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院之行感想(共6篇)
孤儿院之行感想 篇1
沈阳儿童福利院之行
艺术设计系 人物形象设计1班
儿童福利院之行感想
2011年07月14日,我带着我班的七个女生(张惠菲、张杰、刘金、刘丹、沈光辉、王雪、王月)去了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刚开始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很兴奋,我们小队的其他几个成员都是女孩子,女孩子一般都喜欢小孩,她们比我更加的兴奋。我们都在想,到地方了,可以跟一群可爱的小孩子玩耍,被他们包围。另外今天也正好考完试,我们考完试在寝室休息片刻就集合商量着为孤儿院的小孩子买一些礼物。都说女孩子天生具有母性,从她们买东西看来,还真是,每一样东西都认认真真的挑选,她们还真不怕累,都没有吃午饭,有的还拎着自己的行李,她们走了一家又一家,看着她们为孤儿院的小朋友挑礼物忙碌的背影,我觉得,她们将来一定都是一位好母亲,那么的富有爱心,那么的善良。待我们买完礼物后就乘车去了孤儿院。
到了儿童福利院,将一切都办妥后,有一位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班级。我们跟在老师的后面,看着福利院院内的设施,在通往教学楼的路上,路过一栋白楼,二楼的一扇窗户里,有一个小女孩,梳着两个小辫,两只小手扒在窗户上,我们都注意到了她,我们一行的女孩都纷纷的很美好的冲着她微笑摆手,那个小女孩居然有回应,我们感觉心里很暖。但是在我们参观完出院的时候,那位老师告诉我们其实那栋小白楼是病房楼,里面住的都是得不治之症的孩子。这是我脑里突然浮现出那个小女孩的样子,那么纯真的眼神,淡定的表情。殊不知她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我真的好希望老师不告诉我们那是病房楼,这样在我的心里,那个小女孩永远都那是那样的快乐的小天使。
走了一段路程,我们到了教学楼,一进大厅就看到了一个中非混血的小男孩,一头卷卷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我们队的女孩子都纷纷的冲了上去,有的拿手机狂拍照,王雪和张杰笑眯眯的逗那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还真就不怯场,像是看惯了这样的场面,很配合别人拍他,旁边的老师告我们,这小男孩的爸爸是非洲人,妈妈是中国人,剩下的时候就被抛弃了,我们听到这里的时候,不仅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啊,如此的不爱惜自己,没有责任心,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此处省略n个字,不方便说,很愤怒)
在大厅逗留了片刻后我们开始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走,由于孤儿院的孩子都很小所以都像幼儿园是的,被保护在屋子里,我们也只是透过窗户看里面,一楼的小孩都很小,有的甚至都刚出生,在那里躺着,他们有的在练习走路,有的在呼呼大睡,这不仅让我们都想起了我们小的时候。在楼梯口,还看到了一对双胞胎小兄弟,他们个个头很精神,很有喜感,带着他们的我想是他们的领养父母吧,看着他们走出去的背影,我忠心的祝福他们的能够一家人幸福快乐的在一起。走完一楼的各个小教室,心里更多的感觉是暖暖的,纯净的感觉。走到二楼的时候,我们就都很揪心了,二楼教室里都是一些有先天生理缺陷的孩子,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肢残疾的小男孩,他没有胳膊,用自己的脚背走路,很艰难,但是任然不放弃的一步一步的走着,摔倒了,就又站起了,仿佛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然后回过头冲我们笑笑,当时我的眼睛模糊了,如此顽强的生命。还有一个半边脸类似灼烧的小女孩,我们都觉得这个小女孩好可怜,对于女人来说最美丽的当然是有一个精致的脸蛋,可是对于她来说,却没有,但是她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外表,依然开心的笑着,此刻我觉得,这样的笑容是最美的。我们做化妆师,可以将人的脸蛋描画得美丽无暇,让女人笑起来更加的美丽动人,可是这种来自内心的笑容,是我们无法用化妆来体现出来的。化妆师不仅要让人的外表美丽,更是要去发掘人的内心,这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如果说二楼是揪心,那么到了三楼我们的内心感受是震撼。三楼的孩子稍微都大一点了,他们的生理缺陷更加的明显。三楼的大厅里,有一个残疾小女孩,短发头,她安静的坐在轮椅上,望着外面,就那样的望着……进了走廊,看见有一个大头的小男孩,在那里躺着,身边的老师告诉我们说他是脑积水,活不了多久的,说动手术也晚了,没救了。还有痴呆的小孩,不会说话,只会重复的说你好;发疯的小孩,用绳子被绑起来,老师说因为他精神不好,发起疯来就撞墙,怕他有危险,所以就绑起来。看到这些有先天生理缺陷的生命体,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我们都很庆兴自己是如此的幸运,我们要更加的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生活的健健康康。也非常的敬佩这里的老师,他们对他们不离不弃,陪伴着这里的每一位即将死亡的生命,他们是无私的,他们是伟大的。
