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中度痤疮

2024-08-20

轻、中度痤疮(共7篇)

轻、中度痤疮 篇1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该炎症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的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临床表现为粉刺、炎症性丘疹、浅在性脓疮以及结节[1]。该病是由于痤疮丙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其不仅影响到了患者的美观还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目前,临床上治疗痤疮的主要方法为局部或者系统性的使用抗生素或者维A酸类药物,由于系统性的使用维A酸类药物或者抗生素会引发患者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再加上随着痤疮丙酸杆菌对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给痤疮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近几年来,光动力治疗法为痤疮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究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我院对2013收治的70例轻中度痤疮给予了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轻中度痤疮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红蓝光组、阿达帕林凝胶组和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组各70例。所有患者中轻度100例,中度110例;男114例,女96例;年龄25~33岁,平均年龄(18.4±5.5)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8±1.5)年。纳入标准:(1)均为Ⅰ~Ⅱ级寻常痤疮的患者;(2)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过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3)均不是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妇女;(4)均对光不过敏或者非瘢痕体质。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红蓝光组。

给予红蓝光组患者红蓝光照射治疗。红蓝光照射的设备选用JY型红蓝光治疗仪,选取红蓝光的混合模式,其中蓝光的波长为(480±10)nm,红光的波长为(620±10)nm,光功率的密度为45mW/cm2。照射前用温开水清洁患者的治疗区,然后用热毛巾擦拭干净,并为患者的眼睛盖上纱布和戴上防护眼镜。开灯后需等待4~5min直到光源稳定,再打开测光表,其表上的数值至少为50mW/cm2以上。治疗时将治疗头置于患者治疗区上方的10~15cm位置,治疗的时间为14~20min,2次/周,8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叮嘱患者治疗区4d内避免阳光暴晒。

1.2.2 阿达帕林凝胶组。

给予阿达帕林凝胶组患者外用的阿达帕林凝胶。将阿达帕林凝胶涂于患者的患处,1次/晚,连续用药4周。

1.2.3 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组。

给予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组患者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治疗方法与红蓝光组和阿达帕林凝胶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各个部位各类皮损(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的数目,同时,以总积分的形式对患者皮损的炎症程度和数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其具体的评分标准为[3]:1个粉刺记为0.5分,1个直径为2~5mm丘疹记为1分,1个脓疱记为2分,1个直径>5mm的结节记为3分。总积分为各个皮损类型的积分之和。疗效评判标准[4]:根据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区皮损的减少率来评价疗效:减少率=(治疗前的皮疹数-治疗后的皮疹数)/治疗前的皮疹数×100%。其减少率≥90%则为痊愈;减少率为70%~89%则为显效;减少率为30%~69%则为好转;减少率<30%则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的例数+显效的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资料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的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皮损程度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组的皮损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红蓝光组为77.14%,阿达帕林凝胶组为60.00%,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红蓝光组和阿达帕林凝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的痤疮,且一部分人将持续到中年。痤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皮脂分泌过多、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若皮脂的分泌和排出出现障碍则将容易引发继发性感染[5]。毛囊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其中由痤疮丙酸杆菌导致的感染最为重要,痤疮丙酸杆菌通常在毛囊紧闭的情况下大量繁殖,最终形成痤疮。目前,临床上治疗痤疮的方法主要有蓝光照射、红光照射、红蓝光照射以及红光+5-氨基酮戊酸治疗等[6]。红光、蓝光主要是由发光二极管所产生,其强度远远低于激光所发出的光。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光子而准确的作用于目标组织———痤疮丙酸杆菌,能够产生卟啉,卟啉积聚于细胞膜上,受波长为(480±10)nm的蓝光照射后,可引起光动力效应的产生,并变成不稳定且高能量的卟啉,被激活的卟啉和三态氧结合后便形成了不稳定的单态氧,最终单态氧便与细胞膜上的化合物结合而损伤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7]。蓝光照射治疗可加快轻、中度痤疮皮疹的消退,缩短病程,并避免瘢痕的形成,同时可促进患者皮肤的新陈代谢,消除有害物质以及炎症等对皮肤的刺激,增强皮肤的弹性,并使毛孔变细[8]。然而,红光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与痤疮相关的红斑反应,能够促进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对组织细胞起到了修复的作用,同时通过调整金属蛋白酶,使胶原蛋白再生从而改善患者的肤质,并减少瘢痕的形成[9]。红光、蓝光联合使用能够增强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皮肤颜色、纹理、质地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阿达帕林凝胶为人工合成的维A酸类药物,其具有抑制毛囊口角质形成细胞角化、抗炎、剥离角栓以及粉刺等作用,对于痤疮的炎性损伤和非炎性损伤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0]。

综上所述,红蓝光照射治疗与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明显地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聪敏,丛林,宋克敏.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2):71-72.

