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教育干预模式医学

2024-06-13

医德教育干预模式医学(共6篇)

医德教育干预模式医学 篇1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医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致力于培养医生价值观、社会观以及行医过程中人际交往技巧等,其涵盖医学伦理、道德、法律基础、临床伦理学以及公共卫生政策等多个学科。随着人们对医学教育中人文主义及人道主义日渐缺失的担忧,人们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近现代美国医学院校的快速发展愈来愈受到世界瞩目,美国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 我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模式的解析与实践

1.1 医德教育模式与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内涵解析

“医德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关于医德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包括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该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活动方式等。而我国的医德教育模式就是对医德教育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从整体上去把握、从全局上去认识,是医德教育规律性的本质概括”[1]。

《新千年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将医师职业精神概括为“患者权益至上、患者自主和社会公正”三个原则和“提高业务能力的责任、对患者诚实的责任、为患者保密的责任、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公平分配的责任以及通过解决利益冲突而维护信任等”十项责任。美国将医学职业精神归纳为忠诚、信任(仁爱)、怜悯、学术诚实、勇敢、正直。医学职业精神教育是一个来自西方世界的现代话语,美国的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至今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它与我国传统的医德教育模式在概念、历史渊源、内涵、思想构成等方面有相近之处,却也有很大的不同。

1.2 我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模式的优势与特色

我国古代传统医德从传承到发展辐射深远。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孕育出的无数苍生大医所传承下来的优秀、独特的医德传统和思想已融入到“医乃仁术”的理想和“大医精诚”的信条之中,在医学院校中普遍传承有序且影响深远,不仅在显性课程建设中增加权重,在隐性教育中,也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采取以学术讲座、学生社团、学生活动、节日纪念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多种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传播中国古代优秀传统医德思想,彰显大学精神、医学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辐射力和感染力。相较而言,“美国真正的医德教育则在神学学习时展开,主要是学会适应他们新的社会角色,如何正确处理与导师、同事以及病人之间的关系”[2]。

我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从理论到实施系统有序。我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课程注重在医疗服务和医患沟通的实践中践行医德行为,强化和提升医德教育理论。具体为,其一,医德教育理论具有系统性。其理论体系包括了专业技术领域内技术性的医德教育、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道德教育以及在实践环节中的医德实践等,内容系统且综合性强。其二,医德教育的实施具有系统性。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以及各环节,从基础到临床、从人文通识到专业必选的全部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既与医学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又自成系统。

2 中美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模式主要元素的比较与分析

从美国医德教育模式的主要元素医学院校设置规模、教育目标及理念、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育对象、教育方法与评价等方面对中美医德教育模式进行共性分析与差异比较,对于我国形成独具特色的医德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2.1 医学院校的设置及规模,医德教育的目标及理念

我国共有医学院校146所(不包括军队所属),与美国相比,医学院校总数相当且略多一些;美国医学院校州立和私立参半,我国则全部是政府建立,大多数是独立于综合性大学以外独立设置。

美国医学教育杂志Academic Medicine 1990年公布的医学教育目标指出:医学教育的具体目标由知识、技能和个人品德构成。美国医学生教育的目的是选择适合作医生的人并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医生”。为此,学生和校方都具有更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特别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使之与医学基础和临床教育紧密结合。

“我国的医学生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后备力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来会成为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骨干”[3]。目的是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为社会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

2.2 医德教育课程设置

美国大部分医学院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注重文、理、医相互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部分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占总学时比例为20%左右。“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为例,必修课主要有医学道德与职业精神、医患关系以及职业导论等医学人文相关课程;选修课则包括医患关系、医学伦理学等十四大类40多门,占选修课总数的14%”[4]。“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则开设了“病人、医生和社会”课程,内容包括医学史、伦理学、职业行为自我保护等内容”[5],此外,“美国医学生从进入医学院开始就有接触患者、加强爱患、对患者负责的观念培养课程等早期接触临床教育”[6]。

“我国现行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7],医学院校以公共课、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医学美学等众多课程,其中医学伦理学是必修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8%左右。总的来说,课程体系设置庞杂,一些较为重要的选修课覆盖面不够,医学生缺乏对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体性认识。

