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手法

2024-07-14

中医治疗手法(共10篇)

中医治疗手法 篇1

腓骨是腿部较为纤细、薄弱的骨头,在各种类型事故、伤害中,更容易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骨折。同时,在组织学上,腓骨的骨质较薄,一旦发生骨折更难愈合。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方法主要为手术复位、固定治疗,并且手术治疗方案逐渐向微创治疗接近[1]。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留下来的瑰宝,其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其手法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愈合。那么中医手法治疗腓骨骨折的效果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3月间的86例腓骨骨折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3例,对照组采用手术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男性有27例,女性有16例,年龄在10~64岁之间,平均为45.6±3.2岁,跌倒伤有16例,撞击伤有15例,坠落伤有12例。对照组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18例,年龄在7~66岁之间,平均为46.1±2.9岁,跌倒伤有14例,撞击伤有16例,坠落伤有13例。两组患者中不含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精神障碍、血液疾病、传染病等,同时两组患者均采用保乳手术,术后给予化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的复位微创内固定,具体临床操作如下:首先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复位,并使用孟氏架进行固定,之后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消毒处理,将2枚克氏针垂直于腓骨方向插入腓骨,然后用消毒好的是敷料将针扣盖住,最后将固定器连接起来,并进行骨牵引[2]。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正骨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依照中医正骨的方法,探查患者骨头复位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骨性标记。患者断裂的骨头的上下两端可以根据两点或三点加压原理安防凹面夹板,这里一定要注意夹板松紧度的问题,不能太紧也不能过松,还要避免出现前后成角的问题出现。将多出来的克氏针剪掉,并用医用胶布贴好避免划伤患者。由于一些伤情较重的患者不能进行常规的复位,这时需要详细检查患者断骨处是否有软组织,如果存在软组织则要使用回旋手法进行治疗,这样可以使断骨端绕过软组织实现复位。最后利用摇摆碰触的方式将断骨的两端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做好相应的固定,贴上消肿的药膏以加速患者断骨的愈合。

1.3 评价标准[3]

治疗结束后3个月后复查,治愈:若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无疼痛感,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若骨折裂缝基本愈合,偶有疼痛,行走时有少许障碍;无效:若骨折没有愈合,疼痛感一直存在,行走功能基本丧失。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对比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42%,观察组为95.35%,则观察组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骨折愈合时间

评估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对照组为6.3±1.5个月,观察组为3.9±1.1个月,则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骨折时多伴有软组织损伤,同时骨折周围的血液循环情况较差,特别是腓骨骨折,因其生理特点使得其更难愈合,治疗难度更大、并发症更多。对此,可采用中医手法治疗,而在选择治疗手法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股则情况而定,每一种手法都有这各自的治疗侧重点。例如拔伸牵引的手法主要是为了矫正患者的骨折短缩,旋转手法是为了进行旋转的矫正,提按端挤的手法突出的特点是可以恢复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移位,折顶手法对于短缩重叠的转折有着姣好的治疗效果[4]。背离位移骨折的患者在治疗上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这类患者的移位一般会沿着特定的轨迹,通常会有软组织嵌入到骨折处,会明显增加断骨复位的难度,操作不当会对患者软组织造成以一定的损伤,因此在治疗时要弄清患者移位的轨迹,然后逆着该轨迹的方向进行复位。回旋手法能将嵌入到断骨内的软组织释放出来,减少治疗时对患者软组织的损伤,有较好的复位效果。

中医正骨方式有着较大的治疗优势,具体表现在:(1)治疗阶段不会将患者断骨暴漏在空气中,降低了后期感染的出现。还可以减少治疗时对患者软组织、骨膜等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治疗中的疼痛,还能有助于患者后期的回复愈合;(2)骨折的位置往往会远离患者微创内固定的针点,减少治疗时的伤害;(3)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出现[5]。

采用中医手法正骨时还有一些注意问题,首先,在进行骨折部位复位时,注意力度,严禁过度地牵引、按压等。要在手术之前明确骨折的类型和骨折情况,认真检查断端,详细记录软组织的情况。其次,要注意检查和处理陈旧性骨折,需做特殊治疗。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骨折断端往往会形成骨痂,并且软组织发生萎缩,难以达到较好的复位效果,因此需要手法将骨折端松懈,而后进行复位。最后,对于多段骨折,应首先对近端进行复位,并逐渐向远端开展。在对远端进行复位时,需要使用髓内钉固定的协助,当固定充分牢靠时,使用旋转手法协助远端骨折位移端复位。

本文探究分析了中医手法治疗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相较于手术牵引治疗,中医手法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5,35%,在3.9±1.1个月后骨折完全愈合,其临床治疗优势较大。

参考文献

[1]刘永.中医手法修复46侧踩部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5,6(31):133-134.

[2]吴先红.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2(24):131-132.

[3]尹宏兵,刘立东,龚庆,等.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糍南,2014,35(28):268-270.

[4]黄凯彬.温针灸结合特色中医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5(16):167-169.

[5]张高耀,江学东,吴赟.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胺骨髁上骨折19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3(32):73-77.

