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2024-09-30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精选14篇)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篇1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为学校安全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针对性强,很实用。我们云合小学校提以下建议:

1、我们是农村学校,有很多的局限,农村学生大多数家中没有电脑,是否可以利用学生家长的手机端口。

2、学生、教师注册后账号太长,不利于师生记住账号。是否在建立账号时短一些,或用其他的方法。

3、是否应有监控系统,保证教师一定去完成课时。

4、是否再与学校《生命、生活与健康》更有效的结合起来。

5、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入学生自我评价性更强的内容。

金堂县云合小学

2013年9月16日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篇2

1 成都地铁的工程地质概况

成都地层可分为两大类: (1) 成都市区、城西和城南。地层特征为表层1-2米人工杂填土, 第二层粉粘土的素土, 层厚4-7m, 第三层砂卵石, 层厚数米至二十几米, 第四层为泥岩。地铁车站和线路大多数在砂卵石层中穿行, 少数在泥岩中。 (2) 城北和城东片区。地层特征是表层1-2m厚杂填或耕植土, 第二层为岷江第二或第三级阶地, 多数是Q2老粘土, 层厚数米至十几米。第三层是泥岩。Q2和泥岩层中的上层滞水和裂隙水是膨胀岩土地层深基坑施工的主要危险源。

2降水井

降水井是深基坑施工的第一道安全屏障。 (1) 降水不到位, 可使基坑积水, 引起坑底软化隆起 (膨胀) , 涌砂流砂现象。 (2) 膨胀岩土吸水后增大围护桩荷载和变形。 (3) 抽水含砂率偏高, 或是总砂量偏高则很有可能是抽取了砂层透镜体, 将引起基坑周边地面不沉, 建筑沉降或倾斜。

2.1 降水井设计与施工

成都地铁降水井造孔直径600mm, 内径300mm, 壁厚50mm。井管与孔壁之间100mm间隙充填滤料。降水井设计和施工的要点: (1) 沿地层的竖向设计与施工; (2) 井管外包结构及滤料设计。

一般将降水井的设计与施工外包给专业队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应结合本工程地层情况和工程结构特点进行审核和调整。使降水井达到①可靠降低地下水位到最低施工作业面 (坑底、井底) 以下0.5m。②抽水含砂率尽可能低 (一般要求<0.2‰) , 单井抽水含砂量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成都地铁1、2 号线已打降水井数千眼。大多数降水效果良好, 抽水含砂率基本达到要求, 确保了深基坑井和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施工。

2.2 涌砂及流砂现象的产生及措施

砂土是无粘性土。人工挖孔桩及深基坑施工时, 地下水位高于施工作业面时就将出现涌砂及流砂现象。涌砂流砂如同在软土或淤泥中施工一样, 如果在施工面继续开挖, 则较长时间出现挖走多少, 补充多少。此状态机械挖掘困难且效率很低, 而人工施工效率更低且十分危险。上述各种情况出现都应立即停工。一是让基坑作业面的水位上升至地下水位, 砂及淤泥等不再流动 (砂) ;二是不再扩大未知的危险因素。一般采用的措施是在基坑内或外降水, 待水位低于作业面以后再继续施工。车站深基坑内的集水坑降水, 或是坑外降水井降水, 必须确保只抽水, 不抽砂或尽量少抽砂。

3深基坑开挖的安全保障——围护桩和钢管支撑

3.1深基坑围护结构

车站深基坑围护桩以钢筋砼桩为主, 桩径1200mm, @2000mm;两端头桩径1500mm, @1800mm, 高强玻纤筋;C30砼。以旋挖钻机成孔为主, 少数为人工挖孔桩。桩顶用钢筋砼连接成为冠梁, 第一道钢支撑与冠梁连接, 水平间距3.5~4.0m。随深基坑向下开挖, 每5~6m架设一道钢围檩和相应的钢支撑。基坑两端设45°斜撑。围护桩一般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若没有钢管支撑, 则近似一根悬臂桩, 整个深基坑的稳定全靠“锚固端”;当沿深度每5~6m设置了钢管支撑之后, 则和锚固端共同作用, 构成了一个超静定结构。一般情况下, 竖向钢管支撑都没有按设计要求及时架设, 都是开挖到有足够空间、不影响机械开挖时才架设。在这些工况中, 围护桩的锚固端都起着关键作用。

围护桩的设计都是将桩底置于基坑底以下3.5~5.0m, 而不管锚固端地层情况。建议工程的各相关单位 (设计、施工、监理) 注意:

(1) 当锚固端地层是密实砂卵层时, 锚固长度3.5~5.0m是基本可行的;

(2) 当锚固端地层是全风化及强风化泥岩时, 则锚固作用很小。建议桩端应在中风化泥岩层1.5m以上。这种情况下若没有及时架设第二、三道的钢管支撑的话, 基坑四壁围护桩的位移可能会是较大的。

3.3 各相关单位 (设计、施工、监理……) 应注意和应该采用的应对措施

(1) 围护桩桩底不仅要在坑底以下3.5~5.0m, 还要考虑桩端嵌入密实砂卵石层或中风化泥岩1.5m以上。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地勘图纸, 特别是钻孔时的实际地层状况报设计、监理调整后施工。

(2) 及时架设各道钢管支撑。当开挖至各道钢撑以下0.5~1.0m时, 可采用间隔1、2, 甚至3 根钢撑尽早架设, 以能使小型挖掘机挖土为准。

(3) 适时调整各道钢管支撑的预加力。钢管支撑的及时架设和预加力适时调整, 不仅对膨胀岩土的深基坑的安全稳定起到了先期预防作用, 还对基坑周边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和倾斜起到了先期预防作用。

