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学生的家庭教育

2024-07-05

孤儿学生的家庭教育(精选11篇)

孤儿学生的家庭教育 篇1

大多数的孤儿由亲属抚养, 其他孤儿主要生活在儿童福利院、SOS村、孤儿学校等福利机构。孤儿学校是集中抚养和教育孤儿的社会福利机构。由于孤儿早期经历的复杂性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 孤儿学校的学生有着与普通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轨迹。因此, 有针对性地研究孤儿学校学生心理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作者通过两种途径考察了这一孤儿群体的心理特点。一方面, 本文作者除担任孤儿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外, 还从事班主任、生活辅导老师等教育教学一线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从多角度对孤儿的情感特点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另一方面, 为获得关于孤儿心理与行为特点更全面的信息, 对孤儿学校优秀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辅导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访谈对象达65人。

本文拟从情感方面对孤儿学校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分析, 旨在为孤儿学校学生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反映出家庭环境缺失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 对正常儿童的发展具有启发性意义。

一、情感方面的特点与成因

孤儿的情感特点主要体现为消极情感强烈, 积极情感弱化, 情感调节能力薄弱。

在消极情感方面, 主要表现为孤独感和自卑感强烈。有的学生表面上能与大家有说有笑, 但内心里却认为自己无人关心;在各种学校活动中,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做不好。

在积极情感方面, 主要表现为热情不足, 情感冷漠。

在情感调节方面, 主要表现为缺乏情感的自控和调节能力。在遭遇负面刺激时, 消极情绪反应过于剧烈, 难以控制、调节。

孤儿学校的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存在着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 学生自身经历造成消极情绪强烈。另一方面, 长期不变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接受的外界刺激少于其他同龄人。学生的接触范围比较狭窄, 导致积极情感发展不良, 情感调节能力较差。

二、解决孤儿情感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双重角色作用

在面对孤儿学校的学生时, 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 更要扮演好孤儿“父母”的角色。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其认知偏差需要父母不断地校正, 对于小学生来说, 应积极选拔有亲和力、有耐心的教师教育学生;对于初高中生来说, 他们的不合理认知形成的时间较长, 不易改变, 教师应该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他们, 注重班级团体氛围的营造, 用集体的力量去建构学生合理的认知。

(二) 培养甘于奉献的教师职业情感

孤儿教师的事业“没有感情干不了, 感情少了干不好”。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到教育孩子的事业中, 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孩子, 稍有倦怠就可能前功尽弃。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到孤儿身上, 坚持不懈努力, 在事业上不断进步, 以自己的行动不断激励学生勤奋进取。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活动是一个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任何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会。相对封闭的环境让孤儿学校的学生们感到无事可做, 也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而活动是培养学生意志力、团体凝聚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良好方法和途径。

(四)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的每个角落

“孤儿教育”之所以被归为“特殊教育”, 就是因孤儿“心灵欠完美”的特点。要想把孤儿培养成人、成材, 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不仅仅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 不仅仅在专职心理教师接待来访学生上, 更在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要让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成为孤儿的“心理健康辅导员”, 使他们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都成为灵魂的哺育。总而言之, 心理健康教育既无形又有形, 这就需要孤儿教师创造性地、多角度、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李燕燕, 刘开琼.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 第14卷, 第2期.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3]刘晓红, 宋继芳.孤儿救助及其存在的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1月, 第18卷, 第1期.

[4]乌云特娜, 朱小蔓.当前俄罗斯孤儿安置政策与分析.教育研究, 2008年, 第4期 (总第339期) .

[5]周国韬等.现代教育理论研读.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孤儿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方法 篇2

一、孤儿的心理特点

孤儿学生在学校较为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善于与长者做有效沟通。和拥有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孤儿缺乏与老师或者长辈沟通的能力,出现任何问题会以自我意识为先,以他们并不完整的世界观去考虑实际问题。

第二,缺乏安全感。孤儿内心的心理层面,尤其是抚养家庭的环境,使他们内心就有“寄人篱下”的感受,因为没有直接的心理依靠,从人格动力学来说,防御机制更加增强,保护自己的意识加重,甚至在某些语言和行为方面会有比较自我的体现。

第三,交往异性的年龄比同龄人早。从某些方面来说,内心渴望亲密的需要,希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可,是其人格独立的特征。但是幼年时期,尤其是5~8岁失去父母的孤儿,对于尊重、体谅、包括人与人相处中的模式都是陌生的,在青少年时期,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会无法承受。由于目前的多元文化背景,媒体等等宣传使之不能作出之合理的处理方式,从而有过激举动。并且同时也影响到学习,滥交朋友。

第四,难免的内心自卑。早期的童年依赖被破坏,使孤儿无法接受现实,而学校环境中,他们依然是一个及其少数的群体,对比眼前环境以及自己个体的特征,会产生缺失的内心感受,认为自己“并不是完整的”。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亦有此方面的原因。

第五,轻微的抑郁。尤其对于学龄儿童,刚刚失去的家庭,使孩子不能接受,在看待事情的观点上,更多的时候是比较低落和负面的。即使适应了新的环境,在孩子独身一人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出这种创伤。

第六,逃避事实。早期弗洛伊德用“压抑”指组织不可接受的思维、情感和冲动进入意识层面的过程1,孤儿有可能将失败归于外部不可控制的因素,以基本归因错误否认现实。面对一件事情的态度,采用逃避,亦使更多时候陷入一个“为何总是这样”的怪圈中。