中医治疗手法 篇2

【关键词】 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正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所发生的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是以又称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一般多见于运动、交通事故和间接暴力所致;在患该骨折后在早期时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缺血性挛缩,晚期时还会出现畸形如肘内翻等。是以应当及早处理治疗,在治疗该种骨折时一般有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和西医手术治疗,中医手法正骨是一种使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的治疗方法,而本文就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9月~2011年6月收治的小儿骨折168例,其中有68例为肱骨髁上骨折,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男病患有41例,年龄为15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6.6岁,其中女病患有27例,年龄为15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6岁,在众病患当中,其中桡偏型的有8例,尺偏型的有15例,中立型的有11例,申直型的有27例,屈曲型7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使用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临床分型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使用中医手法正骨治疗:根据中医的正骨八法对不同程度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治疗,(1)对如无明显移位的桡偏骨折病患,首先给予常规性的拔伸牵引后屈肘90°并同时使用略外旋的手法固定;(2)对无明显移位的尺偏型和中立型骨折的病患,同样给予常规性拔伸牵引后,再给予外翻外旋的手法正骨,使骨折端桡侧的骨皮质略为嵌插并同时抵消骨折远段内倾的内旋应力,从而使之固定;(3)对有移位的骨折病患,可采取常规性的拔伸牵引后屈肘90°并同时在解剖对位后使用略外旋的手法固定,或把骨折远端残留的骨轻微桡移,但不能出现矫正过度的情况;(4)对尺偏型的骨折病患,要求对骨折部解剖复位的常规复位外, 还必须得使桡侧有一定的嵌插加以固定使己复位的骨折不再移位;(5)对屈曲型尺偏的病患,同样在常规复位后,再使用外翻外旋的手法给予正骨促使桡侧骨皮质略有嵌插使之固定[1]。在给予完成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后,叮嘱病患或监护人或家长注意保护患者的患部,并在3个月和6个月后复诊,并将数据记录输入电脑。

1.2.2 观察组 使用西医手术治疗:首先给予众病患以B超的检查,再对无明显移位的桡偏型、尺偏型和中立型骨折的病患,对其进行解剖复位后,然后给予石膏固定;对有移位的骨折病患,可对其进行在透视下的解剖复位后,然后给予石膏固定;对尺偏型、屈曲型尺偏的病患,给根据病患骨折的情况程度,给予病患全麻的条件下给予手术复位后,在给予钢板外固定,然后使用石膏固定,在手术完成后再给予病患抗生素的治疗;同样叮嘱病患或监护人或家长注意保护患者的患部,并在3个月和6个月后复诊,并将数据记录输入电脑。

2 结果

观察组在使用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按照关节评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所发生的骨折,一般多见于儿童的一种骨折;在该骨骨折后在早期时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缺血性挛缩,晚期时还会出现畸形如肘内翻等;是以我们应当要准确及时的治疗,在治疗该骨折的方法中,有中医治疗方法和西医治疗方法,但中医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西医治疗方法好(本文数据显示)。

因为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骨折是以有称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时如果使用西医的治疗方法,这对儿童的恢复比较差,而且后遗症高,副作用高(本文数据显示)。而使用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则,其效果好,副作用低,后遗症低,另外使用中医手法正骨治疗能够避免对小儿的组织进行损伤性的伤害,导致小儿的生长发育受阻,在使用中医手法正骨治疗时能有效的促进小儿自身的免疫力,这对小儿的骨骼发育有着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使用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其临床效果,比西医手术治疗效果好,且后遗症低,其副作用低,不良反应小,具有很高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手法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髌骨软骨软化症患者100例,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3],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男23例, 女27例, 年龄28~61岁;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30~5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提拿、推拨髌骨以及膝关节牵伸手法, 1次/d。患者平卧位伸膝放松, 术者双手分别置于患膝关节上、下10 cm处, 逐渐、均匀用力, 向下按压膝关节使膝关节保持伸直2 min后, 揉按股四头肌1 min, 分别点压血海、梁丘、犊鼻、内膝、阳陵泉穴位, 使关节周围产生酸、胀、沉感, 持续30 s, 然后双手呈钳形, 用拇、示、中指捏住髌骨, 向上提拿, 同时将髌骨向内翻拨2 min, 向外翻拨2 min。再将双手拇指交叉置于髌骨内外侧缘, 向外侧推动髌骨2 min, 向内侧推动2 min[4]。施术时注意避免压磨髌骨。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0.75 g/次, 2次/d。疗程30 d, 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

疗效判定标准: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以及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 (WOMAC指数) [5,6,7]。 (1) 治愈:膝部无疼痛, 活动无不适, 髌骨研磨试验阴性, 治疗后疗效指数>90%; (2) 好转:上下楼梯及半蹲时轻度疼痛, 髌骨研磨试验 (±) , 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或较前改善, 30%<疗效指数≤90%; (3) 未愈:症状无改善, “软腿”“假性交锁征”情况加重[8], X线检查发现髌骨周围及软骨下有骨刺形成, 疗效指数≤30%。作为病例症状的判断标准,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指数= (治疗前WOMAC积分-治疗后WOMAC积分) /治疗前WOMAC积分×100%[9]。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 进行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讨论

