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德国会展学历教育的模式和特点

2024-07-02

浅论德国会展学历教育的模式和特点(精选2篇)

浅论德国会展学历教育的模式和特点 篇1

浅论德国会展学历教育的模式和特点(2007-05-28 14:36:05)标签:德国 会展教育 分类:德中展览业对比研究

由于我的一篇博文引起了两位老师就会展教育和培训话题的讨论,所以我想就此再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大家更多的了解一些有关德国会展教育方面的情况。

首先“会展者”将我的博文冠以了“德国会展教育的特点”,这个不是我文章的原题目,将我那篇短文冠以这个题目是不太恰当的,容易引起误解,因为那篇文章介绍的情况只是反映了科隆大学会展教育的情况,具有个案性质,不能简单代表整个德国的会展教育。

1.产学研结合与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德国会展学历教育的基础

谈德国的会展教育,我觉得首先要简单介绍两个大背景,一个是德国大学的产学研结合情况,第二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情况。谈这两方面情况我们是脱离开会展教育本身泛泛而谈的。

企业为什么需要和大学合作,因为他需要大学对学科前沿领域的把握(教授,研究所),需要大学的廉价劳动力(学生,研究所工作人员),需要挖掘和培养后备人才,需要合理避税,这就是德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热衷于产学研结合的原因。比如,企业有一个新的项目或者工艺,他需要做很多基础性的前期工作,仅靠自己的研发部门,不仅周期长,而且成本高,转而与高校合作,他可以从高校研究机构层面获得更多的理论支持,可以通过高校为该项目雇佣临时工作的学生,而作为高校从接近实践的层面,从获得企业资金支持的层面也很乐意和企业合作,而企业支付给大学研究机构和临时雇佣的学生的费用肯定低于完全靠自己研发该项目的投入。这是从企业本身层面来看。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通过税收的杠杆鼓励这种合作,企业通过这种合作,通过临时雇佣高校学生可以获得减税的实际利益。与此同时,在该领域和行业后备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大学,又可以为自己的企业在形象和品牌层面加分,以上这些就是德国企业热衷于产学研结合的原因。

另一方面,德国具有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其模式大致是,学生在学校注册学习期间,大致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另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如果是中等学历层面的职业教育,其在企业实习的时间更长些,企业之所以这么做,同样是从降低人工成本,储备后备人才,减少税收开支三个层面考虑的,同时政府在这方面也有明确政策支持,多大规模的企业每年必须有多少个实习生的工作位置,少于规定的基本数量,企业必须缴纳更多的税,让企业感觉与其这样还不如多雇几个实习生划算,政府的该项政策支持长期保障了德国成熟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2.产学研结合的案例──科隆大学展览经济研究所

之所以谈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是因为德国会展教育方面最有名的两所学校,科隆大学和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BA Ravensburg)正是以上两种模式在会展的学历教育层面的最好案例。

科隆大学展览经济研究所是1999年由科隆展览公司资助与科隆大学经济系共同成立的,2000年夏季学期开始正式开设相关课程,是德国综合性大学中第一个展览经济研究所。科隆展览公司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以上德国企业热衷于产学研结合的基本原因之外,其主要目的是将该研究基地建成其自身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企业的外围研发部门,客观具备的条件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是科隆大学经济系的综合实力在德国高校中长期排名第一,在学术研究层面有很好的人才基础,该所从一开始建所的时候,就结合展览经济本身具有的复合性的特点,设置了三个教授席位,因为德国大学一般是一个研究所一个教授席位,两个已属少见,3个的模式更是凤毛麟角,这3个分别来自企业规划与物流,市场营销与市场研究,国际贸易,此种模式就很好的应对展览经济研究的特点。第二个客观原因是科隆大学和科隆展览公司地理位置相对较近,不仅是同一个城市,交通也非常方便,两者之间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单程时间最多也就半小时,这也给日后的课程和教学安排提供了极大便利。

