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06-3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共11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1

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被引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机构的科研水平[1],SCI论文发表情况已被广泛作为评价科技工作者、研究机构乃至国家科研水平与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不仅是我国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工作,因此,统计和分析该学科SCI论文发表情况对于不断推动和实现该学科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2006~2010年该学科SCI论文发表情况的统计及在全国该学科领域发表SCI论文所占比重的分析,旨在反映我国现阶段该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推动该学科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7~2009年“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排名前十位高校(依次为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2]在2006~2010年发表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的SCI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1.2 数据来源

以选取的十所高校在《科学引文索引》(SCI)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2006~2010年被收录的论文,共搜集到895篇SCI论文,再经逐一人工甄别、筛选,确定属于该学科领域的SCI论文为850篇。该850篇SCI论文的被引频次结果以2012年11月30日为统计时间节点。

1.3 研究方法

运用Endnote Web文献管理软件和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数量分析

2.1.1 发文数量

我国现有87所本科院校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14所专科院校开设公共卫生管理专业[3];另外,全国有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257家、卫生监督所(含国家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2915家[4]。这些机构在2006~2010年五年间共发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SCI论文2262篇,其中我们选取的十所高校发表850篇,是全国发表数的37.58%(见表1)。从表中数字可见,五年间该十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发表SCI论文数增长明显,但在全国的占有份额却逐年降低,反映我国在这一学科领域的整体发展态势可喜。

*此栏数据分别摘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6、2007、2008、2009、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2006~2010年期间,十所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SCI论文发表数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07年和2010年比前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增长了70.65%和21.13%(见表2)。

2.1.2 发文数量在各高校的分布

2006~2010年期间,十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共发表SCI论文850篇,年度发文量从2006年的92篇上升至2010年的235篇,其中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四所高校是该学科SCI论文的主要产出机构,合计发文量占十所高校该学科论文总数的77.88%(见表3)。

注:表中十所高校的序号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7~2009年“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排名排列

2.2 影响力分析

2.2.1 整体影响力分析

2006~2010年期间,十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表的850篇SCI论文截至2012年11月30日总被引8371次,篇均被引9.85次,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北京大学2007年发表的《Acute toxicity and bio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sized titanium dioxide particles in mice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截至2012年11月30日达192次(见表4)。被引次数合计值和篇均被引频次情况符合论文的引证规律,论文发表时间越长,被引用几率越高,被引用次数越多。

2.2.2 各高校影响力分析

①被引用篇数。

2006~2010年期间,十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表的850篇SCI论文截至2012年11月30日已有782篇被引用,占发文总数的92%,该学科SCI论文的主要产出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四所高校的SCI论文的被引用率都超过90%,其中南京医科大学最高,占其发文数量的97.35%(见表5)。

②被引用次数。

2006~2010年期间,十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表的850篇SCI论文截至2012年11月30日共计被引用8371次。其中2008年发表的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合计值最高,达1982次;复旦大学发表的SCI论文被引用次数最高,达2397次(见表6)。

③篇均被引用次数。

2006~2010年期间,十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表的850篇SCI论文截至2012年11月30日篇均被引用9.85次。其中2006年发表的SCI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最高,达17.15次;北京大学发表的SCI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最高,达12.81次(见表7)。

3 思考与建议

这十所高校是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7~2009年“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排名前十位的高校,2006~2010年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SCI论文发表情况说明这十所高校在该学科领域的科研和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他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专业的高校与他们的差距更大,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要内容。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抛砖引玉:

3.1 综合分析,适时调整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

不断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首先要让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参与论证学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缺乏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很难实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持续发展的,而科学确定目标,找准学科发展方向,需要审时度势,不断挖掘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有效把握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自身条件为基础,集思广益,科学定位,突出发展重心,不断积累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从而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和持续向前迈进。

3.2 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人才是第一要素,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领军人才可以引进为主,学科骨干以培养为主,这项工作应不受地域限制,打破门户偏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选拔人才[5]。在人才选拔中,应对科学道德、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等进行综合考核。在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中,尤其要考虑学科带头人是一项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知识创新、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更是特色培育、优势积累的决定因素,应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或引进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工作。另外,在考察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要重视引进或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科学思维、科研素养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综合实力。

3.3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科技项目为支撑

高水平的论文来自高水平的科研活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与学科发展紧密相关,学科发展离不开科研平台、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的支撑。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科研人员科研能力与水平需要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同时,不断提高的科研能力又反过来促进科研人员更好地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因此应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项目竞争的重要性,鼓励科研团队积极参与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的竞争,积极申报或参与国际科研计划、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的相关课题,不断砥砺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形成以科研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科技项目为支撑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3.4 加强国际交流,把握前沿动态

了解世界最新科技发展,掌握国内科技动态,选准科研主攻方向,才能确保高起点高水平的科学活动,产出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引领学科发展。因此加强与国内外其它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敢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习先进,不断总结经验,挖掘自身潜力,使科研工作者保持较高学术活跃度,又好又快地提高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才能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无法独立于生存环境之外,科研活动尤为如此。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闭关自守无疑等同于阻断自己的发展,当今的世界是合作与交流的时代,科研活动的交流与合作已经逐渐成为影响科研活动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我国十所高校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SCI论文发表情况和影响力的统计分析表明,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机构实力与发表SCI论文的数量、质量基本成正比。当前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应该认识到我国各项事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无疑将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放眼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发展前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从而不断开创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科学发展的新局面,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地实践、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33.

[2]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7-2009年学科排名[EB/OL].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zlpj/xksppm/,2009-01-13/2013-01-14.

[3]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全国普通高校专业介绍知识库[DB/OL].http://gaokao.chsi.com.cn/sch/zyk/query.jsp#,2013-01-14.

[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h.gov.cn/zwgkzt/pgb//201104/51512.sht-ml,2011-04-28/2013-01-14.

[5]朱方,廖志林,谢娟,等.华西医院科技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名列前茅的管理背景[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866-186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2

【关键词】 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297-01

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策和保障措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必要的服务,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可以说是一种利用低成本来换取较长周期的社会效益的长期服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充分跟发挥自身的作用,这也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替代的。而在许多国家中,对于政府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将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作为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此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关系,笔者认为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来分析:

1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我国大部分的人口都分布在农村地区,受到利益驱动的影响,有的行政管理者为了实现短期利益而忽略了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导致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干预力度受到影响,所以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而在某些城市中,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政府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职责划分,因此,为了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顺利发展,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政策实施,从城市到农村,全面强化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以此促进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2 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

公共卫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重大传染疾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的威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使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了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作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卫生条件较差,公共卫生基础薄弱,所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3 预防医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预防医学,主要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基准点,运用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等理论对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从而通过一定的预防措施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医学以预防为主,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以此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预防医学的特点主要包括: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个体和群体,而重点是对于没有受到疾病影响的个体;预防医学重视其自身与临床医学的充分结合,并且将预防措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预防医学注重环境、人群、健康的有机结合,实现微观与宏观的有机融合。

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精力了非典、HIV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公共卫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注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关系的深入研究,公共卫生被认为是预防医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者却认为二者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应当明确的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二者具有一致的父母目标,在工作内容上也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在本质和角度上仍然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公共卫生在经历了由临床医学向社会医学的发展过程,其始终都坚持以群众为基本的服务对象,以社区为基础,其已经逐渐从医学范畴中划分出来,形成了社会医学的属性。而预防医学无论外延怎样扩展,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医学的范畴。