二、教育方法

(一)对孤儿学生进行单独有效的引导

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2在学校教育的环节中,教研组可以委派心理咨询教师,对孤儿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以便其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得到缓冲适应。有效的引导应当是在信任基础上,所以对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具备耐心、爱心,为孤儿未来的心理发展历程负责任的提出相关建议,并能够预测出学生个人认识会导致的问题,对当下的现实问题切实提出解决意见。假如孤儿学生为福利院抚养,可以联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关注其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动态。

(二)对孤儿学生进行集中统计注册便于管理

在教研组进行集中统计,关注孤儿群体的成绩、思想品德、行为表现等相关项目,并对比之前的数据进行评测,预估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能力、内心承受力等各项指标,相应的调整教育理念,同时可以从孤儿的生长环境入手,组织班主任与学生监护人对接,对学生前一个阶段的学习能力、与同学交往情况、思想等等的方面进行汇总,以便在完善学生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切换。

(三)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并解决问题

首先,可以做一部分监护人的工作,使之能够平和告诉孩子现实的变故,让孩子能够理解,同时帮助孩子重新树立新的亲密关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心理依靠,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同时学校中,班主任可以拉动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组,让孤儿学生在集体中能够得到认可和帮助;其次,教育工作者理应用更客观的综合评价方式去评估学生,而非成绩或者其他,孤儿学生的内心需要有人去挖掘其优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其自信并获得自尊。另一方面也需要制造一个好的环境,在日常生活包括与学生群体交往的时间里,避免碰触孤儿学生内心的伤痛点,以平常心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在建立沟通关系时,暂时将学习和考试放在一边,这样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

对于孤儿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教育者要以潜移默化的关心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使孩子能够体会到被关心和爱护的感受,也能够学会感恩和回报,慢慢消除他们的疑虑心与戒防心,同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未来的展望性,那么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能够,至少成为修复孤儿学生心理缺失感的重要存在。从宏观来说,更是一项构建和谐社会的细致化工作。

如何对孤儿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篇3

孤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它的质量不仅关系孤儿的命运, 还关系我们国家的健康发展。对于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孤儿, 学校不仅培养他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 更重要的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灵魂。也就是说孤儿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健康的社会人, 成为具有较高心理素质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只有这样的个体才能应对挑战,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孤儿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的老师, 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塑造健康的思想品格,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在短短一年多的孤儿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常常会听到、看到一些令人深思的声音和现象。随着国家对弱势群体关注度的加大, 学生在吃、穿、住、用等方面的待遇越来越好,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孩子们, 按理说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心怀感恩, 励志成才。可现实却是, 一些孩子觉得国家供养自己上学是应尽的义务, 受之心安理得, 甚至在得到爱心人士的捐助时, 会因为不合自己的心意而抱怨;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随手倒掉不喜欢的饭菜, 扔掉吃了一半的水果, 不珍惜学习用品, 随意浪费纸张, 随意破坏公物;在课堂上, 当别的同学回答出错时, 总会听到一些嘲笑的声音;当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犯错时, 总会听到各种谴责和奚落的声音。每每听到、看到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和现象时, 我都会思考: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漠、自私, 如此不懂珍惜、不知感激? 具有如此心态的孩子, 能够努力学习, 踏实做人吗? 将来能够适应社会, 获得幸福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 我意识到:孩子冷漠、自私、脆弱等人性弱点的形成, 关键在于缺乏对他人、社会、自然和负面经历的感恩心态。也就是说缺乏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 识、情怀和行为。而这种感恩正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 是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教育想要让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灵魂的社会人, 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需要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 对其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 最终使他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在走出校门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孤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对这些经受过人生不幸考验的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呢?

二、孤儿教育方法

1.引导学生 正视不幸 , 感恩不幸 , 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 的认识, 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灵魂。我们学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孩子, 有的刚出生就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被遗弃;有的父母中的一方因病或事故而离开人世, 另一方由于承受不了打击而离家出走或者抛弃孩子;有的由于父母服刑, 老人丧失劳动能力, 不能抚养……总之, 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幸的经历, 要让他们心中充满爱, 学会感恩, 必须引导他们正视不幸, 提高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最终感恩不幸。因此我经常召开“欣赏生命”、“感谢父母”、“我爱我‘家’”、“我们都幸福 ”等系列主题班会 ,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懂得个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支持的结果, 加深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尊严及意义的理解和体会。给他们介绍一些在困境中不放弃, 并最终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人士的文章;推荐一些诸如“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 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等励志名言。经常利用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 改变命运”的教育, 教会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不幸。让他们意识到不幸的身世是上帝对他们的考验, 是人生的可贵财富。它让我们有幸相聚在这个充满爱和关怀的大家庭里。正所谓“失之桑榆, 收之东隅”, 我们应该心怀感激。

2.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 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让生命充满生机, 遍洒阳光, 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 不假外求, 近在咫尺, 关键只在一念之间, 也就是感恩意识。它并非与生俱来、生而知之的, 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 使受教育者形成感恩心态、品质和责任。因此, 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教学资源, 从各个角度, 多层面地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 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例如教学《为了五美元的礼物》一课, 我设计了“小鲁本为什么要在母亲节那天送给母亲一件礼物”的问题,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 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各自的感受。学生经过反复阅读, 找出这样一段文字“母亲的家务事似乎永远也做不完。日复一日, 她总是在那破旧的缝纫机上缝缝补补……全家人健康、幸福, 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他们从这段文字中, 感受到鲁本对母亲的辛劳的理解和感激, 懂得“感恩”是一种回报, 是一种享受别人的付出给自己带来恩惠时心存感激的表示, 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再如在教学《花边饺子里的爱》一文时, 我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母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和不计回报的付出。在学习《文天祥》、《詹天佑》等课文时, 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热爱祖国、精忠报国的情感……总之,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感恩素材, 让学生感受感恩的内涵, 引导学生好好赏析, 进行情感熏陶, 激发他们的人生感悟。

