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2024-10-09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近况(精选8篇)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篇1

哮喘是由肺腑功能失调或虚弱, 复因外邪、情志、淤血等触发内伏之宿痰, 导致痰气相搏, 气道痉挛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上一般以发作时哮鸣有声, 呼吸急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症。“喘症”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

1 哮病的病因

综观近年来对哮病的报道, 急性发作期多以风寒痰热邪为患而导致肺部的宣降失调从而发生痰鸣气喘;慢性反复发作者多属脏腑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其病因复杂, 与遗传、体质、饮食、环境、年龄、劳逸等因素有关, 强调内外因相合为患。

杨玉萍[1]对小鼠及豚鼠的哮证模型肺组织切片进行了病理分析, 结果发现小鼠及豚鼠哮证模型肺组织存在病理生理改变, 即对哮证“痰淤伏肺”理论提供了病理实验依据。

内皮素 (ET) 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作用长久的、能引起血管强烈收缩的肽类物质。李君等[2]对大鼠的血浆ET含量进行比较中发现肺气虚大鼠大大高于健康大鼠, 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含量呈一定比例上升。

武成等[3]用卵蛋白吸入与电刺激复合方法, 模拟了豚鼠哮病, 结果显示应激影响免疫状态等多种机制, 具有行气、降逆、散结及抗炎、抑制介质释放, 平衡前列环素—血栓素轴、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综合作用, 对应激、情志致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本质进行了认定。

患者在哮病发作时往往伴随血清IgE的异常升高, IgE为Ι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抗体, 其与抗原结合时, 使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出大量生物活性物质, 引起一系列哮病临床症状, 而IgE的合成又受到Ts细胞的调节。倪伟[4]总结吴银根教授的经验, 认为痰的生成在于脾肾之虚, 发病较慢, 除病也慢, 这就是哮喘屡治屡发, 不能根除的原因, 所以应用温阳补肾为主进行治疗。

2 哮病的诊断

2.1 症候诊断

王鹏等[5]经过长期的临床工作总结出的一系列症候诊断标准为: (1) 发作时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 不能平卧, 或口唇指甲紫绀, 或额汗、心悸、烦躁不宁; (2) 呈反复发作性, 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 与季节、时辰有相关性; (3) 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胸闷、情绪紧张等先兆; (4) 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2.2 理化检查诊断

(1)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或伴有湿罗音; (2) 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3%以上, 个别可达5%; (3) 痰液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4) 肺功能检查发病时表现时间肺活量降低, 最大通气量减少, 残气量占肺活量百分比增加, 通气和血流比率失调。二氧化碳分压在本病早期可降低, 但重症则增高; (5) 免疫检查血内IgE增加, 用可疑的过敏原之浸出液1/500至1/1000皮试。15到30分钟检查结果, 丘疹直径在0.5cm以上为+, 1.0cm以上为++, 2.0cm以上为+++, 如同时有伪足为++++; (6) 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 久病可见肺野透明度增强心影缩小膈肌低平等类肺气肿体征。

3 中药治疗

3.1 治疗机制

3.1.1 抗炎

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 因此控制炎症, 控制哮喘发作是治疗哮喘的关键。徐东等[6]观察到补肾防喘片与吸入必可酮合用在防治哮喘上要明显比单纯吸入必可酮效果明显, 治疗组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下降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增加较对照组明显, 推断两药对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功能均有影响, 有加强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抗炎效应的作用, 降低气道反应性。

3.1.2 改善气道痉挛

β2激动剂可以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痉挛, 但如果长时间大剂量地使用β2激动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诸多因素则可能导致β2受体兴奋性降低, 从而发生耐药性。近来研究表明温阳补肾类中药可提高气道内β2受体水平, 增强β2激动剂疗效。邹金盘等[7]发现温阳通络合剂 (红参、制附片、淫羊羹、干姜、炙黄芪、当归、炙麻黄、远志、桑白皮、生石膏、五味子、炙干草) 具有增强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数量的作用, 同时又能纠正过高的受体亲和力, 从而避免因长期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而导致的支气管舒张作用显著减弱。

3.1.3 调节HPA轴

糖皮质激素作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常伴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 功能的作用, 从而有治疗哮喘的功效。王宏长等[8]观察到中药止咳胶囊 (仙灵脾、补骨脂、蛇床子) 通过阻止哮喘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肺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的下降, 上调内源性皮质酮水平, 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 从而减轻气道炎症。

3.2 临床治疗

在临床上, 西医在这方面不够完善, 例如哮喘易经常反复发作, 难以控制,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大, 患者的依从性差, 有些患者存在激素抵抗。中医治疗哮喘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 在此介绍一些在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中药制剂。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中药制剂, 多采用清热解毒为主, 辅以止咳化痰之剂。痰喘1号冲剂[9]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配方为麻黄宣肺泻热, 止咳平喘, 并应用炙麻黄取其宣肺平喘作用而减缓其发散之力;生石膏、黄芩、虎杖清热解毒, 助麻黄宣肺而不留热, 清肺而不恋邪;杏仁降气平喘, 桔梗主升, 并能载药上行, 使之药到病所, 从而使肺气升降有制, 咳喘则可平息;紫苑、冬花、川贝母为润肺化痰之剂, 与宣肺清热之剂相辅相成, 使肺热可清, 痰浊可化, 咳喘则平;方中丹参、川芎行气活血养血, 五味子补肾纳气;生甘草清热生津, 调和诸药于寒温宣降之间, 共奏清肺化痰, 平喘止咳之良效。

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 组成了“复方穿山龙汤”方药[10], 方中穿山龙活血祛痰, 麻黄宣肺平喘, 共为本方君药。柴胡疏肝理气, 防风祛风胜湿, 五味子敛肺涩精、滋肾生津, 当归补血活血、主咳逆上气, 黄芪补气升阳, 补骨脂生地补肾纳气, 共为臣药。黄岑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大黄清腑、活血、泄热, 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合用, 清热祛痰、宣肺平喘、补肾疏肝、活血祛风, 标本同治, 攻邪而不伤正, 补虚而不留邪、中药现代药理学也证实以上诸药具有抑制气道炎细胞黏附和趋化, 拮抗炎性介质, 降低祛风IgG含量, 提高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等针对哮喘主要病机的治疗功效。在运用汤药治疗的同时, 加用川芎嗪穴位注射, 该药经研究证实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能保护抗原对豚鼠诱发哮喘;天突穴、定啮穴具有降气化痰、清肺定喘的功效。

吴银根教授通过长年临床治疗总结了一些治疗哮喘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首先他认为哮喘发病的病理因素是痰饮, 病理特点为寒 (虚寒和寒邪) , 咳喘落 (又称温阳抗寒合剂) 是吴银根教授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基础上精心化裁而成, 以附子、细辛、麻黄温肾补火、温肺散寒、宣肺平喘, 桃仁去淤化痰, 黄岑、虎耳草清肺化痰, 兼监制附子细辛等辛燥之性, 并清肺之郁热。该药在临床和动物实验上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顾维超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以呼吸急促, 喉中痰鸣, 咯痰粘腻量多, 胸闷, 纳呆为主症。治疗应当以化痰通络止喘为主, 用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加减。可选用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浙贝母、瓜蒌、枳壳、陈皮、半夏、石菖蒲等药。若以痰热为主, 当加用鱼腥草、黄芩、金养麦等;若以寒饮蕴伏于肺者, 则用小青龙汤加减, 可用于姜、细辛、麻黄等药。而每遇情志刺激而发, 发作时呼吸急促而痰不著, 胸闷如窒, 咽中如物梗阻。治疗应当开郁降气平喘。用越鞠丸、四逆散加减。常用柴胡、川芎、香附、佛手、香椽、紫苏梗、枳壳、法半夏、陈皮等药。

4 中医治疗进展

近年来研究表明,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疗效确切, 从临床报道来看,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远期疗效较好, 副作用少。但是, 目前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研究相对滞后, 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多为经验报道, 缺乏大量病例的系统观察和对比研究; (2) 对EOS及趋化因子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研究较少, 缺乏理论的创新。因此既然“哮喘”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 那么在中医治疗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试着借助“基因”理论而发挥其优势。

摘要:哮喘的病因涉及广泛, 以中医治疗为主要切入点, 综合了各种治疗方案和药物, 对哮喘中医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哮喘,病因,诊断,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1]杨玉萍.哮证“痰瘀伏肺”病机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6, 2 (1) :29.

