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

2024-09-11

雾都孤儿(精选8篇)

雾都孤儿 篇1

摘要:小说《雾都孤儿》中南希这一人物有着无比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具有典型的双重性格。本文试从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个人本身双重性格对塑造这一人物的影响入手, 论述南希矛盾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爱情观, 进而呈现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

关键词:小说《雾都孤儿》,南希,双重性格

一、时代特征与作者个人性格对塑造南希这一人物的影响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作者所生活时代的烙印与自身生活的轨迹。我们不难从狄更斯成长的历程中发现,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塑造如小说《雾都孤儿》中南希、大卫·科波菲尔这样具有典型双重性格的人物,与其生活的时代与家庭背景有着深层的联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性格、观点等受现实社会影响极深。

1. 时代特征

狄更斯的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19世纪中叶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初期,整个英国社会面临着飞速的经济发展与严重的社会问题,经历了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惊天动地的变化。一方面,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通过向海外发展市场与剥削殖民地的各种资源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全世界的经济第一强国。一时间拜金主义同功利主义被广泛接受,几乎每一件事都以效用为检验标准。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价值的贬低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在崇拜金钱的社会里,人们只顾赚钱,追求物质享受,而完全忽略了仁爱。但在这繁荣与财富下掩盖的是工人阶级的贫困与不幸,为了谋生,连妇女和儿童都要受雇到艰险肮脏的工厂卖苦力。可以说社会的阶级矛盾就已日趋尖锐。而另一方面,维多利亚时期又是一个民主、普及教育、博爱萌芽时期。因此,也存在具有仁爱品质的人。作为这一时期代表的小说家,狄更斯的写作手法自然也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下层社会,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处境,并以严肃、审慎的态度描写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抗争。另一方面,他还以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2. 作者狄更斯个人的双重性格

父亲负债入狱之后,8岁的狄更斯即随母亲去监狱和父亲一道做鞋带,11岁便去鞋油厂当童工。整个童年充斥着不安全感,缺少伙伴让他倍感孤独与寂寞,悲惨的现实使他内心充满恐惧与无奈。因此狄更斯形成了光明与黑暗的双重性格,既热爱游戏与业余戏剧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对美好未来充满无限幻想,期待人性的光辉普照,但又不会随意对任何人敞开心扉。

因此南希这个形象,可以说绝对不是作者想象的产物,更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作者发挥“感同身受的想象力”,将人物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不但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见证人,而且和南希、奥利弗,以及其他千千万万穷苦儿童一样,是这苦难的亲身经历者。在资本家工厂主的层层盘剥下,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成名后的狄更斯不忍再次从童年做过工的工厂门前走过,以免勾起他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的痛苦记忆。总之,无情的资本剥削造成严重后果,已经成为英国统治者自身无法挽回的颓局。他们先后颁布的自视为济世良方的“恤贫法令”和“改良法”之类,怎么也阻挡不了乞丐无数、盗贼群起像瘟疫般的蔓延。南希仅仅是上述成千上万失业者和无家可归者的化身。

二、南希的双重性格

狄更斯在一开始塑造南希这一形象时,便设计了多重的矛盾。通常来说,狄更斯描写人物是通过大量的外貌描写与非常精炼的语言来突出人物性格与特征的,尤其是在对反派人物的塑造上,可谓一针见血,狰狞、无耻、令人厌恶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在《雾都孤儿》中,南希这一角色在一出场的外貌描写过程中,就为作者人物双重性格的塑造埋下了伏笔。南希是第二号贼首赛克斯的情妇,可以说,对于她的描写不应该给人留下善良、美好的印象。但从她与蓓特一同前去看望与奥立佛的描写中,“脸上红扑扑的、举止洒脱大方”,可以想象出她能如此亲密地让奥利佛坐到她的身边,像大姐姐一样教他打牌,这一身份与外貌和行为的反差暗示读者,这一人物有别于大善或大恶的人物,注定是具有双重任务人物特征的典型。

1. 南希具有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始终难逃内心较量与挣扎。

在人生观上,她渴望能够从事正当的、光明的行业,她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细,不愿意因做违法的勾当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以及良心的谴责。但由于自幼跟随贼首过着漂泊浪迹的生活,她丧失了学习生活的本领的最好时机,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她只能以偷盗和帮助匪徒们从事非法勾当为生。说她不劳而获也好,说她迫于生计也好,实际上没有人理解她内心的煎熬。

在价值观方面,她有着正确的是非曲直判断的能力,但这种价值观却无法指导她的实际行动。一面是内心深层良知的呼唤,对奥利佛命运的同情;一面却是与自己脱不了干系的罪恶的生命链,对“同伴”背叛的罪责感。她在屈服于匪首的恐吓,帮忙把奥利佛重新抓回贼窟的同时,内心又充满悔恨,后悔把孩子带回来。而在奥利弗完全可以再布朗洛先生家过上全新的生活之时,她又一次帮助费金与赛克斯,在前往书店送还欠款和书籍途中,截回奥利费的也是南希。当费金高举结木大棒劈头盖脑向奥利弗打去的时候,当赛克斯欲纵恶狗向夺门而逃的奥利弗扑去撕断他的喉咙的时候,她震惊了,不顾一切地夺下了大棒,声嘶力竭地阻止了恶狗的猛扑。后来,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地给梅莱小姐和布朗罗通风报信,终于把奥立弗救了出来。在南希内心的觉醒过程中,即便“羞耻感”、“自卑感”曾一度让她在露梓小姐家门前止步不前、战栗不安、徘徊良久,但最后她还是说出这么一句:“但我的心还未完全被邪恶腐蚀掉。”因而,如果说南希之不幸可哀,其不争可怒,且其为虎作伥可恨的话,那么,此后其大义凛然为使奥利弗永远脱离苦海而舍身忘死的壮举,可谓令人刮目相看,而且肃然起敬了。

2. 南希具有矛盾的爱情观。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及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等。

在《雾都孤儿》中,南希是第二号贼首赛克斯的情妇。作者在取南希(Nancy)和赛克斯(Sikes)这两个名字时别有用心,本身N与S恰恰是磁针的两极。这暗示着两个人本身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统一体,既对立又统一相辅相成,彼此依存不可分离,但二者在本质上一个是仁爱的象征,一个是暴虐的代名词。南希把十二年来盲目但出于生活所迫无奈跟随赛克斯的习惯、依附当成是一种爱,把他作为精神的依托。也许她知道赛克斯只把自己当作女仆女佣,但却甘于任他摆布,把他当作爱情的对象、情夫。她也明白自己身处的贼窝是多么的罪恶,明白自己的情夫都做了些什么不能够被宽恕的事情,但是她仍然无法背叛赛克斯———那个她爱的男人。

