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2024-10-18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精选12篇)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1

若将医学划分为医院中的医学 (临床医学) 和社区中的医学 (公共卫生) , 则无论从经济学“最小投入最大产出”标准看, 还是从人道主义原则看, 疾病的预防都应优先于疾病的治疗[1]。

自2003年经历SARS后, 参加锻炼的人在增多, 人们洗手的次数也在增多, 报纸上关于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等讨论越来越热烈, 人们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然而, 即便将所有这些汇集起来, 仍然无法构成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

1何为公共卫生

Winslow在1920年定义:公共卫生是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科学和实践。公共卫生通过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的疾病、教授人们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及治疗, 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 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能够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可见, 公共卫生实质即公共政策。

针对公共政策, 需补充2点: (1) 公共政策主角是国家。只有当国家介入之后, 卫生这样的潜在政策领域才能够由暗至明, 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只有当一种社会问题上升为政策之后, 各个阶层围绕该政策的博弈才能够遵循一种更清晰的游戏规则, 人们也更容易看出来围绕某项政策的各方的不同观点和真正立场。 (2) 公共政策有效性依赖于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国家是社会的组织者与协调者, 政策决策的最终结果、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不单单取决于国家, 而且还取决于社会各个阶层对政策的反应。不同时期公共政策对大众健康及经济发展亦有其重大影响。

2何为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 在建国后一直是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个人卫生习惯固然重要, 但微观总和并非等同于宏观。极端地讲, 即便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视个人卫生, 仍很难实现公共卫生目标。我们可能得不到纯净的自来水, 也无法控制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我们对超市购买的食品是否已经被污染不得而知, 也无法证实所谓“绿色食品”、“合格产品”是否真实;我们居住在拥挤而密闭的城区, 却不能参与, 甚至无从知悉城市的规划;文化传统、社会地位乃至一地民风、民俗皆会对人的生活方式和对卫生的理解带来很大影响, 我们置身其中却浑然不觉;更甚者, 我们可能因贫穷而多病, 因疾病而更加贫穷, 如此往复, 疾病就会成为社会病。

1848年, 1位年轻的德国医生Rudolf Virchow被普鲁士当局派到西里西亚地区调查伤寒流行病, 他在报告里强调疾病与社会、宗教和政治压制有关。他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提供更多的医疗帮助, 而是进行根本的、长期性的改革。这位狂热的公共卫生事业嗜爱者甚至宣称:“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而政治只不过是大范围内的医学”。Rudolf Virchow的论断或许过于偏激, 但至少我们应记住Walton Hamilton在《美国人的医疗服务》中所说的:“我们无法孤立地研究医疗体制。它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 它与社会的整体结构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

卫生经济学家Victor Fuchs在《谁将生存?健康、经济学和社会选择》中谈到, 自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 相对于公共卫生措施而言, 医疗护理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不大。这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一个社会可用于健康的资源是有限的, 故在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中肯定要做出取舍, 根据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 我们应能找到一个最优分配比例。但通常来讲, 卫生部门对公共卫生理解反而过于狭窄, 因为其更多地反映出医生的观点、医院的利益。倘若仅仅从卫生服务供给出发, 则公共卫生政策将会因忽视不断变化的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而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从政策操作角度看, 单靠卫生部门也无法做好公共卫生领域内所有的事情, 因公共卫生涉及的方面过于广泛, 其始终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Camus在《鼠疫》里这样说过:“事实上, 献身于卫生防疫事业的人们也不一定功勋卓著, 他们那样做只因为他们知道那是惟一需要做的事情。”那些投身于抗传染病的人们, 本希望唤醒人们了解“疾病已是一种社会问题, 防治疾病需要社会每位成员的团结与合作”。这本应同“2+3=5”一样成为常识。

综上所述, 个人体会是必须在法律上对“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作出规定。特别是医院等公共场所, 要有强制性的个人卫生制度及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崔力争.公共卫生与职业病防治[M].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8, 5.

[2] 宋智永.公共卫生与检验[M].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2006, 3.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2

目的:使每个员工知道安全生产与个人卫生同产品质量的必然关联 内容:

1)员工上班时必须穿清洁的服装。(衣扣必须无脱落并全部扣好。)

2)员工进入生产车间必须戴好防护帽子,帽子必须戴端正,并将头发尽可能地完全包在帽子内,包括头发的后面、侧面和额发。

3)不允许佩戴发饰。可以使用弹性发带或橡皮筋或发夹,但它们必须能够被可靠地固定,并藏在帽子下。

4)所有的饮水水杯(饮用容器)必须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不能随便摆放在非指定区域。5)所有生产工人禁止佩戴首饰,包括手表、戒指、项链、挂坠、耳环、耳坠等进入生产区域。

6)所有生产工人禁止带私人物品进入生产区域(如:小刀,玻璃水杯及陶瓷杯,饮料、零食等)

专家称过于讲究个人卫生也不健康 篇3

英国伦敦克兰利诊所皮肤科专家尼克洛说,一些人过于讲究个人卫生,冲澡过于频繁,不知道“热水和碱性强的皂液会去除皮肤油脂,导致皮肤干燥、皲裂甚至感染”。

尼克洛说,多数人不必每天冲一次澡。如果无法放弃这一习惯,冲澡时至少可以水温低些,皮肤偏干燥者宜用化学性状相对温和的浴液。

不少人注重环境清洁,不过,打扫卫生等家务可能增加患高血压风险。

美国《身心医学》杂志先前刊登一项研究成果。美国研究人员调查100名上班族男女后发现,在家中承担家务较多的人血压明显高于不做家务的人,原因是为家务繁杂忧心,并非家务本身。

另外,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定期在居室喷洒空气清新剂与不使用这种气雾剂相比,患哮喘的风险高40%。

英国拉夫巴勒大学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认为,不必坚守夜晚睡够8小时的“现代教条”,睡多长时间合适不可一概而论,“午睡4分钟至15分钟补充体力的作用可能相当于夜晚睡一个小时”。

按照他的考证,“分段”睡觉数百年前相当常见:人们往往天黑睡大约两小时,起来吃晚饭,与家人、朋友交流,午夜再睡三至四个小时,醒来祈祷、生火,随后睡至天明,“累计一天睡大约7小时”。

霍恩劝人们不要为半夜醒来睡不着而烦恼。

“如果凌晨3时醒来,与其躺着为失眠心烦,不如起来做些分散注意力和放松情绪的事,例如玩拼图、读书,直到产生睡意,”他说。

英国《每日邮报》25日列出一些专家的健康新见解,包括刷牙注意事项。

英国伦敦清新呼吸中心牙医菲尔施特默尔提醒人们不要吃完饭立即刷牙。他解释:“应该等待至少半小时,因为食物中的酸和糖会软化保护牙齿的珐琅质。如果太快刷牙,会在珐琅质变硬前刷掉珐琅质。”

