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通用8篇)
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 篇1
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浅析
责任编辑:孟蕾︱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9-4-
21德国不仅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而且也是一个农业强国。德国农村地区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2%,农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9%。德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主要农产品自给率超过90%,是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多年来,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框架指导下,德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农村改革发展战略。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早在1984年,德国政府就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德国已成为世界上生态农场最多、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德国把重点放在培训农民有关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掌握上,目前,在德国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生态农场和村镇已发展到8000多个,许多大学和研究部门还设置了生态农业专业。德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鼓励农地合并,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德国农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土地政策。早在1955年,德国政府就制定了《农业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出租,鼓励农地合并。此后不久,政府又开始实施《土地整治法》,调整零星小块土地,使之连片成方,全国农场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在法规引导的同时,德国政府还利用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来调整土地结构。上世纪60年代政府规定,凡出售土地的农民可获得奖金或贷款,以帮助他们转向非农产业;凡土地出租超过12年的,每公顷租地可获奖金500马克。这些措施促进了土地的自由流动,扩大了农场规模。灵活的产权制度,加之政府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德国零星地块的调整和整合,农场规模得以迅速扩大。而土地的规模化对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经营,以及对提高农地的集约化水平,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组织的合作化模式
德国政府多年来动员和组织农民踊跃参加各类农业合作社。政府还规定,农民参加合作社可以在资金融通方面免除债息过高的风险,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共同享受增值,在共同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方面可以互通有无,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内部分工,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如良种供应、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机械维修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近十年来,德国的大多数农业合作社为了扩大影响力,还纷纷走上联合发展之路。许多合作社都加入了地区性合作社联盟、专业性合作社联盟和全国性合作社联盟,这些联盟在互通情报、控制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德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呈现出层次化、互补性的特点。农场主投资开办的合作企业是合作化的第一层次,地区联盟或专业性联盟开办的企业属于第二层次,而全国联盟或跨国联盟则是最高级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结合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德国农业经济结构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德国农业合作事业全面发展的结果。社会保障的体系化模式
随着德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条件的变化,德国政府专门制定了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方面,整个德国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995年1月,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重点是为农民的妻子提供社会保障以及在原东德实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保制度,从而使农民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目前德国政府预算中,每年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已达到100多亿马克。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
在德国,大多数人仍然居住在农村和小城镇。德国政府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实施一项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村庄更新计划,这项计划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多年的发展中,德国的村庄更新计划已经从最初的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逐渐转向保持活力和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方向发展。近年来,在全球重视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德国更是将大力
发展城镇建设提到重要位置,并将其纳入农业改革发展的6年规划。根据该规划要求,政府要投入75亿欧元,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河道,恢复自然,为居民提供教育、卫生、邮电、交通、能源等多方面的保障,达到与城市相当的水平,并将“农民”改名为“自然环境保护者”。德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视规划工作。其规划的特点是自下而上,一般由地方社区进行引导,规划的参与主体非常宽泛,包括村民、企业、协会、管理部门等。德国在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参考和启示,许多方法值得参考和借鉴。首先要遵循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科学发展。其次要不断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投融资支援的力度。第三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 篇2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 是学科体系, 而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是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在"双元制"教学中, 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 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 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 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 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 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 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 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 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 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四是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 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 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 增强了社会实用性, 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人在两年的"双元制"职业教学中, 有以下四点启示:
