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治疗(通用12篇)
中医药辨证治疗 篇1
胃脘痛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 腹胀, 胃脘当心而痛”。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运化水谷, 一旦饮食失宜, 可引起胃痛[1]。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等及部分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 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92例, 均符合中医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 女49例;年龄24~72岁, 中位数43.6岁;病程2个月~40年;其中胃脘部疼痛38例, 痞闷或胀满30例, 嗳气15例, 泛酸9例;属寒邪客胃型16例, 饮食停滞型11例, 脾胃虚寒型17例, 肝气犯胃型13例, 肝胃郁热型11例, 胃阴亏虚型6例, 淤血停滞型7例, 气滞血瘀型6例, 脾胃虚寒型5例。
1.2 治疗方法
(1) 寒邪客胃型:用良附丸加减, 若寒重, 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 可加吴茱萸、丁香、干姜、桂枝;若胃寒较轻者, 可局部温熨, 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散寒止痛。寒重者, 加吴茱萸、干姜、小茴香、温中散寒。气滞重者, 加佛手、香橼、元胡索理气止痛。若见寒热身痛等表寒证者, 加苏叶、藿香、生姜、佩兰, 或服生姜汤散寒止痛。若兼见胸脘痞闷、呕吐等寒挟食滞者, 加枳壳、鸡内金、神曲可和胃降逆, 消食导滞。 (2) 饮食停滞型:保和丸———消食导滞。食积化热者, 可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大便秘结, 可合用小承气汤通腑泄热、荡积导滞。泛酸者, 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和中制酸。 (3) 肝气犯胃型:柴胡疏肝散加味, 气滞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有理气解郁之功效。胁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理气止痛。嗳气频作者:可加旋覆花、沉香、代赭石理气降逆。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和中制酸。 (4) 肝胃郁热型: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若见胀满痞塞, 身困, 苔腻等湿阻之征, 可加茯苓、白豆蔻、半夏等化湿之品。 (5) 瘀血停滞型:实证失笑散合丹参饮;虚证调营敛肝饮。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三棱、莪术, 并可加理气之品, 如枳壳, 木香、郁金等。痛甚可酌加延胡索、三棱、莪术。伴吐血、黑便时, 可加三七、白及。 (6) 胃阴亏虚型: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若胃阴亏损较甚者, 可酌加干石斛。见脘腹灼痛, 嘈杂泛酸, 配用左金丸。胃热偏盛, 可加生石膏、知母、玉竹、芦根清胃泄热。便秘明显, 加郁李仁、瓜蒌仁等润肠。痛甚者可加厚朴花、玫瑰花、香橼、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药物。 (7) 脾胃虚寒型:黄芪建中汤加味。泛吐清水较重者, 可加干姜、半夏、吴茱萸、茯苓等温胃化饮;脾虚湿盛者, 可合二陈汤。兼见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等肾阳虚者, 可加肉桂、附子、助肾阳以温脾和胃。每天1剂, 水煎取汁500m, 分2次温服, 疗程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 参考症状及体征恢复如常人, 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 6个月~1年内无复发;显效:主要症状消除, 参考症状、体征好转, 理化检查好转, 6个月~1年内无复发: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 但疼痛减轻, 且持续时间缩短, 理化检查无明显改变;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 6个月~1年内有发作, 疼痛无减轻, 理化检查无改变。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好转) /总例数×100%。
2 结果
92例胃脘痛患者中痊愈17例 (18.5%) , 显效23例 (25.0%) , 好转38例 (41.3%) , 无效14例 (15.2%) , 总有效率84.8%。
3 讨论
3.1 胃脘痛产生机制
胃脘痛主要因长期饮食不节, 寒湿内侵, 七情刺激, 劳倦内伤, 致使脾胃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津液、水湿运化障碍, 阻滞为瘀, 郁而化热, 胃失和降。此病虽发于胃, 责于胃, 但也责于肝脾。肝主疏泄, 性喜条达, 胃主受纳, 以降为顺, 脾主运化, 以升清气,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气血运行正常, 则不会发病。
3.2 治疗机制
3.2.1 寒邪犯胃型:
良附丸是治疗寒邪客胃, 寒凝气滞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 香附行气止痛。《素问举痛论》曰:“寒邪客于肠胃之间, 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 小络引急, 故痛。”《景岳全书心腹痛》也指出, “盖寒则凝滞, 凝滞则气逆, 气逆则痛胀由生”。主要表现为:胃脘冷痛, 遇寒痛甚, 得温痛减, 喜热饮, 苔白, 脉弦紧, 多有胃部受凉史, 治宜温胃散寒缓急止痛。
3.2.2饮食停滞型:
保和丸为治疗饮食停滞的通用方, 该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健胃下气, 消食导滞;半夏、陈皮、茯苓化湿理气, 健脾和胃;连翘散清热祛痰, 宣肺利咽, 还可加入谷芽、麦芽、鸡内金等。
3.2.3 肝气犯胃型:
症状特点是胃痛与肝气郁结之表现。《临证指南医案》“治肝可安胃, 凡醒胃必须治肝”深刻说明了这一点。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川芎、白芍、香附疏肝解郁, 枳壳、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 行气止痛之效。肝胃不和型胃镜及病理检查多半有肠化, Hp阴性[2]。
3.2.4 肝胃郁热型:
本型的症状特点是胃痛与肝气“郁”“热”之症。治法:疏肝理气, 泄热和中。方药: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 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和中健胃, 丹皮、栀子清肝泄热。左金丸中黄连清泄胃火, 吴茱萸辛散肝郁。肝胃郁热型黏膜充血水肿, 糜烂出血, 肠腺上皮化生, Hp阳性。
3.2.5瘀血停滞型:
症状特点是瘀血特点在胃。治法:活血化瘀。方药:方中五灵脂、蒲黄、丹参活血化瘀止痛, 檀香、砂仁行气和胃。气滞血瘀型胃镜表现为黏膜颜色深红而肿, 充血有出血点, 黏膜表面有颗粒状隆起。
3.2.6 胃阴亏虚型:
症状特点是胃痛与阴虚表现。治法:养阴益胃。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养阴益胃, 芍药、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胃阴不足型胃镜及病理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偏多, 重度肠化和异型增生多见, Hp检出率低, 黏膜颜色深红, 糜烂有出血点。
3.2.7 脾胃虚寒型:
症状特点是胃痛与脾之虚寒表现。部分病例肠化及Hp阳性, 胃黏膜色红白相兼或灰白, 黏膜上附有黏液, 或黏膜水肿。治法:温中健脾。方药:方中黄芪补中益气, 小建中汤温脾散寒, 和中缓急止痛[3]。
3.3 胃脘痛现代研究
胃脘痛患者多为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 主要以胃溃疡和胃炎较为常见, 多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窦黏膜生长抑索的分泌, 胃功素分泌异常有关。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 勿暴饮暴食, 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总之, 胃脘痛临床以实证多见, 治宜祛邪为主, 而脾胃虚寒和胃阴亏虚临床相对较少, 但各类证型, 常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 必须审证求因, 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
[1] 吴彼.中医文献关于胃脘痛病名及病因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 22 (4) :19-20.
[2] 黄加元.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72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18 (12) :112.