[2]李君.肺气虚证大鼠模型内皮素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0, 27 (5) :37.

[3]武成.IFN-γ/IL-4失衡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治疗新进展[J].中西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 4 (5) :20.

[4]倪伟.吴银根教授治疗哮喘经验点滴[J].江苏中医, 2001, 22 (3) :9.

[5]王鹏.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医哮病学, 2002, 4 (7) :46.

[6]徐东, 许仁和.补肾防喘片与必可酮防治季节性哮喘发作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17 (12) :721.

[7]邹金盘, 顾凤琴, 廖文军, 等.温阳通络合剂治疗寒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16 (9) :529.

[8]许建华, 范忠泽, 吴敦序, 等.补肾定汤对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及血浆皮质酮、ACTH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 9 (2) :27.

[9]顾凤琴, 刘宗莲, 邹金盘, 等.痰喘1号冲剂治疗痰热咳喘的研究[J].光明中医, 1998, 13 (74) :46.

[10]张燕萍, 王伟, 王书臣, 等.复方穿山龙汤合并穴位注射川芎嗪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1998, 7 (2) :59.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近况 篇2

中图分类号:K697.+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1-0053-02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约占科室门诊量的25%,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缓慢,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局部疼痛不适、性功能障碍,甚或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白浊”、“精浊”等范畴,究其成因,乃多由过食肥甘辛辣之品、嗜烟酒、久居湿地等导致湿热下注;或纵欲过度,房事无节导致肾气亏损,湿热下注,壅遏气机,日久则致血瘀,出现本虚标实之证。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在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临证中采用辨证与辨病、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以及物理辅助等法的综合运用,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笔者就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情况综述如下。

1 辨证施治

徐福松将本病分为湿热、瘀血、中虚、肾虚、混合5个证型,并认为临床以肾虚湿热者为多见,以验方萆菟汤为主方加减治疗,临床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贾金铭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3个证型论治:湿热毒蕴型治以清热解毒、利湿排浊,常用黄柏、半枝莲、土茯苓、马鞭草、白花蛇舌草、车前子等;气滞血瘀型治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常用药为当归、川牛膝、三七、延胡索、川楝子、乳香、没药等;肾气亏虚型治以补肾益气,常用枸杞子、淫羊藿、山茱萸、黄芪、太子参等,疗效显著。翟亚春将本病分为4个证型: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方选程氏革蘚分清饮加减;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玉女煎加减;肾精亏损证,治以益肾固精,方选缩泉丸加减;气滞血瘀证,治以理气活血,方选复元活血汤加减.李日庆等将该病分为4个证型:湿热下注型,治以清热利湿,药用龙胆草、黄柏、滑石、车前子、茯苓等;气滞血瘀型,治以理气活血,药用丹参、青皮、川楝子、王不留行、乳香、没药等;肾阴不足型。治以滋阴补肾,药用生地、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泽泻、丹皮等;肾阳虚衰型,治以温肾补阳,药用附子、肉桂、淫羊藿、杜仲、牛膝、熟地等,并辅以,临证加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鲍严钟从前列腺触诊和症状相结合辨证,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湿热型、结节型、肿胀型、潴留型、出血型、硬化型、萎缩型,并以相应方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何映提出本病主要矛盾和中心环节是湿邪为患,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湿伤肉,风胜湿”理论,提出从风论治;杨晓玉等在此理论创立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5例。总有效率89.2%。

2 专方专药

孙佳成用暖肝煎加味,药用:当归、肉桂、乌药、沉香、川牛膝、穿山甲、赤芍、小茴香、菟丝子、枸杞子、茯苓、生姜,治疗该病23例,仅1例无效.曾汉东用益肾清浊通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10例,基本方;菟丝子15g,生黄芪15g,牛膝15g,革蘚15g。车前子15g,生苡仁15g,丹参15g,昆布15g,大黄6g,蒲公英30g,生甘草6g。随症加减:湿热偏重:加黄柏,大黄加量;脓细胞多:加野菊花,败酱草;前列腺质硬或有结节:加炮甲片,王不留行;疼痛明显;加玄胡索,川楝子;性功能下降:加仙灵脾,肉苁蓉。日1剂,水煎早晚服,15天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0.9%。邹建安等采用清利益肾化瘀方(组方:黄柏、车前子、龙胆草、生熟地黄、枸杞子各20g,山茱萸、白术、乳香、没药各12g,益智仁、丹参各15g,地龙9g,大黄5g),小便频急不畅加山栀子、荔枝草、扁蓄;会阴、腰骶痛加木香、延胡索、穿山甲;尿道口滴白加瓦楞子、桑螵蛸;尿道口阴茎不适加当归、甘草梢;神经衰弱加黄连、夜交藤;阳痿早泄加锁阳、淫羊藿、五味子,并且口服西药可乐必妥100mg,每日2次,疗程最短2周,最长6周,对照组仅口服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146例中治愈57例,有效74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9.7%。对照组140例中治愈18例,有效46例。无效76例,有效率为45.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吴宁光用补肾化瘀通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基本用药:黄精、肉苁蓉、山萸肉、菟丝子、王不留行各20g,丹参、川牛膝、车前子、萆蘚各15g,桃仁、香附、生甘草各10g,土茯苓、败酱草各30g。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党参、当归;小便终末余沥者加益智仁、桑螵蛸;会阴及少腹痛重者加元胡、乌药;血精者加生地、白茅根;性功能减退者加仙灵脾、阳起石;小便涩痛、频急明显者加蒲公英、琥珀;伴前列腺增生者加穿山甲、三棱、莪术。每日1剂,水煎分服,20天为1疗程,停药7天再治疗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普乐安片4片,每日3次口服,2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7天,共2个疗程。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李瑾用自拟化瘀导浊汤(败酱草30g,泽兰15g,皂刺10g,丹参15g,益智仁10g,枸杞10g等)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0,结果总有效率90.1%。

3外用药治疗

高海峰治疗该病72例,运用中药三棱、莪术、穿山甲、延胡索、川牛膝、赤芍、丹皮、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黄柏、全蝎。水煎取汁灌肠并配合应用KF-JC直流电治疗机进行理疗,总有效率97.2%。谢建兴运用口服通列舒胶囊,药用三棱、黄精、荔枝核、延胡索等。配合直肠纳入前列安栓,药用黄柏、大黄、虎杖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6例,总有效率90.3%。陈卫东等用黄柏10g,车前子(包)10g,丹参log,王不留行15g,赤芍药lOg,怀牛膝12g等,每日1剂,煎煮2次,取浓缩液100ml过滤后经肛管经肛门注入直肠,并将药液保留30min~1h。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共治疗42例,治愈30例,好转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0.5%。郑陆骋用清瘀热、利湿浊、补肾阴、通络脉中药加微波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满霉素治疗,30天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1.2%,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治愈率27.3%,总有效率69.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P<0.01。何裕杰选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采用微波治疗结合口服阿奇霉素、中成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口服阿奇霉素结合中成药治疗。结果:经过连续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0.7%,总有效率94.6%;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6.6%,总有效率82.9%,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2组相比P<0.05。