1.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了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 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 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 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 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4.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前东德地区被越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 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 因此, 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育, 以及其他专业的教育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机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1.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类似于德国的实用性专科教育, 但我们又不能照搬德国的模式。德国的经济实力雄厚, 实用性专科教育周期比较长, 一般为8到9学期, 即4年。我国应该以2-3年为基础, 适当给学校以弹性机制。近年来,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但多为普通教育的翻版。就机电一体化教育而言, 普通高等教育应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则以实践能力和实用技术的培养为目的。德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本质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 而高等专科教育则以培养实用型, 掌握技能和技术的人才为目标。如果不对普通的机电一体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加以严格界定, 把中等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的翻版和补充, 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实质意义, 更谈不上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钳工技术、焊接技术、PLC控制技术等传统与现代专业, 都可以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 同时还可以弥补新技术、新工具的出现对人才新需求的空缺。
2.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学校, 是满足各地区对机电一体化职业人才需求, 实现机电一体化终身教育, 为一些转岗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新途径。德国的职业培训学校在联邦职业教育法规指导下, 以其实用、快速、针对性强和具有技能性特色, 在世界职业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德国斯图加特以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业在世界闻名, 该市的职业教育就把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作为重点, 并独具特色。中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各地区可以打破行政界域, 以文化和经济圈为基础, 开办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培训期限未必严格界定, 短期培训、进修或专门的职业教育均可开展,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培训、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培训等。
3.发展"多元化"职业教育模式。国家应该制订相应的职业教育法规, 对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办学主体进行界定, 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发展多元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是否可以建立以国家、高校、企业和民办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给予政策的指导以及硬件的支持, 学校提供社会最急需的知识技能, 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场所, 多种经济成分可以成为职业培训的主要资金来源。
摘要: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 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 增强了社会实用性, 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借鉴 篇3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德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赋予了其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内涵,在此背景下,德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注重宗教教育 在德国,可以用“母子关系”来形容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历史,用“伙伴关系”来形容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现在。德国一直把宗教奉为道德的根本,十分重视宗教教育,用宗教教育陶冶人格和精神。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形式、内容上紧密结合,相互渗透。
因此,宗教教育被视为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德国公立学校开设宗教课,除了为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外,还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尊严、助人为乐、爱国主义情操等等。对非基督信仰的学生则不强求上宗教课,而是用伦理课代替。道德教育中的伦理教育也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之一。
侧重隐性灌输和渗透 高校运用隐性课程理论,使学生在无意识间接受某种思想的教育方法,比较具有隐蔽性。德国高校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隐蔽进行。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必修科目,也是理工类大学生的必修科目。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德国还设有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和团体,如德国志愿服务队、天主教联盟、阿登纳基金会等。这些团体和机构以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主政治教育为任务。高校会请这些组织就当前国内和国际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举办大学生讨论会、论坛、展览或竞赛活动等,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另外,德国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育也是进行隐性思想渗透的主要途径。
心理咨询特色 德国的高校几乎都设有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类的部门为学生服务。这些部门有着正规的工作制度、工作规划和固定经费。负责心理咨询的教职工需要有教育学专业或是心理学专业学位,并且经过专门的心理培训或训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很强的责任感,才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工作。高校学生从心理咨询部门获得心理辅导、生活指导、学习指导以及就业指导,这辐射到课堂学习、日常生活和团体合作等方方面面。德国高校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上的障碍,以对自我和社会有正确的认知,培养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理,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充分利用传媒手段 德国的大众媒体业高度发达,高校也十分重视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广播电视、报业、互联网等传媒工具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特别是德国高校尤其重视互联网建设,利用网络平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在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国际互联网上,开有专门的网页和专栏邀请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家审图剖析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影响。这些大众传媒工具有效地向高校学生灌输了资本主义自由价值观、道德规范和宗教信条等。
