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校园文化

2024-09-11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共10篇)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 篇1

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经济强国, 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三, 其发达的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以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为主体, 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独具特色, 这与其先进的职教课程文化理念密切相关。分析研究其职教文化特色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文化与课程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 有关“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认为, 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 (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 、制度层面 (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 、思想层面 (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思想层面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课程文化作为课程和文化的复合体, 由于课程和文化本身的不确定性, 以及研究者的知识背景、价值观、方法论及其旨趣的差异, 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课程文化既是用一种文化的眼光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 还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 这样才能构成课程文化的整体内容和结构。”[2]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长期积累得来的反映了与课程相关的课程价值、课程思想以及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方面的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将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的特色。

二、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特色

(一) 课程物质文化:突出职业性。

1. 应用技术为主的弹性化教材。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订单式培养, 为特定企业培养人才。例如德国高等专科学院 (Fachhochschule) 设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是由部分办学好的技术中专、技师学校和服务类学校升格合并而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3]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主要在经济、社会教育、艺术造型和农业等范围。其专业教学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学活动包括了教学和实践培训, 毕业设计多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践课题。职业学院专业设置集中在工程技术、经济工程、社会服务三大领域, 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在德国职业技术学院不规定选用什么教材, 教学参考书完全由教师确定, 弹性化教材的指导思想是把新思想、新工艺、新技术引进教科书, 结合市场需求, 根据德国产业特点, 开设大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 从而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减少或避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双元制”既是德国实施高职高专教育中最独到、最具特色的内容, 也是德国的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又能有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 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双元制”模式的课程结构总体上是按照综合课程体系来设计和编制的。它不像大学本科和我国的职业学校那样分为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三段, 而是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基础学习主要完成基础所必需的课程学习;专业学习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程、参加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教材内容重视基础培训, 专业知识面较广, 所涉及的复杂定理、公式一般只讲结论及应用, 不做详细的推导和分析。同时, 课程和教材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编写的, 内容中有较多的实际知识和企业实例。

2. 重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教学是德国高职的又一特点。因此, 德国的高等职业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内容;在实验实训室走廊上, 一般都设置与教学内容结合相对紧密的图片、实物展览, 在室内通常都布置与实验实训内容完全符合的各种规范化操作示范、安全健康环保标牌等, 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内涵的潜移默化的渗透。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设在企业, 企业全程参与到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企业不仅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德国职业学院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产物, 在教学上采取工读交替形式, 一年分为两个学期, 每学期24周, 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 12周在企业培训, 便于熟悉实际生产组织, 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 需要时还要顶班工作。全真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接受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二) 课程制度文化:完备、科学, 可操作性强。

德国双元职业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完善、周密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规严。早在1182年颁布的《科隆车工章程》就确立了师徒制职业培训雏形, 1869年颁布的《企业章程》明确了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1889年颁布的《工业法典》规定了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大法, 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内涵、适用范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经济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作用。与《联邦职业教育法》配套性的相关法律有:1972年颁布的《企业宪法》, 规定企业管理咨询委员会须协助企业搞好徒工培训, 并不准把徒工当作单纯劳动力使用;1976年颁布的《青年劳动保护法》, 规定企业有义务在徒工培训期间为其提供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机会;1972年颁布的《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企业实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工作任务、职责范围、考试规则等。1981年, 联邦议会又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 规定了教育者资格、企业、学校和受培训者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明确了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成立及其目标、权利和义务、工作任务等。至此, 内容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了应对经济结构性变革引发的职业教育世界性的变革趋势, 德国又对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 将其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 制定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该部新法先后经过德国联邦议会、联邦参院审议通过, 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4]这一系列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可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 课程精神文化: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

1.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达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德国文化中的民族特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蕴涵着全民、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文化。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思辨传统及对科学的理解方式, 实证务实、细致严谨的态度是构建“双元制”大厦的支柱。[5]“双元制”模式的精髓, 就是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目标。[6]运用就业导向这一主线, 连接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方面, 并贯穿于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凸现了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既善思辨又重实务的德国人对科学有着独特的批判性理解, 赋予科学广泛的意义。他们不仅把自然科学, 还把语言学和教育学等都作为科学领域, 而且把一切有系统的知识、技术、工艺、操作技能及其训练都被视为科学。这种思辨的传统使得摆脱宗教束缚后的德国, 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19世纪末德国学校开展的改革运动率先发展实科教育, 以面向社会、联系实际为主要特征。德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斯普朗格 (Eduard Spranger, 1880-1963) 把“陶冶”理念融于职业教育, 认为职业教育理念以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为人生最大的目标, 即职业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完善人的自身能力, 这尤其表现在准职业人所练就的“关键能力”和“操作能力”上。主张运用工作分析法使教学过程科学化, 再把科学化了的教学过程进行时段化和标准化分解, 并与在企业内进行的标准化培训结合, 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每一步骤都贯穿于职业教育内容的价值观、本质观和实践观中;为保证“关键能力”的培养质量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有效, 客观上需要校企双方及其上位组织 (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行会) 之间的通力合作。“双元制”把职业教育团体合作制度化, 即无论国家还是企业, 都把职业教育视为己任。为了给特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德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课程由学校与企业组织的专业委员会协商制定, 双方共同参与整个教学和实训过程。

德国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科学务实的态度堪称举世闻名、有口皆碑。正是这种务实求本的民族特性使德国的产品以其质量耐久可靠, 设计独到精妙著称于世。各行各业都普遍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惜时守时、工作第一、事业至上, 工作效率普遍很高, 而且人们普遍习惯于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这种民族特性使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教育的实用化倾向和技能的创新, 而且注重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重视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比重, 确保教育机会均等, 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在物质、社会和文化方面处于不利处境的公民, 使他们有机会接受到教育和培训。为此早在2000年政府拟从2001-2005年拨款1.05亿马克, 用于改善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7]由于职业教育对象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 因此他们在对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解、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进一步学习发展潜力方面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 德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上采取了多样化的策略。

2. 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课程实施文化。

校企的真正合作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德国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方面显示了很强的优势。在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中, 德国选手曾取得过全部24个工种的第一名, 并获得团体冠军。其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德国建立的“双元制”。“双元制”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 在职业学校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之一, 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 并负责学生的评定以及对校企合作教育成果进行考核。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一般采用小班上课制, 主要以研讨和练习的形式进行, 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是交叉进行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实验课教授只提出实验目的, 而具体的方案定制、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毕业设计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企业接受锻炼,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完成毕业设计。在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中, 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实现了共赢, 是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和借鉴的。

3.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德国高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以及能如此深受企业欢迎, 其原因除了上述各点外,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支特色明显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 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 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还必须具有至少五年以上的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 又有丰富的实际知识;一般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都较强。兼职教师主要是从企业、行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人。

三、对我国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启示

我们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时, 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 还要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支撑, 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的特征,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首先, 在课程物质文化建设上要突出职业性。一方面, 课程教材内容以应用技术为主, 增强岗位适应性, 有针对性地选择“怎么办”和“如何做”的知识, 另一方面, 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注意建立与现代生产管理同步的实训体系, 校外要积极寻找与企业的合作,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践性的学习。其次, 建立完备、科学合理与可操作性强的职业教育法, 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最后, 建立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的课程精神文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文化;以课程缔造为价值取向, 以体验、参与、合作为标志, 以产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来实施文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1.

[2]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 2002, (1) :102.

[3]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00.

[4]姜大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综合版) , 2005, (11) :17.

[5]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271.

