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2024-11-06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共10篇)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篇1

一、政府机构的政策性保障

(一) 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通过展览立法, 明确会展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办法、展览活动主体以及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增强会展活动的透明度, 规范会展市场, 为经营者创造一个有法可依的市场环境。同时, 鼓励各地制订总体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 培育适合自己、有特色的品牌展览, 避免重复办展, 浪费资源。

(二) 加大对会展活动的政策支持

会展场馆具有建设期长、回收慢的特点, 因此会展场馆已成为当前制约会展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参股, 给予土地、资金等相关支持政策扶持场馆建设。采取专项基金的方式, 用于支持各项重大的会展活动, 加大对会展企业的政策支持, 如对会展企业放宽市场准入, 减少行政收费, 给予贷款贴息, 给予定额优惠税收等。

(三) 加强服务监管

由于会展产品作为商品在交易上的“远期性”和会展产品作为服务产品的“即时消费性”, 会展诚信成为参展客户关心的首要问题。政府应建立“国家会展信息中心”, 通过统计、审计等措施, 搜集会展行业以及企业运行情况的真实资料, 通过权威性的网站、报刊等媒体对外公布企业的资质状况、信誉等级、历史沿革等资料, 从而规范市场, 提高会展业的信誉度和影响力。

(四) 政府应该多方面提供细致服务

国际会展审批过程中开辟绿色通道;组织有影响力的媒体、酒店、航空公司等部门协助国际展会申办, 聘请“会展宣传大使”, 加大城市国际化形象的宣传力度;在交通方面, 通过设立会展公交专线等措施缓解会展举办期的交通压力;安排适宜的安保和消防力量。同时, 政府还应为会展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 引导会展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二、主办方提供全面服务

(一) 主办单位要提供“一站式服务”

应创立一套包括会展业务经营、会展工程、展场租赁、会展物业管理等全方位服务模式。展会组展单位只需向政府主导的会展办公室提交展会批文、长租协议等必要手续, 涉及工商、税务、公安、市容等政府部门的税务登记证、户外广告临时设置许可证等手续均由会展办牵头办妥。在整个会展活动中, 主办方提供的招展与招商、交流信息、商贸洽谈等软性服务与场馆的水电供应、交通食宿、展品运输与保管、展场布置等硬性服务结合起来, 为参展企业创造一个自我表演的舞台, 使其在互动参与中达到体验的升华。

(二) 点滴关怀, 人性化服务

会展活动要从大处着眼, 小处服务, 把参展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预测并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想参展商、采购商之所想, 急参展商、采购商之所急, 通过贴切的服务保证参展商利益的实现。会展区域的茶歇服务, 专门的洽谈区域都会令参展企业和客户感到温暖舒心。组织配对洽谈、举办拍卖会、网上商务与场馆展览结合等服务模式, 同时邀请银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进驻展区, 也可以为参展商和客户搭建方便快捷的交流与贸易平台, 从而取得经济利益的双赢。

(三) 从细节处体现服务理念

主办方要关注观众的体会, 从交通线路的安排、会展环境的布置等细微之处体现对他们的尊重与重视。比如, 展览会的布局以展品大类来划分, 方便观众参观;提前印制用不同文字编成的会展服务手册或参观指南, 并辅以相应的图片;规划就餐中心区、休息场所、便捷通道等服务设施。这些都昭示着主办方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 也充分体现了会展优质服务的魅力。参展企业是会展经济的直接推动者与受益者, 参展方应该为推动会展服务的提升予以积极的配合。

三、专业化会展人才的培养

(一) 加强会展人才的培训

高等院校应开设会展经济专业, 列入国民教育系列, 培养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熟悉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高级会展业专门人才。同时积极开展会展职业教育和国际会展职业培训活动, 尽快提高当前会展组织者与管理者的整体水平, 向国际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二)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解决国内会展人才紧缺问题要实行两手抓, 一是引进会展策划师、会展设计师、展览业高级项目经理等紧缺人才, 将国际会展人才纳入紧缺人才引进计划, 享受优惠待遇;二是让大量的会展从业人员走出国门,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为我所用。只有积极提高会展管理队伍的素质, 构筑高层次会展团队,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品牌会展的发展。

四、会展服务的其他参与者

(一) 参展客户的主人翁意识

客户 (参展企业和观众) 是会展服务供应链的一部分, 是会展服务的直接体验者之一。会展企业的活动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 为顾客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 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最好的会展活动不是会展企业为客户设计, 而是会展企业与客户一起设计, 让客户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对会展活动提出具体要求, 参与会展企业的策划、组织、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因此会展企业应该敞开大门, 重视客户的建议, 而会展客户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会展服务的建设中来, 为会展的顺利开展献言献策。

(二) 提升相关企业的服务水平

会展活动期间, 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到举办地, 为交通通讯、住宿餐饮、金融保险、商务旅游等行业带来了大量客源, 带动着这些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会展服务业的延伸, 应该积极参与会展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尽可能介入会前策划、会中服务和会后旅游, 针对会展的主题、营销计划、服务接待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 设计出针对性强, 知名度高, 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可以为不同客户提供包价旅游产品, 包括:机票订购、租车服务、旅馆预订、当地特色主题活动和会前会后的旅游活动。餐饮住宿业应根据会展人员的特点设计适合的特色产品, 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正确定价, 确立恰当的分销渠道和促销方法。利用媒介加强会展和酒店之间的联系, 加强信息沟通, 发挥会展旅游中介组织的作用。

周边配套服务企业还包括交通、通讯、金融、零售等行业, 为使会展活动给参与者留下美好的体验, 这些企业要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来解决参展商和观众各种不同需要。而作为会展举办城市的每一个公民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 文明出行, 礼貌待人, 为来宾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会展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完善的行业管理体制, 开发新型餐饮品牌与会展旅游产品, 扩展网络信息化保障体系, 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 充分整合区域内相关资源。会展地便利的生活条件, 浓郁的文化氛围必将从整体上提升会展业的品牌效应。

会展服务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专业化的服务策划团体固然重要, 政府、主办方、参展方的积极协调、配合亦不容忽视, 周边整洁便利的餐饮、交通环境也是服务链上的重要一环。因此, 构建高效的会展服务模式离不开整个社会、全体公民的参与和主人翁意识, 只有环环相扣, 实现服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才能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 推动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Milton T.Astroff, James R.Albbey, 宿荣江, 译《.会展管理与服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2]王保伦.会展经营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志华.德国会展业给我国会展业的启迪[J].北方经贸, 2007 (2) .

[4]童琦.会展服务供应链的特性及其模式构建研究[J].企业家天地, 2009 (10) .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篇2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出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便捷化”的同时,也

在朝着“人文化”的更高要求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在高速公路网络初步 形成后,逐渐渗入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布局规划和运营管理之中。截至2013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共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约 2000个,平均每 40公里高速公路就有一对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对外服务窗口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和广大使用者的关注。因此,深入研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协调布局和运营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高速公路服务质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客观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及发展现状,总结了一些常规经营模式、经营项目及经营效果。结合高速公路服务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举办展会、打造品牌展会、展会效果及展会盈利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深入的分析论证。为了更好的配合服务区经营的开展,本文还研究了服务区的设计理念和区内各项设

施的布置原则。对服务区内为车辆服务的设施、为人服务的设施、辅助设施及绿化景观 逐一研究,从这些设施自身的特点和它们间的联系出发,分析如何布局才能更好的发挥 出它们功能,在为车辆和司乘人员带来方便的同时提升服务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开发、会展功能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高速公路服务区定义[1] 由于高速公路采用的是全封闭、全立交、严格控制出入的运营方式,车辆驶入高速 公路后,除在互通式立交处允许上、下外,基本上是与外界隔离的,从而体现其高效、安全、节时、舒适的优越性。相应地它却人为地阻隔了车辆和旅客与外界的联系,给部 分车辆和旅客带来了不便和困难,因此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就应运而生了。

高速公路服务区(service area 简称SA),是指设置在高速公路上,主要为车辆、司乘人员和旅客提供服务的设施,它包括休息、停车和服务设施三部分,是专门为人、车服务的场所和建筑设施范围的称谓。高速公路服务区在高速公路运营中起到了重要的行车保证作用,为过往的车辆和驾驶人员提供了维修、休息、恢复精力的场所。

1.1.2高速公路服务区研究背景

1、公路收费将逐渐退出舞台,高速公路必须走多元化经营道路[2] 目前,我国对高速公路的经营一贯采取收取通行费的单业经营。但收取通行费是有 期限的,根据2004年开始实施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政府还贷公路的收费期 限:按照用所收费用偿还贷款、偿还有偿集资款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巧年;国 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年;经 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2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从 永续经营的角度来看,当收费期结束后,高速公路的经营又将何去何从是值得我们思考 的问题。

世界银行在名为《中国的高速公路:连接公众与市场,实现公平发展》的报告中提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和国际相比偏高。德国目前对货车收取平均每公里0.15美元(约合人民币1.16元)的通行费,而中国重型货车的类似费用为每公里0.12美元至0.21美元(约合人币0.93元至1.62元)。其原因是,中国政府投资的比例较低,而贷款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可承受性是全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所谓通行费可承受性,是私人汽车行驶1600公里所付通行费在车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数据显示,美国的通行费可承受性远低于0.5%,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超过了2%。在交通部和世界银行联合召开的“中国高速公路绩效评价与跟踪”研讨会上,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对过去巧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给予积极评价,同时建议我国进一步加强公路规划、融资、管理和运营方式,以确保公路资产的可持续性和有效管理,从而为各地区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利用高速公路这一社会资源,我们必须拓开眼界,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收取通行费这个传统业务,应当积极开发高速公路的潜能,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新兴产业,国家加大建设力度

从1990年沈大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至今,服务区已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人们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在不断提高。通过这些年服务区的实际运作情况看,服务区是一个巫待开发的特殊产业,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己超出道路交通的范畴。这证明服务区的发展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1.1.3研究意义

服务区本是作为高速公路产业配套设施产生的。本研究,顺应了高速公路网络化、服务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形式要求。在国外,服务区已成为路段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一些发达国家,服务区服务区收入占整个路段公司主营收入的一半以上。而我国大部分服务区仅仅是提供一些基础服务设施,这不仅不能满足司乘人员的需求,也没有为高速公路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服务区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服务区经营已不仅仅局限于加油、餐饮等基础项目,而且具有旅游、休闲、购物、观光、物流等一系列服务功能。我们应以一种科学的、超前的、广阔的视野和面向市场的态度去研究它、探索它,在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挖掘它的经济效益。

1.2国内外服务区发展概况

1.2.1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3] 我国高速公路起步比较晚、里程短、分散,沿线设施侧重于交通安全、通信和监控等,对人和车辆的服务暂不考虑。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历程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网的初步形成,对高速公路沿线服务设施的需要成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和运营中很重要的问题。高速公路服务区 是构建人性化交通运输网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成的高速公路都设有服务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的需要。但现阶段,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服务区设计标准和规范,只能参考欧美和日本的资料进行设计。在服务区的设计、建设方面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区的布局不合理,缺乏整体布局的意识。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一项重要设施,应与高速公路全线工程及相邻高速公路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统一考虑,合理布置服务区、停车区的位置。但在高速公路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仅考虑本条高速公路的功能,缺乏对整个路网的认识。由于建设时期的不同,且高速公路之间有时不是一个业主单位,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沟通,更加缺乏总体规划的意识。如有些路段服务区的间距长的达150公里,近的却只有n公里,有些地区甚至不设置服务区或全部缓建。

