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教育

2024-08-01

医学院校教育(精选12篇)

医学院校教育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我国医学事业实现国际化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医学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新形势下, 为提高高校医学教育水平、医学国际竞争力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开展中外医学教育标准对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外医学教育标准以及比较

1. 中外主要医学教育标准

目前, 在世界上比较重要的医学教育标准有《IIME标准》《WHO西太区标准》《WFME标准》《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1) 《IIME标准》。《IIME标准》的全称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制定于2001年, 内容涉及总结性个人评估并以保证医学毕业生的质量为目的。

(2) 《WHO西太区标准》。其于2001年制定, 包括促使医学院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内容。

(3) 《WFME标准》。其于1999年制定, 其内容涉及培养高素质毕业生、提升教育质量和完善教育改革等。

(4)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对医学毕业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等方面。

2. 中外医学教育标准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比较

基于不同的国情和思想意识形态, 中外医学标准在人文教育方面有着较大差异。

(1) 知识目标上的差异。国外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 均强调了建立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性和医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在其标准中, 毕业生必须掌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特点, 并学习如何公平有效利用社会公共卫生资源以及掌握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方法与态度。而在国内, 我们对这些尚无关注。实践证明, 现在的医疗已经不仅仅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身体上的病痛, 更涉及对社会和心理等诸多问题的重视。在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之时, 应更注重其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益性。

(2) 技能目标上的差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 西方在医学上的理念就开始发生变化, 他们认为在医疗体系之内的人应作为消费者而不应是患者, 医生是为其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之人, 双方在关系上是平等的, 双方在相互探讨中商讨医疗方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沟通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就变成了医学技能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沟通包含着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正确获得当前情况并为之做好准备;第二层次是医生与社会媒体之间的沟通, 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医疗方的情况快速被社会所知并能获得社会上各方面的支持;第三层次是医生之间的沟通, 两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并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也有着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疾病的研究复杂多变, 在治疗时应考虑各种情况而不盲从权威;另一方面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医生必须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并能够终身学习。

(3) 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在国际标准中, 个人情感、人文思想和文化背景都是被尊重的, 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应有着负责、正直、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虽然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疑难杂症也逐渐被攻破, 但技术的进步与人们对健康的永恒追求比起来, 其中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在医学教育中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作用, 明确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种体验与关切。然而此种内容却未能在我国得到具体体现。

二、标准比较对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我国在医学院校人文领域的建设中, 应结合国外的先进文化与先进理念, 以人为本, 注重对“人”的关怀。

1. 加强对医学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医生是一门崇高的职业, 在从业过程中, 应充分尊重个人文化和背景的差异, 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最大限度地为患者减轻伤痛, 在治疗中保持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在国外的医学院校当中, 人文教育是独立学科, 人文教育的意义是使得医生从人而非简单从病出发看待病患, 注重身心协调, 在从业时能够有效与患者沟通, 其临床的行为能够符合伦理道德标准。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应该与医学的发展、文化背景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卫生需求相适应。

2. 加强对沟通能力的培养

希波克拉底说过, 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语言排在第一位, 彰显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 不仅需要得到治疗与照顾, 更需要被尊重, 而能够与患者沟通并理解其在病痛中的感受也是医生的职责之一。此外, 在医学教育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与同行之间的沟通能力, 从而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应培养学生与卫生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能力, 以了解政策法规的最新动向并能提升自己相应的职业技能。

3. 丰富医学人文教育和社会体验、志愿服务类课程

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 医学生的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国情, 考虑以传统文化、生死教育等课程丰富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内涵, 以医院志愿者服务和各类社会实践和活动带动学生参与到临终关怀、敬老孝老等社会体验中, 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的情怀。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 医学人文教育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突破, 以带动未来医生群体人文素养的提升, 这改善对于医患关系, 创设一个公平、有序、有责任感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威, 谢长勇, 潘晨, 等.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与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 .

[2]彭丽, 冉素娟.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5) .

[3]黄丹华, 纪泽泉, 吴少巧, 等.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2) .

[4]何亚平, 刘立萍.从中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差异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8, (1) .

[5]张晓兰, 李晓松, 万学红, 等.医学生对“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态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5) .

医学院校教育 篇2

一、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现状

医务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们担负着预防疾病、康复治病、治病救人的重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医疗工作环境的恶化、医患纠纷的增加、个别医务工作人员医德的滑坡,以及医务工作者的巨大压力,加之学校教育对医德教育的疏忽,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下滑,这些现象极大冲击着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工作。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基地,应当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医德教育工作,强化医德、医风等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这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至关重要。总体而言,“我国医学院校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培养学生学会以人为本,提升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适应医学发展的大方向”。[2]

二、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医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延续性

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医德高尚。但是,目前而言我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医德”的现象,把过度的精力投入在了学生的专业技术上,而忽视了医德的教育。虽然也开设了医学伦理课、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类课程,但对医学生的医德培养仍缺乏延续性,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尚未建立。例如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由于医院与学校之间的推诿,完全处于瘫痪状态,更别说步入医院与社会之后,所重视的更加是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与积累临床经验,对医德的继续教育少之又少。

(二)医德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或者辅导员承担医学院校的德育课程,尚没有形成专业的医德教育团队。“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93.6%的医学生认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医学生的影响显著或者较好”。[3]然而,医学院校的导师或者医学专业教师并没有被纳入德育教育团队之中。其次,思想政治老师与辅导员大多都不具有医学专业背景,他们由于没有接触过临床实践,只能根据自身理解对医德教育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难于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此外,教师团队结构的年轻化、知识积累的不足,都导致对一些社会重大问题的理解不深入、不深刻、把握不准确等,这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医德教育的效果。

(三)医德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基本上选用的都是普通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与课本,缺乏专业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脱节、创新不足、缺乏针对性,进而形成了空洞的说教课。所开设的医学伦理课,缺乏对医德教育的深入研究,落后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新的医学伦理问题诸如医患纠纷处理、医事法律等方面的内容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影响了学生医德水平的提高。

(四)医德教育形式单一

大多数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德课程基本上仍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将课本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刻板枯燥、缺乏生动性、缺乏老师的言传身教,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强,缺乏实践性,导致学生对医德教育的反感,产生厌恶情绪。同时互联网、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的德育方法尚未被重视,而这些正是大学生目前所喜欢和依赖的通讯方式。而新媒体上关于医德医风的知识还比较缺乏,利用率尚不高。由此可知,以往的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加强医德教育对策的几点思考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工作本身和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医德素质,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给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思想上加强重视,明确目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医学院校应当改变传统的“重专业、轻医德”的现象,充分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专业技能中医德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把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明确认识到“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努力培养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4]

(二)强化人学教育,增强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我们绝大多数学医的同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之所以选择学医,仅仅是因为医生受人尊敬、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可靠、收入乐观等等,可是对医生这一行业并不十分了解,对其具体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职业要求等知之甚少,所以开展入学教育对于大一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开展入学教育,新生可以了解学校的历史、学校的发展情况、教学力量、办学特色、学校的社会贡献、附属医院的情况等相关信息。其次,入学教育上通过专业老师对本专业的讲解以及临床经验的传授,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就业去向等信息,也可以了解到多元化社会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医生提出的新挑战。通过开展入学教育,可以使广大新生对学校、学院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对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上产生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增强医生这一职业的职业使命感。郑重而庄严的医学生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会使新生明白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崇高的使命和肩负的责任。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质量

