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庆考察报告

2024-10-05

成都重庆考察报告(通用6篇)

成都重庆考察报告 篇1

赴成都、重庆学习考察报告

为加快发展步伐,将区域经济做大、做强,2017年7月14日-19日,由xxx主任带队,我区组织xxx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成都锦江区、重庆中汽西南汽车有限公司就湿地建设、污水处理、汽车城建设等项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不虚此行。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朵金花”及重庆中汽西南汽车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五朵金花”是指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原为三圣乡)辖属的五个村,即花乡农居——红砂村、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东篱菊园——驸马村、荷塘月色——万福村。五个村分别位于成都东南市郊,地理位置是城市的通风口。从2003年初锦江区开始打造“五朵金花”,经过四年的努力,这里从过去的“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变成一座充满田园风光的开放式公园,呈现出一派“产业兴、经济旺、环境美、农民富”的繁荣景象。于2006年4月,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公认的“农家乐”发源地。

产业兴。“五朵金花”注重基础农业向现代农业、观光农业转变,带动休闲经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2014年以来,引进成都维生、传化大地等花卉龙头企业和北京金港赛道等知名企业37家,吸引民间资金2亿元;同时,发展自主经营的农家乐300余家。201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8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 亿元。

经济旺。“五朵金花”主要开发花卉、蔬菜生产经营和观光旅游等项目,经济效益明显增长。花卉产值增幅达49.6%,经营税收由2012年40.1万元增加到2016年532万元,年增幅达307%。土地租金由每亩1500元上涨到2000元,土地拍卖价格由每亩50万元上涨到150万元,整个片区农户生产增值超过13亿元。

环境美。“五朵金花”由点成片,各展芳姿,形成著名的乡村旅游片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进行。形成花在景中、人在花中的美妙意境,一幢幢赏心悦目的老成都民居和仿欧式别墅,掩映于绿树丛中,与青山碧水相互交融。“花乡农居”、“幸福梅林”被国家建设部评为“2005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农民富。“五朵金花”为农民增收搭建了平台,提供租金、薪金、股金、保障金“四金”稳定收入。农民土地承包权流转,每亩每年获1800元以上租金;农民房屋出租,每年可获3-10万元的租金;符合劳动社会保障条件后,农民可获取养老金,并报销住院费。2002年,“五朵金花”片区的农民人均收入3543元,2006年达到7353.7元,红砂村达7850元。

重庆中汽西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中汽西南”),是一家专注于乘用车行业的大型商贸集团。目前拥有22个品牌授权的24家4S销售服务店,并在重庆区县拥有七个综合汽车销售展厅,是重庆市规模最大的汽车销售服务商。

中汽西南注册资金21450万元人民币,员工人数达2914人,成立20年来发展迅猛。到2011年,中汽西南的乘用车年销售达46391台,营业收入达到78个亿,这一年中汽西南的乘用车累计销售量突破25万台。多年来,中汽西南连续被评为全国十佳汽车营销集团、全国十佳乘用车经销商,2004年——2011年连续8年跻身“重庆企业100强”,并荣获“中国商业信用企业”称号、中国服务企业500强、全国“诚信维权单位”、消费者信得过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重庆首届知名品牌企业。并任重庆市汽车商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副会长单位。中汽西南在重庆主城区拥有2个大型的汽车卖场,一个是北部新区重庆汽博中心,一个是二郎汽车汽车综合展厅,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并在重庆天地打造了一个豪华汽车综合展厅。

中汽西南汽博中心是2004年重庆市重点建设项目——北部新区“十里汽车城”标志性项目位于机场高速路与金渝大道交汇处。占地600亩,投资30亿元人民币,倾力打造的中国西部最具魅力的汽车流通及文化中心。现有25个4S店、一个名车广场、一个二手车交易市场、一个汽车用品市场,一个汽车配件市场、以及车管站、检测线、汽车保险、金融、娱乐、驾训、餐饮等功能配套的大型综合汽车交易城。2008年汽博中心不仅占据了重庆乘用车销售市场35%的市场份额,并以70亿元的整体营业额,跻身2008年全国十大汽车市场行列。

2008年,中汽西南实现销售产值38个亿,同比增长20%,销售车辆22000台,同比增长23%,实现利税1.4亿,同比增长 4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5年跻身“重庆企业100强”,并荣获“中国商业信用企业”称号、全国“诚信维权单位”、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2007、08年连续两年全国十佳汽车营销集团,中国服务企业500强。消费者信得过企业,重合同收信用企业,重庆首届知名品牌企业。并任重庆市汽车商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副会长单位。中汽西南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树立了汽车商贸旗舰型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成功经验

“五朵金花”是锦江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晶,通过以旅游润色农业,以景观改造农村,以经营保障农民,以市场托举发展,坚定不移地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业,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汗水,浇灌出“五朵金花”,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成都市、锦江区主要领导十分关心支持“五朵金花”项目的开发建设。“五朵金花”地处城市通风口绿地,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2003年,为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锦江区委召开了18次常委会,专题讨论“五朵金花”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机制。同时,通过开展“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和“干部入户、文明到家”等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对农户实行“1+1”的挂钩帮扶,帮助农户提升旅游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使其摆脱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的低水平经营,真正体现“五朵金花” 景区的旅游品牌。

(二)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为打造好“五朵金花”,锦江区把科学规划作为头等大事,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博士团”,对“五朵金花”的发展路径、产业定位、建设风格、景观点缀进行全方位的论证、设计。坚持创新思维,充分利用三圣乡花卉种植的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围绕城市反哺农村,农业反哺旅游的思路,将传统的耕种农业逐步引导向附加值更高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果、一村一业”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格局,创造性地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竞相开放的“五朵金花”景区。

(三)政府引导,多元投入。打造“五朵金花”,钱从哪里来是关键。锦江区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资金问题。打造“五朵金花”,区政府共投入8300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20000万元。政府投入只用在景区道路建设、农房改造补贴和旅游设施建设上,但由于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吸引了社会资金参与项目打造。“五朵金花”占地约12平方公里,按常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景区建设)、每平方公里需投入1.5亿元,而实际每平方公里花费了1500万元,实现了农村就地变公园,农民就地变市民。

(四)改善生态,营造环境。锦江区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并进行景观打造,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农房改造景观化。按照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由“农 户出资,政府补贴”,对2083户农房进行“穿衣戴帽”改造。二是基础设施城市化。三年来,修(改)建景区道路32公里,修建日处理千吨的污水处理站3座,公厕15座,铺设污水管网28公里。三是景观打造生态化。打造湿地,新建绿地,保护原生态植被,充分利用荒地、坡坎等土地修建旅游景区小品,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五)创设平台,激发活力。锦江区用文化提升产业,尤其通过挖掘梅花传统文化,赋予荷塘月色艺术魅力,再现江家菜地的农耕文化等,增加了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运用节会的形式集人气,举办花卉时节、梅花节、菊花季节、荷花节等活动。为期10天的2005年中国骄子菊花节,整个园区共接待游客达80万人次,当地村民收入达到287万元。同时,对园区内的企业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扶持。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扶持市场前景看好,能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有效地增强了旅游景区发展动力和活力。

