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共10篇)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1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根本途径,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我们应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开展下去。
近年来,我县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总体上看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兄弟县市相比也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宣教”的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健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没有发挥出来,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宣教工作的习惯于传统方法,形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力度不大,效果不佳,特别是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方面比较滞后;三是纪检监察学会迟迟没有建立起来,不能有效整合资源开展理论调研,致使调研工作比较滞后,不能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影响着党委和纪委决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四是宣传教育硬件设施跟不上工作需要,影响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宣教”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反腐倡廉的舆论氛围
一是进一步加强外部的协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党的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党校以及文化艺术等部门的联系沟通,研究安排一个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要积极借助新闻单位的力量,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文学、艺术、互联网等多种载体,最大限度地把各部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共同为搞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献智出力。二是搞好内部协调。纪检监察其它部门也承担着一定的宣传教育职能。如案件检查室和案件审理室承担着通过案件调查、取证、谈话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职能;党风室承担着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职能;执法室和纠风室承担着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教育职能,等等。三是抓好对下协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鼓励下级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积极开展“自选动作”,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宣传效果。
二、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形式,拓展领域,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在教育对象和内容上,要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主要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等为主要教育内容。对党员的教育,主要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党的纪律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对不同职业人员和社会成员的教育,主要以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教育对象,更加贴近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增强了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体现时代性
要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时代性,就必须要克服表面化、简单化、概念化以及照搬照套的做法,必须要转变观念,围绕效果找方法,而方法则应在灵活多样上做文章。要改变单一的灌输教育模式,强化主题教育、示
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坚持主题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针对一个时期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单位实际,集中时间,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坚持先进典型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宣传本地区、本单位的先进典型,使党员干部看得见、摸得着,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一方面通过参观、收看、听取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剖析违纪违法案件,以案明纪,以案说法,警钟长鸣,增强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要坚持教育与疏导相结合,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体现时代性,使反腐倡廉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媒体,网站、网民、信息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迅猛增长。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特别是对党政机关来说,网络已经成为获取信息、发布信息、沟通情况的重要渠道,它不仅使现代化办公更加便捷高效,而且更加规范、公开、透明。党和政府如果不能完全占领这个阵地,就会失去主动权,弱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同样,纪检监察机关不占领这个阵地,也同样会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主旋律。所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如果没有网络这一先进的现代传媒的强有力的支持显然是不行的。
廉政网站,对反腐倡廉意义重大。一是在网上即时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二是可以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弘扬反腐倡廉主旋律;三是可以营造一个平台,通过论坛等形式沟通党和人民群众的心声;四纪检监察机关可通过网上猎取一些重要的案件线索;五是纪检监察系统通过网络互通信息,上传下达,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太谷文化底蕴深厚,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有着良好的基础。我们要组织文学创作力量,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深入挖掘,创作一批反腐倡廉文艺作品,将反腐倡廉的思想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民间艺术形式现出来。同时要开展以“树正气,倡廉风”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创建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2
一、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业务档案管理标准不统一。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关键在于实现管理标准的统一。目前我局对二级单位的档案管理没有作相应的要求, 业务档案的分类方法、归档范围、保存期限等没有具体标准, 导致整理的档案不规范。
二是业务档案管理基础亟待加强。档案管理必须具备一定的保管条件, 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二级单位在人员、经费、库房等方面无法给予必要保障, 也存在责任不落实、目标不明确、考核不严格等问题。部分单位资料管理不规范, 保存不完整, 甚至丢失, 由此引发上访、争议。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 甚至影响了人社部门的整体形象。
三是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业务档案工作是一项法规性、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 熟悉经办流程和操作规程;拥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能够有效组织指导各业务部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目前, 局机关、二级单位专 (兼) 职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业务流程不熟练, 对信息化管理方式接触不多, 认知度不高, 不能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应用服务。
