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2024-05-21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共13篇)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篇1

仲庄村卫生室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仲庄村卫生室位于仲庄村中心,面积有500余平方米,已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完成了标准化改建并通过省级验收,我站现有乡村医生5名(包括能中会西乡医1名),卫生室常规开展中西医诊疗技术,主要服务对象为周围社区居民约2700人。

在这次创建工作中,卫生室严格按照卫生局的规定,在镇卫生院的安排下,认真开展工作,现将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改善就医环境,树立卫生室的良好形象。近年来,对卫生室进行了整体建设,极大的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

二、多次参加卫生局、市中医院和镇卫生院举办的“西学中”和中医业务培训,熟悉并初步掌握了祖国医学的传统诊疗技术,提高了诊疗水平,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能够应用开展起来。中医药治疗率也得到逐年提高。

三、创建工作以来共进行了12期的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在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中,制作并发放通俗易懂,内容丰富,适用性强的宣传资料,开展义诊活动及群众咨询工作;通过宣传,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也提高了群众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并能普遍接受中医诊疗服务,对中医药服务质量与效果更加信赖和肯定。

四、积极做好各项农村卫生工作,中医药技术在公共卫生中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每年流行病的预防工作中,运用一些祖国传统医学知识能够将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并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了辖区内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疾病预防等各项工作。

五、下步的打算和措施:

1、继续做好做实中医工作事业;

2、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为辖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加强预防意识,做好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篇2

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1 研究现场与机构

通过目标抽样方法,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4个省份按不同经济水平、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城市规模共选择4个地级城市16家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现场,调查机构为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研究方法

运用调查表方式对16所调查机构所承担基本公共卫生相关科室设置、人力配备、服务项目和项目管理架构以及工作考核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16家现场研究机构进行知情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内容涉及各卫生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分工职责、工作内容和效率等方面。

2 结果

2.1 研究现场概况

东部地区抽取A市A区、D市A区,西部地区抽取B市A区,中部地区抽取C市A区,4个研究地区均属于市辖中心城区,均设有负责公共卫生服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主管,仅D市A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医疗服务是由三级医院托管的社区医疗中心承担(表1)。调查显示:服务人口总数和密度以A市最高,B市最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站点数以C市最多,公共卫生人员总数、人均预防保健经费和公卫人员与人口面积的比值以A市最高,C市最低。

2.2 城市卫生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

本研究根据2006年中央编办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2009年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定的各机构职责,对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个研究地区的预防保健机构均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指导、培训和考核功能,均承担数量不等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项目实施工作(表2)。

2.2.1 A市A区卫生机构。

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有35项,覆盖地区各类人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是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主管,上级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质控和技术指导,并承担5项其他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实施工作,地区卫生局委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年度经费的下拨。访谈结果显示:该区卫生人员希望下一步能够界定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范围,根据政府的财力、物力状况,优先项目重点开展,基本项目全面铺开,特色项目针对性开展,面上项目面上开展,明确绩效考核,明确任务分工,同时引进人才,加强培训,确保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注:空白处为未开展项目。

2.2.2 B市A区卫生机构。

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20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上级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质控和技术指导以及年度经费的下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高血压和糖尿病两项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治、健康档案及老年保健等7项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实施工作以及部分精神病管理工作,其中有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未下沉到社区,原因是辖区人口特点及卫生人员缺乏、业务水平不高和工作能力不强等。访谈结果显示:该区卫生人员希望政府加大投入,明确绩效考核,加强人才培养,探索适合本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2.2.3 C市A区卫生机构。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由卫生局主管,委派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负责牵头辖区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管理、督导与考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主要负责培训、技术服务指导、检查、考核和评估以及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开展15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省、市制定的5项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2项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实施。访谈结果显示:卫生人员希望明确绩效核定内容,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通过探索使社区功能向预防控制发展,而不仅仅是控制。

2.2.4 D市A区卫生机构。

卫生局负责辖区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管理、督导和考核。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13项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并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政府要求承担1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有4项未下沉到社区的原因主要是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员缺乏、业务水平不高和工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区妇幼保健机构以负责妇女保健为主兼顾部分儿童保健工作。

3 分析

由于4个被研究地区经济状况、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所以,对现场卫生机构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过程中存在共性与差异性、优势与劣势性进行分析。

3.1 共性分析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已落实并开展。(2)政府预防保健经费均落实并逐年提高,开展或即将开展绩效考核评价。(3)均通过文件形式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4)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网底开展公共卫生服务。(5)预防保健机构均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指导、培训和考核功能。

3.2 差异性分析

(1)开展数量不同。A市A区开展35项公共卫生项目,B市A区开展国家规定的9大类10项基本项目以及10项其他项目,C市A区开展16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D市A区开展25项公共卫生项目。(2)承担机构不同。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在D市A区由预防保健机构承担,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和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在B市A区和D市A区由区级预防保健机构承担。(3)管理职能不同。D市A区卫生行政部门只负责辖区内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是分离的,社区医疗中心由市级医院直接管理,任务由市卫生局直接下达,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直接由市级医院及市预防保健机构承担,不下达到区级层面。(4)任务下达方式不同:B市A区、D市A区则由卫生主管部门统一下达任务,同时申请专项经费保障,C市A区基本为由各自归属条线直接下达任务。A市A区为上述两种形式兼有。