[6]朱桃福.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 :59.

[7]彭正梅.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3) :78.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 篇2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孙焕志

经过紧张的学习和参观,我对德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课堂组织方法有了切身体会。在德国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会了方法,这些对于我们搞好国内的职业教育,改进教学体系和课堂组织技巧都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就在德国亲身体践和学习心得向各位领导做一个介绍。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

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66%是这种形式。它主要特点是:行业是主导,企业是主体,职业学校是辅助,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考核由行业协会负责,学生具备企业学徒和学校学生的双重身份。我国与德国职业教育运行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模仿的。在德国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今后是否进入职业学校,对就业基本方向学生有充分思想准备,目的性比较明确。

在学习期间通过走访了职业学校与双元制企业,了解了当前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也看到了我们职业教育中的差距,职业学校的设备是最好和最先进的,教室都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企业愿意参加双元制这种体制中,学校的大部分设备是企业给的。

感觉现在我们高职教育培养方向比较模糊,摸不准社会需求,整个教学过程处于被动局面,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严重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准就业方向。德国职业教育搞的好是因为学生定位准确—职业工人。学生学习不是专业是工种,同生工作紧密结合。工种分得特别详细,几乎包含大部分职业。参观亚琛市职业培训中心时,建筑方面工种:看到四个,地面(下水)、墙、棚架、房顶(瓦)。

我们当前的高职学生没有把自己定位在职业工人这个位置,造成学生学习的迷茫与困惑,而且我们的专业范围要比德国的工种范围大,往往对应几个工种,往往上岗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

德国的职业教育没有学费,学生自主寻找的学习机会,并且企业最愿意接受 员工也是双元制培训出来的员工,学徒工是有工资的,由企业付给。去拜尔公司(世界500强,阿司匹林)参观,例如学徒工在化学领域的工资:第一年739欧元/月,第二年818欧元/月,第三年899欧元/月,第四年开始969欧元/月。正式后平均2200欧元/月,其中化学工种2600欧元/月,这也是德国学生乐意从事职业教育的原因。我们学生都是通过高考来到高职院校,不一定自主过来的,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因。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是:校企合作不受法律规定保护,学生实习难,实习质量没保证。也提醒我们高职教育学校一定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建立自己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把企业的师父请进来。我们现行高职“2+1”这种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在校期间无法真证了解自已职业的基本要求,我们学校要求每学期学生一定要有行业企业的见习。

二、德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在德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目标是要想获得职业资格,职业工人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考核办法是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试的的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各占50%,理论的试题全德国是统一的,实践部分是由各行业协会组织的,有考试委员会(成员是企业代表达式)。学生只允许重复考两次,第三次没通过,证明你不具备该职业素质,需要改换工种,终生不能从事该职业,非常严格。(例如去年IT业有2142考生,通过率92.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文凭与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实际需要,基本不存在毕业后去适应工作的问题。

我们考核方式存在问题是考试方式单一,仍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现在我们学校考试是学科考试,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完善,能否借鉴德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实现统一职业资格考试。才能更好衡量各学校的教育水平。

从学习内容上看:全德国职业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分为学校和企业两部分,大纲中规定了各工种学习领域。从德国金属切削机械师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上来看,有13个教学情境:

1、利用手动工具加工元件

2、利用机床加工元件

3、加工简易组件

4、技术系统维护

5、通过切削生产工艺加工元件

6、机床维护及检查

7、技术控制系统维护

8、利用机床编程进行加工

9、通过精加工工艺加工组件

10、生产过程最优化

11、计算机辅助生产的计划和安排

12、单段生产的准备及实施工作

13、多个订单生产过程的安排和监督。

整个课程都是围绕工作而设的。在接受培训过程中体会到德国职业教育除了注重专业技能力外,很注重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是不能通过考试来确定,而是要通过工作过程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三、职业教师的角色:陪伴作用。

在德国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教师要在企业工作一年,再经过考试才能是职业学校的老师,教师是国家公务员。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陪伴学生学,在幕后看学生如何做。老师知识并不一定知道特别多,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溶入到学习中,不能用老师的角度来看。在学习中教师设置复杂任务,让学生来完成,并陪伴辅导学生完成任务。上课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强调学生不仅是知道,还要去做。规纳起来教师的主要作用是:

1、先设计出行动导向课程。

2、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把舞台让给学生,教师是陪伴。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对结果进行评价和引导

对我们从事高职教育的老师来说,学习德国的教育理念应该学习。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课程中把自己放到组织、关注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该打断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码,允许学生在错误中自己学习,自己去找出正确的道路。职业领域发展特别快,要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变化,能适应新的工作,把课堂真证的还给学生。

三、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70年代提出,在德国90年代开始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核心是打破常规,打破界限,没有科目的概念,项目任务涵盖很多学科知识,围绕任务完成。所谓行动导向,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做”,即“行动”来获得发展,强调“做”的过程中的思考及总结经验。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 3 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它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价值,张扬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实际问题学习,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素质。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是关键能力的开发,促进学生的脑、心、手全方位被调动起来,真正从素质方面教育人手,把学生的学习转化为一种“游戏”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愉快地、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也是我们当前职业教育中欠缺的部分。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老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变成一个咨询者或指导者。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安排听一节职业教育课,但在给我们授课过程也能感受他的教育方法。在我们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时,通过建塔游戏:在游戏中就了解了解完整行动导向各个步骤,通过课堂也知道了行动导向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明确了以下概念:学习领域包括若干教学单元,教学单元包括若干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包括若干个任务。我们在课堂中通过分组练习:对单元、情境、任务的设置和老师对我们完成情况点评,以及同学之间的评论,对这种教学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更加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法的特点与优点。

这种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欠缺)。这种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准备要细致周到,更适合小班授课,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和展示机会。教师在组织分组讨论和学习成果展示时,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技巧。而国内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学资源有限,教育成本考虑都采取大班上课,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一百多人,这样难以达到锻炼学生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应选择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导向课程模式,要“会做”。培养目标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职业综合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制度上,将从“学校是核心,全日制教学是主体”的制度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在教学内容上,将从“以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完整性”转向“以专业和技术领域核心能力培养为主,注重校内学 4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在学习方法上,将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主要学习场所,书本知识是主要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法转向“教室与实习场所一体化设计,注重工学结合,做学合一”的学习方法;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将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师资队伍建设”转向“强调‘双师型’资师队伍建设”上来,教师要掌握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感悟德国职业教育精髓 篇3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正日益成为世界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和加工中心。培养数以千万计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乃至高级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已成为现今我国发展的当务之急。我有幸作为2005年第二期中德职教师资培训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18名学员中的一员,参加了在德国为期六周的专业进修和培训。内容包括旅游和酒店管理方面的职业培训、德国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法、欧洲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主办商和旅游中介(旅行社)的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的管理、市场营销等。通过学习和考察,我明显地感到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有独到之处,它符合心理学习规律,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有其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学习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在1977年出版的代表作《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特别强调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它通过呈现适当的模式对学习者施加影响,只有通过模式的影响、实践的活动学习才更有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实践就是创造一种社会学习的模式达到自我强化。人类学家们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参与是在实践中改变理解的过程,即学习。学习被理解为整体的、不可分的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中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是“对不断变化的实践的理解与参与”。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其特殊要求,它所注重的应该是技能操作和实践。课堂上的专业理论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使学生技能的全面掌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学生专业方面的深刻体验。

