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2024-12-11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共8篇)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篇1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

比较

要: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最为广泛的是“双元制”。以机械专业为例,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实习操作是由培训机构掌管,主管部门是工商会,考试也是由工商会统一组织,因此两个部门没有太多的关联,只是管理上的“双元”。

学生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三天在培训机构学习技术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理论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学习技能。因为学习技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小组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因此,一个班的学生有可能被分到10个培训机构中实习培训。并且其中三天技能学习和两天理论学习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人学习理论和培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并非统一学习理论后再统一培训。这是学习上的“双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制度,但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比较落后呢?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是技校教育,采取的是前苏联模式,后来经过调整,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中技(中职)学制三年,在学校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进行实习培训,既有自己的理论教学教室,又有自己的实习培训场所,一般是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学习理论。到三年级的最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制度与德国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生能整体而系统地上好理论课。在我国理论课是统一教学,不像德国,学生三天在培训机构实习培训,两天在学校上课,感觉比较凌乱,而且每天上课和实习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因此,德国的教师不能采用我国的教学方式,只能采取学生问、教师辅导的方法。

其次,可以节省时间、减少费用。在德国,由于学校没有实习机构,学生到实习机构实习时,路途遥远的学生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而我国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校里实习,去实习如同到教室一样方便。德国的学生不但“伤财劳民”,而且长时间开车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国的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经过多年的考察、实践,推出了“一体化,双证书”培养模式,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培养出来的职校教师不但精通理论,而且能传授技能,教学与实习可以“一气呵成”,打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育模式,消除了理论教师不会带实习、实习师傅讲不透理论的弊端,避免了学生的重复学习。

但是,德国严谨的教学方式具有优越性。到过德国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感觉,德国人太古板,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定程序或方法。如果不按其方法去做,他们会不高兴。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其实不然,那是一种严谨的作风。笔者有过亲身体验,在学习电阻整排焊接的时候,教师的方法是在电路板上装一个电阻,用夹钳夹住,然后焊接,如此重复。当笔者焊接了几个后,觉得用夹钳一个一个地夹住、松开,再夹住、再松开,很费时间,于是将电阻整排安装到位,一次性用夹钳夹住,再依次焊接。教师发现后非常高兴地夸奖了我。所以说,德国人严谨,但并不古板。他们强调学习的过程一定要按部就班,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这不是古板,而是在保证最佳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再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德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法也具有优越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入学。在德国,职校学生从入学前考核开始就是严格的,学生申报学校的时候有面视一关,一般有5位面视考官,由教师、老板、工商会成员组成。面视最短时间30分钟,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观察学生是否对专业感兴趣,感兴趣才录取,对于没有兴趣或兴趣迷茫的学生则给予指点,引导其寻找合适的专业。在我国,没有教师或机构对学生进行入学前的兴趣指导和面视,只有缴费与体检,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做法。那样,就会减少许多由于学生不喜欢专业或兴趣不足而转专业或放弃学业的尴尬局面。

二是处理犯错误学生的方法。在学校中,学生犯了错误,即使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学校也不能开除学生。例如发现学生吸毒,只能与医生配合共同进行教育。德国人的理念是要教育学生走出困境,如果年轻人失去了学校,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而在我国,不要说吸毒,就是作弊也是要被开除的,理由是为了学校的名誉,为了引以为戒、杀一儆百„„,很少会为犯错误的学生着想。开除了学生,只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似乎只是标语。

三是思想教育。在德国,从不强迫学生去做什么,只是告诉学生在一个集体或一个行业中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对待别人,自己做完一件事情,或说完一句话,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处世能力。这种“待人如待己”的处世思想使德国人很和气、很友善。在这方面我国欠缺的很多很多,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消失了。我国是文明古国,传统美德的教育必须加强,不能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口号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中。

四是教学方式。在德国,学生上课先自学,然后再讨论,最后得出观点,或请教师进行讲解,或向教师求助。这样的上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生都具有很好的口才和表现力。而我国的学生上课最多用的是耳朵,语言表达则缺乏锻炼。当然,教学方式是由国情决定的,国外是小班课,一般每班在25人以下,而我国是大班课,每班少的有四五十人,多的有七八十人。怎样在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深入探讨。

五是鼓励式教育方法。在德国,采取的是鼓励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在一次高中生毕业典礼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光碟,在学校的大屏幕上放映,最后还要拍卖自己的作品。大家笑过之后,有家长用25欧元买走了他的作品,这就是一种实质性的鼓励。德国人知道参天大树是在富于个性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六是“包容式”毕业。德国的职校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那些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培训机构会将其安排在机构里再学习工作半年,并且付学生全额工资,目的是避免学生刚毕业就失业的情况,也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了最大的保障。我国也用分配或推荐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但是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做得像德国这样完善。

此外,德国的技能关卡远比我国严格。在德国,每年职校毕业生都要通过工商会的考试,通过者才能领取技能上岗证上岗工作,如同我国的中职生毕业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一样。但是,德国的考试把关非常严格,每个考生要通过理论与实操考试,一般理论考试需要2个小时,实操则由专业而定,例如机电专业,一般考试需要6~13个小时,并且有5个监考教师监考,不存在作弊现象。因此,通过考试的学生都能真正达到技术要求,是合格的毕业生,毕业生的最大愿望就是能一次性地通过毕业考试。而我国现在可谓证书漫天飞,只有初级水平的技术工人却有技师证书,很难想象我国技术证书的含金量是多少。特别是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三年才能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竟然能在一个月之内培养出中级工,半个月之内能培养出高级工。不说是天方夜谭,也足以让人惊诧莫名。

通过以上对比,我国职业教育的硬件尚可,差就差在软条件上,主要是缺乏严格的管理、科学的引导、严谨的责任心。要想振兴我国的职业教育,首先就得把好技能考核这一关。要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严谨的办学与考核方法,不断更新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篇2

德国的教育观念比较新,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中心位置, 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说只是提供咨询和帮助的人;学校主张学生“用脑, 动手去学习”, 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在“干中学习”。

学校认为:今天的学生成长在知识和信息社会, 是未来的劳动力, 社会期待着学校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能力, 学校必须传授给学生主动处理信息, 获取信息和灵活应用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以便学生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准备。因此德国的课堂教学采取宽松的气氛和小班制, 每班只有25-30个学生, 学生有机会充分地畅所欲言, 分组讨论, 并和老师尽情互动。 (当听说我国小学和中学班额50-60个学生, 吓得他们只吐舌头) 。德国的学校因为学生少, 与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就多, 气氛就活跃, 学生和老师都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学生和教师谈话时, 总是直视着老师, 我们没有在德国见到我国司空见惯的老师板着脸, 训斥学生的现象。某些科目 (例如数学) 教材难度和深度都不如我国;但他们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了使学生具有真正地独立性, 教师提出每周的学习要求, 学生自己做出学习计划, 实施计划并且自己核对结果。在大、中、小学, 都采用电化教学手段, 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在我们听的十几节课中, 教师均采用“启发式,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操作和自由发言的形式掌握所学的内容, 学习气氛活跃, 环境宽松, 学生发言积极, 没有思想压力。学生发言也举手, 但都是坐着回答问题, 这样就克服了紧张情绪, 上课时, 学生可以喝矿泉水或饮料, 连上下课的电铃都是轻松的音乐。

我们曾经听了一所初级中学的阅读课, 授课内容是《男孩女孩的区别》, 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 尽管学生都只有十二、三岁, 可是他们一点也不害羞, 不拘谨, 学生踊跃发言, 什么答案都有, 课堂上不时的引起哄堂大笑;当时我们也被感染, 跟着一起笑, 上这样的课, 真是一种享受啊!

