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24-09-24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共11篇)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篇1

慢性头病包括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等疾病。中医认为其病因为风邪入侵, 上扰清空, 经脉阻滞, 血行不畅或疾湿上蒙, 清阳被阻或肝肾阴虚, 肝阳偏亢, 肝风内动。临床实践当中大致分五种类型。风寒型:证见一侧或全头痛, 多呈跳痛或隐痛, 每遇寒冷发作或加剧。疾湿型:一般如头痛, 眩晕, 胸闷, 恶心或有浮肿, 苔白腻等。肝肾阴虚型:以头顶或全头隐痛, 常伴失眠, 眩晕, 耳鸣, 腰膝酸软, 脉沉弦为主。淤血型:头痛痛有定处, 呈刺痛或跳痛, 常因情志波动发作或加剧, 舌暗或有瘀斑等症。在治疗上常采用疏风养血活血为主。风寒型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风热型则以桃红四物汤加黄连, 石膏, 防风, 白芷等;痰湿型以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肝肾阴虚型用杞菊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淤血型则用血府逐淤汤加鸡血藤, 白芷, 白僵蛋等。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 常用下面验方加减, 效果明显。川芎, 白芷, 白僵蛋, 天麻, 葛根, 细辛, 元胡, 紫胡, 全蝎, 可用汤剂, 也可用散剂 (上述药物等量研末, 一日一次, 一次3g口服) 其中:川芎:辛, 温。入肝, 胆, 心包经, 活血行气, 散风止痛。临床上用于治疗月经不调, 产后淤滞腹痛, 痛经, 闭经, 胸胁胀痛, 冠心病, 心绞痛。治感冒风寒, 偏正头痛, 风寒痹痛, 痈疽疮疡, 跌打损伤。白芷:辛温, 入肺, 胃经, 祛风, 燥湿, 止痛, 排脓, 生肌。治疗感冒风寒, 头痛鼻塞, 牙痛, 眉棱骨痛。白僵蛋:咸, 辛, 平。入肝, 肺经。祛风解痉, 化疾散结。治中风, 皮肤瘙痒。天麻:甘, 微温。入肝经。息风, 定惊。治虚风眩晕, 头风头痛, 肢体麻木, 半身不遂, 癫痫, 抽搐。葛根:甘, 辛, 平。入脾, 胃经。解肌退热, 头痛项强, 治疗感冒头痛, 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心绞痛。细辛:辛温。入肺, 肾经。祛风散寒, 止痛, 对各种疼痛均有一定的效果, 临床上广泛应用。元胡:苦, 微辛, 温。入肝, 胃经。活血, 利气, 止痛。治胃病, 胁痛, 头痛等。柴胡:苦, 微寒。入肝, 胆经。解表退热, 治疗由于肝气不舒, 肝郁气滞引起的头痛, 月经痛, 胸胁痛。全蝎:咸平, 辛, 有毒。入肝经。熄风, 镇痉, 通络, 解毒。治疗惊风, 癫痫, 抽搐, 痉挛, 偏正头痛, 风湿痹痛, 破伤风等。

慢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还可以采用针灸, 理疗等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都必须排除如肿瘤, 癫痫, 炎症性疾病, 血管畸形等。因为这些疾病仅靠中药治疗是不理想的。总之, 头痛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或症状, 医生须认真分析病因, 辨证施治, 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篇2

宁应锋

摘要:这篇论文主要写了中医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以及我个人的一些认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痤疮方法灵活,并且疗效很好。以及中西医治疗痤疮的比较,中医治标更治本。

关键词:痤疮 耳穴割治法 经方加减 治标更治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韩流的影响,现代的中国人对皮肤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痤疮的高发却严重的影响许多人的细嫩皮肤,困扰着无数的爱美人士。首先。什么是痤疮呢?【1】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面、背、胸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主要以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皮损为特征。

那么有痤疮该怎么办?中医其实很早就开始关注痤疮,让我们看看中医关于痤疮的认识的进展。【2】

《黄帝内经》认为痤疮的起因有以下3种。

1、调摄不当——内外合邪郁于肌肤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中说“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对本句的注释为:“若夏月汗出,而见水湿之气,则皮肤湿热,生疖如痤,生疹如痱,⋯⋯若劳碌汗出当风,寒薄于皮肤而上行,则为粉刺。”

2、肺合皮毛一邪气郁久化热内传于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说:“肺生皮毛,⋯⋯肺主鼻” 《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3、阳明主面一腑气不通则邪热内郁加重病情 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中说:“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肺应皮” 《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一指火热,二指心主血脉的功能,三指心主神。

4、心藏神主血脉一血脉不通则病久难愈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看看96年耳穴割治法治疗座疮1 02 例。笔者通过4 年的临床实践, 用耳穴割治法治疗各型痊疮,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10 2 例病人, 男27 例, 女75例;年龄最大者28 岁, 最小者17 岁;痊疮多发于面部, 只有1 例除发生在面部外, 还发生在胸、背部;病程最长者8 年, 最短者3 个月

1.2 辨证分型.2.1 肺胃郁热型(6 4 例): 颜面部散在毛囊性丘疹, 间或有黑头粉刺, 皮疹以鼻及口周较多, 伴有口鼻干燥、口臭、便秘, 舌红、苔薄白或黄, 脉沉滑有力。.2.2 血热型(2 8 例): 颜面两颊有散在红色丘疹如米粒大小, 以口鼻周围及两眉间皮疹较多, 面部常有毛细血管扩张, 自觉灼热。妇女在月经前后皮疹增多, 大便干燥, 舌尖红、苔薄, 脉细滑数。.2.3 毒热型(8 例): 面部有散在米粒大丘疹, 丘疹顶端常常有小脓疤, 或周围有轻度潮红, 自觉疼痛。脓疤此起彼落, 反复不断, 消退后皮肤表面可遗留凹陷性小疲痕, 形如橘皮。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 脉弦滑或数。

1.2.4 湿毒血疲型(2 例): 面部、背部除米粒大丘疹外, 常发生黄豆大或樱桃大之结节或囊肿, 皮肤表面高低不平, 重者感染或有脓疤, 局部红肿疼痛,舌质暗、苔黄或白, 脉缓或沉涩。

