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裸体文化

2024-05-25

德国的裸体文化(精选9篇)

德国的裸体文化 篇1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 德国结束了近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开始形成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这是德国社会在近代的一次重要转型, 而正是由于国家的统一才使得德国迅速的完成了工业化社会的转型, 也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强大, 时至今日, 德国依然是西欧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其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而德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 与德国自身的文化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 提到德国人们都会想到德国的哲学, 德国的哲学在世界哲学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德国也涌现了大量的哲学家, 比如尼采、黑格尔、恩格斯等等。除此之外, 提到德国的文化, 我们也能够想到诸多文化巨匠, 想到诸多思想家。可以说德国的文化正是在这些哲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推动下逐步地构建起来的。而这样的文化对于德国的社会也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 近代德国的民族文化促使了德国的统一, 德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也让德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德国的文化也影响了德国人的教育制度的设置。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的影响。

1.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统一的影响

自近代以来英法两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 而德国还是依然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 自1815年拿破仑战争之后, 德国的各个联邦开始联合起来抵御外敌的竞争, 这样的联邦结构是十分松散的, 而且这样的社会现状, 也逐步制约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作为德国人民中的进步群体, 他们开始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近代德国的发展史中, 德国的资产阶级为德国社会的统一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德国文化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启蒙思想传到德国, 德国开始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民族主义, 那时阶级开始宣扬德意志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这为后来德国民族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近代德国民族意识也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从当时的社会现状来看, 当时的德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状态, 内部各个联邦相互分裂, 也面临着诸多的侵略者, 在这样的条件下, 德国的一些进步思想家开始提出民族统一的观念, 要求德意志人民统一起来来共同的抵抗国外的侵略者,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意志联盟的形成, 但是这个联邦的形式是一个十分松散的, 实际上, 德国内部的各个地方政权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割据的状态。而在这样的条件下, 整个民族所依靠的共同属性只有他们共同的语言, 主权和领土的不完整性也使得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人们逐渐地认识到日耳曼民族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一直到17世纪末, 德意志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始逐步的形成, 这就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必要的文化基础, 在当时德国的各个邦国中, 普鲁士王国的实力最强,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 德国完成了国内的统一战争, 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德国的民族主义文化对德国的统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正是由于德国人民族主义文化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才促使了德国社会的统一。

2.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保险制度的国家, 从19世纪开始德国就开始逐步地构建国家自身的社会保险体系, 时至今日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仍然是整个世界上最完善的。这些保险制度的构建也受到了德国近代文化的影响。在德国的近代发展史中, 由于德国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封建社会, 就导致了德国人在思想中的等级性和阶层性比较明显, 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也带有明显的父权制特点, 这也就是德国文化中的位序文化, 这种文化是基于家庭职业、社会团体为纽带来进行维系的, 这也是属于德国保守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主要内容包括:上层对下层提供相应的保护, 下层对上层表示尊敬和忠诚。这是德国的保守主义文化。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下, 德国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早在1894年普鲁士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社会保障的政策: (1) 法律条款对不能独立维持生机的市民提供帮助和救济是国家的责任。 (2) 对不能拥有维持自己和家庭生存所必需的手段和机会的人, 应该针对其所拥有的优点和能力, 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 (3) 懒惰或正常性格的人, 当其拒绝接受雇佣时, 应该通过适当的控制方法, 对其实施强制性或处罚性劳动。 (4) 为了防止市民落入贫困或无节制的浪费, 国家具有采用上述手段的资格, 而且理应采取上述手段。 (5) 所有地区的警察机构应该救济不能维持生存的贫民和陷入困境的人。从这些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这个时期德国政府已经将国家作为维系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保障, 认为国家有责任为其子民提供生存和生活的保障, 国家保障公民的就业, 并且对于一些懒惰的人实施惩罚性的措施, 这是典型的带有德国保守主义文化特色的措施。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 促使了近代德国在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会更加重视对于人们基本生活的保障, 国家不仅仅会给国家公民提供就业和生存的保障, 甚至到后来, 德国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摇篮到坟墓都给国家公民带来各种各样的保障。德国是当前西欧社会福利制度最好的一个国家。而导致德国构建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原因除了德国人的保守主义文化传统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德国人的秩序文化, 德国人的秩序文化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德国人的秩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是符合秩序的, 也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国家应当为公民承担哪些职责, 公民应当为国家履行哪些义务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而这些规定就使得, 德国政府国家作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担保机构, 他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让人们能够在整个生存和发展, 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的生活, 而且他们也认为只有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更好的让公民自觉地去遵守社会秩序, 让国家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发展。

除此之外,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还与德国人文化观念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关, 人道主义精神是德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由于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 由此就促使了德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世界大战之后更加泛滥,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罪责并且大力的宣扬其人道主义精神, 由此就对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更加的健全, 并且开始制定更多的政策来袭了世界各国的难民, 因此也导致了德国成为当前世界上申请避难人数最多的国家, 这与德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3.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教育的影响

