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策划与组织

2024-09-17

会展策划与组织(共7篇)

会展策划与组织 篇1

一、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双语教学是教育学界近年来较为关注的教育实践问题。在国外, 北美教育界对双语教育的研究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比如由昂茨提案发起对美国双语教育的反思:民族语言的生存问题, 对北美双语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总结等。具有地理亲缘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香港等地学者也有总结对比研究。学者黄崇岭撰写的《双语教学在欧盟诸国》从宏观视角探讨了欧洲双语教育的情况, 与北美“双语教育” (Bilingual Education) 的提法不同, 全欧使用的术语是“内容与语言整合的学习” (Contentand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对应的法文缩写是EMILE) , 不过这两种提法只是字面上的差异, 应被认为所指的都是我们所讨论的双语教育。其实, 欧美对双语教学的研究焦点在移民后代融入当地和保留传统语言之间的矛盾,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程度。

在我国, 学界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查阅2009年至2012年中国期刊网, 具体探讨某门课程双语教学的论文有上千篇, 涉及医学和药学的双语教学最多, 包括护理学、儿科学、口腔医学、药理学、中医外科学、健康评估等课程, 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专业的双语教学, 计算机、机电、电子通信和艺术设计类等工科专业的双语教学, 以及法学和经济管理类的双语教学。纵观这些研究文献, 不难发现:一是目前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 定量的分析研究并不多见;二是缺乏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的分析。

二、双语教学的涵义解读

双语教育一般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Medium of Instruction) 的教育系统, 其由学校承担的那一部分通常称为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主要手段。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定义为: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即在学校里采用第二语言教学知识性科目。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双语教育的国家之一。受到公认的双语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思想库模式、阈限理论、依存假设理论、兰伯特的“态度———动机模式”及斯波尔斯基的双语教育评价模式理论等。

三、双语教学实证研究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调研对象。

1. 调研目的

作为酒店及旅游管理系国际化尝试的重要部分, 通过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双语课程教学实践的总结, 大胆改革, 突出特色, 注重实效, 改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致力于在未来5到10年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内高职会展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2. 调研背景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中酒店及旅游管理系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从2009年开始招生的, 到2012年6月, 09级一共58名学生已经毕业。笔者分别对2012年6月和11月对09级和10级 (44名学生) 总共10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当时这两个年级都已经完成了双语教学的全部课程, 正是调研双语教学效果的好时机。

3. 调研结果分析

(1)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充分, 但长期以来的不良学习习惯仍难以克服。

高达71%的学生“非常同意”英语对他们将来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的说法, 但也有7%的学生表示英语“不一定”重要;所有学生都表示接受双语教育非常必要, 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分别占59.1%和40.9%。这说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重, 愿意接受双语教学。

虽然从思想上重视了英语, 学生的行动却滞后。75%的学生承认自己“努力不够”, 40.9%的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太差”, 59.1%的学生觉得“没掌握方法”。加之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这些仍然是阻碍他们英语水平提高的拦路虎。

(2) 学生对双语课程核心课的认同度较高, 但对自己英语水平是否提高并不自信。

“会展概论”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 也是第一门双语课。70.5%的学生赞同其开设为双语课, 但也有13.6%的学生表示没必要, 认为专业知识和英语一起学习难度较大, 内容较杂;至于“成功交际”课, 采用的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教材, 英音和欧洲音较重, 虽然分别有22.7%和31.8%的学生“非常同意”和“同意”该门课对与外国人交流的现实指导性, 也有43.2%的学生认为“不一定”有帮助。这部分学生的主观感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对通过双语课提高英语水平的疑虑。

(3) 学生对教学方式的看法不一, 对双语教学引入“游戏”和“外教”持肯定态度的仍占多数, 但持否定态度的也不少。

出乎意料的是, 学生对双语教学引入游戏和外教的做法并不是一面倒的支持, 比如“非常同意”和“同意”游戏对双语教学起积极作用的学生分别占20.5%和36.4%, 但认为“不一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合起来也达到43.2%;同样地, 在对引入外教的态度上, 认为外教“不一定”对双语教学有帮助的比例最高, 占到了31.8%。这说明到双语教学阶段, 游戏主要用来引发英语学习兴趣的功能已不被看重, 外教无法转换使用中英两种语言, 学生也有清醒认识。

至于双语教学中的中英文比例问题, 认为英文比例应该高于中文比例的学生最多, 占52.3%, 其次是认为中英文各占一半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双语课以英语为主是主流。

(4) 学生对三年双语教学基本满意, 满意率与其英语成绩呈正相关的关系。

在双语课程总量上, 认为“正合适”的学生比例最大, 认为“过多”、“过少”的学生分别占30%和11%, 正与学生的英语能力高低呈正相关的关系, 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双语课更渴求。

而在对双语教学尝试的评价上, 表示“非常同意”和“同意”目前的双语教学尝试是成功尝试的学生共占54.5%, 40.9%的学生表示不确定, 极个别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尝试不成功;在对自己英语水平进步与否的评价方面, 超过7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明显进步, 这也是一个可喜的数据。

四、结论和改进建议

1. 双语教学推行既有国家政策支持, 更在高职学生中达成了共识

教育部在2001年4号文件中提出, 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2002年把双语教学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汉英双语教育实验在部分有条件的城市开展, 十年过去, 开展主体从本科院校逐渐向高职院校过渡。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 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一文中更指出, 今后逐渐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 学生入学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而从对09级和10级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调研来看, 高职学生普遍乐于接受双语教育。双语教学推行既有政策支持, 又有学生基础。