治疗方法【4】.1 穴位: 取耳穴神门、内分泌、降压沟、面颊。.2 操作方法: 将神门、内分泌、降压沟穴位部皮肤常规用75 % 酒精消毒后, 用新洁尔灭浸泡过的手术刀片将所选穴处皮肤迅速划破, 放出少量血液。面颊穴则用三棱针速刺, 放出少量血液(出血量不宜过少, 若出血量太少, 用酒精棉球揉擦, 促其出血), 每穴出血量以浸湿4 个消毒棉球为度, 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治疗时一般分为两组: 神门、降压沟为一组, 内分泌、面颊为一组。两组轮流, 每次选取一组, 3 天割治1 次, 4 次为l 疗程。3 疗程后观察疗效。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 痊疮消失, 且无新痊疮发生;有效: 座疮大部分消失, 或消退后又有少数疮发生;无效: 面部痊疮未见明显好转, 或不能坚持治疗者。

3.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30 例, 有效5 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83.3 %

3.3 疗效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肺胃郁热型、血热型, 用本法治疗, 临床疗效较好;毒热型疗效欠佳;湿毒血癖型临床疗效较差。因后两型临床较为少见, 尤其湿毒血癣型, 临床极为少见, 故治疗病例较少, 其临床治疗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及其加减方治疗痤疮的经验报道共137篇,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中医古方在痤疮辨治中的临床研究概况【5】。1 辨证分型

1.1 从热论治1.2 从郁论治1.3 从虚论治 2 经方论治

137篇中报道2次以上经方20个。以清热类方剂最多,达11个。清脏腑热方中有清心火(栀子豉汤2次,导赤散2次)、泻肺热(枇杷清肺饮25次,温清饮3次,泻白散2次)、清胃火(玉女煎2次,泻心汤2次)、清肝火(龙胆泻肝汤6次);清热解毒方有五味消毒饮15次,仙方活命饮13次,普济消毒饮2次。理血类方剂2个,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4次)与养血活血(桃红四物汤4次)。补益类2个,均为滋补肝肾类(六味地黄丸7次,二至丸3次)。祛湿类2个,清热 祛湿(茵陈蒿汤3次)与燥湿祛风(当归拈痛汤3次)。和解类3个,均为调和肝脾类(逍遥散5次,丹栀逍遥散4次,柴胡疏肝散2次)。

余行医四十五年中感觉本病在中医临床中是最常见的皮肤病【6】,且还与便秘、妇女月经不调有一定的关系;男子则以饮酒,嗜食膏粱厚味,羊肉、狗肉、海鲜、辛辣的习惯分不开。在治疗上常以中医为主,辅以西医西药收到明显的效果。

中医:常用《医宗金鉴·外科的心法要诀》中的枇杷清肺饮为主与现代方──清肺消痤汤合方加减治之。组方:黄芩、黄连、炙杷叶、桑白皮、黄柏、银花、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赤芍、生地、丹皮、白芷、甘草等水煎。早晚饭后分服。加减:1.皮损严重加徐长卿、千里光;2.感染重,脓丘疹多者加蒲公英,杠板归(又名蛇倒退),连翘;3.油脂多者,背部皮损多者加生栀、苦参;4.有结节或囊肿性皮损者可加红花,丹参、夏枯草、猫爪草、白芥子、浙贝母;5.便秘者加芦荟、枳壳、莱菔子;6.妇女月经不调者加月季花、徐长卿。

西医:1.口服Vc 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外用VB6 软膏搽患处。

用法:中药五天为一疗程,日一付。大多患者一至两疗程用药后有明显好转或治愈。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虾、蟹;忌饮酒;忌吃火锅及煎、炸、烧烤食物。要求生活要有规律,不熬夜,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如苹果,草莓,弥猴桃,香蕉等。保持大便通畅,用药期间不宜用洗面奶及化妆品等。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60 例临床分析【7】

方法: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 例,分为肺 经风热、脾胃湿热、肝肾阴虚、血瘀痰凝等进行论治。结果:痊愈38 例(63..33%),显效13 例(21.67%),好转7 例(11.67%),总有 效率为96.67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满意。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60 例临床分析【8】。

方法: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 例,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肾阴虚、血瘀痰凝等进行论治。结果:痊愈38 例(63..33%),显效13 例(21.67%),好转7 例(11.67%),总有效率为96.67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痤疮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

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0 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60例,其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龄14~32 岁,平均(22.9±4.10)岁;病程3 月~3 年,平均(1.7±0.5)年。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肺经风热(21 例):枇杷叶12g,桑白皮12g,地骨皮15g,桔梗6g,连翘9g,知母9g,黄芩9g,赤芍9g,野菊花12g,栀子9g,生地12g,生甘草9g 等;脾胃湿热(13例):黄连9g,黄芩9g,白术9g,厚朴9g,白花蛇舌草12g,茵陈15g,白扁豆12g,砂仁9g,茯苓12g,生薏米15g,山药12g,枳实12g,生山楂15g,生甘草9g 等; 肝气郁结(11 例):柴胡9g,香附9g,桃仁9g,茜草9g,夏枯草12g,丹皮9g,丹参15g,白芍9g,白术9g,甘草9g 等;肝肾阴虚(9 例):熟地黄20 g,山药15 g,泽泻9g,茯苓12g,牡丹皮12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甘草10 等; 血瘀痰凝(5 例):陈皮9g,半夏9g,贝母12g,海藻12g,白花蛇舌草12g,桃仁12g,红花12g,益母草15g,炙甘草12g 等。上述方剂皆 用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2 次服用,每3 周1 疗程。3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无新皮损出现;显效:皮损消退60%~<90%,基本不出新疹;好转:皮损消退30%~<60%,无新疹或仅有少许新疹发生;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疗效=(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2]。4 结果

经2 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38 例(63.33%),显效13 例(21.67%),好转7 例(11.67%),总有效率为96.67 %。

对于一个资深的痤疮的患者来说,我对痤疮的认识也算是“刻骨铭心”的。痤疮给我留下了不可明灭的痕迹,也是长时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面、背、胸等含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主要以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多种皮损为特征。

