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

2024-09-03

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精选8篇)

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 篇1

一、引言

目前,从全球会展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引导会展业走上专业化和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是大多数国家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但尚未成为会展强国。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缺乏品牌效应,即使树立了知名品牌,在后期的发展和维护方面依然处于弱势,因此经常陷入品牌发展困境中。

本文选取成都作为典型城市对其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对成都会展品牌的培育产生一些有益的作用,并最终为西部地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影响。

二、西部会展品牌培育战略——以成都为例

日益增长的会展市场需求对成都会展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过去三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唯有注重品牌化,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才能使成都会展业的发展实现新飞跃。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战略性建议。

(一)依托本土资源进行会展品牌定位

培育一个成功的会展品牌必须确定一个具有特色的个性化主题,打造出一个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会展品牌。这个主题必须是对整个会展活动内容的全方位概括以及精华的提炼。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称,旅游资源独特多样,垄断性较强。“休闲文化”是成都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优势,我们的会展品牌应充分体现出成都特色,将旅游资源与会展资源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批西部休闲节庆品牌。

(二)政府引导会展业市场化运作

在品牌创建初期要保证政府对会展业的规划、监管、服务、扶持和调节,对会展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而加大投资,为会展业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优化产业环境。在会展品牌快速成长期应放手将展会交给专业的会展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市场对会展产业集聚发展、会展行业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作用,将同质化严重、档次参差的某些会展自动淘汰,逐渐凸显出展会的品牌效应。在整个品牌培育发展过程中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

(三)引进、发展专业会展公司

会展企业是会展经济的主体,但目前成都地区会展企业实力尚未达到国际标准。在引进高端会展企业的同时,要注重对本地会展公司的发展。对于一些规模小,竞争力弱的会展公司,鼓励其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方式与同类其他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战略重组,实现资产、人才与管理的全方位融合,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会展集团。而对初具规模或规模较大的会展公司,则应在借鉴国外优秀会展公司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到国际会展业的竞争当中,在相互交流中提高水平,并吸引更多客商了解成都,爱上成都。

(四)加快对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成都会展业人才紧缺,主要体现在会展专业人才数量的严重缺乏和会展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总体偏低这两方面。为满足会展业高速发展的需求,成都应加快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四川省各高等院校、大中专、职业学校应面向市场,开设会展旅游专业。同时要积极与国外会展机构合作,对会展从业人员定期开设培训课程,使我们的从业人员能够接触到目前国际会展业最前沿的信息,从而较快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五)获得全球展览业协会权威认证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不同,加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或者获得其认证,对于增强组织间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扩大会展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说,都是一条捷径。国际展览业协会一贯享有质量保证的声誉,会员可以在协会内部各种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会员网络,获得使自身受益的教育机会,并且国际展览业协会还会在如知识产权保护等对会员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帮助会员们与其他机构组织进行沟通。成都应加强与全球展览业协会的联系,提高展会的国际化程度,争取使本土会展品牌早日获得其认证,提高会展的权威性。

三、结论及启示

本文探讨了成都会展品牌的培育问题。通过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成都虽然没有北京的行政地位、上海的对外开放以及广州的商贸发达,但由于地理位置居于西部,所拥有的独特的休闲旅游资源就是成都最大的优势。结合成都的实际问题,笔者从会展品牌的成功要素出发,提出了培育会展品牌的若干建议。

摘要:品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是中国会展业能否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会展品牌作为影响会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探寻它的培育与发展已成为会展业发展的必要研究。本文选取西部地区最具会展业发展潜力的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成都各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其会展品牌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 篇2

2007-09-23 17:14:15|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成都会展旅游集团是一家集地产、展览、旅游、景区、酒店为一体的大型旅游集团公司,旗下拥有: *总占地面积321.76亩、总建筑面积

达131728.15平方米的世纪城国际展馆;

*地产项目成都世纪城天鹅湖花园,总占地面积约289余亩,建筑面积

70万余平方米;

*拥有:成都世纪城洲际酒店【五星级标准】、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原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超五星】、世纪城假日酒店【五星级标准】、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假日假日酒店(原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官寨大酒店)【四星级标准】、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快捷假日酒店(原九寨天堂甲蕃古城别墅区)【三星级标准】、『以上酒店均交由英国洲际集团

管理』成都加州花园酒店【四星、五星级】

*拥有西南地区设备最先进、面积最大的国际会议中心

*拥有九寨沟神仙池风景区、黄河九曲第一湾风景区、若尔盖花湖风

景区、桃坪羌寨风景区。

*拥有西南地区档次最高的世纪天堂会所,旗下拥有持卡会员超过1

万多名,年消费金额7000万元以上。

在建项目:

* 全球最大的室内海洋乐园-天堂岛海洋乐园

* 黑龙潭南湖生态旅游区

* 紫坪铺水库的“映秀圣湖”项目

参与合作在建项目:

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会展;品牌建设

会展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一会展活动的标识组合,主要由会展的名称、标志、宣传口号等要素组成,是使之区别于其他会展项目的重要标志。会展品牌反映了会展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体现了主办单位的办展理念和价值取向,更承载了客户和观众的期望与情感,是会展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文化是城市会展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是塑造城市会展品牌个性、丰富城市会展品牌外在表现形式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城市会展品牌的建设离不开城市文化资源的支撑和滋养,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构建城市特色会展品牌,是彰显城市会展品牌个性,提升城市会展品牌内在价值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地域文化在城市会展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一)地域文化决定城市会展品牌的外在表现

文化具有多元和多样的特性,不同地域的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能够为城市会展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从而能在品牌名称、标记、符号、图案、展馆设计等外在形象方面彰显城市会展的特色与魅力。

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能够使一定区域的人们对某一特定事物及其价值形成相对统一的认知,从而会孕育出这一区域特色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城市会展品牌的主题、项目类型和展品定位等形成主导性的影响。

文化能够指引和约束人的行为方式,特定的文化习俗和行为习惯决定了城市会展服务的方式和特点,从而影响城市会展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文化同样影响着会展品牌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法,决定会展品牌的质量与形象。

(二)地域文化影响城市会展品牌的个性与张力

品牌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共同组成的统一体,品牌的精神形态就是品牌的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品牌文化,属于文化价值的范畴。地域文化是城市会展品牌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城市会展品牌必须适应地域文化特色才能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

个性是品牌的灵魂,是城市会展释放独特魅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为城市会展品牌的塑造注入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和品牌特质,使某一城市会展品牌能与其他地区的会展品牌有效区别开来,从而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会展的服务对象以当地参展商和参展观众为主,因此其品牌建设应当符合当地人们的价值审美和行为理念,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城市会展品牌的建设必须立足地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当地市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会展品牌构建

品牌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是市场上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将自身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运用,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其目的是区分不同销售者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1]。品牌构建就是在消费者记忆中建造关于品牌的一切,即品牌资产。品牌资产由消费者记忆中品牌名字与各种概念的联想所构成,包括:品牌名字与产品类别的联想、品牌名字与产品评价的联想,以及品牌名字与关联物的联想[2]。

