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

2024-10-18

中医内科治疗(通用12篇)

中医内科治疗 篇1

偏头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其具有周期性以及反复性, 在发病时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造成偏头疼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体内血管或者神经出现了功能性障碍, 所以, 会引起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性头痛。偏头疼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疾病, 本文通过中医内科的理论以及实际病患治疗效果, 总结出了一项治疗体会, 希望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疼患者的病情, 并达到显著治疗的效果。治疗偏头疼的方法比较多, 但是治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本文对56位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愈后访问, 得出中医内科质量偏头疼具有良好效果的结论。

1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疼的资料与方法

1.1 治疗资料

本文针对某中医医院, 选取了2013年3月至10月的56位偏头疼患者, 并对这些患者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调查与跟踪。在56位偏头疼病患中, 男性与女性的数量均为28, 这些患者的年龄在25-50岁之间的患者有40位, 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有16位。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疼的时间一般在2个月与3年之间, 而治疗的疗程多为20个月。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偏头疼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需要对这些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对比, 还要对治愈后患者进行访问, 并做好记录工作, 这样才能提高偏头疼的治疗效果与效率。

1.2 临床病状

偏头疼具有周期性, 对于发作比较频繁的患者, 会极大的影响其工作与生活, 严重者还会影响其睡眠效果, 如果患者睡眠不足, 则会精神不振, 而且也会影响工作的效率。有着偏头疼患者, 发作时间比较长, 而且不易治愈, 还有患者一开始工作就会出现偏头疼, 容易耽误单位的正常效率, 还会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不利于缓解病情。一些长期出现偏头疼的患者, 由于病情比较严重, 其性格也出现了较大变化, 性情往往容易变得暴躁, 使其无法与周围同事或者邻居和睦相处, 影响了其人际关系。有的偏头疼患者, 对该病不够重视, 而且不积极参加治疗, 延误了治愈的时间, 也增加了治愈的难度。所以,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偏头疼症状后, 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还要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 这样才能远离病痛、尽快痊愈。

1.3 偏头疼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疼, 需要配合多种中药, 本文介绍的中医医院针对56位偏头疼患者, 采取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医院选取的药物主要有红花、赤芍、桃仁、水蛭、当归、大黄、蜈蚣以及全蝎等等, 这些药物在抓取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 否则会丧失药效, 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患者出现了头部的前半部分疼痛, 我们可以根据病情在药剂中适量的添加10g的白芷, 如果出现的是后部头痛的状况就应该在药剂中加入10g的羌活, 如果是头部的巅顶部疼痛就需要加入10g的蒿本, 如果是侧头痛的话就加入15g的柴胡。这些药剂每天食用1剂, 最好用水来煎服, 偏头痛一直的疗程是5剂。病人在进行中医内科治疗的期间, 日常的饮食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的食物, 还要注意禁止烟和酒, 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 饮食起居要做到科学守时。

1.4 疗效评定标准

偏头疼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有一个痊愈的标准, 首先头痛的症状完全消失不见, 能够过上以前正常的生活, 并且需要在半年以上没有再头痛复发。发生偏头痛的患者具有的临床症状一般的表现主要包括感觉头痛反复发作, 且在偏侧或者是双侧有疼痛感, 在现代医学治疗中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可以彻底将偏头疼治愈的方法, 主要的解决方法是是进行控制或者是减轻症状。如果患者几乎没有再出现头痛的现象:并且他们的脑血流电图也有一部分是正常的, 头痛的复发仅仅是偶然发生, 这种疗效就是显效。如果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少了25%有效, 但是患者的脑血流图却没有明显改善, 这种疗效就是有效。如果患者的头痛没有任何改变或缓解, 疗效就是无效。

2 结果

在本医院进行中医内科治疗的56例患者里面, 治愈了10例, 有24例是显效, 有16例是有效果的, 仅仅只有6例没有得到治疗效果, 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9.3%。

3 讨论

偏头疼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其属于慢性神经血管疾病, 具有复发性与周期性, 而且治疗的效果一开始并不明显, 偏头疼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大, 不但会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有着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治疗。出现偏头疼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血管或者神经出现了功能性障碍, 其会引发人体头部阵发性头痛。文本分析了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其主要是利用药物控制病情的发作与反复情况, 而且经过临床观察与愈后访问, 其治疗效果良好, 花费的费用也不高, 药物对病患身体的副作用较小, 所以,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疼的方法,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方法。

在临床上治疗的方法也是比较的多, 有西医、中医以及中西医的结合等, 中医治疗的方法和其他的治疗方法相比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且治疗的费用也比较少, 吃的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也很小, 所以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受到了广大的医生患者的欢迎。在本医院进行中医内科治疗的56例患者里面, 治愈了10例, 有24例是显效, 有16例是有效果的, 仅仅只有6例没有得到治疗效果, 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9.3%,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在进行治疗偏头痛的过程中, 要切实的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人的发病特点,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对各种药物进行科学有机的配合, 这样可以更加高效的熄风清热、化瘀通络, 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另外我们在治疗过程中, 不仅仅要遵循辨证的治疗原则, 也要实事求是根据患者的实际发病情况, 严格的参照博大精深的经络循环, 选择引药, 对病情的变化要随时观察, 及时改变药物的剂量, 这样才可以达到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靖.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体会[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14) .

[2]龚明煜.中医治疗偏头痛17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4) .

[3]张雄文.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20) .

中医内科治疗 篇2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且严重的皮肤病.临床较少见,多在30~50岁左右发病.天疱疮可以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四种.有人亦将增殖型天疱疮归为寻常型的异型;将红斑型归为落叶型的异型.其中以寻常型天疱疮危害性最大.

指导意见: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一,由于病程慢长,最终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药物引起的副反应.治疗天疱疮最好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皮肤科医生.