德国的职业教育正是符合了认知和学习心理学的规律,因此他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德国职业教育法规体系由全德统一的联邦法规范,职业教育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围绕着职业教育的合作机构有联邦政府、各州政府、普通大学、专科大学、教师培训学院、教育协会、教学研究所、行会、企业、职业学校等,它保证了职业教育的顺利和有效的实施,保障了职业教育在全德境内优先发展。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体现企业与学校的紧密结合

德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成功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形式的合理确立,这种合理的教育与培训,充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符合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形式,它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同和大力支持。

“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企业提供学生的实习场所,学校进行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授课。企业招收培训学员,然后送到与之专业相关的职业学校,去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企业承担学生的培训费、工资等。像德国发展最快的旅游公司——途易(Tui)旅游公司培训的学员学制三年,学员第一年有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课程,三天在Tui总部或属下的企业实习;第二、三年则是一天在学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课程,四天在企业实习。在我们参观考察过的几所职业学校和企业都实行这一形式,像马格德堡职业学校、柏林勃兰登堡TRAINICO机场的培训中心等都有一些专业实行“双元制”教育。

参观和考察中,我们对企业为何花专门的资金,参与这种教育形式提出问题,柏林勃兰登堡TRAINICO机场培训中心的经理Bernd Stark先生告诉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为自己的企业储备大量“来之能战”的后备人才,同时有更多机会,与社会及相关的行业协会进行信息沟通,并树立企业优良形象。就学校方面而言,企业成了学校强大的实践场所,理论的学习有了用武之地,理论的学习才不会成为空谈。企业和学校都是“双赢”的。

“双元制”教育不仅是企业与学校的表面合作,实质却是提供理论学习的学校与提供实践场所的企业的紧密合作,归根结底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更重视实践。没有了企业的资金支持和实习场所的提供,学校的学习是“纸上谈兵”。

“双元制”教育在我国可能较难实行,但是它的内涵和实质却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二)课程设置凸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学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在德国,不管是职业学校还是职业培训机构,在课程的设置上,就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落实。它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德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精髓。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严格按照行业工商协会(IHK)制定的教学大纲设置,职业学校根据行业的需求开设课程。职业学校课程的核心是突出能力标准,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操作能力标准和核心能力标准,设置课程,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块。由企业和学校组织教学,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最后由德国行业工商协会(IHK)下属的考试委员会组织考试,考试的内容有理论与实践操作两部份,学生只有在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才能就业。

以我们在德国的培训课程为例,在德国的六周时间,课程安排科学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周基本上是三天的理论学习,在上理论课的前后,都到安排两天参观或考察或体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企业或项目等实际现场(学校、酒店、旅行社、景点……)。

这一课程安排,对我们理解掌握所培训内容,有着直观的效用和感受。比如,讲授“德国的职业教育”,就安排到马格德堡职业学校旅游助理专业听课,到哈茨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到舍内贝克市的奥斯卡·凯莫尔职业培训机构的体验和互动,实地了解德国职业学校(学院)、培训机构;在讲授“德国职业培训“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安排到总部在汉诺威的Tui旅游集团培训中心、汉莎航空公司的培训中心现场听报告和讲解,了解德国的培训机制。

在讲授“地区市场营销学”之前,先请来萨克森-安哈而特州旅游营销人员,讲解具体案例-德国著名的“罗马大街”的营销思路,然后再安排游览这一旅游线路,从中去感受它的营销理念。介绍德国的季节性旅游-自行车游时,培训学校为我们租了自行车,让我们去体验易北河畔最美丽一段,切身感受德国“自行车游”从线路设计到沿线“小品”,从服务到休闲等等方面经历。这比在课堂干讲还有效,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

在参观舍内贝克市奥斯卡·凯莫尔职业培训机构的厨师班时,我们特别留意贴在墙上的课程表,通过翻译得知:学生的上课有三天以上是实践操作,只有在操作过程中有疑难问题才回到课堂,理论课大部分讲解食品常识等内容。德国的教师认为,厨师的实际操作技能是更重要的。

我们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来设置,它关注直接经验,并使学生在环境中获取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课程设置引导具体的教学,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应用,并凸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在一定意义的引导下,有目的、有侧重地掌握相应的技能,不断地提升专业思想。

德国教师认为现场讲解比在课堂更有效、更具吸引力,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也更受学习者的欢迎。这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三) 以行为导向为教学主线,学生为教学主体,营造实践课堂

德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个性)。因此,德国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往往结合了实际案例,课堂上以行为导向为教学主线,营造实践课堂。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参与、多体验;教学内容业一贯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大多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自动手,增加直观理解,提高个体自身的加工、处理外来信息的能力。

在德国,我们多次体验德国课堂教学,并且与学生有过接触和交流。在马格德堡职业学校,我们旁听了旅游助理专业的电脑课,内容是学生通过PPT,制作“旅游目的地”的概况。课堂上,教师跟学生讲:今天来了中国客人,我们的“旅游目的地”就是中国,你们可以邀请中国客人一起来完成这一设计。学生积极和我们交流,并通过上网搜索了解中国,感受了中国文化,也完成了“旅游目的地”的PPT制作。而教师在整节课的作用就在开始引导和结束的评价,其他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这一节课,教师采用了常用的项目教学法,通过确定任务,由学生制定设计的思路,然后分组进行计划实施,最后评估、结果展示。我们确实感受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和课堂的实践性。

舍内贝克市的奥斯卡·凯莫尔职业培训机构,是我们离开德国的最后一次听课和参观,同时举行结业典礼和欢送午餐。欢送午餐上的餐桌、餐巾布置、餐具摆设,全部由餐饮专业学生来负责完成。而西餐饭菜,则由厨师班的学生制作。一切都非常的圆满。教师利用中国客人的到来,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我们看到学生乐意和客人交流,邀请客人一起动手制作,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完全独立自我的环境中掌握学习内容。研究指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还有助于潜能激发,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可以看出,德国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内涵,有着一种新的教学设计观和“理论-实践”关系观。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教”的具体境脉中、在互动中发展演化。

感悟

首先,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健全,机制完善。从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到课程设置,再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德国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国家、企业、学校、教师在这一方面都有认同感,并且至上而下执行,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法规和评价体系,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能很好地协调与配合。这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德国职业教育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student-centeredlearningenvironments-SCLEs)的设计,并由此强调学习是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的实践,具体体现了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它表现为结果开放的学习环境、认知学徒制、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微观世界、基于目标的场景教学、社会中介的传播等等。这就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

再者,德国教育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宗旨,教育充分关注到人的知识、技术、能力、职业道德和人人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在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培训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生存、生活、工作和创造的综合能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其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以实用为本,注重实践,学生实习和实操时间所占比重较大。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 篇4

一、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受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德国民众民族主义情怀比较强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主义情怀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德国的职业教育理论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职业教育被上升到国家高度,职业教育被看做是解决政治难题的关键途径。德国人认为,要使青年人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职业伦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职业伦理教育可以有效缓解社会不稳定的隐患,这种国家主义价值观,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德国的经济体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使得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联邦德国政府认为,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管理人员精通业务、职业工人训练有素,才能取得充分的成功。所以,联邦德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中,民主德国也加入了竞争自由。与东欧其他国家相比,民主德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富有市场气味。虽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冷战时代分属美苏两个阵营,但是,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却没有根本分歧,都是政府对经济活动宏观调控。反映到职业教育领域,在国家主导职业教育发展上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殊途而同归。