成都重庆考察报告 篇2

一、在学习中的感想与收获

我们一共参观了六所学校, 这六所学校各有特色, 各有令人惊叹之处, 每一点都值得认真研究、反思借鉴。在慨叹与收获中, 我认真进行梳理, 发现六校之间有以下三点相似之处。

1. 校长干正事

这里所说的“干正事”是指干正确的事。作为校长, 既应“正确地干事”, 又应“干正确的事”。“正确地干事”是方法问题, 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也能干事;“干正确的事”是方向问题, 它比正确地干事更重要。我所见识的这六位校长, 他们都属于“干正确的事”的人。

(1) 心怀教育理想

一个好校长, 首先要有思想。考察中所见识的这些校长都是能够提出学校发展愿景目标的设计师, 都是能够打造精英教师团队的精神领袖, 都是追求卓越办学成就的领跑人。他们都能结合学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 设计相应的办学思想与发展思路。校长的办学思想虽不尽相同, 但恰是这些不同的思想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名校。例如:重庆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 英语特级教师, 秉承刘伯承元帅“千万不能培养特殊阶层和娇骄儿”的办学宗旨, 引领师生倾力打造人民小学的“红色文化”和“主动教育模式”。又如:成都市草堂小学校长蓝继红, 语文特级教师, 她用“诗意的方向, 最好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几年时间就把城乡结合部的一所薄弱学校改变为全国闻名的“诗情画意学校”。清一色的特级教师, 清一色的不惑年龄, 清一色的怀揣教育理想, 有了这些教育专家的引领, 何愁学校不发展!

(2) 传承历史文化

所参观的几所学校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每所学校的校长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过程中, 始终把握对学校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 将昔日穿过炮火硝烟、历经蜀道艰险的“马背上的摇篮”建设成今日的“小主人成长的摇篮”;把昔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传承发展为“自主自强、求真求新”的主人翁精神。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校长肖方明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把校名改为“人和街小学”, 这一举动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要继承“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传统文化思想, 发扬人和街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两江相会的地域文化。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继承红岩精神, 实施“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的主题校园文化战略, 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成都草堂小学校长蓝继红潜心研读杜甫的诗歌, 确立以诗歌诗意为学校文化的发展思路。

(3) 建设特色校园

无论走进哪所学校, 人们都会被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熏陶, 从而由衷地发出感叹:在这里工作学习的师生太幸福了!学校每一处的布置无不体现着学校环境育人的良苦用心。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整个校园用三种蓝色为孩子们营造了知识海洋般的学习生活环境。活泼快乐的泡桐树娃娃是在知识海洋里遨游的一条条可爱的小鱼。重庆谢家湾小学实施“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的校园主题文化战略, 致力于让环境成为隐形的课堂。我们一进大门便看到大楼上悬挂着孩子们幸福笑脸的巨幅照片, 学校将1/3的空间用作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

2. 教师管大事

我们所到的几所学校, 最小的学校有几千人, 大的学校都设有几个分校。考察中, 我们并未看到庞大的管理体系和多如牛毛的管理制度, 而他们的学校工作井井有条。他们靠的是什么?靠教师。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特色。在重庆市巴蜀小学, 学校实行“公共服务岗位”管理机制, 即在每学期开始之前, 每一位教师结合团队工作的需要及自身特长和发展愿望, 自主申报本职教学之外的岗位。一学期里, 各位教师一方面做好本职岗位的工作, 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学习、认真准备, 牵头完成所承担的公共岗位的工作。在重庆市草堂小学, 学校大胆实施“执行校长制”。每名教师、每名学生都可通过竞聘成为学校的“执行校长”。“教师执行校长”任期一个月, “学生执行校长”任期一周, 每月一次性选举产生。“执行校长制”诠释着学生与教师的平等、教师与管理者的平等;诠释着校园的民主、氛围的和谐, 极大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心和创造力。

3. 学生无小事

在我们参观的学校中, 孩子们的事始终放在首位, 真正做到了“学生无小事”。在巴蜀小学考察时, 学校安排了体育团队长、英语团队长、班主任代表分别做交流汇报。英语团队长交流结束后, 校长助理调整了一下原定的交流顺序, 让一位体育教师先发言, 原因很简单——这位教师接下来要给孩子们上体育课。不一会儿, 组织交流的教务主任起身告辞, 原因也是要给孩子们上课!汇报结束离班车送我们离开学校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校长助理深表歉意, 也起身告辞, 原因也是她要去给孩子们上课!经验交流可以耽误, 客人可以暂时放下, 但孩子的课不能落下, 这就是他们眼中的“大事”!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 学校所有的工作和活动都在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需要、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考虑实施。学校大型喷绘牌上每学期更换一次孩子们的笑脸, 每个孩子都能公平报名;用来装修综艺楼的所有的花瓷砖都是孩子们在陶瓷厂亲手绘制的产品;“快乐六一我做主”的文艺演出改变了正襟危坐的惯例, 由一个舞台拓展成了二十多个舞台……

从这些名校、名校长身上, 我学到了管理好一所学校的秘诀, 那就是不论学校有多“大”, 校长的心始终要“小”、要“细”, 不论校长管的事有多大, 孩子们的事始终应该是最大。

二、在工作中的反思和实践

从西南小学名校回到现实, 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 反思我自己, 到底差距在哪里?是的, 差距在硬件, 也在软实力。尽管我们的硬件比不上他们, 可是, 我们教育人的意识、思想、理想、信念, 应与他们一致, 甚至可以超前。于是, 我对自己提出三个要求。

1. 做有思想的校长

我想, 评价一个校长, 要先看其是不是有思想。学校要实现内涵、特色发展, 校长自身首先应实现内涵、特色发展。校长的思想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 从学习中来。今后, 我将努力做到“五有”:有境界——能全盘考虑学校布局, 长远规划学校未来;有胸怀——能海纳百川, 善于取他人之长;有智慧——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 有教育智慧;有作为——永不言败, 永不放弃;有成效——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 让每位教师得到发展, 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我不敢说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但我会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2. 带有活力的队伍

学校要实现内涵、特色发展, 关键在教师。今后, 我将高度关注教师的职业状态和专业发展。要学习特色名校的优秀做法, 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关键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扬民主, 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 真正实现“学校是我家, 管理靠大家”的理念。二是尊重每位教师为学校发展所付出的努力, 不放过任何展示教师风采、提高教师知名度的机会, 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主人翁”工作热情。三是了解每位教师的心声, 洞察教师的内心需求, 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 让教师尽可能多地享受工作的乐趣, 提高其工作的幸福指数。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应努力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让他们积极工作, 幸福生活。

3. 办有品位的学校

品位就是质量、档次。它是形象的展示, 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无论哪所学校, 只有达到一定品位, 才能树立学校的品牌。因此, 今后我将在“品位”上下功夫。一是让校园写满美丽。朱永新说:“一所学校的品位首先是一所学校的校园品位, 包括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绿化、每一个角落都应该精雕细刻。”打造有品位的校园文化, 既是学校育人的需要, 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让校园飘溢书香。我们将继续着力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少年, 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分气息, 都弥漫着书籍的芬芳。三是让校园充满温情。我们将尽自己的努力, 让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温馨感觉。

