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2024-06-19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通用8篇)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篇1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邓丽丽,刘昊年,陈先伟,杨存建

(1.成都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3.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GIS

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610072)1

2摘要:“3S”技术的结合是当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利用3S技术进行土地执法监察,在有效遏制土地违法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提高了国土部门的办事效率。说明3S技术在保障土地合法利用,保护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关键词:3S技术 成都 土地执法监察

Denglili1,Liuhaonian2,Chenxianwei1,Yangcunjian

3(1.Chengdu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3.Center for Remote Sensing & GIS Application,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72)

Abstract:Integration of”3S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This text introduced the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 Chengdu use 3S technology for law enforcement to monitor land, have made a relatively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effective control of illegal land us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land sector.Improved 3S technology have broad prospect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use of land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creasingly scarce land resources.Keywords:3s technology Chengdu Soil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Chengdu Soil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1前言

近年来,成都市随着经济的发展,违法占用土地的问题比较突出,给市场经济秩序、国土资源管理乃至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因此,必须加强新时期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土地执法监察是遏制土地违法行为、保护土地资源的重大举措。

土地执法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野外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土地执法信息的集成管理。传统上,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任务是由人工土地利用调查来完成的。人工土地利用调查费时、费力、耗资、效率低下。当今,随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兴起与日益成熟,充分利用“3S”技术集成,对土地资源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已成为可能并为人们所共识,在此过程中,利用遥感技术(RS)快速获取地面宏观信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快速发现变化图斑;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外业数据检查,对土地利用监测现场调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存储、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空间图形及属性数据,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可根据查询与分析将信息真实、图文并茂地展示在用户面前,也可以将分析决策模型处理结果提交各级管理部门作决策参考。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在此基础上建成了成都市执法监察系统,结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国土资源专网和国际互联网,将市局与区(市)县的土地执法监察紧密联系,提供及时、高效的土地利用执法,保障土地合法利用,保护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资料选择

成都市国土局执法监察系统建设涉及整个成都市辖区的9区4市6县,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01′~104°53′,北纬30°05′~31°27′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00平方公里(绕城高速以内),一圈城3681平方公里(包括市域内中心城五城区、高新区和新都、青白江、龙泉、华阳、东升、温江、郫县区域在内)。[1]

146

基础资料为成都市各区、市、县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1万基本农田保护数据;1:1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1:5万电子地形图;成都市2003年至2008年SPOT5 2.5m卫星影像数据;成都市城区(或一圈城)2003年至2008年Quickbird 0.61m或IKONOS 1m 的PAN(全色,几何分辨率0.61m或1m)卫星影像数据。

GIS软件平台为GeoMedia,它是Intergraph公司最新推出的全面开放的桌面GIS系统,它利用最新的OLE/COM编程技术,充分发挥了Windows所提供的图形、对象和集成能力,并增加了特别的功能。这将有助于把GIS应用与其他桌面办公自动化软件有效的集成,以方便GIS应用的二次开发。

根据项目目标、将要在本系统范围内实现的业务功能范围,以及GIS平台软件对后台数据库的技术要求,采用Oracle公司的Oracle数据库产品作为数据库平台软件。

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基于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3技术路线

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管理系统是以成都市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融合成都市土地利用数据、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等资源,形成一个整体的国土资源数据系统。能实现对RS数据适时更新、对GIS数据同步更新、GPS实地调查。

具体技术如下:

遥感影像提取变化图斑:市局首先对影像进行辐射处理,然后正射纠正,再对影像增强、色彩校正及平衡,最后对影像进行融合,要注意的是由于成都地区特定的天气情况,所拍摄的影像云层较多,因此在影像融合前要对其进行去霾处理。对处理后的不同年代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比较,提取出变化图斑,形成变化图斑图形库。为了提高监测精度,应尽量考虑影像季相特征的一致性。区(市)县局对各自区域内的图斑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图与土地变更调查记录手簿进行比较,将有关内容录入卫片检查子系统,生成《变化图斑情况统计表》,并将两者变化不一致(主要指地类、面积)的图斑在《变化图斑情况统计表》图斑号前注明。

[2]

GPS外业调查:区(市)县局对地块小,在卫片上地形、地物不明显的地区,可依据变化图斑的中心点坐标,将变化不一致的图斑转绘到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以便外业调查人员读图。基层国土所通过PDA+GPS卡或GPS手机将需要外业调查的区域的准确坐

标、图片、详细信息进行收集,提交区(市)县局,由区(市)县局将地形、地物不明显的地区有关内容录入卫片检查子系统,生成《变化图斑情况统计表》。

市局将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建成遥感影像数据库;区(市)县局提供《变化图斑情况统计表》,市局经整理后建成执法监察数据库;区(市)县局提供与执法监察相关的文件档案,市局进行存档管理。

分别形成各区县的变化图斑数据、违法用地数据,巡查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有针对的进行执法。利用GPS在现场对在建项目的四至进行测量,对其用地是否经过批准、是否符合规划等情况进行核对,作出判断,及时对违法用地下达停工通知,把违法用地制止在萌芽状态。然后将执法情况汇编成违法检查数据和违法调查处理数据,将数据导入成都市执法监察系统进行汇总,通过国土资源专网和Internet网络传送到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市局将各区县数据进行分析,更好的了解土地违法的特点和执法的难点,快速准确的作出预防和处理违法用地行为的决策。由此建立一套“遥感影像处理——变化信息判读分析——外业GPS检核——内业GIS处理核分析”的技术流程。土地执法监察系统介绍

