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2024-06-24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共12篇)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1

摘要:立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这一主题, 在分析预防医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后, 较详细地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考核方法 4个方面进行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面向城乡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培养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 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全科型医学人才。为符合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 培养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有必要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改革。

1 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对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 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改革是使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是:培养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制订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的结构和规模,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 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2) 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改革是使培养出的人才更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力发展,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大量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因此,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培养方面, 需要加大预防医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使其形成预防为主的意识, 具备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工作能力, 成为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全科型医学人才。

(3) 预防医学课程的改革符合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首先要通过国家执业医师 (助理) 考试。目前国家执业医师 (助理) 考试是以基本、通科的执业能力为主, 未专门设置具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特点的考试内容, 因此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既要针对学生今后主要在城乡基层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实际需要, 又要兼顾学生毕业后参加的执业医师 (助理) 考试对预防医学理论和技能的要求,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

(4) 当前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当前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部分内容陈旧, 不能及时反映时代的发展; (2) 脱离专业特点, 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具有针对性, 学用脱节,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教学效果。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理论教学改革

合理增减、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岗位人员应具备的岗位能力要求和作为执业医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整合、序化教学内容[2,3], 力求体现微观与宏观的结合, 体现群体、预防、社会医学的整体观。重点教授实用性内容, 即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适当增加运用社会医学的手段进行初级卫生保健, 实施个体和人群的防病、保健内容;增加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内容;增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内容以及“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内容。删去内容陈旧及与其他科目重复的内容 (如矽肺病的诊断、一般传染病的防治等) 。将预防医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环境与健康, 主要介绍社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各种环境要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第二部分为人群健康研究的方法, 主要包括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第三部分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介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医源性疾病等的预防与控制及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内容。通过合理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使学生掌握当今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自觉地将预防医学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中[4]。

2.2 实践教学改革

2.2.1 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案例讨论。如食物中毒案例讨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讨论等实用性强的案例讨论。学生用课堂上学过的相关理论知识去分析讨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 结合临床知识进行常见病的预防。如糖尿病患者的食谱编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预防等。 (3) 运用预防医学的理念和医学统计方法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临床预防服务、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如疾病分布的描述、不同类型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等, 通过指标的计算、结果的分析、结论的推断, 层层递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法, 形成预防医学的整体观, 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4) 上机操作, 学习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5) 进入社区, 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如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营养咨询、常见病的调查等, 从进入社区前的准备到进入社区后的项目实施, 一切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活动能力[4]。 (6) 应用多媒体, 模拟实习环境。在视听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的配合下, 配备必要器材, 模拟相应的实习环境。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 由学生自行设计调查方案, 动手进行部分指标的检测, 并对所有的资料综合分析、判断, 提出预防措施[5]。 (7) 建设教学资源库, 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播放实践教学内容等, 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2.2.2 建立预防医学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工学结合

教会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学习“如何工作”。基地可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生可在实习、实训基地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疾病防治的实践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如开展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的讲座、健康教育宣传、社区老年人的查体、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等工作, 在工作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职业培养和技能训练, 使学生提升专业适应能力, 获得岗位工作的初步经验, 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培养与行业实践、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用人标准的有机结合。

2.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3.1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2 案例教学法

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上引用各自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讲授分析, 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3 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法

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法, 如专题小组讨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 其以实际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3.4 多样化的立体教学手段

多样化的立体教学手段如板书、录像、幻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 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3.5 开设预防医学相关的专题讲座

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开设预防医学相关的专题讲座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更广泛地了解预防医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2.3.6 模拟实验室

模拟实验室是在现场教学因经费、场地、人员等条件的制约不能实施时的一种有效途径[5]。

2.3.7 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健康教育、慢性病的调查等, 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2.3.8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资源

开阔学生视野, 增大信息量[6],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4 考核方法的改革

探索和建立形式多样的、规范化的、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核方法, 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2.4.1 笔试

进一步完善试题库, 实行教考分离, 主要考核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4.2 口试

主要考核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

2.4.3 实践技能考核

主要考核实践操作能力, 包括调查设计、资料收集方法、调查表填写、案例分析、数据整理分析、结果解释、结论推断、调查报告撰写等。

3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需要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临床全科医学人才充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要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改革[7], 能够深化学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岗位认知,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 成为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柳清.高职医学类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的三个支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1) :79-80.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唐玉平, 刘静, 郭爱民, 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进行预防医学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7) :468-469.

[4]鲍缇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中预防医学课程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21) :140-141.

[5]晓开提·依不拉音, 郑玉建, 吴军.卫生学教学现状及其课程改革的思路[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7, 30 (10) :1205-1206.

[6]杜鹃, 宋春梅, 白雪松.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 33 (3) :182-183.

[7]黄晓梅.以提高人才竞争力为核心试行预防医学课程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17) :66-68.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2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1、按专业级差进行预录取,1-2志愿级差5分,其余志愿不设级差。

2、以招生录取系统设定模板自动分配专业,从高到低依次录取,低分退档,最低基准分相同时,原始分高的优先录取。

3、同等条件下有特长、英语分数高者优先。

4、临床医学专业面向三明地区招收150名定向生,授课地点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且毕业证书中的专业名称注有“定向基层医疗机构”,具体分配名额如下:梅列2,三元8,永安20,清流15,宁化20,建宁13,泰宁13,明溪10,将乐14,沙县20,大田15。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3

医学生审美教育职业素养美孕于自然,源于实践,基于创造。人类总是时刻感受美、捕捉美、追求美,既是美的鉴赏者,也是美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医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技双馨的医学专门人才。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应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医学生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感受自然美、艺术美的能力,使医学生能够领略故乡和祖国山川大河之美,能够感受艺术世界的文学、音乐、绘画、摄影、雕塑等高品位的美,在此基础上,培养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对医学的美、服务的美等作出反应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理论对医学的指导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审美教育必将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医学审美中的美学对审美现象诸方面的考察与研究,目的不在于把握美的本质,揭示美的规律,更重要的是促使人类自觉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这种审美教育就是审美实施者依据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审美媒介,引发受教育者的审美经验,以培养和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的过程。

对医学生的审美教育,总的来说,应该属于情感教育,这种审美教育的内涵,是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導下,培养既具有医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医学人文知识的通才,以适应人类对健康的不断需求,归根到底是要培养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医疗事业的接班人。用积极的、进步的、真正美的东西来熏陶和塑造人们的灵魂,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促进医学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审美教育对医学生审美观的促进作用

正确而健康的审美观,是医学审美的基础,它必须通过医护人员的感官对医疗服务对象产生审美感受,这种感受是审美的起点。审美感受是通过医护人员的审美鉴赏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声、光、色、形等个别属性的把握,进行综合分析,并联想以往的审美意识,形成较完美的审美形象。医学生的审美教育应该注意培养这种能力。医学审美的最终目的不能仅停留在感受和鉴赏的水平上,而在于创造医学美的形象,只有通过医学美的创造,才能推动医学科学地发展。

1.在医疗实践中树立创造美的观点

任何美的事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实践相联系,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和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因此,判断任何事物的美与丑,关键是看其中是否包含着实践,是否显示人的智慧、才华和创造性,是否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医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对病人实施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护理、疾病恢复等过程,维护病人身心的最佳状态,充分体现了通过医疗实践创造的人体和谐美。

2.树立应用美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的观点

应用美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使医护人员在明确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概念的同时,塑造出崇高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内涵、优美的动作姿势、敏锐的观察能力及和蔼可亲的处事态度等的医护人员形象。

3.树立美在医学实践中不断升华的观点

审美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人们不应墨守成规,沿袭旧时、过时的审美观。要与时俱进,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