3.在活动中 , 诱发感恩 行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 经常会遇到一些值得纪念、有教育意义的节日, 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时机。可以在特定日子, 如教师节、中秋节、感恩节、圣诞节、元旦、春节等节日来临之际, 举行大型感恩活动:教唱感恩歌曲, 组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出感恩教育专题黑板报和墙报。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特有的、力所能及的方式对老师、亲人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激之情。 比如亲手做张贺卡, 写一封感谢信, 亲口说声“谢谢”等。我们学校经常有一些慈善人士举行活动, 我们要求学生在接受爱心人士的资助时, 要真诚地说声“谢谢”,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勤奋, 以回报他们的爱心。在班级举行“爱心结队帮扶”活动, 当班里某位同学遇到困难时, 大家伸出援手帮他渡过难关;在某位同学生病需要照顾时, 能主动帮助。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小事, 但通过这些活动, 可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 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这些“感恩活动”让孩子们拥有了深刻的体验, 心中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 释放出了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小学生受助孤儿的一封感谢信 篇4

你们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要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真诚的祝愿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是五龙背小学三年一班的一名学生,我的爸爸妈妈都没有工作,爸爸耳朵听不见,家里唯一的劳动的只有妈妈,妈妈身体也不好,经济收入很微薄,每年的学习费用对我家来说都是一笔数字。

我感谢叔叔阿姨们对我的关心,也感谢叔叔阿姨平时省吃俭用,伸出援手,资助我读书,感谢你们无私奉献,慷慨解囊,让我倍受社会温暖。你们对我学习和生活的特殊关爱,使我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你们的恩情令我难忘,感谢你们帮我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也深深的慰藉我的心灵,我知道自己读书的来之不易,也一定会努力学习。

我只有一句话:您们的帮助如雪中送炭,解决了我们的经济困难,你们的关心更似春风化雨消除了我们心灵的灰暗,你们的抚慰像大海中的航标,指引着我远航。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报效社会,报效祖国。

感谢人:___

艾滋病孤儿家庭沙龙和他们的母亲 篇5

一位69岁的美国女性认养了7个艾滋病孤儿,并为养子组成了一个家庭沙龙。她的义举不仅拯救了这类孤儿,并且还使全世界的父母亲满足了去探望自己HIV(艾滋病毒)阳性儿女的心愿。让我们先来看看——

幸运的小琳恩

这是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越南大家族。整座“住宅”都由一辆大篷货车连同后挂拖斗一起滚动前进。坐在后座上的是只有4岁的琳恩,她正在快乐地摆弄着自己衣服上的饰边,并时不时地往上提一下自己那不太跟脚的白短袜。突然,滚动的“住宅”遭到炸弹的袭击。“我的爸爸和妈妈,只在一瞬间就变成了肉泥从百叶窗里飞出,他们就这样简单地撒手人间。”小琳恩惊恐万状地唏嘘道。

69岁的养母福莱克面对困难毫不畏缩。她已经习惯了像琳恩这类幼小养女因内心创伤而造成的麻木表情和整天的哭诉。实际上,小琳恩早已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抛弃。她的生母是一名带HIV的阳性患者。紧接着,她又遭炸弹袭击失去了养父母。是福莱克女士义无返顾地收养了她。

2002年,福莱克女士将小琳恩迎接到家里。说起来,她还是在养子沙龙聚会时看到一份报刊上登载的消息并见到住在越南医院里的小琳恩的照片后,才下了收养她的决心。照片附带的文字说明是这样记述的:这是被遗弃在胡志明市艾滋病医院里的婴儿,不幸中的万幸,小琳恩没有感染上HIV病毒。

收养儿童目前还属于非联合性质的国家或政府行为。对于福莱克来说,她渴望结识孩子过去的养父母,并期

望着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助于养育孩子的一些生活和生理方面的信息。同时,还——

力求建立一条探亲渠道

福莱克是一位非洲血统的美国籍女性,45岁时就退休回家,并以美国小说家内森的笔名先后收养了7名艾滋病孤儿。只要能为孩子找到自己的养父母,无论困难多大,她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做,并且会在大家都同意的和睦气氛中,带着孤儿们去探望各自的亲生父母,双方见面的时间一般为13分钟。“探亲活动一次都不能中断。即便是那些失去双手和双脚的残疾婴儿,只要他们还在养子家庭里生活一天,就会得到无微不至和一视同仁的照顾。”福莱克说。自1991年以来,经过养子家庭安排的孤儿与自己亲生父母亲会面的活动达700多次。

日渐衰老的福莱克眼下又在献身于另一重大课题的实践活动。她计划将世界各地出生的带HIV阳性的孩子统统集中到美国,并给他们寻找养育家庭和养父养母。她现在已开始这项行动。“如果这些孩子被领养进美国,为了他们的长期生活和健康成长,首先得保证他们必需的药品供应。”福莱克说。

在整个2003年,为了拯救HIV阳性孩子,而专门创建了一个国际养子家庭沙龙。坐落于美国的这一命名为“机遇—重来—选择”的国际组织,也是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一个非营利性财团。该组织刚一创立,就参观了小琳恩曾待过的设立在越南的艾滋病儿童养育设施和中心。以这个财团为媒介,目前美国正准备从儿童的出生国通过政府安排收养27名孤儿,他们将全部被安排在养子家庭或类似的组织里。其中的4人已来到美国,12人正处于手续办理状态。这些生活在HIV阳性环境中和生活在国际养子家庭组织中的儿童,差不多都是通过民间行为和组织安排协调的。实践证明,在拯救艾滋病孤儿的义举中——