土地执法监察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它把宗地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地类、权属、四至、面积、地价及规划用途)、违法用地地理位置与案件处理档案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执法监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快速准确、图文并茂的输出给用户,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进行各种辅助决策。并通过权限设置,将各区县土地执法监察与市局紧密结合,形成一个至上而下的系统。

土地执法监察系统分为5个部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变化图斑信息提取子系统

变化图斑信息提取子系统基于卫片核查,利用地形图、DEM和遥感数据分析不同年份遥感影像上的变化区域,提取成面状要素,记录下遥感影像图号并制定唯一编号。主要有以下功能: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快速的提取变化区域,方便完成《变化图斑情况统计表》填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记录遥感影像图号,方便外业采集定位。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唯一编号供执法监察库属性与图形结合。

图上红色部分表示变化部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动态巡查子系统

包括动态巡查录入、管理和统计3部分。动态巡查录入设置了时间和单位,对巡查人员每次的巡查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方便以后的统计汇总;动态巡查管理包括巡查区县国土所的名称、巡查日期、路线、巡查人员、违法用地者名称、违法地点、违法事实概述等,并支持查询,市局或各国土所可随时管理查看巡查情况,为后期执法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动态巡查统计可以巡查单位和月份进行巡查情况统计,并可用图表的形式直观的表现。可将动态巡查数据和遥感数据发现的违法用地放入动态巡查子系统,形成《违法用地数据汇总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违法案件查处子系统

该子系统利用GPS、RS、GIS等”3S”技术和掌上数码终端,重点对野外信息采集中违法的项目和遥感信息提取结果中有变化的图斑进行巡查,将发现的违法项目记录下来形成违法案件数据库,并对其及时制止。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现场定位和量测及信息查询:通过GPS技术手段,准确地确定执法监察项目现场,执法监察人员持GPS绕地物转一圈,就可以计算出该地物的面积、周长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与在现场查询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土地审批档案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将信息不符的项目问题记录下来,为执法人员判断是否违法提供参考依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违法项目记录: 主要将违法项目的图形、属性及问题记录到电子手薄中。系统可精确记录GPS点的位置,将记录的点自动连接成图斑或线状地物,然后对其添加属性信息,再将发现的问题和现场询问记录添加进属性里。并且属性与图形进行关联,实现双向查询。通过电子手薄管理功能,可以实现电子手薄的定位、编辑,并且能够导出报表,作为土地外业执法监察的一项成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辅助报告生成: 系统可以将记录在电子手薄中的内容、现场拍摄的照片等信息导出,为执法监察人员撰写执法监察报告、整理执法监察成果提供方便。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及时制止:在进行野外核查时对违法项目进行及时制止,并填写相关的表格。此表格将作为已及时制止案件的属性信息录入案件管理子系统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查询统计子系统

查询统计包括6个部分。违法用地台帐可输入编辑违法单位、违法地点、违法行为、违法面积和立案时间,并能以行政区和受理年限进行查询,以表格和图形的形式打印输出,供市局监察处的维护人员和获得授权的用户数据管理人员使用,以实现对图形和属性数据的入

库,实时或准时地进行更新;违法采矿台帐和违法用地台帐类似;违法用地统计能以行政区和受理年限统计违法宗地总数、面积、发现违法用地件数、立案件数、处罚到位件数和处罚情况;案件来源统计以行政区和年限统计案件的来源,如群众举报、媒体披露、上级交办、下级移交、本级发现(动态巡查、卫片发现)或其他;违法性质统计,主要分为土地违法和矿产违法,如土地的买卖或非法转让、破坏耕地、未经批准占地、非法批地、地价出让土地,矿产的无证勘查、越界勘查、非法转让探矿权、非法转让采矿权、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不按规定交纳矿产资料、非法批准探矿权和非法批转采矿权等;结案效率统计可对各行政区国土管理部门的案件受理数、正在办理数、已办结数和结案率进行统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辅助功能子系统

主要是对执法依据进行查询,可查询相关的法规来源、法规类型、行政级别等。5 结语

现在3S技术在我国方兴未艾,其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已经日益突出,今后3S技术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密切结合将会逐渐完善,通过3S技术进行土地执法监察,有效保护了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成都大词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126.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篇2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用地需求急剧增长, 导致保护耕地与建设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家整体利益和地方局部利益的博弈不断激化, 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何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健全土地执法监察的长效机制, 实现集约、节约用地, 坚守耕地红线, 已成为摆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增强土地执法监察力度是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然而, 我国执法监察工作目前仍面临着“发现难、处理难、预防更难”的困境, 执法工作大多数往往依赖于群众举报或者上级领导批转。特别是在面对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非法占地、非法批地、耕地破坏严重的问题时, 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 土地执法监察效果不甚理想。

首先,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多数国土资源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高度依赖纸质资料 (纸图、纸质档案) , 很难进行主动分析和比对, 即使是具体到一个违法地块, 也由于缺少基础数据的分析和验证, 很难判断纸图和纸质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其次, 对于发现并定性的违法用地, 由于发现过程中定性的流程周期太长、数据协调难度大、技术处理难度高, 真正完全定性为违法用地的时候已经建设差不多了, 错过了最佳的处理时间, 增加了处理和拆迁的难度;再次,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想要预防违法用地的发生也将更加困难。因此, 亟须建立全辖区完整的“一张图”及基于“一张图”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

现在我国大多数的执法监察过程还是先在内业进行数据资料的准备, 并打印纸质影像图, 然后由执法人员携带纸质影像和资料到现场进行核查填写、拍照。采用这种方式查证图斑位置, 全凭核查人员的工作经验及周边环境的熟悉程度, 一方面操作复杂, 另一方面内业整理准备的工作量极大, 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各地方执法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材料参差不齐, 很多时候国土执法部门拿到的数据并不是最新的基础数据, 这给土地合法性的判别带来了极大不便。

