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2024-06-24

中医内科学(精选12篇)

中医内科学 篇1

快乐中医教学是遵循中医药教学特点和规律, 充分调动和挖掘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 在师生融洽、合作、愉快的气氛中,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1]。既往中医内科学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 或照本宣科, 枯燥乏味, 导致学生厌学, 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将快乐教学法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能较快提高培养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快乐教学法的实施目标、原则与具体方法进行论述。

1 实施快乐教学的目标、原则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 在目标导向上, 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和快乐教学有机结合为核心。快乐教学应该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以下几项能力进行[2]:认知和学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中医内科诊疗技术操作能力、适应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同时, 也应渗透一些国际医学教育的新理念, 如国际医学教育组织2001年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GMER) ”, 其涵盖了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 临床技能, 交流技能, 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信息管理,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7个领域[3]。

快乐教学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育机智、思想境界、人格力量和知识魅力, 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 并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 使其在课程结束时就能初步运用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处理常见内科病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尽量融知、情、意、趣于一体,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形式上, 采用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显性教材与隐性教材、参考资料相结合, 课堂、医院、社会相沟通的形式;在文化环境上, 形成重视继承而具有时代特点的、不断创新的中医药文化教育氛围。

快乐中医教学的三根支柱是科学性原则、伦理性原则和审美性原则, 即真、善、美的有机统一[1]。中医内科学教学同样要遵循这些原则, 并与快乐课堂教学的特点相结合, 做到学生学得愉快, 教师教得快乐, 师生关系融洽。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 会学、乐学。同时教师要善于学习, 善于钻研教材, 善于研究教法。

2 快乐教学法的实施

2.1 建立激励机制

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的内在魅力,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求知欲, 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采用一些引起动机的方法, 挖掘和激发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学习需求, 使其自觉查找资料, 进行探究性学习。

如, 介绍名医的成长经历、行医事迹和高尚的医德医风, 结合国家现行的社区医疗、医改政策等, 展望未来, 激发学生的豪情, 使其立下志向。课前板书一个典型病例, 提出问题吸引学生, 然后导入新课程内容。并在讲课过程中层层剖析, 引人入胜,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快乐学习。在讲课过程中熟练穿插小病例, 不断设疑, 不断解惑, 让学生共享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成就感。对于常用方药,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 自编有意义的短句, 形象讲述中医药古今传闻, 以帮助记忆。在见习时师生一起问诊病人, 但教师不给出治疗措施, 让学生分别发言或上交诊疗方案;也可以由教师扮演病人, 让一名学生进行问诊, 然后大家分别发言讨论;还可以进行一些能力题型 (主要是病例分析) 的小测验, 制造一些竞争机会, 但环境一定要宽松, 使学生在竞争中快乐学习。

充分运用多种评价手段, 正确发挥评价功能, 激励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不断达到新的标准。教师要随时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应赞扬多于责备。学生每解决一个小问题、完成一个小作业时, 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学习和临床见习时, 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 注意优、差生搭配, 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洽、和谐、上进的互动、互教、互学的学习环境,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 激发他们奋发向上,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 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熟悉理论知识, 能将病证的常见证型、常用方药及其临床运用讲解清楚, 还要亲自参与临床实践, 让学生看到教师在临床运用中医药所取得的疗效,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都会感染和感化学生, 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心智。教师可巧妙运用歌诀、格言、典故、警句、比喻和联想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 还应注意教学节奏、韵律要恰到好处, 张驰有度, 充分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进行的教学手段, 有抑有扬, 有徐有疾, 并善于质疑、激疑、解疑, 制造悬念, 牵动人心。

重视学生参与性、互动性教学。如抽取少数病证, 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讲到感冒、咳嗽、眩晕、头痛等病证时, 若班上学生恰有此症状者, 可以在课堂上现场讨论, 也可以在一边学习书本内容时一边拿出诊疗方案。还可以预先布置一个典型病例, 让学生先预习, 然后进行集体讨论。

2.3 运用直观语言和演示

直观化的语言描述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洁、化枯燥为新鲜、化沉闷为活泼, 学生在视野被拓宽的同时, 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中医内科学教学应特别重视传承, 不必刻意强调创新, 如果能把传统中医中的一些繁杂语言转化为现代直观的、甚至口头的语言, 那么学生会接受得更快。如某些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可以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阐释, 某些病证的疗效评价采用现代医学标准, 中西医互通, 使学生更易理解。在此过程中, 注意维持中医学的自身特点, 遵循中医认识疾病的规律。另外, 也可以利用图片、网络、电教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 把抽象的中医内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改革的原则是考核以平时学习过程为主, 分解为几个部分来分别评分, 不再是以期末考试来一锤定音。如平时出勤情况占总分的10%, 课堂参与解决问题的情况占20%, 课后作业占20%, 在见习时完成的临床病例诊治考核占10%, 中医内科学方药竞赛占10%, 期末理论考试占30%。

其中课后作业的布置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如名医治疗该病证的临床经验总结;该病证的名医验案阐述;以任一文学故事的形式表述一个证型;自由评论教材中的一个内容 (常为一个证型) , 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最好有新的观点;跨学科的综合性、探讨性命题作业;相关经典文献的查阅和摘录等。

总之,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运用直观语言和演示、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勇华, 雷春萍, 邹亮.实施快乐中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 3 (7) :48~50.

[2]余甘霖.中医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教育, 2005, 24 (2) :68~71.

[3]张晓兰, 李晓松, 陈晓娟, 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6) :20~21.

中医内科学 篇2

感冒

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症候多相似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

时行感冒可见于任何年龄,虚人易感,不一定有慢性病,多为时疫流行期,接触患病之人而诱发,症候特点多实证,也有虚实相兼,病情较重,有传染性,病程较长。一般感冒以青壮年多见,患者形体壮实,多无慢性病,诱因多为寒温失调,过度疲劳,症候特点为形实,邪实,症实,属实证,无传染性,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⒈风寒感冒:主症:轻者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咽痒,痰清稀色白;重者恶寒重,发

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葱豉汤加味或荆芥败毒散。

⒉风热感冒:主症:发热,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

治法:辛凉解表,清肺透邪。方药:银翘散加减。

3.暑湿感冒:主症:发于夏季,发热,汗出热不解,面垢,鼻塞流浊涕。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

4.体虚感冒: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反复发作,稍有不慎则发

病。

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

咳嗽

张景岳班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肝,肾等,总的治疗原则: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1.风寒袭肺: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主症:咳嗽頻剧,气粗或咳声音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

3..痰湿蕴肺:主症: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黄或稀薄,每于晨间咳痰尤甚,因

痰而嗽,痰出则咳缓。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4.痰热郁肺: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

热腥味,或吐血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5..肝火犯肺:主症:气逆作咳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

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方药:黄芩泻白散和黛蛤散。

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治疗难取速效。痰湿咳嗽日久反复,肺脾两伤,可发展成为痰饮;内伤咳嗽日久不愈,可累及它脏,由肺及脾及肾,常出现痰凝,血瘀,水停而演变为喘证,哮证,肺胀,虚劳等,则病程趋于缠绵,临床迁延难愈。

哮病

哮病是指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不能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金匮要略》则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病因病机:①外邪侵袭,②饮食不当,③情志失调,④体虚病后。常表现为肺,脾,肾的气虚及阳虚,或肺,肾的阴虚。

治疗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平时应扶正治本。

1.寒哮:主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

2.浊哮:主症: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如曳锯,咳痰粘腻难出。

治法:化浊除痰,降气平喘。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喘证:

喘证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得一种常见病证。

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证,作为喘证的辩证纲领。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喘证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和肾,与肝,脾,心有关。

风寒闭肺:主症: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

治法:宣肺散寒。方药:麻黄汤

肺痈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瘀,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以咳嗽,胸痈,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至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治疗原则:以祛邪为总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

痰饮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1.饮停于胃:主症:心下坚满或疼痛,胃脘部有振水声。

治法:和中蠲饮。方药:小半夏汤加茯苓汤。

2.支饮:主症:咳喘胸满不得卧,痰清稀,白沫量多。

治法:温肺化饮。方药:小青龙汤。

痰饮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

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得一种病证。

1.心虚胆怯: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怒,稍惊即发,劳则加重。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2.心脾两虚:主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

3.肝肾阴亏:主症:心悸失眠,眩晕耳鸣。

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方药: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

心痛

心痛: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者,谓之心痛。心痛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性为本虚标实,其本虚为气血阴阳虚;标实为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真心痛是心痛的重症,由于心脉闭塞,猝然大痛,四肢不温,舌青气冷,面白唇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经服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疼痛时间由几小时至几天不等。

1.心血瘀阻:主症: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加重。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

2.痰浊内阻:主症:胸闷痛如窒,痛引肩背。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

辨虚实,治疗上以补虚泄实,调整阴阳为主。

1.心脾两虚:主症:多梦异醒,心悸健忘。

治法:补养心脾,以生气血。方药:归脾汤

2.心胆气虚:主症:不寐多梦,易于惊醒。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安神定志丸

3.痰热内扰:主症:不寐头重,痰多胸闷,心烦。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药:温胆汤加黄连,瓜蒌主之。