民间团体可发挥中坚作用

“为什么不便于以国家和政府的名义往外输出本国的艾滋病孤儿,关键是HIV阳性儿的问题实质上还涉及到国格人格的荣辱观问题。好多国家的政府迄今仍不承认本国内存在艾滋病孤儿这一现实。”非营利性财团的社会服务志愿者莫根直言不讳道。

实质上,领养艾滋病孤儿的家庭或养父养母的领养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和不冒一定的风险。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是,会忧心忡忡和忐忑不安,首先他们会担忧自己或家族蒙受HIV感染的危险。这种不安,不仅令福莱克的义举步履维艰,同时也有些憾叹无奈。她现在收养的一名最幼小的养子鲁卡只有9个月,他已被确认感染上了HIV病毒。在确诊之前,鲁卡的脸上布满了伤痕,福莱克只能戴着橡皮手套来给孩子的伤口消毒。她边做消毒工作边扪心自问:“由于我的行为,我的整个家庭也不得不经常去做HIV检查,我对得起家人吗?”好在鲁卡的感染危险性并不是很高。“这孩子依然那么讨大家喜爱。”福莱克充满爱心地说。

福莱克的义举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重,人们称她为“圣女福莱克”。然而,无论怎样,以这样的高龄继续收养艾滋病孤儿不仅已力不从心,而且还须顶住社会上的流言蜚语。而虚怀若谷的福莱克丝毫没有将危险和闲言碎语放在心上。“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更不认为是奇人。我只知道拯救艾滋病孤儿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件正常工作。”福莱克心静如水地说。

浅谈如何对孤儿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篇6

感恩,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虽然“感恩”是一个舶来词,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元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古代二十四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在《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中记载:“飨赐之日, 可人人别进, 问其燥湿, 加以密意, 诱谕使言, 察其志趣, 令皆感恩戴义, 怀欲报之心。”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二、加强孤儿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一) 感恩教育助孤儿学生完善人格

孤儿学生的来源复杂, 有的学生的双亲病亡, 有的是被父母遗弃在福利院, 有的父母是在监狱长期服刑的罪犯, 还有的是父母在车祸或海难、矿难中意外身亡的。错综复杂的身世背景, 让孤儿学生过早地见到了现实的黑暗, 过早地感受到悲凉与孤独, 因此, 猜忌、情绪暴躁、内向、孤僻等成为孤儿学生的性格缺陷。在孤儿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虽有老师们对学生提供的关爱, 有外界人士对学生付出的爱心, 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需求, 却使部分学生对来自他人的爱麻木, 并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部分学生又过分依赖教师, 缺少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来自教师、学校、社会不求回报的爱使部分学生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学生”。由此, 加强孤儿学生的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讲公德的高尚品质, 能更好地促进孤儿学校的学生道德教育, 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完善个性。

(二) 感恩教育助孤儿学生适应社会

孤儿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份子, 学会感恩是未来和谐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起码素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才会体会国家、社会与他人的资助之恩。只有这样, 将来才有能力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 感恩教育助孤儿学生传承文化

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孤儿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 是祖国的栋梁, 中华优秀感恩文化传统需要由他们来传承。

三、如何对孤儿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 培养孤儿学生的感恩认知

感恩教育是孤儿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之一, 学校应集中力量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 将感恩教育真正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

(二) 提升孤儿学生感恩情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 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 缺乏热情, 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 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所以对孤儿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要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感。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 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 而应把手插入水中, 用力推动, 且越是持续推动, 则后浪推前浪, 水势汹涌, 激发学生的感恩心, 也像击打浪花一样, 要深入水中。具体做法, 可以是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 了解孩子平时表现, 发现并树立懂得感恩的榜样, 加以宣传,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们看到同龄人的做法, 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同学、好朋友为他人服务等情景时, 一种强烈的报恩情感会被激发出来, 内心的波澜自然会撞击出行动的火花。

(三) 鼓励孤儿学生感恩行为

一是在日常管理中鼓励学生的感恩行为, 对不知感恩行为予以惩罚, 比如取消其节日费和评优评奖资格等。二是通过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庆祝的方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 让学生表达感恩之情。三是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让孤儿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和同学、感恩国家和社会, 诚实做人。让学生学会感恩是一个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摘要: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的吉林省孤儿学校是一所集养教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单位。这所学校收养了近千名的来自吉林省的孤儿, 他们的年龄段在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 生活来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许多的爱心人士对孤儿学生捐款捐物, 以表达对孤儿学生的关爱。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 孤儿学生应有比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更有感恩之心, 以回报社会。但是部分孤儿学生却对他人的帮助无动于衷, 他们的感恩思想越来越被现实淡化。因此, 对孤儿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孤儿,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淑芬.谈孤儿教育中的“三心”培养[J].成才之路, 2008 (25) .