3.3 优势分析

以文件形式明确职责任务,职责明确任务清晰是良好运转的基本保障。(1)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起到前哨作用,更贴近居民,更提高效率。(2)经费保障到位,保证可持续发展。(3)信息化逐步开展,4个区均建立或初步建立信息平台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从而加强区级各单位之间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3.4 劣势分析

(1)机构设置、经费投入没有统一绩效标准。有些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未分解为专项经费,以打包形式下发,不利于绩效分配和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严重不足,公共卫生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卫生人员能力存在地区差别,不利于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未全部在社区开展,项目承担机构未明确统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尽相同。(4)有经济效益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未下沉到社区,如国家二类疫苗接种工作、儿童健康管理和孕产妇健康管理中的体检工作等。(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经费保障不到位。A市A区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太多,但未界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标准。(6)报表与疾病管理工作过度下沉社区,比如传染病报告和处理、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和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工作均下沉到社区。各省、市自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市级或区级层面的科研项目,比如基线调查等也下沉到社区开展,给社区造成极大的负担。(7)存在社区公共卫生和社区医疗分离,如C市A区,不利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同时C市A区妇幼工作职能与二三级医院重叠,在竞争的压力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完成项目要求。

4 建议

通过本项目研究反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在卫生服务机构得到落实,预防保健经费落实与逐年提高及人才队伍是发展的瓶颈。各被研究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不同,开展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也不同。此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化动态管理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建议尽早实施人才队伍的培养与输入,规范人员培训,重视人才的基础作用,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落实与开展提供保障。

摘要:目的 对城市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实施的现况。方法 按照目的抽样方法选择4个城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6家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执行国家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但在服务种类和数量上存在差别。结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城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较好,但卫生人力不足是主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况

参考文献

[1]汤先忻,湛乐,陈家英,等.江苏省疾病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6):686-688.

[2]罗力,于明珠,于竞进,等.《地、县疾病控制预防机构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成果简介[J].中国卫生资源,2006,9(3):135-137.

[3]陆超娣,冯学山,范林,等.中西部农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1153-1154.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篇3

在曹县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存华的带领下,参加一體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深入到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倪集乡宋炉庙村卫生室、青菏办事处钟口村卫生室、普连集镇普连集村卫生室,对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现场观摩,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交流经验,深入扎实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由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带来的实惠。该县卫生局党组成员胡树营、武歩海出席现场观摩会,该局机关有关股室负责人、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分管院长参加现场观摩会。

刘存华一行认真听取卫生院负责人、卫生室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查看村卫生室规划布局、整体设置等情况,详细了解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采购配送、药品配备、业务收入、群众受益等情况,关切询问一体化村卫生室负责人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刘存华与正在村卫生室看病治疗的群众亲切交谈,安排卫生院负责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科学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刘存华在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表示,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降低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理念的深刻体现,扎实有力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不但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该县各卫生室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抓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刘存华强调,与会人员要认真听、仔细看,学习推进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把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带回去,结合各自乡镇的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贯彻落实,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防治必需、负担得起、使用放心的基本药物,科学稳妥地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推行深入。

刘存华要求,各卫生室要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着力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科学引导人民群众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工作程序,科学探索先进的管理办法,提升工作效能;强化工作措施,促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深入开展。各卫生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放在心里抓在手里,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工作原则,深入基层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各种难题,全力维护好卫生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各卫生室全面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新农合制度发挥出最大化的惠民功效。

北安庄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篇4

环境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靳海民

组员:李维安 李金恒 郭存召 齐占军 杜丽萍 王树斌 齐俊峰

全村划分为七个卫生区,各卫生区负责人名单如下 第一卫生区:李维安第二卫生区:李金恒 第三卫生区:郭存召第四卫生区:齐占军 第五卫生区:王树斌第六卫生区:杜丽萍 第七卫生区:齐俊峰

各区保洁员名单如下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篇5

西安市民办枫韵幼儿园、鸿基祥园幼儿园被发现私自给幼儿集体服用处方药品“病毒灵”事件,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我校卫生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学生传染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服务优质、校风良好的文明安全校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对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查整改。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舆论宣传到位。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制度的制定,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学校充分利用班主任会议、班会、升旗仪式等向老师和学生讲解有关卫生和安全工作的相关规定,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通过家长会等形式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做好学生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这项工作。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健全管理网络和管理机构,制定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明确分工与要求,使时时处处讲安全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

二、组织严密,检查细致认真。

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卫生和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主要针对学校公共场所、教室、厕所的卫生情况,学生饮用水的卫生、传染病的防治,学校防盗和用电设施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发现教室通风情况良好,学生饮用水使用家庭自带开水。学校制定了学生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在检查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如个别班级学生还存在饮用小商店“三无”商标饮料

三、明确责任,整改措施有力。

(一)培养学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并注意平时的养成教育。我们的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广播宣传,它包括健康课和品德课,另一部分是结合少先队活动课教育开展“懂礼貌,讲卫生”的专题活动等等。另外,在管理上加强卫生质量监控、评比,我们把重点放在保洁上,培养学习的卫生习惯。例如设了红领巾监督岗,观察监督每天的情况,并通过评比反映每班的表现。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教育学生,增强爱清洁、讲卫生的意识,加强自我保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做好食品卫生安全。

学校不允许学生带零钱上学,购买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三无食品,杜绝因食品卫生造成的安全事故。