三楼的最后一个房间里,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混血儿,也是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白白的,说实话连我都想去抱抱他了,因为他真的很可爱,很漂亮,一双大大的眼睛,不停地和王雪在那里交流,临走的时候还给我们飞吻告别。
出了儿童福利院,我们的心都沉静了,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我们将来有钱了,有能力了,一定会领养一个这里的孩子。看着窗外的风景,我突然不希望这些孩子长大,就这样的开开心心的多好,不知道自己是有缺陷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被抛弃的人,就这样的无忧无虑的多好,那里有照顾他们的老师,我真的不希望他们长大了懂事了,看到这个冰冷的世界。
本以为我们可以和一群孩子开心的玩耍,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在儿童福利院里,并不是一群我们常人认为健康的孩子。他们是一群被抛弃的孩子,他们是一群有先天生理缺陷的孩子,他们是一群有的危在旦夕的孩子,他们是一群弱者,他们是一群顽强的生命体……
2011年07月14
冯海航
王雪:暑假开始就接了个艰巨的任务,去孤儿院慰问那些孩子,没想到那时一群那么特殊的孩子们,让人看了心疼的孩子们是那么可爱却那么可怜。
看见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怎么能不让人心疼,看见那个孩子了么?!那渴望的眼神,多希望他可以有一个家,一对爱他们的父母。
以后挣钱了,一定要多捐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王月: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儿童福利院,这是我第一次去参观,原本以为那里的孩子都是身体健康的,只是可怜的被家里遗弃,那么小还都不懂事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可是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看到的却更加让我震撼,原来那里的孩子不紧紧有失去父母疼爱的痛,还失去了对人世间的美好憧憬,还有的孩子失去自我活动能力,有的精神不好,有的得了一些病让他们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有的……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们已经失去了亲生父母的爱,在心灵已经受到了很多的挫折了,却还让他们经受病痛的折磨,这样的现实对他们来说真的很残酷,真的很不公平,那么小又那么的可爱父母怎么会这么忍心丢下他们呢?看着他们天真而又恐惧的眼神,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滋味,突然间感觉自己非常的幸福,感觉自己就像过着公主般的生活,而他们没有家人的疼爱,又要接受异样眼光的社会。如果我将来有能力,我也要开孤儿院,我也要给那些没有家的孩子,给他们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家。让我们大家为那些可怜的孩子所祈祷吧!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吧!
西安之行感想经历 篇2
西安是位姑娘,历史就是那只穿过她黑发的手,沿着城墙根,走过书院门和碑林孔庙,听着钟楼的钟、鼓楼的鼓,感受关于这种城市的脉搏跳动。仿佛轻轻一转身,就邂逅了一个盛唐;一举手,一投足,就有了最深邃的意味。少时不归长安,长安归去不为。同许多老一辈的人都有着“北京情节”,我从小就有着“西安情节”。
关于于西安,第一能想到的,就是他的历史。
西安,古称长安。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西安地区建都(积年为1077年)。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我在火车上煎熬了十多个小时后,第一次真正踏上了这片土地时,吸到了第一口这座历史名城的空气时,便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感。一身疲惫,一扫而空。
第二天一早,闹钟还未响起,我就从床上弹了起来。是的,今天我将踏上去往兵马俑的旅途。途中我们一行人遇到了许多令人不悦的事情,卖假票,黑车,一些不文明游客的随意行为等等。我不禁开始怀疑起这趟旅途的价值,怀疑起接下来的兵马俑是否值得我去看。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兵马俑时,这一切的怀疑便都烟消云散。同无数资料里看到的兵马俑不一样,此时我眼中的兵马俑是那样的壮丽,我也终于理解到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原因。悠悠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间是无情的,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看到那个帝国,但却能从兵马俑中窥视到那个帝国。透过兵马俑,我看到了那个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的封建专制国家,那个雄极一时的强大帝国。
俯瞰兵马俑,我感受到当年秦始皇的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感受着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的恢弘霸业。数千兵马俑表情肃穆,排列整齐,面朝东方,以示秦王一举吞并东方六国的霸业。