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完善 篇3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尤其一些科技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领域,在医疗设备中使用一流技术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在中医内科治療方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医内科存在众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医内科的发展,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中医内科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中医内科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所谓中医内科治疗就是综合运用中医、西医,以及医药学知识治疗一些疾病,通常情况下,中医治疗涵盖多种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内科治疗已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开始融合西医治疗方法。例如,在研究人体疾病时,运用基础中医理论中的相关知识,对内科病症的病因、发病机理等进行分析和判断,而在治疗方法方面,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中药治疗法,同时融合了一些西医知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西医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

中医内科治疗存在的问题

在中医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方面,另一类是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

研究中医内科治疗的文献少。在中医内科治疗理论研究方面,受自身因素的影响(知识、实践经验等),针对新病因、常见病,治疗规律缺少相应的研究分析,而中医检测指标、专病专方等方面的文章较为常见。

详细的诊断标准比较少。对于详细的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标准的文章少之又少,没有详细记录诊断标准来源的文献占绝大多数。在中医内科治疗,以及治疗标准等方面,我国相对比较落后,更有一部分作者对中医内科治疗进行自拟标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查询到判定标准难度比较大。

缺乏科学的试验方法。在医学界,随机对照治疗试验法是最为常用的试验方法,然而,这种实验方法在中医内科治疗方面,应用非常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验结果的说服力。

创新研究少。在中医治疗方面,创新研究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医学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创新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而针对新病因、治疗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学者更是少之又少。

缺乏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在中医内科治疗人员科研水平方面,科研水平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着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同时增加了大范围推广的难度。

提高中医内科治疗效果的具体措施

在中医各科中,中医内科是基础,无论是《内经》,还是《诸病源候论》,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以及无数医学家的艰辛探索,我国的中医内科治疗直到近代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内科治疗效果,需要完善治疗方法。

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在中医内科治疗实践中,通过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借助各种渠道,积累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知识。对于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行检验,确保理论的准确性。在中医内科治疗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在中医内科治疗理论方面,我们要虚心学习,向治疗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在请教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从根本上弥补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

结合西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促进了中西医之间的结合。对于中医内科治疗人员来说,在继承中医内科理论的基础上,对西医的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吸收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进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西医相互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借助西医优势弥补中医的不足,进而最大限度提升中医内科的治疗效果。

化整为零,细化学科方向。在确保大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对中医内科的方向进行不断细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大学科向小学科的转变。通常情况下,其方式主要表现为:对中医内科进行细化,将大学科具体到某一具体的小学科,例如将中医内科细化为眼科、耳科、鼻科等,通过细化学科,进一步增强中医内科的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充分挖掘现代医疗技术的价值。从实践来看,要想继承发扬中医内科,需要与时俱进,将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融入到中医内科治疗中,通过兼容并蓄,在中医内科中融合其他学科的精华,进一步提升中医内科的治疗效果。

勇于创新和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论任何领域,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中医内科来说,在实践中要想提升治疗效果,同样需要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基于此,在中医内科治疗过程中,需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树立科学求真的观念,明确指导思想,不断积累先进的治疗经验,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治疗思路,同时及时正确地处理医患关系,灵活运用西医治疗法、心理疏导等方式,在与患者的合作中,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应用研究 篇4

关键词:中医内科,湿疹,临床效果

湿疹主要是指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种具有渗出倾向、多形性皮损的皮肤炎症性疾病, 由于病因较为复杂而难以确定, 患者的自觉症状表现为瘙痒剧烈, 病情容易反复, 甚至迁延多年不愈。湿疹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瘙痒、皮损, 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制约了其生活质量的提高[1]。当前对于湿疹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洗衣治疗, 效果较差, 制约了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 经临床研究表明, 应用治疗治疗湿疹的效果较为显著。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 对其应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同时将回顾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77例湿疹患者, 其中, 男性40例, 年龄在5~6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4.7岁, 平均病程为13d~2.5年, 女性37例, 年龄在8~6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5.2岁, 平均病程为21d~3年。所有患者均表现出瘙痒难耐的症状, 主要发病部位为头面部、全身、下肢等。经诊断确诊为湿疹。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9例, 对照组38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2 方法

首先要给予两组患者基础治疗, 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 以确保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维持稳定。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进行治疗, 对于患者的治疗以疏风、凉血、解毒、利湿为主, 用于内服, 基础药方为:金银花15g、蛇床子6g、花粉6g、甘草6g、栀子花15g、杏仁6g、白鲜皮9g、苦参9g、滑石12g, 桑皮9g、生地黄12g, 用水煎熬, 每天服用3次, 同时在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期间还要给予其饮食调理, 以1个月为1个疗程[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对其应用艾洛松进行治疗, 每天在患部涂药1次, 持续用药4周, 每周到医院复诊1次。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进行严密监控, 及时处理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1.3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 瘙痒消失, 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大程度消失, 但仍有瘙痒感觉, 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有影响。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 呈现加重趋势, 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3]。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 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指标进行检验, 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通过治疗, 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 观察组39例患者中, 基本治愈27例, 好转9例, 无效3例, 治疗有效率为92.3%, 对照组38例患者中, 基本治愈19例, 好转9例, 无效10例, 治疗有效率为73.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见表1。