这种爱情观也是她人生观的反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她虽然有时恨这个男人,却不得不依附这个男人;因为社会现状,以及思想文化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她一度想放弃却不能放弃这个男人。即便布朗先生给她机会让她重新开始,甚至到国外发展,她还是为了不离开赛克斯而放弃了。南希甚至天真地以为赛克斯会为了自己而走向正途,去上帝面前忏悔请求宽恕。就在赛克斯即将了结她的生命的时候,她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想唤醒赛克斯:“……为了你,我放弃了一切。看在仁慈的上帝分上,为了你自己,也为了我,不要让你的手沾上我的血。我凭着自己有罪的灵魂担保,我对得起你。”“今晚那位老先生,还有那位可爱的小姐,答应替我在外国安一个家,让我清静安宁地过完这一辈子。我再去找他们,跪下求他们对你也发发这样的慈悲和善心,让我们俩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你我离得远远的,过干净一些的日子……”

这些都是南希对赛克斯纯真爱情的赤裸裸的写照,是一个普通女人对爱情渴望的真实体现。但是,她的盲目而执著的爱注定成为断送她一生幸福甚至生命的元凶。

参考文献

[1]刘精香.《雾都孤儿》中南希形象剖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9, 03.

[2]文声芳, 袁晓东.论《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命运抉择.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外语学院、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考试周刊, 2008, 16.

[3]胡晓华.《雾都孤儿》中的仁爱与暴虐.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3, 04.

[4]徐潜, 孙履芳.世界经典名著阅读之旅.吉林文史出版社.

[5]何文安译.译林世界文学名著之《雾都孤儿》.译林出版社, 1988.

[6]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harles Dickens edited by John O.Jordan.This edition fo Charles Dicke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雾都孤儿 篇2

《雾都孤儿》中得南希是个非常的关键的人物,南希这个人物无比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南希是个不幸的姑娘,自幼沦落贼窟,并已成为第二号贼首塞克斯的情妇。除了绞刑,她看不到任何别的前景。但是,她天良未泯,在天真纯洁的奥利弗前,看到往日清白的自己,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她连奉贼首之命,冒称是奥利弗的姐姐,硬把他绑架回贼窟时,内心充满矛盾。归途中,她和塞克斯谈起监狱绞死犯人的事,奥利弗感觉到南希紧攥着他的那只手在发抖,抬眼一看,她的脸色变的煞白。后来,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给梅莱小姐和布朗罗通风报信,终于把奥利弗救了出来。梅莱和布朗罗力劝南希挣脱过去的生活,走上新生之路,但南希不忍心把情人塞克斯撇下。塞克斯在得知南希所作所为后,他只能持盗匪的道德标准,把南希视为不可饶恕的叛徒,亲手把她残酷的杀害。狄更斯在给这两个人物取名时是有很深的用意的,南希和塞克斯英文缩写是N和S,正是磁针的两极,他俩构成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又相成,永远不分离。南希离不开塞克斯,宁愿被他杀害也不肯抛弃他;而塞克斯也离不开南希,一旦失去她,他就丧魂失魄,终于在房顶跌落,脖子被自己的一条绳子的活扣套住而气绝身亡,南希的形象复杂,丰富又深刻,不但不是“扁平”的,而且达到极高的艺术成就。

这本书给我的第二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主人公小奥利弗的勇敢的精神,虽然在黑暗的习艺所里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是并没有给这么一个美好的心灵蒙上灰尘。由于饥饿他向干事提出需要一碗稀粥时,被那那些干事认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被绞死。”在当学徒的时候她面对人们对于他母亲的羞辱,奋起反抗。他也许是由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竭尽全力反抗着。后来逃亡到伦敦后,纯洁的心灵让人们感到可笑。其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尤深“那些都是老先生的,在我害热病快死掉的时候,是那位好心的先生把我带到他家里去,照看我养好了病。哦,求求你们把这些东西送回去吧,把书和钱还给他。你们要我一辈子呆在这儿都可以,我只求你们把这些东西送回去,不然他们一定以为我逃跑了的,你们可怜可怜我,把书和钱送回去吧”这是小奥利弗被抓后说的话。我不禁被他维护尊严的行为所打动,一个人活着就要有尊严。

合上这本书,我没有太多的感慨,只有一个:人活着只要不断向着梦想前进不需要顾虑太多,不要向命运低头,命运永远在我们手中。

《雾都孤儿》的社会意义探析 篇3

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集中全部力量,讲述生活在雾都伦敦中的孤儿悲惨的生活和经历,并与社会中存在的邪恶力量进行抗争。作者尝试在污浊的社会背景下用纯真和理想感化社会,让社会关注这部分可怜的孩子。本文主要从社会、教育和文化几个层面探究《雾都孤儿》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小说映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状况,以及这部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一、《雾都孤儿》概述

《雾都孤儿》主要讲述19世纪小孤儿奥利弗·特维斯特在伦敦的经历。奥利弗幼年时无父无母,在郊区的孤儿院长大,但他天性胆子大,所以被送到巴姆经营的棺材店做学徒,期间受到店主的打骂,每天都有繁重的工作要完成,奥利弗经受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之后不得已逃到伦敦。在伦敦游荡过程中,他历经生活的挫折和坎坷,在卑劣的社会环境中经历各类人世间的苦难,误会与阴谋,人性的黑暗包围着奥利弗。但即便如此,奥利弗始终有一颗善良的心,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这种状态影响了赛克斯的情妇,最终她冒着生命危险将奥利弗救出了贼窝。这部小说集中体现出人性的善恶美丑,赞扬人性中的正直,也借助小说揭露当时社会的虚伪。

