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服务与管理说课稿(精选6篇)
会展服务与管理说课稿 篇1
教师资格证认定职高旅游服务与管理:计调业务概述
一、说教材
计调业务概述是高教版《旅行社服务与管理》项目四任务一的内容,计调是旅行社业务中十分重要的角色,计调部是旅行社设计接待方案、落实接待任务的核心部门,是旅行社业务的“总调度”。新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计调业务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旅行社运转实际去认识和感知计调业务,并在做中学,掌握计调的实际操作要点。
二、说学生
职高学生相对普高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积极性也不是很高。相对会比较懒散,在以往的学习中也没有养成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旅行社计调业务的内容与特点有些模糊,不能对此块知识结构有个深入的了解。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计调业务的概念,了解计调部的主要业务内容,体会计调的工作特点与职责。以及知晓要成长为一名合格计调所需的基本素质。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计调工作的基本步骤。
情感目标:通过对计调工作的模拟训练,感受认真细致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处事的态度与条理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调业务包含的各项内容。
难点:计调工作的复杂性、具体性、多变性、时效性。(计调的工作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提前布置好预习1、2、熟悉课文,通过自学基本了解计调业务的内容。
分小组合作学习。(设置案例,给出一些相关网站,并将同学分为4个小组,要求同学根据案例要求做好计调相关工作,并将成果用ppt的形式展现,各小组选出一名发言代表,以备课堂展示。备注:课堂抽签选取2组展示预习成果,未抽到的2组对前2组评比(优点与缺点),并课后上交修改后的成果)
【设计意图】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场合中需要参与团队,要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因此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理解他人、欣赏他人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欣赏。
第二环节:引入课题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案例VCR,点拨学生,旅游产品经外联部销售出去后,到我们平时所能看到的导游带着游客出去游玩,中间还有个什么过程?从而目标性明确地引出课题:计调业务概述。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的VCR,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回顾到前几个项目的内容,为本堂课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教师适当的给学生总结和引导,指明本堂课学习的小方向。
第三环节:明确课堂任务,教授知识重点。
以课前的小组为单位,抽取2组展示案例成果。学生进行小组自我呈现和展示,分享计调工作内容,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信心,同时给出计调工作要点的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在自己做,看,听的过程中------掌握计调业务包含的各项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愉快的分享型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可以看到不错的想法,但也有可能看不到,但这个时候重要的是大家的鼓励而不是纠正,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充当好一个表扬的角色,给予学生信心。
第四环节:互评互动,解决教学难点。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由剩余的2组对应前2组进行互评互动学习。同时教师和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模式下总结归纳出-----计调的工作特点与职责。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从简到难得过程,让学生在参照书本的基础上慢慢打开自己的思路,在想想、议议的氛围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同时也可发展学生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第五环节:回顾小结,巩固知识点。
教师罗列本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让学生进行大纲式的回顾巩固。
【设计意图】走总-散-总的教学过程,在学生思路扩散后要帮助学生收回总的指导思路。
六、布置课后作业
会展服务与管理说课稿 篇2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 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基于此, 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 确定这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
1.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 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2.交往原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小组合作互动, 加强课堂交流。
3.开放原则:通过拓展迁移, 拓宽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提供以下学法
1.勾画圈点法: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 学会寻找关键句子。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探究交流。
3.师生共创, 设立情境。
本课的三维目标可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
理解父爱、母爱的本质, 了解孩子爱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了解作者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念;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理解、探究和评价作者对父爱与母爱及理想人格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
从一些关键句子入手, 把握文章的信息与作者的观点;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 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讨论交流, 联系自身, 感悟生活, 获得爱的真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理解作者对“爱”的定义, “理性对待爱”的观点阐述;通过本文的学习, 让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从而产生共鸣, 受到教育。
可以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配乐诗朗诵导入, 创设情境。
童年时看父亲/父亲是一座山/ 而我是一只林中鸟/鸟永远离不开山的熏陶/
童年时看母亲/母亲是一片蓝色的湖/而我则是一尾鱼/鱼永远离不开湖的怀抱/
山给我坚强的品格/湖给我水的欢笑/山进化我飞翔的羽毛/湖蜕尽我游弋的鳞屑/
成年时再看父亲/父亲变成山中一片林/而我却挺拔成一座山/山永远报答不完林的恩情/
成年时再看母亲/母亲则变成湖中一片水草/而我却坦荡成一片湖/ 水草永远庇护湖的波涛
讲解:我们都得到过父母对我们的爱,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爱的真情来进入一个理性的世界, 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弗洛姆的一篇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二) 研读课文
第一环节:了解爱
1.母爱具有哪些特点?