德国学校的考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他们认为不能简单的只用“笔试”来测定学生的成绩, 因为不仅要评定学生学习的结果, 尤其要公正的评定获得结果的过程, 即:学生的观察能力, 制订计划的能力, 适应能力, 合作能力, 毅力以及仔细的程度。所以有些课程老师只给予评语;而有些科目的考试复杂而严格。如为了考查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考试有:听力、笔试和口试。我们旁听过一次英语口语考试, 是五位高中学生自行组织, 充当不同的角色, 用英语进行辩论, 他们扮演的角色有市长, 厂长, 律师和两个普通的职员。辩论题目是关于“是否在市中心建一座化工厂”。学生讨论热烈, 英语流利而发音纯真, 但是由于扮演市长的学生做结论时, 仅说了几句话, 所以只得了4分, 才勉强及格。我们还为此学生争取了一番, 强调他的语音优美, 也无济于事, 教师在关键时刻是很严格的。为此, 我也很感慨, 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 中学六年, 大学也必修英语, 结果是只记了一些单词和零碎语法, 见到外国人, 只能惭愧地说:“I am sorry, I can speak only a little English (不好意思, 我只能说一点点英语) ”。所以, 改进我们的外语教学, 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状况, 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德国的学校和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独立性;养成良好的工作品质-如仔细, 认真和准确性。德国的家长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婴儿几个月后就让其独立睡觉。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叫Claudia, 她教只有8个月的儿子每晚8点准时向家人“道晚安”, 然后放上床, 让其自己睡, 孩子哭时, 不哄也不陪;从小孩学会走路开始, 就自己整理玩具, 分类垃圾, 干家务;6岁到8岁的孩子洗碗, 拖地, 给3 岁的弟妹洗澡等是常事。幼儿园的孩子自己排演皮影戏, 小学生用外语排演话剧, 中学生上街义演, 德国还有中小学生定期演出的话剧院。学生的衣服和打扮不受限制, 没有穿统一校服的, 很多男生留着长发, 女生戴着戒指和耳环, 烫了头发, 16岁以上的学生可以抽烟, 进迪厅。下课后, 有相当部分的男女学生在校园里抽烟聊天, 见了老师还自然地打招呼, 这些在我们看来, 都是大逆不道, 绝对不是好学生;但是他们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不乱扔垃圾;不乱扔烟头, 不随地吐痰, 更不会把脚踩到墙上去;教室和校园都很干净。学生很有礼貌, 见到我们, 都含笑问好。我在一所职业学校实习一个月, 没有见到学生上课睡觉, 下课起哄和推搡的现象;更没有见到学生打扫卫生, 全校师生集中开大会。校长告诉我们:他们从来没有开过全校学生大会或全校教职工大会。街道上, 也没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公共汽车上, 没有学生喧哗或抢座的情况。大街上, 风景点, 经常看到的是德国的学龄儿童溜旱冰, 踢足球, 随父母旅游。为此我很有感触, 我们的学校整天强调学生打扫卫生, 遵守纪律, 不准学生抽烟, 不许穿奇装异服等;而且我们的学生每天清晨和放学后在打扫卫生, 但是我们的校园和环境怎么样呢?到处是垃圾和烟头, 新建的教学楼墙壁上, 很快就污迹斑斑, 甚至雪白的墙上有学生故意踩上去的脚印!对比之下, 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在德国, 教师和家长非常理解孩子, 尊重孩子;没有讥笑和辱骂学生现象, 对孩子的私人电话和私人信件从不干涉, 很尊重孩子的朋友, 孩子也很尊重父母亲的朋友和客人。他们常常主动和父母亲的客人聊天, 并一起做游戏。 如果孩子遇到个人麻烦, 也愿意告诉父母, 做父母亲的都能耐心地劝导或指导。如:我认识的Heger女士的大儿子17 岁, 和女朋友闹矛盾, 母亲主动和他谈话, 劝说他要对女朋友宽容、关心。最后儿子失恋了, 母亲很担心, 又耐心地开导他, 为了使儿子尽快摆脱失恋的烦恼, 特意陪儿子外出旅游。一次, 我们看到一位17岁的学生在电脑上为自己做的网页, “我的理想”和“我的女人们”。前者是买一辆最新式的汽车;在“我的女人们”网页上, 有4位非常漂亮的电影明星照片, 只穿着三点式的泳装。德国教师在一旁笑着说:“汽车和女人是十八、九岁的男孩子最感兴趣的事!要买汽车就得勤奋, 促使他们上进, 拼命去赚钱。男孩子对女人感兴趣更是平常事, 难道让他们去对男人感兴趣吗?” 可以看出, 他们的老师是多么直率开明! 我在德国咨询过很多中学教师关于学生“早恋”的问题, 学校的副校长解释说:“男生正是追求女孩子的年龄, 学习有时不用功, 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都是过来人吗!” 由此可见, 他们又是多么理解和尊重学生呀! Fein女士谈到她个人生活: 16岁和她现在的丈夫开始恋爱, 一起上大学, 丈夫学的是医学, 她学的是神学和教育学, 在教堂工作, 他们有3个儿子, 过得很幸福。可见, 我们说得“早恋”并没有那么可怕。

此外, 德国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中学开有心理学课, 更注意学校, 家庭与社会的共同配合, 帮助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曾经听过一节中学的心理课——《关于中西方心理学的差异》, 当时我们认为题目太大, 范围太广;对中学生不适合, 但是由于学生提前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所以他们胸有成竹, 发言积极, 讨论热烈, 课上得很成功, 整节课都是学生在活动, 教师只是在最后几分钟做了简短的总结。

总之, 德国的教师和家长处处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对待孩子有礼貌, 有耐心, 不打骂, 不体罚, 对于学生的差错, 总是说服教育;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场合, 学生都能遵守纪律, 严守规则, 讲究礼貌, 尊老爱幼, 有合作能力, 有责任感, 果断性强, 尤其有批价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根据在德国学习考察中的见闻以及调研, 从独立性、工作品质、生活能力和教育观念四个方面分别对两国的课堂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了对比, 指出了各自的差异, 分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及优缺点。

关键词:工作品质,独立性,处理信息,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Manfred Baumeister, Andreas Bets, Siegfried Sprl.Jahresbericht 2001.

