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摩托车管理办法

2024-09-27

成都市摩托车管理办法(精选8篇)

成都市摩托车管理办法 篇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预防和减少摩托车交通事故,保障职工安全,规范职工遵章守纪行为,特制定本规定。

1、摩托车驾驶人员应持有公安交管部门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件。

2、驾驶摩托车时须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及交通管理相关证件和手续,且有效证件与所驾车型相符。

3、证件不齐的摩托车不得进入厂区。

4、驾驶摩托车必须戴安全头盔。

5、驾驶摩托车应遵守限行速度、标志、标线和交通管理规定。

6、在厂区内驾驶摩托车,禁止拔打手机。

7、禁止乱停、乱放。

8、外单位摩托车进出厂区须经公司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9、进出厂区摩托车须持有效驾驶证、行驶证到公司保卫部办理摩托车出入证。

XX公司保卫部

20xx-6-15

>>>下一页更多“摩托车使用规章管理制度”

成都市摩托车管理办法 篇2

经过充分竞争后的摩托车行业将面临顾客对价格敏感度越来越高, 行业内摩托车厂家相继以促销降价来提升市场占有率, 摩托车市场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转向现今的买方市场,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已成不争的事实。

传统的成本管理由于成本核算不及时不准确、成本控制薄弱等因素, 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及市场低成本需求的压力。目标成本管理将有助于摩企成本管理落地,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目标成本管理简述

1. 目标成本管理定义

目标成本管理是确定目标成本以及围绕目标成本落实而展开一系列成本控制的总称。目标成本管理过程由价格引导, 关注顾客, 以产品和流程设计为中心, 并依赖跨职能团队。目标成本管理从产品开发的最初阶段开始, 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始终, 并将整个价值链纳入其中[1]。

2. 传统成本管理

传统的成本管理从生产产品出发, “以产定销”, “生产决定成本、成本决定售价”, 即通过“产品研发设计→材料 (配件) 采购定价→产品生产制造→核算产品成本→加上目标利润→确定销售价格”这一过程来确定销售价格, 销售价格能否为市场所接受, 只有在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销售后才知道。因此, 常常出现摩托车新品开发出来, 产品也生产出来了, 却在市场上销售不出去, 因为价格太高不为市场所接受, 结果新品开发失败,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也使公司背负沉重的新产品开发费。

3. 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法从市场出发, “以产定销”, “市场决定售价、售价决定成本”, 通过“市场调查→客户需求分析→确定目标价格→扣除目标利润→得出可接受成本 (目标成本) →产品研发设计→产品生产制造→材料 (配件) 采购定价”这一逆向、有序过程来持续降低成本。经调查, 摩托车产品研发设计阶段所锁定的产品成本占全部成本比例约达80%, 这意味着产品设计完成, 大部份成本已经固化, 后续生产、营销等阶段成本的可控余地不大, 因此目标成本法把重心放在产品设计阶段。其精髓即为:以市场、顾客为中心, 以价格为导向, 以设计为重点, 从成本产生的源头开始管理, 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横跨企业各个职能部门, 覆盖整个企业价值链。最突出的特点即为“售价决定成本”。用这种方法, 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成本的事前控制之上, 而不是等到成本真正发生后再进行事后的调整与改进。因此, 运用目标成本管理, 新品开发一个成功一个,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最大限度的创造企业的价值。

三、目标成本法基本环节

1. 市场调查

销售公司业务负责市场信息的收集, 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渠道 (或客户) 目标价格及相应的车型配置、包装方式、发运方式、付款方式等信息;其他品牌的可比车型的市场价格、配置、优缺点等;终端销售渠道建议;接收客户的整车要货需求等。

2. 目标成本确定

市场上存在同类的新车型目标价格的确定可根据其他品牌量产为消费者接受的可比车型的市场价格, 结合配置、包装等差异确定;也可根据本企业量产为消费者接受的现行售价, 结合配置、包装等差异确定;全新车型可根据市场端客户反馈的价格直接确定;为了获得市场占有率, 也可以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确定目标价格。

目标价格在扣除目标利润后确定目标成本。车型目标成本由财务部门在联席会议上宣读。

3. 产品研发设计

技术部门一方面要核实业务提供的整车 (含包装) 配置信息, 包括BOM (物料清单组成) 等信息, 另一方面要将目标成本落实到产品设计中, 实现在图纸上。在产品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通用化原则

将零配件通用化设计是实现通过批量规模化生产来降低零配件成本的重要途径。摩托车企业可以按车型系列 (如:骑式车系列、踏板车系列、弯梁车系列) 来设定通用化零件, 每个系列中的“不影响外观造形”的零配件 (如:车架、消音器、电缆等价高配件) 是重点通用化对象。要遵循“产品的差异化是建立在通用化基础上的差异化”的设计思路。

(2) 消除“品质过剩”原则

“品质过剩”是指产品的某种特性或功能超出了顾客需求的期望值, 造成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检验成本等增加, 从而使产品失去了在同类产品中的价格竞争优势。因此, 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尽可能做到消除 (或减少) 产品“品质过剩”, 做到既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又不增加自身成本。

(3) 禁止随意“技术更改”原则

经过各种试制成功, 经总经理批准后生产的产品, 原则上不允许进行技术更改。但特殊因技术更改能使产品设计更加完善、工艺技术更加便捷合理、市场推广更能适应客户要求的,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更改流程进行, 同时要考虑更改前原状态零部件的库存情况, 尽量降低零配件的报废 (或浪费) 。