图1显示了城市会展品牌构建的基本过程。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会展品牌建设就是要在城市会展品牌构建过程中有效地融入文化元素,将一个地区特有的历史脉络、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艺术审美等文化艺术精髓融入到城市会展品牌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建设之中。即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有效挖掘和摄取有价值的文化素材和元素,通过各种手段研发品牌资产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从特色文化角度不断塑造并提升会展品牌的个性,并针对文化背景下市场的细分情况进行有效的品牌营销与管理,确保城市会展品牌建设与城市人文社会大环境能够有机融合,从而在参展商和观众的心目中建立并积累优质的城市会展品牌资产,以通过参展商和观众对会展品牌的真实情感和心理回应获取社会经济效益。

①策划阶段。坚持会展品牌的文化定位原则,结合区域文化大背景了解和分析市场上目标客户群的内在精神文化需求,引导会展品牌建设方向。围绕城市会展所处的人文社会总体环境,结合会展产品特性和企业文化特色对会展品牌定位进行测评和论证,分析会展品牌文化和品牌精神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明确城市会展品牌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及形象定位。

②建设阶段。积极挖掘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和素材,结合会展品牌的构成要素和特征完成品牌外在识别系统的设计,如:名称、术语、标识、符号、口号等。要在会展设施、场馆布置、客户服务、广告宣传等领域积极进行文化渗透,运用现代营销技巧和手段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品牌文化宣传和推广,收集并整理市场反馈,对会展品牌文化进行完善、升级和维护。

③扩张阶段。强化品牌竞争意识,在加大品牌文化宣传力度的同时,坚持品牌文化创新。有效利用地域文化中的有用元素对品牌文化加以改造升级,将美学设计、满意服务、诚信形象、体验营销等融入企业品牌文化创新之中。优化管理,随着会展规模和等级的逐步提高,要加强区域间会展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将国内会展文化与国际会展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推动城市会展品牌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加快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

文化是个性化城市会展品牌设计的源泉,城市会展品牌设计中反映出来的地域特色是地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区域内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加快地域文化资源的空间整合;其次,要将地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置身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最后,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二)结合地域文化提升会展企业服务水平

会展企业是会展行业的主要经营主体之一,在会展市场中发挥着组织、策划、统筹、协调、招揽参展商和客户管理等重要作用,会展企业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客户和公众对会展品牌形象的认知。因此,必须强化会展企业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以地域文化为基础,为参展商和参展观众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提升客户的文化感知度和愉悦度。同时,加快会展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升级,结合地域文化不断提升其内部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确保服务理念与服务质量和谐统一。

(三)以地域文化价值为核心强化会展团队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城市会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的筹划、申请和举办处处凝结着会展团队的智慧,而会展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质也将直接影响城市会展的品牌形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会展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积极挖掘和吸纳优秀专业会展人才,把地域文化渗透到对会展工作人员的培养中去。要注重对高校会展专业人才的文化教育,同时加大对在职会展工作人员的文化培训,结合地域人文环境、文化特点及需求提升会展人员文化素养。

(四)立足地域文化加强会展品牌维护

一个成功的会展品牌必须具备一定的美誉度、知名度、扩张度和效益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参展商和观众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从而为会展项目带来更高的资金回报率。因此,应当立足地域文化加强对会展品牌的维护,在会展规模和等级不断提升的同时,积极推动城市会展品牌的扩张。要注重会展品牌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随着区域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会展品牌文化进行升级调整,从文化角度着手不断丰富和强化城市会展品牌文化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黄合水.品牌建设精要——打造品牌之不二法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 篇4

关键词:会展业,从业人员,英语培训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 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促进经济贸易、拉动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 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经济为中心的一种新型经济, 具有关联带动效应。成都作为西南交通枢纽, 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 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 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 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会展行业对会展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宣传推介等能力, 也要能够流利地与国际展会人员进行交流。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行业要求给我们的行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1]。如何使我们的英语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满足会展行业提出的要求, 这给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问题。笔者将对成都地区会展行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状况进行调查, 了解该行业内员工的英语水平和对他们进行的英语培训的满意程度, 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1 调查的范围

本次调查的人员主要是四川省会成都地区会展业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 上至部门经理, 下至普通工作人员。由于会展业会带动其他服务行业如旅游业、酒店业和广告业等的发展, 业内人员对会展以及与之相关的环节相对比较熟悉, 因此他们的意见和反馈最能体现业内人士对行业的看法。

2 调查的数据分析

本次对成都地区会展行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英语状况进行调查, 了解该行业内员工的英语水平和对他们进行的英语培训的满意程度, 以此来对会展英语的特点和业内对英语人才在要求进行分析来指导高职高专《会展英语》课程的教学。

2.1 文化程度数据分析 (见图1)

2.2英语水平数据分析 (见图2)

2.3 口语水平 (见图3)

2.4 英语培训的必要性 (见图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会展业与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实际英语水平并不高, 而他们对英语培训的需求却是很大的。但是由于培训老师往往是统一备课, 而不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料选择, 很多员工认为培训内容一直不能反映出他们水平的差别, 同时培训的方式太过单一, 因而使得部分英语水平好的员工不重视培训, 而基础差的员工在学习时又跟不上节奏, 最终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成都这样一个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且将建设“国际会展名城”的目标作为本地的发展规划的城市来说, 从业人员的素质, 尤其是英语水平尚不能满足成都的目标和要求。近年来, 成都尤其加大了对会展行业的投资力度, 将会展业作为拉动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 对从业人员进行英语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 会展英语语言特点

会展英语是一种应用语言, 具有用词准确、结构严谨、格式规范的特点。因其主要涉及商务领域, 故属于商务活动实践锻炼课程[2]。对学生的培养, 老师首先应当根据会展英语的特点来对课程的教学进行设计。

3.1 会展英语涉及面广

会展行业牵涉面广。作为“朝阳产业”, 会展业的发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展业能带动相关其他产业的发展, 如酒店业、旅游业、运输业和物流业等。因此, 会展业里的语言交流势必也会有这些产业的参与。那么, 它的语言里就融入了酒店英语、旅游英语、交通英语等。展会人员应该对这些行业的语言有相当的掌握, 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也须对自己行业内的英语交流有足够的了解。

3.2 语体委婉、得体

会展行业应属于商务领域里的一个分支, 它的展会流程涉及很多商务方面的知识, 如接待和送别、产品介绍、市场推广、广告设计等。商务英语讲究说话的委婉和礼节, 同时也要求能阐明个人的观点[3]。因此在语言里, 多使用礼貌性的词汇, 如I regret to tell you, I would like you to, 或是I am afraid。

4 对行业英语培训的建议

从对会展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调查结果以及成都未来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对人员的英语的培训迫在眉睫。但是如何要有效地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 却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实行奖惩制度, 调动积极性, 提高其学习热情

从调查结果来看, 这些企业的培训在后期会进行考核, 但是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 单纯从分数的角度来定成绩, 不能有效衡量培训效果。其实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不仅从卷面来考察, 也可以从口语交流、听力的角度进行考核。同时, 对于不同层次的员工也应考虑采用不同的试题或不同的评分等级来衡量其学习效果。比如大专以上员工的英语要达到90分, 那么中专及同等学历的员工则可以80分为线, 而初中文化水平的员工则可以采用60分。和学校学生的考核一样, 企业的英语培训也可以从多方面来考察, 比如从他们的考试表现、平时上课的积极程度和听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来考察。

设置奖励及处罚制度, 给予考核优秀的员工一定的物质或金钱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 则取消其评选优秀员工或先进员工的资格, 或扣除其当月一定奖金数量, 这也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一种方法。