成都重庆考察报告 篇3

本站

现代商业步行街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仅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对提升城市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发展的情况看,现代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弘扬商业文明、示范诚信经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浓缩历史文化、体现地域特征的集中亮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商贸东莞”工程的实施,加快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今年4月底,由市经贸局陈桂明局长带队,组织了局有关科室的同志与莞城、南城、万江、大朗、常平、长安、虎门等镇街的分管领导、经贸办主任以及市糖酒集团、南城富民商业步行街的负责人共14人组成考察团,先后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考察商业步行街的发展。考察团分别与三地主管商贸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听取了对方关于打造商业步行街,发展商圈,推动商业集聚区建设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重庆的观音桥,成都的春熙路、琴台路、锦里古街和西安的西大街、回坊文化风情街等商业步行街以及以商业街为重点形成的商圈,其中重庆的观音桥和西安的西大街已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著名商业街”,成都的琴台路被命名为“中国特色商业街”。从考察的情况来看,各大城市商业街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在打造商业街,发展大商圈的过程中体现了“规划起点高、统筹力度大、开发模式新、文化融合好、政策制定早、管理机构全”的特点,形成了以商业街为重点,以“大商圈”为重要抓手的“大商贸”的发展模式,商业街的建设对推动当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市借鉴学习。

一、三大城市商业步行街及商圈发展概况和主要做法

(一)发展概况

重庆市。2007年,重庆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2.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23亿元,同比增长18.4%。近年来,重庆市把加强商圈建设作为推动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中央商务区、主城商圈、区县商圈、中心镇商业中心四个层次,构建了层次分明、特色突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流通功能完善的现代商业设施网络,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的商业格局。这次考察的观音桥商圈位于重庆江北区核心区域,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平方公里,是集商业购物、商务办公、金融贸易、总部基地、文化娱乐、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按照“高品位打造、精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理念,以7.5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吸引社会投资近200亿元,实施30余个项目,成功处置了十余幢“烂尾楼”,盘活商业设施面积5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商业设施面积150万平方米,仅用三年时间缔造了西南首条“中国著名商业街”,并成功引进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39家,20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及2000多个国内知名品牌,拥有35万平方米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其中单店年销售突破10亿元的新世纪百货获全国百货店最高奖“金鼎奖”;5万平方米的地下不夜城;五星级国际影城、高科技主题公园、绿化覆盖率达40%的20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共空间。从2005年开街至今,商圈人气、商气、财气加速聚集,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递增,每月客流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2007年,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80亿元,占江北区的70%。

成都市。2007年,成都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7.6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7.2亿元,同比增长17.5%。这次考察的春熙路,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面积约300亩,业态非常丰富,拥有大型商场及众多精品专卖店,云集了西武、太平洋、王府井、时代百盛、伊藤洋华堂、伊势丹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型商贸企业以及数家著名的百年老店,网点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全长1.1公里,道路规划宽度20米,每天客流量达100万人次,是成都市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经过改造,春熙路已不是单一的商业街,而是多条步行街组成的商圈。目前,春熙路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扩建改造,与另一个核心商圈连为一体,实现商

圈大融合。另外,琴台路和锦里古街是成都市两条有着浓郁民俗风情,沉淀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商业步行街,是外地游客必到之处。充满“汉风汉韵”和道教文化的琴台路全长900米,是汉唐仿古建筑名胜街,展示了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被命名为“中国特色商业街”;以“三国文化”为背景的“锦里”民俗休闲街采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镇建筑风格,与紧邻的武侯祠博物馆现存清代建筑的风格相融合,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

西安市。2007年,西安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1.3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58亿元,同比增长18.7%。这次考察的西大街位于西安莲湖区,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2001年开始,西安市政府和莲湖区政府投资6亿元,吸引社会投资35亿元,历时四年对西大街进行了综合改造,改造后的西大街秉承唐代建筑风格,道路全长2088米,宽60米,商业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云集了世纪金花、香港ITAT集团、民生百货、中环广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6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其中单店年销售近8亿元的世纪金花购物中心获国家 “金鼎奖”。商业街还引进了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老字号品牌店,挖掘、恢复一批老字号商铺,发挥历史积淀下的良好商业信誉和较高的知名度,使商业和文化、旅游得到很好的结合。商业街拥有金融、酒店、百货、餐饮、旅游等多种业态,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商业链,道路两侧错落分布了9处景观广场,拥有城市景观绿化公共面积4万平方米。另外,西大街两侧延伸的商业街也各具特色,其中有着浓郁穆斯林文化的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全长545米,是西安市乃至全国闻名的集旅游、观光、购物的特色商业街,高峰期客流量高达10万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高度重视规划

三大城市在建设商业步行街,打造商圈之初,都经过了详细论证和多方征求意见的过程,把科学规划作为成功建设商圈的关键。一是科学选点,集中打造。作为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商业资源丰富,消费人口多,消费能力强,三大城市均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消费力集中,具有浓厚商业氛围和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中心区,集中各种优势资源,重点打造一至两个商业集聚力强、规模大、档次高的大型商圈。重庆的观音桥、解放碑,成都的春熙路,西安的西大街都是当地政府全力重点打造的商圈。如观音桥商圈,在建设之初,就完成了《观音桥商圈综合整治规划》、《观音桥商圈功能定位和业态布局规划》、《观音桥商圈交通规划方案》和《观音桥商圈景观规划》四个重要规划,确定了观音桥商圈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建设的主要原则和建设框架。二是准确定位,合理布局。三大商圈均是中高定位的城市中心商圈,对培育高端消费,吸引高端商家,提升消费档次和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注重与周边地区错位经营,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商业网络。如西安西大街按照“盛唐文化的综合体验区,城市主格调的重要载体、城市中心旅游区”的功能定位,确立其在西安商圈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沿西大街向南北两侧鱼刺状延伸发展商贸业,形成错落有序的、合理的商业布局;观音桥按照“重庆名片、城市客厅、市民乐园、消费天堂”的定位,高品位打造主城商圈,与县区商圈和中心镇商业中心错位经营。三是配套设施完善。各大商圈的建设均能够与道路交通建设和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设施的建设结合起来,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如观音桥建设的“地下直行,地面环行”立体交通体系,包括单向循环4车道的环行道路工程,双向直行4车道隧道工程和轻轨3号线观音桥商圈段,确保商圈畅通无阻。同时,商圈内“吃”有美食一条街;“住”有两个超五星级的大饭店;“购”有国内著名的六大主力百货和大型购物广场;“游”有主城最大的开放式城市生态公园;“乐”有科幻乐园和中国西部最大的地下娱乐城,形成了一个集消费、休闲、娱乐为一体,功能配套齐全的生态商圈、文化商圈和时尚商圈。

