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考核(精选3篇)
德国职业教育考核 篇1
一、德国职业教育考试
1、在德国教育培训与考核是分离的, 这种教考分离的模式对教学质量起到促进和把关的作用
德国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与中国职业教育考试不同, 德国职业教育考试的组织是由行业协会负责的。行业协会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代表, 代表着各行各业的利益。行业协会负责组建考试委员会, 公布考试规则, 审批考试资格, 组织阅卷, 处理考试中遗留问题, 最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考试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为此很多的德国职业资格证书也具有权威性, 全世界认可。
考试地点, 双元制模式下的德国学生具备双重身份, 在学校是学生, 在企业是学徒工, 使得他具有了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这样两个学习与受训的地点。但这种考试, 不在学校进行, 也不在工厂企业培训场所进行, 而是由工厂企业所属的行业协会指定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进行考试。
考试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行业协会组织内部工作人员、企业有声望的工程师、职业院校优秀教师代表组成考试委员会负责出题工作并担任考官。
2、考试形式为两次综合性的考试, 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专业不同, 德国职业教育学制2年至3年半不等, 但不管哪个专业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只进行两次综合性的考试, 中期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期考试和结业考试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根据专业的不同中期考试不计入最终成绩或占最终成绩的一定的比例。例如在机械专业考试中, 中期考试只是对第一阶段学习培训的考核, 并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培训提出要求, 不计入最终成绩, 学生要想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必须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的结业考试;而在汽车专业职业考试中, 中期考试占最终成绩的35%。这与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每学期必须进行几门课程的考试, 且任何一门考试的成绩不合格都会影响到学生不能毕业的状况是完全不同的。
3、考试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的考试注重对工作过程和关键能力的考核, 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实践考试, 都是面向实际的工作过程考核。
理论考试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要考核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年或一年半以来应知应会的知识, 以基础应用知识为主。主观题是与生产实际相符合的情景, 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查找资料、制定工作计划、逐步深入。考核学生是否具备独立自主工作时应具备的能力, 包括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能力、经济意识等。虽然是理论考试也给考生准备一些和企业维修手册完全一致的参考资料, 供学生查找。
实践考试包括零件加工、系统安装测试、工作报告阐述等, 学生要计划、制作、记录、并汇报, 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有的考试时间长达14小时。这种考试全部是开卷的, 学生可以查阅任何资料。这与真实的生产工作过程相符合。
综上可以看出德国职业教育的这种考试考核学生记忆背诵的东西特别少, 而重点落在了考核学生的关键能力上, 如:组织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查资历料的能力、学习和工作的方法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等。这些关键能力也就是我们目前比较认可的个人能力与社会能力, 或叫做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些是企业非常看重的能力。而我们目前的考试还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 仍停滞在单科学科知识的考核, 或者简单的理论加实践考核上。
4、考试的导向作用
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的转变, 促使教育培训方法的转变。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
考试的过程中还贯穿有对成本核算、节约和环保的内容, 因此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教学的任务书中, 都包含计算成本, 原材料及废料回收的内容。
二、学习德国职业教育考核的启示
1、教考分离, 是保证考试质量, 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行业协会 (包括其所属的会员企业) 对本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体会最深刻、最具体, 是技能需求情况最好的判断者, 由他们来制订职业教育技能标准与考核方案, 以及组织职业资格考试是最合适的。
2、综合性的考试, 考核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将一个学期所开每门课程都单独考试, 改革为综合性考试。最好是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考试内容。综合考核学生的关键能力。
3、学生面对考试的态度
考试要具有绝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学生毕业想取得毕业证书, 必须通过这种考试。
4、学校教师要积极加入行业协会组织
随着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 在政府宏观管理职业教育的条件下, 必将催生一批行业协会, 使其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学院专业教师要积极加入行业协会组织, 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训岗位的变化, 密切关注培训质量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考核 篇2
当大的。教学设备不足,成了我 国大多职业学校开展“项目教学法”的软穴。2教师因素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重大影响 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另~难题 是教师方面的因素,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师数量不足。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不 足,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 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能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推出学习德国职业教育 和澳洲职业教育。特别是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 学方法非常推崇。派出了不少专家、学者、教师等到德 国去考察、学习。专家、学者们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 和教学方法非常肯定,其中在教学方法方面,对德国 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更是情有独钟。“项目 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改革的新模式,它把 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设计出项目 教学方案.按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 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德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是先进教育体系 的体现,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这是不容质疑的。但 是,在我国部分省、市不少职业学校尝试学习德国先 进的教育理念。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组 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真正运用得比较好的学校 可谓少之又少。不少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只有雷 声,没有雨点”的现象。虽然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 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十 分有利的。然而基于我国的国情。