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2024-09-01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在学院的组织安排下,8月27日和28日我参加了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的课题有:群众路线和反腐倡廉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的形成及其理论内涵,建国以来历次整风及其意义。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在老师细心的讲解下,我详细地学习了历次整风运动,并使我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二是党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反腐倡廉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反腐倡廉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次学习中我了解到,群众路线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路线。如果背离了群众路线就会出现腐败现象,反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可以为党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建国以后,从1950年开始至今,我们党进行多次整风运动,历次的整党整风运动给党的建设留下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沉痛的教训。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经过党中央有关会议明确决定,并在全党范围内贯彻执行的整风整党运动共进行过6次,分别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解放战争时期的整党运动,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1957年整风运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整党以及改革开放期间的整党运动。我认为,不管每次的整风形势是否一致,但是都应该以解决党内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目的,以切实地保障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整风计划应该贯彻整风和工作两不误的原则,并且必须使整风运动的进行同工作的改进结合起来,同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解决结合起来。

通过参加此次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我对党的历史更加了解了,加强了自己的党性修养。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严格要求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2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必要性

目前的德育存在一些问题, 德育主题活动有计划安排, 但没有具体实施方案, 工作要求不明确, 没有阶段性工作布置, 缺乏过程和细节管理, 缺乏跟踪和预测性分析, 在针对性、实效性方面没有太多思考。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的班主任有意或无意地认为德育活动是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 再加上学校对班级活动缺乏管理, 因此班主任随意挤占德育课时的现象严重。学校层面布置下来的德育主题活动, 绝大部分班主任都应付了事, 或走过场, 或上交一份总结, 德育活动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参加”而未“参与”、全体而非主体、重“他律”而轻“自律”。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的基础上, 引导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力求做到目标多元整合,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灵活多样, 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富有弹性的、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空间。

德育主题活动的具体做法

1. 活动时间有序连续。

我们的主题月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是这样的:一月冬训活动月, 二月诚信教育月, 三月学雷锋活动月, 四月感恩教育月, 五月责任教育月, 六月教育成果汇报月, 七月、八月社会实践活动月, 九月日常行为规范月, 十月“热爱艺术, 追求高雅”活动月, 十一月“放飞爱心, 与爱同行”活动月, 十二月冬训活动月。这样连续不断的主题月活动保证学生每个月都有主题教育的新鲜内容, 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 迫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比牧师更多一份“传经布道”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2. 活动内容具体有效。

我们制定活动内容时既要“随波逐流”, 又要“独辟蹊径”。例如, 我们将三月主题月教育确定为“学雷锋活动月”, 原因是这时候全国上下都在搞学雷锋活动。报纸、电视、电台上、街道里到处是学雷锋的宣传报道, 我们的活动随着这股波浪就能增加动力减少阻力, 借势发力。但我们又不落于俗套搞些上敬老院慰问、上街道扫地之类的活动, 而是紧紧围绕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精神”、“钉子精神”深化细化活动。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成果和幸福, 学会在学习中与别人合作和公平竞争, 学会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这样的“独辟蹊径”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德育就是实实在在的。

3. 活动形式多元多样。

形式是内涵的体现, 形式单一就会使内涵表现力不足, 让人乏味。我们的德育活动形式应该多元化、多样化, 才不会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德育是严肃呆板的、空洞的说教。我校在举行“五月责任教育活动月”的时候, 紧紧围绕“责任是一种约束, 有了责任心, 教师才能教好书, 学生才能学好文化知识”这一主题, 进行“包中兴旺, 我的责任”师生征文活动;签订全校教职员工工作责任书;各年级组利用周末召开一个又一个的质量分析会, 看成绩, 树信心, 找差距, 寻问题, 落实责任;举行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组织班主任观摩优秀班集体主题班会, 观看优秀电影片《郝仁老师》, 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高一年级举行“爱父母, 对父母负责, 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歌咏比赛, 高二年级组织“爱包中, 对包中负责, 做一名为包中争光的人”演讲比赛;高三年级组织了“爱祖国, 对祖国负责, 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高考冲刺誓师大会, 并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李一教授作了“明确责任, 调整心态, 全力以赴, 冲刺高考”的精彩演讲。这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主题活动犹如夏天里的一股凉风,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升了学习积极性, 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使全校师生心怀共同愿望, 更坚信有了责任心, 面对险峻, 才有攀登的勇气, 才会产生激情, 成就梦想。

4. 活动落实分层有力。

为了避免德育工作“应付”、“随意”、“忽悠”、“不动”等消极行为, 学校领导从决策层指导好主题月活动的方案。政教处、团委从管理层拿出主题月活动方案设计的说明、执行意见, 组织现场观摩活动, 并做好调研指导等工作;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从执行层落实好主题月活动方案;班级团支部、班委会从基础层开展主题月活动, 通过歌曲、小品、演讲、谈话、签名、宣誓、观看录像等方式创新、活化主题月活动。制定一系列刚性规定:每周必须有一次国旗下讲话, 每周各班必须有一堂主题班会课, 每月必须出两期“黄海潮”德育专刊, 每月橱窗必须刊出一期“主题月活动成果汇报”专版, 每次活动必须有检查并纳入班级值周评分体系中, 每次结果都评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每次活动方案都归档。每个主题月活动过程都有考评, 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强毅力行, 使活动保障坚决有力。

5. 活动总结巩固延伸

要使主题活动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 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即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我们在每月主题活动结束时都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 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 继续加以引导, 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 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在感恩主题活动后, 经常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了解学生在实际行动上的表现。

德育主题活动所取得的实效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题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上来, 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 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缓解了应试体制教育下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的现象, 达到了“以德促教”的理想效果。

2.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传统主题班会缺乏“活动体验”的教育方式, 因而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和自身经验, 其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却没有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感觉到有约束的环境下, “不得不这样做”, 在感觉到没有约束的情况下, 就“自由自在”, 因此, 这样的德育可能会培养出知行不能统一的“人格分裂”者。主题活动课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与一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及道德信念等,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为学生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主题活动课创设的教育情景取材于社会生活及学生日常生活, 学生在其情境中进行着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积累着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 掌握了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 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去正确行动。