2.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
3.与母爱相比, 父爱具有哪些特点?
过渡语:我们知道, 爱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 爱是一种能力, 是逐步的成长达到成熟的。俗话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呵护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父母的爱有哪些特点。
解决第一问, 母爱具有哪些特点?
快速阅读课文1-6自然段, 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母爱特点的句子。
生1: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 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 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 母亲就称赞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生2:母亲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博大、无私、包容一切
生3:如果有母爱, 就有祝福;没有母爱, 生活就会变得空虚, 而我却没有 能力去唤 起这种母 爱。———说明了母爱的伟大和重要, 是一种天性, 是任何其他事物都不可能替代的, 可代表一种自然世界。
解决第二问: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
生:文章中谈到两种爱 的原则:“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前一句, “被人爱”是原因, “爱人”是结果。因为被人爱, 所以我爱人。以自己为中心, 强调先获得再付出, 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
后一句爱人是原因, “被人爱”是结果。因为我爱人所以我被人爱。先付出再获得, 是对爱成熟的理解。
天真的爱是单向的、简单的、自我中心的;
成熟的爱是双向的、相互的, 更加复杂, 也更加美好。
解决第三问:与母爱相比, 父爱具有哪些特点?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6-8自然段, 其他同学划出描写父爱特点的语句, 比较父爱和母爱有哪些区别?
第二环节:感悟爱
1.作者认为父爱是有条件的,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3.如何正确看待母爱与父爱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生活中的父爱或母爱对你的影响。
这三个问题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
解决第一问:作者认为父爱是有条件的,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1:认同, 我的父亲对我的爱就是有条件的, 如果我认真学习, 他就对我特别好, 如果我不认真学习, 他会对我特别凶, 甚至动手打我, 让我感到恐惧。所以, 我觉得我的父爱是有条件的。
生2:我不同意, 因为在以前, 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两个孩子, 而现在时代不同了, 几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不管孩子是否优秀, 父亲仍会去珍爱他此生唯一的宝贝。
生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 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是含蓄的, 严父并不代表不爱你。
教师小结:父爱到底是不是有条件的呢?我跟大家的看法一样, 既有认同, 又有不认同。
举例, 一个中学生沉迷于网络好多天没有回家, 父母亲到处找他, 最后终于在网吧找到了面容消瘦的儿子, 设想一下, 他的父母亲找到儿子时分别会怎样对待他?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父亲和母亲一样深深地爱着我们, 所谓父爱是有条件的, 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我们平常说, 母爱如水, 父爱如山, 这将父爱与母爱的一个最大区别表现了出来, 母爱是温柔的, 而父爱更深沉、更严厉。
解决第二问: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父爱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 际来谈。
父爱的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父爱的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 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 可能会失去父爱。
解决第三问:如何正确看待母爱与父爱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生活中的父爱或母爱对你的影响。
生: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 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 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从而摆脱对父亲的依赖而自立。
教师小结:“如果要让你的父亲感到荣耀, 那你要继续忠诚于你的学业, 并努力成为一名男子汉。”
———贝多芬
第三环节:升华爱
1.如何才能综合父爱和母爱, 达到一个成熟的健康的爱的灵魂?
2.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 弗洛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 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种爱, 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
3.案例分析:晓澜在刚满五个月时, 父母就离婚了, 母亲弃他而走, 父亲长期外出打工, 所以从小由年迈的奶奶带大, 现在晓澜16岁了, 性格孤僻, 倔强, 不爱学习。他时常情绪低落, 想辍学, 很苦恼。思考, 主人公晓澜是怎么了?假如他是你身边的同学或亲戚, 你可以怎么去帮助他?