[3] 韦继光.中医辨证论治配合中药药包烫熨治疗胃脱痛150例[J].健康文路, 2014, (1) :341-342.
中医药辨证治疗 篇2
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症。
其病因、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实者为七情内伤、肝失条达、饮食失节、痰热上扰;虚者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劳倦过度、心脾两虚。不寐的病证轻重,与其病因、病程长短有关,要通过不同的临床表现加以辨别。轻证为少眠或不眠,重者彻夜不眠;轻者数日即安,重者成年累月不解,苦于入睡困难。
不寐的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证属阴血不足、心脑失其所养,表现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因脾失化源、肝失藏血、肾失藏精、脑海空虚所致。实证为火盛扰心、或瘀血阻滞,表现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胸闷且痛,多由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痰火郁滞、气血阻滞所致。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甲亢 篇3
1.肝郁痰结型
此型甲亢患者可出现颈部肿胀或有结块、质软不痛、胸胁满闷、爱叹息、恶心、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弦或濡滑等症状。治疗此型甲亢应坚持疏肝解郁、化痰清热的原则,可选用丹桅逍遥散加减。其方药组成是:丹皮、山栀、半夏、贝母、川楝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9克,薄荷(后下)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若有胁痛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郁金、香附各9克。患者腹胀便溏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党参12克,木香6克,白豆蔻(后下)3克。患者颈部的结块若较硬,可在此方中加入黄药子6~9克,露蜂房9克。
2.肝火犯胃型
此型甲亢患者可出现颈肿眼突、目光炯炯、消谷善饥、口干欲饮、大便溏泄、性情急躁易怒、怕热多汗、面红、心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等症状。治疗此型甲亢应坚持清肝泻胃、散结消瘿的原则,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其方药组成是:龙胆草6克,山栀子、丹皮、柴胡、黄芩、半夏、贝母各9克,黄连3克,木通5克,泽泻15克,生地12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患者口干欲饮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石斛、沙参各15克。患者大便溏泄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山药、白扁豆各15克。
3.阴虚阳亢型
此型甲亢患者可出现颈肿眼突、头晕眼花、手抖、烦热多汗、口干多饮、食欲旺盛、身体消瘦、心悸、失眠多梦、舌红或红绛、苔少或薄黄、脉细数等症状。治疗此型甲亢应坚持滋阴降火、宁心熄风的原则,可选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其方药组成是:生地、丹参、白芍各15克,玄参、麦冬、知母、柏子仁各9克,五味子6克,远志4.5克,龙齿、珍珠母各30克,钩藤(后下)18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日服1剂,分3次服下。此病患者若出现急躁易怒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龙胆草6克,柴胡9克。患者头晕眼花的症状若较重,可在此方中加入枸杞子、石斛各15克,菊花9克。患者手抖的症状若较重,可增加此方中白芍、钩藤的用量,并在此方中加入白蒺藜、龟板各12克。患者颈肿的症状若长期不愈,可在此方中加入贝母9克,牡蛎30克。患者若出现目光炯炯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青箱子、夏枯草各12克。
4.气阴两虚型
中医药辨证治疗经间期出血50例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20~35岁, 平均27.6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 最长者1年半。其中辨证为肾阴虚34例;瘀血型16例。
1.2 纳入和诊断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2年5月第1版) 和《中医妇科学》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张玉珍主编, 中国在医药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拟定。
1.2.1 西医
两次月经中间、约月经周期的12~16d出现规律性少量阴道出血, 出血量少、赤白相间或鲜红、质黏稠、持续数日, 伴腹痛或腰酸。妇科及B超检查子宫、附件无异常,
1.2.2 中医
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 量少, 色鲜红, 质稠, 头晕耳鸣, 腰腿酸软, 手足心热, 夜寐不宁, 舌红, 苔少, 脉细数。血瘀型:经间期出血, 血色紫黯, 夹有血块, 小腹疼痛拒按, 情志抑郁, 舌紫黯或有瘀点, 脉涩有力。
1.3 排除标准
排除月经先期、月经过少、赤带、宫颈息肉、宫内节育器等所引起的阴道出血以及有器质性病变。
1.4 治疗方法
肾阴虚型治以滋肾益阴, 固冲止血, 自拟滋肾益阴调冲方, 药用生地15g、熟地15g、白芍15g、麦冬15g、地骨皮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地榆15g、阿胶 (烊化) 10g、甘草10g等, 若见腰痛者, 加川断、杜仲;兼有血瘀者, 加赤芍、当归。每日1剂, 月经干净后开始连服7d, 3个月为1个疗程。
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 理血归经, 自拟化瘀调经止血方, 药用大黄15g、生地15g、当归15g、赤芍10g、丹皮10g、枳壳10g、龟板10g、桃仁10g、刘寄奴10g, 益母草30g等, 若见少腹痛甚者加元胡、香附, 腰骶酸痛者加菟丝子、杜仲。每日1剂, 经前连服7d, 3个月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间期出血停止, 伴随症状消失且连续3个月未复发;有效:经间期出血量减少, 或仅见白带夹血丝;无效:经间期出血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结果
上述患者治疗3个月, 结果如下:肾阴虚型34例, 痊愈14例, 好转17例, 无效3例, 有效率91.2%, 瘀血型16例, 痊愈12例, 好转3例, 无效1例, 有效率93.8%。
3 典型病例
患者33岁, 教师, 已婚。初诊时间:2010年4月28日。主诉:近半年来, 每于经净后1周左右出现阴道少量出血, 色黯红, 夹有少量血块, 持续3~6d。患者曾于2009年10月药物流产一次。经间期出血首次就医。月经史:15, 近半年来经血量较多, 色黯红, 夹有血块, 小腹疼痛拒按, 情志不舒, 舌紫黯或有瘀点, 脉涩有力, lmp2010.4.22, 现经血已停。诊为经间期出血, 证属血瘀型, 治以治以活血化瘀, 理血归经, 即服化瘀调经止血方, 药用大黄15g、生地15g、当归15g、赤芍10g、丹皮10g、枳壳10g、龟板10g、桃仁10g、刘寄奴10g、益母草30g等。每日1剂, 连服7d。服药后当月经间期出血量明显减少, 仅见白带夹杂少量咖啡色分泌物, 2天净, 诸症悉减。第2个周期服药后, 未出现经间期出血。第3个周期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停药至今未复发。
4 讨论
4.1 经间期出血即排卵期出血, 是因排卵期雌孕激素短暂下降引起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出血, 当排卵后黄体形成, 雌孕激素分泌足够时, 内膜被修复而血止。多数人症状不太严重, 常被人们所忽视。但长期经间期出血仍可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 或造成一定的精神负担, 未生育者常因排卵期阴道出血错过最佳受孕时期而致不孕, 故应积极治疗。
4.2 中医学认为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有肾阴虚、湿热和瘀血等不同, 笔者认为肾阴虚型和瘀血型临床较为多见。若先天禀赋不足, 天癸未充, 或房劳多产伤肾, 致肾中精血亏损, 阴虚内热, 热伏冲任, 于氤氲之时, 阳气内动, 阳气乘阴, 迫血妄行, 因而阴道出血;血出之后, 阳气外泄, 阴阳又趋平衡, 故出血停止, 下次周期, 又再复发。故肾阴亏虚, 虚火内扰为本病主要发病机理, 临床治以滋肾益阴, 固冲止血之法, 采用滋肾益阴调冲方治疗, 方中熟地、女贞子、生地、麦冬滋阴补肾, 阿胶滋阴补血, 白芍养血敛阴, 地骨皮清虚热、泻肾火, 旱莲草、生地榆凉血止血, 甘草调和诸药。于月经干净后连续服药7d, 取得显著疗效。血瘀型经间期出血多由体质素弱, 复因经产留瘀, 瘀阻胞络, 或因七情内伤, 气滞冲任, 久而成瘀, 值氤氲之时, 阳气内动, 血瘀与之相搏, 瘀伤血络, 血不循经, 以致出血;瘀随血泄, 冲任暂宁, 出血停止, 下次周期, 又再复发。故离经之血内蓄为瘀, 阳气内动, 引动瘀血为本病主要发病机理, 临床治疗采用活血化瘀, 理血归经之法, 采用化瘀调经止血方治疗, 方中生地、当归、赤芍养血活血, 大黄、桃仁、丹皮、刘寄奴、益母草活血祛瘀、引血归经, 枳壳行气散结, 龟板养阴化瘀止血。于经前一周服药7d, 使瘀血随经血排除, 而达止血之效。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滋肾益阴调冲方和化瘀调经止血汤治疗肾阴虚和血瘀型经间期出血50例, 分别于月经干净后和经前1周服用, 每日1剂, 连服7d, 3个月为1疗程。结果 痊愈26例, 好转20例, 无效4例, 有效率为92%。结论 中医药辨证治疗经间期出血取得显著效果。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文 篇5
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同,根本上源于其社会文化的差异,但在其表象上则表现为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从中医、西医哲学思维差异;“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面阐述了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之关系。
Abstract:The different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systems source from their social cultural difference;however it superficially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ce in traditional natural outlook and thought style.It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differentiation and evidence?oriented medicine from philosophy thought difference in TCM and WM,“nature and human being in one” integration outlook being the advantage of TCM and different traditional natural outlook and its thought styles.