对于医学院校而言,专门医德教育机构的成立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建立一支道德高尚、技术过硬的专业医德教育团队,同时高校应定期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紧密联系医学教育的实际与卫生行业的特殊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医德教育。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会面对现实、正视从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将典型的一个医患关系案例引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岗位中的成长经历,了解医界的“仁心仁术”。通过社会实践、课堂自由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的道德心理体验。面对医德教育团队师资力量匮乏的现象,我们应鼓励医学院校的导师或者医学专业教师承担医德教育的重任,可以在平时的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医德的内容。专业课的老师应做到言传身教,把授业与传道紧密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医德意识与医德精神。从而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无形之中树立医德医风的良好理念与高尚品质。

(四)规范医德内容

医学院校开展的医德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服务思想教育,强调的是专业思想与献身教育二者结合。二是医德医风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品质,牢固树立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不以医谋私、敲诈勒索、谋取钱财。三是医患沟通艺术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学习等。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第一要强化医德理论课的力度,将医德理论教育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中。医学院校应从思政老师所面对学生的专业入手,加强对老师的医学专业培训,使老师们做到政治与医学兼习,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第二要合理开展心理教学,我们可以考虑把相类似专业的心理教学重新进行整合,细化心理教学。例如在心理教学中重视医患沟通艺术的教育,及早让学生了解他们即将面对的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避免他们走向岗位时的手足无措。第三要强化学生的法律教育。“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是健康与生命,必须对基本的法律常识有所了解,学会合理的保护自己。

(五)创新医德教育形式

首先,充分认识到现代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空洞的理论教学的做法,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考虑在开设医学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渗透医德教育的内容,比如在组织学生参观人体标本陈列室的同时,通过介绍捐献遗体的崇高行为,教育学生尊重尸体、尊重标本;在用动物做实验的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等等。其次,应强化社会专业实践与医德教育的结合,一要加强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通过目睹带教老师问诊、体检、诊断、治疗等环节,感受带教老师对每一个患者的关心和耐心,从而培养广大学生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耐心负责的职业道德。同时要鼓励学生向临床一线的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学习,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二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组织社区义诊、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在医院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同时,志愿帮扶老、弱、病、残者,从而提高学生的医德素养。

(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

我们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迅速、信息全面、生动有趣等特点,挖掘出新媒体在学生医德教育方面的潜力。根据学生目前通讯方式的特点,应努力占领现代媒体、微信、QQ、微博等网络阵地,开拓医德教育的新天地。首先,医学院校的网站可以开辟医德专栏。以医学生为主体,从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网络医德教育的开发、引导和监管,宣传全国或者地方的先进医疗事迹并实时更新,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其次,医德教育团队形成合力,巩固网络教育平台。导师、医学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形成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群体,通过最新网络运用平台,如微信、微博、QQ、博客等,进行先进医德理念宣传、热点医师话题与最新时政点评等,并与学生积极互动,碰撞出属于当代医学生特有的医德火花。[5]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的成功与否事关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医德教育必须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并伴随终身。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与艰巨性,明确目前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方法与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为培养出医术精湛、德高尚的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昕,黄蕾蕾.美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30(1):84-88.

[2]卢玉军.浅谈医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12(50):47-48.

[3]陈山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2):52-55

[4]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意见[Z]..

医学院校教育 篇3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阐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更好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继续医学教育;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终身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继续医学教育是在终身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建立的,是完善个人知识结构、发展能力的一种手段。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医学教育。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医药卫生人员终身教育的必须阶段。继续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疗、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将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进入21世纪,科技的进步使得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疾病的诊疗手段更加多样化,对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将面临新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继续医学教育在医药卫生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现已成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现状

我校作为一所省属重点高等医学院校,近几年来充分利用大学在教学、科研、医疗、人才、信息和实验等方面的优势,对校内助教和住院医师进行以思想品德素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重点的规范化培训;对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注重国家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校内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以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为重点,面向社会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根据卫生部和广东省制定的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制定出《南方医科大学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考核评估、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并成立了校院两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日常工作办公室等相关组织机构,对全校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指导。

近年来根据广东省人事厅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密切同人事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的约束力与强制性,把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与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执业再注册等紧密结合,达不到继续教育的要求就得不到职称晋升,从制度上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继续医学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

举办国家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则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有利于开展高水平的对外继续医学教育,而且可以推动本校的学术活动和学科建设。为此,学校十分注重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举办和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建设,鼓励各学院根据自身优势申办高等级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各学院、临床医学院结合本单位情况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病例讨论学习、科室学习查房等活动,丰富了继续教育工作的内涵。

二、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尽管继续教育学分目前已纳入有关考评指标,但部分教职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各学院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但总有相当一部分教职员工不能准时参加,认真学习,而是在学术活动接近结束时才纷纷到会,出现了为了拿学分才到会的情况,在主观意识上没有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

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工作不重视,每年验证时,总出现某些专业技术人员马虎应付,不认真填写,特别是院内业务学习手册的填写,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甚至有些技术人员出现不肯验证的情况。从2003年起,由于继续医学教育的达标要求真正作为职称晋升必备条件,由此引起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视,出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达标而在学分证上乱涂、乱改、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为学分而学习,甚至出现个别花钱买学分,从而背离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初衷,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育手段与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多样,教学质量不高。目前我校继续医学教育的方法还主要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和自学等形式,形式创新不够,特别是远程教育技术还未被广泛应用,而且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和适应在职教职员工特别的求知需求。

三、改进措施

大学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科教、人事、临床等部门。因此,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必须建立起一个领导有力、协调有效,措施到位的管理体系,并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大力宣传继续医学教育的概念、对象、内容以及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等,提高教职员工认识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提高学习积极性。

严格按照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和广东省《实施细则》《学分登记考核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继续医学教育“三挂钩”“三结合”的原则,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挂钩”即指把继续医学教育与教职员工的执业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挂钩。在执业过程中,把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再注册及考核的必备条件,未取得规定学时或学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再执业。在职称晋升聘任工作中,将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在年度考核中,继续医学教育不合格者,本次年度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三结合”即一是与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发展和切身利益相结合,继续医学教育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奖金、聘任、晋升、年度考核都受到影响;二是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相结合,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作为教研室和科室工作重要内容,并列入考核目标,使单位领导主动想方设法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调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三是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学校重点学科、重点科室考核的标准之一。

各二级学院负责全院教职员工的继续医学教育日常工作,一定要统一标准,严格管理,认真做好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和学分发放工作。

医学院校教育 篇4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体系,医患矛盾

近年来, 医生受到人身伤害的恶性事件频发, 昭示着医患之间的矛盾已异常尖锐。人们开始反思, 是什么让本是“同盟军”的医生和患者同室操戈?医疗有时是治愈, 经常是帮助, 却总是抚慰。唯有在医学教育中深植人文精神, 手术刀才会闪出温暖的光芒。医学的结构就如“人”字一样, 一边是技术的医学, 一边是人文的医学。目前, 设置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较少, 通晓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医学人才缺乏, 不少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重视, 更显示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医学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医学界和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医学的本质是使患者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医学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各种身体上的疾病, 还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减轻其心灵痛苦。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 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帮助患者, 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职业操守。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 其内涵包括3方面: (1) 传授人文科学知识, 包括文、史、哲、艺术等, 起着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促进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 (2) 加强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教育[1]。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才能关心世界、关心人类、关心社会, 才能爱国家、民族和人民。 (3) 培养高尚的人格。人文教育是人格养成的基础。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 以“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医学人才更应如此。医学人文教育是一般人文教育在医学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 它不可能游离于一般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之外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 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比在其他领域更加重要。因此, 我们所理解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一般人文教育的基础上, 在将医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上, 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相结合。其核心是尊重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