5 结束语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总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二者在工作目标和服务对象方面有着较高的一致性,都是通过有效的健康服务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环境的不断完善。如果将预防医学作为集中理论指导,则公共卫生可以视为建立在预防医学基础上的社会实践,也是预防医学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郭淑霞,冯刚玲,秦江梅,郑荣华,吕凤莲,唐美娥,刘佳铭,芮东升,徐上知,张景玉.建设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的思考与实践[J].农垦医学,2005(01)

[2]羅春燕,李敏,丁瑾瑜,何智纯,罗薇薇,吴维群,郁泉珍,冷培恩,陈文,张勘,刘雄鹰,张胜年.上海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原因[J].上海预防医学, 2007(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3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 年“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排名位居第三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2008 ~ 2012 年发表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的国内科技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1. 2 数据来源

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作者单位, 按通用的检索策略分别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检索2008~ 2012 年被收录的科技论文, 对检索到的论文逐一人工甄别、筛选, 确定属于该校公共卫生学院在这一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为326 篇, 其中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08 篇。按国家教育部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内确定的二级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检验学[3]进行分类。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以2013 年7 月31 日为统计时间节点。

2 结果分析

2.1数量分析

2.1.1发文数量

2008 ~ 2012 年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表国内科技论文共326 篇, 其中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08 篇, 占63. 80% 。见表1。

2. 1. 2 发文数量的学科分布

2008 ~ 2012 年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08 篇国内科技论文, 其中隶属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二级学科的论文数最多, 达67 篇, 占32. 21% , 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最少, 为9 篇, 占4. 32% 。可见, 5 年来该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发文数量在各二级学科之间分布不均, 差异较大。见表2。

注:*该校此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2. 2 质量分析

2. 2. 1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

2008 ~ 2012 年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208 篇国内科技论文中,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117 篇, 占56. 25% 。见表3。

2. 2.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的学科分布

在2008 ~ 2012 年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117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中, 隶属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二级学科的论文数最多, 达45 篇, 占38. 46% , 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最少, 仅5篇, 占4. 27% 。见表4。

注: 以2008 和2011 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分别对2008 ~2010 年和2011 ~ 2012 年发表的论文进行确定。

2. 3 影响力分析

2. 3. 1 整体影响力分析

2008 ~ 2012 年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领域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208 篇国内科技论文, 总被引用次数为406 次, 平均每篇被引用次数为1. 95 次, 5年间单篇被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为彭志行等人于2008 年发表在《数理统计与管理》上的《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及其在传染病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截至本文统计时间节点该篇论文已被引用44 次。论文的总被引用频次基本符合文献引证规律。见表5。

2. 3. 2 影响力学科分布

2008 ~ 2012 年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08 篇国内科技论文, 总被引用次数为406 次, 其中隶属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二级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 达215 次, 占52. 96% ; 各二级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仅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高于一级学科的篇均被引用次数, 为3. 21 次。可见, 5 年间各二级学科国内论文的影响力差异也较为明显。因为从论文发表到被引用有一定的规律, 需要时间说明, 所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3 思考与建议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8 ~ 2012 年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表国内科技论文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 论文数量与质量基本呈平稳发展趋势, 但在二级学科分布差异较大, 科技论文的影响力参差不齐, 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以供参考。

3. 1 统筹发展规划, 调整发展策略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平台, 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特点[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促进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既要考虑整体建设, 更要突出重点发展领域。首先应清楚自身发展现状, 充分认识自身优势与特色, 同时也应注重发现自身不足。在教育部关于该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再对二级学科进行分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二级学科是一级学科的基本组成单元, 对二级学科进行分析评价, 有利于反映同一学科内部不同领域的研究实力与水平, 发现各领域的优势和不足, 以寻求稳步发展[5]。“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 应在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该学科的发展水平与趋势和自身目标定位的基础上, 集思广益, 科学安排, 制定与自身定位相适应的发展目标, 既要倡导积极进取、敢于争先的拼搏精神, 也要避免不切实际、盲目冒进的浮躁做法。同时, 将各二级学科的发展目标纳入一级学科总体发展规划, 积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既可提升整体实力, 也能突出重点, 凝炼学科特色, 努力开创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相辅相成的发展局面。

3. 2 科学调配资源, 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科技资源是学科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因素, 科技资源的有限性与学科发展日益增长的科技资源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无疑是每个学科都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科技资源配置中, 应实行政策倾斜, 优先保障重点领域发展的物质需求。对重点领域实行弹性管理, 设立相关的制度保护重点领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要健全管理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 设立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建设的领导小组, 同时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学科内各二级学科领域的建设和发展;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争取政府专项经费和加大科研经费在事业费中的比例, 并多渠道筹集资金, 满足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6]。同时, 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学科内部激励机制, 鼓励竞争, 统筹科技资源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主动探寻和把握发展机遇, 形成相互支持、友好竞争、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

3. 3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 提升科研平台水平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2008 ~ 2012 年在国内发表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都呈上升趋势, 与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呈上升趋势是分不开的。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和衡量指标, 对引领学科整体发展、促进科研平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7]。南京医科大学在“江苏省应用毒理重点实验室” ( 1993 建立) 、“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安全性评价与研究中心” ( 1999 年建立) 和国家科技部与江苏省政府共建的“人类生殖调控与危害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 2002 年建立) 的基础上, 于2005 年又被正式批准成立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6 年, “卫生毒理学”和“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被批准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2007 年,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9 年,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被列为江苏省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并于2010 年入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这些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的建设, 对该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凝炼学科特色, 形成核心竞争力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以卫生毒理学为例, 依托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应用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 已形成了以“生殖与内分泌毒理学”、“神经与药物毒理学”、“分子与遗传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为研究方向的学科特色。近5 年来,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为主持单位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 项、国家863 重大专项1 项、国家973 课题3 项、青年973 课题1 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 项、面上项目45项及青年项目26 项, 共获得纵向科研经费11000 余万元。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研平台建设的水平及其对学科快速发展的支撑作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坚定不移地“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 不断提升科研平台水平”应作为该学科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3. 4 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加快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统计的该学科论文中, 有影响力、被引次数较多、质量较高的论文均出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加快推进人才梯队建设, 第一, 要促使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除积极选拔、培养之外, 更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机制和氛围, 使一大批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 并让他们有可以创造出更多成果的发展空间; 第二, 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形成人尽其才、沟通顺畅、合作有效的创新环境, 鼓励集体主义的合作精神, 协作积极、工作协同, 激发各成员的整体创新热情; 第三, 进一步整合全校科技队伍, 促进与其他高校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之间、与其他学院、实验室之间以及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8]。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所在学科全体工作者的埋头苦干, 也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协作和大力支持, 并在不断的实践中, 认识并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努力实现健康高效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EB/OL].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xsbdxz/mtjjp/index.shtml, 2013-01-29/2013-08-13.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对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的通知 (学位办[2012]54号) .2012.10.23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19.

[5]杨晓雯, 吴建国.2006年~2010年中国部分地区高校预防医学、卫生学二级学科科技论文统计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1, 22 (6) :68-69.

[6]吴倩文, 卢建华, 吴建国.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方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12:811-813.