2.管理机构健全

各商圈均设立了商圈办或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商圈的开发、建设、管理进行统筹,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商圈建设的高度重视,保证了商圈高效、规范运作。如重庆江北区先后成立了观音桥商圈步行街综合整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观音桥商贸中心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商圈办”)和重庆观音桥商圈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全面负责观音桥商圈规划、拆迁、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并由区领导任商圈办主任,作为商圈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西安西大街成立了由沿线项目单位组成的西安西大街商会和区政府成立的管理委员会,两者协调运作,形成商家自律机构和政府管理机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为商家提供了便

捷的服务保障,也确保了商圈的高效、规范运作;成都也成立了由锦江区副区长任主任的春熙路管委会,加强对商圈的领导。

3.政策制度完善

为确保商贸业朝着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行,各地在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完善制度建设。如重庆商务局制定了《重庆市餐饮业服务质量规范(试行)》,江北区除制定了观音桥商圈的一系列规划文件外,还制定了《观音桥商贸中心2006-2010年业态调整指导意见》、《大型商业网点准入听证制度》、《江北商圈政府部门联手服务特事特办制度》、《观音桥商圈商业及商业地产纠纷应急处置预案》、《江北区商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西安市政府制定了《西安市商贸业发展十五规划》、《西安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西安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西安市商贸业分类发展指导目录》、《西安市关于进一步发展连锁经营的指导意见》、《西安市设立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听证办法》等政策文件,莲湖区也制定了《关于西大街商业业态调整指导意见》;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

4.开发模式创新

各条商业街基本上按照“政府规划、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多方招商。观音桥采取“政府为主、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筹集商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通过科学论证,建立了“找钱、用钱、还钱”的运行机制,即通过环境打造,引进品牌企业入驻商圈,用土地出让金及辖区内新增税费收入偿还建设债务,在实施高强度招商时,坚持以政府引导为主,并积极采用市场运作方式,以商招商,并引导企业先定位、后招商,再量身定做,成功以7.5亿元的政府投资,吸引了200亿元的社会投资;西安在实行多元化投资的同时,开展多方共同招商,整条商业街由多个开发商分片开发,并分别由开发商在拆迁、建设的同时开展招商,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改造期间,共拆迁3万户,40万平方米。

5.融合文化内涵

西安、成都、重庆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当地政府在规划建设商圈和商业步行街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商业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如西安西大街传承盛唐历史风韵,对沿街原有和新建建筑都进行了以唐代特色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改造,同时对有600多年历史的都城隍庙进行了修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教古乐进行保护性开发,形成了旅游、观光、庙会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购物新亮点。同时,整合开发回坊文化风情街、清真大寺等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引入全国各地老字号企业入驻,达到文化与商贸的完美结合;重庆观音桥广场上的大型景观构筑物“观音桥”与“古榕屏风”、雕塑“江北龙”、“九龙喷水”、“重庆言子”雕塑墙、音乐喷泉等动感水系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另外,还通过欢乐消费节、火锅美食节和“渝州大舞台”等各类大型商业和文艺活动,营造了商圈“月月有演出,年年有盛宴”的良好氛围;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南北入口处设置的浮雕艺术墙,描绘了唐代成都的八大景观,各个不同时期的街景照片分别镶嵌在北入口太平洋百货底层步行道分隔墙上,从而完整、连续地重拾老街历史,传承着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另外,琴台路和锦里古街两条特色商业步行街,分别以“道教文化”和“三国文化”为背景,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积淀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小、精、特”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消费。

二、我市商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三大城市相比,我市商贸业发展有着自身的优势:一是商业网点覆盖面广,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特别是社区商业发展水平较高,业态业种较齐全,消费便利性、服务便民性突出;二是规划了商业主、副中心,2007年主、副中心(不含松山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39亿元,占全市60.21%,初步形成了商贸业相对集聚、组团式的发展格局,在大城区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圈,为下一阶段重点打造城市中心商圈奠定了基础;三是会展经济发展强劲,产业关联度大,对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四是物流业蓬勃发展,物流水平不断提高,为商贸业大规模扩张和网点快速布点提供了便利,降低了营运成本。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商贸业的发展水平与三大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府统筹能力不足,商贸业发展比较散乱;缺乏高端中心商圈,高端消费外流;开发模式单一,缺乏历史文化内涵。就发展现状看,我市既没有形成“大而强”的大商圈,又缺乏“小而精”的特色商业街。

(一)政府统筹能力不足,商贸发展比较散乱,没有形成大规模、上档次、集聚度高的中心商圈

我市商业容量大,商业设施多,但大型项目无序扩张,定位不清,业态雷同,同质化现象明显;小型网点业种散乱,沿街随意开设;全市共有26条商业步行街,分布在19个镇区,处于粗放型经营状态,经营质量和效率较低。商业资源分散,总体上呈现分布散乱,规模小、档次低的局面。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一是政府统筹能力不足。虽然我市在2005年已出台了《东莞市2005-2015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但由于缺乏有效手段,网点规划执行不到位,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也不够。对于我市商贸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心商圈的打造,政府缺乏整体规划和发展思路,没有配套相应的优惠措施和政策加以扶持,又缺乏对各镇街的发展进行有效调控,造成网点规划没起到应有的引导调控作用,存在“重规划,轻执行”的问题。大城区在全市范围内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打造中心商圈,但由于缺乏从全市的高度规划统筹,四个街道都强调自身的商业地位,各自为政,定位不清、随意性大、档次偏低、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严重,至今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中心商圈,缺乏辐射力和消费拉动力。尽管万江华南MALL硬件设施一流,开发商旨在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但由于选址不尽合理,政府缺乏规划,整合资源和调控发展力度不足,大城区四个街道商业资源分流,同质化竞争严重,加上经营水平有限等因素,华南MALL目前经营状态欠佳。二是与我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我市通过引进外资,依靠市、镇、村、组“四个轮子”驱动的发展模式,快速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但也造成了工业布局散乱的状况,商贸业发展与我市工业发展轨迹息息相关,由于消费人口和商业网点分散,商贸业散、乱、小的问题比较突出,规模、档次提升难度较大;三是与我市特殊的行政架构有关。全市行政区域设置过多,各镇街各自为政,商业资源集聚度不够高,仅从商业步行街来看,全市的26条商业步行街分布在19个镇街里,同质化严重,商业资源分散,特色不明显、层次结构不清晰,缺乏区域商业中心,不利于商业资源的相对集聚和结构升级。

与我市相比,这次考察的三大城市,政府的统筹力度都非常大,各市都成立了商业街管理机构,由区领导任负责人,统一协调商圈范围内的商业、市政、城建、国土、交通、工商等相关部门,集中资源重点打造1-2条商业步行街,形成1-2个重点商圈或中心商业街区,消费力和辐射力都很强。