“项目教学法”这一 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不能照 搬和滥用。1教学设备不足束缚了“项目教学法”的开展【t】 职业学校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 职业技能.但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依赖 的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教学设备。而德国基于行动导向收稿日期:2008--03—10 作者简介:罗建新(1蚪),男,湖南套底人,学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教学。?157? 万方数据 第23卷第3期(总第102期)机械管理开发 2008年6月 减轻教师的任务。因为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不但 要对所任专业各科目相当熟练.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 各种问题,而且还要设计和制定项目、创设学习的情 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和学习的检查评估等。这样. 教师的任务反而加重了。相应的教师数量也会显得更 为紧缺。2)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项目教学法是德 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教学质量的法宝,对教师要 求非常高.要求教师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 的经验。开展“项目教学法”。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大 量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学生的 行为能够在教师的控制之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 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就目 前而言,我国职业学校的师资质量不高。双师素质达不 到应有的水平。我国高校培养学生偏重于理论而少于 实践,不利于培养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即便有这 样的人才,他们也不想选择到职业学校教书,尤其是那 些设在小城市的职业学校。因此,在很多职业学校的 专业教学中,不少教师是由从事相近.甚至毫无联系的 专业转行而来。3)教师角色的转换还难于适应121。项目教学法不 同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换角色。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 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由“讲授”转为“引导”。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咨询员、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现,只 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教学法的真正实施。教师角色的 转换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们以前接受的是传统的 中国教育,授课采用的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 内要适应项目教学法谈何容易。我国现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数量、教学水平难 以完全接受或胜任“项目教学法”这种大开
放式教学。要在教学中真正实施“项目教学法”,完成项目教学任 务,教师还得付出更多的心血。3学生情况直接影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项目教学法”适宜于小班教学。德国职业学校 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班采用小班化,学生人数少。一般 不超过20人。但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 师数量有限,班级人数一般有40~50人,不少班级人数 达60人以上,要开展“项目教学法”存在着一定难度。t 2)“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 的,一定要调动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积极性。如果学 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项目教学就没有办法进展下 去,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我国 学生一直以来接触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项目 教学反而觉得不习惯。难于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 性,项目教学也就没有创新和发展,很难取得好的教学 ?158? 效果。3)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由于是学生自主 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容易 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是学生合作学习中极易 给一些喜欢偷懒的同学钻空子。出现成绩较好学生包 办、代替成绩相对落后学生的现象。个别后进生自学能 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无所事事。4现有教材不能适合“项目教学法”的要求〔31 职业学校开展“项目教学法”。教材也是一个大问 题。由于现行的教材基本上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进行 编写,这样的知识体系已形成了某种习惯和思维定势. 教师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实施项目教学法,要 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重点选好示范项目。紧密结 合教材内容,只把教材作为学习的“参考书”,不能够完 全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因而现有教材适合于传 统的知识传授的教学。不适合于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 教学法”。5社会实践的现实条件限制了项目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技能。不 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投身于一线的社会实践.不从社 会实践当中学到实践技能。只靠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是 远远不够的。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双元制”。学生 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 强调的就是教学的实践性。非常重视学校与企业之间 的交流、合作,注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这为提高 项目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反观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与德国的“双元制”职 业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学 生大部分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虽然教育管理部门 提出“2+1”或“2.5+0.5”的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学校组 织学生最后一年或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当然,顶岗 实习的思路和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大多学校很难联 系真正的顶岗实习企业。三年制变向成了两年制或两 年半制。后面一年或半年名义上说是顶岗实习.但很 大部分学生从事的工作同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差较大. 实际上就是就业。在德国,企业有义务承担职业学校 学生的培训工作,并受国家的法律保护。国家对承担 职业学校学生培训工作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费.因 此企业也愿意担负起学生培训工作。不难看出。在德 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下,企业培训起着主导作 用,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141。同时,不但学生的社会实践非常重要,教师自身的 社会实践更加重要。教师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有尽可能多的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教给学 生更多实用技术和知识。在德国.进入职业学校任教 的教师,至少有两年到企业工作的经验,并且不定期组(下转第160页)万方数据 第23卷第3期(总第102期)机械管理开发 2008年6月 使用计算机的单位在会计信息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许多 漏洞,为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提供了条件。由 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比手工操作下隐蔽性高、防范 困难,从而影响会