[2]籍红,郑玲玲.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1):36-37.

[3]傅浩,李洁燕.窄谱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29(12):798-799.

[4]丁军青,叶晓红,蒋亦秀.综合护理干预在LED-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3):316-317.

[5]赖永平.红蓝光照射联合二丁颗粒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4,34(3):276-279.

[6]郑小帆,吴玉清,郑力航,等.果酸联合LED-红蓝光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13):102-103.

[7]周浙云,梁裕华,卢娜.疏肝清肺汤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3):141-143.

[8]吴华红,蔡锦楠,陈松波.红蓝光照射配合传统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6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5):51-52.

[9]袁景桃,李俊杰,袁润兴,等.红光联合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21(2):131-133.

[10]姚莹.红蓝光联合复方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22-23.

轻、中度痤疮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同意治疗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2)符合Pillsbury痤疮分级法I~Ⅲ级标准[1];(3)男女不限,年龄在18~35岁,皮损数>10个;(4)2~4周内未服用维A酸类及其他治痤疮的药物。

注:#与西药组比较,0.005<P<0.01;*与中药组比较,0.025<P<0.05

注:#与西药组比较,0.005<P<0.01;*与中药组比较,0.025<P<0.05

1.2 排除标准

(1)患处并发有其他明显可能影响到疗效评价的皮肤病患者;(2)重度(Ⅳ级)痤疮的患者;(3)伴有躯干部痤疮的患者;(4)伴有严重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损害疾病及精神疾病者;(5)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药物引起的痤疮;

1.3 病例资料

共收纳符合标准的患者120例,均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3.6±8.7)岁,病程3.5个月~2年,平均病程(1.2±0.4)年。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每组40例。3组性别、年龄及轻重程度和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4 治疗方法

中药组:给予平痤方中药汤液,早晚饭后30分钟口服中药汤液各1袋;复方组成及计量如下:黄芩15g、双花20g、连翘15g、赤芍20g、丹皮15g、知母15g、丹参20g、枇杷叶15g、生甘草10g、桑白皮15g、生石膏30g、白花蛇舌草30g。自动煎药机煎取中药汤液,每剂2袋,每袋150mL。西药组:每晚睡前用温水清洁患部皮肤并擦干后,给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武汉中联集团四药药业有限公司),每日1次。联合组:平痤方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使用(给药途径、剂量、时间)。各组均连续用药6周。用药期间患者少进食辛辣刺激性及油腻性食物,尽可能保证合理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强烈阳光和紫外线照射。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期间2周随访观察一次。按四级评分法对患者非炎症性损害(如黑头粉刺、白头粉刺)和炎症性损害(如丘疹、脓疱)进行评估,评价各项指标的分值,疗效评价:(1)基本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退;(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3)好转:症状、体征改善;(4)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治愈率=基本痊愈例数/总例数,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2显示:西药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联合组治疗痤疮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或者中药的疗效。

2.2 3组痤疮患者治疗前后分值情况

表3显示:治疗前3组患者的平均分值无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分值都有所下降,西药组及中药组之间差异不明显,联合组明显下降,与西药组及中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