二、《雾都孤儿》的社会意义

(一)教育意义

雾都孤儿主要是揭露当时黑暗社会的压迫性,特别是社会福利机构对孤儿的虐待,导致原本性格温和、本性善良的奥利弗不得不依靠偷窃维持生活,揭露出现实社会的冷酷。对很多慈善机构的代表性人物而言,这些孤儿只是救济表上的一个名字或标号,没有生命,他们只是将这些孩子标价出售。奥利弗被“售卖”之后,经常受到一个坏男孩的欺凌,让他忍无可忍,所以选择用出逃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屈辱历程。奥利弗在出走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扒手叫道奇,这是一个缺乏家庭温暖的冷酷男孩,他将奥利弗送给了一个老犹太人。此人是扒手的头目,网罗很多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组织他们犯罪。虽然看似这些人本身道德素质较低,但究其实质,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们只是这个社会中无辜的受害者。

狄更斯认为,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是导致人们犯罪的诱因,少年扒手是受到社会环境荼毒的青年人。他们本性善良,但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从事犯罪。人并不是一出生就会犯罪,均是后天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而导致的。狄更斯还认为社会对幼儿的忽视是导致孩子犯罪的根源,对孩子的教育需要从童年开始,这能让孩子免遭精神或身体虐待。具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就能在健康的环境中生存,能促使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通过正当渠道获得成功。反之,若孩子幼年的很多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缺乏健康教育,就会威胁社会的稳定。《雾都孤儿》中的奥利弗是一个孤儿,这些孩子每天为生存努力,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甚至连家庭教育也没有,所以他们身上的种种劣行不能全部归结为孩子本身,更应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待问题。

作者在小说中细致刻画扒手道奇超大号衣服的目的是提醒整个社会,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了生活要在大人的世界中摸爬滚打,为一点点“口粮”去偷。他们不但不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反而要受到社会的谴责,这些孤儿普遍缺乏温暖和亲情,他们希望得到关心和爱护,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只有一个较为悲惨的童年生活与童年回忆。究其缘由,是当时保障制度缺失,上层人员没有意识到他们应该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儿童负责任,让各个阶层的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二)道德意义

虽然当时的社会环境极为恶劣,但小说中的主人公却依旧保有纯真和善良之心,始终是一个有礼貌的小绅士;机灵鬼道奇是一个小偷,在大人眼中这是一个坏孩子,但他始终还是个孩子,内心深处渴望未来能有美好的生活,但现有能力却无法改变现状,也不能在短期内摆脱现实生活的压迫;女扒手南希受不幸经历影响养成坏习惯,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人虽然受困于眼前生活,但还是愿意选择人性中善良的一方面,愿意肯定美好的生活。作者为让整个小说的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塑造了大黄蜂一样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他们展现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而善良的奥利弗对假意关心自己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作者试图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性对比,揭露社会生活中存有的道德问题。

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希望借助善良和正义这两面大旗,让社会没有罪恶。他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更强调人的价值多是由善良的品质来体现。狄更斯还认为,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或财富占有量多或者寡,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博爱在现实生活或者是文学创作中都应有所体现,特别是对遭遇不幸的人,全社会的人们都应在现实生活中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文化意义

狄更斯作为当时英国极负盛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十分重视对小说中的细节描述。生活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他习惯使用自己独有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当时残酷的现实,让更多的英国人用具有考究的现实精神解读他的文学作品。同时,狄更斯也是一个幽默的作家,在小说中喜欢用诙谐的语言揭露出现实的残酷,并通过细致的描摹,将小说的中的每个小点集合在一起,最终达到让读者不忍释卷的目的。

三、结语

《雾都孤儿》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阴暗面的一部作品。小说先描写生活在其中的无辜孩子,然后控诉资本主义的黑暗面。描写中细致刻画主人公奥利弗的生活遭遇,使读者能清晰地看到穷人的生活环境及生活遭遇,并希望通过作品唤醒人的良知,从而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雾都孤儿》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鸿篇巨制,不仅影射了当时维多利亚政府的不堪,对现代社会也有着警示。作者将更多现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能更好地揭露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促使人民对社会改革深思,让人更多体现出自己善良的一面,最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

雾都孤儿 篇4

一、南希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的开头, 南希就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贼了, 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青年, 并且是十恶不郝的赛克斯的情妇, 显然, 她不是一个传统文化定义的好女人。甚至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 以行窃为生的女贼, 她是为社会所不耻的一类人。

南希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对于她来自于哪, 父母双亲是谁, 她为何会沦为女贼, 作者并没有进行介绍。但是, 我们可以尽情猜测, 她必定有着悲惨的出身, 否则又怎会至如此不堪的地步?但是后来奥利弗的故事上, 我们却可以从中参透些许南希童年时的经历。奥利弗是一个比她还要小的行窃者, 在南希的眼中, 他还是一个孩子, 因而她对奥利弗表现出特别的关爱与照顾。这个小偷头子费金想要把奥利弗训练成一个小偷, 因而第一次将他派出去行窃, 但是奥利弗却因被误以为偷了别人的手绢而被逮捕了。被逮捕的奥利弗得到警察的好心照顾, 这引起了小偷头子的担忧“若是奥利弗将我们一并贡出, 那我们岂不同危险了?”于是费金派南希等人将奥利弗找了回来。

但是令面南希没有想到的是, 费金却对奥利弗这样一个小孩子穷尽猛打, 南希实在无法忍受费金的责打, 她挺身而出, 一下了将费金手中的棒子扔进了火里并与费金争执了起来。于是南希与费金和赛克斯争吵了起来, 南希大骂费金:“你这个无赖!”然后指着奥利弗说:“我不到他一半年纪的时候就替你去偷, 打从那时起干这个臭行当干了十二年!”她看到如此小巧可怜的奥利弗想到了自己痛苦的童年, 这是她对自己悲惨童年的直接性讲叙。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奥利弗此时只有十岁左右, 而南希说“不到他一半年纪”, 那么可以推断出, 南希在不到五岁时就已经被迫去开始偷盗了, 由此可见, 南希的童年是极其悲惨的。

在南希后来的哭诉与争吵中, 我们知道:她作女贼已经有十二年了。起初, 她也与奥利弗一样, 不肯去偷, 但是年幼的南希稍有不从, 她就会受到费金的责打。这十二年, 她受尽了折磨, 其中所受到的毒打与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当她看到奥利弗受到自己当年的遭遇之后, 她再也不能平静。从作品中故事的发展中, 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南希身世的一些“证据”, 由此知道, 南希是一个身世悲惨的女性, 她之所以为贼并不她情愿的, 她对自己的行为也十分痛恨。同时, 她有着一颗同情之心, 对于奥利弗这样一个弱小的人, 却能挺身而出, 本性之中的南希也并是一个坏人。