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设有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过“显性”灌输思想政治。例如,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高校设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这些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高校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摸索。比如,高校积极开设心理教育咨询部门,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重视传媒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校园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灌输和渗透来辅助政治课的教学;注重社会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如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
尽管这些措施对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一定作用,但通过对德国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在内容、教法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亟须进一步改革。
提高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虽然我国高校把心理咨询作为服务大学生的一种方式,但对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方面的工作并不到位,辅导教师专业程度不高,而且没有规范的心理咨询体制。很多学生羞于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部门形同虚设。应借鉴德国高校心理咨询的运作方法,完善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体系,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对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积极主动接受心理辅导,及时化解问题,形成健全人格。
加强“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多方面都要注重隐蔽性和渗透性。单纯的“说教”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效果。高校在“显性教育”灌输的同时,也要注重隐性教育的运用。比如,多举办各类学术论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展览以及校园文化日等活动,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政治熏陶,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和无味性。
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社会实践结合。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往往是自编自导自演,累到嗓子哑,学生也不会领情。这样的教育方法缺乏互动,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不高,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教师应多引导学生提问,并和同学一起探讨国内外大事和热点问题。通过对时政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课堂之外,学校应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不断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自主、自爱、自立、爱国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大现代化媒体的应用力度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变迁,运用新的科技成就,逐步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
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 篇4
职业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和作用,已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使其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的自身发展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需要和严格的要求。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的大力发展,随之带来的最严峻、是突出的便是教师问题。因此研究和解决职教师资问题,是当前办好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严峻现状的思考
教学问题,主要是教师问题。目前职业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经过严格高等师范教育的教师不足,已成为影响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质量的突出问题。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对教师的学历资格已经有了法定的要求。据1998年统计,上海现在共有职业学校274所,在职教师15688名,承担了28万名学生的教学任务。从这支队伍的学历结构来看,目前已达到本科学历的7893名(研究生54名),占教师队伍总数的50.63%,也就是说,还有将近50%左右的教师没有达到《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全国有将近51万职教师资,学历达标的也不足31%。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则有断层危险。目前,上海职教师资中51岁~60岁的有5760名,占职教师资队伍的38%左右,不到10年时间,这批教师将陆续退休。另外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招生规模急骤扩大,从2000年开始,上海每年的招生计划数约为20000人左右,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或高等专科学校举办高职,师资基本上由本校教师转岗,普通文化课教师改行担任专业课教师的占28%,这些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既没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又缺乏企业工作、生产实践的经历和阅历,实践性差。高职教育发展速度之快,使得针对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跟不上需求。仍然是这样一批教师授课,仍然使用原来大学、大专的教材,要办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特色,要培养出实用性、技能性的人才,严峻的现实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之间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
二、德国模式的借鉴
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既懂理论又有技能、既懂专业又有知识面、既会管理又善协调的新型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作为从事此类教育的师资,更应该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教师是关键。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我们既要大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培养模式,又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之路。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曾对战后德国的经济腾飞作出巨大贡献,并被世人称为楷模。德国职教师资资格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普通采用的专业与师范教育叠加的模式,我们称它为“物理型”培养模式,一种是在不来梅地区实行的专业与师范教育混合模式,我们称它为“化学型”培养模式。德国普遍实行的职教师资培养叠加式模式。通过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剖析和探讨,我们体会到德国注重职教师资培养是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来达到其质量要求的。报考职教师资专业,首先有一个入学资格要求,除了必须持有文理学校的毕业证书外,还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企业实习等工作经历。其次是任职资格要求,学生完成九个学期的大学学业后,要参加二次国家考试。第一次国家统考,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鉴定。之后经过两年的预备教师期或实习实践后,还要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这是对学生经验与能力的验证。通过了国家两次统一考试,才能获得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格,其间各个教学环节,使一个职教预备教师在此期间,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师范内容,又多次经历了实践和实习的锻炼,为今后的职教生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政府还制订了继续教育法规,要求在职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进修。*SWS为计算单位,即每学期每周一学时
