例.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8, 10 (4) :289-290.

[4]张宗峰, 姚猛, 贾志强, 等.颈源性头痛的研究现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4, 12 (2) :120-122.

颈源性头痛 篇7

1. 诊断标准 (依据1998年Sjaastad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

1.1 有头痛症状及病史, 枕后压痛明显者。

1.2 头痛侧枕后压迫或头部活动时, 头痛症状加重者。

1.3 枕后压痛点处局部麻醉阻滞, 头痛症状明显减轻者。

凡具备上述任何一项者均可确诊。

颈椎X线检查分别有轴偏, 颈椎生理曲度差或成角反张或钩椎关节增生, 椎间隙变窄, 项韧带钙化等。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门诊85例符合诊断标准并临床确诊患者。其中男3 9例、女4 7例, 年龄:1 5-6 9岁, 平均年龄42.5岁, 病程最短一周, 最长15年。每周治疗2次, 每次3-6点, 3次一个疗程, 平均治疗2.6次。

2.2. 治疗方法

2.2.1 患者端坐于治疗台前, 两手掌重叠置于台上, 前额置

于双手上, 使颈部呈前倾45°左右, 在椎枕肌起止部压痛点, 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在斜方肌腱弓颈深筋膜穿出部, 棘突、横突后结节、关节囊等部位肌紧张压痛点或有条索状物点用龙胆紫标记, 剃去治疗部位毛发, 常规消毒铺孔巾, 戴无菌手套, 术者站于患者背后, 用布比卡因5ml、地塞米松1ml (5mg) 、维生素B122ml (1000μg) 、0.9%生理盐水5ml。配制成镇痛液在标记点注射, 每点注射1-2ml。

2.2.2 用针刀松解, 在枕部痛点手持针刀使刀口方向与枕部神

经血管走行方向平行, 刺入皮下, 进针方向与颅骨垂直, 使针体与枕后皮肤成45°达腱弓层, 铲剥切割2-3刀出针。在颈部标记点, 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 双手协调寻找筋结状纤维混合物, 按解剖层次纵行疏通, 横行剥离, 切割松解挛缩紧张的纤维。松解后出针, 按压针孔。治疗过程中, 病人有酸胀麻痛感, 治疗后用创可贴贴之。

2.2.3 采用王氏 (王燮荣) 手法复位 (手力牵引——成角调节——旋转复位) 。

病人仰卧治疗床上, 术者双手颌枕牵引数分钟, 根据颈椎节段调节, 分为上颈段C1-2 (0-15°) 、C3-5 (15-35°) C5-7 (35-50°) 。复位手法:令患者轻轻自动侧向转头至最大限度, 术者一手手掌托住枕部, 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部, 另一手扶持下颌, 双手协调调整屈颈度数, 使成角落于患椎, 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 顿挫旋转, 即可闻及“咔嚓”声响, 并向后上方轻轻提拉两下, 复位成功。患侧在下先行复位, 健侧同法调整以求两侧平衡。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采用疼痛缓解视觉模拟 (VAS) 评估疼痛缓解程度, VAS下降>70%为显效;VAS下降30%-70%范围为有效;VAS下降范围<3 0%为无效。

3.2 治疗前平均分7.

68±0.15分, 治疗后平均分1.2±0.13分, 治疗前后评分比较P<0.01。显效44例, 有效36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94.1%。

4. 讨论

枕大神经是由C2神经后支分出, 在C1后弓与C2椎板之间, 头下斜肌的后下方穿出, 与C1神经后支交通后, 分为较小的外侧支和较大的内侧支, 即枕大神经。枕大神经经头下斜肌与头半棘间, 在头半棘肌附着于枕骨处穿出该肌至枕后;枕小神经的纤维来自C2、C3神经。C2神经前支从C1、C2椎板间发出, 绕C2上关节突, 循C2、C3横突间和横突间肌的前面, 由椎动脉的后面转到椎动脉的外侧, 行于头长肌和肩胛提肌之间, 分升、降两支, 升支C1与神经结合起来后上行为枕小神经, 并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至枕后;枕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 在二腹肌后腹下向上后行, 达于颞骨乳突切迹内侧, 在头最长肌的内侧或外侧向上达枕后。

枕后骨纤维管:胸锁乳突肌附着于上项线和乳突的后外侧面;斜方肌附着于上项线和枕外隆突上。两肌之间被一横行的腱弓或横行的肌纤维连接。位于深筋膜下方, 并与深筋膜相连。此腱弓组织致密坚韧, 纤维排列整齐, 与深层坚硬的枕骨形成一扁平状的骨纤维管, 即枕后纤维等。枕大神经、枕动脉及枕小神经在枕后, 按内、中、外的顺序穿过枕后骨纤维管。出该管后达相应部位。