德国的近代文化也对德国的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德国的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享有盛誉的, 德国人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 在他们的思想观点中, 他们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而人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国家才能逐步的强盛, 因此, 自近代教育思想萌芽开始, 德国人一直都对于教育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而在德国教育制度的体系设置上, 我们也能够很好的看出德国人平等、自由的思想文化观念。德国的教育制度跟中国的教育制度的设置有所类似, 德国的教育也是分为: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三个部分, 但是教育的实际内容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德国人十分崇尚教育的自主性以及教育的自由性,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德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他们会对于一些家境比较贫寒的学生进行补助, 采取免息贷款的方式或者采取50%的补助加50%的无息贷款的方式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而且, 德国已经建立起了12年义务教育制度, 他们认为教育是国家的责任, 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国家应当作的, 国家会按照国民收入的8%到10%左右那投入教育经费, 鼓励公民接受教育。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国人平等、自由的思想, 公民应当自主地去选择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内容, 也应当自主地去选择自己所接受教育的方式, 这样就使得德国的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去选择自己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及自己接受教育的方式, 德国人对于这些方面是相当的开明, 以中等教育为例, 公民在接受中等教育的时候可以选择上普通的高中或者是一些职业高中, 德国的职业高中是用来培养一些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 而上普通高中则是为了进入大学研究更加深奥的知识的, 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 如果他们愿意学一些更加深奥的知识他们会选择普通的高中, 然后顺利的进入大学, 而如果他们愿意直接参与到社会工作当中, 那么他们会选择一些职业高中接受教育, 去学习一些实用性的技能。在学生升入大学之后, 德国人也主张更加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 在德国的学术研究是十分的自由的, 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学术研究, 学校不会强制性地规定学生要研究哪些范畴, 只要学生愿意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研究的课题, 这就使得德国的学术研究氛围十分的活跃且自由。在德国的教育制度的设立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德国人平等、自由自主的文化思想, 这些文化思想最开始是产生在德国的启蒙运动范围当中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正是由于这些近代的文化才促使了德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近代德国的文化对于德国的社会产生了十分的深远的影响, 促使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也促使了德国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并且对于德国的教育也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是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 而文化的影响往往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而是能够影响一个国家各项社会制度的设立的, 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等方面。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文化的影响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两面性的, 在探究文化影响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并且将这些积极影响最大程度的扩大化, 吸收和借鉴的时候对于一些文化中的糟粕要适当的予以摒弃, 这样一来才能够发挥文化对于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摘要:德国文化一直以来是国内的专家学者所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方向, 日耳曼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而正是由于其曲折的历史, 就导致了德意志的文化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 而这样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特点对于德国社会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就有必要对于近代德国文化进行研究, 了解到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德国文化,德国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邢来顺.德国精神[M].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7—18.

[2]邢来顺.德国文化影响一社会史[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21—24.

[3]杜美.德国文化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5—26.

[4]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8—19.

[5]吴友法.冒险失败与崛起—二十世纪德意志史[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1—27.

[6]吴友法, 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史[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6—17.

[7]许建.近代德国文化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2012:28—29.

德国的裸体文化 篇2

一提起“狂欢节”,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以热情四溢的桑巴舞为特色的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实球上,除了南美洲,狂欢节在欧洲国家也十分盛行。今天我们就到德国首都柏林,去看一下在那里举行的“柏林文化狂欢节”。一走进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你就会被街道上盛装游行的各个队伍所吸引。

克罗伊茨贝格区是柏林最大的多民族聚居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在这里,每年的柏林文化狂欢节最大的特色就是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参加盛装游行的包括不少音乐人及舞蹈爱好者,边走边演奏自制木琴的人们带来加纳质朴天然的非洲风格,吹奏着长长山笛的表演者则体现来自瑞士的北欧特色,当然,狂欢节自然还少不了来自巴西的奔放热情的舞蹈。亚洲、非洲、欧洲和拉美等近80种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都出现在这场盛大的“文化派对”上。

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已经有13年的历史,被称为“全球最富盛名的十大狂欢节”之一。据组织者介绍,参加今年演出的有一百多个团体、4千7百多名艺术家。70多万游客和当地居民加入了今年狂欢的队伍。

相关习俗与活动

柏林文化狂欢节始于,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出名也最多人参与的大型活动。为庆祝柏林多种多样的文化,狂欢节每年举行一次。这儿有超过45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居住在此。

每年都有超过300万德国人和50万外地游客前往参加,而且这一数字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独具特色的食物和国际化的烹饪方法,加上音乐和舞蹈,一切的一切都让柏林在这个时侯吸引到众人的目光。

狂欢活动在每年春季举行,其中最重要的游行会展示将近80种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是柏林最大的多民族聚居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在这里,每年的柏林文化狂欢节最大的特色就是展示文化的多样性。

起底困扰西方的裸体文化 篇3

默克尔曾是裸体主义者 在西方国家,公开裸体并不像很多亚洲国家那样是“文化禁忌”。比如刚刚过去的“伦敦裸体骑行日”,参与者就是通过裸体来呼吁民众骑车出行,以保护环境,骑行队伍所到之处,人群中都会爆发出欢呼声。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查理·波吉特表示,西方社会对裸体行为并不反感,尤其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性解放和女权主义兴起之后,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都认为展示全部或部分裸体是个人自由。在西方,公开裸体不会引发众怒。

“裸体文化与欧洲历史一样悠久”,德国社会文化学者法比昂·伍斯特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欧洲受古希腊文化影响深远,在古希腊,裸体不是耻辱,而是健康、力量、地位的象征。在几千年文明中,欧洲裸体文化一直没有消失。由于崇尚裸体,欧洲人也比亚洲人更讲究洗浴文化。

但在100多年前,欧洲的裸体文化出现了转折。当时,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兴起,裸体主义得到发展,其口号是:回归自然。1898年,德国出现全世界第一个“裸体俱乐部”;1900年,德国产生世界第一个裸体文化协会;1905年,第一份裸体文化潮刊《美丽》在柏林问世。

时至今日,德国人仍以裸体运动而闻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最近的一篇报道挖掘了德国人的裸体史,并称即便德国在1949年分裂,东西德人民对裸体运动的热爱是共通的,东德甚至有官方的“无产阶级解放身体运动”组织,成员多达6万人。文章还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据说年轻时在东德实践过裸体主义,最近披露的一些照片显示她和朋友们一起裸体游泳或散步。

“裸体旅游”或成“时尚” 即使在西方,各个国家对待裸体的态度也有差异。2008年,当波兰加入申根国家后,拆除了与德国的边界。当时,波兰人对德国一边波罗的海阿尔贝克海滨浴场的“天体”文化相当吃惊,甚至要求官方出面,阻止德国人在沙滩上裸体散步。