二、审美教育对提高医学生医学美综合能力的作用

1.训练对医学美的感受能力

对医学美的感受能力,决定着是否能对医疗过程中行为美的属性产生直接而迅速的反应,健全的视听器官是感受美的物质基础。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诊断、检查、手术及其他各项操作时,应动作熟练、轻柔、协调、和谐,给人以舒展的节奏感和动态的美感,并从中感受到和谐美和动态美的存在。

2.提高对医学美尤其是医学人体美的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较感觉能力高一层次,它不但需要有健全的感觉器官,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比较、联想、思维、想象等能力。没有善于比较的能力,就不可能有对医学美或医学人体美属性的种种细微区分和对美丑的正确辨识能力;同样没有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发现医学美和医学人体美内容的丰富多彩。医学生审美认识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医学知识和美学知识,还需要临床实践中的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3.培养医学生对医学美的情绪体验

医护人员美好的行为和医疗过程,能引起人的情感变化,激起良好意识的产生,因而医学生审美的主要特点在于对医学美的情绪体验。医学美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对医学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及对病人的深厚感情,这也是一个医护人员必备的思想基础。有了这一思想基础,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就能尊重病人的意志,待病人如亲人,从而产生对病人康复后的快乐与抢救成功的喜悦心情的情绪体验。

三、审美教育对提高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的作用

培养医护人员对美的鉴赏能力是医学生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美的鉴赏能力是对医疗过程及行为的美与丑的区别,以及局部的把握能力,医学美的欣赏能力是对医学美的形式、内容及社会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能力。这种能力可使人们透过医学美的外在形式去领悟其中的内涵,达到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例如,对医生品德、风度、技术的欣赏,不应仅仅停留在浅表的感性形式上,而要透过它们去欣赏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文明的风度,从而进一步理解医学事业救死扶伤的高尚意义。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是培养医学美鉴赏能力的必经途径。

四、审美教育对激发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

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人们感受、鉴赏美是为了创造美。对美的创造能力是指在感受、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因此,培养医学生审美的根本任务是使医护人员掌握创造美的规律,发挥创造美的才能,并自觉地把这种才能运用到临床医疗实践中去。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所以,培养人们对美的创造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进程。因此,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培养医护人员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是医学美育过程的起点,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是医学美育过程的进一步发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把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用于临床实践是医学美育过程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4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体系,医患矛盾

近年来, 医生受到人身伤害的恶性事件频发, 昭示着医患之间的矛盾已异常尖锐。人们开始反思, 是什么让本是“同盟军”的医生和患者同室操戈?医疗有时是治愈, 经常是帮助, 却总是抚慰。唯有在医学教育中深植人文精神, 手术刀才会闪出温暖的光芒。医学的结构就如“人”字一样, 一边是技术的医学, 一边是人文的医学。目前, 设置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较少, 通晓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医学人才缺乏, 不少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重视, 更显示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医学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医学界和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医学的本质是使患者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医学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各种身体上的疾病, 还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减轻其心灵痛苦。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 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帮助患者, 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职业操守。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 其内涵包括3方面: (1) 传授人文科学知识, 包括文、史、哲、艺术等, 起着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促进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 (2) 加强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教育[1]。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才能关心世界、关心人类、关心社会, 才能爱国家、民族和人民。 (3) 培养高尚的人格。人文教育是人格养成的基础。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 以“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医学人才更应如此。医学人文教育是一般人文教育在医学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 它不可能游离于一般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之外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 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比在其他领域更加重要。因此, 我们所理解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一般人文教育的基础上, 在将医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上, 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相结合。其核心是尊重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

2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不能否认, 在医学院校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并不乐观。尤其是从我国医疗行业现状来看, 医学人文教育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医学人文学科薄弱与医疗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滞后与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两对基本矛盾引发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只重视专业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

有些院校仅以就业为导向, 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 学生就可以顺利就业, 而人文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

2.2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缺少深度

目前,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很少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因而难以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大的影响, 进入操作层面的更少。同样, 医学人文教育更多的是纸上谈兵, 理论脱离实际。在现今使用的教材中, 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讲大道理、唱高调, 不考虑实际情况, 让人望而生畏;另一种是只谈所谓国际关注的重大医学伦理问题, 忽视了我国基本国情, 脱离实际。

2.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研究表明, 与实际需要相比,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仍然偏少, 且大部分还是选修课。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各校都开设了政治理论课程, 但从全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满足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角度来看, 这些课程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 主要以政治教育的形式出现, 虽然课时不少, 但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较多, 教学效果有限。 (2) 课程缺乏系统性或只考虑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课程的整体性, 与专业教育缺少必要的联系。 (3) 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 课程设置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只强调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课程设置面过窄, 内容过于单一[2]。 (5) 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够重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小等。凡此种种都削弱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也有违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2.4 医学人文教育脱离临床

一段时间以来,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与医院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在不少医生和医学生眼中, 医德教育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作用不大。于是, 学生不爱学, 教师也不爱教。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 医学生接受的是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技术和价值观。学校环境塑造了学生, 强调专业能力与临床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 背离了医学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 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文教育, 致使学生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程设置中, 人文社科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在教学过程中,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熏陶, 致使学生缺少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3.1 加强人文教育是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当注重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否则, 将不可能全面发展。对于医学生来讲, 要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就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 加强人文素质修养, 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 以此为将来从事工作与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基础。

3.2 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近年来, 我国发生了多起患者或其家属打砸医院、殴打甚至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2005年10月1日, 新华社报道称: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其中所说的根本措施———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属于制度因素, 但是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而未做到的。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需要从源头上抓起, 从医学生人文教育抓起[3]。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谊的感知, 让他们能够以了解人的整体性、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作为基点来解除患者痛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使其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主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关心患者的生活环境,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患者,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3 加强人文教育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人才培养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化。要求医学生 (医生) 不仅懂得医学知识, 而且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掌握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 还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关注疾病, 而且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 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使其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又有高尚的医德修养和美的情感,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实现医学的最大价值, 满足患者需要。让医学科学充满人文关怀, 这才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医学教育理念。

4 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的策略

4.1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1) 积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形式, 构建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式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内涵而不是一味地增加课时, 要借鉴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尝试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 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要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各个阶段的实践相结合,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2) 学校应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包括3个层面: (1) 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主要有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心理学等。 (2) 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 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 (3) 由多学科融合形成的综合课程, 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3个层面课程相互联系, 第一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50%~60%, 主要是让医学生树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 树立科学世界观, 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位。第二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20%~25%, 使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 引导其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第三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10%~15%[4], 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要从工具性转向人文性, 课堂应该是体现人格尊严并不断提升人格尊严内涵的地方, 是实现人之自由的场所, 是学生在认知、交往和审美等活动中丰富自己生命意义的地方。

(3) 要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高要求,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做到“三结合”, 即师生结合、教学科研结合、课堂与社会实际结合。具体要求是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研究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关注各种与医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 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既脚踏实地又有前瞻创新性, 既探索研究又解决现实问题, 克服过去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弊病。

4.2 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

要以科学求真的精神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同医学教育一样, 有许多问题要研究, 如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课程如何设置、如何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以找到其中的规律。

4.3 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对医学生人文素质产生作用。具体表现在: (1) 校园文化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 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生存土壤, 从而得到应用与发展。课堂知识与校园文化相通融合, 两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进而达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2) 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人文活动中来, 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文知识的理解, 特别是一些艺术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4.4 发挥教学医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医院是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因为临床教学不是课堂上的理论的教学, 而是在病床边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的教学, 临床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力。近年来, 部分教学医院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没有把人文教育列入教育计划, 临床带教教师忙于医疗工作, 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 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 淡化了医患接触, 对患者重疾病治疗、轻人文关怀, 从而损害了医生队伍的整体形象, 也对医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5]。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 教学医院的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规定, 变制度约束为习惯养成, 使制度管理体现高层次人文关怀。其次, 医生作为医院的核心与支柱, 全身心投入工作, 医院管理者应给予其人文关怀。再次, 临床带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时刻牢记自己的教师职责, 处处体现对患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6]。

参考文献

[1]杨晓煜, 黄燕芳.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J].医学与社会, 2002 (5) :56-57.