由以上的可靠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痤疮的认识是很深刻和久远的,并且治疗的效果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对痤疮的成因有了很好的认识,以后逐渐的发展,认识进一步的深化,证型越来越细,治疗的经方越来越多,疗效可靠,手段也越来越多,其中耳穴割治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近些年来,有关运用中医古方治疗痤疮的报道不少,无论从古代文献的记载,还是从现代医家的辨证施治,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和良好前景。从辨证分型上分析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风热、肺热和血热,提出了从肝、心、肾、脾论治及湿热、血瘀、气滞、痰凝、热毒、阴虚、冲任失调等的新观点。这些新观点不仅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充实了中医对痤疮的辨证分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古方用以辨证论治痤疮疗效比较肯定。

在当代,西医治疗痤疮也很常见,但我认为西医并没有解决痤疮发生的本质原因,而只是想通过一些的药物比如激素,和一些小手术比如激光等来掩盖表皮的痘痘,因此西医治疗痤疮仅仅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只要本质原因不除,痘痘迟早会卷土重来。因此我认为中医在治疗痤疮上具有更好的疗效,治标更治本!

参考文献

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分析 篇3

关键词: 头痛;辩证分析;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96-01

头痛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以单独出现,可以分为 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多属实证,内伤头痛病证复杂,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之头痛为虚证,肝阳、痰浊、瘀血所致的头痛属实证,且虚证、实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头痛患者中医辩证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头痛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31~63岁,平均42岁。其中神经炎性头痛22例,偏头痛21例,颈性偏头痛7例,丛集性头痛5例,肌收缩性头痛5例。病程7天~20年,平均5年。外感头痛27例,瘀血型头痛15例,肝阳上亢型头痛4例,肝气郁结型头痛8例,气血两虚型头痛3例,痰浊型头痛3例。

1.2治疗

1.2.1外感头痛: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方中川芎疏风通络,散少阳之风邪,为治头痛之要药;羌活、防风、白芷、细辛,疏风散寒止痛;荆芥、薄荷疏风利窍;甘草和药缓急;茶叶清上降下。头痛剧烈,遇寒即发者,加温经散寒之桂枝、藁本、乌头等。兼头重、肢体困重者,加苍术、独活祛风除湿。若寒犯厥阴,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当温散厥阴寒邪,用吴茱萸汤加半夏、川芎之类。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加减。热盛伤津,舌红少津者,可加石斛、芦根、天花粉生津止渴。热甚便秘者,可加制大黄或黄连上清丸,通腑泄热。风湿头痛祛风除湿。羌活胜湿汤,若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便溏,可加苍术、厚朴、陈皮燥湿宽中。若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生姜、藿香和胃止呕。

1.2.2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若肝肾阴虚较甚,症见头痛遇劳加剧,腰酸腿软,脉弦细者,可加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补益肝肾。肝火偏盛,目赤口苦者,加夏枯草、龙胆草清肝泻火。肾虚头痛补肾养阴:大补元煎,若脑内蝉鸣,常伴耳鸣、目眩者,可加鹿角胶、龟板胶。若肾阳不足出现头痛畏寒,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沉细无力,可改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治之。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八珍汤加味,若兼阴虚,手足发热者,可加何首乌、女贞子。若心悸甚者,选加龙骨、牡蛎、酸枣仁养心安神[2]。

2结果

临床是常见病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经治疗60例头痛患者,显效23例,有效34例,无效3例。

3讨论

头痛是指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头痛可以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是现代医学的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丛集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突然发作、缓慢发作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不等。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新病,具有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痛势剧烈者属实;久病,具有昏痛、隐痛、空痛,疲劳易发者多属虚证[2]。头痛是临床是常见病,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外感头痛多由外邪引起,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多伴表证,病性属实,治疗多以祛风散邪为法。内伤头痛多因情志、饮食、劳倦、房劳、体虚等有关,一般起病缓,病程长,多伴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表现,有虚有实易虚实夹杂,治疗多采取补虚泻实,标本兼顾的治则。

外感头痛因邪气乘客,经脉阻滞:外感六淫,风寒、风热、风湿等邪客于三阳,循经上犯。因于风寒者,阻遏经脉,清窍失宣;因于风热者,邪壅络脉,清空失旷;因于风湿者,上蒙清阴,经脉阻滞,均可致络脉气血不畅,发为头痛。内伤头痛,肝病为多,涉及脾肾:内伤诸因,每多病及肝脾肾。肝为风木之脏,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郁化火,肝阳上亢则可致头痛,久延耗伤阴血,则见阴虚阳亢,肝风上扰之候。脾主运化,若脾运不健,聚湿为痰,上蒙清阳;或中气不足,气不生血,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血虚不能上荣,亦可引起头痛。头痛的治疗总以缓急止痛为基本原则,在辨证处方时,还应根据头痛部位,注意选择引经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3-244.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偏头痛患者31例, 其中男10例, 女21例;年龄17~65 (36.4±3.6) 岁;病程3个月~14.2年, 平均 (8.6±2.6) 年。

1.2 诊断标准

患者常劳累、情绪波动大、精神紧张、睡眠质量不佳, 有特定的季节, 女性则是在月经期。部分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一定的病症, 患者视线会变模糊、暗点、闪光、偏盲等, 还会出现肢体异常或出现运动障碍, 这些先兆一般持续30s左右即消失。患者出现头痛一般均位于前额周围和眼眶, 且只在一侧, 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性疼痛, 主要呈钻顶痛或搏动痛, 持续时间长且反复发作。患者还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胃肠功能等障碍, 如腹胀、呕吐、恶心、流泪、心跳异常、脸色苍白等。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中药方剂治疗, 方药组成:防风、川芎各12g, 地龙、熟地、菊花、当归各15g, 天麻、白术、合欢皮各10g, 丹参、黄芪、酸枣各30g, 远志、甘草各6g。出现前额疼痛者, 加葛根和白芷各10g;出现后枕部疼痛者, 加蔓荆子和羌活各10g;偏左或右侧疼痛者加黄芩和柴胡各12g;出现巅顶痛者加吴茱萸5个等。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熬, 加水以将药材淹没为宜。大火快速煮沸, 几分钟后, 使用文火煎煮约30min, 再进行反复煎煮2次, 将药汁充分混匀, 每天1剂, 早晚各服1次, 温服, 连续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1个月后, 患者头痛症状消失, 半年内头痛未再次发作;显效:治疗1个月后, 患者头痛症状消失, 1个月内, 头痛情况未再次发作;有效:治疗1个月后, 患者头痛程度缓解, 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无效:治疗1个月后, 患者疼痛程度和发作次数无任何改变或更加严重、频繁。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个疗程后, 31例患者中治愈6例 (19.4%) , 显效13例 (41.9%) , 有效8例 (25.8%) , 无效4例 (12.9%) , 总有效率为87.1%。