2.3 教师队伍,教育对象

美国国际化程度较高,许多大学教师从全球范围内进行选聘,从事医德教育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有医学背景的医学博士或具有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等医务工作者。他们大多既是社会医学或医学伦理学教授,又是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例如,在哈佛医学院医学伦理学部,专职教师10人中7人都有医学博士学位,其余3人也都从事过一些医学相关研究或临床医务工作,他们当中还不乏有哲学博士、法学博士或教育学博士等双学科、多学科领域背景,对开展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的教师或者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战线的教师兼任,或者由对人文医学感兴趣的医学专业教师担任,通晓医学人文核心课程的跨专业、跨学科、医文渗透的高素质人才不足,制约了医学伦理学课程在内的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美国所有的医学生均是已完成文理学院四年课程,具有学士学位;其心智发展较为成熟,有明确学医志向、有良好沟通技巧;并修过医学预科教育课程;经过教授推荐;通过全国统一的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8]。他们当中有文理本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有已经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工作多年后重新报考的社会人员,还有一些为了能够在美国从事医疗相关工作进而选择重新在美国报考的国外人员,他们在整个求学过程中被反复实行淘汰制,毕业后医师的职业道德还要被反复考核,一般来说美国公众对临床医师的职业素养评价很高,医生的社会地位也很高。

我国的医学生大多直接来源于高中毕业生,符合医学相关专业的要求,通过全国大学统一入学考试且志愿填报为医学院校,即可被相关医学院校录取为医学生,但分数一般较高,入学后淘汰率较高。这些十八岁左右的高中生情商、心智等发展并不完善,社会阅历、经验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不甚清晰,有部分学生的高考志愿是家长代为填报,对学医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他们对社会医学、医患关系、人文科学、医学相关学科的知识涉猎较少,人文精神相对缺乏。

2.4 教育方法与评价

美国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授课式教学和小规模、高度互动的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医学道德与职业精神”课程中,总体性的课程介绍后即分组讨论学习,一般10人左右一组,以案例为基础向学生介绍伦理问题中的关键要素,如保密、知情同意、利益冲突等,并要求学生定期进行阅读和论文写作,结合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美国4年学业完成后要对医学生的道德进行检测,每个医院都有一套考核标准,由医学院组成专家评估小组,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医疗法规及规定、循证医学、对待病人的耐心程度以及紧急状态下如何对病人进行处置等进行评估,不合格者将无法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8]。

我国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多为课堂式讲授,教学中往往偏重概念的解释和基本原理的灌输,限于医学教育中面对过于庞大的医学生群体,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最后只能以客观的考试评价办法来衡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形式主要以笔试为主,以平时的课程论文或课堂表现为辅,考核多以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主,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医德缺少测评。

3 美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美国医学生的培养体系建立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已逐渐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之一,我国较美国在医学生培养理念和方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思考和重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医学人文学科在国家学科目录体系中尚属边缘。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中,学科门类“医学”下的11个一级学科中都没有出现“医学人文学”或“人文医学”,因此,在国家引导下逐步开设医学人文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科点,形成长效机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同时,对现有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通过经验交流、培训、进修、留学等各种渠道培养其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使其成为具有交叉学科基础和能力的专业化、专家化的教师。

深化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当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德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承担,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医德教育应当另辟蹊径,以融合的思路解决课程空间的问题,在开设医学人文综合课程及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寻求医学人文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教育的契合点,推进医德教育和医学教育的全面改革,更多地将医德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中,探索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医德与人文教育内涵。此外,医学生尚处于职业素养、价值标准形成阶段,从基础教育到临床教育开展相应的隐性课程有益于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创新。美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是以启发、鼓励、调动个人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主,充分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应多从教学实际出发,开展以问题为基础、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广泛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积极思考,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医德的理解,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进而实现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化。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医生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文化底蕴,较强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这一点,中外医学院校均有共识。

摘要:从近现代中美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着手,总结我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特色及优势,通过医德教育模式中的医学院校设置规模、教育目标及理念、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育对象、教育方法与评价等对中美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模式进行共性分析与差异比较,探索美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对我国医德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医德教育模式,中美,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李义庭.医德教育模式(第1版)[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5.