正因为两个客观条件以及科隆展览公司和科隆大学合作的长远目的,所以这个共同拥有的研究所的合作项目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产学研结合的范畴,科隆展览公司在该项目人财物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和发展部具体负责该研究所的大部分教学工作,该部部门经理亲自全程授课,每星期一次,每次1,5小时。

以下是本学期展览经济概论课程的课程大纲,我详细罗列如下

1)展览经济的宏观和微观概论1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经理

2)展览经济的宏观和微观概论2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经理

3)展览主办者的竞争力分析及展览公司之间的合作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项目负责人

4)展览公司运营管理(IT技术在展览公司运营管理中的运用)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经理

5)展会的组织与规划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Spoga-gafa展会项目经理

6)展会项目现场讲解:INTERZUM展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INTERZUM展负责人

7)展会观众营销体系的建立 授课 VNU欧洲公司部门经理

8)展览公司的战略管理1 创新管理──展览公司新的展会项目及服务模式的研发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经理

9)展览公司的战略管理2(小组作业演示和讲评)创新管理──展览公司新的展会项目及服务模式的研发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经理

10)展览公司如何应对全球竞争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总裁

11)展览公司国际化拓展的特点和模式

案例分析 科隆展览公司承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项目分析 授课 科隆国际展览公司总裁(科隆展览公司的子公司)

12)展会项目的全程服务模式和工作流程

授课 科隆展览服务公司总裁(科隆展览公司的子公司)

13)展会招展工作及代理招展业务的模式及流程分析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营销部经理

14)展览公司的品牌管理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经理

15)展览公司新产品的研发战略分析 AMR企业战略研究咨询公司部门经理

16)展览公司其他相关层面的工作任务及特点 授课 科隆展览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经理

基于以上的情况,科隆大学和科隆展览公司的此种合作模式不仅在中国,即便在德国国内也不具有整体推广意义,这也是我刚开始提到的“会展者”将我的博文冠以了“德国会展教育的特点”可能会引起误解的地方。

正因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所以研究所自成立以来除了教学工作外,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从去年8月份开始还在现任UFI主席,也就是科隆展览公司总裁的直接支持下,与UFI合作创办了International Summer University for Trade fair Management,去年首届为期5天的研讨会,就有来自19个国家的50余名展览行业人士到会,今年还将举办第二届。其实该研究所创办到现在也只有8年的时间,德国大学层面将展览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开展理论研究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从时间上来将并不比国内早多少,国内一直在提会展理论研究滞后,其实相比德国的展览行业发展程度,它的理论研究才叫真正滞后。但其发展很快,除了其行业自身的基础外,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是重要的原因。

我个人总结,科隆研究所对于科隆展览公司的意义在于: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上,将自身的经验和数据到研究所经过系统化的整理和行业理论高度的回炉后再返回给企业进行再利用。

3.受益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会展学历教育──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会展管理专业

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的会展专业全称为会展与节事管理专业,该专业开设有近20年的历史,的确在德国会展行业有很大的影响力,毕业生遍及德国各大展览公司,包括前AUMA总裁。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是模块化设置,但并不是模块化教学,所有课程都贯穿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而且并不是平均分配比例,专业基础课,即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占60%的比重,比如企业经济学类,宏观经济学,法律,数据处理,经济数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外语(非英语)等等,每阶段实习与上一阶段理论学习的主题基本是对应的,以便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每部分内容都是逐渐的拓展和细分。目前该专业在节事管理方向增加了课程量。

除了国内熟知的这两所学校外,德国很多的大学,尤其是应用技术大学都在某些具体课程设置上有会展或者节事管理方面的侧重,比较典型的是目前与上海外贸学院合作的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该大学开设的节事管理学历教育相对比较完整和系统,但不面向全日制学生开放,只面向在职人员,要求在该行业有工作经验,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授课,毕业颁发应用技术大学毕业证书。一般来讲,德国各大展览公司的企业员工内训都由企业自己主持完成,其他一些社会或者行业协会的培训类课程一般都面向大众开放,不是针对企业员工内训,对受训人员有很明确的工作经验要求。在职业认证方面最权威的是德国工商大会的会展与节事管理认证,利用业余时间需要一年学习时间,然后参加统一的认证考试,通过后由德国工商大会颁发证书,参加该项认证必须有至少2年以上的行业工作经验。

