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报告

2024-06-25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报告(共8篇)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报告 篇1

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课题负责人:王国敏

课题组成员:郑晔、高中伟、仲长城、何艺新、李建华、董庆佳、李玉峰

本调研报告说明:

(一)调研目的:了解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发现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据此探索建设的新思路,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和对策建议。

(二)调研对象:农科村、战旗村的农村基层干部、普通农户、部分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建设典型单位。

(三)调研方法:坚持上下结合、点面结合、明访与暗访相结合的调研原则,采用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典型、走访村组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具体调研方式。

(四)调研内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农村集体经济、文化设施、村组干部、普通村民等文化建设要素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村民文化需求现状等。

(五)本调研报告将所获结果进行归类,力图真实反映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时间紧、面较窄,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在以后的调研中进一步深化,报告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文化进步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核心。因此,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为深入了解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鲜经验,发现不足,找出问题,思考对策,提出建议,在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主持下,“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组对郫县农科村和战旗村进行了调研。这两个村地处成都市近郊,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较快的村镇,也是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其经验与问题具有普遍意义。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一、农科村、战旗村的基本情况

农科村位于郫县西郊,距成都市区20公里,是国家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素有“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的美誉,是“蜀中第一,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胜地。成灌高速、温彭快速通道、县道郫花公路贯穿全

境,具有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走马河、清水河夹域而过,土肥水丰,环境优美,具有上风上水的生态优势;西汉大儒扬雄(字子云)出生并安葬于此,“西蜀子云亭”就出于此地,具有底蕴深厚的文化优势。全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2400余亩,人均耕地1.02亩。辖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现有686户,农业人口2310人,农科村依靠种植花卉、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吸引游客前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开创了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中国乡村旅游。2005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

战旗村地处郫县、都江堰、彭州市三县交界处,是省级文明村,幅员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2158.5亩,辖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现有482户,农业人口1636人。全村幅员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2158.5亩,辖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现有农户482户,农业人口1636人,其中劳动力980人。全村现有企业12家。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470万元,利税400余万元。战旗村坚定地走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现有集体企业7家,集体资产1280万元。2005年,全村集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00万元,上缴利税400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80元。

二、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特点

战旗村和农科村从本村实际出发,抓住机遇,力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活动方式多样化、文化建设特色化、文化发展方向先进化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四化”,积极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了自身特色,为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一)主要做法

1、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现代化

文化基础设施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农科村和战旗村都抓住了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这个文化建设的障碍,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改善作为突破口,大力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科村利用旅游资源丰厚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4000平方米的扬雄文化休闲广场,并且启动了扬雄博物馆等文化建设项目,先后建成了1个社区文化站、图书室,1个远程教育网络室,2个社区活动中心。战旗村利用其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有利条件,积极实施“15分钟文化活动圈”为基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基本建成了占地20余亩的“文化大院”成为“村民文化粮仓”,内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排练厅、多功能活动室、休闲吧,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路径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计最优、功能最全、活动最丰富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这些先进的文化设施的建成,大大缓减了两村文化活动场地不足的局面,也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新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力求多样化

有效、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是先进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途径,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科村和战旗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都非常注重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农科村除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坝坝电影”放映等传统活动外,还举办了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文化艺术节、民间艺术展等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战旗村积极探索文化

建设的新路子,“高校+支部+农户——推进城乡一体化•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通过高校大学生进农家、大学生与农户结对子,实施“智力支农、文化助农、技能帮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收到良好效果,影响很大,这一活动荣膺“2006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同时村里广泛开展村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由村民“唱主角”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基本上做到了月月有活动。这些活动生动形式活泼、村民喜闻乐见、内容健康向上,有效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

3、新农村文化建设力求特色化

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主动吸收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精神和精华。注重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新农村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农科村和战旗村抓住了这个重点,在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比如农科村利用“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AAA级旅游区”等几大王牌,注重旅游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打通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和新农村文化的关节,提出了“农家情趣+田园风光+城市文明+城市生活”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模式,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盆景盘扎、民间厨艺展示、剪纸、舞狮龙等主题活动。还不失时机地开展如豆瓣文化节等一系列各具主体的农民文化节。战旗村在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中,也不是简单用城市文化代替农村文化,而是深入挖掘具有独特乡土气息和历史韵味的乡土文化,自成品格,打造具有战旗村特色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模式。

4、新农村文化发展方向力求先进化

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先进文化来引领,用先进文化来武装,以提高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较好地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科村和战旗村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着重强化村民素质教育,提升家农村文明程度。农科村以加强村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编写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八荣八耻”、村规民约等易读、易懂、易记的歌谣引导村民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在全村广泛开展“乡风文明进农家”、“五好家庭”、“十佳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引导村民破除陋习、崇尚科学。战旗村也以创建文明村镇、文化大院、文明户等为载体,在村民中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同时健全了便民服务网络。依托县、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将村信息服务站、村便民服务点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站有机结合,加大与村外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使村民掌握信息、学习科学文化的能力大大加强。

(二)基本特点

战旗村和农科村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做法是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道路的有益尝试,对于成都市开展城乡一体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上述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文化建设上的一些共同的特点:

1、政府大力推动,基层积极实施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关键。200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拖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注重

建设新农村文化,同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四川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成都市委、市政府更是将成都市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出台政策、投入资金、打造样板、树立典型,作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村委会是贯彻落实的枢纽。战旗村委会出资修建了文化大院等大部分文化设施,农科村委会招商修建了扬雄文化广场;村委会干部领导群众成立了老年体协、腰鼓队、文娱宣传队等群众文化娱乐队伍;村委会组织了大学生进农户、民间厨艺展示等特色活动。村委会的多名村干部经常投身于各种农村文化建设与活动之中。村民也能切身感受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利益,积极拥护、热心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2、文化活动形式贴近生活,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科村和战旗村进行的文化活动形式,十分贴近生活,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农科村重视文化活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传载作用,组织的活动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结合村民日常生活的活动,如农民旅游文化节、民间厨艺展示等活动。战旗村的文化活动形式也很贴近生活,如“15分钟文化活动圈”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综合性文艺表演活动,每周六的主题表演活动,如音乐、舞蹈、小品表演、乡村歌手比赛等,还邀请县内外艺术家、民间艺人到战旗村义务演出。同时,还举办农民运动会,把传统农事活动转化成乡村趣味竞技比赛,开展经常性的全民健身活动。这些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形式结合了传统文化精神,突出了成都市文化的地域特征,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3、村民参与方式多样,文化需求趋于多元化