历史的厚重给予了这座城市最为深邃的文化底蕴,我对西安情感来自于三千年文化历史传承,来自于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来自于上千万老陕高吼秦腔,更来自于每一个从这里走出了的导演、作家、歌手。西安盛产歌手,也盛产导演和作家。张艺谋,王全安、顾长卫都是西安人;还有写下废都和秦腔的贾平凹,写下白鹿原的陈忠实也都来自于西安。导演镜头里的西安是厚重的、稚涩的,作家笔下的西安是苍老的,混乱的。从视觉上看,每一座城市都会经历千年的洗刷,面目已变。好在,一座城市的气脉不在地表,而在人心。而西安最令我心驰神往的还是他的音乐,这里有郑钧的“灵魂渐远去,我的歌声依然”;这里有许巍的“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故乡”,在这片土地不断涌现的,是无数令人心驰神往的声音。
玉树之行感想 篇3
19号从家里出发,到4号坐火车回家,2周左右的时间,感受颇多,在西宁的三天,很忙,很充实,第一次这样大批量购买东西,学到了很多经验,而IDLE对我们的培训,让我们对去玉树做些什么不再彷徨。当然,最重要的是,和队友们熟悉了,呵呵。
7月23日凌晨2点抵达玉树,很感谢东代先生这么晚还能过来接我们,让我觉得,这次玉树行,或许会改变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在做好休整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工作了,哈哈,分了三组,我,蔡利,蒋丽姐,土青,还有William,我们一起去三完小,而小芳,石头,曲绒,安琪一组,竹竿,扎西,宗霖,小红,一组,他们两组都去做家访。我们一行人在三完小,因为蒋丽姐认识一些那里的老师,所以前期很顺利啦,而且我们带来的《玉树·花·草·事》都很喜欢,觉得孩子们也会很愿意接受并喜欢的。但是因为临近期末,我们无法带孩子做活动,很遗憾,我想主要现在离地震也过去100天左右了,很多孩子在心理方面也做了很多辅导了,现在在学业上应该走上正轨了,所以我们也还理解。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最后有位老师同意我们带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来到班级后,我们去的是五年级六班,不过当我进去时没听到孩子们叫我们叔叔阿姨,甚至叫WILLIAM爷爷,我有点小郁闷,貌似我没那么老吧,哈哈,玩笑话,其实再把书发给那些孩子们,看到他们那样开心,我心里也还是很开心的,和他们一起做“爱的鼓励”等游戏,并帮他们起英文名字,让我感到很幸福。之后,他们拿着我们送他们的《玉树·花·草·事》,让我们帮他们写留言,40多个人,写下来很累,而且计划也被打乱了,但是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因为我感到他们已经开始认可我们了。听WILLIAM说,很多孩子都问他为什么会地震,让我感到心里沉甸甸的,地震给他们的伤害真的很大,我想,我会更加用心,更加努力的去帮助他们,事件是短暂的,在送完书后,我们不得不暂时说再见,听着他们的感谢,他们的告别,看着他们的笑脸,让我真的有点不舍,同时,我想我不会忘记这些可爱的孩子的。
第二天,我们分成2个小组,蒋丽姐带了几个人去了学校,我们剩下的人则在终生苏醒学校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做的游戏很多,令我惊讶的是,因为那里是扫盲学校,所以很多孩子年龄很大,我们开始是很担心他们不愿意加入进来和我们一起玩的,但其实他们也玩的非常开心,与此同时我们也从WILLIAM身上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应变能力,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做了很多体力活动,真的很累哈,而且有一点没有做好,就是时间没有控制好,导致最后的分享没有做。其实最令我惊讶的是,昨天三完小的孩子们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希望我们还可以去看他们,我觉得我们真的已经被他们接受了,很开心。
第三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了三完小那些孩子们的电话,说:听老师说要地震了,让我们注意。很感动,但又很担心,感动他们对我们的关心,担心是不知道现在孩子们心理情况如何。所以吃完早饭,我就独自一个人去了三完小,虽然只待了短短十来分钟,但感受到了很多,有个女孩子在我们送的《玉树·花·草·事》上写道:今天听老师说要地震,我们都很担心,同学们都给家里打电话,让家人不要待在屋里,注意安全,而且一年级的很多小孩都哭了。这段话让我感触很深,觉得地震带走了很多东西,但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许多东西,但是,或多或少留下了阴影,希望我的努力可以帮到他们。下午,我们在终生苏醒学校做了分享,从才仁,尕玛,索南那里我们了解到他们其实很愿意和我们交流,从我们这里了解到一些东西,和我们做朋友,同时也感到,他们都是很喜欢学习的,也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在经过长途跋涉后我们到了毛庄乡,路上我们感到了玉树的美丽,在做了半天的整顿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和东代先生出发去了原始森林,让我觉得玉树真的很美丽。