(三)注意交通安全的隐患。

校门口道路的危险地带,强调上学、放学时注意小心行走,做到:左右看,靠右边走,不能乱跑。尤其是低年级同学要特别小心。离家较远的学生要求家长接送,不允许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四)加强安全保卫,做好学校防盗工作。由于学校周围比较空旷,防盗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对报警系统进行了检查维修,保证正常运行。加强与村里的联系,共同做好学校的保卫工作。

通过这次自查,我们发现了学校安全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整改,消除了存在的隐患。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领导,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做好学校的安全卫生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

龚家湾小学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年终总结 篇6

我村创卫组团结一致,高度重视、积极带头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思想素质、卫生意识和保健能力:

1、领导重视。村级主要领导参加并亲自指导本村的卫生创卫工作,把创卫工作以及新农合工作纳入村委会议事日程。

2、组织、制度落实。有分管卫生工作的村干部,有健康教育、除四害防病、环境卫生等工作制度,并认真落实。

3、有切合实际的卫生村建设规划或计划,各项创建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合理。

(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卫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村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形为,不定期地举办卫生知识讲座,提高村民对健康卫生知识的认识。

(三)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1、配备专(兼)职的环境卫生保洁人员,落实清扫保洁责任制。

2、主要街道、巷道路面砂石化平整、沟渠畅通,生活污水有监管措施,绿化美化好。

3、环境清洁,村内无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现象。村内设有垃圾池,及时清运或简易填埋垃圾。

4、村民住宅的院落、住室、厨房整洁卫生。

5、禽、畜圈养,圈舍清洁。

(四)除害防病

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篇7

该县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卫团队作保证

“百姓健康,民生之首”,这是万荣县卫生计生局贾晋玮局长的口头禅。贾晋玮十分重视公卫项目工作,是万荣县公卫项目的“大内总管”,大到开发领导层、争得各级领导支持,小到检查督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他都直接负责,亲力亲为,可以说他把八成的精力都用在了项目工作上。

项目实施伊始,万荣县卫生计生局就设立了公卫项目股,统一负责项目的决策筹划和协调管理工作。各乡镇聘用了专门负责公卫工作的副院长,主抓项目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力的组织支撑和保证。同时,科学划分了县直单位项目管理职能,明确了分工、责任;在基层公卫人员队伍建设上,针对基层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通过合理设置公卫岗位,细化工作制度职责,建立绩效考核方案,落实工资待遇及奖励措施,激发了基层公卫人员的工作热情。例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人员27名,其中临时人员就有21名,社区卫生工作多年来一直走在县项目工作的前列,机制用人、感情留人,是保证这支特殊队伍相对稳定、无人言退的原因,更是推动社区项目工作顺利开展、独树一帜的不竭动力。

二、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起作用

做到事事有安排、时时有督导、件件有着落,这是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的条件。职能部门从项目工作的安排部署到检查督导,从总结反馈到奖惩兑现,都以文件、便函或简报形式制订下发。每个项目年度都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年度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有指导意见出台,对各项目单位提出具体要求,以强化指导,增强执行力,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强化检查督导。万荣县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规范督导。建立专门督导组织下沉基层,实施常态化督导。县卫生计生局公卫股人员每月要求下乡督导15天以上,保证全县16个乡镇、社区,281个行政村村村必到。督导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发现虚假等原则性问题,则对责任人进行约谈,视情节予以处理并通报全县。二是加强群众监管和投诉力度。县卫计局设立了监督箱和服务热线电话,制定了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举报有奖制度,激励群众参与,形成社会监督局面。三是开展满意度调查。要求督导组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并不断加大调查的人次和频次,确保满意度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努力做到有督有导、有效果、有改变,规范项目管理实施单位行为。

(二)严格考核评估。为检验和促进项目工作,采取“月督导、季考核、年奖评”的形式,依据省市有关考核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细化、硬化、量化、数化”的“千分制”考核标准。考核对象涉及县、乡、村三级项目管理服务机构,考核标准涵盖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2个大项43个小项,每个项目考核指标均由综合指标、分项指标、单项指标组成,整体项目考核指标高达900多项。

督导考核的特点是:1.时间长。坚持项目督导工作常态化;2.标准细。考核指标做到“四化”,即细化、量化、数化、硬化;3.分工明。局公卫股、妇幼、疾控、健教、卫生协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4.方法好。一支队伍,一把尺子,一个标准,确保考核过程公开,结果公正;5.监督严。考核组吸纳县财政局社保股、公卫专家组、局纪检人员及各乡镇公卫院长(分批)全程参加考核,确保考核公平、公开、透明、公正;6.力度大。在月总结汇报、季督导反馈的基础上,每年年底考核结束后都要召开项目总结大会,表彰奖励先进的同时,对落后单位及个人出示黄牌警告并予以经济处罚。2014年全县共有60个单位和个人接受处罚,其中乡镇最高处罚2万元,乡镇单项工作及村级最高处罚4000元;7效果好。会后对所有落后单位责任人进行局纪检约谈,要求限期整改。落后单位责任人纷纷表态,要迎头赶上。

三、有努力树立万荣公卫新标杆的目标在召唤

(一)突出服务项目内涵。以推进签约服务为抓手,以重点人群体检为龙头,整体推进项目工作,实现公卫与临床医疗有机结合。临床医生全部融入公卫服务队伍序列,明确职责,轮流下乡,使服务下沉、关口前移,形成了基层公卫医疗服务新模式。公卫与医疗的结合,社会和经济效益显现,今年以来,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增加,据3月份报表统计,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三个分院住院病人高达875人次,是历史最高纪录,与前几年经常没有人住院、经营萧条、门可罗雀的卫现象形成巨大反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整合了卫生资源、促进了服务模式转变,提升了医疗救治能力,实现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双赢”。