2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不能否认, 在医学院校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并不乐观。尤其是从我国医疗行业现状来看, 医学人文教育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医学人文学科薄弱与医疗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滞后与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两对基本矛盾引发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只重视专业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

有些院校仅以就业为导向, 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 学生就可以顺利就业, 而人文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

2.2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缺少深度

目前,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很少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因而难以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大的影响, 进入操作层面的更少。同样, 医学人文教育更多的是纸上谈兵, 理论脱离实际。在现今使用的教材中, 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讲大道理、唱高调, 不考虑实际情况, 让人望而生畏;另一种是只谈所谓国际关注的重大医学伦理问题, 忽视了我国基本国情, 脱离实际。

2.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研究表明, 与实际需要相比,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仍然偏少, 且大部分还是选修课。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各校都开设了政治理论课程, 但从全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满足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角度来看, 这些课程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 主要以政治教育的形式出现, 虽然课时不少, 但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较多, 教学效果有限。 (2) 课程缺乏系统性或只考虑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课程的整体性, 与专业教育缺少必要的联系。 (3) 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 课程设置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只强调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课程设置面过窄, 内容过于单一[2]。 (5) 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够重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小等。凡此种种都削弱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也有违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2.4 医学人文教育脱离临床

一段时间以来,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与医院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在不少医生和医学生眼中, 医德教育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作用不大。于是, 学生不爱学, 教师也不爱教。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 医学生接受的是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技术和价值观。学校环境塑造了学生, 强调专业能力与临床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 背离了医学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 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文教育, 致使学生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程设置中, 人文社科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在教学过程中,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熏陶, 致使学生缺少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3.1 加强人文教育是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当注重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否则, 将不可能全面发展。对于医学生来讲, 要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就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 加强人文素质修养, 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 以此为将来从事工作与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基础。

3.2 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近年来, 我国发生了多起患者或其家属打砸医院、殴打甚至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2005年10月1日, 新华社报道称: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其中所说的根本措施———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属于制度因素, 但是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而未做到的。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需要从源头上抓起, 从医学生人文教育抓起[3]。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谊的感知, 让他们能够以了解人的整体性、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作为基点来解除患者痛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使其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主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关心患者的生活环境,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患者,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3 加强人文教育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人才培养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化。要求医学生 (医生) 不仅懂得医学知识, 而且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掌握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 还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关注疾病, 而且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 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使其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又有高尚的医德修养和美的情感,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实现医学的最大价值, 满足患者需要。让医学科学充满人文关怀, 这才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医学教育理念。

4 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的策略

4.1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1) 积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形式, 构建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式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内涵而不是一味地增加课时, 要借鉴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尝试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 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要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各个阶段的实践相结合,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2) 学校应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包括3个层面: (1) 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主要有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心理学等。 (2) 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 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 (3) 由多学科融合形成的综合课程, 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3个层面课程相互联系, 第一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50%~60%, 主要是让医学生树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 树立科学世界观, 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位。第二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20%~25%, 使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 引导其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第三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10%~15%[4], 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要从工具性转向人文性, 课堂应该是体现人格尊严并不断提升人格尊严内涵的地方, 是实现人之自由的场所, 是学生在认知、交往和审美等活动中丰富自己生命意义的地方。

(3) 要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高要求,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做到“三结合”, 即师生结合、教学科研结合、课堂与社会实际结合。具体要求是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研究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关注各种与医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 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既脚踏实地又有前瞻创新性, 既探索研究又解决现实问题, 克服过去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弊病。

4.2 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

要以科学求真的精神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同医学教育一样, 有许多问题要研究, 如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课程如何设置、如何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以找到其中的规律。

4.3 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对医学生人文素质产生作用。具体表现在: (1) 校园文化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 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生存土壤, 从而得到应用与发展。课堂知识与校园文化相通融合, 两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进而达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2) 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人文活动中来, 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文知识的理解, 特别是一些艺术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4.4 发挥教学医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医院是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因为临床教学不是课堂上的理论的教学, 而是在病床边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的教学, 临床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力。近年来, 部分教学医院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没有把人文教育列入教育计划, 临床带教教师忙于医疗工作, 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 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 淡化了医患接触, 对患者重疾病治疗、轻人文关怀, 从而损害了医生队伍的整体形象, 也对医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5]。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 教学医院的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规定, 变制度约束为习惯养成, 使制度管理体现高层次人文关怀。其次, 医生作为医院的核心与支柱, 全身心投入工作, 医院管理者应给予其人文关怀。再次, 临床带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时刻牢记自己的教师职责, 处处体现对患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6]。

参考文献

[1]杨晓煜, 黄燕芳.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J].医学与社会, 2002 (5) :56-57.

[2]张培林.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医学与社会, 1999 (4) :47-50.

[3]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0-13.

[4]吴萍, 王晨, 张欢, 等.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况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9) :1-3.

[5]郭永松, 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2000 (5) :51-54.

医学院校数学思维教育优秀论文 篇5

医学院校有必要通过改进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建立与现代医学研究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学思维培养课程体系,将数学思维素质培养和数学方法融入医用数学类课程。首先,应当对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方法等医学院校广泛开设的基础类数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加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在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感受到数学思维在学科学习中的实用性,进而逐渐改变个别的数学无用论的观点,有助于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其次,通过将数学建模选修课作为各医学专业的必修选修课,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让学生感到建模课程的重要性,并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与各个专业进行融合,通过加强相关专业建模案例教学,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数学建模的思维对医学科研探索的指引和帮助,并在了解简单的建模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将建模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中。最后,对仅针对个别专业开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计算方法等课程加大在各专业的覆盖力度,或者通过选修课等方式,让更多的专业接触、了解该课程。

4 小结

医学院校教育 篇6

关键词:医学生;党课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22—02

党课是大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加深对党的了解,培养对党的感情的主要渠道。搞好大学生党课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党课教育,我们设计了大学生党课教育开展情况与效果的调查问卷。问卷以党课教学形式、党课教学内容为主,确定了20个题目,并于2012年5月,我们在新疆医科大学选取了临床学院、口腔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工程学院、公卫学院6个学院,涉及8个专业11个民族400名在校正在接受党课培训的本专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召开大学生座谈会1次、党务干部座谈会1次,对新疆医学生党课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客观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当前新疆医学生党课教育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而有效的引导措施,使新疆医学院校党课教育取得实效。

一、新疆医学生党课教育的基本现状

党课教育,是每个党员入党之前都要接受的一种教育,目的是从思想上提升个人对党的认识,加强个人的党性修养。因此,每个要求入党的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地、积极地接受党课教育。笔者通过在新疆医科大学的调查发现,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党课教育的现状呈现如下特点:

(一)党课教育坚持常态化。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医学院校党组织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党课教育,每学期都安排时间及教师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培训期满,合格的学生会发结业证。此次参与我们调查的学生都是正在接受党课教育的学生,他们均表示这样的培训很有必要,既加深了他们对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学生接受党课教育的时间来看,新疆医科大学每学期安排学生参加党课的时间保证不少于8次20学时,这与学生的接受程度也相符合。78.9%的学生认为党课培训的整体效果很好,对于促进自己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医学院校进行经常化的党课教育,有利于医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思想觉悟,也是新时期医学院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党课教育内容广泛化。高校党课教育的核心是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设计要科学规划,并结合教育对象的特征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从笔者对新疆医科大学党课情况调查结果看,党课教育内容的选题范围非常广泛,党课教育内容除了理论知识教育外,还开设专题讲座,并结合实践观摩及讨论分析等内容进行。理论教育内容主要有:党的基本条件、党的基本任务,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性等;专题讲座内容主要有:大学生道德与诚信教育、廉政建设、民族团结专题讲座等;实践观摩内容主要有:观看专题录像、组织参观考察等;讨论分析內容主要有:实际案例讨论分析、优秀学生代表交流等。

(三)党课教育形式多样化。传统的教育形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学生属于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实践性、思辨性、双向性等特征。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新疆医学院校在党课教育中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升党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目前,新疆医学院校采用的党课教育形式主要是集中授课、专题讲座、观看教学片、分组讨论等。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所喜欢的党课教育形式主要有专题讲座、观看教学片、参观走访等,分别占55.7%、55.5%和54.3%。这表明我们的教育形式比较受大学生欢迎。

二、新疆医学院校党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新疆医学院校党课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们党课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无疑都会有影响。

(一)大学生入党积极性普遍较高,但入党动机多元化。在我们选取的调查对象中,有28.2%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他参与调查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也逐渐都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加入党组织。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学生入党动机也是多元的。就入党动机的选项上,29.6%的学生选择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73.9%的学生选择了“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也有6.7%的学生选择了“为以后更好找工作”,还有2.1%的学生选择了“为了朋友的面子和随大流”。由此可见,当前新疆医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的倾向,这对我们党课教育提出了挑战。

(二)党课教育内容广泛化,但吸引力不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新疆医学院校现有党课教学内容还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14.6%的入党积极分子经常出现迟到或早退,但不会旷课。有的学生在党课上做与党课无关的事情,比如玩手机、看小说等等。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党课教育培训内容的选择方面,65.7%的学生选择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71.4%的学生选择了“党风党纪、反腐倡廉等专题讲座”,24.3%的学生选择了“先进事迹报告会”。除此之外,在对现有党课内容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的问题中,很多学生提出老师与学生之间多些互动和沟通,多些案例,使讲授内容更丰富,多些实践活动,还有学生提出加入网络授课。可见,新疆医学院校现有党课内容在加强理论深度的同时,还需要更丰富,从而提升党课教育的深度。

(三)党课教育形式多样化,但方法还不够现代化。目前,新疆医学院校采用的党课教育形式主要是集中授课、专题讲座、观看教学片、分组讨论等。针对学生最喜欢的党课培训形式一题,调查问卷显示,55.7%的学生选择专题讲座,55.5%的学生选择参观走访,54.3%的学生选择先进事迹报告会,55.8%的学生选择观看教学片,还有26.8%的学生选择网上学习。可见除了传统的党课教育形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很向往。调查显示,83.6%的学生认为网上党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便于他们的学习,79.3%的学生认为网上信息量大,更有利于他们对党的知识的掌握,57.9%的学生认为网上党课更生动、形象、直观,还有35.3%的学生认为网上党课互动方式更好。以上几项数据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视觉感受,信息传递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利用网络开展党校教育还可以满足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定的学习要求,网络以其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受到学生欢迎。

三、加强新疆医学生党课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基于新疆医学院校党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青年大学生的要求和愿望,也基于大学生党课教育要体现实效性、富有针对性,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党课教育工作:

(一)把握当代大学生特点,改进党课教学内容,增强其吸引力。當代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他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勇于迎接挑战,并喜欢追踪前沿问题。因此,我们的党课教育必须对常规的课程内容不断地进行充实,经常开设新的专题讲座,满足大学生对新理论、新政策、新形势、新时局渴望了解的需求,提升其吸引力。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首先要精,内容不能烦琐,不能片面追求容量,一味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其次要结合现实热点问题来解释理论,单纯讲授理论,学生不易理解,也容易对现实问题产生疑惑,不利于他们对党的基本理论的消化和吸收。再次,党课的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到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接受水平和心理活动规律,要找到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契合点。

(二)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党课教学方法,开展网上党课教育。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等是现在高校党校的主要方式,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各方面信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群体,传统的讲授显然已不能完全吸引大学生,我们在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强影视教学,尤其要开展网上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成形的网络载体如博客、BBS、QQ空间、微博等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课教育,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在网上介绍和讲解党的形势、政策和任务,组织学生通过网络直接与专家对话,拓展大学生视野,扩大党课教育辐射面。这样的形式更加符合青年大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党课教育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三)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党课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政治素质、知识体系、社会阅历、人格魅力都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党课学习的态度,因此,必须要十分重视党课教师队伍的结构,还要求我们的党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与时俱进,关注时代、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党课教师首先要从校内专职马列理论教师与校内大学生党建工作者中选拔,专职马列老师理论功底扎实,大学生党建工作者熟悉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容易和大学生沟通,这样的组合会使党课内容更容易开展。其次,可以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楷模来进行宣讲,专家在理论和学术上有很高造诣,具有权威性。他们的讲课真实生动,可借鉴性强。名人楷模则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可以通过震撼感染、舆论传播使人产生敬佩、信服、信赖以及亲切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有很强的潜教育价值。再次,高校领导也应参与到党课教育中来,领导的参与,会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党课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对待党课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探究 篇7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心理规律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是以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医疗道德品质为目的, 让医务工作者自觉履行医疗道德义务而进行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在高等医学院校, 医德教育目的就是使医学生形成稳定的医德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 在以后医疗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医疗道德义务。良好医德品质的形成是医学生成长为能够抵御物欲化倾向的高尚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前提, 是医学生规范自身言行, 把“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作为自身理想目标, 爱岗敬业, 受到医患好评的重要基础[1]。医德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

1 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的必要性

1.1 秉承我国优良传统, 继续发扬救死扶伤优秀品质要求进行医德教育

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 蕴含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 人们都尊重医学, 尊重医者, 同时, 医者也以仁爱为医德规范。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强调对病人要有同情之心, 无欲无求, 而且对病人一视同仁, 无论贵贱贫富, 这样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2]。为更好地秉承美德, 使医者本色不变, 我们需要在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使其在社会发展中不忘传统, 不忘本质。

1.2 人类发展, 人口质量的提升需要医德教育

人类发展, 人口质量的提升与医疗状况息息相关, 有强健的体魄, 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胜任不同社会角色。医务工作者是医疗工作的主体, 其医德对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帮助人们解除病痛, 满足人们医疗保健需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时代, 社会节奏逐渐加快, 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 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 如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对这些与健康相关的

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蒉

生源地、学生志愿、平时表现优先顺序的情况下, 重点考虑实习生党员的分配与安排, 以便于集中、考察为原则, 建立实习生临时党小组, 组织相关活动, 接受学校的考察, 党小组组长接受组员的考评; (2) 严格实行实习组长定期汇报制度, 建议由实习生党员任地区实习点的总负责人, 负责与学院的联系与沟通, 由实习组长、实习生及学院相关部门负责考察, 若实习生党员未担任负责人, 则仍接受所有实习生的考评, 由实习组长定期向学院作重点汇报。