(4) 简化产品非实用功能原则

(5) 低价材料替代原则

(6) 优化设计简化工艺流程原则

总之, 要从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入手, 将产品设计各项原则植入设计者脑海中, 平衡目标成本与实用功能, 让目标成本能够真正约束产品设计。

4. 零配件成本预估

(1) 成本预估

技术部门将“图纸及相关参数”传递给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估计零配件成本。财务部门的估价方法可采用 (包括不限于) :

(1) 市场价格特征系数法, 是指为估算某类产品价格, 从市场上同行业可比企业中找出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产品及其价格, 并对影响该类产品价格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 找出该类产品的计算价格系数, 从而估算该类产品价格的计算方法。

比如:车架类产品的市场价格特征系数为不含税8.95元/KG, 假如某车架重量为12KG, 则可估算该车架的成本应为107.5元。

(2) 可比配件加减法, 是指为估算某产品价格, 从市场上同行业可比企业中找到该产品的相似产品及其价格, 通过差异分析 (材质、重量、表面处理等差异) , 加减差异部份的成本来确定该产品成本的方法。

比如:市场上可比油箱50元/只, 估算油箱只增加一对贴花2.5, 则估算油箱的成本应为2.5元。

(3) 产品明细成本核算法, 即按工序逐步计算出配件成本。

产品零配件估计完毕后, 财务部按台套清单汇总摩托车整车成本, 并与核定的目标成本进行比较, 形成“估算成本与目标成本明细对比表”。

(2) 联席会议

由财务部门主持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前7日由财务部门传递“估算成本与目标成本明细对比表”于配套、生产、技术、检验、质管等部门负责人, 各部门负责人要严守公司成本保密协定。配套部门要与供应商积极沟通, 确定外购成本执行的可能性, 并形成汇报资料。生产部门要确定自制定成本完成的可能性, 并形成汇报资料。检验、质管等部门要对技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建议, 并形成汇报资料。

各部门通过联席会议形成最佳行动方案。若经生产和配套确定后的估算成本不高于目标成本, 则该设计可行, 配套部门负责与供应商签订零配件供货合同;生产部门负责自制件的生产。若高于目标成本, 则由各参与部门提出成本下降设计建议, 并由技术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若经过反复论证后仍达不到目标成本, 则可考虑放弃该新车型设计计划并通知相关领导及部门。

5. 产品制造成本控制

产品制造环节要注重作业分析, 要竭力减少非增值作业的执行, 努力提高增值作业的执行效率。要根据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选择那些相对于价值创造比较重要的作业并对其分析。要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以形成作业链。理想的作业链应该使作业完成的时间最短、重复次数最少。要进行资源动因分析, 评价作业的有效性。要进行作业动因分析, 评价作业的增值性。要通过自动化改造来降低加工成本。

要与供应商通力合作, 共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要充分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 帮助供应商改善成本管理过程, 共享成本节约成果、使目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得以持续。

四、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措施

1. 组织体系建设

在坚持以目标成本管理为中心, 遵循市场化、效益性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 要对企业目标成本管理进行组织体系设计, 从“顶层设计、中层管理和基层执行”三个层面分层设计, 推进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全面实施[2]。

建立成本管理制度, 明确技术、质管、检验、生产、配套、财务、业务等部门的在目标成本管理中的工作职责、权限、相互关系和活动接口, 并建立考核机制, 使各个层面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2. 信息系统建设

目标成本管理需要信息技术作为支撑, 由于目标成本管理涉及面广, 所需信息量大, 且须随时进行分析和处理。所以, 企业必须加强成本信息系统建设, 以便与企业各项成本活动相匹配, 同时要拓展成本信息来源渠道, 提供目标成本管理所需的上、下游渠道与企业及外部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 以便建立一个网络化交互式的成本信息系统, 这是成功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傅秉潇, 李波.高级会计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摩托罗拉的人本管理 篇3

成熟的雇聘制度

摩托罗拉公司在员工雇佣方面力求人员多样化,并对应聘者一视同仁,不要求应聘者的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国籍等,也不歧视应聘者身上的残疾和其它缺陷。摩托罗拉在员工雇佣方面的显著特点是所有正式员工均与公司签订无限期合同,这就意味着除非员工犯有重大错误,公司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将对其进行实际上的终身雇佣。与很多公司的三年合同期甚至一年合同期相比,这一制度为员工提供了重要保障,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也使得企业对员工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长期投资成为可能。

完备的培训体系

在摩托罗拉,培训既是责任也是个人发展机会,公司承诺支持员工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寻求发展,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培训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每一个新员工都必须接受公司为他安排的为期两天的新员工入职教育培训,培训课程包括:摩托罗拉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员工教育及发展计划、公司和人力资源部的相关政策、公司的规章制度及奖惩条例和公司薪资与福利政策等。此外,由于业务发展变化很快,对员工具体工作的要求经常会发生改变,某些工作将因此而取消;公司将对这些员工进行重新培训以保证员工的就业、生产能力和工作绩效。一般地,公司每年为每个员工提供5天在职培训。在职业培训之外,公司还非常重视为员工提供高级的技术、管理培训及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在美国,公司与多所大学合作为员工提供在职MBA教育,在中国,公司除与清华大学合作为员工提供MBA教育外,还资助员工在南开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公司还经常派员工到国外进行短期和长期的技术和管理交流。由于公司在培训方面的持续投入,员工在技术、知识和能力上不断提高,使摩托罗拉在同业竞争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科学的工作安排