二、档案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重点是要坚持做到“一确保三明确”。一确保:就是要确保档案工作必备的硬件投入有保障。落实档案库房和设备, 配备齐全的档案用具, 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三明确:一是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 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把档案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 落实专项经费, 进行职能部门目标和实绩考核。二是明确专人主抓, 各单位、科室要明确1名以上专 (兼) 职档案管理员, 随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 按照文书档案年度整理, 业务档案即时整理的要求, 将整理的档案资料移交档案室。三是明确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 建立一系列相关制度, 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从材料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入库、利用等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由纸质档案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运行转变。要在原有纸质档案的基础上, 加强全局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配备必要的现代化管理设备, 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 将纸质档案整体扫描为电子档案, 变“死档案”为“活信息”, 逐步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方便办事群众查询, 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一是案卷集中管理。目前, 由于条件所限, 各二级单位办公地点分散, 档案分散管理, 给工作和服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应尽快统一管理内容、标准, 实行各门类档案集中统一存放、统一管理。二是人员集中管理。通过挑选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到档案管理岗位,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形成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熟悉经办业务、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鉴于目前现状和发展趋势, 建议按照“三步走”的模式整体推进。即一年切割打基础、两年整理求规范、三年实现集中化。一年切割打基础就是在建章立制、制定档案整理标准的基础上不纠缠陈年旧账, 确保2012年档案整理到位, 树立标杆和样本。两年整理求规范就是在2013、2014年集中人力物力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整理历年资料, 确保本单位全部档案整理规范、完整、齐全。三年实现集中化就是在2015年集中进行管理、利用。
四是由部门管理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为全面实行业务档案集中管理, 加强社会化服务功能, 通过到周边县市区学习、调研, 建议设立人社系统综合性业务档案管理中心, 成为全额拔款事业单位, 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实行集中管理, 面向社会服务业务档案由各单位按标准整理后每年交由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管理, 细化档案管理收集的工作要求, 使档案管理具有系统性、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朱丽梅, 李云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12 (30) 201.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3
一、加强和改进石油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伴随石油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尤其是在当前油气行业生产经营利润萎缩、业绩滑坡重压之下,部分员工心理失衡,总感到企业亏待了自己,对工作消极怠工,利用网络平台串联聚集,要求讨个说法,思想出现急剧波动。面对受众思想活跃,眼界开阔,信息灵通,原有的“我讲你听”的那种硬性灌输已经不灵了,亟需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宣传思想工作属于意识形态范围,不能强制受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必须贴近员工群众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必须适应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必须改进宣传方式,提高引导艺术。同时,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专业性、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以强大的宣传声势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员工群众对一些现象疑惑不解,需要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进行释疑解惑,作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宣传。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将会直接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人际关系上,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互相激荡,进步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这都是难以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坚持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到现场、做到班组、做到员工、做到家庭,深入了解与密切关注员工群众的思想动向,深入研究他们思想活动的规律与特征,才能摸准员工群众的思想脉搏,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帮助他们分清主流和支流,明辨正确与谬误,解开思想的“扣子”。
二、加强和改进石油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一)做好“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双向回流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所发挥的思想政治工作功效,大量的是在“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双向回流的循环中实现的。“上情下达”,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不是机械刻板地当传声筒,而是要结合生动丰富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下情上达”,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一线,了解实情,把握员工群众的心态,以员工群众的情绪为第一信号,感受员工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并善于对员工群众的舆论进行“导航”,站在企业决策的立场去统一各种认识。
(二)注重从文化的角度讲究宣传思想工作策略与引导艺术
当前,广大员工群众的思想十分活跃,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要着重引导,要既善于把已经从广大干部员工中集中起来的文化,又要善于抓住干部员工的愿望、要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升华,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善于因势利导,善于从文化的角度巧妙地对员工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及时提供,对员工群众希望回答的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因此,要加强和改进石油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就必须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注重对员工心态与舆情的调查研究,力求做到把握动态,讲究方式,因势利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三)正确把握企业热点问题的处理
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与渗透力,集中表现在对员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把握上。企业出现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与员工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宣传思想工作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就起不到对员工群众关切的问题作释疑解惑的作用。但一些热点问题,又是十分敏感的,如果把握不当,就会加热升温,激化矛盾,给实际工作帮倒忙。因此,对热点、焦点问题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作中肯的分析,起到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的作用,这样,就能使员工群众心顺气畅。
(四)善于学会在高新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4
扬州大学团委吴荣军
高度教育大众化带来了学生规模和群体结构的新变化,学生数量激增,素质参差不齐,这些变化使高校共青团面临着更为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也带来了一些更为复杂,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如何为党执政扩大团员青年群众基础,引导和帮助团员青年自觉学习和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使理论武装、团员教育、组织建设、服务能力、工作作风更加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努力开创团建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思想教育创新,积极探索理论武装的有效途径。第一,要重视理论武装,努力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团员青年学生,构筑团员青年学生精神支柱,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把团员青年培养成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共青团首要的政治任务。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思想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坚持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团员青年头脑不仅有助于凝聚青年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第二,要注重长期坚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理论武装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要防止疲倦情绪、畏难情绪和工作中的表面化,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团员青年的工作贯穿到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我们各项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形成机制,完善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使团员青年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观念。