3.2加强校院、校企基层党组织间的联系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指引下, 取得了新成就。因此, 在因工学矛盾而造成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困难时, 需要借鉴工学结合模式的成功经验。以我校为例, 学校加强与实习医院、企业的交流,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合作, 建立学院、实习单位的双向双效监管体制。建立实习医院、企业基层党组织或企业所在地基层党组织的流动党支部, 使实习生党员能在实习期间编入该组织, 参加组织生活, 有效进行党员教育并接受监督。同时, 校院、校企基层党组织可定期共同组织活动, 便于学院向实习生党员传达学院精神, 便于基层党组织间的学习与交流。

3.3创新教育形式, 多渠道开展继续教育

在社会飞速前进的时代, 党员教育形式不应拘泥于说教式、填鸭式, 应开辟党员教育新模式, 多渠道开展实习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有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把网络教育平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QQ、飞信、网上党校等平台, 既有利于实现学院与实习生党员的远距离交流, 又利于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二是印发实习生党员手册, 实现对实习生党员的书面考察。党员手册由实习生党员基本信息、参与组织活动情况记录、心得体会、党组织检查考核记录等内容组成, 实习生党员及时填写相关内容, 学院或实习单位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并签署检查考核意见, 以便对实习生党员的继续教育进行有效把握。

事实证明, 实习生党员在实习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就业能力、就业趋向都对其他实习生有一定影响;而实习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也深刻影响着实习生教育管理、学生党建等多方面工作, 直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工作的稳定以及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因此,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开拓工作途径对深化党的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立新, 钱春野, 陈泓.试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08 (32) :293.

[2]吴泰华.高职院校毕业生预备党员继续教育机制探析[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122~126.蒉

问题, 人们都希望在轻松、安全的环境中得到解决, 因此, 医务工作者需要在履行工作职责时, 精益求精, 尽职尽责。医德教育不是在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开始进行, 而是在准备从事医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实施。所以, 在高等医学院校, 有必要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1.3 为满足病人心理需要, 有必要进行医德教育

心理学告诉我们, 一个平常健康、心境平和、从不担忧的人, 一旦进入疾病状态, 就会紧张焦虑, 很可能变得精神萎靡、心烦意乱、忧心忡忡等, 更加迫切希望得到高质量的医治和护理, 把康复希望寄托在医务工作者身上, 有生存与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等心理需求。为满足病人心理需要, 医务人员要有高尚的医德[3]。在高等医学院校, 教育医学生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己任, 急病人之所急, 痛病人之所痛, 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工作。

2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现状

2.1 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系统性不强

目前, 高等医学院校重视医德教育, 但系统性不强。自新生入校, 便开始接触医学基础知识, 对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有一定认识, 并对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目标, 但这大多是从专业知识上认识的, 在医德方面的认识较模糊。学校开设部分道德修养课程, 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主动性较差。另外, 缺少重点讨论医德的主题班会, 缺乏系统性, 对今后工作态度少有深远影响。

2.2 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实践性不强

目前, 在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讨论为辅, 医学生很少亲眼目睹对病人用关切的语言进行沟通的真实场景, 对在术后受到病人及其家属感谢的医务工作人员也只是耳闻, 对今后怎样工作缺少思考, 对怎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为病人解除病痛也缺少思考。

3 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的措施

3.1 遵循医学生的心理规律

医德教育的最终效果要通过医学生心理内化作用才能真正体现, 因此, 医德教育要以医学生医德修养的心理过程为基础, 根据其心理状态、心理特点以及相关心理变量因素, 不断调整医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遵循医学生的心理规律, 就是遵循其认知心理规律和情感心理规律。遵循认知心理规律是指医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 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知识修养, 在心理认知中对医德教育的内容有较高的理论需求, 要求了解这样做的深层次道理。因此, 医德教育必须把握适宜理论深度, 把问题讲解透彻, 从深层次上解答医学生存在的疑惑和心理困惑, 从哲学高度使他们树立高尚医德, 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把医德内化为其自身所具有的道德修养, 提高医德教育成效。遵循情感心理规律是指增强医德教育的情感效应。情感不仅是医德的基本要素, 也是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医德教育应充分发挥情感的激发和感化作用, 以先进模范人物和教育者自身高尚情操去换取医务工作人员对积极情感的体验, 促使其将原有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 促使其将医德认识升华为稳定的医德信念, 转化为坚定的医德意志, 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

3.2 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医德教育就是要以人育人, 以德育德。医德和师德同属职业道德,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要有师德。在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 更要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身正为范, 育人先律己。教师在课堂及实验室、医院带教等的示范操作, 都应表现出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教师加强医德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开辟多种渠道以形成教育合力, 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4]。在校内外一切能进行医德教育的场合, 以多种形式不失时机进行正面灌输, 对学生晓之以理, 使之形成共识。同时, 寓医德教育于各专业课教学中, 贴切地传道授业, 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接受医德教育, 懂得应具备的医德修养, 使学生品德素质得以提高。另外, 教师要结合实例, 用先进典型的医德与不良的医德现象进行比较, 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深化医德内涵, 在实验课、临床见习、实习等实践场所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通过在对病人进行诊疗操作的同时关心、体贴和安慰病人, 把医德修养植根于学生思想深处, 强化医德信念。

3.3 营造良好的医德氛围

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 除树立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加强理论学习外, 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医德氛围十分必要。从社会心理学看, 从众心理往往使医学生易受环境因素的诱导和影响, 自觉或不自觉地跟随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受外在环境控制, 改变环境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行为。医德教育根据从众心理规律, 营造一个良好的医德环境, 通过感染、暗示、趋从等方式影响医学生医德的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纪校风不仅直接作用于医学生的情感, 而且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高等医学院校可结合自身特点精心准备, 加强校风建设及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通过改善学校文化设施及校园环境, 营造优美和谐的外部氛围, 通过定期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成才教育系列讲座, 表彰先进活动等方式陶冶学生情操。

3.4 重视学生医德激励机制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应重视学生医德激励机制, 可表现出对高尚医德的承认, 也可约束医德行为选择, 在赏罚分明的医德激励机制下, 趋向良好的医德行为。它具有测定学生医德认识、选择医德价值取向、激励和巩固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医德行为的功能。在医德激励机制中, 针对学生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期间各方面的表现, 包括按时守纪、学习态度、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 实行个人考核, 准确反映学生的医德风貌, 将医德医风考查与学生见习、实习是否合格直接挂钩, 针对考核结果进行表彰, 深化医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冬梅.新时期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36) :74~75.

[2]叶云.试论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J].科教文汇, 2010 (7) :132~133.

[3]周宏菊, 何振.新医改视阈下医学生医德教育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184~186.