德育主题活动的反思

就学习而言, 德育解决的是学生要不要学的问题, 教学解决的是怎么样学的问题, 只有首先解决了要不要学的问题, 怎样学的问题才有着落。如果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不要学, 不想学, 那么再经典的课都是没有用的。德育是促进教学的助推器, 是产生教学动力的发动机,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德育的这一巨大作用。

1.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责任心强, 做任何事情都很自觉、认真、负责, 做事情就容易成功。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要让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他们心中播种责任心, 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教育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学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学习, 努力做好作为学生应做的每一件事情。

2.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 因为情感是形成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爱生之情, 诱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 以父母对学生的爱,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 使学生对该科产生学习兴趣, 可以由此引发出良好的学习效果。迁移到渴望回报父母, 又会激发用一流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需求, 使它变为学习的内在力量。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3

一、感恩教育活动的提出

交流与活动始终贯穿于道德形成及发展的整个过程,从道德体验教育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在德育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工作应该加强对“学生需求”、“实践体验”、“贴近生活”等方面的关注与反思,要将贴近需求、贴近生活的德育活动开展提到日程上来。因此学校可以创设并组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吸引眼球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体验强化学生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

近几年,“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已成为了各校行为规范的考核内容之一,在不少学校中陆续出现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受益于活动体验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为提升感恩教育内涵,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我校在教育感恩主旋律的带动下,围绕“感恩、进取、自强、责任”的主题积极推进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系列德育活动,以其丰富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众多小学生的关注。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成长,主题活动颇见成效。

二、感恩教育的实践机制

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各种情境,搭建了体验的平台,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亲自感受、体悟反思的机会。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教育下,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与形成。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知恩于心、回报于行,自觉激发了学习的动力、养成良好品质与行为的主动性。而在感恩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笔者将核心路径归纳如下:

1.突出引领,加强活动指导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五个感恩项目而展开,诸多感恩模块可供学校灵活选择与搭配,引领感恩教育主题活动逐步推进。这些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与生活十分贴近,并且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主题活动注重寓教于乐,以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为学生注入感恩的思想观念,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因此获得了较好的实效性。对于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我校特别建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有效地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领导小组会根据活动的主题和目标,结合各年段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并由学校“一把手”亲自督促指导工作,可以说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让全校师生热情高涨。

2.突出实践体验,提高活动实效

学生是从道德认知、行为、情感以及意志等四方面来实现感恩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在此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交互影响。因此,感恩教育的实施应关注的几点:(1)从认知层面出发,通过讲述故事、阅读书籍等方法在学生心中播撒感恩的种子,注入感恩的意识观念,再通过情景再现、换位思考等途径让感恩种子萌芽并茁壮生长,引导其识恩、知恩。从理论的视角出发,培养学生感恩观念,强化其感恩意识。如我校曾组织“感恩同学帮助”主题班会,让学生捕捉学习生活中受到同学的恩惠,并通过言语表达、书面形式等表达对其的感谢,整个班会课堂在施恩与报恩的氛围中暖意洋洋。(2)从情感层面出发,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孕育于学生心灵深处并随时会激励学生迸发出强大的学习力量。学校可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写感恩书信等系列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感恩情感,强化感恩意识。如汶川地震后,我校组织“与北川孩子互寄贺卡活动”,学生参与度极高,在为北川孩子送去关慰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要努力学习,日后为我国环境灾害防范做出贡献的意志。同时,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强化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活动要求与预期效果

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的要求是要做到“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要避免学生出现排斥情绪,让其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下获得心理的教育。要通过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设计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直接新颖,回归生活,以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将强制教育转为自我内化教育,促使学生进行深化思考。在感恩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的倡议下,要实现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感恩老师、家人、同学,进而学会与身边环境和谐相处。

当前绝大多数00后的小学生缺乏对幸福来之不易的体验,认为他人辛勤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缺乏感恩之心。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尤其要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学生出现的道德品质问题,要不断地在在课堂中教育,在活动中引导,在生活中渗透,让学生能够捕捉到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并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以恩报恩,让爱心传遍整个世界!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4

2014年4月14日上午,怀揣着期待和兴奋,伴随着欢声和笑语,我们来到了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即墨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教育活动。刚来到实践基地的孩子们像好奇宝宝一样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止不住的东张西望,在经过了紧张而忙碌的安顿工作之后,我们便正式进入了实践教育活动的教学授课当中。即墨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秉承“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观,安排开展了包括科普活动类;素质拓展类;四生教育类;手工制作类在内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实践基地每星期会举行两次比赛,如踢毽子比赛、叠被子比赛等,使走出课堂的学生们能够有动脑、动手的时间与空间,有自己展示才能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学生们能够相互观摩学习,亲身体验,调适自我,改善自己。这是一个从个体实践、感悟、内化,提高、完善,到实现自我独立发展的过程。这是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途径,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巩固、运用、拓展、延伸,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唯一途径,又是推动学生广泛深入学习,增强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历程。

为期一周的实践教育活动已经过半,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在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的同时也为学生们的成长感到惊喜。一方面学生们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学会了自主自立,来到实践基地,学生们暂时离开了父母的溺爱,家庭的帮助,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从整理内务到日常生活,学生们体验到了军营班的生活,这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着重要的帮助。另一方面学生们学会了感恩,通过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平时父母照顾自己时的不易,也学会了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激发学生去理解父母、孝顺父母。相信随着实践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学生们的身心将得到更有利的发展,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加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学合理的开展青少年实践教育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更好的促进广大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面前的严肃课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为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尽一份绵薄之力。

金口镇西河头小学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5

通过开展煤矿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动员阶段)和第二阶段(安全警示教育阶段)的学习,充分领会了2015年1月23日六盘水市煤矿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黔安办【2015】1号文件(省安委会关于印发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以“抓典型促整改回头看”为主题,结合“双七条规定”、“八个百分百”和松林煤矿“11.27”重大瓦斯事故的十条教训,开展为期1年的煤矿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及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

三、警钟长鸣,彻底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

通过开展以“抓典型促整改回头看”为主题的煤矿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将煤矿安全教育实践深入贯彻落实到全矿全体职工中去,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从典型问题入手深层次分析事故隐患原因,坚持一切从事故的角度转变方式思考问题,查缺补漏整改隐患,促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摆正安全生产态度,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根本好转。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知道若责任心不到位就会酿成事故,正确认识到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上下关联、人人互保、环环相扣的链,是一张错综复杂、紧密相连的网。