[2]张培林.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医学与社会, 1999 (4) :47-50.

[3]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0-13.

[4]吴萍, 王晨, 张欢, 等.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况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9) :1-3.

[5]郭永松, 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2000 (5) :51-54.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5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网站-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分数线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招生章程

一、学院基本情况

1、校名全称: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学校性质:公办

3、国家代码:108884、校 址:江西省上饶市志敏大道399号

5、学院概况: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医士学校,1953年改名为上饶卫生学校,1958年在卫校的基础上创办上饶医学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医学院,1978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2013年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5月获教育部备案批复)。学校位于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处,京福、沪昆高铁南北交汇点,集山、水、田园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江西省上饶市。学校有新老两个校区,新校区座落在丰溪河畔,老校区位于信江南岸。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可远眺钟灵山峦之秀色,近览丰溪信江之美景。学校占地477亩,建筑面积20余万来方米。学校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9.1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中外文期刊约500种。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涵盖了本、专科成人教育、中职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现有在校生13594人,生源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开设了临床医学、护理学、助产学、药学、医学美容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物制剂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和华夏基金会资助的专业,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助产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和护理学(社区护理)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影像技能实训中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药学实训中心和全科康复实训中心。学校有3所附属医院和93所二级以上的实习医院以及7个全科医学教学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政治方向坚定、业务素质较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4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62人;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59人;有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4人。外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聘专家、学者型教师36人。检验和英语两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把握契机、锐意进取,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中职学历教育为补充,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两翼,计划培养与市场需要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约4万名毕业生,他们当中一大批经继续深造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更多的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基层卫生单位领导。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校友,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长、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忠朝校友就是毕业生中杰出的代表。学校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并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好、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作快”的社会赞誉。我校招生已面向全国27个省(市),毕业生分别推荐到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就业,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录取条件:

1、符合教育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考生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专科录取分数线。

3、外语语种为英语。

三、学制年限:三年。

四、录取原则:依据各生源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该层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坚持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学院招生录取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五、录取规则:

1、各种考试加分优惠政策按教育部下发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执行或生源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规定执行。

2、进入投档分数线考生的专业安排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按总分从高到低安排或用计算机程序自动操作安排,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选拔、科学合理的原则。

3、考生应按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选报符合自己身体条件的专业。鉴于医疗卫生工作特点,医院在录用医学毕业生时要进行体验,如毕业生有肝功能不正常、传染病等情况,将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录用和顺利就业,提请考生填报志愿时注意。

4、护理专业要求身高女生不低于1.56米,男生不低于1.65米。

5、助产专业只招女生。助产专业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1.56米。

6、为充分考虑到考生选择就读专业的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要求,新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内,在各系专业一定比例内,并符合我院录取规则3、4、5条相关规定的,经考生申请学校批准,同类别专业间进行相应的专业调整(文、理科类专业间不能跨科类调整)。

7、其

它有关规定按生源省招生考试部门政策规定执行。

六、2011年我院分专业招生计划说明: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国家承认学历学制文理科类学费标准630101

临床医学大专3年文、理科4255 元/年630101临床医学(医学影像)

大专3年理科4255 元/年630101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大专3年文、理科4255 元/年600101

临床医学(医学美容)大专3年文、理科4255元/年630403医学

影像技术大专3年理科5000元/年630201护理大专3年文、理科5000元/年630202

助产大专3年文、理科5000元/年630401医学检验技术大专3年理科5000元/年530305药物制剂技术大专3年文、理科5000元/年630408医学

美容技术大专3年文、理科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5000元/年 630301药学大专3年文、理科5000元/年

七、贫困生资助、奖学金:贫困生资助:①国家助学金1000-3000元/学年;②助学贷款;③

勤工助学;④院特殊贫困资助等。

奖学金:①国家优

秀学生奖学金8000元/学年; ②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

③院优秀学生奖学金500-1000元/学年,享受面为15%。

八、招生咨询方式:联系电话:(0793)7089428 传 真:(0793)7089078联系地址: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 邮

政编码:334000网 址:

http://

十、本章程由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招生就业办公室解释。

2013年5月9日。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景地图: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历年分数线: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报考指南: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气校友: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6

关键词:中专;医学教育;教学

如今的中专医学生与过去的中专医学生相比,无论是在年龄、特长素质、文化素质还是在学业方面都要差上很多。同时现在的中专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状况也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医学教育往往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当前中专医学生的特点、

1 基础知识薄弱

中专医学生初中毕业进入中专,有很多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没有完全掌握。特别是现在进入中专的学生基本都是初中阶段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就使得他们的基础更为薄弱,进而使得他们在接受中专医学教育时更加难以掌握这些医学知识。

2 中专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因为很多中专医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理想、中考时失利,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进而将更多的心思花到了其他的地方去,例如吃喝玩乐等等,严重的甚至是会产生厌学情绪。这些中专医学生觉得学习中没有乐趣可言,特别是很多医学知识本身就显得相对乏味,难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紧张、害怕等等。虽然他们中很多人都急于想要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是因为基础与方法等反面的原因,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特别是医学知识相对较难,使得他们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形成矛盾冲突,处于忧虑、烦躁不安的情况之中,最后只有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情绪,例如沉迷于上网。

二、提高中专医学教育的措施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面对中专医学生的基础较差的情况,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专医学生的基础较差,而且医学知识也比较枯燥乏味,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就很难让他们真正的接受这些医学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与知识结构。坚持传授最基本的有效有用的知识,尽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只有真正的懂了,才能够让他们产生出足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够更加进一步的拓宽知识面。

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上,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设备,例如各种多媒体辅助工具来进行教学。其次是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有所改变,要尽可能的改变那种“满堂灌”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等。如自学指导法中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进行自学,对教师与学生的能力都要求较高,讨论研究法则是教师提出或者是学生在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这个对教师掌控课堂纪律的能力较强。而学员试讲就要求学生们必须要提前自学,虽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却能够使学生去主动的学习。

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学习兴趣

对于中专医学生来说,很多时候第二课堂远远比学校中的课堂教学更加有兴趣,更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竞赛、专业讲座、义务服务、兴趣小组等。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竞赛,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且还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好胜心,这样能让他们去更加主动的学习,而且也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让学生受益颇多。还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组织学生利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走上街头去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免费服务。让他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医务工作者为民服务的愉悦,让他们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实践中升华。而且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会促使学生去更加主动、努力的学习。专题讲座则能够为同学们补充更多的新知识。通过新知识的补充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明白学海无涯,体会到自己的未来只有自己主动的、不停止的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改变。

3 做好差生工作

教育必须要面向所有学生,但是传统的中专教育基本只注重那些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的培养。这样会使得那些差生感受到一种歧视,更加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中专医学生的教育需要做到有教无类,努力帮助他们改变各种不良心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起“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教学方法不当的老师”的信念,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可塑性与学习潜能。对于差生必须要更加有愛心,进行重点辅导,同时还要发动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去主动的帮助他们,最终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共同提高。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7

但实施全科医疗、发展全科医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加强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必须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培训的先进模式,参考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的相关政策指导下,政府资金资助下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搞形式主义,特别是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即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规范的培训大纲、合理的课程设置、适用的教学培训计划和培训形式、适宜的培训教材、合格的师资、完善的培训场所(基地)。我们只有严格遵循这个规律,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培训工作有序可循、有章可依,保证培训顺利进行。