医学院校教育 篇8

医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随着21世纪疾病谱、死因谱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医学教育的目标也有了新的认识。

美国的医学教育非常重视与社会需求、社会现状、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实用性和超前性[1]。美国医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AAMC)提出了21世纪医生的一系列培养目标:(1)品格方面要求医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能够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帮助他们治愈疾病,减少痛苦,使他们保持身体健康;致力于工作、学习、修养和科学事业,并且更多地为社会服务;注重伦理和道德相结合,具有镇静、谦恭和自知之明的品格。(2)知识方面要求医生学识渊博,在这一方面提出了6条具体培养目标。(3)临床技能方面要求医生技术精湛,对此提了11条具体可操作的培养目标。(4)职业态度方面要求医生秉承利他主义精神,提出7条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目标,同时要求医生尽职尽责,并提出6条有关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

德国现行医学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富有造福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医学人才,关心病人更关心人类健康的社会活动家和掌握扎实自然科学知识又勇于进行医学实践的学者。德国医学教育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课程的讲授基本上由教授承担,且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学校尤其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2]。

1999年6月9日,经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York,CMB)批准资助,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成立了。该委员会制定了本科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GMER),提出了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7个领域内容,共60条标准。7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1)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2)医学科学基础知识;(3)沟通技能;(4)临床技能;(5)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6)信息管理;(7)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2008年我国颁布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提出了关爱病人、加强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树立成本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等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具有整体观念的知识目标以及包括表达、沟通、合作、运用信息技术、经济核算等能力在内的技能目标。

医学教育目标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2 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

围绕国家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各医学院校竞相开展医学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和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也在联合探索一种新型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就是在本科医学生在校期间为其配备两种类型的指导教师。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以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基础训练的学校教师为第一导师,即基础导师;在临床课程学习、见习和实习阶段,以指导学生实践的临床带教教师为第二导师,即临床导师。这种双导师制对实现医学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双导师制有利于新时期医学教育目标的实现。(1)在实现职业素质目标方面,双导师制有利于医学生深刻领会关爱病人的使命,始终坚持以预防疾病、减轻和驱除病人的病痛为己任,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是医生的职责;有利于医学生意识到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的重要性,尽早掌握沟通技巧,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掌握与团队成员沟通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直接感受到科研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起一种有益于医学发展的批判性思维;最终有利于医学生建立终身学习、追求卓越、愿为发展祖国的卫生事业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终身的强大理想信念。(2)在实现知识目标方面,有利于医学生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等知识以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有助于医学生理解诊断学以及各门临床课程的实际意义,建立临床思维。(3)在实现技能目标方面,能为医学生提供早接触临床的机会,使其逐步熟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疾病诊疗、抢救流程,让见习、实习更顺利。

此外,要顺利开展双导师制,就要掌握“90后”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对带教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90后”医学生心理特点

“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比较复杂,他们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受到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表现出更为独特的心理特征[4],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行为特点。“90后”大学生在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他们渴望独立,但因缺乏磨炼而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叛逆且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缺乏集体感和团队精神。

(2)情感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历的增多,人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本应不断增强,但越来越多的“90后”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情感表达。“90后”大学生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具有情绪化、隐蔽性差的特点。

(3)认知特点。“90后”大学生在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美丑时常常逆向而行。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更趋于功利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他们的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富有创造性。

聪明的“90后”都希望有一技之长,但有些学生对学习没兴趣。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强、计算机技术熟练等优势,同时注意培养其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关爱精神。

不同年级医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5]。一年级新生普遍存在对环境、学习和人际交往不适应现象。大多数学生依旧保留中学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此时学校开设的课程多、课时长,加之大一仅仅开设公共基础课,未涉及专业与临床课程,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于是产生了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困惑、厌学等不良情绪,导致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焦虑、自卑心理。到了二、三年级,学生开始深入学习专业课程与临床课程,且课程种类多、课时紧、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有些学生还未完全掌握医学学习方法,未能理解各专业课程与临床工作的关系,就要进行英语四、六级及各类证书考试,容易产生疲惫心理,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到了四、五年级,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开始进入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这就要求他们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在临床实习、见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带教教师要求严格、带教教师工作忙碌没时间向学生仔细讲解每个病例、学生未得到病人的信任与尊重等。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会对临床见习、实习产生恐惧、自卑、失望心理。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在此阶段陷入“就业还是考研”的困惑中,导致实习不认真。

因此,针对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不同教学方案尤为关键。

4 教师素质要求

如何让学生从大一入校到毕业都能接触临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对每一位临床带教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为了让学生在双导师制下实现医学教育目标,医学院校对带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对人文素质的高要求。要求临床带教教师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知识以及人文精神。(2)对科学精神的高要求。科学精神的要义是尊重客观事实及规律,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崇尚并坚持真理,积极探索未知世界。医生只有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并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采取正确治疗措施。(3)对职业技能的高要求。临床带教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做到言传身教。(4)对其他职业素养的高要求。带教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时刻把工作、病人放在首位的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只有具备以上素质,带教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生。

5 教学内容的改进

为了实现医学教育目标,医学院校可以在双导师制运行机制下,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在基础与临床教学工作中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在基础教学阶段,加入管理学、伦理学、法学、信息技术等选修课;在每学期的临床带教中,引导、带领、监督学生完成一定的医患沟通案例,案例数量随年级递增,并进行量化考核;在每学期临床带教结束时,让学生寻找并总结临床病人身上出现的与本学期基础课相关的知识点,并提交小论文;每年安排专家进行职业素养、科研思维培养的讲座[6]。

通过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带教教师素质,改进教学内容,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将会在实现医学教育目标上探索出一条新的、有益的道路。

摘要:医学教育目标的转变带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一种探索。在实践双导师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大学生,特别是“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提高带教教师素质,并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进。

关键词:教育目标,双导师制,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Irby,David M Wilkerson,Lu Ann.Educational Innovations in Academic 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Trends[J].J Gen Intern Med,2006,18(5):370-376.

[2]Chenot,Jean-Franois.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in Germany[J].German Medical Science,2009(7):2.

[3]吴云,戴洁,王松灵.国内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27-28,35.

[4]尹凯丰,于钦明.“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2):136-137.

[5]孙晓楠.不同学年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46-48.

医学院校教育 篇9

但实施全科医疗、发展全科医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加强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必须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培训的先进模式,参考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的相关政策指导下,政府资金资助下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搞形式主义,特别是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即必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规范的培训大纲、合理的课程设置、适用的教学培训计划和培训形式、适宜的培训教材、合格的师资、完善的培训场所(基地)。我们只有严格遵循这个规律,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培训工作有序可循、有章可依,保证培训顺利进行。

1 明确的培养目标

在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开展的情况下,只有对在岗或即将转岗到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科医学转岗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投入工作,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顺利开展。转岗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基层医护人员通过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获取全科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全科执业能力。从理论上讲,参加培训的对象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通医学知识,但从我国接受全科医学岗位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原先接受普通医学教育的程度差异大,从大学本科到专科、中专及中专以下都有。因此,这些人员实际拥有的普通医学知识悬殊很大,学员的普通医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在学员原有普通医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低下的状况下,如果单纯从全科医学专业教育要求出发,按照同一教学目标实施全科医学教学,就会给那些基础较差的学员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培养目标不同,采用的培训方式也应各有侧重: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应着重培养其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性服务能力,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及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而培养本科层次人员除了培养学员的综合性CHS能力以外,还应加强其科研、管理、协调、教学等方面的训练,以充实社区卫生服务科研管理人员及为培训及带教师资做储备。

2 规范的培训大纲、合理的课程设置

一个培训项目的成功与否,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培训大纲是规范教学内容的纲要。要想开展卓有成效的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的龙头骨干作用,进一步规范岗位培训大纲,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加强与全科医学发展较为成熟的地方联系,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1]。全科医生与传统的专科医生相比,应具备更全面的综合素质。但“综合”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在全科医学培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宽广程度,而应针对目前参加转岗培训在职人员的实际情况,抓住关键性环节组织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和整体化方法的训练和强化上,强调全科医学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体现全科医疗教学特色,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加强心理学、社区急诊、老年医学、人际交流技巧、社区康复、疾病筛查等课程的培训,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常性地以讲座、讨论、先进人物事迹表彰等多种形式,将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穿插在培训过程中进行,以期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建议卫生法学课程应引起重视,加强法治观念的教与学,因为社区卫生服务往往是“一对一”的方式,加之环境、设备和操作都与医院内有区别,应注意发生社区医疗纠纷的可能性。