中药组有3例口服汤药后出现恶心,停药后症状消失;西药组2例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红斑、轻度脱屑;联合组4例患者有轻度脱屑、干燥。3组不良反应都较轻微,未经用药处理。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肺经血热,熏蒸颜面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脾胃湿热蕴结,复感毒邪而发病,治宜清宣肺胃湿热,凉血解毒。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枇杷叶、桑白皮清宣肺热;连翘为疮家圣药,《神农本草经》曰:“主寒热、鼠瘘、痈脓、恶疮……”,配双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丹参具活血调经、凉血消痈之功;赤芍、丹皮清热凉血;石膏、知母善清肺胃之热,而且石膏能减少血管渗透性、解热、镇痉及消炎;生甘草清热解毒,并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连翘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菌试验高度敏感;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有抗雄性激素、抑制皮脂分泌、抗细菌、抗炎症以及免疫调节作用;舌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是痤疮抗菌消炎中不可缺少的要药。异维A酸具有抑制角化细胞增生、防止角质栓塞,抑制蛋白产生,使痤疮皮损消退等作用[2]。异维A酸可减少皮脂分泌,减少皮脂腺管部角化过度,减少与痤疮病因有关的致病菌,减少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等[3]。结果显示,3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所以,采用平痤方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不仅内外标本兼治,而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由于本研究样本例数少,观察时间短,平痤方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具体临床疗效和应用范围及用药时间长短等问题还有待在临床中不断探索与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平痤方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40例):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平痤方;西药组,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组,口服中药汤剂平痤方,同时夜间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用药6周后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其中联合组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中药组和单纯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分值明显下降,与西药组及中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平痤方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平痤方,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6.

[2]江文,涂亚庭,张国毅,等.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12):891-894.

轻、中度痤疮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度寻常痤疮患者18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认知功能完善, 治疗前30天未使用过与本文相关的药物, P il l sb u r y分级均为Ⅱ度, 支持本次观察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文药物过敏者及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者。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男60例, 女30例;年龄16~22岁, 平均 (20.1±1.3) 岁。观察组男56例, 女34例;年龄16~23岁, 平均 (19.8±1.1) 岁。两组的基本资料大体一致。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2.5%过氧苯甲酰凝胶 (浙江迪耳药业有限公司) 外用治疗,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0.1%阿达帕林凝胶 (四川明欣药业有限公司) 。两组均在早晚清洗痤疮部位后涂抹, 2次/d, 2周为1个疗程, 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过程中面部若出现过敏症状如红斑、瘙痒等, 应视症状轻重立即停药并做相应处理。嘱患者避免暴晒, 最好每天使用防晒霜;避免挤捏、搔抓皮肤等, 饮食应清淡, 避免摄入过多甜腻、辛辣、油炸食物;嘱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避免精神压力过重。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2) 采用36项健康调查简表 (SF-36) 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量表包括躯体功能 (PF) 、日常活动功能 (RP) 、身体疼痛 (BP) 、活力 (VT) 、社会交往功能 (SF) 、精神活动功能 (RE) 、心理健康 (MH) 、总体健康 (GH) 等8个维度, 各维度分值均为0~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3) 每两周访查一次, 使用我院自制量表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包括药物使用、饮食禁忌等的执行情况。总分100分, 大于80分为依从性好。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或有遗留少许色素暗沉, 无红肿症状;有效:皮损部分或大部分消退, 红肿症状有改善;无效:皮损无变化或消退不明显, 红肿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 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95, P<0.0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 (86/9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 (56/9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 0.02, P<0.01) 。

2.2 两组治疗前后S F-3 6各维度评分比较 (表2)

除GH外, 两组治疗前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 (8.9%) , 其中水肿4例, 红斑3例, 灼热1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9例 (21.1%) , 其中皮肤干燥8例, 水疱、红斑各4例, 脱屑3例。上述症状均较轻微, 停药后自行消失。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 7, P<0.05) 。

2.4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均随治疗时间延长降低, 观察组各时间点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痤疮是青少年常见的皮肤炎症, 几乎90%的青少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痤疮, 且病情反复, 短时间内难以根治, 很多患者病期持续整个青春期, 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外观形象和生活质量。该病发病机制复杂, 药物选用不当会对患者皮肤产生永久性恶劣影响。因此, 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肤质、主要发病原因等选用恰当的治疗药物。