查理·波吉特提到,英国社会还是相对保守的欧洲社会。有些西方国家还制定了相关法律禁止公众场合的裸体行为。比如,2012年,美国旧金山通过法律禁止公开裸体。在英国,一家主题公园禁止游客裸露上半身。

此外,一些裸体行为具有社会与政治含义。在足球场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有人用裸体表达激动情绪,引发骚动。这些行为常常受到警方干预。今年5月1日,法国极右的“国民阵线”在巴黎举行集会时,几名妇女运动激进分子赤身裸体地在旁边一个酒店阳台示威,安保人员使用暴力进行阻止,最后警方介入。

漫谈德国人的姓名文化 篇4

一、德国人姓氏的主要来源

与中国人不同, 德国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过着“有名无姓”的生活。在德国古代, 姓最早只在特权阶层中使用, 他们用姓来表示其显赫的家族, 而下层百姓是没有姓的。据记载, 早在8世纪的古日耳曼时期, 德国人的“名”就已经出现了, 而直到12世纪之后, 德国人的“姓”才被普遍使用。这是源于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 单一的人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名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达到了一呼百应的地步。这种状况不仅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带来了麻烦, 也给国家的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等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历史背景下, “姓”便应运而生。

纵观德国人姓氏的历史演变, 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

1.以所从事的职业为姓

据调查, 在德国1995年出现频率最高的15个姓氏中, 有9个来源于其祖先所从事的过的行业。例如, Schneider (施耐德, 原意为裁缝) , Müller (米勒, 原意为磨坊工) , Schmidt (施密特, 原意为铁匠) , Bauer (鲍尔, 原意为农民) , Koch (科赫, 原意为厨师) , Weber (韦伯, 原意为纺织工) , Fischer (费舍尔, 原意为渔夫) , Schuhmacher (舒马赫, 原意为鞋匠) 。由此可见, 中世纪的德国手工作坊日渐兴盛, 普通百姓已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为自己量身定做了特别的“姓”。

2.以所喜爱的动植物或事物为姓

德语中以动植物、季节风景等为姓的例子不胜枚举。如Adler (阿德勒, 原为鹰) , Wolf (沃尔夫, 原意为狼) , Vogel (福格尔, 原意为鸟) , Bär (贝尔, 原以为熊) , Fuchs (福克斯, 原以为狐狸) , Blume (布鲁莫, 原意为花) , Sommer (桑莫, 原意为夏) , Berg (贝克, 原意为山) 。

3.以祖先的居住地为姓

在德国姓Bachmann的人的祖先可能居住在小溪边, 因为Bach原意为小溪。而姓Langgässer的人的祖先则可能曾在长胡同里生活 (Lang:长。Gässer:胡同。) 此外, 姓Bayer或者Nürnberger的人则表明他们祖先的籍贯所在。Bayer (巴伐利亚地区) 、Nürnberger (纽伦堡地区) 。

4.以祖先的外貌或性格特征为姓

以人的外貌特征的姓氏在德语中比较普遍, 如Klein (小) , Groβ (大) , Lang (长) , Kurz (短) , Braun (棕色的) 。此外, 还有以人的器官为姓的, 如Bauch (肚子) , Zahn (牙齿) , Kopf (头) , Leber (肝) 。最让人不解的是, 类似Kurzhals (短脖子) , Pech (倒霉) , Langbein (长腿) 这些看似不雅的字眼也被德国人频繁使用。不过, 这些词一旦被作为姓氏使用, 则与其原本的意思并无关联。

二、德国人名字的主要来源

名字通常寄托了起名人的美好期望, 同时也折射了某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大众审美和时尚潮流等。与中国人不同, 德国人的名字从数量上远远少于他们的姓氏, 因此德国人起名字一般从现有的“人名录”中选取。

1.与宗教有关, 多来自于《圣经》

众所周知, 德国作为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家, 绝大多数人在给孩子取名时都会有意识地与宗教文化关联。常见的男性名如:Josef、Paul、Adam、Peter、Nikolaus、Martin等。常见的女性名如:Eva、Maria、Julia、Anna、Sabina、Katharina等, 都来自于《圣经》故事、《旧约》或《新约》中的人物。其中, 最为大家所熟知的Adam (亚当) 和Eva (夏娃) 是《圣经》故事中人类的始祖, 这两个词均来自于希伯来语, 分别意为:出自红土、生命。

2.与性别有关, 男女不同

德国人在从“人名录”里选名时严格按照孩子的性别来定。一般来说, 女性名多以元音结尾, 如Julia、Laura、Barbara、Margarethe、Brigitte等;男性名多以辅音结尾, 如Alexander、Michael、Mathias、Georg、Sebastian等。根据元音与辅音的不同, 女性名在读时显得音律优美, 方显女性温柔的一面;而男名则读起来短促而响亮, 体现出男性的力量之美。此外, 名字所涵盖的意思也使得男女有别。像很多男性的名字都有“强壮”、“强大”、“胜利”、“勇敢”、“忠诚”等美好的寓意, 如Sieghard (胜利者) 、Hartwig (强大的战斗者) 、Siegfried (因胜利带来和平者) 、Helmut (勇敢地保护者) 、Bernhard (像熊一样的强壮者) 、Arnold (像鹰一样有力) 。而女性的名字则更多偏向于花朵类名称, 以体现女性的温柔美丽, 如Rose (玫瑰) 、Lilie (百合) 、Sophie (智慧) 、Lea (阳光灿烂) 、Hanna (妩媚优雅) 、Jasmin (茉莉花) 。

3.与长辈有关

在德国有晚辈与长辈重名的传统, 以此来表达晚辈对于长辈的崇拜、敬仰、纪念之情。例如, 著名的音乐家, 有“圆舞曲之王”称号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和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β) 是同名。