二、双重的人物性格

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 好与坏的定义是适用于不同场合之内的。南希的性格中存在着两个相反的方向:人性之恶、人性之善。但是, 从这部小说中, 我们可以发现, 南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围绕着奥利弗而展开的。以下, 本文将以奥利弗为切入点, 来对南希的人物性格进行深入分析, 望能对南希人物性格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1、人性之恶

南希是这个盗窃团体的主力, 她参与了很多起盗窃活动。对于这个盗窃团体里的所有人, 包括费金、她的爱的却最终将她杀害的赛克斯都对她有些许的畏惧。南希虽然仅仅是一个十七岁的女贼, 但是她本性里的“恶”却已经张扬到了一定的程度, 否则当费金责打奥利弗时, 她也不敢公然与之反抗。南希的“人性之恶”主要表现在抓奥利弗回来这件事上。

费金想要奥利弗向南希一样, 变成一个得力的偷窃手, 因而要协他让他与道金斯、贝莎一起去行窃。但是他们行窃失手了之后, 道金斯与贝莎却很聪明的跑了, 只有奥利弗被警察抓到了。但是布朗洛先生向警方澄清了事实, 奥利弗并非是那个行窃的人, 因而奥利弗得到了无罪释放。阴差阳错的, 奥利弗的长相竟与布朗洛先生的一幅女人画像十分相似, 因而好心的布朗洛先生将奥利弗这个孤儿收留了。这时的奥利弗本来已经脱离了这个行窃的团伙, 但是事情却没有如意的发展下去。费金知道了这一切之后, 他十分害怕, 怕被警察收留的奥利弗将他们的事全盘托出, 如果这样, 他们这个团伙可能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于费金与赛克斯商量怎样处理奥利弗的事情。正在他们无计可施时, 南希与贝齐出现了, 他们有了希望。

南希与贝齐的到来, 让费金与赛克斯看到了希望。费金想让贝齐去探奥利弗的去向, 但是贝齐拒绝了, 她不肯去做这样的伤心害理的事情。费金自然将希望寄托在了南希的身上, 南希因为不想去冒这个险也拒绝了, 但是这时赛克斯出面了, 他软磨硬泡, 对南希进行了用尽了各种办法, 没有给他任何退路, 最后南希答应了。南希的内心深处并不乐意去做这件事情, 但是她仍旧把自己乔装成一个良家妇女的形象来到了教养院, 运用自己的美貌与聪明得到了她想的信息:奥利弗并没受到指控, 而是被一位绅士带走并收留了他, 奥得弗到了彭顿维尔的家中。南希运用自己的聪明顺利的办成了这件事, 但是此时的她心里没有半点愧疚, 甚至有些为自己感到骄傲。在南希的希望之且, 费金他们顺利地将奥利弗抓了回来, 她人性中的“恶”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2、人性之善

当奥利弗被再次抓到这个肮脏的生活环境之后, 费金对他进行责打, 这让南希十分的气愤。她不顾一切地将棒子夺了下来, 并与弗金进行了争吵, 使得奥利弗免受皮肉之苦。但是老尤太却想放狗去追想要逃跑的奥利弗, 南希又一次挺身而出, 她一纵身把门挡住, 关上了门, 并同时说:“不许放狗, 比尔!我不会让狗把那孩子咬死的, 除非你行杀了我!”面对这些人对奥利弗这个不足十岁的孩子的残暴虐行, 她勇敢的挺身而出, 使得奥利弗没有受到伤害。

南希本是将奥利弗抓回来的有功之臣, 但是当她看到费金一伙人对这个孩子进行虐行时, 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因而不能忍受, 引发了她的同情之心。她是一个窃贼, 做了许多偷盗之事, 但是当她看到弱小之人受到欺侮之时, 她的善良瞬间迸发, 让她为奥利弗阻挡了一场残暴的暴行。

然而她对奥利弗的帮助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对于奥利弗的身世, 南希知道了真相之后没有坐视不管, 而是竭尽全力帮助奥利弗, 甚至因此而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奥利弗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蒙克斯, 可是奥利弗却不知道自己有个哥哥。蒙克斯是一个被金钱熏黑了眼睛的人, 他来到伦敦, 不是为了与弟弟相认, 也并没有告诉奥利弗两人的关系。他却为了争夺父亲的遗产而来, 他通过各种途径得知奥利弗生活在贼人费金这时在, 他没有因为弟弟的处境而通过, 相反他还十分高兴。他与费金暗地里联系, 希望费金能够长时间的控制奥利弗, 让他最终成为一个偷东西的惯犯, 而进入监狱。如果费金能做到这些, 他将会给费金一大笔好处费。他想通过这个方法, 让弟弟不与自己争夺财产。

当南希知道了这一切之后, 她十分气愤。蒙克斯与费金的阴谋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他们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高兴, 没想到南希却又一次为奥利弗挺身而出, 阻止了这场阴谋的发生。她将她听到的一切告诉了奥利弗的姨妈罗丝, 罗丝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外甥感到高兴, 于是南希开始了自己的拯救计划。她用鸦片酊偷偷放到酒中让赛克斯喝下, 于赛克斯成功的晕了过去。她顺利找到罗丝, 并经过一番周折将奥利弗救了出来。但是南希也因此得罪了费金、赛克斯等人, 他们并没有顾及旧情, 最终费金利用赛克斯将南希危害了。可以说, 南希的善良是杀害她的真正凶手, 是她的“人性之善”, 让她遭人灭口。

此外, 南希还是一个对爱情忠贞的女子, 这也是她人性之善的表现之处。当南希给布朗罗先生报信时, 梅莱与布朗罗先生对她都十分同情, 想帮助好走出现在的生活, 但是南希拒绝了。她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厌恶至极, 何尝不想早点摆脱, 但是她念及自己的情人赛克斯, 她不能容忍自己背叛与抛弃他。南希曾说: “有一个最心狠手辣的亡命徒, 可是我又离不开他, 不, 即使能让我众现在的苦海中脱离出来, 我也离不开他”。从这段话里, 我们可以看出, 南希对于爱情是十分忠贞的, 她虽然知道赛克斯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但他是自己的情人, 她不能将他抛弃。她的内心深处, 有一颗柔软的心在为自己的爱情跳动。然而, 她对爱情的忠贞, 却成了她死亡的原因。万恶的赛克斯因为南希曾骗过她, 可最终将她伤害了。南希的人生因为自己的善良而画上了句号。

总而言之, 南希的人物形象, 是将人性之善、人性之恶结合到一起的结晶。作者通过对南希人物性格两方面的塑造, 将社会中的弊端揭示了出来。这是对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猛烈抨击, 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摘要:南希是《雾都孤儿》中的一个复杂的女性形象。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 并不能用好人与坏人来定义, 在不同的环境之下, 南希性格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以下, 本文将以环境作为切入点, 分析南希性格中的善与恶, 希望能对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雾都孤儿,南希,双重性格

参考文献

[1]佐良.英国文学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8:52-54.