解决第一个问题: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 从文中找出答案,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
生: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 却在内心建立起两个形象, 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 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如果只具有父亲的良知那么这个人会变得严厉而没有人性, 如果只有母亲的良知他就会失去自我的判断力, 我们需要父爱, 也需要母爱, 把二者的积极面消极面进行互补, 那么我们就会获得一种最原始的爱的能力和爱的方向性。
解决第二个问题:
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
爱的内涵———爱他人, 爱自己
爱的升华———珍惜情感, 感恩
案例分析:原因, 缺少父母的关爱;没有父亲向他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没有母亲影响他懂得爱别人;从父爱的积极面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缺少父爱, 他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知道如何通过努力去获得, 如果在父爱下成长, 他就会懂得如何通过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父爱, 所以他长大以后自然也不知道如何通过努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
办法:感受爱———学会爱———爱别人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 我想我们同学们是应该有所得的。我们要充分的理解我们的父母亲, 要学会正反方向的接受他们的爱, 也要将这种爱适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 篇3
《泪珠与珍珠》安排在第三册第三单元,高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第三单元则重点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并由此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环节在高中三个阶段的培养训练中,尤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教学理念设计
(1)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将教师职能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2)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散文的人文性特征,让学生通过阅读散文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补充提供较丰富的相关资料,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教学目标的确立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以泪珠为事物线索,讲述自己对人生对亲情的切身感受。文章结尾借说"观音流泪""耶酥滴血",表达了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即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人的精神境界也会随着提高。这样,泪珠就会变成晶莹剔透的珍珠。文章说到了人情、人性和人道。根据新课标制定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我拟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和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2) 能力目标:挖掘文章的哲理内涵,培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通过体味细腻温婉充满韵味的散文语言,培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合作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认识忧患痛楚能提高人的境界的道理,培养达观淡然的生活态度,以达到关爱众生、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
(1) 体味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
(2) 理解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各种泪水中包含的丰富情感,体味作者对忧患与痛苦、亲情与人生的探询和评判。
4 教学方法
(1) 四步教学法。(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2)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并围绕"泪"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挖掘"泪"的内涵,最终把握并深化文章中心。
(3) 鼓励个性,肯定创新。
(4) 朗读方法:跳读法、齐读法、个读法。
5 教学过程
(1) 导入
有人说,会流泪的人,是高尚的人。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借泪咏出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有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忧民之泪,有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苦吟之泪,有韦应物的"一曲高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的送别之泪。当代歌手也曾深情演绎英雄泪、铁窗泪、孤星泪。而台湾女作家琦君独辟蹊径,从纷繁多姿的泪水中领悟了人生要义。
(2) 作者介绍
琦君,女,台湾著名作家,1918年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离开大陆,奔赴台湾,后移居美国新泽西洲,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本文作于1988年,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一直没能回祖国大陆。琦君的作品兼散文及小说两类,而以散文的成就为大。多次荣获文学大奖,著有《泪珠与珍珠》、《桔子红了》、《琴心》等作品。有人评论其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头的村妇,而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这就道出了琦君温润婉约的写作风格。
分析:通过介绍作者的经历,让学生对琦君的思乡情怀有一个初步认识。
(3) 整体感知、具体研习
① 预习时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泪珠的描写贯穿全文,文章写了哪些泪珠?请学生快速的阅读文章并回答。老师明确。
书中泪、思乡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
分析:这个问题把线索物"泪"作为突破口,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前面的几种泪水较容易,后面较难的语段可让学生朗读体味情感,老师适当点拨。提示:按写作顺序寻找,抓住关键词语。
② 如果说文中有一根红丝线把六种泪珠串起来了。看看课文,是哪一句?哪一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呢?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学生集体回答)
这句话串起了六种眼泪,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形散神聚。
分析: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在主旨句的牵引下,体会文章主题。同时也抓住了散文的特点。
③ 第一种泪水中,马区夫人的话,冰心的话,白杜的诗的含义是什么?并找出能体现作者当时情感的句子。
分析:前一问意在理解文中的诗句,并初步接触"泪"的本质。后一问意在引出下文: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后,才能理解泪水的深刻含义。提示:结合上下文,先理解关键性的词语。特别强调,学生易把白居易的诗理解成爱情诗,表达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苦闷。老师应作正确引导,理解偏颇的可能拖延时间。
④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对泪水有深刻的理解呢?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分析:这个问题承上启下,引出5-10节作者对人生忧患的体验。
⑤ 学生大声阅读这6节,体会语句中饱含的情感,谈一谈自己对哪种眼泪感受最深或提出不理解的语句。
分析:此问意在通过学生讨论,解决难懂语句,体味人间亲情,并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⑥ 在奋斗泪中,作者通过阿拉伯的故事巧妙地把泪珠与珍珠联系起来,借此问学生:泪珠与珍珠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补充琦君自己的话,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
分析:这一问意在探询"泪"的生活内涵,体会生活真谛。即蕴涵着人间真、善、美高尚情感的泪珠就是世上最宝贵的珍珠。如果有不同的见解,只要是正面的,都予以肯定。
⑦ 点读最后三节,思考:少年时代的作者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忧患之后,对泪水的认识也深刻的多了,作者已从泪水中探询到人间亲情的真谛,也已体悟到人生的境界。文章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感恩泪与慈悲泪呢?