(4) 基坑两侧桩间土中可设置泄水管以引排上层滞水和裂隙水。

3.4 建议以围护桩水平位移调控钢管支撑预加力

围护桩水平位移偏大, 将引起基坑周边地层 (地面) 沉降, 周边建构筑物地基变形和上部结构倾斜。围护桩的桩端嵌入密实砂卵石地层或中风泥岩层以后, 就形成了一个不完全锚固端的悬臂体系, 同冠梁、钢质围檩连接以后, 仍然还是一个不安全锚固端的悬臂体系。一般情况下, 该体系可能承担桩后土压力和其它荷载。由于地铁深基坑均在城市, 周边建筑物高、重, 扩散和传输到桩上的荷载较大, 围护桩主要产生水平位移将危及周边建筑物。现在施工工序一般是架设各道支撑以后, 按设计施加预加力。当周边建筑物离基坑较近且高、重时, 桩水平位移可控在3-6mm, 其它情况可控在6~10mm。钢管支撑预加力最大加至3000~4000KN。

4.结语

地铁车站深基坑一般设于市区交通干道下或在道路一侧处, 在周边建筑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中, 所以基坑安全责任重大。本文通过深基坑施工中的一些建议, 可以有效的控制深基坑的施工安全。

摘要:提出了成都地铁深基坑开挖控制施工安全的一些建议, 意在对如何控制地铁深基坑开挖的风险提出建议, 以期达到深基坑施工安全可控。

关键词: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要求,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义务教育人学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制定成都市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方案。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学校划片范围,清理各类学校不规范招生方式及行为。全市实行小升初网上登记。经省教育厅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降到10%。新人学初中择校生毕业时不享受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2015年:区(市)县均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实现划片就近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经省教育厅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降到8%,2016年降到5%以内。

2017年: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与择校有关的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民办学校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行为得到杜绝。

三、实施办法

(一)合理划定入学范围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生源情况、学校布局等因素,客观公正地划定小学、初中招生范围。小升初划片实行“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所属优质初中纳入“多校划片”范围。优质初中“多校划片”范围的确定,既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公平性,也要坚持就近入学原则,不得将划片范围扩大到所属行政区域全域。片区划定后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要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确保整体工作在社会监督下进行。

(二)有序确定人学对象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学入学、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为入学登记、随机派位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小学人学,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划片范围,安排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初中入学,“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入学,“多校划片”采取片内随机派位的方式,为每所初中学校确定人学对象。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和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招收初中学生,实行网上报名、随机派位的办法确定人学对象。

(三)规范特长生招生

初中学校招收特长生须经省教育厅批准。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特长生招生办法,并报市教育局备案。中心城区艺体特长生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对招生资格、招生时间、招生程序作统一要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巾(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和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小升初艺体特长生招生方案由市教育局制定。

2014年,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成都市双庆中学校、四川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成都市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双语实验学校等女子类、科创类、外语类学校,特长生招生实行网上报名、随机派位录取,招生计划减少50%;2015年,以上学校不再招收特长生。

(四)规范办理入学手续

小学、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坚持同一县域内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到拟入学的小学、初巾或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

学校要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设立重点班、实验班、创新班等。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五)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小学入学、小升初要实行规范人学,阳光招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具体政策,包括每所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划片范围、招生计划、办理程序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招生期间要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学校也要主动公开相关重要信息。

(六)纠正违规招生行为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不得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民办学校要统一报名和录取时间,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做好招生工作。任何学校不得单独、联合或委托社会培训机构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补习班,不得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禁止初中从小学各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特殊”培养。

坚决禁止个别学校收取择校费的行为,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坚决禁止通知家长到指定单位缴纳各种名义的择校费的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推进制度、划片决策制度、入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科学有序、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机制。各区(市)县工作方案请于2014年4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招生行为的管理和监督检查,重点纠正违规考试招生、随意接收择校生及乱收费行为,严肃处理违规行为。督导部门要将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纳入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查指标及对区(市)县的年度目标考核,并对各区(市)县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纪检监察部门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严肃追究学校校长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责任。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围绕政策制订和实施的具体办法,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解读和宣传,使之家喻户晓。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科学教育理念,让社会各界知晓免试就近入学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努力营造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帐号 篇4

中小学生冬季防滑、防冻安全教育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

学生适时增加衣服、穿好棉鞋棉袜,戴好手套,帽子、围巾,防止冻坏身体、冻伤手脚。防止感冒。

二要注意防滑

学校各种楼梯和楼口处遇到雨水或积雪易结冰,学生在进出教学楼时容易滑倒摔伤,因此,应注意及时清扫楼道口的雨水或积雪,不让出口结冰。

第二、天气寒冷时,不在以上地方擦地,防止结冰,天气回暖时,再擦;

第三、不随意出入教学楼,不在校园、楼道内打雪仗,防止脚底带入积雪,增加发生滑倒的几率,同时增加值日生清扫的难度。

第四、学校在入口处铺上垫子或纸壳,把防滑措施落到实处。

第五、及时扫雪,防止路面冻冰。

第六、上、放学路上,禁止在结冰的路边上行走或滑冰,以防摔伤事故发生。

第七、禁止到水库、坑塘等处滑冰,以防冰层破裂,造成冬季溺水事故发生。

三是要注意防止交通事故

1、出家门的时间要比平常提前,留出等车、堵车或其他意外情况所需的时间。

2、路面容易结冰,路面滑,车辆在这样的路面上行走,摩擦力大大下降,稍不注意就会滑出路面,或者刹车不及造成交通事故,发生连环交通事故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其次,雨雪天气,尤其是雾天对驾驶员的视线有所影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驾驶员判断力下降,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加大。着装影响视力。进入冬季后,人们的穿着会相应的增加,身体显得笨拙。在道路上行走时,无论是在驾驶车辆或是步行时转身回头观察的能力非常不方便。因此,在拐弯和横穿马路时对视力会影响很大,有时注意不到身边和身后的车辆,所以,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交通事故。在雨雪、雾天,同学们在骑车时,一定更加小心,自行车轮胎不要充气太足,这样可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不易滑到;走自行车道;精力集中,慢骑车,与前面的行人、车辆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应对突发情况;尽量穿颜色鲜艳的外套,引起司机的注意;过路口时下车,推车过马路;选择雪层浅的平坦路面,不要急刹车,急拐弯,防止因惯性摔倒。