(二)缺乏高端消费圈,高端消费外流,整体消费力不足

据调查结果表明,全市26条商业步行街中,没有一条高档次的步行街。只有虎门步行街、莞城香港街步行街和东城区东城风情步行街的中高档品牌店比例超过40%,其余23条商业步行街的店铺均为中低档,占全市的88%,全市有46%的商业步行街无一品牌店。东莞市商业步行街的档次水平整体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地理位置看,我市处于广州、深圳之间,毗邻香港,交通极为便利,加上本地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对香港、广州、深圳中高档商品有较高的心理认同,造成中高端消费严重外流。从消费群体的构成看,我市庞大的外来务工者大部分收入不高、素质不高,购物消费主要以满足日常生活为主,没有需要也没有能力进行职业化消费,城市化和职业化消费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高端消费市场的发展。从高端消费的载体看,由于我市没有规划打造高端消费商圈,也没有有计划地引进高端品牌店,缺少培育高端消费的高端品牌集聚区。目前我市个别名牌店都是分散于不同的街区,被孤立和边缘化,缺乏高端商业氛围,经营效益不理想,大多数无法维持下去,甚至出现名牌店开一家倒一家的现象,严重打击名牌店进驻我市的积极性。从市场环境看,由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和部分经营主体守法自律意识薄弱等方面原因,目前我市无牌无证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仍在不少范围内存在,严重损害我市整体商业形象和信誉。市场经营环境不规范,导致市民对在本地消费购物特别是对高端商品消费的信心不足。与我市相比,这次考察的三大城市地处内陆,周边没有其他高端消费地,存在很大市场需求,世界一线品牌店进驻率高。同时,当地政府科学规划,提高商业集聚度,引导错位经营,形成真正的高端消费商圈,聚集了高端消费群体,从而吸引更多的名牌店进驻,形成良性循环,拉动了整体消费力的提升。

(三)开发模式单一,同质化情况严重,商业缺乏历史文化内涵

一方面,开发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就我市目前情况看,60%以上的商业步行街是由民营企业规划和开发建设管理的,占而政府规划和统筹建设管理的很少,政府的调控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而且这些商业步行街大多数是伴随着房地产项目而建,由于民营投资缺乏整体规划,投资一个房地产项目就配套一个商业

街,只考虑商业地产的短期单一利益,不顾长远的经营和整体集聚功能,把全部商铺出售后,不再对商业街有任何的投入,而是将经营风险全部转嫁到商铺业主的身上,因此,开发前就没有对功能定位、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建成后又缺乏有实力的运营商对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宣传推广和培育,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和招商规划,造成招商随意性大,经营商品雷同,档次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形成恶性竞争,空置率较高的局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不理想;另一方面,商业项目缺乏与文化的融合。文化内涵是商业街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由于我市商业地产的过度开发,很难形成自身特色,更谈不上与历史文化的融合。从我市的步行街看,现有的26条商业步行街,除了市桥路商业街有历史渊源外,过半数是商业房地产项目(新建步行街15条,占57.69%),完全没有考虑与我市特有商业特色和历史文化的融合。各镇街在发展商业街时也没有注意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缺乏商业特色和文化内涵,难以与旅游业相结合,发挥不了旅游消费的拉动作用,形成不了特色消费和旅游消费。

与我市相比,这次考察的三大城市在对商业街的功能定位、营销策划、招商规划等方面调控力度都很大,对商业街的良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重庆市的观音桥、成都的春熙路、西安的西大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地政府和开发商在规划开发时就充分考虑这些要素,并在商业街的商业设施中充分体现,形成了具有旅游特色的文化街区,消费特色显著,消费能力强,既是当地人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旅游者必到之处。各街区管理机构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也有效地拉动了消费。

三、我市加快商业街区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注重商圈规划选点

要更加注重高标准搞好商圈规划,在不同商圈之间构筑有序竞争的商业环境,既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又通过对商圈之间优化整合,来吸引社会资源有效投入。一是要拉开层次。在市区层面,既要更加注重以大城区来统筹四个街道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商业主中心引领时尚消费、发展多元化商业,辐射整个市域和周边地区的核心作用,又要有所侧重,充分考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在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发展各具特色的商圈,形成竞争与竞合的和谐共处关系,促进都市商圈的共同繁荣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市镇之间,要形成层次感明显的空间布局,以8个城市商业副中心作为镇街商业组团的主要集聚地形成区域型商圈。二是要加强集聚。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底蕴、传统商贸基础、区位特色和影响力、经济发展水平、商业步行街现状等各种因素,选取一到两个商圈,精心打造市一级的中心商圈。作为东莞传统商贸重地的莞城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我们可以借鉴重庆观音桥商圈实行旧城改造并将商圈建设与历史文化底蕴及旅游紧密结合的经验,在莞城以西城楼和文化广场为中心,将市桥路、西正路、运河两岸至可园连片开发打造商业集聚区。同时建议对这片区域从市的层面集中资源予以倾斜扶持,成立市级专门机构牵头做好规划,并由莞城具体实施建设、招商和管理。三是要严格约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一些违规建设、违规经营的项目,维护商业网点规划的权威性,彻底杜绝未报先建设、未批先开工的现象。

(二)科学定位发展商业街

一是要准确把握经营定位。对新建或改造的商业步行街要实行统筹规划,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已建的步行街应对消费人群、客流量、城市规划、交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动态跟踪和分析并及时修正定位。现有步行街定位出现偏差的要适时调整,逐步完善和改进步行街的经营方式和服务功能,找准市场支撑点和经营着力点。对经营出现严重问题和困难的步行街要引导其转型,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二是要合理组合业种业态。商业街的业态取决于当地的商圈情况、人文特点和消费水平,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不能盲目追求大型、高档和千篇一律的现代化。要根据商圈的定位配置业态和业种,避免同行过度竞争,满足顾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吸引更广泛的潜在顾客。三是要改进营销监管方式。要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对商业地产过度开发加强调控,避免房地产项目与商业街发展机械捆绑,促使开发商把获益方式由一次性收益向兼靠物业升值赢得长线投资回报转变。在商业街内部要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发展机制,可以将商业街严格按功能分区由不同的主体进行招商、宣传和促销等活动,提高招商效率和质量。

(三)强化政府统筹能力

一要落实网点规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进一步贯彻落实《东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15》,将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现有商业步行街定位,创新管理模式,以发展新型业态、调整网点结构为主,大型商业网点与中小型网点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要成立组织机构。强化商业中心区的管理,成立发展协调指导机构,并赋予相关职能,统筹协调商圈内立项登记备案、拆迁安置、规划建设、土地审批、招商宣传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三要强化引导扶持。一方面要限制房地产项目与大型商业项目捆绑立项,同时围绕模式、业态、原则、重点等内容制订落实进一步加快商业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商贸流通业专项资金,从招商引资、业态改造、配套设施、流通技改等方面进行有效支持。另外,要尽快建立完善商业网点的市场供需和业态变化等市场预警机制,引导投资者客观评估、理性投资、有序开发。