4.与外来文化有关

近十几年, 外来名在德国越来越受欢迎,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的名字能够与众不同, 个性十足。因此, 像Peggy、Jessica、Evelyn、Emily、Edwin、Mike等这些英文名字, 像Yvanne、Louis、Rene等这些法文名字以及西班牙、意大利、瑞典、芬兰等这些颇有异域风情的外语名, 在80后、90后中极为盛行。

三、德国人姓名的原则

与其他欧美国家一样, 德国人的姓名也遵循名在前, 姓在后的原则。这一点从德语上也可见一斑, “名”为Vorname (意为前面的名字) , “姓”为Nachname (意为后面的名字) 。一般德国人为一名一姓, 但也有两名、三名、甚至多名一姓的。例如, 德国现任总理Angela Dorothea Merkel就属于两名一姓。而有些德国人姓名中带有von (译为:冯) 的则表明他的祖先是贵族, 例如, 著名的大文豪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此外, 德国女性在已婚后要随夫姓, 而之前的娘家姓只能弃用。由此可见,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家族传统的民族, 姓乃一个家族所有成员的共同符号。因此, 妻子一旦进入丈夫的大家族, 被标上大家族的符号便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德国文化在中国背景下的融合 篇5

历史资料显示,中国第一批留学德国的官费生是学习军事的。他们是1876年由当时的满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派往普鲁士首都柏林的7名清军军官。以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操办新军聘请德国顾问为起点,德国在中国的影响从未间断,至20世纪30年代德国军事顾问团在中国的活动,这种影响达到高峰。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国家的武力强行打开。清朝统治者从中国屡战屡败的痛苦中得出的教训之一是要“师西夷之船坚炮利”,整备军武,编练新式军队。而德军从一开始就成为编练新军的范本。时称三洋舰队的北洋水师当时有一半的舰只购自德国。“定远”和“镇远”这两艘主力舰就是德国制造的装甲舰。北洋水师从教官、装备、操典、条令一直到战术,都深受德国影响。”

但是这种技术层面的模仿和引进并没有为中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当年日本政府也是抱着当个好学生的态度模仿资本主义制度的。日本政府除早期人民完全不知道企业为何物时办过少数'模范工厂'外,基本不搞国营企业。它很快卖掉'模范工厂'后,基本再不办国营企业。政治制度也学西方,搞政党自由和议会政治,唯一没有放弃的是天皇实权。但是后搞洋务运动的中国,却想在不改政治制度的条件下,用国有制(官办),合资企业(官商合办),承包制(官督商办),通过模仿技术来实现工业化。这在当时效果当然好过洋务运动前的中国经济。但是这使国家机会主义制度化,政府与民争利,既是游戏

规则制定者,又是裁判加球员,因此私人经济无法生长起来。最终拥有比日本人先进的德国军舰的中国最终完败于日本,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学习是人类的天性,但学习什么却大有讲究,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与文化的模式,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在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地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由于文化差异巨大,模仿制度比较困难,而且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但是,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但是制度与民族文化的差异如此巨大,真的能模仿吗?先来看看德国人的文化与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独特文化造就了如此富有活力的德意志文明。

提到德国人和德意志的民族性,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许多特征:严谨、组织性、纪律性和善于服从、讲求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在现代社会“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成了质量有保证的代名词。确实,德国人的机械设计,制造能力举世闻名,在柏林墙逃亡中,那也是充份体现了德国人民的技术水平。1968年,一位东德青年利用河流潜水到达西德。大家心目中的潜水是什么样的?潜水服?潜水镜?总之他一个人能有多大本事,还一切都必须自己造,最多是一点粗糙的个人潜水工具罢?非也,这位青年自己造的是--潜-水-艇!他用的是摩托车引擎,配上自己组装的钢板,还有导航,压缩气体等系统。硬是在家造出了一个个人用的小潜水艇。这潜水艇在水下航行了超过5个小时,才从西德那边冒出来,其中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德国的这些成就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和他们独特的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德国有位著名的哲学家说过:“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德国人对已经存在的都很敬畏和尊重,这包括已经颁布过的法律法规、合同契约、已经订立的约会和诺言,以及已经建立起来的友谊和关系、已经运行的系统和体制,等等。而对于他们认为合理的,他们一定会无条件和自觉地遵守、执行。在德国,市政管理条例、物业管理守则、交通法规、公共场所不准吸烟之类的规定早就深入人心,而且不用监督执行,高速公路上甚至不用标明限速。

德国人以善于安排、崇尚理性、遵守纪律、服从命令、讲究精确而闻名于世。据说在德国,家庭主妇煮一只鸡蛋也要用量具精确衡量水的重量,下面条同样要用天平秤面条的分量。在德国,家里和办公室一样,都会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大街上也是次序井然,人车分流;人们总是行色匆匆,很少有人在街上闲逛。如果在街上偶然碰到一个熟人,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便各奔东西,绝不可能在大街上就驻足闲聊起来。

在德国,办公室和工厂按时上下班,上班时德国人兢兢业业、刻苦勤奋,绝不一心二用,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下班之前,肯定会将办公室和工作台收拾得干干净净,将办公室抽屉锁好、电灯关掉。如果你不得不加班,会被认为是上班不专心或是能力不够。与德国人打交道,绝对不能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计划,也不能轻易改变同他们已经约定好的计划:德国人不太相信所谓的灵感、偶然性和随机性。对于科学发明和创造,他们也通常认为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并经过许多人多年辛勤工作之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德国人不仅遵守组织纪律、讲究团体精神、严守诺言,而且崇拜呼风唤雨的历史伟人,尤其是对于德国民族统一有重大贡献的腓德列大帝和“宰相”俾斯麦,对军事理论和军队纪律也有特殊的爱好,就连在超级市场和公司食堂里排队,德国人也能像部队里的士兵一样,一丝不苟。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人会成为优秀的士兵和优秀的工人。作为下级和团队成员,德国人可能是最理想的了;然而作为上级和同事,德国人就会让你也和他们一样,遵纪守法、恪守诺言,就看你能不能适应了。这就是德国人的风格!德国人用他们的风格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德国奇迹,然而,当今的世界变幻莫测,“计划赶不上变化”,真不知德国这样的为人处事能不能继续下去。