4 针灸治疗

于漾等将符合慢性前列腺炎(CP)诊断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前列腺被膜及内部回声和触诊时前列腺的压痛及弹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CP患者的临床症状、前列腺液检查、超声波检查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与针灸组与口服前列康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何天有等将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三阴穴”治疗组与内服前列康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5.0%,与对照组有效率60.0%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王铠应用针灸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并与口服前列康、氟哌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刘喆以关元、会阴、次髎为主穴,并随症加减配穴。在针刺关元时要求使针尖向斜下30°角进针。使针感到达阴茎或会阴部;针会阴穴时针尖应朝向前列腺方向;针次髎穴时应使针感传达到会阴部。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1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共治66例,痊愈36例,显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36%。

5 心理治疗

肝性脑病中医药治疗近况 篇3

1 肝性脑病渊源

肝性脑病属西医病名, 中医学中无此病名, 但中医古籍中早有肝与脑相关病症的描述, 最早可追溯到张仲景年代, 在隋朝其描述已较明确。仲景在《伤寒》、《金匮》诸条文中, 虽并没有直接描述肝病而致神志异常的条文, 但在一些条文中还是隐约可以看到相关描述, 在黄疸病脉证并治第三条“阳明病, 脉迟者, 食难用饱, 饱者发烦头眩”[1];第五条“酒黄疸者, 或无热, 靖言了了”[1];第十五条“酒黄疸, 心中懊蜡”[1]。均可见黄疸病致神志异常的相关病症。至隋朝, 著名医家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脑黄候》中述:“热邪在骨髓, 而脑为髓海, 故热气从骨髓流入于脑, 身体发黄, 头脑痛眉疼, 名为脑黄候[2]。”具体阐述了肝病致脑病的形成机制。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 与古籍中所述“神昏”、“昏愦”、“昏蒙”、“谵妄”、“暴不知人”等神志异常疾病有相类似之处。现今中医学界将本病定义为“肝厥”病较为合适。

2 肝性脑病辨证与治疗

毛德文[3]等将肝性脑病临床诊治多分为四型:热毒炽盛, 热入心包型;痰湿内盛, 痰迷心窍型;肝肾阴虚, 肝阳上扰型;阴阳两竭, 神明无主型。治疗上热毒炽盛型予解毒化瘀Ⅱ方[4]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痰湿内盛型予菖蒲郁金汤加减合苏合香丸, 肝肾阴虚型处方予羚羊角汤加减, 阴阳两竭型处方予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齐贺彬[5]将肝性脑病分为四型并在证型上确立了相应的治法, 其中热蒙窍证予涤痰汤加减;浊阴上逆予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阴阳俱脱证予参附汤合生脉散;肝风内动予羚羊角汤加减。王氏[6]将本病辨证分为热毒内陷心包型、痰湿蒙闭清窍型和气阴两竭型三种证型, 使用黄连解毒汤加大黄和至宝丹治疗热毒内陷心包型;涤痰汤加大黄和苏合香丸治疗痰湿蒙闭清窍型;生脉散合犀角地黄汤治疗气阴两竭型。陈氏[7]临床诊治按热毒内盛、气阴两虚、热毒内陷辨证论治。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化裁主要治疗热毒内盛患者;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化裁治疗气阴两虚患者, 安宫牛黄丸合桅子柏皮汤化裁或清瘟败毒饮化裁主要治疗热毒内陷型。王氏等[8]将肝性脑病分为三型:湿浊内闭型;痰热蒙心型;气阴两衰型。湿浊内闭治以化湿泻浊, 以玉枢丹为主配合石菖蒲、泽泻、茯苓等药物同用;痰热蒙心治以清热化痰, 熄风开窍。气阴两衰治以益气养阴, 开窍固脱。崔氏[9]临床分类较为复杂, 归纳起来总共有七种症治。以行气化湿, 清热解毒治疗气滞湿阻证, 代表方为甘露消毒丹加减。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法治疗热毒炽盛证, 代表方为犀角散加味。以通腑泻热治疗阳明腑实证, 代表方为三承气汤加减。以清营凉血治疗热入营血证, 代表方为清营汤加减。以益气养阴治疗气阴两虚证, 代表方为增液汤或竹叶黄芪汤加减。以滋补肝肾治疗肝肾阴虚证, 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加减。以益气养阴, 回阳固脱治疗阴竭阳脱证。史氏[10]主要分为三种证型:阴液耗损, 风阳上逆型;脾肾阳虚, 冷积肠腑型;热毒炽盛, 痰火上扰型。治疗上风阳上逆型治以犀角地黄汤加味;冷积肠腑型治以温脾汤加味;痰火上扰型治以之温胆汤加味。

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概况

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通腑法具有抑菌和抗炎, 减少毒素生成, 保护肠道黏膜, 阻止毒素吸收, 利胆退黄, 保护肝细胞, 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等作用[11], 可达到“通腑开窍”的目的, 对肝性脑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3]。

目前临床上通腑开窍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肝性脑病的防治, 其灌肠的组方基本都是以大黄为主药变化而出。邱华[12]等以醋制大黄和乌梅配制大黄煎剂,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其对肝性脑病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廖树琪等[13]通过临床研究发现, 采用大黄煎剂 (大黄30 g, 乌梅30 g) 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患者, 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血氨、炎性因子等, 疗效优于乳果糖对照组。王融冰等[14]用复方大黄煎剂, 其方药组成主要为:生大黄、乌梅、芒硝, 使用该方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患者, 患者血氨明显降低, 精神、神经功能亦随之改善。徐玉萍运用清开冲剂[15] (方药:生大黄30g、石菖蒲15g、败酱草30g) 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在促进清醒, 加快脑功能的恢复方面有较好作用。葛氏[16]等采用复方大黄煎剂 (生大黄60g, 乌梅30g, 芒硝20g) 保留灌肠治疗HE患者35例, 患者治疗前后清醒时间和血氨水平, 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李氏[17]自拟大黄乌梅槐花汤, 该方由:乌梅, 生槐花, 生大黄粉组成。临床疗效观察发现该方能有效降低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血氨, 缓解神经精神症状, 另外肝功能相关指标也有相应的改善。陆氏[18]采用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 此方能较为迅速的降低患者血氨水平, 提高肝性脑病的总体疗效。宗氏[19]运用解毒灌肠液治疗肝性脑病患者, 与西医对照组比较, 该方在血氨下降程度和减少并发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朱氏[20]运用清腑灌肠方治疗72例肝性脑病患者, 结果显示该方能降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和炎症因子水平。

当然也有不以大黄为主药的灌肠方剂, 但因其组方较复杂, 临床应用并不多, 但文献报道均有不同程度的确切疗效。施维群等自拟清肠合剂[21], 该方由:石菖蒲、生枳壳、生大黄、蚤休组成, 在临床使用时另加米醋30ml, 保留灌肠溶液共150ml, 临床疗效观察发现该治疗方法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 且经卫生经济学分析该治疗方法价格低廉, 便于临床推广和使用。方氏等[22]自拟参菊饮灌肠方, 方中主要有紫花地丁、菊花、苦参等药物, 研究发现该方可有效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降低血氨含量, 增强肠蠕动, 能有效解除各种毒素对脑的损害作用, 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症状明显改善。

