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改革

2024-09-27

德国教育改革(共8篇)

德国教育改革 篇1

德国留学资讯:德国教育制度

德国约有300余所高等学校(一般都接受外国学生),其中约有90所国立大学。

整个高等学校的结构为:

(1)大学:大学不仅是教学中心,而且还是独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心。大学通常有权授予文学士、理学士和博士学位。各大学开设的专业通常包括:医学、自然科学、工程学、人文学、法律、神学、经济学、社会科学、农业和林业学。大学崇尚“纯科学”,期望造就具有科学观念和素养的大学生。

(2)工业大学:教学和科研主要面向工业。然而,许多年以来,工业大学也发展成具有综合性倾向的大学。如在柏林工业大学,学生可以学习古典哲学、音乐、教育;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学生可以学习哲学、心理学、经济学。当然,工业大学的重点主要在于工程学和自然科学。

(3)教育学院:主要为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培养师资,个别教育学院也培养中学高年级师资。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州还独立设有教育学院,大部分州的教育学院于70年代并入了大学。

(4)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在综合大学、教育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有时还包括艺术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性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其它高等院校,包括设在汉诺威的医学和兽医学高等学校;设在吕贝克的医科大学;设在科隆的德国体育大学;以及设在施佩耶尔的管理学院。非国立大学,这些大学的经济资助主要来自非政府渠道,如一些教会学校。另有少数的私立大学,专业偏重于经济学和医学。但她们通常需要收取学费。

学位体系如下:

理学士(Diplom)-专业为自然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大学毕业生将获得理学士。理学士一般要求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学习8个学期,并要达到规定的学习要求。理学士的获得需要撰写有深度的,独立的学位论文(Diplomarbeit),及通过相应的笔试和口试。文学士(Magister Artium)-人文科学,通常也包括一些社会科学的大学毕业生通常将获得文学士。与理学士的学位考试相比,文学士的学位考试包括两门主要学科,或一门主科和两门副科。考试的要求因学科和大学而相异,但通常都需要撰写学位论文和通过口试。博士(Doctorate)-原则上说,德国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招收博士生。博士生的资格取决于优异的大学学习成绩。杭州欧风小语种秋季班正在火热预招中在德国之外获得学位的学生是否有资格攻读博士学位,通常决定于大学的学院或系。此外,你必须要找到一位愿意指导你学业的教授(德国人称博士之父,Doktorvater)。博士导师可能会给你一个做博士论文的课题,也有可能接受你提出的课题。在德国攻读博士一般意味着同时也参与研究。除了博士论文的撰写之外,博士生通常要参加博士生讨论会(Doktorandenkolloquien),与其它博士生讨论和交流 课题的研究进展。博士学位的获得需要提交博士论文,并且要通过主科和相关副科的口试。

德国教育改革 篇2

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 但是我最尊敬的却是德国。德国这个国家发展得很快, 在世界上属于先进的国家, 那么, 为什么德国发展的如此迅速呢?教育是一个关键因素, 是教育带动了德国的发展。

德国的发展经历了很多, 德国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是很不容易的, 当初德国闹过分裂, 一次又一次的, 最终成立了联邦制国家, 这当中德国人付出了很多, 把国家一步一步建设起来, 德国人非常重视教育, 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了教育兴国的这一观点, 所以用教育带动社会发展, 最终让德国变得经济富裕、社会设施完备、人民幸福安康。德国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教育带给他们的, 因为受到了教育的恩惠, 所以德国人崇拜教育。

每个国家的教育的发展都是有一定时期的, 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都是有它独有的特点的, 无论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都会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的。下面呢, 我就针对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来说说德国教育对德国发展的影响。

一、初期的德国教育对德国发展影响 (20世纪之前)

普鲁士当时是德国的一个分裂国家之一, 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当时普鲁士的教育发展的非常快, 比其他同类国家要快很多, 就是因为当时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相当好。普鲁士人在当地设立了很多的学校, 就跟中国一样实行的是义务教育, 还对义务教育的法令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以便更好地为德国的教育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经过17、18世纪的发展, 在19世纪的时候德国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大大发展, 特别是初等教育的发展, 那时, 德国大力实行义务教育, 各个邦国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儿童学学率迅速增加, 这时候师范教育也非常盛行, 人们都很喜欢当老师, 老师是非常神圣的, 当时, 老师在学校中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 也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育更自由更自在了, 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所以说, 老师都在德国的近代学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很早之前我们就实习了教师资格制度, 但是早在19世纪的时候德国就已经有了教师资格制度的雏形, 不但是为德国教育作出了贡献, 也是为了全世界的教育作出了贡献, 为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感谢德国人民, 智慧的德国人民。

夸美纽斯这位大教育家, 我想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 这位来自捷克的大教育家提出了“泛智教育”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度, 提倡以儿童为中心, 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德国人民收到夸美纽斯的影响,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深受德国人民的推崇。不仅如此, 普鲁士当时特别注重语文教学和一些类似于职业教育的学校很盛行的, 学生们在学校可以学到数学、语文、物理等等, 让教育更广泛一些的。教育是要用经费得, 也就是说办教育一定要有所花费得, 但是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因为把资金投入到教育上而把自己的国家变得穷了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 国家灭亡了呢。在当时普鲁士不仅有初等教育等, 还建立了很多的大学, 让教育的发展更加综合均衡, 大学的教师可以搞搞科研, 可以让德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德国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国家, 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所作出的很多措施, 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德国的教育发展后对德国的发展 (20世纪前期)