4.肝郁化火:主症:不寐,急躁易怒,严重者彻夜不寐。

治法:清肝泻火,佐以安神。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汗证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1.营卫不和:主症: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治法: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

2.肺气虚衰:主症:汗出恶风,动则益甚。治法:益气固表。方药:玉屏风散加味。

3.盗汗心血不足:主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治法:补血养心。方药:归脾汤

4.阴虚火旺:主症:寐则汗出,醒则汗止。治法:滋阴降火。方药:当归六黄汤。

5.脱汗:主症:突然大汗淋漓,汗出如油。治法:益气回阳固脱。方药:参附汤加味。

6.战汗:主症:急性热病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而后汗出。治法:扶正祛邪。方药: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血证

病因病机:①外感六淫,②酒食不节,③情志过极,④劳倦过度,⑤病后诱发。治疗原则:治火、气、血。

1.热邪犯肺:主症:鼻燥流血,血色鲜红。

治法:清肺泻热,凉血止血。方药:桑菊饮。

2肝火上炎:主症:鼻衄目赤,烦躁易怒。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药:栀子清肝汤加减。

3.胃火内炽:主症: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药:加味清胃散。

4.吐血--肝火犯胃:主症:吐血色红或紫暗,脘胀胁痛。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5.便血--脾胃虚寒:主症:便血紫暗或黑色,脘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

治法: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方药:黄土汤。

6.尿血--下焦湿热:主症: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药:小蓟饮子。

7.脾不统血:主症:久病尿血,食少乏力。

治法:补脾益气生血。方药:归脾汤。

8.肾气不固:主症:尿血日久不愈,血色淡红,腰酸耳鸣。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方药:无比山药丸。

血证的预后,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与血证的病因有关,一般外感易治,内伤难调,新病易治,久病难医。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有关,显而易见,出血量少且易止者病轻,出血量多而不易止者病重,而出血量特别多,甚至出现气随血脱的危重症候,多预后不良;三是与伴随症状有关,出血同时伴有发热,咳喘,脉数大有力者,病情较重。

痰厥:主症:眩晕,或咳喘气急,突然昏厥,喉中痰鸣。

治法:行气豁痰。方药:导谈汤加减。

痫病

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癫痫”或“羊痫风”,因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致的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后如常人的一类病证。

痫病的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关系密切。

1.脾虚痰盛:主症:平素倦怠无力,胸闷,眩晕,纳差,便溏。

治法:健脾化痰。方药:六君子汤。

2.肝火痰热:主症: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口干,便秘尿黄。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宁心。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肝肾阴虚:主症:痫病频繁发作之后,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

治法:滋养肝肾。方药:大补元煎。

癫狂

治疗原则:癫病多虚,为重阴之病,主于气与痰,解郁化痰,宁心安神,补气养血为主要治则。狂病多实,为重阳之病,主于痰火,淤血,宜降火或下其痰,或化其淤血,后期应予滋养心肝阴液,兼清虚火。

胃痛

1.肝胃气滞:主症: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2.脾胃虚寒:主症:胃脘隐痛,遇寒或饥饿时痛剧,得温或进食时则缓,喜暖喜按。

治法:温中健脾。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痞满

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出现以胸腹痞满闷胀满不舒为主症的病证。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

1.饮食积滞:主症:嗳腐吐酸,脘腹满闷,痞满不舒,按之更甚。

治法:消食导滞,行气除痞。方药:保和丸。

2.肝郁气滞:主症:脘腹不舒,痞塞满闷,胸胁胀满,嗳气则舒。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痞。方药: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

4.脾胃虚弱:主症:脘腹不舒,痞塞胀满,时缓时急,喜温喜按。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呕吐

呕吐的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

1.外邪犯胃:主症:发病急促,突然呕吐,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治法:解表疏邪,和胃降逆。方药:藿香正气散。

2.痰饮内停:主症:呕吐多为清水痰涎,头眩心悸。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3.脾胃虚寒:主症: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大便溏薄,时作时止。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方药:理中丸。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哕”

1.胃寒气逆:主症:呃逆沉缓有力。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药:丁香散。

2.胃火上逆:主症:呃声洪亮,冲逆而出。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呕。方药:竹叶石膏汤。

噎嗝

噎嗝是由于食管干涩或食管狭窄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梗咽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得一种病证。

腹痛

气机郁滞:主症:脘腹疼痛,胀满不舒,攻窜两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

泄泻

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脏腑虚弱,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

泄泻的病变主脏在脾,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所在。

★泄泻与痢疾的区别: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粪质稀薄,且病变部位都在肠间,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便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液为主症。泄泻亦有腹痛,但多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

1.湿热泄泻:主症: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葛根芩连汤。

2.食滞肠胃: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

治法: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

3.脾胃虚弱:主症: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增多,夹有水谷不化。治法:健脾益胃。方药:参苓白术散。

4.肾阳虚衰:主症: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药:四神丸。

痢疾

痢疾是由于气血邪毒凝滞于肠腹脂膜,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是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金人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辨虚实,辨寒热,辨邪正盛衰。

治疗禁忌:忌:过早补涩,峻下攻伐,分利小便。

治疗原则: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者重用血药,白者重用气药。

1.湿热痢:主症: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

治法:清热解毒,调气行血。方药:芍药汤。

2.疫毒痢;主症:发病急促,壮热,痢下鲜紫滑润。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药:白头翁汤。

3.寒湿痢:主症: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

治法:温化寒湿,调气行血。方药:胃苓汤。

便秘

病因病机:①肠胃炽热,②气机郁滞,③阴亏血少,④阴寒凝滞。便秘病因分为冷热虚实。

1.气虚便秘:主症: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出。

治法:补气健脾,润肠通便。方药:黄芪汤

2.血虚便秘:主症: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色苍白。

治法:养血润燥,滋阴通便。方药:润肠丸加减。

3.阳虚便秘: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中医是科学,是成熟的科学(二) 篇3

满晰驳:这个问题很难用乐观或不乐观这样简单的结论来回答。从当前看,情况不容乐观。从长远看,如果中国同道们和中国的领导人充分地意识到当前的问题,并着手加以纠正,中医走向世界是必然的。正如我这次演讲的主题那样,“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呀!

采访者:在您看来,当前中医药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或者说,影响中医药全球化的因素是什么?

满晰驳: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当作垃圾忽视甚至丢掉了。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中医药在中国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科学原理认识不够。就象刚才讲的:居然也有许多中国的中医们对中医的科学性表示怀疑,这是问题的实质。中国至今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全人类福祉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地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认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可悲的是,当前这种状况还在继续恶性循环:在中国,虽然有“中西医并重”的行政规定,但在医疗的事实上,中医不能和西医享有同等的学术地位。专门研究中医的机构少,经费少,更危险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谬。研究人员没能对中医基本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论据去证实中医药的科学特点。

在中国,对中医的歧视处处可见。中国的西医师有157万人,中医师只有27万人。在综合医院中,中西医的比例约为1:9甚至5:95。更奇怪的是,在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学院也存在这个问题,中医院中,病历90%是用西医诊断学和病理学的术语写的,能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和方法来诊病和开方的,一种说法是不到一万人,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果真这样,那就悲惨了!

种种迹象表明,中医正在不断走下坡路,走向衰落。这种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加以扭转,这个曾在理论上、实践上达到最成熟、最有效的水平的医学,将成为过时的东西。这不但对中国人民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对世界人民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中医的衰败不仅是医学上的问题,也是一个严竣的社会问题,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美国2003年的卫生医疗费用是1.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200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13亿人,如果没有中医,谁能支付起那么高的医疗费用呢?到过欧美的人就会知道,欧美的医疗效果并不一定好,许多病的治疗上并不满意。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跑到欧美做中医呢?中国要保证老百姓的医疗,当然更不能缺少中医。

采访者:针对您看到的这些问题,如果请您开个“药方”,您会怎么开?

满晰驳:中国的事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我相信中国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不过我有几点看法要说一说。

中国自己不把中医药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几年前我看了崔月犁先生的《中医沉思录》,我高兴地看到有许多人在深刻地思考中医的问题了。最近我读了李致重先生的《中医复兴论》,我们的理解完全一致。太让我高兴了!我对他说:我们是朋友,也是同学,志同道合的中医的学生呀。我认为,中国应当首先把自己中医的事情做好。中医应当在中国的国学传统上尽快复兴起来!