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及其教师地位的确立,加上继续教育法规,使得德国的职教师资质量和数量得到充分保证,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三、中国模式的探索
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教师资的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任务,我们应按照《教师法》、教师的资格和任用条例和《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建立一套与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相匹配的职教师资培训、培训的机制和体制,开垦出一块适应职教师资茁壮成长的土壤和基地,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模式确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应用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应以能力为本,其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的教师都应具备的共同素质外,更应具备技术型人才的各种能力素质,也就是说:职教师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相比,知识储备更为全面,专业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更高,相关常识和知识面更广。总之,由于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与教育规律,因此,对其也需提出特殊要求。像德国,非常重视职教师资的培养,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性、技能性培养,德国的高等专业学校、职教所往往建有自己的实践、实训基地,甚至实习工厂。他们通过部分接受实际生产订单来实现实践和理论培训一体化。他们有自己的培训车间,可承担实际工程项目,生产的产品可直接投放市场,真正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其有一支要求严格,富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分不开的。中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向成功,走向未来,教师培养是关键,是龙头,要办出高职的特色,就不能把职教师资的培养等同于普通师范生的培养,就不能直接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直接选来当职教专业课教师,必须建立起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特定模式。在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确定以后,还需进一步明确以下几点。
(1)入学资格要求:应有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根据中国国情,宜提6个月的实践要求,对中专生可免此要求,而高中生则应6个月实践环节。
(2)国家统考要求:对其能力可通过一定的国家考试,包括知识、技能及继续教育考核要求。
(3)待遇与地位的确定:建议定为国家公务员待遇,并不应低于普通教师待遇等。
(4)学制、计划、大纲、教材、招生等确定: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必须按照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国内迅速探索一种相对统一的培养模式,制订教学计划、大纲,确定课程、教材等。
法规制订
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国家对开展职业教育已采取了积极发展的方针,明确了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的目的,并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一样,同样担负着人才培养的职责,只不过培养的目标不同。普通高校是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众所周知,德国“双元制”的职教模式与职教体系,是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都深切地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与作用。我国绝不能将高职办成对不能升学者开放的“二等教育”,却应在全社会形成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有重要作用的认识。首先,确立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确立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及职称待遇。应进一步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一系列法规,包括考试、入学资格、培养模式等方面。随着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和认识,使职教师资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的确认,鉴于职业教育的教师需要复合型人才来担当,它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特色更优于普通专业人才,因此可推行此类教师享受两种职称的评聘待遇。在其他方面也给予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配套,并由政府和社会予以认可,使职教老师这一新型的教师职业得到人们更大的青睐和尊敬,从而为选择更优秀的人才就读于职教师资专业创造条件。
继续教育
在德国,根据各联邦州的法律规定,职教师资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新规范的继续教育,其中,教师进修有全州集中、地区性和学校内部三种。第一种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第二种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二天;第三种由学校组织,较灵活,根据学校的发展,缺什么补什么,时间也是不定的。由学校的培训更贴近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现在德国下萨克森州文化部把经费尽可能地拨给学校,以促进学校的继续教育。针对我国职教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必须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学历和非学历,培养和培训并举的方针。一方面从本科毕业生中培养职教研究生,作为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学习教育学、教学法等师范类知识,到企业接受实训,在原来本科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和技师资格的训练,以熟悉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了解职业教育的目标与特征,从而使他们尽快成为职业教育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目前职业学校尤其高职学校中任职的教师来自多种渠道,有普通高校教师转岗的,有普通师范院校毕业分配来的,也有来自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他们都不同程度上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便尽快成为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在上海,职校教师也在开“240”培训,这不失为一种继续教育的好措施。这样的培训应作为一种规定,定期进行,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证,让职教教师得以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技能、新规范。