(二)注重慢病管理。2015年结合居民签约服务、住院病人信息、重点人群体检、门诊接诊等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居民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病情况调查,共筛查出慢性疼痛类、传染类、心脑血管类、癌症类等33种慢性疾病共计19万人次,占18周岁以上人群的80%以上。2016年对以上慢病患者按疾病、年龄段、病情轻重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乡镇卫生院全部成立慢性病科,组建了慢性病管理医师团队。

(三)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八个一工程”:一是建立一支队伍,成立了健康教育中心和运城市健康教育协会万荣分会,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健康征联、征诗、电影巡回放映等项活动;二是设立健康大讲堂,组建健康教育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三是办好一个刊物,创办《健康万荣》月刊,目前已出版58期;四是在电视台开设“健康你我他”栏目,全年讲座6场次;五是在《万荣人》报上开设健康教育专栏,刊载疾病预防知识40余期;六是搞好一个培训,以县公卫培训中心(县卫校)为基地,近年来共组织专题知识培训会60余场次;七是开通一个网络宣传平台,开辟“万荣公卫”博客,开办以来点击游览率达56万人次;八是建立一条健康咨询热线,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

(四)规范健康档案管理。积极探索、研究和解决“死档”问题,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一是提出“五统一”档案管理要求,形成以家庭为单元的档案管理存放模式;二是理顺档案转移渠道,实现健康信息合理流动;三强化健康信息采集,对全县所有县域内、外住院病人进行填报登记和电子录入;四是把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与临床医疗信息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医疗信息互通、互用,为下一步实现电子信息共享和居民健康“一卡通”打下基础;五是开展项目资料展评活动,2015年以来,先后组织5次县、乡、村三级公卫项目资料大展评活动,通过比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水平。

(五)认真抓好严重精神障碍病人管理。探索和尝试建立重性精神病“社区、家庭及医生”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了“领导组织、部门协作、社区参与、医生担责”的严重精神障碍管控格局。通过强化与上级精防机构协作,与公安、民政、残联多部门协作,与社区及社会有识之士协作的“三个协作”,充分发挥综治部门协调作用、卫生部门主干作用、公安部门保障作用、民政残联部门安抚救助作用等“四个作用”,努力构建了一支在上级精防机构支持、协作下,县上统筹管理、协调,乡、村具体管控服务的县、乡、村三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队伍,以及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富有合力的严重精神障碍管控体系。

通过建立和完善服务管控体系,开展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疑似病人登记、评估诊断、体检及随访以及对危险等级评估“1”级以上精神疾病患者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有效减少了突发严重障碍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恶性案(事)件的发生。形成“发现—诊断—评估分级—随访指导—有效管控”的规范化、系列化管理服务模式。县精神疾病筛查检出率达到4.04‰,高于全国平均筛查率,有效破解了精神疾病患者“接触难、组织难、管理难”的“三难”困境,打开了规范、有序管理之门。

(六)规范项目经费使用。一是建立规范的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局公卫股对考核结果负责,财务股则负责核实考核结果和依据考核结果分配兑现经费。二是建立合理的经费分配方案,依据《规范》及相关医疗收费标准,核定经费构成比例及各项目服务成本、劳务支出,从而核定各项目服务补助标准。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严格结果运用及考核兑现的原则使用项目经费。四是在明确划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在项目工作各自承担任务和职责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考核,将项目经费直接落实到村到人。五是给项目经费设置“高压线”,铺设“安全网”,明确经费使用范围和内容,经费使用实行申报制度,局财务股设立专门审核人员,对项目经费的使用实施滤过性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六是在经费的分配使用上通过工作下沉,做到经费下沉,向基层倾斜,以激发活力,调动热情。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局限。仍然有个别单位领导对基层的公益性质、职能转变和服务定位认识不清、不深,时至今日依然存在重治轻防思想,没有真正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服务能力不足。由于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大多数卫生院只有几名执业医师,检验、影像等功能科人员更是短缺,不少单位由无证临时人员承担,大多数村卫生所只有一名乡村医生,且年龄老化占到近30%,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繁重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三是签约服务存在形式主义。主要问题是有些村民健康意识差,不愿签约;个别卫生院盲目追求签约率,致使签约服务走了过程,摆了形式;由于村医少,没有更多的精力承担签约服务工作;开展签约服务,一些单位由于顾此失彼,冲淡了重点人群的管理服务。

四是体检方面欠扎实。体检工作必须扎实,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在考核过程中,发现一例冒名顶替现象,此现象危害性极大,因为它能造成档案管理瘫痪,为将来实行“一卡通”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一定要杜绝冒名顶替行为,做实做好体检工作。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篇8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评价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R23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5-0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社会居民提供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卫生干预措施,主要发挥疾病防控的作用。该干预措施的实施程度和实施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慢性病防治情况和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因此应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监管并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保障人民公平、可及的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健等公共产品。本文重点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监管和评价模式进行阐述。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

基层医务人员总体服务水平偏低,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严重匮乏,且面临日常工作量大、压力大等问题,对其服务工作的开展均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多数基层医疗机构薪资水平较低,导致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其服务质量。同时虽然卫生主管部门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医疗服务相关知识的培训,但多数医疗机构未对医务人员就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且上级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层缺乏对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有力监督,从而导致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下降[1]。基层医疗机构忽视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已逐步推行对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的绩效考核,但对考核结果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仍未及时跟进。由于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未建立或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上报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并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制度未得到有力落实,因此难以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模式的构建方法