二、职业主义的人生信条

在普通德国人的内心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那就是将职业看做是人生信条和目的本身。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这一点是根本。德国民众的职业观念,遵循两点基本原则,一是职业神圣,二是职业平等。职业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在德国民众心中,职业具有灵魂救赎的意义。德国民众这种职业神圣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不是外来的,事关自己灵魂得救繁衍出来的敬业精神。当然,德国民众爱岗敬业不仅与宗教因素有关,还和利益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战后德国实行福利社会政策,造成庞大的失业队伍,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更是导致更大的失业存量,促使他们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德国民众对职业的平等认知,涉及许多因素。一是内在性。德国人民注重内在的心理体验,主张是内在的信仰,就连德国普通民众,哪怕是普通的粉刷匠,在工作生活状态上,也能找到诗意栖息的切入点,在工作中,他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职业平等,在粉刷外墙的过程中,可以感受艺术家作画般的情趣。德国人认为,由于职业的社会属性不同,等级之间、阶层之间存在差异,贡献可能大小有别,但是,职业性质与地位却无尊卑之分。德国民众对职业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德国,人们对于职业的选择,觉得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某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这种价值观,是职业平等感最主要的因素。德国人职业主义的人生信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技术主义的精神追求

在德国,技术创新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非常关键。德国人尊崇技术,在很久以前,德意志民族就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中世纪,德国学徒的门槛是很高的,因为学徒意味着有业可就,在手工业产业中,青年男性只有继承了父辈产业才有权结婚。在中世纪的德国城市,工匠阶层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人们将他们看做是社会发展中坚力量。德国民众对技术的尊崇,还和德国政府对于专利保护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不单是企业界对技术尊崇,国家层面的政策基调也是如此。德国民众保护专利意识非常强烈。近年来,德国的专利申请在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专利申请量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数据,无论是居民的专利申请量,还是非居民的专利申请量都是如此。良好的专利保护传统,有利于民众对技术的尊崇,同时,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点,也是推动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文化底蕴。

德国职业教育兴旺发达,根植于独特优质的文化土壤之上,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文化背景是必须考虑的内容,文化因素是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底色。中国传统文化也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技术基因,如隋唐以来的艺徒培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还有很多领先于国际的先进技术,所以,我们要发挥中国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正面引导,利用中国文化先进性的一面,促进职业教育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体会 篇5

一、德国的教育体制德国是一个很民主的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充分选择自己将来命运的权利,这也体现在教育体制上。德国实施12年义务教育,儿童六岁开始入学上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时候,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状况进行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一流的文理学校(约40%),相对较差的进入二流的实用学校(约35%),最差的进入三流的实体中学(约25%)。分流的标准是老师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智力水平向家长提出建议,由家长决定选择哪一类学校。一流的文理学校以进入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中学8年结束后,通过考试获得高中文凭,然后凭高中文凭可以自己选择哪一所大学。上大学不一定要在高中毕业的当年,高中毕业证书作为上大学的资格,终生有效。因此,也有部分学生在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后,会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能去工作,到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再去上大学。二流的实用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对差一些,以进入高等的职业院校和科技型大学为目的。中学的学制是六年,然后升入职业高中学习专业课(2年),职业高中毕业后升入专业对口的科技大学或高职院校。三流的实体中学是学业成绩最差的学生,以直接就业为目标,中学学制为五年。中学毕业后,这部分学生会按照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去选择工作。但德国是实施12年义务教育,所以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年限,因此他们会一边在学校里学习,一边在企业里当学徒,这就是盛名的双元制了。在三流的实体中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双元制的,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工作,就必须就读职业学校中称之为职业准备的班级,学制一年。先说说双元制。双元制的学生占三流实用中学的一半左右,并不是像国内所说的所有的职业教育都是双元制。身份首先是学生,一年在校的上课时间为40天左右,有两种形式:一周上课一次,时间为一天;两个月上一次课,时间为8天。一天上课8小时,课程是三门,数学2h/天,英语2h/天,专业课4h/天,其他时间都在工厂里当学徒。学生与企业是签订合同的,学生的学费由企业承担,学徒工结束,必须留在企业工作。学徒工不领工资,学校里的老师会在一个月当中去企了解学生的工作表现然后做出评价。在企业里当学徒工期间,学生跟着一个师傅学习,并不独立操作,前几周只是跟着看,三年结束考出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这些工人是企业最底层的操作工,工资1800元左右。如果要晋升为管理层或技术骨干,或者想上大学,必须先工作四年,然后要经过职业高中的相关培训学习,成绩合格的进入相应专业的高职院校学习。所以,在德国在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何时都有上大学的机会。三流实用学校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找不到企业或者不想工作的,就必须进入职业准备班学习,学制为一年。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企业和工作,如果一年后还找不到工作,就在家里呆着,准备领国家救济金了。这部分学生占到了一半左右。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老师每年会有一到二周去企业了解一些生产的新工艺,但不是硬性的规定,心得体会《德国职业教育考察体会》。

二、一些体会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国内的许多媒体都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地位很高,以至于好的学生也上职业学校,实在是好生羡慕,事实证明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德国的分层次教育比中国要严酷的多。他们就认为,人的智商是有等级区别的,不能因为不努力学习的人影响成绩好的的人,也不能应为成绩好的人拖累成绩智商相对较差的的人或者是潜在生,因此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分层次教育。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读好的中学,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成绩差的就读职业学校;最差的学生才进入双元制学习,从事的是最底层的蓝领工作。但是,德国在教育体系的设计上是十分科学的,那就是只要学生努力,或者智力在某一个时候得到了发展,随时都可以获得读大学深造的机会。

2、之所以老百姓能够接受这样的分层教育,我想有两个因素。一是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的健全,白领与蓝领之间的工资差距不像国内那么大,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自己即使学习差一点也没什么,生活一样可以过得很滋润。二是在德国人的素质确实高,他们认为职业是没有高下之别,职业是平等的,即使是做妓女也不会遭到歧视,据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曾经做过妓女。3,德国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是德国教育体制的基础。在德国过了成人年龄,孩子是必须离开父母离开家的,不管你去从事什么工作,你必须独立面对生活,即使住在自己家里,也得向父母缴纳房租,哪怕是去当流浪汉和妓女,父母都不会管你。这种社会文化毫无疑问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和生存能力,更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中国的家庭意识,总是父母包揽一切,以至于出现啃老族的现象。

3、德国人非常重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摔倒了,绝对不会去搀扶他。孩子小的时候要哭闹,父母会严厉指责他不准哭闹,否则就被扔进厕所,所以德国的小孩是很听话的。他们小孩的玩具是不允许随意丢弃的,假如孩子玩腻了,父母会让孩子整理好玩具去公园卖掉,所得的钱归孩子所有。德国的公园或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带着三、四岁的小孩一起骑自行车。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就得学会在家里帮父母干家务挣钱,所以德国的小孩都是会干家务的。他们的独立能力是这样从小就得到培养的4、德国的学校是不设德育处的。假如孩子在学校里做了坏事,老师会通知家长,勒令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学生上学期间离校出走,学校没有任何责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家长和社会的事,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家长,因为家长是监护人;学生假如在学校里抽烟,老师会进行教育,因为未成年人是法律规定不准抽烟的,但学校不会给予行政处分;老师出现教学事故造成的伤害事故,学校会对老师做出相应的考核和批评,但不会做经济赔偿,经济赔偿那是保险公司的事;德国的学校是没有学生宿舍的,如果学生离家较远,可以自己在学校周边租房子,或者学校出面帮学生租房子,但学校不会去对这些住校生进行管理。他们认为这是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会了。总之,在德国学校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就这么简单。

5、德国的学校没有围墙,没有传达室,没有保安,没有摄像头。我曾经提出过两个问题,我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周日下午返校,周五下午离校,期间必须要住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德国有没有类似的寄宿制学校?德国老师诧异的问了一句,这不是监狱吗?因为在德国监狱里的罪犯每周四是可以走出监狱做一天自由人的。我说在中国学生在学校里出现的任何事故学校都是有责任的,校长必须对此负责。德国老师又是诧异的看着我,你有这么厉害吗?

