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共7篇)
《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 篇1
《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
(成办发〔2010〕105号)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管理,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障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规划管理
第一条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组织编制工业集中发展区(点)的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应当符合全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并与区(市)县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二条
各区(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征求市级相关部门意见,经市政府审查同意后,按法定程序上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市级战略功能区内土地利用规划需经功能区领导小组审查同意。
第三条
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包括规模、位置和用地性质)须由市国土局会同市经委、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审查同意,重大调整须经市政府同意,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须依法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四条
严格控制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内道路、绿化等综合配套用地面积,新扩展区域工业净用地面积应不少于总面积的70%。
第五条
工业集中发展区内总部经济项目和行政办公、生活
(三)分期建设的工业项目分期供地。本年度只安排当年建设部分的用地,规划预留后期发展用地;当期实际投资额和建设进度未达到有关约定条件的,不安排后期用地。
(四)固定资产投资额2500万元以下,以及按投资强度标准计算占地不足20亩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引导进入标准厂房,总部经济项目可适当放宽;
(五)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外原则上不使用城镇建设用地新上项目,市政府批准或授权市经委批准同意的除外。
第九条
新用地工业项目按下列程序供地:
(一)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区内项目,由园区管理部门审查项目的用地规模、投资强度、产业性质、开竣工时间等土地利用条件,并以《项目准入意见书》形式报市经委核准;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区外项目由所在乡镇负责审查和申报。
(二)国土部门根据市经委核准的《项目准入意见书》中相关条件,会同发改、规划、工业、建设、环保等相关部门编制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方案,并组织挂牌供地。
(三)各区(市)县完成项目供地后,国土部门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点)管理部门分别报市国土局和市经委备案;房屋竣工验收时严格按《项目准入意见书》要求进行审核,验收合格后房管部门方可办理房产登记手续。
第十条 鼓励各区(市)县根据项目情况,采取租用、分年度、分阶段出让等形式,使用城镇建设用地。
签订《补充协议》进行相关约定。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项目的管理参照以上方式执行。
第十三条
实施项目竣工验收。工业项目竣工后,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规划、建设和园区管委会等部门联合对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事项进行复核验收,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要求限期整改,整改达标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加强闲置土地、空闲土地、低效土地的清理。采取要求限期增加投资、股份合作以及置换、回购、削减用地规模、无偿收回等方式,有计划地促进建设慢、投资强度低、综合效益差、土地占用多的项目,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第十五条
项目用地收回。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土部门定期对已供地项目进行评估考核,对产出效益、建设规划管理等指标达不到约定要求,符合退出条件的,依法清退,收回用地。市经委会同市国土局,督促区(市)县对闲置空闲土地进行分类处置,符合条件的督促尽快开工建设,无法开工的予以收回。
第十六条
加强工业用地整合。鼓励企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点)内调迁,企业调迁后原用地改变用地性质用于城市建设的,所在区(市)县按调迁企业原用地面积的50%,在有条件发展区内安排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市国土会同市经委审查确认后,安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经委同市国土局、市规划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达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工业用地管理促进工业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决定》(达市委发〔2011〕11号)精神,规范工业用地行为,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工业用地储备制度,保障工业项目用地需要
(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集中区)发展规划,及时将征收、收回、收购等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全部纳入土地储备库,适当进行前期开发,确保常年有一定数量的储备土地,满足工业用地需要。
(二)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用地。存量国有土地和工业储备土地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首先保障优先发展产业且
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各工业园区(集中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规定,经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可对工业用地出让金予以优惠。严禁各工业园区(集中区)之间为争取项目竞相压低地价招商。
(三)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各县(市、区)在供应工业用地时,必须明确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及相关违约责任。项目容积率应严格执行国家控制指标,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任何项目在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四)合理确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各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工业项目用地预审,根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和项目性质合理确定用地面积。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增资发展潜力的项目,供地限额可适当放宽。
(五)分期建设的工业项目分期供地。各县(市、区)应分期安排建设用地,规划预留后期发展用地,前期已供土地实际投
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不得转让的外,可以依法转让,但受让方要符合该地块确定的产业要求,且原企业的权利、义务随之转让。以项目为单位整体报批开发的工业项目,其项目用地、地上建筑物均不得分割转让。
(五)实行工业用地退出机制。企业取得工业用地后,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非因企业原因无法继续开发利用的,企业应退出土地,政府可按原土地取得价格结合已开发利用程度给予适当补偿。
四、加大工业项目批后监管,完善竣工验收制度
(一)加大工业项目批后监管和执法监察力度,建立健全工业项目用地开发利用全过程跟踪检查制度。新开工建设工业项目用地实行“挂牌施工”,严禁少批多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闲置浪费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对违法违规用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及时整改、纠正和依法进行查处,有效形成多部门合力统一监管的联动机制,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取得成效。
(二)完善工业项目竣工验收和投入产出履约验收制度。各县(市、区)要将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履行土地出让合同的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内容,由项目投资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住建、财政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联合组织复核验收。出让合同中约定需进行投入产出履约验收的,由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以投产日期、企业效益、税收等为主要内容的投入产出履约验收。
《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 篇2
深府〔2016〕8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20日
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质量型发展新优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本试行办法适用于深圳市行政辖区内供应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的行为。
第三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四)坚持产业用地供应与产业导向相适应。
第四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挂牌(以下简称招拍挂)等公开竞价方式,通过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需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供需平台)以出让或者租赁方式供应。
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可以采取“带产业项目”挂牌出让(租赁)方式供应。
第五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应当符合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方向、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第六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由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委托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区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章用地供应