3、要注意防黑暗。冬季昼短夜长,同学们在上下学路上,要选择有路灯的路线或自带手电筒。

4、要注意防烫伤。冬季使用热水量大大增加,同学们在家中倒水时要格外小心,轻拿慢放。以免烫伤事故发生。

成都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记录 篇5

成都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记录

时间:2008年2月27日上午9时0分-10时30分

地点:教科所二楼会议室

记录人:张洁

一、聂晓芹书记传达周光荣局长对校园安全工作的要求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强化责任落实。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学校的安全工作中履职到位,充分尽到组织、指导、督察的职能。

3、狠抓隐患的排查,加强楼道的管理,配齐有关设备。要加强对“春游”活动的安全预案制定、审批与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

4、加大投入,抓保障落实。学校要落实安全经费,专款专用,做到校园安全,确保安全工作“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5、加强安全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使师生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6、提高安全事故的处置效率。

二、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的聂晓芹书记在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1、2007年度教育局安全工作总结

⑴肯定成绩,增强信心。

2007年完成了安全工作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教育行政部门在以预防为主的同时,坚持标本兼治,规范化制度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安全工作得到了普遍重视,认识到位。落实了一岗双责,学校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联动也得到了落实。

②学校安全工作基础得到了较大改善。

③突出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狠抓安全教育。

④注重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教育,通过抓细节,使师生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⑵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①面对安全隐患,部分学校领导还存在侥幸和麻痹大意心理。

②安全的基础工作还要进一步夯实。

③安全教育还要强化。

④队伍的建设和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还要引起高度重视。

2、2008年安全工作建议

⑴总体目标

杜绝重大的安全事故,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的发生。

⑵具体工作要求

①落实一岗双责。一把手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业务分管领导除了要分管好业务工作,还要分管好安全工作。

②强化安全工作的两个重点。一是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制度的建设,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二就是要继续地抓好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要思考与落实安全教育如何进课堂专题。

③落实“三环节”的安全工作管理。一是全面排查整治隐患;二是狠抓安全工作检查与督促;三是严格安全责任追究。

⑶对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①探索安全工作的规律。

②安全工作要真抓实干。安全工作要检查与督促,通过检查,来督促安全工作的改进。

③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针对学生成长发育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把安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也要对老师、家长进行安全培训。

④安全管理应加强部门联动,安全管理部门要学会“喊、干、督”。

三、教育局办公室周继平主任对2008年学校安全工作部署要求

一、常规工作

常规的学校安全工作已印发了《2008年学校安全工作要点》,突出两条:

1、各学校要对安全工作重视及健全组织。

2、一再强调抓学校安全工作的基本规范和程序,包括安全工作的信息报送。

二、今年部分热点问题

1、今年是迎奥运年,学生集体活动增多,安全工作都要摆在第一位。

2、随着天气的转暖,以及今年对校方责任险的实施,“春游”活动开展的安全预案的制定、安全教育不能放松,安全管理责任要落实。

3、本市气候可能会在短时内回温较快,导致传染病的暴发,预防传染病及食品安全,也是学校春季安全工作的重点。

今年的两会及奥运等特殊时段,对本系统的维稳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务必请领导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一次安全工作,一定要有记录,并且要对这项工作进行部署。学生安全纲要进课堂这项工作将会纳入今年签署的安全责任书内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

二○○八年三月四日

区教育局安全工作会议纪实:安全防范常态化 警钟长鸣保平安

4月25日下午,洪山区教育局在二楼大礼堂召开了全区教育系统的校园安全工作会。会议由局办公室主任姜国雄同志主持,教育局党委朱德平书记、梁桂芳副局长、高作旭副局长、陈国安副局长、金龙副局长、胡明礼督学及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中小学(幼儿园)党政负责人、二级单位领导出席并参加了会议。

会上,教育局安保科科长朱时栋同志将开学以来的校园安全大检查活动情况向与会人员作了反馈,并就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强调,要求各单位要加强隐患的排查与防范,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于安全保卫、卫生、防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工作,要警钟长鸣,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按要求、按制度做好工作。朱科长强调指出安全工作拖不得、等不得,更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集中力量、克服困难,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之后,教育局副局长高作旭同志简要通报了4月中旬以来在云南省发生的几起学生意外伤害事件,传达了省教育厅专项会议精神,并作了《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办人民放心的教育》主题讲话。他要求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加大力度落实各项安保措施,经常性地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大力深化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构建“四动”(即快速启动、全员发动、上下互动、部门联动)校园安全快速反应体系,充分发挥“四防”(即人防、技防、物防、联防)校园安全工作机制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校园保安职责,加强门卫管理,严把校园“入门关”,强化安全工作全员管理、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意识,及时化解校园内部矛盾,特别是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员的摸排与监控力度,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努力提升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强化学生安全防范、逃生疏散技能的演练。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篇6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开展财政供养(救助)

人员清理工作的通知

各直属学校(单位)、地方高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开展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的通知》(成委办〔2005〕34号)精神,做好财政供养(求助)人员清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财政供养人员的清理范围及主要对象

(一)清理范围

实行财政性资金支付的直属学校(单位)、地方高校的人员。

(二)主要对象

—1—

1、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人员;非组织选派的离岗学习人员;因病休假,超过规定时间仍未执行病假工资的人员;违反《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川委发〔2003〕24号)和省委组织部《关于严禁国家公务员经商、办企业的通知》(川组明电〔2003〕46号)规定批准的停薪或带薪留职人员等。不包括已按规定在市人事局办理了离岗待退备案手续、已下编或正在办理下编手续的人员。

2、被开除或已调动、辞职、辞退及自动离职,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补贴的人员。

3、到龄未按规定办理延长退休年龄手续,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和津贴的人员(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除外)。

4、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或被宣告失踪,逾期领取其工资、津补贴或离退休费的人员。