[2]郑志博.国外医德教育的历史沿革和模式分析[J].中国市场,2014,792(29):92-93.

[3]李亚平,陈翔,田勇泉,等.美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424-426.

[4]冯逵,黄建始.复旦教育论坛[J].2008,6(3):86-89.

[5]李震,万宝俊,舒涛,等.中美医学教育比较及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123-124.

[6]李小凤,童林燕,陈莉芬,等.借用GMER标准浅析美国医学教育特点[J].象牙塔内,2010(7):129-130.

[7]凌保东.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33-35.

[8]张威,谢长勇,潘晨,等.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与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2,69.

医德教育干预模式医学 篇2

一、医学院校传统医德与法制教育的缺陷

( 一) 传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 多方面的问题给医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阻力。相关研究指出: “当前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医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其次, 医德教育内容与现实矛盾冲突; 再者, 医德教育缺乏践行性; 最后, 医德教育评价体系缺失。[1]”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上述问题, 使医学生思想上转变、行动上践行医德教育理念和方法成为此项工作的重点。

( 二) 传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学院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医疗人才的后备军, 具备法治观念和一定的法律知识是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受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法制教育形式单一等诸多因素影响, 当前医学院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 医疗法制教育意识薄弱; 第二, 师资队伍不符合医疗法制教育的要求; 第三, 医学院校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符合医疗法制教育的要求。[2]”

二、医学院校 “医德—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基础

( 一) 教育培养的价值目标一致

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 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具备崇高的医德和法治理念的全面发展的医务人才。对于医学生而言, 医德教育可以帮助其在学习和掌握医德知识的同时,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 发展其高尚的品格; 法制教育课程的学习,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法制观念和素养, 为以后的医疗工作打下好的基础。因此, 医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并无冲突, 而是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 二) 教育功能互补

医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为维护卫生医疗领域的有效手段, 其中医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德素养, 法制教育是为了促使人们良好法治观念的形成。医学院校医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效结合, 可以使良好的法制观念逐步升华为良好的医德素养, 同时, 良好的医德素养也可以促进良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

( 三) 教育内容和方式有交集

目前,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本书, 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德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它的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经实践证明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是协调发展、共同作用的。

医德和法律都是为了规范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作用对于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而言更加凸显。在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 都同样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注重素养与技能的双重培养。

三、构建和完善 “医德—法制”教育模式的具体方法

( 一) 思想上重视, 行动中支持

思想是一切行为方式施行的基础, 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体系之中, 首先要做的便是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学习和充分认识此教育模式的意义; 其次, 认可医德- 法治教育模式, 掌握此模式运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并在行动中予以大力支持, 保证此模式的顺利推广应用。

( 二) 完善医德- 法治教育课程内容

我们所构建的医德—法制教育模式, 必须对现行的医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内容加以完善。完善添加的内容应体现医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协同作用, 如医德与法律的关系关系、医德与法制的精神层面的内容等等。另外, 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可增设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和医疗纠纷处理与防范等医学人文教程作为必修课[3]。

( 三) 优化师资力量

教师是开展医德- 法制教育的生力军, 教师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在具体开展教育之前, 应配备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保证教育体系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 加大教育投入, 配备专业的教育设备及相应的实践基地, 切实保障医德- 法制教育的顺利开展。

( 四)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任何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 都需要实践的反馈和教育对象的满意因此, 建立医德- 法制教育模式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教育者应时时调查此模式的教育效果及教育对象的满意度, 集思广益, 根据具体情况随时改进教育方法, 争取使医德- 法制教育模式的成效发挥到最大化。

摘要: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是伴随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者的理论基础都来源于对道德与法律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 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过程中, 医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同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才能实现创新和实践医德、法制教育新方法的理念, 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德-法制,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钟初森.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8 24 (4) :491-492.

[2]林爱华.加强以学生医疗法制教育构建和谐医疗教育事业[J].西北医学教育, 2011.6 19 (3) :468.

[3]闫志, 陈明华.新医改政策下临床医学专业医德与法制教育调查—以安徽省四所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调查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 2012, 10 (4) :96.