第七条区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确定拟供应的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在供需平台公布。拟供应土地的安置补偿应当落实到位,并具备动工开发所需的道路、供水、供电及场地平整等基本条件。
第八条企业可以通过供需平台常态化申报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需求。
企业申报的用地需求信息应当通过供需平台在市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区政府之间共享。
第九条重点产业项目由区政府组织遴选,拟定遴选方案。遴选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名称及意向用地单位;
(二)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建设内容和初步建设规模等论证材料;
(三)产业准入条件,包含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要求,以及投产时间、投资强度、产出效率、节能环保等;
(四)用地规模、用地功能、建设规模及土地供应方式、期限、权利限制等;
(五)其他相关事项。
重点产业项目也可由市政府确定后,交由区政府组织开展土地供应工作。
第十条遴选方案应当在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及深圳政府在线等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区政府应当将确定的遴选方案和产业发展监管协议一并报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及相关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区政府组织区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辖区派出机构(以下简称规划国土派出机构)拟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或建设用地租赁方案(以下统称土地供应方案)。
土地供应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产业准入条件;
(二)用地预审意见;
(三)规划设计条件、使用期限、开竣工期限、权利限制等土地利用要求;
(四)土地供应方式;
(五)出让或者租赁底价、履约保证金数额、付款方式;
(六)中标人或者竞得人确定办法;
(七)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第十二条产业准入条件由区产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置。
《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3年本)》中被列为限制发展类和禁止发展类的产业项目不得供地。
一般产业项目的产业准入条件包括企业注册地、产业准入行业类别、从事准入行业年限、国家或者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高新项目认定)等。产业准入行业类别应当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中的“大类”或者市政府鼓励发展类产业政策设置,重点产业项目的产业准入条件可以在前款规定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遴选方案增加设置项目名称、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以及投产时间、投资强度、产出效率、节能环保等。
第十三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实行弹性年期供应制度。一般产业项目用地出让期限按照20年确定,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出让期限可以按照30年确定。
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租赁期限不少于5年且不超过20年。租赁转出让的,出让年期与已租赁年期之和不超过本试行办法规定的出让最高期限。
第十四条以出让方式供应的一般产业项目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限整体转让或不得转让,初始登记后不得办理分证;允许抵押,但抵押金额不得超出合同地价与建筑物残值之和。
以出让方式供应的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允许抵押,但抵押金额不得超出合同地价与建筑物残值之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原则上不得转让,如有特殊情形需要转让的,应当在遴选方案中明确。其中,总部类用地中按规定应予权利限制的部分,可选择以下类型之一: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自规划验收起10年后方可转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自规划验收起15年后方可转让;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自规划验收起20年后方可转让;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在出让期内不得转让。以租赁方式供应的建设用地不得转让、转租或抵押。
第十五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出让底价结合权利限制以评估方式确定,不得低于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一般产业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端制造业项目用地上除配套商业以外的建筑类型,出让底价适用产业发展导向修正系数。
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上除配套商业以外的建筑类型,出让底价按照评估价的70%确定。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端制造业项目出让底价同时适用产业发展导向修正系数。
一般产业项目地价一次性缴交。重点产业项目地价可以不计利息分期缴交,首期缴交比例不得低于50%,并且应当自合同生效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付清,余款1年内支付完毕。
第十六条一般产业项目用地的年租金底价按照该类建设用地出让20年期评估价的5%确定。重点产业项目用地的年租金底价在该类建设用地出让20年期评估地价的3%到5%之间确定,并在遴选方案中明确。
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租赁的租金按年支付。
第十七条区政府对土地供应方案进行审定,规划国土派出机构根据审定的土地供应方案,委托市土地交易机构组织交易。
按照本试行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需要签订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的,产业发展监管协议应当与建设用地供应公告一并公告。区政府应当就产业准入条件及产业发展监管协议有关内容接受公众咨询。
第十八条一般产业项目的中标人或者竞得人在签订成交确认书后5个工作日内,向供应土地所在辖区的产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产业准入条件核实申请。符合产业准入条件的,区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核实文件。不符合产业准入条件的,中标人或者竞得人应当按照建设用地供应公告的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重点产业项目用地竞买申请人应当在建设用地供应公告规定的公告期内,向拟供应土地所在辖区的产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产业准入条件审查申请。符合产业准入条件的,区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查文件。竞买申请人凭审查文件到市土地交易机构办理竞买手续。
第十九条中标人或者竞得人持成交确认书、产业准入条件核实文件,申请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建设用地租赁合同(以下统称土地供应合同)。
按照本试行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需要签订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的,应当先签订产业发展监管协议,作为土地供应合同的附件。
第二十条土地供应合同签订后,用地单位可以向发展改革、规划国土、建设、产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分别申请办理立项、规划许可、环评及其他审批手续。
第二十一条转让建设用地使用权、因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而拍卖或者变卖建设用地使用权,涉及受让人资格条件限制的,次受让人应当符合原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限定的受让人资格条件,次受让人用以经营的产业必须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确需转让或者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又无符合受让条件的次受让人的,可以由政府优先回购。
第二十二条租赁期内,承租人可以向区政府申请承租土地转出让。经区政府审定土地供应方案后,符合本试行办法条件的,以协议方式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
承租土地转为出让的,出让价格及支付方式按照本试行办法第十五条确定,评估期日应当以区政府审定土地供应方案的时点为准。
第二十三条租赁期届满前6个月,承租人可以向规划国土派出机构提出续租申请。按照本试行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通过履约考核的,除因公共利益需要外,土地续租申请应当予以批准,并重新签订建设用地租赁合同。批准续期的,续租期限不得超过自原租赁合同生效之日起算的租赁最高期限。续期租金按照本试行办法第十六条确定,评估期日应当以批准续租时为准。
第二十四条出让期限届满前6个月,用地单位可以申请续期。区政府按届时土地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审批,批准续期的,续期年限与已使用年限之和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出让年限,并按规定缴纳地价。
第二十五条出让以及租赁期限届满,用地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续期或者续期申请未获批准的,建设用地无偿收回。地上建筑物及构筑物补偿,应当在土地供应合同中约定采取残值补偿、无偿收回、恢复原状等方式处置。因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的,应当给予合理补偿。
逾期未完成土地清理或者拒不办理土地移交手续的,由规划国土监察机构依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区政府应当定期将辖区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出让情况报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全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情况报告市政府。
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全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的政策制订、统筹指导、情况汇总等工作,并建立评估考核机制。
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各区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各区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土地整备计划、建设用地清退计划、闲置土地处置、供地率等执行情况,可调整各区土地供应的规模和时序。
