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胆管癌感悟(共4篇)
中医药治疗胆管癌感悟 篇1
中医药治疗胆管癌感悟
袁宗军
1. 胆管癌治疗现状
胆管癌是发生于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根据其解剖学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肝内胆管癌、肝门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胆管癌恶性程度高,由于所在部位结构复杂、位置深在、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处于癌症晚期,预后很差[1]。即使是能手术的患者,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8.7个月;对于未手术的患者,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未联合化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1个月[2]。
根据2016年2月3日至5日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召开的第三届胆管癌基金会上一些国际专家的新观点,胆管癌的手术切除是唯一潜在的治愈手段,但是前提条件是早期发现。即使能够进行R0切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也小于20--30%,其手术死亡率为3%~18%。肝移植仅限于某些经严格筛选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胆管癌对放疗不敏感,全身化疗或放化疗疗效不确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仍在研究中。
作为中国的特色医学,基于传统方法的中医药治疗胆管癌,由于存在治疗矛盾和缺乏针对性,鲜有有效的病例报道。且与中医药治疗其他恶性肿瘤类似,这种多变量输入的黑箱试错法治疗,由于没有按照西医肿瘤学观点对输入的变量进行性质和范围的限制,即使是个别有效病例也基本上没有参考价值。
通过检讨文献资料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和方剂,笔者发现,目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普遍存在两大严重缺陷,第一个严重缺陷是治疗矛盾,恶性肿瘤病人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不宜使用免疫抑制剂,但是不少抗癌处方都使用冬虫夏草、丹皮、苏木、夏枯草、山茱萸、白芍等这些既无抗癌作用却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对于肝癌患者滥用苦参,对食道癌患者滥用山豆根,导致病人食欲不振,脾胃功能减退。对肺癌患者竟用数个活血化瘀药,据临证观察,肺癌患者出现气滞血瘀,证属危候,很难救治,使用活血化瘀药只能加速病人死亡。诸如此类符合了中医理论却违反了西医理论或者遵守了西医学说却违背了中医学说的中西学对立的方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书刊杂志文章上比比皆是。第二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治疗缺乏针对性,以肺癌治疗为例,一首方剂少则十几味药,多则二、三十味药,但是有针对性抗肺癌的中药仅三、五味,甚至一味都没有。通过检讨文献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笔者提出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第一、按照“双符合理论”的要求遣药组方,所用中药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符合西医理论
[3,4]
。第二、方剂中的中药符合“中药抗癌四项原则”的要求。“中药抗癌四项原则”是指①有针对性的抗癌;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③顾护脾胃功能;④方剂在整体上药症相符。2.中医药治疗胆管癌的感悟
2.1胆管癌的本质是脾虚 胆管癌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是黄疸、腹痛、腹胀和发热等,但是几乎所有患者都伴有食欲不振、苔厚。所以中医药治疗胆管癌首先要健脾。
2.2对黄疸的治疗 胆管癌患者出现的黄疸是阻塞性黄疸,中医药治疗基本无效,甚至加剧肝损伤。滞留肝内的胆汁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和肝内扩张的胆管对血窦压迫造成肝缺血,而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从中医角度来讲,虽然阻塞性黄疸也表现出湿热症状,但是病因是肝内瘀积的胆汁,清热祛湿退黄的中药并不能疏通胆管,所以对阻塞性黄疸无效。不仅如此,从西医角度来讲,清热祛湿退黄的中药如大黄、栀子、附子等主药,多为免疫抑制剂,有可能加速恶性肿瘤生长和扩散。根据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免疫增强剂不易建功,而免疫抑制剂容易显过。一味免疫抑制剂就能使一个有效的抗癌方剂失效。如果放任阻塞性黄疸不顾,以健脾为主,进行抗癌治疗,情况同样糟糕。从中医角度来讲,健脾中药都温性中药,而阻塞性黄疸表现出的是湿热症状,显然用温性中药治疗湿热症状肯定有助邪之嫌。从西医角度来讲,健脾中药多为免疫增强剂,能增强炎症反应,从而加剧肝损害。上述推断与我们的临床观察相符。基于以上分析,中医药不宜治疗胆管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此种黄疸只能西医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置入胆道金属记忆支架,对远端胆管癌,还可以通过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疏通胆管。即使胆管疏通了,在肝功能恢复正常之前,亦不能进行抗癌治疗,必须等到肝功能恢复正常以后方可进行。