3 讨论

湿疹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症状, 由此对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制约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 此种疾病的病因较为复杂, 难以确定, 而且自觉症状表现剧烈瘙痒, 病情容易反复, 甚至可能迁延多年不愈, 由此可能对患者造成长期损害。针对此种疾病, 临床医师应当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 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常规西医治疗药物为艾洛松, 此种治疗方法虽然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有一定的效果, 但治疗时间较长, 难以快速消除患者体内的毒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从而不利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本文对于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 效果较为显著。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湿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日常饮食不规律, 或者是食用过多的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过度等所致, 使得脾胃受损, 湿热内蕴, 再加上外感风湿热, 内外因素两相博弈, 浸润肌肤, 导致患者身体虚弱, 肌肤失养, 血虚风燥, 最终引发湿疹疾病, 根据湿疹的临床症状判断, 主要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4]。但无论哪一种类型, 都会导致患者出现瘙痒难耐的症状, 对于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如果不及时则会导致病情发展, 而如果治疗不彻底则会导致病情反复[5]。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进行治疗, 基础药方为:金银花、蛇床子、花粉、甘草、栀子花、杏仁、白鲜皮、苦参、滑石, 桑皮、生地黄, 这些中药材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其中, 金银花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 芳香透达而且不伤脾胃, 能够祛除邪毒, 花粉能够提神, 强身健体, 而且还有美容的效果, 能够快速消除疲劳, 并起到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栀子花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滑石能够清热收湿, 苦参能够清热燥湿、杏仁能够抗炎镇痛、蛇床子能够燥湿温肾, 将上述药物综合应用, 能够对患者起到疏风解毒、利湿凉血的功效, 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3%, 显著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 临床上应用中医内科治疗湿疹的效果较为显著, 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对于湿疹疾病的治疗, 不仅要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要保证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其有效护理处理, 日常生活中, 患者应当尽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 如热水烫、搔抓等, 平时尽量避免穿化纤性的内衣或者是皮毛制品, 严禁食用易导致过敏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 患者还应当保持皮肤清洁, 尽量避免过度劳动, 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以降低出现皮肤感染的机率。对于患者的局部治疗应当保持温和、无刺激性, 以免出现并发症。通过对中医治疗的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 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也大大减轻了其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 因此应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欧柏生, 刘卫兵, 王建民,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42例[J].人民军医, 2012, 51 (8) :97-98.

[2]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与中医杂志社“.2011年全国中医内科专家高层论坛暨中医内科临床经验研修班”通知[J].中医杂志, 2011, 61 (3) :97-98.

[3]吴红新.齐刺夹脊穴配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81 (29) :20-21.

[4]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与中医杂志社“.2011年全国中医内科专家高层论坛暨中医内科临床经验研修班”通知[J].中医杂志, 2011, 84 (5) :88-89.

[5]郭伟星, 于杰.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63 (1) :63-64.

中医怎么治疗痛经 篇5

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红糖30克。先将山楂、向日葵籽一齐放在锅内炒,以葵花籽炒香熟为度。再加水,熬成浓汁后,将红糖放入熬化即成。每次于经前1-2天,连服2-3剂,正痛时亦可服用。

本方适用于血瘀为主的痛经。

[方二]

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成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个痛经发生之前一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1日3次。

本方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证痛经。

[方三]

丹参、延胡索各30克,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白酒半公斤。将生丹参、延胡索、牛膝、红花、郁金倒人瓶中,用白酒浸泡加盖,密封半个月。每隔3天,用力摇动药酒瓶1次,每次约摇3分钟。行经前两天开始饮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经血干净时停饮。连服4个经期为I疗程。

本方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

[方四]

阿胶、杜仲各15克,陈艾10克,净子鸡1只(约500克),生姜6克。将杜仲、陈艾与鸡入砂锅中同炖,将熟时加人生姜,炖20分钟,加盐调味每次用热汤烊化阿胶5克,日3次,饮汤食肉。

本方适用于寒混凝滞之痛经。

[方五]

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红糖30克。将前2味加水2碗,文火煎成1碗,加红糖再煎片刻,日2次,趁热饮。

本方适用于因寒而致痛经。

[方六]

荔枝核、香附各等分,黄酒适量。荔枝、香附共研末,每服6克,黄酒调服,日2次。

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

[方七]

鸡蛋2个,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3物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于经前开始,日服1次,连服5—7天。

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

[方八]

鲜蔷薇根①克(干者30克),七叶莲9克,鸡蛋2只。将蔷薇根、七叶莲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再把鸡蛋两只煮熟去壳放人药液中同煮,加少量米酒服食。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每日1次,连服2-4天。

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之痛经。

猜您感兴趣:

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 篇6

【关键词】偏头痛;中药辨证;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66-01

偏头痛是一种具有发作性特点的头痛疾病, 其发病机理在于患者神经血管存在功能障碍, 进而表现出一定的头痛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的偏侧或双侧头痛[1]。目前, 西医治疗偏头痛尚无特效药物, 而中医治疗该病却有一定的优势。本院2009年3月~2014年2月共收治偏头痛患者59例, 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的方法, 取得良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59例患者均是本院2009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 其中男24例, 女35例, 年齡23~76岁, 平均年龄(38.4±6.1)岁, 病程4个月~11年, 平均病程(6.3±1.9)年。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治疗, 具体症型有:肝郁气滞型、瘀阻脑络型、风阳上扰型、气血两虚型、风寒外宿型、肝肾亏虚型。

1. 2 诊断标准 偏头痛诊断标准参考刘鸣等[2]编写的《神经内科学》。

1. 3 纳入标准 颅脑CT显示无异常;偏头痛病史>4个月;近3个月内未应用相关药物实施治疗;血压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1. 4 排除标准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感染;急性脑血管病变;中途治疗终止者;过敏体质者。

1. 5 治疗方法

1. 5. 1 肝郁气滞型 临床以胁肋部满闷, 右侧为甚, 伴暴躁易怒或情绪低落, 嗳气, 不思饮食, 头部胀痛为主要表现, 苔薄腻, 脉弦。治疗当以疏肝理气, 行气止痛为主, 方以柴胡疏肝散加丹参、珍珠母等药物。

1. 5. 2 瘀阻脑络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 痛有定处, 多为针刺样疼痛, 舌质紫暗, 脉涩等, 以夜间发作为主, 治疗当以活血逐瘀, 通络止痛为主, 方以通窍逐瘀汤加减, 如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生姜、大枣、木香等药物。