5、不应该继续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人员。

6、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按规定降低工资或离退休费的人员。

7、在孩子超龄后或存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仍继续领取独生子女费的人员。

8、受行政、刑事处罚,未按规定停发工资、奖金、津补贴或离退休费的人员。

9、其他各类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补贴或离退休费的人员。

10、虚报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或离退休费等财政性资金的单位。

二、参加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人员的清理范围及主要对象

(一)清理范围

直属学校(单位)、地方高校参加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的人员。

(二)清理的主要对象

1、假冒他人骗取养老金的人员。

2、养老金合法领取人死亡或下落不明超过6个月,冒领其养老金的人员。

3、重复领取养老金的人员。

4、被判刑、劳动教养仍在领取养老金的人员。

5、其他不应该领取养老金的人员。

6、虚报养老金的单位。

三、实施步骤

按照成委办〔2005〕34号文的规定,清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动员准备(8月30日前)、自查阶段(8月30日至9月15日)、整改阶段(9月16日至11月15日)和总结检查阶段(1

1月16日至12月15日)。请各直属学校(单位)、地方高校按照本通知的要求,清理财政供养人员和参加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人员,并将自查情况于9月19日前报市教育局人事处。市上将组织相关部门对清理工作进行抽查。

二○○五年九月九日

主题词:教职工编制清理通知

成都市教育局办公室2005年9月9日印发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篇7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目前, 我国对学前教育逐渐提高了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并在管理方面提出“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 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但是, 目前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法制不够健全, 对幼儿教师的权益和保障还不够深入。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和教师的权益, 对于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制度, 重视民办学前教育

1、完善学前教育相关制度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幼儿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要求急需制定具有专业向导的幼儿教师资格制度标准, 提高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研究者认为首先, 幼儿教师应普及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 还应具有学前教育学和生理卫生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幼儿保育与健康等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相对严格的幼儿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还可以促使幼儿教师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

2、重视民办学前教育

国际上, 学前教育的平均投入是财政支出的3.8%, 有的国家甚至高达7%、8%, 我国是1.3%, 远远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而这仅有的1.3%都投入到公立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没有享受到一点来自于国家的经济上的扶持, 也就意味全国有42.67%的幼儿享受不到国家的社会福利。民办幼儿园同公立幼儿园一样具有公益性质, 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需要政府更加的关注, 要引导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 扶持民办幼儿园提升质量, 给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相同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加强环境、设施管理, 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一天生活的温馨家园, 幼儿在这里既可以学到知识, 又可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的环境影响着幼儿的整个童年, 这个环境需要我们的幼儿教师来精心的创设。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在园的基本保障, 因而需要幼儿园在环境的安全方面要全方位的从幼儿自身考虑。在安全设施的完善方面, 一是要在幼儿园的安全基础设施体系上加大资金的投入, 包括一些安全指示牌、消防设施、交通标识、道路减速带等。二是对已有的园舍建筑、设施设备和户外大型游戏器械逐一检查, 排除安全隐患, 确保达到最高的安全系数。

在心理方面,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 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善待每个幼儿, 时刻尊重幼儿, 一起分享情感和知识、体验;用亲切的语气和幼儿讲话, 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轻松、和谐的氛围。

三多方位进行安全教育

由于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 其思维仍以直觉性、非逻辑性为主要特征。这个时期的幼儿看待事物是心理表象和直接接触到的事物形象都是刻板的, 还不能联想到事情发展的后果。并且这阶段的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后, 一般会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 恰恰这个时期又是幼儿是非观、道德观、秩序感等形成的关键期。

1、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教育领导者和工作者应把幼儿安全教育重视起来, 真正的把安全放在首位。变被动为主动, 改变重智力轻安全的应试教育, 消除教师只重安全, 不重安全教育的一些错误的理解, 把安全意识深入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以生动、形象的内容展现在幼儿面前, 让我们的每个幼儿都学会怎么规避危险和逃生的能力。通过科学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认知领域、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使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御能力, 达到尽量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目的。

2、安全教育教材应统一、方式多样化

国家或政府教育局应针对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发行一个具有完备体系的符合幼儿的直觉形象思维发展的各个年龄段的教材和光盘, 并定为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 这样增加了安全教育的科学性、普及性和重视程度。安全教育应以“安全”为中心, 采用生动、具体、形象的方式, 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科学的安全教育知识。

3、做好家长思想工作

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场所, 家长的以身作则对幼儿形成安全意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孩子是本能, 如果是溺爱, 就将爱变成了害。定期组织家长安全教育茶话会、家长安全教育监督小组、家长安全教育宣传等活动, 让家长了解任何年龄的健康个体都应当具有一定的对外部环境产生适应的能力, 幼儿玩耍中的磕磕碰碰是很难避免的, 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幼儿生活在温室中, 幼儿阶段的“淬砺教育”是对孩子的毅力的磨练, 增强幼儿身心的耐受力。

四提高意外事故处理能力

1、做好应急预案

有效的预防幼儿园各类突发的公共事件, 及时控制, 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防范和处理指挥体系, 从而确保师幼的在园安全, 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传染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地震、火灾、劫持幼儿等应急预案, 以及把各种预案的流程和处置方法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并设置领导小组和组员, 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 工作人员有条不紊, 冷静的处理。

2、提高幼儿教师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

在意外事故发生后, 幼儿教师一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的做简单的处理, 这就需要教师有事故处理知识和技能, 以免发生后手忙脚乱, 耽误了伤势。幼儿园或幼儿教师培养机构应给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 使教师学会消肿、止血、烫伤等基本的、简单的、常用到的临时处理方法, 要正确的对待, 妥善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邹文韬.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研究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4.

[2]赵华民.当代美日中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的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0.