他反对弄湿牙刷再沾牙膏刷牙,认为唾液已经足够沾湿牙膏,额外用水沾湿牙膏会“稀释牙膏的效力”。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4

如今,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了1.49亿,占全国人口的11%;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同时,中国残疾人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无论在养老院或是残疾人家庭,个人卫生护理都是难题。为此设计了一种能为特殊群体提供洗头、洗澡、干身、按摩等服务的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医院、养老院和家庭,为病人、老人及残疾人完成个人卫生的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和实用价值。

1 控制部分总体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机械本体、主控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模块、生命体征检测模块、网络模块、洗头模块、驱动电路、气泵、风泵、水位及温度传感器等多个部分组成[1]。机械部分主要完成轮椅与浴缸的对接,实现用户坐在轮椅上便可直接入浴的功能,打破了以往依靠人工的局限性。单片机通过控制浴缸内机械臂的升降,实现入浴出浴及高低位置的适当调整,保证用户有一个舒适的洗澡姿势;通过控制风泵及水泵,实现淋浴、泡泡浴、冲洗、烘干等一系列功能;通过水位及温度传感器,检测浴缸内水位及温度的高低;语音模块实现提示及报警功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

2 控制部分硬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2,3]如图1所示。

2.1 主控单元

主控芯片采用STC89C52单片机[4]实现智能控制,该芯片内部资源丰富,I/O口数量多,增加了P4口,每个I/O有四种工作方式,驱动能力强,内含8 KB FLASH,支持在线编程,内含的独立波特率发生器,支持1T方式,运算速度快,价格低廉。由于系统比较复杂,需要控制的模块较多,所以在输出部分用串并转换来扩展输出,扩展芯片用两片74HC595实现。电路如图2所示。

2.2 温度检测模块

水温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出现水温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就很有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所以要求误差要小,精度尽可能高,占用I/O口尽量少。基于这些要求,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5]。该产品由美国DALLAS公司生产,具有耐磨耐碰,体积小,使用方便,封装形式多样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狭小空间设备数字测温和控制领域。

2.3 语音提示模块

语音提示部分是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对各种工作状态进行提示,从启动到各个洗浴模式都有相对应的语音提示,出现紧急情况有语音报警,最大限度避免了异常情况造成的危害[6]。系统选用以DMA5601为核心的语音模块,该模块可以进行64段每段最长达100 s的语音播放,其优点是串口控制,节约I/O占用,并且波特率可调,可以很好的与其他部件相连接。64段语音,每段长达100 s的语音播放可以很好地满足要求。

2.4 生命体征检测模块

生命体征检测模块主要用于实时监测洗浴过程中人体的生命体征信号,并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可以对心动过缓/过速,血氧及血压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方便护理人员对洗浴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7]。该模块的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2.5 人机交互模块(HMI)

该模块选用北京迪文科技有限公司的DMT48270T043,迪文DMI内置了TFT驱动、大容量FLASH存储字库和界面图片,使得用户MCU只要有串口(或者1个空余的I/O口)即可,电路设计简单,编程方便。

2.6 洗头模块

洗头模块的控制部分由AT89C2051单片机来完成,其电路[8]如图4所示。

2.7 驱动模块

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入浴、出浴、洗头等功能[9],其驱动电路如图5所示。

2.8 网络模块

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在工作时可以通过以太网向上位机传送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护理机的工作状态和洗澡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及报警信号。此模块采用了一款独立的UART,TCP/IP协议模块来完成数据的转换和双向传输。通过对生命体征监测部分的数据交流以得到使用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脉搏信息。经过处理,将这些信息和其他的机器状态报警信号上传至上位机。该模块与主控芯片以串口的方式通信,节约了I/O口。

3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10],由主程序、初始化子程序、温度检测程序、中断子程序、延时子程序等组成,通过主程序分别调用各子模块完成相应的功能。其软件系统总体框图如图6所示。

4 结 语

本文介绍了基于STC89C52的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能够完成自动洗浴的功能,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了洗头、洗澡、干身、按摩等服务,较大幅度地减少了为这些人服务的劳动强度。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医院、养老院和需要该类服务的家庭。

参考文献

[1]周伟,谢存禧.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轮椅的模块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作,2010(3):18-20.

[2]李云峰,汪海燕.智能吸尘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5):150-152.

[3]宋雪丽,王虎林,王毅.基于单片机的寻迹机器人的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2009(4):36-38.

[4]王应军,赵晨萍,刘文闯.基于AT80C51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J].福建电脑,2009(12):30-33.

[5]曹永彦,王培俊,毛茂林,等.基于单片机的机器人设计与制作[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1):22-24.

[6]史洪宇.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的设计[J].仪表技术,2010(12):16-18.

[7]彭桂力,刘知贵,鲜华,等.基于AVR单片机的血压、脉搏装置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7,33(12):247-250.

[8]袁东.51单片机应用开发实战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9]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5

一、内容摘要:

报告以 25 名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

的方式。探讨了小学生卫生与健康状况。了解这些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卫生习惯,是否会在街上乱扔垃圾,饭前便后是否会洗手等等。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小学生的卫生观念并 不是很强。并不是很懂得卫生与健康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

二、【关键词】

三、引言 :

小学生

卫生

健康

卫生与健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才会对健康又益处。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的 表现出来的。比如: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衣服要勤换洗,指甲要勤剪,饭前便后要洗手; 经常打扫环境卫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我想,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在我们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家长们曾经教育过我们的。关键是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养成一个非常 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查的时间与地点:2010年12月20日

城关小学

四、正文

(一)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25份问卷,总共回收了25份问卷。回收率是100%.问卷中同学们回答的情况可以绘制如下表格:

题号 选项

A

B

C

1

6

(24%)

19

(76%)

2

9

(36%)

16

(64%)

3 4 5 6 7 8 9

5 12 13 2 5 6 6

(20%)(48%)(52%)(8%)(20%)(24%)(24%)

5 8 8 18 10 16 17

(20%)(32%)(32%)(72%)(40%)(64%)(68%)

15 5 4 5 10 3 2

(60%)(20%)(16%)(20%)(40%)(12%)(8%)

(二)数据的分析,如下所示: 二 数据的分析 如下所示: 数据的分析,1、你会在街上随意扔垃圾吗?这一选题中有70%的人选择不随地乱扔垃圾,他们知道 乱扔垃圾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还有30%的人选择会在街上随地乱扔垃圾,这说明他们的卫生习惯并不是很好,应该加强。

2、你去扔垃圾时,扔到垃圾桶外你会怎么办?这一选题中有36%的人选择去捡垃圾,还有64%的人选择不去捡。都是丢过就算了。

3、你每天平均洗手几次?这一题中有20%的人选择一天只洗一次手,20%的人选择一 天洗2次,还有60%的人选择每天不定时选择好多次,一天洗手洗一次是不够的,应该是好