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就拟供应土地是否达到供应条件,产业准入条件设置是否符合规范等进行监督,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要求启动、中止或者终止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工作。
第三章产业发展监管
第二十七条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实行“全方位、全年限”多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
第二十八条重点产业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端制造业项目,由区政府与用地单位签订产业发展监管协议。
产业发展监管协议应当包括产业准入条件、投产时间、投资强度、产出效率、节能环保、股权变更约束、退出机制、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
区政府应当制定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的格式文本、履约考核标准和考核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区政府应当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分别在项目建成投产、投产后每隔5年、出让(租赁)年期届满前1年等阶段对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约定事项的履行情况进行核查。
根据履约核查情况,对履约考核未通过的,区政府应当组织规划国土、产业行政主管、市场质量监管、国税、地税、证监、信用监管等部门依法依约进行处置,并形成履约核查处理报告,按批次报送市政府。
第三十条签订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承租人)出资比例结构、项目公司股权结构改变,应当事先经区政府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三十一条在土地供应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之前或达产之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承租人)因自身原因无法开发建设或运营,可以申请解除土地供应合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约定终止土地供应合同,收回建设用地,返还剩余年期土地出让价款;对地上建筑物及构筑物补偿,应当在土地供应合同中事先约定处置方式。
第三十二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承租人)取得建设用地后,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土地使用条件使用土地。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无偿收回建设用地。对地上建筑物及构筑物补偿,应当在土地供应合同中事先约定处置方式:
(一)除不可抗力外,因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承租人)自身原因未按时开工、竣工,超过合同约定最长时限的;
(二)按照产业发展监管协议约定应当解除土地供应合同的。第三十三条区政府将履约考核未通过的企业、关联企业及法人代表列入失信“黑名单”,并及时报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失信主体不得参与我市城市更新、土地竞拍,并由各部门依照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投标或者竞买申请人采取欺骗、贿赂、恶意串通等非法手段取得投标或者竞买资格的,取消其投标或者竞买资格并予以公告;已被确定为中标人或者竞得人的,取消其中标或者竞得资格,确认中标或者竞得结果无效,保证金不予退还;已签订土地供应合同的,依法解除合同,收回建设用地,并追究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中标人或者竞得人不按照规定签订成交确认书、产业发展监管协议以及土地供应合同的,取消其中标或者竞得资格,保证金不予退还。
中标人或者竞得人签订土地供应合同后不能按时缴清地价款的,依法解除合同,收回建设用地,中标人或者竞得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十六条在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过程中,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违反规定,泄露底价(保留价)、投标人或者竞买人情况等应予保密内容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七条政府有关部门、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按照规定履行职责或者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试行办法所称供需平台,是指专门设立的全市统一、公开、常设性的市场化配置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资源以及进行全年限监管的载体。供需平台通过用地供应信息公开、需求信息收集和供需信息共享,推动用地供应与企业需求对接,优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
本试行办法所称重点产业项目,是指经重点产业项目遴选认定的、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且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产业项目:
(一)按我市总部认定相关办法认定为总部企业的;
(二)在本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重大影响力或者品牌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
(三)对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具有填补空白和完善产业链作用或者核心技术专利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
(四)市政府审定的其他项目类型。
市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产业领域重点产业项目认定标准与实施细则。
除重点产业项目之外的项目为一般产业项目。
《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 篇3
2002年1月14日成府发[2002]第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加快东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改革与结构调整步伐,构建我市工业新高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依据成都市人民政府批转的《关于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建议》,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除适用于东郊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外,其它城区实施搬迁改造的工业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企业搬迁改造应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的原则。
第四条 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涉及的政府各部门,应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
第五条 企业搬迁改造应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工业卫生、消防、节水、节能、绿化等有关规定。
第六条 按照本办法实施搬迁改造的企业,可享受本办法中的有关政策。
第二章 搬迁范围与搬迁方向
第七条 调整区域内的污染严重企业、高耗能企业和大运输量企业必须实施搬迁改造;一般性工业企业应服从城市规划主动实施搬迁改造;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扭亏无望的企业就地依法关闭破产。
第八条 搬迁企业选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要求,形成重点行业相对集中、产业辐射有序的分布格局。同时,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因素。按照我市向东向南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实施“一号工程”以及工业布局要求,东郊工业企业将重点向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西区、新都、青白江等方向转移,其中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都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建材、食品等加工工业;青白江重点发展化工、治金工业。
第三章 资金使用与管理
第九条 企业通过土地转让获取的资金,主要用于搬迁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支出、企业富
余人员分流安置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支出以及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用,专款专用,以确保企业搬迁改造的顺利实施。
第十条 搬迁改造企业要把精力集中到发展主业上,集中资金进行工业项目建设,尽快使企业通过搬迁改造发展壮大。
第十一条 企业搬迁后按规定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出让金差价,经市政府批准,统一安排使用。
第十二条 对已向银行办理土地和房产抵押手续的搬迁企业,银行应本着“既支持企业搬迁,又防止债权悬空”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方式积极予以支持:凡搬迁企业转让抵押物收入较多,能够偿还银行抵押贷款的,应首先偿还银行贷款,企业实施搬迁、新建厂房以及进行技术改造所需资金,可向银行新申请贷款,银行应优先给予支持;不能偿还抵押贷款的搬迁企业,可另外寻找符合条件的抵押物,在征得债权银行同意后,申请替换原抵押物,亦可寻找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将抵押贷款转为担保贷款;既不能归还抵押贷款又找不到符合条件抵押物或担保人的搬迁企业,在征得债权银行同意后,可先转让其抵押物,转让抵押物收入专户存入拥有抵押权的银行,并由银行监督使用,待企业迁入新址,取得土地和房产证后,立即重新办理抵押贷款手续。除此以外,企业处债权银行双方协商,亦可采取其他方式解决。搬迁企业在办理上述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的过程中,评估、登记、担保等部门应免收或按低限减半收取有关费用。
第四章 政策与措施
第十三条 搬迁改造企业纳税地财政应根据财力情况,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搬迁企业的搬迁建设。
搬迁改造企业迁入新址后,税收解缴关系随之转入当地。对原税收解缴关系在市级的企业,按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办法,调整市相关区(市)县的收入基数,超基数部分实行市与相关区(市)县按比例分成,其中市上分成比例为30%。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搬迁方向实施搬迁改造企业,市上按企业实际上缴税数的30%的比例分成。特殊情况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商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第十四条 搬迁企业原址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土地由政府组织拍卖,企业在法律法规文摘
2003年底以前启动搬迁改造的,政府按土地成交价款的15%收取土地出让金;企业在2003年底以后实施搬迁改造的,其土地出让金按30%收取。其余部分用于企业搬迁改造。
第十五条 搬迁企业原址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并改变土地用途,原则上由政府与企业协商收购或由企业在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交易,企业在2003年底以前实施搬迁改造的,市政府按成交价或重新评估价的5%收取土地出让金差价;企业在2003以后实施搬迁改造的,市政府按成交价或重新评估价的10%收取土地出让金差价。