髌骨软骨软化症是膝关节常见病变, 中医属“痹证”范畴, 其主要证候包括血瘀气滞、风寒湿痹、风湿热痹、肝肾亏虚。运用中医提拿、推拨髌骨以及膝关节牵伸手法, 能舒筋活血, 促进气血运行, 纠正髌骨周围筋脉挛缩或松弛不稳, 增加髌骨关节间隙, 降低髌骨关节接触高压[10], 改善髌骨关节面对合关系, 以达到髌骨软骨软化症良好的治疗效果。

髌骨软骨软化症作为膝关节常见病变, 其发病诱因较多。经治疗后仍可能复发。在日常生活中, 应要求患者控制体重, 尽量避免上、下楼梯, 爬山, 长时间行走, 女性患者避免穿高跟鞋, 注意膝关节保暖等。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髌骨软骨软化症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采用中医提拿、推拨髌骨以及膝关节牵伸手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疗程30 d, 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提拿、推拨髌骨以及膝关节牵伸手法能改善髌骨软骨软化症患者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髌骨软骨软化症,中医手法,提拿,推拨,膝关节牵伸

参考文献

[1]郝红霞, 侯振世.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64例疗效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 12 (6) :455-468.

[2]韩贵和, 顾军, 魏威.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0, 9 (3) :245-247.

[3]苏伟, 洪皙炜.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5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 2010, 9 (27) :38-39.

[4]姜贵云, 姚立新, 杨晓莲, 等.髌骨软化症的康复治疗进展[J].河北医学, 2011, (12) :1689-1692.

[5]朱媛媛.髌骨软化症的病因研究及康复治疗进展[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0, 5 (11) :3120-3121.

[6]苏红丽, 袁琦.髌骨软化症病因分析及其诊治的研究进展[J].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2 (14) :201-202.

[7]朱媛媛.电针结合股四头肌康复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8]刘守尧.髌骨软骨软化症的病因、病理及诊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9]郭建峰, 王金霞, 桂建札, 等.推拿治疗髌骨软化症及髌骨关节炎[J].按摩与导引, 2009, 25 (1) :39.

中医治疗手法 篇4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18-01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损伤以及积累性劳损,引发腰椎间盘纤维环或者是软骨板破裂,髓核向椎管、椎间孔或者是椎体内突出,对硬膜囊以及神经根造成压迫,导致临床综合征,以腰腿疼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症;若马尾神经受损,会导致马鞍区感觉出现异常,存在大小便障碍[1]。本次研究选择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社区服务站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符合LIDP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18至62岁,平均年龄为(41.0±14.5)岁;病程为5天至7年。

1.2 方法 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多休息,并辅助适量的腰背肌功能锻炼。

1.2.1 中医骨伤疗法 主要是分为四个步骤。首先,应用放松的手法,将腰背部和臀部痉挛肌肉放松;患者取俯卧位,腰部暴露,在腰部医师涂抹适量的食用麻油,应用掌推法、掌擦法,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局部发热为止。其次,采用复位方法,有助于突出物出现回纳;患者取俯卧位,在胸部以及前胯部垫一定高度的枕头,腰部悬空,术者采用双手的拇指沿当夹脊穴一线,内力推动,进行8至10次。再次,点按穴位,穴位包括肾俞、腰部阿是穴、大肠俞等。最后,活动关节,患者选择仰卧位,应用拔伸及被动直腿抬高、牵引下肢手法,腰和患侧下肢相关的环节得到活动。每次操作时间为25分钟,每天1次。

1.2.2 中药内服 独活寄生汤是主方,辨证用药。药物的组成是:15g独活、杜仲、桑寄生、牛膝;10g桂心、防风、白芍、秦艽、熟地、当归、茯苓、川芎、党参;3g细辛、甘草。对于血瘀者,增加10g红花、桃仁;对寒湿甚者,增加10g附子、防己;对于气虚者,增加30g黄芪;对便秘者,增加10g生大黄;对痛甚者,增加15g延胡索;对阳虚者,增加15g锁阳;对阴虚者,增加15g枸杞。应用水煎服,每天1剂,两次服用。1个疗程为7天,需要治疗2至4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为阴性,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显效:腰部的疼痛有所消失,没有明显的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为阴性,能够基本恢复工作。有效:存在轻度的腰腿疼痛,直腿抬高可疑阳性,可以部分恢复工作。无效:腰腿疼痛没有好转,直腿抬高试验为阳性,不能恢复工作。

2 结 果

本组研究8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进行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治愈为28例,显效为32例,有效为23例,无效为3例,总有效率为96.5%。

3 讨 论

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腰椎间盘出现退变突出,对外层纤维环以及后纵韧带脊神经膜支纤维造成刺激,引起腰背部局限或者是广泛的产生钝痛,若持续的时间较长,腰背部肌肉胶原组织降低弹性张力;肌纤蛋白与肌浆球蛋白没有进行很好的结合,在肌肉作用时,运动单位的数量变少,产生腰背肌萎缩,腰椎的生理曲度消失,出现平腰畸形,腰椎的稳定性消失,腰椎间盘突出症加剧[2]。