1 明确的培养目标

在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开展的情况下,只有对在岗或即将转岗到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投入工作,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顺利开展。转岗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基层医护人员通过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获取全科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全科执业能力。从理论上讲,参加培训的对象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通医学知识,但从我国接受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原先接受普通医学教育的程度差异大,从大学本科到专科、中专及中专以下都有。因此,这些人员实际拥有的普通医学知识悬殊很大,学员的普通医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学员原有普通医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低下的状况下,如果单纯从全科医学专业教育要求出发,按照同一教学目标实施全科医学教学,就会给那些基础较差的学员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培养目标不同,采用的培训方式也应各有侧重: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应着重培养其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性服务能力,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及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而培养本科层次人员除了培养学员的综合性CHS能力以外,还应加强其科研、管理、协调、教学等方面的训练,以充实社区卫生服务科研管理人员及为培训及带教师资做储备。

2 规范的培训大纲、合理的课程设置

一个培训项目的成功与否,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培训大纲是规范教学内容的纲要。要想开展卓有成效的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龙头骨干作用,进一步规范岗位培训大纲,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加强与全科医学发展较为成熟的地方联系,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1]。全科医生与传统的专科医生相比,应具备更全面的综合素质。但“综合”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在全科医学培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宽广程度,而应针对目前参加转岗培训在职人员的实际情况,抓住关键性环节组织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和整体化方法的训练和强化上,强调全科医学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体现全科医疗教学特色,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加强心理学、社区急诊、老年医学、人际交流技巧、社区康复、疾病筛查等课程的培训,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常性地以讲座、讨论、先进人物事迹表彰等多种形式,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穿插在培训过程中进行,以期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建议卫生法学课程应引起重视,加强法治观念的教与学,因为社区卫生服务往往是“一对一”的方式,加之环境、设备和操作都与医院内有区别,应注意发生社区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3 适用的教学培训计划和培训形式

从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还存在着大批学历层次低、年龄较大的卫生工作人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在职人员的培训需求,使更多的在职人员参加可及的培训,做到人尽其才,因人施教的目的,根据不同层次人员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的需要,有必要提供形式多样、灵活适宜的多种培训方式,可考虑开设不同层次(如本科班、大专班等) 、不同性质(如全科医师培训、社区护理人员培训、预防保健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等)的培训班,从多种途径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实用人才。培训方式应以进行系统化、轮流、分对象、半脱产的在职规范化培训为主,注重自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并注重社区实践,边培训边实践。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相应调整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教学以授课为主,适当结合早读会、病例讨论会、专题研讨会、专家会诊、角色扮演、示教操作、模拟训练等。如美国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使用摄像机、录像设备等将教学、讨论、演练、实习等内容录制下来,有定期的评估考核,既提高了学员的兴趣,又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2]。此外,为充分考虑学员在职转岗培训的特点,解决好学员的工学矛盾问题,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网络视频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培训。

4 适宜的培训教材

全科医学培训应当因人施教,教材的建设应当配套实施[3]。本着尽可能给学员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材料的原则,要提供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教材,包括各种视听教材。教材内容要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多提供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等针对性强的知识,同时结合医学发展,适当增加新知识,如新药物使用、疗效和副作用等。培训中还可考虑采用如下方式提供教材: 在确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由任课教师推荐主要参考书,组织教师将讲稿编写成参考材料发给学员,并将相关内容影印后发给学员。2007-2009年,我们所在的单位承担了3期开封市全科医学培训班,就使用了上面的方法为学员们提供了教材,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5 合格的师资

由于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起一支正规的全科医师师资队伍,由专科医师培养全科医师是一种必然选择[4]。其他专科医生特别是高年资的专科医生在教学中往往以传授生物医学的诊疗模式为主,比较重视疑难病症的教学,而忽视常见问题的整体处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易使学员形成专科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对这部分师资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力量。

6 完善的培训场所(基地)

培训基地的建设是全科医师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难以保证培训质量。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培训基地应由符合条件的综合医疗机构中有关临床科室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共同组成。标准的培训基地应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制度的典范,通过教学和医疗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诊疗行为,推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不断探索新型的全科医学服务模式。但目前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建设还非常的不完善,特别是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往往基础比较薄弱,可用资源较少,缺乏足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没有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帮助一般很难达到社区实习基地的要求,因此要加强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和社区的合作,建立全科医师社区实习基地,积极培养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全科医务人员,为繁荣我国的全科医学事业而努力。

摘要: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亟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培训的先进模式,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加强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全科在职转岗培训,以提高人员素质。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培训,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纪艳.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现状、问题及建议[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91.

[2]卢祖洵,金生国.国外社区卫生服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77.

[3]金建强,李倩,孙奕,等.湖北省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80-1382.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8

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开始于2006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4年初步制定,2008年颁布,并于2006年首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截至2012年底,有7所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很好地促进了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促进了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3,4]。鉴于此,本文对《标准》的有关内涵进行剖析,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探讨。

1 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标准》提出,“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应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少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教授时间相距较远,前期知识容易遗忘,需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过多,教师、学生负担较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少;前期教学不是以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解决临床医疗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医疗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形态→功能→疾病→药物治疗(药理)”的认知规律,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按系统重组为若干个模块,采用模块式教学,如心血管系统模块: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功能(生理)→异常结构(病理)→异常功能的形成(病理生理)→治疗(药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按照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合适的优秀教材;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单元—教研室,增加了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的难度;需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6,7,8,9,10]。

2 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标准》要求,医学毕业生“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

现行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周学时为20~30,平均每天4~6学时,再加上学生的业余活动,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居于较次要地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力求涵盖书本的全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很少留给学生自学时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显然,这与当前医疗行业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与《标准》的要求、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都是不适应的。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要给学生学习时间。因此,必须修改课程计划,减少讲授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行,减少不同学科间重复内容的讲授。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由教师讲授。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不管,而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师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启发式教学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于教学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启发式教学模式[5]。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有一致的要求。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古到今,在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医生也不只是凭经验、依赖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患者诊治疾病,还要具有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以及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良好的医患沟通在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当前,主要的教学改革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11,12,13]。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院校、不同学科可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是否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该专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申请条件。《临床专业标准》教育计划要求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对医学基础课的要求是“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5]。

显然,基础医学主要是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基础,一方面,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要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而培养实践能力,满足工作要求的主要办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中,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应该不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基础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内容上的密切联系。因为一个实践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到多个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知识。近年来,打破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学科界限,设立机能实验学就是很好的尝试。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这三个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既要合理设置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又要打破学科界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 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5]。这说明,《标准》要求学生多参加各种与医学有关的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除在教学实验中安排设计性实验外,还应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申请有关基础医学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基础医学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专业人才。但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科研过程,关注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结果,毕竟学生的精力、基础有限,而且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学生的科研也应该有激励机制,否则,学生缺乏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验。

总之,专业认证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现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临床医学教育发展道路,通过常规化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医疗人才[14]。

摘要: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中有关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科研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保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培养国际化实用型医学人才。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9

医学伦理学把医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医德的形成及本质构成了医学伦理学广泛的内容。医德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医德历来为医家听重视。祖国医学中道德观念的许多内容也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如古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等, 都是对医德的具体表述。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无论至何处, 遇男或女, 贵人与奴婢, 我之唯一目的, 为病家谋幸福。现代医学的发展使伦理学有了长足发展, 形成了一系列的国际性医德规范。如《国际医德守则》、《护士伦理国际法》等等。