1. 5. 3 风阳上扰型 该证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如裂、眩晕, 多因情绪激动或恼怒而诱发, 合并有面红目赤, 心烦, 胸胁胀痛, 口苦, 咽干, 舌质红苔薄, 脉弦而有力等症状。临床治疗当以平肝潜阳, 熄风通络为主, 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 如天麻、钩藤、牛膝、僵蚕、白芍、全蝎、牡蛎、栀子、石决明、黄芩等。

1. 5. 4 气血两虚型 临床以头痛绵绵, 体弱无力, 面色无华, 过度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弱。治疗上当以益气养血, 补血安神为治疗大法, 方以归脾汤加减, 如党参、黄芪、当归、夜交藤、龙眼肉、川芎、僵蚕、蜈蚣、柴胡、天麻、白芍等。

1. 5. 5 风寒外宿型 临床以时有头痛, 遇寒加重, 恶风寒, 无汗, 面白, 口不渴,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浮紧为表现。治疗当以祛风止痛为治疗大法, 方以川芎茶调散加减, 如川芎、羌活、防风、藁本、蔓荆子、白芷、细辛、薄荷、茶叶等。

1. 5. 6 肝肾阴虚型 临床往往表现为头痛, 眩晕, 遗精带下, 乏力, 腰膝酸软, 耳鸣, 舌质红或暗, 少苔, 脉细弱。治疗方以益气补肾, 滋阴养血为大法, 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 如杭菊花, 熟地, 生地, 山茱萸, 茯苓, 枸杞子, 怀山药, 泽泻 , 墨旱莲, 丹皮, 女贞子等。

1. 6 疗效评定标准[3]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头痛和其他的临床症状消失, 半年内无复发;有效:头痛和其他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且发作时间明显延长;无效:上述症状均未得到改善, 病情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59例偏头痛患者中治愈47例, 显效5例, 有效3例, 无效4例, 治愈率79.7%, 总有效率93.2%。

3 讨论

西医认为, 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部分学者认为是由于早期血管痉挛及后期的血管扩张所致, 其治疗也是以预防再发作或减轻症状为目的, 而中医认为偏头痛属于“头痛”、“头风”等范畴, 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窍气血失和所致, 其致病因素有外感侵袭、忧思劳倦、肝气郁结、久病致瘀、肝肾亏虚等, 故而其临床分型包括风寒外宿型、气血两虚型、脑络瘀阻型、肝肾阴虚型、肝郁气滞型及风阳上扰型等类型, 治疗方法亦各不相同。

头为诸阳之会, 是五脏精华汇集之处, 无论是外感邪气还是内伤劳倦均会上扰颠顶, 导致气血逆乱, 脑窍失养, 引发偏头痛。本研究从风、寒、瘀、郁及虚等几个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基本囊括了引发偏头痛的主要外感及内伤因素, 有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59例患者临床有效率达93.2%, 充分证明了中药辨证论治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治疗偏头痛要分清虚实,辨别外感或内伤,掌握治病原因,对症用药。这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龚明煜.中医治疗偏头痛174例.中国中医药, 2014, 12(4):102- 103.

[2]刘鸣, 谢鹏.神经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2.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诊的6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2例, 男性11例, 女性21例;年龄19~73岁, 平均年龄 (45.5±4.8) 岁;患者病程14天至15年, 平均病程 (7.5±3.6) 年。观察组患者32例, 男性14例, 女性18例;年龄21~71岁, 平均年龄 (46.0±5.4) 岁;患者病程16天至14年, 平均病程 (7.0±4.1)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西医内科治疗。全体患者治疗期间, 单纯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5mg/次/d, 连续服用1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然后根据患者个人疾病类型, 采取对应方式进行治疗, 详情为: (1) 瘀阻脑络型:该类型患者共有11例, 中医治疗选用血府逐瘀汤, 益气活血, 促进脉络舒通, 该药方成分主要包括:生牡蛎、生龙骨与丹参各20g, 川牛膝、桃仁、佛手、红花各5g; (2) 肝郁气滞型:该类型患者共有9例, 中医治疗选用柴胡疏肝散, 疏肝解郁, 减轻疼痛, 该药方成分主要包括:珍珠母25g, 牛白芍、醋元胡、柴胡各15g, 川穹、丹参各10g, 蝎末与炒枳壳各5g[2]; (3) 风阳上扰型:该类型患者共有7例, 中医治疗选用天麻钩藤汤, 用于疏通脉络, 平肝潜阳, 该药方成分主要包括:生牡蛎、石决明各25g, 佛手片、川牛膝、钩藤各15g, 生白芍、蝎末各8g; (4) 肝肾阳虚型:该类型患者共有5例, 中医治疗选用滋补肝肾汤, 滋补肝肾。该药方成分主要包括:熟地、枸杞各20g, 天麻、丹皮、山茱萸各15g, 茯苓、菊花各10g。所有中药均熬汤煎服, 每日1剂, 连续服用1个月。治疗期间, 医护人员应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改善情况, 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严重不适感时, 可结合患者个人情况, 酌情调整用药方案。

1.3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患者偏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有效:患者偏头痛明显改善, 偏头痛总分下降60%以上。无效:患者偏头痛症状无明显好转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治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1例 (34.4%) , 有效13例 (40.6%) , 无效8例 (25.0%) , 治疗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4例 (43.8%) , 有效16例 (50.0%) , 无效2例 (6.2%) , 治疗总有效率93.8%,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如表1所示。

n (%)