君主立宪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意志帝国的政体,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德国战败, 君主立宪制被废除了。建立了魏玛共和国, 并通过了《魏玛宪法》规定了魏玛共和国的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前孩子们去学校上学都得根据很多不必要的因素, 例如父母的收入情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但是呢, 现在不再取决取决于儿童的个人兴趣, 国家还会拿出一些钱来扶持上学有困难的学生。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义务教育是9年的, 但是当时的德国全国各地必须实施八年义务教育和非义务补习教育, 直至十八岁。有公立学校就会有私立学校, 为了让私立学校更好地发展。不仅如此, 当时的德国, 为了更好发展教育, 还提倡培养学生的品德, 倡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奉献精神, 创新精神等, 可以说是为德国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了。

1933年对于德国人民来说是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一年, 这一年深深印刻在每一个德国人的记忆中。希特勒这个名字我想大家和我一样不会感到陌生吧, 这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可谓是家喻户晓啊, 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掌握德国政权, 开始全面实行法西斯专政。与以往的教育不同, 教育学让希特勒和和严酷结合在了一起了, 完全变了教育原本的目的了。要求人们做到完全的服从, 教育不再是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而服务, 法西斯的是让人们有民族存在感, 这种教育不能说不好,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让教育变了味道, 变了模样让我们不认识了。

一波三折的德国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我们都学过历史, 对世界历史都有一定的了解, 很多事历史事件我们都记忆犹新, 比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次战争的结局, 那就是德国成为恶战败国, 德国的许多区域都被那些战胜国瓜分出去了。战争是谁都不想发生的, 尤其是战败了。在这次战争中, 德国付出了十分惨痛的代价, 人民无处可住, 没食物吃, 国家一片混乱, 学校都没有了, 学生们更是无法上学了, 这对教育的影响是致命的,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德国都在恢复他们国家的教育。

1959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在2月14日公布《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建议设置三种中学: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这种模式适应了德国社会劳动分工对人才模式的的需要, 为德国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1964年德国各州签订《关于统一学校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开始和中国一样实习九年义务教育。1970年德国出台的《教育结构计划》更是将学前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系统, 学校教育系统已经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构成。

70年代之后, 由于当时德国高校已经很多了, 为了让高校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 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这样, 可以保证高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 同时呢也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德国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的, 他们始终坚信教育可以带动一个国家的发展, 教育是一切国家可以得到发展的基础所在。此外德国还非常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培养, 当时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师还不是很多,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职业教育的教师, 德国人民也是很努力的在这一方面的。德国很重视让每一个公民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果没能上大学提前进入社会工作的人们, 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 这就是著名的“双元论”这种职业教育既使得工人学到了技术, 也学到了理论知识, 使得德国工人文化素质都较高, 相比之下, 我们的职业教育仅仅是培养学生一种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i德国提供了很多的优秀的工人, 工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人也是一股很强大的社会力量, 经济发展好了, 才能有更多的财力来兴办教育, 教育发展好了, 国民素质才能有所提高的

德国是一个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国家, 一次次地战争并没有让这个国家变得软弱, 而是更加坚强, 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了起来。德国这个人口并不多的国家现在是排在世界前列, 是世界强国。那么德国为什么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呢, 这与他们国家人民强烈得爱国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 也与他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分不开, 但觉得这些都是次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育。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只有重视人才的发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持续发展, 只有重视教育才能培养处更多的人才。兴旺。德国现在无论是在经济、科技、文化、国民素质等方面都排在世界前列, 难道这是偶然事件吗?我很肯定地说:这不是偶然, 是德国人民重视教育的结果”希望德国人民能够一如既往的相信教育, 尊重教育, 热爱教育, 发展教育, 真正做到教育兴国, 让德国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 为德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也为世界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期待看到德国更好的发展, 让教育永远伴随德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外国教育通史》滕大春, 姜文闵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2]德国教育史》鲍尔生F.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德国:改革教育制度 篇3

当年有一个名叫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人,180l年31岁时就取得了当教授的资格,他只须再过半年时间、拿出32页的论文就可取得执教权。今天,取得教授资格的学者平均年龄为40岁,“科学新秀”的称谓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恶意的讽刺。在进行了教授资格考试之后,他们还不能成为教授,而仅仅是“获教授资格的讲师”。只有当另一所大学经过繁琐的选拔之后要发给聘书时,这个教授位置才算牢靠。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却是白等,现在是应该变一变了。

2002年年初以来,第一批初级教授开始在德国大学里进行教学与研究。总共提供667个岗位,现在已有85个岗位被人捷足先登了,其中三分之一为女性。 “上学期感觉挺好,”这位研究孔子与佛教的约阿希姆·根茨说。有时候他觉得他好像就是“自己的领导”,使他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使他在众多新人面前不再孤立。

格廷根大学有机化学学院的斯薇特拉娜·佐格伊瓦感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遇”。这位来自圣彼得堡的俄国女子作为德国第一位女性初级教授写下了历史新篇章。她的经历表明,初级教授的职位使得德国这个科技大国对外国留学生更具吸引力。

米尔雅姆·戈勒尔想与4位博士生一起为自己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约阿希姆·根茨己经开始动手写一本关于中国几大宗教的书。化学家斯薇特拉娜·佐格伊瓦与两位硕士生及一位俄罗斯客座科学家一起钻在实验室里,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取得了教授资格的人和他们有类似的工作量。不过,他们在一个有名望的教授手下工作,受到该教授教研室的约束,干得筋疲力尽。