德国人的这种严谨、细致是出了名的,所以德国可以造出非常精良的工业设备,比如汽车,发动机,机床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德国人比较固执、坚守原则,这也让他们在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中显得有点慢,跟不上节拍,严谨原本无可厚非,但在手机这个行业,灵活性似乎尤为重要。尤其在中国市场,不止一家调查公司发布过这样的报告:中国消费者换手机的频率已经上升为每7个月更换一次。但西门子的文化显然跟不上这个脚步。06年明基并购了西门子手机部门,明基不仅未花一毛钱,还得到西门子奉送的2.5亿欧元嫁妆,一年后,明基宣布不堪6亿欧元的亏损巨负放弃西门子手机,明基的后台掌控者、宏碁创始人施振荣承认,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击,成为导致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失败的主要因素。明基在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时,关注财务、技术、市场等方面,但忽略了双方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和其可能要求企业付出的巨大整合成本。

西门子是一个典型德国式系统型公司,基础产业的东西不允许有一个错误,规定好的事情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而明基所处的消费电子产业允许产品放到市场上“试错”,在探索中慢慢完善。手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之快让制造商心惊,西门子的表现无异于老牛拉破车,因此而导致的交货期拖延成了亏损的主因。另外就民族性来看,亚洲人,尤其是华人,做事积极有弹性,往往看了大方向后,先做再说;欧洲人则非常尊重人性,花很多时间在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决策时,即使有一小部分的人有不同意见,也要尽量达成共识,以求执行时的一致性。更何况明基面对的是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击,不同文化的融合的困难是导致失败的另一关键因素。

另外近年来,不少国内商用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却没有产生“1+1>2”的效果。沃尔沃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合资生产的重卡,前半年销售量仅100多辆;而东风与日产合作的重卡,每年四五百辆的销售业绩也不足称道。业界认为,中西文化融合是中外双方车企合资成功的关键。一汽集团也曾经希望和德国奔驰合资生产商用车,最初一汽积极性很高,希望与奔驰共推三个品牌:一个是一汽的“解放”老品牌,一个是“混血”品牌,一个是“奔驰”品牌。但随后双方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痕:一汽希望借奔驰的力量压倒东风和福田等强劲对手,奔驰则希望借一汽巩固自己的品牌,即有奔驰就没有一汽;一汽希望利用老厂房建合资企业,奔驰则希望在新的绿地上另起炉灶。徐兴尧说:“我们希望奔驰帮我们战胜对手,奔驰却想先把我们吃掉。我们不能干,合资最后化为了泡影。”中国人和日本人沟通起来比较容易,但和欧美人沟通较难,尤其是德国人,往往认死理,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决不让步。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向德国学习?在过去的十几年上百年中,我们中国一直在学,如果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学习的民族,这

建筑与文化:德国城市发展的视角 篇6

建筑是艺术的观点, 总是出现在理论之中。但是在中国的大城市 (也包括其它地方) , 近年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将人们 (乡村地区的居民) 吸引到城市中, 所以本身与艺术并没有直接关系。包括开发商、建筑师和建筑企业在内的一部分人是为了利润而行动;而另一些人, 也就是那些大城市之中的政治家和规划师, 则在考虑如何为那些来自乡村、以及原先居住在城市中心 (胡同和城中村) 、但是后来被迫搬离的居民提供或多或少合适的居所。这些活动本身缺乏建筑艺术中所提出的在文化和道德方面的责任, 而且也没有留下多少时间给艺术和文化。当然, 雄心勃勃的市长在城市里给全世界的建筑师分配了大量服务于艺术的建筑任务, 比如歌剧院、音乐厅、或者博物馆等, 这些建设所带来的文化参与吸引了大量公共关注。但是这种通过可见的建筑事件所能够产生的说服力是有限的, 因为其与中国的建筑传统相割裂。因此这些建筑物主要的作用在于显示中国的现代化成就, 以便快速发展大城市并参与全球竞争。在中国的许多地方, 新的文化建筑往往只是巨大的建筑雕塑, 由于没有与城市或者区域的文化传统建立足够的联系, 其内容对于加强社会的认同感作用有限。面对许多文化传统的丧失, 人们目前还没有能够成功地将现代社会的功能要求整合到传统的建筑之中, 往往只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转变功能, 使其作为展示品为国际和国内的旅游服务。

在像德国这样的国家, 通过观察当前中国城市的动态, 能够发现很多自身在100年前曾经历过但是已经不再出现的现象。这涉及到诸多的原因:城市化早已结束,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普遍被取消, 人口的发展也表现出稳定性。如果没有来自欧洲别的区域和世界范围的移民, 这个国家的人口将不断萎缩。大多数的城市不再增长。因此与中国城市面临不断扩张相比, 德国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则必须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 处理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方面的挑战, 通过合理的决策进行权衡并维护社会关系。在这一背景下, 城市对于保护现有的建筑文化有着明确的规定, 公共部门和私人媒体都对建筑文化相关的实践进行严格的监督, 腐败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没有土壤。此外, 一个特殊的情况是,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许多的城市都被摧毁了, 这使得人们对于维护地方建筑文化的信念非常牢固, 所以今天德国的许多内城地区在体现自身文化的建筑传统方面有着出色的成就。内城地区一般进行了高密度的建设, 建筑高度也受到限制, 通过限制交通等措施, 城市街区及其充满吸引力的公共广场和公园, 成为受居民青睐的生活空间。如果出于经济动机希望改变这种结构的话, 一般都会出现大型的市民活动请愿加以抵制, 并获得成功。此外, 对于德国经济来说, 国际上成功的德国企业知道, 只有通过那些有吸引力的生活空间才能够留住高质量的劳动者。因此, 德国的城市在工作和居住、以及在培训和休闲之间, 实现了必要的平衡。中国的城市也即将面临这些挑战, 对于建筑师和规划师来说, 需要为市民们维护和塑造生活空间的工作, 这些空间将帮助实现文化以及和谐的城市生活。