6、德国的企业是高产值的。他们的工人不多,能有300个工人的企业,规模就算大了,但人均产值非常高。我们去考察的玻璃制造厂,只有250个工人,但年产值是7000万欧元,其他企业基本差不多这么一个比例。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高效率,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我们参观的企业都是组装整机的,零部件大多是通过外加工的,本地企业主要负责核心部件和组装等核心技术。

7、作为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化教学,确实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从中学开始,学校的学科教学基本采用项目教学法,学期的前两个月老师会按照教学目标,系统的讲授理论知识,后三个月除了做些必要的补充外,学生几个人一组完成某个特定的课题,期间老师制作一些必要的辅导,最后以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作为学科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讲究探究式学习,其实就是我们强调的新课程理念。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 篇6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1.德国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就业者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就业者获得就业的前提。“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主要包括企业和政府,教育经费也主要是由企业和政府承担。德国职业教育强调的“双元制”模式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也就是学生每周两天在高职院校接受理论教育,其余时间则要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这是德国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德国职业教育具有规范化的考核制度。德国的考试主要是由教育的第三方———IHK按照标准监督执行,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由工商业联合制订,这样就会保证考试内容的切实实际性。具体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面试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负责考试的机构不直接参与教学,这样就实现了教考分离,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与工作性。另外,德国也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按照联邦政府的要求进行设置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时需要按照政府部门制定的规则进行,这样就会保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行为的规范性,提高实践教学的理论性。

3.德国对于师资队伍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资质进行严格的规定,要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必须要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同时还对教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并且做出了细致的说明,为教师的培养制订了详细的规划,构建了完善的教师个人保障制度,提高了教师岗位的稳定性。

二、我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区别

虽然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与德国“双元制”模式存在相似性,但是相比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成绩,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于实践教学的规定不同。虽然我国近些年增加了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但是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仍占不到总课时的25%,而德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则要求占到45%,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另外,我国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没有硬性规定,这方面需要借鉴德国经验。同时,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观念也不同。德国“双元制”属于一种成熟的教育机制,被德国公众高度重视,并且他们崇尚技艺,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仍停留在工人的层面,认为其属于不光荣的职业,因此人们不愿意从事技工等工作。

2.关于教师队伍的资格要求不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准入主要是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也就是只要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就可以,而对于教师的实践操作经验没有硬性的规定,但是德国职业院校对教师队伍的准入有着严格的规定,从事本专业理论课教学的老师至少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具有两年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且经过两年见习期学习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能成为真正上岗教师。另外,高职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德国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与进修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师必须加强进修以及道德素质培养,而我国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进修以及素质的培养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师培训上存在随意性。

3.实践锻炼教学的管理模式不同。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主要是由高职院校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由高职院校根据就业环境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出现专业设置相较于企业用工要求存在滞后的问题,而德国职业教育管理是由政府根据职业标准不断调整的,这样就保证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一致。另外,实践锻炼的平台也不同。我国学生参加实践主要是学校的实践基地,而德国学生实践主要是企业,这样必然在技能培养上存在差距。

4.法律制度方面的制定。德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各种因素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面的规定还处于空白。

三、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区别分析,为切实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良好经验,并且积极借鉴过来,以此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启示如下。

1.转变观念,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德国学生很小就具有职业意识,而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职业教育存在反感情绪,因此我国必须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出力度,借鉴德国财政政策,实现对职业教育的全覆盖,强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出力度,尤其是在财政、科技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社会中存在轻视职业技能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属于低端教育,以后当工人会被看不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学习职业技能。为此,国家要改变社会观念,形成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鼓励人们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二是完善高校教育层次设置,鼓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建立分流机制,以此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的人才。当然,职业院校管理者要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课程。职业教育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因此在职业教育发展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强化地方经济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

2.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虽然我国实施了许多教师素质提升行动,但是与德国相比,我国教师队伍的质量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技能不高等,因此我国要着眼于制造强国战略,结合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教育培养机制,国家站在顶层设计制定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鼓励高职院校的教师参加实践锻炼,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要将绝大部分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给予科研者。另外,还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可积极聘请或引进行业专家进入学校,将最新行业发展趋势、最新技术发展特点引入校园,提高职业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最终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毕业便能上岗。

3.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首先,从法律角度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包括从政策、税收等方面减轻企业压力,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国家要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依据。例如,国家应出台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细则,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并且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的企业可以得到国家的财政补贴,吸纳高职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可以得到税收上的照顾。其次,学校要主动出击,联系企业,在专业设置、教学大纲制订、师资配备、实践训练等方面加强同企业的深度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主的,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找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利益结合点,拓展合作渠道,实现互惠共赢。另外,高职院校也要保证企业的利益,企业是以追求利益为主的,职业院校可以采取专项的教育培训,为企业职工开展培训,减轻企业员工培训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4.完善考核机制。我国职业教育要积极借鉴德国考核模式,加大对学生考核中实践环节所占比例。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考核,真正实现教考分离。同时,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时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企业的意见,以此培养出更多实践应用型人才。另外,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在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评价,每次实训都要有实习报告或成果,每个项目都要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应全程监控学生的表现,通过口头提问、项目成果、实际操作等形式考察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主要由企业指导教师完成,考核重点主要是实习过程、实习内容和掌握的知识技能。

5.建立“大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监管机制。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政府与企业沟通机制的完善,也就是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管理中,因此其职业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国也要积极借鉴德国的大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变现在的以政府管理为主,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缺乏沟通的现状,建立社会立体式的管理模式,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

当然,除上述几种启示之外,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以及财政政策等方面入手,积极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不断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旭芳,李海宗,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01).

[2]蒲冰远,试论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

[3]辛斐斐,德国职业教育财政政策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01).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PPT 篇7

作为教授过多门德国职教课程的职院教师, 深刻体会到国内外的职教课堂对PPT截然不同的运用。以下通过对比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PPT, 给国内的同行提供另一种视界。

一国内职教课堂的PPT

在国内的职教课堂, 经常可以看到制作精美、内容详实、样式华丽、页面让人眼花缭乱的PPT, 而且在公开课比赛中经常得到好评。

然而, 在德国职教同行的眼中, 这样的PPT反而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产生不良的影响[1]。

国内职教课堂上PPT应用存在的问题如下。

1 PPT成为文字处理软件, 教师在课堂上“读”PPT

直接从书里摘下文字, 输入到PPT页面中。更有甚者, 连文字输入的功夫也省了, 连图带文字整页扫描成图片搬到屏幕中, 认为将讲授的内容改为用多媒体呈现就充满现代感, 是教学效果的飞跃。而且经常在一张幻灯片中塞进尽可能多的内容, 以课件播放演示代替讲授。为图方便, 避免失误, 常采用顺序式结构的内容切换, 只需按翻页键, 课件就会“毫无差错”地按顺序“播放”下去。授课时照着屏幕念一遍完事, 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至课件的既定流程, 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水课”。

此现象是唯PPT教学才上档次的看法的悲哀, 实则是全盘抛弃了传统的教学艺术, 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反而有反作用, 变成“点击式”课堂。教师的行为变成了照PPT“宣科”, 以“读”“念”的形式把知识呈现, 大大弱化了授课的实际意义, 进入了以“读、念”代“讲、授”的误区。

究其根源, 实质上是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体”演变成了“PPT+教师”为主体, 只是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不容许学生的想法有半点“跑偏”。这种课堂能让学生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吗?