4.2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丰富培训内容

从调查中得知, 由于会展业带动多行业的发展, 因此不同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应该对自己行业的专业英语有一定的了解, 并能进行交流。但是, 目前的英语培训基本都是单一的讲授法, 这样的教学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如果能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例如情景模拟教学法, 让员工在模拟环境中多开口交流, 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 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法, 让他们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进行培训。

此外, 丰富的教学内容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员工,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大专以上的水平, 那么老师可以选择相对有点难度、且句子较长的句型来进行教学, 尽可能地把专业英语与日常英语结合使用, 融会贯通, 可以和外宾进行较深入的交流;但是对于只有高中或初中文化水平的员工而言, 老师则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日常交流。

4.3 偏重实践, 重在学习提高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模拟教学法以外, 员工学习效果的体现不能仅仅局限于分数和学习表现, 他们的学习效果得从实际操作来看。员工的学习是否达到了上级指定的目标, 以及他们的学习是否能够产生长期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他们的实际表现来衡量。对于不同层次的员工, 对他们的考量可以不同方式进行。

初高中水平的员工一般从初级英语学起, 他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培训基本能掌握日常用到的英语单词及句子, 能够记住专业英语里的相关单词, 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 要时常提醒并考核他们对基本词汇的学习效果。而对于大专以上的员工的要求则须更高。他们的考核应着重在能否与外宾进行较深层次的交流。因此可以实际场景为背景, 由高层领导来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面对面的考核。

只有作好会展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员工英语培训, 才能为成都市会展业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才能确保成都“国际会展名城”目标的实现。同时, 只有通过英语培训, 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 留住优秀的员工,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长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纯记.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6) :35.

[2]刘利民, 王敏杰.专业英语合作教学模式探讨——以会展英语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7) :43.

茶叶品牌的商业会展设计研究 篇5

关键词:茶叶品牌,商业会展设计,关联,提升,文化

商业会展是企业向消费者直观呈现品牌形象的真实空间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展台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展品的造型等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文化特征。同时,它也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会展了解产品信息、感知企业文化,企业则能够通过会展完成形象树立和品牌宣传的工作,以最优的方式强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促进消费者接受并购买产品,达到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的目的。商业会展设计则是一门综合型艺术形式,强调空间带给人们的直观视听与主观心理感受。对于任何一种会展设计而言,牢固树立品牌形象、切实宣传品牌文化都是其核心任务,因此设计者应当秉承以人为本、互动体验的理念,从多个维度对企业及相关产品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茶叶在我国拥有几千年的采制历史,可以分为六个大类、成千上万个品种。在光照充足、水土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下,我国四大茶区所产的茶叶大都品质上乘、口感醇厚、色泽鲜亮,符合形、色、香俱全的优质标准。在长期采制的历史过程中,茶叶渐渐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成为日常待人接物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也扎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从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中汲取营养而自成体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饱满,寓意深刻,以茶叶产品为载体远播四海,在世界文化中享有极高声誉。随着我国茶叶产品及茶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不断推广,人们对良好品牌形象的呼声越来越高,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的代名词,是企业将自身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加以区分、提高产品辨识度的主要标志,也是消费者快速判断茶叶品质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茶叶品牌的创立与推广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商业会展设计对品牌形象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展示也就成为茶叶企业深化品牌影响力、提高品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1茶叶品牌与商业会展设计之间的关联

商业会展设计必须依据潜在参观者的需求、爱好及消费预期等因素全面把握他们的心理世界,让设计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也使企业品牌形象在有限的展示空间中得到最为简明和系统的阐释,力求让消费者理解企业的品牌文化,接受产品所涵盖的独特文化气息,实现产品宣传与销售的目的。

通常,设计师以企业的自身形象定位为根本,在合理划分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综合高效利用多感官体验手段,以最为生动直观、简明扼要的方式将消费者带入企业的深层空间,让消费者在有限的时空内最大限度地了解企业文化,明确行业市场及发展趋势,认识企业产品及需求关系等,从而全方位地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和信心,培养和提高品牌忠诚度。

具体来说,商业会展设计对茶叶品牌的影响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优秀的商业会展设计可以增强品牌的影响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业会展是茶叶品牌及企业形象的公关代表,可以奠定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认知。在茶叶品牌商业会展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茶企以大气的展台布置、富于时代感的产品造型、高品质的茶叶产品和专业的现场讲解博得消费者的关注,在消费者有需求时有专业客服进行迅速处理和反馈,打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产品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良好的商业会展设计可以有效展现茶叶品牌的深刻内涵,加强企业形象的表现力,深入诠释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茶叶是茶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极富美感的商业会展呈现茶叶产品的文化属性,以茶艺表演的方式突出产品的艺术价值,可以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彰显茶叶品牌的深刻内涵。

第三,科学的商业会展设计可以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商业会展设计以品牌形象为创作中心,时时刻刻都在彰显品牌的内涵与价值,通过科学的会展设计,品牌形象会得到有效强化,企业的自主品牌意识也会显著提高,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同样会相应增强,在企业内部会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团结度,促使企业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的团队意识来打造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产品,让茶叶品牌得到更好的推广和提升。

2通过商业会展设计提升茶叶品牌形象

商业会展是一门多感官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感官互动体验,满足参观者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需要以及心理期待,打破消费者对产品的单一认知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对茶叶品牌进行多维度的展示,有效提升茶叶品牌的感召力。

2.1茶叶会展设计的视觉理念

视觉是所有感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能够以最直观的角度传达产品信息,商业会展设计中往往首先通过视觉元素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打造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所谓视觉元素,是指那些用来表现、记忆、延伸、联想、理解与交流事物变化及规律的可视的外在表象,能够反映事物不同的属性外观,具有自发性、本能性和象形性特点,是人们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纽带,也是茶叶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生成何种形象的基础。企业应当注重商业会展对人们的视觉影响,通过色彩搭配、空间布局、材料选择等不同设计元素的协调运用,让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形成较为深入的理解。

首先,就色彩而言,它是一般美感中最为大众化的形式,也是人们认识产品的第一要素。据统计,人们依靠视觉器官观察物体时,在最初的二十秒内,色彩感觉所占的比重高达百分之八十,两分钟过后占百分之六十,五分钟过后仍占百分之五十,并会在视觉记忆中持续保存。所以,商业会展应当特别重视色彩在传达茶企品牌形象的重要意义。茶企应当根据自身产品的特色来选取不同的色彩搭配创意,比如绿茶品牌可以鲜亮活泼的绿色作为展台的主色调,红茶则可以稳重端庄的红色来表现产品内涵等,交接空间之间应当注重色彩的对比度,不要造成过渡突兀的问题,还要合理调整色彩的饱和度,不宜使用高浓度的色调,否则会给参观者带来心理压力,造成精神紧张、情绪烦躁,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宣传。