第三,要尊重思想教育规律,在实际效果上求突破。理论武装工作要遵循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做到真懂,要帮助团员青年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这是解决理论武装问题的认识基础;其次做到真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团员青年切实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断升华认识,提高认同感,这是解决理论武装问题的思想基础。最后做到真用,就是要在认识论的三个层次上帮助大学生不断深入认识,自觉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这是解决理论武装问题的实践基础。第四,要抓好典型示范,将创树育活动引向深入。要善于发现并培育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集体和个人,通过典型示范,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第五,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和信息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坚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抵制错误思想、不良文化和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坚持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不断增强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高校团员青年主流是好的,他们有着强烈地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思想活跃,最少保守,创新意识强。但由于高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团员,团员的大众化使得不少学生淡忘了自己的团员身份,因而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不能时刻以团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团员甚至存在思想认识模糊、理想信念动摇、自我要求不高、组织观念淡薄,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特别是团员意识的薄弱则成为当今制约团组织工作展开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着力点主要放在增强团员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团员意识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和构建团员“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引导和教育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思想上追随党,用实际行动拥护党,努力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从而达到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激发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共青团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和促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加强,为不
断提高团的服务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党建带团建,大力推进“强基工程”。
团的基层组织直接担负团结青年、教育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和发展青年,担负把党的要求和团的任务落实到团员青年的重要职责,只有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好,把党的要求化为团员青年的自觉行动,才能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必要保证。因此,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共青团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共青团生命力、战斗力的源泉。高校共青团要保持政治上的先进,组织上巩固和发展,实现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就要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党对高校团建工作的领导,建立起党建带团建的领导责任制,将团的工作融入到整个学校党建工作之中,不断完善五个制度,做到五个方面衔接。一是坚持定期研究共青团工作制度,做到党团工作建设上的相衔接;二是坚持团干部协管制度,做到干部队伍建设上的相衔接;三是坚持“推优”制度,做到党团员队伍建设上的相衔接;四是坚持党团校联合培训制度,做到教育环节上相衔接;五是坚持把团建任务纳入党建任务一起布臵和实施制度,做到了目标管理上相衔接,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带建的工作机制;其次,高校团的组织建设要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灵活团的组织设臵,及时巩固、调整基层团的组织。在抓好班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其在教育管理、组织生活、推优入党等方面功能的同时,积极创新基层团建模式,在坚
持《团章》的前提下,寻求基层团组织设臵的新的依托,探索培育基层团建新的生长点,不留团组织覆盖的空白点。一方面,要依托学生社团建团,在政治上引导社团,在组织上规范社团,在内涵上丰富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管理体制要求和学生党建模式,及时在学生生活社区建团,做到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团组织。
四、坚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团干部服务水平。高校团干部队伍是学校党的干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重要来源。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加快,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主体又进入新一轮激烈竞争态势。这不仅对高校管理队伍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高校团干部能力和素质带来了严峻挑战。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团干部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完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状况越来越突出,有的团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缺少创新精神,凭感觉凭经验干工作多,有的团干作风华而不实,甚至有浮夸、虚假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同高校共青团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非常不相适应,必须通过加强团干部能力建设加以克服解决。首先在用人观念上拓宽视野,引入竞争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团干部培养使用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机制中,同时通过党校培训、挂职锻炼、干部交流等形式对团干部进行系统地教育和培养,切实提高他们领导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坚持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团干部的良好形象。以作风建设为重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5
【摘 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监督形式,舆论监督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日益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但也存在着错位、越位、失位、失度等现象和问题,面临着监督难的困境。本文从正确认识舆论监督入手,分析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法制建设、创新舆论监督的运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 负面报道 正面宣传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监督形式,舆论监督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情支持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错位、越位、失语、失度等现象和问题。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要在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的基础上,加强法制化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创新,多方合作形成监督合力,凸现舆论监督的整体威力。
一、正确认识舆论监督
1.舆论监督不等于负面报道。一段时期以来,个别人头脑中把“舆论监督”同“负面报道”画上等号,一听到有媒体来开展舆论监督,就“如临大敌”,不愿意也不敢正确面对、坦然接待。其实把揭露问题、帮助改进工作的舆论监督简单地视作负面报道,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是为了督促落实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帮助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而负面报道,只是为了揭露问题而揭露,并不关心问题能否解决、怎样解决,多是为了吸引眼球、引起关注,甚至不惜夸大其词、罔顾事实,更有甚者,是想抹黑党和政府,抹黑社会,以至于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伤害更多群体的权益。
我们首先应当正确区分舆论监督和负面报道,开展积极向上、富有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抛弃消极的、破坏性的负面报道。
2.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舆论监督曝光问题重在批评,而正面宣传报道成绩重在表扬,二者看似对立,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议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舆论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二者都要体现一个目的,就是团结稳定鼓劲,都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工作的手段。正确的舆论监督要做到激浊扬清,曝光问题是为了推动问题解决,揭露丑恶现象是为了防止类似现象再次发生。在社会激荡转型的当下,突发事件、负面事件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在正确把握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不一定就是负面效果,反而有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开展,这同样也是正面报道。