3 讨论

偏头痛为临床多发慢性神经血管障碍疾病, 会严重影响到人类正常生活。偏头痛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临床尚未出现任何能够彻底治愈该疾病的方法, 多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为主。近年来, 我国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 偏头痛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 西药治疗偏头痛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且西药长期、大剂量使用还会产生副作用。相比之下, 中医内科治疗更具优势, 毒副作用小, 且治疗成本低, 不会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 因此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3]。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多由风邪兼寒邪、经络阻遏、气血失和所致。由于发病机制不同, 患者病症类型也会有所不同, 辨证分型至关重要。只有确定偏头痛类型, 给予对症干预, 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均经辨证分型进行划分, 并结合患者病症的类型, 给予对症干预。所用药方中, 珍珠母、川牛膝等一类药材对头痛治疗能够发挥显著作用, 不但对中枢神经有镇痛、镇静作用, 还有利于改善人体血管、血液循环功能, 从根本上缓解病痛[4]。同时, 中药制剂本身毒副作用小, 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个人病情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 酌情控制给药剂量, 必要时可增添其他药材辅助治疗。如:治疗过程中, 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 可在药方中加入适量龙胆草, 用于调节;食欲不振的患者, 可在药方中加入法半夏或陈皮, 帮助增加食欲;口干患者可在药方中加入适量胆南星等药物, 缓解口苦、咽干症状。

在本组研究中, 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 接受中药内科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中药内科在偏头痛治疗方面更具优势, 能有效改善病情, 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并降低治愈后复发的可能性。该研究结论与申延安等人[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能有效缓解症状, 优化治疗效果, 相较于西医, 中医治疗毒副作用小, 治疗成本低, 优势更为明显。故临床接诊偏头痛患者, 应首选中医内科进行治疗。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就诊经验, 观察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 为中医内科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6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使用西药治疗, 观察组32例患者使用中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1例 (34.4%) , 有效13例 (40.6%) , 无效8例 (25.0%) , 治疗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4例 (43.8%) , 有效16例 (50.0%) , 无效2例 (6.2%) , 治疗总有效率93.8%,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 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且毒副作用小, 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保达.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初步探讨[J].药物与人, 2014, 17 (4) :173.

[2]施宝忠.偏头疼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9 (3) :18.

[3]翟文良.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8 (3) :309.

[4]王涛.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甘肃科技, 2014, 15 (12) :145-146.

中医内科治疗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6例, 女9例, 年龄63~81岁, 平均 (68.9±5.6) 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0例, 年龄63~86岁, 平均 (68.5±5.9)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大蒜肠溶片16mg/次, 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 分为肺肾两虚、水气凌心型、肺燥津伤型及痰浊壅肺型。 (1) 肺肾两虚、水气凌心型:主要表现为呼吸短浅难续, 形寒肢冷, 痰白沫状, 舌质谈, 苔白腻, 脉沉细。治疗原则:降气平喘、补肺纳肾, 治疗方药为金匮肾气丸加减方。方药组成:熟附子10 g, 肉桂3 g, 淮山药15 g, 黄芪15 g, 熟地黄15 g, 党参15 g, 茯苓15 g, 白术15g, 山茱萸15 g。水煎服, 1剂/d, 1个疗程3~7 d。本组10例。 (2) 肺燥津伤型:主要表现气喘急促, 形体消瘦, 咳吐, 口舌溃烂, 舌质红, 苔剥落, 脉细数。治疗原则:清热生津、滋阴润肺, 治疗方药为麦门冬汤加减方, 方药组成:麦门冬30 g, 苦参15 g, 党参15 g, 瓜蒌15 g, 黄芪15 g, 桔梗15 g, 桑白皮15g, 地骨皮15 g。水煎服, 1剂/d, 1个疗程3~7 d。本组8例。 (3) 痰浊壅肺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 咳痰多且黏稠成块, 舌质淡, 脉滑。治疗方法陈夏六君汤加减方, 方药组成:橘皮5 g, 半夏10 g, 桔梗10 g, 黄芩15 g, 党参15 g, 白术15 g, 黄芪30 g, 茯苓20g, 厚朴15 g, 黄连3 g。水煎服, 1剂/d, 1个疗程3~7 d。本组7例。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0%, 对照组总有效率80.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老年肺部的真菌感染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2], 气化不利, 水液代谢障碍, 津液代谢失常, 形成痰浊, 从而又影响肺的宣通肃降功能而使病情加重日久不愈。刘雪梅等认为本病多因体虚、正气不足[3], 感受湿毒, 湿聚痰郁;或脏腑损伤后致脾失健运, 水湿不化, 久之湿聚成痰, 痰湿蕴肺病势缠绵, 难以速愈;痰浊湿毒久蕴化热, 雍阻肿气、肺失清肃, 故见痰热郁肺[4];痰热郁久耗气伤阴、虚热内灼, 肺失润降、津液不能濡润, 久则肺阴亏虚。总结本病是自身正气亏虚或慢性肺系疾患迁延失治, 导致肺气受伤或肺体受损, 肺病及脾, 子耗母气, 脾失健运, 聚湿成痰;或有肺虚及肾, 日久治节失职, 影响于心, 均使气血津液运行失常, 加之久用抗生素等药物, 苦寒伤阳, 攻破克伐伤气, 正气日耗, 积虚成损而成, 故而重点在于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5]。

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法将肺部真菌感染分为肺肾两虚、水气凌心型、肺燥津伤型及痰浊壅肺型。本文进行辨证施治, 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 对照组总有效率80.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中医内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大蒜肠溶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 。结论:中医内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辨证施治

参考文献

[1]胡建敏, 赵明, 李民, 等.米卡芬净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器官移植, 2012, 6 (13) :348-351.

[2]潘永林, 黄文祥.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 31 (4) :253.

[3]刘雪梅.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6 (3) :1197.

[4]范洪, 李济振, 马忠全.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耐药性的中医辨证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 (4) :21-23.