我国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内容包括:人道原则。贵人, 即天下万物以人为贵, 要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尊生, 即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爱人, 即热爱病人。服务原则, 即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公正原则, 即平等。不但要平等对待同事, 而且要一视同仁地对待病人, 使一切病人平等地享有医疗保健权。优化原则, 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正值的医疗方案。还制定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护理伦理学所规范的护理道德内容为:尽职、献身、热情、和蔼、勤奋、谨慎、技术精益求精。《国际护士守则》中指出, "护理从本质上说就是尊重人的生命, 尊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这些都要求我们要珍视生命, 一切漠视生命的行为都是有违医德的。

目前在医疗卫生队伍中, 存在着片面地追求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忽略了医德素质的培养, 而忽略了医德的修养, 单纯对技术的追求亦是难以达到医术高超的境界。"医乃仁术", "其操术不可不工, 其处心不可不慈。"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我们每一名医务工作者, 不仅要维护和延长病人的生命, 而且还要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这单靠高个人的的诊疗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以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集体主义原则为依托, 实施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救死扶伤, 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需要有对病人的极端热忱、极端负责的态度。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在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 不断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 使两者完美结合, 相得益彰。

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塑造医学人才, 建设高素质医疗队伍的必由之路。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是人, 自身医德如何, 直接影响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死安危、家庭的悲欢离合、医患关系的和谐。"医乃生之所系, 责任匪轻, 当以太上好生之德为心。"一个医务人员如果没有高尚的医德, 他就不可能受到病人的欢迎, 也不能对自己的事业精益求精。相反, 还会影响自己事业的提高, 影响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

医学伦理学教育是维系良好医患关系的纽带。在医疗实践中,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很多。但是医务人员的高尚医德,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德, 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事业心。高尚的医德可促使医务人员孜孜不倦, 以身试医, 以身殉医。能激励医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有效手段, 克服困难, 为患者解决问题, 这样在医疗实践中, 其不和谐音符就少;不良的医德, 能使患者产生恶劣的心理情绪, 也使自身不能发挥正常的技术水平, 还可能发生不应有医源性疾病, 甚至造成重大责任事故, 导致不和谐事件发生。这种不同的人品医德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的质量。

医学伦理学教育是增强个人自身竞争能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条件之一。医务人员的医德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工作积极性, 还影响到周围同行的工作情绪, 个人人格魅力造就的良好的工作芬围, 是医疗工作顺利、高质量、高效率进行的保障;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就诊率, 医德好、口碑好, 患者就乐于登门就诊。医德差、口碑差, 势必降低患者就诊的主动性, 导致病源的流失;良好医德造就的高水平医疗技术和护理质量, 可对医院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效益。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10

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引入我国,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1996年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开始全科医疗与全科医学教育试点工作,部分省市分别成立全科医学分会。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医学院校要面向农村,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并可以采取走向招生、走向培养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2000年卫生部又印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卫科教发[2000]第34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即到2000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以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以下简称《农村卫生工作决定》)又提出:到2010年,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决定》与《意见》均已实施十年,《农村卫生工作决定》也已近十年,但我国全科医师现状令人堪忧,全科医学教育的“不作为”不容忽视。在2009年8月13日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由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小组提交的常规监测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46.2万人,比2年前足足增加了20万。但令人遗憾的是,46.2万人中真正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从业者仅有6321人,占近1.4%,其中还包括部分地区初级或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资格人员。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以下简称《规划通知》)指出: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国约有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60%的平均水平,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层,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仍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我国有近6亿的城镇人口数,按每5000名居民配备1名全科医师的低限标准计算,至少需要12万名全科医师,但目前已通过人事部和卫生部资格考试的全科主治医师仅有9826人,且多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2) 可见我国乡镇、社区医院卫生队伍的现状与《决定》、《意见》、《农村卫生工作决定》的要求相差甚远,中小城市的乡镇和社区医院全科医师十分匮乏(许多乡镇医院甚至没有全科医师),远远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的目标还只是“海市蜃楼”。“新农合”制度已经普及,乡镇和社区医院硬件设施明显改善,但由于没有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农村居民和在社区医院看病的城镇居民接受的仍然是低级的医疗卫生服务。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得不到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没有起到“健康看门人”的作用,大量的病人仍然流向城市医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仍然没有明显缓解。

二、从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看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作为”

从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七省(市)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专项调查统计数据来看(详见下表),江西、重庆、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南七省(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职称等方面普遍偏低,素质还不能适应基层医卫需求。从第一本科学历占卫技人员的比例看,七省(市)平均为7.00%,而第一中专学历占卫技人员的比例平均为60.10%;从高级职称占卫技人员的比例看,七省(市)平均仅为6.37%,而无职称的卫技人员比例平均高达12.96%;另外从年龄结构看,七省(市)30岁以下卫技人员所占比例平均为34.12%,50岁以上的平均占16.15%。

实际上,我国乡镇、社区医院医生“学历低、职称低、专业水平低”现象较普遍。卫生部2009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在我国村级卫生组织中,中专及以下和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高达90%(主要是以前的“赤脚医生”,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统计,这些医生大约有100万),我国56.7%的乡村医生不具备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如在湖南省怀化市有一些管辖几万乡村居民的乡镇卫生院仅有1—2名医生具备外科或内科执业助理医生资格,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出台以后,这些不具备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生看病就是违法,不看病则没有其他医生看病,又是见死不救,这是他们所面临“两难”的实际问题。国家对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组织这种执业状况没有明确的态度。近年来出台的农村医生培养方案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因这些人基础太差,两年的学习时间短,并且难以保障参加全部的学习,其学习效果是令人怀疑的。(2)我国乡镇医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23%,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45.9%的从医人员只有中专学历,本科学历的仅占12%,而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比例不到3.5%。(3)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与国外50%—80%的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从以上七省(市)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专项调查及卫生部2009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不高,基层医生难以取得城乡居民的信任。而要根本解决这一历史难题,神圣使命唯有落在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作为”上。原因有五:一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愿到乡镇、社区医院工作;二是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社区医院“缺医少药”问题;三是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医卫人才;四是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在就业观上已经由原来的“苦”去基层转变为“乐”去基层;五是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可塑性和拓展空间。

三、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应为”

(一)国家政策要求

2009年2月20日,教育部与卫生部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指出:医学类专业以修业年限五年制为主体,现阶段适量保留三年制,控制长学制医学教育;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逐步提高医学教育办学层次,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并适应中国国情的医学学位体系;高等学校要加强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建设为本地区服务的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积极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培训补偿机制,在5—10年内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全科医师。

2009年3月1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强调: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2009年3月18日国务院在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以下简称《方案通知》)中提出要重点抓好的五项改革之一,其中提出: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是2010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以下简称《规划通知》)中提出的一项具体目标,同时并强调:要深化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本专科医学类专业教育要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程,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要建设区域性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培养、培训平台,各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培养。

2010年6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以下简称《意见通知》)中要求: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免费医学生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科两种,以5年制本科为主,3年制专科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以下的医疗卫生岗位;培养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培养工作主要由举办医学教育的地方高等学校承担;免费医学生按全科发展方向培养,承担培养任务院校要对其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突出临床能力培养。

国家近两年连续出台了《若干意见》、《改革意见》、《方案通知》、《规划通知》、《意见通知》等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充分说明党和国家把医药卫生事业提到“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的高度,凸显了党和国家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对老百姓基本医疗健康的殷切关怀,同时也给我们洞察新医改特别是全科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以上有关政策要求可以看出: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应为”关键体现在全科医师的人才培养上。

(二)办学实践支撑

从学生就业面向来看,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的医学人才主要面向基层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这与全科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是非常吻合的。《湖南日报》2010年5月4日讯:日前,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毕业生招聘会,200多家用人单位到校选材,提供的岗位达3000多个,基层医疗机构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麻阳、洪江、通道等13个县市提供的1200个乡镇卫生院岗位,一上午就有600多人前往应聘;近年来,怀化医专针对县、乡等一些医疗机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实际,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从大学一年级起,就给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教育学生摆正就业心态,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锻炼;学校与省卫生厅签订协议,每年为农村定向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还与怀化周边五省的县级卫生局和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稳定的毕业生供求市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由2006年的509人,提高到现在的800人。在日前举行的邵阳市2010届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来自长沙、广州、深圳、上海等地126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3000多个;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613名大中专应届毕业生,1083人当场签约,实现一次性就业41.5%,至此,该校毕业生签约总人数达到2095人,签约率超过80%。 (3)