在从原始森林回来的路上我们去了林内一家居民哪里做了家访,让我第一次感受的,什么是贫穷,困苦,地震前他们是居住在山洞里面的,地震后才搬到帐篷里面的,里面只有很少的东西,很多必须品都是没有的,家里男人到外打工,其余人放牧,奶奶腿脚不便,小孩子又太小,劳动力真的很少,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一些围巾,糖果和关心,虽然微不足道,但他们却在不停的感谢,让我很感动,而且,东代先生真的很善良,下午我们便开始在毛庄乡做一些家访了,通过今下午和30,31两天的家访,我觉得这里的人都很淳朴,哪怕我们做的是那么少,但他们仍然很满足,很感谢,像土青说的,其实我们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好太多了,但是我们总是无法满足,而他们拥有的很少,但觉得只要有吃的有穿的就足够了,让我觉得,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其实有些方面或许还不如他们。其实家访给我们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了解到他们的情况,但我们所能做的却那么少,让我心里都沉甸甸的,不过最后IDLE决定买些帐篷给他们带过来,才让我们慢慢心里放开了一些。28,29两天我们都在和孩子们做游园活动,很开心,我们,孩子们,都是。不过对我来说,语言方面真的让我们有时候很无奈,不过,通过肢体语言,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还是做到了很多,这次来玉树我觉得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其实在语言有障碍的情况下,我觉得尽可能让游戏规则简单化很重要。30,31两天除了家访之外我们也给孩子们上了课,觉得他们都很好学,求知欲很强,上课都很认真,而且通过一些故事,一些音乐会让上课的效果更好。
其实到玉树这里来,让我真正进入藏区,走进藏民,我才知道,其实自己以前所了解的很多都是不对的,是走进了误区的,其实大多数藏民,都是很淳朴,很热情的,或许有些人会说他们懒,因为一些人在除了挖虫草那两个月以外什么也不做,但是仔细想想,就像WILLIAM说的那样,没有一个人一出生就被定义为一个懒人,他们有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无论是什么原因,文化程度,普通话或其他原因,让他们并不了解城市中的游戏规则,他们觉得他们这样其实很好,简单来说,我们和他们在看待问题的一些方面的角度是不同的,他们懒得原因,应该是他们不了解游戏规则或是他们了解,但是他们并不喜欢,其实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是很吸引人的,很自由,想翱翔蓝天的雄鹰一样。
来到玉树,最初目的是来带给他们关心,但是到了这里之后,发现其实在我们关心他们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他们的很多关心。
福利院之行感想 篇4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以及培养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小组一行6人(*** *** *** *** *** ***)准备去湘西州社会福利院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3月26日,刚开始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的,但也带着做好事的心态去的。福利院给我的第一感觉还是不错的,楼层都是新的,一些基本的设施还是不错,看来社会上的好心人士还是有的,政府有也有切实做工作,以至于福利院里的老人和孩子过的不用那么艰苦,这点让我很欣慰。
但是进入福利院以后,我们几个人都被震撼了。因为之前我们之中也没有一个人去过福利院之类的社会福利性机构,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的。所以,当我们看见的小孩子不是身体有缺陷就是大脑有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手颤抖了,眼睛红了。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该以什么样的语言或者是行动去开始我们所谓的“做事”。组员们都傻站在门口,面面相觑,平时很爱说话的同学现在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最后,在福利院主管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才慢慢地移进了门。我们给那些孩子带了一些玩具,一些吃的东西,当他们看见这些时,毕竟是小孩子,当然很兴奋,这让我们心里面稍微有一点安慰。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场面,我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主动去和孩子们聊天,和他们做游戏,给他们唱歌,照相留影„场面其乐融融。很成功,他们和我们渐渐熟了,虽然他们有缺陷,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很高兴,很满足。我们都知道也相信,残疾人跟老人比我们这些正常人跟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更需要人的关心与爱护。从那天我们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每个人对外界的好奇感和内心的孤寂。