实训实习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实践、实训环节,更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者,是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现者,他们首先应该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在德国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理论课与实践课尽可能在同一个或相邻的地点进行,使实践、实习中碰到的问题,能及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理论问题又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他们的实践、实训场所尽可能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或服务场所一致,培训内容也要求与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挂钩,这种方式既加深了教育与实训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也实现了职教师资与培训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这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加强职教师资的技术能力:(1)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实习实训提供必备的条件;(2)提供的实验、实习设备必须与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相适应,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能力;(3)实训、实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聘用一定数量的一线工程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4)制订法规,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合格者发给上岗证书。实训、实习的质量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注重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以保证这项指标的实现。
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 篇5
2015-05-05 木子 田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UyNDUwNQ==&mid=208794083&idx=1&sn=793eb63fd5a8564ecece1ef56429fcc9&scene=5#rd
提要: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现有人口约82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就占到23%以上。目前德国共有1.24万家养老机构(养老院),其中54%为慈善组织所办,40%为私人养老院,其余为公立养老院。德国人不仅用严谨缜密的思维模式创造了经济与工业神话,也通过自身卓尔不群的智慧在短短几十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使自己国家的老人能够做到老有所养。
德国养老模式之一:居家养老护理型
老年人依旧居住在自己原有的居所内,依托周边的养老机构,进行居家养老,养老机构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并提供日间护理中心和短期托老服务。例如在护理机构每天早晨派人员上门为护理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在洗漱早点完毕后,老人可根据需要去日间照料中心。在那儿通常有针对老年人的不同活动,如朗诵,剪纸,记忆训练,下棋打牌和作蛋糕等。回到家后的晚饭洗漱及上床又由上门护理服务来完成。而部分老人在亲戚朋友不在的情况下(如外出旅游)或自己刚从医院回家需康复阶段,可进入短期托老所,享受为期最多两个月的短期托老服务。
德国养老模式之二:德国老年住区式养老
德国老年住区式养老是德国近年兴起的一种居家式养老模式,以养老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为主。老年人搬离原有老旧住所,入住最新购买或租赁的新建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中,公寓整体采用无障碍化设计,另附加许多老人服务硬件设施,如电子信号器或电视监控器(本人要求)等,相比老旧住所更适宜老人养老,并且也提供相应的上门护理服务,老年人一旦卧床不起可直接进入邻近的养老院。这一养老模式得到德国老年人的认可。
德国养老模式之三:养老机构型养老
目前德国共有1.24万家养老机构(养老院),其中54%为慈善组织所办,40%为私人养老院,其余为公立养老院。
德国由于可以提供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住区服务,所以多数老年人都是在最后时刻入住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养老院)与居家养老最根本的不同在于24小时的全方位服务,包含护理,日间生活和起居等,且多分布在居民密集区,少数分布在郊区及度假区内。以首都柏林为例,在柏林养老机构查询网站上随机输入一个柏林地区邮编,一般都可在5公里范围内找到50家左右的养老院。可见德国养老院之众,虽然部分养老院规模不大,只有上百张床位。
德国养老特点一:养老地产的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互为依存,共同发展。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国家,现有人口约82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占23%。由于德国大多数家庭是儿女一结婚都不和父母住一起,为帮助老年人过好晚年生活,德国一些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老人自己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作为德国最主要的两大养老体系,皆由政府财政拨款支持,两者一般会毗邻建设,以形成各种资源的共享的优势。
德国养老特点二:通过“储蓄时间”计划获得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中上门护理时间,老年人在不脱离原有社区人际关系同时享受养老院的护理服务。
“社区养老”以老年人自己居住为主,老年人生活在社区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每天或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护理人员上门进行护理,这样老人既享受了服务又不脱离原有社区的人际关系,社会义工也会定期上门为老人进行各种服务。在德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可以通过到养老机构提供各种无偿护理服务,来进行“储蓄个人护理时间”的计划,以备自己将来需要时可以将这些时间提取出来免费享用,这也是大量德国老人可以享受社区养老或者居家养老的最主要原因,有大量的德国年轻人愿意以义工的方式来进行“储蓄时间”计划,使得德国养老具备大量的义工参与,从而降低专业养老机构的人员压力。
德国养老特点三:政府大力补贴,对需要护理老人按照不同护理级别,给予不同支持,对参与护理的企业给予财税支持,是名副其实福利型养老国家。对不同护理级别居家养老型老人进行不同的补贴标准:护理级别1每月1550 欧元。对于入住养老机构(养老院)的老人也有相应的补贴标准:护理级别1每月1550 欧元。对于开办护理机构或养老机构的企业相应补贴标准:对于设立养老机构或养老院的企业,地方政府另给予每个床位16000欧元的一次性财政补贴。
德国养老特点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互依托,80岁以下居家养老护理为主,80岁以上机构养老为主。
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 篇6
德国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
郁建兴 任婉梦
德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非营利部门的国家之一。截至2011年,德国共有注册社团580298家,财团(基金会)18100余家,社会组织与人口比约为1:75,远高于中国(1:5400),也高于英国(1:250)、日本(1:260)等许多发达国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成果显示,早在1995年,德国社会组织的经济规模就已占国家GDP的3.9%,提供了 144万个全职工作。若结合志愿因素,德国非营利部门就业约占全国总就业的8%。与其他西欧国家一样,德国视其社会组织为处理社会问题的第一道防线,社会组织专业人才主要活跃于社会服务、卫生保健和教育等社会福利领域,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于这个重视各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家而言,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开发、培养和管理无疑是一个重大议题。本文从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等方面,概述德国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意义。德国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
1.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德国拥有各类高等院校421所,其中综合大学108所,应用科学大学 210所,公共管理学院、艺术音乐院校、神学院、教育学院共计103所。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数据显示,目前德国各类高校共设专业1.6万余个,注册学生总人数近200万,其中2/3学生在综合大学就读,约29%学生在应用科学大学就读。