3 讨论

在现代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 偏头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3]。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的血管功能或神经出现一定的障碍所导致的阵发性头痛[4]。经有关研究表明, 近年来, 在人群中发生偏头痛的患者在逐年增加。临床上,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 目前只是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有效地控制或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减轻, 而不能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治愈。目前, 临床上治疗偏头痛方法有很多种, 如中医和西医及中西药结合等方法进行治疗[5]。但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发现, 采用中医治疗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也易被接受, 治疗费用低, 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经济压力, 降低患者的精神压力, 对患者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采用此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不良反应较少, 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具有安全、高效等作用, 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

我院收治偏头痛患者31例, 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总有效率为87.1%。因此, 在临床上, 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 要抓住治疗的重点和关键点,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中药进行有机的配合使用, 能有效化瘀通络和熄风清热, 对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6]。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除遵循辨证治疗的原则外, 还应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 参照经络的循环, 选择恰当的引经药, 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随时观察, 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在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中, 采用中医内科的方法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有多种, 但医师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 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避免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 且应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药物的加减, 以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偏头痛患者31例, 均采取中药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个疗程后, 31例患者中治愈6例 (19.4%) , 显效13例 (41.9%) , 有效8例 (25.8%) , 无效4例 (12.9%) , 总有效率为87.1%。结论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 治疗费用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珏, 常小荣, 严洁, 等.针药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即时效应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 (3) :484-486.

[2] 申崇标, 曾照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偏头痛关系的研究[J].生物信息学, 2010, 8 (1) :57-59, 67.

[3] 郭佳.针灸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策略[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 25 (3) :210-214.

[4] 刘海英, 张伦忠, 王众国.偏头痛中医药研究近况[J].光明中医, 2010, 36 (3) :546-548.

[5] 李琴, 周冀英.偏头痛患者脑脊液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 (3) :189-191.

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 篇5

【关键词】偏头痛;中药辨证;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66-01

偏头痛是一种具有发作性特点的头痛疾病, 其发病机理在于患者神经血管存在功能障碍, 进而表现出一定的头痛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的偏侧或双侧头痛[1]。目前, 西医治疗偏头痛尚无特效药物, 而中医治疗该病却有一定的优势。本院2009年3月~2014年2月共收治偏头痛患者59例, 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的方法, 取得良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59例患者均是本院2009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 其中男24例, 女35例, 年齡23~76岁, 平均年龄(38.4±6.1)岁, 病程4个月~11年, 平均病程(6.3±1.9)年。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治疗, 具体症型有:肝郁气滞型、瘀阻脑络型、风阳上扰型、气血两虚型、风寒外宿型、肝肾亏虚型。

1. 2 诊断标准 偏头痛诊断标准参考刘鸣等[2]编写的《神经内科学》。

1. 3 纳入标准 颅脑CT显示无异常;偏头痛病史>4个月;近3个月内未应用相关药物实施治疗;血压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1. 4 排除标准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急性脑血管病变;中途治疗终止者;过敏体质者。

1. 5 治疗方法

1. 5. 1 肝郁气滞型 临床以胁肋部满闷, 右侧为甚, 伴暴躁易怒或情绪低落, 嗳气, 不思饮食, 头部胀痛为主要表现, 苔薄腻, 脉弦。治疗当以疏肝理气, 行气止痛为主, 方以柴胡疏肝散加丹参、珍珠母等药物。

1. 5. 2 瘀阻脑络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 痛有定处, 多为针刺样疼痛, 舌质紫暗, 脉涩等, 以夜间发作为主, 治疗当以活血逐瘀, 通络止痛为主, 方以通窍逐瘀汤加减, 如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生姜、大枣、木香等药物。

1. 5. 3 风阳上扰型 该证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如裂、眩晕, 多因情绪激动或恼怒而诱发, 合并有面红目赤, 心烦, 胸胁胀痛, 口苦, 咽干, 舌质红苔薄, 脉弦而有力等症状。临床治疗当以平肝潜阳, 熄风通络为主, 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 如天麻、钩藤、牛膝、僵蚕、白芍、全蝎、牡蛎、栀子、石决明、黄芩等。

1. 5. 4 气血两虚型 临床以头痛绵绵, 体弱无力, 面色无华, 过度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弱。治疗上当以益气养血, 补血安神为治疗大法, 方以归脾汤加减, 如党参、黄芪、当归、夜交藤、龙眼肉、川芎、僵蚕、蜈蚣、柴胡、天麻、白芍等。

1. 5. 5 风寒外宿型 临床以时有头痛, 遇寒加重, 恶风寒, 无汗, 面白, 口不渴,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浮紧为表现。治疗当以祛风止痛为治疗大法, 方以川芎茶调散加减, 如川芎、羌活、防风、藁本、蔓荆子、白芷、细辛、薄荷、茶叶等。

1. 5. 6 肝肾阴虚型 临床往往表现为头痛, 眩晕, 遗精带下, 乏力, 腰膝酸软, 耳鸣, 舌质红或暗, 少苔, 脉细弱。治疗方以益气补肾, 滋阴养血为大法, 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 如杭菊花, 熟地, 生地, 山茱萸, 茯苓, 枸杞子, 怀山药, 泽泻 , 墨旱莲, 丹皮, 女贞子等。

1. 6 疗效评定标准[3]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头痛和其他的临床症状消失, 半年内无复发;有效:头痛和其他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且发作时间明显延长;无效:上述症状均未得到改善, 病情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59例偏头痛患者中治愈47例, 显效5例, 有效3例, 无效4例, 治愈率79.7%, 总有效率93.2%。