中医内科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计50例, 其中, 男19例, 女31例, 年龄17~69岁, 平均为38.5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17年。

1.2 诊断标准

判断标准根据下述患者特征进行诊断, 本组50例均符合以下特征[2]: (1) 发病期通常为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及某一特定季节; (2) 部分伴有先兆症状, 发病前可出现视觉模糊、偏盲、暗点、闪光等, 患者在发病前有先兆症状, 视线模糊、闪光、暗点、偏盲, 有时可出现肢体异常或肢体功能障碍, 先兆症状一般仅持续约半分钟, 之后便迅速恢复正常; (3) 患者头痛部位大多为前额及眼眶周围, 多偏于一侧, 仅少数表现为两侧头痛, 疼痛感呈钻顶痛或搏动痛, 反复发作, 每次持续较长时间; (4) 可并发自主神经症状和肠胃功能障碍, 如脸色苍白、流泪、腹胀、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

1.3 治疗方法

本组50例均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施治: (1) 痰瘀阻络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刺痛或剧痛, 发病部位固定, 常为夜间发病, 患者通常表现为胸胁胀痛、情绪低落、苔薄脉沉弦或涩、舌质紫黯或瘀及女性月经失调等。治疗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为主, 方剂采用通窍活血汤并加减治疗, 药用赤芍10g、川芎10g、白芷10g、郁金10g、白芍10g、桃仁10g、丹参20g、三七3g、葛根20g; (2) 肝阳上亢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心烦易怒、胸胁胀满、面赤偶伴呕吐、夜卧不宁、口苦纳呆。患者脉弦有力, 舌红, 苔黄而薄。治疗以清热止痛、平肝潜阳为主, 方剂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 药用川牛膝15g、天麻20g、栀子10g、石决明15g、地龙10g、钩藤15g、益母草9g、黄苓10g、桑寄生9g; (3) 肝肾阴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腰酸膝软、疼痛感朝轻暮重、劳累而倍增, 患者脉弦细而弱, 口干, 少经, 苔红而薄。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 方剂采用杞菊地黄汤治疗, 药用杭菊花15g、枸杞子15g、熟地15g、泽泻15g、山茱萸10g、丹皮10g、生地15g、墨旱莲15g、茯苓10g、女贞子15g、怀山药15g; (4) 气血两虚型, 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或伴心悸少寐, 患者脉细而弱, 舌淡苔薄, 治疗以荣络止痛、补气养血为主, 方剂采用归脾汤或人参养荣汤并加减治疗, 药用当归12g、人参15g、白术12g、黄芪15g、熟地12g、白芍12g、川芎12g、甘草6g、陈皮10g。上述方剂服用方法均为1剂/日, 以水煎服, 2次/日, 连续服用15d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1个疗程后, 头痛消失, 半年内头痛未发作;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 头痛消失, 1个月之内头痛未发作;有效:治疗1个疗程后, 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 疼痛程度和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并随访半年, 本组50例, 包括10例治愈 (20.0%) , 21例显效 (42.0%) , 13例有效 (26.0%) , 另有6例无效 (12.0%) , 其总有效率占88.0%。如表1所示。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我国中医病名国家标准中的“偏头风”、“脑风”、“头痛”、“头风”等病症范畴。头为精明之府、神明之主, 诸阳之会, 内藏脑髓而为髓海。偏头痛患者的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3]:风邪兼夹寒、热、湿之邪, 阻遏经络、上犯巅顶、气血失和、蒙蔽清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脑络失养、脑髓失充、营血亏损、脉络失荣等。

采用现代医学临床治疗偏头疼, 主要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而就目前而言, 还未发现能够有效根除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也只能是对患者病情加以控制或缓解患者症状[4]。在上述医学理论体系中, 中医能够从患者的发病原因出发而进行辩证治疗, 因此,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具有更为稳定和理想的临床效果, 同时毒副作用小, 更为经济, 能为广大普通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将5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分型, 并以清热、通络、安神、止痛、补气养血、平潜肝阳、活血化瘀、佐以化痰、滋养肝肾等辩证施治。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 中药川芎对中枢神经具有显著的镇痛和镇静的功效, 同时可舒张患者血管、增加血流量, 从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可有效预防血栓;三七、丹参、地龙、天麻等具有镇痛、抗惊厥的作用, 可扩张血管、改善血管运动中枢。临床实践及本研究结果均表明, 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治疗偏头痛, 可有效缓解症状, 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 提高脑部供血量, 防止形成血栓, 改善机体功能, 从而起到有效的镇痛和镇静作用, 疗效显著。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偏头痛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 采用中医分型辨证施治。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并随访半年, 本组50例, 包括10例治愈 (20.0%) , 21例显效 (42.0%) , 13例有效 (26.0%) , 另有6例无效 (12.0%) , 其总有效率占88.0%。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 可有效缓解症状, 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 提高脑部供血量, 防止形成血栓, 改善机体功能, 从而起到有效的镇痛和镇静作用, 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官华.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4) :257-258.

[2]田思强.偏头痛的中医辨证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7) :157-158.

[3]李方, 全亚萍, 陈园桃.偏头痛中医内治法辑要[J].吉林中医药, 2012, 32 (1) :95-96.

中医内科治疗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期间就诊的30例偏头痛的患者, 女19例, 男11例。20例24~51岁, 10例50岁以上, 病程1个月~3年, 平均2年。全部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 分别行脑血流图检查, 治疗前后脑血流图明显12例, 轻度改变16例, 正常2例。中医诊断标准:频繁头痛, 而且疼痛的地方固定, 舌紫暗, 苔薄。

1.2 方法

药物治疗:桃仁15 g, 红花10 g, 赤芍15 g, 当归10 g, 水蛭3 g, 大黄5 g, 川芎20 g, 蜈蚣2条, 全蝎3 g, 蔓荆子10 g, 患者如果前头部痛就增加白芷10 g, 如果后头部疼痛增加羌活10 g, 患者的巅顶部痛增加蒿本10 g, 侧头痛增加柴胡15 g。用水煎服, 1剂/d, 5剂为一疗程。在中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饮食, 戒烟戒酒, 畅情志, 定时起居。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头痛症状全部消失, 能够恢复日常的生活, 半年之上没有复发[2]。显效:患者基本没有头痛的症状, 一部分脑血流图正常, 偶尔会复发。有效:头痛的症状减轻1/4, 脑血流图没有很明显的改善。无效:患者头痛的症状没有任何地改变或者是暂时缓解。