让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将“安全生产”铭记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规程之章,守安全生产之法!让人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不要抱有任何饶幸心理,因为,或许一次小小的不经意的违章,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或损失,就会变成违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必能做得更好,我们的企业就能长盛不衰,我们个人就能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6

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心得体会1

马上就是暑假了,到了暑假,是每个学生都非常自由的时候,而在暑假,由于天气炎热,游泳就成了许多人的必备项目了,不过,在游泳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暑假防溺水。

我们不能去水库游泳。水库的水不仅深,而且上下温差大,人下水以后,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没有注意安全,溺水后没有及时救治,就很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仅仅在浪坑水库,今年就发生了三起溺水事故,其中一人还带了救生圈。而近几年,不断有人在水库因游泳而淹死。虽然水库边常常有人巡逻,但也无济于事,溺水死亡的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所以,我们要去游泳馆,游泳馆里有专门的教练及救生人员,所以,我们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有的人却不想到游泳馆里去游泳,也许是为了省钱,也许是因为嫌游泳馆太挤,他们去水库游泳。

为了过一个清凉舒服的夏天,我们应该防溺水,尤其是暑假,更要做好暑假防溺水的准备。

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心得体会2

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可以灌溉农田,水可以滋养树木、花草,水可以洗净脏污的衣物,水也是我们身体组成的一部分。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了水,那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到处干涸一片,寸草不生,甚至可能不存在任何的生命,地球不就成了月球上那样了吗?想想都觉得可怕。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水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每年的新闻中都会出现溺水身亡的事件,在给人们带来惨痛教训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应该怎样去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分析那些悲惨的案例,无疑大多数都是发生在青少年身上,都是放暑假几个同伴一起去郊外的水塘游泳而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而这些悲惨的事情本可以少点发生。假如老师能在学校多给学生强调游泳所存在的危险,假如学生能听进去老师的教育,假如家长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也许这些案件可以避免发生。

怎样才能让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这个思想深入到每个学生心里,这需要大家的努力,大力的宣传,加上有效的提醒,我相信伤心的结果会慢慢变少。让安全的警钟长鸣在我们心中,珍爱我们的生命,预防溺水。

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心得体会3

有人说,生命是宝藏;有人说,生命是黄金。我说,生命如花。世界因如花的生命而精彩,可是,有的人却轻易地让生命之花过早地凋谢了。

在暑假,很多孩子都喜欢去游泳,可是缺少安全防范意识,不少儿童因此丧失了生命。据调查,中国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夏天是酷热的,它的酷热牵引着多少人去沟渠、去江河湖海中游泳、嬉戏?正是因为这一个个不规范的“游泳池”夺走了一个又一个含苞待放的生命,使一个又一个的原本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溺水——成了一个恐怖的字眼,让人心惊胆寒,让人心情悲愤,但却无济于事。

在这我想提醒各位:

一、从我做起,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远离溺水隐患,不参与各类危险的校外活动;防溺水教育警示片观后感

二、不私自或结伴到水池、河塘、水库、蓄水池等危险地带嬉戏、玩耍;

三、一定要在有家人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池游泳。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和游泳;不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示标语的水域处下水戏水,不在公园尤其是靠河处逗留玩耍;

五、当发现有人落水时,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水是生命之源。它有温柔的一面,滋养着人类和万物;但也有刚烈的一面,有时竟然吞噬了人的生命。

珍爱生命,作为我们中小学生,不到深水的地方去,不在水中游玩太久学会一些基本的游泳技术和溺水后的自救措施。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勘察,对危险河段要采取防患措施,绝不能容忍一些开发商,只管挖沙石挣钱,却不顾他人安危的做法。在这里,我要提醒那些人,热爱生命吧,生命如时间,一转眼就没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和学习!

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心得体会4

夏天到了,喜欢游泳的小朋友们又可以开开心心地游泳了,但总有一个词刺激着我们的神经,那就是溺水事故。

今年新沁河桥附近,有几名学生去沁河边玩耍,其中一名女生不慎落水,三名男生见状相救,结果都掉进了河里,造成一女三男溺水。在电视上,当看到他们的父母号啕大哭、悲痛欲绝的神情时,我也深深地替他们感到痛心、难过。

安全问题老师常讲、家长常说,可有的人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样的事故离自己太遥远。其实,在我们身边类似的事故曾不止一次地发生:城区水口街道老津老街一鱼塘发生一起溺水事故,造成4名小学生死亡;有的地方一天发生两起小孩溺水事故;更悲剧的是某地3个同胞兄妹在村口池塘旁边玩耍时溺水身亡。

每到夏季,这样的悲剧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预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悲剧还会继续发生。不过,我认为,酿成这样惨祸的罪魁祸首还是他们自己没有紧绷安全这根弦。进入夏季,他们没有把“防溺水”放在心上,只图一时痛快,等灾难来临追悔莫及,在自己失去生命的同时,也给家人造成了重大伤害。

在这里,我要呼吁大家: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珍惜。为了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请远离威胁我们生命的水池、河流吧,不要让它们吞噬了我们的生命!

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心得体会5

河像一条玉带从我们村庄绕过,河岸上堤脚边有几棵硕大的樟树。每逢夏季,人们便在这里洗澡、乘凉。村里的孩子们更是把这里当成他们嬉戏游玩的乐园。但……白塔河演绎着生活的欢乐,但也见证了生命的消失。

那是暑假的一天中午,我们小区的几个老人玩着麻将。我正坐在一旁仰望着天空。几个小孩慌慌张张地跑来,“不好了,雨熙跌进水里了。”当大人们拿着网、扛着竹排把两个小孩捞上来的时候,小A和小B已经奄奄一息,无论怎样做人工呼吸,还是扑放在牛背上,都无济于事。懊恼声、叹息声、哭声响成一片。雨熙是个好学生,是她爸爸妈妈的骄傲,可她才9岁,连世俗都还未看破的一个小女孩,那条河无情地结束了她的生命。人们只能从两人慌张的姿态,想象水中挣扎的情景。