[2]桂乾元, 虞龙发, 愈建平。德国风情录ISBN7-5015+5495+1/H.41.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篇3

关键词:中国;德国;高等教育;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118-2

0 引言

1989年,联合国召集了北京研讨会并首次给出创业教育的新内涵。在首创之后,各类公众性媒体日益频繁采纳了创业教育特定的概念。之后的1999年,教科文组织再次拟定了关于高教的新宣言,给出了高教在新阶段内的创新目标。最近几年,创业教育正逐渐被接纳并且推广,因而也受到了更广范围的认同。现阶段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失业者人数越来越多,基于此,各个高校也陆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我国教育部也专门发文规定32学时,学分2分的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必修课时。本文将重点从德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目前创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1 德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发展情况

在20世纪中期,德国首创了创业教育。初创的阶段内,某些职业院校设有模拟公司以供学员去体验。开设这类课程,根本目标极为解决专门性的实践教学疑难。开设模拟公司,这种新颖方式也可用来培育更高水准的实践技能。经过全方位的实践操作,模拟公司可以拓展师生的视野且增长了各科目的专门知识。学员借助于模拟公司可以熟识全程性的业务流程。这样做,学员更能便于明确多环节内的业务操作,同时这类新颖方式也规避了业务操作附带的风险。在早期阶段内,创业及创新性的教育针对高职范围内的经济专业,而后逐渐被推广至其他专业。从根本来看,创业教育密切衔接了根本理论及日常性的操作,这种基础上也构建了雏形的创业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进入七十年代,创业教育日益推广至某些高校,例如斯图加特大学。在这个阶段内,德国这些高校创设了零散性的研究以及日常教学。到了80年代,多特蒙德设立了首个研究性的教学中心,创业教育的研究中心专门用来从事平日内的创业教学研究,此举有效推动了德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至 90 年代中期,由于受欧洲经济衰退,德国因而遭受到了多样的不利要素干扰,民众经常抱怨现存的社会氛围不利于拓展创业,同时也希求政府可以供应更多适当性的岗位以此来激发就业。这个特殊阶段内,德国政府密切协助高校并且更加注重了创业,因而也重视了创新创业模式下的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德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创新创业完善的教育政策、配套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文化浓厚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氛围。

在2009年,慕尼黑学者经过研究得知:创业及创新模式的高教应能在根本上提升学员拥有的创新意识,为此有必要推广采纳。在同一年度内,德国新增企业累计超出了40万家。在新增企业中,激烈竞争存活下来的10万多家企业都表现出兴盛的趋势,这与德国高等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达体系是不无关系的。

2 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发展情况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在本校本科在校生中开办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并发起清华大学校园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之后,全国性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开始。2002年教育部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同时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也积极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创新探索了KAB等多样的项目。在2015年,国务院拟定了驱动并深化教改的相关意见,这种契机下的各地院校都逐渐接纳了创新式的创业教育。2015年9月,国务院再次给出了指引性的创业意见。系列性的改进举措都在根本上助推了新阶段内的创业教育,由此也设定了更明确的新指标。

随着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众多政策的出台,各个地区也发布了很多鼓励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人社系统、财政系统、教委、科委等均推出一系列扶持高校学生的创业政策。对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政策保障和促进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9339项,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20345人,投入项目经费共计4.98亿元。累计有1800余所高校的近6万余支高校团队报名参加,提交参赛作品3.6万余个,涉及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通过这些活动,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

3 中德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策略比较

3.1 两国政府促进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

3.1.1 德国政府重视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从财政上,政府大力支持了大学生创业。1999年开始 ,德国便开始在高校推行名为“生存”的创业扶持计划,用以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仅1999-2001三年间,德国政府就投入了4000多万马克的政府财政支持高校创业教育。2006年德国政府再次提供了2.6 亿欧元设立高技术企业创业基金。制定大学生创业教育促进计划,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2007年,经济部引导下的“生存优势杯”联合了200所德国境内大学及50家名誉性企业,共同支撑了创业性的大学生竞赛。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推动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同时,德国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公司在税收上实行优惠减免的政策。

3.1.2 我国起步晚且侧重点不同

首先,我国政府在推动创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大学生就业。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强调必须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并从政策保障、制度支持等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发布通知中再次强调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中就创业培训、创业贷款优惠等问题都进行了明确说明。

其次,政府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度重视始于2015年。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随着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众多政策的出台,各个地区也发布了很多鼓励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纵观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关注较晚,投入力度从2015年才开始加大。

3.2 中德大学生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系比较

3.2.1 德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德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因为起步较早,基本以高校自主管理为主,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同时,为了更好地培植创业文化土壤,德国政府在高校创业文化的培养上也下了很大的力度。在不断兴起创业文化的作用下,德国更多地将大学创业教育看成为一项成功培育优秀合格的企业家的基石。在教学中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企业家精神的塑造。

3.2.2 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系一直是在摸索和尝试中前行。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的职能。这也就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归属与学校主管就业部门,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一部分设立的原因。因此,我国高校往往忽略了大学创业文化土壤的培育。创业过程急功近利,没有立足于学校实际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结果就是,为了数量盲目创立很多公司,渐渐僵尸的创业公司增多,学生的创业激情也容易被消耗殆尽。近两年,各个学校虽然陆续开始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发展的部门,然而仍处在初期摸索中。

3.3 中德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比较

3.3.1 德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目前德国高校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各个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涵盖了不同创新创业领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现状来看,创业教育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覆盖于较多科目,例如法规法律、创新式的企业管理、拟定财务规划、开发新颖的市场产品、确定营销的总体战略。由此可见,创业教育囊括了全方位的意识以及能力,这种覆盖面是更为广泛的。从设置课程的特定角度看,高校更注重于培育高水准的创业意识,创业课程也从全方位入手整合了实践能力。这样做,更有助于全面来提升创业水准。

3.3.2 我国大学生创业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从我国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总体情况看,我们仍没能给出完备的创业教育构架。与此同时,某些院校即便设有创业类的课程,但也停留于较浅层次内。针对教学评价仍呈现为空白的趋势。初期阶段内的课程设置仍亟待予以改进,有必要完善配套性的方式以及流程。

4 启示

最近几年,创业教育在国内获得了较大的总体进展,这种基础上也构建了特色性的创业教育路径。然而不应忽视,现今状态下的创业教育仍没能拥有稳固的根基,有待长期性的改进。在未来完善中,我们应能不断吸纳域外传递进来的先进经验。

①除了扶持创业项目的政策层面,更应完善并加大扶持性创业教育政策,真正支撑创业教育在高校范围内的发展。从社会各界来看,应积极配套性的创业教育展开。一方面有必要拟定高校创业教育相关的管理与实施、发展与保障等相关制度,全面推行创业教育。另一方面,作为财政拨款这一方,政府也需提供更多资金用来扶持,支持高校开发课程并且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②全力培养高校创业文化氛围,营造高校创业氛围学习德国在培养创业文化上的经验。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教育的培训课和通选课,介绍创业教育基础。创业教育坚持全员参与原则,高校教师和工勤人员必须具备创业教育的意识。

③完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提高师资水平高校应组织专人积极开发创业课程体系,形成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操作在内的完整课程体系。甚至可以在一些条件具备的学校开设创新创业发展专业及二学位的措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④在国内,创业教育所需的教师资源仍较为缺失。要弥补这种弊病,高校应能着手去鼓励各领域内的企业共同予以参与,在这种基础上不断摸索并且累积珍贵的创业教育经验。此外,有必要吸纳现有的经验,可以聘任那些拥有专门资质或经验的社会性师资用来辅助日常性的创业教育。在这种状态下,兼职类的教师包含了企业家及其他富于创业经验的人员,他们可用来协助高校内部的师资。此外,还可以从学校优秀校友资源里面选择优秀的创业教师的兼职教师和创业导师。

参 考 文 献

[1] Gründungsforschung. Are We Meeting the Needs of our Potential Entrepreneurs?[EB/OL].http://www.fh-htwchur.ch/uploads/media/agner_et_al._potential_2006_01.pdf,2006- 12- 03.