多次。

4、你一般在下面哪个时间段里洗手?这一选项中有48%的人选择饭前便后洗手,有32 的人选择外出回来洗手,还有20%的人选择很脏才洗。洗手应该经常洗,而不应该是很脏才 洗,很脏才洗会有很多的细菌。

5、选出你每次的洗手方式?有52%的人选择随便洗洗,还有32%的人选择打点肥皂洗,有16%的人选

择用洗手夜细心的洗,洗手就该细心的洗,要多洗两遍,缝隙之间要多擦一下,因为在手的缝隙之间也有好多的细菌。

6、有过饭前便后,玩游戏后等忘记洗手的经历吗?这一题中有8%的人选择有这种经历,有72%的人选择没有忘记,还有20%的人选择凭自己的感觉像洗就洗。

7、你会随地吐痰吗?在这一题中有20%的人选择会随地吐痰,有40%的人选择偶尔会,还有40%的人选择不会。随地吐痰是以中不好的卫生习惯,我们不应该随地吐痰。

8、你多长时间洗一次头?在这一题中?有24%的人选择一洗一次,还有64的人选择2到3 天洗一次头,还有12%的人选择一周才会洗一次头。

9、你的刷牙情况是怎样的?有24%的人选择每天一次,通常每天一次的人都应该是在早 上,有68%的人选择每天每天两次,还有8%的人选择每天要刷牙三次。

10、你了解哪些关于卫生与健康的知识?这一题不是选择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从 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的同学并不是很了解一些关于卫生与健康的知识,只是随便的写一下: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要多多运动身体才会好的类似一些答案。甚至还有一些同学的答 案是不知道。这说明在们心中卫生与健康的观念并不是很强。

五、结论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在街上随地扔垃圾的问题不容忽视。比较多同学 会偶尔随地扔垃圾。大部分同学已养成洗手的习惯,有一部分同学洗得很随便,没有意识到 洗手的最终目的。而且也是集中在饭前便后洗手比较多,其余时间洗手的比较少。随地吐 痰的现象不是很多,可能绝大多数同学都意识到这是不讲卫生的,也没有公德心。在头发 问题中,一般选择一周才洗一次头的学生中男生较多,好像男孩子并没有女孩子那么爱干净。

在牙齿卫生中,能做到早晚刷牙的同学很多,但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是会早上刷牙,没有养成睡前刷牙的习惯。小学生的卫生观念较弱,并不是很强,对健康与卫生的知识了解也不是很多,不了解有 些不卫生的习惯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有些不卫生的观念或习惯也许从小到大就是那样,如很 多学生认为饭前洗手根本没有那个必要,因为从小在家中,家长就是那样做的,饭前不洗手,而孩子也跟着家长那样做,在家的卫生习惯也不是很好,自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只是为了贪图方便,一些从小养成的观念与习惯,想改的话一时间不是那么很容易的。

六、建议
个人的个人的卫生与健康息息相关,可能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遭受细菌了。这 样的情况的发生,有一大部分是因为人们的意识不强引发的。我们就以上的种种问

问题,提出 了以下的建议:

1、学校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深刻认识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2、为学生自己 制定完善的个人卫生制度,如: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饭 后要漱口等等。

3、要定期检查,在学校里,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检查有哪些不好的习惯与行为,在家里家长也可以帮忙检查,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带来好的榜样。

4、学生自己可以上网,或看书,多了解一些关于卫生与健康的知识。

七、附录

(一)申请表一份

(二)阶段性报告一份

(三)调查问卷25份 调查问卷 份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6

2010年12月25日起,浙江省永康市16所乡镇卫生院正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确定基本药物507种;2010年12月25日,所有基本药物全部按零差价向新永康人和本地居民提供[1]。2011年,我市全部16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根据本地服务人口进行卫生院人员核编,全市定编1161人,正式在岗790人。通过一年的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实施,我们对乡镇卫生院的运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取得的成效

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2011年1~12月门诊人次368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3%,门诊人均处方额去年84.71元,今年51.65元,同比下降64%;全市16所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5%,住院比去年同期减少5%。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医务人员创收压力明显减轻;加上农保支付报销补偿方案不断优化,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把门诊、住院均次费用的零增长、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等指标列入医疗机构考核内容,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用明显减轻。

坚持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随着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和永康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性,医务人员服务重心转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保护农村居民健康为目标,开展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指导等“六位一体”公共卫生服务,辖区责任医生服务网络、区域社区卫生服务圈建设逐步加强,责任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示范片创建为我市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绩效考评体系完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开展处方点评,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成效显著:随着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和绩效工资实施,乡镇卫生院彻底摆脱既往以药养医的局面,但药品“回扣”触角有向基层蔓延趋势,我市实时将处方点评制度在全市乡镇卫生院推进,落实日常督查措施,我院的抗生素使用比例从1月份的65.63%下降为35.32%,输液比例从41.26%降26.68%,抗生素滥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基本药物制度和绩效工资初期存在的问题

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不能实现乡镇卫生院医疗和抢救全覆盖,患者分流未能有效实现:目前,我省核定的基本药物为国家基本药物302种,浙江省增补150种,我市增补过渡期使用50种。实施以来发现,由于部分医疗急救必须品种、妇科、儿科用药不在目录内,同时群众不良用药习惯尚未得到有效纠正,乡镇卫生院对核定级别以外的就诊患者不再接诊,患者认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下降了,而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零售不规范,村卫生室、个体诊所未列入国家基本藥物零差率和用药规范管理,增加了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

医院正常上、下班时间未能满足公共卫生上门随访要求,责任医生自身健康诉求未能得到重视,进修学习机会缺乏,导致责任医生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有所下降。

简便、易操作的绩效分配机制尚未充分形成,现有分配机制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以流动儿童管理为例,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项目,却未被列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预算,相关服务也未列入绩效工资报酬。根据永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要求,各单位根据现有在职职工总数核定除基础绩效工资外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各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奖励总量内,各自制定绩效奖励分配方案进行分配,既往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经费用于购买社区医生劳务支配部分在实施绩效工资后被取消。但是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责任医生工作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差别较大而平均可分配绩效奖励基本相同,未能充分体现绩效工资改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人才流失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我们在和社区医师交流的时候,他们普遍反映没有荣誉感。社区卫生服务应该与个人的发展空间相辅相成,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长的土壤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思考和建议

调整市本级过渡期使用药品,加强急救药品储备:在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对市本级2011年使用的过渡期药品进行调整,保证乡镇卫生院医疗需求。对部分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确属临床抢救必须药品,报经省里同意后另行采购,以有效防止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的发生。

加强健康宣教,培育安全医疗环境,营造良好医疗氛围: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开展一对一宣教,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让患者了解基本用药过程,避免非需治疗、过度治疗。政府部门、宣传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公益性广告宣传,加强安全用药、按需用药正面引导,促使广大群众形成良好用药习惯。加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药品零售企业监管,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制定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基本用药目录,培育安全医疗环境。加强医患纠纷舆论正确引导,营造良好医疗氛围。