交感神经的颈上节、颈中节或颈下节 (星状神经节) 紧附于颈椎横突的前方, 尤其钩椎关节错位, 容易损害窦椎神经, 该神经含交感神经纤维, 故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 使头、脑及上肢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出现灼性神经痛或血管性头痛 (跳痛) 。前额及眶区属三叉神经支配, 三叉神经感觉核是脊髓后角的直接延续, 尤以脊髓束位于第2颈髓以上, 故枕环关节错位时, 可因脊膜的牵引而刺激到三叉神经脊髓束。三叉神经比颈神经更具敏感性, 故每当颈椎关节错位时, 即引起前额、眶区或前头痛。颈神经丛由1~4神经组成, 除纯运动神经的枕下神经外, 大部分均含感觉纤维, 耳大神经及小神经分布于耳区皮肤及枕部, 枕大神经及第三枕神经分布于深部颈肌穿过头夹肌及斜方肌腱而达上线的枕部皮肤。故2~4颈椎小关节错位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头痛或枕部麻痛[1]。

长期伏案工作或用枕不当或受寒, 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紧张的肌肉迫使其周围组织血管收缩, 导致血管内炎性物质排出, 逐渐形成颈部肌群的渗出水肿慢性无菌性炎症或促使其局部组织增生、纤维化。急性颈部损伤造成颈椎错位或肌肉筋膜韧带损伤引起急性渗出水肿的病理变化。当此病理改变波及枕后致密坚韧的腱弓, 使其紧张挛缩, 造成骨纤维管内压增高, 继而出现一系列枕大、枕小神经及动脉卡压的临床症状[2]。

三联疗法:以药物消除无菌性炎症;以针刀微创松解疤痕粘连, 松解枕后腱弓, 解除高应力纤维减轻纤维管内压, 减轻组织内压, 解除肌肉痉挛;以复位手法矫正颈椎错位, 恢复或重建颈椎力学平衡, 使神经血管刺激压迫消除。三管齐下, 标本兼治, 故临床收到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广州科技出版社, 2003:213.

颈源性头痛发病的解剖学基础探讨 篇8

1 解剖基础分析

1.1 神经解剖基础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从生理解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部分人认为颈部上颈段的生理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是发生颈源性头痛的基础[3]。从颈枕部发出支配头部的神经分支有第1、2、3颈神经后支,走行分布为[4]:第1颈神经后支称枕下神经,此分支分布于枕下三角周围诸肌,并发出分支至头后小直肌和头半棘肌,还有分支与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枕大神经)相连结,枕下神经一般属于运动神经,但有时亦发皮支支配项上部和颅后下部的皮肤;第2颈神经的后支,发一细支至头下斜肌,并与第1颈神经后支交通,然后分为较小的外侧支及较大的内侧支;第3颈神经的后支,分为内侧支及外侧支。外侧支为肌支,并与第2颈神经的外侧支相连结。内侧支的终末支分布于皮肤。当其在斜方肌深侧时,发一支穿过斜方肌,终于颅后下部近正中线处,枕外隆突附近的皮肤,此支称为第3枕神经。此神经位于枕大神经内侧,与枕大神经之间有交通支相连。

1.2 血管解剖基础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穿C6-1颈椎横突孔,继经枕下三角入颅。按其行程可分为(4)段:第(1)段自起始处至穿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第(2)段穿经上6个颈椎横突孔;第(3)段经枕下三角入颅;第(4)段为颅内段。椎动脉解剖上走行的特殊性使其发生颈源性头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 发病机制