让舆论监督成为正面报道,要求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胸中有大局,心里有热情,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鼓劲助威为出发点,抓住那些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为切入点,着眼于推动工作、着眼于社会和谐。
二、当前舆论监督难在何处
1.舆论监督存在法律环境不足。目前,我国尚缺乏比较完整的新闻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总体上看是零散的,其规定大都比较抽象,难以操作。在舆论监督工作中,新闻媒体基本权利的保障,依然无法可依。媒体及记者正当的采访权、监督权,是从宪法的言论自由权中延伸出来的,但宪法不是程序法,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来保障相关权利的实现或行使。
2.行政权力干预阻碍舆论监督开展。一些党政干部对舆论监督是既恐惧又抵触,担心会破坏自己的政绩和形象,影响自己的升迁,丢“面子”不好看,掉“帽子”就更加要不得了。对于舆论监督,他们是捂着盖着,拼命封堵消息,对待舆论监督普遍存在“躲、拒、瞒、缠”现象,极力阻挡记者的采访或者利用关系说情,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来阻挠和限制记者的采访,阻碍舆论监督进一步深入开展。
3.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有的新闻从业者在利益面前原则性不强。他们把舆论监督权利当成私人权力,把新闻传媒当成谋取个人私利的“生财工具”,为此,有的人会选择性失语,搞起了“有偿不闻”;有的人会移花接木、是非不分、颠倒黑白,做起了“有偿新闻”。这些行为严重违反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有些还会触犯法律。
4.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不足。少数新闻传媒和从业者因缺乏理论或专业素养,专业素质和技能不足,对舆论监督的事实和分寸尺度把握得不好,舆论监督存在报道失度失当等现象,甚至引发新闻纠纷,明明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的报道对象,反而把媒体的监督报道告上法庭的事情?r有发生。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新闻舆论监督权利的正常使用。
5.民众参与舆论监督不够充分。人民群众是舆论监督的真正主体。受民主法制建设水平所限,广大民众缺乏公民权利意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
1.加强舆论监督权的法律保障。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明确规定舆论机构及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舆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双方责任。
另外,还要以法定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行政事务和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为新闻媒体和大众开展舆论监督提供条件。
2.舆论监督要把握好时度效。“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对于舆论监督来说,更是如此。新闻媒体和从业者要正确和规范地运用舆论监督这种监督形式。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要端正态度站稳立场,以正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舆论监督。要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学会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和现象时做出冷静、客观、合理的判断。这是做好舆论监督的关键。
开展舆论监督一定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具有建设性和操作性。开展舆论监督,要把握好“时机”“节奏”“分寸”“火候”,对于一些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以及有关民族、宗教、涉外的问题,决不能不负责任、不计后果地随意“引爆”。批评报道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但绝不是终极目的,舆论监督是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工作的改进。媒体在舆论监督中,要积极转化矛盾,不能激化矛盾,要降温不升温、帮忙不能添乱。
搞好舆论监督,必须把握好“度”,就是要善于掌握适度、密度、力度,不能冲淡主流。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在内部或局部解决的,应及时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说明情况,采取内部或局部处理解决问题。不是所有的监督都要曝光,解决问题不只是新闻曝光一种形式或渠道,应充分发挥党内、行政内部通报等行政监督职能,纪委监察部门、司法部门的法律监督职能。对于一些影响极坏、危害极大的典型事例的曝光,也要选好角度,一事一报,不能随意扩大。
搞好舆论监督,还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做到有始有终,一追到底,力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要让被监督对象做出明确答复,对其采取的措施、处理的结果、取得的成效进行追踪报道,直至问题解决,决不能蜻蜓点水、浮皮潦草、浅尝辄止。
3.创新舆论监督工作机制。从媒体内部机制创新来看,既要改革考核激励机制和稿件审签机制,更要完善权益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小环境,使记者敢于监督、乐于监督。
单个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限,舆论监督应该多角度、多侧面实行媒体联动,实现多方共赢,放大媒体监督的强度和力度,凸现舆论监督的整体威力。
虽说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新闻媒体本身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还得依靠相关职能部门,还要借助“硬监督”的力量。而党政部门以及纪检、人大、司法等负有专门监督职能的机关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新闻舆论监督的配合。因此,在舆论监督上,媒体和党政部门间应该创新合作机制,共同打造舆论监督平台,实行良性互动,形成监督的合力。
【参考文献】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6
近年来,集团公司不断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力度,注重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在全国和省设备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先进单位称号。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建设的需求,集团经营业务更快的发展,也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水平,下面我针对当前我公司部分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当前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集团公司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重视度比较高,机构和制度也较为健全,但是,下属公司和施工企业由于经营压力很大,市场竞争激烈,加之被其他工作牵涉精力过多,导致企业对机电管理工作存在重视度不够,工作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有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不能明确工程机械管理和使用的责任主体。
2、设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低。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机务管理部门,但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只是
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耗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有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的需要。
3、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存在脱节问题。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不少项目负责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该工程项目完工后,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而调运到新工程又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费用进行整修,造成施工工期贻误,项目部之间在维修费用上互相推诿,固定资产无形流失。
4、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也就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
不必要的浪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它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
二、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对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也是集团公司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我们需要围绕此目标,做到严格管理,科学管理。
第一,切实落实机电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第二,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机电标准化是确保企业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目标及