随着成都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更多的文化形式、文化内容可供村民选择,村民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参与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反映在多个方面,从收入层次来说,在农科村,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及一些种植大户,家庭年均收入已达到了10万以上。这部分村民由于生活比较富裕,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多数农民关心如何获得更多的致富本领、如何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管理经验等。获取文化和信息的方式也趋多元化,如报纸、互联网等,已不满足于村委会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一些曾外出打工的农户和普通种植户已经实现了温饱,对现代社会与生活有一定认识,强烈希望接触现代文明但无更多的经济实力,这部分村民对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文化活动等较感兴趣,他们热衷于参加这些活动,了解村外的世界;而部分还迫于生计的村民对文化建设不太关心,一些接触现代文明较少的村民仍然沉迷与打牌赌博、喝酒等消遣方式。从年龄层次来说,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的60%-70%为中老年人,在战旗村,以40~60岁的人居多,且大部分为女性;年轻村民,一方面由于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对文化活动形式、内容不感兴趣,很少参加由村上组织的文化活动;青少年学生,由于校园文化生活相对丰富,也很少参加这些活动。

4、新农村文化城乡共建,文化成果城乡共享

战旗村与农科村都位于成都市近郊,两个村都利用了这一有利条件,将城市文化带动农村文化、城市文化引领农村文化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而这一路径选择也造成了城乡文化互融互通的生动场面。战旗村“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活动就是较成功的一种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的组织形式。在活动中,大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使广大农民深受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成为推进城市文化资源向农

村辐射的有效形式。由于这一形式的有效性和易行性,已经从战旗村的试点推广到郫县的一些乡镇和村。在此基础上,郫县政府还将在全县162个行政村分步实施“本土文化明星+支部+农户”、“高校+支部+农户”、“企业+支部+农户”、“少儿文化直通车+支部+农村未成年人”、“城市中小学生+支部+农村中小学生”等五大工程,推进城市文化向农村辐射。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不断探索中,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逐步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文化建设氛围日益浓厚、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突出表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还比较落后;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盛行,赌博等恶习难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1、农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存在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新农村文化应当是从内向外按同心圆形式分为三个层次的文化结构系统,包括核心层次的精神文化、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和最外层(器物层)的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解决文化建设的核心层问题,是形成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崇尚科学的思维方式。很多农村基层组织过多地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文化活动建设上,忽略了这些文化活动应有的目的——人的建设,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此外,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陷入了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文化的建设,往往是“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有干部认为,应首先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然后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否则会冲击当前农村良好的经济发展局面;还有些干部认为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文化就会自动繁荣了,农村文化不需要单独建设。二是干部们普遍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组织村民“说说笑笑,蹦蹦跳跳”,简单地将农村文化建设当成文体化、娱乐化。

2、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大

新农村文化建设既要建设新农村文化产业,更要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而文化事业提供的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这对集体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战旗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有集体企业7家,集体资产1280万元,村委会掌握的经济和社会资源较多,可以对本村文化事业进行较大的投入;村干部在进行决策时,可以利用分配社会、经济资源的权力使自己的决策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执行(而后者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效),因此有威望、受尊重,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思路广、办法多、成效大。而在成都市,像战旗村这样集体经济较强的村镇并不多。相比较而言,农科村虽然在2005年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但村集体资产只有2万多元,相当薄弱,几乎没有属于集体的资源可资利用,村委会在决策时只能依靠村干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特质,使村民认可并且执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决策中,村委会要迁就和依靠村内几家大户,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思路不广、方法不多、成效不大,这种状况制约了农科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而像农科村这样集体经济较弱的村镇在成都市占了很大部分。

3、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农民的文化素养、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并且,随着当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自身的文化需求也出现了强烈要求提高自身素质的特点。在农科村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75.5%的村民希望参加可以致富的培训,并且由于当地的花卉、旅游业发展较快,农民希望参加培训的种类依次为:花卉种植技术、旅游服务技能、餐饮技术、养殖加工技术、农产品手工工艺技术。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同时发现,只有67.3% 的村民每年可以参加类似的培训或科技人员、相关专家的指导1次,20.4%的村民参加了2~3次。此外,两个村都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年人希望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愉悦身心、延年益寿,年轻人渴求在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体系中接受城市文明,先致富的家庭希望进一步丰富精神生活,努力致富的家庭希望接受更多的致富培训和信息,村民们在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中既要娱乐,又要求知。而两个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过多地放到了文化活动建设中,忽略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建设,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双手创造美好家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在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4、传统文化传承乏力,特色文化有待促成

农村是传统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百家寨有百个传统,千家村有千个故事。不同地区的文化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蜀文化,它秉承了“农耕文化”的传统,形成了中庸随意、闲散不争、重娱乐、好休闲的特色,并在面对不同时代的丰富变化时显示出极强的稳定性与包容性。但由于保护意识不强,蜀文化的一些特色在这两个村已有了衰退的苗头。如“茶文化”是四川农村的一大特色,而这两个村的茶馆中都难以看见评书、川戏(或打玩艺儿)等传统的茶文化形式,而取代以打麻将与“斗地主”;“九大碗”也是四川农村中很重要的饮食文化。但我们调查发现,由于做“九大碗”的复杂性,很多家庭逢年过节都难得做了。此外,一些颇具地域特色的农村文化宣传不够。如农科村修建了扬雄文化休闲广场,也有一些村民到此进行锻炼,但问到扬雄是谁,和这里是什么关系等问题时,一些村民却弄不清楚。在问到当地有没有自己特别的文化活动时,有70%的村民认为没有或是没考虑过。

5、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科村和战旗村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应有的体制和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农科村和战旗村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设施,但用途单

一、使用率低。二是当前文化活动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投资者,而文化建设既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又涵盖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形成多种主体共同投资的局面。三是村民的文化建设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和体现出来。在当前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中,村民被放到了从属地位,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有被很好的激发出来。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村民对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并不关心,还有一些村民看电视、打麻将、读点书报仍是他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这表明

村民还没有真正投入到以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中去,很多还是自娱自乐式的文化生活。四是在全社会没有形成一套包括文化产业运营机制、文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和文化建设效果评估机制等在内的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和体制,盲目性、随意性很大,也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进一步加强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引领,促进新农村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与社会发展阶段,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文化建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化的自觉建设阶段、文化的系统建设阶段和文化的深化建设阶段。在文化的自觉建设阶段,着重是基础设施的兴建和文化活动的丰富;在文化的系统建设阶段是文化的制度层与器物层协同发展,促进农民精神文化的形成;文化的深化建设阶段是文化的三个层面内外交融、彼此推动,达到文化的繁荣健康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巨大的驱动器,推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还处于文化的自觉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文化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政府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民主决策,对各地新农村文化建设作出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较为合理的发展战略布局规划,尽快出台新农村文化建设评价指标,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监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因此文化活动建设不仅要丰富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还应在这些文化活动中强化农民文化科技和致富技能教育,在“求乐”中“求富、求知”。我市各乡镇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特色(如农科村的花卉种植)定期开展一些具有公益性的、实用性的如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培训或讲座,以经济利益促进学习热情,以学习内容带动经济发展,形成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分类指导、城乡互动,为广大农民提供量大质优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在农村广泛深入地传播弘扬科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理念等,用先进文化武装广大农民,引领农村文化的发展方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创造力,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社会转型期,一方面,农耕文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惯性思维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使很大一部分农民渴望提高自身素质、接受现代文明。因此,我们在文化建设中一定要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推动全体农民思想的转变,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创造力。为此,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广大农民群众要提供喜闻乐见娱乐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公告栏等文化载体,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宣传教育,宣传典型,弘扬正气,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四有”新人。二是对青壮年农民,要着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技术能力。相关机构应针对他们对发展生产的需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开展科技讲座或培训,同时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完善信息传递机制。三是对文化需求较高的农民,要以繁荣的文化市场、完备的基础设施保证他们的文化需求,并在长期的文化建设、文化熏陶中提升全体农民的文化需求,引导他们向往文明生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文化建设的大好局面。四是形成城乡互动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建立从政府到企业团体乃至农民个人的城市文化综合传播体系。政府应通过“三下乡”、“大学生进农户”等多种形式加大城乡文化交流;企业团体要将城市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等新理念不断带到农村;个人有条件的应走出去,到城市学习、工作,再回到农村