[3]焦岩岩.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及其原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篇8

[关键词]网上银行安全、系统工程、法律保障制度、消费者权利

[中图分类号][C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84—02

1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效率的提升和用户的便捷体验,得到了各行各业的一致认同。网上银行就是一种基于网络通信等IT技术的杰出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业务份额不断扩大。在我国,自从招商银行于1998年开通了国内的第一项网上银行服务以来,各大银行也随后推出了各自的网上银行业务。由于网购业务模式的流行,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了最为普遍和最受欢迎的网上购物方式。于此同时,针对网银的资金安全事件也呈陕速增长趋势。2011年1月,不法分子利用中行动态E令的漏洞盗取普通用户近亿元。“安全”已经成为了广大网银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并对用户通过网银进行交易的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了威胁网银发展的一大毒瘤。能否为普通的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使用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制约网银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的监管部门、银行、司法部门需要正视的一大难题。

2网上银行的安全威胁和应对重点

2.1网上银行面对的几种主要的安全威胁

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攻击的定义为网络攻击者利用目前网络通信协议(如TCP/IP协议)或操作系统自身存在的或因配置不当而产生的安全漏洞,未经授权非法进入本地或者远程用户主机系统,非法获得、修改、删除用户系统的信息等一系列过程。当这种犯罪行为染指网络银行业务时,就演变为了针对网络银行的犯罪。以下列出几种常见的针对网上银行的攻击方式:

(1)病毒入侵

电脑上的冲击波等以破坏感染主机系统为目的传统病毒已经成为过去,而以盗取用户信息为目的的盗号木马、间谍软件、流氓软件等网络威胁则成为了当前的主流。传统的病毒以破坏宿主的计算机,致使其系统崩溃为目的。而当前的病毒则具有了更加明显的趋利特征,它们主要是隐藏在用户的计算机中以盗取用户的重要信息,并不对系统进行破坏。由于这些病毒以盗取用户的信息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对电脑系统本身的攻击大大弱化,甚至对系统本身不构成任何危害。像网上银行这种能为其带来明显的经济收益的“猎物”,自然成为其作案的主要对象,近年来针对网上银行的木马病毒几乎爆炸式的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2)黑客攻击

近年来,网上黑客活动日益频繁,规模逐渐增大。开始不断出现专业的黑客组织入侵银行、证券等金融网络进行违法活动。这些侵入的黑客,常常具有较高的信息知识素养,能够熟练的使用漏洞扫描、数据包嗅探、Root-kit技术等技术手段入侵到保护措施薄弱的客户端,从中盗取用户保密信息和密码。可以想象,如果黑客能够成功的获得用户的账户和口令信息,那么用户的账户安全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3)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攻击(pohisbkN attacks)是常见的攻击手段,钓鱼攻击者通过邮件、短信等渠道发送一个看似合法网站的链接诱骗用户。这种邮件为了所渭的“更新安全性”,骗取用户对该邮件的信任,并要求用户在指定网站的表单中输入相关账户信息,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账号、密码等详细信息。当用户误以为是银行的合法表单填人信息并提交后,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将被转发给攻击者,进而导致用户网上银行账户的损失。

2.2网上银行安全建设的应对重点

笔者认为,目前用户的防范意识和银行网银系统的安全性,可以被形象的理解为两座拦洪坝,都是为了保护下游的农田,这个农田可以被形象的理解为用户的账户。当山洪来袭时,其中的任意一个拦洪坝只要足够坚固,都可以成功的把洪水隔离隔离在下游的农田之外。山洪来袭时,总会先冲击第一道拦洪坝,再冲击第二道拦洪坝,第一道拦洪坝会为第二道拦洪坝分担一定的冲击力。但现实是,这第一道拦洪坝,也就是广大的网银用户,一般是缺乏防范意识,甚至有些是毫无防范意识的。可以说第一道防洪坝的抗洪能力极其的脆弱,不得不主要依靠第二道防洪坝发生效用,如果第二道防洪坝不够坚固出现了缺口,那么农田就会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所以在保护用户账户安全的过程中,主要还得依靠具有资金、技术优势的银行。银行要建立起足够坚固的大坝来保护普通用户的权益,定期的对其大坝的缺口进行修复。这种对大坝的修复动力不能仅靠自觉,它应该来自于市场的刺激、监管部门的压力和银行对其自身利益的维护,笔者于此专门在保障现状和建议中有所针对的进行了讨论。

3我国当前的网上银行保障现状及不足

3.1监管领域

(1)监管现状

我国的银监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商业银行的集中监管,包括开业审查和批准以及日常经营等。在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后,开业审查和批准的权限划归银监会,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内的有关监管机构也转移到银监会下。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支付核算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业务上与商业银行有着天然的各种联系,因此,对我国网上银行的风险监督仍有赖于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合作。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受到两个部分的监管:业务主管部门

银监会和信息主管部门

信息产业部。在宏观监督体制的设置上,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

(2)现行监管的不足

a)对网上银行监管意识上的滞后性

在传统的金融范畴中,我国银行监管本生就存在着滞后性,主要以事后调节为主,计划性、强制性的指导为主,真正带有前瞻性的宏观调控不是很强,特别是面临网络化发展的时期,其监管意识还是相对滞后。

b)网上银行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制度尚不健全

网上银行的监管基本延续的是机构监管和传统业务的管理模式。监管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网上银行的活动虽然设计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但都是在一个平台上运行,密切关联。按机构和业务划分的传统监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网上银行业务“无缝”运行的特点。

c)监管实效有待提高,综合风险控制能力有待加强

在日常监管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规章,监管人员缺乏必需的技能和业务知识,检查工作很难落实在实处。

3.2司法保护

本文的司法保护主要是从与网络银行相关的两个司法领域进行探讨:1.网上银行的犯罪与侦查;2.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当前我国在网上银行犯罪侦查中的不足

不同于一般案件的侦查,网络犯罪所具有的智能性、隐蔽性、跨地域性以及罪证易被篡改、销毁等特性,网上银行犯罪也都具备。对侦查此类案件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侦查机关常常面临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犯罪证据难以收集与固定等问题。

(2)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不足

本文在网上银行安全建设的应对重点中已经提到,银行对网银系统的安全建设动力不仅该依靠其自觉,还应该来自于监管部门的压力、市场的刺激和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进步,可以有效的放大市场的刺激作用以及银行对其自身利益的维护作用,为网上银行的安全建设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在2003年12月27日通过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在第一条针对消费者保护做出了以下原则性的规定:“为了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虽然该法在第三章“监督管理职责”中队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作了系统的规定,但是该章没有一个条文涉及到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对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上的职责规范不够明确。

4对网上银行安全建设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网银系统的安全建设不应该仅仅依靠银行的自觉,监管部门、司法部门所带来的压力和刺激,所产生的敦促作用,才是银行不断对其系统进行改进的强大推动力。针对网上银行安全现有保障的不足,本文将就消费者自身防范素质提高、监管思维、法律建设、专业人才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强化网银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使用网银