3 讨论

西医认为, 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部分学者认为是由于早期血管痉挛及后期的血管扩张所致, 其治疗也是以预防再发作或减轻症状为目的, 而中医认为偏头痛属于“头痛”、“头风”等范畴, 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窍气血失和所致, 其致病因素有外感侵袭、忧思劳倦、肝气郁结、久病致瘀、肝肾亏虚等, 故而其临床分型包括风寒外宿型、气血两虚型、脑络瘀阻型、肝肾阴虚型、肝郁气滞型及风阳上扰型等类型, 治疗方法亦各不相同。

头为诸阳之会, 是五脏精华汇集之处, 无论是外感邪气还是内伤劳倦均会上扰颠顶, 导致气血逆乱, 脑窍失养, 引发偏头痛。本研究从风、寒、瘀、郁及虚等几个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基本囊括了引发偏头痛的主要外感及内伤因素, 有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59例患者临床有效率达93.2%, 充分证明了中药辨证论治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治疗偏头痛要分清虚实,辨别外感或内伤,掌握治病原因,对症用药。这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龚明煜.中医治疗偏头痛174例.中国中医药, 2014, 12(4):102- 103.

[2]刘鸣, 谢鹏.神经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2.

紧张性头痛的中医治疗疗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前来吉林省延吉市中医院就诊的紧张性头痛患者, 按头痛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治疗。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辩证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最大60岁, 最小18岁, 病程最长30年, 最短2个月;对照组50例, 其中男36例, 女14例, 年龄最大58岁, 最小20岁, 病程最长25年, 最短3个月。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根据患者症状及体征给予口服抗抑郁药物及镇静类药物、抗焦虑药物, 头痛加重时口服布洛芬, 疗程3周左右。治疗组运用中医辨证论治, 治疗紧张性头痛。

现将临床常见紧张性头痛辩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 肝气郁结型:头痛伴有精神抑郁或心烦易怒, 情绪不宁, 善太息, 失眠多梦, 胸闷嗳气, 胁肋胀满, 纳差, 舌红苔薄黄, 脉弦数或弦紧。治则:疏肝解郁止痛。方药以柴胡15g、枳壳20g、白芍20g、川穹20g、郁金20g、葛根25g、石决明25g、丹参20g、牡蛎30g、龙骨30g、白芷20g、石菖蒲15g、天麻20g、甘草10g。 (2) 肝郁脾虚:反复头痛, 呈重压感或紧缩感, 每因情绪改变而发, 伴头晕, 心烦, 神疲乏力, 注意力不集中, 食欲不振, 二便调, 舌淡, 苔薄白, 脉弦细。治则:疏肝理脾, 益气升阳止痛。方药以柴胡15g、当归15g、白芍15g、茯苓20g、白术20g、川穹20g、葛根15g、黄芪20g、党参15g、郁金15g、甘草10g。 (3) 肝阳上亢型:头痛每因工作紧张、心情不畅疼痛加重, 头部胀痛伴受压感, 胁痛, 面红, 口苦咽干, 舌红, 苔黄, 脉弦数。治则:舒肝解郁, 息风止痛。方药以天麻20g、钩藤30g、石决明20g、黄芩10g、栀子10g、柴胡15g、茯神20g、牡蛎30g、龙骨30g、白芷20g、甘草10g。 (4) 血虚肝郁型:头痛头昏, 绵绵不已, 神疲乏力, 失眠多梦, 胸闷, 舌淡, 苔白, 脉弦细。治则:养血健脾, 舒肝止痛。方药以柴胡15g、当归15g、茯苓20g、白芍15g、白术20g、香附子15g、白芷20g、川穹20g、大枣10g、熟地15g、甘草10g。 (5) 心脾两虚型:头痛隐隐, 昏沉感, 过劳加重, 多思善虑, 食欲不振, 面色不华, 心悸少寐, 健忘多梦, 头晕目眩, 舌质淡, 脉细弱。治则:健脾养心, 益气补血。党参20g、白术20g、黄芪30g、当归20g、茯神25g、木香15g、郁金20g、白芷15g、川穹20g、酸枣仁30g、甘草10g。 (6) 肾阴亏虚证:头痛有空虚感, 多年有眩晕, 腰膝酸软, 神疲乏力, 耳鸣少寐, 心烦易怒, 舌红少苔, 脉细无力。治则:滋阴补肾止痛。方药以:熟地25g、山萸肉20g、山药15g、泽泻15g、枸杞子20g、菊花15g、丹皮20g、茯神20g、当归20g、党参15g、龙骨30g、牡蛎30g、川穹20g、白芷20g、天麻20g、甘草10g。

1.3 疗效标准

治愈:头痛消失, 无伴随症状, 自我评价很好。好转:头痛减轻, 伴随症状改善, 自我评价一般。未愈:头痛没见改善, 伴随症状无改善, 自我评价差。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5例, 有效20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10例, 有效17例, 无效23例, 总有效率54%,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紧张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是由于心理上的焦虑及抑郁, 以及血清钾离子升高等, 引起肌肉痉挛、血管收缩发生持久的头颈部肌肉头痛。《中医内科学》六版教材也指出:“西医学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凡符合头痛证候特征者, 均可按头痛辨证论治。”故紧张性头痛可归为广义之头痛范畴。中医学认为,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 又为髓海所在, 五脏之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 均上注于头, 内伤诸疾, 导致气血逆乱, 瘀阻经络, 脑失所养, 可引起头痛。中医治疗紧张性头痛, 主要从虚实两方面辨证。其中实证从肝论治, 因“肝为万病之贼”本病与肝经郁火上扰有关。肝郁气滞日久郁而化火, 火热熏灼, 上蒸清窍, 壅滞头面经脉, 气血运行失调, 导致头痛;虚证与心脾肾论治。肾虚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一则肾阴不足, 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 上扰清窍;再则肾阳久亏, 髓海空虚, 脑失濡养而致头痛。笔者依据同病异治原则, 应用于紧张性头痛, 辨证施治, 治疗效果显著。此外在治疗期间, 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精神刺激, 节饮食, 戒烟酒, 如此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头痛得以治愈或缓解, 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罗增刚, 金哲峰.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81.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观察患者75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5例, 男21例, 女24例, 年龄21~71岁, 平均46岁, 病程3个月~12年, 平均20个月。对照组30例, 男14例, 女16例, 年龄17~68岁, 平均42.5岁, 病程5个月~14年, 平均19个月。75例中, 42例为血管痉挛, 16例为脑血管硬化, 6例为神经调节不稳定, 11例脑血管紧张。