2.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较好, 双语教学尝试总体上说是成功的

从专业教学大纲来看, 大一第一学期设置“会展概论”双语课, 进行会展常识和入门专业英语教育;大一第二学期开设“交际英语”双语课, 着重于口语交流培训和交流技巧训练;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有“会展英语 (上) ”双语课, 开始涉及会展策划和服务流程中用到的英语;大二第二学期开设“会展英语 (中) ”和“外贸函电”, 继续学习会展策划与服务流程涉及的英语, 并加强英语书信往来的写作训练;大三第一学期有“会展英语 (下) ”和“商务谈判”, 基本结束会展相关专业英语的学习, 并再次强化商务英语的内容;大三第二学期安排学生下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从调研结果看, 高职学生对双语教学普遍认可, 从学生实习的外贸公司和酒店宴会部的反馈来看,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前两届的双语教学应该说是成功的。

3. 逐步推行分班制和小班制, 解决双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教学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把双语课程视为一种负担, 消极学习情绪严重;第二, 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存在“吃不饱”的情况, 要求更多英文内容和课程量;第三, 班级规模太大, 当有学生单独或团队练习时, 其他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要解决这些问题, 进行小班教学和教学分级是比较好的方法, 班级规模控制在25人以下, 并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考评分级, 分级分班教学。但这也要求增加双语教师数量, 对双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当多名老师负责不同双语课程时, 亟待各门双语课程无缝衔接, 避免内容上的重复, 保证难度上的循序渐进。

4. 建立会展呼叫中心, 将双语教学落到实处

目前, 广州及周边主要城市规模以上会展承办机构约为两千多家, 10000平米以上展会每年超过800场, 企业自办的商务活动、会议论坛等每年合计超过13000场, 这些活动带来的呼叫中心外包需求超过500万个呼叫, 可创造200余个就业机会。在此背景下, 本专业开发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校企合作项目———会展呼叫中心的建设, 此项目初定与上海联展公司合作, 提供以下服务:

(1) 呼出型呼叫中心外包服务: (1) 承接会展企业的营销中心外包; (2) 承接会展企业的400客服中心外包; (3) 对外租赁呼叫中心团队; (4) 对外租赁呼叫中心坐席; (5) 租赁云呼叫中心系统。

(2) 整合学校可以进行会展服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依托广交会等地区知名展会, 开展会展社会服务项目, 提高学校软硬件资源的社会效益和利用率。

(3) 人才输出中心为学生提供培训、认证服务, 为会展企业输出合格人才。

在这个项目中, 学生可以实实在在地参与展会招商招展工作、展会咨询接待工作, 有很多机会和外国参展商、买家和观众直接交流, 可同时为多家会展企业提供服务, 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实践机会。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 加强与会展行业交流, 让学校会展专业成为一个在行业占据一定地位的名副其实的会展经济发展的企业、政府的引领者。同时依托华南会展经济研究中心, 开展会展经济理论研究, 从实践再到理论, 为会展企业的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总之, 在职业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对专业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和开发, 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内容, 这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区别于学科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最大特色所在。只有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实现机制, 建立有效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双语教学才不是无根之木, 无源之水。

摘要:文章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两届学生为调研对象, 探讨大力推行双语教学, 努力探索建班机制, 创新双语教学平台, 积极完善实训模式。

关键词:高职学生,双语教学,应用,实训项目

参考文献

[1]范冰冰, 张帆, 张锐.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改进建议[J].管理工程师, 2011, (8) .

[2]齐彬.国外双语教育理论对我国高校双语教育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8) .

[5]黄艳春.简论双语教学及其分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 (3) .

会展策划与组织 篇2

成功的会展活动源于成功的策划,成功的策划源于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的资源整合必须使用有效方法。用系统的观念去认识资源,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整合资源,用系统的功能去实现资源的优化是会展成功策划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之一。

(会展策划是对相关社会资源整合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前言

一、关于会展及实习需要掌握的问题(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1.你参加了多少场展会,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2.你参加的展会是谁主办的?谁承办的?

3.每年这个展览会都有固定的主办、承办、展出时间和地点吗?

4.本次展览会是第几届?展期多长?主要展品是什么?

5.展览的主题是什么?是展示还是展销?是展带会还是会带展?

前言

6.本届展览是哪个机构审批的?是否已经备案?相关批号是多少?是什么时候审批成功的?

7.对去年参加这个展览会的企业有优惠吗?

8.该展览共设置了多少个展区?共多少个展位?其中特装展位多少,标准展位多少,销售多少,哪些机构参加?

9.展区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展位可以随时换吗?

10.参展流程是怎样的?如何报到?如何保障参展商的展位一定有专业观众?

11.展览会做了哪些宣传?在什么媒体,什么时间做了宣传?宣传主题是什么/

12.展览同期还有什么活动?都有那些人参加,是收费还是免费,如何参与?

思考题

1.你认为举办一次成功的展会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2.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会展行业人?

一名会展策划人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会展项目的组织、审批、备案以及报送方式

2.会展项目的立项、可行性报告、预算基础知识

3.了解策划活动的基本目的和希望产生的收益

4.会展策划人在策划具体项目时,需根据不同项目涉及到的行业与事件,进行认真分析与总结,并能扑捉到潜在商机

5.会展策划人要有较强的市场洞察力,较好的事物分析能力,可以对事物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6.需要了解会展产业的潜规则,并掌握产业的核心资源

7.需要掌握一个会展项目的完整操作流程,并可以通过文字描述,使合作团队知道流程中的重点与分工

8.了解统计学、社会学、营销学、英语、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媒介传播等相关知识

主题讨论

什么是会展策划?