医学生医德教育刍议 篇3

医学院学是为社会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 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要依靠学校, 同样, 对于医患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医德水平也需要医学院校加以重视, 良好的医德有时甚至较医疗技术更有益于医患关系, 因此, 重视医学生的医德水平的培养对于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强人们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个别教师对医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工作主要有医学院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承载, 教师对于医德的认识、理解、态度等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尽管很多医学院校教师及教育管理者承认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展了相应的课程, 但主流趋势是医德教育和医术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同等重视, 很多医学院校都更注重医疗技术的培养而把医德教育放在次要位置, 甚至有少数教师对医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中存在严重不足, 认为只要教好学生医学知识, 其他的无关紧要, 导致医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医德, 觉得无所谓, 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容易因此类问题影响到自身发展。

2. 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作为医德教育的主体, 医德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学生来进行评判, 但研究表明, 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对医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自然容易忽略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严重影响了医德教育效果。

3. 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良好的医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培养, 首先, 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构造医者思想品格的主题;其次, 要注意在平时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 倡导奉献精神;最后才是增加医学情感、弘扬医学精神, 树立学生对医学伦理学与医疗行为的公正性、公平性的概念。显而易见, 医德的培养单纯依靠思想道德课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长期的行为规范、约束与思想引导才能够形成。然而, 纵观医学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课程设置, 不难发现, 更为注重思想道德课程的讲授与学习, 而医德课程的开设普遍不够重视。正确的医德观念的建立及良好医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良好医德培养的方法

1.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医德品质指的是医务人员的个人道德面貌, 能够集中反映社会医德现象, 同时又是一定社会的医德规范在个人医德意识里的转化, 而参与这一转化的重要枢纽即医德情感, 只有医务工作人员首先从情感上认同, 才有可能自觉遵守医德规范, 并从自己的言谈举止中变现出来, 因此, 医德情感在医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决定医德品质的重要基础。

培养学生懂情理、明是非、辨荣辱、分善恶的医德情感, 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知道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对于以权谋私、施恩图报、借工作之便向病人索取红包等不良行为要坚决抵制。

2. 医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自律, 是指一个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律能力对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道德水平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 法律被认为是一个特定文化中最低限度的道德, 而对医疗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则被认为是医务工作者达到的最低限度的医学道德水平。自律能力的培养, 需要医学生在在校学习阶段及实习阶段锻炼, 自律能力缺乏者, 将来不遵守医德规范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3.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分析能力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案分析法, 教师在此类教学中应多融入医德知识, 同时在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教学中也要经常使用案例教学,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需要, 选择一些具有适用性的医德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论证, 一方面巩固加强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 此类教学方法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医德问题的敏感性, 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更能注意到自身的医德状况, 并能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4.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建设

医学院校应当经常开展以培养学生爱心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医德教育活动, 入组织学生义诊、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等, 方式可采用诸如影像教育、演讲、先进事迹展览等, 尤其是对于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件的宣传, 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多形式、多渠道的医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建设之中, 本身也更有利于医学生医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永波, 孙奥丽, 陈红霞.医德养成教育和医学理性精神对医德建设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17 (1) :61.

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培养 篇4

1 高校医德培养的反思

今天的医学生,明天将进入各种医疗机构,担负起救死扶伤的职责,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将直接影响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在医学生的各种观念还处于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正确引导,无论是从教育成本还是从教育效果来看,都是最好的时机。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在校期间只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医德知识,培养其良好的修养,将来才能成为优良医德医风的实践者和守护者。只有帮未来的医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中国的医德医风才有未来。

医学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医生的摇篮,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责无旁贷的肩负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医德医风的历史使命。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在医学教育中只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训练,相对忽视对学生进行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在金钱至上、科技至上等不良思潮的冲击下,社会环境不良风气对医学生有消极影响,行业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常使医学生对医德信念原则和社会现实的差异产生困惑。传媒的大量负面报道,亦使医学生并不稳固的医德信念观产生动摇。加上一些教育体制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医学生的价值观充满了对社会、对未来的质疑,也使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过多的流于形势而难以深入人心的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医德认知和教育共鸣。