[2]陈挺.狄更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41-43.

[3]罗金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19-22.

读《雾都孤儿》有感 篇5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182月生于波特西,父亲不善于理财家中过的十分清苦,作者还进过监狱那他是怎样写出如此奇书?

从小就没了父母的奥利弗,就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济贫院里长大,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一天,他因为朋友的一句话改变了他一生的经历:‘哎,多帮我打点粥行吗。’奥利弗照做了,因此被关进了小黑屋,等待好心人收留他,先是一位扫烟囱的人来了看,他那么瘦弱,没理会,等了好久终于有一位买棺材的老板要他,在老板那里他受尽了折磨,被那位太太排挤,于是他离家出走去了雾都:伦敦。

奥利弗连续走了好几天,看到了伦敦那一片繁华。奥利弗找到了一位富有的家庭,帮那位地主买书时又被扒窃团队抓走了,一起去抢劫房子,抢劫时被首领用枪误伤了,这一段经历让人好生担忧,抢劫队任务失败了,团伙们又筋疲力尽扛不动奥利弗这小子,只好把他扔在水沟里等着天堂里的人来接他,但奥利弗没有放下生命,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这点值得我们学习。他用尽全身力气走了几步到了一幢大房子底下请求收留,那位热心肠的太太答应了,太太也帮她找到了之前的救命恩人的大房子,俗话说:人在绝境时,总会好运连连。果不其然,天降横财,他成为了一笔财产的法定继承人,得到了三千英镑和那位救命恩人一起住在乡下,而扒窃团伙也被判了死刑。

读完整本书我脑子里时不时浮现出奥利弗狼狈不堪的情形,又会看到最后幸福的生活是怎样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凭他弱小的身躯也能成功,是不是很敬佩他,很巧的是,这本书的作者也出生贫寒,这也为描写以前奥利弗的生活增添了几分真实的感受。这本书淋漓尽致的揭露了大英帝国当时的两极分化,那些金钱只养肥了当时的王室与工商巨头,大部分社会底层人民仍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做人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有时幸福来之不易就等你去发现。

雾都孤儿 篇6

关键词:《雾都孤儿》;小说;犹太人

一、《雾都孤儿》电影版本中对人物的重新塑造

因为《雾都孤儿》所创作的生活年代同当代还是有着很大出入的,并且受时代以及语言环境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内小说所改编的电影都是有很大差异的。将文字搬到银屏进行对文本的改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新时期的改编电影中,感受到现代人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

通过对不同人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影视作品以及原著中存在的不同角色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的文化内涵,还有不同年代的思想观念。在电影中对人物的重塑最核心的改造就是对其中犹太人形象的塑造。在原著中犹太人斐今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是反派以及邪恶象征的匪首。乔国强就曾在文章中直接描绘了其外貌形象就是典型的反派人物。在小说中,狄更斯更是只在文中的一笑部分描述中描述了斐今这个名字,其他的部分都直接将其称为是犹太人。这样的转换效果,看似只是对名称的转换,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犹太民族的反感。并且在小说中,狄更斯也是运用一贯讽刺的手法描绘了对犹太人的反感。

在原著中斐今收养孤儿将其培养成扒手为自己赚钱,当小孩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就马上将其抛弃。小说中的斐今阴险毒辣,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收养的小孩的生命。但是在后期改编的电影版本中,对斐今的描绘是其是因为被生活所迫才会进行扒窃。人物外形方面,其造型也是身着土黄色犹太民族特色的旧长袍,沧桑的面孔但是充满了慈爱。在电影中其收养流浪儿让其扒窃为自己聚财,但是平时也是比较疼爱这些孩子的。他在于奥拉夫刚相识的时候就告诉他自己是因为需要养老才会这么做的。在影片的最后,被关在监狱里的斐今在见到奥拉夫的时候,他将藏匿赃款的地方偷偷的告诉了奥拉夫,让他带上钱财自己逃命。影片中的斐今也是比较在意收养的小扒手的性命的,奥拉夫的手臂被赛克丝打伤以后,其趁着赛克丝不在的时候,为奥克拉偷偷的敷药疗伤。当赛克丝每次要伤害奥拉夫的时候,都是他保护了奥拉夫。而当警察在接到南希的举报以后,赶到贼窝的时候,斐今也是及时冲到贼窝,叫孩子们抓紧逃命。赛克丝要将南希杀害的时候,也是被他及时的制止了。在电影中对人物性格的这种极大转化,很大程度的对犹太人进行了形象的美化,通过电影这种极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工具,将犹太人在人们心中长期遭受鄙夷的形象进行了直接转化。

二、不同历史时期对文化的影响

在原著中很直白的表达了对犹太人鄙夷的情感,也从侧面反映出狄更斯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犹太人普遍存在的偏见。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犹太民族成为了一个极具灾难性的民族。狄更斯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也同样受到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其对犹太人存在的偏见,充分的体现在小说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的塑造上。将犹太人性格中邪恶的本质夸大,认为其不应该归属于人类社会文明中的一部分。因而在其作品中,出现有典型具有邪恶势力场景的时候,就会将犹太人作为邪恶活动的主角。

将斐今设计成典型的阴险肮脏毒恶的典型犹太人。就人道主义来讲,狄更斯在对小说的创造中存在着典型的种族歧视。当小说出版了二十五年以后,艾莉萨夫人曾给狄更斯写信,指责其在著作中对斐今这一犹太人物的塑造,是典型的对犹太民族的种族歧视。作为一直坚持以反映现实生活著称的狄更斯反驳了这一指责,其甚至在新兴起的进化论中找寻可以为自己创作进行辩护的依据。其深切的认为,犹太人是一个劣等的民族,这样的观点从古希腊以及罗马时期就已经有了,这一民族是被人神公愤的民族,因此在他的小说中虽然塑造了斐今这一让人痛恨以及厌恶的人物形象,但是却是在这个社会中对这一民族形象的真实刻画。但是在对狄更斯的生活经历进行审视的时候,会发现在其一生之中同犹太人并没有太多真正的接触。其对犹太人的这种偏见思想,完全是受到欧洲大陆普遍思想观念的影响。