本文前面提到网银安全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网银用户薄弱的风险意识和相关知识的匮乏。在利用消费者自身防范意识薄弱的网银犯罪中,其技术手段并不高级,普通的网银用户只需提高警惕和具备一定的网银安全防范知识,就可以完全避免受到侵害。例如就针对工商银行网银的钓鱼网站(www.1cbc.com.cn,现已被查封)而言,如果用户提高警惕并具备域名判别知识,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其与(www.icbc.com.cn,中国工商银行官方网站)的域名不同,这样用户就可以轻松的迈开此类陷阱。作为具有技术优势的银行应该主动肩负起培育市民网银安全意识的使命,履行揭示和告知网银风险的义务,指导客户有效防范风险,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管理的安全意识。

4.2培养事前预防的思维方式,加强网银系统的安全建设

监管部门和银行都应该转变其现有的事后改进的思维方式,化事后为事前。由监管部门出面制定出一套详细的网银系统安全性的评估体系,并以此作为标准对银行的网银系统进行评估。考虑到网银作为一种基于web的新型银行业务,传统的监管部门进行评估时在技术方面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可以考虑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方式对各个银行的网银系统进行评估。对安全评估不合格的网银系统,要责令其整改,以改进、优化其现有的系统,尽可能的减少系统对外暴露的漏洞。通过设立这样一种控制机制,可以强化银行防范意识,在系统漏洞尚未遭到利用之间就积极的进行改进和预防,以降低将来系统漏洞暴露后所面临的巨大风险。

4.3完善网银管理办法,促进相关法律出台

目前已经出台的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银监会出台的《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都赋予了监管部门很大的监管权力,这些权利的适当应用将能有效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从目前有关网银服务的监管现状来看,网银业务的监管现状并不理想。一些规定变成了一纸空文,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实施,并没有对开设网银业务的银行产生足够强大的约束力。所以后续的网银管理办法也应该加强对监管部门履行职费『青况的绩效评估,督促监管部门严格履行相关法律。

4.4建立一流的监管技术设备和高素质人才库

网络银行作为一种基于先进的IT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业务,传统的监管,无论是在监管的模式还是在监管的技能方面都已经无法适应。只有拥有高技术软硬件设备的条件下,才能谈得上对网络银行业务的有效监管;同时,必须储备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才能有效的应付现代化程度高、传统金融业务比重较小的网络银行业务。应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其对lT技术的理解,同时适当从外部聘请专门人才,以确保监管者能跟上不断更新变化的IT技术的发展。这个精心培养的人才队伍,将是监管工作开展的基础和核心力量,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将会极大的影响到监管的效果。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信号要能够切实的传达给高校的学生,使一些财经院校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学生的特长,有针对性的为国家培养出既懂计算机又具备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5完善相关法律、规则,加强对网银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当前的网银监管过于偏重原则、内容薄弱、体系零散,在实际的监管事务中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下一步的发展中,相关的保障法律应该集中于一些具体细节,对“网银实务”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和解决,以使得既存的原则框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监管成本。尽管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在业务外包管理、风险管理中对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有所涉及,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细化。

5结论

网上银行以网络通信等IT技术为基础,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并逐渐赢得了广大网民的青睐。但也因其涉及账户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性、风险大等问题,使得网上银行的安全建设变得尤为的重要。能否为普通的网银用户营造一个安全的使用环境,已经成为了监管部门、司法部门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网上银行的安全建设是一个监管环境、法律环境、人才环境、消费环境、消费者自生素质、网银系统共同强化和完善的过程。各个方面的建设情况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通过法律的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和消费者自身防范意识的提高,才能为网上银行业务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交易环境,才能使得每一次微小的改进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冷傲雪.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张晓.网上银行身份认证与网络安全机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3]周丽.网络安全的法律现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2)

[4]刘亚军.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性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引用,2013,(01)

[5]车志红.我国网上银行的风险与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9

[6]谭荣华,刘瀚波,王丹.我国网上银行安全认证体系架构的理性选择[J]金融研究.2003,(12)

[7]董佳.关于网上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

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的建议(范文) 篇9

中小学的校园安全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市的校园安全隐患较多。如不法社会青年骚扰、敲诈勒索学生,强迫学生交保护费。校园内外打架斗殴,有的学生沉溺网吧,小商小贩在校门向学生兜售过期霉变食品等,给学生心身造成损害,给家庭带来隐忧,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虽然各级政府为解决校园安全做了一些工作,但问题依然很多。希望市政府进一步重视,实行综合治理。

建议:

一、制定中小学安全管理的行政规章,同时明确教育、卫生、食药、公安、城管等部门和街道社区、学校的职责。

二、建立校园200米安全区。在此区域内,不得开设网吧,不能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物品经营,不能摆摊设点向学生出售食品,汽车不能鸣笛影响学习。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要坚持有人管。

三、在城区中小学安装电子眼,有条件的和公安局联网,监控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增强学校、学生、家长、政府的安全感。

四、保障稳定的校园安全投入。要有经常性的政府投入经费,还要扩大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保险险种范围。

五、建立学校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机制。要有教育局、学校、公安、保险公司、社区、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的事故处理小组处理事故,避免长期争议影响教学。

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书 篇10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关键环节是从源头抓起,构建食品安全防护体系,建立统一完善,具有统领能力的长效监管机制。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和食品消费各环节全程中的监管作用。强化对食品的准入、食品市场巡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及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

(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必须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行政,需要健全打击制售劣质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法律制度,在立法层面上严格规范和界定执法权限和内容,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范围、处罚依据、强制措施、强制力的保障等都要有明确而又具体的法律规定,从而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执法依据更充分,职责更明确,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强制手段,补充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如赋予工商部门对疑似劣质或有毒有害食品适当的扣押权、封存权等,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劣质和有毒有害食品继续销售和漫延。

(二)明确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检测职能。明确对流通领域食品进行检测的职能归属,确立工商部门依法检测结果的法律权威性。解决检测结果能够作为执法依据的问题。加快监测车ISO/IEC17025认可体系的建设,使监测车获得法定检测资质,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车的检测功能,使监测工作得到保障。同时,努力解决用于食品检测的装备和费用。