将学到的先进文化用于农村的建设之中。

3、壮大集体经济、开辟多元投资渠道,夯实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强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农村文化事业很大程度上属于农村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理应由农村集体提供,很难想象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集体会将这一功能和责任履行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将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才能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只有使村委会掌握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才能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更高层次的文化服务。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农村集体经济越强大,对农村文化建设越有利。因此要使新农村文化建设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必须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壮大集体经济,一要创业,村集体可以合法利用掌握的现有资源和权利,根据当地的特色和优势,创建一批市场广泛、竞争力强、收益好的企业,增加集体收入。二要守业,村集体要利用好属于村集体的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培育高素质人才、理顺机制制度,瞄准市场,灵活经营,培育村集体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转”,始终处于盈利状态,从而为壮大集体经济做出贡献。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元化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逐步改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后状况,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发掘传统、彰显特色,构筑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

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同时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植根于蜀文化与成都特色文化的土壤中,应充分注重推陈出新,传统性、时代性与特色性并举的问题。一要传承古蜀文化。博大精深的蜀文化应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要注重具有浓郁古蜀文明风味的农村建筑、艺术、服饰、饮食、生活方式等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二要传承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绝大多数根植于农村,农村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有的甚至就“活”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流行在山间地头,传承于农夫村妇,生生不息,代代承继。这些民俗文化具有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和传承的自发性,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己身边的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可以使他们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熏陶。要通过保护与培育民俗文化,激发和培养农民的文化创造力,回归民俗文化的本体,保持农村文化的活力。三传承村落文化。村落是一个由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自然、社会与文化的结合体,每个村落都传承自己特有的文化,正是村落文化使村落具有了相互区别的标识和特征。新农村建设不是舍弃传统的翻新,而是继承传统的创新。如“好滋味”、“美辛香”的美食文化可以演绎为以休闲、快乐、韵味之类为主体的民间聚会,形成农民和睦友爱的乡邻文化;川剧、车幺妹、舞龙等民间乡土文化可以成为农民节日文化的主角;剪纸、皮影、糖人、风筝等手工制作可以成为打造乡土艺术家的优良载体;茶文化中的评书、散打可以成为宣传现代文明、大政方针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乡村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形式大力提升农村文化品质。乡村旅游必须注入文化的因素才有持续发展的活力,文化借助乡村旅游的契机更有升华的动力。成都农村中承载着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土文化,如历史变迁、历史人物、民间故事、民间

工艺、民俗风情、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在乡村旅游这一形式中更易得到传播和发扬,乡村旅游对保护和传承蜀文化、成都地方文化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游人的往来,城市文化、异域文化也势必注入农村,乡村旅游成为村民接触外界现代文明的又一重要形式。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尽快把丰富的古蜀文化、多样的现代文化、迷人的乡村文化、绚丽的都市文化有机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模式。

5、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探索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消除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和急躁心理,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村集体经济为依托、村民为主体、制度建设为保障的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引领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发挥统筹兼顾、综合协调的作用,并结合实际,组织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形成合力;要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详实完善、切实可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二是促进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着重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培育和完善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理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产业,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主体单一化的状况,实现向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个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模式转换,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引导、规范和监督。三是呼唤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发挥主体积极性。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唤醒村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激发村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让文化建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使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期进行、长期收效。四是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包括文化事业运营机制、农村文化骨干培养机制、评估考核机制。改革当前文化事业运营机制,具有公共(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要规范这些设施的经营管理;具有非公共产品性质的,可以推向市场,使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还要进一步探索“三下乡”支农活动等一些村外支农项目的运营机制;完善农村文化骨干培养,培训机制,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同时严把农村文化队伍进人关,让真正热爱农村文化工作,熟悉农村文化工作,精通农村文化工作的人才加入其中;建立文化建设效果的评估考核机制,将农村文化建设效果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引导官员将注意力投向农村文化建设。通过上述努力在成都市农村文化建设中建立一个保障有力、平等和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文化发展长效机制。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报告 篇2

1 成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在逐渐回归农村金融市场, , 农业银行的重点业务仍在城市, 对乡镇企业和农民的资金供给仍不足;农发行对农村的财政拨款金额有限, 涉农贷款金额不及农信社和农业银行;大量的民间借贷组织无法起到补充作用。本应该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地发挥各自作用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没有形成。

1.2 现有金融产品仍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

目前虽有农村产权抵押平台, 但多为小额贷款, 资金额度有限, 办理手续也较繁琐, 加上政府宣传推广还不够深入, 所以大多数农户认为没有必要抵押贷款, 而选择其他方式流转手中的权利。多数金融机构也考虑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收益低于城市且顺利回收贷款存在不确定性, 对农村市场的参与较少, 所以农民融资方式仍然较单一, 难于满足资金需求。

1.3 金融法律政策不健全

目前, 我国对于一些农村金融有关领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 这使得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缺乏法律依据, 有些地方政府在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进行随意的事情时有发生, 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寻租”现象和逐利行为也屡见不鲜[2]。此外, 成都作为改革试验区, 很多领域都要先行探索, 在此过程中会遇到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规定的“真空”地带, 比如在农村产权抵押上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这大大阻碍了成都农村金融的发展。

1.4 信用环境差

在我国当前农村, 金融信用环境差是普遍存在的事实, 成都农村地区也不例外。究其原因,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当前对象主要以农户和中小型企业为主, 大部分商户既没有过往信用记录, 也没有进行完善的财务评估分析。同时, 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 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不稳定等特殊情况, 容易形成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农村地区, 有些人一旦遭遇经营困境, 资金周转不灵, 便想方设法逃贷。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 没有有效的惩处机制, 这些不良行为未能得到有效的打击和遏制, 导致其守信成本低, 更加大了其违法违规的可能性, 由此导致的失信成本, 均由金融机构承担, 加剧了其信贷风险。