4 其他一些复方治疗情况

在临床上部分医家运用一些成方治疗肝性脑病, 虽说可能比较死板, 但临床疗效确切。杨氏[23]采用单味生白术颗粒剂治疗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且用法简单, 生白术颗粒剂每次30g, 每天2次,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单味中药生白术颗粒在改善亚临床肝性脑病心烦、失眠等症状方面优于乳果糖。张氏[24]使用中药注射液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治疗组基础治疗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 (麝香、冰片、郁金、桅子等药组成) , 结果提示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有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清醒的良好作用。魏兰福[25]等采用中药复方 (太子参、北沙参、干石斛、枸杞子、白芍、当归、生麦芽、山药、合欢皮) 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 结果表明以柔肝养阴法组建的方剂, 既能降低MHE患者血氨、改善部分临床症状和肝功能,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还有使用开窍承气液[26]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患者, 证实其能促进肝性脑病症状减轻甚至恢复正常, 同时降低血氨和内毒素, 促进肝功能好转, 改善凝血功能, 观察疗效明显。

中医治疗高血压研究近况 篇4

1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长期精神紧张或忧思郁怒, 肝气瘀滞, 郁久化火, 火盛伤阴, 肝失濡养;或劳伤过度, 年老肾亏, 肾水不足, 水不涵木, 均可导致肝肾阴亏, 肝阳上亢, 化火生风, 而发为高血压病。郭维琴[1]认为, 本病多因情志过极, 饮食不节, 内伤虚损所造成。董德保[2]认为病邪入脑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 因脑为元神之府, 只需清气熏养, 不容阴浊之气来犯, 若有邪犯, 则疾病顿发。柳静等[3]认为气血失调是引起高血压的最直接原因, 病理机制为气血逆乱。血在气的推动下循于脉道, 环周不息, 当气血两者保持平衡状态时, 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就能维持正常;相反, 当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 就可出现气血关系失调, 严重者可发展为气血逆乱。

2 证候研究

从李建松[4]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及杜午奇等[5]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中就可窥见一斑。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医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期、动态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脑肾血管等器官的损害、病人性格特征的关系, 从不同方面对辨证分型的实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 药物内治

3.1 辨证论治

吕伍文[6]将63例高血压病病人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型, 分别用羚角钩藤汤、建瓴汤、右归丸、大定风珠治疗, 结果降压疗效、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54%和88.89%, 心电图、血脂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左室射血时间指数 (PEPI) 缩短, 心功能改善 (P<0.05) 。郭维琴[1]分6型论治, 肝火上扰型治以平肝潜阳、清泻肝火,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痰湿中阻型治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瘀血阻络型治以活血化瘀, 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精血不足, 虚风内动型治以滋阴潜阳通络, 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型治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 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化湿利水, 方用真武汤加减。顾月珍等[7]分4型论治:肝阳上扰型治以平肝清热, 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阳亢型治以滋阴潜阳、柔肝熄风, 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肾精亏虚型治以滋阴填精、养肝熄风, 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痰浊上逆型治以化痰降浊、健脾调肝, 方以旋赭涤痰汤加减。王丽艳[8]分5型论治, 肝阳上亢型宜平肝潜阳, 方用龙胆泻肝汤等;阴虚阳亢型宜滋阴平肝, 方用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汤等;肝肾阴虚型宜滋阴养肝, 方用首乌汤、六味地黄汤等;阴阳两虚型宜补肝肾, 方用炙甘草汤、补心丹、酸枣仁汤等;冲任失调型以调补冲任为主, 常用二仙汤加减。魏霞等[9]分4型论治: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肝火偏亢, 气血上冲型高血压;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 下虚上实型高血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湿中阻, 清阳不升型高血压;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久病伤正, 瘀血阻络型高血压。

3.2 专病专方

陈康远[10] 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77例, 总有效率为95%。朱健萍[11]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174例, 总有效率95.98%。王晓聪[12] 对31例中青年高血压病病人, 采用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味煎剂治疗, 连服3个月, 随诊3个月, 有效率为90.3%。王平等[13]用平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各20 g, 川牛膝、泽泻、生石决明、益母草、菊花各12 g, 红花、地龙、当归各15 g, 夜交藤、茯神各10 g) , 对照组30例口服卡托普利、心痛定缓释片, 结果治疗前后高血压疗效、血压值变化、症状疗效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刘燕婉等[14]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25例) 和对照组 (25例) , 观察组采用降压药结合平肝降压汤 (全蝎5 g, 天麻15 g, 钩藤25 g, 茯苓15 g, 菊花15 g, 石决明30 g, 白芍15 g, 牛膝30 g, 川芎20 g) 治疗, 对照组给予单纯降压药治疗, 连续观察15 d, 观察组对头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3.3 中成药

黑卫可[15] 用高冠平胶囊 (黄芪、红参、丹参、三七、灵芝等) 治疗高血压56例, 对照组52例服用硝苯地平片。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结果心绞痛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 显著高于对照组 (61.4%) 。郑梅生等[16]用中成药降压宝系列 (00-04号5个品种) 治疗高血压437例, 对照组100例, 给予尼群地平、吲达帕胺 (寿比山) 、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美托洛尔 (倍他乐克) 、常药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国家准字号药物, 观察1年~4年, 结果显示降压宝系列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庞晓钟等[17]采用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 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561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286例, 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加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治疗, 对照组275例单用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治疗, 均治疗随访24个月, 观察其血压、血脂、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凝血酶等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在高血压临床、有效率及降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4 单味药及其提取物

龚铭等[18]用野生植物沙棘果中提取的醋柳黄酮治疗高血压病病人39例, 发现其能有效降压, 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 可能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靶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钩藤的降压有效成分已提得, 其中以异钩藤碱的降压作用为最强, 其次是钩藤碱, 非生物碱部分作用较弱。从实验结果和临床报道来看, 钩藤对多种血压正常或高血压动物, 急慢性给药皆能引起明显的降压效应[19]。李耀丽[20]在临床中发现对尚无严重并发症的老年性高血压病人, 使用川芎嗪加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输注, 可以改善血液的流动性和黏滞性,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用于早期高血压病。

4 中医外治

外治法治疗高血压常常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①针灸:李灵毅[21]针刺扶突穴, 总有效率为93.9%。王宁等[22]选取3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 用自制芪香散8 g~10 g填满脐孔, 用艾柱施灸10壮, 总有效率90.0%。②放血:傅秋彤[23]以百会穴放血治疗高血压病45例, 同时随症配穴针刺, 另设口服复方降压片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 对照组总有效率72.5%。③推拿:骆传江等[24]将10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中医推拿组和西药组, 推拿组按高血压病推拿处方[25], 西药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 结果中医推拿的降压作用虽比西药缓慢, 但疗效巩固较好, 血压无大幅度波动, 尤对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的老年体弱病人更为适宜。④浴足:赵春妮[26]用平肝活血类中药浴足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和辅助治疗2级、3级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组1级高血压病人单独给予夏川钩藤液 (夏枯草、钩藤、肉桂、川芎) 浴足治疗, 2级、3级高血压病病人, 均采用夏川钩藤液浴足加内服基础降压药治疗;对照组1级高血压病病人采用温水浴足, 2级、3级高血压病病人均内服基础降压药。结果两个疗程后, 降压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明显;两组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 。