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建立并贯彻落实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模式和政策措施,建立全科医生培训补偿机制,适当放宽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培训学分要求,增加全科培 训项目实用性、可操作性。建立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培训基地,加强政策指导,支持医院以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为核心开展医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全科医生培训可及性。建立全科医生进修轮训制度,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原则,逐步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防止医疗队伍断层现象发生,提升全科医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尽快对全科医生进行明确的定位,应该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编制。这样,全科医生才能摆脱冗杂的日常事务,其综合服务和临床能力才能提升。

进一步强化医院的绩效管理,提高职工积极性: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在基础绩效分级管理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着眼社会收入分配全局,根据不同地区服务人口、辖区公共卫生服务总体任务差距,以工作人员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完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在财政支付到位情况下,建议适当提高医生工作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投入较大地区绩效奖励工资支付比例,对节假日不能正常安排休息的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适当补偿,所需经费不在绩效奖励工资控制总量中列支,采取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或医疗收支结余支付办法,提高责任医生参与基本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热情,使广大群众能充分享受到医改的好处。

参考文献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7

1放射卫生管理中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电离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能够引起物质电离,就是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的原子、分子电离,广泛用于医学, 包括医学影像和医学诊断设备。为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是非常必要的[4]。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和临床应用,普放检查、CT检查等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诊断手段,在国外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过度的放射诊断检查对人体有不良影响[5]。调查显示,除了各类癌症和乳腺癌之外,有关专家还重点研究了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癌变情况,发现只有女性生殖系统方面的癌症与医疗辐射无直接联系。虽然射线对人体有害,但常规射线检查不会产生值得忧虑的危害。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广泛应用于临床,CT扫描所产生的放射剂量超过普通放射产生的剂量的平均值,使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受照剂量倍增[6]。从放射防护的角度考虑,除非针对癌症或高危的老年人等需要人群,不建议将CT扫描作为体检项目[7,8]。因此,对受检人群进行恰当而合理的放射诊断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在放射卫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所以,进行个人接触剂量监测对职业性照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有重要意义[9]。有关资料显示, 市直管医院与非直管医院相比,市直管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相对较低,说明市直管单位可以为放射工作人员提供相对安全的防护措施和工作场所,降低了放射工作人员超剂量的概率[10]。

将不同放射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相比较,发现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接触剂量最高,其他放射工作人员其次,普通影像诊断人员最低。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普通影像诊断是各医疗机构使用频率最高,患者流动最频繁,周围射线防护环境最受重视以及采取了有效的屏蔽防护措施。相对而言,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因接触距离近,相对防护效果差,操作时间较长,导致了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远高于普通放射诊断工作人员[11,1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3,14]。因此,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是今后放射防护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放射治疗的相关医护人员除了胸部需要佩戴个人剂量计,主治医师的手指上也需要佩戴个人剂量计,以保障主治医师皮肤的受照剂量不会超过剂量限值[15]。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剂量水平之所以也比较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场所虽然有严格的分区,而且有着极为严格的工作制度,但其治疗场所并不是密封的,核医学工作人员在其工作的过程中会有较大部分的肢体暴露在射线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下,另外,正电了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医疗诊断技术和同位素药物的使用也在逐年增加,从而增加了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和身体受射线照射的时间[16]。因此,应当对从事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重点监测,增强操作技能及相关防护意识, 加强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效果,增加相关的放射防护用品,尽可能地降低其受照射剂量。

做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不仅使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也有助于对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做出正确评价,防止突发意外放射事故的发生[17]。所以,放射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工作中佩戴好个人剂量计,并定期更换。实施合理和科学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以及放射工作环境的安全奠定了有力的保障。

2放射卫生管理中的放射防护评价工作

人体对辐射产生的轻微改变无法确定是否有害, 但是当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但自身是感受不到的,一旦损伤程度到达临床可观察的有害程度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种损害不仅会危害个人,还会危害到群体及后代。电离辐射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可以在人体内蓄积,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能够较准确地提供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信息。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的机房屏蔽防护,减少放射工作人员的接触时间,严格按照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防止过量照射造成机体的损害[18]。放射防护评价工作是放射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不仅要对放射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保护,还要对受检者和周围的公众人员进行保护。

辐射防护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时间防护就是缩短受照射的时间,个人的累计受照射剂量与受照时间有关,所受照射的时间越长,个人的累计受照射剂量就越大。在某些情况下,常常通过缩短受照射的时间,来限制个人所接受的射线剂量。因此,一切人员应尽可能减少在放射机房周围的停留时间,尽量缩短照射时间。 距离防护即是增加患者以及放射工作人员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若忽略空气对射线的吸收作用,那么受照剂量与距离平方是呈反比的,因此,若距离增加1倍,则受照射量减少4倍,所以,应使一切人员尽量远离放射源。屏蔽防护是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一道防护屏障,从而减弱或消除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在利用射线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受照剂量,单靠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因此,要进一步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需要利用屏蔽防护。比如隔室操作就是在放射工作人员与放射诊疗设备之间设置防护屏蔽,还有放射工作人员使用的铅手套、铅围裙、铅眼镜等防护用品,以及受检者的相关防护用品等等。所以, 在放射防护评价的实际工作中,时间、距离、屏蔽这3个因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灵活变通。

放射诊疗科室是医院中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都需要通过放射诊疗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或辅助诊断。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学放射诊疗装置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临床治疗中,由于其功能种类多、分辨率强、图像显示度高等特点,因此它备受医疗工作者的喜爱,同时也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许多重要可靠的依据[19,20]。所以,各医院都在更换更新、更好、更先进的放射诊疗设备,以完善放射影像诊疗手段和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促进医院各个临床科室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放宽了对放射机房面积的要求,使得各医疗单位的放射科机房面积有所减小,但并未严重缩水。且放射科机房的防护越来越好,比如增加了一定厚度的铅板屏蔽防护等,以保证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的身体健康,并使得放射机房的屏蔽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21]的严格要求,以及广大群众和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的提高和医疗单位对放射诊疗设备的机房防护重视程度,各医疗单位在卫生监督部门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部门的指导下放射防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对放射机房的防护做到尽善尽美,使防护剂量处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所以只有加强放射防护评价工作,普及放射防护知识,不断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及健康检查意识,才能有效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疾病的发生[22]。

3结语

综上所述,放射防护评价对于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尤其是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放射工作人员由于每天都要接触射线,相对的防护要求就要更加严格,对操作室的防护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操作室内的观察窗和隔室门的防护剂量水平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这关系到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限值是否会超标。个人剂量检测是对放射工作人员一段时间内所受到的照射剂量进行检测,现阶段除了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还无法做到隔室操作外,其他放射工作者基本上都可以隔室操作,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个人剂量检测数值基本上处于本底结果。所以放射防护评价和个人剂量监测是对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双重保护。放射防护评价是第1道保护,个人剂量监测是第2道保护,两者共同合作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8