Key words:evidence?oriented medicine;medical model;TCM and WM difference;medical philosophy
循证医学是一门近十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兴的西医科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是以传统为基础的经验医学的发展和变革,简单来说,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十分相似于中医的“据证而辨”、“审证求因”。
1 中医、西医哲学思维差异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除了受到当时社会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外,哲学思想的指导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中国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和西医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哲学思想中起着持久影响作用的是文化理念。
中国的先哲们认为,宇宙是连续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通过“气”和“象”联系起来,是不可分割的。老子《道德经》以及《周易》都表现了这一种思想。所以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中,也仅仅是以阴阳、五行等事物的“象”(也有人说成是“属性”)去表示它,其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经常会随环境而改变,这一特点反映在医学上,则是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疗法,即“同病异治”。
而西方的哲人则认为宇宙是结构化的。这种思想使得人们认识事物都从微细的、具体的、静止的角度出发,表现在西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人体结构的具体化分析,也就是现在讲的细胞学、分子学说。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医学中,曾经出现过颇为相似的学说,即中国的五行学说和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学说。中国的五行学说讲的仅仅是“象”,如肺的“象”是“金”,“肺金”并不是说肺是由金构成的;而恩培多克勒的认识却是具体的,如“神经由火、土和双份水组成”。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的结果完全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认识所决定的,而这也导致了中西医不同的发展方向。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人体解剖的开展和对人体物质化学的分析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细胞学和分子学说虽然相似于中国的“象”,但相比之下中医的“象”更为抽象和复杂。
2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
如果说连续和结构的观念对医学的直接作用决定了中西医发展的不同方向的话,那么从中衍生出来的系统和还原的观念则决定了医学这一门具体学科在中国和西方不同方向中的进一步升华。在中国,人们认为宇宙是个整体,所以人体的生理状况也是和自然环境高度统一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在西方也出现了一种类似的且很有影响的占星术,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医“天人相应”思想是视人体为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生生相息,宇宙中某一部位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体相应部位的变化,这是系统理念的表现。而占星术则认为天体的运动引起人体的变化,这是把人和自然相割裂的,就比如街上的`噪音引起人的反应一样。所以在中医中可通过研究某些特殊部位如面色、舌象、脉象的变化来诊察疾病,通过望闻问联系五脏六腑出现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变化(也就是西方医学认为的病理变化),采取中药、针灸、理疗等整体治疗手段,达到气血和顺、阴阳平衡,使人的正气充沛、病症缓解和痊愈。
西方医学中对人体和疾病的研究都是割裂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就是把人的器官、组织、细胞进行分解,对疾病的研究也是先把人体和病原分开,再逐步深入地讨论。这就使得西医走上了与中医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中医学在理解整个人体的同时,把内脏发生的微妙的病机作为诊断依据,却被后人理解为模糊化;而西方医学在精确地探讨人体内各部分细胞、分子状态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的生命整体的把握,所以临床上多为“对症下药”。
3 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
闭合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使得中西医在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法上存在着显着差异。中医使用闭合的方式思考问题,认识世界也总是以自然社会为本位,改造自我以适应之。而在西方则是开放的思维方式,以自我为本位,改造自然社会适应“我”之需要。这种思维方式的区别也深刻地引起中西医特别是在治疗上的差异。中医针对的主要方面并不是疾病而是证,是通过增强人的抗病能力调整内环境,下一番扶正祛邪的功夫,病就可以痊愈,所以有着“异病同治”的说法。在这中间就可以看出“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即增强自身免疫能力,适应天地间环境的变化。
首先,对构成物质元素的理解不同。西方自然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因此,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是有个体的,是有形的。而我国却是气一元论自然观,即世界万物是由连续的物质——元气构成,且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气是整体无形的。气能托起宇宙,气能穿透万物,在人体中气能推动血液,贯穿于五脏六腑之间,成为不可缺少的物质。
其次,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统一,善于对客观世界加以整体理解,故在中医里有重阳则热、重阴则寒、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理论基础,在人体发病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中国哲学上不占重要地位的世界本原问题却是西方哲学所关心的。西方哲学认为天人各异,先辨其异,再求其合。其思维方式偏重于逻辑分析,侧重于对自然和自然观的思索,尝试对客观现象作出各种解释和说明,思维习惯于从个体出发,故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世界。由此造成了西方医学以机械观点看待疾病,强调各种致病因子,过分依赖检查结果和理化检验数据,完全用仪器等理化手段影响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强调以局部病灶诊治疾病,着重于从微观机制上研究疾病。18世纪意大利医生莫干仑和法国医生毕夏分别把疾病定位于器官和组织,而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创立的“细胞病理学”把疾病定位于细胞的变态。这些都表明西方医学侧重于点的研究。
中医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运动、变化及发展的根本规律在于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方面一阴一阳间的相互独立相互依赖。只有保持相对阴阳平衡,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天人相应”不发生疾病。但是中医毕竟由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同样受到道家儒家的影响,所以个别医者过度重视整体,忽略了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分析,忽视科学的逻辑推理及对具体形态、结构的认识,如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使得中医学的解剖知识缺乏深入的探讨,因此使其无法从微观方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特定的科学、文化理念及哲学思维的背景中,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了中西医两大医学理论体系。
笔者认为,这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理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其次,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框架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实践中新陈代谢,在吸收中重构新的理论大厦。第三,它们中的某些要素经过改造可容纳到另一个理论体系中去,在相互补充中发展自己,如中医已吸收西医学的化验、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西医也已经把针灸和中药用于了治疗。
可以通过寻找二者之间的交叉点与共同点,然后逐渐将其分化、发展,使传统中医学在某些领域或局部真正实现与现代医学的理论统一。同时,因为中医学中的某一证往往包括了西医学的多种病,而一种病又常常涉及到多种证,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就应该先把中西医之间的“病”和“证”规范统一化。
脾水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篇6
关键词:脾水;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3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09-01
脾水是五脏水肿病之一?是由脾阳虚?脾失运化水湿的功能引起的水肿病?脾水是因胃肠肝胆的慢性病变,使脾虚不运,营气亏少,水湿内停?以水肿,腹胀,疲乏等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营养不良性水肿,含蛋白丢失性胃肠病?脾水是五脏水肿病之一?是由脾阳虚?脾失运化水湿的功能引起的水肿病?其基本征候特征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记述? 脾水是因胃肠肝胆的慢性病变,使脾虚不运,营气亏少,水湿内停?以水肿,腹胀,疲乏等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下面将脾水的中医辨证论治分析汇报如下?
