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

2024-10-18

变电运维一体化(通用12篇)

变电运维一体化 篇1

变电设备的检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被逐渐推广, 并且被各个电力企业广为应用, 为了适应“大检修”体系的具体要求, 我们要将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相应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最符合实际的检修一体化管理规定, 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及劳动效率, 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设备管理水平。

一、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的重要内涵

在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的大背景之下, 国家电网提出了建设“大检修”体系的发展要求, 在“大检修”体系的建设中, 主要是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作出的相应的调整,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实施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 实现电网检修维护人、财、物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电力公司发展、电网升级及企业进步的必然选择。但是实施运维一体化必然会遇到阻力, 在节约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的同时, 电力公司的一些职员也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并且新的管理制度要改变变电站管理的相应标准及管理流程, 还要为对变电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员工进行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内容培训等, 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去协调、去组织和去改进, 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 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我国的电力发展逐渐走向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并且这也是一条推进电力生产发展的重要道路。图1为电力职工在检修变电设备。

二、应用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的重要策略

(一) 明确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标准制度及流程

运维一体化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过渡时间的, 但是在过渡这一阶段, 仍然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在运维工作和检修工作还是分离状态的时候, 运维工作和检修工作都有其相应的操作标准和流程, 在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实行后, 要在原来的管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加以更改。可以借鉴一些标准化的设计, 统一变电设备相应的接口规范、报告及格式输出等, 将回路设计也同样予以规范统一, 优化检修标准如图2所示, 将每一个检修细节都予以明确, 从而建设一个运维检修一体化与变电设备发展相协调的制度水平与管理规范, 制定相应的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办法, 在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划分及管理内容的同时, 也要对发展目标及组织基本原则予以阐述, 整合检修任务与巡视环节, 以确保各项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 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进行工作, 避免出现工作内容重复, 工作形式混乱的状况, 只有制定并且明确变电运维、检修一体化的管理制度, 才能真正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平稳和安全地应用。

(二) 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 促进团队的学习与培训

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作为一个新兴的管理模式,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运维人员去不断学习, 以此适应电力公司的发展要求。提高其员工的专业素养, 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与其大规模地进行人员调动、重新分配工作, 还不如整体提高综合素质, 以适合自己岗位的变动与技术的发展要求, 工作内容、工作结构、工作时间及工作薪资都需要进行分配。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人员的调控提供了灵活处理的空间, 利用这一特性, 电力公司可以在培训员工的同时又不影响变电设备的正常运维, 加强各个专业项目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将培训重点放在实际操作上,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积累操作的实践经验, 从而最大程度上适应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的管理办法, 在这种管控模式下, 提升相应的工作效率。

(三) 做好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风险应对方案

为了促进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发展, 我们要做好运维前的风险评估工作, 根据管理及发展规律, 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无论是已发生的危险案例, 还是潜在的风险, 我们都要有具体应对的方式, 及时规避相应的风险, 从而完善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

(四) 提高变电设备配置, 为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奠定相应的基础

我们应该及时更新相应的变电设备, 实现变电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维护性检修的运维一体化管理, 高质量的变电设备, 其抗使用抗磨损性也较强,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检修维护的工作, 从而真正做到工作高效, 人员精简的管理目标。

(五) 促进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相关奖励机制的落实

奖励机制的建立, 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员工待遇, 而是在相关管理模式的变动之下, 人员的浮动过后, 所安抚员工能够主动接受一体化的一系列转变, 找准自身在工作中的具体定位,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尤其是在转变后更需要员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的情况下。

提高相应的薪酬待遇, 可以提高员工对于新政策、新规划的理解度与参与度, 从而更好地为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管控工作进行服务, 还可以通过相应的业绩考核, 进行相应的奖励机制的监理, 使得员工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工作, 在电力企业发展的同时, 也能够提高自身薪酬及优化企业员工待遇, 从而提高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管控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六) 积极开展关于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管控工作的课题探究

在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 也是“三集五大”建设的过程中, 还有很多实际的地方存在着不足, 所以, 我们要积极开展关于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工作的课题研讨, 在讨论中获得经验, 在讨论中明确不足。除此之外, 电力企业还可以联手各大高校去进行相关科研, 互利共赢, 变电站为科研及相关研究生提供实习岗位以及实习设备等, 各大高校为电力企业进行人才输出, 并且提供先进的科研成果, 及先进的理论管控基础, 将人才培养与自身管控工作的发展相结合, 从而促进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七) 注重安全管理, 明确运维一体化的相应安全原则

安全永远是各种管理模式所要摆在首位的重要原则, 所以电力公司及相关员工都要树立正确的安全防护观念, 对于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的工作中, 很多员工还未能完全熟悉工作内容, 所以在进行工作时不要因为大意而产生其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所以对于其人员专业素养也要有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仍然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安全范围, 明确设备安全责任人, 无论是技术监控还是设备清洁, 一定要将相关的工作及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这样不仅仅能够帮助员工们熟悉自身的工作, 还能够进一步规范相应的工作行为, 以此促进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结语

在“三集五大”的建设的发展推动下, 运维一体化作为大检修中重要的改革手段, 被各个电力企业逐渐接受并且使用, 我们要明确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的重要内涵, 才能真正做好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的管控工作, 但是在工作之中, 仍然存在了很多不足的地方, 我们可以通过明确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标准制度及流程、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做好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风险应对方案、提高变电设备配置、积极开展关于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管控工作的课题探究及注重安全管理, 明确运维一体化的相应安全原则多种方法, 完善管控管理工作, 从而深化巩固“大检修”体系建设, 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 左厉.大检修中的运维一体化检修模式的思考[J].才智, 2014 (29) :328.

[2]李琼霞.分析变电设备运检 (运维、检修) 一体化[J].电子制作, 2015 (4) :256.

[3]张峰, 宋亚波, 白锋.探索变电运维、检修合署办公新模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4 (4) :63-64.

[4]邹志伟.运维一体化下的生产人员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5.