关键词:信息泄露,信息安全,对策

0 引言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卫生部门可以更快捷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公众的医疗卫生信息, 提高卫生服务效率, 但随之而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和重视。

案例1

在360“补天”漏洞响应平台2014年12月公布的27个影响较大的漏洞中, 其中7个为医疗卫生行业漏洞, 每个漏洞都会导致超过百万用户数据泄露。这些数据包括用户的家庭住址、患病情况以及社保卡等敏感信息。信息泄露在医疗行业比较集中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个人信息比较集中, 因而吸引到黑客的更多兴趣和关注;另外也跟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网站安全的长期不够重视有关。很多医疗机构被爆出的漏洞均属于低级和古老的漏洞, 比如弱口令, 以及SQL注入、命令执行等。爆出这些漏洞对于安全水平较高的行业来说, 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案例2

部分宁波居民先后接到自称是“市财政局 (有的称卫生局) ”工作人员的电话, 以“领取新生儿补贴”为名进行诈骗活动。2014年2月13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也专题报道过, 由于骗子准确掌握婴儿的生育状况, 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加之受害人不太了解相关政策极易上当受骗。201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罗维邓白氏公司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事件, 上海警方在控制5名公司高管后, 查获近2亿条被倒卖的公民个人信息。在被抓的犯罪嫌疑人中, 有些与本市卫生系统和保险行业有紧密接触, 其中数十万条新生儿出生信息来自市卫生局数据库维护工作人员。

1 危害

1.1 经济利益损失、个人安全受到威胁

公共卫生领域的个人信息会涉及地址、电话、身份证号, 甚至是医保财务信息。受害人在个人信息泄漏后会收到源源不断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 甚至有不法公司冒充政府部门进行诈骗, 混淆视听, 导致受害人账户欠款不翼而飞。通过伪照个人身份证, 到电信有关单位冒用对方身份办理电话、移动电话卡, 甚至到金融机关冒办信用卡、证券等。这些个人信息还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受害人被跟踪调查、报复, 甚至存在人身安全问题。

1.2 政府机构公信力受损

对于政府机构来说, 任何形式的数据泄露都是对目前隐私保护法制不健全的直接反映, 恶意泄露事件不仅影响用户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信心, 还会进一步影响卫生事业的长远进步和科学发展。

1.3 国家安全威胁

据报道, 2012年境外一家卫生信息化公司以资助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名义, 在国内多地多家医院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医疗保险信息, 对这些数据进行汇集、分组、分析利用, 掌握我国居民发病的疾病谱、疾病负担以及患者职业、收入等, 甚至利用患者职业类型推测我国军事人员分布状况, 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被安全部门严密监视、查处, 并受到国家相关领导人的重视。

2 原因分析

2.1 落实安全等级保护不到位

内外网并没有真正物理隔离, 服务器杀毒软件不及时跟新, 漏洞不及时打补丁, 甚至有的服务器没有安装杀毒软件, 密码设置过于简单且没有定期更换。工作数据被带到家里电脑上使用, 工作用的笔记本也同时被用于私人娱乐。这些现象在很多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普遍存在。而一旦某个服务器被攻击, 会导致其他服务器面临很大风险。

2.2 人员泄露

目前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已经出台了许多制度和办法, 但是在落地过程中往往很多人缺乏安全意识, 不严格履行这些办法, 而这些办法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和惩罚力, 从而信息安全难以落到实处。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权限管理规范》《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明确了账号管理规范, 规定省、市、县级疾控机构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一旦系统管理员的账号泄露, 会导致大量的账号信息外泄。而且由于账号数量众多, 上网环境不安全, 用户密码长时间不修改甚至是初始密码。目前卫生领域相当一部分系统都是第三方软件公司开发, 而软件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 一旦某个项目的参与者想获取医疗数据, 也是轻而易举的。

2.3 利益诱惑

行业道德的缺失使得个人的欲望不断膨胀, 在功利心的驱使下, 将患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 以获取经济利益, 这是造成医院、保险等部门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部原因。从案例2中可以看到信息泄露的灰色利益链, 罗维邓白氏公司不费力气就能赚取钱财, 骗子通过泄露的信息进行诈骗或推销也获得利益。这也是信息泄露事件屡屡发生的根源所在。

3 建议对策

3.1 加强法律意识、职业道德, 行业自律

信息安全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抢占舆论阵地、确保政治安全问题的措施。应先提高社会对于信息安全的意识, 使公众了解信息安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了解对于个人乃至国家安全的威胁, 并且政府和各个组织所出具的措施都应结合我国实情, 具有操作性。公共卫生部门应在保护安全的同时兼顾人们的自由和隐私, 争取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对收集个人信息作出各项规定, 规范卫生部门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内容方式, 明确个人信息收集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以及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患者、医疗服务机构以及公共卫生相关人员对于安全隐私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从源头控制信息的流向。规范管理机构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建立规章制度, 每个环节责任到人, 确保数据被安全存储, 规范处理, 合理使用。

3.2 增强技术能力, 进行安全评估, 制定风险预案

卫生机构应研究制定行业信息安全规划, 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切实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数据安全审计, 实现对业务系统权限梳理, 对关键数据、业务状态进行分析, 实现对敏感数据监控, 记录操作行为, 提供事后追溯。进行物理安全保护和运行安全保护, 实现故障容错、容灾、冗余备份, 购买漏洞扫描、入侵检测、防网络攻击等产品。

3.3 增强监管, 强化处罚力度

从信息系统运行、科教研等相关机构对医疗保险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和发布等方面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尤其涉及跨境数据交换业务, 安全部门和政府当局应加强监督管理, 从个人层面防止安全隐私泄露, 从国家层面防止国计民生的相关信息被非法获取或披露, 阻止渗透和遏制我国发展的不良事件的发生。造成信息系统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 要追究单位和人员的责任。通过技术和管理等多种手段防止恶性事件和不良影响的扩散, 如在技术方面停止服务器的服务, 找回丢失数据等;在管理层面及时通报安全隐私泄露案例, 告知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 防止次生危害事件的发生;给予受害人多种形式的补偿, 例如经济补偿、免费的信用监控以及免除保费等。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分子将公民的个人信息用于贩卖、销售活动, 人们个人防范意识的薄弱和工信部门职业道德的缺失为信息的买卖提供了源头, 极低的经济和法律成本使得从事贩卖、销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活动易于实施, 个人信息泄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增强技术保护能力、增强监管等手段切断这一条利益链条, 使公民的个人信息处于层层保护之中, 不被不法分子所觊觎。

4 结语

总之,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越来越应该受到个人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应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倡导、宣传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水平, 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法律与制度建设, 全社会同心协力, 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将不是奢望。

参考文献

[1]黄冈新视窗.医疗卫生行业成漏洞重灾区, 数千万用户信息恐被泄露[EB/OL].[2015-04-08].http://www.hgitv.com/news/gn/12347.html.