3 适用的教学培训计划和培训形式

从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还存在着大批学历层次低、年龄较大的卫生工作人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在职人员的培训需求,使更多的在职人员参加可及的培训,做到人尽其才,因人施教的目的,根据不同层次人员对全科医学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的需要,有必要提供形式多样、灵活适宜的多种培训方式,可考虑开设不同层次(如本科班、大专班等) 、不同性质(如全科医师培训、社区护理人员培训、预防保健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等)的培训班,从多种途径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实用人才。培训方式应以进行系统化、轮流、分对象、半脱产的在职规范化培训为主,注重自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并注重社区实践,边培训边实践。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相应调整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教学以授课为主,适当结合早读会、病例讨论会、专题研讨会、专家会诊、角色扮演、示教操作、模拟训练等。如美国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使用摄像机、录像设备等将教学、讨论、演练、实习等内容录制下来,有定期的评估考核,既提高了学员的兴趣,又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2]。此外,为充分考虑学员在职转岗培训的特点,解决好学员的工学矛盾问题,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网络视频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培训。

4 适宜的培训教材

全科医学培训应当因人施教,教材的建设应当配套实施[3]。本着尽可能给学员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材料的原则,要提供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教材,包括各种视听教材。教材内容要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多提供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等针对性强的知识,同时结合医学发展,适当增加新知识,如新药物使用、疗效和副作用等。培训中还可考虑采用如下方式提供教材: 在确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由任课教师推荐主要参考书,组织教师将讲稿编写成参考材料发给学员,并将相关内容影印后发给学员。2007-2009年,我们所在的单位承担了3期开封市全科医学培训班,就使用了上面的方法为学员们提供了教材,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5 合格的师资

由于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起一支正规的全科医师师资队伍,由专科医师培养全科医师是一种必然选择[4]。其他专科医生特别是高年资的专科医生在教学中往往以传授生物医学的诊疗模式为主,比较重视疑难病症的教学,而忽视常见问题的整体处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易使学员形成专科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对这部分师资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力量。

6 完善的培训场所(基地)

培训基地的建设是全科医师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难以保证培训质量。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培训基地应由符合条件的综合医疗机构中有关临床科室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共同组成。标准的培训基地应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制度的典范,通过教学和医疗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诊疗行为,推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不断探索新型的全科医学服务模式。但目前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建设还非常的不完善,特别是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往往基础比较薄弱,可用资源较少,缺乏足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没有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帮助一般很难达到社区实习基地的要求,因此要加强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和社区的合作,建立全科医师社区实习基地,积极培养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全科医务人员,为繁荣我国的全科医学事业而努力。

摘要: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亟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的需要,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培训的先进模式,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加强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全科在职转岗培训,以提高人员素质。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培训,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纪艳.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现状、问题及建议[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91.

[2]卢祖洵,金生国.国外社区卫生服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4-77.

[3]金建强,李倩,孙奕,等.湖北省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380-1382.

刍议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 篇10

一、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基本概述

(一)医德教育的含义

近年来,医德理论不断深入发展,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作为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的医德要求,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使医学生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医德理念,进而用以指导医学生的医事行为的活动,主要包括医德规范教育、医学伦理教育、医事法教育、医患关系教育、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教育、医德实践教育六大内容。

(二)医德教育的特点

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有其鲜明的特点,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教育,医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实用性、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关于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医学教育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医学教育初期,是一到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由此开始逐步过渡到临床课程学习阶段,其实践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和医学教学特点息息相关。医德教育理论是在实践过程不断形成发展的,而医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要回到医疗实践活动中去,并为医疗实践活动服务。

2.系统性。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与医学教育密切相关,从基础课程到临床课程,从理论到实践,从人文课程到医学专业课程,他们既相辅相成,又各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体系,有着独立的结构。充分认识到医德教育的系统性,有利于高校在培养医学生过程中开展全方位的医德教育。

3.长期性。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医学生入校后,医德教育课程就接踵而至,并在医学教育各个环节同步进行医德教育的深入学习,旨在使医学生能够在高校学习阶段实现从内化到外化、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2]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的长期性主要表现在医学生认知过程的长期性、医德心理培养的长期性和医德行为强化的长期性三个方面。

二、当前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德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医德教育者不仅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而当前各大医学院校一方面缺乏足够的医德教育教师人数,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素养较强的医德教育工作者。当前,从事医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具有法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没有系统、完整的医学理论知识,并不能有效将医德教育与临床实践完美结合,他们对医学生只能进行最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医学生在实习时,实习管理人员大多是在医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很少与患者有近距离接触,缺乏为患者服务的直接经验,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自身存在种种不良行为,这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束缚了医学生医德素质的提高。

(二)医德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单一

许多医学院校在医德教育课程设置上较为滞后、单一,并没有根据医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具体安排,缺乏针对性,使得教育效果出现严重偏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能停留在理论方面,缺乏实践性。在医德教育理论方面,没有根据时代发展背景和社会热点对医德教育课程进行补充完善。更有甚者,部分院校的医学伦理教材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都采用同一版本,对不同教育程度的医学生而言,只是不同的教师讲同样的内容,其他方面并无区别。同时,虽然学术界对医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过较多讨论,然而却依然处于讨论阶段,并没有把相关有效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

(三)医德教育形式枯燥滞后

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德课程往往采取填鸭式方式进行教学。医德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将医德理论知识以灌输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脱离了实践,使学生对医德教育产生强烈的反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医德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医德教育方法缺乏重视,而这些也正是医学生目前最喜欢的通讯方式。另外,新媒体上关于医德教育的相关医学知识比较匮乏,没有足够有效的利用价值。可见,这样的教育形式相对较滞后,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德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医学生在医德教育方面呈现萌芽期、成长期、社会化前期三个阶段,医学院校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落脚点,将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医风作为起点,努力克服课程重复、知识点叠加、学业过重等问题,科学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时间,强化医德教育等人文课程,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尽可能地做到医德教育课程贯穿于整个医学教学阶段,同时也要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生动灵活的课程设计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医德教育贯穿课程设置的始终,以便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德教育教师队伍

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方面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打造一支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高素质医德师资队伍。换言之,教师内在的人格魅力和情感资质对医学生的医德情感和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打造高素质、综合性的医德教育专家,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对医德教育专职教师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培训,使教师能够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生群体。当教师仅仅只是在口头上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实际行动中却没有任何表示,势必会影响医学生对医德的认可和自觉性,进而影响教育效果的实现。反之,当医学生在实习中看到指导教师全心全意对待患者的动人画面,必然能够从中体会到春风化雨般的医德教育,并会有意无意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三)构建完善的医学院校学生医德评价机制

完整的学生医德评价机制是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医学院校展开的医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医学院校构建学生医德评价机制,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医德素养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自觉提高医德素养,树立良好医德素养的榜样。从表面上看,学生医德素养评价似乎很简单,然而在事实上却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长期的任务,主要包括具体评价制度的确立、学生医德素养标准的构建和学生医德评价方法的制定。一旦学生医德评价机制确定下来,那么医学生便有了评价自身的标准,他们可以根据评价指标检查自己在医德素养上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能够对自己的医德素养进行公正严格的评价,进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如可以采用量化考核的模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主体要逐步实现多元化,包括授课教师、管理部门、学生自身、实习单位等;还可以采用网上评价的先进模式,提高考评的科学性;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从制度方面加强医德教育的规范性与权威性等。完善的医学院校学生医德评价机制,对提升学生的医德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同合作,且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学和校园文化是医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但是良好医德医风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的体验、情感的熏陶和生活的磨练。要想使学生的医德素养真正有所提高,就必须启发学生自身进行思考,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关爱人、关爱生命、关爱内心世界和社会的良好情操。同时,医学院校必须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医患关系教育、医学伦理教育、医德规范教育等作为常规性的教育内容,持续加强师资建设与课程建设,实现人文教育与医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德育评价方案的优化,进而促使学生的医德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盛木.论医学院学生医德教育的含义和特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教论坛,2010(14).