阿达帕林为人工合成的第三代维A酸类药物, 不仅具备传统维A酸类药物的药理活性, 调节表皮细胞增殖和分化, 使角质层细胞疏松而易脱落, 促使皮肤细胞组织正常代谢, 且抗炎活性更强、稳定性更好、亲和力更强, 有更好的耐受性[3]。0.1%的阿达帕林凝胶渗透性好, 在角质蓄积浓度高。过氧苯甲酰是抗炎药物, 不仅能释放活性氧, 有效抑制毛囊与粉刺中的痤疮丙酸杆菌, 还能抑制皮脂过量分泌, 溶解老化角质, 使角质形成细胞恢复正常角化。2.5%过氧苯甲酰凝胶既有剥脱角质, 又有溶解角质的作用, 使毛孔可完全打开, 与0.1%阿达帕林联合使用增强了阿达帕林的渗透性[4]。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两者联合使病灶部位吸收更好, 同时阿达帕林凝胶的高浓度蓄积减少了角质层的过分干燥。较高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用药体验, 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阿达帕林凝胶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疗效好、安全性高, 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摘要:目的 探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对中度寻常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80例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2.5%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0.1%阿达帕林凝胶, 2周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36项健康调查简表 (SF-36) 评分、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SF-36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达帕林凝胶和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使用治疗中度寻常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阿达帕林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中度寻常痤疮

参考文献

[1]黄林, 高永良, 李惠.痤疮的物理治疗[J].重庆医学, 2010, 39 (12) :1611.

[2]夏庆梅, 王泓午, 徐丽敏.痤疮中西医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 2011, 28 (1) :84.

[3]康玉英, 鞠梅, 孙彩虹, 等.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10年回顾[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8, 41 (9) :616.

轻、中度痤疮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痤疮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其中, 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30例, 年龄16~30岁, 平均年龄 (20.76±3.55) 岁。其中轻度患者35例, 中度患者为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 年龄15~29岁, 平均年龄 (20.97±3.58) 岁。其中轻度患者29例, 中度患者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凝胶 (国药准字H20040314, 厦门金日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每天早晚清洁患处后擦干, 将药物涂于患处[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果酸换肤治疗。将患处用专业清洗剂清洁后, 从上至下涂抹高浓度甘醇酸。停留5 min后, 用中和液中和, 再用冰敷患处减轻红肿。嘱托患者不可用手抠患处, 1周后再做1次, 直至完全脱落为止[3]。两组患者均接受4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 所有患者接受4个月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 记录患者在治疗后炎症皮疹与非炎症皮疹的脱落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脱落率= (治疗前皮疹数-治疗后皮疹数) /治疗前皮疹数×100%。脱落率>90%为显效, 脱落率为60%~90%为有效, 脱落率<6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记录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44例 (73.33%) 、有效13例 (21.67%) 、无效3例 (5.00%) , 总有效率为95.00%, 对照组显效25例 (41.67%) 、有效15例 (25.00%) 、无效20例 (33.33%) , 总有效率为66.67%,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刺痛5例、瘙痒8例、红斑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观察组仅出现刺痛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痤疮属于慢性炎症, 易反复发作, 不易根治, 多发于青少年阶段。如不及时治疗, 可能由于患者抓挠导致患处感染而留下瘢痕, 对美观造成一定影响。治疗该疾病的根本为抑制丙酸杆菌, 控制油脂分泌以及祛除老化的角质层防止因角质层过厚而堵塞毛孔[4]。以往本院应用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该疾病, 该药物属于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 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且对痤疮丙酸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但并发症较多, 且如果用量过多会导致腹泻甚至结肠炎[5]。果酸换肤是近几年新兴的技术, 果酸是由从多种水果中提取的酸性化学物质组成的, 包括甘醇酸 (提取自甘蔗) 、酒石酸 (提取自葡萄酒) 以及苹果酸 (提取自苹果) 等[6]。高浓度的果酸可对皮肤起到剥离的作用, 加速角质的更新, 使老化的角质脱落, 对皮肤浅表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且能够改善毛孔粗大的现象[7]。该方法治疗虽需时间较长, 但更安全且副作用小, 对患者预后美观无影响[8]。因此, 两药联合可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 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更为安全、有效。本研究表明, 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66.67%)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8.33%) 明显高于观察组 (1.67%)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应用果酸换肤与克林霉素凝胶配合治疗轻中度痤疮患者可更安全有效的根治痤疮,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世华, 袁霞, 刘兰, 等.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观察.重庆医学, 2015, 44 (21) :2977-2979.

[2]黄明欢, 黄懿.果酸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1) :98-100.

[3]李琳, 夏莉华, 李晓燕, 等.果酸换肤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1) :105-106.

[4]曹文婷, 毛越苹.果酸治疗痤疮的效果观察.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 18 (5) :353-356.

[5]袁冰峰, 俞珊, 何惠珍, 等.果酸配合中药治疗痤疮临床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6) :1004-1005.