(四)大力打造品牌商圈

一是发挥龙头作用。要创造条件加强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进驻,同时抓好本土企业的扶持发展,尽快培育若干个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商业龙头企业,吸引知名品牌集聚。通过龙头带动,提升商圈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消费力。二是培育高端消费。要通过规划和引导,在大城区和中心镇区内形成一定范围的高端商业区,集聚高端品牌,与其他商业区拉开距离和层次,迎合高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吸引高端消费回流。要严厉打击销售假冒名牌产品的行为,营造国内外知名品牌放心进入、高端消费者放心购物的大环境。三是注入人文元素。要创新观念,将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内涵充分结合起来,增强商圈的商品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和景观特色,营造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本土文化和饮食文化。在总体上要按适当比例减少购物功能,增加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功能。四是举办各类活动。外来购物是商圈繁荣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都市型商圈,通常50%的购买力来自该区域以外的地区。要推动旅游产业和城市商业资源有机对接,促进商业、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定期组织举办影响力大、特色突出、品位高的系列商业文化活动,吸引外地游客来莞消费。五是完善交通体系。便利的交通对凝聚商圈人气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要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增加线路、增加站点、增加密度”的原则发展公共交通,争取使每个工业区和社区都有公交线路直通中心商圈,扩大中心商圈的消费规模,同时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注重抓好地面或地下停车场的配套,保障人流和车流畅通。

(五)加快区划适度调整

成都杭州考察报告 篇4

——赴成都锦江区、杭州上城区的考察报告

为强化我区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6月14日至17日,由区委办公室牵头,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相关人员及三街分管主任、红星社区主任、下大街社区书记、羊大山社区书记一行15人赴成都市锦江区、杭州市上城区就社区建设、创新社会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考察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一)成都市锦江区

幅员面积62.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现有街道16个,社区64个,其中涉农社区16个,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28.65亿元。锦江区围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社合作、力量互动”工作思路,城市社区采取“一站多居”、涉农社区采取“一站一居或一居多站”模式,开展社区治理和改革工作,创新社会管理。

锦江区社区干部按辖区人数核定,3000人以下两委编制5人,3000-6000人两委编制7人,6000人以上 两委编制9人。社区公共服务站人员由相关对口部门下派,设有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等窗口,整个社区工作人员一般30人左右,最多达44名。服务站人员由区政府统一聘用并负责缴纳规定的“五险”,对服务站人员实行定向、扩大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名额等,建立能进能出机制。

各社区服务站均设有劳动保障、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教育服务及综合服务五大类62项服务项目,社区阵地均超过了300平方米,内设综治调解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室等场所。

工资待遇上,书记、主任每月1400元,其余人员每月1200元,外加年终绩效考核;工作经费按每人每年4000元由区财政划拨。各社区都有房屋出租等经济来源,辖区内党员交纳的党费全额返还社区,并按每年每名党员50元的标准补助社区开展活动。

(二)杭州市上城区

地处杭州市中心城区,总人口34.46万人,幅员面积18.1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51个社区,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50.22亿元,是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各社区采取“一居一站”的模式,开展社区建设和创新社 会管理工作。

在人员配备上,每个社区党委编制人员3人;居委会按400户编制1人,2000户以内编制5人;其他社会工作者在帮扶救助、劳动保障、城市管理、计生协管、综治调解、流动人口、退休人员管理、残疾人协管等岗位配臵1人,每个社区在20人左右,其中退休人员管理员按500名配臵1名。社会工作者由区政府统一选聘,并建立互派交流、定向招聘制度,每年在社区招聘提拔副处级公务员1名,定向招聘公务员、事业干部等。

在工资待遇上,编制内人员按每年每人6.2万元保障;社会工作者基本工资每月1400元,“五险”按规定缴纳,每月福利费300元、考核奖励300元、加班工资150元、午餐补助300元,另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每月增加100元、社会工作师每月增加200元;工作经费上,党务工作每年6万元,社区居委会每编制1人2万元,社会工作者按每年5000元由区财政划拨。

两区均设立了区委社区工作委员会,统筹组织协调全区社区建设相关工作。锦江区设在区机关工委,上城区设在区民政局,但反映设在区民政局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二、几点体会

(一)服务为民的工作理念是实现强化社区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要义。锦江区和上城区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社区建设宗旨,将工作重心从行政管理向提供公共服务质量转变,实实在在地解决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一是对社工人员的准入严格把关,要求社工人员必须具备奉献和服务群众的精神;二是在工作站服务窗口、社会化服务项目的设臵等方面,始终体现出如何才能方便、快捷地为群众服务,设臵的窗口均是与社区居民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如失业人员再就业、劳动保障培训等窗口;三是在社会组织的培育、考核体系的建立上紧紧围绕为民服务的核心目标,通过开展各项为民服务,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上城区在居民自治的工作中,提出自治即参与的观念,所有的工作立足点和着力点就是通过广泛、深入的服务,调动广大群众对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四是以项目的实施统揽社区服务的中心工作。社区开展工作所需的工作经费全部通过实施项目并经验收后予以拨付。两区每年均为各个社区提供一定项目资金,锦江区每个社区每年28万,上城区每年财政安排项目资金1000万元,由群众自主决定开展当前最紧迫的公共服务类建设,经验收合格后,兑现项目资金,并按完成质量,实行第三方考核。截止目前,在两区的社区干部中都形成了“坐在家里有人帮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鲜明理念。

(二)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是实现社区建设高效快捷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锦江区从2008年起实行“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公共服务站四块牌子一套人马,人员交叉任职,机构各司其职,社区工作站主要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工作,由街道直接管理。上城区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合署办公,三个机构既有职能的明确分工,又按职能职责各司其职。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提升社区的管理质量和水平,锦江区实行社区党委委员兼任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上城区实行社区书记、主任和工作站站长一肩挑。

(三)多元互动的服务方式是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两区的公共服务均立足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元互动,细致入微。从 大的方面看,锦江区按照“网格化、精细化”原则,以主要服务对象不低于户籍人口4000户的标准,采取“一站一居”或“一站多居”方式,在全区16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社区公共服务站28个,并承担了5个类、49项服务项目,方便群众办事。从细微方面看,锦江区为60岁以上老龄人购买社会服务,分不同年龄段发放“服务券”,老龄人凭“服务券”可到社区指定的理发、照相、洗衣等公共服务点享受优惠的服务;上城区则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将60岁以上老龄人分为六个级别,开展免费、优惠、有偿等三种类型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上城区及杭州全市都设立了社区居民信息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信息在全市实现了全覆盖,居民坐在家中通过拨打电话即可知晓各种信息、享受公共服务,市政府还在电视、网络等媒介上开展了包括领取低保的电视提醒等细致入微的服务。

(四)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是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程度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两区社会组织的扶持、培育和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区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引导辖区居民成立各类社会组织,对成 立的社会组织实行备案和登记双轨制,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由区民政局予以登记;对按登记条例规定尚有差距的,在街道备案,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加以培育和完善。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开展社会组织评比活动,对参与社区服务多、作用大的社会组织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联系紧密的优势,增强老百姓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如锦江区永兴社区的红歌班、罗大姐邻里和谐互助会、水电维修协会和上城区的党员会客厅、和事佬组织、社区免费相亲会所、美政育儿交流角等社会组织,在丰富居民文化休闲生活、帮助居民解决日常工作生活困难的同时,达到了解答和宣传国家政策,促进社区居民加强交流的很好效果,社区组织凝聚力得到极大提升。如锦江区红歌班在成都市的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政府投入很少,效果很明显。