2 发展成都农村金融的建议

2.1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满足农民多样化资金需求、充分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成都农村金融机构在政策引导下, 逐步形成了商业性、合作性和新型机构相结合的多层次体系。但鉴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为分散且小规模生产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 其金融需求数额小、期限短、缺少抵押担保,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规模小、运营灵活、生存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与优势, 能扎根农村提供专业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而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网点覆盖面不广, 且与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主体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因此,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融资需求, 在完善成都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应以村镇银行、合作性机构、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主, 商业性机构为辅, 成都地方人民政府应适度放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起人的条件, 支持和鼓励符合准入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中小型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3], 并优先引入和培育本地优质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入股, 同时, 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 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此外, 国家要对商业银行提供支农贷款进行补贴, 降低商业银行对农信贷成本, 鼓励商业银行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来;农发行应强化支持“三农”的政策性功能, 深化改革, 合理界定业务范围、完善财税货币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治理结构, 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

2.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随着政策的扶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潮的兴起, 成都县域地区的农村企业越来越多, 规模也越来越大, 当前成都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已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成都应以成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 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工具。《成都市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提供了大致的思路[4], 其中包括通过创新农村多元化财产抵 (质) 押方式, 变生产资源为金融资源;改进信贷管理模式,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完善担保机制, 同时创新涉农保险服务;因地制宜, 支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小额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及地震等巨灾保险和生猪、蔬菜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完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 健全“政、银、担”合作的风险分担机制。地方政府应加强宣传和推广, 改变部分农民原有的固化、封闭的思维模式, 使他们自愿积极运用新的农村金融工具, 如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产权抵押, 盘活手中资源等。

2.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

在农村金融中, 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明确的法律规定既维护着农民、农业企业的利益, 也维护着相关金融机构的利益。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农贷抵押担保机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农贷抵押担保机构的建设, 并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以及宅基地抵押等提供便利条件[5], 如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促进农村产权顺畅流转;加强金融管理, 加强对改革试点的组织领导;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 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切实保障农村金融各方参与者的权益;为了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使农民融资更方便, 政府要优化相关政策环境, 对于提供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 政府应该针对贷款项目制定相应的利率补贴标准和优惠政策;对于农民因不可抗力的因素无法偿还贷款时, 政府应对放贷的金融机构进行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 以减少其损失。

2.4 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当前成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农民信用意识淡薄的问题, 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的长足发展。要改善这一情况, 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系统开发, 研发一套完善的农村信用信息采集模式, 实现相关金融机构信用信息采集和信息资源共享一体化;要加大对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 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当银行向信用户发放信贷出现风险时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偿, 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损失。建立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奖惩机制, 通过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为农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等建立健全信用档案, 加强农村征信约束;政府还应加大征信知识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 通过新闻、广播、报纸、宣传橱窗、下乡宣传等形式加强队广大农民的诚信教育, 大力宣扬诚信美德, 加强农民的信用意识, 夯实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6]。

3 结束语

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 是农村经济的主导。虽然成都在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作为一个内陆的西部城市, 受劣势区位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较为滞后, 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闭塞落后, 农村金融改革仍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孙礼, 郝大伟.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N].金融时报, 2014-12-08.

[3]刘毅, 郭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团结, 2013, 64 (5) :26-28.

[4]四川统计局.成都统计年鉴2014[EB/O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2014[2015-11-13].http://www.sc.stats.gov.cn/.

[5]杨练.农村产权抵押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J].农村经济, 2012, (5) :23.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报告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农村经济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这已经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强调农村信息化建设。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10%左右的村初步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2020年30%以上的村达到总体要求,到205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1成都改革开放三十年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历史,特别在2003年以来,成都市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结合成都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疹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1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推进城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成都市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地引导条件充足的农民梯度向城镇转移。2003年以来,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取得显著成效,新建农民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面积2249.1万平方米,37.8万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镇化率曲2003年的56.1%提高到2007年的62.5%。

1.2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成都市把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撑,努力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从下表可以明显看出:2008年农林妆渔业总产值达到438.7亿元,比2004年增加154.5亿元,按可比价格算,年均递增6.3%农业增加值达到255.6亿元,比2004年增加87.4亿元,年均递增5.5%。

1.3农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要求,积极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从下表看出:成都全市农民收入得到持续增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02元,比2004年增加1630元,增长40%。并且收入结构也不断优化,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转移性收入得到持续稳定增长。

1.4农村社会事业得到较大进步

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近些年,成都市深入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环境整治、退耕还林,广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农村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保等社会公共事业。

1.5农村文明成都得到较大提高

努力培养新农民,形成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和突出特征。全市不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多渠道地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1.6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较大进展

加强党的领导,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成都市积极稳妥地推进村级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基层民主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全市90%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公推直选和差额直选。实施了群众评价干部制度。而且全市实施了乡镇政务和村务公开。

2成都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困境与问题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年来成都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成都市是西南特大中心城市,人口约104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6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左右,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点。要完全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性目标,成都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和困境:

首先,资金是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难题。在新农村建设中道路、水利、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除了中央财政投入之外,地方财政投人则成为关系新农村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四川省地方财政力量较弱,在直接对涉农投资以及与中央资金配套时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何筹集资金支撑成都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第一个难题。

其次,传统农业改造缓慢使得四川省包括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缺乏产业支撑。农民从农业中不能获取较高的比较利益,而其他行业的发展又还不可能暖纳数量众多的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依然突出。这一问题直接阻碍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最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缓慢,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这也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效率和效果。

3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3.1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及意义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面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提升现代农业,以数字农村作为核心和主要表现形式支持农村经营管理,以信息服务体系为依托,更加高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1.1农村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中促进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

现代农业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而农村信息化是保证农业科学技术和设备快速传输到农业各个领域的必要途径。农村信息化的推行,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各个环节,使农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推广,其次可以使市场信息传递及时、迅速,实现产销对接,推动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3.1.2农村信息化是在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就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农村信化可以帮助农民强化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了解市场规律,而且可以使农民可以通过发达的现代化信息传递网络,快速、方便地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信息,B1导农民对于先进技术和知识产生需求,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3.1.3 农村信息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国处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国情下,农村信息化可以有效联结城乡发展,一方面可有效缩短城乡经济差距,另—方面信息化又可有效缩短城乡科技文化差距,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之接受新的思想理

念。

3.1.4农村信息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由于信息不灵而盲目种植或养殖等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卖粮难或卖猪难等问题时有发生。而农业信息化此时就可以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缓解农民的压力和风险,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发挥科学指导作用。

3.1.5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精神文明的主要体现,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通过政府信息网站,能够更快捷地了解党的各项政策及时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各种法规、工作程序等,以便化解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从而为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建立和谐新农村创造条件。