2用制作、搜索课件代替备课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以及网上共享课件的扩大, 教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PPT课件的制作和搜索上, 往往忽略了备课的环节, 转而以课件的制作、网络共享课件的搜索代替了备课。拷贝课件或上网搜索课件, 连续几年重复使用一个课件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许多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作授课的唯一方法, 一旦停电, 就不知所措, 教学无法进行。PPT教学并不意味着课件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 须知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 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 取长补短, 合理地综合运用包括传统媒体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 有效地开展课堂, 让学生易于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 取得最佳的效果[2]。

3“形式大于内容”

许多教师以为只要能够吸引听众的眼球, 就能达到教学效果。刻意在色彩、动画和美工等细节处理上费尽苦心, 制作所谓的“样式华丽, 色彩灿烂, 动感十足, 形象逼真, 电影般的画面切换”的课件, 走进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技术误区。许多职业院校为了推广与标榜PPT的教学作用, 时常开展课件制作大赛, 往往是上述者获胜。绚丽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让职业教育沉迷其中, 忘记了教育的本源。

孰不知这样的处理常会造成形式掩盖了内容。学生看到了喧哗的动画, 亮丽的色彩, 花俏的样式。可是一节课下来, 却没有记住什么, 以至于误会课堂是在展示PPT制作技术。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谓的主动学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 而是一个亲自参与、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互相探讨, 通过思想碰撞擦出新的“火花”, 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3]。

二德国职教课堂对PPT的看法

与国内大肆应用PPT相比, 德国的职业教育大大弱化PPT, 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1以PPT为主体的授课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

PPT的画面就像在家看的肥皂剧, 容易产生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喝着饮料欣赏剧情, 不必思考, 你给什么我就看什么的惰性状态。或者因“剧情”进展得太快, 来不及理解当中的意义。在以PPT讲授为主体的课堂, 讲授者对学生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只要学生不干扰讲授, 按部就班讲完则可, 师生间缺乏互动。教师不希望学生在中途“打岔”, 把内容引向未知的方向, 影响课程进度。学生出于尊重老师的观念, 有疑问也不便于在授课期间即时提出。这样一来, 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参与课堂的逻辑思考, 接受的知识似是而非, 当时好像听懂了, 也很简单, 事后一问, 模模糊糊, 知识点没有在脑海里留下明确的印象。德国人把这种只靠PPT对着学生猛讲的课堂叫做“高精直喷”, 意思是你讲的可爽了, 但苦了下面在用心听的人。

在课堂中,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肯定比不上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争取多动手操作的动态学习, 也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学习效果好。外国的教育研究表明, 动手学习或通过自己的行为学习, 效率才是最高的, 也掌握得最牢固。

2以PPT为主体的授课信息量往往过大, 对学生要求过高

不管是图片为主, 还是文字为主, 信息量往往过大。这样一来, 以PPT讲授为主的课堂往往要求学生精神高度集中, 自始至终充满兴趣, 思想上不能开一点小差, 理解能力要跟得上老师的进度, 课堂笔记也必须抓紧记下。这样一来, 整堂课就显得非常紧张, 听明白了就来不及记笔记, 顾着记笔记就顾不上听, 经常兼顾不了。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 这样优秀的学生占整体的比例也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 PPT页面随着讲授在课堂上一翻而过, 学生事后要翻看或在课堂上记录也极不方便。

3 PPT讲授网络化

如果光靠PPT讲授就能让学生掌握技能, 倒不如把PPT播放与旁白录制成视频, 让学生反复观看。那就不存在授课的必要了,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把课程分成面授与网络教育两部分。正式参与面授前, 需通过网络预先学习。通过网络能把课堂扩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让学生可以反复多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只有学习完并通过网络测试, 才能获得参与面授的资格。学员在面授前已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知识, 对面授内容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便于面授的开展。也让教师从讲授中“解放出来”, 为实际技能的演练腾出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基于对课程内容的预先了解, 学生在面授时能提出“有分量”的问题[4]。

三德国职教课堂的PPT

1以展示为主

PPT相当于一幅大海报。画面简洁是最基本的要求, 切忌花里花俏, 切忌电影般的切换样式, 那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不该去的地方。

为避免受课本尺寸及印刷的影响, 需要专门制作、拍摄高清晰度的彩色图片在课堂上投影放大, 并设计与之相应的学习活动, 或讲述局部细微之处。也便于打印出来作为小组活动的素材, 让学生细看或讨论[5]。

2基于PPT的展示展开课堂活动

PPT页面切忌堆砌大量的文字。他们认为, 文字注释出现在PPT里是毫无必要的, 课本才是文字描述的地方。PPT画面内容的意义、所需的文字解释或最终结论应该由授课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

可以在讲解或小组活动展开后, 让学生总结并呈示在教室所配的诸如翻纸板或喷胶贴板等传统媒体上。也可以由授课者边讲解边把预先准备好的重要知识点或技能规范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来。

这些卡片、翻纸板或喷胶贴板区别于传统课堂的黑板板书, 不会被擦去, 重点内容都被保留下来。课后学生可以再翻看或讨论, 也可以拍成照片, 以作课堂笔记资料保存, 课后再慢慢复习、消化体会。

所以, 德国人的PPT仅起展示作用, 授课者以PPT的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是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做总结并相互展示结论和提出疑问, 也可以授课者边讲解边让学生总结。总之, 不能对着PPT“干”讲, 要通过PPT提供的画面设计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3提倡禁用PPT

只要存在传统的教学媒体, 如挂图、实物、场景等条件, 德国人都提倡尽量禁用PPT。使教师从PPT的脚本中脱离出来, 促进师生互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加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禁用幻灯片则能鼓励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综上所述,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对PPT多媒体的看法和用法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 不能对PPT多媒体技术形成依赖性。在课堂开展上, 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 取长补短。在PPT展示的内容中, 合理地综合运用包括传统媒体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 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让学生易于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 取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Robertamp, James D.Russell.教学媒体与教学新科技[M].台北:心理出版社, 1995.

[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PPT与课堂教学”课题组.PPT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调查[J].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 , 2009 (2) :44-46.