分析:这个问题意在说明饱经忧患的作者已拥有一颗温和、宽厚的心,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世上的一切。这里的泪水并非为一己之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诚而流。它已远远超过了人间个人亲情,是一种普天之爱,是至高无上的泪水。文章从书中泪、小我的泪写到大我的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这时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也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文章的主题也随着升华了。
6 总结全文
在文中,作者层层递进为我们昭示着三种境界: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至纯,识尽愁滋味的至真,拥有超越自我慈悲情怀的至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贯穿三个境界。它代表了琦君10年的人生感悟。是的,一个人的泪水代表的不仅仅是委屈,也绝不仅仅是激动,而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象征着个体对忧患意识和苦痛价值的体味,象征着每个人对人生真谛的探询。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便懂得: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理解泪水蕴含的深刻含义。所有的人生体验,无论是骨肉分离的泪、怜子之情的泪,还是生命奋斗的艰辛之泪、不为一己悲欢的慈悲与感恩真情的泪,它们都与"痛苦、悲凄"紧密相连,但都包含着人生高尚的情感。这泪珠使我们眼睛更清澈,使我们心灵更明净与温厚。这泪珠,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真、善、美的化身,正像珍珠一样凄厉而华贵!
7 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提问:从中我们体悟到一种怎样的生活哲理,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的人生? (心怀感恩的心,生命因此而美丽。)
服务礼仪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我是旅游系的XX,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服务礼仪》。
《服务礼仪》的说课内容,我按照说课标准设计了两大部分。一是课程的整体设计,二是教学单元设计。在第一部分课程整体设计中,我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服务礼仪》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它是整体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以学习知识为基础,以培养技能为标准,并使之成为习惯,适应各职业岗位工作。在讲授本课程之前,学生们前后学习了形体训练和实用口才训练,为《服务礼仪》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塑造了健美的形体。本课程为后续学习《茶艺服务礼仪》、《饭店服务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打下了扎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石。
在教学中,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服务礼仪基础知识、具备服务礼仪的理念、正视服务礼仪中的礼节规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熟练掌握服务礼仪的各项规范、确立礼仪志向,成为有礼之人。
4.素养目标:具备良好职业形象,具有较高服务意识、理念与水平,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情操。由于本课程需要培养岗位职业技能,因此,我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情境导入”来设计课程内容,坚持“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并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将职场的真实性、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融为一体。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我的设计思路是:(1)课程结构模块化
课程设计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学习情境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2)理论内容适度化
在专业理论讲授要以够用为度,严格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
(3)教学内容综合化
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4)教学实施一体化
就实施主体而言: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如跟酒店、景区、旅行社都有合作。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就教学地点而言: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
对于学情的分析,根据学生来源和课堂表现,我发现了他们的弱点,学生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特点是不爱合作,我行我素、喜欢展示个性、集体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低,对别人要求高。礼仪知识是个空白,简单地理解为礼貌、穿着等外在形式。在学习中对于礼仪的训练排练表现出共有的特点学习兴趣浓厚。鉴于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多安排实践课程,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旅游、酒店服务人员的岗位需求,分成三个体系,理论教学:按照工作人员能力要求,理论基础知识必须实用。情景教学:按照工作人员能力要求,以项目带动情景教学。实训教学:按照工作人员能力要求,课程与考证相通融。具体授课安排如下,教学总学时为68学时,其中理论性学习34学时,实操性学习34学时,岗位培训4学时。但是在实际授课中,我的理念是模糊理论课与实践课,打造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鉴于此,教学方法我选取了案例分析法、小组竞争法、比较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情景训练法、人体模型法。1.比较演示
通过不同小组的表演,进行“反差式”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其中。2.案例分析
在教学中运用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同时抓住同学们关注、感兴趣的实例,比如现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我们可以通过高小琴在不同场合出现时的不同形象,讲解《个人仪容》这一章节。
3、小组竞争法
小组协作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可以引入课堂讨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4.情景训练法 情景训练的教学方法主要用在《服务礼仪》的实务部分,由学生自己设计场景,自己参与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去体验、去思考、去总结、去评价。5.任务驱动法
充分利用手机的热门软件吸引学生的兴趣。平时我喜欢用配音秀、美拍和云课堂来给学生们布置任务。课前我用美拍,拍摄一个小视频布置任务,然后群发给同学们。为授课做准备。使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配音秀,在讲解电话礼仪时,让同学们体验自己的声音,增加授课的趣味性。云课堂我是用来群发任务、作业、讨论的软件,在提问的时候还能用到摇一摇的功能。
6、人体模型法,即教师动态和静态的示范,教师准确到位的技能示范,使教学效果真切而直观,它是学生掌握技能的催化剂。辅助这些教学方法的主要教学手段有,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如微课、云课堂、手机;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接待场景;真实参与实战,会议服务、茶艺服务、礼仪服务。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专业技术能力较强。共有专职教师4人,其中,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人。年轻教师不断进步,参加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在教学条件中,校内实训室完备,有礼仪实训室、茶艺实训室、餐饮实训室、酒水实训室。对于教材选用,我围绕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紧扣市场人才需求,给学生们订制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服务礼仪》,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本教材既有简明易懂的理论知识,又侧重了可操作性,为了与各专业学生的岗位要求对接,参考教材涉及了各个专业的服务礼仪。
本课程的考核。根据学校的考试标准,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我做了小小的改革,平时成绩不动,考试成绩拿出了30%作为技能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仪容仪表、实训表现和团队合作表象。技能考试每月一次。期末考试为闭卷理论考试。