2.1 神经损伤学说

颈源性头痛的发生机制众家说法不一[5、6],目前一般认为是三叉神经传入纤维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在颈髓可下降至C1-2节段[7],其尾侧可达C3节段,与高位颈髓后角灰质(C1-3)相连,高位颈神经的痛觉传入可能通过这种解剖结构与三叉神经传入纤维之间可发生会聚和易化,引起头部牵涉痛。C2颈神经的内侧支与来自C3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都可以传导颈源性头痛的发生。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不仅疼痛出现在枕神经分布区,尚可放散到同侧额和眶周[8]。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浸润枕大神经及枕小神经是治疗此类颈源性头痛的常用方法。Silverman[9]发现部分颈源性头痛是继发于枕大神经及枕小神经在行程中受到腱性组织的损伤或神经旁的淋巴结、枕动脉的直接压迫,并通过外科手术松解枕大神经周围瘢痕、切除枕大神经旁淋巴节甚至节段切除枕动脉使枕大神经及其分支获得减压,成功地治疗了这类患者。也有人通过射频热凝技术[10]或局部冷冻技术毁损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导致伤害性刺激不能传入中枢而使该类头痛得到缓解,但是此类治疗可以导致枕部麻木等并发症的出现,Silverman[10]认为只有在其他治疗方法失败时才可考虑使用本技术。此外尚有颈2椎旁阻滞[11]或联合阻滞,但何种效果最佳仍未有定论。Weiner(2000)报道了通过周围神经(电)刺激疗法(PNS)治疗枕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具体原理和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2 炎症刺激学说

C1、2、3颈神经离开椎管后大部分通过柔软的肌肉组织,软组织的炎症、缺血、损伤、受压甚至不适当的按摩都会影响神经的功能,引发颈源性头痛。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及椎间盘物质释放可直接引起无菌性炎症和水肿,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性炎症,引起椎间盘性神经根炎,除直接产生根性疼痛外,末梢释放炎性介质,引起分布区域内软组织炎症也可产生疼痛。这是部分患者发生顽固性CEH的机制[12,13,14,15]。

在颈源性头痛发生中,炎性反应充当重要角色,皮质类固醇激素能抑制炎性反应而缓解疼痛。Reale等[16]认为皮质类固醇激素硬膜外注射(CESI,下同)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其抗炎作用可直接阻止C纤维的痛觉传入,但van Suijlekom等[17]却认为CESI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损伤颈髓,累及生命中枢)并缺乏选择性,不应该在诊断和治疗中常规使用。Silverman[9]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到,只有在诊断性阻滞和其它创伤相对较小且选择性强的治疗方法失败后方可考虑使用CESI,并在影像学监视和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确定针尖在硬膜外腔内后方可注药;术前应例行MRI检查以排除椎管狭窄,防止注射药物压迫颈髓。并发症概括起来有术后低颅压性头痛、高位颈髓麻醉、局麻药入血、硬膜外血肿、囊肿。

2.3 机械学说

胡旭华等[18]认为C2横突薄弱易产生关节不稳,由于C2横突小而短,C2棘突长又分叉,是颈部屈伸运动的杠杆臂,易发生损伤造成上颈椎关节不稳引起头痛。倪家骧[11]认为,当脊柱处于正常静止状态时,正常的颈椎间盘能够维持椎体及后部关节相互分离,使椎间孔保持完整。颈部活动时,当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滑动时使椎间盘变形。正常的椎间盘容许在生理限度内变形并能复原。当椎间盘突出时,无论在静态或动态下,都能影响相邻椎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改变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当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或突出后经“纤维化”而变“硬”,以后随着组织修复钙化可形成骨质增生。发生骨质增生的椎体相互靠近,其外侧的钩椎关节也相互靠近,失去关节面的正常关系,使椎间孔变形。椎间孔受到侵犯,椎间孔的空隙受侵占,可造成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

3 临床特点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19]。倪家骧等[11]认为其特征是单侧头痛伴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孙瑞台[20]等指出头痛以枕部麻痛为主并与颈部旋转有一定关系,能较容易找到压痛点,主要在上颈椎横突,C2棘突旁,枕外隆凸左右下1cm,枕下三角,认真触诊均可触及条索及压痛结节。王凭等[21]报道多数患者诉在睡眠中或起床后或颈部某姿势固定较久后感到一侧颈枕部不适、闷痛、胀痛,疼痛扩展至同侧顶、颞、额,并常伴有同侧眶区、鼻部的疼痛不适以及颈肩部不适、肩胛骨内角疼痛。睡眠不良、季节更替、劳累、情绪不良可诱发或加重疼痛,而颈枕部按压却常常能帮助缓解症状。张宗峰等[19]认为,颈源性头痛是由于一系列原发性疾病引发的临床表现相同或相似的有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征候群。这些原发性疾病可有:(1)有菌或无菌性炎症;(2)肿瘤;(3)外伤;(4)先天或后天畸形;(5)其他。我们的观点是,大部分颈源性头痛患者有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的病史,并且相当多病例都有转为慢性病程的可能,女性更容易发病。疼痛可有缓解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加重,且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倪家骧[11]指出其疼痛早期多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颗部、顶部、颈部。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有的患者局部触觉、针刺感减弱,部分患者患侧嗅觉、味觉和舌颊部感觉减退。