1诊断依据
1.1.起病较慢,病势较缓,病程较长?有脾胃长期运化不良,或进食不足等导致营气亏少?耗损过多的病史及病候存在?
1.2.以水肿为主症,呈凹陷性水肿,常随体位而改变,卧后以颜面部肿为著,白天则以下肢肿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腹水及胸水,小便短少?多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大便稀溏等症?
1.3.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均明显降低,尤以IgG为显著?尿比重可降低,尿中无蛋白?
2鉴别诊断
2.1.黄胖[肿]病:有钩虫感染机会,以善食易饥,疲乏,皮肤萎黄,水肿,大便检查有钩虫卵等为主要表现?
2.2.心衰:多有心病久治不愈史,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嗽吐痰涎,水肿少尿等为主要表现?
2.3.鼓胀:多有肝病或蛊虫病史,或长期饮酒,或腹内有聚积?痨?癌等病史及体征?以腹胀如鼓,胁下有包块,肤色苍黄,腹皮青筋显露等为主要表现?
2.4.石水:多有皮水病史,以浮肿反复发作,蛋白尿,血压高,面白等为主要表现?
2.5.肾水:由多种原因损及肾脏所致,以长期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为主要表现?
2.6.溢饮:女性为多,身体肥胖,畏冷,乏力等症明显,妇女可有月经紊乱,无明显脾胃运化失常或饮食不足的病史与病候?
2.7.脾痿[消]:以食少?腹泻?消瘦?疲乏等为突出表现,水肿为或有症?脾水可继发于脾痿之后?
3辨证要点
辨病证之标本虚实:水谷精微来源匮乏,如饮食不足,或口腔?食管疾病,影响进食;慢性胃肠肝胆疾病,如肝积?胆胀?胆石?胃痞?厌食?久泄?休息痢?胰胀?脾痿等,脾胃运化功能衰减;生理或病理因素消耗精微过多,如妊娠?哺乳期?生长发育期?发热?创伤?瘿气?癌瘤?消渴等;精微丢失过多,如肾水?大面积烧伤?大出血?多次抽吸腹水等?上述诸种因素,使脾虚不运,营气亏少,水湿内停而成?病性多为因虚而致实,虚以脾虚为主,久则气损及阳,脾虚及肾;实为水湿泛溢,或水饮内停?临床以水肿?腹胀?疲乏等为辨证要点?
4治疗
4.1现代治疗
4.1.1.积极防治胃肠肝胆的慢性疾病?
4.1.2.轻症患者无胃肠道功能紊乱者,可给予较高蛋白质及高
热量正常饮食或软食,以分次多餐为宜;重症者,尤其是老年人?体弱?消化机能显著不良者,开始治疗时应试用流质或易消化食物,包括水解蛋白?葡萄糖,分多次小量给予,以后根据耐受情况适宜调整食品成分?
4.2辨证治疗
4.2.1.脾虚水泛证
证候:肢体浮肿,神疲乏力,面色淡白,食少,腹胀,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脉濡缓或弱?
治法:健脾利水?
方药:春泽汤合防己黄芪汤?白术12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人参6克,防己6克,黄芪12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4枚?
加减:
腹部冷痛者,加干姜?
畏冷肢凉者,加附子?干姜?巴戟天?
脘痞苔腻者,去白术,加藿香?厚朴?苍术?法夏?陈皮?
兼气滞者,加柴胡?枳壳?厚朴?陈皮?
兼血瘀者,加益母草?泽兰?
4.2.2.脾肾阳虚水停证
证候:肢体浮肿,形寒畏冷,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味?熟地10克,茯苓10克,泽泻12克,山药?山茱萸?丹皮?附子各10克,肉桂4克,薏苡仁12克,牛膝10克?
加减:
气短神疲者,加人参?黄芪?白术?
呕恶苔腻者,加苍术?厚朴?法夏?陈皮?
4.3其他治疗
4.3.1.单方验方
(1)鲤鱼汤:赤小豆?桑白皮?白术适量,鲤鱼,以水煮烂,勿加盐,喝鱼汤?
(2)玉米须汤:干玉米须,每日60克,洗净煎水服,连服6个月?
(3)消河饼:大田螺4个?大蒜5个?车前子末10克,上研成饼,贴脐中,以手帕缚之,少时尿出如注?
参考文献
[1]崔向军,袁宜,侯晓强中医药治疗特发性水肿概况《湖北中医杂志》2001年第05期?