变电运维一体化 篇2

12月13日晚21时50分,冬日的夜晚寒气逼人,许多人都已入眠。然而此时,…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运维班的三名电力员工正赶在事故抢修的路上,刚刚接到的电话还回响在耳畔:“110kV…0444…一电杆被过往的汽车撞断,请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运维班的当值值长…在深夜接到抢修命令后,立即组织本值员工前往110kV…变电站。25分钟后,运维人员到达…站后,立即按要求对0444…线线路进行了停电转检修的操作。

考虑到事故抢修工作结束时间的不确定性,为了第一时间恢复送电,值长…决定带领其他两位值班员坚守在…村站待命。虽然任师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变电站值班员,但他却把“你用电我用心”记在了心间。他常说,“事故抢修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活计,早一分钟恢复送电,就早一分钟为老百姓带去光明”。14日凌晨5点,紧张的现场抢修工作结束,运维人员便第一时间按照调度下达的命令对…线0444线路恢复了供电。看到0444断路器合闸成功,他们才放心的踏上了返回驻地站的路。此刻,天还未亮,但运维人员的心却更亮了。

变电运维一体化 篇3

关键词:运维一体化 事故处理 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TM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001-01

以往多年的运行工作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运行人员来说,事故处理能力是检验一名运行人员是否能胜任运行工作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一次设备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城乡配电网改造后,系统发生故障的机率在减少,而且当前又是运维一体化模式刚刚步入轨道的时期,运维人员的培训主要关注了国家电网公司划分的100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项目。这使得运维人员对事故处理的关注在减少。该文针对运维一体化模式下有关变电站事故处理的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达到提高运维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目的。

1 强化运维人员事故处理过程中“系统”的概念

驻站值班模式时期的运行人员只需掌握本变电站的设备运行工况,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流程,但在运维站集中运维的模式下,要求运维人员要对所辖各变电站的设备运行工况,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流程均要掌握,更重要的是,运维人员要有“系统”的概念,对于发生的事故要从与变电站有关的整个系统进行考虑,这就使得在运维站模式下进行事故处理要有新的、更高的要求。例:220 kV变电站一般有一至三台主变压器,为保证电网零序电流的分布相对稳定,满足零序保护灵敏度配合的要求,变电站内的主变220 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间隙接地运行。若有一台主变,则根据调度命令,主变220 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间隙接地运行;若有两台主变,按调度令,将一台主变直接接地运行,另一台主变经间隙接地运行;若有三台主变,应保证每条220 kV母线上均有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运行。若某变电站有两台主变,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的主变因故障被切除,运维人员应在去现场检查的同时,不待调度令,立即合上中性点经间隙接地运行主变的220 kV侧中性点刀闸,使之直接接地运行,以保持电网零序电流分布的相对稳定。故障主变恢复送电时,主变充电成功后,就立即将原间隙接地运行的主变恢复间隙接地运行。又例:220 kV主变一相或两相开关发生误(偷)跳或拒合产生非全相运行状态,此状态将导致220 kV整个系统出现零序电流,此时可引起220 kV线路零序Ⅲ段非选择性跳闸,导致事故扩大。以上两例可以看出,事故处理过程中,从变电站的小范围看,重点是隔离故障点,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供电,尽快恢复故障设备送电;而从电网的大范围看,保持系统的安全稳定才是重要的。要强化事故处理过程中运维人员“系统”的概念,就要在平时的培训中讲清楚事故处理过程中与系统相关的知识点。

2 防止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流于形式

从运维站的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的开展情况,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运维站培训工作开展的真实情况。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不养,战时怎么用。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很容易让我们产生松懈和麻痹的思想。从运行经验看,要提高运维人员事故处理的能力,日常培训中的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部分运维站对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不重视,主要表现为题目简单,未考虑特殊运行方式,事故处理过程与系统方式相矛盾等问题。

运维人员做事故预想要契合当时的系统运行方式,不可千篇一律、应付了事,那便失去了事故预想的意义,因为不同的变电站在接线方式上的微小变化,也会导致事故处理过程不相同。例:两座变电站均有两台220 kV主变,其中一座变电站是每台主变66 kV侧中性点接一台消弧线圈,而另一座变电站是将消弧线圈全部接在一台主变的66 kV侧中性点上,若主变发生故障,则两座变电站倒消弧线圈的方式就有差异。又例:某变电站的66kV母线因为没有电压互感器,因而不具备主变备自投的条件,事故预想时,就要与具备主变备自投条件的变电站区别对待。

如果把事故预想看成是“沙盘演练”,那么反事故演习就更接近实战了。反事故演习的现象必须完整准确,这需要管理人员提前做好功课。反事故演习的处理过程要有唯一性,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以免误导运维人员。反事故演习是时刻准备应对事故的,玩不得半点虚假,形式主义可以骗自己,但遇到事故就会露馅,平时花拳绣腿,战时必然折臂断腿,平时弄虚作假,战场必然丢盔弃甲。反事故演习切忌编脚本、背台词。这种演习不仅浪费时间,也于提高事故处理能力无益。

3 加强事故处理相关基础资料的准确性

相关基础资料包括:典型操作票、事故预想样本、反事故演习样本、一次系统图、交流系统图、直流系统图、事故抢修联系网、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说明等。随着运维站的成立,我们发现各变电站对以上资料的完善良莠不齐,需要制作统一的模版,并根据各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人进行修订,这些资料是保证事故处理准确、迅速的基础。事故处理过程中可不用操作票,但不意味着无原则、无顺序地进行操作。例:主变故障跳闸后,需要对主变进行隔离,切换主变220 kV侧中性点,停用备自投装置等操作,可以使用典型操作票中的“某号主变由运行转检修”进行监护操作。

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样本集合了变电站各种类型的故障,是运维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当前运维站工作模式下,运维人员更应仔细研究各变电站的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样本,这是提高运维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变电站一次系统图、交流系统图、直流系统图、事故抢修网、继电保护运行说明等资料,必须与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一一对应,这相当于作战时使用的地图,如果地图上的地理位置标注不准确,我方炮兵的炮弹就可能伤到自己的战友。必须在每次一、二次设备改造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图纸资料更新完毕。

4 结语

事故处理始终是我们变电运维人员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在运维一体化工作模式下,对运维人员在维护设备方面的要求提高了,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看家本领,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将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尽快恢复对停电用户的供电是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马振良.清浩地区去电线路绝缘子清扫周期的试验[J].高电压技术,1994(4):60.