首先是必需有创意,我认为没有创意就绝不能叫作策划,套路性质的方案或者在纸上做一些表格充其量是个“安排”。策划而没有创意,项目也就没有灵魂,没有那些能够点燃自己和照亮他人的激情,象是白开水一般。

策划需要经验积累、对外界环境敏锐的洞察、迅速的反应和睿智深入的思考;也许,即便有了这些,你绞尽脑汁也不得要领,还必需期待那偶尔灵光一现的火花。创意可以是有独到之处的全新的表现,也可以是推陈出新或者“旧瓶装新酒”,可以是组合,但是单纯模仿他人就缺乏生命力,就象歌星们一样,没有哪个是因为模仿别人而走红的。

其次,策划需要系统的实施步骤,没有亮点不能算是策划,但是仅仅有亮点也不行,要具备可实施性,要有布属,从内容到表现形式再到运作的流程。同时必需能够执行,也就是实施起来。策划有时候是很多元素的集合,有些甚至是一闪而过的历史机遇。但是再好的策划和创意,没有执行起来便什么也不是,仅仅浪费一些打印纸而已。

学习方法

五W系统分析法.所谓五W指:

1、WHAT(做什么)?即做什么样的会展项目。它包括项目名称、主题、内容、形式等;

2、WHY(为何做)?即选择项目的背景理由是什么。其答案是基于对项目关联的宏观和微观资源环境的分析、整理和判断;

3、WHO(谁来参与)?即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和参与对象如何。它包括支持、主办、承办、执行承办、协办、赞助、参展、参会等单位的选择;

4、WHERE(何地做)?即项目在什么地方举办。它包括举办地所处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行政、人力等资源状况的分析和判断;

5、WHEN(何时做)?即项目实施的具体时间如何。通常包括项目的规划、筹备、执行时间及周期的安排。会展组织者和策划者采用五W系统分析法,可以对会展活动相关资源进行简单地、明确地、系统地分析和整理,从而对会展活动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地定位。

五W系统分析法,就是采用五W问答的形式对会展活动五大元素涉及的系统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判断的系统方法。WHAT的确定是基于会展活动的战略系统的分析、整理和判断。它包括会展活动的战略机会、手段、阶段、目标、目的等一些内容。WHAT通常与WHERE(地点)结合起来考虑。确定了WHERE(地点)就有了WHAT(做什么)的系统目标;知道了WHAT(做什么)就可以选择合适的WHERE(地点)去满足WHAT的要求,两者答案确定过程就是回答WHY的理由;而WHO(组织机构)的确定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做的问题;WHEN(何时做)是根据WHAT的需求、WHERE的状况、WHO的能力来确定的。从操作会展实务过程中发现,这五个问题回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展活动的成功与否。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处理过程,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又互为制约。在特定的条件下,往往一个答案的优先确定,就成为其它问题答案的主导思维。

如:某一机构想推出“中国酒文化年”活动,并就此活动在某一城市举办一次以“酒文化”为主题的会展活动。根据五“W”系统分析法,第一个问题已经有答案,即内容“酒文化”已经确定,其他四个问题也需围绕“酒文化”来整理思路。首先具有弘扬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城市有哪些,最具备举办条件的是哪一个城市,确定举办城市就完成WHERE的答案,选择举办城市的过程就回答了WHY,而主动申办的城市就解决WHO的问题,最后根据会展活动筹备时间、气候状况、政府和与会人员的意愿等因素来综合考虑WHEN的问题。

模块一 会展项目策划概述

关键词汇:

现代会展

会展项目策划(project planing)

会展项目策划的特点、作用、原则、基本流程

1.1 会展项目策划的概念与特点

1.1.1现代会展的概念

会展也就是会议、展览、节事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个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交流活动。

简言之,会展是指特定空间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交流交易活动。

1.1.2会展项目策划的概念

1)会展项目的概念

会展项目是以各种会展活动为对象的新型项目形式。根据会展活动主题类型,从大的方面来分,会展项目包括会议项目、展览项目、节事活动项目等。

2)会展项目策划

会展项目策划是对会展进行管理和决策的一种程序,它是一种对会展项目的进程以及会展项目的总体战略进行前瞻性的规划活动。

一般说来,一份完整的会展项目策划,基本上包括策划者、策划对象、策划依据、策划方案和策划效果评估等要素。

1.1.3 会展项目策划的特点

会展项目策划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变异性、可行性等特点。

(1)会展策划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针对性(一般体现在主题上)

(2)各方面,各环节的一致,保持与目标的统一。系统性

(3)任何的策划活动都不是静态,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变异性、(4)会展策划在市场中要切实可行可行性

2.会展策划要素

(1)策划者

(2)策划对象

(3)策划依据

(4)策划方案

(5)策划效果评估

会展策划诸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1.2 会展项目策划的作用与原则

1.2.1 会展项目策划的作用

会展项目策划的重要作用主要有5点

1)战略指导作用

2)实施规划作用

3)进程制约作用

4)效果控制作用

5)规范运作作用

1.2.2 会展项目策划的原则

会展项目策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6个方面

1)借势原则

所谓借势,就是借助别人的优势为己所用,优秀的会展项目策划人要懂得“巧借东风为我用”的策划原则。借势有借大势、借优势、借形势之分。

(一个成功的商业人要懂得利用周围及可能用到的所有资源)