第十六条 土地、房产没有抵押的搬迁改造企业,在搬迁改造方案制定后,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或市政府同意的其它方式对土地区一体化进行协议收购或拍卖。
第十七条 企业搬迁新址后,金融机构要满足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全力支持企业的发展。
第十八条 搬迁改造企业在原厂址所占用的水、电、气使用指标、排污指标经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商请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并补交欠费后,原指标可随搬迁改造转移新址,超过原有指标总价缴纳相应的规费。
第十九条 鼓励企业在搬迁时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凡搬迁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企业可按《成都市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贷款项目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成办发[2001]55号)规定申请享受贷款贴息。
第二十条 市政公用部门要根据企业搬迁后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开辟新的公交线路,设法解决好公交运输问题。
第二十一条 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搬迁方向搬迁的污染严重企业,可向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办公室商请市环保局审核同意后,由市环保局安排污染治理补助资金,积极支持企业通过搬迁改造,消除污染。
第二十二条 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再办理企业在原址的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的环保审批手续,并将限期搬迁改造。
第二十三条 市及区(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安排搬迁企业用地计划。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原则上从土地交易市场通过招标、拍卖方式获得土地开发权。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成片开发,并承担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政府负责主要市政道路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第五章 职工安置
第二十五条 搬迁改造企业,要积极通过发
展第三产业和招商引资,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对
富余职工进行分流安置,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第二十六条 因企业搬迁改造,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企业与职工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到一致的,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违返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其中:已改制并转变了国企职工身份的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职工以一次性安置费和现金入股总价。按公司章程规定处理;在改制的新企业工作期间的经济补偿,按照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执行。
第二十七条 当地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企业做好职工培训和再就业工作,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
第二十八条 职工自谋职业后应按规定继续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原符合国家规定的工龄和缴费年限可以连续计算,按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办理退休。重新就业人员,新用人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继续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时按规定享受失业救济。
第二十九条 搬迁改造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关系可保持不变,暂不随企业搬迁转移。
第三十条 搬迁改造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必要费用将本企业退休人员交由社区或退管站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民政、劳动部门和当地政府要积极做好相关落实工作。
第六章 组织领导
第三十一条 企业的搬迁改造在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 领导小组在市经委设立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负责日常工作,并对领导小组负责。主要职责包括:牵头拟定东郊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规划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审定宣传方案,组织、指导企业搬迁,掌握企业搬迁动态,总结推广经验,协调解决企业搬迁改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对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的其它问题,可制定补充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 篇4
瑞政发〔2009〕159号
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乡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瑞安市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准入条件设臵和标后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瑞安市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准入条件设置
和标后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市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工作,规范工业项目准入管理,加大标后监管力度,切实提高工业国有土地利用效率,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瑞安市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业国有土地使用权实施办法》(瑞政发„2007‟107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明确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准入条件
(一)凡参加瑞安经济开发区(包括阁巷垦区)、汽摩配产业基地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的企业,必须同时符合以下第1、2、4项或第1、3、4项准入条件;参加乡镇工业功能区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的企业,企业上年度产值原则上要达到1000万元以上,同时必须符合以下第2、4项或第3、4项准入条件:
1.企业上一年度产值要达到3000万元以上,税费达到15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或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产值可放宽至2000万元以上,税费120万元以上);企业上一年度亩均产值要达到500万元以上,亩均税费18万元以上。
2.企业前三个年度获得过瑞安市级(含)以上的科技进步奖,或承担过瑞安市级(含)以上的科技计划项目,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效专利)。
3.企业至少拥有一个有效期内的瑞安市级(含)以上的品牌。
4.企业现有工业用地原则上已得到充分利用,无闲臵用地。
(二)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其拟在出让地块投资的工业项目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准入条件,方可参加我市工业用地公开出让。
1.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温州和我市产业导向政策和产业布局要求。
2.项目必须符合生态功能区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要求;其采用的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和能源消耗要达到或接近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3.项目亩均投资不低于220万元;项目投产后,在原企业产出水平的基础上,新增用地每亩年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亩均税费达到18万元以上。
4.严格执行《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浙土资发„2007‟9号)文件的规定,除规划、安全、消防、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规定外,工业项目在规划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建造多层厂房,容积率可放宽至2.5。
(三)上述
(一)和
(二)条款作为我市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的基本准入条件,由市经贸局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审核把关。近三年已供过工业用地的企业,原则上不再具备参加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的资格条件。
(四)对于招商选资项目,企业准入条件由市外经贸局、协作办审核。项目准入条件必须同时符合上述
(二)条款要求。同时,外资项目还必须符合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要求,且项目总投资不少于1000万美元,合同外资不少于2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亩均不少于25万美元。外地企业中标或竞得土地使用权后必须在瑞安市内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核算资格的法人企业,并进行税务、统计等登记,接受本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五)市经贸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建立工业项目用地需求项目库,凡是有用地需求的工业企业,必须书面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的进入项目库,作为工业国有土地出让的申请对象。
二、强化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后的监管工作
(六)加强土地出让合同事项的约定。工业用地出让必须通过土地出让合同形式,对项目开工和竣工期限、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建设进度履约保证金、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机制、项目用地退出机制、违约责任等事项进行约定。同时,投标人或竞买人在提出参加土地出让活动申请时,要对合同形式及预设定的合同条款无异议,并作出履约和愿意承担违约责任的承诺。