2、服务区征地面积偏小。服务区的设计多由建筑部门设计,缺乏对交通量、车型的认识与分析,对于服务区的占地规模主要是凭主观或领导的决定,尤其是早期建设的一些服务区,在路网逐步成形以及长大型车辆比重逐步上升的国道干线上,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例如陕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模主要是以50一60亩为主体;很多服务区没有考虑预留扩建问题,导致再次征地非常的困难。

3、设计上千篇一律,追求“小而全”,服务区功能却未很好的体现。在设计方面,为了节省设计费用,有些线路将一张图纸在不同服务区上原封不动的使用,而没有考虑与地形和周边环境的适应、协调。内部设施片面追求“小而全”,在现有服务区中,住宿设施条件差,床位少,基本没有人来住宿,造成闲置。而相对应的免费休息场所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对于内部设施需要根据司乘人员的需求来设置,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服务区的设计。我国东部、南部一些发展相对成熟的高速公路对服务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这些高速公路服务区不论是从布局设计还是从管理模式、经营范围上都作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经营局限于基础服务项目,开发力度不够。目前,大部分服务区的经营项目仍旧是加油、餐饮、住宿,并没有意识到服务区的潜能,将它与地方经济融为一体。

1.2.2国外服务区发展概况[1] 英国高速公路服务区[15]近年来,英国服务业迅速发展,而高速公路服务区就是它的一个缩影。伦敦以北50公里的牛津服务区位于英国40号公路旁。进入服务区,停车场便出现在眼前。停车场标志清晰,小汽车、货车、客车、残疾人用车,各入其位,井然有序。巨大的停车场可容纳500辆汽车,全部实行免费停车。停车场一边是汽车旅馆,一边是加油站和小商店,停车场对面是现代化钢架结构服务大厅,大厅后面则是发往英国各地的长途汽车站。

服务区大厅四周,水渠蜿蜒,树影婆婆,许多路人在露天酒吧休息和晒太阳。儿童游乐场内有许多娱乐设施。商店里出售花卉、礼品、地图、雨具、报纸、杂志、糖果、服装等。服务区的商品大多是为过路人着想,如服务区出售一种很酸的糖果,驾驶员开车疲劳时,吃上一颗就很提神。

此外,服务大厅还设有游艺室、外币兑换室、自动照相室、信息服务中心及公用电话等。在热闹的快餐区,有“红母鸡”餐厅、自助餐厅、肯德基和英式汉堡。在大厅就餐的客人非常多。餐桌上备有彩色蜡笔,卡通图画、绘画纸张,等待用餐的孩子可以先在桌上绘画。想得最周到的是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分为男、女、儿童和残疾人四种,不仅宽敞、明亮、干净,还提供冷热水。牛津服务区的餐饮、旅馆、加油站都是连锁经营。

服务区为高速公路上过往宾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息和消费场所。

第二章、高速公路服务区特点及一般功能概述

2.1高速公路服务区特点[13] 2.1.1全天候24小时服务

由于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公路,车辆不能随意上下,因此高速公路服务区要坚持24小时全体候服务,以方便来往的车辆和司乘人员。

2.1.2以服务为主,薄利为经营宗旨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对象是来往的车辆和旅客,因而面向的是广大群众,而“服务”顾名思义也不是纯粹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因此,其获得的利润是微薄的,而是在加强经营管理,薄利多销中求得好的收益。2.2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

2.2.1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基本功能[10] 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驾驶员、汽车、旅客及货物。

在高速公路整个管理系统中,服务区与收费、路政、养护、治超、安全并列为高速公路管理的5轮驱动。服务区的设施保证了高速公路提供高速、通畅的通行能力。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其功能设施要满足司乘人员在行车途中的物质需求。其基本功能提供基本服务,如24小时停车、如厕、加油、便利店、餐厅、住宿、维修等。1、24小时停车功能

为车辆提供停放场地,停车场与高速公路进行隔离,场内道路良好,安全通畅,进出方便。

2、如厕功能

公共卫生间满足乘客和司机的生理需求,靠近停车场,标志明显,使用方便。

3、加油功能

燃油是车辆的动力源泉,车辆对燃油的依赖性不言而喻,高速公路上车辆对加油站的需求是必然存在的。对于需求量的确定,国外在计算加油站的设置间距时采用这样的方法:认为这个距离应该是司机发现燃油即将耗尽之后仍可行驶的距离。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的平均间距是50km,也是充分考虑了汽车加油这一因素。

4、便利店

服务区便利店主要满足顾客及时性购物,采取自选购物的经营方式,是方便、快捷的零售购物业态。距离的便利性、购物的便利性、时间的便利性、购物的便利性是便利店区别于超市的四个业态经营特点。

5、餐饮

服务区餐饮专为高速公路驾乘人员提供住宿服务,满足其就餐需求,也是服务区收入的部分来源。餐厅要求有固定的场所及一定的接待能力和餐饮空间、设施;还要有令人放松的环境和气氛。

6、住宿

高速公路服务区客房部专为高速公路驾乘人员提供住宿服务,满足其短暂休息的需求,既满足一般宾馆客房管理的特点,又要考虑到服务区人员流动性大、顾客需求多样性等特点。

7、维修

服务区检修车间的配置与通行汽车的质量水平和故障率有很大的关系。故障率越高,高速公路上汽车检修车间的需求量就越大,停车场的需求也随之变大。据调查:中等车况的货车平均约7900公里就有一次临时停车,车况差的平均850公里就抛锚一次,车辆故障的频率比国外高得多,因此,我国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对途中修理间的需求也较国外要高。

2.2.2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延伸功能[6] 延伸功能是超出基本功能以外的其它辅助性功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延伸功能主要包括:休息、医疗和救护、加水、洗浴、购物等。不但满足了驾乘人员的多样化需求,而且针对突发性事故、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提供特殊服务。

1、休息

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休息厅应该环境整洁,配备座椅、报纸、电视、手机充电器、电话、信息栏等设施。

2、医疗和救护

服务区应根据情况设置医务室和救助站,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提供保持正常行驶等服务,提供医疗用品、医务人员、救援车辆和紧急抢救等服务,以避免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人员伤亡。

3、加水

运输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情况,如在长距离下坡路段会频繁使用制动器,造成制动器升温,有时可高达700摄氏度,使摩擦系数下降。汽车上普遍装有制动鼓水冷却装置,就是为了降低制动温度的缘故。一般服务区内都会设置加水降温装置,为过往车辆提供安全保障。

4、洗浴

为解决司乘人员在长途运输中洗浴不便的问题,服务区提供投币式单人洗浴中心,方便快捷。

5、购物

区别于满足一般顾客需求的便利店,趋向于更深层次的消费,如旅游购物、休闲购物等。

第三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举办会展的可能性

及会展类型

3.1高速公路服务区举办会展的可能性 3.1.1高速公路服务区在高速路网中的作用[7] 服务区是高速公路沿线必不可少的附属设施,旅途中旅客无论是休息、如厕还是食宿、购物、加油等项目都必须通过高速公路内部服务设施来实现。凭借着服务区在高速公路上的独特优势,可不定期举办一些食品、服饰类小型展会。另外,针对容易出故障的大型货车,可举办汽车零配件、医疗器材、医疗用品、石油类展会,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

3.1.2高速公路服务区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作用

从地域文化来讲,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在高速公路沿线,也折射出当地文化特色和经济水平,是展示高速公路经营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重要窗口。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带有明显的当地特色,对很多长途旅客来说,当地特色产品通过服务区直接面向顾客时,顾客立即体会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更通过服务区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特产。举办一些地方性特色产品展,不但可以拉动当地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带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当地民俗和文化,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3.1.3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开发方式多元化

满足除车辆、人员的基本需求,服务区利用高速公路这一稀缺资源带来的商机,发挥出巨大的经济价值。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有计划的把服务区的开发目标定为两大类。

第一类:基础服务设施产业,主要包括停车场、加油站、休息室、餐饮、住宿、厕所、汽车修配、园地。[4] 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讲,这些产业与高速公路主营业务的关联程度很大,但很大程度上都属于服务区内部工作,举办针对这些基础服务设施类的展会,顾客反应可能不会很强烈。广告虽不属于基础服务设施,但是成本少,利润大,可举办广告展,吸引当地各大企业前来参展,竞卖广告位。第二类:消费类产业,包括特色餐饮、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星级酒店。[5] 从产业关联上来讲,这些与高速公路主营业务的关联程度不是很大,但与司乘人员关联较大,举办一些特色美食、旅游纪念品、奢侈品、服饰类的展会,会吸引很多长途乘客参加展会,创造客观的经济收入。

3.2高速公路举办展会的类型[9]

1、综合性展览

包括技术展览会、消费品博览会

2、专业性展会

包括食品、餐馆和旅馆生意、烹调及设备;纺织品、服装、鞋、皮制品、首饰及设备;公共工程、建筑、装饰、扩建及设备;装饰品、家庭用品、装修及设备;健康、卫生、环境安全及设备;交通、运输及设备;运动、娱乐、休闲及设备

3、消费展览会

包括艺术品及古董、综合地方展览会

第四章 高速公路举办会展的收益

4.1高速公路举办会展的经济收益 4.1.1会展业本身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8]

会展经济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是它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国际上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

敦,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这些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和经济的繁荣。

4.1.2会展业对相关的行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10] 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一条集商贸、交通、运输、宾馆、餐饮、购物、旅游、信息等为一体的经济消费链。它具有促进相关产业如房地产业、宾馆业、餐饮业、交通业、商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蓬勃发展,促进经济贸易合作,起到加速城市建设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会展能够吸引大批中外参展、观展人员,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消费需求,推动承展地的咨询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保洁业、广告业、印刷业、旅游业等的快速发展,加强交通业、运输业、电信业等,从而全面提高举办地的综合实力。4.2高速公路举办会展的社会收益 4.2.1展会的联络公关作用[11] 展览会能起到传播知识、转变观念的作用,能促进国外与国内、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2.2展会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12] 展览可以带动投资,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商品省科技成果的展览与交流,生产者可以发现新的消费需求和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技术转让,生产者可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新的生产行业.从而带动生产投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并带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4.2.3展览会的立体宣传作用

展览会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以至有些人将展览会称为立体展览。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广、感觉全面以及效果好三个方面。

第五章 结语

高速公路及服务区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它们都是为了满足运输服务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而言,就应本着为人服务,为车服务,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从需求出发,立足于满足需求的理念,举办一些满足不同乘客需求的展会。同时,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服务

区都占用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它们必须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来弥补对资源的消耗,所 以服务区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其经济效益。近年来,对于服务区的多元化