[2]马振良,吕惠成,焦日升.10~500kV变电站事故预想与事故处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焦日升,徐志恒.变电站倒闸操作解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探讨 篇4

传统的变电设备检修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对变电设备实施周期性维护, 而检修人员的时间往往不固定, 因此给变电设备的运行和检修带来影响。此外, 变电设备运行和检修人员通常只能抽出很少的时间巡视变电站, 加之许多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不强, 导致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许多许多变电站都开始先后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

2.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意义

首先,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需要专业人员严格进行周期性的持卡巡视工作, 从源头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运维人员发现问题后就可以及时解决问题, 从而使电网设备的运行更佳安全和可靠[1]。其次,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还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变电运维一体化对复合型人才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电力企业加大了对工作人员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专业与实践的培训, 不断扩展工作人员的多样技能, 从而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再次,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重组, 使运行人员与维护人员之间得到有效互补, 从而使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最后,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使巡视与检修设备与必需的运行维护工作得到有效的整合, 提升了电力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存在的问题

3.1 变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变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不仅要求变电运行工作的相关人员具备丰富的综合知识, 而且变电维护人员也应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但如此, 变电电压的等级高度不同,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同。电压等级越高, 对工作人员的运行知识与维护技能要求就更高。此外, 变电运维一体化对变电设备运行和维护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更高要求, 致使运维工作人员的培训难度更大, 培训周期也更长, 导致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无法更好地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2]。

3.2 变电运维一体化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劳动风险

与传统的变电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相比, 变电运维一体化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承担变电设备的运行工作, 而且还必须承担变电设备的维护职责, 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劳动风险都随之增大。加之当前许多电力企业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 从而出现了工作人员流失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有效实施。

3.3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忽视了安全作业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在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因此必须加强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交底等工作的落实。传统的变电设备维护工作需要改变其工作状态, 因此需要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严格把关, 且维护工作结束后还需进行验收工作。在此工作模式下, 变电设备的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之间的职责是互相分明的, 从而促进工作人员对变电运行质量进行实时控制, 并确保维护工作的安全实施。然而,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 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和质量控制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重视和落实。

4.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改善措施

4.2 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建立健全运维工作培训机制

鉴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对工作人员有非常高得多技能要求,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机制。通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根据运维工作的难易程度进行分阶段培训工作, 并且进行实时的考核和认证。其中, 第一阶段的培训任务相对简单, 主要针对基础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而第二阶段的培训任务应适当地提升难度, 培训运维人员补充或释放蓄电池电能以及更换呼吸器及变压器内的硅胶等工作。第三个阶段的培训工作可以更进一步, 根据运维人员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普通问题检查和处理等技术培训。一般情况下, 设定每个培训阶段两个月为最佳, 通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亲自示范, 并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 向工作人员灌输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注意事项与操作步骤, 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学习热情[3]。此外, 电力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给予一定的奖励, 从而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2 以安全作业作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重要前提

电力企业应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 在确保工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运维作业, 将变电运维的风险防控和生产管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培训、增强技能和加强管理等手段的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生产与管理模式。实施现场管理的方法和排班制度及专人负责制度, 做好变电运行工作与维护工作之间的协调, 促使工作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化, 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从而促进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

4.3 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管控力度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 应全面分析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生产和组织方法同传统的生产组织方法之间的不同, 通过分析和比较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变电站质量安全管理、变电企业发展能力以及工作协调能力, 从而确定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具体工作职责、培训工作的重难点、工作人员的业务范围与操作方法等工作, 不断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管控力度。同时, 还应秉承先做简单、再做复杂, 以及先检查低压、再检查高压的工作原则, 将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再结合当前的变电维护业务, 转变维护业务的操作对象, 从传统的维护人员作业转变为分批的运维人员作业形式。

5. 结束语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求运维人员具备高超的专业运维技能, 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 不断提升运维人员的检修与日常巡视等工作的效率, 从而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电力企业的长期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郭威.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及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3, 02 (02) :168-169.

[2]张彩友等.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 2011, 03 (03) :50-53.

变电运维一体化 篇5

“大现场”(变电运维室)轮训心得

我有幸来到变电运维室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培训。我所在的班组为变电运维三班,负责220kV小店、西谷变电站,110kV杨庄、高花、大寨、清源王答变电站,35kV北格、刘家堡、黄陵变电站共10座无人值守的巡视检查、日常维护、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工作。班长魏师傅在我们刚来的第一天就告诉我们要珍惜这次机会,平时我看、多听、多问,要不断的向老师傅们请教,同时还要注重安规的学习。来班里第一个任务便是对所管辖的变电扎进行巡视。在沈炜师傅的带领下,我相继对北格、黄陵、大寨等变电站进行了巡视,现在已基本了解了巡视内容:包括对变电站的巡视变压器的油位与温度是否正常、SF6气体气压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期间还参与了停送电倒闸操作,结合安规与实际初步了解了倒闸操作的规程。首先操作指令由值班调度人员发受,每次下达操作命令只能执行一个操作任务。其次是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倒闸操作前,必须根据调度下达的命令要求,按安全规程、现场规程和典型操作票,将操作项目前后顺序填写成倒闸操作票,按调度命令的项目和顺序逐项执行。最后是操作的监护:这是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最后关卡,无论是简单的操作还是复杂的操作,正常操作时都必须有合格的监护人进行监护,操作时监护人应与操作人一起校对设备的名称与编号,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在魏师傅与武师傅的带领下对220kV汾东变电站进行了参观,学习了汾东变电站的一次接线方式与启动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变电站,汾东变电站是一座新建的智能变电站,它的集成化高、体积小、可靠性好。通过武师傅的讲解我知道了GIS是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6绝缘气体。

虽然实习时间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但时间紧任务重,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去学习,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会如何填写倒闸操作票,填写正确的倒闸操作票是人身安全和操作正确的重要保证。

变电运维一体化 篇6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维;风险;技术检修

一、变电运维风险概述

(一)变电运维。变电运维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即人数不多或者没有人值班的电站电力运行管理工作与基站巡视检修队伍。变电运维主要基于电网企业大检修而对变电运行及其检修进行双向渗透,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且为其创造理想的效益。

(二)变电运维风险点。在变电运维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标准、习惯性违章、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根据要求进行检修和维护等行为,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包括电力设备的损害与工作人员的人身伤害等,而这种工作行为就是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点。

二、变电运维中的风险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运维风险。引起变电运维风险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自然因素,比如天气。寒冷的天气温度很低,极易使得充油导线出现紧缩现象和油面低问题,甚至由于风的作用而使得引线上出现不少杂物。当气温高时,充油导线会比较松,油面高。所以这一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运维风险在预测上存在一定困难。