在中医治疗中,应用独活寄生汤具有良好的功效:补气血、祛风湿、益肝肾以及止痹痛。独活寄生汤包括独活、杜仲、桑寄生等药物,多种药合用,可以补肝肾、调节气血、强健筋骨以及祛除瘀浊,对破裂椎间盘纤维和神经根起到修复的作用,在椎间盘周围能够生成营养保护膜,促进神经韧性的恢复,变性骨骼可以恢复到营养的状态,消除椎间盘突出部分对神经、周围组织以及血管所造成的压迫,恢复局部新陈代谢[3]。应用中医骨伤疗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治愈率较高,治愈的效果较好,较为安全,没有产生不良反应。应用中医骨伤疗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中药内服可以起到整体调节的作用,骨伤疗法可以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玉萍.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98-3599.

[2] 韦庆.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20(23):130-130.

中医治疗手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之间腰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做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49例, 女性63例, 年龄27~55岁之间,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8年。将11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均为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5) , 两组病例资料均衡,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 具有典型的症状、体征, 且CT或MRI影像与临床症状符合。

1.3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三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1.3.1对照组采用单独针灸治疗, 首先选择合适针具 (一般选用2.5~3寸毫针) , 检查有无质量问题及针器有无弯曲。然后对患者穴位进行常规消毒。最后取穴, 患者采取俯卧位, 腰部穴位均取双侧穴位, 肾俞、大肠俞、腰阳关、气海俞、小肠俞、八髎穴。下肢取患肢穴位, 环跳、承扶、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忍耐程度对以上穴位进行针灸, 留针时间为20min, 1次/d, 10次为一个疗程, 每个疗程之间相隔2d,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3]。

1.3.2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治疗顺序是先推拿然后针灸, 针灸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相同。推拿治疗首先取俯卧位, 医者在患者腰部脊柱两侧沿膀胱经及臀部和患侧肢体后外侧施滚、按、揉、拿等手法10~15min, 放松肌肉缓解痉挛, 然后用指腹或肘尖点、按、揉双侧、肾俞、大肠俞、小肠俞及患侧环跳、居髎、承扶、委中、承山、阳陵泉及阿是穴以解痉止痛, 时间10~15min。最后整复手法, 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部位来选用腰椎扳法 (斜扳法、后伸扳法、旋转复位法) 等, 以调节关节紊乱改变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减轻疼痛, 增加了椎间盘外周的压力, 从而促进患者的椎间盘复位或部分回纳。此法1次/d, 10次一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疗效标准中拟定,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80˚, CT检查椎间盘突出回纳;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70˚, CT显示椎间盘大部分回纳;有效: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 CT显示椎间盘小部分回纳或无改变;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启用t检验, 计数资料启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疗效与病程关系

在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患者病程越短, 疗效越好, 只要治疗及时, 大多数患者都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见表3。

3. 讨论

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好发于20~50岁之间, 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痹证”, “骨痹”, “腰腿疼”的范畴[4], 该病多发病机制主要是因正气受损, 风、寒、湿等邪气侵入体内或由于外伤导致腰腿部气血淤滞, 不通则痛[5]。

治疗方面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项治疗疾病的手段, 具有疏通经络, 调节气血, 调和阴阳等作用, 通过针灸治疗, 可以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在临床上效果显著[6]。推拿手法在治疗上也具备了中医治疗的特色, 具有安全可靠、无创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具有放松局部疼痛肌肉, 可改善神经根压迫、纠正关节错位、松懈粘连, 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痛阈等作用[7]。在腰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中, 中医推拿手法联合针灸的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其中针灸能疏通经络, 加速气血运行, 能加速机体止痛物质的释放, 降低炎性物质所带来的刺激。推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肌肉、韧带的紧张, 继而改善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 通过本研究观察对比, 中医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痛苦少、不易复发等特点, 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11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针灸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 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变化上有明显差异, 经统计学处理分析, 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中医推拿手法与针灸联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显著, 具有较大的临床医学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针灸

参考文献

[1]李祖虹, 刘琦, 章志超, 等.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 29 (6) :458-45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M].199, 201.

[3]林娟菁, 周强英.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88例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 2011, 33 (3) :105-106.

[4]杨红.针灸、推拿及康复护理干预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14) :2150-2151.

[5]李秀娥.三种非手术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7 (2) :263-267.

[6]宋如意.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5 (10) :142-143.