近几年, 3S技术在国土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力度, 国土部门正在逐年加大土地执法行业信息化建设力度。现在, 从国家到地方土地执法监管部门都已充分重视3S技术遏制和防范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方面不断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寻求更加快捷、灵活、有效的遏制和防范措施, 这些措施在健全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和巩固土地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3S技术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自2000年以来, 国土资源部每年都在组织实施土地执法检查, 并逐渐扩大检查范围,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逐年实现工作规范化, 在发现、查处和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及保护耕地红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摸清全国的土地资源现况, 2007年国土资源部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利用3S技术对全国土地进行全面核查, 在我国第一次实现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全国的全覆盖, 为国家级数据库和“一张图”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 为实现真正的以图管地, 国土资源部提出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进行每年覆盖一次的全国范围内的遥感监测、土地利用变更复核, 并利用该数据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卫片执法和土地督察。2008年年底, 国土资源部建设了“全国一张图数据库”, 第一次实现了全国全覆盖遥感影像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遥感监测数据库等内容的建设。2009—2010年, 国土资源部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 建立了国家级数据库 (土地利用) 并建立了逐年更新上报的机制, 第一次实现了土地利用数据上报由“数 (表) ”向“图 (增量包和更新数据库) ”的转变, 为从“以数管地”向“以图管地”的转变打下了重要的基础。2009年, 国家成立国家土地总督察, 下设9大督察局, 由各督察局利用先进的3S技术, 对土地的违法行为进行巡察和督察。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在建局之初就利用3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遥感巡察车进行实地的巡察, 先在巡察3700多千米, 覆盖12个城市, 锁定了6个违法目标。

各地利用3S技术建立土地违法查处系统, 在建立覆盖全域的“基础数据库” (含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等数据) 的基础上, 利用巡查系统和手持机调查取证, 结合土地执法的业务特点, 修改巡查制度, 对一些苗头性的案件及时制止和依法处理,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3 搭建“一张图”综合执法监管平台

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机制, 导致历年数据混乱, 缺失遗漏, 这是土地执法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张图”综合执法监管平台的搭建, 将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一个统一数据支撑平台, 实现“以图管地”, 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一张图数据库”是指覆盖全区域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状况、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基础地理等多元信息的集合。近年来, 多家GIS企业在上级部门领导下, 协助各地方国土部门开发并完成了“全国‘一张图’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成, 将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稳定、持续的遥感监测数据, 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状况, 为土地执法监察进行数据挖掘和决策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而“一张图”的搭建将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一个数据支撑平台, “一张图”工程建设可以实现多元化数据的统一管理, 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的监察、决策和服务能力。

“一张图”综合应用平台集成了数据库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3S一体化技术, 可实时对土地进行动态监测, 通过历年数据对比分析、多年数据叠加分析等手段对土地执法监察信息进行展示和分析, 有效提高了土地执法人员业务分析水平和补助领导进行整体分析和宏观调控能力, 为领导进行决策支持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一张图’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执法监察数据不全、依据不足和无法定性等问题。土地执法监察人员可以在图上进行基本农田非耕地预警分析、新增建设用地预警分析、新增建设用地的趋势分析、新增建设用地的结构分析等, 并可将分析的结果动态生成报表, 然后进行汇总, 生成决策分析报告。此外, 使用“‘一张图’数据库”数据可挖掘得到疑似新增建设用地图斑, 然后将其下派给指定的手持和PDA, 从而使得土地执法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基于“一张图”综合执法监管平台的建设, 是在建立“‘一张图’数据库”的基础上, 利用3S网络技术、车辆集成与改装等技术, 搭建执法监察多级网络指挥中心、车载土地利用遥感执法巡查系统、手持PDA/GPS野外执法调查取证系统、执法监察业务管理与分析应用系统, 并具备与建设用地审批、备案等业务系统的衔接与接口, 真正形成的多级执法监管网络体系。利用该体系, 将真正实现土地执法工作从“被动应对”到“早发现、早制止、早预防”的工作模式的转变。

通过“一张图”综合执法监管平台的应用, 将使违法用地的快速发现、快速定性、快速查处成为可能, 从而确保把违法用地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4 完善土地违法行为发现和查处机制

遏制土地违法比较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土地违法发现机制和查处机制不健全。而利用“‘一张图’综合执法监管平台”, 通过3S技术、语音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巡查车辆和手持PDA/GPS的实时定位和监控, 可对巡察现场进行主动巡察、实时地查看以及数据挖掘分析, 从而形成“天上看得见、网上查的实、地上管得住”的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机制。利用该机制, 将可以及时的发现违法趋势和违法情况, 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制止。

省、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土地利用和土地违法的形式和特点, 合理划分巡察区域, 有针对性地确定巡察频率和巡察重点并落实责任人, 定时对划分区域进行巡察和分析, 及时发现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向 (镇) 、村执法监察信息员、协管员制度,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向 (镇) 国土所建设, 落实人员、经费和土地执法必备的设备, 利用执法车辆或手持PDA/GPS, 构建全方位的执法监察网络。

建立网络信息监察制度。结合土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利用、发现规划、执法监察业务系统和“一张图”数据库, 形成统一的执法信息综合监察平台, 实现业务审批与执法监察的信息共享;通过对实时获取的各类执法监察信息进行网络化的统一管理和在线应用, 进行动态监察和及时查处;利用“一张图”综合执法监管平台对用地图斑进行合法性判别确定是否具有疑似违法性质, 一旦确定则开启土地执法巡查业务流程, 进行实地巡察和图斑、照片等信息采集, 进行合法性判定。