至于大学是培养还是过度使用新生力量,都由学校自己掌握。例如哥廷根大学确保自己的初级教授每学期有一周最多4课时的教学时间,正如联邦科技部所推荐的,还要减轻他们的行政工作。一开始确定每个初级教授为8课时,加上备课时间,那简直就是全日工作。

一些科学新秀从自己的经历中了解到教授资格选拔的旧模式与新制度之间的区别。约阿希姆·根茨在成为初级教授之前在海德堡大学取得了教授资格并在那里进行了2年的研究工作。今天他说:“我那时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他说,当时要安安静静地工作一天几乎是不可能的老是有教授或同事站在门口,不是要讨论新的选题申请就是要订购一本新书。根茨从不认为自己像奴隶一样,但是也不是独立自主的:“如果什么都要经过教授点头,那么你就什么也干不成了,也别想有什么个性了。”根茨把许多取得教授资格的人们的苦恼归结到一点:“教授总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留在旧制度里取得大学执教资格的人以及获教授资格的讲师们心里不踏实了。在哥廷根大学神学院工作的获教授资格的讲师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应该称呼新来的初级教授“您”还是“你”。业务上他们比自己强,形式上他们没自己有权。获教授资格的讲师、科学新秀网站的托马斯·默尔格尔虽然赞同初级教授,但是他批评说,他们从获教授资格的讲师手中抢走饭碗。新秀协会的哈拉尔德·福尔克尔抱怨说初级教授的特权太多。然而长期而言,他还是支持新模式的。人文精神学科系院是该项大学改革的最大反对者。当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宣布将取消大学执教资格考试方法时,历史学家、哲学家与文学家抗议最强烈。他们说,如果没有被称为“第二部书”的当教授资格书,就无法判断青年研究人员的水平。然而,这是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因为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后是不是还进一步要求出示“第二部书”作为聘请的前提,是随各系的便的,而初级教授们也都知道这一点。

米尔雅姆·戈勒尔在结束初级教授阶段之后还是要报名参加教授资格考试的。教授们告诉她,如果没有教授资格她将毫无前途。斯薇特拉娜·佐格伊瓦与约阿希姆·根茨也要参加教授资格考试,那是铁板钉钉的事。从长远来看,大学执教资格考试对于初级教授而言就好像驾驶执照考试对于第一方程式赛车司机一样荒谬。所以,联邦研究部部长埃德尔加德·布尔曼用法律来取消大学执教资格的做法做得好。有人说,这个改革与20世纪70年代初期设置的一定期限的助理教授职位一样将宣告失败。当时所有大学都抵制这个制度,不用这种职位来促进新生力量。这次大学虽然也有反对,但是没有一致反对。一些支持改革的大学校长,如哥廷根大学校长霍尔斯特·克尔恩、洪堡大学校长于尔根·姆吕内克与达穆斯塔特工业大学校长汉斯·赛特勒等,都支持这次改革。除此之外,布尔曼部长用总共1.8亿欧元的慷慨捐助诱惑许多大学。她还给初级教授们许诺,不管是什么专业,用于他们开始时的研究工作将提供7.6万欧元,马上就有50个大学申请这笔资金。

德国教授的“第二本书”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德国教育研究组组长陈洪捷教授介绍,在德国做教授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走。

首先需要通过教授资格的认定。申请人的前提是先要有博士学位,然后要再写一本书,相当于大学教授资格论文。这本书要求在相当的领域另做一个选题,难度比博士论文更高,要有创新,过程一般需要3至5年。

在申请教授资格的过程中,申请人可以在大学教授辅助性课程和在教授的指导下做研究,但不能独立授课和独立做研究及对外进行学术交流。一边教书一边研究的同时来做“第二本书”的教授论文,压力可想而知。一般人在经历了这个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取得教授资格时,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也有很多人因不能“熬”过而未能迈入教授的殿堂。

其次,取得了教授资格只是取得了在大学里上课的权利。如果没有学校聘用,这期间只能是有权上课的“私人讲师”,没有工资,也不能称其为教授。一旦得到聘用,受人尊重的教授地位和可观的收入自然随之而来。

德国职业教育 篇4

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290 份,回收285份,其中有效问卷282 份,问卷有效率为97.2%;发放教师问卷40 份,回收36 份,其中有效问卷34份,问卷有效率为85%。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关于教师的素质任何课程方案的实施都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

虽然教师不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唯一因素,但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这使得教师素质成为我们研究中关注的首要问题。

学习领域课程是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说,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教师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前提。调查数据表明,78.7%的学生认为教师“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近60%的学生认为教师“具备较好的职业实践能力”,有55.6%的学生认为教师“对企业的现状有比较好的了解”,这说明学生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比较认同的,也就是说德国教师在整体上具备了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前提条件。

学习领域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调查数据显示,有近5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能彼此沟通”,有45.5%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与企业的师傅和培训者合作”,但仍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对此持反对意见。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注重了与其他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合作与交流,团队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工作方式之一,但是尚未普及。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的学习,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认同度不高,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趣”,认为教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这说明教师的角色转化还没有完全到位。如何根据学习领域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应成为今后教师培训的重点。

二、关于学校的教学条件学校的教学条件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学习领域课程对学校教学条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室、实训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和教学材料。职业学校的教学条件能否满足学习领域课程的需要也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和教师对学校教学条件的评价意见较为一致。其中认为实训室、计算机室和实验室条件在“较好”水平以上的学生超过50%,而教师中认为三者处于“较好”水平以上的占到60%,认为三者水平“一般”的均在30%左右;而对于教室和教学材料而言,只有40%的学生较为满意,认为其在“较好”水平以上,教师的比例更低,只有20%左右,另有40%的学生和教师认为二者处于“一般”