中医治疗手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性115例, 其中20~40岁80例, 40~50岁22例, 50岁以上9例;女性25例, 其中20~40岁18例, 40~50岁5例, 50岁以上2例。年龄最小20岁, 最大64岁。病程最短8d, 最长18年。有外伤史92例, 有劳累史39例, 无明显原因4例。其中表现腰腿痛型128例, 单纯性腿痛12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腰腿痛病史, 直腿抬高小于60度, 腰椎侧弯、棘突旁压痛;X线平片有骨赘及椎间隙改变, 且排除炎症、肿瘤等。

1.3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两膝伸直, 腘窝向上, 两手放于体侧, 使腰部肌肉尽量放松。 (1) 按环跳、承扶、段门、委中、承山, 每穴约1min。 (2) 推法:医者站于患者一侧, 两手平放脊柱两侧, 沿足太阳膀胱径走行, 由第一胸椎平推至腰骶部, 继而两手分别沿一侧臀部、下肢、后侧、外侧平推至足跟, 反复5~7遍。手法要深透有力。 (3) 揉法:医者站于患者一侧, 用前臂着力, 揉腰背部, 往返5~7次。然后重点揉腰骶部, 反复施术, 直至患处有温热感、疼痛减轻为宜。 (4) 按抖法, 患者两手攀于床头, 助手握着患者小腿远端向下牵引1min。医者两手重叠对准患者腰部疼痛点进行按压抖动5~7次。手法轻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宜。

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 屈髋屈膝、健肢伸直。斜扳法:医者站在患者背侧, 两肘屈曲。一手肘部放于患者肩前陷窝处, 另一手肘部放于髂骨翼的后侧, 两肘前后向相反的方向突然斜扳, 常伴有清脆的响声。然后再用同法换作健侧。

患者仰卧位: (1) 点按患者太溪、解溪、足三里、风市、冲门, 每穴约30s。 (2) 搬腿法:医者一手托着患肢小腿部, 另一手握着患肢。髋膝屈曲, 并稍用力按压推送, 使患肢大腿尽可能贴近腹壁。然后用巧劲将患肢向外上方牵拉, 使膝伸直髋稍屈。在拉腿过程中, 患者主动用力蹬足, 以加大引伸牵拉的力量。如此连续屈伸5~7次, 每次均要将患肢不断地抬高, 使屈伸的幅度不断增大, 易于解除神经根周围的粘连。 (3) 摇法:患者屈髋屈膝, 双手抱着双膝关节, 医者一手托着背部, 另一手扶着膝关节, 嘱患者来回摇动。

在手法治疗基础上, 辅以牵引 (质量为40~60kg) , 视病情、年龄、体质而定。最后电热治疗一次完成。

手法治疗每天或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 一般3个疗程为一终结, 观察评定疗效。

1.4 疗效评定

优秀,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恢复工作。良好, 临床症状消失, 但劳累后仍有腰或腿痛。好转, 主要症状明显改善, 尚残留有腰痛及小腿部位麻痛。差, 症状体征未改善。

2 结果

本组140例患者, 优秀78例, 良好47例, 好转9例, 差6例, 总优良好转率为96%。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惟间盘纤维破裂症, 主要是腰椎间盘退变, 腰部外伤, 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 髓核向椎管内突出, 压迫或刺激神经根与脊髓而引起以腰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绝大多数纤维环破裂都发生在4~5腰椎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处, 其突出多偏向一侧。

3.1 病因

本病的内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萎缩、弹性减弱或腰椎间盘先天性发育上的缺陷;外因是外伤, 尤其是积累性劳损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如弯腰用力, 挑抬重物时突然扭腰, 或剧烈的体力劳动致使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 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发病。

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患者, 有些病例无明显外伤史, 只是突然猛烈的咳嗽, 或打喷嚏, 或在睡觉时, 腰部受寒着凉后, 即诱发本病。

3.2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腰部有急性或慢性劳损, 并有较长时间的腰痛史, 反复发作。腰痛程度轻重不一, 严重者可翻身和站立, 休息后减轻, 芳累后加重, 腰部继而向一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疼痛。疼痛多由臀部开始, 逐渐扩至大腿后侧、小腿外后侧, 足背外侧、足跟或足趾。任何使脑脊液增高及神经根受牵拉的动作, 如咳嗽、喷嚏、大便、弯腰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加重。脊柱畸形, 多数患者的腰部脊柱有侧凸, 脊柱向前的正常弯度减少或消失, 少数患者甚至向后凸;脊柱活动受限, 前屈时更显著。压痛点主要局限在病变部位的棘突间镣或椎旁, 常在4、5.腰椎棘突之间或第5腰椎和第1骶椎突之间或偏向一侧。按压痛点时, 常可引起或加重放射性疼痛;久病之后部分患者小腿后外侧或足背、足跟、足掌等麻木或感觉减退, 膝跟腱反射减低或亢进, 股四头肌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和仰卧挺腹试验均为阳性, 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X线片示为椎间隙变窄或骨质增生, 生理前突改变。椎管造影剂充盈于椎间盘突出处。

3.3 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 患者在治疗期间必须注意休息, 以减轻体重压力, 注意腰部保暖, 使突出物尽量回缩, 巩固疗效, 防止再次复发。 (2) 医者手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用力, 严防因手法施术不当造成纤维环再度损伤, 从而加重病情。 (3) 症状体征有所好转时, 应适当进行肌力的功能锻炼, 对促进组织的恢复、提高和巩固疗效有一定作用。 (4) 巨大的椎间盘突出、中央型间盘突出伴有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已破裂, 髓核突入椎管者, 手法宜轻不宜重;其他严重疾病, 如严重心脏病, 脑血栓以及孕妇等, 禁止使用重手法, 多次治疗无效或加重者, 应及时改用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手法 篇7