[2]宁波网络民生服务平台.新生儿信息泄露, 卫生部门该如何应对[EB/OL].[2015-04-08].http://nb8185.cnnb.com.cn/html/292/1401/2015/0120/696906.html.

[3]中国新闻网.刚报卫生资格考试就被推销“密卷”谁泄露了报考者信息[EB/OL].[2015-04-08].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5/03-24/7153241.shtml.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9

目前国内外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具体考评操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这主要是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步较晚、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加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具有的岗位构成复杂性、绩效的群体性和行为指标的难以量化等有关。而如何设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依据和方法,已成为建立科学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个人绩效考核管理评价体系的关键问题。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1 对考核目的定位模糊和偏差[1,2]

对考核目的进行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也是绩效考核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的问题,它直接反映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影响着考核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方案的具体实施。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个人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着目的定位模糊与偏差,其主要表现在:(1)绩效考核目的定位不明确,没有明确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工资、职工的职称晋升、职务晋级和奖惩等利益挂钩,没有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而仅仅流于形式;(2)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使员工的工作目标和组织制定的目标一致,因此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和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必须将个人绩效考核和组织的绩效考核目标统一起来。而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往往孤立地看待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将个人绩效考核与组织的绩效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1.2 忽视考核对象间的差异性

目前,国内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个人绩效考核的方法上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没有按工作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来区分和设计绩效考核方案,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分配”方案,由于在个人绩效考核和分配问题上没有很好的区分度,因此很难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沿袭医院对其内部职工的绩效考核方案,主要侧重于临床诊疗的服务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考核,很少涉及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且对于其具体考核方法也很少有相关研究报道。正是由于忽视了考核对象间的差异性,导致从事不同社会卫生服务项目的医务人员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上没有区别,且对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案,主要表现在考核内容和形式上没有与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具体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考核方案上要么与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类同,要么就将考核方案流于形式。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设计个人绩效考核方案时,选取的考核指标也缺乏代表性和科学性,片面强调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等二级指标,缺少对这些二级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和区分,以及如何围绕着这些二级指标来设计三级指标,如何对三级指标进行设计和考核等等。

再就是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充分考虑社区卫生服务的分工情况,除了简单的区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功能外,没有将医技人员、护理人员、药房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来,相关的指标体系也没有科学系统的设计,而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等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指导文件(包括配套文件)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应配备有临床、预防保健和医技科室,以及相应的医务人员,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按1∶1的标准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等规定[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其保障社区居民方便就医、满意就医的作用,就必须配备有专业较齐全的高素质医务人员,并且按照人员职责、服务内容、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不同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高效的开展。

1.3 考核实施的不规范,直接影响被考核者工作积极性

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了相对完整的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也从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功能方面进行设计考核的指标体系,但是由谁来实施考核和如何实施考核,却没有详细的说明和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很难保证考核结果有效性。如何在个人绩效考核过程中,减少因主观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考核的透明度,避免考核过分看重“人情”,以及避免暗箱操作之嫌,都是目前在设计绩效考核原则、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和实施考核过程中必须关注和研究的。正是由于缺乏对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的监督,导致目前很多地区在实施绩效考核时没有很好的贯彻绩效考核精神和宗旨,考核流于形式,或者应付上级检查,或者考核者为估计面子平均给分,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绩效考核工作的持续、有效和深入开展[4]。

1.4 对绩效考核缺乏系统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考核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构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人员绩效考核的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和深入,这也和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历年来不太重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国情有关,现今国内普遍沿用医院的一套针对个人绩效考核的办法,过多的引用医院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没有区分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等之间的差异,没有注重对公共卫生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或者指标设计过于简单。上海、杭州等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地区中的一小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鉴了部分英国NHS社区医生绩效考核的做法,设计了一系列关于医务人员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特别是由于实际操作起来很多条件不具备,如可测量和评定医疗服务效果的测量和评价,社区居民对社区医务人员个人评价的参与度不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来源和利益分配,上级卫生行政机构的政策制定等,导致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设计指标体系的初衷有较大差距,这实际上也就一定程度上要求绩效考核方案的理论设计必须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密切的结合起来。

由于真正在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时间较短,对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模式和功能完善和实现缺乏深入的研究,且政府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存在滞后性,因此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考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2 对 策

2.1 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准确定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个人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绩效控制的手段,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的业绩的评定与认可,具有激励功能,使工作人员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工作满意感,同时个人绩效考核还可以有效的激励医务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改变服务态度,提升其发展潜力,提高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客观上促进和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绩效考核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职务任用与升降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采取一定手段的惩戒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绩效不可缺少的措施。另外,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经过上级有关部门运用绩效考核的指标进行考察与测试,也有助于促进上、下级间的沟通。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绩效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5]。

通过建立具有导向性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维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活力和效率,促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的均衡发展,为推动和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人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指导。

众多专家和学者认为,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分配制度改革应当形成留住和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具有激励与约束作用的机制, 如果要达到这种目的, 就必须实现关注价值定位、分配要素、薪酬级差的改革目标, 坚持明确医疗机构人员的价值定位、合理划分分配要素、拉开适宜的收入差距、确定准入和考核标准的改革目标[6]。将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最低工资、岗位、和绩效的工资结构,同时要合理界定工资结构各部分所占比例。

2.2 按服务内容确定绩效考核方案

在设计绩效考核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考核对象间的差异,按照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来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案[7]。比如,对全科医生的绩效考核就应该和基本医疗的各项工作指标结合起来,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二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三级指标,服务数量的三级指标可包含普通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出诊人次数、院前急救人次数、住院服务床日数(包括残疾人康复)、家庭病床服务床日数和手术服务人次数(仅限于已开展此类手术服务),服务质量的三级指标可包含门诊抗生素2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门诊处方激素百分比、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和次均门诊费用,患者满意度的三级指标可包含投诉、纠纷次数、综合满意度等,然后针对三级指标确定相应的具体考核方法;对公共卫生人员的绩效考核应该和预防保健工作结合起来,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为二级指标,其中服务数量的三级指标是预防接种的人次数(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妇女保健人次数、儿童保健人次数、高血压病人规范管理人数、糖尿病病人规范管理人数、精神病人规范管理人数、艾滋病病人规范管理人数、新建档案人次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人次数等,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的三级指标分别是是服务日志记录完整性、服务管理规范、投诉、纠纷次数和综合满意度等;护理人员、医疗技术人员(药房、医疗辅助科室,如心电图、放射室、检验室、B超等)、管理人员(信息部门、质控部门、人力资源、财务部门、保障部门、主管领导等)等也可以依据工作内容制定考核标准。

2.3 规范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加强监督管理

绩效考核方案制定之后,如何实施并保证实现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当前亟需研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成立绩效考核管理小组,由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组成,人数控制在5-7人;在具体实施考核过程中,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者、社区居民(患者)等组成的直接评估组,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评估其中对临床、全科医护人员、医技人员的满意度调查对象为患者,对下社区服务次数较多的全科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其满意度调查对象为社区居民。在具体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可分为:(1)内部监督。成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代表组成的监审组,负责内部监督。若发现现场考核组成员或评估工作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违纪考核人员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2)外部监督。由中心领导小组派人对现场考核进行监督抽查,若发现现场考核组成员在考核过程中出现违法或违纪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终止考核资格的处理。

2.4深入开展绩效考核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绩效考核方案主要借鉴WHO、OECD组织,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医疗机构内部人力资源考核的评价思想和实践经验,鉴于卫生Ⅷ/卫生Ⅷ支持性项目、UHPP项目曾做过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借助其研究成果,可以选择若干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逐步推进实施,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绩效考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要将个人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中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8]。

参考文献

[1]戴良铁.我国企业绩效考核中潜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J].中国劳动,2000;10:34-35.