(二)内部环境因素引起的运维风险。引起变电运维风险的内部环境因素比较多,比如变电器操作、倒闸操作、母线倒闸操作以及直流回路操作等。这些操作一旦存在问题,就会带来相应的变电运维风险。

在变电器操作方面,任何环节的差错都会影响到变电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可能会使得电网瘫痪。工作人员很多时候在进行空载变压器切合这个操作时,常常出现电压过剩而引起变压器绝缘性能损坏的问题,或者电压连续加大引起变压器稳定性破坏的问题,最终导致电压出现偏差。

在倒闸操作方面,工作人员一旦没有正确填写倒闸操作票,包括设备运行状况和检修状况等,就会对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以及管理人员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在母线倒闸操作方面,如果工作人员的操作工序不标准,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就会带来一定的运维风险。比如继电保护设备与自动装置的切换中出现误动现象;带负荷状态下出现拉闸问题;空载母线充电过程中,有开关的断口电容和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存在串联谐振现象等。

在直流回路操作方面,如果出现操作失误或者不满足标准,哪怕将自动保护装置安装在电网回路中,也无法使其发挥作用,最终对变电运行造成影响。

三、运维风险的技术检修探讨

通过技术手段对变电运维风险进行排除,就是运维风险的技术检修。要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为人员安全提供保障,首先需要做好装设前的准备工作,即验电。确定需要检修的电气设备与线路,并对其进行停电,在需要装设接地线的进出线设备及其两端进行验电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如果没有专业验电器,或者电压负荷太高,则可以采用绝缘棒来验电。主要根据绝缘棒的火花和放电声音来判断危险点,并将其标在预控卡上,根据要求对预控方案进行正确填写,并且实现操作票和预控卡的统一管理。其次,在接地线的装设过程中,卸放停电设备剩余的电荷与静电感应电压,并将停电设备设置在可能来电或产生感应电压的相关部位,避免突然来电危及人员安全。要注意穿戴绝缘手套,也可以采用绝缘棒,由两人来完成装设工作,做好接地隔离开关的接地监护工作。然后,检查出现线路跳闸的原因。如果是误跳闸,则应该重点检查自动保护装置。如果是线路故障所致,则应该检查是否存在CT断线问题,对线路CT至线路出口的内在连接进行检测。再者,对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进行检测,确认其故障原因是越级跳闸,还是开关误动或者母线故障等。因此,需要对二次侧与一次设备检查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对主变低压侧的过流保护动作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运行正常,做出初步判断。在对保护进行检查时,需要包括主变保护和线路保护等两个方面的检查。最后,对变压器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动作进行检查。在变压器瓦斯保护的检验方面,一般是对变压器自身的火情与形状进行检查,以准确判断变压器的故障、二次回路和二次回路的接地情况与短路情况、呼吸器和压力释放阀的喷油情况及其动作情况等等。在差动保护方面,主要对套管、油位、油色和瓦斯继电器等主变进行认真检查,在没有异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故障为保护误动所致。

结束语:在变电运维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保障。一些缺乏规范化的操作会对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威胁人员人身安全,也带来经济效益的损失。因此,变电运维人员必须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严格根据相关规范来进行操作,更多地借鉴有效的检修经验,降低变电运维中出现的风险,保障电网变电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洋.基于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25-126.

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探讨 篇7

1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概念

所谓变电运维一体化,就是对以往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的职责领域重新划分。变电运维包含设备巡视、现场操作、维护(C,D类检修)业务及事故应急抢修部分业务。变电检修包含检修(A,B类检修)及技改工程等业务。通过对变电运检业务职责领域重组整合,按照近期、中期、远期3个阶段逐步推行运维一体化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深化“大检修”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当前变电运维模式的完善和提升。通过人员技能的培训、提升,打造“一岗多能”的变电运维队伍,逐步解决目前人员紧缺等问题,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效益。

2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方案

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调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主动学习能力强的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人员组成试点班组,选择设备运行状况稳定且设备类型具备代表性的变电站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制度流程,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实训、人员调整、人员置换等有效手段,进一步加快“一岗多能”的复合型变电运维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

2.1 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选调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能较强的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人员组建运维一体化试点班组,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54项近中期维护性检修业务培训,以及倒闸操作、带电检测等运行业务培训,并结合日常工作进行现场实训。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变电运维一体班组推广。结合培训工作进度,对班组人员进行岗位技能考评,宜每季度考评1次,考评通过后,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利用一年时间,全部变电站27项近期维护性检修纳入变电运维班实施,试点班组实现设备巡视、倒闸操作、54项近中期维护性检修业务运维一体。

为做好维护性检修人员储备,可将新进员工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变电运行人员调整至电气试验等变电检修专业班组,进行30项远期维护性检修业务培训。待达到岗位技能要求后,调回变电运维班,并对新进员工进行变电运行业务技能培训,加快“一专多能”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阶段:通过人员调整、补充,拓展试点班组维护性检修业务范围。在总结试点班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通过试点班组人员置换、检修专业人员补充、集中培训、现场实训等有效手段,扩大变电运维一体化班组建设范围。结合培训工作进度,对班组人员进行岗位技能考评,宜每季度考评1次,考试通过后,实施运维一体化。再利用一年时间,实现本单位至少80%变电站设备巡视、倒闸操作、54项近中期维护性检修等业务由变电运维班实施,试点班组实现全部84项维护性检修业务运维一体化。

第三阶段:结合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推进情况,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实训、人员调整等有效手段,稳步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至第三年年底,全部变电站由变电运维班负责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带电检测、维护性检修业务,全面实现班组变电运维一体化,同时进一步加大个人变电运行和维护性检修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实现至少60%变电运维班人员掌握84项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技能,打造“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2.2 变电运维一体化重点做好的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结合生产实际,编制本单位实施方案,成立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组。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建成后,变电运维、变电检修2个专业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等内容,新模式下的班组设置、对应职责,以及各班组内岗位设置及工作标准。联合人资、安监、调控等部门统筹协调处理推进过程中相关问题,确保电网安全和队伍稳定。

(2)细化目标任务。进一步梳理各阶段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分清作业技能要求高低和风险管控难易程度,先易后难,先低技能后高技能,先有利于工作效率提升的项目,变电运维一体化项目可在省公司统一进度要求基础上增加。在进行业务划转过程中,要做到人员、装备、业务等同步划转,确保各项工作平稳交接、工作质量不降低,避免同一设备检修试验项目重复实施。