在新的一期《建筑与文化》杂志中, 将有选择地对德国的城市和建筑实践进行介绍。文章将会展示出, 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政治和社会环境下, 面临全球化世界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挑战, 城市所应关注和努力的核心, 在于遵循资源友好的模式, 同时保证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并保持其自我的文化认同, 同时探索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冲突与矛盾的方法, 并将市民引入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经验可能对于中国城市的政治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带来启发, 用于探索符合其自身条件的地方战略, 以实现和谐的城市发展。

零距离感受德国企业文化 篇7

期间, 我们参观了普罗名特集团公司, 这是一家生产液体计量设备的私营企业, 虽然企业规模不大, 但据说在同类产品中制造水平世界第一。公司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亚太市场负责人, 一个高个子、相貌英俊的德国人, 他用流利的汉语给我们介绍他们的产品和中国市场的开发和风险管控, 核心思想就是依靠当地员工而不仅是德国管理者来确定市场定位和销售任务, 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大家交流之后, 接着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 企业接待人员给我们每位参观者发放一个塑料参观牌, 上面印着他们公司的名称以及参观者的国籍、单位、职务和来访编号。那天正下雨, 陪同参观的公司董事让办公室人员给我们每人都取一把雨伞, 雨伞上也印着他们公司的名称, 质量很不错, 可是偏偏那个董事没有拿到雨伞, 他毫不在意笑了一下说没关系, 就在前面引路, 根本没有责怪办公室负责人的意思, 陪同我们的张翻译赶紧和他共用一把雨伞。参观完告辞, 雨还在下, 大家打着雨伞到停车处, 准备乘车离开, 都想着怎样把雨伞还回去, 这时看见公司的董事走过来, 我们都以为他是来拿雨伞的, 没想到董事说, 雨伞送给大家了, 参观牌要还给他。大家把参观牌子都取下来交给他, 他拿不过来就抱在怀里和大家再见。大家都觉得雨伞比参观牌贵重, 但是, 人家却把参观牌看得更重要。参观牌上面有每个人的姓名, 不可能再用, 再收回去有啥用?大家都很疑惑。负责联系参观的张博士说, 人家是把这些参观牌收起来, 作为企业的资料保存了。由此可见, 德国企业是多么重视文化的积累。

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很深, 是我在学习之余到街上购物看到的。在科隆大教堂附近的商业街, 有一家日默瓦旅行箱专卖店。日默瓦高级旅行箱品牌是德国为数不多的旅行箱生产商之一, 也是行业内仅有的承袭百年传统的生产商之一。产品采用了以坚固、耐用、轻巧著称的铝镁合金及高科技聚碳酸酯两种材料制作而成, 集优质素材、卓越科技、独特设计及超凡手艺于一身, 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传奇。这家旅行箱专卖店二层小楼, 每层面积也就四、五十平米左右。我们走进店内, 看见各种类型的日默瓦箱子整齐有序的摆放在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 货物摆放很密, 但是错落有致, 不影响客人挑选, 这让我惊叹他们对于空间的合理利用。我看到一楼人多, 就到二楼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商品, 走上楼梯, 这下让我更惊叹的事情出现了, 这个小专卖店的二层居然是个日默瓦旅行箱发展历史的博物馆, 展示日默瓦箱包的历史, 从1898年工厂诞生到现在, 各个时期的经典款式的箱子, 都陈列着, 还有图片和文字说明, 让人观看后感受到这个品牌的厚重, 产生买一个拉箱的冲动, 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和文化的力量。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 竟然没有把所有地方都用于摆放商品, 而是展示自己产品发展的历史, 可见德国企业对于文化品牌的重视。

培训期间, 有一次请韦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拜耳集团公司内部咨询顾问专家MICHAEL.WEBER博士讲课, 我向他提了关于拜耳公司实行文化管理的有关问题。韦伯先生回答说:拜耳公司要建立一个有企业凝聚力的永远存在的企业, 当然要进行文化管理, 只靠僵硬的制度条文是不行的, 要关心员工, 要建立和谐的关系, 这是更重要的。他认为:大企业必须有共同的文化理念, 因为公司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是多数人决定的, 不可能是少数人压倒多数人, 哪个企业老板也不希望员工心散。因为, 德国企业的监事会成员不是任命产生的, 是由全体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的, 而且组成人员的身份比例是法律规定的, 不是大股东可以操纵的。最重要的是权力分配制衡相对合理, 大股东的代表要对自己的股份负责, 雇员代表要对企业的发展和自己利益增长负责, 行业工会的代表要对整个行业的利益平衡负责, 从而达到合理制衡的目的, 可以有效使得三者利益趋于一致, 防止了劳资关系恶化带来的不稳定, 预防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利益差距太大带来的社会矛盾, 抑制了资本过于膨胀对劳动者的剥夺, 限制了个人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从而实现了和谐稳定发展。比如拜耳公司员工有12000多人, 是世界500强的大企业, 监事会、董事会成员和员工, 多是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工作关系, 相互间有合作共事的经验和很好的个人关系。在德国, 化工企业都和拜耳公司一样是采用文化管理, 钢铁企业可能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同样也采用文化管理, 只有零售类企业由于规模很小或行业特点, 可能不采用文化管理。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特色 篇8

一、文化与课程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 有关“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认为, 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 (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 、制度层面 (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 、思想层面 (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思想层面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课程文化作为课程和文化的复合体, 由于课程和文化本身的不确定性, 以及研究者的知识背景、价值观、方法论及其旨趣的差异, 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课程文化既是用一种文化的眼光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 还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 这样才能构成课程文化的整体内容和结构。”[2]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长期积累得来的反映了与课程相关的课程价值、课程思想以及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方面的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将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的特色。