[6]黄玉成, 李红文, 李雪莉, 等.果酸换肤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3, 46 (7) :515-516.

[7]付昱, 姜敏, 孙洁, 等.火针联合果酸治疗痤疮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1) :63-65.

轻、中度痤疮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6 例患者,男36 例,女80 例;年龄16~89 岁,平均50.2 岁。多数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例如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运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或者激素等,但是自诉效果不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膝前明显疼痛,上下楼梯或蹲立时疼痛加剧;髌骨不稳或复发性脱位;膝关节间歇性绞锁;股四头肌不同程度萎缩;关节反复积液或肿胀等。体格检查中可以触及明显的髌股关节摩擦音,髌骨内移程度减少。影像学检查显示髌股关节炎的存在、关节间隙变狭窄、髌股关节面存在高密度影、髌骨外侧关节面骨赘形成等。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行膝关节正侧位、轴位片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常规前外侧及前内侧髌旁入路,置入关节镜镜头和操作器械。术中常规各个间室、半月板、交叉韧带探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膝前疼痛,对滑膜皱襞明显肥大,嵌夹于髌股关节间隙的,将增生的滑膜进行清除;对髌骨及相应股骨滑车关节面有骨质增生,导致关节面突起不平的,用电锉仔细打磨平整;如果存在髌骨内移活动度过小,或者外侧支持带挛缩,则利用Serface射频汽化钩刀从近端的髌股韧带至远端的髌胫韧带,距髌骨外缘1 cm处,逐层切开滑膜、关节囊、支持带及浅筋膜,直达皮下,松解外侧支持带;若有软骨剥脱,较小者直接取出,较大者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关节内病变软组织清理和外侧支持带松解可引起关节腔内术后出血,因此术中刨削清理后要采用射频仔细止血,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3 术后康复与随访

术后用弹力绷带对其进行包扎,固定2~3周,软枕屈膝15°;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次日开始直腿抬高及膝关节屈伸等训练;术后1周内髌骨中立位支具保护,下地部分负重行走,至术后3周恢复膝关节正常屈伸活动,并完全负重。术前、术后均采用Lysholm评分进行髌股关节功能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术前、术后Lysholm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40个月,平均17.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病例发生。多数患者术后髌骨活动度增大,X线片检查提示骨赘清理干净,髌股关节减压充分。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软骨病变OuterbridgeⅠ度17膝,Ⅱ度89膝,Ⅲ度10膝,术后疼痛明显减轻,髌股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经统计学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同Outerbridge分级术前、术后之间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Davies等[2]报道年龄超过40 岁的174 例患者中,共206个膝关节有膝前疼痛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单纯髌股关节炎占9.2%。虽然髌股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关于其治疗方式的选择仍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原因在于目前髌股关节炎的病因还不是很清楚。从解剖上说,它的关节面是不一致的,导致其在运动弧的任一接触面积都相对较小,同时传递由身体最大肌肉群通过最长骨产生的极大力。因此即使有很小的对线不良,通过关节生物力学激发就可导致严重的疼痛、功能障碍和过早退变。髌股关节手术目的是取得稳定的髌骨关节面以及最优化的力学负载[3]。通过病例研究发现,关节镜手术治疗轻、中度髌股关节炎,具有简单、微创、术后效果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在我们的研究中共有37 例患者接受膝关节镜下清理联合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炎。关节镜下松解外侧支持带主要适用于术前、术中检查发现髌骨内移活动过小,或者有外侧支持带挛缩症状的患者。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术中要首先清理增生的骨赘、滑膜,然后再次检查髌骨活动度,如果活动度仍然过小,则需要进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原因是髌股关节炎患者往往伴有髌股外侧骨质、滑膜增生,造成髌骨外侧支持带张力增高,髌股外侧关节面因压力增高而内侧关节面压力降低,内外侧应力不平衡,进一步导致内、外侧关节软骨发生退变,外侧支持带紧张,髌骨活动度减少。通过增生骨赘、滑膜清理,可以减轻髌股关节外侧高压,外侧支持带得到松解,增加了髌骨的活动度,缓解疼痛。