实际上,中国是不应该有文化自卑感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对人类文明有过重大的贡献。中国只是在近两百年才落后了,但这是社会的落后,管理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而不是文化特质的落后。中国人应该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气壮地弘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和发展中医中药学,要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医中药“正名”。中医是成熟的科学,不是经验医学,更不是伪科学。不要人为地把中医学搞坏了,让人家说你是伪科学。现在,西方人也已经觉察到西医西药的局限性了,但又没有其它办法,很多人把目光转向植物藥物,希望从传统医药中寻找出路,这是中医中药发展的好时机。

中国应该加强中医中药的教学和研究。中国要培养大批真正能用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诊病治病的中医师,不是一万人,而是五十万、一百万人。这样,输送到世界各国的假中医也就少了。中国应该制定中医药学的标准,当然不是以西医学方法来评判的标准,并使它逐步成为国际遵循的唯一标准。这样才能消除国际市场上那种传统中药按植物药物,或者西药标准划定的混乱局面。中医中药有自己的标准,用别人的标准就不是中医中药了。

现在迫切要做的事情有三条:一是设法使中国的一些一流学者掌握认识论,即有关现代科学在方法学上与中医学相适应的认识论。二是继承、开发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三是系统地发展属于中医自己的现代技术。比如研制鉴定中药的新技术;药物功能论断的新技术;在医学文献迄今还没有包括进去的中医治疗功能性或退行性疾病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等等。这些工作要靠中国的同仁来做,也需要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

采访者:您是不是早就与中国的相关单位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满晰驳:是的。我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已经有很多年了。与中方签订了几项协议书,合作编纂中英文《中医学规范辞典》、改编《传统针灸学教程》、编写《中医学概论》等等。我很热心于这些工作,因为只有首先把中医的事情做好才行。

我常常肯说:我不知道。这好像是我的口头语。不过真的,我不知道中国不少人已经看清了中医的问题,为什么改起来这么慢;我也不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还能够为中医做一些什么。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会一直努力的。

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心得 篇4

1 加强临床见习管理

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特点, 以“早期导入临床, 后期强化技能”为主线, 采用“早临床、多临床、不断线、零接轨”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要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 在中医内科学讲授期间, 留出1/10的课时作为临床见习时间, 了解临床中医内科就诊的基本流程、医患沟通技巧、应诊基本常识、中医“四诊”要点、方药运用观察、辨证施治过程等内容, 培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实践技能, 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习的零接轨。同时, 根据见习情况确定考核成绩, 参与中医内科学考试成绩的评定。

2 重视临床实习前的实训教学

中医内科学实训教学是我们为学生搭建起的由中医内科理论学习到中医内科临床实践间的桥梁, 此阶段安排在学生系统学习内科理论知识1年后、临床实习前, 共计24学时。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学校实训中心的临床模拟设备及条件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医院医疗环境, 学生在内科教研室教师的指导下, 以实训教材和实训教学大纲为蓝本, 对临床最常用、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 通过对诊法、辨证论治、医疗文件书写、仪器诊断、急症救治等5部分内容的技能进行强化, 学生既巩固了已学的内科理论知识, 对中医内科临床建立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为其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该阶段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核方式建立了多站式实训考核方法, 实行实训合格、实习准入制度, 强化了该阶段在中医内科全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3 注重临床实习教学

学生经实训考核后, 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该阶段学生以分组转科的形式直接接触患者, 进一步印证前2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实行以带教教师临床科室为划分单位、内科教研室教师分科带教负责的制度, 保证传授知识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3.1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使教学的组织领导、教师职责、教学工作、学生实习行为等有章可循, 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

3.2 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对临床教师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教学水平。为了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 评选为优秀的带教教师在职称晋升、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3.3 强化毕业实习岗前培训

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前, 安排为期1周的临床基本操作训练和中医临诊技巧训练, 以强化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 并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对病历书写与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培训结束后要求学生书写一份完整的住院病历, 纳入实习考核。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后, 由教学秘书介绍科室情况, 如科室环境、床位情况、专业设置、科室设备使用操作要求等, 便于实习医师尽快对本科室有比较具体的了解。然后, 介绍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要求实习医师认真遵照执行, 并提出相关实习要求和考核要求, 使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和职责。

4 注重实习医师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4.1 病史采集技巧的培训

重点培训如何使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询问病史;如何判断病史的可靠性, 并从采集到的病史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讲授如何在体格检查时采用适宜的手法技巧以获得患者的配合等。这样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4.2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带教过程中, 教师主要通过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组织规范的教学查房以及专题小讲座等方式培养实习医师严谨的临床思维。

病例讨论以学生为主体, 先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给学生, 让他们预先查找资料、思考相关问题, 讨论时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发表各自的见解, 带教教师进行引导、梳理、总结。也可选择疑难病例, 让实习医师独立完成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通过辅助检查、查阅资料, 提出诊断结果以及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充分展示每位实习医师准备的内容, 再由各级医师进行点评、补充或修正。通过病例讨论, 能够培养学生的中、西医临床辨证思维, 很好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查房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要形式, 每周1次, 由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 选择典型病种作为教学查房的病例。查房前教师应认真备课, 学生详细了解病例情况, 复习相关的基本知识。查房时首先由主管实习医师汇报病例, 总结特点, 完成体格检查;然后, 学生共同讨论诊断结果、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等, 教师适时进行点评, 指出不足之处, 并纠正示范;最后, 总结应当掌握的内容。通过教学查房, 使学生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认识更全面、更透彻[3]。

专题小讲座由各科根据情况每周举办1~2次, 由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主讲, 针对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诊疗常规、临床上易出错的问题等开展专题讲座, 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包括独立完成规范的体格检查、常规诊疗操作, 这是实习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4.3 发挥中医优势, 培养优秀中医人才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院名老中医的医德、医术, 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中医学人才, 我们利用医院设立“国医堂”的有利条件, 遴选一部分基础知识扎实、能力较强、素质较好的优秀医学生跟随名医出诊, 让医学生接触名老中医, 以名老中医深厚的医学功底、丰富而高超的诊治经验、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医学生, 为其成长为优秀的医学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锻炼平台。

5 制订严格的出科考试制度

在一个科室实习结束前1~2天, 由教学秘书组织出科考试, 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病历书写、体格检查、诊疗操作、思维能力, 具体考核内容抽签决定。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级。考核成绩及格者方可进入另外科室实习, 不及格者须在实习结束后继续实习, 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另外科室实习, 时间较长者延迟毕业。通过出科考核, 提高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助于促进实习医师认真完成本科室的临床实习, 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燕, 廖雅琪, 都宾宾, 等.中医实习医师临床实践能力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12) :1550.

[2]李卫平.加强毕业实习管理的有效实践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7 (3) :71.

中医内科学 篇5

A.血性

B.脓性

C.清亮

D.毛玻璃混浊

E.深黄色

以下哪项可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A.伤寒

B.过敏性鼻炎

C.急性大失血

D.脾功能亢进

E.系统性红斑狼疮

对于前列腺、精囊腺、直肠前部检查应采取的体位是

A.仰卧位

B.左侧卧位

C.左侧卧位

D.膝胸位

E.端坐位

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提示

A.腹膜壁层受刺激

B.腹膜脏层受刺激

C.内脏神经受刺激

D.胃肠痉挛

E.脏器肿大

下列哪项可出现奇脉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扩张型心肌病

D.左心功能不全

E.重症哮喘

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的病因一般不考虑

A.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B.风湿性肺动脉瓣狭窄

C.房间隔缺损

D.二尖瓣狭窄继发肺动脉高压

E.功能性杂音

下列心脏疾病中,哪种一般无震颤

A.室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二尖瓣狭窄 D.肺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列哪项不是干啰音的特征

A.吸气和呼气均可闻及,但常吸气最明显

B.性质、数量、部位易变

C.音调高亢

D.可以同时有几种不同的干啰音存在E.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昕到

气管右偏,左胸叩诊为实音,应考虑

A.右侧胸腔积液

B.左侧胸腔积液

C.左肺肺炎

D.肺气肿

E.左侧肺不张 10 下列哪项语颤增强

A.肺气肿

B.支气管炎

C.肺炎

D.气胸

中医内科治疗内科湿疹的临床研究 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湿疹;除湿汤

临床上常出现一种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炎症性皮肤病,它具有以下临床特点:形状多样、发作时溺水并向四周侵润,患者伴有瘙痒剧烈,难以忍耐。湿疹属于反复发作性疾病,运用常用方法难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常年存在病患体内的病毒会存活较长的年限,并且在患者体内繁殖,有扩散趋势,难以根除,就本院收治的73例患者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与纳入标准

临床上多参照《皮肤性病学》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诊断标准中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但不包含以下情况的患者进行湿疹治疗:准备妊娠的男女患者、处于妊娠期货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患有患有心、肝、肾病合并皮肤病的患者;难以确诊的患者;在短时间内使用过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菌药;药物过敏者等。

1.2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了湿疹患者共73例,其中男性患者共42例,女性患者31例,从年龄阶段来划分:幼儿发病率较高,老年发病率较低,资料显示:不足1周岁的患者共45例,属于最高发阶段,2至5岁的患者共8例;28岁以上不足38岁的患者共12例,55岁至65岁之间的患者8例。从病程上划分:一周以上不足3年。患者发病部位划分:患者中发生在头部的共45例,发于其他部位的18例,发于四肢的11例。