3.2关于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以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涉及面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信息化人才培养,增加资金投入等方面来推动成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而服务好新农村建设。

3.2.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信息化提供服务平台。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建立网络、广播、电视、电话等多平台农业信息传递体系,必须按照给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宗旨。

3.2.2深入开展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示范效应。由于政府财政有限,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不可能大规模的开展,因此政府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先确定信,批示范点,在小范围内进行信息化建设。

3.2.3加快农村信息人才培养,为农村信息化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加快农村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要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快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3.2.4加大农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农村信息化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可以拿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特别要向边贫地区倾斜,扶持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2.5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一项长期、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党员干部要定期进行农村信批远程教育,要不同程度地参与这项工作,做出表率作用。另外,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协调和领导机构,整合资源,协调各方,提高效率,促进发展。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报告 篇4

——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幸福村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形式:走访幸福村村民及村委干部

实践实践以及地点:2011年2月,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

实践意义: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关于新农村的建设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了解幸福村作为新农村示范村的良好政策和政策的执行力度,给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提高全社会新农村建设水平。

一、背景资料

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位于县城南郊,万佛湖下游,马安公路穿村而过,全村4.2平方公里,3200人,可耕面积2200亩。人均七分地,是半丘陵半平原的行政村。一九九二年成立党总支、幸福农工商总公司,与村委会形成了“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的新格局。目前,拥有集体产权企业11家,08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0元。幸福村是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全省百佳生态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全省村镇建设“十佳村”。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幸福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全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规划成“四区”,以实现“八化”目标。四区:现代农业精品区、个体私营工业区、乡村旅游度假区、现代农民住宅区;八化:农村城镇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康居化、环境优美化、农业产业化、道路网络化、通讯现代化、管理民主化。特别是在村庄整治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幸福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实践经历

2011年2月13日,笔者来到新农村示范村幸福村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希望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对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示范和指导。一进村,一条整洁而宽大的水泥大道便印入眼帘,道路两旁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整洁而美观,不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一目了然,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接着笔者沿途进行了走访调查,采访了几位村民。

鉴于当前全国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拆房难”以及“强拆房”的现象,笔者对幸福村的一栋栋整洁美观的新农村建设房充满了好奇,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访问调查。村民吴叔叔告诉我,幸福村由于面积比较大,旧的村址大部分位于村的南边,村里为了建设新农村拆除一批老房在村北新建了一大批新的楼房,新房建好后旧房立即拆除、复耕,村民集体搬迁,通过村里的补贴大家一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由于该村村委工作落实,补贴到位,群众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因此该村的村民都表示乐意拆除旧房,因此并不存在“拆房难”的现象。另外,吴叔叔还透露说村里的农田都集体承包了出去,村民们不用亲自下田劳作,而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胡奶奶一家由于常年外出打工,在村里居住的时间甚少,但胡奶奶表示能明显地感受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老人家为此感到开心。胡奶奶还告诉我村里通了公交车,直达县城,方便快捷又省钱,而且供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搭乘。胡奶奶的儿子胡叔叔在一边表示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很给力,村民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真正感到了“幸福”。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中重要的一项,在幸福村的村头,笔者也看到了张贴的大幅民主建设流程图,关于民主建设的执行状况笔者也进行了调查。戴叔叔是一名人民教师,他告诉我村里的民主工作做得不错,村民们通过民主选举推举出了自己心目中满意的村委会干部,真正做到了“话由群众讲,家由群众当,事由群众办”。除此之外,村里还广开言路,就新农村的建设方案及具体实施步骤征求村民的意见,使得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更能体现群众意愿,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广和展开。

戴叔叔的邻居周阿姨表示村里还办起了养老院,并加固小学教学楼,积极发

展教育事业及福利事业,将实惠带给广大的村民朋友们,并积极把大官塘(坐落在该村的一口塘)打造成农业观光、休闲垂钓、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王大爷说村民还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补贴优惠政策,例如农田保障、植树保障、医疗保险等等,村民看病方便了很多也省去了许多冤枉钱,不像从前村民看病还要到很远的镇上医院,而且没有医疗保险卡昂贵的医疗费用也让很多村民望而却步,但现在大爷表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很满意,不由得感叹起党的政策好了。沈阿姨是浙江人,不远千里来到安徽幸福村承包土地种植草莓,沈阿姨的身后是一大片的草莓大棚,阿姨说这儿的土壤肥沃,气候也适宜,年年草莓的收成都很不错,并表示来年还将继续在这儿承包土地种植草莓。

随后笔者来到了幸福村村委办公室,办公室里的周文书详细地给我介绍了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状况。周文书说幸福村的建设目标是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旅游观光有“新亮点”、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方面:

(一)、产业布局:

1、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对全村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基本上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庄成片,大大改善了人们群众的生活条件。

2、农业种植实施三个“一”工程:一是一千亩香稻种植示范区、二是一千亩的稻田龙虾养殖区、三是一千亩农业精品区。实践证明,幸福村所创办的土地流转的新路子符合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符合农民的心愿,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3、注重农业品牌建设:2003年注册的“幸福村”牌香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产品供不应求。为发展生态农业,搞好示范、引导、服务,2000年,村里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免费为群众提供政策、市场、人才等信息服务。

4、保护生态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规划形成“一带一片”。建立生态林带,防止水土流失;关闭窑厂,低处复垦,高处种林,形成一个生态片。

(二)、基础设施:

1、道路水利:近三年修通了10.5公里的环村水泥路中心大道和长河水泥路;2000米得中心排灌渠和800米得沿河支渠改造、截弯取直,为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夯实了基础。

2、公共设施:创办敬老院,发放生活补助;抓好“农家书屋”工程;组建农民文艺宣传队;村里拿出一定的资金,开通了有线电视,接通了自来水;新建了一流的花园式小学和标准化卫生室。

3、农民培训:幸福村重视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适时请农业专家来村上农业技术课,以“农组示范基地”为现场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周文书的介绍详细而简约,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幸福村新农村建设的给力政策和给力力度,周文书还表示尽管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村里的农田整改仍在进行中,工作进展比较缓慢;村里的资金还不够宽裕,无法进一步展开更深的工作等。但周文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幸福村的新农村建设会取得更加骄人的成果。

三、实践感言

通过这次走访幸福村,笔者获得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有益启示:

1、一切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切实考虑农民利益,给予农民补贴和优惠;

2、规划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整改农田;

3、创办一批小型企业,吸纳村民进厂打工,将农民的收益最大化;

4、建设基础设施,方便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5、加强民主建设,由村民当家作主,提高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幸福村作为安徽省新农村示范村,其经验具有很大的指导性意义,对于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希望其他地区能够借鉴幸福村的成功经验努力把本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做好,并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一些困难,努力建成美好新家园,共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