(三)整合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成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统一协调机构,使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以职责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来实施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战略,协调各方力量加强统一监管,发挥多个部门的执法合力,构建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建立标准和法规,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协调、监管信息通报和督察督办制度,达到长效监管效果。

(四)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1、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食品安全理论、方法和管理模式。

xxx

关于法律硕士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 篇11

关键词:法律硕士;硕士教育;法律

一、我国法律硕士教育二十年发展的成就

法律硕士教育在过去的二十中为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为司法改革的具体实施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法律硕士教育的兴起,以及后来的实施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政策的出台,为我国依法治国提供了大批的优秀法律人才

法律硕士教育实施以来,大量的学校开始招收法律硕士,每年都有大批的专业人士毕业,为基层法律司法机构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是大量的基层司法机构的人员受到专业学习,提升了他们的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经过二十载的发展,法律硕士教育的创办,为深化我国法律教育的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和类型,探索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做出重要的尝试和贡献

法律硕士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为主要出发点,这就要求法律硕士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法律硕士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极大地改变了过去人才培养结构和类型单一的局面,而经过多年的实践也为如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实践经验。

(三)法律硕士招收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招生偏向于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招生院校从刚开始的八所院校扩大到现在的一百多所,并且学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在逐渐的扩大,甚至一个学校招生人数就到达几百人,近乎达到学校研究生招生的一半,这样的招生规模就决定了法律硕士队伍的不断扩大。其次,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情况来看,许多非法学本科的学生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进入了法律的殿堂。

二、法律硕士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在法律硕士蓬勃发展的二十年中,中间经过了艰难的探索历程,凝聚了政府、司法、教育社会多方面的心血,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而面临着许多有待更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的区分明显,过于注重法学硕士的教育

在一些学校里,出现了明显的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区分,并且越来越明显。虽然国家政策一再强调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三个“同等”,即“同等重要”、“同等地位”、“同等对待”。各院校应当切实贯彻执行。但在现实中,对于专业型的研究生很大程度都采取漠视的态度,教学资源的投入也会有区别。同时,过于注重对法学硕士研究生关注,忽视了法律硕士研究生,久而久之出现了让学生出现自暴自弃,以顺利毕业作为最后的目的,从而抹杀了他们的科研兴趣。

(二)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实践经验过于缺乏

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很多人认为法律硕士研究生就应该只关注司法实践的问题,理论的研究就应该让法学硕士去完成,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法律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注重与实践的相结合,理论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对于法律硕士的教育几乎依然停留在法学本科教育的阶段的模式,还是秉承了一种老师作为一个知识的输出者,学生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老师讲完学生听完就算是这节课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在实践经验方面,作为法律硕士更多的是倾向于法律实践,所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部分,而当前的教育模式依然停留在课堂,很多没有实践经历的学生或者应届生对于很多程序的问题只停留在书本的知识,对于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根本就不了解。

(三)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存在疑问

在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和本科一样,依然主要以国家规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为要教学内容。对于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学)而言,他们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除了实训、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他们在学校有效的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平均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不足一个月,这样也只能对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离达到研究生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制度设置好与坏,对于培养合格的研究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有条件情况下,对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度

双导师制度就是让司法机关的人员和一些优秀的律师去大学做兼职导师,和学校的专制导师一起来指导学生,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国家政策应该支持在法学院校进行这样的改革。

(二)积极实施讨论式教学

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继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充当了主要角色,而学生只是一个配角,在现代法律硕士教育中,应该打破这传统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实现这一模式的转换,就必学把案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拉入课堂中来,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由于法律硕士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法学院校都借鉴了美国的教育模式开展了法律诊所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仅仅这样的教学模式还是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法律实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校给学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四)优化课程设置

注重实践技能课程在教学课程的比例,不能所有的教学课程都围绕着理论来设置,也不能所有课程围绕着实践来设置,而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不能偏废一方。随着我国司法改革,对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断的在提高,不仅要求司法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业务能力,而且还要求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参考文献:

[1]王健,《中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创办、发展与成就:1996-2006》[J]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07年第5期(总第77期)

[2]王浩,《法律硕士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经营者管理(学术理论)2014年·12月·上期

[3]张曼王思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机制改革》[J]教育评论2012年第4期

[4]朱立恒,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河北法学2008年5月第26卷第5期

作者简介: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建议 篇12

一、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基本构成

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建立安全生产预警及其有关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提前进行预测警报,使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已成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途径。

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而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监测系统主要是预警系统的硬件部分,功能是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预警信息系统负责对信息的存储、处理、识别;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主要完成指标的选取、预警准则和阈值的确定;预测评价系统主要有完成评价对象的选择,根据预警准则、选择预警评价方法,给出评价结果,根据危险级别状态,进行报警;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其中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完成预警功能,预控对策系统

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

二、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法律约束保障。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都没有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建设的明文规定,也未界定各级政府、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主体责任不清。

2、专业技术支撑不足。由于我国安全生产预警建设起步较晚,安全生产预警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安全生产预警信息系统建设零散,无统一技术规范、标准,专业技术支撑不足。

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基础设施和软件系统建设等,安全生产投入相对较大,而安全生产投入产出效益难以精确计算,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对相当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吸引力不足。

三、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相关法律条文中,应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预警中的责任与义务,明确界定相关部门的职能与权力,为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统一系统标准。建立生产预警机制的规范、标准或指导性意见,建立地区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最终要实现生产经营单位与各级政府安监部门的预警系统联网对接,建立一套普遍适应的预警系统标准或规范是必然的选择。

3、建立健全预警机构。为保证预警机制高效运转,并切实2

达到对隐患正确辨识、防错、纠错、治错的目标,各级政府安监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预警机构和保证体系,才能保证完成从宏观管理、日常监控、收集各类信息到分析、判断、评价;从制定措施、监督实施到跟踪确认、彻底消除。这一整个过程必须保持紧密衔接,并相辅相成。

4、分步实施重点先行。可制定相关工作计划,依托地区现有隐患自查自报系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视频监测监控系统,并实现系统间的对接、整合,分步建立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并在高危行业、烟花鞭炮、非煤矿山等重点监管行业先行试点,再推广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逐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