4.几点建议

许老师提到的几点困惑,主要是说的课程教学安排和经费方面的问题以及产学研的结合模式。

首先产学研的提法国内早就有,只是基本是高校一头热,企业热衷的不多,这里面原因很多,而且所存在的问题也并不只在会展教育学科,就象我说的“所有的课题来源都是展览公司内部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就是该项目的一个课题或者一个子课题,研究成果会直接被科隆展览公司运用。”这种模式在德国也绝不是只在会展教育方面,其他学科和专业里此种模式也被广泛运用。所以这个问题是个综合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就基本超越了会展教育本身的话题了。至于教学安排,我说的现场教学,这边也是一学期也就一次,即便这边没有象国内那么多公共课程,但在该学期该课程固定的授课时间以外的时间找到所有学生共同的时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现场授课是自愿参加的,不在必修范围内。至于路费,午饭一类问题,这个是学生自行解决的,大家只是在展览馆门口按照约定时间集合。参加人员需要预先登记,人员规模大致在20人左右,现场教学由参观展会项目指派专人负责现场讲解,展场本身的服务流程及展馆功能的讲解由实施课程教学的科隆展览公司企业发展部派人到场讲解。由于课程就是科隆展览公司开设的,那么相关协调和配合问题都比较好解决。整个参观活动时间大致在2小时左右。

无论是科隆特色还是瑞文斯堡特色,都因为国内与德国不一样的整体背景,产学研的结合紧密程度及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的不同,使得我们无法照搬其模式。虽然大模式学不了,具体方法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比如现场教学,无法利用平时时间,可以利用周末时间,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总有某些展会在周末举行,提前联系,分批的组织参观,或者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参观,在参观前定好参观主题和计划,那么无论是组织参观还是鼓励学生自行参观,都能达到一定目的,还可以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拍一些反映展会服务,展商营销,展台搭建不同层面的照片,回来后无论是以小组为单位做相关演示还是做些评比都是挺不错的学习方式。在专家讲座方面,请不到经理,总裁级别的,也可以请些一线项目执行人员,甚至可能是学校以前该专业的校友,目前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这些都可以,形式上可以多样灵活,不要搞的好象学术报告一样那么正式,动辙上升到很高的理论高度或者行业前沿,我觉得这是不必要的,完全可以因地制宜。

还有就是小组作业的方式,比如我们在上到展览公司创新管理时候,留的作业就是完成一份新展会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4到5人,给出两个行业的主题,每两个小组用一个主题,这样最终可以进行比较,最终每个小组上台演示自己的商务计划书,每个小组演示时间不超过15分钟,整个作业的时间是3周。在模式上,根据课堂上讲的展会项目的前期调研,策划,风险分析,竞争分析,概念和主题策划等模式自行完成。教师只限制了上台演示时间,作业完成周期及每个小组作业所涉及展会的行业主题。此种模式国内也完全可以借鉴,比如小组作业占平时成绩的多少,而平时成绩又占期末成绩的多少比例,以此来鼓励和督促学生。

以上我主要还是谈的是德国会展学历教育方面的内容,至于会展培训,由于涉及篇幅过长,以后再找专门时间总结。以上的观点和看法也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包括对德国会展教育的概括,所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了解德国该领域情况有所帮助。我个人的博客地址是 http://blog.sina.com.cn/ybexpo

我会将我科隆大学该课程的部分笔记翻译成中文放到博客上,也会将我对德国展览管理方面的一些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放到博客上,欢迎大家访问和拍砖。