[2] 常建坤,李时椿.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3-116.

[3] 叶辉,周峰.中国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N].光明日报,2008-01-08.

[4] 王森.德国政府支持大学创业———EXIST 计划概要[J].全球科技经济眺望,2002(3).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篇4

摘要:比较德国新旧《职业教育法》中学业评价内容,借鉴德国的经验,以优化我国《职业教育法》中的学业评价内容。我国应提高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针对性,增强制度文本的可操作性,从与国际教育对接的角度完善学业评价制度内容。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法;学业评价;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82-04

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强大,离不开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保障。德国曾颁布过三部联邦职业教育法,即1969年《职业教育法》、1981年《职业教育促进法》和2005年《职业教育法》。1981年《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没有涉及到学业评价问题,1969年《职业教育法》(下文简称为旧法)中第三十四条到第四十三条和2005年的《职业教育法》(下文简称为新法)第三十七条至第五十条对学业评价进行了规定。比较新旧《职业教育法》中学业评价的内容,异同之处作如下讨论。

一、德国新旧《职业教育法》中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内容的相同之处

新法在修订过程中沿袭了旧法中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部分内容。

(一)在评价方式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德国新旧《职业教育法》均规定,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方式为考试,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期考试是检验学习者学习效果的阶段性考试,考试通过后方可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中期考试在学习一年半左右?r进行,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结业考试在学习结束时进行,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1]。结业考试通过后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职业教育学业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给予两次补考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习者因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学业失败,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二)在考试管理上,规范性与灵活性并重

一方面,为规范化管理职业教育考试,德国建立了相应的考试管理组织。职业教育考试由第三方――行业协会组织实施,并设立专门的考试委员会。新旧《职业教育法》都规定,考试委员会由雇主、雇员和职业学校教师三方代表组成。三方代表的数量严格按照比例分配,雇主和雇员代表的数量要占到委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二。雇员由工会和关心职业教育的雇员独立联合团体推荐,职业学校教师由主管机关与学校管理当局联合任命。主管机关以审核或联合任命的方式参与到委员任命的过程中,起到监督和帮助的作用。考试委员会选举一名主席和一名副主席,两人不得来自同一委员团体。出于重大合理原因,主管机关可对委员会委员予以辞退。在考试委员会执行考试表决方面,两部法案都规定,遵循多数决议原则,委员总数达到三分之二且至少3人同意,则可通过决议。当两方票数相同时,主席委员拥有决定权。通过《职业教育法》建立由行业协会主导,企业、工会、职业学校、独立联合团体辅助参与的职业教育学业评价主管机构和实施机构,对学业评价进行规范化管理。

另一方面,考试准入资格灵活化。为吸引更多人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对拥有考试资格人员的条件做了明确规定:应试者需要完成培训或在考试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教育培训。要持有中期考试成绩或规定的书面教育证书,并且培训关系登记在册。除此之外,拥有与应考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或可证明其职业能力的人员,也可参与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考试。多样化的考试准入资格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允准参加考试人员的数量,可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二、德国新旧《职业教育法》中学业评价内容的差异之处

新法针对本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企业对产业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对旧法中学业评价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正,并增加了相关学业评价内容。

(一)强化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情境性

旧法规定,考试目的是“考查受试人是否具有必备的技能和必要的实用与理论知识,是否已学会职业学校内作为初级培训主要部分的学科”[2]。新法对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目的做了修改,即“通过结业考试要确定应考者是否已获得职业行动能力”[3]。新法所提出的“职业行动能力”反映了德国开始转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业评价模式,凸显了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情境性特点。职业行动能力是主体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个动态过程。对主体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评价,就需构建相应的工作任务情境,考查和评价受教育者完成工作任务的水平。可见,德国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是基于职业行动能力的学业评价,旨在考察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学业评价过程管理与依据的规范化

新法对学业评价的过程和评价依据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在中期考试评价过程方面,新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指出:“结业考试按时间上分开的两部分进行,则第一款不适用。”即“职业教育过程中按照职业教育条例应进行一次中期考试”不适用结业考试分为两部分进行的情况[3]。当结业考试作为一个整体部分进行的情况下,需要强调中期考试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当结业考试分作两部分进行时,则第一部分代替中期考试,起到检验教育效果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期考试的学业评价意义被减弱,甚至成为对结业考试第一部分的重复,理应取消。此项规定在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简化学业评价过程,取消冗余的学业评价考试,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在结业考试评价过程方面,为保证考试的完整性及考试结果的科学性,新法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如果结业考试在时间上分成两部分实施,则考试的第一部分不能单独补考。[3]”同时,新法强化了对学业评价过程的管理,第三十九条第三款规定:“要记录学生执行表现的本质部分,并详细说明与评价相关的事实。[3]”第四十二条第三款同样强调了这点:“委员要就学生表现的主要部分作出记录,并记录详细的评价事实。[3]”在评价时,评价者对评价过程作出记录,有利于对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评价。针对记录文本重新分析考试中受教育者的职业行动表现,是检测一次评价的准确性、鉴定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基础,从而增强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与可信性。

在评价标准方面,新法规定考试以职业教育考试条例为标准,依照考试条例进行。新法对考试条例内容进行了规定,即除考试许可、考试安排、评价标准等规定外,还规定由主管机构跨地区或通过委员数量充足、比例合理的命题委员会制定或选定的考题,必须予以接受。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地区职业教育的沟通,提高了考试内容的科学性。

(三)健全学业评价多方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

在旧法所规定的行业协会主导,多方合作参与学业评价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新法对委员的任命、各方权责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新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如果在主管机构规定的限期内没有委员推荐或推荐的委员数量不够,则主管机构根据最佳判断原则任命必要的委员。[3]”以此确保考试委员会中各方委员数量充足,构成比例合理。此类规定立足现实问题、总结过往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推动了职业教育学业评价顺利开展。此外,新法对第三方参与评价时机、权责等进行了规定。第三十九条第二款指出:“出于评判非口试考试表现的目的,考试委员会可以征求第三方专家的意见,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意见。[3]”

(四)学业评价的国际化

旧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封闭的“国内法” [4]。紧贴经济全球化以及欧盟成员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新法通过考试准入许可和证书颁发方面的规定,促进了教育国际化和职业资格互换。