2 结果

经中药2~3个疗程后, 痊愈12例, 显效11例, 有效5例, 无效2例。

3 实例

患者, 30岁, 2010年8月10日出诊, 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头痛反复发作, 患者头痛由于针刺, 夜晚更加严重, 还伴有恶心, 呕吐, 口干舌燥, 肋部痛, 在情绪变化和劳累之后会诱发头痛, 每次持续的时间约30 min, 患者的苔薄, 舌暗淡[3]。辅助检查为:彩色头颅多普勒以及脑血流图提示患者的双侧脑血管有痉挛的症状, 椎动脉彩超检查的结果是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确诊为偏头痛, 使用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桃仁15 g, 红花10 g, 赤芍15 g, 当归10 g, 水蛭3 g, 大黄5 g, 川芎20 g, 蜈蚣2条, 全蝎3 g, 蔓荆子10 g, 加白芷10 g, 羌活10 g, 蒿本10 g, 柴胡15 g。水煎服, 1剂/d, 15剂。之后二诊, 患者的头痛减轻, 恶心和胁痛等消除。上面的药方去除柴胡和郁金, 加细辛3 g, 服用3剂, 头痛消失, 随访半年时间, 患者头痛没发作, 供血也恢复正常。

4讨论

目前, 偏头痛主要以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为治疗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均不能将偏头痛彻底治愈, 只能实现对偏头痛的有效控制或者环节偏头痛的症状。相对于西医治疗方法来说, 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安全、稳定和成本低等特点。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风寒入侵, 或者是情绪太紧张导致的经络痹阻, 气血逆乱所致, 属于反复发作, 突然剧烈的头痛。本病多见于女性, 而且此病反复发作, 总是有失眠和情绪激动的情况发生, 天气变化也会诱发头痛。在临床上头痛多偏于一侧, 患者发作的时候剧烈头痛, 还伴有恶心呕吐, 出汗, 面色苍白等等症状。在发作之后恢复正常, 但是还是会感觉全身乏力, 记忆力减退[4]。

偏头痛的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受风后淤血阻窍, 所以祛风活血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本组中药药方的主要作用就是祛风止痛。川芎能够有效地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 抑制组织在缺血的时候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 增加患者脑循环的血量, 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 改善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 保持患者有通畅的血液循环, 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头痛。当归能够止痛, 活血, 合川芎能够增加止痛的作用。

张氏在辨证立法用药上多从肝入手, 若肝久病则肝血不足, 血虚生热, 火动生风上扰清窍致经脉阻滞而发为头痛, 取辛芷四物汤治疗偏头痛56例, 疗效显著, 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细辛、白芷、丹参、延胡索、夏枯草、钩藤、草决明, 取四物汤滋肝阳血, 钩藤、夏枯草等平肝风, 延胡索、丹参活血通络, 细辛芳香通窍止痛, 诸药合用使得阴血足, 肝木升, 头痛可自消除。陈氏对偏头痛的体会是认为无论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偏头痛, 均为气血运行失调, 气机阻滞, 脉络不通引起, 而痛处多在头之两侧, 为少阳经脉所过之处, 自拟芎柴丹胡汤:川芎、柴胡、丹参、延胡索、白芷, 运用柴胡引诸药入少阳, 5 d为1个疗程, 临床治疗238例, 一般5~7 d可痊愈, 或10 d明显减轻好转[5]。中医在偏头痛治疗方面, 可以选择多种药方。医生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症状, 采用不同的药物[6]。同时, 医生要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持续质量, 并减少偏头痛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最终实现偏头痛的有效控制和预防患者偏头痛的反复发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21.

[2]王震华, 金兰英, 谢爱国.头痛宁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14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1 (10) :33-35.

[3]王芳, 谢强.谢强教授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经验[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08, 7 (2) :2-3.

[4]刘静, 郭珍, 李蕾, 等.杨秀清从风热论治偏头痛的经验[J].现代中医药, 2008, 8 (1) :40-42.

[5]李晓丽, 张志全, 刘福友.刘福友教授治疗偏头痛经验介绍[J].新中医, 2008, 59 (10) :50-51.

中医内科治疗 篇11

【关键词】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48-02

慢性支气管炎是影响老年呼吸系统的主要病症,常见且多发。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慢性支气管炎病程长,且反复发作,随着病情的进展,严重者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或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有危害生命的情况出现。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努力,针对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中医内科疗法,并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

选取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2-35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年龄、病情、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案

2.1诊断标准参照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修词诊断标准[1]。①患者有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持续2年以上,而且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②每年病情症状不足3月者,胸片检查有慢性支气管炎征象。

2.2治疗方法对照组共38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包括:卧床、吸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药等。

治疗组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案。

2.2.1理气、化痰中医来讲,慢性支气管炎因体内气机紊乱、肺失宣降而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因此,在治疗上常采用降浊宣清的药物,如积壳、桔梗等,而柴胡、郁金等中草药具有调顺中焦气机的功效,配以莪术、自术同时入药,可使破滞行气的效果更为显著。除了给患者理气,还要为患者根据其不同的体质选择好化痰药。如患者体质偏寒,临床上大多加细辛、苏子等药物;而对于体质偏热患者则常加黄芩、桑白皮等;柴胡、银花、连翘等药物大多是针对痰热患者;如遇肺脾气虚的患者就加玉屏风散或四君子;并发症出现血瘀的患者应加桃红四物汤;如患者痰腥臭浑浊,则加千金苇茎汤;阴虚者分别加地黄汤、沙参麦冬汤;左归丸、右归丸则对肾虚者同时使用。