开发已成为趋势,各地也取得了很多经验,我们应该总结这些经验,利用服务区展会的举办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明确好服务区的展会举办类型研究就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对本文总结,文章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服务区的服务对象角度分析了服务区的功能需求。在一些基础服务设施上特 别提出了服务举办展会的未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服务区展会带来的收益。

2、总结了服务区的现有功能,提出了服务区经营发展的新模式,分析了现阶段可举办的服务区展会类型。参考文献

[1]周国光.高速公路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73,298一301 [2]张文成.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3]未小刚.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发与管理[D].西安:长安大学,2006 [4]孙剑.依托高速路网优势营建现代物流系统[J].江苏交通,2006,(11),18一19 [5]何凌,张月鹏.高速公路旅游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高速公路,2004,(10),63一64 [6]张琛,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开发与功能扩展.长安大学;2013 [7]张月鹏.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配置的思考[J].华东公路,2006,(2),48一50 [8]《中国会展经济报告(2002)》,东方出版社

[9]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知识手册》,武汉出版社 1993 年出版; [10] 房

干:《展览学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6 年出版;

[11]保健云,徐

梅:《会展经济——一种蕴藏无限商机的新型经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年 5 月出版;

[12]马

勇:《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与创新对策》,《中国展会》2002年第 2 期;

[13]付建广、周伟、王元庆,《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布局规划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12,81-84。

高职院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会展 人才培养 创新研究

一、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但经过了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共举办 3168个展览会,展览会总面积约8900万平方米。其中经贸类展览会有2612个,比2014年增加约7.8%,总面积约为7874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约10.8%。[1]会展业已成为我国服务行业发展的重头戏,并逐渐从规模化发展逐步转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会展业以其强大的关联效应和经济带动作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产业亮点。

二、我国会展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会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供给的匮乏和培养体系的不合理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会展业的从业人员达 100 多万,会展经营策划的人员有15 万人,会展人才缺口大约为 500 万。会展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大部分会展从业者都是非科班出身的人员。鉴于此,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大力促进社会办学,通过开展各种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缓解人才紧缺的矛盾。据统计,2015年,全国开设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为232所,其中高职165所,占71.1%,招收新生13,795人,其中高职9,942人,占招生总数72.1%。[2]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培养会展专业人才质量对我国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会展院校虽然目前开设较多,但真正能适应市场性、创新性、专业性的发展还有段距离,大多数还是依托原有专业群如经贸类、旅游类等开设会展专业或方向。会展专业的设立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企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会展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合理的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与保障。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各不相同,因此其课程的设置也是各有特点,各有侧重。通过对湖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发现湖南省会展人才的培养以“会展策划师”为主,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展行业对会展策划师的需求有限,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情况,而且由于会展业对于“会展策划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培养效果无法满足现实要求。另外,高职院校应与本科院校在会展专业的选用教材方面要有所区别,高职教育应着力注重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会展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对会展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由于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大部分都基于旅游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和经贸类专业延伸开设,专业教师也大多是由相关的专业的背景。他们缺乏专业的会展理论,又没有会展活动从业经验。囿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和学科背景,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依赖自己对书本上会展理论的浅显理解,缺乏会展实践案例教学和基本的会展实训指导,空洞乏味的理论灌输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与热情,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会展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各高职院校会展教育往往忽视会展行业的特性,仍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跳不出传统的教学理念,与会展企业缺乏沟通。会展公司通常只在举办会展活动需要大量服务人员时,才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且是一些简单工作岗位,如接待顾客、接打电话、录入资料、现场调查、现场管理 、会展物流等,学生无法深入参与到整个会展活动中,无法得到较强地锻炼提高。所以很多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满足会展企业的用人要求,学生的能力常常会遭到用人单位的质疑。

四、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创新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创新会展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构建合理课程体系。通过与会展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确定以会展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构建会展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实行模块化教学。其次,要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与整体独立创意设计的全过程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经常聘请一些名师、学者、专家为学生进行专业讲座,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小型会展策划和布展的实践。

(二)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会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备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重视会展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会展专业带头人应能够完全胜任会展高职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及专业建设的需要,不仅在会展专业研究方面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建设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要与会展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加强合作,将会展行业专家等加入教学团队,打造业务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最后,为专业老师提供国内外培训的机会,鼓励专职教师定期去会展企业挂职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

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可通过与会展设计企业相关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企业打造成为会展设计人才的实习基地。一方面,运用企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了解会展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锻炼其设计、创新、组织协调能力,同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使企业参与会展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课程设计、课程实训辅导,参与校内实习等,构建会展设计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贸促会.中国展览业回顾与展望[EB/OL].http://www.hzchs.org/show.asp?id=3290,2016-1-22.

[2]中国经济网.2015中国会展教育发展报告发布[EB/OL].http://sanwen8.cn/p/1a4jiKA.html.2016-08-06.

[3]许欣.我国会展人才需求与职业指导浅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学报,2012( 07) .

基于O2O模式的会展服务研究 篇4

1 基于O2O模式的会展服务的含义与意义

1.1 O2O模式的含义与作用

O2O (Online To Off line) , 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线上的推广销售相结合, 让互联网网站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通过促销、打折、提供信息、服务预订等方式, 把线下的消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 将商户和消费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将他们转换为自己的线下客户。这种模式很适合会展企业在线上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各种预登记等服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举办网络虚拟展览会, 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模式, 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在展览业的应用。

1.2 会展服务的意义与用途

会展服务是指为保证会议、展览正常顺利进行所提供的全过程 (会前、会中、会后;或是展前、展中、展后) 服务, 既包括发生在展会现场的租赁、广告、安保、清洁、展品运输、仓储、展位搭建等专业服务, 也包括餐饮、旅游、住宿、交通、运输、地方特产等相关行业的配套服务。从主体上看, 广义的会展服务主体是会展活动的外部机构, 如会展场馆、广告公司、工程搭建公司等;而狭义的会展服务主体是会展活动的主办方或承办方, 是会展活动的内部机构。

会展服务在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服务的必学理念。会展服务工作是相互关联的, 是一个整体,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展览行业提供的服务就是这样一个系统, 它具有场馆管理, 展览会策划与实施, 观众组织与服务, 展台设计和搭建等多方面的特定功能, 这些功能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任何一项功能的欠缺或不正常都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转的失误与偏差, 顾客对整个服务工作一项不满意, 都会对整个的服务质量带来否定, 因此, 不论是从事哪一项业务, 服务效果的好与坏都与整个系统紧密相连。

1.3 O2O模式与会展服务相互联系的意义与功能

在O2O模式下的会展服务将整个服务系统互联网化。从用户消费角度看, 在O2O模式下的会展服务更加方便, 并且易于操作, 这种模式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需求, O2O模式与会展服务的相结合, 是现今社会必须要学习的理念, 也是科技信息化的产物。

传统的会展服务实现过程有各种各样的缺点, 随着O2O模式与会展服务的不断融合, 会展服务行业又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会展服务必须和会展功能的转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的冲击下, 传统的会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 体现在:第一, 线上支付对传统模式下的展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会展必须改革, 才能适应新的技术环境;第二, O2O模式可以实现情景化会展服务, 这是传统的会展服务所不具备的功能, 同时这也是O2O模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所在。会展行业在悄然发生变化, 会展服务行业也要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改变。会展服务注重的就是良好的用户体验, O2O模式的会展服务的崛起和发展, 必将能够提升会展服务的质量。

2 O2O模式对传统的会展服务的影响

2.1 O2O模式下改变了传统的会场预定模式

传统模式下的会场预定, 参展企业必须亲自到会展举办地咨询相关的情况, 包括:场地服务设施, 可容纳的观看人数, 周边的服务配套设施等, 为了获得更多信息, 企业要到不同的会展场地去咨询。如果要企业到外地去参展的话, 在场地信息获取方面更有困难。在这个传统模式下, 参展企业为了预订会场,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人们看到了对传统会场预定模式进行改变的希望, 所以O2O模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比如, 现在淘会场的发展非常迅速, 其当初主要考虑的就是解决参展企业面临的会议场地选择难的问题, 通过提供大量的场地选择信息和场地方案信息, 使参展企业的信息获取更加便捷, 场地选择更加容易, 为企业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成本。

2.2 O2O模式的会展服务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传统的会展公司其地理空间分布比较零散, 地域性特点相对较强, 他们大多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业务, 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然而O2O模式下的会展服务突破了这个局限, 使不同的参展企业相互之间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将多个地理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场地信息通过网络的形式传达给用户, 让用户省去了场地咨询、来回奔波的时间, 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目前的O2O模式在提供场地方案选择服务的同时, 还提供了跟会展有关的衍生服务, 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比如, 会场布置方案、活动设计和策划、会议方案、食宿交通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广阔平台, 有效地将参展企业的需求和场地拥有者联系在了一起, 在满足参展企业的需求的同时, 也逐渐改变了场所服务商落后的经营模式。

2.3 O2O模式的会展服务可以打造立体化的服务平台

传统的会展服务用户体验一般, 国内的好多会展企业要么只做线上查询服务, 要么只做线下的现场服务, 没有将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完整地聚合在一起, 因而其服务水平不是很高。实际上, 真正地实现O2O模式的会展服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要求企业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人力和信息调配要及时更新, 同时会展企业还要控制线上和线下的各个交互环节, 做好内部的服务管理工作。基于O2O模式打造会展服务的立体化平台, 是许多企业追求的目标,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围绕市场需求, 提供综合化的会展服务, 优化用户的服务体验, 提升服务质量。比如, 目前主流的O2O模式会展服务企业是淘会场, 其立体化的服务平台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网站可以直接查询场地信息, 帮助参展企业预定会场。第二, 其场地价格完全公开透明, 使用户更加放心。第三, 开发了一系列的管理系统支持软件及移动客户端, 方便用户在线上和线下进行沟通, 提升工作效率。第四, 多样化配套服务供用户选择, 让参展企业的会展活动变得越来越容易。

3 加强O2O模式下的会展服务工作效率的主要措施

3.1 注重O2O模式价值, 加强在会展服务中的利用

当前我国多数会展服务企业对于O2O模式与会展服务相互结合的重要性了解不够。基于O2O模式的会展服务是将线上用户与线下用户相结合的一种营销模式。会展服务企业需要注重O2O模式的价值, 加强其在会展服务中的应用, 将会展服务与O2O模式紧密结合, 使得会展服务能够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例如, 在展会现场管理方面, 主办方可以利用RFID (射频识别) 技术和NFC (近距离无线通信) 技术线上推送展会信息, 展商也可以向观众推送信息, 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NFC主动获取展会和展商信息。展会APP已经不再仅仅是参展指南的网上电子版。目前展会APP已经应用到现场登记注册、交流环节、客户洽谈邀约等许多现场展会环节。在会议方面, 利用APP可以提前向演讲嘉宾提问问题、获得观众会后的反馈、下载会议材料。还可以通过展会APP的应用, 进行观众定位, 主办方利用定位功能了解观众的参观路径和兴趣点, 从而优化展览管理。