新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应将国外教育以及国外其应考职业的从业时间算入职业教育与培训时间和相关职业从业时间。同时对国外的培训证书应予以承认。[3]”并在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对国家认可的职业教育途径做出了说明:第一,教学内容、标准和时长应与训练条例等值。第二,确保教学大纲和时间安排的系统性。第三,确保实践课程占有合理比例。这是德国对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受职业教育的首次认可。与此同时,德国还在职业教育人才输出方面为受教育者保驾护航。新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如受教育者提出申请,应颁予受教育者职业资格证书,并连同其英译本证书和法译本证书一同颁发。[3]”此类规定为德国职业教育奠定了丰富的生源基础并打造了广阔的输出渠道。从职业教育的国际性方面建立了一个立体开放的德国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模式,打破了区域隔离的界限,是对欧盟职业资格一体化的积极应对,同时为推动德国及欧洲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欧洲职业资格框架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提高劳动者自身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在此考试许可标准下,2011至2013年,成功完成资格考试的人数分别达到47.7万人、44.5万人、43.0万人,期间分别有22 395名、21 750名、21 717名外籍人士也完成了德国资格考试。

三、借鉴德国经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中的学业评价内容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法》正处于修订阶段,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法》中学业评价制度化的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的学业评价内容。

(一)提高制度内容的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指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制度应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第一,通过学业评价促进职业资格认定与学历教育的融合。《职?I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完成职业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经学校考试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或者职业教育等级证书。通过职业鉴定机构规定的操作技能的考核的,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仅对促进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双证”融通进行了相关说明,但缺乏如何促进“双证”融通的具体化规定,导致学校职业教育无法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在法律层面从职业教育学业考试许可角度明确“双证”融通的具体准入规则。第二,健全促进多方参与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合作机制。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法》没有对多方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做出具体规定。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在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时,应确定学校、企业、第三方机构在职业教育学业评价中的地位,明确其责任和权利,明确学校外部参与评价人员的评价资质,以促进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管理规范化。

(二)增强制度文本的可操作性

首先,增强职业教育法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职业教育法》应对学业评价流程、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定。例如评价流程应包括考试部分以及每部分在时间跨度上、地点选择上的具体要求;评价主导部门责任、评价主体人员的资质要求;评价客体部分,应从资格、学历两个方面入手关照主体多样化学习需要;明确评价标准制定的责任主体、制定标准的依据;评价结果的处理办法以及结果失败之后的补救措施等。

其次,学业评价制度文本还要充分分析制度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明确说明针对教育评价中常见问题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例如,德国2005年《职业教育法》在考试决议方面规定遵循多数原则作出表决决定;在委员会委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根据最佳判断原则任命委员等。不仅规定了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还规定了达不到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再次,要增强制度文本的可操作性,避免学业评价管理流于形式。我国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在语言表述方面多采用“鼓励”“应当”等词汇。如第三章第二十六条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职业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与行业、企业之间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第三十三条指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这种引导性条款导致制度文本缺乏制约性规定,制度执行约束性、规范性不强。在修订《职业教育法》的过程中要避免此类表达,以增强制度文本的可操作性。

(三)从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角度完善制度内容

职业教育学业评价国际化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欧洲现行的职业资格互认框架正是今后世界范围内通用职业资格的缩影。应通过共通的学业评价内容、标准和等级认定办法,促进职业资格互认和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对与国外教育合作方面而言,仅提出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对我国如何通过职业教育学业评价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我国《职业教育法》中的学业评价欲与国际接轨,应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积极开展对国外职业教育颁发的学历与资格证书的鉴别和认定,从制度角度承认其合法性。同时,发展跨区域、跨国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为通过项目考核的学习者颁发双方共同认可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使两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持有者的职业能力在就业与职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两国的共同肯定,为学习者提供多元的职业教育与就业选择。

参考文献: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篇5

摘要:清末中国与日本明治时期均属于两国社会及教育变革之关键期,然则其音乐教育通过向西方学习的变革后,结果却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分析其原因望能对当今音乐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音乐教育;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比较研究

中国的清末民初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同属于两国教育迈入近代化的重要时期,可视为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开端。然而日本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速度却大大高于中国,其原因值得思考。

一、主动性与被动性

(一)西方教育的主动入侵

随着1840年的第一次战争爆发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1842年,在华英美人士开设的礼逊学堂中的音乐课,成为现知中国土地上最早的音乐课。1881年1月,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所大学—登州文会馆,为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的音乐课中,为我国培养了一批近代音乐教育力量,更造就了一批“新旧并蓄”的人才,既通“四书五经”,又晓西方宗教、历史、哲学等西学的新人才。我国近代学校的音乐教育启蒙老师为教会学校,为西方国家伴随着鸦片战争后携带文化的主动入侵。1872年~1875年,在有识之士的几番周折地努力下,派出了中国最早的留学生—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然则受到清政府内部顽固守旧分子的阻碍最后不得已告终。纵观中国近代派选留学生上,学习范围局限于船舶、制造、驾驶、算学等实用军事学科,没有关注到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及社会科学,这时受局势所迫被动地学习西方以达自救目的的功利主义学习,社会科学为忽视部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音乐教育实则是西方国家的主动入侵,我方的被动接受使然;更由于近代中国被迫走

[1]上留学之路,没有达到全社会呼吁变革的主动性,导致了对教育变革的不彻底性。

(二)对西方教育的的主动探索

在走向西学的道路上,日本则更具主动性。1853年7月8日,美国舰队闯进了日本东京湾使得民族深陷危机局势之中。1857年幕府设置了洋学教育机构,藩主及一大批有识之士一同为西行留学作准备。1862年幕府派出首批留学生开始了向荷兰学习阶段,1863年起有派往英国、美国的留学生,更有自发出国留学的有识之士。1866年4月8日,幕府更发出允许人们自由到海外贸易与留学的命令。1868年,建立了明治天皇的维新政权后,真正步入近代化阶段。1872年,政府正式颁布的《学制》开启开始了教育西化的道路。不同于中国的是,早在幕府末年,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就囊括了除军事外的经济、法律等社

[2]会科学。1879年颁布“教育令”,并建立“音乐调研所”推进近代化的学校音乐教育;伊泽修二前往美国学习音乐,回国编写了《小学唱歌集》使得日本近代音乐教育真正步入正轨。1880年,美国音乐教育家梅森应邀担任“音乐调研所”的音乐教师,为日本近代学

[3]校音乐教育的教材编写和师资培养作出了贡献。

二、“嫁接式”与“移植式”

(一)“嫁接式”的日本近代音乐教育

1872年,新学制颁布后,伊泽修二赴美国师范学校学习使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才开始走上了正轨。日本的音乐教育模式并非原封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而是正确把握本民族

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平衡关系。伊泽修二所设的音乐调研所的任务为:“将西洋乐和日本音乐相‘折衷’(调和),创作新的歌曲;第二,培养振兴“国乐”的人才;第三,推进各学校音