[7]邹小莉, 王耀刚.医改新政下医学学科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全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4:268-27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4

郑州大学第五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2016年1月15日

学科门类:10 医学

一级学科: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一、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预防医学为主的视角,探讨生物、遗传因素,物理与化学等环境自然因素以及心理、行为、社会等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规律,研究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策略与技术的学科。

公共卫生的目标旨在通过公共政策的形成,法律、法规的保证,创造一个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的环境,以达到保护与改善人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领域和范畴,关注人群的健康、疾病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通过干预措施进行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卫生检验学以及军事预防医学等范畴。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人类健康正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也将迎来新的使命和发展机遇。人类生存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加剧、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变化、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均可对人类健康带来新的问题,如环境变化和生物病原变异使得已控制的传染病复燃,新的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生活方式改变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精神性疾病、伤害、各类特殊人群健康问题不断增多,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以及健康服务水平和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与此同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范

围也日益扩展,医学与非医学学科深层次的交叉融合;在社会与行为科学、政策与管理、环境科学等宏观领域不断扩展;新型的科研设计方法与统计分析技术不断涌现,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更加紧密;在健康促进与社区保健方面,更加关注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将疾病防控与社区动员、政策支持和环境改善等密切结合。

二、学科历史、发展现状及培养方向

(一)学科历史及发展现状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河南省培养公共卫生事业高级专业人才的学院。郑州大学卫生学教育源起于1928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即国立开封中山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1949年建立卫生学系,1956年卫生学系更名为卫生学教研组,历经河南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卫生系,河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院)、公共卫生学院,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院1978年招收首届5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学生;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增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生物信息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设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预防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郑州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是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目前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编职工8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55人,中级职称23人。在师资队伍中,有双聘院士1人,长

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省级特聘教授岗位3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80人(含外聘导师22人)。专任教师中52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具有硕士学位。

学院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儿童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卫生毒理学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卫生化学教研室和预防医学教学实验中心。依托学院设有河南省肿瘤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肿瘤流行病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分子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卫生厅公共卫生监测技术与应用实验室、郑州市肿瘤蛋白质组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郑州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营养食品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中心和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二)学科方向 1.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1)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二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而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应用学科。培养方向:分子流行病学、慢性病流行病学、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医学信息统计与处理、医学数据管理与挖掘。(2)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由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科、环境卫生学科合并而成,它主要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对策,预防与环境有关的疾病和职业病,以保障人群健康。培养方向:尘肺病与免疫毒理学、环境相关疾病与污染控制、环境污染控制技术。(3)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本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研究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饮食安全的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同预防医学其他学科,如: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一样,在预防我国居民疾病发生、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改善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增强国民体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学科培养的人才还可以在食品、轻工、化工、农业等不同行业发挥作用。培养方向:妇幼营养学、营养相关疾病防治研究、微量营养素与健康。

(4)1004Z1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是利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化学等相结合的方法,对生物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传播,使用各学科的方法对生物数据进行分析,为生物问题的探索与发展提供基础和方向,立足于数据挖掘的交叉性学科。本学科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医疗、制药、农

业、食品、生态和环境等领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应用、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培养方向:表观基因组学与红系发育系统生物学、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基因资源挖掘、免疫分子与创新药物。2.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1)100401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二个二级学科调整合并而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门重要应用学科。培养方向:分子流行病学、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生物医学信息统计方法与应用、医学数据管理与挖掘。

(2)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由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科、环境卫生学科合并而成,它主要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环境因素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对策,预防与环境有关的疾病和职业病,以保障人群健康。培养方向:职业相关疾病与职业卫生评价、职业肿瘤学、卫生监督、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环境相关疾病与生物标志。(3)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本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食品卫生学是研究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饮食安全的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同预防医学其他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一样,在预防我国居民疾病发生、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改善我国居民营养状况、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增强国民体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学科培养的人才还可以在食品、轻工、化工、农业等不同行业发挥作用。培养方向:营养与相关疾病、公共营养、妇幼营养学、微量营养素与健康。

(4)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涵盖了儿童少年卫生、妇女保健与儿童保健三个学科的学科体系,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是一门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学科,主要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身心健康问题及其干预措施,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监测,常见病预防,以及教学过程卫生、教学环境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内容。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不同生理期与儿童不同发育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和保健需求,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学科。儿少卫生研究生的培养方向:生长发育及发育期疾病、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妇幼保健。(5)100405 卫生毒理学

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超越了这一简单定义,它以化学物质为研究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现代毒理学吸收了生物化学、生物学、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数学、医学、药理学、生理学和物理学等各分支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研究化学物等有害因素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和毒作用机制,阐明有害因素与生物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及造成的不良效应的性质和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指导化学物、物理因素的安全使用和防治有害作用提供依据。毒理学既是一门有明确服务对象的应用学科,又是化学工业、药理、法医、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基础学科。现代毒理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多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培养方向:分子与遗传毒理学、放射毒理学及工业毒理学等。

(6)10740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预防医学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本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研究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等众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措施,提高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卫生事业管理学是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国内外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合理地筹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人民群

众健康水平的系统科学。本学科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卫生行政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医院管理、医疗保险管理等不同行业发挥作用。培养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研究、医疗保健制度研究、居民健康评价、社会因素与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医院管理研究、卫生经济研究等。

三、自身特色及发展思路

(一)自身特色

本学科形成了“以高密度人群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为研究对象,注重分子医学前沿技术融入群体防治研究、教学、科研与公共卫生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鲜明特色。

(二)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内涵。重点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关键,以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和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化学科特色、加强课程建设、优化生源结构、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助推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建设。

四、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推进公共卫生学院向研究型学院转型发展。按照优势专业与时俱进、特色专业发展壮大、新兴交叉专业奋进突起、社会与基础专业方向重点突破的发展目标,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一级学科专业体系,实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在“十三五”期间,社会服务能力、学科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等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

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的基本标准

一、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博士生应在掌握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掌握所学专业的前沿理论与知识,开展专题科学研究。

(一)基础知识及技能

博士生通过学习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知识,了解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提高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的病因、诊治水平和防控能力;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

(二)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和技能

博士生应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青少年卫生学、妇幼卫生学、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等;学习和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如实验分析、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统计分析技术等前沿知识和技能,为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技术支撑,具备创新性科学研究的基础。

二、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掌握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具备开展学术研究所必需的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工作的才智与涵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具备深入探索科学问题与学术创新精神,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研究的综合素质。

扎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性研究能力也是博士生学术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具有交叉性,如环境科学、生物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博士生应掌握

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与自己主攻方向密切联系学科知识应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能力、人群调查和试验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博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及组织协作能力。

(二)学术道德

博士生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严谨治学,探求真理,维护科学诚信,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认真执行学术刊物引文规范,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正确对待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名利与收益,严禁沽名钓誉、损人利己行为,反对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积极维护优良的学术氛围。

三、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本学科相关专业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具有从各种文献资料中获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前沿动态的能力,掌握快速有效获取所需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并能够正确理解与运用,探究知识的来源,进行研究方法的推导。能够深入了解相应学科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了解相关学科的重大进展。

(二)学术鉴别能力

博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判断能力;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卫生已有问题力求更简洁地描述和概括,判别已有研究成果及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与人群健康问题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中的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博士生应具有相应的科学批判性思维,对涉及本学科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学术鉴别能力,并能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三)科学研究能力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应包括对已有研究的评判,了解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博士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与文献阅读能力,能够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研究技术路线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现场及实验研究的质量控制、数据获取,分析和综合得出研究结论等,博士生应熟练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各种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进行项目选题、设计、组织协调、实施管理,熟悉基本的现场调查技术和实验室操作技术,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软件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解读、总结与学术交流。

(四)学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指能够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提出独到见解,开展创新性思考、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取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发现新的健康问题及促进健康途径;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和掌握获取数据的新方法;发现新的影响因素及其新的作用途径;建立新的疾病预防控制模型以及对已有模型的改进;建立新的理论以及对已有理论的修正完善;解决社会问题所做出的具有价值的研究等。博士生应具有在以上几个方面或其他创新性研究的能力。