同原著相比,电影版的《雾都孤儿》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在原著中传达的文化内涵都有了全新的定义。电影版本中对斐今这一人物的重新塑造更是将原著进行了完全颠覆的创作。导演在进行电影创作的时候,将文学充分的融入到了电影的创造过程中,将故事中讲述以及展示还有互动的环节在荧屏中进行了充分展示。影片在创造过程中,导演也在影片中加入了新的理念。斐今不再是阴险毒辣的犹太匪首,而是作为被生活所迫进行偷窃,对流浪儿疼惜爱护的正面人物形象。影片中这样颠覆人物形象,是对不同时期下社会思想观念转变充分的体现。在对历史进行反思,可以发现狄更斯在进行文学创作过程中对犹太人存在偏见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在欧洲历史中一直以来就对犹太人是有所偏见的。像狄更斯这样以揭示现实的文学巨匠也不能避免受到历史以及社会格局的影响以及限制。虽然狄更斯的作品以写实著称,但是其也不能免除种族观念的约束。

三、当代文化的影响

当代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时代,很多文化的主体都是针对社会地位公平问题进行探讨的,主张在不同民族以及种族还有不同文化群体要具有平等性。在多元文化中主张所有社会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平等。

狄更斯曾就起作品中所表现的种族歧视内容进行辩护。其检测自己的著作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现实基础之上的,在后期殖民主义在进行理论建设的时候,认为一切话语上的实践都基于在欧洲殖民开始的基础之上。西方特权将世界进行空间性划分,将欧美作为独具特权意义的国家,同时将其他地区作为野蛮以及恐怖的象征。通过语言文字描绘将世界分为是对立二元世界。就如赛义德曾说过“东方是不理性以及堕落并且幼稚的”,而西方是理性以及道德并且成熟的,因此东方需要西方的主宰以及构架。在以西方作为中心进行叙事历史中,世界历史其实是对西方历史的描述,上帝也优先选择了西方。西方作为中心可以对历史进行唯一描述。西方人将自己的规范作为唯一准则,自从文艺复兴开始,犹太人就遭受着种族的其实。

如今的西方社会更加的尊重对文化多元平等的追求,因此对社会种族地位的平衡的追求就比较显著。导演波兰斯基本人成长历程中也亲身的感受了这种时代的变迁,其本身就出生于犹太人家庭,其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法国复兴的反犹活动,同时也经历了世界第二次大战,其母亲就在纳粹集中营中被杀害的。悲惨的童年让其在进行电影创造过程中对奥拉夫的形象掌握的很到位,基于在种族歧视历史潮流中所经历的痛苦,导演对犹太人这一形象进行了重新的塑造,这也是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由平等追求的表现。

结语: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以及时代的转变,都直接会影响着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的再创作。在改编后的文本中,可以直接反映出改编者所在时期对历史的反馈。通过《雾都孤儿》这部作品原著同电影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导演对原著的再创不仅反映了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世界文化语境下,对于种族歧视的反击和对各民族文化平等的社会思潮的认同,也对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抨击。

参考文献:

[1] 张缵.从小说到电影:《雾都孤儿》与犹太人形象再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雾都孤儿 篇7

狄更斯是19 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揭露了英国官僚机构的无能,贫民窟,童工制度、私立学校的黑暗等。《雾都孤儿》是狄更斯25 岁时的一部作品。这位年轻的小说家以自己儿时的经历勇敢地直面人生,真实地表现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他被誉为“英国文学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正因为小说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的描写和对资本主义的虎狼本质的揭露,人们将《雾都孤儿》定义为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小说。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英国小说家吉辛乔治就把狄更斯称为“一个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者”。在描写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无情揭露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的同时,狄更斯运用幽默讽刺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激情,宣扬仁爱的道德理想,处处突破对现实的临摹,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起来。《雾都孤儿》当中,处处闪烁着浪漫主义的火花。本文将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以及写作手法三个方面试析《雾都孤儿》的浪漫主义色彩,从而体会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文风。

一、浪漫主义的人物塑造

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塑造了千奇百怪的各种人物,在这个巨大的熔炉中,狄更斯将人物分成了两大阵营:天使阵营和魔鬼阵营。整部小说在善与恶的交锋下展开。

(一)浪漫主义的正面人物塑造

奥列弗是天使阵营的代表。狄更斯运用浪漫的笔触,将小奥列弗描绘成一个善良、纯真、聪明、道德品质高尚的“极端善良”人物。从小在贫民习艺所长大的奥列弗,看尽了身边的虚伪和粗俗,刚一出生面对的就是饥饿、贫苦,面对的就是恶人、恶习。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仁爱,没有人教导他何为善良,何为教养。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济贫院长大的孩子,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灵。当奥列弗发现“逮不着”和贝茨少爷要教他干的是偷窃的勾当时,他“不知该进还是该退,站在哪里瞪着眼睛默默发呆”。(Dickens,100)当奥列弗得知赛克斯要他做入室抢劫的帮手时,“他下决心要设法从前厅跑到楼上去向这户人家发出警报,哪怕这个企图将使他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Dickens,250)

语言在狄更斯塑造人物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书中的流氓、盗贼、妓女的语言都切合其身份,甚至还用了行业的黑话。奥列弗的语言却规范,谈吐文雅。从小在救贫院中长大,从未受过任何良好教育,而且所接触的也是罪恶累累、堕落不堪之辈,但他又何以有文雅的谈吐、规范的语言呢?这也不难看出狄更斯追求道德理想的浪漫。

而仁爱的布朗劳先生、梅丽太太和有着天使般面容和心灵的露丝小姐,他们用慷慨博大的爱拯救了水深火热中的奥列弗,让身处险境的小孤儿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这里根本看不到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婪,有的只有贫苦孤儿的救世主、把人类美德集于一身的完美人物。