加强O2O模式价值意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标客户群开展信息化水平, 很多时候互联网应用发展得已经很成熟了, 但如果展商或者专业买家、参会人员对互联网一无所知, 或者会展企业的客户没有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这样就没法实现会展企业客户与互联网的对接, 这是影响会展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那么, 我们对于互联网的陌生将直接影响会展服务的质量。所以, 注重O2O模式价值, 就要对互联网进行相应的认识。

另外, 当前多数人不了解O2O的具体含义, 导致会展线上服务存在一定的误区。加强对O2O模式的理解, 并且将这种模式真正应用到会展服务当中, 才能提高会展服务的整体质量。

3.2 强化O2O模式体系, 注重会展服务工作策略

拥有完善的系统去把商户资源整合在一起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了O2O模式的会展服务, 更加需要注重会展服务的工作策略, 并且要有完善的O2O模式体系。对接供需双方的需求是会展活动最为重要的基本功能。将参展商、专业买家的基本资料整理成册, 人工配对推动信息的展会服务方式虽让会展行业颇有效果, 但存在成本高、信息利用率低以及匹配误差较大等问题。一旦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入其中, 许多过去的难题便能迎刃而解。会展活动主办方只需要将参展商、买家的信息精准录入到系统, 甚至仅仅需要引导人们主动提交个人和公司、产品信息到系统之中, 随后的供需对接匹配、信息发送等展会服务工作都可以自动完成。所以, 在当前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中, 完善系统建设是O2O模式下的会展服务行业发展的必须条件。会展服务拥有多样化的特点, 单单依靠简单的O2O会展服务体系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强化O2O体系, 将其应用到会展服务当中, 使得会展服务有完善的工作体系。

3.3 O2O模式下仍然要注重会展服务管理

会展服务管理是提升会展服务质量的必要措施, 在整个会展行业的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通常情况下, 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直接决定着会展工作的成败, 整个会展服务行业的核心就在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所以在O2O模式下仍然要注重会展服务管理, 不断提升会展配套服务的水平, 比如:企业要制定比较详细的服务标准, 贯穿于从会展礼仪接待到会展配套服务等各个环节当中。只有将会展服务行业的内部管理做好, 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 结语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会展服务行业需要顺应潮流发展, 所有互联网化的会展服务是必经之路。选择O2O模式会展服务在社会价值上, 不断撬动着我们传统的服务形态。并且也响应国家号召, 发展创新服务体系。但现今这种模式的会展服务, 发展得还不够, 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我们需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认识, 努力提高O2O模式的会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波.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J].电子商务教程, 2013 (05) .

[2]汤兵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之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01) .

[3]姜丽, 丁厚春.O2O商业模式透视及其移动营销应用策略[J].商业时代, 2014 (15) .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篇5

关键词:会展服务质量集对论联系度

会展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体,从政府、会展行业协会、会展主办机构到参展商以及观众都密切关注每次会展活动的投资回报和服务质量。因此,客观、真实、准确地进行展前的评估、规划、风险预测以及展后的经济效益测算等是会展信息化技术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会展活动效果评价还没有一个相对科学、规范的方法,特别是像服务质量这样非硬性指标可以考量的内容。以集对论为基础[1]的构建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目前在电力、通信、煤矿安全预测等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2][3],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在会展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中。

1.基于集对分析法的评价要点

1.1 集對的物理含义

集对论认为一个集合中的组成成份之间存在同(同一)、异(差异)和反(对立)的属性和相互关系,这些属性统称为“集对”。它们存在矛盾,既统一,又是对立,但这些联系对一个、一种评价对象存在可变性和转化性,但都可将这些属性寓于一个统一体中。集对论创造了一种能刻画集对中同、异、反的联系度表达式:

D0j=m1i=1dijw0i(1)

式(1)中,D0j为常权联系度,评价等级的结论是以D0j最大值为依据;

W0i为第指标的权重(简称“常权”),由专家、行家确定或用层次权重分析AHP法求得;

i为评价指标序号:Ui=U1,U2…,Um,i=1,2,3,…m;

j为评价指标等级序号:Aj=A1(优)、A2(良)、A3(中)、A4(次)、A5(劣);

dij为联系数值。

集对论规定:

a. 对指标等级中的指标评价值,Xm在此等级分数段中,则认为具有同一性,则;dij=+1;

b. 以指标评价值Xm与前后相邻的等级,具有差异性,则dij=[-1,+1],要由公式(2)、(3)求出,见1.2节。

c. 远离此Xm值所处的等级,具有对立性,则dij=-1。

由此,通过联系度值来实现对集对集合的空间拓展及集合对象,优、良、中、次、劣评价的确定性剖析和刻画。

1.2 集对评价分析法中联系数值的确定

集对评价分析法的评价等级分数段是一种宽域数据式(上下限区间值),如表1所示。注意:表1中前者为下限值,后者为上限值。表1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划分表

评价等级1优(A1)1良(A2)1中(A3)1次(A4)1劣(A5)1常权权重值评价指标U11S10-S111S12-S131S14-S151S16-S171S18-S191……1…1…1…1…1…1…评价指标U21Si0-Si11Si2-Si31Si4-Si51Si6-Si71Si8-Si91W0i评价指标Um1k-l1a-b1c-d1e-f1g-h1…联系数值dij的上述确定准则,以评价值Xm在c-d之中为例,参见表2。

表2实际评价值Xm在c-d之中的dij值

Aj1A11A21A31A41A5Um1k<11a

Xm的前相邻的评价等级dm2=1+[2(Xm-c)]/(c-a) (2)

Xm的后相邻的评价等级dm4=1+[2(Xm-d)]/(d-f) (3)

由此可见,各指标评价值不同,导致各指标的差异度和联系数值dij不同,差异度的动摇分解,这有益于改变同一度与对立度的比值大小。

1.3 评价对象的评价等级判定准则

由式(1)求出所有指标评价等级的联系度D0j后,取D0j的最大值所处的评价等级,作为评价对象的评价等级结论。

Dz=max{D0j}(4)

2.会展服务体现的基本原则

2011年胡锦涛主席曾经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构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指示精神中,我国会展行业的服务应体现这四项基本原则[4]。

(1)公益性服务原则:会展行业是一种准公共行业,既有形,也无形。有形服务是提供实物,如会展展品的物质服务,无形服务是提供文化服务和精神服务。公益性原则是要让所有服务对象享受服务,不能乱收费,只能进行制度性收费,以维持会展服务机构的生存发展处于低成本的原则;

(2)基本性服务原则:会展机构要实现和保障所有服务对象的基本文化和物质的权益和需求,为了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丰富、切合各种需求及功能的服务内容,必须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覆盖率,按参与会展的不同服务机构,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性能、功能,作用和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将这些反映在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参见第下节内容);

(3)均等性服务原则:均等性的主要宗旨是实现服务的公平公正,使服务对象,为参观会展的所有群众享受均等服务,政府、会展行业协会、会展领导机构投入服务的资金应与参与会展用户的发展总目标(为参展商的发展目标)和服务对象人数不断增长相适应,但均等不是绝对的平均。均等实质是强调底线均等。为对参展的国外参展商品商家仍有服务差异区别;

(4)便利性服务原则:服务半径要延伸到参观群体所在单位,以达到延伸服务的职责,并提供流动巡回服务,扩大服务开放空间和时间,极大地便利需求对象的需求,提供便利性服务。

3.会展行业会展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述会展服务质量评价原则为指导思想,构建如下具体的服务要素以及权重体系。

U1会展领导的服务素质(0-12.5分,权重0,10):会展管理者的服务责任感和热情度, 领导与会展团队成员的服务关系质量, 对会展领导的服务信任度等;

U2会展安保机构及人员的服务素质(0-6.5分,权重0,10):门禁管理质量,人流安全措施,实时掌握会展人流分布的功能等;

U3会展组织管理者的服务素质(0-6分,权重0,15):统筹、安排、协调、管理、广告的质量,收集统计会展信息的能力及水平等;

U4会展信息系统管理功能的服务质量(0-18分,权重0,10):业务流程管理、展位管理、会议活动管理等具体职能的信息化程度,会展效益测算能力,专业网站为会展活动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的贡献等;

U5参展单位及参展商的服务功能(0-8.5分,权重0,10):推广单位企业商品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对买方的信息供应及服务程序的公平性等;

U6为参展会的参观观众的服务质量(0-10.5分,权重0,15):提供介绍当前展品的性能,位置的实时性能,优化参观路线,提供更加丰富导引信息的质量;

U7会展消防质量(0-16.5分,权重0,10):及时快速显示消防装置分布功能,掌握显示火灾资源根源位置、情况的能力,提供逃生路线能力等;

U8会展机构及团队人员服务水平(0-18.5分,权重0,20):机构及团队服务水平及收集服务信息的能力,服务团队的协作组织价值,机构及服务团队协作的便利性,服务成员对服务效能及效益的信念度等。

以下评价等级分数段仅供参考,见表3。

4.集对分析法在会展行业会展服务质量评价的应用

4.1 专家评审组对宁波市XXX展会会展服务质量的评定

依据上述体系规则,评审组专家成员对指标体系U1,U2,……U8打分,具体分值为X1=8.0,X2=6.0,X3=2.0,X4=12.0,X5=6.0,X6=8.5,X7=4.5,X8=12.0,为计算联系度提供条件。

4.2 寧波市XXX展会会展服务质量的联系数值、联系度值及评价结论

评价关联系数计算见表4。表4dij值,W0idij值

联系度值1优(A1)1良(A2)1中(A3)1次(A4)1劣(A5)1评价结论等级D0j10.1910.1371-0.4621-0.5001-0.7271优秀A1°=0.19评价结论:按集对评价的最大联系度准则,所对应的该宁波市2012年XXX展会服务质价等级获得A10=0.19,对应的评价等级为优秀。

5.结 论

(1)从服务的基本原则和会展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及集对评价方法获得了宁波市2012年XXX展会服务质量为优秀等级的评价结论,此案例说明,用此方法评价某一届展会的服务质量具有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2)对于不同时间举办的同一展会,使用相同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评价方法,根据历年的结论数据值Dz=max{D0j}的数据集合{DZ1,DZ2, …,DZn}(其中1,2,…,n是同一展会的年份),可以分析同一展会服务质量变化情况。

(3)本文中评价权重指标W0i是以常权形式方式计算,如若取得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可以使用计算相对复杂的变权方式获取,进而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樊采辉. 集对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段树桥.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变权综合评价方法[J]. 数学实践与认识, 2003,33(8):17-23.

[3]李凡修等. 煤矿安全预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及应用[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1):118-120.