水平,分别有30%和40%的教师认为二者处于“比较不足”和“不足”的状态。室和实验室的条件还是比较满意的,而对于教室和教学材料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满意度都比较低,通过访谈我们获悉,传统的教室不适应学习领域课程的要求,如小组学习需要配备更多的学习设施,需要对传统教室的改造。这说明德国职业学校在实训室、计算机室和实验室的建设方面较为到位,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但对于教室的改造和教学材料的供给明显不能满足师生需求,二者应成为学校下一步建设中关注的焦点。

三、关于教学准备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要求教师能将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任务,并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能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学习情景。可以说,课程准备的难度大大增加,备课与授课形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但对于教师来说,真实的状态又是如何的呢? 1.备课时间教师是否需要比以往更多的备课时间,能够反映出教师对于教学准备的投入,也可以反映出学习领域课程给教师工作量带来的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62.5%的教师认为与传统的专业系统化的课程比较,在准备学习领域课程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另有37.5%的教师认为与以往基本差不多;没有教师认为比以往需要更少的时间。这表明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设计学习情境,开发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同时也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因为只有这样,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的工作世界。2.工作方式教师是否以教师团队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与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密切相关,通过教师团队的方式组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更可以使教师互相了解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在教师以团队的方式组织教学方面,43%的教师表示他们“从不”或“很少”,有30%的教师表示“有时”会,而有27%的教师认为他们是“比较经常”

或“经常”以教师团队的方式组织教学。这表明一方面以教师团队的方式组织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另一方面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尚未成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仍有五分之二的教师从未尝试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教学。

是否将自己开发的教学项目或学习情境提供给其他同事,可以直接地反映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教学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在问及“自己开发的教学项目或学习情境提供给其他同事吗”,有61.7%的教师表示会“经常”或“比较经常”提供给其他同事,35.3%的教师表示“有时”会,仅有1 人表示“从不”,占总数的2.9%。这表明大部分教师愿意将自己开发的教学项目或学习情境提供给其他同事。

四、关于教学与学习方法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不再强调教师的讲授,而更看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势必引发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领域课程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除了某些知识需要用讲授的方法之外,主要是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项目或任务来进行学习。主要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可以反映出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于学习领域课程的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时,学生被试与教师被试反馈的结果差异较为明显。关于讲授式教学的使用频率,有近60%的学生表示教师“比较经常”或“经常”地运用讲授的方式,认为“有时”运用占到28%,仅有6.5%和10%的学生表示“从不”和“很少”

使用;而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有47.1%的教师表示“从不”或“很少”运用该教学方式,只有11.8%的教师会“比较经常”运用讲授的方式。这说明教师的主观认为和学生的客观体验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尽管教师主观上努力减少使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讲授法仍然是教师运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学 生和教师对课堂项目教学和专业室教学的运用频率的判断也存在明显差异,有40%的学生认为其运用的频率处于“比较经常”或“经常”,而另外有30%-40%的学生认为“有时”运用,而对于教师而言,超过70%的教师表示会“比较经常”或“经常”

地运用,而且选择“比较经常”和“经常”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学生。

而对于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教学方式,学生和教师的态度较为一致。分别有59.4%和25.7%的学生表示该方式“从不”和“很少”运用,教师选择二者的比例也达到35.3%和52.9%。较大的比重,但是课堂项目教学和专业室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而采用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教学方式还不够普及。

事实上,项目教学尤其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教学是与职业工作联系最为直接的,也最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真实的工作过程体验,教师最应发挥能动性,设计并实施与企业合作的教学项目。但实际上,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教学只占有很小的比例,这其中有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现实条件下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因素。

五、关于教学内容学习领域课程以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要目的,主要通过完成针对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设计的教学项目来实现,这势必要求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与真实的工作任务具有一致或相似性,其相似与协调的程度越高,对于学生快速融入企业工作的帮助就越大。所以,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能否帮助学生解决企业中的工作任务是考察教师对于职业实践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学设计能力高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当问及“学校教学对解决企业中的工作任务是否有帮助”时,学生与教师的态度迥异。31%的学生中表示“比较有帮助”或“很有帮助”,38.3%的学生认为“部分有帮助”,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没有”

或“很少有帮助”; 而教师对学校的教学持肯定态度,没有人认为学校的教学对学生解决企业的工作任务没有或很少有帮助,分别有52.9%和23.5%的教师表示“比较有帮助”和“很有帮助”,总计占到76.4%,其余23.6%的教师表示“部分有帮助”。

教师的肯定态度与学生的否定态度形成反差,教师认为教学与真实工作任务有较好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企业中的工作任务,但学生持相同观点的比例并不高。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自身对职业实践了解不够,而设计的学习任务与工作世界 相脱离造成的。

六、关于教学效果学习领域课程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其课程设计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更关注职业态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形成。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如何看待学习领域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上述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 与传统的专业系统化教学相比是否具有明显优势? 这些问题也是本次研究的关注重点。