[2]高亚华, 杨宏.试析孤儿心理疏导的意义及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

孤儿学生的家庭教育 篇7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实现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他们的学业成绩不为人青睐,没有值得炫耀的父母和丰厚的经济实力,但他们希望在能力、才艺等方面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他们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渴望有一个平台展示自己,这是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正是我们加以塑造健康心理的有利条件。其次,他们的课业不紧张,常年吃住在校,业余时间相对宽松,他们精力旺盛,为我们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参加活动中能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风貌的平台,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为毕业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每一位教师不是伟人,可每一位伟人都是教师教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在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孤儿孩子,家庭和学校融为一体,学校也是家,教师也是父母,我们承担双重身份的责任。教师要以德立教、 率先垂范,以良好的师风师德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感召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其行为直接激励、唤醒、 鼓舞学生,使其健康发展。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最终体现

他们所学专业已确定,毕业就业方向基本已固定,对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重要。反之,将成为该行业的败类。通过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良好品德,使其进入社会都能成为有用之人。

总之,能否成为人才,不是看他的学历和岗位,而要看他能否为社会作出贡献,越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人,就越受社会的欢迎。只要肯努力,他们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摘要: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孤儿中职生更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是一群无父无母的孩子。家庭的不幸,使他们过早承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家庭的不幸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表现为成绩差、厌学、自卑、自控能力差、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对未来充满疑问和困惑。

孤儿学生的家庭教育 篇8

学校适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多维的概念。在其研究的历程中曾被研究者定义为学生的学业进展和活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 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解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学校适应的定义和构成指标尚未达成统一观点。如今最受人们认可的定义是Ladd (1996) 的定义, 学校适应是指在学校背景下学生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 即儿童入学后在学业以及情感和社会性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当前的学校适应理论模型, 主要有Cowen的学校适应的AML模型、Ladd等人提出的学校适应的人际模型、Perry和Weinstein提出的学校适应理论的模型。这些理论模型普遍认为学校适应包括三个领域:学业适应、行为适应、社会性—情感适应。因此本文将这三个领域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指标:学业适应 (学业成就、学习态度) 、行为适应 (攻击性、害羞退缩) 和社会性—情感适应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态度。

对于儿童来说, 学校与家庭是其成长的两个主要场所。而在研究学生学校适应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群体———孤儿学生。对于他们来说, 学校不仅仅代表着普通学生眼中的学校, 同时也包含了家的意义, 因此学校就兼具了两重功能, 成为其全部社会支持的来源。因此, 了解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通过与普通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进行对比研究, 找到差异以及差异源, 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 为促进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启发我们从一个新颖的视角观察普通学校学生学校适应的一些现象, 促进普通学校适应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

1. 被试。

孤儿学校6年级学生 (45名学生) , 其中男生31名, 女生14名;普通学校5年级学生 (36名学生) , 其中男生20名, 女生16名。

2. 测量工具。

(1) 学校态度问卷。修定Ladd的学校喜好和回避量表。问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判断量表上作答。回避学校维度上高分代表消极评价, 在喜好学校维度上高分代表积极评价, 并进一步将学校态度分为学习态度与社会态度两个方面。 (2) 角色扮演问卷。用角色扮演法评价社会行为, 将其概括为五个因子:社会技能、攻击性、害羞退缩、师生关系 (亲密型、矛盾型、依赖型) 及同伴地位 (消极、积极) 。通过让学生选出不同角色的合适人选, 得出对其他同学的不同评价及其他同学对其的评价。 (3) 识字量问卷。以固定的比例在字典中抽取200个字, 以拼音 (100题) 和词语 (100题) 两种形式呈现, 并采取四选一的迫选方式由被试作答, 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学生的识字量水平。本文选取识字量水平作为学业成就的指标。 (4) 同伴关系测量。使用波加杜斯的社会距离测量法, 采用五点等级评分法, 让每个成员给团体中的每个人评分:最不喜欢1分, 最喜欢5分。得分越多, 说明他与其他成员的社会距离越近, 关系越亲密, 进而得出每一个人在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 也就可以知道个体的情况了。

三、结果与分析

1. 学业适应的差异比较。

(1) 学习态度。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 孤儿学校学生在学习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 (t=8.624, p<0.001) 。 (2) 学业成就。用识字量问卷测得学生识字量的成绩, 并以此作为学业成就的指标。结果显示普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比孤儿学校学生优秀。

2. 行为适应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 孤儿学校学生在攻击性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 (t=2.611, p<0.05) ;孤儿学校学生在害羞退缩维度上的得分与普通学校学生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t=1.209, p>0.05) 。

3. 社会性—情感适应差异比较。

(1) 同伴关系。使用波加杜斯的社会距离测量法, 得分越多, 说明个体与其他成员的社会距离越小, 关系越亲密, 这样分析可以得出每个成员在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选择得分 (个人对其他成员的主动社会距离) 代表个人对群体成员的接纳程度;被选择总分 (其他成员对个体的被动社会距离) 代表着群体对某个成员的接纳程度。孤儿学校班级中, 除23、30、24、37、35五名同学外, 其余成员的选择总分都在100分以上, 主动社会距离平均分全部在2.59以上。从被选择方面看, 最高162分, 被动社会距离平均分为4.15, 最低72分, 被动社会距离平均分为1.56, 被选择分数的分布跨度较大, 这表明不同成员被团体的接纳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普通学校学生的选择总分全部都大于120分, 主动社会距离平均分最低为6.12, 显示他们比孤儿学校的学生更愿意与别人交往。而被选择总分除了35、42两名同学外, 均在140分以上, 被动社会距离平均分均在3.15以上, 明显高于孤儿学校学生的平均分 (平均1.56) 。 (2)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分为亲密、矛盾、依赖三个项目,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 孤儿学校学生在亲密和依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 (t=2.564, p<.01;t=1.658, p<.001) 。 (3) 社会态度。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 孤儿学校学生在社会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 (t=10.427, p<0.001) ; (4) 社会技能。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 孤儿学校学生在社会技能维度上的得分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t=1.452, p>.05) 。