[2]郑晓明,吴志明.绩效考核的误区[J].中国劳动,2000;4:30~32.

[3]2006年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

[4]罗乐宣,姚岚,陈渊清等.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比较[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6):63~64.

[5]王勋英.实施绩效考核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医院.2004;8(4):36~37.

[6]徐鹏,王颖,罗力等.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设想:目标、原则和模式[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21~22.

[7]陈瑶,张治国,苏建军等.分层法在确定区属医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7;20(2):35~37.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10

关键词:农村女性居民,个人卫生习惯,调查,农村人口素质

女性独特的家庭角色决定其个人卫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他家庭成员健康意识的形成。为取得第一手资料, 促进全省女性个人卫生习惯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笔者于2006年7月至9月对全省各地 (市) 乡镇400名20~50岁女性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的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形成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80份, 年龄在20~50岁, 其中小学及文盲文化程度者占18%, 初中文化程度者占20%, 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3%, 中专文化程度者占28%, 大学文化程度者占21%。

2调查内容及结果

2.1 对随地吐痰认识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少数女性居民认为随地吐痰是很正常的事, 虽然大都能意识到随地吐痰是不卫生的习惯, 但仍约有占总人群29%的人经常随地吐痰。而且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 年龄较小的人较能做到从不随地吐痰:40~50岁年龄段从不随地吐痰的人占不随地吐痰总人数的12%, 30~40岁随年龄段的占36%, 而20~30岁年龄段的可达52%。结果见表1。

2.2 对生活用具是否混用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毛巾混用的在总人群占42%, 20~30岁年龄段的比例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最小, 为26%, 而30~40岁及40~50岁年龄段的则均约有近50%的家庭毛巾混用。脚盆、脸盆混用的在人群中约占36%, 较毛巾混用的为少, 其中对脚盆脸盆混用的危害认识较好的大多为20~30岁的年轻人。饮水杯混用的人占人群总数的47%, 随着年龄增长, 混用情况严重。结果见表2。

2.3 对饮食卫生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生吃蔬菜瓜果时, 近64%的人能做到认真清洗, 其中20~30岁中认真清洗者在该年龄段中所占比重最大, 可达86%。餐具消毒方面, 被调查女性做得普遍不好, 不到10%的人能做到定期消毒。防蝇方面, 平均39%的人做不到有效防范, 其中40~50岁年龄段不采取有效措施的人所占该年龄段比例最高, 为59%。结果见表3。

2.4 对刷牙认识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人每天都刷牙, 平均占95.7%, 每天早晚刷牙各一次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比例逐渐下降, 平均占26%;仅早晨刷一次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 比率逐渐上升;平均82%的人认识到牙具应每人一套, 但仍有一部分家庭共用牙具;牙刷定期更换的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其中20~30岁的年轻人占64%, 而40~50岁的中年人仅为23%。结果见表4。

2.5对内衣购买使用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内衣的选择上最看重的是其面料是否有利身体健康, 但40~50岁年龄段的人有15%更倾向于购买便宜的内衣, 内衣的品牌观尚未在人群中形成, 只有5%的20~30岁的年轻人购买内衣时考虑品牌。70%以上的人将内衣和其他衣物分开清洗, 做得最好的是20~30岁的人, 可达本年龄段的87%。不分开洗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比例加大。结果见表5。

2.6 对生病就医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①在所有被调查者中, 及时就医的平均为34%, 拖延者约占32%, 其中30岁以上的人占绝大部分, 约为人群的80%;②就医地点也有差异, 20~30岁的人72%到乡镇或县级以上医院就医, 而30~50岁的有79%的人仅在本村卫生所就医;③不及时就医的原因较多, 14%的人因为没有时间, 16%的人担心医疗费, 3%的人不相信医疗机构水平, 而多达67%的人认为病情不重无需就医。结果见表6。

2.7 对劳动之余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劳动之余进行体育锻炼情况各年龄段出现明显差异, 年龄越大锻炼越少, 40~50岁年龄段的锻炼者仅占总人群的28%, 而20~40岁的人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较高。结果见表7。

3讨论

我省农村女性居民对随地吐痰行为的危害有较高认识,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高龄女性还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的认识只停留在口头上, 并未行动起来。调查中可以发现20~30岁的年轻人中60%的人可以做到从不随地吐痰, 比年龄大的人卫生习惯好。调查可知生活用具混用和餐具不进行消毒情况普遍。这为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如乙肝病毒、脚气真菌、螨虫) 的传播和入侵开辟捷径。调查中笔者发现,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生吃瓜果蔬菜时没有进行认真清洗。由于我省多数农村并没有专门处理农家肥的设施和措施, 这使得寄生虫虫卵和消化道传染病病菌极易污染蔬菜。为追求经济效益, 不少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滥用农药、催熟剂等化学制剂。这些物质进入人体, 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女性已意识到每天都要刷牙, 但是如何做到科学刷牙却并非人人皆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内衣的要求有所提高, 但对科学选购和清洗内衣知识相当缺乏。纯棉质的内衣对皮肤刺激小, 也不利细菌生长。保持内衣清洁, 内衣的特殊性决定在清洗时它必须和其他衣物分开, 否则会产生交叉感染。就生病就医情况看, 及时就医并且到乡镇医院或县以上医院看病的大部分为20~30岁的年轻人。而年龄大的女性多处于 “能挺则挺, 能挨就挨”状态。究其原因有3, ①没有形成有病及时就医的健康观念;②受经济因素制约, 看病贵是使得百姓不及时就医的主要原因;③基层医疗不发达。就劳动之余体育锻炼情况来看, 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仍存在明显的年龄段差异, 年轻人更能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调查发现, 大多数人还将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锻炼。

浅谈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 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公共卫生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8-0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话不但说明人类以食物赖以生存,而且也说明食物安全性对人类的重要性。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能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反之亦然。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1 食品安全的含义及内容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安全包括四个成分:第一,成分安全,不包含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第二,功能安全,食用后不影响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第三,免疫安全,不能带有导致人体发病的动物、微生物和病毒。第四,遗传安全,即不改变人类基因和人类的遗传功能。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2 公共卫生的含义及内容