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只是与我们这些正常人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他们有的不会说话,有的不会走路,也有的不会自己吃东西,也因此整天被禁锢在几间狭窄的房间里。有的孩子很可爱,才几个月大,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的父母就把他们抛弃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段让人心酸的经历,听到这里的我们,心里面很复杂,一方面感觉到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定要珍惜;另一方面看到这些孩子是那么的天真善良,还这么脆弱,就已经遭受了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的苦难,我们一定要寻求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因为他们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他们比很多健康的人更想生存下去...在这里我想说的主要有三点:第一,现在的社会中,有许多的父母根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义务,孩子你生出来了,是你们身上掉下来的肉,不管是好是差,总之是你的,现在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孩子有生存的权力!在你们丢弃孩子的那一瞬间,你们的母爱
和父爱去哪里了?你们的人性去哪里了?不知道感恩的人是永远得不到社会或者是个人的感恩的。请那些还想丢弃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孩子的父母们想想吧!第二,我们应该特别的感谢那些帮助和关心残疾儿童的人士,是他们给了孩子以生存的希望和勇气;是他们给了孩子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他们,是孩子生存下去的精神和物质保障。第三,不得不提福利院工作的阿姨们了,要知道,照顾一个小孩子是很费力气的事情,要带好一群小孩子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要照顾好一群“不一样”的孩子,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可以讲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些阿姨完成了,她们自己也有孩子,在福利院照顾这些残疾的孩子以后,她们基本就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在和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们也表现出了对自己的孩子的一种愧疚之感。但是她们并没有什么怨言,用她们的原话来说:“看见这么多的残疾孩子,我们也很心酸啊!所以,把他们照顾好了,我们也据没有什么好想的了。”话语虽然朴实,但是却给我们极大的震撼啊。要是大多数的人都能这样,我们的社会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啊!
在此,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都能学会怎么去关爱一个人。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能换个角度多为那些真正需要关心而容易被忽略的人着想,多去关心他人。
南京中联之行感想.doc 篇5
江南水乡之行让我们这些生产线上的战士们开拓了眼界,为我们这些想着提高自己想着为公司奉献却苦无方法的人掌上了一盏明灯。南京中联可以说是咱们中联中的标杆企业,此次之行,它带给我们的是启发,是憧憬——对东平中联美好未来的憧憬。为东平中联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7月1日下午我们到达南京中联,紧随着高总,梁总参观学习。当踏入南京中联的时候,你首先会感受的南京中联的优美的环境,群山环绕,整片厂区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很难想象这会是水泥厂,看到南京中联,真让我们感受到水泥厂昨日晴天是扬灰厂雨天是水泥厂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每一条道路上都是那么的洁净,每一个车间的窗户都是那么的明亮。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它的煤磨,进入煤磨车间你会看到每一台机器都是那么的锃亮,可谓一尘不染,车间上的墙壁没有飞扬的煤粉,用手轻轻抚摸墙壁不会沾染灰尘。南京中联职场卫生是我所见的最好的公司。
我想用“标准化”这个词来形容南京中联。或许我们对南京中联的了解还是很少,但是从一些细节上我还是能看出它的一些“标准化”的。它有着自己对外接待标准,对于外来人员进厂首先提供安全帽,安全警示服,临时通行证,并且讲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工作人员负责随时跟踪大家的行程,全程负责大家的安全。在现场的时候,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各种安全标语,警示语等等。厂区道路规划明确,都有着自己的名称(有中联大道,凯胜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的方面,都有着这样的标准,何况其他更重要的部分呢?