[4]程亚男. 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基本原则解读[J]. 图书馆情报学, 2011(5):1-6.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会展产业,发展对策

1851年英国举办的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 从那以后, 会议业和展览业就组成了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备受世界关注, 其逐渐发展成为经济中新的增长点。近年来, 我国会展业异军突起, 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而低碳经济的出现更是为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低碳经济与会展业发展

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中概述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低碳经济, 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运用技术和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减少石油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主要特征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构建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 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2010年, 我国正式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低碳经济正在对我国产业体系产生影响, 会展业也是其中之一。

一般来说, 低碳经济对我国的会展业发展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 低碳经济指引着会展产业的发展方向。以上海世博会为例, 其基本建设理念就是“低碳、绿色”。它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规划、设计、使用到后续利用的全过程, 始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出发点。世博会的建设和举办不仅推动了上海经济发展和向世界展示中国以及上海的形象, 还为实践低碳经济理念和指引会展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二是, 会展业本身就是低碳产业体系中较为主要的产业体系之一。会展产业收入很高, 盈利巨大, 没有污染, 被称为“绿色产业”, 和房地产业以及旅游业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新经济产业。超过两层的会展产业利润, 效益高、污染低,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会展产业的共赢互动效应能拉动或间接带动其他几十个行业的发展;会展产业的信息技术和商品以及人才, 增强了不同城市和企业的竞争力;会展产业不只是能提供就业, 还能依靠共赢互动效应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解决就业;会展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wind vane, 能够预示经济发展的状况, 是低碳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会展业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发展方向

1. 低碳经济将必将成为会展产业的基本理念。

低碳经济的提出, 为会展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同时低碳经济或者低碳模式会成为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甚至于可以说, 在以后会展业的发展中, 低碳经济将会成为一个标准, 至少是环保的标准。中国会展产业要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方式, 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 减少气体的排放。

2. 低碳经济倡导会展产业的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

会展产业被称为“绿色产业”, 然而目前中国会展产业中仍然存在能源和资源浪费等现象。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将倡导会展产业采取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这是低碳经济与会展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式的结合方式, 也是将来会展产业的重要消费形式。在保证会展业各方适度消费的情况下, 杜绝为了追求奢华或者纯粹为了追求排场而产生的面子消费, 倡导合理饮食、低碳住宿、重复利用会展资源。这样不仅为参展参会企业降低成本, 还为举办方节省成本, 并从更大的社会范围看可节省各种资源, 树立了良好的低碳社会形象, 进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和谐发展。

3. 低碳经济会促进专业化和国际化会展产业的发展。

国际会展发展主要趋势是, 展览的专业性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和发展趋势。随着低碳经济的影响, 会展产业也会向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综合性会展业已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而且由于门类过于全面, 导致对观众或者参观者吸引力不够, 同时还造成了大量资源的重复浪费。在低碳经济模式下, 会展业会逐渐成为专业化的展会, 如近两年我国日益火爆的汽车博览会, 吸引了众多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参与。另外, 随着国际经济体系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 低碳经济及低碳技术会在全世界推广和使用, 会展业也会引来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4. 低碳经济会引导会展产业的网上展览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会展业在低碳经济的理念指导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使会展产业向网络拓展。根据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 互联网这个场所是最为绿色和节能的。互联网能超越时空的限制, 使会展产业可以借助其展示产品、交流信息、从而将互联网作为实物会展业的重要补给。目前, 网上展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 其方式包括网上招商引资、网上国际会议、网上展览等。因此,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网上展览作为最具有低碳经济的的会展业模式将会得到发展, 其发展前景可期。

三、我国会展业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发展对策

1. 明确政府的定位方向, 为会展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如今政府的定位成为中国会产业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问题。在全国很多举办的展会中, 很多都是地方政府主办的, 这样一来, 政府同是管理者, 又是参与者。在这种模式下, 势必导致运行效率低下, 而且运行成本还较高, 此外由于政府的市场参与, 将民营会展企业挤出了市场, 不利于市场行为主体的自由竞争。因此, 政府应该主要是明确自己的定位, 只定位于管理者和裁判员, 只是对市场进行规范与管理, 而不参与其中的具体经营。同时, 也为民营经济中会展业企业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保护和支持地方民营会展企业的发展。

2. 整合会展产业资源, 加强产业间联合, 实现优势互补。

低碳经济除带来新的发展理念之外, 还带来了新的竞争模式。目前中国会展产业中的企业规模较小, 竞争力还需加强。低碳经济会促进会展业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从而也会将国际上竞争力强和专业性强的会展企业引入中国, 因此, 中国应大力加强会展产业的资源整合力度, 加强联合, 加强中小会展企业联合, 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培育出一些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性会展集团。一是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 加强企业的股份合作或者重组收购, 做大做强会展企业集团。二是通过会展业合作, 加强品牌和专业化建设, 力争做大会展品牌和形成专业性的会展企业, 做强我国的会展规模与竞争力。

3. 开发低碳会展产品, 创新低碳会展模式。

当今的低碳技术主要是关于节能、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技术、减排等方面的低碳技术。中国会展产业应运用上述先进的低碳技术开发和设计会展产品。例如, 在展览建筑的建设中, 可以吸收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 采用可再生材料搭建会展建筑, 如上海世博会中英国馆的建设中, 就大量采用了植物和可再生材料。其次, 可以运用低碳经济模式创新会展产业模式。如可采取提倡会展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都参与会展建设中的低碳建设和低碳经营的关联产业链低碳经济模式, 从会展业的源头, 就采取低碳技术, 将会展业整个产业链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降到最低, 从而节省运营成本, 提高各自的经济效益。

4. 积极开展实物展览和网上展览的互补。

在我国, 目前通行的会展方式还是实物展览, 但是在低碳经济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趋势下, 网络展览已经具备了可行性。一般来说, 采取网上展览能有效节省资源和能源, 是真正的低碳经济。但同时, 完全化的网络展览难以符合我国的消费习惯。因此, 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 将网络展览与实物展览相结合, 那么就不但提高参加的人数, 同时还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参展企业的成本。如何将两者相互补充, 相互结合, 从而促进我国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书翠, 会展业概览[M],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年3月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 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促进经济合作、加强贸易往来的平台, 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重视。[1]会展经济发展随着国际的发展已成不可阻挡的潮流, 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会展服务经济俨然成为国际旅游岛经济的重要部分, 三亚市作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探索发展先头城市, 会展服务经济已成为三亚星级酒店发展的一个亮点, 是酒店业走向综合性更强、收益性更高的经济形态。

1. 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概况

1.1 三亚星级酒店会展基本信息

三亚五星级酒店总共有38个主要分布在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大东海边海沿岸旅游度假区以及亚太国际会展中心附近, 多数五星级酒店还是传统的旅游度假型酒店。

拥有会展活动面积1500㎡以上、可容纳2000人以上的有6个, 1000㎡—1500㎡、可容纳1200人以下的有15个, 800㎡—1000㎡、可容纳900人以下的有7个, 800㎡以下、可容纳500人以下的有10个。拥有豪华多功能会议设备、可办大型会议、宴会等会展活动有13个, 适合中型会议的有15个, 小型会议的有10个。

2. 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现状

2.1 三亚星级酒店缺少会展专业部门

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三亚会展业以高速发展的姿态迎接国际交流日益增强的时代, 会展在三亚发展呈现与酒店相互发展的趋势。

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活动主要承接是婚礼活动、宴会活动、会议, 但是这些目标市场在三亚星级酒店拥有极少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专业的会展从业人员。一般会展活动主要是靠外来的会展公司策划酒店提供人力, 并且酒店所提供的人力不够专业一般都是外来兼职的大学生或者酒店内的其他部门员工, 现场会展服务质量降低、缺少会展专业操作。

2.2 软件更新慢

一线员工往往代表着酒店的形象, 服务质量影响会展客户对酒店的评价。三亚星级会议型酒店普遍存在软件质量跟不上硬件设施, 酒店在会展硬件设施上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打造豪华的会议室、宴会厅等会展硬件设施。[2]虽然拥有高端的硬件设施但服务质量跟不上, 非但不能拓展酒店会展业务的市场并且很难满足客户对会展服务的需求。

三亚星级酒店普遍缺少完善的会展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会展服务员工准则、定期对从业员工的会展服务质量考核, 员工的服务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2.3 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虽然说国内会展业发展还处于在初期发展阶段, 但国内高校在不断培养专业型人才。在人才匮乏的阶段, 三亚星级酒店需要培养自己的会展专业人才。

三亚星级酒店普遍缺少会展服务部门, 会展从业人员一般是酒店个部门相互协调组建而成, 这样组建的会展从业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 对会展专业服务缺少了解, 以及专业会展服务操作不够规范, 大部分的先进会议设备员工不会使用, 相对的专业素质比较低。

2.4 服务现场工作效率低

三亚的星级酒店会展服务从业员工工作效率低, 会展活动登记仍采取传统手工登记方法常常造成现场出现人多时候排长队拥挤耽误观众入场参展。服务现场员工缺少服务主动性, 导致整个会场的流程出现滞后等现象。

2.5 服务质量管理效率低

管理的手段和技术相对落后, 管理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或者是制定了完善的制度, 但执行不力, 甚至各项制度过于陈旧, 和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有冲突。[3]制订科学的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规程, 并以这些标准和规程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控制是保证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质量稳定性的主要手段。

3. 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服务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客户维权意识的增强, 客户的整体需求结构会由基本型转向富足型继而再向理想型转化, 现阶段客户的需求是多样的、多层次的, 不仅对硬件上的需求还有对服务软件的需求、对酒店会展的服务态度、服务项目、服务水平等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服务方, 三亚星级酒店缺少会展服务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和最高行为准则, 不能体现体现以客为本的宗旨, 使员工不能体会其中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 更好地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高效服务。

3.2 服务专业水平低

随着会展行业在国内的兴起, 许多星级酒店添置了会展服务项目, 由于国内会展业发展还属于初级发展阶段, 会展专业型人才极为匮乏, 特别是近年来星级酒店添置会展服务业, 拥有专业人才较少、会展服务水平较低。

三亚星级酒店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三亚星级酒店响应国际化的发展普遍增添了会展服务业, 引进先进的设备、建设豪华会展活动区, 但是三亚普遍星级酒店会展专业服务水平低, 会展活动专业性的举办率低, 依靠星级酒店各部门相互协调的组织形式举办会展活动, 这样的员工缺乏会展专业服务的培训, 导致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专业水平普遍偏低。

3.3 酒店忽视员工职业培训

三亚星级酒店目前酒店管理人员仍以原酒店内部人员为主体, 在三亚星级酒店普遍缺少会展服务部门的状态下, 三亚星级酒店内部员工对会展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专业技能相对落后。对于引进专业人才和培训员工酒店方持有可有可无的消极态度, 严重制约了会展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4. 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的发展策略

4.1 组建完善的组织结构

三亚星级酒店要长远发展会展服务, 必须要有合理科学的组织结构, 科学的管理才能使职工能够明确自己的位置, 发挥高效的工作, 提高会展专业性的优质服务水平。

4.1.1 星级酒店内部设立专业会展部门

设立会展专业部门, 将星级酒店会展活动转向为专业型发展, 提高星级酒店内的会展服务水平, 并与外界的会展行业协会交流合作共同研究会展服务发展的趋势和新的服务发展方向, 充分学习国外的会展经验开发新的的会展服务。

4.1.2 招募和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面向各个高校以及社会招募会展专业型人才, 打造三亚星级酒店会展专业队伍。面向社会招募其会展服务经验丰富的管理者, 以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为酒店内部培养新的会展人才, 打造专业会展服务精英, 提高酒店内部员工的专业会展服务水平, 充分优化星级酒店内部的人力资源同时提高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