2)目的性原则

会展,从大的方面说,或者为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或者是为传递有关的信息、知识、观念;或者为打造城市品牌,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总有一定的目的。

3)操作性原则

会展项目策划不但要为会展活动提供策略的指导,而且要为它们提供具体的行动计划,使会展活动能够在总体策略的指导下顺利进行。

4)创新性原则

会展项目策划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会展理念的创新、目标的选择与决策的创新、组织与管理的创新、会展设计的创新等。

5)有效性原则

会展活动要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举办会展活动的一个主要的目的。

6)规范性原则

会展项目策划的规范性原则要求,首先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

其次,必须遵守伦理道德的原则,在不违背人们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图腾禁忌、风俗习惯进行策划。

规范性还要求会展项目策划必须遵循行业规范,做到管理规范、程序合理、操作有方、竞争有序。在深刻把握会展经济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完成策划。

1.3 会展项目策划的内容和基本流程

1.3.1 会展项目策划的内容

会展项目策划的内容有会展的调查与分析、会展的决策与计划、会展的运作与实施、会展的效果评价与测定等。

1)会展的调查与分析

2)会展的决策与计划

3)会展的运作与实施

4)会展的效果评价与测定

会展活动流程

阶段一计划组织阶段

市场调查

可行性分析

立项

阶段二运作阶段

1、招展

2、招商

3、供应商选择

4、相关活动

5、宣传

阶段三 实施阶段

1、展前准备

2、现场操作

阶段四 总结反馈阶段

1.3.2 会展项目策划的基本流程

1)成立策划小组

(1)项目主管。(又叫AE人才),客户主管又称AE,是英语Account Executive一词的缩写,它是指在广告公司中执行广告业务的具体负责人。“AE”制度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广告界较为流行,实行“AE”制度,广告公司就必须深入了解广告客户的情况。在广告公司内部,“AE”其实就是客户代理。他对广告客户的性质、经营方针、政策、营销的商品、顾客、竞争对手、广告预算等情况,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一般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或业务部经理、创作总监、策划部经理等人担任。

(2)策划人员。

(3)文案撰写人员。

(4)美术设计人员。

(5)市场调查人员。

(6)媒体联络人员。

(7)公关人员。

2)进行市场调查

(1)市场前景分析(如政策可行性、市场规模及类型等)

(2)同类展览会的竞争能力分析

(3)本次展览会的优势条件分析

(4)潜在客户需求调查

3)决定会展策略

(1)展览会的类型(政府主办的展览会、公益性质的展览会和商贸展览会在具体操作模式和策略的制订上有很大区别)

(2)产业标准。

(3)地理细分。(不同地区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有着不同的需求特征及营销反映,因此,地理变量经常被作为划分展览市场的依据。在进行地理细分时,展会组织者不仅要分析不同国家的参展商对展览会的个性化要求,而且要弄清楚参展商在本国的具体分布,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决策)

(4)行为细分。(行为细分是指根据参展商的参展动机、购买动机、购买状态或对展览会的态度等进行市场细分,其中参展动机被认为是进行展览市场细分的最佳起点)

4)制定媒体策略

在会展活动中,不同利益相关主体面向特定的公众需要采取不同的媒体策略。

例如,若从提升城市想象的角度分析,在一次大型的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中,城市政府面向媒体的主要工作包括:

(1)在会展活动开始之前,政府需要媒体对展览会前期的准备工作、展会特点、创新等做大量的宣传报道,具体方式有举行记者招待会、或组织专家学者讨论并在专门的媒体上发表声明,以吸引市民和潜在专业观众的注意。

(2)在展会举办期间,继续组织有关媒体尤其是本地主流报纸或电视台对会展活动做进一步宣传,以满足不同公众对此次活动的关注需要。

(3)活动结束后,政府应该鼓励媒体对此次活动的效应和成果等做总结性报道,以加深公众的印象,并达到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

若从参展商的角度来说,在展览会开幕之前,参展商除了直接邮寄与客户联系并邀请对方光临自己的展台外,还要积极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体对本企业的参展活动做大量的宣传,可以在报纸杂志或参展手册上刊登广告,也可以利用展会主办者发行的展览快讯,宣传和介绍企业参展产品,以吸引专业买家来洽谈。在展览会期间,还可以通过别出心裁的现场表演、公关事件或召开新产品推荐会等来吸引媒体和专业观众的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为推广企业的品牌形象或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参展商必须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并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争取让媒体在展会期间对本企业给予更多的报道。

5)制定设计策略

6)制定预算方案

一般说来,制定一份会展预算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数据。

(2)行政管理费。

(3)收益。

(4)固定费用。

(5)可变费用。

(6)详细开列的项目。

(7)调整控制。

7)撰写项目策划方案

会展项目策划就是会展的策略规划,为了会展的成功进行,对会展的整体性和未来性的策略进行规划。它包括从构想、分析、归纳、判断,一直到拟定策略、方案的实施、事后的追踪与评估过程。

8)实施效果评估

如果说会展相当于“播种”,建立新的客户关系,那么,会展后续工作就相当于“耕耘”与“收获”,将新的关系发展为实际的客户关系。

本章小结:

会展包括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等方面,会议侧重在信息交换,可以是经济行为,也可以是政治行为、科技行为;而展览则侧重在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主要是一种经济行为。节事活动包括节日、庆典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动。它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经贸洽谈、科技文化等多种活动于一体。与会议展览相比,节事活动更加贴近公众生活。会展是一种特殊的流通媒介,是信息传播与实物传播的载体。本章在梳理清现代会展概念的基础上,对会展项目策划的概念、特点、作用、基本原则以及基本内容和基本流程作了细致地分析。最后将会展归结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最有效的营销方式”,给会展项目策划以确切合理的定位。复习思考题:

1.会展项目策划有哪些具体作用?