1.3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主要选择疏风、解毒、凉血、利湿,煎服中医。药方:15g,花粉6g,梔子花15g,白鲜皮9g,滑石12g,生地黄12g,桑皮9g,苦参9g,杏仁6g,甘草6g,蛇床子6g,每次服前用加温。同时辅助饮食,介辛辣、刺激性食物。疗程为1月左右,涂抹西药膏。

2结果

总治愈了达到90%以上,比单独使用中药治疗或者西药治疗的治愈率较高。

3讨论

湿疹病症疹断。

对湿疹进行的病症诊断,不同于传统的接触性皮炎类疾病,湿疹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属于慢性病。临床上进行的诊断,主要在于鉴别接触性皮炎和急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同慢性湿疹的差别。药方功效方向主要集中:疏风、解毒、凉血、利湿为主要功效。

栀子花花自古有亲热解毒的良好疗效,性甘微寒芳香,温热凉血保胃,温柔芬芳的香气能够沁人心脾,却邪;花粉同时可以增加精气神,强健体质,美容,并能够快速的解除患者的疲劳,延缓衰老,清热利尿、泻火除燥。白鲜皮能够祛热散风,清热湿燥;滑石能清热收湿;生地黄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桑皮煎剂有抑菌作用;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杏仁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甘草清热解毒;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因此,该配方能对症下药,并能祛风解毒、凉血。本研究中中药治疗效果较慢,但辅以西药则能恢复较快。

慢性湿疹,具有慢性皮肤清润、肥厚、持续反复阵痒,难忍等特征,当前对引起它发作的病原尚不清楚,但多可能由患者本身的内因所致病,该病治疗困难,容易复发,选择糖皮质激素类的软膏能够对本病起到很好的作用,由于本病病程稍长,传统的外用糖皮质激素难以长期起效,复发率较高,本院选择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效果不错,它属于非甾体类外用抗炎药,其外用亦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皮炎湿疹,他的制病机理在于能够细胞内阻断花生四烯酸生成白三烯B4等炎性递质,进而达到抗炎、止痒的效果,多数研究表明:皮损处的白三烯B4浓度比正常人的高。因此可以选择此类药物辅助汤剂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医上常常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再联合使用消肿、祛风良药能够治疗湿疹,通过对比治疗效果的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明显,多在20天左右时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本院自拟的汤剂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中西药结合能够有效的治疗湿疹。但在治疗中必须注意到过敏因子的接触,避免将病情加重,引起患者恶性瘙痒,导致感染,避免重复接触感染源。同时,应保持心情愉快,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参考文献

[1]李文忠,孙秀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8例.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08期.

[2]欧柏生,刘卫兵,王建民,荆鲁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42例.人民军医, 2006年08期.

[3]罗建远.皮炎湿疹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药版),2007, (10).

中医内科学 篇7

1 理清课程建设思路

1.1 准确课程定位

中医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后, 于第4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它既与基础学科密切相关, 又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 与临床各科有密切的联系, 且涉及面广, 整体性强。

1.2 明确课程目标

学习中医内科学是为了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达到独立诊断和防治中医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并能继续学习, 不断提高中医内科理论知识和防治疾病能力的目的。

1.3 提出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内容, 掌握中医常见病概念, 深入理解其病因与病机、治疗原则, 掌握辨证论治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 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 归纳总结各章节间的联系, 对比较相近、相似的概念和问题, 需掌握其区别和联系。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及自学、表达、应用知识、创新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2 注重创新与建立特色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 一是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保持中医传统特色, 体现现代研究成果, 结合现代科技诊疗手段, 使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二是突出高职高专特色,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中医内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理论必须与临床相结合, 加强实习带教、指导, 是本课程后期教学的主要特点。课程分理论教学与实训、临床实践教学2部分,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思维方法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注重课程设计,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以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四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加强网络辅助教学。在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注重结合临床讲述及演示疾病的特征和特例、现代诊治的进展和规律以及现代医学相关的临床知识, 以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手段上, 在注意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同时, 利用录像、CAI课件以及网络课程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 采用启发式、提问式、悬念式、举例式等,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论教学与实训并举

3.1 理论教学

教师让学生有步骤、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地理解中医内科学各系统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诊断、相关检查、鉴别诊断、辨证要点、治疗要点、分型治疗、转归和预后、预防与调摄, 为临证打下坚实基础。该课程的难点是各病证的辨证要点、分型治疗和临床加减用药。解决办法:一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采用重点讲透、难点深入浅出的启发式教育, 紧扣病例分析, 帮助学生对重点内容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中医内科学每一病症的概念, 通过病例分析、实训 (见习) 及参与处理患者, 有助于学生对临床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记忆。对于抽象的问题借助多媒体、图表、对比和举例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实施整合教学。为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与临床脱节的问题, 教学中穿插临床病例, 甚至将典型患者请进教室, 让患者讲述疾病体验, 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更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和讨论, 培养学生应用中医内科学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以问题为中心, 并适当介绍学科新进展, 使学生开阔视野。

总之, 在理论学习阶段, 要让学生经常复习与中医内科学联系紧密的前期课程, 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在学习过程中,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内科疾病的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和辨证论治原则, 同时深入探讨其病因、发病机理等, 以便更好地把内科学临床知识运用于医疗实践。

3.2 实践教学

体现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 重视实训和毕业实习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掌握临诊技巧, 熟练应用辨证方法, 准确提出治疗原则, 合理选方用药,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1) 重视实训, 即实习前的集中培训, 主要是四诊运用、辨证分析、立法处方、病案书写等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实训以小班为单位, 每班40人左右, 每2人1组, 模拟医患双方, 并互换角色进行练习。 (2) 以病案为基础的讨论。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能围绕临床需要, 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地学习;要求学生对病证提出诊断、分析病因与病机, 并阐明治疗原则和写出处方。这种讨论式教学让学生以自学为主, 带着教师布置的思考题, 自己看书和查阅资料, 主动学习理论知识, 通过课堂讨论,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采取示教、放映录像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实训过程中, 学生跟师抄方是实训的主要形式, 在门诊抄方过程中, 针对某一典型病案, 带教教师认真分析患者的病因与病机, 病程中病情的转归、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护理调节以及预后分析, 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临床诊治患者的程序, 目睹带教教师治病救人的全过程, 从而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内涵的理解, 为其毕业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毕业实习是本课程重要的学习阶段。此阶段学习目标:一是通过临床实习, 巩固和加深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二是通过临床实习, 奠定良好的中医内科临床基本功, 即四诊运用、辨证分析、立法处方、病案书写的基本功。这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因此, 要想提高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须掌握诊疗各环节的方法, 明确其意义, 循序渐进以求之。毕业实习的教学查房指导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我校与实习医院一起制定了教学查房规范和考核体系, 各教学医院成立了临床教务科和教研室, 每周都有教学查房和讲座, 每月进行教学查房质量评比, 这大大提高了临床带教教师的积极性, 激发了其带教热情, 并使实习生临床技能得到提高。

4 完善教学基本条件

一是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 编写适合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教育教学的教材。2005年由姚军汉主编、侯志英及其他8所医学专科院校教师参编的,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学》已投入使用。本教材于2007年获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三等奖。二是为开阔学生视野,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校图书馆购买了不同版本的《中医内科学》教参、历代医家医案, 其中最主要的有张伯臾、田德禄等主编的教材和邓铁涛、焦树德等主编的临床经验辑要等作为扩充性资料使用。三是编写《中医内科学实训大纲》《中医内科学实训指导》等供学生参考, 使学生明确实训目标。通过实训使学生四诊应用熟练, 中医病历的书写和立法处方规范、完整, 能独立解决临床常见问题, 逐步形成中医临床思维。四是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实训室宽敞明亮, 设备完善, 为实训室的开放创造了条件。学校附属医院和学校所在地张掖市各医院有心血管、呼吸、消化内、糖尿病、肾病、风湿病等科病房, 涵盖了中医内科所有领域, 拥有800余张病床, 日平均门诊量1千余人, 为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基地。五是完善网络教学环境。建立校园网, 以便师生随时上网查阅有关中医内科学教学、学习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校园网站将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方案、网络教学课件、部分授课录像、习题、推荐的参考文献、参考书目录等免费开放;通过建立中医内科学教学网页, 可开展双向性互动教学。建立网上教室进行中医内科学网上教学, 并以E-mail形式建立网络答疑和复习、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网上交流便于师生沟通、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实现网络双向性互动互学, 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交互性,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突出“三点一线”式教学法, “三点”即重点 (辨证论治) 、难点 (病因病机) 、疑点 (提出教师本人观点, 对相关内容提出质疑) ;“一线”即将临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坚持四加强。一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教师言传身教, 注重教书育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二是加强教学研究。坚持集体备课, 相互讨论和学习, 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定期召开专门的教学会议, 讨论教学法。对学生反映良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推广。教师相互听课、讨论,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三是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坚持青年教师试讲制,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程比赛, 进行公开教学, 由全体教师提出改进意见, 以帮助其提高教学效果。四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交叉听课、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填写“教与学动态观测表”等形式动态监测教师教学效果。在考核方面, 加大实训考核比重, 使其占总成绩的30%, 理论考试占50%, 病案分析占5%, 平时作业成绩占15%。实训考核根据病案讨论、临床见习、实训要求, 采取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分的方法, 根据每次实训的成绩积分, 得出实训成绩。