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篇5

魏家屯镇位于冀州市东北角十五公里处,这是本次新农村建设的考察对象,魏家屯镇镇政府驻魏家屯村。面积52.5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人。辖29个行政村。包括郝刘村、齐官屯、王家宜子、陆村、魏家宜子、东赵家庄、邢家庄、曹家村、东刘家庄、王家口、贺家村、东岳家庄、邢家宜子、东娄家疃、韩家庄、东明师庄、李家村、东杜家庄、小庄、李家口、赵祥屯、常家宜子、于家庄、西娄家疃、吕家庄、西明师庄、常家庄、邢家村、魏家屯村。

我以小组代表的身份和村支书就新农村建设产生的问题和这次改革对农民的影响做了深刻的探讨,归结问题如下:

一、县域经济实力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不能很好的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冀州市近几年响应国家三年大变样政策,资金都用于美化城市,整理市容,很难拨出多余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生产条件差,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较弱。农民还是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农民生计,去年有小道消息称,政府可能收回农民用地,这个消息无疑是对农民致命的一击。是新农村建设前途更加迷茫。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没有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很多农民有这样的思想,将自己辛苦赚的钱都存起来,平时也很节俭,为的是怕出现意外,一时会因资金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四、大部分村没有建设规划,公共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有大约一半的农户认为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原因是投入不足,几乎全部的农户认为建设资金应该由上级政府投入。一部分的农户认为当前农村生活环境最急需改善的是村级道路,还有农户认为应尽快解决农村人、畜混居,五保户问题。我认为农业基础薄弱是当前制约农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而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虽然在有几个村有几家企业,能够带动本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全镇的发展还是令人堪忧。

六、缺少先进适用生产技术是农民发展生产遇到的一大难题。农民都以种植为生,但对于农业方面的知识,却也很少人了解,他们只知道用蛮力种田,却不知道究竟这种种植方式是不是对,对农作物是不是有利,有没有其他可以增产的渠道,这些都极少人会去考虑。此外对于种植方面的先进的技术都不能掌握,而所谓的农村技术下乡就成为了空谈。在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有待加强,个人认为应该让年轻的人员外出务工积累经验,然后回村发展,带动新农村技术建设。

针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和村支书探讨后认为新农村建设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乡村公路、农村电网和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门路”、“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开展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的义务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健

全村民自治制度”等。具体措施如下:

一、理清发展思路,实现生产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这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搞活,以及城镇框架不断拉大和发展的需要,村里土地大多被征用,可利用土地岌岌可危。镇委决定开创新的道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刮起了医疗器械狂潮,据说不久小镇将成立医疗器械交易市场,为农民致富开辟了道路,同时使新农村建设加了一层保障。

二、健全保障体系、实现生活宽裕。在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提高群众生活 水平的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迫在眉睫;让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促进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活动载体、实现乡风文明。齐官屯首先投资14万元,硬化了村街路面,之后,又投资2万余元维修了村委会的房子。在搞好文明生态村的创建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统一群众的思想,以便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村支书贾群所和村主任一起,没日没夜地跑东跑西,逐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几天下来,两个人的嗓子都哑了,自家的医疗器械生意耽误了。但是,为搞好创建,他俩已经顾不上这些。村民感动地说,村干部实实在在地为我们老百姓办事,我们从心眼里服了,愿意配合村里搞好创建。在硬化路面时,需要拆除街上的许多墙头护台,村中竟无一人出面阻挠,全部主动拆除,保证了路面的大修工程。前任村支书齐保振不顾年老体衰,跑前跑后主动当起了参谋,齐官屯出现了新老村干部齐心协力搞创建的动人场面。村支书贾群所向镇党委表示:齐官屯是远近有名的医疗器械生产专业村,有能力、有信心把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工作做好,坚决不能让其他搞创建的村庄比下去,要做魏屯镇第二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领头雁。目前要在搞好美化、绿化上下功夫,在村街两旁种植观赏的树木、花草,让村庄尽快美起来、靓起来。

四、加强基础建设、实现村容整洁。陆村多方筹资24万元修建了村街水泥路面2000多米,投资3万余元整修了村委会,投资1万余元建起了护水塘的墙头。在创建前,村中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搞好创建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村支书刘占强看到齐官屯搞创建取得的成绩,心里有些着急了:我们搞创建不能比齐官屯差了。但是,没有资金怎么办?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为搞好创建,每人先垫付1万元资金,坚决争创文明生态先进村。刘占强说:“我们的创建工作一定要胜过齐官屯,建好村中的娱乐广场,购置健身器材。除了搞好硬化外,还要在美化、绿化上创特色,目的是要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村水塘中种上荷花,养上可供人们观赏的金鱼,一定要让村里的这片水美起来。在村街两旁种上垂柳和龙爪槐,并种上花草。尽快让陆村处于绿树掩映之中。”

五、强化村务公开、实现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不是上级领导的事,它需要农民的理解和支持,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新农村建设自查报告 篇6

为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为xx县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我乡认真研究、细致部署、全力以赴,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顺利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去年全县召开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我乡迅即召开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了以乡长xxx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管档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并与各村(社区)、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专人对20xx—20xx年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加强指导,确保质量

为确保我乡各村(社区)、单位整理归档文书档案符合要求,我乡组织了专门队伍对各村(社区)、单位管档人员进行培训,对档案的年限划分、装档步骤和要求进行专业指导,提高了管档人员的档案整理水平,为我乡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增大投入,创造环境

为确保归档档案能更好的保管和利用,我乡在十分困难的财力中挤出专项资金2万元,增添了专用电脑一台,铁皮档案柜30个,除湿机1台,并购买了灭火器、干湿温度计、窗帘等设备设施,安装了防护栏,为档案的高质量保管创造了良好环境,做到了档案保管安全,利用效果明显。

四、存在问题

1、乡机关档案室设在乡政府机关办公楼,该楼系原木楼结构,已是危房,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2、各村管档人员大多是“大学生村官”,流动性强,人员不具稳定性。

3、乡财政十分紧张,经费投入不足,部分硬件设施不完善,达不到规定要求。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报告 篇7

从上面来看, 该村的孩子在享受学校的教育资源方面还是令人满意的, 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可能就出现一些问题了。

在2010年7月7日, 本人带着自制的调查表在凉亭村有初中学生的家庭进行了逐一走访, 在此过程中受到了各位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在走访的过程中顺便发放调查表。这次调查是成功的, 发出调查表51份, 回收51份, 并且在和家长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了农村中家庭教育一些现状, 从他们的交谈的热情和神态上中看出了他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强烈关注。

一、调查结果

在本人的调查中, 重点调查了父母帮助孩子学习的情况。根据本人的调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认为父母在学习上很有必要给予自己以帮助, 据他们反映, 进入初中后, 课程数量的增大, 课程深度的提高, 学习任务的加重, 让他们普遍感到很吃力。他们迫切的希望父母在学习上面给予指导, 在学习目标上给自己掌舵, 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一些知识搞不懂时, 觉得甚是着急。在学校还好, 可以问问老师或同学, 一旦放假回家后, 他们就很希望父母能够给他们讲解讲解。