(3)优化班组人员配置。根据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需要,调整部分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班组,由变电运维班承担对应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性检修职责。参加变电运维一体化技能培训的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业人员,应作为骨干力量保留在变电运维班,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

(4)修编完善制度流程。组织修编变电运维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制度标准和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和人员技能要求。根据省公司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明确运维作业与检修作业业务界面,防止安全管理真空,细化制度标准要求,编制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实施过程制度健全、流程顺畅。

(5)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结合各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项目,积极开展双向培训、轮岗实训,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培训,重点做好新配仪器、新增业务的培训,达到“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熟练掌握工作方法、清楚试验原理、准确分析数据”的工作要求,加强专业融合,不断提升运维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各级人员经运维单位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业务。对各级人员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做好技能培训、考评记录,并存档。新进变电运维人员,按照变电运维一体化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培训、定岗。

(6)加强运维装备配置管理。根据运维业务开展需要,制定配备标准,梳理现有装备情况,合理调配,逐步配置,给班组配置带电检测仪器、试验仪器、工器具等装备。

(7)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根据变电运维人员岗位职责的变动和工种技能的增加及提升情况,重新测算岗级,并相应调整变电运维人员薪酬水平。

(8)做好后勤保障。根据人员、业务的划转情况,提前做好办公场所、生产用车规划,确保日常生产和应急抢修工作的有序运转。

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的分析 篇8

电网生产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分为调度、运行、检修等业务部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网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显著提高, 在现有模式下, 停电检修工作时运行单位、检修单位要分别赶到工作现场, 对人力物力都造成重复浪费。现有的检修操作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

根据“大检修”体系建设要求, 改变运行人员先对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 再由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 而变成统一由变电运维班负责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带电检测等维护性检修业务“运行维护一体化” (简称运维一体化) , 通过优化作业流程, 优化资源配置, 来释放资源效能, 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

1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现状

目前,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最优选择是调整部分一次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中心, 并入变电运维操作站, 配合开展设备的D类检修和运行操作。通过检修人员的培训和带动促进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维护技能。该阶段是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 要求实现运行与设备不停电维护、消缺工作 (含D类检修) 的运维合一, 由同一运维组人员承担设备巡视、操作和维护、缺陷处理任务, 自行落实设备维护、消缺过程的危险点分析和风险控制措施, 自行完成设备维护、消缺的质量控制和修试、验收记录资料的全过程管理。

2 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的问题

2.1 运行、检修工作性质不同, 差别较大, 现阶段缺少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运维人才

虽然变电运行、检修工作的面向对象均为电力设备, 但运行工作要求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 而检修工作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 如一次、二次、试验等。各专业员工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只是熟悉原理和流程并配合完成工作, 并不具备跨专业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大检修模式需要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完成综合性任务。显然, 现阶段缺少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运维人才。

2.2 运维一体化现场作业风险加大, 安全监督环节易缺位

传统生产模式下, 开展变电站停电检修工作, 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倒闸操作并布置安全措施, 对检修工作许可、验收;检修人员检查安全措施到位并完成检修工作;双方职责清晰、界面分明、监督到位。实施运维一体化, 运维人员在单一工作中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运维人员既是工作许可人, 又是工作负责人, 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 同时安全监督环节容易缺位。

2.3 运维一体化工作标准、流程需要重新定义

传统生产模式下, “两票三制”是电力人员开展工作中杜绝违章、保障安全最基本的制度之一。基于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运维人员在单一工作中同时承担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运维一体化工作标准、流程需要重新定义。

首先业务流程要重新设计。实现运维一体化, 现场安全管理失去相互监督作用, 只能依靠班组内部加强监护实现, 因此要制定并完善内部监护机制。

其次工作标准要重新定义。运维一体化工作相当于整合运行和检修工作, 原有的变电运行和设备检修工作标准只适合单一工作性质下的工作任务。因此, 明确设备维护、消缺工作的项目, 及时编制有关维护、消缺项目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及现场作业控制卡, 并建立适应此阶段运维合一的现场安全、设备等管理制度。

3 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解决措施

3.1 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

坚持培训先行, 素质提升。运维一体化建设有赖于一岗多能、一专多能复合型运维人才队伍建设, 必须将培训工作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 着力于人员技能和素质的提升, 为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的人力资源保障。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了变电运维一体培训计划。将新增的三个大类共22项维护类检修作业项目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培训、考核。根据培训计划, 第一阶段接管的业务有9项, 技术技能相对简单, 主要包括更改微机保护装置定值、设备防锈补漆工作等。第二阶段则是蓄电池充放电、变压器呼吸器矽胶更换等技术技能相对复杂的8项工作, 第三阶段更进一步, 选择了隔离开关操作回路、电气闭锁回路、遥信回路等一般性缺陷的检查处理。培训时间每个阶段都安排了2个月, 由公司选调各专业专家, 采用“现场讲解+演示+学员动手练习”的培训方式, 对工作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便于大家课后复习消化, 各个班组培训员每周还组织大家进行练习和考问。同时, 建立了技能岗位培训激励机制, 把工作业绩、能力、态度等指标量化, 实施员工绩效评比, 重奖工作积极主动、业务能力强的员工,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通过员工技能培训, 培养既熟悉变电运行业务又掌握某方面的C、D类检修的技能人才, 经考试合格后可独立承担运行和维护职责。

3.2 组建“2+x”小组

传统生产模式下, 变电站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一般需要两人完成。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 运维人员既是工作许可人, 又是工作负责人。既要担负运行工作, 又要完成检修工作, 不管从专业技能, 还是人员数量上都有新的要求。现阶段处于过渡时期, 为解决现阶段缺少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运维人才问题, 在过渡阶段可以组建“2+x”小组。即2个运行人员, x个检修人员为一个工作小组, 可以根据检修工作任务的大小和难易, 变换检修人员的数量和专业。

比如, 在一般情况下, x为2, 即:运行 (2个) +一次检修 (1个) +二次保护 (1个) =运维工作小组, 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学习, 可以完成一般情况下的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检修等任务, 可以消除一般缺陷。特殊情况下, 比如遇到危机缺陷和严重缺陷, x根据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需求变化。这种模式适应于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时期。