中医辨证治疗肾虚临床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肾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 且经过临床诊断确诊。其中男性78例, 女性22例;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 (47.6±3.3) 岁;病程10个月至6.5年, 平均病程 (3.1±0.7) 年。排除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患者。根据中医肾虚辨证标准进行诊断, 诊断标准:肾阳虚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小便失禁或清长、脉微弱迟、舌苔淡白、听力减退, 男子多伴有滑精、早泄等, 女子多伴有胎动易滑、带下清稀等;肾阴虚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脉细数、头晕目眩、舌红少苔、五心烦热 (心口、双脚心、双手心) 等。。
1.2 治疗方法
肾阳虚患者以温肾壮阳为主, 基本处方药物包括:熟地15g、肉桂6g、熟附子6g、山茱萸10g、鹿角胶10g、当归10g、杜仲12g、菟丝子12g、山药12g、枸杞12g。水煎煮后取400mL药汁, 每日1剂, 分2次服用 (中午和晚上) 。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进行加减, 若患者少尿水肿, 可加入牛膝10g、白茅根15g、车前子12g、益母草12g;若患者阳痿遗精, 可加入仙灵脾12g、金樱子12g、阳起石15g、煅龙牡15g;若患者阳虚喘促, 可加入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
肾阴虚患者, 以滋补肾阴为主, 若患者表现出腰膝酸软、肾阴不足、失眠神疲症状, 通常给予左归丸治疗;若患者表现出现头晕目眩、五心烦热症状, 通常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2]。
临床在给予上述治疗的同时, 医生可以给予合理的生活建议, 引导患者规律的作息时间, 适当调理饮食, 并且于治疗3个月后观察、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 患者的注意力集中, 情志异常、烘热汗出等临床症状消失, 大小便正常, 不再呈周期性发作, 身痛、头痛症状消失;有效:经过治疗, 患者的情志异常、烘热汗出等症状明显好转, 大便泄泻次数减少, 身痛、头痛症状减轻;女性阴道分泌物气味、量、色得到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经量、经期明显改善, 男性遗精次数减少幅度超过50%;无效:经过治疗, 患者的大小便、身痛、头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明显好转;女性带下、乳房胀痛、行经期等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男性遗精次数与其他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果
经过3个月的中医辨证治疗, 所有患者显效46例、有效52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8.0%, 经过调查, 2例无效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是依从性较差, 在治疗期间没有遵从医嘱按量按时服药, 而且没有养成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3 讨论
在中医学观点中, 肾的意义远大于解剖学上的肾脏器官, 其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 密切关系着人的生殖功能, 而且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消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精神系统、泌尿系统等[3]。在日常生活中, 肾虚患者通常表现出肤色晦暗、情绪不好、尿无力、尿频尿急、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等症状, 而且其性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大部分男性肾虚患者存在性功能降低等症状, 而女性肾虚患者则主要有子宫发育不良等症状。肾虚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部分患者属于天生肾虚, 自身遗传导致脏腑功能较差, 天生存在不足, 通常难以改变。然而大部分人的肾虚是后天各种因素所导致。例如不科学的饮食习惯, 喜欢油腻辛辣的食物, 或者过于挑食偏食。热性食物会使人体的津液受到损耗, 而体内存在的气必须依靠津液存在, 因此易造成气血不旺。如今人们喜欢追求丰富的夜生活, 或者迫于生存压力而长时间加班, 导致睡眠时间不充分, 损耗了肾阴[4]。另外, 青少年比较早熟, 与过去相比接触到性知识的时间更早, 手淫过度与性生活过度均会造成精液丢失, 导致肾精亏虚。还有部分患者是其他脏器病变后导致肾功能受到影响而引起的肾虚。
在治疗方面, 首先要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通常肾虚可分为肾阳虚与肾阴虚两种。人在消耗体力的同时也会消耗肾阴, 导致肾阴虚, 若长时间没有得到纠正, 很可能引起肾阳虚, 甚至是阴阳两虚。治疗肾阴虚的方法主要是滋阴补肾, 可以选择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补阴药物。治疗肾阳虚的方法主要是补肾助阳, 通过服用适合的中药方剂, 补足肾精, 使其偏衰偏盛的状态得到纠正。需要注意的是, 补肾阳时一定要补肾阴, 只有对肾阴匮乏之物进行补充, 才能使肾阴得到良好纠正。然而补肾阳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补肾阴, 避免单纯给予补肾阳药物, 导致肾阴亏损加重, 病情恶化。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 肾虚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日常锻炼, 增强肾功能, 而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 结合科学的脚部按摩手法, 能够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 进而达到滋肾护肝的目的。如果在劳累过后刚开始出现肾虚症状, 就盲目寻医问药, 吃大量补药, 很可能破坏机体原本的稳定性, 无法起到理想的疗效[5,6]。所以通常情况下可以用食补来代替药补, 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营养, 改善肾虚症状。
本次研究中对100例肾虚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类, 给予相应的中药处方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经过3个月的中医辨证治疗, 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为:显效46例、有效52例、无效2例, 且无效患者主要是因为未遵从医嘱服药, 没有养成规律的作息、饮食习惯所致。
综上所述, 根据中医肾虚辨证标准诊断患者的肾虚类型, 结合肾虚的补养原则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合适的处方治疗, 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饮食与生活指导, 能够起到温补肾阳、补肾固精、滋补肾阴的理想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肾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肾虚患者,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 所有患者显效46例、有效52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8.0%, 且无效患者主要是因未遵从医嘱服药, 没有养成规律的作息、饮食习惯。结论:根据中医肾虚辨证标准诊断患者的肾虚类型, 结合肾虚的补养原则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合适的处方治疗, 能够起到温补肾阳、补肾固精、滋补肾阴的理想疗效。
关键词:肾虚,中医辨证,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坤霞, 贾金虎.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新思路“痰热喘咳从肠走, 肺肾虚喘从肾温”[J].中医药学报, 2014 (5) :114-116.
[2]周佩云, 谢京红, 薛赛琴, 等.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肾虚证患者实验室指标判别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 (8) :1064-1068.
[3]赵晶, 唐启盛, 包祖晓, 等.颐脑解郁方改善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 41 (10) :26-28.
[4]张佩琛.论中医肾虚的辨证与治法研究[J].大家健康, 2013, 7 (3) :152.
[5]蒙燕萍.中医周期疗法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之临床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 (10) :290-291.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篇8
1 一般资料
94例患者均为我院2007年—2011年门诊患者, 其中男41例, 女53例, 年龄最大8岁, 最小3个月, 病程最短7 d, 最长达43 d。临床表现:大便稀溏或成糊状, 颜色淡黄或黄绿相兼, 日行3~7次不等, 全部均无黏液, 部分有少许泡沫或夹乳凝块或夹不消化食物残渣, 伴见面色萎黄, 纳食少, 形体消瘦。