其次,就空间布局而言,茶叶品牌应当充分利用商业会展三维空间展示的机会,通过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营造,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品牌搭建一个展示平台,综合运用灯光、音乐、多媒体等元素,使参观者与品牌直接对话。空间布局对于互动体验非常重要,以直线、曲线等几何图形为基本设计元素,其中,直线能够带给人们简单明了的视觉感受,曲线则丰富多变、活泼生动,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展会设计应当结合使用直线与曲线两种空间元素,搭配形成多种变化形式,令空间布局更加富有层次,提高展会的互动性,调动人们参观和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就材料选择而言,不同的材料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木材可以营造出清新、自然、生态、环保的氛围;钢材则可以打造出理性、果断、清凉、冰冷的气氛,等等。茶叶品牌商业展会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材料的不同效果,根据设计主题和形式风格有目的地选择材料,透过材料的肌理与色彩,实现彰显主题、优化形象的作用。对于茶叶品牌而言,在商业会展中应当以自然材料为主,用石材和木材来展示茶叶的天然特性。木材的纹理十分丰富,符合展会装饰的需求,可以将红色或本色木材做成展示柜台,大方得体,线条流畅,体现出设计与茶叶的高度融合。石材可塑性强,与展会灯光相互配合,能够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肌理明显的石材还可以用于怀旧情怀的营造,与茶叶的古朴风雅相互契合。

2.2茶叶会展设计的文化理念

企业品牌形象有产品形象与文化形象之分,消费者可以通过品牌在市场上的信誉度来把握产品形象,而对其文化形象的认知则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企业应当利用好商业会展设计,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充分展示产品的文化魅力。

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自人们开始种茶、制茶时就已有雏形,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又不失自身特色与时代精神,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叶产品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更象征着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形式,是茶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在商业会展设计中,茶叶品牌应当高度重视对茶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宣传。

茶文化追求自然质朴,“和、静、清、寂”四个字被尊为茶道四则,是茶道思想中最为重要的理念,认为自然万物应当和谐共生,人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雅,回归自然、自然而然,不强求、不做作,平和面对人生百态。在展会设计中,茶叶品牌应以文化内涵为中心,通过中国风的设计理念带给人们耳目一新、质朴纯真的感受,展台内可以采用仿古的地砖、古典的屏风等,打造出古色古香的茶文化风格,装饰设计上可以运用著名的茶诗、茶画进行装点,还可以将茶道艺术展示纳入其中,让人们观赏并体验中国茶道的独特魅力,营造自然清丽、风韵质朴的典雅氛围,带给人们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促进参观者对茶叶品牌的理解和认可。

2.3茶叶会展设计的听觉理念

在商业会展中,听觉符号往往是与视觉符号相互补充的,通过对两者的科学搭配,传递品牌的设计理念与人文追求,提高品牌的文化品位和民族风范,显著强化参观者对茶叶品牌的认同感,刺激消费欲望与消费行为的产生。

商业会展中的听觉元素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传递茶叶产品信息的声音解说,可以在参观过程中以背景音乐的方式让人们了解产品特色、企业历史、企业文化等,帮助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之中认识品牌;其二是极具艺术效果的背景音乐,可以丰富产品的表现力,加强艺术感染力,增进参观者对于品牌的记忆,促进人们的联想和想象。现代互动式的体验设计离不开声音效果的渲染,它可以补充图像元素所无法完全表达的意境,加强动态演示的感染力,让人们在音乐的启程转折之中进一步理解展会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2.4茶叶会展设计的其他理念

会展设计除了有视觉元素、文化元素和听觉元素以外,还有嗅觉元素、味觉元素和触觉元素等。对茶叶品牌而言,可以安排茶叶品鉴和茶汤品尝的环节,让人们通过气味、味道和触觉感受来了解茶叶产品,找到特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不同之处,对茶叶品牌的特色形象拥有全面把握,从而在全方位的互动体验之中实现对产品的推广和形象的渲染。

3结语

商业会展是茶叶品牌向社会大众直观展示产品内涵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认知产品并理解其深层内涵的主要途径。茶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会展的设计工作,综合运用视觉元素、文化元素、听觉元素、嗅觉元素、味觉元素和触觉元素等,与参观者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互动,加强人们对企业品牌的认可,促进茶叶品牌的推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明.现代展览会设计[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朱伟斌.会展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6.

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 篇6

1、体育会展业特性分析

1.1、体育会展的分类特点分析

体育会展一般分为综合性体育会展和专项性体育会展2种。所谓综合性体育会展是指在一次会展中展示各类体育项目的产品及健身产品和运动服装鞋帽等的展会, 它具有规模大, 包含项目多, 产品丰富, 既有产品宽度, 又有产品深度等特点, 而专项性体育会展一般是指以某项运动为核心, 展示该项运动产品的专门展会, 它具有专业化强、产品专一, 能展现产品系列深度的特点, 也指规模较小, 项目较少的体育会展, 比如健身器材会展、体育保健品会展等等, 这种专业性规模较小的会展一般在中小城市举办的机会较多。

1.2、体育会展的发展趋势特点分析

首先表现在体育会展的专业化特点。所谓专业化, 是指会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专业化、会展活动服务专业化、会展项目运作的专业化。主要是体育会展内容专业化、体育会展组织者专业化及会展服务人员专业化等特点。其次表现在体育会展品牌化方向趋势, 主要是通过发展树立品牌管理理念, 提升会展品牌资产、与行业协会密切合作, 充分整合相关资源、提供差异化专业服务,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构建整合营销网络, 强势品牌扩张等方面完成的。

2、体育会展品牌化运营之广州经验范式特性分析

广州体育会展品牌化运营取得成功, 一方面与广州抓住体育会展的发展规律借鉴体育会展的国际经验有关, 一方面还与广州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政府政策扶植以及企业自身的不断改革分是分不开的。

2.1、发展基础

首先表现在, 广州市政府积极支持, 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20个单位组成的市会展业行政管理机构广州市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 对解决广州体育会展业发展面临的行政多头管理、企业恶性竞争和市场秩序欠规范等问题有了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 有力地促进了广州体育会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为广州体育会展行业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其次表现在广州体育会展不断改革创新, 为广州体育会展发展不断提供新鲜血液。第一, 广州体育会展单位性质由事业变为企业单位, 实行企业化管理之后, 广州体育会展的服务由单纯的服务变为经营服务, 不仅结束了国家拨款办广交会的历史, 也提高了广州体育会展的服务水平, 为后来广州体育会展自筹资金建新馆, 不断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第二, 广州体育会展改革组展方式的变革进行缩短会期, 缩小规模的改革, 为后来广州体育会展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第三, 广州体育会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尝试、广州体育会展功能的多样、广州体育会展商品结构的改善、广州体育会展市场趋向多元化。第四, 广州体育会展灵活贸易的试验尝试, 广州体育会展积极鼓励各类企业解放思想, 把资本主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拿来为我所用。如开展对销贸易、易货贸易、代理出口、招标销售、接受订牌、灵活的货币结算和支付方法等, 为扩大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2.2、动力支持

第一, 表现在改革和完善展组方式。首先, 广州先后实行了省市组团、按团设馆的重大改革, 改变了几十年以来以外贸总公司为主的组团方式, 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参展机会, 其次又实行“省市组团, 商会组团馆, 馆团结合, 行业布展”的改革,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推动了参展企业以高档次、高质量的商品参与国际竞争, 还千方百计进行规模扩张, 在经济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下, 广州体育会展千方百计扩大规模, 给更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机会, 2012年广州体博会3万家国内企业和超过1400家境外的体育企业参与, 并与西班牙、美国、法国等商会商谈合作且达成了合作, 规模到达历史之最, 再有就是不断调整展区, 设置设立重点展区, 突出展示我国高附加值和名优新特产品,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 对推进品牌建设发挥了示范和引导作用。第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广州体育会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外经贸部条司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及广东省、广州市有关单位先后派员参与广州体育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最后还改革客商邀请办法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