[4]乐教育的实施。”“明治二十四年(1891 年)的小学校教则大纲中明确指出:歌词及乐谱,尽量择用与本国古今名家有关之作 也就是说要兼顾自己民族与他民族的传统,用本民族与外来音乐中的优秀作品教育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的学校唱歌运动遵循着伊泽修二

[5]的折衷思想,即主张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也学习日本雅乐 筝曲 俗曲等传统音乐。”明治

中期出现的音乐教材《普通小学读本唱歌》,其中歌词全部来自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韵文教材,旋律全由日本人作曲,后被称为“文部省唱歌”,至今仍编入小学学校音乐教材中。

(二)“移植式”的中国近代音乐教育

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学堂奏定章程》全盘学习日本已建立的学制。早在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的上书中提出设立乐歌课的要求,其中提出:“远法德国,进采日本,以定学制”。以日本音乐教育为范例的改良活动大力开展,其音乐教育的目的为饱受凌辱后中国人极力自强的功利主义心理,钱仁康先生有关学堂乐歌的一项考证式研究表明,目前所见有数十首学堂乐歌曲调来源于二十首日本歌曲。在沈心工、李叔同等一批留日学者对日本音乐的全盘肯定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否定态度。清末民初学堂乐歌大多选用欧美流行歌曲及日本学校歌曲作为乐歌曲调。对外来音乐文化的全盘肯定及对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全盘否定,表现出在当时的中国学者在经过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后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性。一方面将造成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传承的缺失;另一方面则使全盘西化的音乐文化更难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融合,加剧了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建立的难度。

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音乐教育改革

(一)自上而下的音乐教育改革

日本从幕府时期就由统治者及藩主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甚至在19世纪30年代时,藩主就私下与西方诸国交往,新式教育在强藩中早已萌芽。明治政府建立后,日本成为了中央集权统一的国家,至上而下的改革将能进行得更加顺利,教育可通过立法和宣传得到推广及普及。再者,国家补助国民教育经费,为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1872年9月,明治政府正式颁布了《学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音乐教育方面1879年由统治者建立了“音乐调研所”,用于培养音乐师资和音乐家,同时成为西方音乐教育文化的输入窗口。1891年文部省颁布《小学校教则大纲》,虽然此时的音乐课仍为“加学”(选择)的科目,但大纲中已经包括了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和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二)自下而上的音乐教育改革

由于在封建机构的框架中,中国的洋务运动带来了新式教育的萌芽,变革的细胞并不是自上而下地发生每一阶层的,而是地方性、阶层性的活动,造成新式学校的经费来于学校所附属的洋务机构,没有固定的资金。1898年康有为在《清开学校折》中提出了开设音乐课的建议。1902年梁启超在《饮冰室谈话》中强调了音乐的功用及唱歌课为学校不可或缺的课程。梁启超提出:“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今日不从事

[6]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玩玩不可阙者。”在康、梁二人位代表的社会学者的鼓动下,产生了一批自发求学日本的音乐教育家,以沈心工、李叔同为代表的一批留日音乐教育家为学堂乐歌注入了重要的力量。1903年2月,沈心工留学归来在南洋公附属小学创设了唱歌课,在课程中设置了乐歌课,成为我国最早正式设有音乐课程的一所学校,造成全国性的影响。1904年4月,曾志忞编著的《教育唱歌集》为中国近代最早出版的音乐教科书之一。同年5月,沈心工编写的《学校唱歌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适用甚广。1903年曾志忞在《江苏》杂志发表了《乐典大意》和《唱歌教学法》,论述了音乐理论研究观点。1909年颁布的《修正初等小学课程》中规定初等小学堂开设“乐歌”课,但当时的音乐课仍属于“随意课”;直到1912年民国建立后,音乐课才一改“随意课”的地位。中国

近代音乐教育的出现是在有识之士从思想的传播,到身体力行,到付诸实践的自发性行为。不同于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国则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动力促成了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由于接受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学习西方文化的定位差异及政府的改革力度都促成了在这场教育变革的行动中成效。最终的原因当归结于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保守特性及在特殊局势下将教育视为自救的功利主义心理。望能以此为鉴,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借鉴和学习西方音乐教育模式过程中注意恰当的自我定位。

参考文献

[1]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第1、2期

[2]张瑞璠,王承绪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第72页.[3]缪裴言,缪力,林能杰.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第5页.[4]同[3]

[ 5] 汪洋,中日维新时期的音乐教育观比较.中国音乐学[J].2009(4).[6]任富强,论学堂乐歌的产生[J].民族音乐,2012(4)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篇6

1.总书记引《论语(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学习的最好教师是兴趣 B.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性 C.如何学习

D.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

2.“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3.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成立于()。(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4.“中庸之道”是()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但它更是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诗人

5.根据本课程,()强调我们应坚持开放包容,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外在动力。(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对 B.错

7.1996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经过数年的调查、积累、撰写和修改,推出了题为“我们的创造的多样性”的报告,深入论述了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对 B.错 8.“与天地参”的学说出自《易经》,表现了人和主义的理念。(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对 B.错

9.“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分数:10分)标准答案:C A.《尚书》 B.《诗经》 C.《老子》 D.《易经》

10.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其路径是()。(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知行合一 B.团结奋斗 C.脚踏实地 D.实践探索

11.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12.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的思想。(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仁” B.“和” C.“爱” D.“义”

1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是中国精神的核心理念。(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14.1998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对 B.错

15.孔子将()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分数:10分)标准答案:C A.爱 B.和 C.仁 D.义

16.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17.“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是()提出的。(分数:10分)标准答案:B A.孔子 B.桓宽 C.孟子 D.袁宏

18.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19.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前提、必然要求和必达目标。(分数:10分)标准答案:A A.对 B.错

20.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成立于()。(分数:10分)标准答案:D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二.多选题

1.根据本课程,()的记述出自《尚书》。(分数:10分)标准答案:BDE A.民为贵 B.重我民

C.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D.唯民之承 E.施实德于民

2.根据本课程,儒家哲人强调指出,“仁”的具体表现为()。(分数:10分)标准答案:AC A.爱人 B.亲亲 C.爱物 D.仁政 E.王道

3.本课程提到,对于“中国梦”,我们充满了()(分数:10分)标准答案:ACD A.理论自信 B.经验自信 C.道路自信 D.文化自觉 E.科技技术

4.根据本课程,总书记在墨西哥访问时,引用了()经典语句。(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E A.“宾至如归”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E.“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本课程提到,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引袁枚《续诗品(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 A.首要任务 B.责任 C.精神追求 D.生活方式 E.思想支撑

6.根据本课程,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E.“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 7.根据本课程,修身的具体做法包括()(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E A.博学之 B.审问之 C.慎思之 D.明辨之 E.笃行之

8.根据本课程,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是()。(分数:10分)标准答案:CE A.《中庸》 B.《国语》 C.《尚书》 D.《论语》 E.《诗经》

9.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 A.刚健有为 B.和与中 C.崇德利用 D.天人协调 E.厚德载物

10.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特标识包括()(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E A.修齐治平B.尊时守位 C.开物成务 D.知常达变 E.建功立业