其次, 与海南省各高校展开合作开发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为毕业生提供会展岗位实习或者在暑假、寒假期间为大学生提供会展实践活动, 在实习活动结束后可选择优秀的学生进入会展部门工作, 成为会展专业的精英人才。

4.1.3 完善管理制度

星级酒店是个等级观念重的企业类型, 属于直线管理制, 即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 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而会展部门与其他相关产业关联性太强, 经常需要协调和沟通。因此建议采用管理学上的扁平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更为科学,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变得不再清晰, 权力分层和等级差别的弱化, 使个人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能有效快速地解决会展部门与星级酒店个部门沟通的问题, 减少在中间环节, 使三亚星级酒店对会展服务的过程中, 不再是机械的和僵化的, 更为智能服务管理。

4.2 提升会展服务质量

4.2.1 升级硬件、软件

虽然良好的硬件环境是会展活动主办方首选之一, 但是, 星级酒店的会展服务也是会展主办方更为关心的。提高星级酒店内的会展专业设施设备、升级会议的条件和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完善管理制度。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建议酒店设施设备也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引进更为先进的设备开发新的会展产品, 打造优良的办展环境。

加强会展服务管理使会展服务形成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发展。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 强调星级酒店会展服务的重要性, 积极引导从业人员的星级酒店会展服务思想, 注意服务细节。

4.2.2 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体系

设立服务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通过一定的制度、规章、方法、程序等, 使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 把会展专业部门各会展服务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中, 制定服务规范和服务章程使员工服务行为有章可循, 提高会展服务专业性。[4]定期对员工服务质量进行评测和培训, 全面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们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提高服务质量。

4.2.3 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开展之前星级酒店应对参展客户做出一定的调查了解会展客户的需求, 方便为客户提供个性服务需求。如客户是会展从业者, 他们需要更多关于会展的信息, 酒店应该每日为客户提供一份或者多份会展新闻报纸或者期刊等更多关于会展的信息服务, 建立起酒店内的网络信息系统, 提供信息化服务。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立, 会展服务经济迅速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的新亮点, 会展服务经济在国际旅游岛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现状的研究, 总结出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三亚,星级酒店,会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景曦.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会展经济下的星级酒店的对策研究.

[2]马勇, 陈静.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会展与酒店业互动发展研究[J].2004年02期.

[3]付钢业.广东旅游出版社——现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M].2005-5.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篇8

1会展经济运营管理的模式剖析

依据政府对会展市场不同程序的调节力度而将其管理模式归纳为:政府支撑型会展业管理模式、市场主导型会展业管理模式和政府市场结合型模式。

1.1 政府支撑型会展业管理模式

政府支撑型模式主要是指政府在会展经济中充当主体角色, 会展企业等社会力量处于从属地位, 会展活动行政化, 各种展会主要是由政府主办或举办。在我国, 政府主导型会展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为了扶持会展行业的发展, 政府利用自己的权威和资源, 发起、倡导乃至主办一些会议和展览。在我国, 政府介入的目的表现为期望刺激当地会展产业的快速扩张。

1.2 市场主导型会展业管理模式

市场主导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 市场在会展产业资源配置中居于战略主导地位。其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的作用, 反对政府干预会展经济。以中国香港为例, 它的会展业发展就遵循了市场主导型模式的规律。香港在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同时时刻注意将行业活动单纯当做是商业活动, 政府主要在财政上给予支持, 力求提升会展业外围环境、改善会展业发展的运营条件, 但一定不会越位参与到会展业的管理当中。除此之外, 政府也努力在法律方面以及制度建设领域对会展业提供足够的支持并维护会展业运作的规范性。

1.3 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业管理模式

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业管理模式是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两者在会展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的一种混合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行政作用参与其中、大型会展企业充当市场主体, 因此, 很难分清是企业还是政府起了主导作用。政府市场结合型模式可以说是企业和政府合力推动的产物。

2影响上海会展业管理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之所以要对会展业进行管理, 为的是能够促进上海会展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那就必须要求会展业各个经济主体都明确自己的定位, 无论是管理者、被管理者还是其他相关主体, 对此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影响上海会展业管理运行的主要因素主要涉及两组:政府和市场、行业协会。

2.1 政府和市场

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协调与否、两者的分工明确与否、合作顺畅与否,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上海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学界历来经历了这样一个大致的认知过程:自由市场、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失灵, 最后再到互相弥补整合这样一系列的演变。政府和市场应该在功能上互相弥补、互相协作, 政府应致力于市场失灵的领域, 多做一些实际性的工作。本文认为, 要构建上海区域特色会展业管理模式, 就要斟酌如何建立一个协调机制, 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让二者的功能得到有效互补结合。

2.2 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当政府从市场中退出时能够及时并且有效地发挥对会展业的管理。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来说, 解决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有效办法无外乎让行业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行业协会这一中介组织的优势在于, 它既具有行业话语权, 又可以协助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一方面接受政府的指示对行业进行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又代表行业内的企业将要求反馈给政府, 是企业、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很重要的枢纽。

3建立上海区域特色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

政府的合理定位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 上海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借鉴“政府市场结合型”会展业运营管理模式, 根据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上海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 建立适合上海的特色发展模式, 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会展业“总舵手”和“护航者”的作用。

归根结底还是要规范上海会展业的管理, 这是提升上海会展经济运行成效的重要保证。与时俱进, 原有的传统政府职能要发生转变, 政府要明确自身发挥作用的领域, 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可以按照如下方向进行调整:强化宏观的调控职责, 减少对会展业的行政性干预;把经营权适当下放给会展行业内企业, 在资源配置方面让市场来担当主角, 政府适度退让;在会展业的服务领域, 让行业协会去协调更多的工作。对于政府自身而言, 建议着重提升其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驾驭能力, 为上海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和优质环境。

综上所述, 本文所研究的上海区域特色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可以总结为:政府适度调控——协会协调管理——市场自主运作——企业担当主体, 按照这样的方向对各主体的定位进行适当调整, 力求形成四方鼎力配合的规范局面, 更好地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梅.会展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1) :21-22.

[2]钱小君, 叶明海.城市“晴雨表”—谈上海会展业的发展[J].经济论坛, 2007 (10) :24-26.

[3]栾贵勤, 陈洁莹, 王槊.关于建立南宁特色会展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现代情报, 2008 (8) :322-324.

[4]钱小君, 叶明海.会展业:上海城市发展的“面包”[J].发展论坛, 2007 (1) :30-33.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篇9

自2009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五年来,海南旅游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2014年 , 海南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4 060万人次 , 同比增长10.6%左右 ;旅游总收入超过485亿元 ,同比增长13.2%左右 。 作为大旅游产业分支的会展和商务旅游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发[2009]44号文中提出“海南要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及会展产业”的政策,海南正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吸引更多契合海南 “热带 、海洋 、 特区 、 旅游 ” 等特点的品牌会展活动落户国际旅游岛,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圆桌会议、中国会展文化节、国际物流节、图博会、三亚婚博会、海南冬交会业已形成品牌展会,以期在海南打造旅游特区和自由贸易园区双轮驱动的背景下, 充分发挥会展业对于相关产业1 ∶ 9的促进作用。 会展活动的增多使得对会展物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然而海南经济腹地狭小,两头在外的情况已经成为制约海南会展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 构建海南会展物流体系及创新海南会展物流模式对于构建以海口和三亚为枢纽的会展物流网络, 对于促进海南会展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会展物流的内涵辨析

会展物流是物流产业的一个细小分支, 但是对于何谓会展物流,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还没有达成共识。 ,张长生(2010)在 《广交会会展物流问题分析与解决构想 》 一文中提出 , 会展物流是为满足会展需求,在提供地与会展地之间,对会展材料设备与会展物品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一整套规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时丹丹(2014)在《发展我国会展物流业的对策思考》一文中指出,为满足参展商展品展览的特殊需要,将展品等特殊商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在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 展览结束后再将展品从展览地运回的过程, 包括展览前后的仓储、包装、国内运输、进出口报关和清关、及国际运输、展览中的装卸、搬运,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动。 尹家乐(2014) 在《基于福州市建材市场的会展物流探讨》一文中提出,会展物流是指展销产品从参展商经由会展中转流向购买者的物理运动过程, 它是由会展组织者在综合会展现场收集多个供需对映体的信息、要求后,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统一协调的物资流动体系。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与会展场馆搭建有关的建材、 设备设施的物流服务, 二是指展览物品的物流服务。 它包括对会展材料设备和会展物品的运输、仓储保管、配送、 包装、拆卸、搬运、回收及相关信息处理等。

3海南会展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海南会展物流业是伴随着海南会展业的发展壮大而萌芽、 成长的。 在物流通道、物流企业、物流类型等方面,海南物流基础设备建设日趋完善。 在物流通道的公路方面,海南已建设形成三纵四横的格局,省道国道等公路网络贯穿全岛,总长600多公里的环岛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 全省公路通车路程已达1.8万多公里; 铁路方面, 粤海铁路已经成为海南货物运输的一支生力军,西环铁路和东环铁路形成了环岛铁路网;民航方面,全省从南到北已建成了海口美兰国际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并且博鳌机场、儋州机场已经开工建设;海运方面,目前全省已形成四方七港的港口布局,已有万吨级泊位十多个,年货物吞吐量达1500多万吨,140多家船务公司有各类船舶500多艘, 其中万吨级货轮30余艘。 物流企业方面,近年来国内知名物流企业不断在海南增加物流据点覆盖物流网络。 海南本土的物流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且走出海南,辐射全国,例如海南三顺、海南南北通、 洋浦长祥等物流企业。 目前海南省已有3000多家货运企业,超过128家专业物流公司,有用运输车辆达到1.61万辆。而且海南物流的类型也在不断丰富,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仓储型、运输型、综合型、商业连锁配送等与第三方物流一起,形成物流企业集成发展与行业细分齐头并进的局面。

会展物流业作为物流业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物流具有相同之处,即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特点,而由于其不涉及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加工,主要指产品的运输,具有供应链较短、时间短、线路繁杂的特点。 与传统的物流业相比,现代物流业更加具有服务的专业化、流程的时效化、展品的安全化以及信息的实时化。 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海南经常遭受台风、洪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使其会展物流业的过程控制更加复杂。 此外海南会展物流想要走向高效率、高标准、 高水平的道路,也更加需要动态、准时的控制特征,做到时间控制的准确性、实时性。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在海南快速流动, 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国内游客数量的不断提高,使得海南会展物流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范围的扩大化也将成为海南会展物流的一大特点。 大数据时代下,百度、阿里、 腾讯争先上市各种电子产品也在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须品,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海南会展物流业应紧跟时代潮流, 运用电子商务和现代科技,使之更加具有科技化的特征。