2.进行会展项目策划应遵循那些原则?

3.会展项目策划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4.随着中国加入WTO,会展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和国际接轨,目前我国会展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5.有学者指出,只有当会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营销方式时才决定会展,为什么?

6.会展项目策划是从事会展行业工作的必修课,但行业实际需要的策划师是有限的,如何理解会展人才定位问题?

7.策划一份高教出版社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举办的书展(含教科书、教参、电子课件、影像磁带等产品)

案例分析:

第100届广交会有如下特点:

首先,该展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广交会的创立到成长为品牌展会,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

第二,该展会国际化程度高,出口成交创历史新高。

第三,品牌企业成交保持良好势头,这可以说是广交会较成功的特色项目策划。

第四,展会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示了广交会的策划者具有与国际接轨的前瞻性战略眼光。

第五,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在品牌展会项目策划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练习答案

1.简述会展策划的基本流程?

(1)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调研

(2)制定详细完整的会展方案

(3)制定媒体战略

(4)制定设计策略

(5)相关的会展服务

(6)做好对会展的评估

2.简述会展策划的内容?

(1)会展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2)会展的决策与计划

(3)会展的动作与实施

(4)会展的效果评估与测定

3.简述新闻发布会的策划目的和原则?

一是加强展览会的宣传,营造气氛,扩大声势,强化公众对展览会的知晓度;

二是吸引更多的潜在参展商和参观者,新闻发布会将起到一个提前发布信息的作用,公开展会的有关信息,扩大招商和招展的范围和力度;

会展策划与组织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规格

建设世界城市已成为北京市未来发展的新目标。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作为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会展业,以其特有的集聚性、辐射性和带动性,将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会展行业的大力发展催生了对会展人才的巨大的需求。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强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强调会展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充分分析北京市会展业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逐步形成了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合作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见下图)。

所谓“GPTC”是指通过搭建“通用平台GP”实施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养,通过建设“技术中心TC”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其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通用能力,指那些跨越职业的、对于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素质与能力。二是专业能力,指从事职业岗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个能力也应该具有综合性,而不是单独割裂肢解的,具体可包含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社会能力(社交沟通)、方法能力(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方法等)、个人能力(耐心、细心、认真、宽容、快乐、耐挫等能力)等,专业能力中渗透通用能力的培养。该模式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提出的能够实现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近(零)距离对接的模式,是指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学校和企业间采取专任教师下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学生深入企业实践的方式实现融合。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合作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成长的三个阶段:会展项目助理人员、会展营销人员、会展项目主管;设置三个发展阶段:即会议会务和展览展务能力阶段、会展营销服务与管理能力阶段、会展策划能力阶段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每一阶段均围绕专业核心技术课形成理论课程与实习实训课程相结合的闭环结构,以实现使学生理论水平逐步提升、专业能力逐步熟练、就业能力逐步增强的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结合本地区会展人才需求精准定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会展业人才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是专业的会议或展会组织者人才,包括策划、现场管理、招展招商人才;第二是场馆管理人才和参展商方面的会展人才;第三是服务人才,如翻译、物流、广告、旅游、饭店和搭建人才等。会展人才也可按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与会展支持性人才来分类。目前市场较为紧缺的是会展核心人才,即熟悉行业情况、擅长实际操作的复合型专业会展活动策划和营销人才。结合北京市会展企业人才需求、学院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师资队伍特点等条件,确定了具体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满足北京地区会展业发展的一线从事会展策划、现场管理、招商招展以及从事服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二、确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基于GPTC人才培养模式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将人才培养原来的单纯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变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提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改善其综合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既注重通用能力的要求,也注重了职业能力的要求,同时在职业能力上也注重体现含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表述为专业技能。同时在确定人才规格时对学生提出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例如,《会展策划师》。同时,鼓励学生取得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公务员资格证书》、《助理营销师证书》等同等水平的证书。

三、围绕会展核心人才的培养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可以分为会展辅助性人才、会展核心人才、会展支持性人才。经过调研,确定了会展核心人才作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定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基于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而设计的。

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融合三环渐进人才培养模式,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阶段:会展项目助理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会展营销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

核心技术课程全部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工作学习任务为载体,课程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基于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或是对实际工作进行了加工整理或改造,以适应学校教学环境的任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操作中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学习任务的设计、安排和学生完成情况的考核均有企业专家的参与。

四、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1 根据工作过程的复杂性,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确定了课程的先后顺序。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建设核心课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的阶段,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情况如下图:

专业核心课程内在逻辑链路及对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见图2:

2 根据从简单的综合到复杂的综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思路,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前后顺序的安排。

nlc202309011606

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工作任务中涵盖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每个工作性学习任务均来源于实际工作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每个学习任务都是完整的任务,体现出完整的业务流程。从简单的综合到复杂的综合过程中,每个工作任务中都会有一些重复的内容,这些能够强化学生基本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态度,随着每个工作性学习任务的复杂度和理论高度的提升,学习者的职业能力也逐步提高。五门核心课程内容的工作任务先后顺序如表2。