课程的整体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请看我的教学单元设计。我选取了走姿做教学设计。此任务的培养目标是,知识目标:结合教学结合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掌握走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正确走姿的基本要领进行训练,并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素质目标: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养成良好的仪态修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行业素质和美的意识。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标准走姿的具体要求,做出标准动作。难点是对走姿动作要领的理解,改正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塑造体态美,培养良好的仪态修养。本次课授课安排为2课时90分钟。这就是我实际授课的课时安排。
对于教学方法。我选用了任务驱动法、人体模型法、小组竞争法、比较演示法,课堂评价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将在教学过程中做详细说明。
会展服务与管理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框内容条理清晰,理论接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思考,但不容易使学生明确分类。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商品服务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的含义;
理解:消费品市场的特点,服务市场的特点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力方面: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转换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规范的市场行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和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主要突出比较能力和理解能力。
⑴比较能力:通过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的含义及其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⑵理解能力:通过对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⑴认识商品服务市场的构成及其各自的特点,掌握商品服务市场的活动规律。
⑵认识商品服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商品服务市场重要性的认识。
会展服务与管理说课稿 篇6
1.教材特点及编写意图
《“问号”之歌》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树立爱学习的信念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旨在让学生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到敢问、乐问、善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会好问、多问,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学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2)能力目标:通过视频播放、玩中提问、生活中提问、讲故事和制作书签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好问的良好学习品质和敢于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动手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的良好学习品质;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3.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和勤奋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难点是激发学生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品德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育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其认知规律,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因此,整堂课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看、想中思考问题,以“一休”贯穿,与“一休”共同学习、共同思考,提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解决,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课我以四个活动为主线,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和场所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敢问、乐问、善问的学习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促学生开“问号”之花、结“问号”之果、繁殖“问号”之森林,以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课标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在情境寻找、体验“问号”是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课前我用小魔术调动学生兴趣,又以在“百宝箱”中、生活中、图片中寻找“问号”,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情境,运用身体多感官寻找“问号”,体验在各种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乐趣,让学生乐学。
四、说教学过程
品德课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为主的课程。我紧扣教学目标,挖掘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培根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用“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多问个为什么做好铺垫,让“问号”贯穿课堂。
活动二:在百宝箱中发现问题
新课标指出:应挖掘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在玩百宝箱的过程中,我用“一休哥”送来百宝箱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手去发现问题的欲望。在箱内装有源于生活的小玩具,让学生在自主选择想玩的玩具,并提出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在玩中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引出“问号”之歌奠定了基础。
活动三: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本课以“问号”之歌促发世界中充满了问号,大胆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号”的足迹,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让学生提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学生好问的品质,为寻求解决方法作基石,引出:勤学(板书)。通过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四:巩固升华
我设置了一系列有梯度的活动,从观察对比图片到讲牛顿的故事,得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源于问号。通过收集名人名句、赠送书签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
五、说重点、难点的突破
本课的重点是: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的良好学习品质。在处理重点上我紧扣教学目标,在寻找问题中培养他们敢问、乐问、好问的品质。我大胆的创设百宝箱,引导学生大胆发问,又在生活中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勤学,通过名人故事让学生知道从小好问、勤学的重要性。
本课的难点是:激发学生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后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并利用名人名句激发学生爱思考、爱动脑、爱学习的品质。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出示卡通问号,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用简洁的板书突破了勤学好问这一重难点。
板书设计:
“问号”之歌
?
【会展服务与管理说课稿】推荐阅读:
1 中餐厅服务说课稿08-31
会展设计与管理07-02
会展服务公司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06-29
会展经济与管理论文08-24
上海财务管理学院室内与会展设计07-28
会展服务营销06-05
会展服务联盟模式05-20
高职会展服务课程设计06-04
会展物流服务商选择10-12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