4 结语

颈源性头痛 篇9

【摘 要】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源性失眠;常规针刺;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3-0058-02

颈源性失眠,也称颈性睡眠障碍或者颈性失眠,在颈椎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颈源性失眠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入睡难度大,晨醒过早或时常觉醒,醒后入睡难度大[1-2]。以往临床给予短期镇静安眠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但会形成药物依赖,且伴有副作用[3]。为了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必须诊断准确,并采取相应其它的治疗措施。笔者选取160例病患进行研究,观察常规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2.19±7.12)岁,病程3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32.29±8.54)月;观察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3.53±8.09)岁,病程4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33.68±8.41)月。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①患者伴有明显睡眠障碍,多梦、易醒、入睡困难、晨醒过早、醒后不适、白天困倦等症状继发于失眠后;②上述症状每周出现次数≥3次,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③失眠症致使患者非常苦恼,精神活动效率明显下降,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④将精神障碍症状、躯体疾病等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枣仁安神胶囊(药品生产厂家: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033)治疗。每次5粒,每天1次,睡前服药。10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选取俯卧位,患者俯卧于有孔治疗床上,选取头颈中立位,医者取颈夹脊、天柱、风池等穴位,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直刺0.8~1.5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间为30min。出针后按压局部。10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5]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估。临床治愈:患者治疗后,睡眠时间恢复至正常状态,或者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h,醒来之后精力非常充沛;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睡眠深度增加、时间延长;有效: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时间有所延长,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时间无明显差异,甚至有加重倾向。

睡眠质量评估:利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评估[6],评估内容有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每个项目分值0~3分,总分0~21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好。

抑郁:53~62分为轻微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焦虑:50~59分为轻微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5.0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源性失眠症的病因主要有两类,分别为基础病因和诱发因素。基础病因包括颈椎间盘突出、脊柱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变化、先天性畸形、韧带增生肥厚、颈肩软组织慢性劳损等,常见的基础病因为椎间软组织劳损、椎间盘退变[7]。发病诱因包括内分泌失调、扭伤、体位不良、姿势、疲劳等。所支配器官功能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受到影响从而诱发颈源性失眠症:①附近的植物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对所支配脏器功能造成影响;②附近血管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导致该血管供血区出现缺血的现象;③附近的感受器、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对内脏功能产生反射性影响,功能性疾病发展为器质性疾病[8]。

颈源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失眠症之一。数据资料显示,在颈源性失眠症患者中,超过90%的颈椎病患者伴有神经衰弱症状,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其失眠症状,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9]。从中医的角度上讲,颈源性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疾病的治疗应当以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为主。

有研究表明,利用针刺对颈源性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取良好的效果[10]。针刺治疗有利于使患者交感神经周围的异常刺激症状得以缓解,促使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使组织的缺氧、缺血情况得到改善,同时改善大脑供血情况,对大脑功能状态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使患者觉醒功能、睡眠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改善患者的病情。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睡眠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表明颈源性失眠症患者经常规针刺治疗,能够取得比较确切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颈源性失眠症患者应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病情好转后,不良情绪也会有所改善。常规针刺在颈源性失眠症的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斌斌,罗湘筠,沈雅婷.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02):101-104.

[2]陈娟,嘉士健.针刺推拿整复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3,31(09):141-143.

[3]江振家.牵抖摇挎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60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06):571-573.

[4]龚德贵,陈水金.基于MCU评价颈椎微调手法对颈源性失眠临床疗效[J].福建中医药,2015,46(01):8-11.

[5]李浩,李琳.牵引下捺正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5):141-143.

[6]刘晋钊,艾双春,李劲松.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拔罐治疗颈源性眩晕119例[J].河南中医,2015,35(06):1425-1427.

[7]袁涛,王芬.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40(05):415-418.

[8]黄伟昌,吴世芳,范志勇,等.腹部穴位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193-195.

[9]王寅,张怀艺,武志佳,等.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4,32(08):175-178.

[10]袁涛,金钰钧.矩阵针灸治疗颈源型失眠32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04):62-64.