政府部门多次出台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大力推动海南、海口会展业的发展。 海南与东南亚各国有着紧密的贸易联系,特别是“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使得海南发展会展物流业有着良好的机遇。 突出的产业优势与政策优势更加有利于海南进一步打造区域会展物流平台与会展物流网络。 以物流促会展,以会展带物流,使海南的会展物流业在资金、 技术、经验、管理等方面提高综合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 海南会展物流业虽然前景广阔,但是仍然存在制约因素。 海南缺乏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而且已有的物流企业中,开展的业务主要偏向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领域,为展会提供专业服务的物流公司较少。 会展物流处于成长和成熟阶段。 在物流服务方面,海南会展物流业报价体系不统一,我国的会展物流市场报价不一, 同样的服务内容,不同的价格屡见不鲜。 有的虚报价格,赚取暴利;有的打压对手,低价竞争;有的暗箱操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等等。 长此下去,扰乱会展物流业正常秩序的同时,也损害了会展物流企业的利益,不利于会展物流业的长期发展。 另外,海南物流业缺乏一定的现代物流基础、物流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地区保护和贸易壁垒等情况仍然存在、 会展物流业缺乏专业操作性、会展物流业信息平台无法共享、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会展物流业缺少专业人才等都是海南会展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4以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海南会展物流体系

海南的会展物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会展物流业的稳健发展涉及政府、主管行业协会、组展商、参展商、物流服务商等多个方面。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构建合理有序的会展物流体系有利于海南会展物流的健康稳步发展。 从政府角度出发,加强整体规划完善会展物流配套设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主管物流的行业协会则应致力于建立海南会展物流信息化沟通服务平台,促进会展物流信息和资源共享;组展商和参展商作为物流服务对象,利用物流基地减少物流程序、加强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 实现一站式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本身也需要增强发展后劲,提供更加专业化、信息化、便捷化的服务。

4.1加强整体规划完善会展物流配套设施

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作为新兴产业的会展物流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与市场氛围, 并且提供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才能取得较快的发展与成就。 海南会展物流相关配套的硬件设施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实现一体化、 专业化的物流基地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立体网络等。 物流通道方面,整合海南全岛的交通运输线路,向物流企业提供全面完备的物流路线网络, 使得海南会展物流运输的快速与畅通。 加快路网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线和仓库、物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改善城市交通布局,建立会展物流平台,统一规划建设会展场馆和周围配套设施,在设计和建设中要重点考虑物流因素。 会展物流的仓储问题也是海南会展物流发展的关键之处, 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省份,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 独特的湿热环境易产生潮湿、发霉、变质、腐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海南在提升原有仓储地区设施设备的同时, 新建造的仓储区更应该考虑海南的区位因素对于仓储的影响, 使其成为适应海南气候特征的现代化仓储地, 原有的仓储地可以进行现代化的改进与提升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物流运输的需要。 与会展物流相关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为例,停车场的面积不足以支撑大型展会活动车辆停放的需要。 此外由于海南省会展物流起步较晚、很多配套设施不健全,政府应该加强对于会展物流的投资融资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使得会展物流的发展拥有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 政府在会展物流的发展中应该在宏观上进行调控,不仅要从政策和税收方面扶植会展物流业,还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给物流企业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制定发展总体规划,并加快制定和完善地方性行业法规及政策,整合会展物流资源,促进会展物流业的发展。

4.2增强发展后劲培养专业化的会展物流服务商

会展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物流服务商, 只有专业的物流公司才能提供更加高效率、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 专业的会展物流企业需要注重展品质量,服务质量,作业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展品作为会展的主要流动品,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会展物流的服务质量是参展商选择的基本要求; 作业质量是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整个物流活动中提供的有形的、具体的服务活动,良好的作业质量保证了展品的安全、 及时的运达以及最终会展活动的顺利举行; 会展工程质量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提升物流系统的操作,使得物流活动整个环节具有更高的效率, 提升了会展物流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 因此物流公司需要不断提升展品质量、服务质量、作业质量和工程质量才能增强发展后劲。 现有的物流供货商只是停留在运输服务商的水平上,应该大力培育现代型、专业型、细分型、综合实力强、物流经验丰富的会展物流企业。 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与会展公司,参展商,组展商等保持密切、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根据展会以及客户的需要提供专业化、 个性化的会展物流服务能够提升整个会展物流业的水平与服务质量。 展会结束之时,会展物流专业公司不仅提供展品的巡回展出运输及展品的专线往返配送,而且能研究、 协调、解决会展物流中的一切问题, 能提供全程服务, 包括展品安全等问题[7]。这将使得展会的物流服务更加一体化、专业化、人性化。 会展物流服务商更应该与国际接轨,加快与国际先进会展物流企业的合作交流机会, 使会展物流企业能够不断满足国际会展物流市场的需要,成为更加具有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物流服务商,使之增强国际竞争力,将来成为国际物流中的一员。

4.3建立海南会展物流信息化沟通服务平台

发展会展物流业的重要措施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科技装备,构建会展物流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简易化、社会化的沟通服务平台。 运用电子商务,建立物流电子信息网络;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 拥有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科技装备的现代化物流平台。 在高效、高速、智能会展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信息的即时更新反馈,资源的高效整合等。 对于国际展会与出国办展,现代化信息平台使得通关效率提升,通关速度加快,简化检疫手续,加强海关监管。 物流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库存的减少,加速资金流动,降低物流成本,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准确的物流服务。 同时,应灵活运用国际物流领域中较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和业务操作技术,研究开发包装技术和条形码技术等互相支持的物流集装化、 自动化技术,先进的技术更加有利于会展物流的发展。 在会展物流行业中提高物流产业中货物和相关信息流转效率, 物流服务商与参展商和展馆在参展展品、参展时间、各自需求等方面做有效的衔接与沟通,互通有无,避免信息不对称、等待和拥挤等现象的发生,建立一个统一、 标准、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运用无线射频、云计算技术及系统整合等先进手段, 采集各种与展会物流相关的信息, 使得参展各方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或调用相关数据以及及时更新相关数据; 同时提供网上通关、预警和在线咨询与预约功能,提高会展物流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信息化的服务平台有利于参展商、组展商、会展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省去了相互之间反复搜集信息的麻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方的成本,使得参与展会的各方收益不断增加。

4.4建设物流基地加强物流服务商与会展各方的合作

在会展活动的展前、展中、展后需要物流服务商与展会各方进行充分协调,并且与会展供应链的各个节点进行沟通,因此建设专业化、统一化、集约化物流基地,加强物流服务商与会展各方的合作,提高会展物流的效率,加强物流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根据海南全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规模、 地理区位特征、资源优势结构、物流发展状况等因素,构建海南物流发展体系、建设专业的物流集群与物流基地。 通过资源整合等方式,开办出口转口贸易业务、进出口货物保税仓储业务、国际物流分拨配送和简单加工业务等经海关批准的国际业务,建立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专业物流基地和功能完善的综合物流园区。 把海南物流基地发展成为海南连接东南亚各国与内地的信息文化交流中心、货物仓储转运中心、采购运输配送中心。

5海南会展物流体系的创新模式及实施途径

5.1构建现代化的会展物流模式

海南会展物流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需要改变现状创新会展物流模式。 一是要创新协调衔接机制,在运输、仓储、配送、 货物联运、贸易、信息、物流、人流等之间做到协调配合,加强合作;各参展商与物流供应商之间应该加强双向沟通,参展商了解物流供应商情况,物流供应商了解参展商需要,并确定参展商展品的种类、数量、起运时间、需要办理的报关、商检等其他手续、 展位布置时间等信息,并根据各参展商的不同要求,以安全、快捷、经济为原则,与各参展商共同制定最佳的物流方案,注重会展物流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二是根据海南物流业的实际情况, 积极推广第三方物流,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一体化、集约化的特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推动海南会展物流业的发展。 海南的会展物流模式在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一体化的会展物流模式,一体化的会展物流模式是指由会展主办方指定唯一的物流服务商, 各参展商将参展展品的种类、数量、时间、需要的手续及展位布置等信息告知给指定的物流服务商,物流服务商以安全、快捷、经济为原则,将参展商的要求整理出若干方案,并与参展商商定出最佳的物流方案,将展品送至展馆,但工作并未就此结束,展会结束后,物流服务商根据参展商的要求将展品再运到指定地点。 这钟集约高效的一体化会展物流模式, 更加有利于海南会展物流业的发展。 三是在会展活动结束之后,关于展品的回收以及运送回参展商所在地需要的逆向物流; 以及根据消费者、 观展者的需要, 把商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也是海南会展物流业需要发展的物流模式。 回收物流属于逆向物流的一部分,是与传统的正向物流方向相反的系统,其作用是将参展商不再需求的物品、材料运回企业备用或者重新加工。 此外进行会展物流的外包,在物流外包服务提供商的核心构造一个有效的会展物流外包模式会更加有利于海南会展物流的发展。

5.2进行国际会展物流规划优化物流价值链

当今会展物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了,已经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特别是在国际大型物流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之后,市场竞争加剧。 通过优化价值链进行国际会展物流规划,提高整体物流效率,增强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得迫在眉睫。 在物流价值链中涉及主办者、搭建商、 会展物流供应商、运输商、货运代理、展馆方、信息服务商、参展商等多个市场主体,而这些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物流网络,只有通过优化与创新这些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价值链, 才能更好地促进会展物流业的发展。 海南省优化会展物流价值链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海南火车、汽车、船舶、飞机以及其他用于物流的运输工具, 形成多元化的会展物流手段。 要在会展物流系统的供应链中,建立统一的会展物流监管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其区域性,达到与不同参展商及会展场馆之间信息的多项流通。 在错综复杂的会展物流供应链系统中,要科学设计交通路线,合理组合物流的运输工具, 形成多元化的会展物流方式。 会展物流具有高度及时性、运送的安全性和正向、逆向物流相结合等特征并涉及商品进出口报关, 实际应用时要考虑到整个会展物流供应链系统的实际需求。 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与东南亚各国贸易联系紧密, 因此进行国际物流规划有利于海南会展物流业未来的发展。 国际会展物流系统的规划,是指通过衔接国际物流网络、国内物流网络,实现在港口、机场、车站与会展场地顺畅的实物流动与伴随实物的信息流动。 国际会展物流主要包括展览物流系统、物资供应系统、静脉物流系统以及物流信息系统。 根据海南身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国际会展物流系统进行设计, 实现物流规划功能的外包与整体物流水平的提升。

5.3优化服务标准提高会展物流服务水平

海南要优化会展物流的发展模式, 就必须优化会展物流的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确保参展商品的质量不受损害, 会展物品有着明确的特性:等级、尺寸、规格、性质、成份、外观在发送之前就已固定。 在对会展物品进行时空间转移的过程中, 要保证这些物理特性不发生变化,以实现会展物品的质量保证。 海南独特的区位因素要特别考虑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和易破、易损、易碎的参展物品的质量保证。 二是深入研究会展物流行业的相关的标准, 淘汰落后的标准,完善会展物流的标准化,整体规划会展物流行业,确定托盘、 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条形码等物流信息具体的运输指标,例如商品的完好率,运输的满载程度、库存商品的缺损率等。 三是对会展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组合,通过正确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改造和提高会展物流的运行体系。 通过集中仓储、信息监管、创新物流服务的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会展物流系统进行改造和提升。 在有限的会展期间海南物流公司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积极主动地做好会展物流服务质量管理工作, 保证良好的服务是加快会展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四是注意引进先进的国际会展物流管理技术和业务执行技术以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保障会展物流中的各个方面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 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高科技装备, 优化会展物流的服务标准与服务质量。 五是会展物流业健康、 持续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同时应有效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会展物流业的行业标准,这样才能做到对行业的整体规划,避免恶意竞争,打造有序的发展环境。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篇10