(五)学术交流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科学和规范的撰写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的能力,能够在专业期刊或会议上展示学术成果;同时应具备在专题学术研讨会、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等场合熟练地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

和学术成果的能力。

(六)其他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与学术交流能力。

四、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本学科博士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体现出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鼓励博士生在研究课题中参加现场工作。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应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解决人群重大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本学科的发展有所贡献。

(一)选题与文献综述要求

论文选题应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并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研究综述是进行选题论证的一种重要方式。综述应体现作者对本课题领域内的国内外发展有充分的掌握,对重要文献资料应有全面的了解和评述,具有文献审读、总结、归纳的能力,能够反映出作者在本课题领域掌握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根据研究需要,综述需要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学术研究命题,其中近5年文献不少于50%;技术发展研究命题应进行文献检索,重视文献中的国内外专利文献。综述全文不少于5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

综述应至少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研究问题在人群健康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价值或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意义;研究问题的历史沿

革或提出背景,阶段性进展或已有基础;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路。

(二)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需要遵守授予权单位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论文立题依据充分,目的明确,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全面,研究结果表述正确,分析方法合理,图表规范,讨论充分,结论明确。论文结构完整,格式规范,论文撰写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此外,学位论文中涉及人群干预试验研究应标明伦理学许可、知情同意或临床注册号,动物实验应标明动物品系及合格证编号;生物或病源生物、植物名首次出现时标明拉丁名,化合物采用化学命名,首次出现时列出分子式,特殊情况还需注明结构式;所有研究和分析需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需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需标明试剂公司和纯度,试剂盒需提供生产厂家及编号,所用仪器需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样本分析需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研究数据需采用统计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除了本一级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学位论文各章应配有图表若干,并附有中英文标题。博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的一章进行所有各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讨论,应避免对各种结果的简单罗列。对各种结果进行交叉和互为印证的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提出进一步研究设想和问题,以供深入探讨或后人参考。

(三)成果创新性要求

论文从立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

果能够达到本学科学术前沿水平,或能明显促进医学成果转化,或有助于解决重大公共卫生实际问题。

博士生以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为基础,必须以郑州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所属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内发表1篇SCI收录学术论文(IF≥2.0),或SCI收录论文累计IF≥2.5。

第三部分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硕士生应在掌握一般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系统了解科学研究工作过程,并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掌握的基本知识应包括医学相关知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交叉学科知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课程为本学科硕士生必修课程,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学与健康促进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卫生学、卫生检验学、卫生毒理学等。

相关交叉学科知识课程,如高等数学、统计方法应用、生物学技术、心理学等;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的知识和技能。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交流能力。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掌握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为人

类健康服务的意识,具备不断学习、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硕士生应具有较好的才智、涵养和创新精神,较强的理论研究兴趣、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能够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与人群健康问题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学术洞察力、较好的学术潜力和创新意识。此外,应掌握并尊重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在研究过程中,要对本领域相关成果的获得者、相关观点的提出者进行明确而又准确的表述。遵循学术研究伦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借助学科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

(二)学术道德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与行为规范。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严格遵守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维护优良的学术氛围,杜绝剽窃、篡改、假造、选择性使用实验和观测数据。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硕士生应具备在导师指导下,有效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现状及进展。通过研究动态分析、生产实践调查、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等各种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科学术研究前沿问题,避免盲目选题,并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有效获取研究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践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认真研读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科学研究、逻辑推理等方面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

(二)科学研究能力

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和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包括信息检索与文献阅读能力,发现或提出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及研究过程,开展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软件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在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和推理,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逻辑严谨的归纳总结论证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硕士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能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疾病、健康及其相关因素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或基本掌握科研及项目的选题、设计、组织协调、实施管理,结果总结与学术交流等。

(三)实践能力

硕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开展学术研究或应用技术探索方面具有较强的本领。在学术研究方面能独立完成文献综述、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发现、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现场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能力。研究生应具备相关专业方向的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和实验技能,能较为独立的应用仪器设备开展实验研究。认真细致地参加现场调查,熟悉现场调查的流程、具备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并能与他人良好配合,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四)学术交流能力

硕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运用特定的语言进行准确、清晰而富有层次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国内外学术活动,了解本

领域的前沿工作,拓宽学术视野;通过研究生综述报告及学术论文交流会,能够较准确、科学、严谨地表达与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能力

硕士生应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调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科研活动或生产实践活动,并熟悉科研工作的一般流程和规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外语应用交流能力。

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实践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论文撰写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符号(或缩略语说明)、前言(引言、序言)、正文(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附录(包括图片及说明、声像资料等)、参考文献、文献综述、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等、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要求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要符合郑州大学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二)论文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科学求实,文字简洁,条理清晰,分析严谨,理论推导和计算准确无误。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全面,研究结果表述正确,分析方法合理,图表规范,讨论充分,结论明确。论文撰写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新见解。

硕士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必须以郑州大学为第一作者单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5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自救;消防监督;安全疏散

中图分类号:TU99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人们消费和娱乐的公共娱乐场所也快速发展起来,各类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发展迅猛,盲目无序,无章可循,安全管理严重滞后,许多地方存在较多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目前,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形势严峻,场所的位置设置不当、不按规范进行装饰装修、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经营业主忽视消防安全管理等隐患是导致严重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一、各类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各类公共娱乐场所的调查分析,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一是违章装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顶棚、墙面等部位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织物必须满足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然而有的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任意降低防火标准,人为造成很多火灾隐患。

二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必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然而有的虽然也建立了一些制度但不符合本单位实际,且内容不具体、不全面,没有随着消防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及时予以修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不符合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三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和职工素质不高。

四是某些公共娱乐场所未经消防审核,擅自改变建筑物或场所的使用性质;有的不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有的验收不合格也投入使用,而与之相匹配的消防设施没有跟上,事后又无法弥补,致使消防设施先天不足,留下大量的火灾隐患,增大了火灾危险性。

五是消防器材和安全疏散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六是缺少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或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二、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预防

从前面的火灾案例不难看出,我们目前面临的火灾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公共娱乐场所应该切实做好火灾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针对公共娱乐场所普遍存在的問题,其火灾预防工作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场所防火要求。公共娱乐场所的选地与安全布局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国务院15号文件的要求进行设置。工商、文化、治安等部门为其办理相关证件时,消防审查应作为其前置条件。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公共娱乐场所,工商、文化、治安等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已经取得相关证照的应坚决予以清理整顿。

(二)消防管理。

1.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严禁在营业时间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演出、放映场所内的观众厅内禁止吸烟和明火照明。

2.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应保证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堵塞。

3.公共娱乐场所应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公共娱乐场所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对本单位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场所房产所有者与其他单位个人发生租赁、承包关系时,应明确消防安全工作由经营者负责。

4.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紧急疏散方案。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

5.公共娱乐场所应建立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全体员工都应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做到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6.公共娱乐场所应建立必要的监督激励机制。要及时发现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督促改正,同时对消防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定期考核,将考核情况与晋职、晋衔晋级挂钩,增强消防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

7.公共娱乐场所要从制度管理上扼制火灾隐患。公共娱乐场所要根据场所情况,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安全疏散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值班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配电房操作规程;消防控制设备操作规程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贯彻执行。要用制度规范人的行动,从制度管理上扼制火灾隐患的形成。

8.公共娱乐场所应提高员工素质。营业性场所要加强员工的消防宣传培训,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开展警示教育,以增强员工的消防法制意识,增长消防安全知识。新员工必须通过消防安全培训方可上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件后方可上岗值班。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培训,要使每名员工自觉提高消防意识,主动消除火灾隐患。

9.公共娱乐场所应加强公众的消防宣传。公共场所人员涉及面广,要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率,避免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有赖于全民消防素质的提高。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广泛、及时、生动、直观的优势,开展经常性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消防安全知识深入家庭、学校、厂矿,不留死角,唤起广大公民的消防意识。

参考文献:

[1]胡忠日.安全疏散研究的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J].消防科与技术,2001(06).