从近3年教研室收集的学生评价资料分析出, 授课教师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 均为优秀。学校督导组收集的以校内专家和学生评教结果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估, 任课教师均为优秀。

2007年中医内科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并进行重点建设;2008年该课程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

摘要:通过对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笔者认为应理清课程建设思路、注重创新与建立特色、进行有效的见习实训指导、完善教学基本条件。

中医内科学 篇8

卫生部计划出版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为确保新版教材诸多创新获得成功, 面向全国各院校征求意见, 然后集体学术探讨, 将初步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卫生职业教育》刊行全国, 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作为中医内科学教师, 笔者积极响应, 依据肖振辉等主编的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 进行研究, 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并附加自己的建议, 期望能为新版教材的编写抛砖引玉。

肖振辉版《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结构是:绪论 (包含7部分内容) , 第一章至第七章为具体病证的论治, 第八章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 最后是附录 (包含6部分内容) 。笔者对教材具体各部分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如下。

1 绪论

绪论的基本结构和内容与其他版本《中医内科学》基本相同, 具体意见如下。

(1) 本版教材在辨证基本原则中论述的一些西医疾病早期如转氨酶增高等, 此时若无证可辨, 应从病施治。实际中医辨证的依据, 不仅包含病证的具体证候, 也包含人体的某些一般性生理指标和体质状况、体质的倾向和某些生理指标, 如年龄、性别、体重、体型、肤色等, 也就一定有证可辨。因此, 无证可辨的学术观点, 只是现代中医受西医某些学术思想影响而产生的认识, 全国规划教材的正文录入如此内容不具说服力。

(2) 本教材常用治法中讲述的消散 (消导) 法, 通过教材中的概念分析, 应是等同于传统中医“八法”之中的消法, 而传统消法是指应用行气、活血、祛痰、祛湿、消食、消石以及软坚散结和破血消癥方法, 使体内的各种郁积之邪渐消缓散的方法。但本教材却将其与行气、活血、祛痰、祛湿等诸法同级并列, 不太恰当。可先阐明现代所言消散 (消导) 法相对传统“八法”中的消法的概念外延缩小, 只是包含消食导滞、软坚散结和破血消癥法, 然后再按照教材内容分类介绍。另外在常用治法的讲述中, 还可将常用治法分类为:祛出外邪法、消散郁积法、补益正气法、调阴阳寒热法、和解法、各种对症治法, 其中祛出外邪法包含解表法、攻下法、涌吐法, 消散郁积法包括行气法、活血祛瘀法、祛痰法、祛湿法、消食法、消石法、开窍法以及软坚散结和破血消癥法, 补益正气法即补益法, 调阴阳寒热法包括清热法、温阳法, 各种对症治法包括固涩法、安神法、镇痉法、止痛法、止血法、止呕法、止咳平喘法等, 然后介绍其各自的概念、特点, 以及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医治病实际基本方法就是祛出外邪、消散郁积、补益正气3个方面, 并且同类方法中的各种具体治法在临床上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3) 在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中介绍辨证时, 最好补充说明后面具体病证的辨证分型只是本病证所有病人的几个典型证候, 实际上很多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 处于典型证候的临界或兼夹状态, 并且证候复杂, 主次难分, 从而提示临床辨证时要全面、多角度考虑分析, 不要拘泥于一种辨证, 处方用药时既要目的明确又要全面兼顾, 这有利于诱导学生全面考虑、活学活用, 避免呆板偏执、生搬硬套。

2 第一章至第七章

本版教材第一章至第七章内容讲述七大类具体病证的辨证论治, 每章的结构顺序都是先概述本类病证的基本情况, 然后分述具体病证的相关内容。每章概述内容编撰比较成功,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本版教材编者考虑其中主要证型部分内容只是已经讲述的基础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教师授课不需要详细讲授, 故创意性地将其安排为附篇, 学生容易认同教师对本内容的简单授课。但是将各脏系病证治疗要点这个重点内容也安排为附篇, 就有欠缺, 因为通过治疗要点的学习, 学生既能理解中医五脏病证, 以及气 (血) 病证和经络病证各自的基本配伍用药规律和思路, 又能加深学生领悟中医特色精华中异病同治和脏腑辨证的实质, 因此, 最好将其放在正文讲述。

本教材具体病证内容的编撰, 整体也很成功, 表现为以下3方面:一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方向是以一线临床为主, 编者注意适当压缩本科教材病证简述中历代认识部分的篇幅;二是创造性地将全部病证病因病机中的病机部分采取体例一致的分条列目法, 易于教师讲授和学生记忆, 还有助于加强中医教材规范化;三是某些疾病、常见疑难病后附临证参考, 对提高学生临床能力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具体病证内容的编撰也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几个方面。

(1) 本版教材病因病机的论述全书各个病证之间没有做到统一规范。如中风等疾病的病理因素是在病理性质中讲述, 而在腹痛等病证中却放在病机综述中论述, 水肿病甚至放在病因中论述。

(2) 本版教材病因病机中基本病机的描述有进步, 但也有不足。进步的方面是:明确旧版教材中某些病证的主要病机只是某个常见证型的病机, 如肺痨在旧版教材主要病机是阴虚火旺, 实际这只是肺痨的重点证型阴虚火旺证的病机。不足的方面是:未能进一步明确点明每个病证的基本病机是原发病变机理, 还是导致主症出现的直接机理。如泄泻中脾虚湿盛即是本病原发病机, 脾虚而无力升清和湿邪内盛困阻脾气不能升清, 最后导致清浊并走于下而成泻的病机变化, 则是泄泻直接病机;再如呕吐的病机是胃失和降, 胃气上逆, 实际各种病因导致胃失和而不降为本病原发病机, 最后引发胃气上逆则是呕吐的直接病机。这样点明后, 再于教材绪论的治疗原则的分清标本处, 强调在原发病机与直接病机之间, 前者为本, 后者为标;同时, 在绪论论治部分, 也强调标本虽有多方面含义, 但临床实际中缓则治本, 多是针对疾病原发病机的辨证用药, 急则治标则多是针对直接病机用药, 也就是对症用药。这样不易让学生的思维混乱, 明确中医辨证用药与对症用药的不同点。

(3) 本版教材辨证论治中的辨证要点部分与其他版本一样, 只是分条介绍要点, 不能明示学生辨证思维过程中的顺序和层次。实际可以在要点前添加有关辨证的综述内容, 介绍本病的辨证思路和步骤。如泄泻证可添加如下内容:泄泻证主要以起病急缓、病程长短、泄泻情况, 及其全身伴随症包括舌象、脉象等为辨证依据。具体辨证时, 应首先围绕泄泻这一主症, 详细询问排便次数及粪便的量、质、色、味, 病程的长短, 病势的急缓, 以及可能的病因和病情转化, 然后全面搜集伴随症状, 以确定暴泻久泻, 证候的寒热虚实, 病变脏腑, 以及预后等, 然后引出辨证要点, 并且辨证要点的顺序最好与辨证步骤相吻合, 如泄泻辨证要点的条目可以列为: (1) 辨暴泻久泻; (2) 辨寒热虚实; (3) 辨病变脏腑。其余病证也应模仿本病的体例格式来编撰。当然此时该部分内容也就不能只命题为辨证要点, 而应改为辨证思路和要点。

(4) 本版教材辨证要点中具体内容方面也有问题, 即某些病证的辨证要点时常夹杂着围绕主证进行辨证的依据。如咳嗽的辨证要点中有辨痰, 胸痹的辨证要点中有辨疼痛性质, 呕吐的辨证要点中有辨呕吐物, 便秘的辨证要点中有辨排便粪质和辨舌质舌苔等。每个症状的辨别包括哪些方面, 具体每个方面又有哪些不同表现, 其不同表现属于何种性质等, 这应是中医诊断学的诊法部分中详细论述的内容, 临床科目中的辨证要点应该只讲见何症状辨为何证, 不应该掺杂诊法方面内容。

(5) 本版教材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中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有些病证治则只是泛泛套话, 没有实用价值, 像眩晕和不寐的治则都是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 实际中医治哪种病证都遵循补虚泻实, 调整阴阳原则;也有些病证治则论述不恰当或不明确, 如呕吐的治则先言是和胃降逆, 但最后又言在辨证论治时, 应辅以和胃降逆之品, 到底是辨证以调和胃气为基本治则, 还是用和胃降逆之品为基本治则, 容易使人迷惑, 把握不准。