(七)明确项目的建设期限。建设项目必须在交付土地之日起9个月内开工,开工后两年内竣工,原则上不得分期建设。对用地面积大于100亩、小于200亩的项目,竣工时间可放宽半年;对用地面积在200亩及以上的项目,竣工时间可放宽一年。非企业自身原因导致不能按合同约定时间开工或竣工的,企业必须及时向所在的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核实并报市政府批准确认后,开工、竣工及有关经济指标履约时间方可按实际延误时间顺延。
(八)建立项目建设进度履约保证金制度。由项目所在的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受让企业签订合同,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补充附加条款。建设进度履约保证金按出让面积每亩12万元标准,由项目所在的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取,统一上缴进市财政非税收入专户。建设进度履约保证金(包括同期银行存款利息)根据项目履约情况,市财政凭项目所在的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乡镇<街道>辖区内的企业统一由市经贸局负责)的函,分三次返还,按期开工的返还四分之一,按期竣工投产的再返还四分之一,经综合验收合格的,余下的四分之二全部返还。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未开工或未竣工投产的,市财政凭项目所在的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乡镇<街道>辖区内的企业统一由市经贸局负责)的函,将相应比例的建设进度履约保证金(包括同期银行存款利息)转为滞纳金后缴入国库。
(九)加强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抵押的管理。受让人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办理供地手续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向市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办理临时土地使用权证书,临时土地使用权证书由市国土资源局保管,并建立项目档案。若受让人需要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市国土资源部门给予办理抵押登记,除重大工业项目外,他项权利证明书中必须注明最高贷款额不得超过原来土地出让成交价格的150%,由抵押权人执行。
(十)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考评机制。项目竣工验收两年后,由企业书面申请综合验收,瑞安经济开发区、汽摩配产业基地内的项目,分别由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牵头,会同经贸、国土资源、国税、地税等部门,对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的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主要指标进行验收;其他工业功能区项目,由市经贸局牵头,会同项目所在乡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给予办理发放土地证正本,属“高产田”的,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订;对验收不合格,主要指标达不到合同约定要求的,暂扣相应比例的建设进度履约保证金后,延期整改一年。整改合格后,予以返还。
情况:①针对企业擅自更改项目,或土地、厂房利用严重不足,或对土地、厂房进行转让、出租等情况,及由此导致亩均产值、税费指标达不到约定要求的,由项目综合验收牵头单位提出,市工业用地公开出让领导小组确认后,采取项目用地退出机制。由市政府以原土地出让成交价格、前期土地开发费用、厂房的重新购臵价格三项之和的价格对土地受让人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予以收购,收回土地使用权;如企业生产发展仍需用地的,经受让人申请,市政府同意,可采取部分用地保留与退出机制,由受让人补足保留部分土地的现时土地市场价格与原土地出让成交价格(按平均价格计算)的差额后予以保留土地使用权,并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②对企业按合同约定要求进行建设,项目无擅自变更,投资强度已达到约定要求,土地、厂房也已充分利用,但由于市场变化、效益不佳等客观原因,导致亩均产值、税费指标达不到约定要求的,可采取补税措施,即从延期整改一年后开始计算,按约定的年纳税额与实际税收的差额收取集约产出违约金(暂扣的综合验收部分的相应进度履约保障金每亩6万可抵集约产出违约金),直至达到约定的亩均税费要求或已连续两年收取集约产出违约金的,给予办理发放土地证正本。
(十二)建立企业股权变更预警机制。中标人、竞得人获得土地后,原则上10年内不得交易转让。股权确需变更的,须报建设项目所在的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确无异常情况的,须出具同意变更书面证明,缴纳相关税费后,由工商部门予以办理。
三、加强对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三)成立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出让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的日常工作。同时,成立项目跟踪推进工作小组,定期对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后的后续工作进行跟踪督查。
(十四)项目所在的瑞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汽摩配产业基地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工业国有土地监管责任单位,必须建立工业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台帐,加强动态监管,督促项目投资主体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开发利用土地。
(十五)市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本办法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有违纪违法行为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六)本办法实施细则另行制订。(十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2008年8月21日颁布的《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工业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准入条件设臵和标后监督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瑞政发„2008‟125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工业
用地△
办法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人武部,市法院、检察院,各办事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单位。
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篇5
国土资源部日前对外公布了新修订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该《控制指标》相应提高了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新修订的《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其中规定,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工业企业内部原则上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标准普遍提高了15%,容积率控制指标总体上调。工业用地准入门槛的相应提高。目的是要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走节地高效的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编制工业项目用地有关法律文书、工业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违约责任追究的重要尺度。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四、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
(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厂房。
六、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没有达到本控制指标要求的,应依照合同约定及有关规定追究违约责任。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土地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土地等别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发生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执行。
附件:1控制指标应用说明2城市等别划分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附件1: 控制指标应用说明
一、指标应用
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城市的土地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和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土地等别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有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划分的规定执行(详见附件2);工业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执行(详见附件3)。
二、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
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的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用于生产和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5、绿地率:绿地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绿地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绿地率所指绿地面积包括厂区内公共绿地、建(构)筑物周边绿地等。
附件2:土地等别划分(略)附件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本控制指标仅列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制造业部分的分类目录,详细内容参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本门类包括13-43大类。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应视为制造。但在建筑预制品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桥梁、仓库设备、铁路与高架公路、升降机与电梯、管道设备、喷水设备、暖气设备、通风设备与空调设备,照明与安装电线等组装活动,以及建筑物的装置,均列为建筑活动。在主要从事产品制造的企业(单位)中,为产品销售而进行的机械与设备的组装与安装活动,应按其主要活动归类。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饮料制造业 1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及纸制品业
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制品业 30塑料制品业3
31非全属矿物制品业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金属制品业