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明确表示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一些,只有11.8%的教师认为教学效果差一点。这表明教师总体上认为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专业系统化教学。同时,教师对学习领域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促进作用的判断是积极的。有80%左右的教师认为学习领域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可见,绝大多数的教师对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效果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在教师眼中,学习领域课程对于学生在上述四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七、关于课程实施的阻碍与关键因素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打破了学科界限,从工作世界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编制课程,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工作世界,其理论设计十分完善。但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阻碍,这些障碍影响着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实施学习领域课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涉及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涉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校与企业的协调问题。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教师表示“经常”或“比较经常”面临着“工作压力大”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的问题,有40%左右的教师表示“学习领域与企业中的行动领域缺乏协调”和“缺乏相应的教师进修与培训”成为他们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经常”或“比较经常”遇到的阻碍,这表明工作压力大、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领域与企业中的行动领域缺乏协调和缺乏相应的教师进修与培训是教师在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时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对于“教师素质能力不足”、“学校缺少教学设备”以及“教师间缺乏交流”等虽然也有部分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但并不具有普遍性。

对于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关键因素,接近85%左右的教师把“教师之间的合作”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列为“比较关键”和“非常关键”的因素;近74%的教师把“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与学习资料”列为“比较关键”和“非常关键”的因素。

德国的家庭教育 篇5

当今世界,各国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如何帮助孩子成才,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据德国《家庭与教育》杂志的一篇文章介绍,德国人对如何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父母自己如何对孩子言传身教有独到的见解。他们坚持认为,家庭在孩子的成才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你并非要得第一不可”

“我的爸爸很早就让我知道:我并非一定要得第一不可。”来自德国,现在北京大学读中文的里求(中文名)说,“在我失败时,他总是告诉我,他对此感到很平和,他认为我比成绩要重要得多,但是他的确很希望我能够有好成绩”。

德国人比较注重为孩子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他们不希望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他们也会很关心孩子的成绩,但是不会把分数看得比孩子,比实力更重要。从另一方面说,德国人比较注重从情感上渲染孩子,他们很关心孩子,从小就使孩子感到被爱,每次都会鼓励他们去做,做得更好。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有不良行为时,他们会很认真地去和孩子探讨原因,积极从孩子的观点去考虑问题,而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他们把孩子置于成绩的上面,而不是成绩要比孩子重要。”里求说,就他在德国待的20多年里,他发现德国人十分善于在家庭中营造

一种教育的氛围。“就以我来说,我的爸爸是一个司机,妈妈是一个公司里的职员。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再爱我。记忆最深的是,小学的第一次考试我没有及格。回家去的时候妈妈知道我不及格,但是她并没有骂我更没有打我,只是问我是不是感到功课太重了。她还去学校找了老师,从此之后她更关心我,我有问题总是和我一起解决而不是责骂。我们考试就像是我们一起去考试。”他说,他的同学里面很少有因为成绩原因而遭到父母的虐待。而且,事实上,在德国,父母很少打孩子。

“德国人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比如做作业,孩子不会,父母只会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绝对不会轻易说出答案。”“在我的家,从我上学的第一天起,家里就有一个书房,专门为我留着。而爸爸即使由于工作原因没有钱而要到慕尼黑去打工,但是他生气也不会对我发脾气。他常常告诉我,我不需要每次都做到最好,我并非要得第一不可。但是他们常常要求我自立,不要过于依赖他人。”里求说。他在德国读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考上了柏林大学,之后又来北大留学,他的父母一直都支持他。

“我的今天,完全是父母给我的家教造成的。”里求说。“父母一直都是我的榜样。”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听听德国人怎么看待父母的榜样的力量的。特斯,北大哲学系的大三学生,来自德国Frankfurt。今年24岁的特斯成绩优秀。“我的父母自小就让我作决定,他们总是告诉我说,我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我可以选择一边读书一般学习音乐,也可以选择去做运动员,反正我的人生是我自己决定的,他们只给我指导意见。可是他们却在有意无意之中向我灌输责任感的重要性,他们在要求我自己作决定的同时也要求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他们也会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妈妈在面包房里工作,每天都在家里把黑面包发酵,这么多年一直都很敬业,也从来不会沾面包房的小便宜。就是她的这种负责精神感染了我。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而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说了一件让他感触最深的“小事”:“在德国过马路,人们绝对是按人行横道上红绿灯的指示行事的,因此,当有一天傍晚,我在莱比锡火车站发现两个当地的年轻人违章过马路时,竟‘如获至宝’地说给我的德国陪同中文名字裴海丽小姐听。当时人行横道的红灯亮了,尽管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但人们都站在原地不动,只有那两个人犹豫了一下便跑了过去。我甚至有点“兴灾乐祸”地对裴海丽说:“你看,德国也有行人过马路不守规矩。”然而,她的回答足足让我回味了好半天:“其实,我有时候也会这样做的,如果当时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的话。不过,在一种情况下我是绝对不会违章过马路的,不管当时有没有车,这就是当我的身边站着孩子的时候。”发人深省。

德国慕尼黑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W?E?冯纳斯基斯教授来中国参加经验交流会时说:“我参观过中国的幼儿园、学校,父母出许多钱让孩子上那么好的学校,真羡慕这里的孩子。”但是,中国的父母大多以为

孩子上了学,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了。其实不然,在孩子长大成人前,父母必须在家庭教育上花大力气。冯纳教授指出,如果将一个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投资以“1”为计算单位,那么父母就应将其中的50%投资在家庭教育上。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近现代德国教育(总结) 篇6

(一)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笼络人心及扩充军队,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们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各封建公国把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并颁布一些学校法令,规定实行初等强迫教育,如德国最大的一个邦国——普鲁士,于1717年和1763年先后两次颁布此类法令,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甚至儿童缺课,也要对其家长加以罚款。从而德国在西欧率先将学校管理权国家化。