浅论德国会展学历教育的模式和特点 篇2

关键词: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自新世纪始, 各发达国家纷纷走上教育创新之路, 依靠教育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 进而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 打造科技与教育并重的新型国家。美国STEM教育理念与育人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政一体化模式、韩国的订单式终身教育模式等都值得我国学习。

一、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教育模式

(一) 美国STEM教育理念与育人模式

美国是科技大国, 也是教育大国, 对科技创新人才教育与培养颇为重视。科学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 、工程 (Engineering) 和数学 (Mathematics) 四大领域 (简称“STEM”) 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得以快速、稳定发展的核心领域。这些领域的创新能力与人才教育自然也成为美国科技与教育领先世界水平的关键。[1]

STEM教育将四门学科内容组合形成有机整体,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基础, 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促进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成长。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总结, 美国STEM教育形成了阶段性的育人模式。

第一阶段:学生确认自我兴趣与天赋, 争取与家长、教师达成相互协作关系, 为形成最初的专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着力于使他们在数学与计算机的基础应用上能够得心应手,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同时, 教师还重视学生课堂之外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通过特殊的竞赛、参观博物馆、组建讨论组等活动加强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 实现共同提升。因此, 该阶段可看作兴趣与基础能力的培养阶段。

第二阶段:学生通过中学课程和大学课程获得系统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学生通过相应领域的专家指导来学习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这是最为重要的阶段, 需要学生长时间在该领域工作、 学习、生活以获得相应的专业素养, 并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采取同科学家一起讨论和工作、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赛等方式, 使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环节, 从而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相关能力与素质。因此, 该阶段可看作是能力提升阶段。

第三阶段:在专家的指点下, 学生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进入第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名科学人员应有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 他们可以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完整的科研实验、与其他部门进行良好合作, 同时具备管理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这一阶段, 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与反思总结, 因为学生已经具备超越导师的能力, 如果再有一定的实践与训练, 就能很好地走出学校, 走进社会。因此, 这一阶段是学生自我超越阶段。

(二)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是老牌的科技与教育强国。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 职业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颇具特色, 为德国学生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双元制”特色, 即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都在学校与企业或工厂的合作中进行, 这种半学半工体制使得德国的企业工人都具备该领域的高素质并且不断进步与提升, 又使得学生具备超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形式的教育使德国精益求精的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首先, 创新学习是一种科学育人的理念。德国政府对学校采取不干涉的政策, 每所学校在教育创新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空间, 它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自身的培养目标与教学方针。

其次, 德国一贯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各发达国家已经纷纷意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将主要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的需要。[2]因此, 学校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解决学生知识上的疑难, 还要给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环境, 为学生能够快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 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兴产业的迅速勃起,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德国政府认为, 传统的中小学课程更为偏重传统专业知识的传授, 无法跟上日益变化的时代与创新的核心理念。因此, “双元制”教育模式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加大培养基础性、关键性技能的相关课程数量, 增添有关科学价值教育的课程, 使学生能够形成现代化的职业素质。

(三) 日本的产学政一体化教育模式

日本产学政一体化教育模式值得我国借鉴。“产”是指产业界, “学”是指大学等研究机构, “政”是指政府。从三者在体系中的不同定位来看, “产”为“学”“政”提供经济保障, 对创新的风险负责;“学”具有提供和创造学术源泉的功能;“政”是对“学”的成果进行国家政策上的认可和支援。产学政一体化教育模式是分阶段组织实施的,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 合作研究。产学合作研究是指在科学新知、概念被证明的基础上, 主要借助共同研究、委托研究、派遣委托研究员和接受社会资助等形式, 把学校等研究机构所具备的科研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开发相结合。一是共同研究。企业向学校提供经费, 教师与企业员工以平等的地位建立合作关系, 其研究成果所有权由国家和民间共同享有。二是委托研究。国家机关、地方单位或企业向学校进行研究任务委托, 学校在完成研究后进行成果报告。委托任务的内容需要与学校教师的研究方向一致, 是在其教师本来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的深入研究。一般情况下, 国家享有科研成果及其专利权。三是派遣委托研究员。大学等科研机构向企业开放, 使得企业的员工能够享受到在大学中进行科研的机会。如果获得发明专利, 则根据对发明的贡献大小由教师和企业员工共享专利权。四是接受社会资助。社会资助来源于民间捐赠, 包括给学生资助学费或学习所用的花销、用于学术研究的经费、以奖学金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等。捐赠者可以指定特定的研究领域等, 但不可以将学生或教师所得专利权、著作权的转让作为附加条件。