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方面,德国的综合大学秉承精英化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以及学术研究。综合大学并未普遍设置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管理专业,但开设了很多具有前沿性和学科交叉性的专业门类,为德国各类社会组织输出综合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例如,德累斯顿大学(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就设有社会教育(社会福利)学士、社会政策硕士、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硕士、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硕士、公众健康硕士等学位,旨在充分发掘和培养社会事务领域的专业人才,满足日益多元的人才需求,充实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队伍。
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是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镇。应用科学大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发展起来的职业导向型的高等教育体系,旨在训练学生的实务技能和独立职业能力,pood 强调学生在科学工程和经济社会事务领域的职业训练。很多应用型学科,例如社会工作、公共卫生、青少年教育、健康照顾、护理学等,因其专业设置目标与应用科学大学建立主旨契合,大多设立于此。就读于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在毕业的同时,一般可获得相应专业领域的职业认证资格,从而成为合格的职业技能工作者直接进入就业市场。应用科学大学不设立博士学位。
另外,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的深造与培训提供了广阔平台,而国际领先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更可堪称德国教育的秘密武器。作为传统学徒制的衍生品,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学生与工作单位签署培训合同后,约70%的时间在工作单位接受实践培训,30%的时间回到职业学院接受理论教育,学制为3-3.5年。学徒在职业学校的培训费用由国家承担,主要由州政府拨款;在“双元制”培训项目中的费用绝大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德国有数以万计的职业培训项目,特别是在一些需国际(国内)专业技能认证的职业领域,如护士、医药师、老年人护理者、社会工作者各类教育工作者、咨询培训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图1简要展示了德国社会组织工作者在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内的发展路径图。
图1 德国社会组织工作者在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的发展路径
2.社会工作/社会教育专业
德国的社会组织运营具有典型的合作主义特征,政府将社会组织吸纳进入社会福利供给领域并扮演辅助角色,在认可社会组织自治的同时,基于补贴原则提供大量财政支持。因此,德国的pood 社会组织以社会福利服务为主(就业份额占非营利部门总就业的83%),其中社会服务就业就占了近四成。德国就业研究所(IAB)的分类职业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现有社会工作者(社会教育者)从1999年的30.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52.2万人,其中从未受过职业培训的仅占9.1%。德国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不断输出训练良好、专业化程度高的社会工作者。通过德国官方的科研检索Research Explorer,可搜索到全国共有49所综合性大学、54所应用科学大学开设了社会服务领域的学习及深造项目。
2001年,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及各州文教部长联合会正式批准“社会工作”成为独立的“学术专业”。该专业由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教育专业合并而成。在德国,对社会工作和社会教育这两个专业是否需要界分存在长期争论,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更注重针对家庭或其他既定团体的各类社会服务的综合训练,而后者似乎是欧陆教育体系的独特产物,旨在培养在青少年教育、日托服务、罪犯改造、教堂及社区发展服务等几个重点领域的社会教育人才。自2007年起,德国实行教育体系改革,获得社会工作文凭者即可同时获得“社会工作”和“社会教育”双学位。
社会工作的学士学制为三年,另加一年带薪职业训练。社会工作是一门交叉学科,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公共行政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完成基础必修课后,学生可自行制订学习计划并进行专业带薪实习,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在德国,学生获得社会工作学士学位的同时将获得社工师的国家认证,直接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就业。
社会工作的硕士学制为两年,更强调社工专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获得社工硕士学历者进入职场后的工作级别和薪酬待遇通常高于社工学士。另外,一些应用科学大学还细分了社会工作领域的硕士项目。例如明斯特应用科学大学就设立了社会管理、青少年福利服务(概念发展和组织设计)、营养与健康、健康护理专业人员教育、护理和保健设施管理、可持续服务和健康经济学等六大硕士项目,以满足社会工作领域更高的专业化要求。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并无设置社会工作博士学位。获得社工硕士学历者若想继续深造,可攻读教育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3.公共卫生/护理学专业
医疗卫生服务是德国的第二大非营利服务领域,就业市场对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健康护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表明,1995年德国非营利组织中卫生保健领域的雇员占总就业的31%,远超出22个国家的平均水平20%。
在德国,拥有独立公共卫生学院的综合性大学不多,但有数十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卫生相关的学士或硕士项目,下设于医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另外,一些高校组建联合机构以整合研究与教学资源,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卫生高等教育。查理特医疗卫生学院
pood 即是一家由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联合组建,具有300年历史的医疗产学研机构,它下设本科生和研究生院,依托100多家诊所和医疗研究机构的合作资源,开设了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健康与社会:性别与多元化研究以及国际卫生等多个硕士项目,已培养7000余名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人才。
应用科学大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设置则更多元且偏向实际应用,例如临床社会工作、护理学、卫生保健服务等。近年来,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存在高级护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科学大学开设护理学专业,以不断输出同时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灵活实务技能的社会服务人才,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等工作。公共卫生(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工作类似,学生必须完成基础必修课程、带薪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时可获得学位证书和德国(欧盟)执业资格认证。
德国社会组织人才的职业培训 1.网络化的职业培训资源
在德国,社会组织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得完善的职业培训信息,包括“双元制”学徒培训、高等专科学校培训、继续教育项目等等。通过德国劳动与社会部下属的培训资源网站KURSNET,可搜索到全国有2.41万多个卫生、社会、教育领域的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内容涵盖社会工作、家庭支持、紧急医药服务、幼儿照料、老年人护理、按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众多领域。申请者可自由选择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如短期课程、长期见习、研讨会等,并通过教育券、培训补贴等方式支付培训费用。表1为德国最大规模的几家职业培训信息网站。
表1 职业培训信息网站
2.伞状组织的培训项目
由伞状组织支撑而成的自上而下、层级清晰的体系构架,是德国非营利部门的一大特色。从德国联邦志愿福利组织联合会向下展开,六大全国性非营利福利联合会——德国明爱联合总会、德国福音教社会服务联合总会、工人福利联盟、德国红十字总会、德国平等福利联合会和犹太教社会福利协会——下辖众多州级和县级分支机构,几乎吸纳了德国所有的社会组织成为其会员,从而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伞状网络。