二、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特色

(一) 课程物质文化:突出职业性。

1. 应用技术为主的弹性化教材。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订单式培养, 为特定企业培养人才。例如德国高等专科学院 (Fachhochschule) 设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是由部分办学好的技术中专、技师学校和服务类学校升格合并而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3]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主要在经济、社会教育、艺术造型和农业等范围。其专业教学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学活动包括了教学和实践培训, 毕业设计多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践课题。职业学院专业设置集中在工程技术、经济工程、社会服务三大领域, 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在德国职业技术学院不规定选用什么教材, 教学参考书完全由教师确定, 弹性化教材的指导思想是把新思想、新工艺、新技术引进教科书, 结合市场需求, 根据德国产业特点, 开设大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 从而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减少或避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双元制”既是德国实施高职高专教育中最独到、最具特色的内容, 也是德国的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又能有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 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双元制”模式的课程结构总体上是按照综合课程体系来设计和编制的。它不像大学本科和我国的职业学校那样分为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三段, 而是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基础学习主要完成基础所必需的课程学习;专业学习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程、参加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教材内容重视基础培训, 专业知识面较广, 所涉及的复杂定理、公式一般只讲结论及应用, 不做详细的推导和分析。同时, 课程和教材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编写的, 内容中有较多的实际知识和企业实例。

2. 重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教学是德国高职的又一特点。因此, 德国的高等职业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内容;在实验实训室走廊上, 一般都设置与教学内容结合相对紧密的图片、实物展览, 在室内通常都布置与实验实训内容完全符合的各种规范化操作示范、安全健康环保标牌等, 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内涵的潜移默化的渗透。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设在企业, 企业全程参与到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企业不仅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德国职业学院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产物, 在教学上采取工读交替形式, 一年分为两个学期, 每学期24周, 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 12周在企业培训, 便于熟悉实际生产组织, 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 需要时还要顶班工作。全真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接受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二) 课程制度文化:完备、科学, 可操作性强。

德国双元职业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完善、周密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规严。早在1182年颁布的《科隆车工章程》就确立了师徒制职业培训雏形, 1869年颁布的《企业章程》明确了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1889年颁布的《工业法典》规定了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大法, 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内涵、适用范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经济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作用。与《联邦职业教育法》配套性的相关法律有:1972年颁布的《企业宪法》, 规定企业管理咨询委员会须协助企业搞好徒工培训, 并不准把徒工当作单纯劳动力使用;1976年颁布的《青年劳动保护法》, 规定企业有义务在徒工培训期间为其提供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机会;1972年颁布的《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企业实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工作任务、职责范围、考试规则等。1981年, 联邦议会又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 规定了教育者资格、企业、学校和受培训者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明确了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成立及其目标、权利和义务、工作任务等。至此, 内容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了应对经济结构性变革引发的职业教育世界性的变革趋势, 德国又对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 将其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 制定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该部新法先后经过德国联邦议会、联邦参院审议通过, 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4]这一系列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可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 课程精神文化: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

1.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达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德国文化中的民族特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蕴涵着全民、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文化。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思辨传统及对科学的理解方式, 实证务实、细致严谨的态度是构建“双元制”大厦的支柱。[5]“双元制”模式的精髓, 就是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目标。[6]运用就业导向这一主线, 连接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方面, 并贯穿于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凸现了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既善思辨又重实务的德国人对科学有着独特的批判性理解, 赋予科学广泛的意义。他们不仅把自然科学, 还把语言学和教育学等都作为科学领域, 而且把一切有系统的知识、技术、工艺、操作技能及其训练都被视为科学。这种思辨的传统使得摆脱宗教束缚后的德国, 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19世纪末德国学校开展的改革运动率先发展实科教育, 以面向社会、联系实际为主要特征。德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斯普朗格 (Eduard Spranger, 1880-1963) 把“陶冶”理念融于职业教育, 认为职业教育理念以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为人生最大的目标, 即职业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完善人的自身能力, 这尤其表现在准职业人所练就的“关键能力”和“操作能力”上。主张运用工作分析法使教学过程科学化, 再把科学化了的教学过程进行时段化和标准化分解, 并与在企业内进行的标准化培训结合, 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每一步骤都贯穿于职业教育内容的价值观、本质观和实践观中;为保证“关键能力”的培养质量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有效, 客观上需要校企双方及其上位组织 (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行会) 之间的通力合作。“双元制”把职业教育团体合作制度化, 即无论国家还是企业, 都把职业教育视为己任。为了给特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德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课程由学校与企业组织的专业委员会协商制定, 双方共同参与整个教学和实训过程。

德国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科学务实的态度堪称举世闻名、有口皆碑。正是这种务实求本的民族特性使德国的产品以其质量耐久可靠, 设计独到精妙著称于世。各行各业都普遍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惜时守时、工作第一、事业至上, 工作效率普遍很高, 而且人们普遍习惯于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这种民族特性使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教育的实用化倾向和技能的创新, 而且注重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重视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比重, 确保教育机会均等, 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在物质、社会和文化方面处于不利处境的公民, 使他们有机会接受到教育和培训。为此早在2000年政府拟从2001-2005年拨款1.05亿马克, 用于改善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7]由于职业教育对象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 因此他们在对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解、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进一步学习发展潜力方面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 德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上采取了多样化的策略。

2. 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课程实施文化。

校企的真正合作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德国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方面显示了很强的优势。在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中, 德国选手曾取得过全部24个工种的第一名, 并获得团体冠军。其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德国建立的“双元制”。“双元制”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 在职业学校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之一, 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 并负责学生的评定以及对校企合作教育成果进行考核。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一般采用小班上课制, 主要以研讨和练习的形式进行, 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是交叉进行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实验课教授只提出实验目的, 而具体的方案定制、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毕业设计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企业接受锻炼,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完成毕业设计。在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中, 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实现了共赢, 是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和借鉴的。