狄更斯把这些善良的资产者表现为帮助可怜无知的弱小者摆脱灾难的“神仙教母”。这是一种主观幻想,在当时的社会至少是偶然的。这同样表现了狄更斯浪漫的人道主义理想。

(二)浪漫主义的反面人物塑造

和狄更斯塑造的正面人物一样,他塑造的反面人物具有“极端邪恶”的特性。蒙克斯为了得到财产,不惜设计各种圈套,想要害死他的弟弟奥列弗。费根为了和蒙克斯谈成交易得到那笔钱,他把奥列弗从布朗劳先生那骗回来,并千方百计地让奥列弗变成一个贼。赛克斯甚至杀死了他的恋人南茜来发泄他遭到背叛的愤怒。这样的“扁平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他们浸透着狄更斯主观的浪漫色彩。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雾都孤儿》中的坏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是狄更斯反面人物的其中一种,而另一种则是像南希一样,因为良善美德的感召而悔改的反面人物。

得知了蒙克斯的阴谋,南茜冒着巨大的危险把真相告诉罗斯小姐,“我好歹溜出来了,那些人要是知道我在这儿,并且把我偷听来的话告诉了你,一定会杀了我。”(Dickens,462)狄更斯面对社会的罪恶和丑陋的时候是愤慨和激动的,但是却并没有绝望。他寄希望于人性的复苏与感化。因善而悔改正体现了狄更斯的浪漫主义的道德期待。

二、浪漫主义的故事情节

(一)巧合

情节设置上,《雾都孤儿》中各种巧合的安排也体现了狄更斯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奥列弗第一次跟小偷上街,被偷的人恰好就是他亡父的好友布朗劳先生。而布朗劳家中,友人生前留下的一副少妇画像容貌象极了奥列弗,而这恰好就是他的亡母。第二次,奥列弗在匪徒赛克斯的劫持下入室行窃,被偷的恰好是他的亲姨妈露丝·梅里家。而当他们的行踪暴露,为求生奥列弗挣扎着爬到一户人家门前,而这家正好又是他们行窃的那一家人。当蒙克斯前去奥列弗的出生地打探时,正好碰到了酒吧里的班布尔先生,于是他很顺利地从班布尔夫人那里得到了可以证明奥列弗身世的物品并将之销毁。这些巧合在逻辑上来说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但是狄更斯将他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地接收了这些精致的巧合。

(二)圆满的结局

善最终战胜恶,恶因善而悔改或得到他们应有的下场。怀着浪漫主义的道德期待,狄更斯赋予《雾都孤儿》一个美好的团圆结局。经过各种苦难的折磨和拷打,奥列弗仍然保持着一颗善良与纯洁的心,最后终于获得了幸福的生活。罗斯小姐也终于能快乐地和哈里结合。狄更斯反映受欺凌的弱小者的善良愿望,给予黑暗势力的代表人物以种种应有的惩罚却是狄更斯特有的“富于幻想的处理办法”。费根被判处死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赛克斯在慌忙逃窜中被活套勒死。蒙克斯虽然得到了那份财产,但不久后便花个精光,犯下欺诈罪行而最终死在监狱里。这样完美的结局,显然在现实生活中鲜有发生,然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义,却正表现了狄更斯浪漫的道德期待。

三、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一)丰富的想象

浪漫主义偏重想象、幻想,常常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事物。在狄更斯的小说中,想象、幻想与夸张的写作手法使小说本身更富于传奇色彩和戏剧性。

杀死南茜后,赛克斯总是被他想象出来的鬼魂所包围。“一篇黑暗中,出现了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那样暗淡,那样呆滞,他宁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也不愿让它们走进自己的想象:那眼睛本身在闪光,却没有照亮任何东西。”(Dickens,562)赛克斯被自己的想象深深攫住了,他试图从这狂乱的亢奋中逃脱,可是这幻影却像幽灵一般如影随形。

最后,也因他想象中的鬼魅,赛克斯失足被活套活活勒死。“那双眼睛又来了!”他尖声喊道,声音凄厉犹如鬼哭狼嚎。

另外,在故事的开头,奥列弗的出生便具有丰富的想象。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在‘某镇’的其他公共建筑中,有一个历来各大小城镇都普遍设有的,那就是:贫民习艺所;该镇的名字由于种种原因,在此我不能冒昧提及,也不敢有丝毫杜撰。”(Dickens,1)文章开头,狄更斯并不愿意提及“某镇”的真实名字,因为这“某镇”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想象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列弗出生时,在“两个世界中”犹豫徘徊,不肯前行,因为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他一旦涉足,便意味着悲惨生活的开始。(Conrad,469)

(二)孩子的视角

狄更斯的天赋就在于,他能跳出自己童年的悲惨经历,并把他们一再地运用到故事当中。他善于从孩子的视角展开故事的叙述。孩子的视角给这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美好的面纱,这样一种写作手法给故事带来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只身前往伦敦的路途中,奥列弗碰上了那个“陌生的少年”。“陌生的少年”告诉奥列弗,他认识一位“可敬的老先生”,这位“可敬的老先生”会为奥列弗提供吃穿,还不奢求他的报答。对奥列弗来说“,这太诱惑人了,想拒绝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紧接着又有人担保那位老先生一定会立即帮忙给他找一份称心的事做的。”(Dickens,84)从奥列弗孩子的视角,读者虽然抱着怀疑的态度,却依然怀揣一丝希望,跟着故事继续往下走。孩子的视角正是这样体现了狄更斯浪漫主义的文风。

结语

雾都孤儿 篇8

狄更斯于1812年出生在朴次茅斯市郊, 少年时因家境窘迫, 只能断断续续地求学, 在11岁时他就开始到厂里做工。15岁以后, 面对窘迫的生活, 他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法庭记录员等各色职务, 接触到社会上的各色人物。特别是他20岁之后开始在《晨报》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 更是游走于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角落, 体会到各种下层人的生活艰难。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真实反映生活的资本, 他在《雾都孤儿》中描写了一个孤儿奥利弗的悲惨身世及遭遇, 从小便在孤儿院长大, 经历学徒生涯, 艰苦逃难, 误入贼窝, 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 历尽无数辛酸。其中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强烈批判, 加之气势宏伟, 通俗流畅, 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可以说是狄更斯真实生活日常生活的随笔。不同于狄更斯本人, 奥利弗在善良人的帮助下, 最后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这里虽然没有狄更斯晚年作品中更为深刻的人性探索和生活哲理, 却暗暗透出作者人道主义思想是其理想世界的诠释。