监管层次划分,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制度的相关要求,监管层次可划分为管理层、执行层和结果层三个层次。其中卫生监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属于管理层,主要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制度的制定和修改,起整体领导作用。执行层和结果层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并负责和承担后续服务职责。

作用机制的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模式中运用各项作用机制,有助于质量监管的顺利开展,并且可有效解决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⑴考评机制:上级卫生监管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服务质量督导检查和医务人员服务水平考核,并及时定期上报检查和考核结果,同时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就检查和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⑵奖惩机制:通过施行薪资奖励、荣誉奖励和晋升奖励,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对检查中出现严重问题、考核不合格或因工作失误导致严重后果的医务人员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和通报制度,以提高医務人员的服务质量[2]。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为体现服务质量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通常委托利益不相关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第三方评价模式可有效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并提升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率。

3.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原则

核心是公信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中设立第三方评价模式是从人民群众满意度出发的科学举措,因此第三方评价模式需以公开化、透明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立健全相应的行业规章制度,提升第三方评价的可信度和规范程度,从而赢得基层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的认可[3]。

关键是专业水平,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建立完整的包括项目、财政支出、资金使用、季度年度报告、预算和职能行使在内的专业性较强的评价标准,以保障评价的权威性。另外,第三方评价机构应根据评价事项的不同,组建专业的评价团队,并在实施评价前对团队成员进行系统培训。

立足点是独立性,第三方评价的全过程需接受上级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管,但若监管部门过度行使监督职权会对第三方评价造成消极影响,并使第三方评价丧失其独立性,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因此,监管部门、基层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应尽量减少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过度干扰,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3.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前、中、后期的评价,评价前期卫生行政监管部门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评价部门,需委托有评价资格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服务项目等进行评价,并签订第三方评价协议,对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明确认定。另外,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就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与负有监督职责的卫生监管部门确立评价方案,并根据评价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期第三方评价机构应进行项目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在评估后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写出评价报告[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运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反馈评价结果,为其绩效考核和资金使用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向第三方评价机构反馈使用效果,为其改进评价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健康干预措施,在具体施行各项服务举措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监管,并建立公共服务评价制度,以增强全社会对基本卫生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全社会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有效降低慢性病患病率,从而实现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莎莎,等.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监督与控制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01):70-72

[2]谢明霏,等.黑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同质量监管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4,27(04):01-03

[3]练惠敏,等.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5(01):74-76.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篇9

(第一期)岳池县顾县中心卫生院 主办2012年1月18日

岳池县顾县镇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总结 按照卫生局对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的要求,我镇于2011年12月24日至2012年1月6日,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共同参与,对全镇34个村卫生室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行了年终考核。

检查考核采取现场考查、走访核查和查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2组同时进行。本次考核从严把关,按照卫生局《岳池县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评估细则》,重点查验各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通过考核各责任单位充分认识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执行卫生局下达的指标任务,切实履行职能, 真正把这项惠民工程抓好抓实。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统一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防治、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慢性病人与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管理、农村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公共卫生信息收集报告等各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较上半年考核成绩均有提高。

各村卫生所围绕建设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强化优质服务,创造一流业绩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进程。通过一年的努力,基本实现整洁美观,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卫生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健全。

存在的问题:

一、仍有部分村卫生室未有工作场所;统一制定的村卫生室吊牌、工作制度、不锈钢宣传栏未安装。

二、仍有少数单位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重点人群随访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健康教育宣传和知识讲座开展情况不好,特别是健康知识讲座流于形式。

四、少数村卫生室各种培训、报表资料收集杂乱无序。

五、部分村卫生室新生儿出生花名册、孕产妇花名册、农村孕产妇补服叶酸未上报。

六、部分村卫生室未使用门诊登记簿,处方书写不规范,传染病管理不规范。

七、部分村至今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2016基本公共卫生 篇10

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整改报告

2016年12月区卫生局、区财政局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基层医疗卫生绩效考核办法》的要求对我单位2016项目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和评价。针对本次考核显现出来的问题,我中心高度重视,召开了公共卫生相关人员会议,对各科室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提出整改落实措施,逐步规范各项项目,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果及存在问题: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及更新情况:

截止第三季度,累计建立电子档案9105份,建档率达60%,电话随访知晓率达到80%。档案合格率达到86%,档案部分内容填写欠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老年人保健:65岁以上老年人累计健康管理2733人,健康管理率45%,健康查体相关资料还有很大部分未整理到位,老年人健康管理共工作与目标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慢性病防治:积极开展重点慢性病人的筛查工作,规范慢病管理其中高血压已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2869人,糖尿病已管理人数1020人,健康管理率分别为78%和68%,慢病防治比例较低,慢病季度随访比例较低,内容填写欠规范。慢病防治工作问题亟待解决。

健康教育:共计发放12种内容的印刷材料。累计播放6种音响资料,按标准设置了宣传栏,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健康教育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次,健康教育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传染病防控:及时建立传染病登记本,按时收集报告防控信息。对上级下传结核病人及时随访、指导服药。及时开展防控药物使用指导。

重型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规范管理56人,规范管理率100%,纸质档案不规范,信息录入不全,公共卫生系统录入低。