11.根据本课程,叔孙豹将()看作是不朽。(分数:10分)标准答案:BDE A.兴旺 B.立功 C.发达 D.立德 E.立言

12.根据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标准答案:ABCDE A.讲仁义 B.重民本 C.守诚信 D.求大同 E.崇正义

分数:10分)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篇7

德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其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沿革,相当完善与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总体来说分为四个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一)初等教育

德国小学学制4年(有的州小学6年),生源是6-9岁的儿童,主要课程有语言、数学、美术、音乐、体育、手工及宗教等。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及课外活动。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及兴趣,并注重学生个体全方位的发展。

(二)中等教育

根据教育目标不同,德国中学分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和主体中学。小学生毕业后根据志愿和成绩,分流到这三类教育目标不同的中学。

文理中学(5年级至12年级)课程主要以德语、数学、科学、伦理学、宗教等文化课为主,每周31-34课时,学生需要必修两门及以上外语。文理中学特别追求学术取向,关注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和兴趣特长养成,其主要为学术研究性高等学校(大学)培养合格新生。文理中学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40%左右。

主体中学(5年级至9年级)课程主要以德语、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等文化课为主,在开设这些基本文化课基础上,还开设了劳动、经济、技术、手工制作(技术制图)、交流技术、家政(护理)等与职业相关的必选课。小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一般到主体中学,其毕业生大多以就业为导向,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接受在职业学校和企业中的职业培训,一般为技术工人。

实科中学(5年级至10年级)介于文理中学与主体中学之间,开设课程有宗教、德语、数学、科学、历史、音乐、英语、体育和手工等,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职业专业学校(全日制职业教育)或进入职业学校(“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在德国约三分之一小学学生毕业后进入实科中学学习。实科中学主要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及一线管理者。

由于学生分流太早,在学制中安排为期两年的定向观察期(或称择向期)。在5-6年级的期间,学生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可以自由地在三种类型学校中流动。

(三)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是为完成9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学生提供3年职业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双元制职业学校(双元制教育)、职业专业学校(全日制职业教育)及职业进修学校。在德国约47%(以萨克森州为例)学生接受双元制教育,约53%学生接受全日制职业教育。一般与生产有关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采用双元制培养;与服务有关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采用全日制培养。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教育形式,如职业文理中学、专业高等学校及专业学校等。职业文理中学是为实体中学与主体中学毕业生提供未来上大学预科教育,主要有技术类、工程类、生物技术类、航空航天类等,毕业后可以进入综合性大学、应用型大学及职业学院。

专业高等学校也是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未来上大学做一定准备的学校,在专业高等学校毕业后,不用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也可以进入应用型大学及职业学院。一般职业学校学生毕业1年后,可以申请进入专业高等学校学习。

专业学校是主要给技术工人提供进修机会的学校。接受这类教育人员回到企业工作比一般刚毕业大学生待遇还好。

在德国还存在两种职业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基础年、职业预备学校。

在德国职业教育是义务教育,每人至少接受10个月职业教育,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可以通“职业教育基础年”学习1年以完成法律的规定。职业教育基础年也为那些文理中学未能毕业的学生设立过渡教育,使这些无法立即就业的未成年人通过一系列培训课程获得职业培训资格(初中文凭),使他们具有能进入常规职业学校学习或直接进入就业的能力。

职业预备学校主要为没有找到企业就业的人员提供的教育。一般参加这类教育的学生基础差,教师教学较为费力。

(四)高等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一般分三类:综合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因州而异,比如,萨克森州60%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40%的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

综合型大学主要颁发文凭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工程师硕士(diploma——不同于英美的diploma)。工程硕士在德国认可度高。

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学士,学制3年,也有研究生但不是主要培养对象(实践性研究生)。博士目前是合作培养,即应用大学与综合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应用大学不能培养德国传统的diploma工程师。大学生要在校园学习,同时必须进行一种职业学习,目的是提升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高等职业学院在德国是整合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产物。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学习的学生,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与前两类大学毕业生获得的学士学位基本效力是一样的(笔者强烈呼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发展,必须给予颁发学士学位权力,这样才真正承认其高校属性)。高等职业教育不是每个州都有,只有经济发达地区有,在入学之前先找到企业成为该企业的学徒,然后进入大学学习(先就业再学习)。学生在校3年学习期间没有假期,但毕业100%能就业。这类学校招生与行业发展规划、行业需求相联系,一般根据需求制订计划,招生规模很小,不能成为大众教育。

二、德国教育特点

(一)形成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流入学的教育体系

在德国学生完成4年初等教育后,家长就必须根据孩子能力、兴趣,选择上哪一类中学,同一年龄段儿童仅有40%左右可以上文理中学,意味着这些孩子大部分可以进入大学学习,甚至读完博士。30%的学生可以上实科中学,这些学生将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应用技术型大学(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将来可以成为工程师等高级技术人员,另一部分将经过职业教育提早就业,成为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服务人员,30%的学生则必须上主体学校,其大部分毕业后将经过职业培训或职业教育成为各种熟练工人。这种教育分流方式符合社会分工和对人才的需求。其最大特点是让家长根据孩子能力及兴趣选择成长路线。动手能力较强的人有可能将来从事技术型(操作型)工作,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人有可能从事研究型工作,不会因学业上的困难造成各种心理、生理上的压力。

德国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在于因材施教、分流入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种种潜能,还能有效地保护学生自尊心和成功意识,使其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有做好工作的心态。

(二)职业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民众普遍认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德国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开设手工课程及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兴趣爱好;小学毕业后实行第一次分流,根据学生特点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在中学阶段初期考虑到学生分流太早,在学制中安排为期二年的定向观察期;在中学阶段后期,不仅开设职业指导类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职业世界基本信息,还实行第二次分流,根据不同职业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一部分学生升入文理中学高中部(具备升入高等学校资格),一部分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或企业培训)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毕业后,如觉得自己学历较低,还可以进入大学学习。

德国职业教育高度普及也与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和接受密不可分。在德国参与职业教育的学生并非“低人一等”。接受职业教育也有着许多明显优势,如培训收入带来经济上的独立、直接职业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明确的职业定向等。在德国普遍认为,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齐头并进,要重视学生个人兴趣和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

(三)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连通的“立交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生产技术不断革新,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也随之变化。终身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必需品。德国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互连通的“立交桥”,形成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经过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职业文理中学或专业高等学校进修一年就获得上大学资格。学生在大学完成学业后,可以授予学士学位,还可以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这样形成了一个与大学教育并行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德国教育改革走向

(一)逐步取消主体中学,促进教育公平

主体中学存在加剧了德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贫穷家庭、移民家庭子女和残疾青少年等受到最为不利的影响,取消主体中学有利于为其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目前,主体中学正在全德范围内萎缩,东部六个州和不莱梅、萨尔两个州已基本普及“双轨”中学教育体制;石荷、北威和汉堡等三个州计划取消主体中学;莱法和下萨克森州处于观望阶段;黑森州通过提高办学层次和改善办学条件保留主体中学;经济最发达的巴符和巴伐利亚州的主体中学尚在维持,在校生分别占本州中学生总数的14%和17%。最近,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四届全体大会上,联合国教育权利特别报告员穆尼奥斯提交了关于德国中小学生教育公平的调查报告,严厉批评德国三轨制中学体制不利于社会弱势群体和移民子女接受公平教育,这将为德国取消主体中学的改革推波助澜。