1.2 治疗判定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偏侧搏动性头痛, 反复发作, 或伴恶心呕吐, 体力活动后可加重, 神经系统无明显器质改变, 发病前也可有先兆。

1.2.2 疗效标准

基本恢复:症状全部消失, 偏头痛完全消除, 3个月无复发。显效:偏头痛症状消失或减轻, 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未减轻, 发作次数无减少。

1.3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采用搜风镇痛汤处方:天麻、川芎、钩滕、僵蚕、地龙、丹参、葛根、白芷、羌活、藁本、蔓荆子各10 g, 苦草、田七 (冲) 各3 g, 蜈蚣2条, 全蝎3只治疗, 水煎2次, 取计400 ml, 分3次温服, 1剂/d, 30 d为一个疗程;②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2片, 3次/d。30 d为一个疗程, 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 结果

2.1

治疗组45例, 服药2个疗程, 基本恢复17例, 好转24例, 无效4例。

2.2

对照组30例, 基本恢复8例, 好转10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6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3

药物毒副作用, 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毒副作用, 对照组2例胃部不适。

3 病例介绍

患者, 女, 31岁, 住普宁市大坝2007年1月15日单侧偏头痛, 偏于左侧头部, 牵至额颞部搏动性跳痛, 或可扩展至整个头部皆痛, 严重时伴恶心、呕吐, 常伴月经失调、痛经、多汗、心悸、胸闷, 有时偏身无力或麻木、眩晕半年, 加重5 d。

半年来左侧偏头痛, 牵至额颞部搏动性跳痛, 或可扩展至整个头部皆痛, 严重时伴恶心、呕吐, 常伴月经失调、痛经、心悸、胸闷, 有时偏身无力或麻木、眩晕, 近5天前因情绪波动、睡眠不足、又加上天气变化、而诱发头痛发作, 病情加重, 脉象弦, 舌红苔薄白而干。诊断:偏头痛, 属肝风挟痰窜络, 兼阴液受伤。治拟:搜风豁痰, 透络镇痛, 投搜风镇痛汤加减。天麻、川芎、钩藤、僵蚕、地龙、丹参、葛根、白芷、羌活、藁本、蔓荆子各10 g, 甘草、田七 (冲) 各3 g, 百合15 g, 蜈蚣2条, 全蝎3只。加用过药物:毛冬青、细辛、路路通、蒺藜等。用此方加减治疗至痊愈。随访半年, 头痛未再发, 其他症状也消失。

4 讨论

现代认为偏头痛是由颅外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2], 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引起的, 而中医认为引起偏头痛最直接的原因是风、痰涉及肝径, 使用搜风镇痛汤该作用是搜风豁痰, 通络镇痛。勾藤、地龙、僵蚕、蜈蚣、全蝎、天麻皆搜风息风之口若悬河;天麻中的香萸兰醇降低外因血管和冠状血管压力, 降压镇痛;地龙、僵蚕、蜈蚣、全蝎既有搜风之功, 又有豁痰之力, 田七、丹参川芎皆活血通络之品, 符合活血通络之品, 符合通络镇痛原则。白芷, 羌活、藁本、葛根、蔓荆子等为透风散邪止痛而变[3]。

临床观察效果表明, 该方具有协调脑血管舒缩功能, 缓解脑动脉缺血症状, 改善脑血管供血情况, 消除或减轻偏头痛症状, 功效明显优于尼莫地平。

摘要:目的观察搜风镇痛汤治疗偏头痛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偏头痛采用搜风镇痛汤, 并与西药尼莫地平治疗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45例, 基本恢复17例, 好转24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1.1%;对照组30例, 基本恢复8例, 好转10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6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搜风镇痛汤治疗偏头痛具有搜风豁痰, 通络镇痛的作用, 确有缓解和改善偏头痛临床症状的效果。

关键词:偏头痛,搜风镇痛汤,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医述.清.程杏轩撰.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733:736-737.

[2]黄庆道, 钟南山.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广东省卫生厅编印, 2003:115-116.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选取了201 1年1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68例,年龄在20岁到72岁,平均38.7岁,患者病程在6个月到12年。98例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瘀阻脑络型38例、寒饮型30例、风阳上扰型以及肝肾阴虚型患者共计3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间对比,年龄、疾病分型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偏头痛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的制定依据《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

1.3 治疗方法

实验组病例采用中医治疗,选择疏风通络,温经止痛的中药。方药如下:

川芎15g,防风15g,白芷15g,羌活12g,薄荷15g,蔓荆子15g,菊花15g,全蝎5g,蜈蚣1条,细辛6g。每天1剂,水煎内服。

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治疗。

选取药物:给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次/d,5mg/次。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期间不服干扰药物。

1.4 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的疗效评定参照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2]。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分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处理,组间对比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组中:得以控制的患者为20例,显效的患者为13例,有效的患者为7例,无效的患者是6例,总有效率为81.6%;对照组:得以控制的患者18例,显效的患者9例,有效的患者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是73.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3 讨论

偏头痛为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常见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2]。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和代谢因素、饮食与精神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目前也不十分清楚,主要有以下学说:血管学说、神经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西医治疗大多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盐酸氟桂利嗪)扩张局部小动脉,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头痛症状的发作[3]。

偏头痛中医又称偏头风,其发作痛势剧烈,顽固难愈。病因病机为寒饮凝滞脑络,瘀血阻滞脑络,情志不遂,肝郁化火上扰清窍或肝肾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清窍被扰。治疗关键在于标本同治,通络止痛为主。观察组病例采用《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加减,方中川芎,防风,白芷,羌活,全蝎,细辛,疏风通络、散寒止痛,薄荷,蔓荆子,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全方既用川芎、防风、羌活、细辛等辛温散寒止痛,全蝎、蜈蚣化瘀通络止痛,又用菊花、蔓荆子、薄荷疏风清热,避免了辛温药助热之弊。

本研究中,中医内科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内科,证实了中医在治疗偏头痛的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浅谈其治疗体会。方法 9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中医内科、西医治疗,比较二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偏头痛采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效果好于西医。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肖银刚,朱晓.散偏胶囊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21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3):129.