德国职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篇8

关键词:德国,职业指导

0 引言

2008年到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 全球年轻人失业率的增幅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经历了那次重创后, 年轻人发现, 3年过后他们的就业前景依然黯淡。最富裕国家的年轻人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持续的衰退和削减预算让一些发达国家的就业局面达到了危机的程度。以债台高筑的希腊为例, 那里的年轻人失业率超过了51%。根据美国的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 最近两年, 美国18—24岁的年轻人的就业率仅为54%, 为历史最低水平。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处境凸显一个越来越普遍却很少被论及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年轻人早期作出的选择——教育水平、学术领域和培训、在哪里上大学、如何支付大学费用——会带来长远的经济影响, 影响之大或许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与其他国家不同, 德国的高校和政府教育部门没有专设的职业指导机构, 但在德国, 会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处理此类事务。比如, 德国联邦政府的劳动总局以及下属的各个地方的劳动局。在这些部门中会特设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 负责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收集和管理工作。毕业生可以通过在职业指导中心设置的信息网络平台来获取需要的就业信息。德国的职业教育享誉世界, 它的特点就是整合了全社会, 特别是企业的资源。比较著名的就是“慕尼黑就业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实现了高校、企业和政府全面的合作, 充分的整合了这三方资源。因此, 在德国, 德国企业在职业指导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德国的职业指导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1 提倡终身教育, 指导整个职业生涯

德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儿童职业理念培养的国家。从孩子刚入学起, 就向孩子灌输职业教育的理念。在小学阶段, 学校会请来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 向孩子们介绍各自职业的特征和日常工作, 使得孩子们对于日后想从事的职业有了初步的印象。进入中学以后, 职业指导人员会通过心理咨询和职业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美德, 逐步明晰自己今后的从业方向。另外, 为了深入了解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 学校会带领学生进入到企业中去实习、参观。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是否适当, 以及为了从事今后的职业, 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再有, 为了让学生对于各行各业能有个充分了解的机会, 学校会举办多种社会活动, 让在实践中认识, 在实践中学习。

德国的很多高校都会鼓励学生在求学期间选择兼职工作, 积累工作经验, 在实践中锻炼, 在实践中提高。使得学生在学校中, 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 还获取了职业经验。让学生从高校直至踏入社会有了连续性。不但如此, 德国政府除了在学生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外, 还为那些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失业工人和残疾人等那些在社会中弱势群体提供咨询和指导的工作。由此可见, 无论是学校内还是在社会中, 德国的职业指导工作都可以做到横向覆盖。从纵向来看, 每个德国公民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可以获取职业指导的帮助。个体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发挥, 对于全局来说就是对社会发展的最大促进。

2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实践观念

德国的职业指导人员充分重视每个人职业潜能的开发, 认为每个人都是自主的人, 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而职业指导的目的不是让人产生依赖, 而是使人们最终找到自己的路, 走上自己的路。职业指导只是一个帮助、一个辅助, 人的自主性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瞬息万变、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里, 个人的职业生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培养人的自主性, 才能够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看清职业指导在个人生涯发展中的地位很是必要, 在德国的职业指导机构中很少给求助人员做心理测试, 而且告诉求助者即便有了测试结果也只是个参考而已, 了解自己, 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为关键的。

总之, 以个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 只有促进个人的发展, 才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 个人就可能选择不好适合自己的职业, 没有选择对的职业, 紧接着可能会带来事业以及婚姻等一系列的失败, 而每增加一个失业的人员, 就可能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给整个社会带来危险。只有建立在个人职业成功基础上的社会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3 对职业指导的人员的专业要求

德国的职业指导中心属于专门的政府机构, 其中的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公务员, 工作稳定、薪酬优厚, 对人才有着较大的吸引力。所以对于这一行业入门考试的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其内部的工作人员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规定职业指导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上岗, 因此德国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规定职业指导人员要进入企业参加“双元制”的工作实践, 时间约为两年。其后要从事初级指导工作两年, 经相关劳动部门考核, 批准同意后, 可以到德国唯一的一所培养职业指导人员的行政管理学院进行三年的学习和实践。毕业后, 还要通过劳动部门举行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 这样才能够顺利上岗, 取得初级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另外, 还可以先进入管理学院进行学习, 毕业后参加相关的职业指导工作两年后, 经劳动局批准, 参加三年的职业指导培训课程, 经考试鉴定合格后, 也可以取得初级职业指导人员的资格。

参考文献

[1]毕先萍.国外治理青年失业的政策及其启示[DB/OL].人民网, 2004第10、11期.

[2]瓦尔特.R.海因茨.德国青年的过渡与就业[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德国的职业教育及特点 篇9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频频出现,我国的制造业正在寻求在严酷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大发展,其对策是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进军,淘汰依靠密集型劳动、廉价劳动力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为此制造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传统的职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使其为我国的制造业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教育体制,它为德国的企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德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希望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体制、方法及特点的介绍,能够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 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及方法

1.1 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从中世纪的学徒制发展到目前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培养的主体是工厂、企业,他们在企业的工作和学习的时间约占70~80%,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仅占20~30%。

在企业中的学习以实际操作为主,在职业学校的学习则以公共课程,如:文学、外语、公共关系学等及专业基础课为主。这种双元制的共同培养模式具有其突出的特点,国内学者已作过一些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2 德国职业教育的方法

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均打破了传统的以课程为体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而采用项目教学法(国内有译为行为导向、任务导向等),即学生通过项目的计划、实施、检验等,学习与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这种项目工作法有些学校分为七步,有些为六步,其核心意义为面向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工作进行练习,通过完成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关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本刊的2010年第11期已有详细介绍)

这种面向职业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式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扮演教练员和导演的角色,教学的主体为学生自己,学生成为运动员和演员,独立自主的学习和工作,教师起辅导、指导、帮助的作用,仅在学生完成项目中遇到困难时进行辅导和帮助,在总结时进行指导。该方法在德国已运行超过30年之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2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1 方向明确、及早分流

德国学生早在小学毕业时通过和家长、老师的讨论,协商便决定自己将来是进入科技界当科学家、白领阶层还是当技术工人、售货员、厨师、护士等。进入中学时已基本决定其发展前途,如选择普通中学或实业中学,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选择完全中学,接着读高中后上大学进入白领阶层。由于观念的转变,人们并不认为当技术工人、护士、售货员、厨师低人一等,只是由于家庭条件、历史根源等进行了职业选择,如他父亲是厨师,小孩子从小就喜欢厨师,则选择了这种职业,基本上不存在职业的歧视,因此学生不存在思想上的压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2.2 无学费,职校学生有生活费、家庭压力较轻,学生就业有保证

德国的职业学校由州政府提供经费,学生无须缴纳学费。在进行职业教育之前学生必须先竞聘工厂企业的学徒岗位,一旦被聘任方能接受职业教育,学习期限为三年。这三年的生活费由招聘的企业提供。费用的高低视地区和工种的差异,为每月500~700欧元。这样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没有生活和学费的压力。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后,必须通过德国政府授权的德国工商会(IHK)的统一考试取得技工资格证书,绝大部分学生即可在原来招聘的企业从事技工工作,学生无就业的压力。对工厂企业而言,由于学生70%~80%时间在工厂学习和工作,会给工厂创造一定的财富,工厂企业的负担会得到减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招聘的技工对企业有感情,大多愿意终身为企业献身,因此它是一个家长、学生、企业和社会多方面受益的良性循环结构,从而可以长期、健康持续地发展。

2.3 职业学校的毕业学生可以直接上岗,无过渡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由于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和实际工作,因此毕业时已比较熟悉和了解工厂的生产环境,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并已实际工作相当长的时间,能够适应这种工作要求,因此学生毕业即可零过渡直接上岗。有别于我国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由于不熟悉工厂的生产情况,需要经过一段再培训的过渡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负担。

2.4 严格的考试制度,保证技术工人的质量水平

德国的技术工人资格证书只能由受政府委托授权的德国工商会(IHK)颁发。其前提是职业学校通过三年学习的毕业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这种考试类似于我国的全国统一高考,即每各行业的工种,须在全国统一命题,同一时间进行考试,其监考和评分则由德国工商会组织专家进行,通过这种考试才能获得全德国认可的技工资格证书。这样便有效的控制了专业技术工人的质量,保证通过考试的技术工人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