5 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中医治疗高血压在降压效果、消除症状、改善生化指标等方面, 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①辨证分型多, 缺乏统一标准;②临床实验设计欠严谨, 实验结果可重复性差;③中药降压效果尚不理想, 起效也较慢, 半衰期短, 需多次给药, 单次剂量常多达数片, 病人依从性差, 不适宜长期给药;④中药降压机制研究欠深入, 多数作用靶点不清, 缺乏药代动力学及量效关系方面的研究, 影响疗效的进一步提高;⑤中药研究多着眼于降压本身, 对改善生活质量评价重视不够。故建议采用国际通用的疗效标准, 客观评价, 使中医治疗科学化、规范化, 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不良反应少、作用靶点广等优点, 进而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供有效方法。

摘要:从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研究、中医内治、中医外治方面综述近年来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概况, 展现祖国医学取得的成绩, 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两年间收治的18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为中药内治组(包括了35例男性和25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中药外治组(包括了28例男性和32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42~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岁)和综合治疗组(包括了40例男性和20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3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以上3个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中药内治组的60例患者主要实施的是中医辨证疗法,具体方法如下,对15例冲任失调、肝郁肾虚、肝经郁热型患者主要以清肝养阴为主,涉及的药物包括了15 g生地黄、10 g鱼腥草、10 g郁金、10 g柴胡、10 g丹参、15 g旱莲草及其15 g女贞子,另根据相应症状加减。对于15例浊气上熏、肺胃湿热、肺胃郁热型患者则以凉血化毒丸进行治疗,成分包括了15 g玄参、10 g连翘、20 g金银花和5 g羚羊角等。对于15例热入血分、邪毒炽盛、热毒夹瘀型患者则采用的五味消毒饮化裁和三黄石膏汤进行治疗,涉及的药物包括了20 g红花、10 g桃仁、5 g当归、20 g紫花地丁、20 g蒲公英、20 g金银花、15 g野菊花、5 g石膏、10 g栀子、5 g黄连、5 g黄柏和10 g黄芩。对痰瘀互结、内蕴湿热和风热袭肺型患者则以中药煎服,药物包括了20 g甘草、10 g党参、5 g浮海石、10 g夏枯草、10 g柴胡、15 g薏苡仁、5 g泽泻、10 g茯苓、20 g菊花、5 g黄芩、5 g连翘和20 g蒲公英,1剂/d。

2中药外治组的60例患者则主要实施的是面膜法(15例)、洗剂(12例)、软膏(8例)、凝胶(20例)和霜剂治疗(5例)。其中面膜法如下:具体是将10 g三七、10 g土茯苓、5 g硫磺、10 g浙贝母、15 g马齿笕、15 g赤芍、20 g白芍和10 g大黄研制成末,之后进行面膜敷面,3次/周左右。而洗剂选择的药物包括了20 g薄荷、15 g金银花、5 g大叶桉、5 g毛麝香和15 g如意草,将其煎煮,并将浴液状外洗剂制成,之后瓶装。使用时将适量取用并与温水掺兑,之后清洗局部,并对胸部、背部和脸部进行充分摩擦,持续1 min左右,在气泡后将污垢和局部泡沫以温水冲洗,之后再以冷水再次冲洗,擦干后将密10 g陀僧、20 g冰片、5 g薄荷、5 g炉甘石和10 g黄连制成的糊状药物涂抹于面部,早晚一次。软膏涉及了10 g茯苓、5 g桃仁、10 g白芨、5 g僵蚕、10 g白芷、10 g黄连、5 g苦参和5 g大黄,将其制备成软膏进行涂抹。霜剂为自制天然抗粉霜,提取液包括了10 g白僵蚕、20 g多糖、20 g牡丹皮酚、10 g紫草素和10 g丹参酮,在患部早晚涂抹一次,持续1个月。

3综合治疗组的60例患者则采用是中药内服外用,30例采用自拟粉刺汤进行治疗,组方包括了10 g独活、6 g黄芩、20 g白鲜皮、20 g茜草、15 g桑白皮、15 g丹参、12 g牡丹、12 g赤芍、10 g香附和10 g柴胡,1剂/d,早晚两次服用。在此基础上还研磨了15 g桃仁、15 g大黄和15 g硫磺外敷,即将适量粉末以清水调匀并涂抹于患处。30例采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即将20 g冰片、10 g大黄、10 g黄柏、10 g黄芩、5 g黄连、10 g丹参、5 g白芨和10 g白芷研磨成末,之后对破损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将脓疮和丘疹与粉刺针挑破,将脓液和角栓挤出,之后按摩面部颊车、承浆、地仓、迎香、太阳和印堂等面部穴位,并将药粉涂抹。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皮肤色素沉着消退;显效:治疗后痤疮显著减少,色素沉着部分消退;无效:治疗后痤疮依旧存在且色素沉着无改善。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改组总人数[2]。

1.4统计方法

2结果

患者治疗后中药内治组患者在治愈、显效、无效人数上分别为20例、37例和3例,而中药外治组分别为26例、26例和8例,综合治疗组分别为22例、34例和6例,在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5%(57/60)、86.66%(52/60)、90%(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痤疮患者人数较多,痤疮具有常见性,因此将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求具有关键的意义。在以上的治疗研究中,我们对患者分别实施了中药内治、中药外治和综合治疗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上3组分别达到了95%(57/60)、86.66%(52/60)、90%(54/6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学者郑永刚[4]以200例中重度浊气上熏、肺胃湿热、肺胃郁热型痤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中药内治疗法,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7.0%;学者沈冬等[5]对89例热入血分、邪毒炽盛、热毒夹瘀型的经久不愈患者同样采用了中药内治疗法,其治疗效果较好,达到了90%以上;学者周琳[6]以80例痰瘀互结、内蕴湿热和风热袭肺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中药煎服,其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治愈率达到了95%,并且48例完全治愈;学者王红岩等[7]以120例痤疮样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外用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进行了治疗,其治疗有效率达到71.25%;学者曾世华等[8]以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治疗后在治疗有效率上达到了82.14%;张晓莉等[9]对46例痤疮患者采用了红蓝光配合中药治疗,其中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而治愈率达到了88.23%;熊丽辉等[10]对56例患者实施了中药倒模法、面部按摩法和痤疮挤压法联合治疗,其结果显示有效、显效和痊愈人数分别为2例、8例和46例,治疗有效率为100%。

综上所述,该研究的治疗成效与诸多学者的研究具有相似性,可见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作出诊断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与成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两年间收治的18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为中药内治组(中医辨证疗法)、中药外治组(面膜法、洗剂、软膏、凝胶和霜剂治疗)和综合治疗组(中药内服外用)各60例,以治愈、显效和无效来观察治疗成效。结果 中药内治组、中药外治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5%(57/60)、86.66%(52/60)、90%(54/6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必须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关键词:痤疮,内治法,外治法,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伶俐,丁丰,易少凌,等.痤疮发病机制与中医药内外治疗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4,41(22):105-106.

[2]李冰.针刺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5,12(10):85-86.

[3]贾淑琳,范瑞强,禤国维,等.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滋阴清热法治疗痤疮理论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207-209.

[4]郑永刚.重用金银花治疗轻中度痤疮[J].吉林中医药,2013,33(8):798-799.

[5]沈冬.湿疹的中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2):20-21.

[6]周琳.消痤汤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4):2852.

[7]王红岩,邹超,崔慧娟,等.外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皮疹120例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36(4):14-17.

[8]曾世华,袁霞,刘兰,等.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5,44(21):2977-2979.