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是由路德派倡导和兴办起来的,学校设施一般非常简陋,师资水平也不高,大多由裁缝、鞋匠和退伍士兵担任或兼任。宗教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同时也教一些简易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和体罚。后来,经虔信派努力,这类学校得到较大发展,手工科列入学校课程,直观性原则和学生自主性原则受到重视。另外,班级教学和本族语教学等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实施。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古典文科中学、武士学校和实科中学。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宗教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主要是为了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政府官吏,与劳动人民无关。武士学校则沿袭中世纪骑士教育而来,其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文武官职及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学习的内容较宽泛,但很肤浅。18世纪出现的实科中学则适应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既具普通教育性质,又具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实科中学主要讲授一些接近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用知识,这促进了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科中学曾盛极一时。

此时,德国大学受国家的影响日渐增强,人文主义精神逐渐排斥着欧洲大学传统的中世纪学风。学校增加了新人文主义学科和实用学科。国语授课、教学方法的改进,打破了旧大学沉闷的氛围,给大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此外,这一时期的德国还创办了许多新大学,如圣·尼古拉大学、哈利大学、赫丁根大学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18世纪一19世纪中期

18世纪末德国出现泛爱主义教育运动。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要热爱儿童,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他们重视体育,注重发展人的理性,重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巴西多(也称巴泽多)于1774年在德国东部德绍开办一所泛爱学校,对学生进行免费教育。各地纷纷仿效,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传播。

在这一时期,德国还出现了一场学习发扬古希腊文化的运动,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在他担任公共教育部部长期间,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他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案》,改进和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在中等教育方面,他对文科中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制订新的中学教学计划,减少古典语文的教时数,这些措施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生活(实科中学);在高等教育方面,他建议创办了柏林大学,首次提出“教学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对后来德国教育、科研的发展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然而,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普鲁士反动政府对国民教育事业进行了野蛮地摧残,使德国教育走向倒退。政府命令学校监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接着又削减自然学科,增加古典学科,加重神学课,这些倒行逆施严重地阻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使德国的学校教育倒退了许多年。

(三)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普鲁士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战胜法国,建立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德意志帝国。帝国政府也十分注重利用教育来为其经济、政治服务。德国学校教育始终贯穿着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僧侣主义和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精神,强调学校为国家服务的精神,目的是为了把青年培养成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培养大批效忠的具有初步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及士兵是帝国初等教育的初衷。根据1872年颁布的教育法,德国对6岁儿童实施了为期8年的强迫义务教育,并把初等学校分成初、高两级,每级4年。初级称基础学校,高级称高等国民学校。法令还规定设立为期6年的中间学校,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普通教育和一些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领域方面,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文科中学、文实中学和高级实科学校三种类型。三种学校都注重宗教、德语、德国历史和地理等科目的学习,以培养“德意志精神”。不同之处在于文科中学较为注重古典学科,把拉丁文和希腊文作为课程的中心,现代学科则相形见绌;高级实科学校与之相反,强调现代学科,注重发挥其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优势,完全删除了古典学科;文实中学则介于两者之间,算是一种折中的产物。

德国的大学包括神学、医学、法学和哲学四个学部,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5年。这一时期中,大学内部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课程上强调科学、技术、商业、现代外国语和管理学等;增设科学实验室;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讲座和报告、讨论和练习、调查和实验等。

(四)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后期

1、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一战后,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首先表现在普及强迫义务教育上,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8年(6~14岁),包括4年的基础学校和4年的高等国民学校。中等教育在原有的古典中学、文实中学和实科学校三类传统中学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中学。其中,德意志中学是在基础学校之上,以学习“德意志学科”、“德意志文化”为主的一种中学,带有浓厚的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色彩;而上层建筑中学是建立在国民学校七年制基础上,培养未来统治人才的中学,带有一定的阶级性。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发展较为迅速,大批高等技术学校纷纷成立,大学也成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场所,并实现了自治,这使德国的科技文化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

希特勒上台后实行法西斯专政,教育也走上法西斯化,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向青年不断灌输对领袖的极端个人崇拜。1934年,德国又成立科学、训练和国民教育部,转向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学制上缩短年限,各类中学的学习年限一律减少了一半,增加了“乡村生活年”和“劳动服役”。办学的类型上,重视德意志中学并使之取代文科中学成为主要的中等学校。1938年,德意志中学招收的学生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83.3%。此外,德国还设立了三种特殊学校:希特勒学校、全国政治教育学校和骑士团城堡学校,以专门训练纳粹法西斯大小军政头目。

3、联邦德国的教育

二战结束后,在美、英、法占领区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简称联邦德国。面对教育事业的废墟,联邦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该国的教育事业尽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59年德国教育委员会颁布《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的计划。联邦德国实行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学校教育(4年),期满后进人第五、六2年的“观察期”(相当于初中),再经过指导、“选择”或考试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尤其是1969年成立的全国教育科学部标志着全国统一的教育领导机构在德国已基本形成。

中等教育的学校类型有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三种。主要学校是初等小学课程的继续,教授一些科学知识的基础教育和职业知识的预备教育。实科学校,又称中间学校,主要学习一些实用学科,以便直接参加工作,也可升人中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完全中学就是传统的文科中学,入学时要经严格选拔,还要交纳高额学费,这里的毕业学生一般可以升入大学。

战后德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76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这是二战后德国第一个高等教育方面的权威法案。该法规定,正规高等学校修业年限为4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迟毕业,改变了过去因学生自由选课、自定毕业考试时间、平均修业7年的状况。法案还对大学的任务、入学许可、学校内部人员构成、学校组织和管理、校长的任期、学历的认定等事宜作了规定。这个法案的精神实质是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德国学校公民教育一瞥 篇7