3.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德国高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以及能如此深受企业欢迎, 其原因除了上述各点外,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支特色明显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 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 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还必须具有至少五年以上的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 又有丰富的实际知识;一般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都较强。兼职教师主要是从企业、行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人。

三、对我国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启示

我们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时, 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 还要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支撑, 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的特征,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首先, 在课程物质文化建设上要突出职业性。一方面, 课程教材内容以应用技术为主, 增强岗位适应性, 有针对性地选择“怎么办”和“如何做”的知识, 另一方面, 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注意建立与现代生产管理同步的实训体系, 校外要积极寻找与企业的合作,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践性的学习。其次, 建立完备、科学合理与可操作性强的职业教育法, 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最后, 建立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的课程精神文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文化;以课程缔造为价值取向, 以体验、参与、合作为标志, 以产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来实施文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1.

[2]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 2002, (1) :102.

[3]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00.

[4]姜大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综合版) , 2005, (11) :17.

[5]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271.

[6]朱桃福.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 :59.

德国的裸体文化 篇9

关于旗袍的起源, 说法不一。无论如何都得感激女真统治者的后代第八子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公元16世纪中期以后, 努尔哈赤创立满语, 统一女真。1583年, 努尔哈赤正式完成了女真各部落的统一事业, 并在统一的过程中, 建立了名为“牛录”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由此成为满族社会的核心制度。所以满族人被称为“旗人”, 其着装自然称作“旗袍”。

旗袍自诞生之日起, 历经无数次改良, 其对于女性魅力的塑造可谓是功不可没。旗袍的特质在于它贴身的性感, 凸现了女人体的“S”型曲线。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 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那和谐的比例, 充分体现了女性的柔姿绰态。而“贴身束腿”这一风格又缓慢了女子的脚步, 更增优雅之感。如今连西方的晚礼服也在汲取着旗袍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之道, 这不仅是对于服装艺术的借鉴, 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

二、旗袍之内蕴

1. 若即若离

西方名画多以大幅度的袒露甚至裸体为美, 而中国非要包裹上些什么, 这是东西文化的差异。欧洲人直接在晚礼服上采取袒露的形式, 如此, 女性那白皙圆润的肩部几乎全部袒露出来, 显现出女性特有的性感美;相比之下, 中国女性所穿的旗袍因不露上肩, 而使女性肩部的所有美感在衣服里面溢出光彩, 旗袍表现女性肩部的性感不像是礼服那样一览无余, 反而又增加了几分神秘的魅力, 给欣赏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不由得想起中国有句古话,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 偷不如偷不到”。这是一种真实的男性性心理的反映, 也恰是旗袍“开衩”的奥秘所在。大凡旗袍设计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开衩癖”。开衩固然是可以方便行走的实用型设计, 然而设计师们的初衷远非如此, 他们是借“岔”这道欲“掩”还“露”的风景线, 表现那种“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惚兮恍兮”的感觉。因一条窄窄的缝隙增添了无尽的想象。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解析, 实属恰到好处的“中和之美”!从裸体艺术的角度审视, 旗袍的存在便成了一种雍容华贵的载体, 我们有理由将现代旗袍看作是服装设计大师们在一个个裸体上创作的美轮美奂的图画, 富有东方特色的人体艺术!

2. 欲望延伸

在封建社会有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女子有束胸、缠足的风俗习惯。严重地压抑着人性的自由舒展, 形成了一种思想观念上的禁锢。旗袍在外延上似乎沿袭了这种禁锢。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禁欲的后面, 正是强烈的欲望本身。憎的反面是爱, 恐惧与畏避后面恰恰是诱惑与向往。人体被形式化的衣袍线条所抽象, 饱含了无尽的意蕴。从社会观念上讲, 这已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那种女性“被欣赏”的成分, 甚至可以说是更多的女性的“被占有”的成分。随着父权社会的确立, 男性的“占有”与女性的“被占有”也已经成为社会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到后世文明的年代, 人们在对人体美的欣赏的同时, 在潜意识里往往存在一种占有欲。女人体的形态是性吸引力之源。恩格斯说:“体态的美丽, ……曾经引起异性间性交的欲望”人类的占有欲念, 永远没有止境。

三、传承不息的经典

现代社会, 服装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装更加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审美意识和消费观在不断改变。旗袍曾一度被冷落, 几乎成为特定环境下的特殊装束, 比如戏剧、电影以及礼宾场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汲取了某些“西装”特点的“制服旗袍”。我们常会看到, 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 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或宾馆餐厅的女服务员都身穿旗袍, 虽然这些旗袍千篇一律, 面料做工极为粗糙, 色彩过于鲜艳, 开衩很高, 这仍是社会进步、潮流进步的反映。其实, 也有可喜的一面, 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 这类似“粗俗”的做法, 恰恰说明“旗袍”这种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和接受。我们关注各类正规的模特大赛, 在特定的环节里, 选手们会身着得体高雅的旗袍闪亮登场, 实为锦上添花;同时也看到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上, 朱迅、董卿等女主持在宛若花瓶的精致旗袍中格外光鲜夺目;另外, 在几大国际电影节上, 国内女影星们也曾身着旗袍, 彰显了东方女性的魅力!

旗袍从来、也永远不会孤立的存在。究竟是旗袍令女人更加性感妩媚, 还是女人让旗袍更加时尚经典?无疑二者是互相造就、相得益彰的关系!而旗袍这种典雅的艺术也必将作为一颗恒星在服饰的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陈醉.裸体艺术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1]陈醉.裸体艺术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2]叶立诚.服饰美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2]叶立诚.服饰美学[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

[3]高小康, 张节末.人体美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0[3]高小康, 张节末.人体美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0

上一篇:基础图案设计下一篇:二级管理与教学管理