5、加大预警培训宣贯。建议在各级政府安监部门聘请安全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专家,一是定期开展安全预警知识讲座,为各级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预警知识以及安全生产政策咨询,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加大安全知识宣贯力度,使企业、民众树立科学的安全系统观、安全可控观、安全发展观,为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氛围,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持续、有效地开展。

关于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建议和想法 篇13

根据《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相关要求和公司实际,本着“创新、实效、全面”的原则,围绕“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主题,建议公司开展如下活动:

一、安全隐患、不安全因素整改活动:

通过发放合理化建议表格,在全公司范围内征集安全隐患、不安全因素活动,让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人人关系安全,对公司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进行一次集中整治,真正实现安全文明作业。

二、安全征文活动:

本着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安全技术、安全规范、安全案例等安全题材,开展安全月征文活动,要求参赛稿件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保证质量和字数1000-3000字(诗歌除外),通过选评,推荐好的作品参加全国安全生产月征文活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三、安全行为准则: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全员开展一次安全行为表准化活动,即结合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全员开展一次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安全行为规范活动,要求各单位

组织好每个人的每天的安全行为标准操作卡,分厂车间实施监督检查,对表现较好的给予奖励。

四、安全生产千人签名活动:

面向全员,以确保安全生产、自我安全、他人安全为目的的全员签名活动,要求凡正常在岗职工都要进行安全生产签名保证,迅速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五、开展安全标语、口号、警句的征集活动:

结合实际,面向全员征集好的标语、口号、警句,对评比较好的推荐参加全国标语征集活动,对好的给予适当奖励。

六、开展安全标杆班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由公司编写安全知识竞赛材料,下发后自学,以分厂(车间)为单位,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初赛,以班组为单位(每班组选3名)进行内部选拔赛,选出1-2个优胜班组,参加公司决赛,公司对决赛胜出的优秀班组实施奖励,从而提高班组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

关于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议 篇14

关键词:法律硕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法硕教育所关注的前沿议题主要集中在全球化时代与法律职业、法律教育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培养高质量法律职业人的三大问题:第一,在法学院入口处设计出针对优点、能力和悟性的有效调节;第二,发展一套确保在本国体制内所有法硕教育提供高质量、相互关联的法硕教育机制;第三,在法学院出口不断完善,保证那些要做法律家的人同时具备知识、能力和道德的评估体系。本文从我国现代法律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当代法治发达国家法律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改革中国法律教育的若干建议。

一、统筹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与层次结构,优化法硕教育培养模式

加强以法律实务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和训练方式改革,建立基本统一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教学研究型法律人才和职业型法律人才培养分类管理的办法,控制法学学术型各学科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缩小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把法律硕士教育作为培养政法实务和社会管理等部门需要的法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实行小班级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

二、优化法硕学科专业布局,填补传统法硕教育培养缺陷,为培养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创造条件

传统的法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条文注释,轻法律精神的培育;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的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合从事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的法律职业。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注重法学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加实践性、应用性环节,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国家可以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落实支持法硕教育建设与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法硕教育的办学条件好、长期为全国的政法队伍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高校,在法硕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予以特殊考虑,使法硕教育具备培养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的再生功能。此外,尽快解决法硕教育尤其是法律职业教育相较于学术性硕士教育方面存在欠缺方面的空白,为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发展动力。

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和多方位的法律职业实践教学教育,开拓学生视野

法律职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的积累。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周密细致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又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实践环节的有序安排与结合。笔者认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实践教学指导,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实战训练为了增加学生专业实践的机会,提高技能训练的实训效果,学校应该省内外司法审判、监督、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部门多方联系,并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的检查指导,使学生在各种实训中得到真正提高。二是由当地的资深法官、检察官和知名的执业律师开设案例实践模式教学。在案例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新的视角对案件进行分析,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而敢于从事实出发来思考和评论法律问题。三是通过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演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模拟法庭使法学专业学生熟悉法庭庭审程序和掌握并运用实体法律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荣誉感。

四、积极借鉴域外经验,探索法律硕士教育师资多元化模式

通过法律赋予学生“准律师”的身份,我国并没有相应的规定,现有的法律诊所性质类似于公职律师事务所,现实中法律诊所的学生们担当的也是类似公职律师的角色,但他们并不享有真正律师的职业特权,致使他们在代理真实案件时非常尴尬,身份总是受到质疑。我们应该争取将法硕教育培养方式“本土化”。提倡师资多元化,法律诊所指导教师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学校可以将对法硕教育感兴趣的老师确定为专职指导教师,同时设计出针对法硕指导教师的评价体制,保证他们与课堂授课教师一样的待遇。所以通常法学院的老师分为两种:兼职的与未兼职的,未兼职的法学院教师实务经验不够丰富,而在外兼职的老师在平衡教学与承办案件之余又很难有时间顾及,因此诊所教师的队伍应该多元化。

五、重点抓起法硕职业教育质量,努力培养优秀型法律人才

进一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拓宽教学实践渠道。通过承办真实的案件来学习法律的运用、运用法律的技能和作为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达到培养法学院的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的教育。通过对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可以使学生了解最基层的民众的法律需求,了解适用法律的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公益心、执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此外将专业与公、检、法、社区、政府机构和企业挂钩,建立可操作的长期稳定的法学专业学生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地,通过学生实习法学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学习并提升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将法学理论知识实践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社区服务促使法学专业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了解和认同专业,提高从业的荣誉感,培养专业必需的技巧和技能,学习遵守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训练专业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

六、结语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设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制度以来,法律硕士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法碩教育改革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法硕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模式、域外经验的借鉴、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法硕毕业生定位不准及其现实效益不显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给法硕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较为浅显的建议,寄希于有所益处。笔者认为我国开设法硕最专业的院校应该鼓励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法律事务部门去工作,尽量减少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理论科研职业的数量,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最大程度上符合国家设立法律硕士学位教育的初衷,缓解法学硕士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曾保春.团体督导:“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新模式的探讨”,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上一篇:社戏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HR-E11 员工转正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