从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与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来看,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基本雷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基本上是以五年制本科教育为模板进行压缩,很难凸显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培养特色,所培养的学生在思想道德、职业精神、知识技能等方面完全是五年制教育的翻版,唯一明显的区别恐怕只有培养时间。2008年9月16日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参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研究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了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且将其作为该专业教育质量监控及教学工作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标准》指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虽然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临床医学专科教育标准,但是按照惯例一般都是参照本科教育标准来实施教育的,就如同我国有《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而没有《高等学校专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样。

从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办学经验来看,长年开办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老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完全有优势有能力开办全科医学教育,为基层培养全科医师,而且,事实上已经有一部分专科层次的医学院校已经在临床医学专业下开设了全科医学方向,如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吉林省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另外,个别办学历史悠久的专科层次的医学院校由于遵循高等教育和医学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办学思路,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科研水平不断进步,社会声誉明显提升,目前学校在师资队伍、办学基本条件、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基本达到教育部关于设置医学本科院校的要求,这其中,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是典型代表。

四、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可为”

要将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作为”由“应为”蜕变为“可为”,必须找准“创新理念”、“改革学制”、“整合资源”三个着力点,在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及现代医学发展规律前提下,以创新全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全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创新理念

开办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医学高校要站在“对人人健康极端负责”的高度,树立起“全科医学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将全科医学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基本课程之中,加大全科医学多元投入力度,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相应的理论教学和社区临床实践,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全科医学培训教材,发挥学校在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等方面的职能和优势,提升全科医学教育质量,使全科医师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二)改革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广义上的学制概念。而从狭义上讲,学制是指修业年限。本文所称学制,是针对狭义的定义即修业年限而言的。学制的长度决定了教育计划、教育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乃至学校规模、师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学制的质量则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而在此基础上,医学教育学制的选择主要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医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医学教育特别是学制改革与发展趋势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版《世界医学院校指南》报道,世界各国医学教育学制3年至8年不等,其中主流学制为6—8年的长学制。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3、4、5、6、7、8等多种学制。鉴于我国基层医卫人员特别是全科医师的匮乏,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与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以及成熟医专在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中积累的宝贵办学经验等原因,我认为在我国专科层次医学院校开办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学制应该以4年为主,前2年在学校接受基础课学习,后2年在教学医院进行临床课学习。

(三)整合资源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全社会提供连续、综合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为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我国已颁布实施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等一系列办法和规范,但是对各医学高校在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意见和办法,这就需要开办全科医学知识教育的高校特别是目前仍为专科层次的学校有机整合组织机构、教学资源等,如成立全科医学系(部),构建学校、社区、医院联动网络,构筑学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的“立交桥”机制等,特别是要整合好校内与校外课程体系,整合好校内与校外师资队伍,整合好校内与校外教学条件。

注释

1[1]本文的“专科教育”仅指“专科层次教育”.

2[2]http://www.yeeju.com/group/coverage/5393.

3[3]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0-05/05/content_203981.htm.

4[4]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114.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11

关键词:医学教育 措施 医学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162-02

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一门科学,医学的发展蕴涵着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培育,没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不能称为医学[1]。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人文教育对于医学生以及日后临床医学的重要性,该文对医学教育的带教老师以及学生进行随访询问,并对询问的结果进行记录,对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改革,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后期临床医学工作中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人才,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如下报告。

1 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对医学教育的带教老师以及学生进行随访询问,并对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发现,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模式落后是医学教育中存在的最关键问题,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今的社会要求,课堂教学的主体仍是以老师为主,且总是以照本宣读的方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低下;(2)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虽然许多医学院校都有制定自身的教学管理体系,但大多的教育管理体系都不够合理和规范,不具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3)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现今许多医学院校教育中所存在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在医学教育中太过注重专业知识的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太过忽视;以至于许多医学生的医学人文价值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4)师生关系不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老师由于在平时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师生关系紧张,而导致一些误会产生,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进行主动配合,给教学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5)教育目标模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也在逐渐变高,不仅仅只是要求专业知识水平达标,还要求医学生的自身综合水平达标,具有较强的文人精神,而在以往的医学教育中并不注重全能型人才的培养,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提升。

2 教学模式优化改革措施

2.1 更新带教模式

为了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以及临床医疗人员需求,应该对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更新,从以往的以老师为学习主体到以学生自身为主体,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主动性。多为学生安排一些相关实验和社会公益性活动,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战相结合,同时多与社会需要关爱的群体接触,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巩固,增强对社会需要关爱群体的责任心,从而提升自身的医学人文精神。

2.2 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根据综合教学情况,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定期对医学教学老师以及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考核,并建立合理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使得教学质量和人文精神得到有效提升。

2.3 注重人文價值培养

医学价值的终极体现应是医学人文价值,医学是关于人的生命的科学,对人的全面关怀是医学的目的,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是医学的终极目的,因此,需要注重对医学生人文价值培养[2]。

2.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与学生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医学教育老师不仅要做到在课堂带教中,对学生所提到的问题进行耐心讲解外,也应该适当地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素质提升,尽量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在学习中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对学习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进行相互促进学习,以身作则地影响学生的人文观、价值观。

2.5 明确教育目标

由于传统的带教模式过于单一,教育目标过于模糊不清,不能使得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进一步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人文精神普遍低下,故此应该明确教育目标,尽量让学生向全面型人才发展,多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强调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重要性[3]。让学生提高自主参与意识,多融入社会实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中,加强自身的人文价值培养。

3 结语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在随之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对医疗水平以及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而要使得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最根本的还是需要通过医科学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学质量普遍低下,不利于学生在走向临床实战中的自身工作发展,故此对于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优化改革,从而有效地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经过该文对医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对医科学生及教师进行询问调查后发现,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师生关系不融洽以及教育目标模糊几个方面。而从现今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医科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临床基本技能以及人文素质三方面应共同发展不可或缺[4]。故此制定了更新带教模式、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注重人文价值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明确教学目标等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改革,本着从人文关怀精神的方面和综合素质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从而有利于提升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为后期医学临床工作中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宏亮,姜兰姝,宫福清,等.青年医生培养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797-799.

[2]宋欣阳,王群.挖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服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4):100-103.

[3]王海平.生命教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维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60-62.