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教育, 在德国也被理解为政治教育 (Politische Bildung) , 是一门有关政治科学的公民学科。德语中的Bildung, 也不能简单翻译为教育, 而是泛指教学、熏陶、修养。1945年以后, 德国教育界已达成一种共识:一方面, 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但另一方面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独立性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设置中, 公民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所谓综合性课程, 主要是指公民教育课程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知识, 比如历史、宗教、伦理、政治、公民、社会科学、地理等学科。

德国公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公民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 (Beutelsbach Consensus) 被誉为德国公民教育的“圣经”。1976年, 针对各联邦州政治教育目标方面的巨大分歧, 在巴符州政治教育中心主任Siegfried Schiele的邀请下, 德国政治教育家齐聚小镇博特斯巴赫。在那里, 达成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最低共识, 也就是政治教育的三个原则:

1. 禁止灌输。

不允许教师用任何手段对学生进行灌输, 因为这会妨碍学生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是“政治教育”和“灌输”的区别所在, 因为“灌输”与民主社会的教师角色不相匹配, 也与被普遍认可的、学生独立使用自己的理性的教育目标不相符。

2. 保持争议。

在科学和政治上有争议的一切内容, 在教学中也必须保持争议。这与第一个原则密切相关, 因为如果打击争辩, 压制不同的观点, 就会重回灌输的老路。人们经常担心, 教师的政治观点会以各种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 比如教师处理当前政治问题的方式, 特别是在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时, 给学生下明确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的个人立场, 无论是政治观点还是科学观点, 都必须是中立的、客观的, 与本人对立的观点也应该被广泛探讨。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维护个体利益的能力。

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分析政治形势以及他自己的相关利益, 能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影响既定形势的手段。这种原则强调学生需要掌握一种操作性的能力, 与此同时它也是前两个原则的逻辑结果。

二、德国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几个基本特点

1. 充满争议的公民教育课堂。

德国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是相当喧闹的, 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化与灌输, 在目前的学校系统中早已难觅踪迹。公民教育的课堂一直以来遵循民主、开放、批判和争议的教学原则。学校的公民教育课往往会选取一些科技发展、时事政治的社会热门话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例如:总统的政界丑闻, 及其涉及到的价值观问题。有时, 甚至直接选取两难问题, 譬如有关医学伦理学的讨论, 安乐死、克隆人等, 使得学生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 通过客观分析, 理性评判, 开放地就这些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中, 教师承担活动协调者的角色, 客观中立地展现自己的观点, 而非向学生灌输观念。课堂上以“使用原子能利弊兼备”为主题进行的讨论, 就公民教育而言,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辩论, 运用不同的社会评价标准, 如使用原子能的代价是什么, 哪些人在鼓励使用原子能, 法律上有什么相关规定等,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念。整个课堂围绕社会广泛争论的时事话题展开, 这些问题既没有非黑即白的明确答案, 也没有输赢对错的最终结果, 正是在这样激烈的课堂辩论中, 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多元的观点, 加深对社会问题的主观理解, 而且还能锻炼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2. 社会实践课程。

德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也会通过户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 借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博物馆、纪念碑、教堂以及历史性的建筑物都会成为公民教育课程的场所。通过对历史的反思,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人生观是社会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 学校附近的纪念牌是主要的参观场所。六年级的学生则要定期到学校附近的博物馆参观访问, 有时公民教育课程甚至直接安排在展览馆的角落里面, 学生席地而坐饶有兴趣地聆听讲解员的介绍, 教师仅做辅助性的补充和提问。七、八年级的学生主要参观城市的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科学技术博物馆, 学习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历史知识, 了解那个时期的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到了九年级, 学生开始全面了解二战的相关历史,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在这一学年, 学生会被安排参观二战历史博物馆、犹太博物馆、犹太人集中营以及二战期间被烧毁和炸毁的教堂和建筑物遗址。通过博物馆中的珍贵历史素材以及图文并茂的展品, 学生加深了认识和了解, 他们得以客观地分析和审视那段特殊的历史, 批判德国纳粹的暴行, 深刻反省纳粹的历史劣迹, 主动积极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此外, 公民教育课程还包括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会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小组协同学习为、公共事务建言等, 由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及互相协同、合作的能力, 强烈的公民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如今, 不仅每个联邦州都有自己的政治教育中心, 而且还有不少民间机构也在致力于非正式的公民教育活动。学校也常常加强与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共同承担公民教育责任。与此同时, 各联邦州不同的政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的发展, 工会和行业协会也对公民教育的课程影响很大, 他们与学校一起推广职业教育、和平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欧洲乃至全球教育以及人权教育。

3. 榜样教育。

在德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上, 榜样教育也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学中, 教师会有针对性地介绍某些历史人物, 引导学生整体、客观、批判地分析评价他们。值得一提的是, 并非把这些名人当作精神领袖或者民族英雄一味吹捧, 而是相对客观地阐述种种历史事件, 把其作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呈现在学生面前, 鼓励学生通过对整个历史背景的分析和思考, 做出合理的判断。对此, 历史教学论专家劳斯·贝格曼 (Klaus Bergmann) 就在他的一本名为《政治历史教学论》的书中写道, 中小学生应该在课堂中选择自己的榜样, 但是同时他们也必须学会能够客观地看到榜样的优点和缺点, 青少年需要学会批判性地对待他们的榜样。这一点, 也成为了德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宗旨之一。