[2]陈蔚.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的特点及对策[J].科技息,2007(35):62.

[3]冷雅军.影响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因素及对策[J].筑防火设计,2003(02).

[4]李嘉华.高层建筑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及疏散设计[J].西南学院学报,1998(02):53-5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6

1 背景

1.1 医学模式、疾病谱变化和公共卫生安全新形势赋予了高等医学教育新使命

随着医学模式及疾病谱的改变, 特别是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如SARS和禽流感的爆发与流行, 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的突发、频发, 使得公共卫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全社会都对全体医药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实践技能实训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门类下所有医学生必备的能力要求。“人人享有健康”的新时期大背景下, 为国家培养社会急需的, 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 具有现代公共卫生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是各类高等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科性质、人才规格要求与当前预防医学教育现况相矛盾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和服务对象, 以临床、预防、社会医学为手段, 用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实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目的, 这就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要面向基层大众, 有多学科知识结构, 综合素质与能力强, 而现实预防医学教育中存在问题是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传授, 从书本到书本的内容转移, 从示教到验证的实验内容, 导致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差, 知识结构条块化, 综合创新能力低。

1.3 计划经济痕迹下整齐划一式的高校管理与地方高校分类定位办学及特色发展相矛盾

纵观国内综合性或单科类医学院校, 国家“985”及“211”层次的高校, 以其自己独特的综合优势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改革与探索,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 也收到了良好效果[1,2,3,4]。我们也曾试图把相关的实践教学模式照搬过来, 但收效甚微或无法实现, 主要是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高校在经费支持、设备条件、队伍结构层次、学科建设基础、学生发展定位 (以读研、留学为主体) 与地方教学型高校的“一线实用落地生根”的办学定位相距甚远。

因此, 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地方高校的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已成共识。

2 意义

2.1 适应当前医药卫生事业改革, 培养有综合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医学人才的需要

新的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方案, 从国家层面启动了针对社会全员、妇老婴幼、传染病和慢性病3个层次人群的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并通过城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全体医药卫生事业从业人员向全体居民提供, 这对高校 (特别是地方高校) 医学科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5,6]。

2.2 适应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有较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2家“卓医计划”项目试点校之一, 探索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科研创新一体化实训平台”, 不仅对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意义重大, 也必将通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实践教学模式综合改革, 推进“卓医计划”项目, 有利于医学生大医学观、大卫生观、大健康观和较强预防医学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2.3 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延续与深化, 是增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学科建设水平和推动医学科整体发展的需要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科研创新一体化实训平台”是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也是师生开展疾病防控实践训练和预防医学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台。有限教育经费投入的现实条件下, 实训基地和创新平台一体化建设探索, 也是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培养与预防医学学科的发展相兼顾的现实与不二之选。

2.4 高校医学科辐射服务地方卫生事业、民生热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探索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科研创新一体化实训平台”, 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医学研究室、分子流行病实验室进行整合和提升, 以“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发展”为目标的实践实训和应用创新型一体化平台建设, 必将对吉林省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职继续培训、群发性疾病的预防控制、食品和环境有害因素的监测服务和健康教育咨询等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内容

3.1 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要求构建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新体系

根据国家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要求, 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科基础课 (卫生化学、卫生微生物、卫生毒理、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等) 和专业主干课程 (职业卫生、环境卫生、营养卫生、食品卫生和儿少卫生等) 的全部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充分调研论证, 重新整合, 打破原有实验教学完全服从、服务于课程理论的篇章或课程为单位的界限, 删减重复, 实现实验教学体系篇章间、课程间及相近学科间三个层面的知识通融。将“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等学科中的健康危害病因检测, “环境毒理、职业毒理、食品毒理”等学科中的生物学效应检测, “传染病流行病、慢病流行病、地方病流行病”等学科中的疾病监测控制, “医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计学、卫生信息学”等学科中的数据收集处理, “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妇女儿童及老年保健、生殖健康、健康教育、卫生法规、医疗保险、医学心理”等学科中的公共卫生咨询服务, “医学科研方法、医学文献收集、现代生物技术”等学科中预防医学科研创新技能, 分别按技能培训目标整合, 优化重组后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综合体系主要包括: (1) 环境健康有害因素的病因检测实验教学模块; (2) 环境健康有害因素的生物学损伤效应检测实验教学模块; (3) 疾病监测控制实践教学模块; (4) 公共卫生实践现场资料收集与处理实践教学模块; (5) 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与健康管理实践教学模块; (6) 综合科研创新能力实训实践教学模块。

3.2 按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实践工作程序搭建模块化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新平台

按照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实践的实际工作程序, 改善实验室环境条件, 调整实验室布局, 调配和更新实验教学仪器设备, 以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知识体系为重点, 以科研开拓创新为主导, 搭建与上述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块对应匹配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新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验平台架构和实验室运行环境包括: (1) “卫生分析检测评价”平台; (2) “现代毒理学研究与安全性评价”平台; (3) “疾病监测与控制”平台; (4) “医学数据收集与分析处理”平台; (5) “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与健康教育管理咨询”平台; (6) “开放的科研创新实验室”平台。

3.3 按认识规律和科研创新技能培养的特点整合层次化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新项目

根据我校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以“三基”训练为基础, 以案例和课题为载体, 以问题为中心, 精心设计经典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具体包括: (1) 第一层次-经典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项目; (2) 第二层次-融合的跨章节综合性实验项目; (3) 第三层次-拓展的跨课程设计性实验项目; (4) 第四层次-应用的案例类事件性现场项目; (5) 第五层次-创新的课题类研究性实验项目。

3.4 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并用多样化实践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方法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 “实验教学+科研”、“课堂教学+现场实践”、“基础实验+人群监测”、“案例教学+实训”、“经典方法+现代技术”、“PBL+TBL”六结合教学方法; (2) 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课程教学; (3) 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与科研创新实验室开放。

对不同教学模块、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 采取行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目标访谈性考核等考核方法, 客观科学评价, 以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

4 成果

一是初步建成了规章制度相对完善, 空间布局合理, 仪器配套齐全, 以医学类本科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践教学为主、研究生疾病预防控制科研训练教学为辅, 兼顾教师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化的实训平台。

二是编制了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教材 (试行稿) , 实验教学课程覆盖面和实验开出率提高5%,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及动手操作、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国家级本科生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 省级4项, 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2项。

四是通过改革、探索, 初步建成了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实验导学教材系统、专业特色鲜明、实践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完善、功能组运行良好的, 开放式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科研创新实训一体化平台与预防医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文章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科研实训一体化平台”的建设背景、建设意义、主要建设内容及经验和成果四个方面, 介绍了地方综合性高校在“大医学观”、“大卫生观”背景下, 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及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 对综合应用创新型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所进行的初步尝试, 以期为地方医学高校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学教育,公共卫生服务,科研创新,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国元, 杨克敌, 刘烈刚, 等.国家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展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9) :248-251.