(五)互助共建的资源挖掘是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强劲动力。两区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资源,通过积极开展互助共建活动,社区与辖区单位共享资源,弥补了社区服务场所的短板,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在互助共建中,通过加强联系,密切了社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如锦江区通过开展社区与辖区内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的互助共建,解决了社区大型会议、大型演出的场地、专业指导等困难和问题;上城区通过与辖区内宾馆、游艇、学校等单位的互助共建,充分利用了共建单位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如四星级宾馆免费为社区提供会务场所,电视台义务拍摄邻里纠纷调解全过程,让当事人在电视上公开辩论,最大限度化解了矛盾和纠纷。

三、建议意见

根据考察体会,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实行“3+X”管理模式。建议采取“3+X”大党委制管理模式,即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三位一体为主的组织管理,辅以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和辖区企事业单位共助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实现在党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和社会服务。倡导党组织、居委会及工作站人员交叉任职,便于统筹管理。

(二)高标准建设社区阵地。按一个社区办公场地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服务场所面积不少于200平方 米的标准进行建设。新建小区和旧城开发成片改建小区的社区阵地应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由开发商按标准无偿提供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无阵地的老社区应充分利用闲臵国有资产改造成社区活动场,并无偿租用,或者新购买房屋进行建设,尽可能设在有广场的地带。建议统一规划全区社区阵地的外观和室内功能分区标准。

(三)人员编制。原则按辖区户数或人口数、商业业态、稳定及其他情况设臵编制,社区工作站原则按5人左右设定,原居委会成员职数不再增加。

(四)经费保障。

1、阵地建设经费:街道为经费投入主体,市、区给予一定补助,三年内全面达标建设。提前达标的,区委区政府给予奖励。

2、工资待遇: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原则上不作调整,根据工作情况,实行绩效考核以奖代补的方式来提高社区干部待遇,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建议对年终考评获得一等奖的社区按核定人员人数人均5000元给予奖励,对获得二等奖的社区按核定人员人数人均3000元给予奖励,获得三等奖的社区不予奖励,各等次社区数设臵名额不限,所需经费由区及街道办事处各 承担50%。同时,建立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其工作年限和取得社工的职称等级增加待遇的工资增长机制。

3、办公经费:建议将原每年每社区4500元办公经费调至8000元,区与街道承担的比例不变。

4、项目经费:建议每年每个社区给予1-2万元项目经费,经验收后划拨,并由街道监督经费使用,用于为民办实事、好事,密切社区与群众的关系,引导群众支持、参与社区的建设工作。所需项目经费,建议以街道投入为主、区财政按比例补助。

(五)机制建设。

一是成立区委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由区委副书记任主任,组织部长、分管副区长任副主任,区委办、区府办、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等部门为成员,统筹社区建设相关事务。抽调2名专职人员负责开展日常具体工作。

二是尽快出台《加强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配套出台《社区干部的培训教育方案》、《社区管理考核办法》、《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社区队伍的培训、考核、管理,增强社区干部的奉献意识,提升社区干部、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 鼓励和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居民的作用。

赴成都树德中学考察报告 篇5

——瀼渡学校冉贞尧

2011年3月23日,经过区教育干部培训中心联系,在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下,由区教委办公室何主任,教师进修校王主任带队,培训班56名学员赴成都树德中学进行了考察。学校超前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浓厚的科研氛围、一流的师资队伍,给学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参观学习中,学员们通过察看学校校园环境,观摩,听取学校办公室主任的工作情况汇报以及经验介绍,领略了树德中学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教学理念,学员们深感不虚此行。

一、成都树德中学

1、设施过硬:

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齐备,硬软件建设均达到全省一流水准。主要设施有:教学楼、多功能综合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餐厅各一栋;集田径、300米环形跑道、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等一体的封闭式、多功能运动场地一个。该校道路、绿化等设施具有绿色园林特色,标准化教室均配备了数字化多媒体,老师只用轻轻点击多媒体屏幕,就可以实现板书、上网、播放课件等功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授课模式。

2、环境育人:

学校在建设中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让大自然的美景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培育了校园绿化网,让校园“月月有花开,四季有花香”。校园网络设备齐全,多媒体、监控、电话多网合一,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捷,为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了保障。学校“环境育人”的理念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景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会“说话”的素材:传递爱国热情的国旗;校道两旁的宣传牌、主题鲜明的滚动电子标语,用名言警句告知求学做人的道理;精美的大师画像、格言警句犹如良师时时相伴;师生书画作品,优秀学生照片,都在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情操,指引学生努力方向。长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环境之中,学生的人格、品格都在无形中得到提高,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

3、师资精良:

学校有三个教学区,共有学生9000多人,现有教职工800多人,教师的高学历水平决定其教师队伍是一支素质过硬,业务优良的队伍。同时,教师们还是

师德高尚,关爱学生的团结集体。所有的老师都本着“爱心+责任”的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健全的德育工作网络

1、注重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班级管理在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了特色。他们开展特色班级命名和班级标志设计比赛,使全班学生了解本班特点,以激发学生自觉维护班级集体荣誉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活动,每学期举办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周,开展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经常性的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针对部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细处入手,以目标为导向,以创设良好的校风、学风为突破口,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定期开展行为规范达标生、文明寝室、文明就餐班级、卫生免检班级的检查、评比、表彰等活动;举办以“行为规范、礼仪教育”为主题的宣传窗、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和主题班队会活动,从而保证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和发扬。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评价方法,但如何有效利用并获得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十分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建立一种校内外教育力量的联动、互补、共进的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合力,保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其子女的学习及思想状况,让教师得到其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及平时表现的反馈,以便发现问题,及早协商解决,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先进的办学理念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治校之本。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

成都重庆考察报告 篇6

关键词:培训就业,扶贫,机制

重庆市简称渝, 是我国面积最大、行政辖区最广、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辖市。直辖之初, 重庆市有国家级贫困县12个、市定贫困县8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较小范围的都市较发达地区与较大范围的农村贫困地区并存”。特殊的市情决定了扶贫开发在重庆的特殊地位。直辖之初, 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庆直辖市“四件大事”之一交给重庆。重庆坚持开发式扶贫总体方针, 围绕“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总体目标, 采取有力措施, 全力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重庆市“三全一补”培训就业扶贫机制的产生

2005年国家主抓整村推进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和产业化扶贫三大重点, “重庆市扶贫系统在‘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导下, 针对建卡贫困人口这个特殊群体, 以增加收入和减少农民为目标, 在实施十万贫困农民技能培训计划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全一补’新机制。”

(一) 从直接培训输出到建立基地。

2003年, 重庆市在下辖的6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试点工作定位在以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掌握二、三产业就业技能为目的的短期转岗培训, 采取用财政资金补贴的办法, 培训时间三个月。这一年重庆市各级扶贫部门开展了以输出为目标的短期 (三个月) 培训模式, 目的是让贫困农民通过培训获得一门技能, 以增强他们稳定就业、脱贫致富的能力。但由于宣传不到位, 培训目的不甚明确, 以至一些农民认为学不学不要紧, 只要能就业就行, 农民参训与不参训在技能的掌握上没有区别, 迫使扶贫办总结教训, 探索新路。