3 改进了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1)与企业教师合作,将授课地点搬到展会现场。

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一线技能人才,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专业技能,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和企业的零接触。在展会现场,企业教师与专任教师同时到场,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同时,解答提出的各种现场的问题,解决临时的突发事件。现场教学后,每个项目小组制作项目汇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在研讨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汇报的修改稿。

(2)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设计与实施课程

多数核心课程的工作性学习任务均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和设计,有些工作性学习任务引入了企业的评价标准,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授课,如会展设计、展览策划等,并让企业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搭梯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基础,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设计为了完成工作性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搭梯子”。这里的“梯子”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包括项目指导书、学习工作页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资料自主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设计项目指导书、学习工作页是特别注意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实现工学结合。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指引方向

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陪伴者和评估者,教师的主要工作包括:第一,教师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撰写详细教案进行路径的引领。第二,通过制作演示资料帮助学生在做中反思,对理论进行归纳。第三,通过设计课堂考核方案、日常测评表、试题库、技能测试题库等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的验证。第四,通过撰写教学分析,进行教学反思,改进和完善该课程的教学。

工学结合课堂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四、建设专任教师师资队伍保障人才模式创新的实施

从实践能力、指导能力、研究能力的角度对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使其成为“能实践、能指导、能研究”的专业带头人。建立“会教学,会实践、会服务”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参与技术服务等制度,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一支“持双证、懂行业、善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用企业指导教师,建立了一支“爱教育、爱人才、爱行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各门核心技术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课堂教学工作。企业兼职教师将本企业的工作项目带到课堂,与学生们共同开发企业项目,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定位精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未来发展紧跟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步伐,立足于学院专业群的特点,贯彻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充分考虑了北京市会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学院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以及师资队伍等特点的基础上,搭建了完整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基于GPTC平台的会展核心人才典型工作岗位的校企融合‘三环渐进’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逐渐建设成为特色专业,不断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需求、达到企业标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较高的会展业一线高技能人才。

会展策划与组织 篇4

1.学习目标与岗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实际的调研中发展从事策划工作的一般是项目主管级的工作人员, 工作内容与管理项目是分不开的, 所以学习目标中有具备时间管理的能力, 这样一来, 学习目标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大大增强了。

2.学习目标体现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学习目标改变以前只考虑专业能力培养的情况, 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了融合性处理, 例如能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就体现了社会能力培养的内容。

3.课程目标适当高于企业的要求, 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大量的实际工作往往比理论上简单, 如果我们仅考虑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内容, 完全不考虑实际工作中偶然发生的内容, 培养的学生应变能力就不够, 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时, 既要考虑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要考虑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课程目标适当高于企业的要求。

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思路

1.针对性。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北京发展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的一线的会展人才。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根据北京地区会展企业对从事展览策划工作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需求来设计的。同时, 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 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相应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适用性。学生需要完成的课程的学习任务, 全部来自于会展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 为学生从事展览策划工作, 打下了专业基础。同时,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的转化能力, 课程的学习任务也没有完全照搬企业的工作内容, 而是把企业的工作内容转化为教学中可实现、可操作、可执行的学习任务, 使得学生在教学环境下, 完成课程的项目内容。

三、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内容组织与安排

内容的组织安排上, 我们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 体现整体性的设计思路, 按照会展策划工作的不同阶段, 将企业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 融入到教学可实现的学习任务中。每个学习任务都体现了展览策划工作的逻辑性, 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 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 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会展策划的专业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要点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点的学习--根据任务工作6步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内容--项目评价总结。这四个教学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在项目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能够体现教·学·做结合,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学生按照项目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每个项目小组由5~6名同学组成。由两个主讲老师共同完成授课任务。每名教师指导3~4个小组。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充分的沟通, 团队协作, 同时要把项目成果向指导老师汇报, 并回答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从学习任务的分析到学习任务的完成, 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技能, 而且能够锻炼和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学生按照实际的六个工作步骤, 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完成, 并由企业兼职老师根据学生正在进行的项目任务, 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的工作方法与学生一起分享, 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核心方法, 同时使学生感受学和用的联系和区别, 激励他们明确目的, 不断努力。突出实践性内容, 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宽泛和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同时, 补充和填补了教学中部分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不足, 为培养学生复合型素质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实现与展览企业工作内容的零对接。

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评价方案的思路

考察一个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要体现出工学结合的思想。核心课程的评价应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 评价指标不能脱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本的思路是: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 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具体如下:课程项目评价主体由学生项目团队成员、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三方结合共同评价。课程项目评价的内容需要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 评价要以检验学生能力提升效果为主, 验证学生知识领会程度为辅。课程项目评价对象需要针对学生完成的可视化成果 (如学习工作页中的条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填制的表单、制定的计划、编写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录制的音像资料、软件系统操作获得的数据结果等) 进行评价, 同时适当包含教师自身授课反思及学生课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课程项目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集体陈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运用多种手段检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五、结语

会展与策划 篇5

技能证书 : 会展策划师、上海市旅游局的助理会展师、会展师等职业资格证

主要课程:会展基础、项目管理、会展营销、会展融资、会议策划与组织、展览会策划与管理、会展接待与服务、商业展示设计、广告实务、会展场馆管理、会展文案等。

会展策划与组织 篇6

1.1 评价以政府评估为主, 缺乏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从当前我国大学生培养效果评价方面的现状来看, 大学生质量评价以政府的评估结果为主, 虽然我们一直呼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但目前像企业、学生家长等社会力量仍处于从属地位, 缺乏社会力量的评估, 导致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最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往往以政府的评估为准, 这不利于质量评价效果的最大化。