假如,做爷爷的不带孩子到河里游泳,也许孩子就不会因好奇而下水;假如河里没有挖机,也许河水就不至于很深;假如把孩子看紧一点,也许孩子就没有机会外出……唉!生命又哪里有假如。河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她有时是温柔平静的,有时又是刚烈澎湃的;有时是清澈见底的,有时又是深不可测的。为了不再使我们美丽的江河蒙受不白之冤,请我们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吧!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7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十八大报告为我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面对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进一步增强全党同志的群众观念,实干精神和廉洁意识,非常必要,合乎时宜。

一、倡导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风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的根基。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要解决好为民中的“真为与假为”、“为什么人”、“怎么为”三个关键问题。

“真为”,就是要真心实意,发自内心,动真感情,见真行动。这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民意识、群众观念。解决好权力是谁给的,有了权力应该为谁服务的认识问题。只有我们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我们的职位是用来服务人民,我们才会时时想到群众,事事关注群众。才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论是工作顺心如意,还是充满挑战,困难重重,我们感觉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广大群众,是为了让群众更加幸福、祥和、平安,我们就会信心百倍,干劲倍增。

“为什么人”,广义地讲,应该是为所有的人,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需要服务的人。在实践中,我们要统筹兼顾,既考虑政策的全覆盖,无遗漏,又要突出重点,进行重点服务,重点帮扶。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龙头企业、领军人物的激励、帮扶,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培植,通过培植、帮扶重点、龙头,带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弱势行业、困难企业、困难人群的帮扶,通过政府的有效帮扶,使他们走出困境,渡过难关,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怎么为”,要普遍推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是干部成长的轨道,更是我党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我们要相信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通过了解人民所想、所需、所盼,做出符合法律、政策,合乎社情、民意的决策。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增强广大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信任。通过与广大人民群众交朋友、结对子,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了,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决策和举措将会更为了解、理解。

二、加强勤奋务实的作风建设

倡导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力戒形式主义、假、大、空。使务实成为一种风尚,切实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每个单位每年要有新进步,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多做惠民利、解民难的实事。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检查、督导,掌握下级工作的实与虚,了解下级工作落实情况。就干部职工作风问题,甚为关键,各单位必须敢抓、敢管,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加强绩效考核和纪律考核,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对存在庸、懒、散、奢,不作为、乱作为,索拿卡要的人或事,要敢于过硬,敢于处理,敢于曝光,使人人敬畏制度、纪律。

三、形成清正廉洁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教育,形成清政廉明自觉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巡查、巡视。重点要规范产权转让、物品采购、工程招投标、涉财人员进入以及“三公”经费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法律制度强化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减少人为因素。同时要加强财经巡视、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设立举报箱,做到有报必查,查实必处。使所有的人都敬畏权力,遵循制度。建立重大工程承包、重要资源转让、重要合同书上报备案或审批制度。

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选好、配优班子是关键,形成良好的战斗力,村一级必须严控班子职数,严格把握干部进入程序,既要体现组织意图,更要体现群众公认,同时,村小组要努力形成有凝聚力的村民理事会,作为贯彻党支部意图,推动工作落实的群众性组织,起着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疏导群众的作用。

加强党委(支部)书记的培养、培训,树立强烈的抓党建意识,提升抓党建的能力、水平。同时,提升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让他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基层组织工作中去。

加大对基层党建的投入,有效化解村级组织债务,提升乡(镇)、村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能力。

加强党小组建设和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让“党要管党”落到实处,强化全体党员的党性意识,党员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五、扎实有效开展党内关怀

既有思想上、感情上的关怀,又有共同理想、共同事业的同向追求。还有资金的帮扶、技术的帮扶、产业提升的帮扶,让广大党员有切实的归属感、依靠感。

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

教育实践活动材料[范文] 篇8

——XXXX党支部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近10年来全党继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之后,又一次全党性集中教育实践活动。这次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开展教育活动持续时间半年之多和着重于深入基层调研质量。

一、端正思想,充分认识基层调研的重要性

1、搞好基层调研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为提高公司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倾听职工建议、意见,提倡和鼓励设备管理全员参与意识。通过调研掌握各职工的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摸清底子、找准问题、制定措施,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根据生产设备状况、工人素质和技术水平,制定可以指导操作工人、维修人员全员参加的设备管理作业规范,通过宣传、推广和培训,形成可执行的设备管理行为准则。

2、搞清楚当前管理干部、职工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设备管理操作与维修人员需要了解、熟悉设备,既要鼓励人人参与设备管理与维修,又要尊重技术、尊重科学,对现场设备进行认真分解、分析,确定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指导操作人员的清洁、点检、润滑和保养工作。同时把熟悉设备的操作手列入设备管理者之一。当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时,操作人员自己不能处理的,通过一定的反馈途径把故障隐患及时报告得到有效处理。

3、通过调研让个别干部真正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压力的存在,真正从思想上有所触动、行动上有所改变。寻找差距,明确公司生产经营、销售

和收入的关系,没有销量就没有收入的道理。但少数干部脱离职工群众等问题仍然存在。思想不够统一(包括中层干部、班组长),喂难情绪多,工作不积极主动,有低束情绪,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积极性差带来整体工作上不去。搞好调研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把作风方面的问题找准、把原因分析透、把对策研究好,用好的工作作风去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

二、听职工心声,切实解决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

围绕职工所思、所盼、所想开展工作,时刻关注职工的冷暖,想方设法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医,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解难事、排忧愁,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办好事、实事。如:改善职工居住环境,有效地解除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改善职工伙食,完善食堂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关心职工生活、身心健康,完善文体场馆设施,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稳定职工工作情绪,及时化解职工家庭生活、工作矛盾;建立企业扶助基金,帮助遇天灾人祸的职工解决应急困难;建立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企业年金制度、企业薪酬激励和工资增长机制等等。通过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上、工作上的实际困难,才能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深入人心、可亲可信。

三、以人为本,树立领导形象,推动企业发展

集团公司历来都注重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性质任务,人员结构及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一致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以人为本,要着力培养“四有”新人,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员工队伍。培养“四有”新人,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从教育入手,开展一系列培训学习教育活动,搞好“四个结合”即:学习理论与“三观”教育相结合;加强职业道德与深化岗位培训相结合;加强法制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灌输疏导与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相结合。

二是以人为本,要树立好领导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身教重于言教。领导的模范作用是一道无声的命令,它可以影响和引导职工的思想与行为,因此,我们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要求下属员工做到的,我们领导首先要做到,要求下属不能做的,自己决不能去做,领导干部应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什么样的领导,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员工,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

企业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将职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资本,将职工的人性、需求、职业素质和未来成就作为企业管理工作关注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素质优秀的员工团队、有效地整合职工团队的力量来保障企业的生存、促进企业的发展。

教育实践活动明白纸范文 篇9

1、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为什么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答: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答:为民、务实、清廉。

4、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5、聚焦的“四风”问题是什么?