孤儿院之行感想 篇6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的一座岛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说到海南,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沙滩、比基尼、椰子、芒果等等,这么一座令人向往的岛屿,谁都想去亲身体验一番,2015年9月10日上海圣华物流精英训练营的伙伴们踏上了海南之行的旅程,而我有幸能参与其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可以感受下岛国风情,紧张是与那么多领导同行,而我又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第一天:海口客户培训,参观客户工厂
来到海口的第一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我们的客户—海南药业质量部、配送部的领导们,并且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培训,首先是质量部的x经理,为我们系统、全面的分享了《药品仓储管理》的知识,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正规、这么具体的仓储管理知识,感谢w经理;接下来是配送部的s经理为我们分享的日常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伍经理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做,只是我们做的不到位,而此次伍经理专门提出来让我深刻的认识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并且为之后的改进指明了方向,感谢伍经理;最后是每小组的分享环节,也是让我很惭愧的一个环节,上去分享语无伦次,战战兢兢,本来在下面也是理过一遍思路,但是一上去全蒙了,主要是我心理素质不过关,缺乏锻炼,也是平时学习不够,语言匮乏,接下来会着重学习、锻炼此方面的能力,经过三个小组的分享,最终d经理将高分给我们组,我相信d经理肯定是对我们有期望的,当然接下来的工作我们也不会辜负她的期望,希望我们可以做的很好。
下午我们很荣幸的参观了客户的工厂,尤其是客户的仓库,真的很标准,一些设施的摆放位置,货物的摆放,和上午邓经理分享的仓储管理标准一模一样,很值得我们学习;参观完工厂之后,伍经理一行又带我们去了海边,让我们亲身感受了一下海口的海、海口的海风、、、总之非常感谢客户一天的热情招待,给我们海口之行增添了温馨的一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客户很认可我们的企业文化,并且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扬,我们要坚持我们的风格走下去,形成具有圣华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二天:蜈支洲岛,三亚千古情景区
被称之为“东方夏威夷”的三亚,位于海南的最南端,拥有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滨海风光,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三亚的蜈支洲岛,一上岛我们就被各种海上活动吸引了,但是我们还是经得起诱惑的,经过思量之后最终大家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娱乐项目;我们选择的是精品游览车(环岛一周,途中设有停靠点,在任何停靠点都可以上车),观光车行驶的第一站,就到了海滨浴场,大家兴冲冲的下了车,都换上了自己漂亮的泳衣去游泳,而我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当观众,大家尽情地在水里嬉戏,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我沐浴着海风,甚是惬意…..接下来我们继续乘坐了观光车,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暴雨,但是因下雨又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风光,海浪连绵不绝的拍打着岩石,岩石上面的跳跳鱼奋力不停的在跳,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最终我们来到了高端大气的私人订制,感受着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美景,我们躺在躺椅上尽情享受着眼前的一切。
快到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著名的三亚千古情景区,这里曾是跑男的拍摄地,所以更受大家欢迎,进入到景区,到处都是商铺并且商品琳琅满目,时不时出现个古装打扮的人,让人真的误以为是穿越了,晚上观看了著名的《三亚千古情》表演,场面甚是壮观,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现在亲眼所见真的很激动,尤其是里面穿插的杂技表演,让我深有感触,他们的熟练度、默契度,我想他们在背后肯定默默地付出了不为人知的汗水与辛酸,很值得我们学习,最终我们在鬼屋的尖叫声中结束了我们今天的旅程。第三天:呀诺达
我们最后一站来到了素有三亚后花园之称的呀诺达雨林文化景区,在这里我们将要体验踏瀑戏水的拓展活动,我们穿好草鞋,带好头盔,整装出发,我们乘车来到梦幻谷服务区,在教练叮嘱注意事项之后,我们的探险之旅开始了,第一个挑战的项目就是跨越深潭,起初有点胆怯,但是看前面的人都纷纷跨过去,我也鼓起勇气冲了,但是很不幸直接跳到了水里,即使跳到了水里我依然很开心,因为我迈出了第一步,在后面的挑战中我没有了胆怯,并且在大家的协助下都顺利的过关了,最后的一个终极挑战是攀爬瀑布,看着湍急的水流,心理上还是有点压力的,但是大家在这里都互相扶持、互相协助,最终我们都登上了顶峰,此刻我为我是圣华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在呀诺达印象深刻的就是这边的人们都很热情,据导游介绍呀诺达就是海南话里的一二三,取自《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所以这边的人打招呼都是做着剪刀手的都做,喊着呀诺达,并且每到半点的时间点都会跳舞,这种传统或是文化已经形成当地的特色了,当然我相信我们圣华的企业文化也会独具一格坚持走下去。
【孤儿院之行感想】推荐阅读:
走进孤儿院感想09-25
活动总结孤儿院10-11
孤儿院感谢信07-27
孤儿院献爱心活动方案10-15
党员慰问孤儿院活动总结11-20
慰问孤儿院的心得体会06-06
去孤儿院做志愿者07-17
“彩虹行动”孤儿院联欢活动策划书06-26
孤儿学生05-13
雾都孤儿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