此外,关节镜下进行外侧支持带松解能有效地纠正膝关节屈伸运动时髌骨运行轨迹不良,改善髌股关节面的异常接触,从而减少髌股关节面软骨的损伤[4]。外侧支持带的松解还能有效地减少外侧髌旁软组织的张力,同时电热烧灼有“去神经化”的作用[5],主要是通过部分清除髌骨周围神经,减少疼痛的神经传导,缓解膝前疼痛。

膝关节前方的脂肪垫、关节囊以及滑膜组织是膝关节非常敏感的部位,软组织的平衡程度和滑膜炎的程度与膝关节的症状密切相关[6]。软组织进入髌股关节间隙,增加膝关节屈伸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引起软组织炎症和损伤软骨,产生膝关节前缘疼痛。关节镜下清理增生、病变的膝关节软组织能有效地治疗关节物理性的挤压以及继发性的炎性反应引起的疼痛症状。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4 例患者关节内软组织增生、病变严重,术中刨削清理,并采用射频仔细止血,术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清理术,通过清理增生的骨质、去除游离体以及增生、病变的膝关节内软组织(主要是滑膜皱襞),不仅消除了影响膝关节活动的机械性因素,阻断了髌股关节退变-损害-退变的恶性循环,而且用大量盐水冲洗关节腔,将关节内的磨损碎屑和炎性因子冲出关节腔,减轻炎性反应,以达到治疗目的。

我们在利用关节镜治疗轻、中度髌股关节炎的诊治中总结以下几点体会:a)术前、术后随访膝关节轴位片的拍摄是必不可少的;b)清理术时注意仅切除病变的滑膜,尽量不去干扰正常的滑膜,滑膜皱襞在增生肥厚时予以切除,脂肪垫在无病变时不要切除 [7];c)术中进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时,一定要在手术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在骨赘、增生滑膜彻底清理后,仍然存在髌骨活动度过小,或者外侧支持带挛缩,再进行松解;d)术后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膝关节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利用关节镜技术避免了开放手术的许多缺点,治愈率高,减少了手术创伤,保护了软组织,对关节内环境影响小,促进了术后愈合的过程。但同时也应牢记微创并不意味着无创,不熟练操作器械可能带来的关节软骨、韧带、半月板等的损伤,都影响着手术后的效果,故严格的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和熟练的关节镜操作技术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们的研究证实关节镜治疗轻、中度髌股关节炎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术式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膝前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由于病例有限、随访时间不够长,关节镜治疗轻、中度髌股关节炎的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Sarda PK,Shetty A,Maheswaran SS.Medium termresults of Avon patellofemoral replacement[J].Indi-an J Orthop,2011,45(5):439-444.

[2]Davies AP,Vince AS,Shepstone L,et al.The radio-logic prevalence of patellofemoral osteoporosi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402):206-212.

[3]张民,吕智.髌股关节置换(一)[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150.

[4]Fulkerson JP.Alternatives to patellofemoral arthro-plasty[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5(436):76-80.

[5]王思群,夏军,魏亦兵,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的综合控制的临床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08,2(3):280-286.

[6]Becker R.Surgical Treatment of Isolated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J].Clin Orthop RelatRes,2008(466):443-449.

轻、中度痤疮 篇6

l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Si SBP (坐位收缩压) <180mm Hg, Si DBP (坐位舒张压) 90~109mm Hg, 年龄28~72岁。排除标准:哺乳期和孕妇妇女, 肝、肾功能严重障碍, 继发性高血压, 严重烟酒嗜好, 严重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 对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过敏。

1.2试验设计

采用平行开放对照、单盲、随机。经过2周安慰剂导入期和1周药物冲洗期结束后合格者, 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VAL组52例, ENA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5mg依那普利, 或者80mg缬沙坦, 2周后若Si DBP≥90mm Hg, 则采用加倍的剂量, 4周后若Si DBP≥90mm Hg, 则加服25mg双氢克尿噻, 每日1次。在此期间不服用其它药物, 以免影响血压。

1.3观察指标

血压及心率 (HR) 测定:患者进入安慰剂导入期后, 舒张压取Korotkoffv, 收缩压取Korotkoff I, 同时测心律和心率。加量前后及治疗前需加测坐位、卧位的心率和血压, 2次血压数值较高者来计算其平均值[4]。2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监测仪器选用Spacelab90207型动态血压监测仪 (美国生产) , 测压间隔为30min, 于右臂缚袖带。监测所得参数有平均HR、DBP和SBP。