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6、“四风”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求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7、.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

答:一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二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三是整改落实、建章立制。

8、怎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答:找准突出问题,深入谈心交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群众评议。

9、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反映最强烈的的问题是什么? 答: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服务态度差,人为设置障碍;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工作松松垮垮,推诿扯皮;滥用职权、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不给好处不办事;不关心群众冷暖,身在基层不接地气;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与民争利等问题。

10、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为民指什么?

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务实指什么?

答:求真务实,出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5.清廉指什么?

答: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6.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7.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答:

8.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 9.什么是“照镜子”?

答: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10.什么是“正衣冠”? 答: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11.什么是“洗洗澡”?

答: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12.什么是“治治病”?

答: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13.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领导带头,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活动,坚持分类指导,坚持务求实效。

14.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15.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反对的“四风”具体指什么? 答: 16.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8.当前,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什么? 答:“四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是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19.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哪三个思想认识问题? 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20.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答: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21.提高群众工作“四个方面能力”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能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能力,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能力。

22.“四查四治”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查宗旨意识牢不牢,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之病;查工作作风实不实,治急功近利、不负责任之病;查精神状态振不振,治庸懒满散、贪图享乐之病;查廉洁自律严不严,治挥霍奢靡、铺张浪费之病。

23.市委提出的“五个到位”是指什么?

答:思想认识到位,作风转变到位,问题整改到位,服务群众到位,正风肃纪到位。24.市委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胸怀“五心”,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对党的事业要有忠诚之心,对群众要有敬畏之心,对组织要有感恩之心,对自己要有平民之心,对同志要有宽厚之心。

26.如何认识搞好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直接关系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直接关系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直接关系推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27.教育实践活动参加对象有哪些?

答:教育实践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重点抓好市、县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突出抓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注重抓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基层组织。28.教育实践活动在时间上如何安排?

答:活动大体安排8个月时间,每个单位集中教育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按照统一部署、梯次展开、压茬进行的办法,层层搞好组织发动,市、县(市)区领导机关先行一步,镇(街道)和村(社区)及其他基层组织依次推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可结合实际,统筹协调、灵活安排时间进度。

29.市、县(市)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重点查找解决哪些问题? 答:政绩观不正确,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注水数据”;从政道德失范,“特权”作风、“三急”心态、“训场”文化、“老好人”作派;不敢担当、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当“太平官”、“逍遥官”;一任领导一套思路,拍脑袋决策;执行政策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30.市、县(市)区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要重点查找解决哪些问题?。

33.如何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答:一要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二要紧密联系实际开展活动,三要聚焦解决“四风”问题,四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五要保证作风建设常态长效。34.如何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答:一是健全领导体系,二是强化督导检查,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四是做到统筹兼顾。35.如何使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有效衔接、相互贯通?

答: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36.解决党员教育的总开关问题是什么?

答:把宗旨意识、群众路线真正装到心里去,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37.我市学习教育“十个专题”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精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群众路线相关论述、教育实践活动相关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相关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章党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从政相关规定、先烈先辈先进等英模等十个专题。

38.在听取意见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哪“四听四问”?

答:听普通干部群众、听服务对象、听老同志、听党外人士的意见,问效、问怨、问症、问策。

39.谈心谈话要做到哪“四个必谈”?

答: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必谈,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单位、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必谈,班子成员之间必谈,单位中层正职与副职必谈。40.查摆问题要做到哪“四个摆进去”?

答:班子查摆的问题把个人摆进去、下级查摆的问题把上级摆进去、业务部门查摆的问题把分管领导摆进去、社会面上的问题把自己摆进去。41.哪些单位和个人需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答:市、县(市)区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班子成员,镇(街道)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其他基层组织是否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可区别情况提出要求,村(社区)正职要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42.哪些活动单位应当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答:市、县(市)区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镇(街道)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其他基层党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43.如何抓好建章立制工作?

答: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等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市县机关部门领导干部评议机制、依法办事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44.怎样抓好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分类指导工作?

答:县(市)区党委要会同上级主管部门,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实施。市级机关部门要发挥行业系统优势,加强对口指导。国土、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领导和督导,认真抓好下属单位和分支机构教育实践活动。45.基层党组织如何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答: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深化村级“四权建设”、“五星创建”等工作,建设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服务。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群众的功能水平。运用驻村联户等有效载体,建立健全经常性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落实关爱基层干部政策。

46.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如何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答:注重采取小型、业余、分散的方式。47.流动党员如何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答: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为辅。48.离退休干部党员如何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答:可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活动。49.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在活动中主要承担哪些职责任务?

答:加强领导,靠前指导,严格把关,狠抓落实,正风肃纪,带头深入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

50.用好的作风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哪“四不四防止”?

答:不提过多口号,不搞注重声势的活动排场,不设定形式大于内容的量化考核指标,不追求“盆景”的选树;防止借业务工作冲淡活动主题,防止以全员参与掩盖重点对象,防止以“自选动作”淡化“规定动作”,防止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对“四风”整治的评价。51.市委要求的“两个习惯”是什么?