2.3对疼痛、腹胀的治疗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疼痛是由于血瘀所致。对于隐痛,活血化瘀治疗有效。我们通常用三棱和莪术治疗胆管癌引起的腹痛、背痛,疗效肯定。三棱和莪术有行气止痛作用,对腹胀也有明显效果。从西医角度来讲,三棱和莪术都有抗癌作用,胆管癌患者使用,与“双符合理论”相一致。
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基于“双符合理论”和“中药抗癌四项原则”遣药组方治疗胆管癌,疗效肯定。按照Basedovsky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这三个系统不是互不相干的独立系统,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整体。现代医学已经证实,恶性肿瘤是NEI网络上多机制调节异常造成的,中药方剂对机体是多靶点的作用。据笔者临证观察,与西药相比,中药方剂的多靶点作用有如下的优点:第一、一旦治疗有效,恶性肿瘤不易产生耐药性;第二、药物将机体调整到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的状态后,即使停药,这种状态也能维持一定时间。不会因为停药,导致这种抑制恶性肿瘤
[5]
生长的状态立即消失[6]。
由于西医对胆管癌的治疗只能是早发现,早手术,所以中医药治疗就成为不能手术根治的胆管癌患者的唯一选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严重问题,那些西医已经不能治疗或相信中医药的胆管癌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笔者想把自己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与经验拿出来与同仁共享,以便共同提高,惠及更多患者。与西医类似,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也不是万能的,根据笔者临证观察,只有肿瘤负荷较小,胃气尚存的患者,中医药治疗才可能有效。甚至是那些KPS评分已不再适合西医治疗的病人,只要肿瘤负荷较小,胃气尚存,中医都能有效治疗。
另外一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肿瘤病灶消失的,几率极小,大多数患者是肿瘤病灶稳定,或是生长延缓、生存期延长。临证甚至发现过这样的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身上的数处肿瘤病灶有的消失了,有的却长大了。就象何裕民教授说的那样,恶性肿瘤就是一种慢性病。当然前提条件是,中医药治疗要能使患者要能长期生存,当然要长期用药。
[参考文献] [1] 费健,韩天权.胆管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分型、分期的研究进展[J/CD].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5,4(4):199-201.[2] 詹茜,沈柏用,邓侠兴等.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对胆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242例病例的多变量分析[J].上海医学,2011(11):828-830.[3] 袁宗军.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的反思[J].时珍国医国药,2003(3):120-122.[4] 袁宗军.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苏中医药,2008(1):23-26.[5] 袁宗军.从中西医学两个角度认识恶性肿瘤的扶正治疗[J].江苏中医药,2003(4):17-19.[6] 袁宗军.抗癌中药临证选择探索[J].中医药信息,2002,19(2):4-6.
中医药治疗胆管癌感悟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2~73岁,平均52岁,50岁以上占70%。临床典型表现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黄疸,首发症状常为中上腹饱胀,食欲减退,部分则表现缺乏力、体重下降,2~3周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本组中,38例患者黄疸为进行性,5例为波动性,2例无黄疸;术前血清总胆红素83~713μmol/L,CA19-9阳性30例(66.7%),伴畏寒发热症状5例,黑便2例,中毒性休克2例。合并胆囊结石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合并胆总管囊肿1例。3例曾有上腹部手术史。彩超检查,提示肝内胆管扩张的34例,发现远端胆管管腔塌陷或肝门部肿块26例;本组全部行CT或另加行MRI检查,提示肝内胆管扩张的42例,发现肝门部低密度软组织肿块40例。通过联合应用以上影像学检查,本组病例术前诊断符合率达93.3%。病变部位(按Bismuth-Corlette分型[5]):Ⅰ型11例,Ⅱ型7例,Ⅲa型6例,Ⅲb型10例,Ⅳ型11例。
1.2 手术方式
本组45例患者均接受剖腹探查手术,单纯手术探查未做其他处理即关腹3例,胆管切开T管支撑行外引流术13例,经肝圆韧带途径左肝管置管外引流术2例,经肝管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内置支架行内引流术6例,扩张的右肝管、胆囊壶腹吻合间置胆囊空肠吻合2例,姑息性肝门肿瘤剜除+肝管内支架高位肝管空肠吻合术5例,根治性肝门胆管癌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6例,根治性肝门胆管癌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肝方叶或肝尾状叶切除并左半肝切除6例,并右半肝切除2例,总切除率31.1%。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纯探查组3例,相继于术后1~3周出现肝功能衰竭死亡,术后平均生存时间0.5个月;置管外引流组15例,1例术后28 d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余14例生存时间为5~13个月,平均生存11.5个月;胆肠内引流组13例(包括肿瘤旷置或姑息性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支架行内引流),生存时间为7~28个月,平均生存15.4个月;根治性切除组共14例(行根治性肝门胆管癌切除基本术式加行肝方叶或肝尾状叶切除并左半肝切除或右半肝切除),生存时间为11~33个月,平均生存22个月。根治性切除组与引流组术后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期限1~5年。行胆肠内引流术13例,1、3、5年生存率为30.7%(4/13)、7.7%(1/13)、0(0/13),根治性切除术1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2%(9/14)、42.9%(6/14)、21.4%(3/14)。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非根治性切除组。本组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胆汁漏4例,出血1例,胆道感染1例,膈下感染1例,均以保守治疗治愈。