其结果是缺乏医德信念教育的医学生走上医务工作岗位以后,医疗远离对人和生命的关爱,医患疏离,医疗资源浪费,医疗纠纷增加,医疗费用高涨,单一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久久未能纠正。医学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欠缺,导致医学中技术因素与人文精神日益分裂,这既有悖于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又很容易导致医德底线的崩溃。人类的健康与幸福也就会随着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而慢慢消失。如何能有效避免医学与人文精神的脱离,防止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强化医学人文精神中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着对病人的尊重、关怀,主张与病人进行情感的沟通,充分体现“医乃仁术”的医德基本原则呢?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中是值得注意和强调的。

2 加强医德教育的思考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培养行业医德医风的需要。医学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具有特殊性意义,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人体的疾病,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部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学院校培养合格医疗卫生人员的必修课程。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念和医德规范,防止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及道德滑坡现象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3]。

2.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医学院校应改变以往重专业轻德育的教学观念,切实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把教育目的放在德育教育上,培养一个人的品德,意义远大于教会他知识技能,德育教育必须落在实处长抓不懈。构建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行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在传授医学科学知识的同时注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医科学生人文关怀精神,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使医学生在人文的视角下审视医学的本质和价值,正确处理客观性、真理性与主观世界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生在从业道路纠正技术至上、机器至上的观点,重视对病人全部身心的关怀,才有可能在医德建设上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2.2 开设相关显性课程

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奠定知识基础。如文学鉴赏、音乐欣赏、演讲与口才、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课程。要将敬业精神和沟通交流等纳入我国医学教育首要培养目标,改革、整合现有的人文课程。给渴望学习人文素质的学生学习和提升的机会,给忽视人文素质学习的学生,通过学分等要求让其给予重视。从多方面渗透学生的从业素质,人文素质,进而影响学生今后医德的选择。使大学生能自觉地发掘自身工作价值的美,把审美享受和自我教育结合,把对患者的情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相融合,对人格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形成高尚的医学道德。

2.3 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

隐形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实现的,是在无形的教育中实现的,这是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志愿者爱心行动等。校园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功能,通过医学生宣誓、学术讲座、科学实验、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等形成系列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中树立高尚的道德典范,运用典型人物、教师人格魅力引导学生进入医学的神圣殿堂,从丰富的校园文化中积累教育资源,形成本校的人文特色,从而提升大学的文化品味,并使之内化,形成高尚的人文精神,从人文教育给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中,启迪现实,增强创造力,使学生了解、认同,从而同化、内化,最终达到育人目的。在医科院校中要着力营造高品位的隐性课程的校园特色文化,是提高医学生思想觉悟的重要渠道,是完善医科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医科学生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发展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传统模式教育培养的“单一型”知识结构的教师必须要向“综合型”转化。新型的教师除应当具备扎实的本学科基本功,具备相近学科的交叉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能力。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举办人文学科知识讲座,使医学院校教师有效地扩大知识面[4]。同时,整合全院(校)人文学科师资,适当引进和培养艺术类、文医交叉学科人才等,充实教师队伍;鼓励和动员医学教师加盟,在医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联手进行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多请名人来院(校)开讲座,开阔学生视野。医德教育不单是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职责,更是全体教师的职责,在医学院校,专业知识的授课比例要远远大于社科类,专业课教师应与社科类教师共同承担起医德教育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任。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挖掘专业教育中的人文资源和科学精神,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

作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医学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形成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创新适应能力,加强学校的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医科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为主体的新理念,把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突出医德,作为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服务于人的思想观念[5]。只有帮未来的医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中国的医德医风才有未来。

摘要:塑造以人为本的医德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成。医德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培养医学人才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严重分离,导致医患疏离,只有帮未来的医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中国的医德医风才有未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培养行业医德医风的需要。

关键词:医德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钟茜.关于医科大学生加强医德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5,17(9):7-8.

[2]冯蔓玲.以人为本崇尚新风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8):768.

[3]刘青.浅谈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宜春医专学报,2000,12(6):62-63.

[4]苏波.浅谈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3(3):98-99.