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施工企业,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三,以责任制为核心强化技术管理。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技术管理。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机电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严格技术文件的审批制度,分级负责,层层把关。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工作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计划、报告、报表、定额指标也必须存档备用。
第四,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强化业务培训。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包括工人评定技师),结合企
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大拿的经济待遇。
第五,建立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制度。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能否正确进行。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即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进行过程的信息管理,选好、用好、维护好设备又成为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的关键。煤矿企业要逐步建立所有设备的检修、保养档案制度。细化和加强设备的强制保养工作,认真落实包机责任制。对每一台设备都要心里有数,使操作、维修、保养等做到有的放失。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7
一、西部贫困地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状况
在西部贫困地区,民营企业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投资创立,资产集中于创业者手中,权力高度集中,一般都是企业业主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实行家族式的经营管理,使财务管理也高度集权,实行家族式财务管理模式。正是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如下状况:
(一)理财观念滞后,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西部贫困地区处于我国内陆,长期的封闭性导致人们的观念都比较保守。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上则表现为理财观念滞后,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习惯自我理财方式。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的民营企业抽样调查发现,目前仍有约90%的企业财务管理权控制在家族成员手中,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及会计、出纳等大多由其亲属担任。很多民营企业主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诸如边际成本、边际利润、风险价值、内部财务控制等现代财务管理知识概念。在他们看来,财务管理就是简单的报账、记账和算账,有会计、出纳就行了。集中反映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不科学的做法,如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没有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安排,难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在现金管理方面,不研究投入资金的回报率,不分析销售利润率和现金流量的关系等等。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家族式财务管理的围墙阻碍了外来优秀人才的进入,致使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为:许多财务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偏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不懂得现代财务管理知识,财务管理工作仍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上。据调查发现,有的民营企业财务人员不懂得现代会计方法,财会工作仅仅是记录商品采购量、销售额和盘点盈亏,没有对成本费用、销售利润等进行核算。不会利用存货及库存、盈利能力、资金周转速度与利用效率、现金及流量、各部门业绩等会计资料进行有关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有的原始记录不及时、不完整,甚至不准确、不真实;有的会计报表和业务往来账目不规范;有的会计档案不规范甚至没有完整的会计档案等等。
(三)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
在西部贫困地区,由于经济的欠发达,民营企业大多属中小型企业。不少企业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存在着不依法建账、账外设账、突击做账、白条抵现等现象。据调查大约有60%的民营企业没有建账或建账不完整。财务收支操作不规范,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收支经办、审批以及稽核制度,企业主个人随意开支,有的甚至个人钱财与企业资金不分;没有建立包括账实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在内的财务核算制度,有的企业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进行定期盘点,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不经常核对,常常造成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没有一套健全的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经济责任制考核以及其他财务管理等制度,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
(四)财务控制薄弱,财务管理手段落后
在西部贫困地区,由于民营企业经营规模都较小,受自身体制和外部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企业财务控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根本谈不上现金流量控制、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等财务控制。例如,有些企业缺乏现金流量管理理念,认为现金越多越好,将大量的现金闲置,不参加生产经营周转,结果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活动;而有些企业在资金使用上缺少计划安排,用于购置不动产的资金过多,常常使企业资金无法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陷入资金困境;不少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对投资项目缺乏必要的预测和周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使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另外由于企业起点低、实力弱,在财务管理手段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不少企业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一本账簿、一把算盘、一支笔的传统模式上;有的虽然购置了计算机,但由于财会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主要采用手工和电子表格进行核算,更谈不上整个财务管理的网络化。
二、加强和改进西部贫困地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改善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以实现企业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部贫困地区民营企业应该在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转换的前提下,针对财务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一)切实转变理财观念,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思想支配行动,观念决定一切。西部贫困地区的民营企业应该跳出西部狭隘圈子,拓宽视野,全面更新观念,不断增强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尤其是企业领导,不仅要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应将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要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实行依法理财。要现代会计观念,不仅要发挥会计反映、监督的功能,而且要发挥会计对经济方案的优劣性和风险的可控性进行预测以及参与经营决策的作用。要人本理财观念,将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人格化”,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民主理财。要信息理财观念,通过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搜集各种信息,进行加工作处理,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提高财务决策效果和资金运筹质量。
(二)优化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鉴于西部贫困地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现状,企业首先要抛弃任人唯亲的观念,打破家族围墙,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通过从大专院校和其他渠道招聘财会专业毕业的优秀毕业生或者引进资深的财会人员,以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队伍。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自学等多途径、多形式的办法,强化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财会业务知识和技能等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履行职责的能力,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要按照新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各项规定,夯实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力求做到四个规范,即会计凭证规范、会计报表规范、业务往来账目规范和会计档案规范。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规范原始凭证,企业原始凭证的取得要真实、合法、有效,绝不允许虚假不合法凭证进账。各类会计报表要符合编制原则,报表的有关项目要按要求填列,并且按规定程序(如企业内部审计和主管领导签字)报送。对企业的往来账目要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核对,并逐项进行结算。会计凭证要按要求进行归档,会计报表、信息资料分类进行整理装订归档,以便为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正确、完整地提供财务信息。