第二是不断推陈出新。首先是探索广州体育会展展览专业化。广州体育会展在规模扩大以后, 进一步探索“综合性定位, 专业化办展”的模式。目前, 广州体育会展展区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广州体育会展努力使自己发展成为数个特色鲜明的专业展组成的大型综合性展会。

其次是促进广州体育会展服务功能现代化。广州体育会展在强化成交功能的同时, 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率先将信息技术全面运用到展会的各项管理和服务。通过互联网开展了参展申请、展位分配、客商邀请、信息咨询、网络成交等业务, 电子商务成为广交会当面洽谈、现场成交的有益补充。二是强化信息功能, 通过举办各种研讨会、推介会、供需见面会、品牌发布会等, 使采购商和供应商在贸易之余, 能够获得所需的最新信息。

最后是加强广州体育会展展位管理, 维护交易秩序。由于广州体育会展的品牌效应和在出口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参展, 展位供不应求。为建立公开、透明和公平的展位分配办法, 打破终身制, 完善实名制, 加强现场巡查, 加大处罚力度;建立新的统一的展位分配标准和原则, 按照量化评分和择优安捧的原则进行展位分配。通过积极探索, 广州体育会展展位分配越来越公开透明。

第三, 不断发展趋优的广东精神, 为广州体育会展的发展指引这未来方向。

旧时期的广东人精神是“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 旧时期的广东精神的实质是中华民族精神, 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也是广东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争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的需要, 有利于广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

而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新时期的广东精神特别注重德性、诚信并付诸实际行动, 为新时期广东体育会展“科学锻炼, 健康生活”, 体育助力“幸福广东”为主题的提出提供支持, 如果说注重德行、诚信做人并付诸实际行动的广东精神是广州体育会展发展的提供良好社会大环境的话, 那么新时期广州体育会展主题关照健康生活、开学锻炼以及居民幸福构建则是广州在体育运动领域会展的视野下为广州城市居民作出的纲领性指导, 为广州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提供指引。

可见, 广州体育会展在广州城市发展的大环境下, 由内而外, 自上而下, 从物质基础层面到精神保障层面都为广州体育会展的发展提供着既古老又新鲜的活力, 也为广州城市体育的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

3、体育会展与广州城市体育发展互动探微

3.1、体育会展举办促进广州城市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奠定了广州城市居民群体育锻炼物质基础

自1957年开始第一届广交会 (广交会是综合性会展, 包涵体育) 以来到, 特别是1990年代末, 广州市 (8区4县级市) 各类体育场地就有2400多个, 占地面积400多万平米, 1999年底, 广州市 (按10区2县级市) 各类体育场地6000多个, 占地面积2000万平米, 建筑面积100万平米, 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210个, 其中:东山区44个、荔湾区16个、越秀区10个、海珠区14个、黄埔区1个、天河区56个、芳村区3个、白云区11个、番禺区26个、花都区10个、增城市13个、从化市6个;而自1999年广州举办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及会同广东、香港与澳门体育局联合举办的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来, 广州的场馆建设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格局, 截至2011年10月, 目前广州市现有各类体育场馆近7100个,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有220个, 占地面积近2300万平方米, 像广州市体育中心、文化公园, 这些地方不仅成了市民日常体育运动的场所, 也成立体育展会的官方展地, 即满足了不同体育展会的特殊需求, 同时为广州城市市民参与业余体育运动提供极大便利。

3.2、体育会展的成功举办及其运营提升了广州城市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 助推了广州城市居民休闲体育上一新台阶

广州体育会展的举办为广州的城市名片添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推动广州休闲体育的发展。表现在体育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上, 广州体博会以优质的品牌和服务获得海内外广大经销商、贸易买家等专业领域人士的极大关注, 吸引了海内外5000多个知名品牌参展, 接待近40万人次, 其中专业观众更是突破了18万人次, 极大提升了广州城市的影响力。他们在理念上也推陈出新, 推出“展中展”概念, 在广东体博会综合性博览会下细分为健身器材、体育场馆设施、自行车、户外用品、运动鞋服、球类运动等六大专业展区, 围绕细分题材专业展制定专门宣传推广和观众邀请计划, 增加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度, 汇集体育用品上下游资源、体育营销资源、体育文化与科技资源。

综上所述, 广州体育会展品牌化运营的不断壮大, 为广州城市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条件, 拉动广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和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参与水平, 促进了广州城市居民体育的发展, 形成了体育会展和城市居民体育运动的良性互动。

4、结语

我国的体育会展业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 是朝阳产业, 前途大有作为。作为核心城市的广州市, 其体育会展的发展, 一方面拉动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也给广州城市居民体育发展提供新鲜的生机和活力, 做到了城市体育会展业和城市居民体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不失为一个典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成功范例, 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愿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此行列中来, 为城市的体育产业和体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作为核心城市的广州市体育会展业的独特特质, 旨在发现和挖掘体育会展业的发展和城市体育运动发展的关系。广州体育会展的不断发展壮大, 夯实了城市居民体育运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拉动了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 促进了市民休闲体育的积极参与, 形成了体育会展与城市居民体育发展良性互动格局,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可为国内其他城市的类似需求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体育会展,互动,城市体育,广州

参考文献

[1]蔡德贵.孟子哲学思想的多维透视[J].东岳论丛, 1992, 3:80.

[2]梁强.我国体育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7.

[3]杨铁黎, 陈文倩.中国体育用品展会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 29 (5) .

[4]商执娜.广州市城乡居民体育消费层化研究[J].体育与科技文献通报, 2007, 15.

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 篇7

会展活动的开展和会展经济体系的形成需要依托城市产业规模的发展, 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和程度, 才具备会展城市发展的条件, 会展的基础在城市经济的发展。河北省会展业的发展需要面对现实, 研究会展活动运行规律, 完善会展服务体系, 寻求方法, 才能更好发展会展业。依据会展经济增长极理论和会展点-轴理论等会展发展理论的分析, 河北省城市发展从城市集群发展的角度讲, 河北省的城市会展发展基础条件薄弱, 并不具备会展发展区位优势。由于京、津两个大都市“座中”河北, 城市发展受到影响, 河北的城市发展实力与北京市和天津市存在很大的差距, 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存在着城市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政策向导, 京、津、冀没有形成体制政策等梯度差, 存在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城市经济的不畅通将会影响服务业的交流和发展。在会展方面, 河北省会展与京津相比发展水平和会展整体实力相差甚远;因地理位置特殊使得紧靠北京、天津的河北城市, 到省会石家庄参加展会, 或在城市间和企业间进行展会交流, 还不如到京、津的路程快捷, 成本低, 而且在北京、天津参展影响力大。所以, 河北会展机构和企业要敢于改革、勇于创新、敢于破解在京津冀会展发展不对称的难题, 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所突破, 要在会展定位上认真研究, 细化市场, 正确定位, 让京津冀城市间会展协调发展, 走出河北自身特色会展发展方式。