3.3 制定标准

3.3.1 编写运维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规范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涉及的专业、工序和标准、规程、规范、措施很多, 既涵盖现场作业人员的组织及分工, 又包括施工具体流程、标准、危险点及防范措施。运维一体化工作相当于整合运行和检修工作, 运维人员既是工作许可人, 又是工作负责人, 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 同时安全监督环节容易缺位。因此, 编写运维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能够有效规范操作、降低安全风险。

分析运维队模式特点, 结合原有的运行和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针对运维工作中具有安全性、重复性特点的作业进行辨识并编写指导书。一要逐层细化工作重点, 将各项作业切实对应到各项指导条目中。二要高度重视运行方式、设备各异的变电站中人的行为差异。要求将运维作业分解到点, 将作业周期、前期准备、存在危险点和防范措施细化融入到各项指导执行条目中。三要跨专业, 多层次广泛讨论, 使得指导书真正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 并通过运维队人员集中学习, 现场试运行等方法, 分析反馈意见, 修订完善作业指导书。真正使编写的各项作业指导书切实有效。

3.3.2 变电运维一体化“两票”

“两票”即电力生产建设工作中的工作票和操作票。它是电力系统允许工作和从事操作的书面命令和依据, 是防止误操作, 保证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运维一体化实施, 要根据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特点进行完善补充“两票”。不仅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图, 对工作许可、工作终结、操作准备、接令、操作票填写、核对图板、操作监护和质量检查等全过程标准化;还要针对运维工作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 安全监督环节容易缺位等问题, 在“两票”内容补充危险点分析条目, 明确危险点, 有针对性做好控制措施。有效杜绝人身伤亡事故。

摘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 电网生产中变电设备运行、检修专业分工的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 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 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工作, 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运维一体化主要工作和难点为实现变电设备运行和检修“双向融合”, 在此基础上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维,过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33.

[2]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M].浙江电力, 2011, 03.

变电运维一体化 篇9

一、变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变电运维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在电网生产活动中, 通过一体化模式对电网运行与维护各项工作职责进行分工, 并逐渐形成全面的电网运行、调度、维护检修等合理的生产流程, 有效的提升了电网生产与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就基于资源优化配置、作业流程等角度出发, 将同一电力企业中倒闸操作、维护检修、设备巡视等工作统一起来, 是电网生产中的重大改革措施, 这模式改变了电力企业检修人员只负责电力检修工作的现状, 另外,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简化了电力企业工作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现阶段,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亟需实施的重大举措。

二、现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过程中, 由于电力企业运行与维护工作针对的对象是企业电力设备, 但是需要以综合知识为基础, 才能保证电力企业运行工作顺利开展。另外, 对电力企业运行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在具体的变电维护工作过程中, 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 但在我国电网运行电压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对变电运行人员专业技能要求也逐渐提升。2) 为了保证变电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的安全, 需要在现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 在具体工作开展之前, 还需要事先布置好安全保障措施,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同时对相关带电机械进行补充说明, 必要时进行隔离。但是以往的电网运行过程中, 变电运行与维护工作开展, 需要将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改变, 结束后, 还需要对其进行验收。而现阶段的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 电力企业运行与维护人员职责划分不够明确, 对现场安全工作造成很大的干扰, 甚至会导致现场安全事故发生。3) 与传统的变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工作不同的是,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 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职责,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企业运维人员的安全风险以及工作量。而现阶段电力企业缺少与工作强度向适应的激励体制, 影响变电企业运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1) 加强对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培训,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首先, 根据变电运维工作技能难以程度, 合理的安排培训计划, 一是培养运维人员的接管业务能力以及能能, 而是对呼吸器更换、蓄电池充电放电等施工技能的培训, 三是对回路检查、隔离回路操作能具有一定难度的技能培训。其次, 合理的安排培训的周期, 以两个月为一个周期为宜;营造良好的运维人员培训氛围, 加强学员之间的互动性;最后, 还应该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等。在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 需要切实了解员工的需要, 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政策,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2) 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安全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应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 在具体的运维工作中, 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为电网运行生产、维护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模式, 促进电网生产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另外, 加强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管理, 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 安排专人对运维工作负责。3) 加强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管理与控制。与传统的电力运行与维护模式项目,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对员工素质、工作环境、工作协调能力等都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管控, 第一, 要求运维人员在开展运维工作过程中, 从简到繁, 提高运维工作的安全性;第二, 要求在开展具体运维工作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逐渐转变电力企业运维业务理念;第三, 不断的明确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 细化运维一体化模式工作流程, 为具体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随着我国电网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变电运行与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需求。针对现阶段电网运维一体化模式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需要强化运维工作管理, 加强运维人员培训, 建立有效的电力企业激励制度以及责任制度, 为电网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摘要:变电运行维护管理是电网运行中必要的工作, 在电网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传统的变电维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相关工作的需求, 而变电运维一体化成为变电专业化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进行简单的介绍, 然后分析了现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 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变电专业化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徐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 23 (6) :124-125.

[2]叶贺龙.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 35 (11) :99-100.

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实施与探索 篇10

随着“大检修”体系的建设,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促进检修和运行专业的融合与资源共享,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进一步在变电生产作业中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让运维人员和检修人员紧密配合,方便处理维护、消缺工作,使“大检修”变电业务处理环节更为简单、流程更加优化。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在实施一体化改革过程中, 针对自身特点,在省、网公司运维一体化整合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下,进行一体化改革的有益探索。

1现状分析与诊断

1.1 结构性缺员亟待改善

徐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下辖44座110 k V及以下变电站, 设备自动化程度处于江苏下游水平, 而人员平均年龄达47岁, 且学历层次较低, 结构性缺员严重, 部门安全生产面临巨大压力,结构性缺员已成为该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1.2 区域化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随着变电站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无人值班管理,在人少站多的情况下,进行一体化改革,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运维人员将无法做到定人定责、全程跟踪管理。

1.3 管理流程需要调整

原有管理流程难以将新增工作与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 调整管理流程,减少工作环节,细化管理责任,实现对运维工作的全过程监管成为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2运维一体化实施及主要做法

2.1 检修工作分类管理

该部门对21项维护性工作按工作性质分为两类: 外包项目和非外包项目。 非外包项目由运维班组人员完成,外包项目交由设备厂家、工程公司及经培训的临时工作人员完成,见表1所示。