建立动态的巡察机制和实时的监控体系, 有利于上级单位在第一时间内获取第一手材料, 从而大大缩短上报和处理的周期。对于难以处理的土地违法违规单位, 能够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 并对其案件进行曝光公示, 并将其列入“土地违法记录名单”中, 从而极大的震慑土地违法单位和人员, 从根源上杜绝土地违法现象的发生。

5 结论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篇3

摘 要:在土地执法监察活动中,运用3S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的翻译叠加。将遥感影像与疑似变化图斑配置投射到GPS技术中,能够使用GPS定位的方法找到土地中定位点的位置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测量出变化地块的使用情况,最终实现计算机成图操作,使用GIS分析件库技术,能够完成执法监测的技术优化。本文根据土地执法监察中3S技术运用特点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有利于土地执法监察力度提高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土地执法;监察手段;3S技术;应用研究

在执法活动中,技术人员使用3S定位服务方法,可以通过添加地图,进行GPS环境下的地图对比等辅助性核查功能的表达,既提高了核查的准确性,还能够同时带信息提示的数据录入方式实现数据录入活动的高效快捷。使用GIS技术对两图像进行深入的对比和分析,可以提取到疑似类型的图像变化斑点。

一、在土地执法监察活动中使用3S技术较传统技术的优势

在土地执法监察活动中使用3S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传统类型的手工作业方法更加精准。从作业核查的方法优化来看,使用传统技术手段中的手工作业监督,技术人员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直接进行检查,一个地块有时与临近地块区分不开,往往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够找到与之区分的检查板块区域。有时找到了影像中所示的地块,但是经过实地对照我们却发现数据上根本找不到準确的信息。

从手工作业的传统作业方法运用来看,我们发现以往的数据存储管理都是基于图件和电子表格的形式来作业的,无法实现数据的长久保存。基于表格的手工统计和分析方式工作量比较大并且工作内容很繁琐。采用新型的3S土地监察定位技术,却能够在系统应用中提高工作效率。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的活动中,其数据质量比较高,并且可以再通过系统精确的图斑实现导航与定位服务。技术人员可以子啊几十秒内开展导航定位,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就能够到达准确的核查现象。在图形及属性数据都集中存储管理的活动中,为了方便技术人员维护、应用,系统将会自动进行表格汇总与统计分析,从而满足其对于土地执法成果迅速地进行汇总与分析的需求,实现土地监察执法中的时效性需要。

二、土地执法监察中的3S技术的具体应用探究

(一)加强地图图斑数据库建设

由于新型的定位技术使用GPS远程卫星定位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陆地地图的信息数据记录,而且能够确保在数据录入的过程中,就能够进行数据逻辑的同步检查与实时数据库的对比检索与查询。在土地检察执法活动中,采用3S技术进行土地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采用正确的执法方案,及时地修正自己的执法操作方式,为执法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撑。并且采用3S技术能够实现地质条件信息规划的逻辑自动检查,能够确保定位和目标刻入的精准性,不必在返工和检查。

在土地执法活动,进行监察多源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能够提高执法活动的针对性。在多源数据获取中,可以使用DRG/DEM地形图处理技术实现定位精准性建设。在TM-SPOT“旧时相”环境应用分析活动中,可以采用3S技术,能够确保影响纠正的精准性。

(二)基于遥感数据进行执法

在3S技术的运用活动中,进行定位信息的配准与镶嵌融合,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的执法活动的变化发展。采用Gis信号处理Geoglobe数据工具,能够实现三维建模方式应用。使用GEOMODEL地域符号库管理,强化执法区域空间数据建库工作。在执法服务活动中,Geoglobeweb要素服务及配置工具能够为机动巡查和重点排查监控活动服务。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方式,实现执法区域土地信息数据的获取,采用卫星影像获取及影像处理方式实现疑似图斑的提取,对现场情况进行勘察,采用叠加用地报批的方式,实现规划报建数据库的空间信息分析,最终进行档案信息核实,从而建立违法图斑库。有效地利用土地执法信息库,能够有效地缩短土地执法考察的时间。在空间信息叠加分析活动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台账与卫星遥感监测的相关信息进行关联处理,从而实现客观指标数据的表达与计算。

(三)重视进行影像纠正

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需要技术人员使用DRC技术,进行影像纠正,在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中,完成变化表示与分类信息的准确提取。在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与土地变更的方式,实现变更资料的抽样调查比较。在GPS技术的野外抽样检测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在多个点中进行信息采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进行错误和信息的修正。在影像判读样本库的数据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调查资料的数据与图斑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得到精准度更高、更加正确的评价。在动态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运用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动态监测的结果,进行应用成果的详细分析。

四、结束语

在执法监管活动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从审批数据匹配建设中,实现差异图斑的认真核查。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的数据,进行专题图板块的制作,最后编写完整的工作报告,并且将工作报告的成果加以整理,从而完善遥感动态监测的流程。

参考文献:

[1] 邱国庆,蔡冠生.GIS和GPS技术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4).

[2] 易映辉,李友丰,朱雪辉.基于GIS的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测绘科学,2009(S2).