(三)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财务管理的保障,要加强和改进西部贫困地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关键要抓好制度建设。一是要制订好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要根据新会计准则、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逐步建立起诸如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投资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报销审批、内部稽核、经济责任制考核以及其他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使财务管理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抓好制度落实。为防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维护其严肃性,增强其执行的约束力,应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财务管理人员,都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违者必究。企业领导应带头遵守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财务报销审批制度,个人不得随意开支,更不得乱支乱用。同时,要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企业必须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建账要做到严密、科学、完整,不得在账外设账。会计人员不得任意简化会计手续和滥用会计科目,会计账目要做到清楚、真实,会计资料要完整,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要加强企业内部稽核,指定专人对有关会计账证等进行审核,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处理。
(四)加强财务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目标以及财务管理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证。财务控制涉及的内容很多,如现金流量预算控制、应收账款控制、实物资产控制、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控制等。根据目前西部贫困地区的民营企业的实际,重点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完善财务处理流程,逐步实现财务控制制度化和程序化。具体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批准控制制度、会计系统控制制度等。二是强化成本控制。要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包括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即全员成本控制意识;要建立目标责任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进行层层分解,从部门扩展到个人,把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和每个人,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要把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企业费用的控制上,想尽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费用。三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首先应降低主观人为的财务风险。企业领导在进行资金筹措、项目投资、债务规模控制等决策时应摒弃个人凭经验、拍脑袋等主观随意决策恶习,加强科学决策、集体决策,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决策内容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评价,以降低财务决策风险。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现代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对财务风险要具有职业敏感性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及时发现已经出现的和潜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化解方案。其次要发挥财务的风险预警作用,形成以财务为核心,市场预测、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各环节之间相协调的经营管理链条,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能够通过财务得到及时反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后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条件下,可以根据自身的人、财、物和技术力量及开发能力,适度进行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分散财务风险。
(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网络化
当今世界,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给全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基于网络的财务软件普遍应用,使企业财务管理走向网络化。但鉴于西部贫困地区民营企业财务技术手段比较落后、财务管理人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水平不高的实际,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计算机硬件投入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力度,尽快普及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网络化,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恩华,龚志平.加快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J].市场论坛,2007(5).
[2]、王珍义.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8
关键词:煤炭企业;反腐倡廉;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70-02
近年来,煤炭领域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成为了防腐倡廉的重灾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前几年煤炭产业“黄金期”,其中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了违规违纪人员不断增多,加强煤矿反腐倡廉工作刻不容缓。
一、煤炭企业现状
1.党员干部廉洁教育缺乏。
煤炭企业开展的廉洁教育活动,大多是正面引导性的教育,阐述的是共性问题,对于案例警示教育较少,特别是矿区内发生的,身边的案例,有针对性的案例较少,缺乏引导,致使廉洁教育力度不够,缺乏渗透力、影响力、震撼力。究其根源,是我们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思想境界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对加强廉政教育缺乏足够认识,认为教育可有可无,做不做或者做多做少无关紧要,教育是虚的,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作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2.制度不健全。
目前,煤炭企业大多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传统单位,步入市场时间不长,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根深蒂固,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再加之,已有的制度执行不到位,在执行过程中容易缺失。而煤矿企业实行的是行政负责制,生产、经营、人事等权力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监管,容易形成“一言堂”,如果思想教育弱化,制度管理松懈,必然会致使一些制度形同虚设,腐败现象就会趁虚而入。
3.监督不到位。
基层煤炭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点多面广的工作特点,在市场开拓中要接触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私营老板、村镇干部等社会各个阶层,竞争十分激烈,施工环境差,吃拿卡要问题严重,这些问题要求工作人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要当机立断。同时,违规违纪行为隐蔽,难以及时查处和纠正。加上人员编制上的限制,一些单位纪检监察和审计干部严重不足,监督工作自然就“鞭长莫及”。
二、原因分析
一是制度执行力不够。执行效果没有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期目标,个别管理者在执行制度时对他人严、对自己宽。在制度执行上,有的缺乏严肃性,制度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制度化建设的出发点存在误区。这里原动力不足主要是打造制度化企业的动力不足,而非用领导责任简单的掩盖劣质制度的实质。
二是监督制约缺乏力度。目前监督体系中有些监督职能比较原则,弹性较大。作为监督规范的条规制度还不健全,明显滞后。有些基层单位对违法违纪人员惩治不力,来自各方面的“关系网”、“人情风”较为严重,還存在人情大于党性、感情代替政策等消极现象。对于监督有的缺乏力度,有的缺乏监督,团体主义,好人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三、加强基层煤炭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1.强化廉政教育。