pood 德国的伞形组织为会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再教育资源和培训服务,这对我国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例如,德国红十字会在16个州分别设立了救援学校和老年护理学校,并定期开设区域灾难救援、医疗急救、日常看护等培训项目。拥有6000 名成员的最大社工组织——德国社工职业联盟(DBSH)下设专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dbb-akademie,提供1200余项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培训和个人深造项目(见表2)。
表2 dbb培训机构2013年培训计划和活动模块
德国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 1.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招募
德国是世界上志愿者群体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共有2300多万公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占8000多万总人口的近30%。据德国联邦家庭事务、老年、妇女及青年部每五年一次的志愿者普查报告显示,2009年德国14岁以上的公民有71%活跃于志愿者领域,且这一活跃度已保持了十年之久。另外,公众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也在逐年增加,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的公民比例从1999年的60%增加到2009年的71%,其中14-24岁年轻人的志愿服务意愿更是高达84%。
德国人持续高涨的志愿服务热情与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浓厚的志愿文化密不可分。德国联邦政府于2002年修订了《奖励社会志愿者年法》和《奖励生态志愿者年法》,鼓励14-27岁的青年在儿童教育、卫生护理、文体活动、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开展为期12个月的志愿服务,并接受专业指导和学习。2010年颁布的《奖励国际志愿者年法》则鼓励德国年轻人进行跨文化、多样化的海外社会志愿活动,并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和资金保障。同时,德国在立法中通过采取财政税收、替代兵役等政策措施,并建立了志愿服务实际支出抵偿制度,大力鼓励志愿服务。
2.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培训
德国政府及各社会部门非常重视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例如,在为期6-24个
pood 月的国内或海外正式志愿服务之前,志愿者必须参与25天的事前培训,由教育专家传授各种必要的知识技能。另外,每名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均会得到1-2名导师的全程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服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德国联邦政府鼓励并支持开展各类社会福利领域的志愿者培训活动,德国联邦技术救援局就针对灾害救援志愿者,设立了遍及全国的培训站点和两所联邦志愿者培训学校,每年为1.3万名学员提供系统化、模块化的救援技术培训课程。同时,大型非营利伞状组织,如上述的六大福利联合会,均设有针对志愿者的培训机构和项目,以促进志愿服务的普及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参考文献
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 篇7
一、双元制教育模式
“双元制”的德文词为“Dual system”, 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它指的是青少年既在企业的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与之紧密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各类职业学校为其中的“一元”, 各行业的企业为另“一元”, 二者紧密合作, 保证了“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1]
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特别注重从事未来职业的实践技能。其教学内容的40%为普通文化课, [2]其余则为与职业有关的专业, 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双元制”的另一元是企业, 企业成为“双元制”教育的校外培训场所。
处于“双元制”教育模式之下的学生都拥有两个身份:在学校里面依然是学生, 而到了企业当中就成为了学徒工;在学习受训地点上也有两个:一个是职业学校, 另一个就是培训企业。双元制能够促进学生把在学校当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在企业中所接受的实践技能锻炼实现紧密的结合, 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借鉴双元制解决我国高职教育的问题
(一) 转变意识, 树立良好的职教观念
崇尚技艺而不鄙薄职教是德国的社会风尚, 青年人愿意接受职教, 全社会重视职教, 正是德国“双元制”获得成功的重要社会基础。在德国大众心目中, 接受职教并非无奈之举, 而是主动追求。德国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均以曾当过学徒为荣, 而从事职教管理和职教研究的人员中, 大多数都有过职教背景。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科举制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相袭成风, 不少人存在着鄙薄职教的观念, 这种认识和观念上的差距是制约我国高职发展的首要问题。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 可以为职教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认识基础。为此, 应该从初等教育开始, 加强劳动教育, 渗透职教思想,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适应现代职业的心理品质, 逐渐形成重视职教的社会风气。
(二) 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就目前情况而言, 我国的高职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职业素质不优化, 学历不达标者达60%以上。这就启发我们要办好我国高职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造就一支高质量的职教师资队伍。创造条件, 鼓励现有师资积极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 提高学历层次。第二, 有计划安排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深人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 提高师资的技能水平。第三, 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渠道, 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具有一定专长或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 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 继续从社会上聘请一些学有所专的高技术人才做兼职教师, 实行专兼结合, 从而优化职教师资结构。第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鼓励高素质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教师职务资格评审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在重视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 着重考察教师的技能水平。第五, 制定职教师资培训计划, 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 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3]
(三) 加强校企合作
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一是由合作企业设计建设方案, 并向职业院校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 建立校内“教学型”实习、实训基地。[4]二是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 在厂区车间内设立“生产与教学合一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基地要不断完善实习、实训条件, 增强开展实习、实训的能力, 主要接纳合作职业院校学生实习。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 积极吸纳境内外企业资本和资金, 参股、入股职业院校, 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 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参考文献
[1]王志勤, 吕效民.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初探和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9) .