作者简介:

3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4

另一方面,3S技术是地理课程独特的辅助教学技术。目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地理课,《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监测报告》显示:在七门学科当中,地理仅排在物理之后,居于第二难学课程,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地理课程教学手段落后,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偏重如何辅助学生记忆,其手段仍然是以地理挂图和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3S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

1.GI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至今已40多年,始终发展迅猛。国内外学者由于对GIS技术研究视角、应用目的的不同,所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学者Parker认为“GIS是一种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信息的综合系统”;加拿大的Roger Tomlinson博士认为“GIS是全方位分析和操作地理数据的数字系统”;我国著名GIS专家陈述彭院士认为“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输入、存储、查询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虽然这些学者对GIS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认为GIS具有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等基本功能。目前,GIS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如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IS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将地理教学中不易明察与掌握的内容通过虚拟场景来展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地貌演变、地形分析和天体运动这三个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地貌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础内容,在地貌教学中,褶皱和断裂的形成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传统的平面、静态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使用GIS技术的

真三维显示与动态模拟功能,模拟岩石受力及相关地貌的形成过程与结果,如岩石受到强大压力和张力时会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错动或位移的现象,相对上升一侧地貌表现为断裂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岩石地貌表现为裂谷或低地。受内力作用,岩石在水平方向上受挤压导致褶皱;受外力作用,背斜中心岩石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中心岩石坚固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形象地展示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GIS技术把漫长的地貌历史演变过程在瞬间完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形象的理解。

在地形分析中,平面地图缺乏对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概念的直观形象的可视化表达,利用GIS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模块来创建数字高程模型,这样便可三维立体显示一座山体,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多种地形。并通过旋转动态技术,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使山峰的方向任意旋转,或移走山体,或变换颜色以突出某种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影像数据与矢量数据再镶嵌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数据的融合,实现三库一体,则山体表现得更加形象逼真,使人感到浑然天成,这种教学明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天体运动的教学中,一般教学挂图三维效果不突出且缺乏动感,不易掌握其运动规律,通过GIS的二次开发子系统,建立场景,制作太阳、地球、月球以及地球及月球的运动轨迹,指定月球和地球的链接,进而完成天体的运动制作与飞行漫游,从而具体地模拟出天体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R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技术,它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影像遥感和数字遥感相结合的先进、实用的综合性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地质、地理、气象、海洋、农业、林业及军事侦察等各个领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RS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利用遥感辅助讲授全球变化、环境生态问题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通过遥感监测案例及其影像,帮助学生对地球环境进行立体观察,帮助认识全球环境的整体性与变化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影像帮助学生了解全球温度变化、温室效应。美国宇航局(NASA)以遥感手段获得全球臭氧的分布,每年在网络上发布南极臭氧浓度分布合成图,这些材料是辅助讲授全球臭氧分布及异常变化等全球变化的极好素材。另外,利用遥感在全球植被覆盖变化监测、地球大气监测等应用案例与影像,可以辅助讲

授环境变化;利用遥感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水体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监测的案例与影像辅助讲授环境问题。

在讲授城市、区域或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中,可以借助遥感影像帮助学生了解植被分布、土地利用及分布,提高学生宏观观察、分析能力。例如利用遥感在毁林过程监测、全球森林分布变化监测等方面的实例及影像,辅助讲授全球植被覆盖变化;利用遥感在土地利用普查中的实例和影像,辅助讲授土地利用和农作物分布;利用遥感在城市生态监测、绿化率调查的实例和影像,辅助讲授城市环境与生态等。

地表许多灾害从影像区域来说,可能涉及一个很大的区域,遥感的大范围观测的特征提供了监测灾害的可能,相关的遥感影像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区域性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在草原和森林火灾监测、沙尘暴灾害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监测的案例和影响,辅助讲授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灾害影响分析。例如,遥感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案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技术对森林防灾救灾中的意义。

3.GP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为满足军事部门对海上、陆地和空中设施进行高精度导航和定位的要求而建立的,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1993年6月建成。GPS主要由空间星座、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空间星座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分布在6个等间隔的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分布4颗卫星,卫星轨道接近圆形,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地面上每个观测站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相同,这样的布局保证了在地球上和近地空间任意一点、任意时刻均可至少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GPS具有全球地面连续覆盖、功能多、精度高、实时定位速度快、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全天作业、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在精确导航和精确定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PS的辅助作用没有GIS、RS广泛,下面仅以借助GPS辅助讲授制图、交通、气象等为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地说,GPS可以辅助讲授地图、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农业的发展(例如,GP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辅助讲授现代交通的发展(例如,GPS在智能交通中的自动导航作用);辅助讲授天气与气候(例如,GPS在大气物理观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地球研究进展(例如,GPS在地球勘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海洋地理(例如,GPS在远洋航线设定与监测、船只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平面升降监测等的应用);辅助讲授宇宙、太空知识(例如,GPS在飞机导航、航空遥感控制、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等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1]梅安新,彭望琭.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0.

[2]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3.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45.

[4]陆静.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NO.1:108-109.

1.1 RS 概述

遥感(RS)是在高空或远距离处,利用传感器接受物体辐射的电磁波信息,经加工处理成可识别的图像或电子计算机用的记录磁带,揭示被测物体的性质、形状和变化动态。遥感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遥感技术可应用于气象、地质、地理、农业、林业、陆地水文、海洋、测绘、污染监测及军事侦察等领域。

遥感通常按其承载传感器的平台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根据获取信息的电磁波波段不同,可以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紫外线遥感。遥感具有感测范围大,综合宏观的特点;信息量大、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动态监测的特点;用途广,效益高的特点。1.2 GIS 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用以输入、编辑、分析、储存及显示空间及其属性的地理资料系统。GIS是一个以地理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空间数据库为核心,采用多种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资源与环境信息,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GIS能把图形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克服了数据库和图形系统各自固有的局限性,而且使二者的优势相联合,优势更加突出,功能倍增。GIS既管理对象的位置又