关键词:中医手法,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通常是指距离桡骨远端的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由于该处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汇, 为解剖薄弱处, 一旦遭受外力, 容易发生骨折, 发生率在急诊骨折患者中约占17%[1], 而关节内骨折大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1/4。青少年与中老年人是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两类人群。男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是青少年人群的显著特点, 其发生与患者频繁参加户外活动, 以及与骨骼的发育有关, 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能量运动损伤;而在中老年人群中, 则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 该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低能跌伤的比率显著高于高能创伤, 其原因主要和高龄高低以及女性在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有关。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 与以往进行手术切开整复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和分析, 现将相关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 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18~63岁, 平均年龄为36岁;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17~64岁, 平均年龄35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闭合型骨折, 并且根据AO/ASIF分型具体情况为:C3型8例, C2型12例, C1型20例, B3型10例, B2型10例。患者发生骨折的原因分别为:钝器挫伤9例, 交通事故受伤22例, 摔伤29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 (包括骨折类型及骨折原因等) 等方面的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 以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 进行判断和确诊[2]。

患者病史:患者通常具有明确的外伤史。该骨折的发生大多由于间接的暴力所引起, 随着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 而发生桡骨远端骨折。该病症的发生常见于摔倒、伸展臂肘、前臂向前旋拧、腕关节背向伸展、手掌直接碰地而导致创伤。或者肘部伸展, 前臂向前旋拧, 腕关节向掌心方向弯曲, 手背直接碰地而致伤。

症状及体征的表现如下: (1) 腕部疼痛剧烈, 明显发生肿胀, 通常波及到手背以及前臂的下段; (2) 骨移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餐叉状畸形或锅铲状畸形, 腕关节和前臂的旋转活动明显受阻, 疼痛还会导致手指活动受阻; (3) 桡骨远端压痛反应明显, 包括纵轴挤压痛, 触碰后有明显骨擦音。尺骨茎突向远侧突出与桡骨茎突相比较为明显。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X线正侧位片能够做出诊断, X线能够显示出骨折的类型以及骨移位等情况。通常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移位向背侧桡侧, 骨折的一端向掌侧形成角度, 或者远端骨折块移向掌侧桡侧, 骨折的一端向背侧形成角度, 桡骨表现为短缩, 骨折背侧骨质表现为压缩嵌插, 桡骨远端的骨折块向后旋。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

(1) 牵抖复位法:该方法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移向背侧或其断端掌向成角, 但该骨折不发生累及关节的情况, 即不属于粉碎情况。使患者坐立或躺卧, 90°屈肘, 前臂在中立位, 助手握住其上臂, 术者双手紧握住患者的手腕, 双拇指定位在骨折远端的背侧, 触摸准确后则继续牵引, 使重迭矫正, 然后稍微旋转后进行猛力牵抖, 同时掌屈尺偏, 使骨折复位。 (2) 提按复位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老年患者、骨折累及到关节以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使患者屈肘90°平卧, 前臂处于中立位, 一名助手握住其拇指以及其他四指, 另一名助手握住患者上臂以对抗牵引, 嵌插骨折经过矫正后, 术者可优先矫正旋转移位和侧方移位, 之后再用双拇指挤按其骨折远端的背侧, 其他手指放在近端的掌侧, 向上端提, 使骨折复位。固定方法[3]:将患者的腕关节用四块夹板固定好。将两个平垫分别放置于伸直型骨折患者的骨折远端背侧以及近端掌侧, 然后固定好四块夹板, 上端抵至前臂中上1/3处, 背侧夹板向下抵达指关节处, 根据患肢形状来确定宽度:若在前臂处, 则为1/3周径宽;在腕部, 则为自桡骨茎突至尺骨茎突之间约为1/2腕周径;在手掌背处, 则为第1掌骨至第5掌骨, 掌侧板下至远侧腕的横纹, 为1/3前臂及腕部周径。最后悬挂前臂于胸前, 该固定保持4~6周。

1.3.2 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方法。

进行手臂麻醉, 手术切口可视具体骨折类型而定, 入路可采用掌侧、背侧及联合方式, 采用闭合复位与克氏针撬拨相结合的复位固定, 选取1~2根直径约为2~2.5 mm的克氏针经皮进针, 位置选定在桡骨远端的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 或者拇长伸肌腱和第二指伸肌腱之间, 进针角度大约与桡骨长轴成40°, 经过骨折线, 进入近端骨髓腔或者骨皮质。经仪器透视正侧位的复位固定情况满意后, 将针尾折弯, 埋入皮下, 敷上敷料进行加压包扎。另外, 重症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也可采取手法整复结合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的治疗方法。

1.4 随访:

术后对各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 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状况, 记录是否有并发症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必要时刻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5 疗效评定[4]:

疗效标准可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1) 治愈:骨折对位效果优良, 有明显的骨痂连续形成, 局部没有明显的畸形, 不出现疼痛及肿胀感, 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或腕向掌屈、向背伸展以及前臂旋转在15°以内受限。 (2) 好转:骨折对位效果一般, 局部仍有轻度的疼痛和畸形, 腕部向背伸展、向掌屈收及前臂旋转在45°以内受限。 (3) 无效:骨折发生愈合或产生畸形愈合, 压痛及叩击痛仍旧存在, 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2 结果