孕产妇儿童保健:协助医院做好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的宣传、使用指导工作,产后访视。0~6岁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工作未开展。

省增补项目: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资料欠缺,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比例低。脑卒中、冠心病工作工作开展力度底,相关档案、制度、底册等建档比例较低。

二、下一步工作整改措施:

(一)严格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各项考核机制。公共卫生工作分片到人,分工明细,各司其职。对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敷衍塞责、消极怠工、工作不利的通报批评,切实提高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2、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季度考核严把质量,标准统一,公平公正透明。考核完毕,考核人、被考核人的签字,公共卫生科及时总结考核结果,进行考核通报,督促限期整改。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分配相挂钩,奖惩分明,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严格工作要求,规范项目开展

1、规范做好档案信息更新工作。进行档案信息更新时要向居民解释清楚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宣传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度。提高规范化电子档案的信息录入,核对已录入的电子档案,保证数据真实准确、档案项目齐全,杜绝虚假电话号码和数据逻辑性错误。

2、加强重点人群的发现和管理。确保信息准确,进一步做好慢性病人筛查工作。通过建档、首诊测血压、健康查体等形式开展血压和血糖的集中测量,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发现率。健康档案信息更新时发现的慢性病患者及重性精神病患者要及时进行建档管理。规范慢性病的随访工作,提高慢性病的管理率。切实发挥好医生的中间衔接作用,根据重点人群不同的健康状况,提出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使其病情切实得到控制,及时调整干预措施,将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工作与公共卫生资金拨付相挂钩,切实保证管理效果。

3、提高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进度,建立老年人体检索引。集中精力做好老年人体检资料整理工作,体检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表打印编号汇总,确保如期完成80%的老年人体检工作。

4、健康教育方面,加强对医生的定期培训,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需求,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发挥好宣传栏的宣传作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材料、播放音响资料等,做到教育形式丰富多彩,让广大老百姓易于接受,随时随地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

5、做好其他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稳步推进孕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尽快开展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发现传染病及时进行登记报告。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关登记。

6、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逐步完善脑卒中、冠心病患者的建档、体检和随访工作,完善各项制度、方案和服务记录,稳步推进省增补项目的开展实施。

中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篇11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随访;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86-0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4次面对面的随访。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难点。

1 慢病随访存在的难点

1.1 患者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认知较差。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之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导致很多患者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症状、并发症治疗及健康行为方式等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认知。

1.2 患者遵医行为较差,控制率低。慢性病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医嘱,长期坚持服用治疗的药物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相对较低,很多患者将主要精力放在求生存方面,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治疗药物、每季度参加乡镇卫生院开展的慢病随访,更无条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1.3 慢性病患者的失访率高。一是由于很多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率高、流动性大,容易失访;二是患者頻繁变更联系方式,医务人员无法联系到患者,造成失访;三是部分患者无症状或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自以为已经治疗好慢性疾病,不愿意配合慢病随访工作,导致失访。

1.4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不能满足慢病随访的要求。农村卫生院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基本上是医疗业务相对较差或者根本没有医疗专业知识培训经历的职工。其专业知识相对匮乏,不能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及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

2 应对策略

2.1 开展多种形式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惠民电影等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慢性疾病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村居民对慢性疾病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2.2 抓住时机,多渠道组织患者开展慢性病随访。单独组织患者进行慢性病随访有一定的难度,全部实行入户随访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多渠道组织患者开展慢性病的随访工作:

2.2.1利用农村赶场日随访。农村居民有赶场的习惯。利用赶场日居民较为集中的时机,开展慢病随访工作。

2.2.2利用农村家宴管理平台,开展随访。农村家宴是亲戚朋友、乡邻聚会的时间,有可能很多慢性病患者聚集,可以适时开展慢性病的随访。

2.2.3利用元旦、春节返乡人员较多时开展随访。元旦春节时有大量外出务人员返乡探亲,在开展外出返乡务工人员健康体检的工作时,同时开展慢性病随访。

2.3 有技巧的开展慢病随访工作。

2.3.1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做慢病患者的知心朋友。先要在平等的地位上,与农村慢病患者沟通时,要表现出朴实、诚恳、谦虚、热情。 要入乡随俗,放下架子,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做慢病患者的知心朋友,认真倾听患者的述说,耐心解释疑惑。同时,交流时必须考虑他们文化素质,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性较强的慢性病知识讲解给患者,提高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率。

2.3.2偶尔发放小纪念品吸引患者参加慢病随访。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则和农民的心理,偶尔发放小纪念品吸引慢病患者主动参加慢病随访。

2.4 提高公共卫生队伍人员的素质,满足慢病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一是要求乡镇卫生院管理者转变“重医疗轻公共卫生”的观念,将一部分业务素质较高的临床医生选拔到公共卫生队伍中来,充实基层公共卫生队伍;二是加强公共卫生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慢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宏飞,陈昌 论与农民沟通的特点和方法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3

龚庄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 篇12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河南省216个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影响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因素和农村卫生室基本情况,以期了解卫生室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问题,为卫生管理机构完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新乡医学院中国城乡卫生调查研究中心2015年10月对河南省216个村卫生室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卫生室负责人,调查内容为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情况。

1.2 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16个村卫生室服务人口及诊疗量、人力资源情况及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具体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卫生室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解决。