管理对象的其他属性,而且位置和其他属性是自动关联的,GIS提供的信息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和数据,而且还有一幅幅空间图形或图像。位置图往往比文字更能说明空间问题,它给人以直观完整而深刻的印象,GIS具备对这些带有空间属性的对象进行输入、输出、编辑、修改、查询等基本功能。1.3 GPS 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为其星球大战计划,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制造GPS系统Navstar 卫星开始,历时20年,到1993年建成的空间军事系统,它被称为继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之后耗费巨资的第三大浩繁空间工程。1996年3月白宫宣布“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更高精度的GPS系统,降低民用GPS信号精度的做法将在10年内逐步取消”之后,GPS除军事应用外,开始在民用领域迅速扩展。

GPS由三个分系统组成:一是由24颗分布于2万公里高度的6个轨道围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构成GPS空间卫星网(另外有3颗备份星);二是由分布于全球的5个监测站、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构成的地面监测控制(支撑)系统;三是遍布全球的固定或移动的GPS用户接收系统。GPS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最具开创意义的高新技术之一,因其全球性、全能性、实时性、全天候的连续高精度导航定位、测速、授时等功能和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具有在军事、商业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2年由欧盟发起,并且中国与2003年与其正式合作,联手实施“伽利略(GALILEO)计划”。2.3S 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RS 应用

经过40多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影像遥感和数字遥感相结合的先进、实用的综合性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地质、地理、气象、海洋、农业、林业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遥感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地表许多灾害从影响区域来说,可能涉及一个很大的区域,遥感的大范围观测的特征提供了监测灾害的可能,相关的遥感影像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区域性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在草原和森林火灾监测、沙尘暴灾害监测、海洋污染监测、火山喷发和地震等监测的案例与影像,辅助讲授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灾害影响分析。又如,遥感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技术对森林防灾救灾中的意义。再如,火山、地震等过程对学生来说很难有直观上的认识,利用遥感影像,能够宏观、逼真地展现它们的发生过程或活动状态。2.2 GIS应用

针对地理知识的特点,许多内容具有一定的空间属性,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运用挂图、课本插图或投影片来进行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由于这些都是静态的显示,在视觉上无法即时对比感知,而且使用起来也不太方便,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给老师板书带来不便,另外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制作和维护。而用GIS软件,通过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来讲解效果就要好的多。如讲到中国的行政区划时,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分布及范围可以逐个以动态闪烁的方式显示,而且分别赋予属性,可以即时查询每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人口、社会经济情况等内容,为了突显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还可以隐去其他内容,单独显示一个省等。

用GIS技术制作相应课件进行教学具有以下优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方便地对图形进行修改;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图上赋予相关的教学资料,丰富地理景观内容;可以实现地理演变的

模拟演示,使学生获得更形象化的认识,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2.3 GPS 应用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PS的辅助作用没有GIS、RS广泛,但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挖掘GPS的辅助教学功能,加强其教学应用,也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来讲,GPS可以辅助讲授地图、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农业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智能交通的发展,特别是GPS自动导航的作用;辅助讲授天气与气候,例如GPS在大气物理观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地球研究进展,例如GPS在地球勘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宇宙、太空知识,例如GPS在航空遥感控制、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等的应用。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篇5

(1) 有利于提升水文和水资源工程相关工作的效率。运用3S技术进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探测,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数量较大的信息, 可以有效的提升水文和水资源工程相关工作的效率。

(2) 有利于提升水文和水资源工程获取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将3S技术运用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中, 进行相关数据资料的获取, 探测的范围大, 且受到到限制条件少, 不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能够获得较为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篇6

1 传统土地开发整理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开发整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确立项目阶段;二是规划设计方案阶段;三是施工阶段;四是工程验收阶段。不同的阶段在工作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 比如, 在第一阶段上, 首先要进行项目上的确立, 并且进行项目选址的申报, 申报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最终确立整个项目的范围。在工程验收阶段, 需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所用资金情况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估算, 给出最终估算的结果, 确定它是否通过验收、完全竣工。无论是哪个阶段上的工作, 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项目的信息收集, 通过一些手段来获取所开发地区的地形、土壤等信息, 并将所收集的信息记录或者绘画出来。但是, 这样的方式在操作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定位难。在对开发工程进行现场勘查时, 由于技术人员不熟悉开发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环境, 会间接的导致他们不知身在何处, 从而无法做到和图纸相结合进行准确定位, 这就会给现场勘查带来很大麻烦; (2) 管理难。土地管理过程中信息量比较大, 基础数据用完之后还得进行整理, 以便业内人士参考, 统计过程不仅数据量大, 而且任务也很繁杂, 在另一方面, 由于无法很完整的把基础数据和开发区的具体数据做到相互对应, 因此在管理上也不便于使用; (3) 执行差。土地开发时要对许多有关开发区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在执行方案上进行优化, 但是, 传统的方式都是作业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设计的, 没有一定的实用性, 根本无法做到具体分析, 因此, 在决策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无法准确执行; (4) 效率低。传统的方法在项目的测量上存在效率低的缺点, 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准确测量, 尤其是地形复杂的情况下, 效率会变得更低。

2 3S技术及其应用

2.1 3S技术

3S技术是遥感技术 (R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统称, 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 多科学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其中, 遥感技术主要是指从高空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系统, 全球定位则是由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等三部分构成的。3S技术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先导, 对全世界的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农业领域也有及广泛的应用。

2.2 3S技术的应用

3 S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比如:它的全球定位系统在飞机、直升机和一些军用设备上十分受用, 只因为它可以全天候的为这些设备提供准确信息, 它的遥感技术又可以为卫星设备提供海湾地区的重复覆盖和高清晰度的远红外线影像, 同时, 3 S技术也变得更加商用化和民用化, 在交通、资源环境和市政工程中都有广泛应用, 并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传统土地资源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土地利用的要求, 随着3 S技术的不断成熟, 将3 S技术应用在土地资源的管理上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3S技术在土地开发工作中的应用