[9]张晓莉,孙艳萍.红蓝光配合中药治疗痤疮4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210.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中医治疗近况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肝硬化腹水病例均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所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治疗标准[2]。200例病例选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诊断患者中, 男158例, 女42例, 年龄34~85岁, 平均年龄57.5岁;肝硬化病史4年以内89例, 5~9年的92例, 10年以上的1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80例,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29例, 酒精性肝硬化腹水55例, 脂肪肝后的肝硬化腹水35例。

1.2 方法

将200例病例分成三组, 成方加减组:72例, 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每天一药剂, 10d分为1个疗程, 明显效果60例, 一般效果7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93.05%。验放化裁组:69例, 用扶元复肝汤 (黄芪、何首乌、山药、白茅根、赤小豆、白术、丹参、猪苓、当归) 根据病症用量, 明显49例, 一般效果5例, 无效15例, 总有效率78.26%。外治法组:59例, 将茯苓皮、猪苓、白术、香附、五加皮、蒲公英、车前子、泽兰等构成的贴敷药物, 3d用药一次, 15d分为1个疗程, 明显效果42例, 一般效果7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83.05%[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在治疗期间, 对患者进行每天腹水变化进行观察, 分阶段进行B超腹水检验。疗程结束后, 判定治疗效果。明显效果:肝硬化腹水症状消失;一般效果:症状得到改善;无效:疗程结束, B超结果显示腹水改变未达到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11.0软件进行统计,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0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在所有疗程结束后, 数据统计分析详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时代偿期的患者5年的生存率为14.00%, 合并顽固性腹水的患者5年的生存率为6.6%[4]。中医一直在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 中医治疗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 对提高肝硬化腹水治疗疗效, 降低临床病死率, 改善患者病愈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属于我国“臌胀”“症瘕”等范畴。清代何梦瑶在《医碥·肿胀》中记载到, “气水血三者, 病常相因”。由于疫邪、酒湿、情志所伤, 迂延日久, 病虽在肝, 累及五脏六腑产生病变, 诱发本虚标实, 虚实互见, 水湿内停等复杂病机[5]。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中, 中医药能帮助人体恢复正气, 疏肝、健脾、补肾, 恢复人体五脏六腑间的升降平衡, 改善新陈代谢, 有效消除腹水。相对于西医, 中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在最终治疗效果的结果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讨、研究, 从而形成更加完善、严谨的中医治疗方法, 更有效的提高肝硬化腹水治疗效果[6]。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近期和持续疗法。方法 随机选取300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 在经过中医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方加减、验放化裁、外治法的针对疗法后, 对比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结果 在三组中医治疗法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 中医药能够有效的消除顽固性腹水, 标本均得到治疗, 治疗效果持久。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1]郭伟, 唐长金.中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临床诊疗方案的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

[2]党中勤, 黄朝阳, 张玉峰, 等.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胸水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

[3]蒋国法, 付宝娟, 楼亚波.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顽固性腹水34例分析[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

[4]杨沈秋, 郑丽红, 张禹, 等.软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

[5]潘祥宾, 杨沈秋, 张禹.张金良“组药”治疗肝硬化经验拾掇[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篇7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综合治疗,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病变, 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中医属“痢疾”、“泄泻”、“肠癖”等范畴。本病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 西医对本病无特效手段。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UC的中医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现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刘大铭[1]认为大肠湿热留恋、气凝血滞、血败肉腐化脓而见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 久之损伤脾胃, 水湿停聚, 聚久生热, 而成恶性循环, 病情反复发作。淤血、积滞是重要病理基础, 脾肾亏虚是发病关键。马亦旻等[2]分析致病因素与湿、热、毒、淤密切相关。湿重者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 苔腻、脉滑;热重者以脓血便为主要表现, 血色可鲜红, 常兼舌质红、苔黄、脉数;毒重者病情顽固, 极其难治。徐阳等[3]认为本病主要是因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脾胃运化失调, 加之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 日久成痰、热、湿、淤客于肠道, 与气血相搏, 致大肠传导失司, 气血壅滞, 血败肉腐, 脂络受损而发病。顾培青等[4]认为本病以脾气亏虚为本, 湿热淤毒之邪蕴结为标;肝脾不和是常见病机;毒入肠络、血腐肉败、内疡形成是其局部病机。整体的正虚与局部的邪实并见是主要病机特点。朱立等[5]认为湿热、寒湿、淤血、积滞等邪客于肠道, 与肠道气血相搏结, 大肠传导失司, 气血凝滞, 脂膜血络损伤, 血败肉腐, 壅滞成脓, 内溃成疡, 形成本病。沈洪教授认为饮食不节、六淫之邪为其病因, 脾肾亏虚为本, 湿热为标, 邪滞肠道, 气血不调, 传化失司, 肠络受损, 血败肉腐为其主要病机[6]。

2 临床治疗

2.1 中药内服

2.1.1 专法专方专药:

赵海静[7]归纳王长洪教授经验: (1) 清热活血, 口服方药:败酱草、白头翁、黄连、黄柏、当归、红花、丹皮等, 灌肠方药:黄连、黄柏、地榆、败酱草、白头翁、白及等。 (2) 健脾活血, 选用黄芪、白术、干姜、当归、败酱草、牛膝等。 (3) 调气活血, 选用党参、黄芪、炒白术 (大量) 、当归、地榆、白头翁等。刘大铭等[8]总结王新月教授经验: (1) 补益肺脾之气为君, 兼顾脾肾阳虚与肝肾阴虚。脾虚首选黄芪, 兼湿盛配伍炒薏苡仁、扁豆等;兼脾肾阳虚配伍仙灵脾、肉豆蔻等;兼肝肾阴虚配伍生地、旱莲草等。 (2) 清热化湿解毒, 兼顾活血化淤、行气导滞。湿热壅滞, 治以黄连、苦参为主, 兼血淤配伍生蒲黄、制没药等;兼气滞配伍厚朴、佛手等;兼积滞配伍炒山楂、炒枳实等。 (3) 活血止血, 敛疮生肌。化淤止血配伍三七、白及等;凉血止血配伍生地榆、仙鹤草等。 (4) 寒热错杂, 清温并用。清凉药物常用黄柏、苦参、白花蛇舌草、白头翁等, 温热药物常用炮姜、仙茅、肉豆蔻、小茴香等。 (5) 酸收与固涩区别运用。若大便次数较多兼少许热象, 可配伍石榴皮、乌梅等;若下利频频至滑脱失禁, 可选赤石脂、芡实等。朴昭衍[9]整理王垂杰教授经验, 将“健脾生肌、清热祛腐”确立为治疗大法, 选用黄芪、丹参、皂角刺、白及、槐花、苦参等作为基本方, 湿热内蕴型, 加黄连、蒲公英等清热祛腐;脾虚湿盛型, 加白术、薏苡仁等健脾化湿, 黄连、黄柏等健脾燥湿;脾肾阳虚型, 加干姜、补骨脂等温阳健脾;肝郁脾虚型, 加白术、白芍等疏肝健脾。张胜威等[10]总结张东岳教授经验, 将本病分为6型论治:脾虚夹湿型, 方选肠健平 (薏苡仁、白扁豆、莲子、党参、白术、桔梗等) ;湿热蕴结型, 方选肠清舒 (黄连、秦皮、白头翁、车前子、陈皮、当归、白芍等) ;血淤肠络型, 方选理肠宝 (当归、厚朴、肉豆蔻、赤芍、杏仁、丹参、滑石等) ;脾肾两虚型, 方选肠怡舒 (补骨脂、当归、白芍、党参、诃子、肉豆蔻、木香等) ;肝脾不和型, 方选肠舒安 (柴胡、吴茱萸、黄连、木香、黄芪、白芍、茯苓、防风等) ;气血两虚型, 方选肠炎康 (党参、黄芪、阿胶、白术、当归、茯苓、木香等) 。