四、讨论

1. 学业适应差异。

在学业适应方面, 普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比孤儿学校学生优秀, 但孤儿学校学生在学习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可见, 孤儿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不良不是由于其学习态度造成的, 通过实地的访谈及调查推测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学前教育落后影响其后的学业发展;学校学习条件相对较差;没有升学、择校等社会压力。

2. 行为适应差异。

在社会适应方面, 孤儿学校学生攻击性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 攻击性是小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尤其是中小学过渡的五六年级经常发生, 这时的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攻击性行为经常发生对其有很大的伤害。经常被攻击的学生会产生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孤独感、害羞退缩等心理问题, 严重的会使学生日后形成畸形人格;而对攻击者而言, 经常攻击他人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 成为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高危者。在孤儿学校, 攻击性行为潜在的问题更加严重, 缺失家庭支持是其攻击性行为高发的原因, 另外对于攻击者而言, 虽有教师的尽力指导, 但很难与父母的教育及管制力量等同。因此, 对攻击性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及矫治对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3. 社会性—情感适应差异。

孤儿学校学生在社会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值得注意的是, 孤儿学校学生在学习态度和社会态度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依据Ladd的理论, 学校态度是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指标, 而学习态度和社会态度是学校态度的两个维度, 即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态度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 孤儿学校的学生对学校具有更积极的态度。这一方面说明了孤儿学生认可了学校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感情的寄托, 在这里产生了归属感;另一方面对提高普通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有重要的启示, 较大的学习压力是影响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孤儿学校学生同伴关系的相对疏离, 使得没有家庭支持的他们亲密感的缺失更为严重, 我们估计这使得孤儿学校的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 从而成为一种影响学校适应的情感变量。这提示我们应该增加孤儿学校学生班级活动的开展,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及相应的游戏, 使同学之间增进了解, 加深感情, 获得进一步的亲密感。另外, 尤其对于不被接纳的孤儿学校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支持, 一方面缺失了家庭支持, 另一方面在同伴中也不能得到接纳, 很容易使其产生学校适应不良, 甚至影响其日后的社会适应。

孤儿学校学生在师生关系的亲密和依赖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与教师之间所建立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联系。许多研究表明,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 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 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学生产生孤独的情感, 对学校的消极情感, 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退缩、与教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性行为等, 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 进而出现辍学、心理障碍等现象。教师对于孤儿学校的学生来讲, 扮演了更多的角色, 不仅要做学习上的指导, 还要在生活上给予帮助, 因此, 孤儿学校的学生对教师的亲密和依赖性更强。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 与普通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进行对比研究, 找到差异以及差异源, 为促进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成长,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孤儿学校学生,普通学校学生,学校适应,同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婵, 盖笑松.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模型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 2011, 251 (3) :172-176.

[2]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13 (3) :55.

[3]Xinyin Chen,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Student Affective Performance:An Effective Profi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1994, 22 (3) :221.

谈孤儿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技巧 篇9

一、抓住时机, 注意分寸

长期以来, “碎嘴婆婆”的喋喋不休所引起的负效应, 给教育者敲响了一个警钟:教育者以言施教, 言语是否适时, 是否贴切, 是否精当, 对德育工作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孤儿学生缺失父母近似“絮叨”的“耳提面议”, 多反感并抵触教师“地对空”式的道德说教。墨子曾就言贵适时、精当打过这样的比方:“蛤蟆蛙蝇, 日夜而鸣, 舌干才辟, 然而不听。有鹤鸡时夜而鸣, 天下振动。”蛤蟆之类整天整夜鸣叫不止, 然而很少有人去注意听。“雄鸡一唱天下白”,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可见言语适时、精当的重要。《中国教育报》曾登过江西省优秀教师舒吉武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最佳的教育时机, 实际上是坚韧和机敏的产物, 它往往蛰伏于教育过程能触及、震撼受教育者心灵的特定情境之中。这种情境能突然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操, 使它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假如不抓住它, 一旦时过境迁, 这种强烈的情绪体验也就烟消云散, 失去了情的突破口, ‘理’也就无从谈起。只有抓住这种情境, 才能找到心灵的突破口, 从而取得‘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时机是实施孤儿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的情境, 而关键是注意教育的分寸。“同心之言, 其香如兰。”教师只有以肺腑之言, 以精当、贴切之言去教育孤儿学生, 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才能像兰花一样, 香气袭人, 令人振奋。

二、事实教育, 以理服人

“事实胜于雄辩”, “真理强于巧谈”。以事实去教育人, 是德育工作最有说服力的途径和方法。我国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改诗的故事, 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苏东坡在一个园林墙上看到了五安石的一首诗, 其中有:“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 认为所咏秋菊不可能如此, 于是信笔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知道苏东坡改诗后, 就派他去黄州做官。苏东坡到任黄州, 正值重阳之秋, 亲见风吹菊花落的实景, 方知王安石诗句之实, 而感自己改诗之莽, 后来专程到王安石处认错。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用事实去教育人, 用真理去征服人, 确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不能不令人心服口服。孤儿学生多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出发, 相信眼见和事实, 而不轻易相信理论说教。基于这一现实, 在孤儿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常用实例、数字说明、参观访问、调查等方法, 就是用事实来说话, 通过接触实际来拨乱反正, 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事实教育, 可以增加道德认识的真理性, 从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建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语言朴实, 情真意切