[2]姜泓, 宋维军, 蔡原, 等.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 2013, 16 (3) :147-150.

[3]陈华, 张文昌, 郑铃, 等.创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6) :592-594.

[4]可燕, 蒋海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设想[J].中医药导报, 2009, 15 (1) :96-97.

[5]郝加虎, 陶芳标, 胡传来, 等.扩展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1) :11-12, 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篇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也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危险事件[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着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职责。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 同时也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遵循的有效而经济的基本方针;常备不懈的方针, 是人们长期与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 也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建立的长效机制。

制订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应按照“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平战结合、应急为主,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社会反应程度, 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和处置办法。平时的预防主要是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战时的处理, 主要是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就地处理和控制蔓延。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监测, 通过各种监测网络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 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 为预防与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预警是根据监测网络提供的信息, 运用科学预测的方法和技术,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和判断[2]。它对整个社会提高预防与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 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的, 但是, 在发生前一般总有迹象显现, 只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 及时注意捕捉信息, 并对此进行科学分析, 就能够作出及时、准确的科学预警报告。

2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初步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 及时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依靠科学方法和技术, 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如属于重大传染病暴发的, 就要按照防治传染病的规律, 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入手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各地方要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急救治和传染病收治能力。加强应急物质的储备,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艰巨性、危险性等, 医院应有针对性地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器械, 以满足应急需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当地流行病、多发病的实际需要确定建设内容。救治队伍建设按属地原则, 在当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选择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和有现场处置经验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组成, 并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急救治队伍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人力保障。医务人员无论是传染性疾病还是不明原因疾病或中毒事件, 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思想, 对控制灾害蔓延、减少灾害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门、急诊是接诊传染病的第一线, 也是院前、院内急救的部门, 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护人员在瞬间就要投入一线参与突发事件的抢救工作, 加强急救意识, 提高其急救技术, 同时应加强急救技能的研究。

3 讨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主要包括:重大的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也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的广泛参与, 各负其责, 相互配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的工作目的在于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危害, 及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突发性的社会灾难, 它不但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也危及着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 强化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是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蔓延的首要目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经常有大量的社会公众受到危害, 这些受到危害的社会公众需要得到及时救治安置, 而快速救治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伤残、减小损失。挽救生命是预防与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目的。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 可以及时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社会影响, 促使公众反思不讲卫生的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 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公众健康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康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8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高等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以培养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才为目的, 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也必须适应当代公共卫生的形势, 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近年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增多, 而且危害也不断增大, 这就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要有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人才, 另一方面要有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施人才。所以, 在预防医学专业中, 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的设置。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迫切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突发性事件, 它是突如其来的, 不易预测的;二是发生在公共领域或场所, 具备了危害公共卫生的属性;三是对公众健康已经或者可能造成危害[2]。

纵观公共卫生的历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甚至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有着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时候, 在雅典发生天花瘟疫, 使得雅典走向衰落。公元165-266年, 是古罗马兴盛时期, 发生了鼠疫瘟疫, 持续百年的流行, 使得罗马帝国衰落。15世纪, 哥伦比亚发现美洲新大陆, 当时南美玛雅文化非常发达, 但是, 西班牙军队的到达, 带去了天花、麻疹等传染病, 使90%以上的土著印第安人死亡, 玛雅文化也走向衰退。15世纪末, 梅毒由美洲传入欧洲, 开始在欧洲流行。18世纪, 全球范围内一次大的天花流行, 造成1.5亿人死亡。19-20世纪, 霍乱流行在欧洲、亚洲、美洲。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发生了一次大的流感流行, 从西班牙爆发, 在欧洲、美洲、亚洲流行, 2, 500人死亡。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有几千人呼吸道发病, 有63人死亡, 为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10.5倍。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烟雾事件, 大气污染使全城14, 000人中有6, 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 20多人死亡。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造成多达12, 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1955年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使当地65岁以上近400人死亡。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 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的有机汞化合物累积中毒。1956年日本四日市哮喘, 患者多达6, 376人。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28个县正式承认1, 684名患者 (包括东京都、京都郡和大阪府) , 到1977年已死亡30余人。1970年, 孟加拉的霍乱事件, 导致东巴分治。再后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 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1988年上海甲肝的爆发;1995年日本奥姆真理教的沙林毒气事件;1996年印度的苏拉特风暴、鼠疫的横行;1998年山西朔州的毒酒事件、长江全流域的大洪水;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白色粉末事件;2002年河北白沟的苯中毒事件、南京914食物中毒事件;2003年非典的暴发流行;2004年人禽流感的流行;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夺命事件;2007年太湖水的污染;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福岛核泄漏事故。所有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造成了公众健康的极大损害、社会经济的发展障碍。

近些年,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环境恶劣、职业伤害、移民卫生、疾病谱改变等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更面临着传染病传播途径复杂多样, 职业危害和环境危害转移以及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威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保护公众和劳动者健康是现代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才知识结构需求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才需求来看, 目前, 我国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的队伍现状是:一方面, 人才匮乏[3], 分析原因:①受人员编制不足、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人才引进数量受限制;②人才队伍不稳定, 部分专业人才流失较多;③人员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不尽合理, 在十一五期间, 近25%人员面临退休, 到十二五期间, 更有50%人员面临退休, 对人员的引进数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 水平不高, 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较高层次的组织、协调、指挥专业人员缺少, 高素质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缺乏,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缺乏灾难医学等突发事件的教育[4]。

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结构来看, 除了预防医学专业应具备的流行病学、职业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等专业知识外, 应该了解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理论、预警系统;应急理论与应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方法;新型疾病的判断与病源追溯原则, 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如重大传染病、各种重大的中毒性事件、自然与意外灾害) 的控制方法、卫生应急策略、应急机制。还要了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群体预防和心理支持方法, 了解我国的疾病控制体系, 相关法律和条例等。具备“八种能力”和“四种精神”, 即应急调查能力、救灾防病能力、疾病监测能力、决策建议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演讲沟通能力和培训授课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探索精神和求实精神。这样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有理论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作出正确的决策, 实施有效的现场措施。不论哪里,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哪一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都会有一支能独立、快速、高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生力军, 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当地社会生活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5]。

3 基于“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的需要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 一些传染病死灰复燃, 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 慢性病问题日益突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乃至危机频发。公共卫生工作及公共卫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 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基本要求, 是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 2006年7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暨中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正式通过了《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ERPHE) , 根据ERPHE, 为了达到全面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必须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6]。

《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对专业人员知识结构和核心能力的培养涵盖6个领域, 共37个条目。其中领域3是关于群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第21个条目是“具备识别和预警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危机的基本知识和处置原则”;领域4管理与社会动员的第22个条目是“了解卫生系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部门的各种要素及其运行机制, 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在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中, 必须要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的课程设置。

综上所述, 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中, 要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等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改革中, 一定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课程的设置。

参考文献

[1]谭晓东, 陈小青, 王凤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概述[J].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 (8) :901-903.

[2]王建洲, 郭怀兰, 杨江林, 等.论医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培养[J].中国热带医学, 2005, 5 (1) :145-146.

[3]周麟, 余少绚.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高社会应急反应能力[J].华南预防医学, 2006, 32 (4) :71-72.

[4]郭亚文, 周祖华, 徐大麟, 等.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J].中国现代医院管理, 2006, 4 (3) :4-7.