答: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

52.我市把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作为活动的有效载体,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零障碍”就是无障碍。凡是非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必备条件,而是人为设立的条件,导致办事难、办事慢、办事成本高,这个人为设置的条件就是障碍,铲平这些人为设置的条件,就是“零障碍”。原则: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目标:信息化、自动化、便民化;不排队、不跑腿、不找人。

53.对软、懒、散的领导班子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进行整顿。

54.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

55.对群众意见大、不能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干部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进行组织调整。

56.对在活动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方面严肃查处。57.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进行集中整顿。

58.对长期不起作用甚至起负作用的党员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进行严肃教育。

59.对不合格的党员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严肃党纪、给予组织处理。

关于安全的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央领导有关批示精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安全教育,2010年8月2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0]130号),决定在全国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为了开展好试点工作,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方案和实施计划的统一安排,江苏省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研究中心组近期在各试点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状况问卷调研。按照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印发的《关于开展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问卷调研的通知》,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认真组织了此次职业健康与安全情况调研工作。

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是以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商务文教系一年级、二年级和实习生为调查对象。

2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设计的调查问卷《江苏省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共20题,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认识、对如何组织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态度、对职业健康与安全常识的知晓度、对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所有统计数据采用人工统计方法汇总分析。

3调查结果分析

(1)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认识。

当被问及是否清楚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内涵时,只有10%的学生表示对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内涵清楚,64%的学生表示大致了解,2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在回答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自己的关系时,69%的学生认为职业健康与安全和自己的关系密切,25%的学生认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在就业后将与自己有关系。

对于学校严禁学生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规定,49%的学生表示从来沒有违反过规定,45%的学生表示有时会违反规定,5%的同学表示经常违反规定。调查数据表明,电视是学生了解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最主要途径,其他途径依次为报纸、社会活动、网络、课堂、杂志、广播。

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在于学校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相关知识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在于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估计不足。

(2)对如何组织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态度。

①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开设问题。

关于是否有必要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的问题,61%的学生认为可以作为选修课,28%的学生认为应该作为必修课19%的学生则认为无须开设专门课程。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颇为期待。

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实施主体。

当问及应该由谁来组织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时,57%的学生选择应由德育课教师来承担,47%的学生选择应由专业实训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来承担,23%的学生认为企业师傅和公共课教师应参与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工作。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学生认为德育课教师、专业实训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应该是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主体。

③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实施形式。

校园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增强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收到更好的效果呢?79%的学生认为应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讲座、宣传栏,63%的学生认为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演习、演练等也是很好的方式,36%的学生建议校电视台播放宣传片,并在校园网上设立安全宣传专栏。如果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45%的学生愿意参加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摄影比赛,35%的学生愿意选择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非常希望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实施形式能够灵活多样,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这一点与前面关于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开设问题的调查结果一致)。

(3)对职业健康与安全常识的知晓度。

关于职业病的定义,54%的学生表示认识模糊,2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其中的一两种,仅有15%的学生明确表示熟悉职业病的含义。对将来的工作岗位,学生最担心的职业危害因素依次为:工作制度不合理、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心理状况不适应,其中61%的学生最担心工作制度不合理。在遇到有人触电时,79%的学生认为应该用木棍将触电者和电源分开,同时应立即关闭电源,但仍有2%的学生选择直接搀扶、拉扯触电者。发生火灾了,怎么办?学生认为可行的措施依次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要低下身子,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火场;立即拨打119。但仍有3%的学生认为应该乘坐电梯尽快逃离。如果急需紧急医疗救助,88%的学生会选择拨打120,但仍有9%的学生选择拨打119。还有6%的学生则选择拨打112,令人诧异。如果出现较大、较深的伤口,在去医院之前,39%的学生会采用加压包扎止血的办法进行急救,27%的学生会采用简单包扎止血,26%的学生会采用指压止血,仅有3%的学生表示表示不知道怎么办。当被问及掌握几种事故现场救护技术时,50%的学生表示会人工呼吸和伤口包扎,37%的学生表示会紧急止血,25%的学生表示会胸外心脏挤压,但仍有13%的学生表示一样也不会。如果手或脚被轻度烫伤,能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呢?选择对和错的学生均占48%,还有15%的学生不知道对不对。

调查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常识的知晓度较高,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相关常识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

(4)对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建议。

关于学校如何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不少学生本羞对自己负责,为学校着想的原则,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如希望学校多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讲座;不要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经常性组织演习、演练;增加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在专业课上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在校园网或校报上设置专栏,宣传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邀请专业人员来校指导学生实践或接受学生咨询等等。

结论与建议

1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的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意识不强。

对于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内涵,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清楚:不少学生认为只有就业后,职业健康与安全才和自己有关系;不少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尽管学校三令五申,严禁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但仍有

不少学生并没有遵照执行。

(2)部分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常识缺乏了解。

绝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职业病的含义;在遇到有人触电时,仍有学生不知道采用正确的办法处理:发生火灾后,仍有学生选择电梯尽快逃寓;在急需紧急医疗救助时,仍有学生不知道拨打120,却选择拨打119、112;如果出现较大、较深的伤,在去医院之前,仍有学生不知道怎么办;关于事故现场救护技术,仍有学生一样也不会;如果手或脚被轻度烫伤,不少学生不知道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

(3)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够。

学校尚未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平时组织相关演习、演练也较少;开设相关讲座不多: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等载体来宣传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知识;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

2解决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特点和教学工作实际,制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工作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提高认识水平。

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0]130号),让师生充分认识在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开设专门课程。

针对在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选修课程,一年级以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主,二年级以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主。结合学校实际,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评价和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总结经验。

(4)强化宣传力度。

经常性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员来校指导学生实践;通过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活动宣传相关知识;利用好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等载体来宣传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知识:在学校宣传栏增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栏目。

(5)开展实践活动。

最新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范文 篇11

最新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1

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针对当下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纷纷表示要全面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会议精神,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争当依法治国的推进器。

京润律所张志同主任认为,作为承办征地拆迁业务的专业律师,所代理的诉讼基本上都是行政诉讼,被告基本上涵盖了与土地开发及项目建设的各个行政机关。因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因此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依法治国任务,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比起其他专业的律师,我们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律师通过对行政行为的司法性审查,监督并促使他们依法行政,依法拆迁,督促行政机关能够加强自身建设,自觉依法行政。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律师是行政机关自我审视的铜镜,通过律师直接折射出是否做到了依法行政。我们代理的诸多案件,诉讼后行政机关主动撤销行政行为,让拆迁户看到了一个知错就改的好政府。如贵阳市白云区艳山红村的房屋征收决定、花溪区竹林村丫河寨的强拆决定,都是在复议后自行撤销的。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法行政行为的发生。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律师尽是在和行政机关找碴”的质疑,合伙人李海霞律师表示,这是他们对律师在征地拆迁中作用的认识不足。她认为,征地拆迁的矛盾主要来源于行政审批不透明、征地补偿立法严重滞后、一线工作人员官僚主义太严重等原因,当然也有个别违纪官员官商勾结侵害老百姓的拆迁利益。如果政府部门以及法律工作者能积极的去引导拆迁户合理的表达诉求,采用诉讼维权,将矛盾的化解集中到司法机关,而不是采用盲目、盲从的上访。从而通过律师的引导采用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补偿问题,这对于建立有序的法治国家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律师还是解决征地拆迁矛盾的润滑剂,是矛盾双方的缓冲器。