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其中,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卫生界定為“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食品卫生是指提供人类食用的各种食品,在其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烹饪、食用等各个环节必须符合饮食卫生标准,保证各种食品所含营养和能量安全进入人体,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食品卫生具有食品安全的基本特征,包括结果安全,即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等和过程安全,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3 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的相互影响

尽管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前提。而食品卫生又是公共卫生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1,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与稳定。

3.1 食品安全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关于问题食品的各类报道层出不穷,牛奶业普遍使用三聚氰胺出现各种问题奶粉、养殖业普遍滥用抗生素、食品工业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化肥使用过多、农药使用以及残留严重超标、转基因食品。从沈阳“毒豆芽”、湖北“毒生姜”、牛肉膏、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到问题血旺、黑心鸭、潲水油等等。问题食品涉及面越来越广,危害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引发诸多公共卫生问题,对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1.1 食源性疾病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是食源性疾病2。也就是说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引发公卫问题的因素最主要的是食源性疾病。2006年9月7日陈君石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坛”上指出,食源性疾病已是目前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食源性疾病是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是降低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原因。食源性疾病不但影响人类生产力,甚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食源性疾病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的数据。郑州市 2008年食源性传染病年发病率为206 /10万3。2006-2008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共189起,发病2678例,死亡6例4。总体上,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生率较高。问题食品所带来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不但给人们造成生活、工作上的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医疗负担,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表述,卫生部拟将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饮用水安全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5。食品安全信息报告纳入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3.1.2 化学污染

我国化肥使用量平均高达400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农药的使用严重超标,农药残留的情况非常严重。因此,农产品源头污染严重。在食物种植养殖环节出现不安全因素,导致食品不卫生、环境污染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发生。在食品加工制作的过程中,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并不少见,少数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使用、乱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在食品包装、贮藏、运输过程中食品防腐剂的乱用及滥用等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农药的使用问题是突出问题。化学污染所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只是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加重国家治理环境的负担。不但影响食用者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3.1.3 生物污染

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等污染问题,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生物污染通过食物而传播。不但引发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而且还能引发环境污染,导致发生严重的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加重医疗负担和环境治理负担。

3.1.4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还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中可能含有对人体毒害作用,如致癌的物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法规乃至食品经济和食品与农产品贸易方面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争议。

3.2 公共卫生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 篇12

1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公共卫生概述

1.1卫生立法生态化

一直以来,中国的法制理念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法律是维护少数人权力的工具而已。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在享受社会化分工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利益同时,不得不忍受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法制理念。需要我们构建一种法律的新理念“生态本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是在环境中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本位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法制理念,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律生态化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线对法律做出的一种概括和描述。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卫生法对于卫生领域的调控将围绕着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疾病防治与自然保护而进行。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卫生立法中,用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最优地处理卫生活动中的各项关系。因此,卫生立法生态化符合法律生态化演变的趋势,在未来将成为卫生领域的迫切需要。

1.2公共卫生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公共卫生是社会 公众的共 同的卫生,是面向社 会与群体,综合应用 法律、预防医学 技术、宣传教育 等手段,动员社会共 同参与消 除和控制 威胁人类 生存环境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因素,改善卫生状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活动[1]。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以来,政府己经 对公共卫生引起高 度重视,相继出台 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 决定》。 但如何构 建我国农 村公共卫生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关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构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是我们国家立足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构建和谐社会,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之辨析

2.1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有着共同的宗旨

卫生法学在充分保障和尊重环境的基础上,卫生立法的基本主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共同主旨体现在:其一,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卫生事业总目标的工具和载体,农村卫生体系的构建,村民健康目标的实现,是以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为载体。其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代表着我国卫生管理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实体。卫生法在对农村卫生的管理活动中所出现的一切联系,都是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为组织进行的,保证各项制度在农村公共卫生中的具体实施,需要依靠一个健全的体系予以协作。其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是一个社会实体,卫生法作为一个组织网内部协调和控制性的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体现,两者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2.2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公共卫生同属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

按十八大的要求,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需要超越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以及摒弃“自然界没有价值”的观点,确立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2]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保证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以生态文明精神为指引,实现卫生立法的生态化,指引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

2.3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需要卫生立法的生态化来指引

卫生法调整对象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现阶段的卫生立法需要紧跟法律生态化的趋势,以生态化的视角完善卫生立法的概念、原则、各项制度,确定以追求人类和环境共同利益为目标,才能确保这样的卫生立法是符合生态化理念的,才能保证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是卫生事业最为重要的方面,一旦形成生态化的卫生立法将会对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形成权威性的指导,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将会准确地处理和协调社会关系,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实现效率。

3卫生立法生态化的原因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3.1现行卫生立法生态理念的缺失

卫生立法因受制于时代背景、本身具有的滞后性特点,表现为固有模式的人本主义思想,由于卫生领域围绕着环境保护和人的身体健康,卫生法相比于其他法律,需要更多的考虑生态环境。在其他的法律如刑法、行政法等都正在修订法律,新增司法解释予以确立生态化的对比下,卫生立法的脚步显得有些落后,主要表现在目前卫生法制建设的任务仍然停留在保护人的生存和健康上,对于影响人类健康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未纳入卫生立法的范畴,环境本身的价值没有得以体现,环境权仍然未予以确认和保护。

3.2完善卫生法体系的进程中贴合生态化理论具有紧迫和现实性

改革开放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的政策导致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被推向市场,以经济增长和市场化的经营理念造成政府怠于管理,市场失去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调控。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逐渐拉大,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系统尤其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功能遭到极大冲击,导致疾病预防体系特别是农村的疾病预防体系功能逐渐削弱[3]。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保障网在我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经济的改革,这一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三级卫生防护网中作用进一步减弱,失去了调控的主要作用。

3.3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薄弱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对全球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进行了排序,中国被排在188位,非洲最穷的一些国家都要比中国的人均卫生支出水平高出一倍[4]。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卫生体系之薄弱。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最基本的实施主体乡镇和社区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简陋,设施数量有限,不能保证完整的就医整治流程。卫生技术服务的职责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指引。许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弱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将治理公共卫生的产品划分到由市场自由配置,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弱化和薄弱。

4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同时构建具有时代意义

卫生立法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只有把落脚点放在发展生态文化上,才能迎合环境时代的发展趋势,推进它们在实施生态文明战略中的实际应用,使我国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作为同时落后与我国经济增长和其他社会领域发展的卫生立法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是我们国家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他们在主旨上都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同时实现卫生立法的生态化与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不仅符合时代主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我们国家的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从生态化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公共卫生体系与我国卫生立法机制共同发展的可能,达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开展和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4.1卫生立法生态化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

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的主题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在大会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一项长久的事业,提出两个愿景。一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二是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三大发展;指出四大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即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5]。卫生立法与农村公共体系构建都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从而实现在制度和社会建设方面贯彻党的战略部署。

4.2卫生立法的生态化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构建

上一篇:高新区载体下一篇:变电运维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