事实上百分之七十一的父母在学习目标上还是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在学习方法上, 能给孩子帮助的就大大降低了, 从调查上来看, 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孩子表示父母能助孩子一臂之力。当问到父母能否在一些知识点上予以讲解时, 这个结果更是创历史新低, 大多数家长是几乎不能够给孩子讲解的, 只有百分之十一的孩子表示能够讲解。

当问到如果在家有知识不懂, 而你的父母又不能帮你会怎么做时, 绝大数孩子表示很无奈, 他们表示如果是假期比较短的话, 他们可以等到上学后问问老师或者同学, 如果假期比较长的话, 他们只好听之任之了。

二、产生的原因

1、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 这是主要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是由历史和特定的时期决定的, 这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就我所了解, 在35~42岁的人群中, 大部分都是初中文化和小学文化, 高中文化的寥寥无几, 他们中最普遍的文化程度就是认识比较常见的汉字和一些感性的知识, 加上在农村, 什么计算机之类的东西对于他们就大多数人来说, 根本就没有接触过, 对于一些理性分析的知识更是无从谈起。从这个来看, 出现上面的调查结果就很正常了。

2、从本质上来说是经济不够发达所引起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城市里, 有的家庭里父母的文化素质可能并不太高, 但是由于城市里的经济相对比较发达, 教育资源比较丰富, 很多文化父母不一定有, 家庭教育也有可能不到位, 然而他们可以享受城市里的良好文化资源, 。在农村里, 经济欠发达, 虽然学校的资源还是令人满意, 但是出了学校的大门, 各种文化资源跟不上, 所以在这一方面就很难满足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了。

3、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对于家庭教育方面的考虑有忽略的地方

本人也是生活在凉亭村。曾亲眼目睹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新农村开始建设、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全部过程, 在此方面感触颇深。就本村而言, 该工程的重点是把力度放在了经济建设和提高农民的居住条件上。对于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可能就忽视了, 这就造成公共的教育辅助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当然这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是没有错的, 但是当新农村建设达到一定的层次和高度的时候, 家庭教育的问题就不能不考虑了。

三、解决方法

俗话说:打好底子筑高楼。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底子, 是教育的基础,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然而在农村里, 家庭教育却面临严峻的问题。家长文化素质、思想意识的高低, 家庭的社会人际关系, 制约着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孩子一出生就会无可抗拒地接受家庭教育多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 并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世界。毫不夸张的说,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 影响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

凉亭村是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既然凉亭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 我想在其他的村里面这个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甚至有过之而有不及。所以说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文化素质过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某一个特定的阶段, 必须要将这个问题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因为新农村的建设就是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 从这方面来讲,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功解决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和谐程度的高低。

那么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1、从长远来看首先就得发展经济

前面也讲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第二点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只有经济建设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经济建设才能创造出各种所需的物质, 只有经济建设保证良好的家庭教育, 只有经济建设才是解决途径的根本,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种所需的资源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虽然在短时间内父母的文化素质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 但是如果农村的资源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的话, 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2、不能忽略家庭教育

当然, 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搞经济建设的过程同时, 也应该去充分整合资源, 把本村可以挖掘的人力资源好好的利用起来。从而弥补村子里的其他的教育资源不够发达的现状。那么一个村子里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呢?

(1) 大学生资源。在一个村子里面,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大学生。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 初中的一些知识他们还是有一个比较前面的了解。本人在这一方面的体会也是颇深的, 本人在暑假的过程中就曾辅导过一些初中生, 他们的一些知识看一眼就觉得轻车熟路。这些大学生相对于农村中的人群来说可以算是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了, 所以说这是一块潜力很大的资源。然而这些大学生在放大假的时候都想去找一份工作, 或想获得一些社会经验, 或想获得一些经济效益, 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在放大假的时候去外地打工。这对于他们所在的村子来说, 这是一个很大的资源流失。所以在新农村的规划的过程中就可以把这两方面考虑进去。怎么规划呢?在放寒暑假过程中, 把这些大学生组织起来, 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报酬, 组成本村的一个服务团, 去为当地的初中生讲解他们所不懂的知识, 这样, 家庭教育的部分缺失就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了, 同时这也可以满足当地的大学生的某些需求了, 可谓是一举两得, 两全其美了。

(2) 当地的退休的老教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老教师在退休前就积累了渊博的知识, 在退休后难道要让他们把自己所积累的渊博知识都尘封起来?。另一方面, 这些老教师退休后的生活可能就有点单调了, 他们自己也想找点事情去点缀一下他们的退休后的生活。如何让退休人员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是关系到社会和谐高低的重要因素。这样, 如果把家庭教育的部分缺失和老教师的生活的单调两方面“嫁接”起来, 是不是会生成一颗十分美好的果实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新农村建设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如果把本村的一些老教师也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文化活动中心, 把目标重点为孩子们讲解各种知识上, 老教师们为孩子讲解讲解知识, 孩子们陪陪老教师度过单调的生活, 为他们每一天的日子注入新的活力。这样一方面也弥补了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的现状, 解决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退休老教师的生活, 让他们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这就是一颗美好的果实, 目前这种措施已在武汉的一个社区实行了, 效果十分明显。

(3) 网络资源。在城市里网络可以说是相当的发达, 大部分家庭都是电脑用户, 但在农村里使用电脑的用户就低多了。从这方面来看, 农村的教育资源就少很多, 就像是一个人少了一条胳膊, 做事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事实事实上网络资源是上面所说的资源中最广泛的, 网络资源极为丰富, 传递方便、快捷, 通过网络, 我们可以查找和下载的教学资源信息, 并且它用起来很有针对性, 哪里不懂问哪里, 那么在新农村建设的特定时期。面对家庭电脑用户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在村支部活动室添置几台电脑, 并派专人进行管理, 如果有孩子需要用电脑, 先进行登记, 然后再进行使用, 这也是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部分缺失的好途径。

四、结语

十二·五规划战鼓已经擂响, 将又是一个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五年。凉亭村, 这个大别山里的明珠也将绽放出应有的光芒, “夸父逐日”、“与天地竞”, 愿凉亭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在创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的同时, 也能将家庭教育这样的问题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让“学有所教”, 那么到下几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凉亭村将展现她更全新的一面。“晴空一鹤排云上”, 愿凉亭村, 这个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将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激情去向国家级示范村进军。

摘要:当前, 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在政府的大力投资下, 在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 新农村建设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如火如荼的进行, 农村的状况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新农村建设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是否存在一些被人所忽略的地方呢?是否有些缺失呢?为此, 本人特地在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英山县石镇凉亭村就家庭教育方面做了一次调查。