35通用设备制造业 36专用设备制造业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31 4310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432 43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具体二级分类略)
表1 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单位:万元/公顷
行业代码地区分类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市县等别
第一、二、三、四等 第五、六等 第七、八等 第九、十等 第十一、十二等 第十三、十四等 第十五等
13≥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14≥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15 16 17 18
≥1935≥1935≥1935≥1935
≥1555≥1555≥1555≥155
5≥1125≥1125≥1125≥1125
≥780≥780≥780≥780
≥660 ≥660 ≥660 ≥660
≥590≥590≥590≥590
≥440≥440≥440≥440
19≥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20≥1555≥1245≥900≥625≥520≥470≥440 21≥1815≥1450≥1055≥725≥605≥555≥440 22≥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23≥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24≥1935≥1555≥1125≥780≥660≥590≥440 25≥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26≥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27≥3885≥3105≥2260≥1555≥1295≥1175≥440 28≥3885≥3105≥2260≥1555≥1295≥1175≥440 29≥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30≥2070≥1660≥1210≥830≥690≥625≥440 31≥1555≥1245≥900≥625≥520≥470≥440 32≥3105≥2485≥1815≥1245≥1035≥935≥440 33≥3105≥2485≥1815≥1245≥1035≥935≥440 34≥2590≥2070≥1505≥1035≥865≥780≥440 35 36 37 39
≥3105≥3105≥3885≥3105
≥2485≥2485≥3105≥2485
≥1815 ≥1815 ≥2260 ≥1815
≥1245≥1035≥1245≥1035≥1555≥1295≥1245≥1035
≥935≥440 ≥935≥440 ≥1175≥440 ≥935≥440
40≥4400≥3520≥2575≥1760≥1470≥1330≥440 41≥3105≥2485≥1815≥1245≥1035≥935≥440 42≥1555≥1245≥900≥625≥520≥470≥440 43≥1555≥1245≥900≥625≥520≥470≥440
注:城市等别划分见附件2。
表2 容积率控制指标
代 码行 业 分 类容 积 率
13农副食品加工业≥1.0 14食品制造业≥1.0 15饮料制造业≥1.0 16烟草加工业≥1.0 17纺织业≥0.8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
19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0 20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0.8
21家具制造业≥0.8 22 23 24 2
5造纸及纸制品业≥0.8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0.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5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6 27医药制造业≥0.7 28化学纤维制造业≥0.8 29橡胶制品业≥0.8 30塑料制品业≥1.0 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7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 34金属制品业≥0.7 35通用设备制造业≥0.7 36专用设备制造业≥0.7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7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7
工业用地项目审批流程 篇6
在宝泉岭经济技术开发区办理工业用地手续的,需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用地单位提出用地申请
接件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所
申请用地单位提交材料:
1、农垦宝泉岭分局或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2、宝泉岭分局城镇规划局出具的规划选址意见书
3、建设项目的平面布置图;建筑面积的核算表
宝泉岭国土资源所对用地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经审查,申请用地单位提交的材料齐全且有效之日起3个工作日报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主管副局长。
二、用地现场踏查
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主管副局长在接到宝泉岭国土资源所申请现场踏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组织有关科室进行现场踏查。
主要查看:
1、查看现场,确定选址位置的用地条件,看是否是耕地、是否是基本农田、是否符合宝泉岭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查看宝泉岭城镇地籍调查情况,看用地现场的现状是否符合农垦宝泉岭分局城镇规划局下达的选址面积;
3、区分不同情况(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占用耕地、是否占用基本农田),向有关科室、国土资源所下达工作任务。
三、用地预审
接件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所
承办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
(一)农垦宝泉岭分局批准的建设项目
用地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材料: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2、用地预审申请
3、建设项目立项批准文件
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环评报告
6、补充耕地方案
7、补充耕地的位置图
8、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
宝泉岭国土资源所审查用地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有效,齐全有限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组卷报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
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对宝泉岭国土资源所提交的材料审查合格后,2个工作日内报局领导审批,并出具用地预审文件。
(二)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
宝泉岭国土资源所按
(一)要求组卷上报,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初审,报局领导审查批准后,报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由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报省国土资源厅。
审批机关: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
四、宗地测量
接件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所
承办单位: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金土测量有限公司
用地预审通过后,由宝泉岭国土资源所委托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金土测量有限公司进行宗地定界、面积的测量。
工作时限:5个工作日
(确定土地使用权人后,由土地使用权人向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金土测量有限公司缴纳测量费)
五、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接件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所
承办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耕地保护科
依据农垦宝泉岭分局城镇规划局出具的选址意见书,选址位置需要占用农用地的,需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用地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材料:
1、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标准合法性、安置途径可行性以及履行征地程序情况的说明(农垦宝泉岭分局)。
2、听证告知及回证意见
3、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农垦宝泉岭分局或省政府有关部门)。
4、建设项目用地初步设计批复(农垦宝泉岭城镇规划局)
5、宝泉岭农场《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原件在宝泉岭农场)。
6、宝泉岭农场土地权属界限图(原件在宝泉岭农场)。
宝泉岭国土资源所审查用地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有效,齐全有效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组卷报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耕地保护科。
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耕地保护科对宝泉岭国土资源所的报卷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3个工作日内报局领导同意,并出具请示文件,报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
批准机关: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
六、地价评估
承办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利用科
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利用科委托有地价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根据占地面积、位置、土地现状等条件进行地价评估。
(成交确认后,由竞得人向评估机构缴纳评估费)
七、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案报批
接件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所
承办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
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农转用批复文件下达后,或不需要办理农转用手续的,由宝泉岭国土资源所在2个工作日内,按要求填报《建设用地报批明细表》,报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规划利用科在3个工作日内填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案审批表》报局领导签字同意,报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审查,审查合格后报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