2 中医辨证
2.1 伤食泻
证见脘腹胀满, 肚腹作痛, 痛则欲泻, 泻后痛减, 粪便酸臭, 或如败卵, 嗳气酸馊, 不思饮食, 或欲呕吐, 舌苔垢浊或厚腻, 脉滑实, 指纹滞。
治法:祛积消食, 主要采用消导之品, 以助脾胃消化, 同时应节制乳食。
方剂:保和丸加减, 神曲10 g、麦芽5 g、谷芽5 g、山楂10 g、茯苓10 g、黄连3 g、半夏5 g、陈皮5 g。如腹痛较剧及气胀者, 用大黄粉, 以助通便。20例。
2.2 风寒泻
泄泻清稀, 甚则如水样, 脘闷食少, 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 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舌苔白或白腻, 脉濡缓, 指纹淡红。
治法:祛寒化湿。主要采用芳香化湿药品, 以疏散风寒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3 g、紫苏5 g、半夏5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陈皮3 g、泽泻10 g。若腹痛较甚者, 加木香5 g、砂仁5 g以理气止痛;兼有食滞者加山楂5 g消食导滞, 小便短少者加泽泻6 g、猪苓5 g以渗湿利尿。18例。
2.3 湿热泻
证见泻下稀薄, 水分较多, 或如水注, 粪色深黄而臭, 或见少许黏液, 腹部时感疼痛, 食欲不振, 肢体倦怠, 发热或不发热, 口渴, 小便短黄, 舌苔黄腻, 脉滑数, 指纹紫。
治法:清热利湿, 主要采用清利药物, 以解表清热利湿。
方药:加味葛根芩连汤, 葛根5 g、黄芩5 g、甘草3 g、茯苓10 g、泽泻10 g、厚朴5 g、车前草10 g、神曲10 g。如小便涩赤而短者, 加六一散以清热利湿;腹痛甚者, 加白芍5 g、木香9 g以理气止痛;呕吐频者加半夏5 g、生姜3片。17例。
2.4 脾虚泻
大便时溏时泻, 迁延反复, 食少, 食后脘闷不舒, 稍进油腻食物, 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 面色萎黄, 神疲倦怠, 舌质淡, 苔白, 脉细弱, 指纹淡。
治法:健脾止泻, 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物, 以健脾理气化湿。
方药:加味参苓白术散, 党参10 g、炒白术5 g、茯苓10 g、怀山药10 g、炒薏苡仁10 g、炒白扁豆10 g、陈皮3 g、砂仁5 g、乌梅10 g、炙甘草10 g。如见久泻不止, 加赤石脂5 g以固肠止泻;腹痛加木香5 g理气止痛;而无夹杂积滞者, 大便稀或完谷不化者, 加干姜以温中散寒。28例。
2.5 脾肾阳虚
证见久泻不止, 食入即泻, 粪质清稀, 完谷不化, 或见脱肛, 形寒肢冷, 面色白, 精神萎靡, 睡时露睛, 舌淡苔白, 脉细弱, 指纹淡。
治法:温补脾肾, 固涩止泻。
方药:健脾益气汤合四神丸加减, 补骨脂10 g、煨肉豆蔻5 g、五味子5 g、人参3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吴茱萸5 g。脱肛者加黄芪10 g, 炙升麻5 g, 升提中气, 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5 g, 禹余粮5 g等以收敛止泻。9例。
2.6 气阴两伤
证见泻下过度, 质稀如水, 精神不振或烦躁不安, 目眶及卥门凹陷, 皮肤干燥无光泽或枯瘪, 啼哭少泪, 口渴引饮, 小便短少, 唇红而干, 舌红少津, 苔少或无苔, 脉细数。2例。
治法:健脾益气, 酸甘敛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 人参5 g、炒莲子5 g、炙甘草5 g、乌梅3 g、木瓜5 g、山药5 g。
3 评判标准
治愈:大便成形, 1 d不超过2次, 便常规阴性, 随访2周无复发。有效:大便渐成形, 次数明显减少而未至正常。无效:大便性质及次数无明显改变。
4 治疗结果
治愈82例, 有效9例, 无效3例。
5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年龄11个月, 2011年3月20日就诊。临床表现:患儿大便溏泄已有20余日, 每日大便10余次, 色淡无味, 时轻时重, 无恶心、呕吐, 纳食正常, 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 舌质淡, 苔白腻, 指纹淡红。查体:精神尚可, 腹部无压痛。大便常规检查:稀便, 大量脂肪球, 白细胞1~3个/视野。中医辨证为脾虚泄泻, 病机系小儿脾常不足, 加之喂养失当, 脾虚健运失司, 清阳不升, 水谷不化, 乃致合污而下。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7 d, 患儿大便成形, 每日1次, 大便常规:外形软便, 其余皆阴性, 2周后随访无复发。
6 讨论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胃炎效果观察 篇9
关键词:急性胃炎,藿香正气散,柴胡疏肝散,连朴饮,保和丸
急性胃炎常见于因不恰当用药、各种应激反应等导致的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中医成为胃脘痛,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目前,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情严重者可适当应用抗菌药物及补充液体,中医治疗以调和胃肠为主。我们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胃炎,获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50例急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46例,女104例;年龄21~80岁,平均(29.7±4.8)岁。入选标准:①曾进不洁食物、服用刺激性药物或大量饮酒等经历;②在上述经历后24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查体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③便常规检查可见没有消化的食物,镜检见白细胞、红细胞。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12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接近。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处理,如卧床休息、进流质食物、给予抗菌药物及胃肠黏膜保护药。中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寒邪犯胃者34例(27.4%)给予藿香正气散加减,组方茯苓、葛根各20g,藿香、佩兰、大腹皮、苍术、厚朴、木香、高良姜各15g,法半夏12g,陈皮10g,甘草5g;肝郁气滞症者32例(25.8%)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组方炒白芍、柴胡、麦芽各20g,川芎、木香、川楝子各15g,枳壳12g,甘草5g;湿热胃阻症者30例(24.2%)给予连朴饮加减,组方竹茹20g,厚朴、生姜、石菖蒲、法半夏、芦根各15g,黄连12g,甘草5g;饮食伤胃者28例(22.6%)给予保和丸加减,组方神曲、山楂、茯苓各20g,陈皮、连翘、莱菔子、法半夏、川芎、藿香、苍术各15g,甘草5g。上述制剂水煎:1剂/d,三煎合汁300ml,每次100ml,分3次口服,3天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相关标准:治疗1天,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身体状态恢复,可评为优;治疗2天,患者症状消失,身体状态好转,可评为良;治疗3天,患者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缓解,身体状态尚可,可评为中;治疗3天以上,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未得到缓解,可评为差。
2 结果
中药治疗组:优74例(59.7%),良30例(24.2%),中14例(11.3%),差6例(4.8%);对照组:优46例(36.5%),良22例(17.5%),中20例(15.9%),差38例(30.2%)。总体上,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耐受良好。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很多,包括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细菌及其毒素等。中医认为,急性胃炎由邪实伤胃所致,病理基础是胃府受损及胃失和降[1]。对寒邪犯胃者可给予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因饮食伤胃者给予和胃止痛、消食导滞;湿热胃阻症者行理气和胃、清热化湿;肝郁气滞症者予以和胃止痛、疏肝理气[2]。
藿香正气散不但有镇痛、解痉作用,还可对抗各种致病菌及增强免疫力。藿香正气散通过缓解肠道痉挛,达到镇痛、促进胃肠蠕动、恢复胃肠功能的作用[3]。柴胡疏肝散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为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4]。连朴饮方中诸药相合,清热祛湿、理气和中、清升浊降、则湿热去、脾胃和而吐泻止[5]。保和丸中具有消食积滞、理气化湿、和胃止呕、健脾利湿、和中止泻等作用,达到食积得化、脾胃自和的目的[6]。
本文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实施辨证治疗急性胃炎效果良好,且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谢立新.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急性酒精性心肌炎、急性胃炎一例分析[J].海南医学,2010,2l(3):115.
[2]王焕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65.
[3]常星,李洪伟.诺氟沙星联合加味霍香正气丸治疗88例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728.
[4]张媛媛.柴胡疏肝散的临床运用概况[J].中成药,2000,22(11):801.