摩托罗拉公司普遍实行工作轮换制度,使员工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培养跨专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便于员工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半导体天津厂为例,前工序、后工序和测试部门的工作经常性地进行岗位轮换,这样不但使得工人成为技术上的多面手,还使得工人能够站在别道工序的角度想问题,从而使很多质量问题被消灭于形成之前。对于管理人员,通常也采用轮换的方式进行培养。人力资源、行政、培训、采购等非生产部门的领导多数具备生产管理经历,这不但有利于各部门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也有利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公司情况并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公正的评估体系

摩托罗拉制定薪资报酬时所遵循的原则是“论功定酬”,员工有机会通过不断提高业绩水平及对公司的贡献而获得加薪。在“论功定酬”中,对员工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评核至关重要,对于直接从事生产的员工,其直属主管每月统计并公布所属员工的产量、质量、效率和出勤情况并以此为根据进行打分,在每年调薪时将主要根据这个绩效分来决定加薪与否与加薪幅度。对非生产性员工来说,他们的绩效分要根据他们完成半年工作计划的程度来定。每年的6月和12月,員工的直接主管将逐条对照计划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审核并评分,而薪酬的调整将主要由此决定。摩托罗拉的这种绩效评核制度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报酬分配的公平与竞争原则。正是这种信念营造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工作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员工才会有归属感,才不会转向其它途径寻求个人发展机会。

真正的人格尊重

摩托罗拉企业文化的基石是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而对人的尊重主要是通过“肯定个人尊严”活动体现出来的。在摩托罗拉,人的尊严被定义为:实质性的工作;了解成功的条件;有充分的培训并能胜任工作;在公司有明确的个人前途;及时中肯的反馈;无偏见的工作环境。每个季度,员工的直接主管会与其进行单独面谈,就以上六个方面或更广的范围进行探讨,在双方取得共识后,员工会将自己对以上六个方面的评价输入一个全球性的电子系统中供总公司汇总并存档。在谈话中发生的问题将通过正式的渠道加以解决。

此外,摩托罗拉的员工还享有充分的隐私权。员工的机密记录,包括病例、心理咨询和司法调查清单等都与员工的一般档案分开保存,公司内部能接触到雇员所有档案的仅限于“有必要知道”的有关人员,员工的私人资料,只有在征得本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外界公布。这种对员工隐私的周密保护也充分体现了公司尊重人性的原则。

开放的沟通渠道

摩托罗拉的开放沟通政策是指公司为促进员工关系、鼓励和增强员工参与意识所采取的双向沟通策略。它充分体现了摩托罗拉以人为本,尊重个人、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使员工和企业共同营造开放的沟通环境及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成为可能。

通过开放式沟通,一方面公司可以随时了解和关注员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听取员工的改善意见;另一方面,员工也可以采用公司内部各种沟通渠道与公司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进行直接沟通或通过各种途径全面了解公司内部有关政策和生产、经营、管理、业务、培训及发展的状况。员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直接沟通方式参与“总经理座谈会”、“肯定个人尊严”对话等。公司还设有业绩报告会、内部报刊,公司网等面向全体员工的沟通渠道。此外,员工还可以通过“畅所欲言”和“我建议”等形式反映个人问题,进行投诉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开放式的沟通,使员工便于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进行直接沟通,管理层也可以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员工事务,以不断促进员工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平和的离职安排

北京市摩托车报废管理办法 篇4

作者:管理员发布于:2010-07-21 13:10:07文字:【大】【中】【小】

北京市摩托车报废管理办法

《北京市摩托车报废管理办法》已经 2002 年 9 月 3 日市人民政府第 52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 现予公布,自 2002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市 长刘淇

二〇〇二年九月十一日

北京市摩托车报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改善本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注册登记的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以下统称摩托车)的报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由公安交通、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经济、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摩托车报废管理工作。

第四条 摩托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报废:

(一)自初次登记之日起满 8 年的;

(二)登记未满 8 年,但达不到国家对摩托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的;

(三)登记未满 8 年,但排放污染物超过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四)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报废标准的。

第五条 达到本办法第四条第(一)项规定报废年限的摩托车,经检验符合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以延长使用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 3 年。

延长使用年限的摩托车,每四个月检验一次。延长使用年限届满或者在一个检验周期内连续三次检验不合格的,应当报废。

第六条 公安交通、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摩托车检验的监督管理工作,逐步严格摩托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摩托车安全技术状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由依法设立的机动车辆检测机构检验。

第七条 符合报废条件的摩托车,其所有者应当及时到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摩托车报废登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于受理当日,向报废摩托车所有者出具《机动车报废证明》,并告知其在 7 日内将报废的摩托车交售报废摩托车回收企业。

公交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示报废摩托车回收企业名录。

第八条 报废摩托车回收企业应当凭《机动车报废证明》收购报废摩托车,并在回收报废摩托车当日向摩托车所有者出具《机动车报废回收证明》。报废摩托车回收企业应当在 30 日内拆解车辆,并将报废记录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第九条 报废摩托车所有者应当在交售报废摩托车后 7 日内,持下列证明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摩托车注销登记。

(一)《机动车报废回收证明》;

(二)身份证明;