伴随天津滨海新区会展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开始努力打造“会展名城”, 希望借助会展业的优势更好的带动天津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种种原因, 会展运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良环境问题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比比皆是, 问题之多令人触目惊心。而当下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 提倡低碳、环保, 各地的会展运营似乎都在背道而驰。在这种形势下, 天津滨海新区如何发展低碳环保的绿色会展值得业内人士关注和思考, 绿色会展的正确实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绿色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及模式借鉴

绿色会展是指在会展活动中, 本着循环经济原则, 采取保护环境与合理开发资源、利用各种会展资源相结合的方针, 实现会展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会展的概念强调发展会展经济不应以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为代价。

1. 发展绿色会展的重要性

绿色会展是未来展会的发展趋势之一, 但如何发展绿色会展, 国内会展业众说纷纭。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中国会展业向低碳环保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他指出, “现代会展业必须顺应低碳环保的潮流才能健康发展, 而那些大量消耗资源的、浪费的、不可持续的产业都会走向灭亡。”在国际上一个平平常常的会议和展览提倡绿色环保, 这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 而在我们的城市这种意识刚刚起步, 还停留在口号阶段。据预测, 今年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承办的展会活动数量将比去年增长10%~20%, 滨海新区的产业优势正在转化为展会魅力。发展绿色会展势在必行, 虽然天津滨海新区还没有做好迎接低碳环保的准备, 但是意识的转变是会展发展的必然, 低碳经济、绿色会展已是大势所趋、发展的所需, 更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之一。绿色会展在发达国家都能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量资金支持, 但在滨海新区部分会展项目仍然是粗放式经营, 对展会的管理不到位, 滨海新区推行绿色会展势在必行。基于此, 我们可以借鉴北京奥运会的运营模式。

2. 发展绿色会展的模式借鉴

世界世博会作为经济和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 从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举办历程已有百余年, 每一次世博会都会在科技、文化、艺术、环保等方面做出推广, 当然对绿色设计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定为“让城市更美好”, 并提出三大核心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更为绿色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展示和实践的平台。上海世博会的展馆和馆内陈列设施大都采用环保材料, 材料的特点兼顾了节能、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等性能, 把本次世博会的主题落实到位。本次世博会中, 印度馆采用了数以万计的竹子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竹制穹顶, 穹顶上种满绿草, 是印度馆体现环保理念的一种展现。展馆内的设施也有竹子的痕迹, 例如展馆的座椅, 而且展馆不使用任何能源, 达到了零排放。竹子本身就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材料, 在展出完成后, 这些天然材料还可以完全被再次利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贯穿整个展馆。在滨海新区的会展发展中我们可以对这一理念和设计进行借鉴, 达到生态的平衡发展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三、推行绿色会展经济模式的对策研究

可持续发展包括五个方面, 分别是: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清洁水源、绿色贸易、发展援助。绿色会展既是绿色贸易的交易平台, 也是新能源的展示基地, 同时也是节能环保应用的前沿阵地。可见, 绿色会展的实质就是展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平台和应用基地。绿色会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应用, 避免不必要的污染与浪费, 还给地球纯净的空间。全国会展管理机构可以将绿色会展列入新型会展的发展方向, 增加立法和监督, 为中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滨海新区应紧跟国家政策号召, 大力推行绿色会展, 本文通过深入贯彻绿色主题策划、合理空间划分、绿色展具设计、数字化绿色会展效应四个方面的举措对滨海新区的绿色会展实施推进。

1. 深入贯彻绿色会展主题策划

大型的会展活动需要明确主题,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 而绿色必将是人类共同的话题。如果能够根据实地情况予以策划, 必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从而达到呼应主题的目的。因此, 国内外会展有识之士都在探索新的会展主题模式。绿色会展将深入人心。北京奥运会有三个主题, 其一就是“绿色会展”, 营造的主题可以引导人们轻松地将运动与健康、运动与绿色联想在一起, 自然地产生参与心理, 让人们以绿色行为、绿色生活方式为美, 体现绿色会展的核心价值, 促使北京奥运会达到进入全球视野的效果。但是, 会展中要突出绿色规划和绿色主题, 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活动来承载。规划和主题只是抽象的理念, 理念如何实现则需要通过与大众的互动来推广和传播。绿色会展我们不能只作为主题口号去宣传, 滨海新区会展行业的主管部门或者行业的协会组织应该出台一些关于会展节约的标准或指导意见, 或可结合会展项目评估、鉴定、分级等工作, 明确提出低碳环保方面的硬性指标。对保护环境者予以嘉奖, 对破坏环境者给予教育和惩罚。

2. 会展空间的合理划分

会展空间是会展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的是空间环境的构成形态。会展活动需要传达的信息必须通过空间展示在公众面前, 为观众的感知提供了场所, 没有空间, 观众将无法获得信心也无法和人交流。空间有着双重的属性, 即:有形与无形。在空间设计过程中, 观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所以必须考虑到有形的空间给观众带来的物质需求, 通行与休息的便捷, 同时也要考虑到无形空间给观众的心理承受力, 以谋求合理的空间划分。总之, 正确处理好会展空间的问题是绿色会展的设计精髓。

目前, 展会中很多企业不以展品的需要为空间基础, 而是为了炫耀企业实力, 往往租赁的展位面积很大, 造成布置空间的材料、人员等一系列不必要的浪费。其实会展空间具有四项基本功能:展示性、促销性、服务性、文化性。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空间不需要太大, 否则会给观众空旷感。展商在租赁展位时可根据展品的需要做合理的面积计划。滨海新区的会展策划机构可以在展后组织专业人士对参展企业的展台进行评比, 对有特色和空间利用合理的企业予以奖励, 这样也进一步提升了展会的品牌效应。

3. 展示道具的再利用设计

展示道具是构成会展空间的基本物质要素, 它不仅承担功能属性, 突出产品的优点, 同时也对品牌的整体形象设计起到辅助和加强作用。从空间设计方面来看展示道具主要用于装饰空间, 配合主题空间的搭配和空间意境的营造。从产品方面来看, 展示道具主要用于衬托产品, 搭配灯光营造视觉冲击力, 突出产品的品牌档次以及方便顾客挑选。从以上来看, 展示道具设计的主题决定会展的主题方向, 因此在展示道具的再利用方面设计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考虑。在首都60周年群众游行中, 彩车造型多样、寓意丰富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着低碳环保的原则, 每辆彩车都制定了回收利用的方案。彩车在天安门广场向公众展示五天后, 部分彩车将拉回本地区在当地的广场、博物馆等处展示, 车上的一些设备如LED显示屏等, 也将再利用, 有的还在上海世博会再次亮相, 把彩车的回收价值展示道最大化。

滨海新区的会展应充分从中学习, 将展示道具的再利用落到办展的宗旨上, 对展商从意识上引导, 从政策上鼓励。但是目前, 会展中的展具大多数都是一次性产品, 5天的展览后拆下来的都将是废弃物, 无法重复再利用, 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 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因此, 在展具设计过程中应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使材料和零部件可重复利用作为设计的重点, 便捷的展具是体现绿色、环保会展的有效途径。作为滨海新区会展的组织单位, 可以从2011年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学习, 除了在组织策划时引入醒目的环保标题外, 还可以进行环保创意展台评比, 这样既体现了品牌文化展现品牌定位, 又表彰和鼓励创意设计和绿色环保搭建的展览方式, 坚持倡导了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展具设计与施工观念。用评选活动, 来激发公众保护环境, 节约支出, 促进创新的环保意识, 营造一个和谐时尚创新的展会氛围, 推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评选活动可以设置优秀环保展台施工奖, 最佳时尚创意设计奖, 最佳创新产品陈列奖等。

4. 数字化、科技化绿色会展效应

如果说会展主题可以引领绿色设计, 会展空间的合理划分和会展道具的再利用是实施绿色设计的有效途径, 那么数字化、科技化可以弥补很多的不足, 使绿色设计得到最大化实施。数字化设计是以人为本, 从生活中提取设计元素, 赋予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带动观者的情感, 他可以是看的见的仿真场景, 也可以是摸不着的心理感触。它的特点是利用虚拟营造现实气氛, 给人以亲切感, 交互友好度较高, 对资源和空间都有很大的节约效能。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 就运用了数字化仿真技术, 巨型画卷让人细细品味, 画中人物还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做得非常生动、有趣, 既有意思又有内容, 寓教于乐, 体现了数字化绿色会展的效应。

目前数字、科技化会展的优势是成本低、效率高, 展出空间无限, 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 展出时间长, 观众面广泛, 贸易机会增多, 反馈及时, 统计和评估电子化等。在滨海新区的会展中, 可以采用数字化的虚拟展示形式对会展空间进行现代化的场景设计, 用更少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达到逼真的效果。数字化会展的迅速发展是未来必然产物, 对实物会展市场有一定冲击力, 但是数字化会展的缺陷难用技术手段加以弥补, 消费者或商家“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思维定势不会轻易改变, 传统实物展览除了解产品和信息的功能之外, 还有人际交流、实物触摸、面对面的讨论这些"会展艺术", 这是数字化会展无法取代的。因此也就注定了数字化会展不可能替代实物展的主角地位, 但是数字化会展与实物会展模式各有所长, 有时互补。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绿色会展必是未来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也将成为会展业的新亮点。如何更好地发展绿色会展, 采取合理的策略是首要因素。从政府的角度而言, 发展绿色会展要改变以往的各级分别制定法规政策, 应提倡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 联合制定绿色会展的法规政策, 并健全会展环保制度。从企业的角度而言, 树立绿色企业文化是发展绿色会展的关键。绿色会展运营给天津滨海新区带来了新的挑战, 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绿色会展不应是一个倡议和提议, 它应成为现实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绿色会展不仅需要主题策划, 更需要新兴科学和技术的融入, 同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持久性, 只有在宣传和管理的“多管齐下”下, 滨海新区会展业在中国发展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才不至于落伍, 也只有这样中国的会展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 进一步打造会展典范区域, 才能更进一步加速滨海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叶, 张国云著.《绿色经济》.中国林业出版社[1]张叶, 张国云著.《绿色经济》.中国林业出版社

[2]张春霞著.《绿色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张春霞著.《绿色经济发展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

[3] (美) 卡恩著, 孟凡玲译.《绿色城市》.中信出版社[3] (美) 卡恩著, 孟凡玲译.《绿色城市》.中信出版社

[4]陈柳钦.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J].现代乡镇, 2007[4]陈柳钦.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J].现代乡镇, 2007

上一篇:戏曲表演技法下一篇:维修电子中的电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