2.1 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基础条件

2.1.1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现状

2012年,全国平均每个卫生室人员数量为2.01人,同期河南省每个诊所平均2.77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99个卫生室平均规模为1.95人。其中,少于2人规模的卫生室占比为74%,河南省村卫生室从业人数有减少的趋势。从业人员学历构成方面,本次调查对象中中专中技人员224人,占调查样本数量的58.03%;其次为大专,共计95人,所占比例达到24.61%;大学水平者24人,所占比例为6.22%。从业人员资质方面,本次调查对象中很多人员没有正式资质,乡村医生几乎达到了调查总量的62%;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和药师(士)分别达到了14.25%、10.1%、7.51%和2.59%;其他资质比例仅为3.63%。同时,拥有正规资质人员的专业主要为临床、护理和药学专业,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的公共卫生管理、预防医学、中医学人才缺乏;从从业人员性别角度来看,女性医务人员比例相对较少。调查显示,在386个调查样本中,男性人员261人,占总量的67.6%;女性人员125人,占总量的32.4%,男女比例为2.088:1。另外,有100家村卫生室只有男性医务人员,而没有女性医务人员。

2.1.2 村卫生室服务人口数量

本次调查发现,卫生室服务人口规模最多达到了8600人。服务人口少于千人的村卫生室仅有19家,占调查样本的9.8%。其余90.2%都在千人以上,其中规模为1001-2000人者最多,达到了调查样本的44%;其次是2001-3000人的规模,达到了总数的24.9%,服务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达到了8家,占总数的4.2%。本次调查中,8%卫生室的年诊疗量都超过了10000人次,193家卫生室诊疗人次数平均近4915人次。这一数字超出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1952人次,增幅达到了65.88%;超出2012年河南省平均水平883人次,增幅达到了21.9%。

农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在数量上持续减少,农村卫生室规模偏小、医务人员数量不足的现状,势必影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一步调查的显示,因人员不足,超过四分之一的卫生室没有设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人员(如表1)。

2.1.3 卫生室基础医疗设备配置

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医疗设备,当前,卫生室普遍存在药品不足、用药受限较多,设备比较简陋、匮乏的情况。在198个有效样本中,99家卫生室认为解决农村常见病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基本药物无法满足需要”,33家卫生室认为是“用药限制过多”,两者合计达到132家,占到了样本总量的66.67%。

此外,卫生室设备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本次关于诊查床、血压计、高压消毒锅(器)、生物显微镜、心电图机、血糖仪、供氧设备、电脑、电话等常用设备拥有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除血压计是唯一拥有率达到100%的设备外,其余8种设备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0拥有率情况(见表2)。农村卫生室医药、设备不足,尤其是必要的康复和检查设备缺乏的情况已严重制约了其在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实际效果。

2.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效果

本次调查,对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逐一进行了评价调查,根据实际工作效果设置了五个评价标准,即“非常好”、“比较好”、“一般”、“较弱”和“没开展”,并依次赋予4分、3分、2分、1分和0分五种分值。依次统计每项的得票数(p1、p2、p3、p4、p5),用相应分值乘以相应票数,再将所得结果相加,最后用总和除以该项目总票数,得出该项目的综合得分。最后,依据13个服务项目所得综合分高低,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对项目开展进行开展效果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效果越好。即:

综合得分=p1*4+p2*3+p3*2+p4*1+p5*0/p1+p2+p3+p4+p5

分析结果表明,13个项目中“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开展情况最好,得分位居前三名;“中医药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孕产妇健康管理”开展效果最差,位居倒数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综合来看,13个项目综合得分都在3分以下,最高2.91分,最低2.28分,这意味着所有项目开展效果的整体评价仅仅维持在“一般”水平。即使满意度前三位的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仍有23.21%、31.03%和34.15%的受访者对其做出了一般及以下的评价;其余各个项目收到的一般及以下评价的比例从39.38%-51.5%不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收到的一般及以下的评价比例最高,达到了51.5%,是所有项目中满意度最低的一项(见表3)。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所有项目都存有未曾开展的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农村开展的过程中还存有死角和空白。所有项目当中,健康档案管理和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情况最为突出,均有23家卫生室表示不曾开展该项目。即使是本次调查中满意度最高的“预防接种”项目仍有6%的卫生室回答没有开展该项目。此外,重性精神病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都有21家卫生室表示不曾开展该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有18家卫生室表示不曾开展该项目,其余项目回答不曾开展的机构从8-15家不等。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一个调查结果是,超过四分之一的卫生室没有设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标体系,或者说没有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工作效果的考核。由此可见,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开展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3 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探讨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影响因素,调查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归纳设置了11个影响因素,并对其重要程度设置了5个评价格次,即“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重要”和“无影响”,同时从高到低依次赋予4分、3分、2分、1分和0分五种分值。依次统计每项五种格次的得票数(r1、r2、r3、r4、r5),然后用相应分值乘以相应票数,再将所得结果相加,最后用总和除以该项目总票数,即得出该项目的综合得分。某个因素综合得分越高,表明该因素对卫生室开展项目影响程度越高。即:

综合得分=r1*4+r2*3+r3*2+r4*1+r5*0/r1+r2+r3+r4+r5

计算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影响因素依次是“政策完整性”、“领导重视”和“经费分配”;而“监督管理”、“环境”两个因素则分别位于倒数第一、第二位。在11个影响因素当中的9个影响因素的综合分均超过了3分,即整体都达到了“比较重要”的影响程度;其余2个影响因素的综合分也接近3分(见表4)。由此可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农村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调查设计的11个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都要给予应有的重视。