“我认为律师是依法行政推进的排头兵”。合伙人默立贤律师律师说:“在座的每个人每年代理的行政诉讼案件有200多件。行政机关通过一场场的诉讼,法律意识大为增强,法律知识也大幅提高。某种意义上讲,律师以及行政诉讼案件,是政府公务人员很好的法律老师。”

其他律师也纷纷表示,在征地拆迁业务代理过程中,一定积极的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引导他们依法维权,放弃不合理的维权方式,在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做到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秩序,做好本职工作,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

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打击腐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作为专业承办征地拆迁的法律工作者,律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依法治国的推进器。

最新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我们迈进充满希望的21世纪最初几年的关键时刻,党的__大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庄严命题,并将其写入宪法。这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也是治国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贫穷与落后绝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就必须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设起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诚实信用等属性,必然从客观上要求法治。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消极的一面。要求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否则就会成为无政府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只有有了健全而且有效的实施市场经济法律,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运行,否则,经济活动中的种种弊端和不良倾向就会滋生蔓延,如投机倒把、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直至权钱交易,腐败现象猖獗。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需要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就要求按国际经贸和民商事领域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办事。而这些惯例和通行规则已成为各成员国制定经济贸易法律、法规的基础。因此中国的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法律还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这样才能平等地参与竞争,不至于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被判罚淘汰出局。

完全可以说,没有依法治国,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就不可能有给人民带来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持续、协调、高速的增长。

二、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它和人民当家作主紧密相联,休戚相关。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早在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而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讲,就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因此只有如此,人民才能按照法定程序把自己信任的人遴选进国家机关作公仆;才能依照法定程序撤换那些不称职的公务人员;才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来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才能通过法定程序真正保证国家对重大问题的决定符合自己的愿望和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而一旦遭到侵犯,就可以及时获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在中国落实,都必须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国,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缔造崇高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不能想象,社会主义不是文明的,是野蛮的;不是进步的,是落后的;不是发达的,是衰退的。要想使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社会能够全面进步,就需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荡涤利己主义的浊水;培植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消除公共生活中的无序状态;繁荣催人奋进的文学艺术,扫除精神垃圾;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打击和取缔腐朽没落的吸毒贩毒,卖_嫖娼,拐卖妇女儿童活动,这一切都需要加强法治。

四、依法治国,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国家稳定,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特别是今天,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形势是:在国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仍然猖獗,他们在政治上对我们搞颠覆、渗透,经济上搞制裁封锁,意识形态上搞西化、分化;在国内,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存在不少不安定因素。因此,社会稳定,政局稳定,国家稳定尤其重要。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保持稳定最根本的最靠得住的是搞法治。因为它最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不会因领导人变动而变动,不会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变化而变化;它最具有权威性,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改革开放以前,党和国家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这就使个人意志很容易左右党和国家的决策。一旦掌握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个人认识发生错误,就很容易演变成最高决策错误,整个国家也将走向误区。那时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听领导人的话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历史教训表明,没有法治,就难以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没有法治,就难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容易出现社会**。所以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另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发挥领导者的个人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只有好的制度、稳定的、连续的制度,才能使好人,使英明的领导人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我们当然不能排斥和低估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在治国方面的作用,尤其要看到其中的佼佼者、杰出者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所带来的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然而我们也不能据此把个人作用神圣化、绝对化、迷信化,夸大拔高到不适当的地步。要知道,在治国方面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作用毕竟是短暂的,即使是佼佼者和杰出者也不例外。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其中潜伏的问题和危机。人在政兴,人去政息则是其一;没有制约,个人权力膨胀失控,可能导致民族和国家的动荡和灾害是其二。因此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主要应依靠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只靠国家领导人的贤明。另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央适度集中权力也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只有把集中到中央的权力和地方应有的权力制度化、法律化了,利用法律本身具有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才能使中央集中的权力很好地得以实现,地方所拥有的权力也能够很好地发挥。

总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涉及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们必须把它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计落实搞好。

最新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3

十八届四中全会无论从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发展史来看,还是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来看,都具有突破性意义。从长远看,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目前看,其对于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一方面,三中全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当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中全会则着力为公平正义构筑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三中全会确立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四中全会则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延伸。

落实公平正义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对于实现公平正义而言,最重要的制度保障,便是法治。法治的实质意义,是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最高准则和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公正与法治相辅相成,法治是公正的必要条件。公正既是法治的目标,也是法治的生命。

法治体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法治既是善治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活动和治理过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状态,民主和法治是实现善治的基本途径。

对于实现公平正义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必须将民主与法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法律要以民意为基础,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民主需要法治的保障,没有法治就没有健康的民主。敬畏民意,就要崇尚法治;崇尚法治,则必须敬畏民意。离开法治对待民意,就有导致民粹主义的危险;离开民意对待法治,则有导致精英主义的危险。

第二,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因此要建立科学而完备的国家法律体系。一方面,对于重要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都要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通过民主和科学的程序制订国家的法律规范,使国家的法律充分体现民意,并且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三,在国家治理中,树立宪法和法律的至上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运行,这也是宪法与党章的基本要求。