第二, 研究成果所有权。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研究成果的所有权。2004 年, 日本国立大学确立法人化, 使大学申请的专利或其他研究成果从“原则上个人归属”转变为“原则上机构归属”。以此事为契机, 日本确立了国立私立大学知识财产的创造、取得、管理和利用可以从战略上进行运营管理的体制。

第三, 研究成果的转让。这一阶段是指学校等研究机构获得的研究成果, 通过技术转移组织活动等形式转移给具有市场前景、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这样可以使成果快速有效地投入到生产中, 转化为有利于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生产力, 服务于企业、国家和社会。

第四, 研究成果的孵化。这一阶段是针对不能立即投入企业生产的研究成果而言的。学校产生的研究成果分为实用型和研究型。实用型的成果可以直接被企业利用, 获得利益。但是大部分研究型成果具有前瞻性, 超出现有企业对其进行有效利用的能力, 或者是利用风险过大, 没有很好的风险预测和评估与之相匹配。因此, 这类研究成果需要进行孵化——创办大学风险企业等给予追加性的支援。

(四) 韩国订单式终身教育模式

进入21 世纪以来, 韩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订单式教育。20 世纪90 年代, 韩国就开始了订单式教育, 如今已经达到普及的程度。订单式教育是一种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 其目标在于通过制订订单式教育计划来培养以实务为中心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在“订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企业向学校下订单, 确定教育对象的人数和教育相关内容, 并与学校共同商定课程、所用教材以及教师人选。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到相应企业进行实习。教育流程全部结束后, 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 商讨能够进入企业工作的人员名单。同时, 学生与校企之间也存在双向选择,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在订单教育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企业背景、环境及文化, 根据自身能力在订单结束后选择是否进入该企业工作。这种教育体制的灵活性强, 可以直接减少员工进入企业后进行再教育的时间和经费, 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 终身教育模式。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 韩国政府制定了21 世纪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颁布了《终身教育法》, 确立了以终身教育模式强化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为此, 韩国设立继续教育学院, 旨在保障国民终身学习的权利和教育的多样化。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与订单式教育相辅相成, 为不能享受学校教育的国民提供获得学历的机会, 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互相强化。

依据终身教育的核心体系, 韩国政府联合产业部设立韩国职业院校, 在各地区开设可以服务于周边居民的终身教育项目, 为失业者、未就业人员和低收入人员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与保障。在韩国, 学分银行制度、教职员研修、信息技术课程、外国语课程等都是国家根据社会个体需求设立的, 它们的特点就是紧贴人们的工作、生活实际, 使终身教育全民化。这是韩国实施创新人才教育的基础。

二、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教育的特点

(一) 创新理念超前

发达国家对创新理念的重视与追求是有目共睹的。上述美、德、日、韩四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 都将“创新”二字摆在首位, 并在实践中努力落到实处。例如, 美国有各种类型的基金会近5 万个, 美国政府、民间基金会和学校都对年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从中可以看出, 美国上到国家下到国民, 都对创新理念很认可。教育模式的改革不能由政府一方发起, 而是需要多方的配合。配合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各方对于改革理念的重视程度。也正因如此, 德国的学校与企业之间才会紧密协作, 日本产学政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多个阶段才可顺利进行。科研能力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创新理念的确立是教育改革的基础, 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更是国家竞争力的保障。