预防医学高等教育 篇12

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更高要求”指: 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所学专业的讲座; 能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较为流利、准确的对话或讨论。这对学生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医科院校要加强专业英语教学,使医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工具参加医学实践和学术交流。

从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经过几代医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医学英语(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s,简称EMP)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从课程设置看,医学英语仅以选修课形式或是在某些专业的高年级开设。在大多数医学院校,普通英语和医学英语的教学时数比超过了4∶1[1],课时不足,限制了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从教学方式看,教学并非多侧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相结合。医学英语教学重点放在阅读上,阅读多采用传统翻译法,收效甚微。学生少有参加有助于技能培养的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重阅读、语法和词汇训练,轻其他几项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师讲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习应用,从而导致学生交际能力低下。

此外,师资薄弱,成为制约医学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既懂医学又擅长英语的人才普遍缺乏。授课教师要么英语专业毕业,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讲授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很难做到游刃有余;或是医学专业教师授课,虽医学知识丰富,却不善于从语言角度施教。实际上,目前教师队伍的专业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距离教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教材方面,进入21世纪后,医学英语教材、专著数量上升,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系列教材,而且医学英语口语与写作类的教材已明显超过了综合阅读类。这说明较之以前,医学英语教学更受重视,而且从着重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到将综合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上日程。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2003年 “金穗”文科项目资助的医学英语,其成果是颇有学术水平的一系列医学英语专著和教材。但总体而言,医学英语涉及面广,涉及专业多,对专业知识要求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材的编写困难重重。教材或过于深奥或流于科普。因此,医学英语教材仍处于匮乏或不系统的无序状态,各个院校基本上是自行其是,自选教材,“凑米下锅”的现象甚为普遍[2]。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能应用于计算机网络,集听、说、读、写于一身的,具备统一试用质量的新型有声教材。

总体来看,我们无论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安排以及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目标要求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相差甚远[3]。多数学生大学期间很少接触医学英语;参加了学习的,也因课时有限和条件有限只掌握了一些零散的词根、词缀、词汇和接触有限的医学文献。众多医学毕业生处于不能进行口、笔头学术交流和讨论的尴尬境地。为了培养有较高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人才,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李文斌的调查研究表明几乎100% 的学生建议进行医学英语教学改革[4]。

2 日本医学英语教育现状

2.1 日本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和医学生对EMP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初全日本对EMP缺乏了解和兴趣,医学院校根本就未开设医学英语课程。1982年,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的J. Patrick Barron教授计划成立医学英语教育协会,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对医科院校的40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除了J. Patrick Barron教授,全国只有3名英语教师表示出对EMP的兴趣。很多人,包括医学专业人士认为不存在“医学英语”。同样的调查在1989年进行,相较1982年,部分教师开始意识到了医学英语的重要性,同时采用医学相关的阅读资料进行教学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对医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仍无动于衷,开发适宜的EMP课程道路漫长。

1994年,日本成立了医学外语教育工作组(Working Group for Foreign Medical Language Education),Hamamatsu 大学的Kenichi Uemura博士出任领导。1995年,他们面对全国49所公立和31所私立的医科学院进行调查,了解这些学校当前开设的EMP课程以及今后计划要开设的EMP课程。1982年、1989年以及1995年三次调查结果似乎显示出对EMP兴趣的增长。1998年,教师们对于建立日本医学英语教育协会(JASMEE,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English Education)的兴趣显著增高。

日本医学生对于EMP的态度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比如,对东京医科大学一、三年级学生进行了年度调查,了解他们对EMP重要性的认识。2004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EMP的兴趣有非常显著的增长。原因是日本推行了基于美国模式的住院医师选配制(residency matching program)。一些久负盛名的大医院把医学英语纳入了选拔过程,计划进入这些医院的学生感到了学习EMP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住院医师选配制中,医院有权自主设计医学英语考察重点。一些医院重视学生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一些重视与病人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一些期望住院医师具有在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所以医学生需要的医学英语能力有不同的侧重。

目前,全日本医师都需参加全国医师执照考试 (National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NMLE)。 医学英语有望于2009年纳入全国医师执照考试。如果正式实施,具备基本的EMP能力就成为当医师的必须条件,相信对EMP课程会有极其旺盛的需求。

2.2 日本医学英语课程的开发

1980年到1990年,日本St. Marianna大学在全国首次推出医学英语课程。课程教学资料包括内窥镜检查录像,还包括肺癌、泌尿学,内窥镜检查以及医学写作方面的学习资料,这些英文资料多是由J. Patrick Barron教授从日语转译而成。

作为EMP方面的领头军,之后会多次提及东京医科大学。下面就介绍一下该校开发的医学英语综合课程。课程覆盖一到六年级(五年级主要到联合诊所轮班)。医学英语课程基本目的之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际的基本能力;其二,奠定医学科研事业的基础。课程设计非常灵活,并照顾到将来之需,如配合住院医师选配制和全国医师执照考试等。

一到四年级的医学英语是必修课,东京医科大学的学生按照水平分成A,B,C,D,E和F六组,每组18名学生,有6名教师。一、二年级主要内容是医学英语词汇学和基本的专业文献阅读,要求学生掌握医学术语,能够向病人进行阐释。采用的教科书是Building a Medical Vocabulary。本书主要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从事医学相关职业的人士,如医疗保险从业人员。这本教材是市场同类书籍中最好的,但价格贵,出版商又总是事先不给予通知就突然改变版本。因此,东京医科大学自编了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特殊需要的医学英语术语教材, 2005年4月出版。三、四年级的EMP课程内容是临床器官系统等,包括临床协调员挑选出的涉及器官系统的医学术语;由临床协调员总结、由大学的医学英语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译成英文的每一器官系统的要点;此外,学生还需深入阅读临床协调员精选的英语国家人士撰写的论文介绍部分,并完成教师自编练习。所以这个阶段,教材主要是东京医科大学的医学英语交流中心和临床协调员密切合作编写的。此项目得到了教育文化科技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这套教材计划推广到日本国内外。纵观一到四年级的EMP课程,其内容都和学生的医学课程紧密关联。六年级EMP为选修课,主要针对志在发表英文论文及拟从事科研工作的医学生。这类学生的比例大概是五分之一。

EMP多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了由爱丁堡大学推出的“三人小组法” (“Triads”) 。教学材料采用英国医学杂志封底的简短摘要,根据学生水平决定是否附词汇表。学生三人为一组,每人一篇资料。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并在资料背面做笔记;然后学生A向学生B口头描述摘要一,学生C聆听,学生B可提出问题,然后学生B再向C转述摘要一,由学生C判断B的完成情况。依此类推。如果组织得当,这个活动非常有效。活动采用针对医学专业人士的真实材料,既锻炼了学生记笔记以及口头转述阅读所获得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听力理解和发问能力。

同样,医学英语教学过程还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比如东京医科大学英语学院的Ashida 和 Nakamura女士以及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教师,开发了众多EMP学习资料,启发医学生对医学的情感和伦理层面而非技术层面进行思考。除本科EMP外,东京医科大学针对研究生还举行2-3次讲座,每次持续1.5-2小时。题目包括:生物医学论文统一标准;有效数据的获取;论文发表必须遵循的准则;如何分析总编来信;如何答复审稿人;在顶级刊物上发文的技巧等等。

2.3 医学英语教师的培养

合格EMP教师的培训和发展非常困难,主要是因为缺乏培养医学英语交流人才的正规课程。在医学英语交流领域,尚未设立学位,没有任何大学开设有相关选修课。目前医学英语交流人士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语言学专业出身,但在工作中自学了一些医学知识;另一类是医学专业出身,在工作中自学了英语。

对于医学英语的需求是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的,这是导致教师培训和发展困难的原因之二。1993年成立了医学口笔译协会 (MITA,The Medical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Association)。有专家提出,从事医学英语翻译的自由职业者最有可能从事EMP兼职教学工作。

原因之三是高质量学习资料的匮乏。近来,日本逐渐开发了一些可用于EMP教师自学的教材。2003年5月出版的《医学英语沟通》,共有三册,覆盖了国际医学沟通的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希望从事科研的医学专业人士,对有志从事EMP教学的人士而言也是一套理想教材。

另外,东京医科大学国际医学交流中心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有用的信息:比如向医学英语教师推荐爱丁堡大学为期两周的EMP暑期密集课程;建议在非医科院校英语系开设医学交流课程,消除对EMP的恐惧感,使这些将来从事英语教育的学生了解到自己可向EMP方向发展。

日本还遵照美国医学写作协会(AMWA)工作坊的做法,建立了EMP教师证书课程。工作坊课程由基础到高级,由EMP专家授课,以提高EMP教育的标准。这一切举措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EMP教师。