首先要准确把握重点教育对象。基层煤炭企业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除了领导干部和一般党员外,还必须把教育范围延伸到掌握资金、物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等关键岗位人员,要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使他们成为遵守职业道德,成为依法经营、廉洁自律的模范。其次要重点抓好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的教育。特别要突出贪污、行贿受贿、失职渎职以及私分国有资产等条规的教育,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牢记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内容,以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为准绳,自觉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三要创新教育形式,形式上要更加灵活。既要坚持利用组织生活、政治学习等形式进行灌输教育,又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学习教育;既要利用阅读报刊,办好内部刊物、板报等传统的宣传教育形式,又要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采取网络、短信等现代化宣传教育手段;既要搞好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开展好集中性的专题宣传教育,使反腐倡廉教育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有吸引力,更具震撼力。注重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先进典型开展正面教育。综合运用社会上的案件通报、案例剖析、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
2.强化制度建设。
要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入手,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煤矿干部的腐败。一是管好“权”,强化权力制约。实行厂务、财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规范干部权力运作程序。推进厂务公开,必须坚持依法公开与体现监管规律相一致,坚持有利于群众监督与便于资产监管相一致,坚持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与构建和谐企业相一致,坚持维护企业利益与维护职工利益相一致。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要转变监管理念,提高资产监管工作透明度。
二是管好事,严格实行民主管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要参与企业决策,企业重大决策必须经职代会通过。三是管好钱,加强资金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要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商业贿赂,健全内部借贷办法和备用金制度,减少不良资金占用,确保资金安全,要全面推行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防止失职渎职现象发生。四是管好人,强化管理机制。企业领导人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处于国企关键岗位,对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拔掌权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德放在第一位,实行廉政一票否决制。要不断推行并完善民主推荐、公开招考、竞争上岗、任前公示、民主测评、交流轮岗等制度,要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考察结果通报制和选拔任用失察责任追究制。三要抓好规范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工作。从健全车辆使用、差旅费使用、招待费使用等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完善职务消费监管机制,切实规范各级干部职务消费。
3.加强监督检查。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继续贯彻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首先要强化纪委的职能作用,纪委领导班子成员规格配备要相应改变,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公正立法、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煤矿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引入纵深提供人才保证。其次要强化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工会组织要参与企业决策,企业重大决策必须经职代会通过。在最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查案工作倾斜,搞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纪委、监察、审计、安全等职能部门的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加大力度查办大案要案,同时抓住薄弱环节,如煤矿亏损企业的查案工作,寻“病根”挖源头,对腐败案件不管涉及到谁,都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说情袒护、干扰办案者一律严惩。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9
【摘要】加强和改进消防监督工作,要提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科学化管理,积极构建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系统,积极探索火灾隐患整治方法。
【关键词】消防;监督工作;加强;改进
1、提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科学化管理
1.1 摸清底数,防止失控漏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消防监督管理的基本对象,也是我们消防监督工作的核心内容,《消防法》规定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确定以及应当履行的职责。要通过重点单位信息系统、消防监督系统基础信息模块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备案制度,及时掌握本辖区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基本情况,真正确保“应列尽列、应管尽管”。对于辖区内新增加的重点单位,及时纳入管理范围。
1.2 严密组织,科学实施消防监督抽查
《消防法》加强了消防监督检查制度,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严密组织消防监督抽查,制定抽查计划。通过调查研究、召开执法监管工作例会等形式,对本地区的火灾形势和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的确定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和重点对象。不得一次确定全年抽查对象,或由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个人随意安排实施。要通过消防监督系统抽样计划模块制定科学的抽样计划,要把人员密集场听、易燃易爆等单位作为抽查的重中之重。实施监督抽查前,要把抽查的内容和有关要求,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消防执法的声势和氛围.引导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整改活动。检查结束后.要对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监督检查结果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通报,向社会进行公告。
要严格落实消防监督抽查制度,确保监督抽查计划的制定、指派、执行等每一个步骤都落到实处,要有据可查,杜绝因抽查计划执行不到位而留下责任漏洞。
1.3 实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标准化消防安全管理
公安消防机构要着手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标准,对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加强帮扶指导,督促单位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大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查找消防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认真研究改进和加强措施。同时落实"消防管理网络系统化、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警示化、消防设施运行正常化;确保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无阻、确保消防宣传培训及灭火演练的落实,确保经常性防火巡查的落实。
2、积极构建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系统
2.1 创新发展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是构建和完善社会消防安全公共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消防机构要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实施行政许可和消防监督检查;特别可以利用消防协会制订消防技术眼务机构行业管理规定,加强行业自律。
2.2 建立农村、社区消防工作体系
公安消防机构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加强消防工作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结合实际,编制农村消防规划,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以解决消防车通道和消防给水问题为重点,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在整治火灾隐患方面,采取落实公安派出听、乡镇政府、村委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完善基层监管网络,实行“堵、疏”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消除火灾隐患;在应急救援机制方面,推进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开展灭火器材进农户等活动,逐步建立公安派出所“保消合一”的消防队为主,农村义务消防队为辅,大农民参与的农村消防灭火救援体系。
3、积极探索火灾隐患整治方法
3.1 落实政府对重大火灾隐患督办制度
各公安消防机构要把依法整治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定期研究和协调推进本地区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党委要及时掌握本地区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进展情况,研究提出具体措施,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切实承担起对本地区消防工作的领导责任,把预防和整治火灾隐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任期目标考核、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对各级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督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2 严格执法,积极消除火灾隐患