[2]雷平元.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健康必读杂志,2013;3:294-295.

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资料68例, 按患者挂号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0例, 女14例;年龄25~58岁, 平均 (46.5±1.0) 岁;病程1.2~6.3年, 平均 (4.2±1.3) 年。治疗组患者中, 男21例, 女13例;年龄24~59岁, 平均 (46.0±1.0) 岁;病程1.1~6.4年, 平均 (4.3±1.3)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050316367, 规格:20粒/盒) 进行治疗, 2粒/次, 1次/d。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法治疗偏头痛, 痰疲阻络型药用:三七3 g、赤芍10 g、白芷10 g、丹参20 g、白芍10 g、桃仁10 g、川芍10 g、郁金10 g、葛根20 g;肝阳上亢型药用:天麻20 g、钩藤15 g、栀子10 g、益母草9 g、石决明15 g、黄芩10 g、川牛膝15 g、桑寄生9 g;肝肾阴型药用:杭菊花15 g、茯苓10 g、枸杞子15 g、地龙10 g、熟地黄15 g、山茱萸10 g、泽泻15 g、女贞子15 g、丹皮10 g、生地黄15 g、墨旱莲15 g、怀山药15 g。加水煎熬, 取汁液200 ml服用, 早晚各1次, 1剂/d。7 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疼痛综合量化评定 (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 以及不良反应。VAS评分为0~10分, 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

1.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 头痛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 头痛症状明显减轻且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治疗后, 头痛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 头痛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 =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及疼痛综合量化评定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均得到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1。

2.2 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5.250, *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呕吐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来, 偏头痛的发生不断增加, 临床治疗以控制患者疼痛或减轻临床症状为主, 但无法根治。偏头痛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有关其发病机制的学说也比较多[2]。临床研究认为,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颅内动脉痉挛而导致患者脑血管收缩障碍等使脑部缺氧, 进而引发偏头痛[3]。

中医学中, 偏头痛属于“头痛”“头风”范畴, 其与患者肝脏紧密联系。患者肝阳不足和肝阳偏亢等导致患者头痛[4]。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氟桂利嗪进行治疗, 其主要成分为Ca2+拮抗剂。该药物具有选择性Ca2+拮抗剂阻断Ca2+的跨膜量, 阻断Ca2+大量进入细胞内, 避免患者发生血管内平滑肌收缩, 有效控制Ca2+浓度, 恢复患者脑细胞供氧, 进而改善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经药理学研究发现, 川芍对患者中枢神经有很好的镇痛与镇静效果, 同时扩张患者血管, 增加血流量, 进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三七、丹参、地龙及天麻等具有抗惊厥和镇痛效果, 同时能舒张血管, 改善患者血管运动中枢。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 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均无明显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说明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等症状, 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减少疼痛发作次数, 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患者效果较好, 且安全性高,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资料68例, 按挂号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 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得到明显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法治疗偏头痛患效果较好, 且安全性高,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辨证法,氟桂利嗪

参考文献

[1]杨海霞, 张玉芹, 刘斌.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价及其对血小板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5) :230-232.

[2]马壮壮, 梁茂新.偏头痛中医辨证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 (2) :412-414.

[3]杨莹, 赵联社, 冀秀萍, 等.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头痛83例疗效观察[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38 (3) :602-602.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篇1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中医治疗对脑血管性头痛患者的治疗作用,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38例脑血管性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比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辅以中医治疗脑血管性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法;脑血管;头痛

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的加快,脑血管性头痛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是由颅内的动脉的收缩和扩张引起的,临床特征为头痛、心悸、多汗、呕吐等,病症发生两天后可自行痊愈,但极易复发。目前,并没有药物可根治脑血管性头痛病。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38例脑血管头痛患者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性头痛患者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为25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4±1.96)岁,通过TCD诊断证实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经患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中医进行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仪器治疗法,将电极贴片贴于患者两耳侧突出的部位,对仪器通电,利用治疗仪器产生的核电刺激患者脑部,促进血液循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取川芎、赤芍、泽泻、白芷各10克,全虫、云苓各3g,苡米、丹参各30克,细辛6克,水400毫升,每日分两次煎服,四剂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TCD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诊断:有效:患者的头痛及并发症状消失,TCD检测结果清晰;进步:患者的头痛症状消失,TCD检测结果逐渐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的头痛症状及TCD检查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好转。治疗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结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脑血管性头痛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的正常生活。患者发病期间常伴有头痛、呕吐、心悸、多汗等症状,主要是由患者颅内动脉的收缩和扩张引起的[1]。虽患者发病一段时期后可自行痊愈,但是在发病期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的生活。目前。我国学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结合中医予以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脑血管性头痛患者发病期间常常出现头内胀痛、紧箍感、压迫感等,根据患者病情,头痛的程度也存在着差异,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卧床不起的症状[2]。目前,并未有药物能有效根治脑血管性头痛疾病患者。因此,很多患者的病程已长达20年。西医主要采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通过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者两耳侧突出的部位,通过核电刺激促进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抑制患者脑部水肿、保护脑部的神经细胞,到达缓解缓和颅内压的效果,患者患者的疼痛感。这一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患者病发后治疗,患者痊愈后病情的复发率也较高。

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3-4]。中医认为脑血管性头痛疾病患者心肺气虚、血脉不畅、头部血管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可采用中药进行针对性治疗[5]。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医中的口服汤药在治疗脑血管性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阶段,中医根据调神利窍、养血和络的原则,选取中药进行治疗。取川芎、赤芍、泽泻、白芷、全虫、云苓、苡米、丹参、细辛进行治疗。川芎具有治疗患者畏风的症状,血行风平。白芍具有缓解患者血小板集聚的现象,缓解患者疼痛感。细辛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能极大的患者患者发病期间的头痛症状。再配以赤芍、泽泻、云苓等活血利气的中药急性治治疗科有效缓解患者患者的不适感[6]。患者服用1-2剂后疼痛状况即可得到有效缓解,且未对患者血压、脉搏等造成影响。

观察组采用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后再辅以中医治疗,患者的血管收缩功和血管弹性均恢复正常,颅内脑血管供血状况逐渐能恢复正常,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感,治愈率为94.73%。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随机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未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通过实践研究证明,在西医脑循环治疗仪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治疗后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状都得到了有效缓解,且降低了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由于中药治疗较为温和,并能够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适用于所有人群。

总之,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后再辅以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性高、使用不受限制特点,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解培琴.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对血管性头痛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459-461.