[5]文彬,贺松其,廖荣鑫.吴仕九教授论治湿热病证经验撷要[J].陕西中医,2003,24(12):1108.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篇10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3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均符合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辨证标准, 治疗组男8例, 女22例, 年龄24~72岁, 平均52.5岁, 病程1~75年, 平均3.4年, 2例合并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例合并轻度前列腺增生。
1.2 治疗方法
1.2.1 气阴两虚, 湿热留恋
治法:益气养阴, 清利湿热。方药:偏气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偏阴虚者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若气虚偏重者, 加重黄芪用量, 并用西洋参以益气培元;以肾阴虚为主者, 加女贞子、旱莲草、怀牛膝、枸杞子或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以重在补肾养阴;阴虚火旺者, 加知母、黄柏以养阴清热;头晕耳鸣甚者, 加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以滋阴潜阳, 若湿热较重, 小他涩痛明显者, 加车前草、萹蓄、瞿麦、滑石、鱼腥草以清利湿热;下肢水肿者、加苍术、白术以燥湿健脾;腰酸痛明显者, 加全毛狗脊、巴戟天、杜仲、肉苁蓉以补肾壮腰。
1.2.2 脾肾亏损, 湿浊缠绵
治法:益肾健脾, 利湿化浊。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二仙汤加减。若气虚者, 重用黄芪健脾益气;若少腹坠胀, 小便点滴而出, 配合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陷;若浮肿明显, 加大腹皮、木瓜、白茅根以利水消肿;尿频余沥, 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气衰神疲者, 加用右归丸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若有瘀血征象者, 加当归、红花、泽兰活血化瘀;若脾肾阳虚兼湿浊者, 改用无比山药丸加车前子、滑石以温补清利相合, 标本同治。
1.2.3 阴阳两虚, 余邪未清
治法:调补阴阳, 佐以清热利湿。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若湿热未尽, 内蕴膀胱而见尿闭不通, 少腹胀满者, 加滋阴通关散 (知母、黄柏、肉桂) 以清下焦蕴热, 肋膀胱气化;若身倦乏力, 舌淡胖脉细者, 加黄芪、党参或太子参补益气血;若肾阴亏虚, 五心烦热者, 可加知母、早莲草、地骨皮、白薇养阴清热;若舌质紫黯有瘀滞者, 加牡丹皮、丹参、赤芍、山楂、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通络;若见小便频数, 伴男子遗精白浊, 女子带下或尿检有蛋白尿者, 加芡实、金樱子、生龙骨、生牡蛎以补肾固涩。据临床实践, 生龙骨、生牡蛎二味药不仅能收敛阴精不碍祛湿, 又可使诸药镇守下焦, 有较好的降蛋白作用。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尿常规正常, 6周复查尿细菌培养阴性, 疗程结束后追踪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 尿细菌培养阴性, 随访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 尿细菌培养偶有阳性, 于6个月内复发者;无效:症状、体征及尿常规无明显改善, 尿细菌培养仍为阳性者。
2.2 结果
本组30例中, 治愈20例, 显效9例, 无效1例, 疗程20~50 d, 平均30.2 d, 总有效率92.3%。
3讨论
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辨证宜分虚实, 在急性发作期偏实、偏热、以尿频尿急, 尿道涩而不利, 小腹胀满, 舌苔黄腻, 脉滑数等膀胱湿热为主;在缓解期偏虚, 以腰痛时作, 困倦乏力, 小便时而不畅, 尿道有灼热感, 或低热缠绵, 舌淡脉弱等脾肾亏虚证为主。在虚实转化过程中, 有主次之别。一般的在由实转虚的初期, 常为实多虚少;随着病情的延长, 渐为虚多实少。虚证复感外邪而急性发作者, 虽属本虚标实, 但以标实为主。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病邪常易起伏而致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属内外相感的全身性疾病。本病之初为肾虚膀胱湿热, 由于湿热日久伤阴, 加之治不得法, 或病重药轻, 致湿热未尽, 肾阴已伤, 肾虚湿热停蓄下焦, 日久暗耗气阴, 转为劳淋;病至后期, 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和机体防御功能减弱, 易遇感冒、劳累、情志不遂等因素诱发, 且多伴有血瘀的临床表现, 形成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 常因正不胜邪, 使病情反复。
在疾病的转化阶段多表现不明显, 易被忽略。应知道湿热之邪常贯穿其病变始末, 是本病缠绵难愈和反复复发的重要环节。慢性肾盂肾炎大多病史较长, 由于治不得法, 或病重药轻, 或正不胜邪, 使湿热余邪留滞, 停蓄下焦。此时, 气阴已伤, 脾肾亏虚, 正气逐步消耗, 在遇到劳累、感寒、郁怒、思虑等诱发因素则要复发和加重。本病日久不愈, 可致脾肾衰败, 成为水肿、癃闭、关格等变化。
摘要: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 归纳为清热利湿通淋、疏肝泄热、养阴益气、补益脾肾、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六法, 并举例说明。探讨对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临床指导作用。
关键词:慢性,中医,辨证施治
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蛋白尿的辨证分析 篇11
关键词:蛋白尿;中医;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89-02
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若每日尿蛋白超过3.5g称为重度蛋白度。蛋白尿按发生机制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及肾小管性蛋白尿[1] 。
一般在水肿的同时常伴有蛋白尿,因此考虑蛋白尿的形成,也和肺、脾、肾有关。肺主治节,肺能助脾布精,肺又为娇脏不耐受邪。遭受外邪后,肺失宣降,可以不能通调水道,也可以不能助脾布精,使精微下注。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转输精微,脾虚则不能升清而肺气不行,不能降浊则肾气独沉;脾虚也使肾不能封藏,如《医经精义》说:“脾上能制肾水,所以封藏肾气也。”因此,脾虚也可致谷气下流,精微下注。肾主闭藏,肾虚则封藏失司,肾气不固,精微下泄。但是,水湿、湿热、瘀血、热毒等病理因素也可影響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所以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中医治疗蛋白尿的方法较多,各种方法均能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就13例蛋白尿的中医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例蛋白尿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32--67岁。5例女性患者体检发现尿蛋白(++--+++),潜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小球肾炎,曾服用激素治疗,后自行停药。 复查尿蛋白(+++),潜血(+)。遂来我院就诊。患者腰困,脱发,畏寒肢冷,纳寐可,大便调。舌红苔薄黄,脉细弦。8例男性患者体检发现尿蛋白(±),后经多次复查尿蛋白均为阳性,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予口服缬沙坦治疗。近3年来患者尿蛋白持续(±~++)。故来我院就诊。目前患者乏力,腰困,纳眠好,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辅助检查:查尿蛋白(++),肝肾功(-),前列腺(-),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5g。