批准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八、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承办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
竞买申请人提供资料:
1、竞买申请书
2、竞买保障金发票(到宝泉岭国土资源所缴纳)
3、报价单
4、法人身份证明及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依据国土资源部11号令,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公告时间20天。在公告规定的时限内,接受用地申请、缴纳竞买保障金、接受申请人的报价。公告结束后,在宝泉岭一楼大厅挂牌,挂牌时间10个工作日。根据申请人报价,确定竞得人。
确定竞得人后,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公示时间10天.在公示期内,没有提出异议的,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九、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缴纳土地出让金、交付土地
承办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
在公示期内,没有单位、法人及自然人对该宗地出让结果提出异议的,竞得人就可以和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及交付土地的日期。竞得人按约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按约定时间交付土地。
宝泉岭国土资源所将该宗地所有材料整理成卷,报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利用科,同时将报卷副本交付竞得人。
十、验收、登记、发证
接件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所
承办单位: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地籍科
用地单位提交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法人身份证明
3、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4、竞买申请书
5、竞买资格确认书
6、报价单
7、出让公告
8、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9、土地估价技术报告、会审意见、备案单
1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案审批表
该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由用地单位向宝泉岭国土资源所提交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宝泉岭国土资源所在接到该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组织对该建设项目的初验。经初验合格的,报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由主管副局长组织相关科室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宝泉岭国土资源所将验收单报宝泉岭国土资源分局地籍科。土地登记完成后,用地单位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代理机构,申请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上海工业用地出让规定 篇7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全面实施“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市场配置作用,加强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上海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等,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定义及适用范围)
本规定所称工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土地出让合同为平台,对项目在用地期限内的利用状况实施全过程动态评估和监管,通过健全工业用地产业准入、综合效益评估、土地使用权退出等机制,将项目建设投入、产出、节能、环保、本地就业等经济、社会、环境各要素纳入合同管理,实现土地利用管理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
本市新增供应的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通用类等建设用地,均按照本规定执行。历史违法工业用地处置、存量工业用地扩大用地面积、提高建筑容积率、分割转让、原划拨土地转出让等情形,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基本原则)
坚持遵循项目全生命周期规律,合理确定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
坚持落实土地利用全要素管理,明确工业用地的单位土地投入、产出、节能、环保、本地就业等经济、社会、环境约束性指标。
坚持实施土地利用全过程管理,实现项目开竣工、投达产、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和土地使用权退出的全过程管理。
坚持体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实现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提质增效、和谐发展的目标。
第四条(管理职责)
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本市工业用地规划和土地利用等管理工作。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制定本市产业准入标准和产业用地标准,制定并实施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的指标、标准、方法和程序等。市环保局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本市工业用地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其它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配合、服务、监管工作。
各区县政府以及市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各自区域内的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区县规划土地管理、产业管理、投资主管、环境保护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具体协同实施本规定。
区县政府相关部门或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履约考核等工作。
第五条(规划管理)
工业用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符合本市产业准入、用地标准、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等的要求。
规划工业区块(即“104区块”)主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规划工业区块外、集中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即“195区域”)按照规划加快转型,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六条(产业准入)
定期发布本市产业指导目录,强化产业项目准入管理,严禁向禁止类工业项目供地,从严控制限制类工业项目用地。
优化完善产业用地标准,定期更新本市工业用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的最低标准。强化产业项目准入审核制度,明确工业用地项目的产业类型、投资强度、产出效率和节能、环保、本地就业等的要求,并将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作为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的依据。
第七条(土地供应方式)
工业用地供应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执行。经产业准入审核认定后,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采取“带产业项目”挂牌方式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通用类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供应。
鼓励采取租赁方式使用土地,逐步实行工业用地“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的供应方式,由中标人或竞得人先行承租土地进行建设,通过达产验收并符合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条件的,再按照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
第八条(土地出让价格)
完善以基准地价、区段地价和标定地价为核心的建设用地价格成果体系和更新机制。建立工业用地和商办用地合理地价调节机制,提高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土地出让起始价最低标准为:
(一)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出让起始地价,不得低于相同地段的工业用地基准地价。
(二)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出让起始地价,外环线以外地区不得低于相同地段工业用途基准地价的150%;外环线以内地区不得低于相同地段办公用途基准地价的70%;部分位于外环线外侧、部分位于外环线内侧的规划工业区块,由区县政府和相关园区管理机构研究,按照上述标准,确定最低价的适用标准。
(三)研发总部通用类出让起始地价,不得低于相同地段办公用途基准地价的70%。
第九条(土地出让年限)
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原则上,新增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出让年限不超过20年,出让价格按照基准地价对应的最高年限进行年期修正。国家和本市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按照本市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认定后,以认定的出让年期出让,最高不超过50年。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通用类用地的最高年限为50年。
第十条(合同到期及续期)
工业用地使用权到期前,受让人可向出让人提出续期使用申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满足节能和环境保护要求,经综合考评达标的,可以采用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续期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时的土地出让价款,可参照原出让合同约定的出让价格,结合续期时土地所在区域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等,综合评估确定。
受让人未提出续期申请,或提出续期申请但按照本规定第十二条评估后不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自然终止合同,依法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一条(开竣工、投产管理)
土地出让合同中应当约定项目开工、竣工、投产时间,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园区管理机构或区县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约定实施项目时间履约保证金(保函)制度,或采取其它市场化措施,确保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项目时间履约保证金按照合同约定以土地出让价款的一定比例,向区县政府相关部门或园区管理机构缴纳。