关键词:凉亭村,家庭教育,父母,帮助,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成都市新农村建设报告 篇8

[关键词]江西新农村 农村教育新体系

[作者简介]尹姗(1965- ),湖南攸县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曾青云(1958- ),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孙卫星(1957- ),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中心支行。(江西 南昌 330027)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63-03

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江西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江西新农村建设,可以发现农村教育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石与支点。在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之间,集中表征出过去与现在江西农村建设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孕育着江西农村发展的前景与未来。如何把握好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的复杂关系,进而以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建设江西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深度探究。

一、建设江西新农村呼唤农村教育新体系

(一)农村教育新体系是建设江西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浩瀚工程。依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进社会和谐,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尽管要求与目标涉及甚广,内涵博大精深,但只要对其本质属性与外部关联稍加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制定“20字方针”要求的初衷、目标实现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目标,都离不开数以亿计的土生土长在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全面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应是第一位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技术资金的投入,更迫切地要求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能有一个强势转化,否则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将由资金、技术转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意味着江西新农村的“新”,不仅新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富裕,新在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更新在培养新农民。培养新农民离不开发展农村教育,但从目前江西农村教育整体上看,教育体制、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软硬件环境,都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对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行革命性变革,通过教育格局调整、体制创新、制度建设、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城乡互动,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而以农村新教育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新教育理念及其特征

农村新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对传统农村教育观念扬弃基础上的创新,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新规划、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教育格局的重新调整、教育行为方式的重新抉择,彰显着“人本”色彩和文化底蕴。其基本内涵是:在教育结构上,以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为原点,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延伸,构建农村教育“铁三角”;在教育体制上,由以政府体制内办学为主转为政府体制内办学与社会、企业、个人体制外办学并重,加快农村教育“社会化”;在资金筹措与资源开发上,由政府财政性供给和运作为主转变为政府供给、开发与社会、村镇、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开发为主,实现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多元化”;在教育运行机制上,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开发农村乡土人力资源为基点,以现代教育改造传统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为切入点,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创农村教育新局面。

农村新教育还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一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突显持久性。它不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某一发展阶段需要而进行的短期性建设,更不是为了满足某些政府政绩需要搞的应急性建设,而是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长久性教育体系建设。它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农村新教育建设强调主动性与互动性。不仅致力于农村教育的自主发展,执著追求农村教育完美的主体形象,而且激励城乡教育互动和内部诸要素间的互流,最大限度地推动城乡教育和内部教育板块的无缝链接,力图通过城乡教育与内部要素的交流与交换,为农村教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激活农村教育潜力,延伸农村教育链条,形成教育发展新生态。三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注重实效性。它不是样板工程,更不是亮化措施,而是面向广大农村人口、惠及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要求在蓝图规划上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沿性,而且在建设的实践中更注重务实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机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必须与建设新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三)农村新教育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相比以往,“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统领全局的新提法。新农村建设的“新”集中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共存,持续发展;二是农村各项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三是新农村要体现出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而要切实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就需要有着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新教育建设就是这个着力点。

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温度计”,集中反映建设新农村的成果与程度。农村新教育建设不仅是新学校建设、教学基础设施的增加、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学生就读率的增长,而是当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与水平的真实反映。江西乃至全国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尽管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历史的惯性作用,但农村教育是否有所发展,则是一个共同话语,透过农村教育这个窗口,人们可以大致估量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度。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而农村教育未有起色,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属于政绩工程之类或急功近利式的泡沫经济。同样,凡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切实有所发展,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程度与水平就肯定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另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推进器”,有力推动建设新农村进程。建设新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过去,为了解决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的矛盾,国家和各级政府曾大力推行过城镇科技人才支农、企业送技术下乡等举措,但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庞大人才需求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建设新农村需要的人才,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要留得住心,扎得下根,这决不是依靠外部人才支援所能达到的语境。需要大力发展和创新农村教育,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数以亿计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与智力支撑。同理,一个地方的农村新教育建设搞得好,当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技术人才数量就必然显著提升,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同向推力,开创当地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

二、构建农村新教育新体系构想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新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农村新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体,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为两翼,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覆盖农村区域,跨越时空的教育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广大农村人口提供教育服务,不断满足建设新农村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要点是,一要盘活农村基础教育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的多元功能与效用,构建农村新教育建设的主要基地。可以采取基础教育资源叠加利用和交错使用的方式,突显农村中小学一校多能形象,促使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仅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服务,还可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学校既是普通教育中心,又是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中心,还是农业科技的示范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成为乡村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二是要继续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农村成校和职校的恢复与建设,重点解决“房子、班子、票子”问题,建立全新意义上的农村职成教育体系。

(二)创建“多元互动”的农村教育新模式

创建“多元互动”的教育模式,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方法论选择。运行何种教育模式,关系到农村新教育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可以说,特定的教育模式既是农村新教育植根的土壤,又是一切教育活动运作的逻辑空间。“多元互动”教育模式的首选任务就是要阐明农村新教育是怎样一种主体构成与体系结构,怎样一种实施过程和行为推进,怎样一种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其运作的关键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流动和各类教育无缝对接。

一是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交流与交换。包括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消除由于信息不通或不对称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并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人才的无障碍流动,鼓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形成城镇支援农村,农村反哺城镇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是要实现农村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教育链条脱节是以往农村教育的沉疴,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缺乏必然的通道。农村基础教育除部分和少数学生有幸进入高中和大学外,绝大多数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即失去了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而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又由于生源不足难以维系,出现“有要求而无需求”的怪现象。农村新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对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实行分流分层培养。农村学生初、高中毕业后,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分别纳入高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轨道,从而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链条。

(三)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教育新环境

农村教育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尽管党和国家再三强调农村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出台了多种政策与举措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但这些政策和举措在落实过程中被片面曲解或断章取义,有名无实,真正落实到位且发挥效应的不多,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所必要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恶化,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排序末位。在许多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似乎可有可无,教育经费拖欠或挪用现象普遍,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处于难以维系的境地。这些问题的存在,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搪塞推挪的借口,而更应该触发对历史症结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行动的理性选择,换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快农村法制建设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新教育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育人环境。

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为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新教育建设的环境积累“要素”。作为新教育建设的重要构件与基础,应当立即着手农村新教育建设所必需的社会与法制环境的构建与完善,以此保障和支撑新教育建设的“和谐安定”发展。这种“和谐安定”的环境,应将历来党和国家有关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理念与政策方针注入农村各级政府,将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引入广阔农村;应对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对农村新教育未来建设所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凝练与制定。此外,应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更为前瞻的眼光,对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未来做出既符合中国社经济发展潮流又重乡土实际的蓝图勾画,为未来农村新教育建设实践提供必要和卓有成效的社会与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林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作用[J].教育评论,2006(2).

上一篇:乌干达风俗习惯礼仪下一篇:现代教育原理04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