刍议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 篇5

一、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基本概述

(一)医德教育的含义

近年来,医德理论不断深入发展,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作为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的医德要求,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使医学生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医德理念,进而用以指导医学生的医事行为的活动,主要包括医德规范教育、医学伦理教育、医事法教育、医患关系教育、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教育、医德实践教育六大内容。

(二)医德教育的特点

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有其鲜明的特点,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教育,医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实用性、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关于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医学教育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医学教育初期,是一到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由此开始逐步过渡到临床课程学习阶段,其实践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和医学教学特点息息相关。医德教育理论是在实践过程不断形成发展的,而医德教育的目的最终要回到医疗实践活动中去,并为医疗实践活动服务。

2.系统性。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与医学教育密切相关,从基础课程到临床课程,从理论到实践,从人文课程到医学专业课程,他们既相辅相成,又各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体系,有着独立的结构。充分认识到医德教育的系统性,有利于高校在培养医学生过程中开展全方位的医德教育。

3.长期性。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甚至是整个职业生涯。医学生入校后,医德教育课程就接踵而至,并在医学教育各个环节同步进行医德教育的深入学习,旨在使医学生能够在高校学习阶段实现从内化到外化、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2]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的长期性主要表现在医学生认知过程的长期性、医德心理培养的长期性和医德行为强化的长期性三个方面。

二、当前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德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医德教育者不仅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而当前各大医学院校一方面缺乏足够的医德教育教师人数,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素养较强的医德教育工作者。当前,从事医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具有法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没有系统、完整的医学理论知识,并不能有效将医德教育与临床实践完美结合,他们对医学生只能进行最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医学生在实习时,实习管理人员大多是在医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很少与患者有近距离接触,缺乏为患者服务的直接经验,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自身存在种种不良行为,这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束缚了医学生医德素质的提高。

(二)医德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单一

许多医学院校在医德教育课程设置上较为滞后、单一,并没有根据医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具体安排,缺乏针对性,使得教育效果出现严重偏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能停留在理论方面,缺乏实践性。在医德教育理论方面,没有根据时代发展背景和社会热点对医德教育课程进行补充完善。更有甚者,部分院校的医学伦理教材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都采用同一版本,对不同教育程度的医学生而言,只是不同的教师讲同样的内容,其他方面并无区别。同时,虽然学术界对医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过较多讨论,然而却依然处于讨论阶段,并没有把相关有效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

(三)医德教育形式枯燥滞后

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德课程往往采取填鸭式方式进行教学。医德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将医德理论知识以灌输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脱离了实践,使学生对医德教育产生强烈的反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医德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医德教育方法缺乏重视,而这些也正是医学生目前最喜欢的通讯方式。另外,新媒体上关于医德教育的相关医学知识比较匮乏,没有足够有效的利用价值。可见,这样的教育形式相对较滞后,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医德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医学生在医德教育方面呈现萌芽期、成长期、社会化前期三个阶段,医学院校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落脚点,将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医风作为起点,努力克服课程重复、知识点叠加、学业过重等问题,科学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时间,强化医德教育等人文课程,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尽可能地做到医德教育课程贯穿于整个医学教学阶段,同时也要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生动灵活的课程设计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医德教育贯穿课程设置的始终,以便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医学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德教育教师队伍

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方面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打造一支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高素质医德师资队伍。换言之,教师内在的人格魅力和情感资质对医学生的医德情感和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打造高素质、综合性的医德教育专家,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对医德教育专职教师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培训,使教师能够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生群体。当教师仅仅只是在口头上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实际行动中却没有任何表示,势必会影响医学生对医德的认可和自觉性,进而影响教育效果的实现。反之,当医学生在实习中看到指导教师全心全意对待患者的动人画面,必然能够从中体会到春风化雨般的医德教育,并会有意无意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三)构建完善的医学院校学生医德评价机制