(三)《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号牌;

(四)属海关监管的摩托车,还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进(出)境领(销)牌照通知书》。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摩托车注销登记后,收回《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号牌。

第十条 公安交通、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本着服务、便民的原则,在摩托车检测、报废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条件。

第十一条 符合报废条件的摩托车,其所有者不按本办法办理摩托车报废手续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公告,限期办理报废手续;对逾期不办理报废手续的摩托车所有者,注销其车辆档案,并按车辆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对无牌证又符合报废条件的摩托车,一律强制报废。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不依法办理报废手续的摩托车所有者,不予注册新的摩托车。

第十二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驾驶报废的摩托车上道路行驶;

(二)将报废摩托车出售、赠予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

(三)挪用、转借报废摩托车号牌。

第十三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报废摩托车回收企业出售报废摩托车的,应当及时提请经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项规定,驾驶报废摩托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回机动车号牌和《机动车行驶证》,责令报废摩托车所有者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报废手续,并可以处 2000 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将报废摩托车出售、赠予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2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挪用、转借报废摩托车号牌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 2002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成都市摩托车管理办法 篇5

北京市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的宗旨是,提高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汽车摩托车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实现汽车摩托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内外需协调发展。

第二条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印发《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财建[2009]104号)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操作细则》(财建[2009]248号)等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是指财政部和市财政局安排的,专项用于对农民购买或换购符合条件的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后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的资金,包括农民新购轻型载货车、微型载货车、微型客车、摩托车的补贴资金和报废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并换购轻型载货车、微型载货车的补贴资金。

第四条 我市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包括:

(一)微型载货车是指:至少四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或由公安部门核发的“机动车登记证书”中“车辆型号”项第一位数字为“1”或“3”或“5”、“总质量(kg)”项不超过1800kg的机动车;

(二)轻型载货车是指:至少四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 或由公安部门核发的“机动车登记证书”中“车辆型号”项第一位数字为“1”或“3”或“5”、“总质量(kg)”项不小于1800kg但不超过6000kg的机动车;

(三)微型客车是指:至少四个车轮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不含轿车),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 或由公安部门核发的“机动车登记证书”中“车辆型号”项第一位数字为“6”、“排量和功率(mL/kW)”项中排量不超过1300mL的机动车。

(四)摩托车是指两轮或三轮摩托车;

(五)三轮汽车指原三轮农用车;

(六)低速货车指原四轮农用车。

第五条 补贴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和直补农民的原则。

第二章 补贴的对象、条件

第六条 补贴对象:凡具有本市农业户口在规定时间内换购或购买符合条件的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的人员(以下简称“购买人”),均可申请享受财政补贴。

第七条 符合条件的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必须同时列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汽车摩托车下乡生产企业名单及产品目录》及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地方环保达标排放汽车产品目录内的微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微型客车及摩托车,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一)农民车主报废原有的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后购买微型载货车、轻型载货汽车;

(二)农民购买微型客车(不含轿车);

(三)农民购买微型载货车、轻型载货汽车;

(四)农民购买摩托车。

第八条 每户农民申请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时,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新购或换购微型载货车和轻型载货汽车,每户不能超过一辆,且报废车辆与新购买车辆的车主须为同一人;

(二)购买微型客车,每户不得超过一辆;

(三)购买摩托车,每户不得超过二辆;

(四)承诺享受补贴资金的汽车,购买后两年内不得转移所有权。

第九条 换购微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的,购买人需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报废车辆应交售市政府认定的汽车回收企业回收拆解,并取得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的车辆需取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在市农机监理部门注册的车辆需取得农机监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

第十条 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时间为2009年3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摩托车下乡政策的实施时间为2009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

第三章 补贴标准、资金来源

第十一条 农民以购买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为目的而报废自有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的,按以下标准给予车辆报废定额补贴:

(一)报废三轮汽车定额补贴2000元;

(二)报废低速货车定额补贴3000元。

第十二条 对农民按规定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并换购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以及直接购买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微型客车或摩托车的,按以下标准给予补贴:

(一)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微型客车:销售价格5万元及以下的,补贴销售价格的10%;销售价格5万元以上的,定额补贴5000元;

(二)摩托车:销售价格5000元及以下的,补贴销售价格的13%;销售价格5000元以上的,定额补贴650元。

第十三条 资金来源: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市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市财政负担20%。

第四章 补贴资金测算、拨付及清算

第十四条 市财政局根据我市农业人口和农村汽车摩托车普及情况,农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等,测算并下达各区(县)补贴资金规模。第十五条 各区(县)财政局及所属各乡镇财政所在农村商业银行开设“汽车摩托车及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专户”。市财政局将补贴资金预拨到各区(县)财政局专户。各区(县)财政局根据各乡镇财政所补贴资金需求情况,将收到的市财政安排的补贴资金,及时预拨到所属各乡镇财政所在农村商业银行开设的“汽车摩托车及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专户”内,确保各乡镇财政所补贴专户内有足额资金能及时兑付。

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和家电下乡补贴单独记账,分别核算。实施过程中发生实际补贴资金超出预算部分,由各区县财政先行垫付。

第十六条 补贴资金兑付工作结束后,各区县财政局汇总本区县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在每年3月底前报市财政局进行审核清算。