2.1.2 多样本临床研究:

张轶鹤[11]分四型治疗, 湿热内蕰型29例, 予白头翁汤加减;气滞血淤型24例, 予膈下逐淤汤加减;脾肾两虚型12例, 予四神丸和附子理中丸加减;阴血亏虚型9例, 予生脉饮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95.9%。曹景龙[12]分四型治疗, 大肠湿热型18例, 予解毒汤加味;肝郁化火型5例, 予龙胆泻肝汤合逍遥散加味;脾不统血型11例, 予补中益气汤加味;阴虚内热型2例, 予滋阴脏连丸加味。结果总有效率83.3%。刘全红[13]分四型治疗, 湿热蕴结证19例, 予白头翁汤加减;肝郁脾虚证15例, 予痛泻要方加减;脾胃虚弱证16例, 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肾阳虚证30例, 予四神丸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曾江涛[14]予27例患者患者芍药汤加减口服。对照组口服SAS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中药组治疗后IgG和IgM的水平与西药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1) 。张秀静[15]治疗40例, 口服温补止泻汤 (附子、熟地、党参、茯苓、补骨脂、肉豆蔻、诃子、赤石脂等) 。对照组口服四神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邵佳[16]予29例患者口服化湿宣肺清肠饮 (黄芪、薏苡仁、干姜、石菖蒲、桔梗、紫菀、败酱草、黄连等) 。对照组口服SASP。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1.4%, 显效率24.1%, 有效率20.7%, 总有效率82.2%, 无效率13.8%。与对照组相比, 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 显效率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P均<0.05) 。陈铮等[17]采用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43例, 药用生黄芪、炒白术、生蒲黄、赤芍、黄柏、连翘等。对照组口服SAS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高秀云等[18]自拟补肾化淤愈疡汤治疗92例患者, 方用山茱萸、补骨脂、当归、赤芍、生黄芪、党参、白术、赤石脂、白头翁等。结果总有效率78.8%。

2.2 中药灌肠

王海霞[19]给予患者败酱草、白及、白矾、黄芩等中药灌肠。脾胃湿热型加黄连、白头翁;血淤型加当归、赤芍;脾肾阳虚型加补骨脂、肉桂。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用甲硝唑、地塞米松等灌肠。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2.5%, 总有效率95%,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陈庆超等[20]予患者党参、白术、紫花地丁、败酱草、白头翁、生地榆、马齿苋等灌肠。对照组予氢化可的松灌肠。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5%,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韦明等[21]予患者自拟灌肠方治疗, 药用:苦参、黄柏、马齿苋、败酱草、五倍子、红花、白及粉等, 中药煎剂加入SASP、甲硝唑粉, 共同保留灌肠。对照组予SASP、甲硝唑灌肠。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4.29% (P<0.05) 。梅艳丽等[22]用中药愈疡汤灌肠, 药用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茜草、诃子、地榆、赤芍等, 患者同时口服泼尼松。结果总有效率为95.2%。胡连友等[23]用中药板蓝根、大青叶、海螵蛸、苦参、白及、黄柏、大蓟等灌肠, 总有效率为96.8%。邓伟明[24]用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 对照组用庆大霉素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王翠云等[25]选用结肠宁 (九芝堂医药) 灌肠, 对照组予SASP灌肠。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7%和66% (P<0.05) ;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1%和73% (P<0.05) 。治疗4周后内镜缓解率分别为89%和68% (P<0.05) ,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3% (P<0.05) 。

2.3 综合疗法

2.3.1 中药口服加灌肠:

肖仲清[26]予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以及中药白头翁、地榆、党参、秦皮、白及、白术等灌肠。对照组予SASP栓剂纳肛。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 结肠镜黏膜病变改善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有效率为97.14%,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 (P<0.05) 。王袁元[27]采用白头翁汤加味方口服及灌肠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为91.67%。岑柏春[28]以疏肝健脾活血方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 药用柴胡、香附、炒白术、炙黄芪、党参、当归、五灵脂、赤芍、乌药等。对照组口SASP, 同时用地塞米松、卡那霉素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 对照组为71.44%。谢光平[29]予患者清化活血敛疡法中药汤剂口服并灌肠, 药用:苦参、白术、薏苡仁、莲子、防风、赤石脂、石榴皮、海螵蛸等。对照组用SASP灌肠。结果:清化活血敛疡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减轻患者肠黏膜组织病理炎症,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1) 。

2.3.2 中药口服加针刺:

张亚琴等[30]予患者自拟清肺愈结汤加减口服, 药用:桑白皮、黄芩、茯苓、仙鹤草、鱼腥草、苦参、金银花炭、浙贝母。针刺取穴:天枢、关元、上巨虚、足三里、内关。腹痛甚加梁丘, 面色差加血海。对照组口服维柳芬片和泼尼松片。14d为1个疗程, 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

2.3.3 针刺加艾灸加灌肠:

王冬梅等[31]采用针灸配合中西药保留灌肠疗法。针法:用电针治疗仪输出间歇式脉冲波刺激穴位, 每次刺激30min。穴位分2组:第一组: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第二组:合谷、大肠俞、天枢、上巨虚。灸法:为隔姜灸, 每次灸5壮。中西药保留灌肠, 中药处方:白头翁、黄连、黄柏、黄芩、血竭、丹参。煎汤后加入甲硝唑、黄连素、强的松等灌肠。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

2.3.4 针刺加艾灸:

李淑芝等[32]选取足三里、上巨虚、天枢、中脘、关元等穴位, 行针得气后于针柄上插上艾条, 艾条燃尽后拔针。结果总有效率95.5%。何邦广等[33]选取关元、天枢、中院、足三里、上巨虚穴, 捻转补法施术1min后, 将艾柱穿在针柄上点燃, 艾柱燃尽后起针。对照组取穴与治疗组相同, 只行普通针刺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总有效率73.3% (P<0.05) 。

2.3.5 针刺加电磁波谱照射:

马红学[34]针刺脾俞、章门、肾俞、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 同时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腹部, 以关元穴为中心, 30min/ (次·d) , 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SASP配合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

2.3.6 针刺加艾灸加电磁波谱照射:

沈群等[35]针刺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阴陵泉穴。针刺得气后用艾条在神阙穴行温和灸法。同时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腹部, 以关元穴为中心。30min/次, 隔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IgG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gG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3.7 推拿加针刺加艾灸:

刘晓艳等[36]治疗33例患者, 治疗组给予推拿三步九法结合针灸治疗。推拿三步九法:第一步, 患者俯卧位, 用推摩法在患者背部两侧膀胱经治疗5min左右, 拇指按法按膈俞、膏肓俞、脾俞、胃俞、大肠俞, 每穴按1~2min。用双手拇指推法推患者背部两侧膀胱经2min左右, 小鱼际擦法横擦患者肾俞、命门, 直擦督脉, 以透热为度。第二步, 患者仰卧位, 用掌摩法摩患者小腹部6~8min, 用掌揉法揉神阙穴2min左右。拇指按揉法按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各1min左右, 拇指点法点按足三里、阴陵泉、太冲各1min左右, 用力以患者自觉局部酸胀为度。第三步, 患者坐位, 用双手搓法搓患者胁肋3~5遍, 搓患者肩背3~5遍。针刺取穴脾俞、胃俞、大肠俞、章门、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 用补法, 加艾灸, 每次针灸治疗时间约30min。1次/d, 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采用针灸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61例, 有效28例, 无效2例, 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1) 。