3 讨论
3.1 重视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
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病例发现时已属晚期。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彩超、CT、MRCP等先进辅助设备的普及应用,早期诊断率已大大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B超检查应例为首选,当超声显示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空虚、肝外胆管不扩张、甚至扩张胆管远端管腔出现闭塞,应高度怀疑肝门部胆管癌[6]。本组病例经B超检查发现肝门部胆道梗阻的阳性率为75.6%(34/45);其次,CT检查可以了解肿瘤的范围及肝内、腹腔内有无转移病灶,本组CT检查提示肝门部胆管癌的阳性率为88.9%(40/45);另外,对于肝门胆管癌,MRCP检查在临床上愈来愈受到重视,它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及梗阻上下端的情况,亦可提示有无门静脉受侵、周围淋巴结及肝内有无转移等,为肿瘤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7]。本组病例中MRCP对肝门部胆管梗阻的显示率为100%。另有研究发现当CA19-9和CA242同时阳性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筛查指标[8]。
3.2 术前评估可切除性,做好手术方式的初步选择
肝门部胆管癌大部分缺乏血供,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敏感性差。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获得最好效果和最高的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方法。本研究中根治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期比姑息性切除和姑息性引流组相比生存期明显延长,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认为,能行根治切除术甚至是联合半肝以上切除根治的肝门部胆管癌,只要手术条件满足,应努力施行根治切除术[9]。术前评估时,只要无明显的剖腹探查手术禁忌证,应积极行手术探查。即使不能行肿瘤根治性切除,肿瘤姑息性切除或胆道引流同样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10]。对于无法切除肿瘤患者行胆管空肠吻合术和支架内引流术,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单纯外引流术患者。单纯外引流术患者术后黄疸消退比较快,但术后护理难度大,生活质量差。术前联合超声、CT及MRCP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可以在术前确定临床分型;肝门部血管无累及、肝内无肿瘤播散、肝外淋巴结无转移、腹膜无浸润等是手术可切除性的指标。广泛腹内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第二肝门或合并有肝内多发转移、左右门静脉主干均被浸润包绕或存在远处转移等都是手术禁忌证。当然,肿瘤能否切除的最终判断还需要依赖术中探查的结果。
3.3 术中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把握好根治标准
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最佳方式,但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手术范围尚未统一,Bismuth分型对根治术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一般认为,根治性切除术选择的相对标准是,肝门部血管尤其是门静脉未被肿瘤侵犯;肿瘤侵犯远端胆管不能太长,经肿瘤切除后应有足够的胆总管以便保证切缘阴性;肿瘤侵犯近侧端胆管不能过高,至少必须有一侧胆管的二级分支汇合部正常以便胆肠吻合。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包括完全切除肿瘤及肿瘤以外正常胆管0.5~1.0 cm以上,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切缘显微镜下无癌细胞残留,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必要时切除一侧肝叶,重建胆管空肠吻合。对于胆管癌切除线标准,各家意见有不同,国内学者许斌等[11]认为受胆管长度的限制,一般要求切除线距肿瘤5 mm即可;而Ebata等[12]把肝门部胆管癌分为浸润性和非浸润性,指出浸润性癌切缘距肿瘤至少20 mm,而非浸润性癌切缘距肿瘤10 mm已够,因为一般浸润性癌镜下浸润范围超过肉眼所见以外10 mm。本院根治标准按照国内切除线标准,同时结合术中切缘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结果,确保切缘阴性,必要时联合肝叶切除术,争取行肿瘤根治性切除。
胆管癌的症状及治疗等 篇3
我因患胆结石,前年作了微创治疗并切除胆囊,术后引起黄疸性梗阻,后做了胆总管支架植入术,今年又因结石引起胆总管发炎化脓,被诊断为胆管癌。请问:像我这种癌症会有些什么症状,应服什么药治疗,需不需要放疗、化疗?