[2]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
[3]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5) .
德国医学教育模式浅析 篇8
关键词:双元制 校企合作 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 G719.2
一、引言
目前,德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需求,建立了灵活开放、层次分明和针对性强的各类各级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了沟通初级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内容
“双元制”是德国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德国大多数青少年在结束学校教育后,在“双元制”模式中接受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所谓“双元制”是以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训练为主,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一元是企业,一元是职业学校,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培训,一方面直接在工作中或特别的培训车间学习技能。学生每周在企业学习3到4天,在职业学校学习1到2天。其主要特点是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只是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机敏结合起来,并体现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特别是定向专业技术工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大大縮短了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的“适应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质量成本。
三、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德国制定了十分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使得职业教育在严格的法律规定下健康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德国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有10多项,如《职业教育法》、《联邦德国基本法》、《职业学院法》、《职业培训条例》、《青少年劳动保护法》和各州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使德国职业教育有法可依。其中《职业教育法》是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法律,对各级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考试制度等作了原则性规定。明确了各有关职能机构的具体职责,以及保证这个体系正常运转的组织关系。联邦政府还通过颁布《职业教育条例》,明确了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中统一管理的职业分类名称,确定了不同职业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和考试要求等具体的可操作内容。
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尽管德国与我国在国情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德国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先进理念、好的制度措施和方法以及认真务实的职业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行统一,努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职业化办学特色。三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四是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职业培训发展环境。五是加快立法进程,夯实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法律基础。
五、今后工作
1.培养“双师型”师资力量。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没有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力量是不行的。我国职业院校恰恰在这一方面是非常欠缺的,这也是实践教学薄弱的原因之一。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一个艰巨的和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首先应当建立一个准入标准,在这个标准里面应该包含对学历和实践经验的双重要求。从近期来说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以解燃眉之急,但是也很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同时也会挫伤本校教师的积极性。因此,第一位应该立足于自己培养。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或者科研单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教师在校外进行实践锻炼应当成为一种制度,例如每隔几年就安排教师进行一次实践锻炼,形式可以是全脱产或者半脱产。同时,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在制度层面面上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对实践教师的职称晋升不应当把论文数量作为唯一的评审标准,教师在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有突出贡献,或者申请了专利技术,这些也应当成为职称评审的标准之一,否则没有人能安心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或者搞科研,大家都一门心思地搞“学术”研究。为了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学校可以采取一些倾斜政策,例如发放生活补贴,对在企业科研开发,生产活动中做出重要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等。
2.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首先德国政府通过建立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体系,在制度上保障了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面的指导,促进了教育与企业的有机联系,使企业能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德国政府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例如《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规定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德国政府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制定政策和法规以及提供经费等途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教学保障。
由此可见,在德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校企合作尚需政府出面干预和指导,那么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在初级阶段,政府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政府应当制定完备的政策法规,确保校企合作顺利实施,同时要加快立法,以构建具备刚性制约机制的法律作保障。使企业在机制上、法律上、社会角色上包括经费投入等方面,能合理合法和有效地介入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政府搭建平台,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加大宣传,从而推动校企合作。
总之,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能够实现双赢。对学校来说通过校企合作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实践教学薄弱的短板,学生可以真正地“上岗”工作,操作最新的设备,运用自己学到的理 论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大学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不仅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年12期 “浅谈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2】《教育与职业》2007年2期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中"以过程为导向"的教育培训”
【3】《职业》2013年5期 “德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启示”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