经治疗及随访, 观察组30例患者所有骨折端恢复愈合, 治愈27例, 好转3例, 未愈1例, 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 治愈18例, 好转4例, 未愈8例, 总有效率为73.33%,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3 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较高, 在临床上属于常见骨折, 主要发患者群为老年患者, 青少年当中也可见有病例, 若治疗不恰当或不及时, 则会引起下尺桡关节出现紊乱及不协调等症状, 进而引起腕部剧烈疼痛, 使患者的前臂旋转功能及腕关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5]。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为进行手术切开的复位治疗, 不仅较难达到理想的复位要求, 且更易影响腕关节功能, 效果欠佳。

本次研究, 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的效果显著高于手术切开复位治疗, 骨折愈合周期短, 且愈合效果优良, 各方面疗效均显著优于手术切开复位治疗,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操作简便,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少, 愈合率高, 安全有效, 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在病情的控制以及疾病进展的延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作用,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在现有的条件下, 通过该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泽.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5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 34 (2) :36-37.

[2]蒋渭仙.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40例[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3 (4) :103-105.

[3]胡正军.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 29 (12) :1045.

[4]李文赋.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24 (1) :186-187.

中医治疗手法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踝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4~80岁,平均46.1±6.7岁,病程0.5小时~4天,平均1.2±0.5天;单踝32例,双踝18例,三踝10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6~78岁,平均44.5±6.0岁,病程为1小时~3.5天,平均1.0±0.2天;单踝30例,双踝22例,三踝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致伤原因、病情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复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露出骨折端,牵引复位并用钢板固定外踝骨折处。实验组采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患者躯体保持平卧,膝关节适当屈曲,术中由医护人员以及护士协助,固定患者小腿上段,采取向上牵引治疗,术者位于患肢远端,握紧患者足背向反方向施力;整个牵引过程需注意牵引旋转移位,并纠正牵引方向,先内翻,逐渐变为外翻,再变化翻转方向。复位结束后,膝关节以下部位进行石膏夹板固定并稍微抬高,18~37天后拆除石膏夹板,术后3周可进行恢复功能锻炼。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变化。

1.3 疗效标准[2]

优: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肿胀,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无炎性病症;良: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但长时间行走会出现肿胀,X线检查显示踝穴内侧间隙较大;差:负重行走疼痛明显,X线检查显示踝穴位置不对称,内侧间隙较宽,且大于2mm。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adit值()表示,采用Ra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实验组优4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优28例,良20例,差12例,优良率为80.00%;实验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骨不连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在体育训练中发病率很高,为创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病因多是间接性暴力。踝关节骨折对位复位情况不良,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导致患者行走不便等严重后果。踝关节骨折病患者须采取较有效的复位,且恢复踝关节稳定时需注意保护踝关节的灵活性。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时,骨折复位前期内踝关节向下是允许的[3],主要原因是前期骨折出现,关节内伴有血肿,且骨折创伤后肌肉被刺激,韧带紧张,共同作用下致前期骨折复位不良。行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后要实时观察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血肿、粘连消失,骨折线会逐渐狭窄,如果没有组织嵌夹,骨折愈合效果更好。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后患者未见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4]。

参考文献

[1]田荣.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16:84-85.

[2]李军.运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与方法[J].中国临床研究,2012,20:93-94.

[3]徐涛.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38-539.

按摩手法治疗感冒 篇9

“感冒”俗称伤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的季节。

1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为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感冒的主要原因为六淫邪气侵袭人体。当气候突变,冷热失常,汗出当风,适值人体疲劳过度,睡眠不足,病后体虚等正气低弱,肺卫调节功能失常时容易发病,或因肺有痰热,腠理疏泄,则风邪易乘。由于风邪有偏寒、偏热的不同,因此,其病机亦随之不同,偏寒则寒邪束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偏热则热邪犯肺,肺失清肃,腠理疏泄。

2分型

感冒的一般症状为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风、咳嗽、咽痒或痛、全身不适、酸疼等。祖国医学根据其发病原因不同,临床上一般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

2.1风寒症风寒束表,肺气不宣。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酸痛,咳嗽,鼻塞,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或脉紧。冬季、深秋或初春发病较多。

2.2风热症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时间很短,咽喉红肿疼痛,口干或渴,咳嗽,痰粘难出,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春季发病较多。

对感冒的分辨主要根据季节,恶寒发热的轻重,脉象以及舌质的红淡,舌苔的黄白等。以区分风寒和风热两大类。如秋冬多感风寒;春夏多感风热等。夏秋季节感冒,如无暑、湿、燥的临床表现,按摩治疗同风寒风热感冒,以泻邪为主。虚人感冒,多因正气不足,体质虚弱,感冒后反复难愈,治疗时应以补正为主,扶正祛邪。

3治疗

风寒症以祛风散寒、解表宣肺为主;风热症以疏散风热,清利肺气为主。

4治疗过程:

治疗时,患者均取坐势。

4.1医者站于患者前面,用一手扶患者额部,另一手拿风池穴,按点风府、风门穴。接着再推风池、肩井、肺俞穴,以达祛风散寒通鼻窍之功效。施术时间约10分钟左右。

4.2医者站于患者前面,一手扶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按点印堂,按揉太阳、头维、迎香穴、施术时间约8分钟左右。接着用拇指抹额部。若鼻塞较甚者,再搓迎香穴。继之拿合谷、手三里穴,以达开窍、镇静、清醒头目之功效。

4.3医者站于患者侧后方。从脊柱的大椎到命门穴及其两侧的膀胱经线用平推法治之。以局部透热为度,用以疏筋活络,推动气血运动。

4.4用单手拿颈部,从风池至大椎穴处。反复7~10次。再用双手拿肩井穴,用以宣肺降气;发汗解表。

4.5随证加减:若为风寒感冒:可在印堂,太阳穴部位加强手法,并配合横搓上肢三阳经及其经筋、若为风热感冒:需配合在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施术拿法;若背部酸痛,可配合在肺俞穴部位拔火罐15~20分钟之内即可。

5典型病例

中医治疗手法 篇10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患者中, 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间接暴力外伤史, 年龄在2~13岁, 平均年龄7岁, 男52例, 女18例, 左侧49例, 右侧21例, 均为伸直型骨折, 骨折端出现旋转移位62例, 血管压迫症状者4例;患肢严重肿胀伴张力性水泡21例;伤后就诊时间1~45h, 平均6h。

1.2 治疗方法

1.2.1 复位

术前根据患者患肢的大小及骨折移位的情况, 选用适当强度和弹性杉树皮为原料, 裁剪成长度及宽度合适的夹板4块, 夹板剪裁整齐, 周缘光滑, 外用棉纸垫及绷带覆盖, 肱骨内上髁及肘后放置梯型垫。所有病例均采用X线下手法复位, 其中有46例患者病情需要及家属要求送手术室麻醉下进行, 其余患者均在没有麻醉下进行, 患者平卧位, 一助手握住患肢上臂, 另一助手握前臂下端及腕关节擒拿扶正后作顺势拔伸牵引, 纠正重叠移位, 术者用一手固定骨折远端于中立位, 另一手握住骨折近端通过对抗旋转, 纠正旋转移位, 再行内外推端纠正侧方移位, 提按手法纠正前后移位。复位时有意识将肱骨远端推向桡偏约1/5左右, 正位像时矫枉过正, 侧位不过分强求解剖对位, 只要求保持正常前倾角度。患肢严重肿胀者, 先将患肢用1块小夹板托夹固定结合悬吊牵引, 以利静脉回流, 一般在3~5d内肿胀消退, 再运用上述方法。

1.2.2 固定

骨折复位后根据其肿胀及肢端血运情况维持肘关节屈曲90°~110°、前臂中立位, 肿胀较甚者角度大些, 反之则小些, 用术前准备好的自制杉树皮夹板内、外、后侧夹板超肘关节固定, 前板用平垫放在肘前方, 后板把1梯形垫放在肘后鹰嘴上方, 外板把塔形垫放在外髁上方, 内板把梯形垫放在内髁部, 分三段缚扎, 中段和上段用叠瓦式绷带缚扎, 下段用超肘关节“8”字交叉缚扎固定。术后定期X线下复查, 根据骨折复位固定后的情况进行调整。3~5d周取除外固定, 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优:肘关节屈伸正常, 外观无畸形, 携带角在5~7°范围以内, X光片示骨折对位, 对线良好, 骨折线模糊或消失;良:肘关节屈伸正常, 上肢携带角小于5°或携带角消失, X片示对位, 对线尚可, 骨折线模糊或消失;差:肘关节屈伸尚可或稍受限, 外观严重尺偏、畸形, X片示, 骨折畸形愈合。

2.2 治疗结果

优28例, 良37例, 差5例;差的7例患者均为固定后患者因为肢体肿胀甚或患者依从性差, 不能较好的配合治疗, 早期拆除夹板或夹板松动后不能及时调整, 5例骨骺发育成熟后行手术矫形, 2例目前仍未达到该标准。治疗的总优良率达93.2%。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骨折, 其原因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好动, 受伤机会较多及骨骼的特殊解剖结构有关, 属骨骺骨折按Salter-Harris分类的I型和II型, 是闭合复位治疗的适应证。当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或过伸位掌心着地跌倒后, 地面的反作用力经前臂达到肱骨下端, 将肱骨髁推向后方, 由上而下的重力, 将肱骨下端推向前方, 形成肱骨髁上骨折。该处的解剖结构特点是:正常肱骨下端有向前呈30~50°的前倾角, 前面的冠状窝与后面的鹰嘴窝之间, 仅有一层极薄的骨板相隔, 遭受外伤, 骨折线常从此薄弱区通过, 所以复位后极不稳定, 故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很高。采用切开复位手术内固定有报道畸形愈合率高达17%, 且常遗留关节功能障碍等诸多后遗症。个别病例, 尽管复位时对位及力线很满意, 但在骨折愈合后期, 仍易出现肘内翻畸形。

上一篇:整合实践下一篇:墨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