1.2 评价方法单一, 评价方式表层化

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来看, 人才评价多为结果性评价, 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人才质量高低的评价依据, 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效果, 学生则一味追求学习成绩, 这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更为可怕的是,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方面使用的是相同的方法, 即统一制定人才培养评价表, 由学校特定的组织部门进行评分, 收集评价数据, 分析评价资料, 得出评价结果, 忽视了人才培养评价的针对性与情境性。

1.3 以定性评价为主, 缺乏定量评价

新教学标准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优质学生。因而在人才评价方面则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情感发展、主动学习的能力、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及学习气氛是否融洽等非智力的内隐因素。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 我们更希望使用可以量化的指标, 可量化指标区分度一目了然, 新标准下的因素却是难以量化的, 多为定性指标, 但由于这些因素较为重要更应该加重该方面的评价, 当然在进行指标设计时, 要尽可能做到可测量性、科学性、真实性。

2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教育中, 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本主义教育观, 要促使人实现自我, 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使人性达到完整。因此, 要做到以人为本,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应更多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进行学生自身技能培训;第二,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追求其全面发展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教师既要担任指导者的角色, 也要扮演激励者的角色;第三, 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间能像朋友一样的进行情感交流。

2.2 设计符合会展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最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区分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会展专业在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应以“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个维度为核心, 围绕核心维度进行相应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在人才培养评价过程中, 不仅要对教师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更要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方面进行评定, 评价都需要体现会展专业特色、符合行业发展特点, 以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群的诉求为依据, 以就业导向为指导思想, 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会展人才。

2.3 与考取会展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确定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推行“双证书”制度, 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高职院校可引用国家级会展策划师、会展职业经理人的考试大纲制定专业人才方案, 结合素质要求设计教学目标, 改进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提升。要积极与大型会展企业进行合作, 做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匹配。

2.4 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指标体系的改进

通过对所设计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进行实效分析, 发现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 改进评价内容、修订评价指标, 以此来保证人才培养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最终促进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主要内容

3.1 对人才培养前期的评价

人才培养的前期准备包括的内容非常多,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前期要做好培养理念的定位, 培养目标的确定, 课程资源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高职院校会展专业要顺应时代发展, 及时更新培养理念, 积极创新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大胆进行课程改革, 由会展行业、会展企业代表以及学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团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准备条件进行科学评议、论证和审核。

3.2 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

教育过程比一般企业生产过程更加复杂, 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将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能满足会展业发展需要的、能胜任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群的职业人, 人才培养一般划分为五个阶段:新生入学的适应阶段、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的基本能力形成阶段、综合能力与社会能力形成阶段和社会适应与能力提升阶段。每个教育阶段的评价, 都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研室对学生学的效果评价、教师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评价、学生自己和同学之间的互评、参加企业实习的评价, 最终综合几方面评价, 进行全面分析, 方可反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情况。

3.3 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

要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要以知识的教育、认识能力的发展、情感意识的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 即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最终是要培养“完整的高职会展专业学生”, 并追求“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顺利发展。高职会展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分为三类: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基础能力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是学生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并适应岗位的基石;专业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动力, 是学生能游刃有余的从事某项工作关键所在;拓展能力是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最终保障。

4 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4.1 注重评价的科学性, 反应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校内软件硬件、课程体系、社会人才需求、生源环境都在发生变化, 因而人才培养评价要注重动态发展并不断优化, 不断改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不可固定使用一套指标体系和一种评价方法。

4.2 充分利用校内各级组织部门的力量

人才培养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既有人的因素如校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 还有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如培养目标、校内实训设备等方面的因素。因此, 高职院校各级组织部门要结合两方面因素来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确保人才培养评价有章可循。

4.3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是当今时代最流行的词语,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 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评价已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理论研究及评价方法。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优质人才, 在人才培养评价方面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 科学使用大数据, 充分吸纳社会评价资源, 提高评价结果认同度。

5 提高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5.1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坚持能力本位原则

在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中, 其最大特点在于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针对性上, 它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要强化学校和用人单位间的紧密合作。

(一) 职业能力的分析

要进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 第一步就是要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具体的做法是把某个特定的职业工作划分不同的职责, 这项工作一般由行业职业专家进行, 之后再在每个职责下划分具体工作任务, 从而对应出完成每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各项职业能力。

(二) 职业素养的形成

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意在增强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 进一步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使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并针对学习的需求性, 让受教育者更加主动参与学习中去, 坚持不断的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未来的趋势走向, 逐渐得到职业素养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5.2 依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全方位、多渠道的评价体系对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一)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了解毕业生受欢迎程度、用人单位认可度以及社会贡献率等。人才培养评价应把用人企业, 中介机构, 毕业生及其家长四者的评价相结合。人才培养需求来自于企业, 毕业生需接受企业检验。学生家长比较子女培养前后的综合素质, 从侧面反映出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满意度。毕业生评价是社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针对会展策划与管理职业教育, 不但要考察专业理论, 还要注重对专业技能的考察。对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要从会展企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等几方面进行设计,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人企业提供毕业生满意度、职业稳定率、岗位晋升率等数据, 毕业生层面主要展示岗位满意度、薪酬水平等信息, 学生家长主要提供毕业生精神面貌和能力提升等资料。另外, 学校还要考核学生的思想素质, 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身体以及心理等各项素质。同时要逐步扩大考核的范围, 不断更新考核内容,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对于高职院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而言, 应把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岗位技能及要求,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可将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分为下面三个阶段:学生实习阶段、毕业生成长阶段、毕业生成熟阶段, 每个阶段的评价都要尽最大可能做到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学生实习阶段, 用人单位要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 实习评价包括学生的工作能力、实习态度、职业道德水平等,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毕业生成长阶段, 学校要对学生在企业的表现进行追踪调查, 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毕业生进入职业成熟阶段, 其工作责任心与主动性、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精神等, 能较全面地反映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