第五章 补贴资金的申报和兑付

第十七条 补贴资金的申报

(一)报废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并换购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车的农民,按规定办理完成报废和注册登记手续后,应及时向户口所在地乡镇财政部门申报车辆报废和购买补贴资金,申报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机动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复印件)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机动车行驶证(原件及复印件);3.机动车销售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4.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出具的“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农机监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购买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6.购买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结算储蓄存折(粮食直补专用存折);

7.《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申请表》(见附件);8.管理部门需要的其他材料。

(二)购买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车、微型客车或摩托车的农民,按规定办理完成车辆注册登记手续后,应及时向户口所在地乡镇财政部门申报购买新车补贴资金,申报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1.机动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复印件)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机动车行驶证(原件及复印件);3.机动车销售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4.购买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5.购买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结算储蓄存折(粮食直补专用存折);

6.《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申请表》(见附件);7.管理部门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 补贴相关资料的审核 1.乡镇财政部门对各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填报正确性2.乡镇财政部门按照《关于“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标识及使用规范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核实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的规定位置已明显标注了汽车摩托车下乡标识。

经初审凡符合补贴条件的,乡镇财政所要及时将车辆信息、购买人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开立的账户信息及农户户口本信息等相关信息录入汽车摩托车下乡信息管理系统,确认补贴资金额度,留存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建立汽车下乡产品及补贴资金使用档案。对不符合补贴要求的,应在购买人申报时当场说出原因,并退回申请资料。

在汽车摩托车下乡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前,采取纸质审核办法,及时审核农民申报的补贴资金。

第十九条 补贴资金兑付

乡镇财政所对补贴资金资料认真审核无误后,应在购买人提出申请的15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拨付到“粮食直补专用存折”或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个人结算储蓄存折内。乡镇财政所应定期向区县财政局汇总上报所在乡镇农户补贴资金情况。

第二十条 补贴资金兑付后,享受补贴资金的农民名单和补贴金额通过汽车摩托车下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一条 乡镇财政部门应对已申请、发放的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和新车购买补贴进行逐车登记、编号,建立补贴档案。进行审核。档案内容包括:购车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联系方式、报废汽车和新购汽车摩托车品牌型号、购买数量、应补贴金额及实际发放情况等,并实行计算机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支付补贴资金:

(一)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手续不全或未办理报废注销登记的;

(二)新购买的汽车摩托车不在产品目录内;

(三)每年2月底前未申报上一补贴资金的;

(四)申请补贴资金材料不全,且经告知后仍不能补充齐全的;

(五)新购买汽车摩托车数量超过规定的;

(六)采取欺骗、瞒报等不正当手段套取补贴资金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不符合享受补贴资金的。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市财政局对补贴资金支付情况实行动态监管。各区(县)财政局负责对乡镇财政所补贴资金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也可委托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检查,并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市财政局将不定期进行抽查。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汽车摩托车下乡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安排,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购买人手中。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不得拖延兑付时间,严禁骗取补贴资金行为的发生,否则将追回或停止拨付补贴资金。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一经查实,将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予以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第二十七条

建议加强对摩托车、电动车的管理 篇6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电动车的数量大,增速快,但目前对摩托车、电动车的依法管理力度不够,有不少摩托车、电动车混杂在汽车流中见缝插针、钻来钻去,秩序混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驾驶人法律意识淡薄,摩托车无证无牌多。据有关数据显示,未登记的摩托车是已登记的2倍多,很多群众购买摩托车后基本上没有上户办牌照的意识,不愿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有一半以上的人无证驾驶摩托车,未成年学生无证驾驶摩托车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摩托车行驶证和驾驶证按时审验的更是少之又少,很多“有牌有证”的摩托车也是属于“过期牌证”。电动车除个别地区试行上户外,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管理盲区。

2、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肇事行为严重。有数据显示涉摩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75%,摩托车、电动车超速、超载、不戴头盔、酒后驾驶、无保险、病车及报废车上路、不按规定行驶、乱停乱放等违法违章行为较为普遍,农村三轮摩托车违禁载人、超载现象更是家常便饭。由于摩托车的灵活性和管理缺陷,导致违法违章行为取证难、处罚难,发生事故后自救难、赔付难,有些涉摩交通事故还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3、对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大。在管理和处罚上存在“刮阵风”现象,持续时间不长,打击力度不大,个别民警又碍于情面,在执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以钱代罚”、“以情代罚”的现象,对严重违法行为该拘留的不拘,罚款该靠上限的不靠上限,未对违法者予以严厉的打击震慑,未达到教育违法者和彻底纠正违法行为的目的,致使执法时缩手缩脚,尤其是偏远地区警力面临严重不足,处于失管失控状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难抓到肇事者,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4、摩托车上户办证收费较高,程序繁琐。一辆5000元左右摩托车,办齐行驶证、保险和驾驶证约需1000元以上,占购车费的20%以上,还不包括车主因此发生的交通和食宿费用。而且办证、培训也定点在县城,加之办证的程序比较复杂繁琐,办证流程的阳光化和便民化程度不高,也在客观上导致了部分车主不愿办牌证。

为此建议:

1、迅速摸底办证。增加警力和财力,动员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发动社会各界各级参与,逐户摸底统计,建立摩托车、电动车及驾驶人台帐,做到户不漏车,车不漏人。规定补办证照的宽限期,下放办证权限,减免办证费用,简化办证流程,提升服务水平,甚至可以采取进村(社区)办证等方式,鼓励车主及时补办证照、补审车辆。公开报废标准,从高从优收购,对主动报废摩托车的车主给予适当补贴或奖励。