3 研究展望

中医治疗痤疮316例报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病例显示有316例寻常面部痤疮患者, 均得到临床确诊[1], 其中267例女性患者, 49例男性患者, 年龄在16~42岁, 平均年龄在21岁, 病程1个月~8年, 平均约一年半;这些患者按痤疮分级pillsbury四级改良分级法[2]可分为一~三级, 52例一级 (轻) , 219例二级 (中) , 45例三级 (重) , 轻度患者占85.17%, 重度患者的比例是14.14%。

1.2 治疗方法

(1) 中药面膜:自制中药面膜治疗痤疮, 配方如下:连翘15g、黄芩15g、紫花地丁20g、当归20g、白芷15g、冰片20g、硫黄15g、丹参20g、穿心连15g、蒲公英20g, 加适量大豆粉, 磨成细粉, 调制成膏状备用。接下来进行面部洁净工作, 先洗, 后蒸, 针清粉刺, 在面部按摩后, 涂上事先准备的面膜, 接入超声波5~10min, 强度为0.5W/cm2, 强度从弱到强, 反复几次, 如有大的结节, 可把脉冲波调至1~1.25W/cm2, 在丘疹或结节处停留1~2min, 这一套面膜治疗时间不能超过15min, 超声波结束后, 把医用石膏调成糊状, 涂于之前残留的药膏面上, 15~20min过后, 清洗脸部, 涂收缩水。一次5d, 3次1个疗程, 可见疗效。 (2) 耳穴压籽:主要穴位:肺、肝、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耳尖、丘脑、神门, 大肠治便秘, 心医脓包, 卵巢医月经不调。先用75%酒精给穴位消毒, 取0.3cm×0.3cm大小医用胶布, 根据症状, 在穴位中央贴1粒王不留行籽, 每个穴位在能承受的压力下依次按压1min, 每天贴5次, 每次贴一耳, 两耳交替, 3d一更换, 5次1个疗程。 (3) 外擦巅倒散:把大黄, 硫磺秤好, 分份, 磨粉, 配成30%的洗剂, 每日晚上擦于皮损处, 次日早晨洗掉。治疗期间禁忌:其他药物, 鱼虾, 羊肉, 辛辣油腻食物, 烟酒, 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1个月后疗效逐渐显现。

1.3 疗效观察

疗效评定标准[3], 疗效是根据:治疗前皮损数和治疗后皮损数的对比值除以治疗前皮损数的百分比。痊愈:90%的皮损消退且无新疹出现;显效:60%~89%皮损消退, 基本没有新疹出现;好转:感觉症状有明显的好转, 皮损消退30%~59%, 无新疹或仅有少许新疹发生;无效:不足30%皮损消退, 症状没变换甚至加重;总有效率即痊愈率和显效率的总和。

2 结果

对316例患者进行1个月的试验治疗, 其中有188例轻, 中度患者 (占治愈总数5的92.12%) , 16例重度患者 (占治愈总数的7.8%) , 有79例显效 (25%) , 40例好转 (12.7%) 无一例没有效果, 总有效率为87.13%。最短疗程为15天, 最长为45d, 我们对患者均采用门诊和电话跟踪采访3个月以上。

3 讨论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 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 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 毛孔堵塞以后, 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 多数认为主要与雄激素、皮脂腺、毛囊内微生物和内分泌及缺锌等密切相关, 但到目前为止,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西医治疗痤疮目前依然选择四环素类药物、维甲酸类药物或使用雌激素或抗雄激素药物。但四环素和维甲酸类药物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特别是骨生长、胎儿孕育;系统应用抗雄激素药物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月经紊乱、男性出现女性化等副作用, 如果停药, 患者内分泌会更失调, 因此不可长久服用;外用雌激素, 抗雄激素治疗副作用较之则少, 但疗效却很低。中医认为造成痤疮的病因病机可表现在:素体热盛, 脾胃蕴热, 肝气郁结, 外感风热四型。基于上述病因, 治疗痤疮多从肺胃内治入手, 辩证施治。也就出现了很多成功经典的方法, 如枇杷清肺饮、清脾除湿饮、加味消遥散、五味消毒饮等等。有显著疗效的就为针对病因内服中药, 但此方法临床辨证复杂, 且熬煮中药麻烦复杂, 长久如用容易伤胃, 并伴随腹胀, 腹泻, 恶心等症状, 加之痤疮非一日就可治愈, 许多患者因不能坚持中途放弃治疗。近年来, 笔者在反复试验和临床实践中, 尝试找出更加有效, 简洁, 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随着中医面膜在制作工艺, 治疗操作上更简便易行, 且疗效显著, 无痛苦, 而大受无数患者欢迎, 。笔者在做中药面膜时, 先清洁面容, 使毛孔打开, 这样有助于中药成分的吸收和扩散。然后涂上药膏, 接入超声波, 使药膏渗透到皮肤, 以达到清热解毒, 燥湿杀虫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连翘、黄芩能高度抑制痤疮棒状杆菌, 当归、紫花地丁能中度抑制痤疮棒状杆菌, 它们对痤疮丙酸杆菌生长繁殖[4]有很大的杀伤力, 白芷、冰片有广泛的抗菌作用, 能抑制病原微生物, 减轻炎症反应;硫黄能软化表皮、杀灭皮肤寄生虫;丹参、当归、紫花地丁含锌量较高, 丹参酮具有抗雄激素作用, 能减少皮脂的分泌[5]。此上完成之后用医用石膏调成糊状涂于药膏之上, 它能利用在面膜封闭的情况下, 借助石膏释放的热量, 帮助药物进一步渗透、以达到排泄热度, 消散囊肿结节, 消退炎症的作用。

局部涂擦巅倒散洗剂, 借助大黄的广谱抗菌作用, 来抑制病原微生物, 减轻炎性反应;利用硫磺软化表皮、杀灭皮肤寄生虫的作用, 使症状逐渐减轻。这样虽然没有敷中药面膜, 但每晚通过中药的透皮吸收, 仍每天有药物维持清热解毒、脱脂消炎、抗菌的作用, 起到巩固和加强面膜疗效的作用。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更易接受, 采用传中的中医外治法:耳穴治疗, 与内服中药治疗相比, 其辨证分型比较简单, 且耳穴压豆疗法更易操作, 且无任何副作用。这种治疗选择两耳交替按压刺激肺、肝、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耳尖、丘脑、神门等穴位, 起到清泄肺胃积热、通经理气及调整内分泌的功能[6]。与前两种治疗配合使用, 可谓异曲同工, 标本兼顾。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美容技术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 使用中药面膜, 并辅助外部擦拭巅倒散, 并按压耳穴压豆, 来治疗常见的面部座疮, 使用实例316例。结果 治愈率为87.13%。结论 使用中医美容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常见的面部痤疮, 其治疗效果较好, 副作用小, 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关键词:痤疮,中医,美容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58.

[2]虞瑞尧.痤疮诊治彩色图谱[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2:32.

[3]涂平.痤疮治疗新进展-中国痤疮治疗公识会推荐治疗方案[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 36 (7) :421.

[4]黄畋, 孔俐君, 孙令, 等.48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2, 25 (5) :307-308.

[5]黄霏莉, 佘靖.中医美容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51.

上一篇:胃穿孔修补术下一篇:超高速点磨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