3.1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用设备上曾被广泛使用, 同时, 在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应用上也有着自己的成功案列, 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再加上其他背景资料的辅助, 通过人机自动进行交互式的翻译, 便可将现在状况下的土地利用信息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来,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高质量地绘制出它的现状图, 从而为满足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需要补充一些信息, 这样就可以为土地开发工作提供具体的基础资料。

在进行实地勘察时, 通过运用最新的遥感技术, 可以准确标注出开发区的范围, 室内可以根据这个结果布设控制点, 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准确找出开发位置。实地勘测过程中可利用影像进行任务上的分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外业勘测结束后, 再进行实地复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改。通过采用遥感技术, 可以提高土地开发过程中项目地形绘画的工作效率, 达到高效的精确度。同时, 还可以利用不同阶段的影像清楚的识别施工过程中、结束后与施工前的变化, 准确确定工程进度与工作进度。

3.2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由于遥感技术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 不能很好的做出判断, 因此, 需要进行一定的较正处理。这时, 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面数据的采集, 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 对影像进行系列纠正。在对土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尤其是那种计算机和人机交互都不易判读的地方, 可通过借用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 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取必要的信息。在进行项目检查时, 可以引导调查人员很容易地确定出自己的位置和所在的方向, 判断项目建设地点是否发生了变化, 工程数量是否完成了建设任务等。在规划设计阶段, 可以现场绘制出项目草图, 确保工程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实地情况, 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做好前期工作, 避免实施过程中找不到开发区的准确位置, 耽误工程进度。

3.3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在进行土地开发过程时, 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数据, 同时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地物信息进行获取, 从而把得到的各种数据传给地理信息系统, 构建出信息数据库, 对整理前后的信息进行分析,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开发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土地开发项目过程中, 都是在现场进行施工测量, 由于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往往得出的结果不是很准确, 也就会间接的影响工作效果。现在很多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中都有模拟功能, 只要在里边输入相应的信息数据, 利用它的这个功能就可以获得实施项目中的三维效果图, 这一技术可以为正在实施的项目提供可靠的信息, 从而在决策上作出正确判断。

4 结束语

3S集成技术在土地开发项目过程中的应用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它所包括的每个技术都有着自己的特长, 在应用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构造出了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管理模式, 这项技术在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进行位置上的确认、质量上的分析中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 所以, 它的应用是提高土地开发项目的必然选择。

摘要:土地开发的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的有效手段, 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能够更快速的响应国家土地资源的号召, 土地开发整理将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特别是具有一定特点的3S集成技术, 从而加快形成国土资源规划中体系的速度, 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3S技术,集成,土地开发,开发整理

参考文献

[1]王立波.浅谈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神州, 2012 (26) .

[2]杨勇.3S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12) .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3S技术;应用

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保护,对土地资产的流转、收回等各项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已经制约着土地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随着3S技术的出现并被逐渐应用到土地管理工作中,从而为解决土地问题、协调人地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1、3S技术概述

“3S”技术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 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其可以全方位、立体、快速、精准的对地上、地下进行资源勘测、环境检测、能源调查,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变化和图形图像进行空间分析和动态处理、数字制图等,是较为先进的、操作性较强的空间探测技术。

1.1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

1.2遥感技术

RS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1.3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指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计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具有较好的检索、查询、分析和综合处理能力。

2、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3S”测绘的技术服务作用,应加强“3S”测绘技术在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2.1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对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的主要目标是为地籍管理、土地征收转用、土地交易、土地开发利用、土地规划等土地资源管理过程提供基础信息平台。采用“3S”测绘技术可实现对土地相关位置、面积、属性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并可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在坐标系、数学精度、数据格式、数据标准等方面的统一,从而能为建立土地资源“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可利用遥感RS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統GP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影像数据与相关位置信息,并按照GIS技术标准开展相关信息的实地调查,再将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调查信息反映到土地资源“一张图”数据平台上,保证土地利用信息的图、数、实地一致,从而确保土地资源管理基础数据的现势性。

2.3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

可利用“3S”测绘技术来采集土地利用现状变化信息并对变化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对违法用地行为起到“早发现、早制止”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基于平板电脑(如IPAD)的“3S”测绘技术的应用,可将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按照GIS的要求集成在可移动、可定位的平板电脑中,实现实地状况与土地资源管理控制数据的即时比对、即时定性、即时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的工作效率。

2.4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资源管理的空间地域特性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地理位置信息即空间数据支撑。采用“3S”测绘技术除可获取遥感影像、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外,GIS的空间分析、数据定位、数据处理等功能还可为地籍管理、土地交易、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提供高效、准确、便捷的土地信息汇总、统计、分析、制图等技术服务。因此,基于“3S”测绘技术的土地资源“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3、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3.1 3S集成技术

RS可以很好地反映大范围的地表信息,但存在“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的情况,因此在对遥感图像中各类别进行分类时会影响分类精度,借助GIS的支持,补充一些非遥感信息,便可以提高分类精度,而且通过这些非遥感信息的参与,当进行各种定性、定量分析时,有利于提高遥感信息的适用效率。GIS能够存储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强有力的分析模块能够最大可能地从已有数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随着技术的进步,GPS卫星系统的改善,GPS提供的位置服务越来越精确和便捷。3S 技术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也趋向于内部之间的融合与集成,这使3S技术具有更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因此,RS可以为GIS提供重要信息源并能及时对GIS进行数据更新,这有利于保持土地资料的现势性;GIS则对这些遥感信息进行提取与分析,为土地资源的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决策;GPS实时、快速提供精确的空间定位,保障了土地信息数据的精度。可以说3S技术的一体化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自动、实时地采集、处理和更新数据,智能式地分析和运用数据,为土地资源的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决策,三者的结合是现代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3.2高光谱遥感