(二) 国家政策支持

上述发达国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 政府都给予了政策上的极大支持。美国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为21 世纪而教育美国人》等法律政策, 还为学生制定了《生活费补贴条例》等法规, 以支持国家教育的发展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德国《职业教育法》的制定就明确了企业在岗前和岗后对就业者进行培训的相关事宜, 并对企业和就业者的培训关系、双方责任及需要履行的义务进行了规定。韩国制定了《国家技术资格法》《技术劳务育成法》和《职业培训特别法》等法律政策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日本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 进一步推进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 实现协作互助的一体化模式, 进一步加强专业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 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三) 教育环境宽松

灵活开放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以美、德、日、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给予学校等科研机构较大的自主权, 使其教育内容与形式多样化, 并能够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创新。灵活开放的教育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德国政府对学校采取不干预的政策, 使学校具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灵活开放的教育环境还体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例如, 美国STEM教育模式的第一阶段, 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只有学生具备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才会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在其他各国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教师的作用更多在于点拨和鼓励。学生亲自参加研究与实践, 学生有自我判断;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去寻找事实真相。发达国家先进教育模式的经验表明, 想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必须为学生天分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教育环境,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四) 高校与企业协同

校企合作是各发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共有特点, 是科研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美国STEM教育模式的第二、三阶段都是使得学生在受教育期间就具备实践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与日本的产学政一体化教育模式更是校企合作的典范, 学校和企业紧密协作, 共同培养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人才。韩国订单式教育模式同样非常重视科研实践, 它通过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种横向的联合发展模式。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虽各有特色, 但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上却达成了共识。在校企合作的状态下, 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资金保障, 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就业机会。而高校学生则可以将科研成果带入企业, 将其投入到企业生产中, 提高企业生产力, 从而使企业对科研教育更为重视, 进入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在发达国家,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 这已日益成为发达国家职业院校、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五) 选拔与评价科学

历年来, 诺贝尔奖的得主大多数生活在发达国家, 其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为其培养出了大量的创新人才。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应该归功于高效的人才选拔与评价机制。例如, 美国高校招生最能体现自主性、多元性、综合性、整体性。在STEM模式的第一阶段, 学生、教师和家长都会根据相应的测试与实验对学生的天赋和特长进行评估,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长处得到较好地发展。而对于学校来说, 它也能够根据培养目标招收学生。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也证明了这一点。德国学生在实习之后要经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考核来确定是否可以被企业录用。同时, 学生也具有选择的自主权, 可以根据企业文化与实习经验来决定自己是否进入该企业工作。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 人才的标准不再仅仅是考试成绩, 学生的实践能力、特长等更易被学校以及企业所看重。这样的体制更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凸显、天赋被挖掘, 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 交流与合作广泛

发达国家会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并争取做会议的主办方, 上文所述的美、德、日、韩四国更是如此。国际会议能助推国际间合作研究, 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学术探讨, 还可以为科技人才的交流学习创造机会, 为国际化思维的培养与传播提供路径, 吸引国际科技人才到本国发展。通过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推进国际合作研究, 发达国家之间也形成了战略伙伴和合作共赢的关系, 为创新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支持环境。例如, 韩国为发达企业的驻入努力创造条件和政策上的便利, 吸引前沿机构在韩国设立研究站。韩国还专门设立了相应的服务机构, 以便于咨询和及时处理相关问题。这些做法有效地吸引了外国研发机构来韩投资, 为韩国带来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及广泛的国际交流渠道。