吉安县·萧××
萧××同志:
胆管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多在7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胆管癌与胆道结石关联密切,造成胆汁淤滞。反复的胆道细菌感染和慢性胆管炎,造成胆管细胞反复损伤和修复,最后导致胆管癌的发生。胆管癌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黄疸、瘙痒、体重减轻、右上腹疼痛、发热等症状。胆囊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致病因素,患癌率比无结石者高7倍。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上医院进一步检查:①超声检查或CT检查上腹部(肝、胆、胰腺和淋巴结大小等)。②肿瘤标记物检查:CEA、CA125,CA199。
你的病已行3次手术治疗,并且取得一定疗效。最后诊断为胆管癌。术后一个月后要定期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和附近脏器(如肝、胰腺及其周围)有无淋巴结肿大。抽血查肿瘤标记物及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术后治疗要根据手术(根治性、姑息性)范围和病理报告结果,再确定下一步是否需要化疗、放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以及中西药物结合治疗。
教授 主任医师 陈声波
胃部和胆道手术后遗症如何调治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68岁,自早年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又相继做了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自做了这些手术以来,稍吃多点或是受了点凉,肚子就胀痛,并扩散到下腹部。我吃过很多有关顺气、化气、散气的药物及偏方草药,效果均不明显,体重由原来的120多斤下降到现在的90多斤。请问:像我这种情况,平时生活饮食应注意些什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腹部胀气、疼痛等问题?
宜丰县·谭××
谭××同志:
你先后做了胃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这些手术会造成一些后遗症,如残胃炎、消化不良、腹腔粘连等。你目前的症状包括身体消瘦,都与这些后遗症有关。据此,我建议如下:1、饮食清淡,吃少残渣(低纤维)和易消化的食物;要少吃多餐。2、服食消化酶(如达吉一复方消化酶),一天3次,每次2片,餐后服。3、在腹部做热敷,用热水袋装满70℃左右的温水,用毛巾包裹,置于腹痛部位,每次20分钟,一天做2~3次。4、饮食不忌鱼肉蛋,但是必须注意适量,千万不可贪吃。5、腹痛明显时,可服斯巴敏等解痉药,每次1片,一天2~3次。6、面对病痛保持良好心态,要有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既来之,则安之。
教授 主任医师 王崇文
中医药治疗胆管癌感悟 篇4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外胆管癌,手术切除,综合治疗
近年来肝外胆管癌 (extrahepatic cholangio cacinoma) 发病呈上升趋势,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和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 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 但由于受局部解剖位置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早期诊断困难, 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仍然不高。本文通过对42例肝外胆管癌手术病例的总结, 探讨提高肝外胆管癌疗效的有效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肝外胆管癌中, 男性29例, 女性13例, 年龄43~76岁, 平均57.2岁, 均以黄疸为首发症状, 伴有轻度腹部胀痛、食欲不振、消瘦。误诊为胆管结石者28.6% (12/42) 。根据Bismuth分型, 其中I型9例, II型17例, III型14例, IV型2例。
1.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34~520μmol/L;血清CEA阳性占76.2%;谷丙转氨酶 (ALT) 、碱性磷酸酶 (AKP)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2例中全部行B超检查均有不同程度肝内胆管扩张, 69.1%显示肝门部占位性病变, CT检查显示肝内胆管扩张, 85.7%可见肝门部低密度软组织块影;ERCP检查显示梗阻部位位于肝门部, 呈鸟嘴状或阶段影像改变。
1.3 手术方式
本组行根治性切除术19例 (45.2%) , 其中切缘阴性根治性切除占68.4% (13/19) 。手术采用胆管切除 (部分肝管及汇合部以下胆管切除) , 胆囊切除, 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 (包括胰头后方淋巴结清扫、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 , 高位胆管空肠Roux-Y吻合。其中配合肝方叶切除4例;右或左半肝切除3例, 姑息性手术14例, 直接胆肠吻合或内镜下胆管支架内引流7例, 手术或仅经皮肝穿刺外引流2例。
2结果
根治性手术切缘阴性骨骼化根治术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7.9%、36.8%、10.5%, 平均生存时间18.3个月;明显优于姑息性手术手术后的36.4%、14.3%、0%, 其术后生存时间仅为2~9个月。对于内引流患者, 在引流的同时配合全身化疗、区域性化疗和或放射治疗, 但效果仍不满意, 生存时间仅为1~5个月, 1月内死亡1例。
3讨论