[5]张秀军, 孙业桓, 郝加虎, 等.培养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教学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 (3) :266-26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9

1 报告

按照卫生部《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7010-1997) , 以上病例虽诊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依据不足 (缺乏临床表现) , 但考虑到被检人员中有57人从事餐饮工作, 且转氨酶升高者有人群聚集性, 不排除有甲肝早期流行的趋向。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试行) 》相关规定, 检验人员意识到该事件可能是一起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如不及时预防和控制, 将造成该单位甚至当地局部传染病暴发的严重后果, 遂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并果断采取了预防控制措施。

2 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示,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于2008年5月21日对该单位全体职工进行了肝功能检验。

2.1 实验室检测对象、方法及结果

2.1.1 检测对象

该单位1 434名全体人员 (包括已体检的99人) 。

2.1.2 检测方法

肝功能和甲肝IgM普查。转氨酶用赖氏法检测, 总胆红素采用重氮法检测, HAV-IgM采用金标法和酶标法检测。

2.1.3 检测结果

1 434人中, 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的有198人, 甲肝金标法筛查, 阳性81人, HAV-IgM酶标法检测出阳性4人, 其中2人为单位职工食堂从业人员。

2.2 临床检查及诊断

2.2.1 病例诊断方法

按照卫生部《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7010-1997) 进行诊断。

2.2.2 临床检查

经临床检查, 出现乏力30人, 厌食15人, 恶心27人, 尿黄48人, 腹痛21人, 头晕8人。

2.2.3 查体

巩膜轻度黄染4人, 肝区叩击痛13人。

2.2.4 诊断

确诊甲肝病例2人, 疑似病例21人。对281人有临床症状或检测转氨酶升高的人员分别给予临床治疗或隔离观察。

2.3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2.3.1 人群分布

治疗或隔离观察的281人中, 年龄小于20岁7人, 20~39岁219人, 40~49岁41人, 50岁及以上14人。

2.3.2 饮食情况

281人平时在单位3个食堂用餐, 3个食堂转氨酶升高患者数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大多数人近2个月来偶尔食用过外来食品, 未见异常。有24人抽血前曾服用过抗感冒药。281人全部饮用单位集中供水, 饮用水来自定西市城区统一供应的自来水。

3 紧急处置措施

3.1 阻断传染源

对从事餐饮工作的2名甲肝抗体阳性者及所有转氨酶升高者, 调离餐饮工作岗位。对1名临床症状严重的转传染病科治疗。对转氨酶升高的198人、酶标法检测出的HAV-IgM阳性的4人及疑似病例21人、金标法阳性81人, 共计281人按检验结果分4类全部进行隔离观察, 对其中有症状者同时进行服药治疗。

3.2 严格消毒

对食堂用具、场所、饮用水和单位生活污水、粪便、环境及281名人员的衣物、便器、床上用品、日用物品等进行了彻底消毒, 加强了单位环境卫生清理和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3.3 保护易感人群

经当地政府批准, 对该单位有可能与甲肝患者接触的392人进行了应急接种甲肝疫苗。

3.4 开展健康教育

2008年5月23日, 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对全体职工进行了防疫知识讲座, 并发放了《怎样预防和治疗甲型肝炎》《甲肝防治知识》等资料。针对职工提问, 进行认真、细致的解释, 消除了职工的恐慌心理, 确保了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时通过健康教育, 提高了个人防护疾病的意识。

4 结果

对隔离观察治疗的281人先后进行4次抽血检验, 对检验正常人员逐次解除隔离。其中: (1) 5月31日化验281人, 69人检验结果恢复正常, 次日解除隔离, 另1例乙肝患者转院治疗; (2) 6月14日化验211人, 199人检验结果恢复正常, 次日解除隔离; (3) 7月18日化验12人, 6人检验结果恢复正常, 次日解除隔离; (4) 9月1日以后化验6人, 待检验结果恢复正常后, 陆续解除隔离。

5 讨论分析

定西市某单位组织部分餐饮人员进行肝功化验, 结果发现多名被检人员转氨酶升高, 引起检验人员高度重视, 为报告可能已经存在或防止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保护易感人群健康, 依法逐级进行了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对该单位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并根据出现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避免了一起危及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此起案例的发生、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和最终控制自始至终有检验人员参与, 突显了实验室检验在发现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该案例最终没有演变为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键在于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核心是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强。假设检验人员只负责体检, 而不考虑检验结果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间的关联, 那么, 本起事件必将演变成一起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10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学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57-01

一现行的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学模式

乡镇卫生院属于较低行政级别的卫生院,在它之上还存在着: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省级医院。所以,乡镇卫生院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农村居民以及乡镇周边地区的居民。乡镇卫生院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农村提供公共医疗服务的职责。所以,乡镇卫生院在乡镇以及周边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的公共医疗服务都依靠着乡镇卫生院。

在我国乡村卫生院现行的全科医学模式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我国乡镇卫生院正在朝着社区卫生服务方向发展。现在的乡镇卫生院自從实行了全科医学模式,有一部分乡镇卫生院直接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变着,这些乡镇卫生院成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社区服务卫生站,进入社区防范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乡镇社区的公共卫生工作,也预防了乡镇疾病的发生,加强了基层群众的医疗工作。

另一种情况就是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的变动,当下的社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十分严重,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弱化了许多,这样导致了乡镇卫生院逐步弱化了应有的作用,朝着卫生院向医院转变的趋势发展。更低层次的村级卫生院更是被"扭曲"的应当发挥的作用,他们甚至成为了村子内个人的卫生所,这样使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弱化了,而且互相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少,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松散。

还存在着一种就是改变了乡镇卫生院的整体体制。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一些原因来源于当地的政府的指导性错误,当地政府将乡镇卫生所的定位有了一定的偏差,政府作为乡镇卫生院的主导者,他们没有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他们就转变了乡镇卫生院的体制,将一部分的乡镇卫生院变成了股份有限制度的医院或者有的甚至变成了私有的小医院,这样严重削弱了乡镇卫生院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发展乡镇社区的公共卫生医疗工作的积极开展。违背了国家的指示。

二我国乡镇卫生院实施全科医学模式主要弊端

我国实行的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学模式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全科医学模式存在着几点问题,可以总总结为下面的几点问题。

首先,认识的不全面,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得误区。他们认为在农村实行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以及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这些都应该是乡镇卫生院自己的事情,他们如何发展是乡镇卫生院自己的事情,与政府无关。于是政府在意识上没有形成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与居民的概念,他们也没有将这一观念纳入到政府公共服务的整体措施上来。也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于是在大部分的乡镇中没有形成一个乡镇社区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于民的概念。

第二,政府在职位上的缺失导致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学模式的难以实行,政府的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有义务建设好乡镇社区的卫生医疗工作。可是在当前的乡镇当中政府并没有履行好这一职责,他们没有建立健全乡镇社区的公共医疗措施,乡镇的公共医疗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次,乡镇医疗卫生工作的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城市的医疗发展速度,这一部分是由于经济上的差距所导致的,但是农村对于我国来说十分的重要,在农村的基本医疗服务上我国必须加以重视,要发挥政府应有的职责。

第四,乡镇卫生院进行医疗改革时自身存在着弊端。在一些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革他们没有考虑到如何与周边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加以联系,互相有一个"照应"相互之间沟通形成一个农村"医疗服务网"。有一些乡镇卫生院弱化了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只是一味加强治理疾病工作。这样就对乡镇社会的预防工作有了一定的削弱。