为保证外包项目工作的安全可靠,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外包项目工作规定》,工作人员资质由安监部严格控制,经人力资源部门发文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保证了外包工作的可控、在控和安全。 同时,徐州公司将工作人员划分一、二、三类运维资质,对应表2所示。 要求55岁及以下成员必须具备一类运维资质;技师必须具备二类运维资质;专业工程师、高级技师必须具备三类运维资质。

2.2一体化培训与考核

部门针对一体化培训,从人员素质、难易程度、设备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对于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如专业精确红外测温、直流接地查找,部门聘请厂家专业人员担任讲师,现场指导;对于技术培训一次培训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安排专业检修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

每一阶段培训工作结束后,由公司人资部、安监部和运维检修部统一组织考核鉴定,考试通过并经发文认定资格的人员方可承担相应的维护性检修工作。

2.3第一责任人制度

由具有相应技能和资格的员工承担变电站的安全责任。该责任人在年初和部门签定合同,认领相应的变电站,并主要负责该变电站的巡检工作。

对于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考核, 部门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制度, 第一责任人所属变电站跳闸次数、事故次数、安检情况都纳入考核范围。年终考核将下辖所有变电站第一责任人的工作业绩划分A、B、C三档 ,其中A、B两档进行相应奖励 ,C档对应的第一责任人要接受处罚,并取消次年第一责任人资格。

2.4一体化激励机制

变电运维一体化试点实施后,需要运维人员同时承担运行业务及部分维护性检修业务,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为调动运维人员的积极性,体现“人员匹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3一体化实施成效

一体化试点实施以来,部门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有效缓解了公司检修人员结构性缺员的问题;二是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人力、车辆等生产资源的使用频次,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三是加快了缺陷消除及应急抢修的反应速度;四是培养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实现一岗多能,提高对设备异常情况的自行处置能力。

部门一体化工作实施前后统计对比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运维一体化后工区抢险次数、出车次数、成本费用及抢险平均处理时间均大幅度降低。

4结语

运维一体化对电网工作进行重新分配, 要求运维人员同时掌握变电运行以及变电检修两种技能。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在探索一体化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采用工作外包的方法合理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 利用多部门把关制度降低了工作的安全风险; 推广激励机制是作为鼓舞改革的杠杆,通过积分制绩效考核制度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改革积极性, 促进一体化改革。 与考核结合的技能培训和第一责任人制度同样是该部门一体化实施过程的有益探索。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大电网”建设,整合人力资源、促进检修和运行专业有效融合,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积极探索一体化改革措施。该部门在方案编制、组织机构调整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包括工作项目外包、“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度、“一体化激励”等探索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变电运维一体化 篇11

关键词: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倒闸操作;危险点;变电站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9-015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9.074

在日常电网运行管理中,供电公司的变电站的倒闸操作是电网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日常的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以及电网正常运行的更换全部是通过倒闸这个操作进行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出,倒闸操作中存在许多危险点,如果对其不加以认真控制,可能会产生各种误操作的状况,这样轻则中断对用户正常供电,重则会使区域型的大面积停电,这会使得社会恐慌,严重影响了社会次序,无论是正在进行的工厂加工、医院的急救等各种情况,都不能允许变电运维中产生故障。

1 危险点

事故的多发点、易发点、个人易操作失误的潜在点以及设备隐患的所在点,这些全部都是所谓的危险点。对于容易引发事故的危险点,不加以及时预防以及控制,就会容易导致成为事故问题,对于国内经济产生不可避免的损失。对于这些危险点都是需要大量人力进行研究与发现,并且需要进行相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减少危险点的数量,保障变电运维能够正常进行。对于变电运维中倒闸操作中的危险点也是如此,所以需要对其重视并且加以预防。

2 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倒闸操作目前的危险点的状况

每个供电公司对于变电运维中的倒闸操作的具体流程都是十分关注的,这是为了保障这个极容易产生状况的操作步骤能够得以正常进行。而为了保障倒闸操作顺利安全地进行,每个供电公司都规定需要相关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在现场跟进控制,并且需要设立多个监护措施。正因为如此,倒闸操作的误操作现象才能够有所减少,可是这样仅仅治标不治本,依旧存在大量的弊端。

2.1 跟进人员不足

在整个倒闸操作中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由许多小操作组合而成,但是因为对于倒闸操作跟进人员不足,不可能做到其中大大小小的操作都有人到现场严格把关。而相关值班人员却因为对跟进人员存在依赖心理,对于手头工作并不持有认真态度,在无人监管的状况下就极度容易产生各种误操作问题,最终酿成重大事故。所以根据以往经验可以看出,误操作并不因为操作大小而进行区分,往往容易产生问题的都是被人忽视的小操作。这都是因为监护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在其思想上不对小操作加以重视,而大操作都受到重视,会事先进行控制,所以并未有问题。

2.2 专业素养不够

因为监护人员对于倒闸所有操作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同时工作经验也不可能平均分配到每个操作细节中,而倒闸的操作本身就繁杂,而且不同的供电公司的操作步骤也各不相同,这样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不足,就不能保证能够对倒闸操作中的全部危险点都得以

控制。

2.3 产生危险点的原因过多

倒闸的危险点产生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这其中包括了人员方面、技术层次、规章制度的设立、设备状况或者管理模式等各种原因。如果要做到对于全部危险点进行控制,需要针对每个问题进行分析,使用正确的科学方式,将多种控制手段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控制住不同的原因。

3 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倒闸操作危险点的控制

3.1 提高倒闸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对于危险点的控制,第一要点就是倒闸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如果人员的素养不足,其他任何改善措施都是无效的。这其中就要对个人业务技术能力进行评估,对于技术不达标人员安排合理有效的培训课程,并且培训后需要进行相关的岗位资格考试,对其重新评估,达标后才能重新上岗工作,这是为了能够提高倒闸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对于误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如何进行培养也是关键,业务培训内容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对于实用性需要重点关注。同时对于员工要开展竞争上岗,这样有利于培训的开展,同时还需要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供电公司倒闸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3.2 严格执行标准倒闸操作程序

现今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促生了人们工作的惰性,这在供电公司的变电运维中是严格禁止的,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根据倒闸操作程序步骤进行,不能够怀着侥幸心理而进行违章操作,监督人员也不能因为工作人员经验丰富而不去关注。这类情况都需要严格禁止,对于员工需要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员工对于标准倒闸操作程序执行的自觉性,这样才能够避免很多本不该发生的误操作。