德国职业教育考核 篇3
1.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自从1969的职业教育法开始, 德国发布了系统的职教法体系, 法律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 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地发展。而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也是非常支持, 德国职业教育的资金一大半是企业提供的。
2.双元配置的职教机构。企业实训, 学校教育双元, 教育部门制定职业教育的法规, 行业协会制定各种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
3.注重实训,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企业渡过, 项目行为教学法起到重要的作用, 实用性强。
4.合理的考核体系。我们着重看这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系统是“教考分离”的方式。为了确保考核的结果客观, 公正, 规范, 德国给学生考核的机构既不是学校, 也不是给学生培训的企业, 而是由各自的行会协会组织。行业协会制定出的岗位证书是全国统一标准, 社会认可度非常高。行业协会由与培训学生的企业, 学校无关的行业专家, 雇主和学校的老师组成。考试分为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 考试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 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结业考试通过能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如果不能通过则不能从事相应的专业, 这种的方式可以比较公正的评估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 也能保证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我国近年来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高职的教育改革也正在全方位的发展。我国高职现在的考核模式主要还是以期末试卷考试为主的方式, 用卷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的标准。而这样的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 也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对于老师来讲, 也制约了他本身优势的发挥。德国的经验虽然先进, 然后国情毕竟不同, 不能照搬照套。那么, 究竟什么样的考核模式是适合现在的职业教育的。笔者试着提出自己的观点。
1.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 积极贯彻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 大力推广“第三方认证”考核制度。
最近10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高职院校不断增加, 同时新的专业也不断的出现, 需要有政策上的扶持, 法制上的支撑。我们需要制定全国和地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法体系, 并从招生、培训计划、考核以及经费等等方面明确学校的义务与责任, 使学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才能保证高职顺利发展。
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定, 管理, 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很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一, 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首先和社会企业的需要是有一些脱节的, 多少年也不改变它的内容;其二, 初级工, 中级工, 高级工, 技师等层次判定有待商榷;其三, 考核制度有缺陷。有一些技师水平的人员只有初级工的证书, 有一些初级工水平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拿到高级的证书。我们需要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规范, 德国是每年都会发布, 我们也需要了解最新的社会需求, 企业需要, 制定完整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规定。在考核上, 能做到全国统一规范的, 类似全国英语考试或者高考这样的考核制度, 这样子不仅仅社会认可度高, 而且学生也会非常重视。
2.加快高职的教学改革, 加强对学生实训, 实践的考核, 着重考察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本质上和普通教育没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实际上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是如火如荼, 非常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但是就考核方式来讲, 主要还是期末理论考试为主。学生应试大多临时抱佛脚, 实际上对学生能力的判定不理想。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更重要的是学习的知识与职业的直接联系, 因此理论教学外, 需要大量的实际实训和实践。
目前, 在高职的考核体系中, 实训实践的考核分数应该与笔试的分数并重, 或者说实训实践的分数占得比重应该是最大的。这样才能综合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制度。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贯通。但是如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的笔试形式。评价标准单一, 以考核知识记忆为目标, 对技能、能力的考核比重仅占考试的一小部分;侧重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但是对职业技能与能力考核缺乏。我们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制度。
第一, 强调过程考核。高职教育中操作技能的比重比较大, 这部分的考核放到企业进行, 可采用口试或现场操作的方式。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 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过程中, 自主选题进行“成果”设计, 然后由企业或者老师根据掌握情况来评定成绩, 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
第二, 采取多种的考试形式。结合课程特点, 多种方式, 如口试、现场的操作、课堂作业、制作的作品、论文答辩、小组的作业或项目的训练、社会的调查等考试方式等, 多角度地对学生加以考查。
第三, 能力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
4.笔试要更贴近学生实际。
笔试实际上应该不缩小考试内容范围的前提下, 适当降低试题难度, 突出一些实践能力的考核, 内容上能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题型上, 可以考虑减少选择, 判断, 填空等题型的比重, 增加思考题, 应用题, 综合分析题等题型的比重。
总之, 高职考试模式的改革, 是一项长期的, 难度很大的工作, 它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之处, 也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出适当的措施, 最终获得国家, 社会, 企业, 学校, 学生的共同认可。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 传统的和普通高校一样的考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该文参考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核模式的中的一些问题, 提出一些对于高职考核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国,考核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汪利, 刘海燕.制约高校考试改革有效深入的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1) :67-69.
[2]王辰光.理论与实践:围绕法学教育的难道之一[J].明理学术论坛, 2002, (11) .
【德国职业教育考核】推荐阅读:
德国职业教育09-07
德国企业职业教育07-10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09-26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09-11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09-02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07-30
李小琴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心得10-11
德国教育改革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