据统计, 2004年初重庆市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当年3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的意见”。市政府要求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 调整农业资金支出结构, 安排专项补助资金, 用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意见”规定:凡持有重庆市农村居民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居民, 参加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重点培训机构开展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 经考试合格, 均可享受财政的直接补贴。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重庆市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之一。

2004年重庆市扶贫办共建立培训基地38个, 输出基地6个, 并委托培训基地负责转移培训各项具体工作, 培训输出数量迅速增长, 质量有了提高。但由于培训经费的限制, 培训时间较短, 农民只能学一些初级技能, 对外出务工帮助有限。另一方面因为补助标准低, 农民又交不起培训费, 使得培训基地垫支额度太大, 也挫伤了培训基地的积极性。扶贫培训方式仍待改进。

(二) 从合作培训到独立校区的设立。

在农民就业问题中, 最值得关注的是农村知识青年的就业问题。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全国每年有500万名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而返回农村。如果不能对这些返乡知识青年及时进行培训和就业引导,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将继续变成传统型农民, 从而降低初、中等教育的功效, 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引发新的社会贫困问题。

2005年重庆市扶贫办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华学联盟培训中心合作实施“零收费全服务”培训就业扶贫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筹资100万元, 在四川、湖南和重庆三省市率先试行。此次中国扶贫基金会华学联盟培训就业扶贫项目的受援对象是农村贫困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基金会将向他们提供三个月基础培训所需的1500元费用, 由北京华学联盟培训中心负责组织技能培训并保证其落实工作岗位。在整个培训期内, 负责对所有培训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和全方位的后勤服务。项目扶助对象主要锁定农村贫困户子女, 年龄在16岁到20岁之间的初高中应届和上届毕业生。该机制易操作, 各地方扶贫办也做了大量工作, 但由于培训环节预期利润太高, 受训农民还款期太长, 学员流失严重。

面对20到30岁的贫困群体, 不可能让他们再花2、3年的时间去学习。半年制的培训, 呼之欲出, 2006年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确定了11所市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独立校区, 承担重庆市贫困人口转移培训的任务。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上述贫困群体的实际, 且培训时间适当, 见效快, 就业安置好, 这必将加快他们脱贫致富的进程。

通过对扶贫培训几种方式的试验, 可以看出“利”与“心”是最需要把握好的。即协调好农民、培训机构、用工企业、资金管理部门四者的利益关系, 让农民有钱参训并学会应有的技能后有相应的就业岗位, 让培训机构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获取平均利润, 让用工企业能够用到企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让资金管理部门实现投资愿望, 才能调动和保持各个环节的积极性, 才能使四方放心、定心、下死心抓好培训转移的各项工作。三全一补培训就业扶贫机制由此产生。”即全免培训费、全过程服务、全员就业, 补助生活费。

二、“三全一补”新机制展望

就重庆市而言, 到2005年止, 人均纯收入86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206万人, 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5万人, 相对贫困人口151万人, 需要实施开发式扶贫的人口有150万人。按照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和“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的要求, 市扶贫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把培训目标从过去主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转变为主要以减少农村人口为目标上来, 把培训对象从以存量劳动力与新生劳动力并重转变到以新生劳动力为主上来, 把培训时间从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转变到主要以中长期特别是长期为主上来。在未来五年, 转移培训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50万人, 其中建卡贫困户劳动力15万人。2006年, 重庆市政府要求, 在培训中要由长短结合为主, 过渡到中长期为主, 促进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术型的转变。

2006年8月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资助三峡库区移民、城镇低保人员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意见》的85号文件, 据扶贫办方面测算全市每年享受该项资助的贫困人口将达2万人, 2006年重庆市财政已安排12825万元资金对20万人进行中长期及短期培训。

为适应新的培训形势, 重庆市扶贫办结合培训思路的调整, 对《办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 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重庆市级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办法》, 通过《办法》的运行, 确保培训资金的有效使用。中期培训由市集中培训, 人均补助培训费1500元, 生活费250元, 办证费150元, 培训机构垫支生活费250元, 自筹生活费250元, 培训机构不再收取任何费用。2—3年的中职教育, 学费全免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2000元。招生就是招工, 结业就是就业, 培训机构将对学员的培训和就业实行全过程服务。

目前, 重庆市扶贫办推行的三个月短期培训模式已经停止, 6个月的中期培训已全面展开, 2007年中期扶贫培训, 在所有补贴不变的情况下, 又增加了生活费250元, 特别是市政府8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中职教育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实行全免学费的政策, 给“三全一补”扶贫新机制的推广给予了更大的空间。

三、重庆扶贫培训就业机制的现实意义

我国先贤——平民教育家晏阳初, 曾投身我国乡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 他提出到农村去普及中国平民教育, 晏阳初的平教会将乡村建设提到担负“民族再造使命”的高度。

今天以反贫困为目的的扶贫培训主要是防止教育发展中的教育隔离。培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具有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 培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有将体力劳动转换为脑力劳动的能力, 培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具有灵活地转换工作的劳动转换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精神。

由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集中在西部地区, 而西部的贫困主要表现为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我国政府前期多实行的是救济式扶贫, 忽略了人本的因素, 使得不少地区脱贫后又返贫。那么教育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呢, 这就是以就业为目的的培训,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先走出大山, 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改变思想观念、实现就业, 增强在城市生存的能力, 使他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逐步摆脱贫困。

由于历史原因, 很多农民劳动力文化知识和劳动能力都非常欠缺, 这已严重影响他们顺利和稳定就业。要彻底落实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培训, 必须要以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作为保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重庆市政府于2006年秋开始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全额资助学费, 包干补助生活费、住宿费。这种使贫困人口切身受益的人力资本投资, 能稳定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 从而减轻贫困程度和遏止返贫。

扶贫培训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任务艰巨而又光荣。笔者相信, 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有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 有从事扶贫培训工作的各方面人员的积极努力, 扶贫培训新机制必将促进重庆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重庆的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1]《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01.10.01;[2]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锐赵茂林等著;[3]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著;[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5]重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人民日报2003-12-09;[6]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 (2001一2010) ;[7]重庆市人大常委关于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重庆日报2004-10-03;[8]中国扶贫政策和机制的创新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11-25;[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简要情况重庆市扶贫开发公众网06年8月11日;[10]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007.4.3经济日报冉瑞成;[11]新一代的“晏阳初”苏炜作家文摘2007年7月17日第一版

参考文献

[1]《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01.10.01

[2]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锐赵茂林等著

[3]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著

[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5]重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人民日报2003-12-09

[6]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 (2001一2010)

[7]重庆市人大常委关于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重庆日报2004-10-03

[8]中国扶贫政策和机制的创新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11-25

[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简要情况重庆市扶贫开发公众网06年8月11日

[10]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007.4.3经济日报冉瑞成

上一篇:五19月份读书汇报会下一篇:为了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