肝外胆管癌起病隐匿生长缓慢, 早期不易诊断, 就诊时多已浸润周围组织, 更由于胆红素淤积对全身脏器的损害, 使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明显降低, 但是外科手术是患者争取长期生存的唯一选择。
由于肝外胆管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 易于侵犯肝门区重要血管和肝实质, 分化较差的癌肿易于侵犯肝脏, 因此根治性切除率很低, 本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45.2%, 切缘瘤细胞阳性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本组根治性手术切缘阴性明显比姑息性手术切缘阳性的生存时间延长。而中下段胆管癌由于切除率明显高于肝门部胆管癌, 其预后明显好于肝门部胆管癌。胆管癌不仅可以通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周围间隙转移至肝十二指肠韧带结缔组织内, 所以对肝门部血管的“骨骼化”处理非常重要, 而且肿瘤组织具有局部浸润和亲纤维性组织生物学特性, 高位胆管的病变常累计部分肝脏组织, 需要扩大手术切除范围[1,2]。本组资料表明, 根治性切除的19例中有肝组织侵犯达26.3%, 附加肝叶切除可以降低残癌率。近年来, 肝胆胰外科技术不断发展, 使得胆管癌手术得以进一步扩大, 残癌率下降, 效果进一步加强。
胆管癌的粘膜扩展平均距离前缘11.5mm, 而在粘膜下扩展平均小于10mm, 因此彻底性梗阻上方距离肿瘤边缘10mm以上胆管切除, 其残端瘤细胞常阴性;对于肝门部的胆管癌一般认为切除距肿瘤亦不应小于5mm。
胆管癌, 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当属肝移植。尤其是其具有肝内转移、生长缓慢、肝外转移较晚的特点, 是肝移植的良好适应证。Neuhus等报道15例肝门部胆管癌肝移植, 根治性切除率达93%[3]。
关于淋巴结清扫的范围, 通过病理学认证表明, 不同部位的胆管癌有不同的淋巴结转移方式。高位胆管癌沿肝固有动脉淋巴转移率较高, 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阴性者手术后5年存活率30.5%, 阳性者仅为14.7%, 腹主动脉旁阳性者只有12.7%[4]。故主张实行扩大淋巴清扫。
总之, 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较低, 多为姑息性切除, 长期疗效并不尽人意, 综合治疗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认为:胆管癌对化疗不敏感, 单一药物疗效较好的氟尿嘧啶、丝裂霉素 (MMC) 。本组应用FAM (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 效果不明显。近年来, 有报道吉西他滨 (健择) 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肝外胆管癌, 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生活质量得以提高。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及超选择肝段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高位胆管癌伴肝内转移, 其有效率 (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 达75%, 进而说明这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治疗方法[5,6]。
另外近十年来,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和设备的研发, 放疗在胆管癌治疗中应用也日益增多。本组利用术中标记后CT定位下放射治疗, 同时可针对肝内转移灶进行定位消融, 初步显示效果良好。
总之, 肝外胆管癌治疗效果尚不理想, 提高根治性切除术的质量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必须选择好扩大根治的适应证。同时术前对手术技能、病损程度、患者潜能的正确评估也是直接影响手术存活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对于无法根治切除的患者, 配合局部区域化疗三维适形为基础的定位放疗也能起到一定延长生命的效果, 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黄志强.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效果的措施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325-330.
[2]刘扬, 长白河, 姜小清, 等.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0, 12:204-207.
[3] Neuhus P, Jonas S, Bechstein WO, et al.Extended reections forhilar cholangiocarcinama (J) .Ann Surg, 1999, 230:806-811.
[4]赵建勋, 乔歧禄, 孙占祺, 等.肝门胆管癌手术切缘残癌与预后 (J) .中华外科杂志, 2001, 39:120-122.
[5]王梅, 黄彪, 姜斌.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 (J) .中国癌症杂志, 2004, 14:282-283.
【中医药治疗胆管癌感悟】推荐阅读:
中医药治疗癌痛10-06
中医药治疗失眠09-18
中医药综合治疗10-05
中医药辨证治疗11-25
骨折的中医药治疗09-07
头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09-24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体会10-07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近况10-09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10-2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