4. 民主的学校氛围。

公民教育课程对营造校园文化和民主氛围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汉堡的实科中学大多有自己独立的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 这个组织会定期参加学校管理层、教师层面的会议, 就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活动、课程安排等事务与决策进行表决。学生民主自治委员会可以向校方提交书面申请, 举办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例如筹办一次学校的大型晚会:学生自治组织会首先根据总体计划, 将参与的学生按照部门进行分工, 比如联络处、宣传处、节目主持组、技术部等, 所有部门都各司其职, 由学生自行安排和完成。学生们还会自发成立餐饮小组, 负责晚会休息期间销售各种饮料和食品, 从而募集委员会的活动经费。可以说, 这些提倡自主性、决策性、组织性的学生团体, 也从一个侧面清晰地反映出德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效果, 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民主、自治的校园氛围。

多元、自由的德国公民教育重视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摒弃传统的说教、教化原则, 强调学生自身主体的公民民主意识, 鼓励他们通过主动思考, 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分析政治和社会形势, 自发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各项活动中, 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

德国公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公民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 (Beutelsbach Consensus) 被誉为德国公民教育的“圣经”。

亲历德国家庭教育 篇8

(一)

我的房东是一对40来岁的德国夫妇,丈夫叫凯塞。凯塞夫妇有一儿一女,女儿妮娜读初中,儿子诺斯读小学五年级。他们屋后一棵6米多高的榆树上有一只鸟窝,鸟窝里有几只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鹦鹉。每隔几天,诺斯就会爬到树上去看,凯塞夫妇交代他注意安全,并在树下守护。我说,这在中国要挨骂,甚至要打屁股。凯塞耸耸肩,双手一摊,说:“为什么要骂?注意安全就行了。”诺斯从树上下来后,就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比如小鸟嘴边长满绒毛,眼睛半闭着,嘴角坚硬并且啄人,等等。

后来,我知道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始,诺斯不会爬树,凯塞就双手把他托扶到树上。凯塞认为爬树能锻炼身体,使四肢灵活谐调,没有坏处。

有一次,我故意逗诺斯:“怎么不抓一只小鸟玩?”诺斯睁大眼睛,认真地说:“那样,爸爸会骂的。爸爸说,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能破坏小鸟的家园。”

(二)

凯塞是保险公司的部门经理,工作地点离家70多公里。只要不出差,无论工作多忙,他总是每天晚上6点前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餐。德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课堂”的传统,进餐时,家长会对孩子进行有形无形的“进餐教育”,幼儿主要学习用餐礼仪,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自己进食,借此培养独立人格和动手能力。

诺斯3岁时只喜欢吃清蒸鸡,对别的菜不屑一顾,凯塞太太就有意不做这道菜。开始,诺斯哭闹绝食,甚至一连两餐不吃饭,但凯塞太太不发善心,饿就饿吧,饿一两餐,能去掉挑食的毛病,也值。诺斯果然不再挑食。

诺斯5岁左右,凯塞太太就要求他做饭前摆餐具、饭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得到锻炼。

诺斯特别喜欢玩一种叫“东丁”的网络游戏,一坐在电脑桌前,就忘记了一切。后来,凯塞在餐桌上决定:每天玩游戏时间不能超过两小时,而且游戏玩多久,就要在室外活动多久,并且让妮娜监督执行。我对凯塞说,中国很多家庭禁止孩子玩网络游戏。凯塞说:“你禁止得了吗?玩是孩子的天性,关键是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他知道怎样做才合适。”

(三)

凯塞的女儿妮娜15岁,漂亮又活泼,有不少男生给她写信打电话,邀请她出去玩。只要是妮娜的电话,凯塞夫妇从来不询问,也不在一旁偷听。

遇到同学集会,妮娜每次出门前总要给妈妈打声招呼。凯塞太太从来没有阻止过她,只是叮嘱她不要沾染酗酒、殴斗等不良习气,规定她晚上9点前必须回家。我说,不少中国父母不愿孩子外出,特别是女孩儿,怕她们遇到这样那样的诱惑。凯塞太太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世界,过多限制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叛逆。凯塞太太非常自信地告诉我,她从小就教育女儿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她相信女儿有能力处理好社交中遇到的问题。

调皮的诺斯对凯塞经常是直呼其名,凯塞一点儿也不生气。他说:“这没有什么,我不也是直接叫他诺斯吗?我的名字本来就叫凯塞,孩子愿意这样叫,就让他叫好了。”但凯塞从不允许诺斯直呼客人的名字,他交代诺斯:“对客人要像对老师一样尊重。”所以,诺斯见了我,总是叫我“中国叔叔”。

2004年圣诞节前夕,诺斯在屋前玩耍时不小心把浇水的胶管弄破 了一个小洞,他怕父母责怪,悄悄用胶水糊住了。几天后,凯塞太太发现了这个问题,马上判断出是诺斯的“杰作”。吃晚饭时,她故意说是蟑螂咬破了水管。诺斯立即反驳:“妈妈,你错了。老师说过,蟑螂不吃胶类物质的。”凯塞太太笑着说:“诺斯,这只蟑螂很聪明,还知道用胶水粘住孔洞。”妮娜哈哈大笑,用手指点着诺斯的鼻尖,说:“一定是你这只调皮的蟑螂。”诺斯脸一红,马上道歉:“妈妈,水管是我弄坏的。我错了,我不该隐瞒。”

上一篇:临渭区道路运输管理所下一篇:5月1日作文范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