高光谱遥感是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得有关数据,它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息,具有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层次丰富,不同的波段具有不同的信息变化量。它与TM、SPOT等波段相比,可以探测出许多陆地卫星不能探测的地物,这使得RS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光谱传感技术的出现给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更与动态监测提供了质与量的保证。

3.3D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目前的GIS技术是2维的,它是基于平面的概念,不能建立空间立体数据。真正的3维GIS是在X、Y轴的技术上叠加Z轴,形成完整的空间结构,用3维的形式对实体目标进行立体分析,通过3维关系使数据实现空间量化,以(X,Y,Z)的模式来确定点的定位。3维GIS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增加地籍信息的含量、提高数据的精度、拓展业务职能,并且便于地籍资料的查询。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进步与完善,可以为管理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便捷的工作程序,有利于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4 网络化

利用3S技术实现了对各种土地信息的获取、存储和管理。然而,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管理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如何实现这些信息与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更新和共享已成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课题。网络化不仅有利于土地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具体情况,便于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交流,有效地降低管理工作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便于公众看到土地利用、土地变更等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刘胜华,刘家彬.土地管理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S技术在成都市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3S技术?国家级核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中图分类号:P208;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131-01

目前,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管理中的应用,已由单一应用向综合或集成应用发展:以多源遥感影像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检查的数据源,以GIS作为数据叠加分析和信息提取平台,以GPS/PDA为外业调查定位手段,三种技术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内业核查、外业核查等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2010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作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准确规范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真实性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2]。其目的是全面核查县级变更调查成果,确保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为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评定提供量化依据。

1 核查方法与技术流程

项目运用GIS空间分析以及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比等先进技术,利用成果核查软件,采用归纳整理、人机交互检查、统计分析等多种内业核查方法,借助核查地区地类影像样本目视判读,以县级行政辖区为单元,结合遥感监测成果,对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核查,逐地块检查变更调查成果数据与最新遥感影像及实地的一致性。保证土地利用现状、图件、数据三者一致。

通过内业核查,为外业实地检查提供目标和参考,为分析、验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提供基础资料,对国家下发的外业核查新增建设用地疑问图斑逐一进行实地核查,考虑外业核查图斑分布不集中、分布范围比较广等特点,充分利用GPS/PDA硬件平台,结合GIS的空间查询和分析技术对核查疑问图斑进行快速查找和定位,采用“远看近判”的方法开展核查工作。并对核查图斑进行实地拍照,获取实地现场资料,同时将核查的详细情况记录,并进行汇总统计、编写外业核查工作报告。

1.1 3S技術在核查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核查,其目的是检查地方变更调查成果是否存在技术或人为因素造成数据失真,确保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2 遥感技术

遥感是获取土地信息的主要手段,具有极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文章采用数据库空间叠加套合检验法,开展内业地类一致性核查。以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标准时点的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底图,在统一的地理参考坐标系统下,叠加需要核查的土地利用变更地类矢量数据,人机交互目视判读影像,结合解译标志,逐个对比检查影像判读地类与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一致性,将判读认为不一致的地类图斑标注处理,按照规定提取分类汇总归纳,形成数据文件,为外业实地核查提供依据。

1.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与分析多源时空数据的理想平台[3]。依据国家下发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开发统一的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软件,采用人机交互式检查方法,检查数据库的数据精度、数学基础、图层的命名、拓扑结构及属性结构等是否正确,并对各层间的套合、逻辑一致性进行自动检查。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将遥感监测提取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本年批准建设用地(即B和P图斑)及“批而未用”土地建设情况(即PJ图斑)等与基础库图斑及变更数据库地类图斑等进行叠加分析处理,并将符合核查规程要求的图斑提取形成疑问图斑,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在地类一致性核查记录表的基础上,利用核查软件,按照疑问类型对疑问图斑进行分类型和分地类统计汇总,填写县级“疑问面积分类型统计表”和“疑问面积分地类统计表”。

1.4 GPS/PDA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中文简称为“球位系”,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4]。在外业核查过程中,采用GPS的空间定位技术可以快速便捷的搜索到核查图斑所在位置。

外业核查人员通过存储在PDA设备中的影像栅格底图数据和套合的疑问图斑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就能直观地在底图上查找到核查图斑所在的空间位置、几何形状等信息。对外业核查疑问图斑逐一进行实地核查并拍摄实地地物照片,确保照片与疑问图斑一一对应,填写外业核查记录表,为以后开展复核工作和内业后处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2 结语

“3S”技术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核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但是,受气候、地理环境以及软、硬件条件的影响,在核查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

1)部分核查地区受外部气候条件的影响,大气窗口时间较短,在影像数据收集时不容易获得无云雾覆盖的同时相图像。需要对该卫星图像进行去霾处理;

2)内业核查时,部分地区采用影像分辨率较低,结合解译标志进行地物类型判读时,对个人影像判读经验要求较高,不同的作业人员可能产生不同的判读结果,影响核查效果;

3)外业核查过程中,由于GPS接收卫星数据各地投影参数的不一致,以及差分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在进行定位导航时,会出现实地位置与核查疑问图斑位置有较大偏移的情况,还需要参照纸质的核查图斑分幅图进行比对,影响核查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遥感卫星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地物光谱分辨率的增强,遥感影像数学处理模型方法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以及PDA硬件技术的发展,3S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更新、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越来越强,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湘.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国家级核查的思考与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10(12):18-20.

[2] 史赛赛.3S集成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应用[C/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09-17.http://www.paper.edu.cn.

上一篇:充满爱的一次经历作文下一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