2、深入宣传发动。将涉及摩托车、电动车管理的法律法规、违法行为的界定处罚标准、肇事案例等内容,通过电视台、网站、报纸等媒体反复播放刊载,在机关、企业、学校、乡村(社区)等场所,以标语、宣传车、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可成立由涉及摩托车、电动车管理的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举行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启动仪式,营造整治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违章行为的浓厚氛围。

3、重拳进行整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违章处罚条例》及有关规定,对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违章行为进行严查重处。处罚一律靠上限,依法拘留一批严重违法的摩托车驾驶人、强制报废一批违章摩托车、教育处罚一批交通违法行为。严禁说情循私,由纪检监察部门对专项治理行动中公务人员违章违法和说情循私行为进行专项监督,发现一起重处一起。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整治进度,兑现考核奖惩。

成都市摩托车管理办法 篇7

在WLAN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下, 中国已经成功成为了摩托罗拉无线网络除了北美之外的第二大市场。

Motorola Solutions无线网络解决方案业务中国区总经理蔡, 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为了更好地应对WLAN部署过程中所涉及的覆盖、优化、网络管理等实际需求, 在降低WLAN部署成本、保证更高的可用性、保障无线网络安全以及提高WLAN优化精准度等方面, Motorola Solutions今年重点向运营商等行业客户和企业客户提供了三款产品即新一代的操作系统WiNG 5, AP6511和PBN, 以及新一代网络安全、优化和管理套件AirDefense。

提升WLAN关键业务质量

在完善覆盖的同时, 如何使用户在更可信的WL AN网络上获得更佳的应用体验, 已经成为运营商在现阶段发展WL AN业务时的重点考虑因素。

蔡表示, 要确保为企业级语音和视频应用提供一致的高服务质量, 就必须拥有灵活的WLAN架构, 这样才能迅速适应RF条件、数据传输模式或安全策略的变化。

应对此需求, Motorola Solutions提出了新一代WiNG 5 WLAN架构, 通过接入点 (AP) 在本地执行安全策略, 可以显著地提高服务质量 (QoS) 和移动性, 并能够实现智能地沿最佳路径直接转发业务流量的操作。通过智能转发流量, 利用SMART RF实现应用感知型自我修复, 并提供更富弹性的网络服务, WiNG 5还能够显著提升802.11n网络的容量和弹性。

WLAN管理套件整合多厂商平台

近期Motorola Solutions还将其在北美市场成功应用的AirDefense基础设施管理解决方案引入了中国市场。这一方案的最大特点是提供了全面的WLAN基础设施安全、排错、优化和管理模块, 可使网络管理员能够从单一界面来管理任意规模的无线网络。同时, 网络管理员可以在远程直接了解网络的射频状况、用户数据交互细节、网络质量等诸多因素, 大大削减了网络管理员所需掌握的与设备和型号相关的专门知识, 从而简化了部署。而且该方案还整合了多家WLAN厂商平台的多种后台管理协议, 并可向管理员呈现标准化的统计数据、配置和故障信息。

成都市摩托车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国际化;人口管理;外籍人口;依法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5-0065-05

“十二五”期间,成都市的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成都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外资企业入驻率年年攀升,外籍人口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根据2013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成都市常住外国人口已达31056人,主要为企业工作人员、文教人员、驻华机构工作人员和留学生。成都市的外籍人口来自125个国家与地区,其中来自美国、韩国、加拿大、日本四个国家的外籍人口总数占比超过60%,持证外国专家人数达1529人,比2012年增加34人,对照国际化城市标准,实现程度为1.8%(1)。除常住人口外,在入境旅客方面,2014年成都共接待197.8万人次,同比增长12.11%。2014年,成都市下发了《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其中提出要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作为成都市在

“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

随着成都市外籍人口的增长,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相应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出现过外国人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并殴打司机的事件,当时就如何依法对该外国人进行处理的问题,在政府部門、媒体和民众之间引起过热议。在成都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外籍人士不断涌入的背景下,如何对这一类特殊人群进行依法管理,将成为成都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一项难点与重点工作。

一、外籍人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一)“入境——居留——出境”方面

目前,中国在外籍人口入出境和在华居留管理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是2012年颁布并于201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境出境管理法》[1]。该法将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2] (1985)与《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入境出境管理法》[3](1986)整合起来,此后,在2013年还颁布实施了中英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2010年修订版)。该项法律主要从签证申请、入境、居留、旅行、出境、管理机关和处罚这几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则,并对之前版本中没有清楚解释的一些名词和实施细则进行了补充说明,与时俱进地增添和更改了一些签证办理的细节和违法惩处时的问题类型,提高了经济处罚的力度。

(二)申请永久居留和入籍

为了进一步规范外国人在中国大陆地区永久居留问题的相关审批和管理工作,200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4]。该办法详细解释了198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三章“居留”中关于外国人申请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资格的规定(第十四条)。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第十八条对“有显著成效外国人发给永久居留资格证件”的具体实施方法。在2013年相关法律大幅修订调整之后,《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依旧是外籍人口申请永久居留和入籍的法律基础。

(三)就业方面

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皆适用于在华就业的外籍人口。1996年,劳动部、外交部、外经贸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对中国大陆地区可能涉及的外籍人口就业管理细则进行了梳理,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有严格的规定(第三十一条)。