河北会展应认真思考本省会展业在城市集群整体经济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 肩负发展本省会展业重任, 宣传河北城市, 打造会展品牌, 积极服务和加快河北省产业转型。要结合主导产业, 办出具有河北特点的会展品牌。要树立河北展会品牌, 要联合会展相关产业和机构, 发挥会展活动的带动性, 推进河北的商业、工业、农业、电子、文化、旅游等产品信息在展会的传播, 让河北的会展相关产业得到综合发展。河北会展要学习先进的经验, 探索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在会展活动类型上的差异性、互补性;在竞合中错位发展, 从会展形式上创新, 以河北产业特色为主体, 挖掘会展活动题材, 打造河北特色展会活动, 开辟“蓝海战略”, 实现差异化竞争;或塑造有特色的品牌, 从而提升竞争力。河北会展企业要巩固河北省已有的地方品牌展会, 扩大规模, 提升质量。多方式、多渠道, 以联合代理、单方组织等形势, 千方百计吸引国外客商来河北省参会参展。要积极参与竞争, 主动出击, 到大都市找商机。主动与京津会展企业联合办展, 可以利用与北京交通便捷的条件和相邻的关系, 提供优惠的条件移植品牌展会,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整合各种资源, 整体包装、加大会展业的宣传推介、不断推进地区、企业品牌化进程, 大力提升会展公共服务水平, 把河北的会展地方品牌推向国际。

河北会展发展要从市场经济和城市生活中发现需求, 寻找需求, 再来解决满足需求的方法和途径。从会展活动构成买卖双方角度研究需求, 探讨现代城市发展中百姓的新需求, 从以上河北省对会展需求五个方面中寻求展会的策划切入点, 从河北城市特色中寻觅产业特色与会展活动的结合点, 寻求举办受京津会展影响较弱的地方性特色展会, 使会展活动有效服务于特色产业, 有效传递活动信息。河北省每个城市经济产业和城市文化都有一定特色, 从特色上与京、津的经济产业和文化生活寻找互补;河北会展发展可以依托产业优势和地域优势, 营造河北地域特色展会, 开办民俗特色的大型展会活动, 吸引京、津观众参与。河北省地域环境丰富, 人文地理特色鲜明, 西部山区、东部大海、南部平原、北部大漠草原, 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又以“京畿之地”“燕赵大地”而著称, 是良好的会展活动举办地。河北省会展业要勇于创新, 各城市间会展行业要应相互支持, 建立发展机制, 有效促进省内城市会展企业和会展相关机构相互协作, 采取合作承办、协办等方式, 创意展会新形式, 整合优势资源, 完善服务环境, 以和谐的人文特色, 共同打造河北省地方特色品牌展会, 形成各城市会展特色, 以特色形式赢得展会的繁荣与发展。河北的会展客户营销目标应首先定位于近距离的北京、天津的商业机构和企业以及大众, 再定位国际客户;吸引北京、天津的商家以及大众来河北展会参观采购。

会展活动也是面向城镇百姓的, 是丰富大众生活满足大众文化科技生活等方面需求的一种方式, 是传递新产品、新服务、新思想的服务平台。社会公益类型展会活动, 是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为提升城市文明建设, 提高百姓生活质量而举办的, 其定位价值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 对职业、年龄、文化、经济收入这些对会展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 划分不同的民众层次, 找寻不同的民众需求, 这样才能策划有针对性的会展活动, 而不是跟随社会形势和主观臆断举办展会, 把政府的有效资源转变为社会化服务效益。而在实际会展活动的策划、操作、运营上, 要转换思维方式, 把原有的、传统的被动式参观, 转变为广大百姓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需求, 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主动参与展示活动, 让参观者成为展示活动的主人, 让他们在“参观游玩”中接受教育, 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增强社会凝聚力, 构建和谐社会。

创意设计让生活内涵更丰富, 让知识、科技、艺术融入生活, 为生活注入更多的新元素、新养分, 在创意设计和创意实施中不断提升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品位。会展作为创意产业和信息交流平台, 活动本身体现并展现出当今创新水平和创意思维趋向, 在会展活动背后映射出的是一种全新的创意表现方式, 配合展品信息和展示主题营造空间环境, 传播展品信息。会展活动的倡导者、主办者们将创意之根深深植入生活, 以生活方式的创新和生活内涵的变化来引导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方向, 通过展会活动传播新生活理念, 引导生活新方式, 所以, 展会活动成为既是经济发展的开拓者, 又是生活时尚的引领者, 也是现代文明的展示者。

现代会展业发展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展作为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因而, 会展活动要以人为本, 体现当今人们生活、科技、文化的先进水平和观念。河北省城市在“三年上水平”的变革中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美化了环境, 提高了生活环境质量, 在此基础上, 应积极举办各类会展活动, 通过会展活动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促进城市文明的提升, 促进地域文化特色的交流和宣传, 由于展会的特殊性和影响力, 使得对展会的举办水平和层次在逐年提高, 会展设施逐步完善, 体现出城市的文明建设发展。由于会展活动的交流性和信息的传播性, 促使举办地的政府机构和城市百姓, 在展会的交流中, 学习先进的知识, 接受高品质的生活理念, 交流学习先进的文化, 提升文明素养;在展会的举办期, 注重自身的形象, 注重城市的形象。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公共道德, 会因为展会的持续举办形成日常生活习惯, 会提升城市百姓的个人素养, 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会展活动是城市名片, 城市因举办展会而进一步设施完善, 城市文明也因展会而加强。

在“十二五”期间, 河北省会展业需要为河北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建设“给力”, 需要为河北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长远规划为目标, 从城市发展需求出发, 正确定位, 细分市场, 与京津会展竞合发展, 以特色会展活动和地方品牌会展活动错位发展, 积极策划树立特色品牌展会, 推动会展业发展, 使政府的有限资源能够充分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促进城市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 让河北的百姓也在展会的举办中得到实惠。为河北城市文明建设服务, 让河北的会展活动在河北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耐杰尔·埃文斯, 大卫·坎贝尔, 乔治·斯通休萨著;马桂顺译. 旅游战略管理[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王兴斌.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1

[4].魏雪莲.当阳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

[5].李海涛.昆嵛山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3

[6].周菲菲.开封旅游业发展瓶颈问题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57~58

[7].刘水良, 吴吉林, 田金霞. 张家界旅游发展整体战略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成都市会展品牌研究论文 篇8

CIS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 其在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兴起, 90年代导入我国, 并在21世纪初成为一股企业潮流, 到目前为止已进入成熟阶段。因此对CIS的理论研究在中国也及其丰富, 但是CIS理论在会展行业中的应用研究目前还没有先例, 展览作为一个大型活动, 与企业管理有相似的地方, 但也存在其特殊性, 因此CIS在会展中有应用的空间, 可以利用现有的理论体系指导展会的品牌打造。但因为展会的特殊性, 也需进行适用性改造, 因此本文将以北京车展、中国动漫节和杭州车展为案例, 分析CIS在展会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 发现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经验, 以及需要借鉴和改建的地方, 为其他展会品牌战略提供可供选择的路径。