(6) 本版教材没有做到各个病证都附临证参考。因为临证参考部分可以补充教材正文的不足, 而且又切合现代临床, 对提高学生临床水平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各个病证都附临证参考则更好。各个病证临证参考的内容不需要完全统一规范, 但最好将本病证的对病用药定为必有内容, 另外可随机介绍本病证辨证新法、辨证注意问题、预后、现代临床常用的其他疗法, 以及具体用药经验或禁忌等。其中病证的对病用药, 既可讲述传统用药, 也可介绍现代研究发现的新药, 力争都能同第四章肝胆病证中各病证的临证参考一样详细描写。因为现在院校出身的中医师有诸多重要缺陷, 其中一个就是缺乏掌握各个病证的对症下药, 定证选方后不会随病证的不同而变化用药。中医传统教材只在中药学中提及相关内容, 不系统、不全面、不明确, 这是教材的严重缺失。近期教材可先在附篇临证参考中论述, 待将来全部病证的经验用药都形成共识时, 可将其移到治疗原则部分中讲述, 从而全面推介每个病证的对病用药。

3 第八章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

本版教材和其他新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一样, 增加病历书写内容, 有利于学生学习时就对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有初步认识, 应得到肯定和承认。病历书写的学习掌握主要是在教学后期的临床实习阶段, 课堂教学只是强调其种类、基本格式和要求, 及主诉、现病史等主要内容, 而大部分内容不需要详细课堂讲授。有些版本却将如此大篇幅不讲授内容放在教材起始部分, 有所欠缺。本版教材编者将其安排在教材最后一章, 更符合实际教学。

4 附录

本版教材附录6部分内容除参考文献外, 其余都不可或缺。特别是附录前3部分, 有利于规范学校的课间实习教学和实践技能考核, 还可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病案讨论教学法, 更适合中医高职高专重视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衔接转化的教育模式。新版教材可再充实或添加新内容。

中医内科急症研究 篇9

关键词:中医内科,急症,治疗,护理

中医内科急症主要是指由于气血逆乱、脏腑阴阳失调等因素引起的急重病症, 例如昏迷、厥证、高热、抽搐、大出血、急性呕泻、剧痛、脱证、癃闭、严重咳喘、中风、便结、急黄等, 患者死亡率较高。因此, 探讨中医内科急症的康复措施十分必要。

1 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原则

孙清廉[1]认为, 中医内科急症的病机主要有:邪毒过强、邪正相搏、外邪侵袭、正气不足、脏腑虚损、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升降失调、阴阳离决, 并指出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果断, 用药时应尽量采用重剂。

笔者认为, 治疗中医内科急症应遵循“急则治标、祛邪为先、活血化瘀、重视扶正、清热解毒”的原则。

1.1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以肺痨患者为例, 其主要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为标, 以阴虚火旺、阴阳失调为本, 通常情况下, 治疗时可直接滋阴降火润燥, 以治其本, 但是患者一旦发生大咯血, 救治时应先行止血,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治本。再以外感热症为例, 由于外感热症容易传变, 如果治疗时外邪不解, 可伤及内气, 因此应先行辛凉清热, 再治其本。

1.2 祛邪为先

邪正相搏是中医内科急症的主要病机, 精气夺则虚, 邪气胜则实, 正胜于邪则病退, 邪胜于正则病进, 因此在治疗中医内科急症时应注重扶正祛邪, 果断采取泻下、发表、利水、利胆、渗湿、消导、清热解毒、破血等治疗方法, 尽早解除病邪, 防止损伤正气。

1.3 活血化瘀

中医内科急症患者普遍具有瘀滞表现, 尤其是感染性热症患者, 因此在治疗中医内科急症时要注重活血化瘀, 同时加以清热解毒, 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

1.4 重视扶正

邪正相搏是中医内科急症的主要病机之一, 因此在治疗时应注重扶正祛邪, 邪毒过盛可引发休克等高危病症, 治疗中医内科急症时应积极采取养血、益气、助阳、滋阴等措施, 例如升脉散、参附汤、参汤等药物, 均具有养阴、益气、回阳救逆之功效。扶正的关键在于分辨患者是以邪实为主, 还是以正虚为主, 或者是正虚邪实兼有, 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 做到祛邪不伤正, 扶正不留邪。

1.5 清热解毒

对于感染性内科急症患者, 应注重清热解毒, 进而起到菌毒并治之功效, 治疗中医内科急症的清热解毒药主要有: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等。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无胃气则死, 有胃气则生, 因此在治疗中医内科急症时应该注重保护患者的胃肠道, 具体可采用增液承气汤、大柴胡汤、大小承气汤、凉膈散等药剂, 也可适当加用砂仁、青皮、炒莱菔子、焦三仙等药物。

2 中医内科急症的分型论治

周巍然[2]指出, 治疗中医内科急症时, 应该灵活采取分型论治, 只有对症下药, 方可药到病除。

中医内科急症发病急、病情发展快, 具有独特的病机以及证候表现, 前文提到, 治疗中医内科急症要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中记载:“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治其标”, “先热而后生中满者, 治其标”, “大小不利, 治其标”, 分型论治也要明确患者的标本缓急。

中医内科急症患者主要具有昏谵、腹胀满、高热、二便不通等证, 病机演变的关键在于内外合邪, 主导病理因素包括火、风、瘀、痰、毒, 患者普遍表现出多证相关、虚实夹杂, 在分型论治的同时可辅以药物吹鼻、蜡疗、针灸、热汤外渍、醋疗、冷敷、膏药等治疗方法, 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3 内科急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卢勇[3]以上消化道感染为例,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急症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急症见效快、效果持久。对类似于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急症, 一旦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兼顾中医药效稳定、西医见效快的优点, 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一些老年患者, 由于机体代谢功能下降, 很容易导致心血管功能减退、肝功能不全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容易死亡。另一方面, 老年内科急症患者通常伴有一些其它慢性疾病, 这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为了防止患者死亡, 对于一些老年危重病人, 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尽快使患者脱离危险。

4 外界干预

陈艳[4]指出, 科学的外界干预可以改善内科急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认为, 对于中医内科急症患者, 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制定干预措施, 应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确保温度、湿度令患者感觉舒适, 并且要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对于心悸、阵发性抽搐、眩晕症状严重的患者, 应确保住院环境安静、光线柔和, 防止患者受到外界刺激。对于虚寒、实热证候的病人, 住院环境应有助于降温、保温。

内科急症患者普遍具有恐慌、焦虑、紧张等心理, 而这些不良心理可以加重病情, 因此医护人员要热情主动地与患者沟通, 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 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饮食调节也是提高内科急症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对于寒性病人, 应忌生冷、寒凉的事物, 多食用温热性食物, 而对于温热病人则相反。对于中风或者肝阳上亢的患者, 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可以将夏枯草泡水引用。对于发斑发疹或者过敏体质的患者, 应忌鱼、虾等腥荤食物, 多食用清淡食品。

参考文献

[1]孙清廉.内科急症的中医治疗原则[J].家庭中医药, 2011 (7) :38-39.

[2]周巍然.浅析中医内科急症[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60-160.

[3]卢勇.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急症的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6) :152-152.

中医内科学 篇10

中医内科学理论及临床教学改革近几年来取得不少成绩, 突出表现在规划教材的成功使用, 将第5版教材中的某些与临床不相符合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充实、增加了诊断、鉴别诊断及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 体现了时代特色, 使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教学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笔者在实际临床教学中仍然发现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存在不少盲点与误区, 现就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改革探索谈几点看法。

1必须明确方法与内容、孰轻孰重的问题

关于方法与内容在临床教学中的地位, 孰轻孰重的争论, 自古以来即有定论,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建立中医内科学学习、思考的方法比简单地教授学生一些疾病的具体的诊断治疗方法更重要。但是,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实际临床教学中发现, 重方法、轻内容, 经常是不自觉地陷入空洞的说教中去, 中医理论的形成, 除医疗经验与传统哲学结合外, 还把人们日常观察到的事物、生活中的体验, 联系到医疗中进行推理, 形成理论。由于文化生活的逐渐进步, 又把各方面有关知识综合在一起, 成为中国整个历史文化的一个特殊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中医理论的主要源泉为经验, 经验是实实在在的, 即便存在偶然的经验, 但经过长期反复实践的检验, 不正确的部分不断被扬弃, 这样形成的理论是科学的、可以信赖的。如果在临床教学中忽视这些具体经验的存在, 简单地教授一些学习方法, 会使学生临床产生空洞、虚无、不可捉摸的感觉。中医学的理论是独特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在《内经》、《伤寒杂病论》奠基以后, 经过数千年, 无数医家的充实, 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中医理论, 在内科临床教学中忽视这些内容将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说内科痹证临床学习过程中, 教授完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后, 学生使用这些方法临床进行辨证施治, 处理临床痹证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仅此而已, 中医理论的特色绝无体现, 所以通常在临床教学结束前笔者会补充以下内容:首先, 重点强调仲景辨治痹证的方法, 向学生分析桂芍知母汤、乌头汤的证、方等;其次介绍叶天士虫类搜风剔络说, “散之不解, 邪非在表, 攻之不驱, 邪非着里, 补正却邪, 正邪并树无益, 故圣人另辟手眼, 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 治经千百, 历有明验 ”。第三, 向学生解释川芎等对痹证疼痛特殊的治疗作用, 并可以试举川芎、羌活、独活、细辛、附片、川草乌、全虫、蜈蚣为基本方, 让学生临床临证时随证加减, 由此看出临床教学, 方法被强调固然是正确的, 也是应当的, 但据此轻视内容教学是不恰当的, 必须做到方法与内容统一, 内容与方法并举。这也是中医理论及临床教学的特色, 是不能丢弃的。从古至今, 在高等教育建立之前, 试想哪一位中医不是通过见诊、侍诊、助诊与试诊走上中医之路的。而如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继承中医的学术经验, 确定学术继承人, 这些学术继承人们除了继承前辈们的方法外, 主要继承的是内容、是经验, 这些都是中医的特色, 绝不同于其他学科。