高职院校应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充分使用信息化手段, 并科学分析人才培养评价结果, 总结反馈后改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分析其他院校会展专业的发展, 了解本校会展专业的地位, 以便对学校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迅速崛起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科学的效果评估, 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发展, 更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但就当前的研究成果, 关于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方面, 研究较为匮乏, 无论是评价内容、评价手段等都与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考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最后提出从根本上改进和提高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吕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学周刊, 2015, (12) .

会展策划与组织 篇7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

在工作过程的实践性课程中, 实践性是这一课程的中心属性,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 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学习情境, 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会展策划与管理》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去策划会展”的专业课程, 其重点通过对会展策划原理及会展策划与管理流程的阐述, 激发学生在会展策划中的创意和创新, 使学生较为全面和熟练的掌握会展策划的基本操作技能, 熟悉现代会展的策划运作。《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应该打破传统课程中按照知识体系来划分教学单元、组织教学体系的模式, 而是在对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及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项目建立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 以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 并以项目推动教学的课程模式, 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 整合理论与实践,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1.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设计若干个具体任务, 以任务为驱动, 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 掌握教学内容和技能, 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项目引导教学法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信息采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等过程, 分析项目, 解决问题, 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二者都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中做、做中学”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任务是具体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围绕一个具体教学内容或者技能的;项目驱动的项目是综合性、持续时间长的、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工作的复杂过程。任务驱动主要在课堂内组织, 项目教学则延续到课外。

1.3 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无论是项目导向还是任务驱动, 都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 带着问题思考, 并且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是单一的个体, 而是以小组为单位, 承担不同的项目 (任务) 角色, 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协调、统筹等合作方式来共同实施项目、完成项目、总结项目。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学习技能, 在合作中创新和完成项目 (任务) , 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式的教学,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的实际能力。

2《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所谓“工作过程”, 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根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学习任务后, 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一种课程方案。根据对会展策划与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调研以及参照了国家关于会展策划师等岗位的描述和职业标准, 从事会展策划与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 会展 (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场馆租赁、奖励旅游等) 项目的市场调研; (2) 会展的立项、主题、招商、招展、预算、运营管理及相关活动等方案的策划; (3) 会展项目的销售; (4) 会展的现场运营管理。 (5) 展会活动的全程策划协调。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典型任务的对应关系。 (图1)

根据图1的分析, 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会展策划前的计划———会展立项策划方案的形成———会展策划的具体运行与实施———会展策划的评估的工作基本过程进行组织, 使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了解熟悉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工作过程。在实现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化基础上, 结合会展活动的四个主要类型———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奖励旅游, 设计了四个项目 (学习情境) 。每个项目里设计了4-5工作任务 (子情境) , 涵盖了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 且每个项目中工作过程是基本一致的。这样, 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在每个具体的会展项目中都反复学习会展策划与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 尽管工作过程是重复的, 但由于项目不同, 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随着项目的推进, 学生的会展策划与管理的能力得以不断强化和提升。

3《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

3.1 知识目标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知识目标是:熟悉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熟悉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本流程;掌握会展策划与管理的技能。

3.2 能力目标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能够对某一会展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能够与团队合作完成会展活动的策划方案;能够围绕会展策划方案开展推广和实施工作;能够有效地对会展项目实施管理和评估。

3.3 素质目标

《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观念、职业精神;培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培养学生基础与实践并重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踏实肯干, 执着敬业的价值观和处世的态度。

3.4 整体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目标, 在对该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基础上, 在整体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 对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提出了对应的能力和知识目标, 使得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了标准参照, 更加科学, 也保障了整体教学的有效进行。

4《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实施的保障

4.1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而设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项目课程, 以真实的会展活动框架, 按照会展活动策划与管理的工作流程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设计, 要求教师必须对课程有全面的掌控, 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所以, 为配合课程的有效进行, 必须围绕课程打造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4.2 模块化教学

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上, 为保证课程内容的连续性以及工作任务的有效开展, 该课程的时数安排必须打破2课时为单位的组织, 按照内容, 可设计3~4课时为一单元, 灵活实现地的模块化课程教学。

4.3 教学场所

在《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中, 每个项目的完成都以某个会展活动形式的完整举办贯穿始终, 所以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必须依托会展专业的实训场所和实训条件, 来辅助完成教学目标。

摘要: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是会展业发展急需的核心人才。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课程正是围绕培养学生会展策划与管理的能力而开设的核心课程。文章从该课程的内容出发, 提出按照工作过程组织课程, 按照项目设计教学过程, 对该课程的改革和教学设计提供了完整的思路。

关键词:会展策划与管理,工作过程,项目,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5) .

[3]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2) .

[4]沈伟玲.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 2012 (1) .

上一篇:袋式除尘下一篇:子宫压缩缝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