3 讨论及建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在促进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具有先天的地理和沟通优势。但从以上结果不难看出,目前村卫生室在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不能在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对此,应当将影响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诸多因素加以统筹考虑。

3.1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体系,保证政策完整性和连续性

3.1.1 明确村卫生室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职责定位

明确的职能定位是村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提条件。目前,村卫生室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角色较为混乱,与其预设的角色定位存在分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改革相对迟滞,国家和卫生行政部门对村卫生室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卫生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指导与规范监督,明确村卫生室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将村卫生室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人口范围等内容指标化,形成规范的考核体系。

3.1.2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筹资责任

调查中发现,卫生经费不足是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原因,卫生经费的不到位导致一些卫生服务项目无法开展。这就需要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筹资责任的基础上,为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经费保障。应努力加强政府的筹资责任[2],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以此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3]。另外,要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拨付。积极拓宽、理顺资金筹集、发放渠道,建立可持续筹资机制[4]。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5]。

3.1.3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绩效考核体系

村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效果较差的一个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明确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方法等,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并给出绩效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将结果广泛应用于个人绩效工资发放、职称晋升等多个方面。另外,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应提高对服务项目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做好新医改政策实施前后公共卫生项目的接轨,保证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可及性[6]。明确责任分工,避免职责规定方面的分歧[7],结合乡村一体化管理,努力激发卫生室的服务积极性[8];严格执行考核政策,完善项目考核指标体系,以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认定、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9]。

3.2 加强资源配置力度,提升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3.2.1 优化从业人员结构

卫生技术人才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源泉,由于在医疗环境、经济效益、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致使部分农村优秀医疗人员外流。因此,要增加卫生室人员数量,改善人员不足的现状,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增加女性医务人员数量。其次,要优化完善人员队伍结构,增加全科医学、公共卫生管理、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等专业人员,提高项目服务水平,提升项目服务效果。另外,制定知识水平提升和在岗培训、职称优惠评聘等政策[5],将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吸引人才扎根基层。

3.2.2 完善基本服务设施配备

调查结果显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与医疗器械是分不开的。目前,除了血压计是唯一100%拥有的之外,其他的医疗器械拥有率均不高,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卫生室的公共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增加对村卫生室医疗设备的支持力度,优化医疗设备。

当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和数量严重滞后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病人的需要,增加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已刻不容缓。要重点增加儿童、老人、妇女等重点人群常见病和慢性病防治的药品,解决卫生室用药难题。甚至可对贫困人口免费提供某些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基本药物[10]。

3.2.3 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对于农村卫生室的卫生技术人员,应该注重继续教育和培训。农村医疗技术人员,由于受到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个人素质的双重限制,进行学习再教育的机会与需求少,这限制了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提高。因此,可以借助多种途径加强对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在培训手段上,积极采取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等方式相结合,灵活地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医术素养和服务意识,增进居民健康。另外,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提升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医疗水平。

3.2.4 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平台

互联网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极大的简化了农村居民的就诊程序,减少其就诊的时间。在推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医患交流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数据库,在对农村患者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将患者的就诊信息录入数据库,这样既可以让卫生政策制定部门及时了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状况,也可以让农村患者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动态的了解,做好个人的预防和保健工作。

摘要:目的:对河南省农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河南省216个村卫生室为研究对象,从卫生室人员规模、服务人口及诊疗量、设备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目前河南省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项目开展不均衡,项目的开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建议: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体系,保证政策完整性和连续性;加强资源配置力度,提升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关键词:农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维夫,孟庆跃,李慧,等.山东省村级卫生机构慢病防治服务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8(4):275-276.

[2]王伟,任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医学与哲学,2010,31(11):58-60.

[3]续竞秦,杨永恒.地方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修正的DEA两步法[J].财贸研究,2011,22(6):89-96.

[4]陈子敏,王光荣,陈启鸿,等.实现政府购买建立可持续性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J].中华医院管理,2005,21(10):654-657.

[5]刘鸿宇,王健,孙玉凤,等.农村和偏远地区卫生人力吸引和保留的政策探析:中国西部四省的证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2(318):929-932.

[6]马才辉,何莎莎,冯占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及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5):385-386.

[7]刘伊凡,马才辉,项远兮,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乡村两级职责分工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3(9):72-75.

[8]李秀霞,黄时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5):557-558.

[9]曾华俊.四川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三级指导体系建设与发展初探[J].中国循证医学,2011,11(11):1237-1239.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13

2010年,我院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认真贯彻落实《龙岩市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龙岩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县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龙岩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县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于去年开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镇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各个村支部书记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村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德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建档工作。还

专门为建档小组配备了体重秤、血压计、听诊器、血糖仪、体温计、视力表、皮尺等设备,采取进村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街道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院采取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和各个社区每天广播的形式相结合,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截止2010年11月底,我院共为桃溪镇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970份,并把这xxx份纸质居民健康档案以100%合格率录入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xx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是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是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

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2010年11月,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xxx人。并按要求录入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xx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在今年开始对我街道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1月,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xxx人。并按要求录入xx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1月,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xxx人。并按要求录入xx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街道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二是我院专门配备了一名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并配齐了照相机、电视机、DVD机等相应的健康教育设备。

三是加强健康教育档案管理,每次健康教育活动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5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800余份,接受健康教育人次800余次,更换宣传栏内容55次。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

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

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五)、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工程地质》课程学习后的收获与体会下一篇:读呼兰河传有感800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