1.2方法
1.2.1女性患者5例 证属脾肾两虚,予健脾益肾,利湿化浊,活血化瘀治疗。
处方如下:黄芪15g、白术l0g、茯苓15g、丹参30g、赤芍12g、山茱萸l0g、石韦30g、薏苡仁30g、杜仲15g、狗脊15g、白茅根30g、砂仁6g、生龙牡30g、黄芩l0g。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 服上方7剂后,患者腰困、畏寒肢冷好转,仍脱发,纳寐可,近日夜间多汗,二便如常,舌红苔薄黄,脉细弦。予上方黄芪改20g,女贞子l5g,藕节15g。
三诊 服上方l4剂后,诸症皆减,近日鼻痒或流涕,二便如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尿蛋白(++),潜血(±)。予上方加银花30g、生姜3片、乌梅炭15g,去黄芩。
四诊 服上方l4剂后,畏寒,鼻痒、流涕等症均缓解,余无异常。舌红苔薄黄,脉细弦。复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予3月4日方黄芪改30g,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菊花15g,生姜3片。
1.2.2男性患者证属脾肾两虚8例 治以健脾益肾,活血利湿。
处方: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杜仲15g.石韦30g、薏苡仁30g、白茅根30g、香附12g、土茯苓30g、丹参30g、生龙牡30g、砂仁6g、黄芩10g。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 服上方7剂后,腰痛、乏力减轻,余无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继予上方加菊花15g、山茱萸l0g、苍术10g。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例女性患者以上方加减服用2月余,患者病情稳定,嘱患者坚持服药,定期随诊。8例男性患者经门诊以上方加减多次治疗,尿蛋白逐渐恢复至正常。 复诊:患者自觉无不适,食纳、睡眠均好,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15g。以上方加减继续巩固治疗。
3讨论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且易反复,从中医理论分析其病机多与脾肾虚损有关,“脾能运化水谷精微”,“脾主升清”,机体精微物质的化生与输布主要依赖脾的生理功能,而血浆白蛋白属于机体的精微物质,不能流失[2]。另外临床上观察到,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常出现乏力、神疲、身倦、脉弱等脾气虚证,这样均说明蛋白尿的中医病机与脾气亏虚、气虚摄精无权密切相关。对于脾气虚的证候,我们采用健脾升清以消蛋白尿的治法,常用方剂有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在临床上我们观察到另一部分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出现一派肾虚的表现,如腰膝酸软,耳鸣如蝉,足跟作痛,口燥咽干、乏力,脉细等,证候有肾阴虚、肾气阴两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等。分析其蛋白尿的中医病机系“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失调,以致固摄阴精无权。我们常采用补肾固涩法治疗,肾阴虚型以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加味;肾气阴两虚型以参芪地黄汤加味;肾阳虚与肾阴阳两虚型则选肾气丸、济生肾气汤加味。同时在可酌加收敛固涩之品,如金樱子、芡实、桑螵蛸等。需要提及的是慢性肾炎迁延阶段,往往在正虚的基础上兼挟邪实如湿热、瘀血、风热等,而且是蛋白尿反复的重要因素,因而需及时佐以祛邪药,如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但仍以补益脾肾法治疗肾炎的蛋白尿为治本之法。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7-162.
中医辨证治疗声带病疗效观察 篇12
多数病例曾经在门诊经多次西药治疗, 疗效不够满意, 或手术后音哑不见改善而改服中药者。100例中男性37例, 女性63例。年龄最大64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为40岁。病程1个月以内11例, 1~6个月41例, 6个月以上48例。声带检查:充血肿胀2例, 息肉39例, 增厚突起23例, 小结10例, 白斑3例, 干燥结痂3例, 闭合不良2例;其中14例作过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摘除, 音哑未愈。2例声带活检为慢性炎症。
2 辨证分型和治法
2.1 辨证分型
声带病变引起嘶哑, 祖国医学称之谓“音瘖”。大都认为与病邪入侵结于咽喉有关, 且病邪中以热邪为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古代医学家未能看到声带局部病变, 而仅停留于全身辨证的水平。我们根据祖国医学全身辨证和局部辨证相结合的特点, 利用现代的医疗器械, 根据所见声带之色泽、质地及活动情况, 结合全身情况分为下述四型:
2.1.1 风热恋肺型
多见于感冒后, 发热虽退, 音哑未愈, 声带充血、肿胀。
2.1.2 湿热阻滞型
声带充血肿胀或有水肿样息肉形成, 有时可兼有口干不欲饮、乏力、肢重、胸闷、苔腻、脉濡。
2.1.3 血热瘀滞型
声带充血瘀紫、增厚、小结或坚实型息肉。
2.1.4 气阴两虚型
声带干燥少津, 有痂皮附着或闭合无力。
在100例中, 风热恋肺型3例, 湿热阻滞型42例, 血热瘀滞型50例, 气阴两虚型5例。声带病变与辨证分型关系, 见表1。
在湿热阻滞和血热瘀滞型中, 我们亦发现有不少病例有阴虚及气阴两虚的兼证, 但我们认为只要声带上有息肉、红肿、小结等病变, 局部仍为有邪实的见证, 应属本虚标实之证。
2.2 治疗方法
风热恋肺、湿热阻滞、血热瘀滞三型应以祛邪为主, 即使本虚标实, 补虚亦只能为辅。气阴两虚型应治以益气滋阴, 清热开音。因引起音瘖的病邪中以热邪为主, 而热邪久留可使阴液暗耗, 易出现阴虚症状, 故生地、玄参、石斛等滋阴药使用较多, 而益气药则以太子参、黄精等偏凉者为佳, 过于温热者慎用。蝉衣、木蝴蝶系轻清之品, 能宣扬透达, 宣肺开音;胖大海能开肺气, 清肺热, 故此三者为治疗音瘖中必用之药。薏仁、泽泻、车前草系甘淡之品, 利水而不伤阴, 对声带能起到内消退肿之效, 除湿热阻滞型必用外, 其它各型亦常使用。
声带病变辨证分型的基本治法如下:
(1) 风热恋肺型:治以疏风清热, 宣肺开音。桑叶、菊花、银花、牛蒡子、前胡、杏仁、僵蛹、泽泻、蝉衣、木蝴蝶、胖大海。
(2) 湿热阻滞型:治以清热利湿, 内消退肿。玄参、黄芩、赤芍、丹皮、僵蛹、薏仁、茯苓、泽泻、车前草、蝉衣、木蝴蝶。
(3) 血热瘀滞型:治以益气滋阴, 清热开音。太子参、黄精、山药、生地、玄参、石斛、赤白芍、银花、泽泻、蝉衣、木蝴蝶。
病变坚实者加夏枯草、昆布、海藻、珍珠母、牡蛎;痰粘不畅, 加瓜萎、川贝、冬瓜子、蛤壳;肝气上逆加海浮石、代赭石、八月扎;胃痛嗳酸者加瓦楞、乌贼骨;夜眠不安加合欢皮、夜交藤、远志;大便干结加花粉、火麻仁。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1) 基本痊愈:发音正常, 声带红肿、息肉、小结等病变消失或仅留痕迹。
(2) 显效:发音基本恢复, 声带病变减少2/3以上。
(3) 有效:发音及检查均有好转。
(4) 无效:用药1个月以上发音如前或发音略有好转, 声带检查无改变或有反复者。
3.2 治疗效果
100例中基本痊愈者20例 (疗程最短5d, 最长120d, 平均48d) , 显效者28例, 有效者45例, 无效者7例。总有效率为93%, 显效率为48%。
从声带病变类型看, 红肿疗效最好, 息肉次之, 增厚及小结疗效较差。从辨证分型看, 风热恋肺型效果最好, 血热瘀滞型次之, 湿热阻滞型较差。声带病变类型和辨证分型的疗效见表2、3。
4 体会
中医文献很早就有“无音”“音瘖”“重言”的记载, 古代医家也曾推测到声带的水肿、增厚、息肉对发音的严重影响。但古人因时代的局限, 缺乏检查声带技术, 无法详细窥见声带的变化, 只能笼统地用“厌大而厚” (《灵枢·忧恚无言篇》) 一词来概括声带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