(二)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国家整体实力

近年来,在国际化背景下,德国经济界和政坛一直在讨论德国经济地位或经济竞争力问题。特别是面临经济危机以及中国的崛起等因素(中国2009年取代德国成为最大出口国),德国政府更加注重德国经济和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认为德国是靠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产品出口立国的工业国家,因此,科技创新是德国生存的根本所在。2009年德国新政府组成后,提出面对危机的出路就是增强德国创新能力。2009年12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召集各州政府首脑召开会议,提出优先发展科研和教育,决定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的投资,提出了所谓“10%目标”,即到2015年把科研投入提高到占GDP的3%,教育投入提高到7%,共达10%。这意味着总经费要追加投入130亿欧元。联邦政府提出自己承担40%(而目前联邦对科研和教育的投入仅占总投入的10%)。联邦政府提出将向教育和科研各增加投入12亿欧元。

(三)应对全球人才竞争,加强教育国际化

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经过10年“博洛尼亚进程”洗礼后,建立起一个以本科和硕士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及欧洲学分转换及累积制度,增强了德国高等教育的透明度和认可度,也使其更具兼容性和互比性。在未来的10年,德国将进一步推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对内实行资源共享,通过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在欧洲外部,大力倡导提高欧洲教育体制和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知名度和对国际学生、学者的吸引力,积极推进世界伊拉谟斯计划、亚洲链接项目等,目的在于扩大其对各国的影响力,将“博洛尼亚进程”的价值观和做法推广到世界,建构有效的欧洲认同,树立欧洲文化、文明的优越形象,确立和扩大德国和欧盟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孙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的形式特点与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2,(2).

[2]周林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全球化推动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J].比较教育研究,2011,(6).

[3]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趋势及特点[J].教育研究,2011,(1).

[4]陈洪捷.盘点20世纪德国教育理论的经典[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

[5]EITMission[EB/OL].http://eit.europa.eu/about-eit/at-a-glance/eit-mission.html.2010-07-16.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篇8

“教育体制是不可复制的。”谈及教育,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前部长安妮特·沙万明确表示,职业教育绝非是为资质愚钝的学生准备的后备计划,在德国如此,在中国也应该如此。

2015年10月17日至18日,“中德职业教育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前部长安妮特·沙万女士告诉媒体,职业教育并不低人一等,她建议中国应该学习德国,大力发展家族企业,让它们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沙万表示,职业教育针对所有天赋迥异的学生,它既是适合所谓的能力较差学生学习的特殊道路,又是一条拔尖人才的培养之路。职业教育的标志是不一致性,其培训出的学生在工业社会和数字社会也都是千姿百态的。

职业教育是德国延续至今的传统,也是公共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完全的学校教育,又涵盖那些通过与公共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合作实现的职业培训。手工业和工业企业每年都在青年职业教育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德国如此“煞费苦心”,只是为了未来的相关从业者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章程是各级教委和手工业、工业商会共同合作的结果。在德国的公共教育领域中,没有哪一项举措如职业教育一样能把教育与就业联系得如此直接、成功。

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核心前提是德国的经济结构。家族企业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及培训岗位,一旦此种经济结构不存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往往会受到限制。

在德国,大约50%的学生经历过职业教育领域培训,其中包括(少量的)九年级读完的中学生(主要从事手工业)、取得了中期结业证书的中学生(十年级之后)以及文理高中毕业生。此外,对于读过普通中学却没能顺利毕业的学生而言,职业教育也是一条相对成功之路。同时,这也反映了人们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

沙万强调了职业教育3个独一无二的特点:

一是,教育体系中没有哪一个领域如职业教育一般多种多样,培训类别的多样性明显反映出了这一特点。也许没有哪一位专家可以回答,德国的职业教育领域究竟提供了多少教育专业,但这些教育专业必然涵盖了从残疾人教育学到尖端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

二是,教育体系中没有哪一个领域如职业教育一般灵活。这是应对科技进步、企业文化和服务业转变、新型企业的产生以及所有的属于现代经济活力组成部分的必然反应。新型职业以及为了促使现有职业继续发展的教育专业层出不穷,例如,机械师与电子工程师二者结合,发展成为电子机械师,而今又在工业4.0大背景下,成为信息技术所要求的必备履历。

三是,教育体系中没有哪一个领域如职业教育一般有着如此高的习得文化创新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予了不断发展的习得文化极大机遇,而教育学家与培训人员同样对此做出了贡献。不同的教育地点、参与者以及经济活力统统要求教育创新。一些创新形式也应用到了普通学校当中(例如小型企业)。

沙万认为,职业培训型教育的核心内容,即普通教育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成不变的。普通教育的专业有德语、外语、历史/政治、数学、自然科学及宗教学。这些传统专业对于培训、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愿意且可能的话);但其重要性还是主要体现在向高等学校的过渡,因为如今依然认同:相应职业的培训和人类的教育,二者具有核心重要性,也是职业教育理念的目标。生活与工作变化越快,这一理念便越显得重要——主要原因在于其教育创新能力以及与此相连的习得文化创新性。

双轨制的培训原则日益得到高校系统认可。也许当下有些培训专业要求过高,使得其渐渐成为三级学科的一部分。而未来则更多的要求职业培训专业与二级和三级学科更好链接。这可能还会增强国际活动。

“数十年来,德国的职业培训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兴趣,为此缔结了很多合约。而今,我们明白,教育体制是不可复制的。它立足于文化框架,这一框架又反过来作用于文化理念的贯彻。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职业教育的根本性原则,即坚信职业培训的教育意义及其教育影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学校和企业的伙伴关系。”沙万如是说。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中德职业教育论坛”吸引了来自德国政界、教育界、新闻界和中国国家教育部的多位知名部长、学者专家与会,围绕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总体情况以及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议题涉及职业教育理念及社会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范式、国际教育视角下的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国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可能性及潜在问题等诸多方面。

《德国国家教育报告》撰稿人福塞尔教授认为,享誉世界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前提是在职业教育两大实施场所——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技术组织方面,更体现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平衡、学习内容的衔接以及相关立法保障。

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前秘书长蒂斯教授指出,中国不应盲目照搬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应采取措施应对现有教育体制下“失业学者”数量的攀升。他建议中国发展机会多、水平高的职业实践教育,使之成为纯大学的、以研究为导向的教育之外的一种选择;建立授予学术性职业类文凭、且与各企业密切合作的学院或“双元制”高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博士曾任中国驻德教育公使衔参赞,他告诉记者,从德国专家处受到启发,中国的一流大学应担当起相应责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将借助语言等方面优势,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发展壮大职业教育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上一篇:我到底是在为谁而工作心得下一篇:金牛学校校车安全管理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