2.2.2健脾固胃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常伴有脾胃虚弱的症状,如腹胀、腹泻等,而平时所用的各种药物也会将脾胃损伤,因此,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健脾固胃[2]。在临床上常使用四君子汤,同时在此基础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加减药物。针对痰湿内盛、痰多苔腻的患者应加陈皮、厚朴、半夏等具有燥湿化痰功效的药物;如患者出现气滞不畅则加消食健胃药物;如患者出现倦怠乏力、大便稀溏等症状,则为胃中虚寒,应加用理中丸等。总之,在遇到体虚邪胜的患者时,要在在祛邪的基础上,加以健脾和胃的药物辅佐治疗;如患者病邪盛,且胃气伤时,则以调治脾胃的治疗手段为主,祛除病邪为辅;长期慢性患者在治療上应从扶助脾胃之气着手,进而使得病邪能够得到抑制。

2.2.3活血化淤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病程长,且病患发生在肺部,因此患者常常会出现肺气阻塞,痰气交结,从而导致气滞血瘀,其临床表现为面、唇、舌等紫绀,严重者出现瘀斑。所以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同时,对活血化瘀也应该考虑到。一方面,由于活血化瘀有助于气机的调理,使肺气宣降能够正常;另一方面,要想使血气畅通,脏腑功能维持正常,必须要进行活血化瘀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使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肺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对预防肺气肿、肺心病有显著的效果。

3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临床疗效:患者咳、痰、喘等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发作次数和程度明显减轻。显效: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咳嗽、咳痰或气喘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但程度不足显效,肺部哮鸣音明显变小。无效:患者基本症状无明显减轻或加重,1个月内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

4结果

治疗结束后,比较俩组疗效,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

5.1心理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常常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从而使病情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对治疗和恢复极为不利。因此,应对患者加强心理指导及心理护理,经常鼓励患者,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治疗充满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

5.2饮食护理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饮食护理是非常重要护理措施。让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瘦肉等食物,以保证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摄取[4]。此外,为了使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要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5.3用药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病程长,且治疗过程也比较长,在急性发作期要给病人按时、准量的应用控制感染、祛痰、止咳的药物。同时要对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输液时要严格控制滴速,防止速度过快,使心脏负担加重,从而造成心力衰竭。缓解期的治疗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

6结论

在本次实验中,随机分成的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症状等方面都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除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服用相应的汤剂外,还根据不同症状加减使用中药材,通过辅助药材,使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证实了中医内科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稳定,能使发病率有效降低,且未见任何副毒作用,要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方面,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发病因素等,同步进行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配合药物治疗,才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减轻患者的症状,使复发次数减少,延缓病程进展,从而使治疗得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49-550.

[2]张禄敏,唐章全.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研究概况[J].四川中医,2003(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5-58.

中医内科治疗 篇12

1 辨证论治研究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许多人还采取过去的辩证论治方式。但在现如今许多学者发现, 单纯的老一套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很难在效果上取得满意。因此, 相继的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

1.1 从 气因 阴阳 分型 论治

学者将糖尿病患者的病型分为四型, 其中包括阴虚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血瘀型。

1.2 以主要 发 病 脏腑 分型 论治

针对每一个脏腑在糖尿病发病学中所占的地位不同, 因此辨证治疗应该亦有侧重。

1.3 以主要 病 邪 分 型 论治

从有糖尿病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病邪是一个让人不可忽视的引以重视的因素, 它既能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又可加速糖尿病的恶化。因此, 在治疗糖尿病中如果以主要病邪分型论治的话, 此方法只适于标盛标急的特殊情况。

1.4 分 期辨证论治

糖尿病对比于其他疾病他的病程是漫长的长, 并且的发病过程中合并了许多症状, 病情也较为复杂。分期分型论治方法, 较客观地揭示了糖尿病的证治规律, 是现阶段得到方法中值得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修改和推广的方法。

2 常用治 法研究

现采用实验对照实验的方式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采取补肾化瘀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分析,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5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5.7%与对照组的54例总效率54.6相比, 差异十分显著。对糖尿病肾病的45例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散结法治疗, 有效率为89.7%, 而巯甲丙脯酸组25例有效率为仅为68.0%, 差异显著。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28例, 总有效率为88.5%, 其中效果较好的是气阴两虚型, 阳阴两虚型的效果则较差一点。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医家的重视, 近几年来更是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肯定地说:在前辈们的努力和汗水下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尤其是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另外, 中医辨证论的治疗, 可以加减灵活的运用, 跟西医相比更为灵活, 不死板, 且有很高的安全性、中药的副作用小, 对人体伤害不大。但是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判定标准不一致, 致使文献报道资料之间缺乏可比性;且临床还停留在小样本的研究上, 缺少现代医学的检测依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严格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 充分应用现代医学手段更科学地阐述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展望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进行防治在当今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但是目前的研究证候学处于一个不规范的阶段, 因此, 无论是诊断、辩证还是分型及疗效的判定标准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 现在糖尿病学领域得到个专家教授都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展开了更为广泛的研究和实验, 通过对照研究, 以期望取得更科学、可信的成果。

摘要:该篇文章作者从辨证论治、中药复方、中药提取物、单味药、中西医结合、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糖尿病肾病在近几年来的治疗效果及进展, 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用中医的方式方法治疗糖尿病得到优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辨证论治,分析

参考文献

[1]万中南, 广田亮.中医药辨治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J].中医杂志, 1991, 32 (7) :31.

[2]张淑敏.益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98例[J].浙江中医杂志, 1996, 31 (7) :317.

[3]刘大宇, 曲晓璐.糖尿病并发肾病的辨证论治研究[J].中医药导刊, 2003, 21 (2) :165.

[4]齐国良.糖尿病肾病从瘀论治[J].吉林中医药, 2001, 21 (3) :14.

[5]方家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79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7 (5) :49.

[6]张霓之, 李力, 刘涛, 等.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治疗的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14 (5) :41-42.

上一篇:学生兼职下一篇:重庆高考英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