[2]左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2014.

[3]裴东辉.浅谈医学院学生的医德教育[J].科技资讯·学术论坛,2013(3).

[4]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上)[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2).

医学院校教育 篇11

关键词:医学生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63-02

近年來,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提出,我国互联网事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素养是每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网络信息素养是伴随网络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素质。大学生要适应网络社会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较强的信息分辨和处理能力。对医学生而言,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对未来医疗事业影响深远。

1 网络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质”的概念最早由美国Paul Zurkowski教授提出,他认为信息素质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技术及技能[1]。网络信息素养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意识、网络信息能力及网络信息道德。

1.1 网络信息意识

网络信息意识,即信息主体的敏感度。课堂授课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又在不断加快,医学生想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就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利用网络尽可能多地汲取最新知识和技能,培养网络信息意识,提高网络信息敏感性,不断积累书本知识和网络知识,为以后的医疗工作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打下坚实的网络技能基础。

1.2 网络信息能力

网络信息能力是高校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医学生的网络信息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网络信息的获取、综合加工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大数据时代一个重要体现是信息的大爆炸,网络世界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不实虚假信息混迹在网络信息中,而医疗行业是一个关乎生命的行业,容不得半点虚假,医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网络信息能力直接决定其能否获取真实有效信息。

1.3 网络信息道德

网络信息道德是时代的产物,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判断网络行为是非善恶的规范。大学时代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趋于完善,网络信息道德决定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性,指导学生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2.1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是保障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网络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大学生是参与主体,他们网络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着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程度。因此,迫切需要高校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规划中,为净化网络社会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2.2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是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网络信息素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影响着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网络信息素养,才能学会利用网络工具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开阔新视野。

2.3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是提高未来医生社会价值的需要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其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医疗水平的走向。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全球的难题,医患关系由医生单纯治疗疾病的传统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医疗模式的,对医生的社会价值有了新的要求[2],要求医生不仅要有治疗疾病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不断解决新问题的网络信息素质。医学生要充分了解未来医生的社会价值,把成为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3 加强医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3.1 构建多层次网络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医学高等院校一般执行五年制教育,学生们在每个阶段的信息需求不同,学校应根据不同的信息素养需求设置多层次的网络信息素养教学体系。大一、大二是医学生从一个高考新生逐渐过渡到适应高校生活大学生的过程,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高校的网络信息素养教学应以培养医学生网络信息意识为主,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图书馆新生入馆讲座以及法律基础等课程让学生们意识到网络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大三的医学生专业知识体系趋于完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这个阶段的网络信息素养教学要把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列为重点。高校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数据库讲座等途径培养医学生检索文献及应用专业数据库的能力,为以后的论文写作、科研项目开展提供充分技术支持。大四、大五的医学生主要以见习和实习为主,这时期学生开始接触病人,熟悉整个医疗过程和环境,这时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要侧重信息道德的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利用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高等教育,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服务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先进的网络设施以及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开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信息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学科馆员的培训、举办数据库利用及课题查新的相关讲座等服务内容,为高校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多渠道信息服务。

高校想要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仅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施行多学科协同合作。图书馆可以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临床医学院等各级学院展开协同合作,实现网络信息素养课程的嵌入式教学。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体现在文献检索课中,其他学科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以及临床专业课中都可以嵌入网络信息素养的教学,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

3.3 借助全媒体工具开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摆脱了单纯课堂教学的束缚,依靠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介开展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目前高校兴起的MOOC、微信等非正式学习平台成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在MOOC背景下,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应有所调整,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创新,体现出协同合作、混合式教育、趣味化的特征[3]。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MOOC的课程制作中,成立优秀的教学团队,各学科协同合作,共同制作网络信息素养的MOOC教程。

目前,全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PC用户。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手机的微信平台推出公众号,对微信平台进行深加工,开发个性化服务。文献检索的专业教师可以借助该平台开展深度信息咨询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

4 结语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的第二课堂。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中流砥柱,要注重在校学习和未来的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网络信息素养,借助华医网等网络平台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意志,徐小明,陈华,等.高校附属医院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6):3145-3147.

[2]魏寒冰,马晓玲,王慧.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34-36.

医学院校教育 篇12

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开始于2006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4年初步制定,2008年颁布,并于2006年首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截至2012年底,有7所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很好地促进了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促进了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3,4]。鉴于此,本文对《标准》的有关内涵进行剖析,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探讨。

1 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标准》提出,“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应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少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教授时间相距较远,前期知识容易遗忘,需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过多,教师、学生负担较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少;前期教学不是以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解决临床医疗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医疗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形态→功能→疾病→药物治疗(药理)”的认知规律,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按系统重组为若干个模块,采用模块式教学,如心血管系统模块: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功能(生理)→异常结构(病理)→异常功能的形成(病理生理)→治疗(药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按照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合适的优秀教材;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单元—教研室,增加了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的难度;需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6,7,8,9,10]。

2 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标准》要求,医学毕业生“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

现行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周学时为20~30,平均每天4~6学时,再加上学生的业余活动,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居于较次要地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力求涵盖书本的全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很少留给学生自学时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显然,这与当前医疗行业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与《标准》的要求、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都是不适应的。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要给学生学习时间。因此,必须修改课程计划,减少讲授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行,减少不同学科间重复内容的讲授。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由教师讲授。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不管,而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师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启发式教学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于教学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启发式教学模式[5]。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有一致的要求。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古到今,在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医生也不只是凭经验、依赖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患者诊治疾病,还要具有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以及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良好的医患沟通在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当前,主要的教学改革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11,12,13]。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院校、不同学科可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是否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该专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申请条件。《临床专业标准》教育计划要求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对医学基础课的要求是“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5]。

显然,基础医学主要是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基础,一方面,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要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而培养实践能力,满足工作要求的主要办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中,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应该不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基础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内容上的密切联系。因为一个实践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到多个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知识。近年来,打破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学科界限,设立机能实验学就是很好的尝试。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这三个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既要合理设置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又要打破学科界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 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5]。这说明,《标准》要求学生多参加各种与医学有关的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除在教学实验中安排设计性实验外,还应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申请有关基础医学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基础医学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专业人才。但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科研过程,关注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结果,毕竟学生的精力、基础有限,而且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学生的科研也应该有激励机制,否则,学生缺乏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验。

总之,专业认证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现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临床医学教育发展道路,通过常规化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医疗人才[14]。

摘要: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中有关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科研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保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培养国际化实用型医学人才。

上一篇:嘉兴模式下一篇:经济美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