一、杭州市会展品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15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2015年浙江省的展览面积以344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六, 而杭州市的展览面积只占了全国的1%, 2015年全国共有17个城市年举办展览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 占全国展览中总面积74%, 而杭州市榜上无名。2015年展览会平均面积在2.5万平方米的城市列表中, 同样未见杭州的名字。在2015中国内地主办展会超过10万平方米的268个单位中也未见杭州相关单位的身影。杭州市会展业的成绩和杭州市政府在会展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成正比。自1999年西博会恢复举办以来, 杭州市专门组织成立西博办 (会展办) 专门负责组织并协调展览会相关事宜, 并进行相应的行业管理, 每年从财政安排约500万元的会展业扶持资金, 3000万元的西博会办会资金来推动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和壮大。但是由于缺乏大型品牌展会项目的支撑, 此举一直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原因之一是杭州市展会缺乏强力的展会主体和项目支撑, 没有具有全国甚至全球的一流本土品牌展会项目作为支撑, 而西博会作为展会复合品牌, 识别度低, 难以担此重任。杭州展会品牌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是要加快培育和打造会展品牌项目, 引入CIS理论, 打造2-3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展会项目, 支撑杭州会展之都的城市形象。

二、CIS在会展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CIS即企业识别系统, 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 是现代企业基于形象差别化的经营战略, 对展览会形象和品牌的建立和传达具有借鉴意义。CIS由MIS (理念识别系统) , BIS (行为识别系统) 和VIS (视觉识别系统) 组成。MIS即理念识别系统, 是CIS的灵魂, 是展会的基本精神所在, 可以理解的展会办展宗旨、行业意义、战略目的和主题表达等内核性的精神内涵。VIS (视觉识别系统) 则是传达企业营销的信息, 塑造企业形象, 达到企业识别的外在体现。展会的VIS指展会的名称、LOGO、现场环境营造和色彩的规划等视觉表现, 是展会形象中直接冲击社会受众的视觉部分, 是最直观、最外层的部分。BIS (行为识别系统) 是企业的行为识别规范, 是指在企业理念 (MI) 指导下培育一起来一系列行为和规范, 包括企业内部行为策划, 营销活动策划、公共关系策划等。就展览会而言, 展会的BI主要体现在展会展区展位划分、营销活动策划和现场活动策划。

杭州市的展览会主要以面向大众的消费类展会为主, 因此本文选取了中国消费类展会的风向标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以下简称北京车展) 为参照对象, 同时选择了杭州两个知名本土展会中国国际动漫节 (以下简称杭州动漫展) 和杭州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以下简称杭州车展) 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杭州展会与国际品牌展会在CIS方面的特点和差距, 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借鉴措施。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Auto China) 于1990年创办, 每两年定期在北京举办, 已连续举办了十届, 至今已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2016北京车展, 展示总面试达到23万平方米, 吸引观众83万人次, 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汽车展会之一, 对于杭州市展览会品牌的建立和塑造, 具有学习借鉴作用。

(一) 理念识别系统 (MI) 缺失, 展会缺乏灵魂

展会的MI体现在对每一届展会主题的设计和表达中, 是展会运作的原动力所在, 是吸引参展商参展的根本吸引点, 它决定着展会的组织运行, 活动设计和对外形象的表达, 即影响着BI和VI。与企业MI追求固定的理念不同, 展会MI既要有变也要有不变, 展会宗旨、文化和战略应该是始终如一的, 而展会的主题策划追求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 要求根据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策划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展会主题。

北京车展作为国际A级车展, 两年举办一届, 每一届都有明确的主题, 如2012年主题是创新、跨越;2014年主题是汽车、让未来更美好, 2016年主题是创新、变革。展会有了主题, 就像人有了思想, 我们所有的行动都由思想来控制。展会的行动如VI系统设计 (LOGO设计、环境布置、海报设计) 和BI策划 (展区划分、活动设计等) 都将围绕展会主题 (MI) 展开。北京车展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每一届都有创新的主题, 而主题之间既有变化又有其内在连贯性, 北京车展标志、主题色设计、现场环境布置等Vi系统均围绕着主题展开。

杭州市展会项目大部分每年一届持续举办, 但基本都存在主题不明确的情况, 因此在后续的展会策划和招展招商也无法围绕主题进行, 致使展会没有灵魂, 缺乏新意, 更无从谈起展会的品牌效应了, 因此难以确立展会的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另有部分展会, 虽然设置有主题, 但主题不明确、陈旧乏味、缺乏新意, 如杭州动漫展的展会主题每年都是国际动漫、美丽杭州, 而在展会的LOGO和标准色中却没有得到展现, 在现场布置和VI应用系统设计中也缺乏体现, 致使很多观众都觉得展会每年都在不断重复, 没有提升, 没有新意。MI策划的意识缺失, 缺少提炼展会灵魂和塑造展会文化的重视, 为办展而办展, 为经济而办展是目前杭州大部分展会存在的问题, 从而致使展会缺少品牌, 缺失竞争力。

(二) 展会视觉传达系统 (VI设计) :重LOGO, 轻应用

展会的视觉识别系统由展会的基本要素系统和应用要素系统两部分组成。基本要素系统主要包括展会名称, 展会LOGO, 吉祥物、标准字和标准色, 宣传口号等。展会的应用系统指展会的基本要素系统在宣传资料、办公设备、包装用品和展会现场环境中的应用推广。通过对比研究发现, 三个展会都有基本的视觉形象传达的意识, 都在自觉地利用视觉形象系统进行宣传推广, 塑造品牌形象。在展会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设计方面, 三个展会都具备初步意识, 但尚缺乏系统性规划。如三个展会均设计了展会的LOGO, 定义了展会的正式名称, 其中杭州车展和杭州动漫展还设计了展会的吉祥物, 杭州车展的吉祥物是西博娃娃, 杭州动漫展的吉祥物是孙悟空的形象;在标准字体和标准色方面, 三个展会呈现不同标准, 北京车展连续三年用了同一颜色即蓝色作为标准色, 在网站主页设计、展馆现场装饰、活动背景板设计等应用系统中皆使用了蓝色作为主题色, 来强化展会追求技术革新、绿色环保的品牌形象;2014-2016连续三年, 杭州动漫展采用三种不同的颜色进行现场环境的布置, 从而表现展会的变化和新意, 通过红色和黄色等明快的颜色, 呈现展会针对年轻受众希望传达的轻松欢快的品牌形象。该展会虽然在展馆装饰和现场氛围的塑造上采用了颜色传达, 但是围绕LOGO和标准色进行系统性的设计, 展馆布置所采用的颜色在其他的视觉传达中没有体现, 如在网站主页、微信公众号、配套活动背景板等应用系统中, 没有采用统一一致的色调, 虽然不烦美感, 但这种混乱弱化了品牌形象的传达。杭州车展似乎尚且缺乏VI设计的理念, 总体感觉LOGO和标准色在整个视觉传达中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表现, 感觉颜色系统较混乱, 品牌识别度低。

(三) BIS应用分析:经济利益决定一切

BIS即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就展会来说, 包括展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如展区与展位的设置与划分, 招展招商政策, 配套活动策划和组织, 对外宣传和推广工作, 是CIS的重要组成部分。

1、展区设置。

北京车展作为国际顶级车展, 展示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 需要同时动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和老馆。其中顺义新馆展出整车, 静安庄老馆展出零部件, 把不同需求的专业观众进行了有效区分, 避免拥堵和无效观众。展会每届根据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新潮流设置新的展区, 2006年北京车展在历届展区设置的基础上新开辟了“新能源车展区”, 展区内汇集了部分国内外著名品牌的电动车, 集中展示中外汽车业在电动汽车设计和制造上取得的最新成果。同时新增了"汽车制造装备展区", 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智能制造, 集中展示多种智能化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和装备, 包括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具、精密检测设备等, 将为展会增加新的亮点。新增设的展区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贴合政策热点, 符合展会创新变革的主题。