有位班主任老师对一名男孤儿同学留长发是这样教育的:“人人都有爱美之心, 这话不假。我小的时候, 家长要我剃光头, 我就不高兴, 觉得不美。因此, 我也支持你们把头发留起来。但留发的长短要适度。过了度, 就好比真理过了度成为谬误一样, 美过了头就变成了丑。再说发型也是一门学问, 值得研究。从审美角度看, 少年儿童的鬓角上要高些, 头发短些薄些, 这才显得精神抖擞, 风华正茂。鬓角过低, 头发过长过厚, 就显得萎靡不振。”老师的话并没有惊人的警语和丽句, 却以诚恳、坦率的透彻说理, 让同学回味和深思。至此, 这个班的男学生都自觉地剪掉了长发。可见, 真理的魅力是巨大的, 也是无需更多修饰的。孤儿德育工作的艺术就应在于以朴实去再现真理, 以真情去感化心灵。

四、发现优点, 适当激励

就普遍意义而言, 任何一个学生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优点和缺点, 而成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就是受教育者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优点战胜缺点的过程。发现孤儿学生身上的优点, 给予适当的激励, 就是要求教育者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强化积极因素, 弱化消极因素, 以促进矛盾的正向转化。有时候在孤儿学生身上, 缺点会明显掩盖其身上的优点, 这需要我们教师要以宽容、仁爱之心, 独具慧眼地发现他们身上被隐藏的优点甚至潜能, 去扶持、放大, 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五、对照比较, 激励上进

荀子在《劝学篇》中用一连串的正确与错误的鲜明对照比较, 形象地赞扬了人们积累、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 至今仍令人深思和回味。在今天的孤儿德育工作中, 运用鲜明的对比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通过今昔对比, 使孤儿学生更加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祖国,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人物对比, 使孤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英雄人物的战斗风范, 更加激励自己向英雄人物学习。通过自我对比, 可以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可以总结自己前进的经验和教训。总之, “人比人, 激励人”, 对照比较能给孤儿学生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使孤儿学生能见人见己, 并以其巨大的诱发力, 激励孤儿学生“见贤思齐”。

六、善问善答, 正确引导

《学记》中记述:“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 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这里强调教育者要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循善问。同时, 要根据受教育者提问的难易程度, 准确无误地回答所问。在孤儿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教师对学生思想深层的问题, 尤其要善问善答, 正确引导。善问, 可触及孤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可引导孤儿学生深入思考;而善答, 则能及时地解决问题, 导其进步。

七、刚柔相济, 相辅相成

我们曾见过有的教师, 平时性格温柔, 他的教育如轻柔的水一般:恬静柔情。而当学生有了缺点时, 则严厉批评, 决不漠视姑息。德育过程的这种有刚有柔, 呈献了教育艺术的多样性。在孤儿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尤其需要教师刚柔相济。柔, 并非软弱无力,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而是韧的象征。因为柔作为一种审慎的教育手段, 容易使矛盾缓解, 给人以自我思考、改正错误的余地和过程。刚, 也不是简单粗暴的压服, 而是催人迷途知返的警钟, 鼓舞人奋发向上的力量。刚与柔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一个成功的孤儿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一时的柔情, 会成为姑息孤儿学生缺点的温床;而一时的刚气十足则会挫伤孤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变为压抑其天性的枷锁。

(辽宁省孤儿学校)

摘要:在孤儿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僵化的德育模式, 针对孤儿学生实际, 探究德育工作新途径, 讲求德育工作新技巧——抓住时机, 注意分寸;事实教育, 以理服人;语言朴实, 情真意切;发现优点, 适当激励;对照比较, 激励上进;善问善答, 正确引导;刚柔相济, 相辅相成。

孤儿学生的家庭教育 篇10

现就本人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方法做以下小结:

一、培养孤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要深入了解孤儿学生的特点

1.孤儿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自卑

因为孩子们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他们的年龄又偏小,所以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导致孩子们上课时不敢积极主动发言,不敢表达自己想法。英语是一门需要表达的学科,孤儿学生的自卑心理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

2.厌学情绪严重

在我们学校,学生都是处于学龄的孤儿孩子,老师们总是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为孩子们的学习使出自己全身的本领。但是每次测试下来,老师们都会感到很头疼。成绩太差了,课堂反应太让老师们失望,老师的认真教学变得苍白无力。学生们的这种厌学情绪从高年级一直传染到低年级。他们对学习成绩好坏不在乎,上课时溜号,做作业时抄袭,考试时作弊,这些都是厌学情绪的反映。孤儿面临着社会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在双向选择的今天,他们却认为学习没什么大用。在思想上他们存在着一种误区:他们认为反正在学校有学校养着,出校有民政部门管着,所以他们心中虽然有学习这个概念,但却非常不明确。

3.英语基础差而且参差不齐

孤儿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孩子有过失学的经历,有的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有的从乡村来的孩子们根本没有学过英语,而长春市的小学都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因此造成了英语基础的参差不齐,给英语教学设置了一道障碍。

二、针对孤儿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通过形象感知提高孤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生对图形、图像有更强的识记能力。所以教师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使所教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富有实感。如用图画来创情境,通过图画演示及教师的语言诱导,在学生的大脑里形成一个形象的情境,这样形象有趣使学生记忆深刻。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让学生去做、去演,诱发学生的表现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诱发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运用英文歌曲辅助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而爱唱歌又是孩子们的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歌曲与教材配合,让学生们在愉快地学唱歌的同时,又学习了语言知识。每堂英语课开始时唱一首英语歌曲,既能烘托课堂英语的“洋味”,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就是用音乐来唤起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学唱外语歌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生唱英文歌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选一些易教、易懂、易学的英文歌教学生演唱,并使其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课前,唱英文歌曲可很好地帮助学生集中精神,将注意力从课堂外转移到课堂内,通常称为“热身活动”。