《消防法》强化了有关行政处罚的规定,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检查中一定要到位,必须杜绝走过场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依法发出相应的法律文书,并督促单位及时改正,对逾期未改正的单位要依法实施处罚,确保监督检查职责履行到位。在执法过程中,要有案必立、有案必查,严格执法,杜绝发生以罚代批、以罚代序,擅自降低量罚标准.以警告代罚款等乱作为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邱斌.我国消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池州师专学报,2007.8
[2]王诗军.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科技信息,2007.5
[3]王景双,谷喜军.浅谈如何提高消防行政执法效率,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
[4]王丽,张惠芝.从坪头水电站建筑消防设计看防火规范的应用.水电站设计,2012.9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篇10
中共扶沟县委书记田永红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所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应当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适应新要求、增强生命力。
一、要打破思维禁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要以理念创新实现思路上的引领,带动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创新。在继承基层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应强化以下理念:一是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理念。当今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已经由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传统领域扩展到新的更加广泛的领域。由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造成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和大量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离开了原单位进入新兴行业,过去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基层党建工作的外延和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除农村党建外,基层党建已扩展到城镇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等方面;就农村党建工作来说,由于农村党员外流、党员来源多样化等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党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二是基层党建工作科学管理的理
1念。在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方式上,要适应党在执政条件下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强化宏观管理、间接管理;弱化微观管理、直接管理;摒弃运动式的、“一刀切”式的粗放型管理,强化严谨科学、分门别类的差异化管理。三是注重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益的理念。基层党建工作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移;从注重外在形式向重内在效果转移。没有质量的工作是无效的工作,没有质量的数量是零数量,甚至是负数量。考核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首先要看质量,在质量的基础上再看数量。基层党建工作也要强调投入和产出,注重工作效率和效益。四是党内民主建设的理念。要真正把党内民主视为党的生命。各级党组织都要增强由谁产生对谁负责意识。按照党章的规定对产生它的党员大会或党代表大会、全委会负责,并接受其制约和监督。要增强党员是管理党内事务的主体的意识,保障党员权利的意识,在党内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相互平等的意识。形成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的领导干部为党员服务的氛围。
二、要改进组织形式,创新基层党建设置模式。从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打破依据地域、单位设臵基层党组织的原有形式,积极探索合理设臵基层党组织的新模式。大力推广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等做法,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设臵更加便于党员参加活动、更加便于党组织发挥作用,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
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如为避免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我县立足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积极拓展“支部+协会”的形式,鼓励支部领办、创办、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既突破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的困局,又使村支部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中的“领头羊”和主心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三者之间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我们把这种形式与“双培双带”活动结合起来,把合作社中的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宗旨意识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致富能手推上合作社领导岗位,推动合作社中的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既使农村党组织站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沿,也为广大无职党员有效施展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年龄结构老化等方面的难题。目前,全县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43个,近千名无职党员在合作社中发挥骨干作用,取得了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良好效果。
三、要实行差别管理,创新基层党建管理手段。要合理区分基层党组织类型,实行差别化管理。针对基层党组织丰富的多样性,明确对不同类型党组织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建立分类管理的新模式。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职能、不同工作基础的基层党组织,提出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搞“一刀切”。农村党员与城镇社区党员、国企党员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在职党员与下岗待业党员、县内党员与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统一一个模式。如目前我县外出务工党员有2100多名,我们一方面建立了专人联系制度,实行“一对一”帮扶,定期寄送学习资料,保证每名流动党员都不失去与组织的联系;另一方面,针对党员外出流动结群性、流动地点分散性、从业领域集中性等特征,在外出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依靠服务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流动党员之家”,把流动党员聚集起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要注重增强影响,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要改变过去一些灌输式的、形式化的思想教育手段,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积极借鉴运用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力资源开发等学科的科学理念和现代手段,更多地依靠非权力因素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如为解决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遇到的企业对党建工作态度冷漠甚至心存疑虑、怕党建工作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普遍问题,我县把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上来,多开展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主切实感觉到党建工作对企业的好处,从而自觉地接受并支持企业的党建工作。针非公有制企业特点,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小型、分散的活动形式,多样、务实的内容,大力开展商业诚信教育活动、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技能竞赛等,重点在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凝聚人心上下功夫,解决了党组织、党员活动内容单一的问题,使党组织和党员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
【关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12-17
加强和改进人才信访工作的几点做法08-26
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调研报告11-03
关于加强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10-26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08-18
浅议如何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08-30
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汇报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