完整的学生医德评价机制是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医学院校展开的医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医学院校构建学生医德评价机制,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医德素养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自觉提高医德素养,树立良好医德素养的榜样。从表面上看,学生医德素养评价似乎很简单,然而在事实上却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长期的任务,主要包括具体评价制度的确立、学生医德素养标准的构建和学生医德评价方法的制定。一旦学生医德评价机制确定下来,那么医学生便有了评价自身的标准,他们可以根据评价指标检查自己在医德素养上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能够对自己的医德素养进行公正严格的评价,进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如可以采用量化考核的模式,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主体要逐步实现多元化,包括授课教师、管理部门、学生自身、实习单位等;还可以采用网上评价的先进模式,提高考评的科学性;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从制度方面加强医德教育的规范性与权威性等。完善的医学院校学生医德评价机制,对提升学生的医德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同合作,且任重而道远。高校教学和校园文化是医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但是良好医德医风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的体验、情感的熏陶和生活的磨练。要想使学生的医德素养真正有所提高,就必须启发学生自身进行思考,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关爱人、关爱生命、关爱内心世界和社会的良好情操。同时,医学院校必须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医患关系教育、医学伦理教育、医德规范教育等作为常规性的教育内容,持续加强师资建设与课程建设,实现人文教育与医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德育评价方案的优化,进而促使学生的医德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盛木.论医学院学生医德教育的含义和特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科教论坛,2010(14).

[2]左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2014.

[3]裴东辉.浅谈医学院学生的医德教育[J].科技资讯·学术论坛,2013(3).

[4]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上)[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2).

浅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篇6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德,教育

一、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从事某一职业应具有的, 并遵循的道德规范。医学道德简称为医德, 具体指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人们在履行职务中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医德教育是指医学教育机构依据医学职业道德原则、规范, 对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医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医务者, 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任, 这就必然要求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 又具有较高的医学道德素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特别注重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二、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目前, 医学院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医学院校在学生德育方面, 没有针对于医学生的医德加强教育, 片面认为学生的医德教育是医院的事, 还有的教育者认为是专业课教师的事情, 但专业课教师又认为学生医德教育属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辅导员的事;医学院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方面没有针对性,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多为文艺性活动, 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等, 但针对于医学生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等教育不足;在医学生课程设置方面, 一些人文课程多为辅修课, 学生重视不够,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上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一是医学院校把学生医德教育没有放在突出位置, 以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专业性的医德教育;教师单纯地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 忽视了专业课与医德教育的联系, 没有有效地将医德教育贯穿于课程中。

三、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

(一) 医德教育寓于课程中

1. 医德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中

医学院校全体教师, 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 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专业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 还应将医德教育贯穿于课程中。通过临床经验, 所见所悟, 寓于专业课中, 对学生进行医德规范和医德行为教育。例如, 教育学生要尊重、爱护标本等, 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医德认知。

2.增加医学人文等相关课程设置

医学院校应根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要求,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结构, 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促进学生的爱心、同情心、救死扶伤之心。同时, 学校应开设与医学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课程, 或以专题的形式讲解与专业、医生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等。

(二) 医德教育寓于学生管理中

加强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力量, 是学生的管理者、教育者。辅导员、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医德教育, 不但要督促学生的专业知识, 更要向学生讲清、讲明, 职业道德对个人的重要性。其次, 通过多种途径形式的活动,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例如, 通过榜样示范法, 讲述、观看医学界技术高超、医德高尚的榜样事迹, 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还有感动中国人物, 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 不但医术高超荣获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还有很高的职业道德, 对待病人如亲人的感人事迹。通过探讨社会热点问题, 如医患关系, 让学生明白医德教育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此外, 辅导员、班主任应在不同时机、场合, 加强学生的医德教育。

1.抓好医学生入学教育与实习前医德教育

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 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应含有必不可少的医学生宣誓环节, 让学生在铮铮誓言中, 谨记责任, 感受职业的光荣, 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斗志, 坚定学生救死扶伤的信念。并在特定节日, 如利用护士节、艾滋病预防日开展相关活动, 重温医学生誓言。使学生在未来职业中, 在任何条件下, 用誓言督促个人医德。实习是学生离开校园步入工作的跳板, 对学生加强实习前动员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者应抓好实习前动员会, 并以此为契机, 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其中。宣讲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和有关规章制度, 约束学生不恰当行为;邀请医院领导、优秀医务工作者为实习生现身说法, 强化学生医德教育。

2. 第二课堂中, 增加医德教育内容

上一篇:专业综合实践训练下一篇:格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