三、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创新人才教育与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新理念落后。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创新教育在我国开始兴起, 高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些成果。但创新理念并没真正确立起来, 教师的传统理念还根深蒂固, 课堂依旧呈现“填鸭式”教学, 新技术、新方法得不到有效实施, 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 主体性得不到发展。二是创新氛围不浓。创新人才一定是在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并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精神的。目前, 很多学校仍缺少自由平等的校园环境和课堂氛围, 更缺少独立思考、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三是实践环节缺乏。我国大中小学历来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和实习见习, 学生不能很好地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由于缺乏应有的实践活动, 学生也就很难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 难以产生创新思维。四是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课程与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而严重滞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被抑制, 导致学生越来越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五是评价机制滞后。现行的注重科研成果轻视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使得我国对创新人才教育投入不够。同时, 我国现行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还忽视教师的实践能力, 很多教师缺乏实战经验与操作能力。

发达国家在创新人才教育方面的模式、特点以及行之有效的做法都为我国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益借鉴。

(一) 培养理念必须超前

美、德、日、韩等国的成功经验表明, 要培养创新人才, 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改革和教学活动。我国应该加大对创新理念的传播, 树立创新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转变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平等互动、尊重质疑、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转变重视知识轻视能力的人才培养观念, 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发展观。创新应该成为各类学校办学的核心目标, 在保持对学生进行常规知识传授的同时, 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并注重学生专业素养、心理素质以及道德的培养, 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使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 教育环境必须宽松

目前, 我国高校应积极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杂志等媒体对创新理念进行宣传,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把追求创新的理念真正落实下来;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创新类竞赛的方式加强创新环境的建设。此外, 创办创新社团也是将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集中到一起、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方式。自由的环境是思维得以发展的前提, 因此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极其重要。学校应秉承尊重质疑、尊重差异、真理至上的学术标准, 欣赏学生具有的怀疑精神、批判思维和敢于挑战的勇气, 逐渐营造宽松、自由、包容性强的校园氛围与学术氛围。[3]

(三) 培养机制必须先进

创新人才教育需要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改革的重点放在“多元化”上。各类学校应该根据本校自身特色设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特色, 培养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来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 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成才途径和发展空间。从美国STEM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看到, 每个学生的个性、天赋、特长、兴趣都需要被尊重并得到相应的发展。学校要打破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 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教育实施的有效机制。

(四) 教学内容与方法必须前沿

当前, 我国需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 注重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自主性, 注重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 学生之间互动研讨。研究型教学的重点在“研究”二字上, 研究要渗透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他们以研究的视角看问题。具体来说, 研究型教学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提倡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二是通过探究式学习, 鼓励学生对事物形成自己的认识, 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三是通过问题式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 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创新人才教育要求教学必须是研究型的, 具有开放性和前沿性。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科研进展和学科前沿, 并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前沿问题纳入教学内容中来;能将自身从事科研工作的实际经历与学生分享, 使学生能够触及当今社会最前沿、最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教师不能照本宣科, 要尽量做到少讲授、少灌输、多启发、多点拨, 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学习。在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考核时, 学校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评价模式, 采取多维度、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 重点评定学生对于教师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评价体系。

(五) 创新实践平台必须完善

如上所述, 美、德、日、韩等国的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实践活动, 强化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所在。日本产学政一体化模式对我国创新人才教育改革与实施很有借鉴意义。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情况来看, 首先应在高校中强化工程训练等实践活动。一方面, 校内资源应该向学生全面开放, 如各类实验室、各科研数据库、各种研究中心等, 促进学生知识的交叉、运用与联系。另一方面, 可建设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使学生之间或者与教师可以一起开展科研项目, 在研究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加深其对知识的消化与理解。同时, 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 为学生创造提前进入企业、工厂、科研场所实习的机会, 让学生能亲身参与到企业规划、生产、科研立项等工作中来,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明全.STEM:美国培养创新人才新举措[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6-13 (B01) .

[2]方阳春, 黄太钢, 薛希鹏, 李帮彬.国际创新型企业科技人才系统培养经验借鉴:基于美国、德国、韩国的研究[J].科研管理, 2013 (12) :230-235.

上一篇:他这样做不对小学叙事作文下一篇:商场活动年度企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