项目时间履约保证金按照开工、竣工、投产等阶段,采取分阶段履约退还或违约罚没的差别化方式管理;对违约情节严重的,按照合同约定,可解除出让合同,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制度)
建立工业用地项目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制度。工业用地项目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分别在达产阶段(达产评估)、达产后每3-5年(过程评估)、出让年期到期前1年(到期评估)等阶段进行,由区县政府相关部门或园区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土地出让合同要求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主动退出机制)
在工业项目约定的开工日期之前或达产之后,因企业自身原因无法开发建设或运营的,受让人可申请解除土地出让合同,经出让人同意,按照约定终止合同,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按照约定返还剩余年期土地出让价款;对地上建筑物的补偿,可事先约定采取残值补偿、无偿收回、由受让人恢复原状等方式处置,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约定。
第十四条(强制退出机制)
土地受让人在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开发利用条件使用土地。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合同约定,出让人可无偿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对地上建筑物的补偿,可事先约定采取残值补偿、无偿收回、由受让人恢复原状等方式处置,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约定。
(一)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除不可抗力外,因企业自身原因未按时开工、竣工、投产,超过合同约定最长时限的;
(二)按照本规定第十二条,在达产评估、过程评估阶段,经区县政府相关部门或园区管理机构评估认定不符合要求,按合同约定应当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的;
(三)按照本规定第十八条,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
除上述情形外,各区县政府还可结合本区县实际及项目情况,另行设定本地就业人口管理、投产达产后低效运行等方面的强制退出要求。
第十五条(转让管理)
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的转让管理。“195区域”、“104区块”内的研发总部类用地均应当以产业项目类自用为主。其中,“104区块”内因功能需要转型为通用类的,应当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规划执行。
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应当包括以下土地使用条件,并应当对受让人的违约责任作出约定。发生违反约定擅自分割转让、改变出资比例结构、项目公司股权结构等行为,应当依约承担违约责任,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和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
1.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整体或分割转让。
2.宗地上的房屋不得分幢、分层、分套转让。
3.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出资比例结构、项目公司股权结构改变的,应事先经出让人同意。
4.土地房屋整体转让的,需经出让人同意,也可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由出让人或园区管理机构优先收购。采取土地房屋整体转让的,应当纳入全市统一土地交易市场实施。
(二)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
1.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整体或分割转让。
2.宗地上的房屋不得分幢、分层、分套转让,可出租。
3.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出资比例结构、项目公司股权结构改变的,应事先经出让人同意。
4.土地房屋整体转让的,需经出让人同意,也可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由出让人或园区管理机构优先收购。采取土地房屋整体转让的,应纳入全市统一土地交易市场实施。
(三)研发总部通用类
1.可出租;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须持有70%以上的物业产权,剩余部分可分割转让。
2.土地房屋整体转让和分割转让的,需经出让人同意,也可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由出让人或园区管理机构优先收购。采取土地房屋整体转让的,应纳入全市统一土地交易市场实施。
3.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出资比例结构、项目公司股权结构改变的,应事先经出让人同意。
第十六条(登记管理)
按照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切实加强房屋土地登记管理。各类工业用地应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的用地范围进行土地登记,不得分割办理登记。
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房屋,应记载在同一房屋土地登记簿上,并发放一本房地产权证书,不得分证办理。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通用类房屋,按照房地产登记有关规定登记,不得小于登记基本单元。
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工业用地转让条件、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出资比例、股权结构等重要约定内容,应在房屋土地登记簿和房地产权证附记栏内予以注记。土地使用权人办理转移登记或变更重要注记内容时,应提供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意见。
第十七条(抵押管理)
工业用地抵押时所担保的主债权,仅限于开发建设合同出让地块的贷款,且不得超过合同约定的土地出让价款总额。以房屋在建工程、新建房屋连同土地抵押等情形,应当按照《上海市房地产抵押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
工业用地抵押权实现时,抵押物竞买人资格必须经过规划土地管理部门、产业管理部门和园区管理机构综合认定,符合产业导向和园区规划要求。也可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由出让人或园区管理机构优先收购土地使用权。
工业用地抵押权实现时,涉及经批准按照规划提高建筑容积率未补缴地价款的,抵押物竞得人应按照抵押权实现时点的市场评估价补缴地价款。
第十八条(土壤和地下水地质环境保护)
工业用地出让前,应按照相关部门要求,进行土壤和地下水地质环境质量检测。在工业用地转让、收回前以及过程评估阶段,须进行工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地质环境质量检测和评估,相关检测报告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附件。
工业用地使用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经相关部门认定,出让人可按照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无偿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要求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承担土壤和地下水地质环境修复的相关费用。
第十九条(地下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出让合同中,应当明确地下建设用地的规划用地性质及地下建筑物水平投影最大占地范围、起始深度、地下总用地面积、地下总建筑面积等内容。超出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范围的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属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范围。对因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建设地下铁道、隧道、综合管沟、地下道路、民防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土地受让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条(建筑规划管理)
完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标准,规范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审批。工业用地建筑形态应与产业类型、业态相匹配,禁止在工业用地上建设住宅类建筑布局和形态。
第二十一条(信息共享和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业用地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将工业用地的经济、社会、环境指标以及土地使用条件、利用绩效等履约情况纳入平台管理。
逐步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异常企业(含企业法人代表和主要股东)名单,定期公示企业诚信信息。由区县政府或园区管理机构会同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融资抵押等方面,对列入名单的企业加强监管。
第二十二条(执法监察)
强化工业用地用途管制。工业用地必须按照批准用途、规划建设条件使用,不得改变批准用途。加强规划土地执法监察,对工业用地擅自改变用途的,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工业用途。违法情节严重,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整改的,出让人可按照约定解除出让合同,无偿收回工业用地使用权。
第二十三条(工作机制)
市、区县政府分别成立工业用地管理协调工作组,规划土地、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科技、环保、住房保障房屋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作为工作组成员,负责审议产业项目准入以及项目投入、产出、节能、环保、本地就业等指标,审核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结果和作出继续使用或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等重大决定,协调各部门工作进展,完善保障措施等。
第二十四条(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3月31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成都市摩托车管理办法09-27
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暂行办法09-12
成都市创新创业种子资金管理办法09-25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1-15
成都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办法08-27
成都市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办法08-12
《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扬尘防治管理办法》11-20
成都市预售商品住房交付使用流程管理规定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