中国国际动漫节自2005年以来每年春天固定落户杭州举行, 展会结合展馆分布特点和动漫行业特征进行展区和展位的划分, 每个展区设置不同主题, A1馆命名为城市基地形象馆, 集中展示各地优势动漫公司和杭州本地动漫企业, A2馆命名为ACG (动漫与游戏) 产业馆, 集中展示优秀动漫及游戏企业风采。A馆面积达, 位置好, 将最能体现国际动漫, 美丽杭州的主题的两个形象馆设置在A馆。B馆各展区也各有特色, 但是纵观近三年动漫节的展区划分, 并未发现有所变化, 因此也难以体现每届新意。

杭州西博车展作为浙江地区最大的车展, 每年秋季在杭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展会同样受场地所困, 采取了两季办展模式, 其中第一季在十月中旬, 以亚洲品牌为主, 参展品牌包括日韩合资品牌和国产自主品牌;第二季在十月下旬, 以欧美品牌为主, 参展品牌包括欧美合资品牌、高端进口品牌和新能源汽车, 但是通过观察两季车展的参展品牌, 主办方似乎并不希望在两季之间形成更明显的差异化形象识别, 而参展品牌的混杂无序, 又造成了观众的观展盲目和疲倦。

三个展会均根据自身的展会的定位和主题需要进行展区规划和展位划分, 北京车展每年根据主题需要, 设置新的展区值得我们杭州的展会学习。动漫展的展区规划每年都固定不变, 难以调动观众的兴趣, 而杭州车展由于客观原因, 一个车展分成两季召开, 必然造成人流分散, 对其“东方日内瓦车展”品牌形象的打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配套活动。

北京车展除了丰富的产品展览展示外, 丰富多彩的高峰论坛及技术交流活动是展会配套活动亮点, 整个展会期间共有几十场高层研讨交流活动, 内容涉及中美汽车发展趋势、车联网创新、汽车零部件技术发展、汽车后市场发展等。这些配套交流活动的举办大大增大了展会的含金量和影响力。杭州动漫展以其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著称, 特别是大量杭州本地市民参与的地区性活动, 充分响应其国际动漫, 美丽杭州的展会主题。展会配套活动异常丰富, 共达50余个、包括以聚焦动漫产业生态—开放·融合·联动为主题的主论坛、以行业精英经验分享为目的的大师班, 以创投推介为目的的电影论坛, 专业赛事在整个活动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有金猴奖、声优大赛等七个赛事, 形成热烈欢快的城市节日氛围。杭州车展作为以现场促销为目的的地区B2C品牌车展, 现场气氛的营造, 促销力度的宣传、吸引到场人流及其重要, 其BI活动策划围绕互动、销售、氛围为核心展开。例如团置换活动;婚车采购活动;特价车限时限量秒杀活动;贴车贴送加油卡门票活动;新车发布;摄影大赛;美女车模秀、歌舞表演、有奖问答等都是围绕该目的展开的。

虽然几个展会的BI策划都有意无意地围绕主题展开, 但是还是缺乏在BI执行时必须考虑MI的系统理念, 大部分展会更多地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在经济效益和展会的长远目标发生冲突时, 往往就忽略了展会宗旨和文化理念, 而MI作为展会文化和理念的体现, 需要在BI执行过程加以贯彻。

三、基于CIS分析的杭州市会展项目品牌打造

(一) 提炼展会主题, 强化MI展会的灵魂作用

一个展会的主题即展会的MI, 相当于展会的灵魂, 是展会的核心思想点, 是展会其他工作的起点。展会由于年复一年持续举办, 而且MI与经济效益无直接关系, 因此往往被主办单位忽略, 或者渐渐弱化, 就办展而办展, 每年主题重复, 或者根本没有主题, 造成展会缺乏灵魂和新意, 特别是在展会现场销售的功能被便捷的网络电子商务取代以后, 参展的目的性更加多样化, 而展会的吸引力从现场成交变成了信息交流和关系维护之后, 新颖的展会主题对展商的吸引力逐渐显现, 建议展会项目应设立部门专题研究行业每年的新趋势, 新热点, 并成立咨询委员会, 广泛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 充分调研行业企业的需求, 经过充分论证, 拟定展会的主题, 主题要求符合时代潮流, 代表最新方向, 满足行业企业需求。表达上要求自然顺畅, 朗朗上口, 便于信息传达。

(二) 围绕MI, 做好VI和BI的系统策划

展会的主题确定下来后, 需要进一步确定展会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内涵, 形成展会的理念识别系统 (MIS) 。展会的理念识别系统应该能够体现展会的核心价值, 进行有效的价值传达。理念识别系统确定下来以后, 随之而来的VIS (LOGO, 标准色, 吉祥物等) 和BIS (展区划分、宣传推广和配套活动等) 就要围绕MI展开。视觉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 (包括展会名称、LOGO和标准字, 吉祥物等要件) 需围绕MI进行系统性设计, 这些设计要素应该是稳定的, 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应随意更改。而标准色和其他应用要素则可以随着每年展会主题的变化做适应性调整, 以强调每年展会创新点。而展会VI的应用要素系统, 例如背景板, 现场布置, 网站主页及相关资料, 只要涉及的视觉传达的都需要对基本要素系统进行充分的利用和传达。

(三) 重视自媒体平台的作用, 拓宽传播通道

展会宣传工作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不管是在展前、展中、展后, 都需要媒体参与推动整个活动进程。展前, 项目的推广及相关招商离不开媒体的宣传推广;展中, 也就是展会现场, 媒体各种持续报道曝光将有利于提升展会同行的影响, 同时关系到下一届展会的招商工作开展;展后, 会展企业需要进一步借势营销, 扩大其活动的知名度。会展传播受众专业性强、针对性高的特殊性, 导致传统大众媒体在专业展会传播中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信息量小等缺陷。而近几年自媒体的大量兴起及应用为会展传播带来了福音,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拓宽了会展传播的通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正以其快捷有效且低廉的特性改变着原有的展会招展和推广模式。品牌展会应打造以官方网站为主宣传阵地, 以APP应用和微信公众号为便捷服务通道两翼,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媒体的全方位, 立体式的自媒体传播通道。

摘要:杭州市会展品牌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 已开始出现瓶颈, 虽然杭州市会展办等政府部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升杭州市会展品牌特色, 但是难有重大突破。本文聚焦杭州市会展品牌的打造和提升, 以杭州市几个典型品牌会展为研究对象, 以CIS的CI、BI和VI的关系构建为理论基础, 从比较分析的视角研究杭州市目前的会展项目在品牌策划上的基本思路和存在的问题, 探寻以CIS的理论指导杭州市会展品牌化建设的指导思路和建设路径。

关键词:CIS,品牌战略,会展品牌

参考文献

[1]王春雷.中国会展业发展十讲—热点、趋势与战略[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4

[2]王杏丹.试论自媒体时代会展整合营销[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18) :64-66

[3]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2015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2015

[4]叶万春、万后芬.企业形象策划) CIS导入[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问责官员下一篇:农村金融发展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