2加强理论与临床的密切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也是最应该克服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内科理论及临床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脱离临床的情况屡见不鲜, 值得从事理论及临床教学工作者们注意, 例如在胃痛的教学过程中, 关于“通则不痛”, 为了将胃痛的治法统归于“通”法之中, 不仅将理气、散寒、消食、清热、化淤等法归纳于“通”法之中, 而且将益胃养阴、温运脾阳等法纳入“通”法范畴, 全然不顾中医有“不通则痛”的说法, 也有“不荣则痛”的说法, 有时会让学生产生中医理论似是而非的感觉, 祛邪为通, 补虚亦为通, 是否灵活得有些过了。再向下, 胃痛有一证型为淤血停滞, 治予活血淤, 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大黄、甘草。关于这一证型的理论解释, 严重脱离临床实际, “若淤停于胃者, 则多见呕血, 淤停于肠者, 则多见黑便;淤停于胃肠者, 则呕血与黑便同时并见, 血淤则舌少滋荣, 故舌色紫黯, 血淤则血行不通, 故脉来艰滞而涩”从文字表面看, 上述文字没有任何错误, 是非常典型的淤血停滞之胃痛, 之所以将这一段文字特别提出来, 是因为这一段文字有较深层的问题存在, 在临床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关于淤停部位与呕血、黑便关系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还有, 临床上无论胃痛多久, 是否反复发作, 呕血、黑便同时或单独出现, 所能看到的大多是气不摄血, 气血不足, 舌淡苔薄, 脉沉细弱, 上述苔、脉与治疗与临床相差较远, 不合实际, 完全是为理论而理论, 这样的情况在内科学理论及临床教学中如果不加注意, 将会造成理论教学的偏差。教授的理论指导不了临床, 临床临证所需的知识在课堂上学不到, 这是教学工作者的失误, 笔者推行实习生月考制度已经三年, “临证实践应用题”仍然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所以在理论及临床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从临床出发, 紧贴临床实际, 避免将理论及临床教学变成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重视历代名医与古典医籍的介绍

假如将中医理论体系比成一顶皇冠, 那么中医内科学就是这顶皇冠上最亮的一颗明珠, 是历代名医共同造就的明珠。历代名医无一不在内科学上具有很深的造诣, 几乎每个人都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具体表现在对某一个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独特的见解, 经临床验证被证实而成为经典, 这些内容在内科学的临床教学过程中比较缺乏, 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中医内科的某些理论形式简单, 内容空洞而苍白, 难以形成很深的印象, 更谈不上临床灵活运用。在历代名医、古典医籍中, 内经、伤寒的重要性勿需再提, 有单独的课程讲授, 但是其他医家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简单介绍后, 无法在内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印象, 应当结合具体的病种将历代名医、名著对疾病的独到的认识介绍给学生, 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在历代医家中, 比如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介宾、叶天士、吴鞠通等对内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名家必须特别介绍, 比如叶天士的学术思想代表了一个时代, 温病学上的成就, 使他成为温病学始祖, 杂病学上的成就使他成为一代临床大师, 临床如用药论气味、推气血, 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补虚培元, 虫类搜风剔络, 对中风的认识, 对脾胃病的见解都是内科学临床的经典, 这些内容都是内科学理论教学特别是临床教学必须涉及的重要内容, 临床教学的涉及还可以对理论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

4熟悉当代名医、了解临床进展

关于当代名医的学术思想, 是现在内科学临床教学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规划教材上补充了当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 有其独特的作用, 但是当代诸多名医的学术思想, 几乎没有任何的反映, 这是很不正常的, 也是临床教学所必需的, 任何学科都有必要, 也应该向学生介绍该学科的最新进展, 横向看其他学科, 相比之下, 只有中医的各学科不太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其实这是一种失误, 是临床教学工作者的责任, 在当代名医中, 像丁甘仁、蒲辅周、姜春华、邓铁涛以及周仲英、干祖望等, 他们是中医理论最新的代表, 与现代社会最近, 他们的经验也最容易被验证, 蒲老治疗传染病、心脏病, 姜春华治疗肝病, 都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试想一个五年制中医专业的学生临床实习后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 不是笑话, 而是真实的反映。比如在讲黄疸时, 除了教材上的内容, 通常临床要补充大剂清热凉血药退黄疸经验, 来自汪承柏。退黄加草药, 如田基黄、平地木、大青叶等, 经验来自姜春华。治疗胁痛等肝炎后综合征, 用活血化淤法, 经验同样来自姜春华。这些内容有的已成为经典, 有的正在临床进行验证, 在正常的内科临床教学中不能被反映出来是不太正常的。

5帮学生建立自己的内科思维方式

中医辨证思维是指“天-地-人”三才全息模式, 具体到个体辨证, 强调“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辨证建立在“四诊”的基础上, 症状是辨证的关键, 从症状提取主证, 并由此确立中医诊断, 利用系统的中医理论通过四诊合参展开辨证分型, 提炼出病机, 这就是通常说的理法方药的理。依据病机确定治疗法则, 依据治法选定正确的处方, 在成方的框架下合理化裁选最佳药物是中医教育经典模式。在辨证和治疗时, 不仅强调看到病证, 还必须重视病人的整体和不同病人的特点, 以及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这就是辨质。现代中医辨证时还要参考相关理化检查结果, 充分利用现有的循证医学的证据, 在辨证和辨病、辨质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和结合点。临床中医内科学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抓住辨病机这个核心环节, 把理法方药贯穿一体。关键要帮助他们掌握中医辨证思维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 知常达变:通过病变状态下的脉证与常人相比探求病变的原因和部位, 从而归纳出病机。 (2) 因人而异:“凡诊者, 必知始终, 有知余绪, 切脉问名, 当合男女”。 (3) 重视标本:“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 不知标本, 是谓妄行”。学会在治疗中的标本取舍。 (4) 审证求机 (因) :病机、病因是辨证的核心。 (5) 把握动态:同一疾病在其不同的变化阶段有着不同的病机, 治疗法则自然迥异。 (6) 以脏腑为中心:辨证的目的就是外界的脉症表现探求脏腑内在的功能病理变化, 脏腑辨证是八纲、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各种辨证方法的落脚点。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古代弟子从私淑名家那里边学理论边临证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现在实施高等教育没有这样的环境, 因此, 学生自己的内科思维方式, 大多处于盲目、自发的状态, 内科临床教学应当详细讲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同时, 启发学生从古典医籍、历代医家的理论中汲取营养, 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临床思维方式, 并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

佘靖副部长在2006年11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会议上, 对中医药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概括:“基于道法自然而产生;重在实践积累而提升;依靠经典经验而传承;依托中华文化而传播;每逢重大需求而跨越;必自积极继承而创新”。中医药学其传承之久远;生命力之旺盛;学术流派之复杂;辨证方法之丰富是西医学所不能比拟的。有感于现行的中医内科临床教育状况, 笔者在临床实践和教学中不断总结、沟通交流, 热切骥望与同行切磋。

中医内科学 篇11

【关键词】三维教学;传统教学;中医内科学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56-01

《中医内科学》[1]是指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特点。《中医内科学》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一门骨干课程,是理论与临床的相互衔接的一门桥梁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本课程的内容成为目前高校主要的研究课题。三维教学法[2]是以理论传授为掌握知识的基石,以思维训练为运用知识的核心,以医案分析为提高能力的纽带,是对行为主义指导下的传统教学模式、认知主义指导下的过程启发式教学模式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整合运用。本文旨在探讨采用三维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0级两个班级120名大三的中医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5名,女性65名,年龄在19~2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20岁。将2个班级分为两组,其中1班为对照组,男性26名,女性32名;2班为观察组,男性29名,女性33名。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年龄、性别、中医基础各专业的分数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主,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课本的基础教学为主,以教师在讲台上授课为主。本课程总共为108个学时,学期最后的24个学时进行实训操作,同样以教师进行讲解案例分析为主,同时让学生模拟临床医院诊治病人,进行理法方药的操作,书写大病历。