雨果生于1802年的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 这样的出生环境就注定了他的作品中不可能如狄更斯那样真实地反映社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雨果的父亲参与过资产阶级大革命, 信仰共和主义, 而他的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 由于其父母在政治观念上的敌对分歧, 父母分居。年幼的雨果与母亲生活在一起, 雨果接触的都是保守党人的思想, 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后来, 雨果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宣言《<克伦威尔>序言》, 在那里面雨果指出,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形式, 历史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艺术, 因此盲目模仿古代是非常荒谬的。他坚决主张, 新时代的艺术必须抛弃古典主义的桎梏, 在语言上, 他认为古典主义者所使用文雅、精巧的贵族沙龙语言使语言变得僵化, 没有生机。那时候雨果的思想就在转化, 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后, 雨果才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 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 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 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 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在随后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 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 并坚持写作。其《悲惨世界》就是在这样生活背景下完成的。其中描写了这一时期他所看见的人民苦难。小说以冉阿让为故事中心, 以网状的人物活动构织了一个悲惨的社会形态, 其中的米里艾主教、沙威警长, 芳汀, 珂赛特, 马吕斯等人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强权和偏见的世界里, 他们中的上层人滥用手中的权利, 肆意妄为, 他们其中的下层人就是苟且偷生。而正如雨果奋不顾身地与独裁强权斗争, 《悲惨世界》里的米里艾主教就是黑暗世界的一抹光亮, 他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布道者, 更是作者赋予小说的精神和魂灵, 米里艾就像是雨果的信仰, 他在感染冉阿让的同时, 会感动更多的世人为共和而奋斗。

二、两者人道主义思想的不同

1、人道主义思想核心不同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是超越了阶级、阶层、地位和金钱约束的伟大的人文主义, 以人性、道德为中心, 他不愿意以“反抗”的形式来解除压在人们身上的不平等, 而渴望以一种柔和的方式来减轻处于困苦生活中的人们的伤痛。这样的愿望使得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面向现实问题的解决。怎样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是其人道主义的核心思想。《雾都孤儿》中主角奥利弗误入贼窝, 却遇见了善良的女扒手南希。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 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 向布莱罗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最后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 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奥利弗命运的改变是因为南希的仁爱。作者借此昭示社会悲惨、人生悲惨的解决办法就是人的博爱。用爱消灭阶级, 用爱替代阶级对抗。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核心是博爱, 仁慈。他试图以人道主义感化来化解社会的矛盾, 以仁爱精神去对抗邪恶。他认为除了仁爱还要实现共和, 才能将人民从困苦中解脱出来, 因此他歌颂人民起义, 赞成以暴力解决社会矛盾。在《悲惨世界》中雨果把仁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仁爱使埃斯梅哈达以德报怨, 得到乞丐王国和加西莫多的敬爱;仁爱使冉阿让由以社会抗争转变为以善向社会赎罪;仁爱使杀人不眨眼的朗德纳克从大火中救出三哥孩子……这种仁爱精神感化了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 打破了原本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打破了原本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 抒发他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实现人民平等的空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 以及鼓吹热爱万能的人道主义思想。

2、人道主义对社会革命的态度不同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是双面的, 由于他的成长与经历, 他本人不可能完全的站在一个平民的立场上说话, 他希望社会大家庭里每个利益方都让出一步, 社会会让出一番美好。一方面统治者要仁慈一点对待人民, 这样的善行才会让苦难者拥护, 另一方面, 人民应当宽容, 以德报怨, 才能构造和谐社会。因此, 他所谓的人道, 更多的是在宣扬善恶终有报。《雾都孤儿》中出生于苦难之中的奥利弗、南希都是善良的代表。奥利弗误入窃贼团伙还是想着在团体活动的时候告诉被行窃的主人, 尽管他被管家当成真正的窃贼开枪打伤了, 但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的奥利弗却依旧保持着他的心中的一片纯洁, 一颗善良的心经历了种种磨难并不显得堕落, 反倒更显示出他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南希, 出身于贼窝, 但她还是在奥利弗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 虽然南希最后遇难, 但正是她的死所召唤出来的惊天动地的社会正义力量, 正是她在冥冥中的在天之灵, 注定了邪恶势力的代表——费金团伙的灭顶之灾。他们的结局都是美好的。邪不胜正, 正义的力量战胜了邪恶。

狄更斯企图通过人性中的善良来挽救堕落腐败的社会, 相比之下雨果笔下的人道主义有着更强的干预性、现实性和批判性, 比如《悲惨世界》警官沙威是法律的化身, 他一心要做的就是依法惩恶。工人冉阿让是被惩处者, 正因为法律的不公和严酷使他一度成为“以恶抗恶”的化身。米里哀主教是基督教的化身, 秉持以仁慈、宽恕对待一切人。而在“二元三人”的格局中, 沙威、冉阿让分别处于矛盾的两极, 是根本对立的, 米里哀则扮演了化解矛盾、融合对立的角色——因为他的感化, 不仅冉阿让告别旧我, 变成一心为善的人, 沙威也在冉阿让的以德报怨面前无地自容、自我毁灭。这样, 为完善道德而牺牲自我具备了既对冉又对沙的双重意旨, 作品也完成了一种思想的传达:作为暴力形式之一的法律惩治非但不能让人戒恶, 相反只会造就更严重的恶;只有基督教仁慈、宽恕精神引导下的“道德自我完善”, 才能真正改变人, 改变社会。通过作品描写出生活在死亡线上的人物, 以此来代表千千万万的穷人形象, 为他们鸣不平, 进而控诉这个社会对下层人民的毒害, 揭露这个社会发生的阴暗面, 但又处处表现出仁爱思想。例如冉阿让在偷主教的银器被警察抓获, 作为主教的米里艾, 他不单没有说冉阿让偷了他的东西, 反而还多送了一个银器给冉阿让, 体现了主教的仁爱思想, 他希望用爱对化解冉阿让身上的罪恶。同时坚信恶的力量, 最终被善的精神击破, 又是他的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

摘要:19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上, 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反抗社会的主要思想工具, 他们用人道主义来唤醒人们推翻封建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的社会。狄更斯和雨果都是这一时期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他们在其代表作品《雾都孤儿》和《悲惨世界》中都表现了他们企图用人道主义思想构建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但是, 他们的思想又各有不同。

关键词:雨果,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狄更斯, 何文安, 译.雾都孤儿[M].译林出版社, 1999.

[2]雨果, 李丹, 译.悲惨世界[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上一篇:矿床地质特征下一篇:德国职业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