在2011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的第九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参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同年施行的《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5]中规定,与中国公民同样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享受社会保险规定的相关福利待遇。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6]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一条)。在中国就业的外籍人口也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其他重要外籍人口管理法律法规

为进一步规范涉外民事行为中的法律问题, 2011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7],在民事主体、婚姻家庭、继承、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六个涉外问题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和界定。主要的特点是:在涉外民事关系、行为需要仲裁时,通常采用民事行为发生地,民事主体所在地、常居地,涉及的动产、不动产、物品的所在地的法律;但在婚姻家庭问题方面,则需要考虑双方所属国籍的国家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8年修订)的第二章第七条和第二十一条中明确了外国人收养中国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进一步规范外国人在华收养子女的行为,1999年颁布并实施了《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涉外婚姻的当事人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8]。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居民同内地居民之间的婚姻还适用《华侨同国内公民、港澳同胞同内地公民之间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1994年,针对外籍人口在华从事宗教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国务院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对外籍人口在华合法从事宗教活动和保障其宗教信仰自由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二、成都市外籍人口类型与依法管理难点

(一)按来蓉动机分类

根据国际人口迁移理论之中的“世界体系”理论、“机构”理论和“移民网络”理论,成都市外籍人口从迁移动机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受经济全球化进程影响和中国改革开放吸引的外籍人口,这一部分外籍人口来到成都,并在成都生活工作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因素,其职业和身份包括外企高层、前来投资的外商、涉外劳务人员、偷渡客、难民和非法就业的外籍人口等;

第二类则是因为世界一体化影响,受到成都市的教育水平、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吸引的外籍人口,包括留学生、自由职业者、旅行爱好者、归国海外华人等。这一部分外籍人口来到成都,并且在成都生活工作的主要驱动力不是经济因素,而是现阶段和未来的非经济需求,如文化教育、情感交流或者生活方式。

就依法管理角度而言,持两种动机来蓉的外籍人口,都有可能出现违法的情况。经济利益可能驱使外籍人口在蓉非法居留、工作,而非经济利益动机也可能使得这一部分人群在蓉生活的过程中,出现许多不自知的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并且第二类外籍人口的生活方式相对第一类更加自由、经济来源多样化,因此管理起来也比第一类更加困难。

(二)按入出境与居留合法与否分类

根据目前我国实行的一系列与外籍人口依法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将在蓉外籍人口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入出境和居留都完全合法的外籍人口,这一部分人群相对易于进行信息追踪、统筹安排等管理工作,同时也是现阶段受到管理程度较高、较为配合相关工作的一部分。主要为外资企业派驻中国的员工及其随行家属;成都市内各大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引进的外籍专家学者;留学生和外籍交流团体;以及来蓉旅游观光和探亲的外籍人士。這一类在进行依法管理时难度最小、配合度最高。

第二类是入出境和居留部分合法的外籍人口,这一部分外籍人口在入出境和居留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违法的情况存在。例如:入境时持有的签证类型与真实目的不一致;居留期间未持工作许可证非法就业;长期居留而从未到成都市公安局和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工作签证到期后非法就业、非法打工的留学生群体。这一类外籍人口在实际依法管理过程中是难度最大的一种,如何依法进行实时追踪管理、如何在惩处时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合情合理、如何提高被管理者的配合度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大类型是入出境和居留完全不合法的外籍人口,这一部分主要是边境涌入的难民和各口岸偷渡的外国人。相比较于边境城市,成都市现有外籍人口之中,这一类人数极少。

三、成都市外籍人口依法管理的问题

(一)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已经逐步对入出境的和在华的外籍人口进行依法管理,不过,由于外籍人口进入中国大陆地区并需要法律规范管理的时间尚短,现有的专门针对外籍人口制定与颁布的法律条文不多,且现行法律体系中涉及外籍人口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比较分散和过于简单。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这一方面管理需求的增加,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和实施的数量和频率在逐渐上升,但目前还没能够形成完整的管理法律体系。而符合成都市地方特色的管理细则和办法,目前只在成都市人才工程相关的办法之中有所体现。法律体系的不完善,致使依法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和法律仲裁两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情况。

(二)依法管理程度不高

目前在对外籍人口进行依法管理上,入出境方面的工作相对而言实施的情况较好,但在居留、工作等方面,还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

以居留登记为例,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负责在蓉外籍人口的登记管理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境出境管理法》的规定,外籍人口在中国长期居留需至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但在实际操作中(2),外国人不自行前去登记,公安部门一般不会主动向边防检查和出入境管理部门索要相关数据,也不会主动督促登记。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内其他城市,这是目前外籍人口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做法[9]。

外籍人口在蓉就业是依法管理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工作,虽然《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境出境管理法》及《条例》,有相应的法律条文进行规定,但根据相关部门资料显示,目前成都市存在大量外籍人口违法就业的现象。单位或个人在雇用外籍人员时,为了省事,不为外籍雇员办理工作签证的情况时有发生;外籍留学生非法打工、超时打工并不鲜见。

(三)普法宣传力度不足

尽管国家颁布实施了多项关于外籍人口依法管理的法律法规,但为政府工作人员和外籍人口熟知的并不多。成都市相关部门的网站上,只有零星的一些法律法规公开,有不少还是已经废止了的陈年旧规,并且没有做到中英文同步说明,致使外籍人群即使想要了解与自身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无从获得全面与准确的消息。