2.4 日本的EMP相关机构和社团

1991年,J. P. Barron在东京医科大学成立了医学交流中心。该中心除承担部分EMP课程,主要工作是开发和临床医学模块知识紧密联系的英语学习材料以及提供编辑服务,提高东京医科大学论文产出量。该中心同其它作者合作,编撰了一套关于医学英语交流的书。这本书主要向母语不是英语的人士介绍发表英文论文必须掌握的一些技巧。该中心还推动出版由匈牙利Pecs 大学Maria Gyorffy 撰写的《医师英语》。Pecs大学的EMP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好的声誉。该书主要是医患对话,涉及专业领域广泛,内容包含在5张CD内,对一些重要的医学术语还进行了日语脚注。

医学交流中心推动了国际的学术交流,推动了语言专业人士从事EMP教学工作,具体而言,该中心在交流沟通、投稿、编辑、处理审稿人意见、帮助和推动合作研究项目的建立以及在本科和硕士层次的EMP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中心还处理几个国际协会的秘书工作,并担任多家杂志的编辑,协助更多的东京医科大学教授召开年度国际研讨会。实际上,东京医科大学发表在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所列期刊中的论文数量大大增多,自1991年以来,数量攀升8倍之多。

此外,在日本,还有其它一些社团或者服务机构值得一提。Mayo科学出版部自1908年起,就推动出版同行评审的独创研究成果。该出版服务机构人才济济,有八个经验丰富的高级编辑,学历都在硕士之上,还有从事稿件编排及校对的工作人员。在美国的Arizona 和 Florida等地都有Mayo门诊部。在Mayo系统,论文作者仅需呈交论文草稿以及写给目标期刊的介绍;之后,就是编辑组审阅以及编排校对等一系列工作,并写好作者的相关投稿信息,如稿件编号、稿件题目、稿件类型、关键词、作者姓名、单位地址和摘要等,这些资料同时发送给刊物和作者,这些大大便捷了作者的投稿和发文。

日本有三个EMP相关社团。第一是成立于1991年的医学口笔译者社团。社团每月开一次例会,会员相互交流。交流内容如东京大学4年级医学英语课的发展,毕业于人文学科的,如何学会翻译医学材料等。宗旨在于提高对医学翻译重要性的认识,发展具有在医科院校医学交流中心工作质素的人才。

操一口流利英语的神经外科医师Kenichi Uemura博士,1995年成立了日本医学英语教育协会(the Japan Society for Medical English Education,JASMEE)。该协会会员来自临床或是语言专业人士。每年都在东京开会,商讨医学英语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

2004年成立的医学英语交流研究协会(the Medic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MECRA)极力推动在各个医科院校建立医学交流中心。

3 日本医学英语教育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3.1 在课程设置上,应适当调整EMP教学时数和内容

如前所述,东京医科大学的EMP教育从大学一年级新生就开始,既包括本科,也覆盖研究生,课时充足。反观我国,目前高中毕业生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可同日而语。大学英语教学应顺应新的形势进行改革。谢遐均[5]撰文指出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教材、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重复交叉。事实上,某些高校有95%的学生认为大学普通英语重复了中学内容[6],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削减基础英语教学增加医学英语比重,让学生更早接触这种与医学相关的语言教学。具体教学时数应根据生源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课时数至少要达到大纲规定:“专业英语课是必修课,在基础课结束后的第五到第七个学期进行,教学时数应不少于100学时,平均每周2学时,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2”。

此外,我们的教学内容也需调整,使英语学习和医学专业知识结合。实际上,日本的EMP课程非常注重和医学课程内容同步,这样学生的外语能力发展和专业发展得到融合,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教学效果会更好。同时,课程设置不能搞词汇、阅读一统天下,要开设听说、翻译、写作等相结合的医学英语课程体系。另外,还要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播放 ER系列剧( Emergency Room by NBC),在训练大学生医学英语听说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这些都是日本EMP给我们带来的有益启示。

3.2 在教学方式上,注意新颖性和多样化

我国医学英语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陈旧。要注意吸收日本EMP课程中采用的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日本的EMP学习内容多角度,多侧面,涵盖听、说、读和写,课堂上综合利用录像和真实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分水平小班教学法”,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适应人的发展规律;“三人小组法”将阅读与口语相结合,重视体验和参与,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3.3 师资方面,需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相结合,要积极有效的扩大合格的EMP教师队伍

EMP授课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相关医学知识。我国专家提出应在高等医药院校开设医学英语专业,培养医学英语教师。与此同时,现有的语言教师要同专业教师密切合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与日本专家“开发培养医学英语交流人才的正规课程”的观点和“EMP教员和临床协调员紧密配合”的做法不谋而合。开设医学英语专业,培养医学英语教师这种模式在我国虽已起步,但培养出的师资尚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日本专家的建议或做法:聘用医学英语翻译的自由职业者从事EMP兼职教学工作;在非医科院校的英语系开设医学交流沟通课程,扩大EMP可能的教师队伍。积极编撰EMP教师可用于自学的教材,积极介绍推荐国外EMP教师发展课程,建立EMP教师证书课程,课程由基础到高级,由EMP专家授课,为扩大EMP高质量师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

3.4 医学英语教材方面,要搞好选取和建设工作,鼓励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自己编写教材讲义

根据手上有限的资料,笔者以为我国的教材建设比日本更前一步。但日本EMP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已开发教材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学习材料要根据各个学校学生的接受度合理取舍,更具有针对性。如东京医科大学在为三、四年级学生选取与其临床知识相关的论文时,只选取了介绍部分,因为介绍部分清晰,流畅,介绍了背景信息;而讨论部分,这一阶段的学生很难读懂,就弃之不用。总之,我们的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务必“因人、因地”,合作编写教学资料。

3.5 进一步提高社会对EMP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实际上,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早就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明确界定为基础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我们不妨称之为“通用英语素质培养阶段”和“专门用途英语素质培养阶段”。前者着重英语通用素质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译等 5 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后者则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素质。但笔者在和一些从事语言教育的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一部分人存在这样的误区:只要学好英语,走遍各个领域都不怕。没有必要专门去研究医学英语,科技英语,电子商务英语等。因此,有必要推行必要的措施,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医学英语的重要性。

日本住院医师选配制将医学英语纳入了选拔过程,同时医学英语有望于2009年纳入全国医师执照考试,这些措施使相关人士感到了学习EMP的必要性。我们也可考虑将医学英语纳入医师执照考试,使医学英语基本技能成为当一名合格医师的必须条件。当然,这一点,我们要慎重,避免过分关注考试,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限于篇幅,本文仅粗略涉及日本EMP教育的一些方面,未能涉及EMP的考核、评估等。但从这些有限的介绍来看,日本医学英语教育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值得我国参考与借鉴。 一是课程内容与医学专业知识挂钩,更有针对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课时量多,保证了EMP充足的学习时间;三是重视参与、体验的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四是选取和编撰合适的教学资料,实事求是、“因人因地”制宜,保证了教和学的最佳效果;五是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教师队伍来源、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这是保障EMP教学目标实现的先决条件;六是提高社会对EMP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以推进EMP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们不妨深入思索,在受到启发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出适合我国的EMP教育模式。

摘要:简单介绍了日本医学英语教育的现状,结合我国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教材以及社会对医学英语的认知几个方面,揭示了日本医学英语教育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医学英语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尤永超.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1):23-24.

[2]李红,王杉,周庆环.全面提高医学生专业英语素质势在必行[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1):36-37.

[3]陈哓明.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考[J].医学教育,2002(1):17-18.

[4]李文斌,李林,贾建国等.七年制医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和引导应用型教学模式的初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52-253.

[5]谢遐均.医学院校中持续性学科知识的语言教学模式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10-11.

上一篇:中医内科学下一篇:走进语文学习的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