观察组采用三维教学模式,以教师及学生共同授课为主。本课程同样为108个学时。具体的步骤为:①提纲式引领教学—优化设置教学任务。在课程的初期(前72个学时)以教师进行多媒体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并进行提纲式的引领教学,将学生分为10个小组,优化设置教学任务,另外每组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中医内科学中一个疾病为主题进行上台讲解,每组学生应通过课本知识、文献检索等方式制作成PPT进行讲解,同时形成考核教学,并助力学生自主学习;②临床见习式教学—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中期课程(中间12个学时,学生课后也到临床实习)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为主,课程目的以培训学生中医临床思维为主,通过思维培训进行中医知识的应用;在课程的中期采用师承教育为主,鼓励学生通过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模拟临床处方操作,并将自己的处方与带教老师相互对比,同时,带教老师讲解所拟的方的意义所在;③案例式实践教学—提升临床应用能力。后期课程(后24个学时)以实训操作为主,进行案例解析,案例解析以学生自我案例解析为主,同时在本校模拟医院模拟诊治模拟病人,进行处方操作,书写大病历。

在学期结束予实训操作考核及期末笔试考试。两组学生均给予同一套试卷并进行统一的实训操作考核。实训操作的考核内容为各个章节的典型病,由各个章节的老师制作标签,让考核的学生进行抽签,模拟临床操作的过程进行考核,接诊模拟病人,以中医的四诊为主,并开具处方,同时书写大病历,占该课程的40分。期末考试为笔试部分,笔试部分按照各个系统的比例制作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病例题,占该课程的60分。

1.3 评定标准由一名非本次研究对象的任课老师,但同时又具有中医内科学的教育经验的教师,进行实训操作的评分,同时制定期末考试考卷,期末考试试卷由该老师进行批改。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实训操作分数及期末笔试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中医内科学》[3]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为临床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中医基础学科的知识,初步具备有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八纲辨证、经络辨证等能力,能初步的进行中医四诊合参,同时能拟出相应的中医处方,是沟通理论与临床的一座桥梁。《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如何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吸收《中医内科学》的知识,是教学的关键。传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学为主,且以理论的教学为主,缺乏新颖性、实用性。学生大多数感觉枯燥乏味,对本课程索然无味,且临床实践的机会少,造成了教与学的脱节,学与用的脱节,理性与感性认识的脱节。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实训操作分数及期末笔试分数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三维教学法教学效果更好。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三维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机会相对较多,让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形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结合。同时,三维教学法注重将《中医内科学》的课程特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转为提纲式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进行思考,又强调学习主体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中医内科的理解能力、临床实践操作的应变能力和对综合知识的整合创新能力。三维教学法让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为紧密,多临床、多实践是中医临床的核心所在,只有多临床、多实践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技能操作,为今后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争做未来优秀的中医师,传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学》课程采用三维教学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值得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2]吕凌, 王宏利,谷建军.三维教学法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5(8): 189-190.

[3]高志卿,张俊.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9(11): 69-70.

中医内科学 篇12

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新医改政策, 把深化医改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 有序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5项重点任务, 以改革促发展, 以发展惠民生。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新医改政策重点倾斜公共卫生、社区医疗、农村卫生室建设等, 因而需要大批实用型医务人员。医学教育采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按岗位需求和就业要求设置课程, 临床专业学生就业主要在社区医疗、农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单位。因此, 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以培养实用型医务人员是当前医学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医学教育多年, 从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在内科学教学中贯穿岗位需求理念非常重要。

1 按岗位需求、就业要求设置教学内容

在进行内科学“绪论”部分教学时, 首先要介绍医学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就业之间的关系, 讲明学好内科学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 内科学所阐述的原则和临床思维方法, 可供临床各学科借鉴。一位合格的临床医生, 在具有高尚医德医风的同时, 还必须具备精湛的业务知识, 掌握解除患者病痛的医学本领。医学生学习内科学分2个阶段进行, 即课堂系统学习和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诊疗实践, 见习是参加诊疗实践的第一步。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医学生临床见习很难完成, 所以医学生在毕业实习时, 常感到不知所措, 不能很快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实践活动中, 使毕业实习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另外, 医学生毕业后就业主要在社区医院和农村卫生室, 因此, 常见病、多发病规范诊治是学习的重点。为此,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 利用内科学是临床各学科基础学科的特点, 积极探索临床医学教学模式, 重点突出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的培养。

2 重视“三基”学习,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科学以“病”为中心进行讲解, 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医学生进行思考, 要求医学生具有扎实的“三基”理论知识, 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并能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如讲解急性支气管炎时, 首先复习气管、支气管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炎症病理特点, 咳嗽、咳痰临床特点, 血液一般检查意义等, 再进行讨论, 从而提出诊断方案, 给予合理治疗。使医学生将基本理论与临床知识有机结合, 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 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

3 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疾病表现复杂多变, 同一疾病可以呈现不同症状, 而不同的疾病又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类似的症状或体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 社区医院和农村卫生室需要大批实用、综合素质高的医务人员。因此, 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使其能对一些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并提出预防措施,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学生需要在紧张的理论学习阶段, 认真进行内科学的临床实践, 把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才能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 为其将来成为优秀的医务人员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某患者因咳嗽、咳痰就诊, 教会医学生根据发病时间长短考虑是否患有常见病、多发病, 如急、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 肺结核等;进一步问诊、查体、合理的化验或进行其他检查;再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诊断, 指导医学生制定治疗方案;参照我国2009年出台的基本药物目录, 选择价廉有效的药物, 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教学训练, 使医学生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

4 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调动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进入21世纪, 培养开拓型实用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如果临床医学教学中不能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医学生不知道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势必会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认真施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4.1 按照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 设计教学过程

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教学设计。首先, 通过多媒体展示典型病例摘要;其次, 引导医学生利用诊断学知识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依据;最后, 结合药理学知识讲解治疗措施等。当医学生有一定基本概念后, 结合临床实践讲授轻度患者如何进行门诊治疗, 重度患者如何进行住院治疗, 教会医学生开处方、列医嘱。使医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为其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4.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使医学生尽快、主动进入学习角色, 不仅能使其产生超强的记忆力, 而且能活跃其思维,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突出重点, 讲透难点, 将医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中, 就可以激发其求知欲, 使其从所学知识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讲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时, 询问医学生是否患过此病, 如有, 就逐步引导该医学生描述患病时的表现和诊治情况, 或通过病案形式展示实例, 激发其求知欲, 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对解剖、病理生理功能复习来阐述疾病的演变过程和表现。例如:讲授心瓣膜病时, 由于该病较抽象、复杂, 医学生不易理解。因此, 在讲授中可以采用画图复习心血管解剖特点, 并阐述心脏生理功能的教学方法, 进一步探讨发生病理损害, 如二尖瓣狭窄后出现的临床表现、该做哪些辅助检查、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如何合理治疗和预防等。这样既加强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衔接, 又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

4.3 通过多媒体或电化教学展示临床病例并进行讨论式学习

在教学中为增加医学生的感官刺激, 弥补临床见习的不足, 通过多媒体或电化教学, 展示临床病例后进行讨论式学习。例如:讲授糖尿病时, 安排3学时, 可以先播放录像演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等, 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 再组织医学生进行讨论,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可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形式进行分析、讨论教学, 例如:消化性溃疡患者与肝硬化患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区别和抢救?组织医学生进行讨论, 提出诊治方案, 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4 进行教学总结和复习

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和复习, 使医学生明确重点, 从而达到巩固、加深和强化知识的目的。新课导入和结尾方法多种多样, 只要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例如:讲授消化性溃疡后, 引导医学生进行总结, 分别制定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案等。至于总结和复习的具体方法, 还有待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应用与挖掘。

5 改革考核方法, 综合评价医学生能力

重视课间学习,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医学生操作技能。为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 强化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在开课时告知医学生考核方法, 目的是加强临床技能训练, 提高其整体素质, 从而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以满足改革开放后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我校在加强医学理论教学的同时, 注重内科学实践技能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病例分析、开处方、列医嘱、疾病鉴别、查体、合理的辅助检查等能力) 。考核方法包括:基本知识理论考核, 提问考核, 病例分析、处方、医嘱练习考核, 临床应用能力考核等。综合评价能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明确岗位需求、就业要求。

6 提高教师临床实践能力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已成为学科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 教师应定期深入临床实践, 熟练掌握临床技能, 了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如“临床技术诊疗规范”“抗生素合理应用”等, 明确社区医疗、农村卫生室岗位需求, 认真备好、写好教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培养高素质医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旁观者效应下一篇:预防医学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