1.4疗效评价

显效:Si DBP下降20mm Hg以上, 或者已经降至正常 (<90mm Hg) 水平;有效:Si DBP下降10~19mm Hg, 或者已经降至正常水平;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实验室检查

本组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行血清电解质、血糖、血尿常规、胸部X线、血脂、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基本情况见表1。

注:组间比较P>0.05

2.2 血压及HR变化

2.2.1 有效率

VAL组总有效率92.3% (48/52) , 显效51.9% (27/52) , 有效40.4% (21/52) , 无效7.7% (4/52) ;ENA组总有效率88.0% (44/50) , 显效48.0% (24/50) , 有效50.0% (20/40) , 无效12.0% (6/50) 。组间比较P均>0.05。

2.2.2 剂量与疗效关系

VAL组有效48例, 其中每日80mg 17例, 每日120mg 31例, 平均 (116.4±15.6) mg, 23例加用利尿剂;ENA组有效44例, 其中每日5mg 14例, 每日10mg 30例, 平均 (8.5±2.1) mg, 28例加用利尿剂。

2.2.3 降压幅度

经8周治疗, VAL组血压从 (158.3±14.8) / (103.6±5.2) mm Hg降至 (136.7±13.5) / (87.5±5.9) mm Hg, Si SBP/Si DBP下降 (20.8±9.3) / (15.5±5.3) mm Hg;ENA组血压从 (158.2±13.4) / (101.9±5.3) mm Hg降至 (139.4±12.5) / (89.9±6.1) mm Hg, Si SBP/Si DBP下降 (19.7±8.6) / (12.7±47.1) mm Hg。两组药物均有显著降压 (P<0.01) 。两组间2、4、6及8周血压值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说明两药降压幅度相似, 无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见表2。

注:组内比较*P<0.001

2.2.4 HR变化

VAL组治疗前HR (78.2±6.9) 次/min, 治疗8周末HR (78.9±7.6) 次/min;ENA组治疗前HR (77.4±6.6) 次/min, 治疗8周末 (78.6±9.1) 次/min。两组用药后心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2.3实验室检查

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的血清电解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不良反应

ENA组出现9例不良反应, 干咳VAL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

3 讨论

缬沙坦是一种新型口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其在肝中氧化形成了有药理活性的E-3174代谢产物。本研究结果显示, AngⅡ拮抗剂和ACE抑制剂与利尿剂合用可起到协同疗效作用。ACE抑制剂可引起缓激肽与P物质积聚, 从而使支气管反应性增加并产生咳嗽, 由于缬沙坦对缓激肽无明显作用, 极少引起咳嗽[5]。总之,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较佳,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 安全性高, 可以维持24h降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Criscione L, de Gasparo M, Buhlmayer P, et a1.Pharmacological profile of Valsartan:a potent, orally active, nonpeptide antagonist of the angiotensin 1I AT-rec-eptor subtype[J].Hr J Pharmacol, 2002, 110:761.

[2]Ji H, Leung M, Zhang Y, et a1.Differential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for specific binding of nonpeptide and P-eptide antagonists to the ATI angiotensin receptor:id-entification of amino acid residues the determine binding of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 losartan[J].J Biol C-hem, 2002, 269:16533.

[3]Data on file.Integrated Summary of Safety for Valsartan.CibaGeigycorporation[J].SummitUSA, 1995.

[4]Julius S, Weber MA, Kjeldsen SE, et al.The valsartanantihypertensive long tem use (VALUE) trial outcomes in patients receiving monotherapy[J].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6.

轻、中度痤疮 篇7

关键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高血压,动态降压作用

国际性维拉帕米缓释片/群多普利(INVEST)研究表明,血压低于140/90mm Hg的一般人群心血管的发病率、致残性和致死性心血管事件明显低于血压未控制者[1]。目前,单一药物很难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到目标值,而联合用药既能使血压达标[2],又可增加降压效果,还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笔者采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并与单用吲哒帕胺、氯沙坦钾胶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龄41~75(59.3±6.4)岁;病程为3~19(15.2±3.5)年,曾服用降压药物者停用药物2周。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随机选取病例,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伴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肺心病、心功能不全、脑卒中、不能合作者。所有患者采用双盲、平行、随机原则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各22例,3组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服药方法:

对照1组每日晨7∶00口服吲哒帕胺1.25mg,每天1次,若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 Hg以下,加大剂量至2.5mg,每天1次;对照2组每日晨7∶00口服氯沙坦钾胶囊50mg,每天1次,若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 Hg以下,加大剂量至100mg,每天1次;治疗组每日晨7∶00口服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50mg+12.5mg),每天1次,对反应不足者可每次增加2片,每天1次。3组总疗程均为8周。

1.2.2 血压及心率测量方法:

(1)血压及心率测定:患者于上午9∶00~10∶00就诊,静息15min后,做偶侧血压、心率(分别以服用安慰剂第2周末和服用降压药后第8周末各测血压的平均值为治疗前后血压)。(2)动态血压监测:检测期间,嘱患者用药前后均在同等的生活规律下测量,每隔30min测量1次,连续监测24h血压。

1.3 观察内容及随访

服药第1周每天测血压1次,第2~7周每周共测2次,最后1周测3次非同日血压,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共观察8周。治疗组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压并进行谷/峰比计算。全部病例测血压时记录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糖、血脂、血钾、血尿酸。在非随诊日出现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立即来医院行血压测量,进行登记,并随时调整方案。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0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 Hg;有效:收缩压(SBP)下降≥30mm Hg且血压降至正常,DBP下降<10mm Hg并已降至正常,或虽未降至正常,但DBP下降>10mm Hg;无效:血压未达上述标准。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动态血压的结果判定根据WHO 2002年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1、2组比较,*P<0.05

2.2 血压及心率改善情况

3组治疗后血压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心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1、2组比较,#P<0.05

2.3 动态血压

本研究治疗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男13例,女9例。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图1)较服药前显著降低,曲线完全分离,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证实:24h平均SBP从(144.85±5.54)mm Hg降至(124.13±6.68)mm Hg,DBP从(87.73±5.31)mm Hg降至(78.91±4.28)mm Hg,其SBPDBP(峰值取10∶30时和17∶00时的平均血压,谷值取6∶00时和7∶00时的平均血压)T/P比值分别达到72.9%和55.8%,证明氯沙坦钾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降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4 实验室检查

3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糖、血脂、血钾及血尿酸无明显变化。

2.5 不良反应

对照1组出现一过性头痛感1例,对照2组无特殊不适,治疗组出现疲劳感1例,症状较轻微。

3 讨 论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和JNC7均指出,为控制血压达标,约7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3]。氯沙坦钾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后,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收缩血管与刺激肾上腺释放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使血压降低;同时,减轻心脏后负荷,长期给药能逆转左室肥厚和血管壁增厚[4]。氯沙坦钾选择性阻断AngⅡ的缩血管效应,限制醛固酮的分泌,故除降低血压外还具有保钾、促进尿酸排泌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受损程度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通过抑制AngⅡ产生,发挥保护内皮功能的效应[5]。吲哒帕胺为磺胺类衍生物,作用部位也与噻嗪类利尿剂相似,降压作用机制可能是其对血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性,这与阻止钙内流有关[6],同时抑制肾远曲小管对钠的再吸收而起到利尿作用。本文研究证实:复合制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与吲达帕胺、氯沙坦钾相比,降压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在多种降压药物无效时,该药仍能发挥满意降压效果,且治疗前后心率、肝功能、血糖、血脂、血钾、血尿酸未见明显变化。噻嗪类药物治疗可能促发部分患者高尿酸血症。由于氯沙坦能降低尿酸,故氯沙坦钾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可以减轻利尿剂所致的高尿酸血症,也提示其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比较理想的配伍。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血压波动非常明显,因此有效、平稳地控制患者24h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关键。本文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其SDPDBPT/P比值分别达到72.9%和55.8%,证明氯沙坦钾氢氯噻嗪降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服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

参考文献

[1] Pepine CJ,Kowey PR,Kupfer S,et al.Predictors of adverse outcome a-mo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AmColl Cardiol,2006,47(3):547-551.

[2]张维忠.2004年高血压研究的循证医学新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3):185-187.

[3]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JAMA,2003,289(19):2560-2572.

[4]杨宝峰,苏定冯,王玲,等.药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陶军.高血压的新认识与诊治进展—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9):783-786.

上一篇:代价理论下一篇:刑事影响性诉讼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