颈源性头痛 篇10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颈源性头痛患者40例, 纳入标准: (1) 不同程度的头痛, 活动时、按压肩部及颈部疼痛加重; (2) 颈部活动受限; (3) 同侧颈肩部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经影像学检查示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椎间盘退行性变, 符合Sjaastad[2]提出的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40例患者中, 男18例, 女22例, 年龄18~57岁, 平均年龄 (47.6±5.8) 岁, 平均病程 (5.9±1.2) 年。其中21例后枕部头痛, 14例半侧偏头痛, 5例前额部疼痛, 伴有听力减退5例, 视物模糊3例, 上肢麻木16例, 失眠5例。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针对并发顶枕部疼痛的患者配合颈椎旁神经阻滞, 针对并发颞部疼痛的患者配合耳颞神经阻滞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以C6横突前结节为进针点, 注射药物2%利多卡因3 m L+0.9%氯化钠注射液4 m L, 每次抽取7 m L用注射器垂直进针至C6横突结节部位, 回抽无血无气无液体后注入, 5 min后出现阻滞侧Horner综合征即为注射成功。1次/d, 左右交替, 12次为1个疗程。颈椎旁神经阻滞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以颈2横突结节为进针点, 注射药物2%利多卡因3 m 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2500μg,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 L, 每次抽取10 m L药物用注射器垂直进针至C2横突结节部位, 回抽无血无气无液体后注入, 1周1次, 4次为1个疗程。耳颞神经阻滞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头向健侧, 以耳屏前颧弓起始部上缘为进针点, 触及动脉搏动处, 注射药物2%利多卡因2 m L+醋酸泼尼松龙25 mg, 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 L, 每次抽取5 m L左右药物用注射器垂直进针, 回抽无血无气无液体后注入。

疗效评价标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断标准采用:VAS评分。 (1) 评分0分为治愈; (2) 评分1~3分为好转; (3) 评分4~6分为有效; (4) 评分7~10分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 总有效率= (总病例数-无效病例数) /总病例数×100%。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每周头痛发作次数, 每次发作时间。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完成。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评分及其他指标对比:治疗前患者VAS评分 (8.24±1.47)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34±1.12) 次, 每次疼痛时间 (8.11±5.38) h;治疗后患者VAS评分 (2.05±0.62)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0.61±0.24) 次, 每次疼痛时间 (0.47±0.31) h。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患者治疗效果:1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 40例患者中痊愈13例, 好转21例, 有效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2.5%。

讨论

颈源性头痛临床多表现为上颈部疼痛, 同时伴有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3], 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研究显示其病因为神经压迫或者无菌性炎症所致。人体头面部感觉是由三叉神经及部分颈神经所支配, 解剖学发现上部颈神经与三叉神经之间相互联系, 因此颈神经在头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星状神经阻滞通过在神经节部位注射药物使神经所支配的血管、肌肉运动及感觉传导发生阻滞, 促进炎性介质的吸收, 从而改善患者疼痛感觉。颈椎旁神经阻滞以C2横突结节为进针点注射药物, 使患者神经根水肿, 阻止痛觉传入, 缓解肌肉痉挛, 改善患者顶枕部疼痛症状。耳颞神经阻滞能减缓对三叉神经的刺激, 抑制血管壁内炎症, 消除疼痛, 改善患者颞部疼痛症状。此前国内有多项研究显示星状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显著。龙慧等、单红卫等研究发现,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肯定, 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5,6]。

本研究给予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配合颈椎旁神经或耳颞神经阻滞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 治疗前患者VAS评分 (8.24±1.47)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34±1.12) 次, 每次疼痛时间 (8.11±5.38) h;治疗后患者VAS评分 (2.05±0.62)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0.61±0.24) 次, 每次疼痛时间 (0.47±0.31) h。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 40例患者中痊愈13例, 好转21例, 有效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2.5%。

综上所述,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减少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颈源性头痛患者40例, 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配合颈椎旁神经或耳颞神经阻滞治疗。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VAS评分 (8.24±1.47)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34±1.12) 次, 每次疼痛时间 (8.11±5.38) h;治疗后患者VAS评分 (2.05±0.62) 分, 每周疼痛次数 (50.61±0.24) 次, 每次疼痛时间 (0.47±0.31) h。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痊愈13例, 好转21例, 有效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2.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减少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神经节阻滞,颈椎旁神经阻滞,耳颞神经阻滞

参考文献

[1]石丽宏, 邓海峰.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3) :287.

[2]Sjaastad O, Fredriksen T A, Pfaffenrath V.Cervicogenic headache:diagnostic criteria.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J].Headache, 1998, 386.

[3]陈彦青, 郑春英, 戴双波.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改良颈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 (11) :955-956.

[4]冯金升, 李义凯, 郭建荣, 等.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1, 11 (1) :45.

[5]龙慧, 何云武, 邹聪, 等.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3) :70-71.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布线下一篇: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