第四,实现司法公正,通过司法公正来促进和保障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的那样,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理想状态和正确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党必须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在推进我国的民主法治事业中始终起着引领作用,要坚决遵循国家事务中“宪法至上”原则和党内事务中“党章至上”原则,以党在依法执政中的模范作用来带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总之,依法治国既是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最新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4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权利也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什么时候重视法制建设,什么时候人民民主就有保障。反过来,也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法制的轨道上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展。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制定法律,并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过程,法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依法有序参与。因此,这一过程的本身也是一项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解决。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整最为重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党的__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含义做了界定:“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法律具有规范相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废止。这种法律所独有的确定性,使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政策、道德、习惯、宗教规范等等,它们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但是,必须明确,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如果根据不同的社会规范所作出的行为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最终衡量和评判的标准只能是依据法律。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尊重和服从法律,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全部法律的母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权威。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政法干警,要牢固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切实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坚决同一切违反宪法规定、破坏宪法权威的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切实树立起宪法的权威与尊严。也就是必须树立执法和司法权威。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执法司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因为在社会上一般人心目中,执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着法律权威与尊严。如果执法机关威信扫地,司法没有权威,就难以有效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国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厂“只要有理怎么闹都行”等不讲法制的传统观念,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包括有些自认为“有理”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执法者要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让执法司法行为令人信服,用公正赢得权威。没有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彰显其权威性,难以起到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正如英国法学家培根所说:“一次不公平的判决比多次不公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多次不公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如果专门的执法机关尚且不能严格执行法律,怎么能够要求广大公民、社会团体严格遵守法律呢?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凡能做到执法如山,法制的权威与尊严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就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我们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更需要做到这一点。现在执法活动中出现的“执行难”、袭警等现象,虽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但由于有的执法部门执法不公而影响了这些部门的公信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切实解决执法和司法不公的问题,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是维护法律权威的一项重要措施。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的深刻革命,也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政法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执法司法力量,肩负着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使命。全体政法干警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自觉用这一理念指导执法司法行为。努力提高法律素养,是我们政法干警实践依法治国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政法机关是专门的执法机关,几乎每天都在与法律打交道。政法工作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决定了政法干警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学法、知法、懂法,是对每一个政法干警的基本要求。对于政法干警来说,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具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二是对与自己履行职责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熟练掌握、熟练运用。当前,从总体上来说,广大政法干警学习法律的风气很浓,政法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严格执法是法治是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一部法律,即使立法意图再美好、法律结构再严谨、法律规定再具体、法律条文再完善,但如果执法不严,在现实中得不到切实执行,等于一纸空文。不仅如此,如果执法不严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就会使社会公众普遍产生对法律的轻视和忽略心理,从而对法律的权威和尊严造成严重损害,依法治国也就无从谈起。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又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所谓实体合法,就是在法律明确授权的前提下,执法机关对执法当事人作出的处理决定要严格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而不能没有法律依据,也不能任意适用法律。现实当中,一些执法人员把自己和法律划等号,认为“我自己就是法律”,执法的随意性很大,如交警执法中的“开口罚”,有的审批部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等等,这些都是执法理念不端正导致的违法行为,应当按照严格执法的要求认真加以整改。所谓程序合法,就是执法行为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法定程序既是严格执法的重要依据,也是严格执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是遏制执法过程滥用职权和腐败现象的重要武器。在现实当中,由于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缺乏程序意识,不重视、不严格遵守执法程序,应当履行通知的手续而不通知,应当告知相对人的权利而不告知,应当举行听证的而不举行,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造成执法不公、引起执法相对人不满的重要原因。因此,执法人员应当切实增强程序意识,自觉做到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手续执法。这是依法办事原则对执法结果合理性的要求。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严格执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到执行某一部法律,检验我们执法行为合法、正当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执法的结果是否符合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强调执法结果符合立法目的,就要强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尤其要克服当前执法环节中存在的部门保护、地方保护、只重视单位利益和个人主义的倾向。比如,罚款作为一项行政处罚,其目的本来是维护某一方面或者领域的社会管理秩序,但是有的地方和部门却将罚款作为创收谋利的手段,甚至强行制定并分配罚款指标,这就背离了法律设定罚款处罚的初衷。类似这种目的不正当的执法行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切实加以克服和纠正。

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干警的应尽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是模范守法的模范。政法干警模范守法对于培养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普通社会公众眼里,执法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律的地位、权威和形象,执法者就是法律的化身。如果执法者能够自觉尊重法律,模范遵守法律,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就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给社会和广大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带来积极影响。反之,如果执法者不尊重、不遵守法律,甚至执法犯法,带头破坏和践踏法律,那么,也同样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恶劣的典型,普通群众也会不尊重、不遵守法律,并进而产生对法律尊严的轻视和对法律权威的怀疑。同时,政法干警模范遵守法律也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重,是对自己的尊重。因为我们是执法者,法律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我们自己不带头遵守法律,不去维护法律的权威,导致整个社会轻视法律,到最后,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业也就不会被社会所尊重,也就丧失了价值和尊严。因此,每个政法干警都应当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克服特权思想,从我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时时自觉遵守法律,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以模范守法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执法者的信任,从而使依法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自觉接受监督,就是在行使执法司法权力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并把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工作的动力,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绝不能认为监督是不信任、“找碴子”.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应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接受监督既是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证,是防止和纠正执法不公、执法违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政法工作和政法干警的帮助、支持和关爱。一些干警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监督,结果是既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给自己及其家庭造成了追悔莫及的损失。因此,每个政法部门,每个政法干警,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监督就是爱护”、“严是爱、宽是害”道理,真诚欢迎监督,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把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执法办案的全部活动置于各方面的监督之下。审判、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但是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不意味着不要监督,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排斥监督,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监督,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实际上,政法各部门对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高度重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很强,比如,有的政法机关就曾作出过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的规定,有的政法机关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强化接受监督的意识。与此同时,我们所主张和实行的监督,是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支持而不是干预,是督促而不是越俎代庖,是对办案过程中违法行为的监督、纠正而不是代替司法机关具体处理案件。因此,监督者也要掌握合法、正当监督与不正当、非法干预之间的界限,严格依法监督。总之,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是有机统一的,共同目标是正确行使权力,保证执法公正。

政法各部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要忠实贯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重要原则,特别是要注意克服和纠正实践中重配合、轻制约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加强监督,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

最新法治实践活动心得感想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肩负起人民法院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人民法院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任务艰巨,没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人民法院工作就会举步维艰。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法律。“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要让群众守法,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守法;要让群众信任,领导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不断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负起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的责任。各级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斗堡垒。要切实把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作为从严管理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贯穿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要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的工作机制,让模范遵守宪法法律,贯穿到干部培养教育、考察考核、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下一篇:2022年公选领导干部(副科级)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