以外籍人口合法就业为例,目前成都市还没有定期对企事业单位雇用外籍人员进行相关的普法宣讲,许多单位还不了解如何依法办理外籍雇员在蓉工作的手续与流程;而外籍雇员对自身如何依法纳税和如何依法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也没有全面的了解。普法宣传的不足,对外籍人口依法管理相关工作的推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四、成都市外籍人口依法管理对策建议

(一)完善实施细则

根据成都市的实际工作情况,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针对成都市外籍人口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地方特色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可以有助于在市级层面逐步完善外籍人口管理的法律体系。

在入出境和居留登记方面,结合成都市情和国家优惠政策,如“72小时免签过境”,参考其他国际化建设处于前沿的城市和地区的相关经验,制定出适应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管理办法,有效减少外籍人口管理中的法律空白与漏洞。

在外籍人口就业方面,成都市可在现行的人才引进相关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实施促进外籍人口在蓉合法就业的细则,在国家法律基础上,提高成都市外籍人口就业管理的效率,保证外籍人口依法纳税与和权益保障,减少就业环节中外籍人口违法的情况。

在其他涉及外籍人口依法管理方面,可依照各管理职能部门所需,积极提出方法和细则方面的制定需求,对确实需要完善的部分,进行补充和修订。

(二)落实依法管理

我国现行的外籍人口管理法律体系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许多有待建设的地方,但从各项法律的颁布、更新、修订情况来看,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与日俱增、对这方面法律法规的制订与时俱进。成都市外籍人口依法管理应当将工作重心放在落实各项法律的实施上面,确保在有法可依的管理工作中做到严格执行。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主动、积极地去管理和查处外籍人口,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将这项工作提高到成都市国际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高度上。须加强对“三非”外国人的排查和追踪,及时发现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任何一种违法行为。无论对于哪一种类型的外籍人口,不管其来蓉动机、来源国和在蓉身份,只要存在有违法事实,或是不配合、不服从依法管理的情况,就应当视其情节轻重,按照相应条文进行惩处。

对于执法不力的政府管理部门,一方面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之中的规定,对政府和工作人员进行追责处罚;另一方面,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监督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高质地推进。

(三)加强普法宣传

与成都市依法治市工作中适用于中国公民的普法宣传相比,外籍人口依法管理的普法宣传难度更大。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沟通障碍和长期以来的传统管理思维,成都市目前还没有关于外籍人口普法宣传的官方网站、刊物或是传媒工具,现有的街道、社区普法宣传工作也一般不会特别考虑到外籍人口的普法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是要提供多样化的宣传途径。通过建设中英文网站、提供定期刊物、开通专项微博、微信,让在蓉生活的外国人和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能够从多种渠道,了解到与自身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次是要加强外籍人口聚居区域的入户、社区普法宣传工作。成都市的常住外籍人口近80%居住在成都市武侯区、锦江区和高新区的一些高中档小区中,或是成都市招收外籍留学生的学校附近。可以考虑结合社区普法宣传工作,进行定点、定期的宣讲、资料印发和相关登记调查。

五、结语

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随着“宜人成都、平安成都、智慧成都”的建设和成都市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层层推进,必将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在成都工作、学习、生活。在现有的涉外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情,因地制宜地对外籍人口进行依法管理,将是成都一项重要而特殊的人口管理和法制建设工作。

通过分析、归纳、明确成都市外籍人口类型和依法管理难点,针对现有问题和可能出现的管理障碍,本文在完善法律法规、狠抓落实执行和加强普法宣传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政府决策和具体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促使成都市外籍人口各项管理工作依法稳步实施。

注释:

(1)数据来源:成都市统计局。

(2)由成都市公安局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EB/OL]. (2010-6-30) [2015-12-28] . http://www.gov.cn/flfg/2012-06/30/content_217494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EB/OL ] . (2006-8-15)[2015-12-28] . http://www.fmprc.gov.cn/chn/pds/fw/lsfw/fgzl/t267621.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EB/OL] . (2008-3-13)[2015-12-28] . http://www.mps.gov.cn/n16/n84147/n84181/398633.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EB/OL] . (2006-8-15) [2015-12-28]. http://www.fmprc.gov.cn/chn/pds/fw/lsfw/fgzl/t267618.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在中国境内就业外国人参加社保暂行办法公布实施[EB/OL] . (2011-9-8) [2015-12-28]. http://www.gov.cn/gzdt/2011-09/08/content_1943787.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EB/OL] . (2011-7-1) [2015-12-28]. http://www.gov.cn/flfg/2011-07/01/content_1897307.htm.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EB/OL] . (2010-10-28)[2015-12-28] . http://www.gov.cn/flfg/2010-10/28/content_1732970.htm.

[8]巫昌祯,夏吟兰.婚姻家庭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57.

[9]张惠德,刘晓月.我国公安外国人管理信息化建设考量[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58.

Abstract:To build an international city is one of the main strategies in Chengdu's 13th plan of five-year development. As Chengdu goes deeper in internationalism, the population of foreigners is growing. Therefore, it is of high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meanings to perform rule by law to this particular segment of population.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current laws and restrictions in foreign population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types of foreigners in Chengdu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performing rule by law, takes the issues occured in practice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gives advise on completing the administrative details, implementing the rule by law, and disseminat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law.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population management; foreign population; rule of law

上一篇:企业篮球比赛活动策划下一篇:今年的梓潼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