最后,乡镇卫生所医疗设备投入资金不足,缺少卫生人才,管理制度落后。乡镇卫生所由于处在较低的层级上,他们不受到政府的重视,每年用于购置医疗设备的资金政府很少进行投入,这样导致了乡镇卫生所的医疗设备十分落后,由于乡镇卫生所的条件差,待遇低,许多人都不愿意进入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导致乡镇卫生院人才很少,专业素质十分低。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工作上也有一定的管理问题的缺失,乡镇卫生所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对乡镇卫生院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政府的职能,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规划

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的职能,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规划工作。明确政府应当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哪些管理帮助工作。

乡镇卫生院作为为乡镇社区提供公共医疗服务的主体,乡镇卫生院要以公共卫生工作作为主要任务,政府也要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要实现乡镇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做好卫生部门与医疗部门的配合工作。保障居民的健康生活,加强乡镇社区居民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提高提供乡镇社区公共医疗服务工作的工作质量。

(二)、确立好乡镇卫生院的地位,强化卫生院的作用

首先,政府要每年给乡镇投放一定的资金确保乡镇医疗机构的健全,保障乡镇卫生院在乡镇社区中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地位,定期的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合理化建设,既不能超出卫生院的标准,也不能落后。要让乡镇卫生院真真正正成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对于国家实行的免补医疗服务政策,政府要切实保障好乡镇卫生院的利益,政府出资维护乡镇卫生院的利益,保障乡镇卫生院的有效运行。

(三)、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乡镇卫生院要求真务实,改变落后的面貌。建立健全各个卫生院以及分院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明确乡镇卫生院的责任,要改面原有的服务模式逐步向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向发展。要真正的服务于民,得到乡镇社区居民的认可与支持这样才能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另外乡镇卫生院也要积极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充分的配合政府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对乡镇居民的提供服务的工作热情。

结束语: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学模式十分重要,他可以促进乡镇医疗事业的发展,只要政府与卫生院紧密配合就能做好卫生医疗服务的工作。

参考文献[1]李凤英.乡镇卫生院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7:419-420.

[2]袁璟.新医改环境下乡镇卫生院的发展[D].山东大学,201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篇11

英国的“Pusztai大鼠事件”、美国的“班蝶事件”、加拿大的“超级杂草事件”、墨西哥的“玉米事件”、我国的“Bt棉事件”、“雀巢咖啡事件”等事件的发生使得消费者对食品是否安全产生了广泛的抵触与疑虑心理, 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甚至对食品的管理水平产生了质疑。随着这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 例如地沟油、苏丹红、皮鞋牛奶、问题油条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使得消费者对社会的整体食品安全信任度下降。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该专业的实训课改一直存在很大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 必须对该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体的优化。

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实训改革的必要性

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专业。食品的营养与卫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经常被媒体曝光, 苏丹红、地沟油、三鹿奶粉、瘦肉精、禽流感、老鼠肉做的羊肉串、皮革牛奶、纸箱子肉馅做的包子等, 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国计民生、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影响。预防医学本科中, 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课程主要包含着食品营养、食品卫生与人体健康科学等课程。该课程不仅与医学基础、微生物学相关, 更与食品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生产等密切相关。可见,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科学性、应用性,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联系, 在促进人民体质健康、防治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 对营养与食品安全课程的实训进行改革, 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 应对营养与食品安全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陈旧。目前,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 十分陈旧, 但是教学的课时较少, 很多学校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将实训的部分删减。目前, 大部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只为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安排了36学时, 很多教师都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另外,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 无法与不断变化的居民膳食指南、食品安全法中的内容相适应。这也就使得很多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 该课程结束后学生对其留下的印象较少, 这也反映出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现状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能够及格、拿到学分而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 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缺乏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讲授,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目前, 很多高校的该专业中基本都是理论讲授, 对于实践环节的教学十分缺乏, 使得学生学完之后不能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做出指导, 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 连最基本的营养食品都无法编制;还有的学生学了食品卫生学, 但是对食物中毒缺乏必要预见与判断。

3.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落后。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基本是一支粉笔讲到底, 一块黑板讲到底, 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 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作为知识与课程的传授者, 应该将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 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滞后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法, 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对于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很难涉及,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

4.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目前, 各高校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中的考核基本采取的是一次性、闭卷、笔试的形式。而考试的内容上则比较注重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 对学生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并不重视。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根本就不注重平时的学习, 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突击学习, 临时抱佛脚, 不注重知识积累、知识运用。还有的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 只关心自己能否考试及格, 并不关心自己学习这门课程能否在实际中进行运用。

四、优化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改革的策略

1.实行分层递进式实训体系。一直以来, 高校的实训课程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 缺乏系统性、独立性、完整性。这一局面必须彻底打破, 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训课程。因此, 在该课程的改革中可以通过分层递进式的方式进行实践。在第一阶段, 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尽快掌握集体营养状况的检查能力和评价方法, 主要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门诊的检测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向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 并指导居民如何才能实现膳食营养。在第二阶段, 可以对学生实行单项实训。即开设实验室营养配餐基本操作和技能, 对学生实行各单项实训技能的联系,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膳食营养需求配制出不同的营养餐食谱。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的营养科进行简析, 并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些典型病例的营养治疗方案。第三阶段是综合实训阶段, 要求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实训在校内外进行多项营养学综合技能训练。例如:营养治疗流程、营养代谢等实训。

2.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 为了进一步适应本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各相关高校应及时转变观念, 立足本校的实际, 在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可以选聘一些优秀的教师到本校进行实训指导, 以此来大大改善本校的教学现状, 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促进本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还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 加大资金投入, 选派教师到食品企业、社区、养老院、宾馆、饭店、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专业技能的实习, 掌握最真实的实践经验和资料。这些措施能够使高校的实训课程摒弃纸上谈兵的状态, 能够切实将实训课程落到实处, 使师生时刻处于实战状态。

3.加强实训基地的拓展。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同时也是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更是制约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各高校由于资金、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这是培养我国现代化实用型建设人才的关键。例如:在校内, 可以建立营养实训室、营养配餐室、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室, 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将大大满足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训实验教学任务。在校外, 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连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与当地的医院营养科、卫生监督所、集团企业、学校、社区、幼儿园等单位联系建立自己的专业教学实训基地, 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提供条件。这种岗位与教学的无缝对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技能、综合素养, 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4.完善实训考评体系。目前, 各高校对实训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以实训单位写总结、写鉴定、教师打分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的局限性与弊端并不能真正彰显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 必须对现有的实训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可以将实训考评分为专业应用能力的考核、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两部分。考核的方式也可以是笔试、口试、现场答辩、实训单位现场测试等方式, 关键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促进的、相互补充的, 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方法, 给教学增添一定的活力。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 有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上增加一些课时, 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下,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法要求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具体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以某一实例为导线, 引发学生探究的学习欲望。如:教师可以对阜阳农村大头娃娃现象提出具体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并提出具体的改善与食疗方案, 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总结。实践表明, 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欢迎, 课堂表现非常积极, 很快就将案例中缺乏蛋白质的原因、主要症状、防治的措施等进行了分析。面对新颖的实训课堂, 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可以一鼓作气, 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大案例的分析, 例如:对于食物中毒类型与调查处理的方法等。

总之,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主干课程, 该课程的实训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水平与能力。因此, 面对这门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性、实用性的课程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耦合, 改变观念进行实训课程的改革, 为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食品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 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本文将就目前高校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实训课改进行探讨。

关键词:预防医学本科,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实训,课改,策略

参考文献

[1]殷建忠, 陆林, 吴少雄, 等.云南省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 2009, (06) .

[2]梁新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航空航天医药, 2010, (09) .

上一篇: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下一篇:超级模特逛超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