[2]黄庆伟.川芎止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50例[J].世界中医药,2012(3):275.

[3]郑珂,杨硕.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1):281-282.

[4]夏卫明,宋宇新.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42例[J].甘肃中医,2010(7):13-14.

[5]黄世一. 脑血管性头痛中医证型治疗与血液流变学的探讨[J]. 中国医师杂志, 2003, 5(9): 1246-1247.

脑血管性头痛的中医证型治疗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出诊病例。其中门诊76例, 出诊4例。80例患者血液流变学方面:男性29例, 女性51例, 年龄26岁~78岁, 平均51.8岁。脑血管性头痛合并或并发有腔隙性脑梗塞 (经CT或MRI证实) 31例, 高血压30例, 冠心病14例, 糖尿病4例。均有不同程度高血脂症。病程最短者半月、最长者16年, 平均8.9年。头痛呈周期性、反复发作性, 限于一侧头痛33例, 双侧头痛29例, 全头痛17例。80例脑血管性头痛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 分为4个组型, 脑脉瘀阻组30例, 男性14例, 女性16例, 寒凝气滞组20例, 男性8例, 女性12例, 阴虚阳亢组15例, 男性11例, 女性4例, 气虚血瘀组15例, 男性7例, 女性8例, 4组中合计:男性37例, 女性43例。

病例选择。全部患者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证实诊断, 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分类诊断标准, 和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及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为脑血管性因素所致的头痛, 除外感染性发热疾病、颅内疾病及颈椎病等。

1.2 方法

脑脉瘀阻组: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用桃红四物汤加味。用药:桃仁12g, 红花8g, 生地15g, 当归尾10g, 赤芍10g, 川芎10g, 蜈蚣2条, 葛根20g, 天麻12g, 丹参20g, 香附10g, 山楂15g, 甘草5g。寒凝气滞组:温阳散寒、行气活血用当归四逆汤加味。用药:当归10g、丹参15g、桂枝10g、北辛3g、赤芍10g、附片10g、麻黄8g、葛根20g、白芷10g、香附10g、枳实12g、甘草5g。

阴虚阳亢组:平肝熄风、养阴活血, 用镇肝熄风汤加味。用药:白芍12g、天冬10g、淮夕10g、山楂12g、代赭石20g、党参12g、丹参15g、川芎10g、僵蚕15g, 龟板15g、茵陈15g、生龙牡各20g、葛根20g、天麻12g、甘草4g。

气虚血瘀组:用补中益气、活血化瘀, 自拟益气化瘀汤加味。用药:黄芪20g、西党参15g、川芎8g、当归10g、丹参15g、赤芍10g、生地15g、天麻15g、葛根20g、枸杞20g、枣仁15g、木瓜12g、炙甘草5g。上述4组患者均经2~3疗程治疗 (7剂/疗程) 。

观察指标:全部病例进行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血脂 (甘油三酯、胆固醇) 、脑血流图等项目检测。

2 结果

疗效判定。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 TCD脑底动脉流速对称, 频窗清晰;有效:症状消失, TCD脑底动脉流速略高或接近正常, 脑供血改善;无效:症状减轻或无改善, TCD脑底动脉流速增快, 脑供血无变化。

临床疗效:痊愈54例, 有效22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5%。

3 讨论

脑血管性头痛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的范畴。多发生于壮老年患者, 中青年次之。中医认为:脑归于心、心肺气虚、心肾阴虚、肝肾精血不足为本;风火、寒凝、气滞为标、阴虚阳亢乃标本相兼。其致病因素是:一是年老体衰;二是七情内郁;三是内生五邪;四是膏梁厚味;五是劳倦过度;六是房室不节均可致。归纳以上因素:一是心阴不足、心阳不振, 肾阳虚衰, 阳虚气弱、气虚血脉不畅、头为绪阳之会, 头部血脉瘀阻而头痛。二是:阴虚阳亢, 风火相煽上窜头部或寒凝气滞或精神刺激、肝郁气滞、血行缓慢而导致瘀滞或久病入络、瘀血内停而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 血粘度增高, 脑血管紧张度轻-中-高度变化, 以及脑血流量减少或微小血栓形成, 使深支小动脉不畅所致。而且脑血管性头痛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份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血管弹性降低, 可引起血管神经紧张性疼痛, 血管痉挛可造成脑供血不足而疼痛。

本证病程一般较长, 有的表现比较复杂, 在辨证中必须抓住主证头痛, 审度病因, 辨证施治。祖国医学认为, 本症发病机制多为阴虚阳亢或湿浊内蘊或感受风湿之邪清窍被扰, 脑络失和经气逆乱, 维系失常, 气血凝滞, 不通则痛。从临床表现上看, 头痛亦有虚实之分, 虚者系清空失于养, 则头痛多呈空痛丶隐痛或绵绵作痛, 痛势悠悠, 在临床中多见;实证常系风丶火丶痰丶瘀为患, 一般发病较急, 痛势较剧, 无有休止。

通过应用上述四个证型的对应方剂结果来看, 各型组都具有有针对性的治疗, 获得了理想的疗效, 因方药能有效的改善微循环障碍, 增加脑血流量,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使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得到纠正, 维持血管神经的正常紧张度与兴奋性、使头痛症状解除或消失。

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性头痛的中医证型诊治;我科收治的脑血管性头痛患者80例;方法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 分为4个组型, 脑脉瘀阻组、寒凝气滞组、阴虚阳亢组和气虚血瘀组, 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5%;讨论:在辨证中必须抓住主证头痛, 审度病因, 辨证施治, 应用四个证型的对应方剂, 各型组都获得了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脑血管性头痛,血液,辨证治疗,中医

参考文献

[1]黄晓华,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9) .

[2]蔡海燕, 朱振霞, 李娜, .脑血管多普勒检查对血管性头痛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 2009, (10) .

上一篇:重晶石混凝土下一篇:生态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