2.5 优秀的教学团队,良好的教学设施

德职业学校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企业中从事培训徒工的培训中心的教师也多是由有相当长工作经验的技师来承担。在教学团队的层面上,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配备具有一段差距。虽然目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在强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但与德国相比,还须不断努力改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

在职业学校教学的手段和设施上,德国的职业学校除拥有供学生学习操作的普通设备外,还在不断增添少量先进的实验和生产设备,以满足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企业中拥有的先进设备,学校也能装备少量先进的实验和生产设备,而我国职业学校的设备普遍较为落后。德国职业学校的在校生数量远少于中国的职业学校,因此他们每台设备的平均使用人数较少,学生练习的机会较多,有利于操作能力的提高。

2.6 政府和企业高投入,保证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在德国从政府到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未来的竞争必然是人才的竞争。像德国这样一个幅员较小,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又无矿产资源的国家,只能靠高科技和掌握高科技的人才去竞争,因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科技人才还是技术工人,均给予高度重视。国家的教育经费每年均超过GDP的6%,必要时还在不断地追加。企业也意识到:没有优秀的、愿为企业奋斗终生的技术工人,只有工程师和科学家,企业也不可能长期生存和发展。因而从徒工开始便投资进行培训,直至成为技术工人和技师,从而使企业受益终生。

由于政府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勇于投资,使得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了工厂企业的需要,受到企业的欢迎,职业教育形成一个学生、家长、企业和政府共同受益的良性发展,为国家提高竞争能力作出了较大贡献。

3 结束语

德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制造业居于工业化国家的前列。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观念、模式和方法,能够培养出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优秀的技术工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希望能从制造大国迈向创新大国的行列,而优秀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是这种转变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尚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进步的要求,需要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笔者希望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方法和特点的介绍,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李军喜,杨承涛“.德国职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价值工程.2010.1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探析 篇10

一、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运行机制

1、以培育企业人力资源为导向的动力机制。

在德国, 企业有自觉参与和支持职教的理念, 德国企业界有个共识———“职业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 因为企业是经济的主体, 一个经济体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人力资源, 因为“只有好的员工, 才会有好的产品”。德国企业不把培训任务完全交给学校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方面学校不可能配备与当前正在使用的完全相同的设备、设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面对面直接考核本企业未来员工各方面的表现, 这对保障企业员工的高素质十分必要。

2、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

在德国, 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合理渗透的。根据相关法令, 培训企业始终对培训负有完全的法律责任, 因而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能力素质的要求、企业对劳动者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要求自行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也正是由于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起主导作用, 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培训岗位、场所、设备、师资、资金等办学条件、甚至学生的就业问题等都能妥善解决。

二、以“双元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德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得益于“双元制”这种有效的运作机制, “‘双元制’是一种制度, 是国家立法、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

1、“学徒/学生”双重身份。

根据1968年《德国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协定》, 明确职业学院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承担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桥梁式”职业人才。学员在职业学院的学习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延伸。为保证职业学院的学员质量, 学院主要接受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或少量具备高中学历文凭且接受过企业实践的毕业生;同时, 学员还必须与提供培训岗位的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签订培训合同。由于企业培训合同有限, 一旦签订合同, 学员就可享有企业津贴, 并在毕业后有机会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2、“师傅/教师”双重身份。

由于职业学院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特征, 其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德国职业教育实训实习教学的指导老师有明确的资格要求, 专职教师必须获得博士学位, 且要求在企业至少5年的专业实践经历。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专科学校、大学和职业实践领域, 他们需要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 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 保证职业学院的教学内容紧紧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生产发展的步伐。德国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专门负责师资培训的学校 (俗称“师傅学校”) , 它为德国的工业、手工业和其他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 而且是实训实习教学指导老师 (含兼职) 的主要来源,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实习教学的质量。

三、以“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1、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

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它指的是国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的各种制度的整体。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 联邦政府的具体行为主要体现在: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积极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每位职业者或准备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本领和选择工作机会是政府的职能。政府不仅按各校在校学生规模拨放教育经费, 还利用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训实习等。为了调动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主要责任的积极性, 联邦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照顾, 如规定企业的职教费用可计入生产成本, 可减免税收。此外, 国家还拨专款, 与州政府和工商联合会等部门联合, 设立“跨企业培训中心”, 支持中小企业和特殊行业的职业培训。

2、发达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按德国基本法的规定, 福利制是为德国社会结构所建立的四大原则之一。“追求利润当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 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却是为社会公众造福”。职业教育是德国社会促进就业, 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德国社会构筑了一张劳动就业的安全网, 职业教育制度也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环节。德国政府始终坚持发展职业教育, 强调“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为大多数青年人夯实持续就业能力的一个基础平台, 以确保青年人具备终身职业学习能力, 促进其职业发展及个性发展。

3、目标明确的国家立法机制。

德国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 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他们坚持依法治教, 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 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 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是对规范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市场经济决不应该是无序的经济。规范德国职业教育基本的法律有三个, 即《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秩序法》, 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促进了职业教育有序地发展。如对18周岁以下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未进入普通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 原则上不允许一个年轻人不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就开始职业生涯。

四、以行业协会为“桥梁”的良性互动机制

1、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宏观决策者。

在德国, 凡在某一区域的企业、商会、个体经营者或工商企业界的法人单位, 都必须参加本地区相应的行业协会。德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每个行业协会都应设立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 作为专业决策机构。组建职教机构的每个职教委员会由雇主、雇员、职业学校教师代表组成, 受理行会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事宜。

2、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的监督和评价者。

德国有480个地方行业协会, 其所属的职业培训委员会享有对培训的监督权。它的职能包括:对提供学徒培训企业的资格认定、通过培训顾问对所有提供培训的企业的培训质量进行监控、对培训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惩罚。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人员的素质需求情况最好的判断者, 行业协会教育委员会对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问题, 及时向政府教育部门反映, 并进行相应调整的交涉。由行业的同业公会所建立考试委员会, 举行同一职业的全国统一考试。联邦政府通过颁布《职业培训条例》, 规定每一职业考试的最低考核标准。学生完成职业教育后, 要接受全国统一的结业考试, 考题由考试委员会共同审批通过, 而考试的执行单位是同业公会, 由其统一向通过考试的学生颁发合格证书。

3、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咨询和指导者。

行业协会处于政府和企业之间, 他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培训岗位的变化, 密切关注培训质量并及时调整行业教育政策。为使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目标、任务、措施等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牵头, 吸收2, 000个德国代表性企业, 建立职业资格早期识别系统。对劳动力市场动向加以观察, 对职业资格的产生、发展、消亡进行分析, 进而为制定政策、构建职业结构, 实施职业能力开发、创新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从而对职业市场需求进行早期发布, 以达到迅速应对职业市场变化、开发培训方案、实施调整专业结构的目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 在高等职业教育运行过程中有以下四个基本要素:企业、职业学院、政府和中介组织, 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发挥。

1、企业要素。

这是产学合作中的核心要素, 它是一切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无论何种职业教育, 离开了企业与行业的需求, 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职业学院。

这是实现产学合作教育的必备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非常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及时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3、政府部门。

该要素为建立公平有序的人才市场、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政策和法规, 以保障各方的权益不受侵害。

4、中介组织。

它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催化要素, 通过它来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平台, 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 向企业和学校传递有益的讯息, 促进社会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K.Happol d, R.Stripf.Bildung und Bildungvon Humankapital.

[2]姜大源.关于“双元制”职教模式评价的国际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3.

上一篇:雾都孤儿下一篇:儿童绘画的造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