3.3 对于非典型操作需要重视,严禁习惯性违章

非典型操作对于常规操作将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套路,其中包括的内容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对于相关的危险点的控制产生更高的需求,而这时习惯性违章就会导致危险点无法避免,酿成事故发生,所以要杜绝此类现象,将各种防范方式全部落实到具体位置,对于新的危险点及时发现并分析。

3.4 进行危险点控制教育工作

在进行倒闸实际操作之前,需要将所有现已存在的危险点以及不规范操作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全部告知工作人员,这是为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这些都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他们自身的不良操作将会产生个人伤害以及相关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于他们自身的工作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根据表现晋升也相关。让他们能够产生自主寻找危险点意识,并且在危险点教育中或者日常交流中及时交流经验,这样才能使被动劝导变成主动更正。

3.5 制定特殊状况预案

为了防止外在因素可能对倒闸操作产生重大影响,供电公司需要对于变电运维中的实际情况,将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或者意外特殊情况的预案工作进行开展制定,这其中就包括了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地震以及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重大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这是为了在发生此类情况时能够有序处理,降低员工恐慌心理以及减少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4 结语

作为供电公司重要的倒闸操作,对其需要重视,因为这不仅与操作是否规范有关,也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工厂是否能够正常生产以及国家经济等方方面面都有关联。同时,大多数的事故如果能够在事先进行合理控制,就完全能够避免,这样也就不会产生各种经济损失问题。那么对于供电公司的变电运维倒闸操作的危险点进行控制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需要不断发现、预防、改进,这样供电公司的倒闸操作技术才能不断

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振江.关于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倒闸操作危险点的控制分析[J].魅力中国,2013,(26).

[2] 段鹏,赵丽华,张旭,等.浅议变电运维倒闸操作危险点分析与预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5).

[3] 邓富生.对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探究[J].数字化用户,2013,(26).

[4] 李国红.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及有效预防[J].科技风,2014,(23).

[5] 安刚,侯志超,林森,等.变电站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的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作者简介:齐淑兵(1979-),男,山西朔城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运维;贺峰(1986-),男,山西应县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运维。

变电运维一体化 篇12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技术措施

引言

现阶段,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力公司中的传统变电设备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电力企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 纷纷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生产模式。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主要以设备的管理为中心,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作业流程, 达到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益与工作效率的目的。可见, 变电运维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变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在电力企业进行电网生产活动过程中, 通过运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进行职责分工, 逐渐形成全面的电网调度、运行以及检修等具有辅佐功能的生产流程, 对保障电网的业务专业化以及安全生产方面具有良好的积极作用。变电运维一体化从作业流程与资源配置优化的角度, 进行同一个电力企业班组维护检修、倒闸操作以及设备巡视工作的统一完成, 电力企业实行变电运维一体化是对其生产管理体系的重大改革。变电运维一体化打破了由电力企业检修人员负责电力检修工作, 同时, 由运行人员负责巡视和操作的工作传统模式, 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了优化与升级;而且变电运维一体化使电力企业的工作流程得到了简化, 减少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 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 电力企业运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已经亟不可待。

2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电力企业实施中的问题

2.1 变电运维一体化维护与运行工作的问题

在使用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中, 电力企业的维护工作与变电运行的对象一般而言都是企业中的电力设备, 然而, 应该在具有一定的综合知识基础前提下, 进行电力企业的运行工作。与此同时, 维护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维护知识才能对电力企业的设备进行维护。比如:在进行电力企业维护工作过程中分为一次设备、二次设备、油水试验以及高压试验等, 伴随着电网运行中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 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以及维护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

2.2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现场作业安全环节中的问题

电力企业人员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维护工作过程中, 应该对现场作业的安全采取可靠的科学措施进行保障。在此之前, 相关的人员应该布置好安全措施, 对交底工作进行安全保障, 对电力企业中的带电机械设备进行隔离与补充说明。传统的电网进行生产时, 进行变电运维维护工作必须变更机械设备运行状态, 因此, 就必须有相关的运行人员进行把关;进行完设备维护工作之后, 运行人员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验收。传统电力设备维护模式下, 电力企业的运行和维护人员两者之间职责明确、界面分明、监督到位, 对现场的安全措施以及工作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2.3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劳动量与安全中的问题

新型的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操作与传统的生产作业是不同的,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过程中, 电力企业的运维人员必须承担电力工作的职责, 所以, 维护人员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将会增加。在缺少激励配套机制的前提下, 会造成电力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积极性降低。

3 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技术措施

3.1 建立多技能岗位培训激励机制

电网企业应该按照遵循渐进的原则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进行培训, 把变电运行企业中的三个类型, 总共113个维护项目, 根据其施工困难程度进行划分并进行考核。其科学的培训策略如下:一是, 电力企业的接管业务与技术技能有密切的联系, 比较容易;二是, 培训呼吸器更换、进行蓄电池充放电等具有难度的施工技能;三是, 培训的轻度加大, 选择电气的隔离开关操作回路、遥信回路以及普通性的问题进行检查并处理。通常情况下, 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应该以两个月为一个周期, 培训过程中, 应该由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现场培训, 形成与学员互动, 引导学员积极动手的培训环境, 并且专家应该对变电运维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详细的培训, 进而促进电力企业员工变电运维一体化技能的提高。

3.2 注重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安全

安全保证作为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前提, 相关责任部门必须建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策略。因此, 在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时, 电力企业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前提, 通过结合风险控制方法和生产管控方法,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教育以及技术三方面, 建立健全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模式。并且要加强对运维一体化的工作现场进行科学的管理, 建立运维人员规范的工作制度, 对设备责任区的专人负责;此外, 还应该加强运维人员的分工管理工作与专业知识培训。从全局出发, 对变电运维工作进行协调, 从而促进变电运维工作的规范化。

3.3 强化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管控

电力企业应该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与传统的模式进行对比, 从企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人力效能以及工作协调者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具体内容包含:一是, 电力企业施工人员在进行变电运维施工过程中, 应该按照先简单后复杂的工作原则, 进而降低安全风险;二是, 对现有的维护业务进行综合的思考, 推动维护工作从维护人员向运维人员的转变;三是, 电力企业应该对运维人员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 对运维一体化的模式实施过程进行细化。

4 结语

上一篇: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下一篇:企业所得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