3.用成功体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它能使学生萌发兴趣,增强信心,激起学生内在动力,大大增强认知效果。多次的成功会使学生充满自信,并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在于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而教师就要在其成功之时多多给予鼓励、表扬,使其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保持兴趣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兴趣可以消除学生的压抑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倍增,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用师爱塑造孤儿中学生的健全人格 篇11

一、特殊教育对象需要师爱的滋润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来自全省的1800 多名孤儿, 现有近800 人就读于中学。据粗略统计, 在这800 名孤儿中学生中, 有50% 左右是父母亡故或离异的, 有30% 左右是弃婴, 有10% 左右是服刑人员子女。特殊的家庭背景或使他们大多幼小的心灵罩上阴影, 或使他们大多并不成熟的心理留下伤痕。因为缺失爱, 他们大多误解现实, 扭曲自己, 而这都表现为十分严重的人格上的缺陷———本该快乐的青少年因为缺失爱而变得冷漠自闭, 本该活泼的天性因为缺失爱而变得胆怯自卑, 本该纯真的心田因为缺失爱而变得粗野放任。面对这样的一群中学生, 我们首先考虑的不仅仅是教育难度的增大、责任意识的增强, 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良知触动、人性回归。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 深知他们更需要爱, 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爱还给他们, 用师爱去填充他们心灵爱的缺失, 用师爱去滋润他们心灵的干涸。

二、用师爱弥补孤儿中学生缺失的母爱

爱是人类共有的、必不可少的情感需求。孤儿中学生多是由于在成长的重要阶段, 没有得到应有的亲情的呵护与温暖, 才造成了种种心理异常。溯本追源, 首先要做的, 就是让孤儿中学生享受到家庭式的亲情关爱, 让他们感到学校既是自己学习的地方, 又是自己温暖的家。特教工作者既是老师又是父母, 用严师的厚爱、慈母的仁爱, 呵护这些孤儿中学生看似倔强实则脆弱的内心, 用无私的师爱为他们营造优良的成长环境。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师爱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生病了, 老师及时把他们送到卫生所治疗, 嘱咐食堂给他们准备好可口的病号饭; 过生日, 在吃到生日美餐的同时, 还送上精美的小礼品和老师真情祝福; 变天气了, 老师不厌其烦地嘱咐增减衣服; 衣服破了, 老师让你脱下精心地织补好; 自习课上, 有老师忙碌辅导的身影;中考考场外, 有老师焦急地守候; 考上大学, 最高兴的是老师妈妈。

“人心都是肉长的”, 孤儿中学生冷漠的心灵得到了爱的温暖, 对爱的渴求得到了满足, 他们毫不掩饰地喊老师为“妈妈”“爸爸”, 真正把学校当作了自己的家。老师们以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 ( 师爱) , 点燃了亲情之火, 温热了他们冰冷的心, 引领他们走出了人情冷漠的误区, 为孤儿中学生的顺利社会化垫就了必要条件。

三、用师爱打开孤儿中学生的心扉

孤儿中学生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 多使他们过早地尝受人情冷暖, 心里也逐渐结成一层或厚或薄的坚冰, 封闭自己, 拒绝他人。对于这样的孩子, 光有亲情的呵护是不够的, 作为老师兼家长, 必须走进他们的心里, 必须彼此敞开心扉, 进行有效的沟通。

走进孤儿中学生的心灵世界, 就会发现原来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 都会在这里找到答案。事实上, 不是所有的孤儿中学生都能轻易地向老师敞开心扉, 吐露心迹的———有的性格内向, 习惯于自己默默地承受, 不愿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 有的心存顾虑, 怕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被老师理解, 或被别人知道后轻视; 还有的有难言之隐, 不敢将自己的秘密说给老师和别人。面对这些孤儿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问题, 老师应广开沟通渠道, 给孤儿中学生创造表达思想感情的机会和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条件———放下老师的架子, 站在平等的立场, 跟孤儿交朋友, 一起经历喜怒哀乐, 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情与情的交融。唯有这样, 孤儿中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 打开心扉, 倾心交谈。

老师要尊重孤儿中学生, 善待孤儿中学生, 把师爱洒向每一个孤儿中学生, 要努力做到用爱心温暖他们、用诚心善待他们、用细心了解他们、用耐心帮助他们。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消除其心理障碍、解决其心理问题, 以逐步形成期健康人格。老师要以政治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疏导、心理上开导、就业上指导为主要方式方法, 培育好孤儿中学生。

四、用师德去影响孤儿中学生的人格

教育是心灵碰撞心灵, 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期神圣职责, 况且还与家长的责任并存。老师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 他 ( 她) 的言行举止、仪表风范, 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感、意志品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老师要以宽广的心胸和优良的品行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生活氛围, 释放每一个孤儿中学生的精神活力, 发现他们的每一处创造行为, 欣赏他们的每一个思想亮点, 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赞许他们的点滴成功。教育孤儿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 更要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关心他人、敬爱师长、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养成诚实、宽容、同情、友善、助人为乐的品行。

用爱心温暖孤儿中学生的心灵, 给他们以亲情的呵护, 培养他们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 老师要用“爱”的阳光照亮孤儿中学生的心灵, 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他们的情感, 让师爱、母爱、友爱汇成一条小溪, 涓涓流入他们的心田, 才能把他们塑造成具有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人。

摘要:爱是人共有的、必不可少的情感需求。孤儿中学生正是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没有得到应有的爱, 才造成了种种人格的不健全。用爱温暖孤儿中学生的心灵, 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 是我们孤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上一篇: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研究下一篇:监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